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振兴取得的成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目标”的实现提供着文化支撑。近年来,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自身文化特色,在落实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不足,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取得的进展
(一)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一是建成区级“两馆”。争取并投入2000万元对X图书馆、文化馆分别进行改造装修、购置设施设备,公开招聘文化系统辅助人员24名。同时,按照图书馆总分馆制要求,在市局、市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建设了X镇、X乡等4家乡镇图书分馆,在X社区、X社区等5家社区设立图书服务点,配备借还阅览设备,开通网络化、数字化文献资源服务,实现总馆、分馆和服务点之间“馆际互借、通借通还”。二是公共文化阵地提档升级。通过新建、改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加大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X镇、X乡等7个文化站独立建站、功能齐全,免费向群众开放;X镇文化站正在建设中。支持帮助X镇文化站就近与社区文化阵地共建共享。全区106个村(社区)已有98个按照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九个一”建设要求进行功能和服务的改造,其余8个村(社区)因高铁建设拆迁等原因正在新建。通过争取项目资金或自筹资金的形式向基层配发电脑、桌椅,建成标准化乡镇、村(社区)电子阅览室60个。全区巩固完善农村数字卫星农书屋104个、农村固定电影放映室12个。每年为乡镇、村(社区)图书阅览室配发价值10万元的图书、光盘。三是完善信息资源设施设备。不断加大农村信息共享工程覆盖范围,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宽带网络全覆盖,无线WiFi网络服务逐步完善,信息化条件明显改善。新建小区网络入户实现全覆盖,有线电视入户率逐年提升。投入48万元为900户远郊住户办理了“户户通”,并协调市广电网络公司做好辖区广播电视普及维护,群众在家上网、看电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四是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举办4期200人的文化专兼职人员或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并选派1—2名文化管理人才到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提升整体队伍素质水平、增强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育发展378支业余群众文艺团队,其中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拥有剪纸、刺绣、唱歌、跳舞、编创等技能的文艺人才50多人。组建完善包含1339名志愿者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作为文艺人才后备库。基本健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人员稳定、一专多能、门类齐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
(二)加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一是文化惠民活动广泛开展。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每周免费开放时间不低于42小时,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或文艺技能培训。年均举办“X”广场演出20场;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演出60场;指导基层组织文艺演出、比赛、全民阅读等活动300多场。每年联合X京剧院、市文化艺术团及X星级民间文艺团队在村(社区)、中小学校或慈善机构开展文化服务和文艺演出活动100多场。联系市辖电影公司到我区放映电影年均1000多场。全区实现了一村一月放映1场电影、全年观看3场以上文艺或戏剧演出的目标。二是组织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连续3年持续招募注册文化志愿者1300余人。累计发展星级群众文艺团队17支,其中五星级团队3支、四星级团队6支、三星级8支。每年开展文化宣传、文艺培训、作品创作、慰问演出、文化扶贫等志愿服务活动150多次。文化志愿者典型带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志愿氛围日渐浓厚。三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挖掘乡土专家、草根明星,培养草根团队,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编创指导活动,不断生产贴近X区情、群众生活的作品。发展9支拥有固定活动场所、成员稳定、具备创作和演出能力的注册法人文艺团队,并通过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给予扶持。整合区级部门资源策划实施“文明相伴X”文艺作品创作“赛事”,形成了《X》《X》等原创歌曲、书画、舞蹈、曲艺、摄影、微电影等作品1200多个。四是推进文化旅游互融共促。结合乡村休闲旅游活动,为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美术、技艺、医药和民风民俗等搭建平台,开展宣传推广活动。通过“特色旅游商品评选”活动挖掘推出刺绣、烫刻、剪纸、串珠等一批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年均举办“桃花节”“旅游嘉年华”“葡萄节”等旅游节会活动8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产品叫座,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公共文化方面。一是硬件设施重“建”不重“管”。一些乡镇的村级农家书屋存在被挤占甚至废弃的现象,书屋内图书种类不齐、更新缓慢,体育器材损坏后无人维修;二是服务供给“曲高和寡”。以“送文化下乡”为例,乡村电影放映已不再受村民追捧,部分文艺演出、讲座的内容不对群众“口味”,且缺乏受村民欢迎的原创性、群众性、地方性的文艺作品;三是传统文化明显衰落。传统节庆和风俗在我区农村的氛围与影响力正在逐步减弱,不少区域性非遗项目得不到及时挖掘与整理,很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
(二)在保障投入方面。一是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部分基层组织和干部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看成“软指标”而非“硬任务”,工作主动性不高;二是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目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中央等各级财政投入,我区多数镇文化站、村文化中心的日常运行经费捉襟见肘。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空白;三是人才支撑保障不够。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文化中心文化专干队伍存在兼职借用情况,工作力量不足、精力不够。农村严重的“空心化”,让乡村缺少文化活动创作者和参与者。
(三)在文化与产业融合方面。一是农旅融合发展不足。政府对乡村文化产业还缺少专门政策与规划,现有政策散见于三产融合、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等相关文件,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在区级层面还是分行业规划、分部门管理,部门之间很难做到“结合”。二是特色农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不够。文化元素对乡村各产业渗透、对企业的支撑都不足。农村传统手工艺品、土特产的创意、设计、工艺、品牌水平都很初级,乡村旅游对乡土文化内涵挖掘不到位,发展业态单一,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
三、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政策保障措施。一是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各级单位对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重视程度,把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目标任务细化、量化,并将工作成效作为年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财政投入机制。将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的运维经费、乡镇文化站活动经费、工作经费一并纳入各级财政经常性预算,每年为农村地区非遗项目认定保护、乡土特色文化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计划专项经费。同时通过乡村自筹、单位帮扶、社会募捐等方式吸纳民间资金参与;三是加强经费整合管理。整合乡镇的文化、卫生、教育、农业、党建、综治、体育等方面的宣传文化经费,形成统一的宣传文化经费管理和使用机制,做到文化资金专户、专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水平。
(二)创新运行管理思路。一是加强设施配套建设。对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进行评估,整合添置基层宣传文化、科学教育等基础设施,着力抓好镇村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家风家训馆、村史馆等文化阵地建设与优化;二是增强“文化下乡”精准度。丰富乡村文化活动内容,建立图书室互通、电子资源共享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资源共享机制。开展类似“你选书,我买单”、城乡文化社团的结对帮扶、非遗传承项目扶持等活动,征求满足乡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实现文化下乡精准化。
(岭门驻村工作队员陈尚儒)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是岭门驻村工作队员、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陈尚儒,2020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立足本职,积极开展帮扶工作,圆满完成了岭门村的帮扶任务。现在就我一年来的工作和廉洁自律等情况,向大家报告如下:
一.年度主要工作
岭门村全村户籍人口411户1427人,其中常住人口312户1221人。下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户138人,通过一系列的产业就业帮扶,全部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一)疫情防控。按镇里要求,在今年初疫情期间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岭门村实际,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协助入户大案村排查30户100人次。此外,通过散发资料、粘贴横幅、制作黑板报等渠道宣传疫情防控工作,教育引导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疫情期间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份、悬挂横幅及海报10份、发放矿泉水和方便面约30箱。并组织村安装了铁架严控来往人员及车辆。有效组织因疫情影响未能外出务工的村民到扶贫辣椒。
(二)推动农户增收增养。一是引导农户入股光伏发电产业项目、食用菌项目和福猪专业养殖合作社,获得分红增加贫困户收入。二是协助辣椒基地流转农户土地500亩,带动岭门村附近村民参与务工600人次,引导贫困户柯海英在疫情期间参与辣椒采摘劳作,累计收入约3000元。三是对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林成学和陈圣仙,通过“三方共筹” 的模式(即自筹、小额贷款与省农信社资助)共资助2万元,办理小额贷款2.3万元,自筹资金4万元,各养牛3头,共6头。
(三)引导贫困户务工就业。一是引导贫困户林成学申请道路安全管理员岗位,每月获得劳务补贴900元。二是帮助贫困户陈圣仙、林小情、陈伟、王世花等人申请疫情期间外出务工交通补贴和外出务工奖补。三是引导贫困户参加镇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和专场招聘会,引导贫困户陈伟到深圳比亚迪汽车零配件生产有限公司务工,平均每月工资约4000元,大大增加了家庭收入。截至目前,岭门村贫困户外出务工人数72人,比2019年增加19人,增幅35.8%。
(四)助力消费扶贫。一是入户摸底统计村民的农副产品,帮助牵线对接单位食堂的线上线下认购“订单”,协助农户出售牛肉、羊肉与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二是积极组织参与琼中县政府“爱心扶贫大集市”现场活动。活动上王绍文副书记代表农信社与岭门村黄启林书记签订了45万元的采购协议,截至目前,已在岭门村完成购买农产品56.33万元。新增消费扶贫金额41.67万元,累计消费金额174.02万元。三是6月底积极协助省脱贫致富电视夜校推进小组办公室在乌石农村举办“爱心消费扶贫夜校特别活动”,海口农商银行与琼中联社近100名员工到场参与活动,现场助销全镇农户农副产品约6万元。
(五)开好家庭会。一是入户对照《建档立卡贫困户普查表》进行全面清查,对贫困户的家庭收入、饮水安全、住房安全、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性等8个方面内容扎实开好贫困户“家庭会”,并存有相片、小结等佐证材料。帮助贫困户回顾脱贫户脱贫攻坚以来,其所享受的各项帮扶措施、取得的帮扶成效,梳理脱贫户家庭发生的变化,并对贫困户宣讲饮水安全、“两不愁三保障”“两项制度衔接”、小额信贷等相关政策和其享受过的帮扶项目,引导贫困群众知党恩、感党恩、报党恩,提升贫困户的获得感,提高满意度。二是教育脱贫户摒弃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引导脱贫户进一步明晰脱贫后的发展思路,勤劳致富奔小康。三是了解掌握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逐项逐条核对脱贫户的饮水安全和“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和是否存在因大病、因灾、因残、因突发事件、因失业等导致返贫的情况。四是参与购买贫困户滞销农产品活动等。
(六)整改清零。根据湾岭镇大队的要求,开展为期15天的整改清零专项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问题整改。2020年岭门督查、自查共有三次问题整改清单,第一次为5月份,关于2019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脱贫攻坚“回头看”本村自查发现问题清单。第二次为8月份,关于国家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及普查发现问题清单。第三次为10月份的村级大比武问题清单。
(七)积极策划、参与扶贫活动。今年来,为丰富村民的眼界和业余生活,多形式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在今年4月和6月份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县里和镇里举办的“春风大行动”,9月份举办消费扶贫活动月,帮助促销农产品,增加农户收入。二是9月底举办庆祝党建99周年暨“我为自贸港作贡献”文化下乡活动,加强了村民爱祖国、感党恩教育。三是7月份组织党员代表、村干部及致富带头共48人,外出儋州、临高、澄迈等先进示范点学习,开阔村民眼界;四是携手高培乳业有限公司开展“为孩子健康加杯奶”爱心奶粉捐赠活动。此次活动高培乳业有限公司将赠送儿童奶粉2000多瓶,价值50多万,大大增加了群众满意度。
二.廉洁自律情况
今年以来我加强学习,按照要求经常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端正工作作风、生活作风。认真履行好职责,始终以保障村民的利益为目标,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三.存在问题
一年来,虽在帮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跟镇委镇政府还有一些差距和不足,没有很好的将扶贫理论知识与扶贫工作很好结合,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扎实工作,努力为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自己,将扶贫工作更好地与自贸港建设更加紧密联系,为自贸港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在政策文件出台方面
我区出台了《市区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对消费扶贫工作进行了目标设定,通过组织引导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有关协作方面和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供销关系,力争销售贫困村农副产品10万元以上。我区结合市发改委出台的《市2020年消费扶贫工作方案》研究制定我区工作方案,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工作。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我区积极响应发展“市集经济”号召,举办了“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和“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等丰富多彩的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活动,拉动了区疫情后的经济发展。
我们分别在两个贫困村开展的“促脱贫攻坚、建美丽庭院”活动,通过区委书记带头扫货、网红直播秒杀等方式,线上线下累计销售农副产品12万余元。在区政府门前开展了两期“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销售额达到35万元以上。
9月份我区在朝鲜族民俗村开展了“消费扶贫月”暨“丰收大集”活动,主要售卖贫困户种植的蔬菜水果,低保户养殖的土鸡蛋等农副产品,边缘户上山采集的蘑菇、野生猕猴桃,更有涉贫合作社及企业所生产的蜂蜜、沙棘饮品、月饼、酱菜等特色优质农产品供市民选择。各路网红主播也来到现场开启直播,通过线上优势,集中展示区产品特色,带动优质农副产品及旅游商品拓宽销路,销售额达10万元。
从六月份中旬开始至九月份,全区共有十二个镇街参与主场销售,共有商户400余户携带别具特色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销售商品,销售总额达140万余元。
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贫困村贫困群众产品变商品、收成变收入、服务变劳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促进贫困村生产好产品、打造硬品牌、对接大市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活动中我们发现,我区贫困人口相对年龄较大,生产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其他农副产品产量较少。在贫困村开展的活动消费主体为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两个贫困村离市区较远。产品种类多以鸡鸭鱼为主,品种单一。同时因位置偏远,致使部分扶贫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各环节成本过高,存在优质不优价的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通过当前工作来看,我区已初步完成年初设定的工作目标。下一步,我区将结合“扶贫日”“第一书记代言”等相关活动,不断宣传推广贫困地区农产品。继续组织开展“城乡接力,助农地摊大集”活动,扩大消费主体,提高全区人民消费扶贫意识。
一、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州共计下达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73户,971人。其中,2016年搬迁75户,253人,涉及我县13个乡(镇),23个行政村;2017年搬迁92户,334人,涉及我县17个乡(镇),27个行政村;2018年搬迁106户,384人,涉及我县14个乡(镇),36个行政村。
(二)完成情况
2016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75户、253人,新建住房75套,截止目前,75户、253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7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92户、334人,新建住房92套,截止目前,92户、33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8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06户、384人,新建住房106套,截止目前,106户、38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三)易地搬迁流程
一是对象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是经过精准识别进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且在系统中已标注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标注的贫困户通过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纳入易地搬迁对象。未申报易地办扶贫搬迁但又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按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作为计划新增易地搬迁对象,乡镇采取纸质备案方式完善资料,待扶贫系统中期调整时由县扶贫开发局按增、减原则调整录入,予以实施。二是安置及建设方式。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属于政府统一规划,分散安置,采取自建的方式实施的。三是易地搬迁补助标准、面积。县严格执行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立资金台账,与其它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补助标准严格按照:1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2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3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94.04元,4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35.11元,5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998.99元,6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998.99元。农户自筹资金严格按照人均不超0.3万元,户均不超1万元的原则执行。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尊重群众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总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并严格要求住房建设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地圈梁,确保暨安全又适用。四是资金拨付。易地扶贫搬迁拨付流程为:项目建设完毕,完成验收,按照乡镇申报—四方审查(乡镇、财政局、发改局、国资公司)—政府审批—财政、国资公司支付的程序进行拨付。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兑现按照三个阶段进行拨付,启动阶段拨付1万元,房屋主体完成拨付60%,验收合格达到入住条件全额拨付剩余资金。
(四)后续发展情况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将搬迁安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乡镇振兴等统筹考虑,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确保搬迁群众“搬的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大文章。通过发展苹果、酿酒葡萄、沙棘加工、野生菌类、野樱桃及有机蔬菜、优质玫瑰等特色产业链条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二是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支持搬迁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家禽”等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实现贫困户观念转变、环境美化、膳食改善、技能提升、促进增收。三是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县玫瑰、野樱桃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考虑搬迁贫困户。
二、电力建设扶贫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自2016年脱贫攻坚实施以来,将安全用电更是贫困户脱贫重要指标之一,我县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用电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增添措施,切实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工作,会同国网供电公司持续完善农网网架结构、提高户均配变容量,提升农村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满足新型农村产业动力用电需求,为脱贫致富及新型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二)完成情况
2016年脱贫攻坚的初始之年,安全用电更是贫困户脱贫重要指标之一,我县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精准扶贫用电需求,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增添措施,切实做好群众安全用电工作,电力建设完成总投资2014万元,建设总规模:10kV线路66.45公里,配变50台,容量6.615兆伏安,低压线路64.119公里,改造户表83户。其中涉及电力扶贫农网工程总投资入371万,新建10kv线路14.98公里,配变3台,低压线路16.31公里,改造户表54户。项目共涉及6乡镇,涉及7个村,其中涉及贫困村项目3个。
2017年电力建设完成总投资2660.18万元,一是县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项目,新建1回110千伏线路从220千伏县变电站到110千伏官家河坝变电站,总投资2119万元;二是电力扶贫农网改造完成投资461.18万元,包括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新民村、白马村10千伏双回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团结村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共和村1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新桥乡10千伏开关站至头卡村、水坪村10千伏线路双回新建工程,八角乡太阳村10千伏改造工程。
2018年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完成投资6829万元,建设总规模:10kV线路88.017公里,配变85台,容量7.45兆伏安,低压线路202.115公里,改造户表2325户;公达20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由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县投资建设,于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29日投产运行,总投资1.4亿元;大坝口村级联建1兆瓦光伏扶贫电站由县国司负责实施,于2017年12月29日完成省级备案,并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2018年12月30日投产运行,总投资954.65万元。
(三)生活用电达标情况
2016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21个乡(镇)36个行政村,其中有24个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696户2557人,通电情况全部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2017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21个乡(镇)65个行政村,其中有44个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1072户3881人,用电情况除大沟村、窝底村部分农牧民为新建离网式光伏发电其余均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2018年度县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考核涉及共计16个乡(镇)32个行政村,均为贫困村,脱贫人口共计552户1909人。用电情况除大沟村一组为光伏发电,其余均为电网延伸。脱贫贫困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为100%。
二、易地扶贫搬迁专项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省州共计下达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73户,971人。其中,2016年搬迁75户,253人,涉及我县13个乡(镇),23个行政村;2017年搬迁92户,334人,涉及我县17个乡(镇),27个行政村;2018年搬迁106户,384人,涉及我县14个乡(镇),36个行政村。
(二)完成情况
2016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75户、253人,新建住房75套,截止目前,75户、253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7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92户、334人,新建住房92套,截止目前,92户、33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2018年我县完成省、州下达易地扶贫搬迁计划106户、384人,新建住房106套,截止目前,106户、384人搬迁户已全部搬入新居入住。
(三)易地搬迁流程
一是对象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必须是经过精准识别进入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且在系统中已标注为“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标注的贫困户通过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程序纳入易地搬迁对象。未申报易地办扶贫搬迁但又有搬迁意愿的贫困户,按自愿提出申请,村两委召开村民大会集体研究,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作为计划新增易地搬迁对象,乡镇采取纸质备案方式完善资料,待扶贫系统中期调整时由县扶贫开发局按增、减原则调整录入,予以实施。二是安置及建设方式。县“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属于政府统一规划,分散安置,采取自建的方式实施的。三是易地搬迁补助标准、面积。县严格执行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管理有关规定,建立资金台账,与其它资金物理隔离,封闭运行、专款专用。补助标准严格按照:1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2人户住房每平方米补助1364.55元,3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94.04元,4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135.11元,5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助998.99元,6人户住房建设每平方米补998.99元。农户自筹资金严格按照人均不超0.3万元,户均不超1万元的原则执行。县易地扶贫搬迁户,充分尊重群众生活习俗及生产实际,按照“科学布局、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要求,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总面积不超过150平方米,并严格要求住房建设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地圈梁,确保暨安全又适用。四是资金拨付。易地扶贫搬迁拨付流程为:项目建设完毕,完成验收,按照乡镇申报—四方审查(乡镇、财政局、发改局、国资公司)—政府审批—财政、国资公司支付的程序进行拨付。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兑现按照三个阶段进行拨付,启动阶段拨付1万元,房屋主体完成拨付60%,验收合格达到入住条件全额拨付剩余资金。
(四)后续发展情况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通过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大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经济、现代服务业等,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等方式,将搬迁安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乡镇振兴等统筹考虑,不断加大投入、创新机制、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增强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获得感,确保搬迁群众“搬的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一是做好产业发展的大文章。通过发展苹果、酿酒葡萄、沙棘加工、野生菌类、野樱桃及有机蔬菜、优质玫瑰等特色产业链条从根本上解决搬迁群众长远生计和发展问题。二是发展特色庭院经济。支持搬迁户利用房前屋后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家禽”等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实现贫困户观念转变、环境美化、膳食改善、技能提升、促进增收。三是积极动员搬迁贫困户参加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就业力度。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根据搬迁贫困户就业创业需求和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争取、衔接、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我县玫瑰、野樱桃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优先考虑搬迁贫困户。
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县认真贯彻落实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对口支援的要求,聚焦脱贫攻坚目标,进一步深化结对帮扶,强化责任落实,在绍兴市对口支援地上虞区、新昌县和县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各项工作有序展开,2016年以来,共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项目43个,总投资为14737万元,项目直接或间接带动累计10000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其中,投资9000余万元培育了县高山无公害蔬菜、牦牛、玫瑰等“五大产业”,帮助县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投入资金2628万元建设了中学田径场等5个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切实帮助县解决了教育、医疗存在的实际困难,让藏区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投资650余万元开展智力援助项目4个,每年用于劳务输出的资金不低于100万元。2020年,加快培育县内生动力实现精准扶贫的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常务副省长肯定批示。
东西协作以来,两地全面结牢“人才纽带”,互派干部人才1830余人次,培训党政干部5922人次,培训专技人才8592人次。加强产业合作,通过创新“两地飞地”模式,引导企业投资8家,目前实际投资5亿元以上,带动贫困人口3000余人;援建了高原玫瑰、千山原等扶贫车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78人。推动消费扶贫,两地根据“五专”(商场专区、线上专馆、超市专柜、食堂专供、农产品专场)“五进”(进商场、进线上、进超市、进机关、进市场)思路,推动县农副产品融入东部大市场,帮助县销售农产品超过7000余万元,带动贫困人口达6000人以上。强化劳务协作,帮助贫困人口实现就业4585人,其中到上虞、新昌稳定就业的贫困人口就有180人,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4000多人,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就业277人,并组织了39名贫困学生到东部就读职业院校。交流交往不断深入,两地互访调研对接超过800人次;有47家东部企业与县88个贫困村实现村企结对全覆盖,与的学校、医院实现结对全覆盖;绍兴和上虞新昌社会各界向县捐款累计达4600多万元,捐物折价1100多万元。2019年4月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被评为全省“先进摘帽县”,2019年全省脱贫成效考核评定为“好”。
(二)特色亮点工作
1.产销合作全面开花。上虞、新昌借助供销优势,通过采取“五个专”(商场专区、线上专馆、超市专柜、食堂专供、农产品专场)和“五走进”(进商场、进线上、进超市、进机关、进市场)工作思路开展与县的农产品销售对接。三年来,在上虞、新昌建设专柜7个、网络销售点12个,帮助销售苹果300余万斤、牦牛肉100多万斤,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3000多万元。上虞区更是借助供销社产业、品牌优势和e游小镇平台优势,积极发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新项目,率先提出“网红扶贫”,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提供了更多渠道。2018年,县前方工作组和上虞区供销社联合撰文上报的《绍兴市上虞区供销总社“四个+”携手县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党组成员邹天敬肯定批示。2020年,县《“五专五进”“四个+”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盛开在互联网上的格桑花》入选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案例精选。
2.人才作用充分展现。三年来,上虞和新昌选派干部人才169人次,其中医生就有100人次,培训干部、专技人才6000多人次,充分发挥了绍兴干部人才队伍的风采和作用,通过浙江援建的州级网红孵化基地暨村播学院目前已培育村播260多人次,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本土人才队伍贡献“浙江力量”。此外,工作组通过应用人才调研成果并协调争取到上虞新昌联合出资360万元以及选派优秀医疗队伍,帮助县建设了州首家县级ICU;2019年起,医疗队伍联合倡导开展浙江医生免费诊疗日,近两年来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2020年,又开展了“十百千”帮贫扶困送医下乡活动,上虞、新昌选派50余名骨干医生,开展为期100天的帮贫扶困送医下乡活动,极大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在川干部人才不仅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极搭建产销桥梁推广农产品,三年来,在川200多名专技人才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种农产品多达200余万元。2019年,县前方工作组通过绍兴市委组织部上报的《绍兴市上虞区、新昌县扎实做好省县扶贫协作工作》扶贫专报受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黄建发的肯定批示。2020年上虞区挂职县的干部任峰和新昌县支教老师王永双双获得浙江省东西部扶贫协作突出贡献奖。
3.劳务协作架起桥梁。东西两地积极开展劳务协作,根据县的实际开展劳务招聘和培训。三年来,上虞区和新昌县在县组织大型劳务招聘会20余场,开设贫困人口劳动就业技能培训30多次,对2000多名贫困人口进行了就业培训,多种形式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班18期;为稳定就业,上虞新昌在绍兴市出台劳务协作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就业稳岗等政策措施,县联合上虞新昌共建的两家“劳务协作服务站”成为浙川两省率先实质性运营的管理服务机构,稳岗率一直保持在60%以上,多次获两省人社部门宣传推广。三年来,县共向上虞新昌输送劳动力累计近500余人,其中贫困户就有250余人,就读职业院校贫困学生达39人。2020年,在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上虞区通过“云招聘”、“云签约”、“云培训”等方式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得到全国两会专题报道。
4.残疾人帮扶稳定脱贫。为鼓励残疾人就业创业,上虞、新昌出资45万元,成立州首个残疾人就业创业基金,出台《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建档立卡残疾人和特困残疾人就业创业扶贫基金管理办法(试行)》。一是鼓励聘用贫困残疾人;二是鼓励贫困残疾人自主就业,目前已经有33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三是鼓励残疾人有条件的创业,已有8家合作社得到创业资金扶持。2019年,县东西部扶贫协作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的做法得到省残联杨志远理事长的批示并在全省残联系统组织学习推广。
(三)后续发展情况
1.巩固脱贫攻坚援助成果。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在兜底保障的基础上,设立特殊扶贫基金,尤其要防止因病返贫。二是产业支持加快发展特色旅游服务产业,侧重于提升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运营能力。三是加大消费扶贫,侧重市场化下的优胜劣汰。根据涉藏地区农产品集中化特色,在“十四五”期间继续给予消费扶贫方面的支持,以依托绍兴的农业龙头企业、供销企业、电商企业,积极开展两地订单农业合作,为进一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四是积极推进劳务对接,“十四五”期间继续保持2-3年的劳务转移鼓励政策,出台政策支持到绍兴就业的务工人员子女能够随迁就读绍兴学校,享受东部优质的教育资源,并给予政策优惠。
2.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保障。一是提升县城经济、民生等综合服务能力,提高集镇文化服务能力,尤其是医疗、教育、综合服务;继续保持对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比如在“十四五”期间,教育方面利用网络视频教学,对乡村学校可以尝试开展1+X的教育模式。二是重点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样板村,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重点提升“造血功能”,加快发展扶贫产业。三是集中力量提升交通通行能力,在主要道路畅通的情况下,推进文化旅游合作,加大对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旅游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四是提升传统产业,保障经济收入基础,鼓励引进尝试新兴产业,借助高原获取市场优势,加强企业结对关系,帮助提升理念、技术、寻求产业合作,帮助产品销售,拓宽销售网络和渠道。五是“十四五”继续选派优秀干部挂职交流,继续发挥东部干部思想理念、经验做法,对西部地区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进行培训,打造能力强素质优的本土人才队伍。
3.深化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制度。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在社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深化民间交流互访,更广发发动社会团体、企业、商会等投身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定点帮扶、发展产业、志愿服务、捐资助学等方式,不断扩大脱贫攻坚成效。
四、新津区对口支援工作情况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自2016年9月对口帮扶县以来,新津区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相关决策部署,主动扛起对口帮扶责任,靠前担当、奋力作为,积极帮助县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硬仗,先后派遣对口帮扶干部人才185人,实施对口帮扶项目76个,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5826万元,引入社会投资3500余万元,推动“津金同心,携手奔康”不断取得新成效,于2019年4月28日帮助县获批退出贫困县序列。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探索帮扶路径,实现产业模式可持续。一是打造“互联网+苹果共享农庄”。依托新津“天府农博园”辐射带动功能,在县木栏村1200亩的苹果园,植入“互联网+共享农庄”模式,打造苹果共享农庄,实现了“村庄变景区、苹果变礼品、藏寨变民宿”,实现“造血式”帮扶。苹果共享农庄于2019年9月试运营,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木栏村集体经济分红36万元,实现木栏村人均增收2311.54元。该模式获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肯定性批示,并被中央党校采用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实践案例,多次在中央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上分享。二是开发高原牦牛产业链。由新津国投、国投和新津伍田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000万元组建牦牛产业一体化项目公司,通过生物识别标识及追溯体系,对及周边的牦牛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全链条跟踪,建立了牦牛养殖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每天可屠宰30头牛、全年9500头,解决本地100个就业岗位,帮助养殖户每头牦牛增800-1000元。三是助推高山玫瑰产业发展。先后投入438万元打造农旅融合高山玫瑰示范基地,搭建玫瑰产业展示平台,畅通产品营销渠道,多次组织台湾农业专家团队现场指导。四是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投入500余万元,打造省级非遗文化遗产“马尔锅庄”传习所、乡村旅游户外运动综合体等5个文旅基础设施;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投入400余万元在两河口镇建设“雪山红路”雕塑群,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二)强化交流培训,实现民生帮扶“传帮带”。一是助推教育提质,采用教师互派、协同培训、学生代培、远程互动、硬件提升等方法,先后选派100余名骨干教师前往开展支教送教活动。接收20余名教师、50名学生在新津挂职学习和就读。投入384万元建成社区幼儿园,建成智慧化青少年图书馆和天文科普教学基地,并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惠及师生4000余人次。二是改善医疗水平,通过样板建设、远程会诊、强化专业等措施,打造标准化卫生院一所。组织和参加义诊巡诊活动100余次。建成“津金远程集中影像诊断中心”,通过远程集中阅片,有效提升诊断能力。累计培养医疗人员200余人,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5项。三是提升生活环境,改造633户非贫困户危旧房屋,建设3个重大地质灾害防治点;制定了《新津—全域结对行动方案》,组织企业赴开展公益帮扶活动60余次,引入各类社会帮扶资金3500余万元;实施“就业提效”工程,在村居院坝、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800人次以上,提升本土人才产业技能、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劳动200余人。
(三)拓展线上路径,实现跨区域“云帮扶”。一是依托“数字农博+乡村振兴”综合平台,举办州首场5G实景直播,以及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庆丰收活动,邀请流量主播开展“带货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1600余万人次,销售金额133.4万元。二是开设云课堂·津金同心班,直播“电子商务、网红直播、新乡村产业”等21个专题,实现新津与共同体验线上学习、服务、交流,社群人数已达7311人,累计观看人数达3.2万人次。
(三)后续发展情况
一是在产业帮扶上进一步聚焦。立足苹果共享农庄现有资源禀赋,以“强引导、铸链条、育集群”为总体思路,强化民宿经营的核心环节,补齐核心区周边的链条薄弱环节,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景观农业,推进三产融合发展,扎实推进脱贫奔康全国示范样板基地建设。二是继续巩固全域结对成果。围绕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智力支援、强化社会帮扶、深化劳务协作、组织支部共建等方面深化全域结对工作。三是在携手奔康行动上全面发力。深化科教、文卫体和旅游商贸等领域的帮扶,继续实施“千企帮千村”,全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
五、2020年工作开展成效
第一个“实“表现在讲成绩恰如其分。报告主要用事实、数据加以说明,简化文字表述,着重通过实例及数字对比说明五年来全市在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建设、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事业、民生状况和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概括既真实全面,又客观实在。第二个“实“表现在讲问题实事求是。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毫不回避地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毫无保留地摆在全市人民面前,这充分体现了市政府不回避矛盾、不畏惧困难的一贯工作作风。第三个“实“表现在讲发展更加务实。报告在安排部署未来五年和2010年工作时,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科学发展与促进和谐的主题,突出了实现全面振兴的主线,思路清晰,高屋建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切实可行。第四个“实“表现在讲文风力求朴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文风朴实,不苛求华丽的辞藻,无大话、空话,重点突出,语言简练,平实中显示了市政府的务实之风。
借此机会,也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一下我们一年来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我们位于黄陂区南部,与武汉中心城区仅一河之隔,全街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人口4.2万,耕地2.4万亩,水面1.2万亩。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商贸活跃、工业发达、城镇化程度高。201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47.8亿元、财政收入720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1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9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00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
10%、10%和12.5%。先后被评为武汉市文明单位、黄陂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绩效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部署后,特别是武汉市提出“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以来,我街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确定了围绕一个定位(汉口北商贸物流枢纽区),用活两大政策(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和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试点镇两大配套政策),完善三大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做强四大产业(农副产品及铁路货运物流、新型建材、医药化工和汽车零配件产业),建好五大平台(融资平台、就业平台、激励平台、保障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实施六大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城镇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民利建设、重大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坚持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优化投资结构为核心,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努力把滠口建设成为城乡和谐共融、产业高度发展、功能齐全完善、环境优质一流的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第三产业产业繁荣聚集区。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采取对上争一点、部门帮一点、农民筹一点的办法,累计筹集建设资金万元,共建设中心湾10个、湾内出行路45.3公里、排水管网6.85公里、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改造危房、泥草房40余栋,完成了什仔湖、南湖和三闸等三个机站的机组更新,解决了5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农业开发取得新突破,以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为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和项目开发。改建了服务都市的特色农业项目甲壳类基地,建成了500亩的枫橡咀草莓基地、3200亩的什湖特色养殖基地和盘龙休闲农业园。依托四季美农贸城,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业,目前滠口“城市立体农业试验基地“项目正在紧张筹备中。通过现代农业开发,共转移劳动力460人,实现人均增收元。
三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全力解决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共建设多功能活动场所4处,新增健身设施4套,全面完成了农村和城镇居民医保,共有40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领到了养老金,有1.1万农民积极参保。
四是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把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改善乡村面貌,使群众短期内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共投放垃圾桶180个,建设垃圾堆放场18个,集中清理“四堆八乱“,严厉打击破坏基础设施行为。突出绿化美化,花草木齐上,透墙现花、见缝插绿,共栽植树木2.16万株,完成人工造林230亩,打造成远近成景、层次分明的绿化景观带,实现了街在绿中、人在景中。我街三闸村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具体实践,我们深深感觉到,要建设好新农村就必须:
以村屯规划为龙头。结合中心区建设编制好村屯建设整体规划,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重点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搞好房屋修建、道路改造、自来水入户等基础项目建设。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在扶强扶壮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同时,引进新建一批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完善企业、基地、农户“三位一体“的利益连接机制。同时,不断扩大绿色、特色农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依托。依托产业发展,面向市场,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创建文明村屯为先导。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绿化净化村容镇貌。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改陋习、树新风,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十报告的这些表述无疑是立意高远而又指向明确、重点突出的,较之以往的表述有一些显著的变化。而作为当前教育改革核心内容的新课改,其理应肩负的重要文化使命,也在这次报告中被再次强调。
但是,新课改的现状如何?新课改核心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实行得如何?我不否认自新课改以来教育界的持续努力与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学校,不管是北方学校还是南方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一时间,全国各地课改名校的各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堂模式纷至沓来,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当我实地考察了多所学校之后,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整体而言,新课改目前多在课堂上求效益,很少在课程上有开拓;多在教学形式上下工夫,很少在教学内容上有突破;多在学生能力上花力气,很少在学生思想上有造就;多在智育上大投入,很少在德育上动心思。从本质上说,目前的新课改仍未根本触动应试教育体制,甚至其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应试效率,还美其名曰“高效课堂”。有的课改名校甚至“白天改革,晚上补课”,人为加重学生的负担。在功利主义至上的社会背景下,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制约下,国人曾寄予厚望的新课改成了一场戴着镣铐的群舞。
有的改革者已经在开始反思。如全国课改人气最高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在2012年10月学校第二个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崔其升校长做出惊人之举:全校取消导学案。如今半个中国的学校都在使用的导学案,曾经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过渡、有着积极意义的创举,杜郎口中学创造了它,又亲手消灭了它。崔校长解释说:“如果把教学当做对付考试的手段,那将是一种悲哀……如果到今天大多数人还认为课堂只为考试,考试只为升学,升学只为评价,评价只为功利,功利只为个人,个人才是人生的意义,则中华腾飞休矣,民族振兴休矣,中国未来休矣!”这是一位真正对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负责的校长,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我认为,十对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界定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的明确阐述,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新课改的道德文化使命已经被提到了历史日程,通过道德文化教育改革重建现代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已经是教育改革刻不容缓的任务。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应当是道德建设。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想要崛起于世界的国家,必须拥有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历史潮流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往往比武器和财富更具活力,能够帮助一个国家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牵引这个民族走向光明的未来。我们都知道中国封建社会创造了世界其他国家无可匹敌的文明,无论是经济总量、科学技术还是文化影响力,在明末甚至清代中期之前都遥遥领先,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实封建专制本身并无多少优越性而言,关键靠什么?靠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魅力在哪里?在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原因就在于《论语》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又非常适应农业社会发展的思想价值体系。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市场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基础而国家各方面体制尚不健全、旧有道德文化体系不断解构而新的道德文化体系尚未建立的时代,世事纷纭,众生颠倒,功利至上,愤激者斥之为道德沦丧、社会溃败。社会道德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已经成为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样重要甚至更为急迫的任务,并且条件也基本成熟了。只有在全社会确立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信仰的基础上,国家民主与法治的新时代才能真正到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可能。
当然,构建价值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仅凭个人或少数学者是很难完成的,至少需要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哲学提供人和人类生存发展本质的元理论和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伦理学提供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西方伦理思想及现代道德的人性基础与基本要素;社会学提供社会分析尤其是转型期社会形态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与趋势;经济学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基础对道德建设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事实依据以及利己利他行为如何调和的经济学实证解释;文化学提供古今中外文化批判和民族文化心理分析以及全球多元化背景下全球文化理想的走向;而教育学尤其是德育理论领域要最终完成道德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的建立。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然而就其本质而言,我个人以为,应该是集古今中外优秀道德文化之大成、集中国传统价值观之精髓——集体主义精神和现代西方价值观精髓——个体主义精神之大成,取其利而去其弊,形成第三种更高形态的、更适合中国发展的价值体系。这个基本方向应该是正确的。实际上十报告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即为此种思路的结果。
关键词:卓越;农村教师;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关键性要素,提升其教育能力,能为学生开展良好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从中获取较多的知识信息,以实现教育实施的有效性模式。而核心素养思想的提出,为农村教师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因此,农村教师的发展,应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根据核心素养要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进而提升农村的教育质量,推助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
1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农村教师培养的内容
1.1创新素养
作为农村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要素,创新素养也是农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发展理论依据。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在社会发展层面上,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创新素养。而在教育层面上,农村教师具有创新素养,能够依据当前教学实施模式,结合时展需要、教育领域发展趋势,融入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以创新农村的教育模式[1]。而教师的创新素养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打破常规,为学生开展合适的教学活动;创新意识包含教育观念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教师可以将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信息融入教学,实现教学的创新;而创新能力是指教师能够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做到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1.2反思素养
反思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实践过程,包含实践—推倒—重建—实践的过程。即通过教学的具体实践,认识到教学实践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以进行具体的实践,从具体实践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要素。而培养教师的反思素养也是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要素,对教师未来发展十分关键。教师具有反思素养,能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设计模式,促进学生融入其中,加强对学生的评价,明确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取得的成果。根据这些成果信息,进一步反思自身的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等要素,以推进教学实践的创新。
1.3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农村卓越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信息,尤其是当前教师面临教育信息化、教育智能化的挑战。农村教师具有核心素养和细心素养内容包含以下三点。第一,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能认识到信息的关键性,要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第二,教师对信息具有积极的需求能力,通过运用信息,更好地实现教育的良好实施模式;第三,在信息运用的过程中,教师具有分辨能力和洞察能力,认识到信息的价值性,将有效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尤其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教师具有信息素养,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避免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达到良好的农村教育实践成效。
1.4沟通合作素养
沟通合作素养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卓越农村教师培养的关键性要素,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卓越农村教师发展的新要求[3]。因此,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农村教师应将正能量信息传递给学生与家长;在与其他教师沟通与合作时,农村教师应构建协同育人体制,这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农村教学氛围、方式变得更为活跃,进而促进学生在其中获取较多的知识和能力的信息。
2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卓越农村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创新素养偏低
从当前农村教师教育现状来看,存在部分教师创新素养偏低的问题,这影响了教师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成效,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4]。例如,在开展农村教学实践工作时,部分教师缺乏创新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不仅不利于教师的全面性发展,还会影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2教师信息素养欠缺
教育信息化拓宽了农村教育的路径,也推进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衔接,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农村教师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可以获取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包含农村本校教育信息与其他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进一步扩大农村学生的知识获取面。而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部分教师缺乏信息素养,对网络信息技术、数据的运用成效不佳,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开展。例如,部分教师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不佳、课件制作能力不足、网络信息资源运用效率不高,使农村信息化教育的实践只停留在形式层面。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卓越农村教师培养的路径
3.1营造培养卓越农村教师的氛围
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需要营造良好的培养氛围,加强农村教师的引领,为农村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首先,地方政府应发挥工作职能成效,根据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和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素,审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力出台相关的教育扶持政策,推进农村教育更好地开展。政府可增强农村师资力量,进一步缓解农村教师教学的压力。其次,政府应以政策推进模式,提高教育层面的重视度,增强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支持教师工作,共同开展良好的教育实施模式。最后,政府应根据地方教育发展趋势,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多方沟通交流平台,促进政府与教育领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良好的交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教师进一步发展。
3.2加大对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力度
农村地区应该加强重视对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素,根据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一,加大对农村卓越教师的培训力度,使农村教师的培训模式、方式都凸显常态化发展趋势。第二,降低教师培养机构的门槛,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够融入培训中,通过培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此更好地为学生开展教育实践工作,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模式。第三,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借助网络技术的优势,打造线上与线下融合的培训模式,以网络平台为教师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平台,以线下实践教学为教师培训内容实践的有力保障,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使教师具有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力。
3.3促进农村教师的自我发展
卓越农村教师的培养应发挥教师自我发展作用,促进教师自我实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进而提升农村教师综合教育能力。首先,教师应打破常规教学,以创新发展思维,创新当前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调整优化教学实施模式。再次,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有求知欲望,加强对信息的运用,丰富教育信息,为学生发展传递良好的信息内容。最后,教师应提高沟通合作能力,在教学实施中加强与学生、家长以及课任教师的互动,进而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与职业化的能力,使教师更好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3.4完善卓越农村教师评价机制
农村地区应不断地完善卓越农村教师评价机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加强建设卓越农村教师评价机制良好的实施模式。首先,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趋于完整人的发展趋势,以提升教师职业化与专业化水平。其次,教师评价模式引向全面发展的方向进程,以核心素养为评价要素,使教师以评价机制审视自身发展的不足,进而完善卓越农村教师评价机制,达到卓越农村教师评价有效性的目的。
4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卓越农村教师培养的路径实践,应立足于当前农村教师发展现状,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为农村教师发展指明方向,使农村教师成为卓越农村教师,进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因此,农村教师应以核心素养为自身发展的目标,使自身具有核心素养的教育能力,为学生开展良好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推动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长刚,鲁华山,黄芳.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5):62-65,69.
[2]唐汝青.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视域下农村高中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8):9-10.
[3]聂允.湖南省特殊教育教师公费生定向培养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55-56,6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反思;适度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291;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5-0060-05
一、对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化之路取得了巨大的实践成效,2013年全国城镇化率为53.73%,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从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和城乡协调标准看,目前中国离城市型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按现行统计办法计算,城市化率虽逐步提高,但统计城镇常住的农民工人数中有1/4的人尚未取得市民待遇,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住在城镇,却享受不到城镇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中国乡村城镇化开拓进程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突出,城镇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及其整体功能仍然不能适应从“化”字上求实效的这一要求。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珍视和发扬成功经验,又要正视和分析客观存在的差距,在充分肯定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并有必要对中国乡村城镇化发展历程进行反思。
1. 过去较长时期里,中国乡村城镇化往往是注重城镇建设总量、注重城镇发展进度,注重城镇建设中各项指标落实
把城镇增长的速度,新增城镇的数量与发展相等同,片面将城镇建设指标作为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绩主要考核内容。城镇建设沿袭我国大城市人为扩容的粗放模式。城镇规划区大幅度地扩展,忽略成本、忽略质量、忽略效果,以行政手段“越位”推动城镇的扩张。不注重人民生活水平、不注重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注重老百姓的满意度,不注重人民群众的认可,不注重城镇化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实惠。虽然这几年中国的城镇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联系我们是个大农业国而现今还处于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国情来看,现在全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仍然在乡村。按照脱贫新标准,目前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仍然达到了1.28亿人。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城镇的整体功“短板”效应突出,即“减少农民”与“致富农民”不相呼应。
早在2 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说过,人们聚集到城市是为了过上比农村更美好的生活。正因如此,以农村人口不断地向城镇转移为标志,人类走上了城镇化的道路。如若大量的进城农民工并没有转变为市民,而且在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老“三农”问题尚未解决,又出现了老人农业、空心村、失地农民的新“三农”问题,试想这样的“城镇化”有意义吗?我们不能为城镇化而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使人民生活更美好。如果把城镇化作为终极目标就会在实践中走偏。历史的正反经验都表明,城镇化的核心和本质应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以人能过上“美好”生活的城镇化。因此,粗放式发展模式可能带来只增长不发展的情况,老百姓未必能够从这种城镇化模式中得到实惠。
一般而言,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结果而非源动力,让农民由穷变富才是城镇化根本动力。健康的城镇化需要健康的工业化发展来支撑。工业化的过程一般会迅速带来GDP的增长,带来政府税收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然而,工业化是不是一定能够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社会进步,是不是能够一定实现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则取决于以什么样的发展观为指导、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可以带来GDP高速增长,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带来高额的财税,但未必一定能够带来人民收入水平的相应增长和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近年来一个普遍现象是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总量和GDP,进行“血拼式竞争”这种传统发展方式的极端体现。如土地问题,土地是农民的“财富之母”、是农民命根子。自然村大批消失,土地快速城市化,集体土地变成国有,政府可以从中获得大量土地出让金,这种现象的产生与现行征地制度有直接关系。城镇发展依赖于低价征用土地,政府利用土地出让金收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开发商则获取土地增值收益,实现暴利,而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却不能平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寸土寸金,住房价格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却有大量长期闲置的土地资源没有办法利用。农村土地市场开放问题一直没有突破。依照我国现有法律,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必须经过政府征用,才有可能转为建设用地。在此过程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垄断行为和土地征用价格与实际出让价格的严重背离造成了对社会公平的损害,助长了地方政府大规模征用农村土地的风气。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没有以“以人为本”为指导,这些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对于城镇化发展并没有正面的作用。
2. 中国乡村城镇化没有摆脱走资源消耗型的发展老路
不少地区更多依赖土地、水、煤等相对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城镇化发展,而很少顾及资源的承受能力,以不惜消耗大量资源换取城镇建设速度,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对资源和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一方面,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城镇化建设从土地平整到道路、给排水、供气、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到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场所等配套建设,再到房地产开发、工业商业用房、办公楼建设,是一个较为长期和有规模的投资过程,由此可拉动多个行业共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强大且持久的潜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城镇化无法离开工业化的生产和产出。当一个农民转换为“市民”时,他所依赖的生态足迹将成倍激增。将村落联成片、建立乡镇,首要问题不是盖楼、造房子、造马路,而是就业,农民离开土地变成城里人,就要靠工业化来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从生产还是消费的方式来讲,城镇都远比乡村来得更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即便在城镇化过程中实行农村土地确权,也不会改变城镇化有赖于工业化的基本逻辑,改变的只不过是城镇化的机会成本。而工业化生产一个最大的特点便是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消耗与依赖。
从原始状态、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由于农耕文明的落后,大家更多的是看到工业文明的积极因素,而对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的破坏认识不足。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工业文明的这种价值观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已经把人类文明送上了山穷水尽的不归之路。
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面临着要在更高的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进行城镇化,环境资源形势已成为中国下一轮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但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资源利用不够集约,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及分布不合理,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环境容量弹性小、上游污染物下泄等主客观制约因素的存在,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甚至一些地方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放在表面,盲目扩大城镇化的数量和提升所谓的城镇档次。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匹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小城市具体产业人口功能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农村城镇化建设规模普遍偏小,使得优质资源并不愿流入到乡镇,而周边农村地区的人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又不足以被吸引到城镇,导致城镇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还弱化了城镇的聚集效应,对城镇经济无法起到带动作用,反过来又影响了城镇的发展。此外,城镇规模偏小,也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形成不了规模,造成很大的浪费,并阻碍了人口和其它资源的进一步集聚。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或有城无产,或有产无城,导致空间布局失序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
推进乡村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坚持生态文明,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乡村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
3. 中国乡村城镇化进程尚未有效地带动农业产业化
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即农民就地“转型”的问题怎么解决?其中的关键,要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这是许多地方推进城镇化成功之道。反观中国城镇化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形势大多是以半工半农形势出现。农业人口无法真正脱离农村,聚集效应较弱,没有能够满足就近就业的条件,再加上种种保障的缺失,农业人口转移后的生活和就业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实践证明,城镇化水平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水平也较高;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能够促使农村地区资源集中和有效利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满足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更高要求;农业产业化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民从农业转移出来,享受城镇化发展成果。可见,农业发展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农村就无法摆脱贫穷落后面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就难以真正实现。城镇化发展越来越需要高效集约的农业产业化提供支持;越来越需要农业产业化提供城镇大量充足的原料供应及食物产品,对新型城镇化作出的“市场贡献”、“人力资源贡献”、“资金贡献”和“土地贡献”。应该说,新型城镇化是针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传统城镇化强调只有在城市才能实现“人的城镇化”,即“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而农村人口不向城市转移而城镇化,亦即农村就地城镇化更适宜中国国情。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化不仅应当成为乡村城镇化推进的起点,甚至应当成为中国城镇化的重要内容。要对农村的一、二、三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元化的优化组合,以龙头企业为重要载体,专业市场为导向,中介服务为纽带,用工业化的方法在产前、产中、产后之间形成支撑、联系,提高综合生产力。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按“人的城镇化”要求,认真总结快速推进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吸取过去的教训。必须看到,无论是传统城镇化还是新型城镇化,归根到底都是人的城镇化,中国快速城市化,并没有使大量进城农村转移人口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说明这样的人口转移型城镇化是片面的、不彻底的。
二、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建设之路
当前城镇化正面临着扩张速度高于质量、有城镇无产业支撑、农民“被城镇化”、掠夺式开发、社会矛盾加剧、生态成本透支等种种挑战。从目前中国有些情形来看,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产化”为主,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而不是我们所期待的人本化的城镇化。因此,郑重提出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要走“适度城镇化”(或低工业化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实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超出了这个能力很可能会出现就业不足、贫困人口增多、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活都会带来严重影响。推进城镇化,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量力而行,不能超前。
1.“适度城镇化”的发展理念
追求人的城镇化,这是“适度城镇化”发展理念。城镇化对一个国家而言,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城镇的结构和功能布局一旦确定较难改变。因此城镇化的发展是否适度,事关城镇化的成败得失。从各国发展情况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与差异性。城镇化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3个不同阶段:第一是初期阶段,城镇发展比较缓慢,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在初期阶段,以城镇对农业经济社会的延伸、补充和提升为主,城乡互动协调、互利共赢成为其基本特征。第二是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至70%之间,城镇相对独立于农村社会经济之外急速发展,经济社会资源大规模地向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过度集聚,在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城镇化的集中极化发展带来城乡分割。第三是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超过70%,城镇进入稳定发展期。后期城镇化阶段,城市通过高度的集聚发展,资源要素发生溢出需要,与之相伴出现城市向农村的空间扩张和资源要素扩散,城乡融合趋向将更加明显,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城镇化这种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城镇化和城镇从根本上改变并不断创造着新的人类生产生活,不断集聚集成、提升创新着优质的经济社会要素,促进了生产力发展进步、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社会财富急剧积累,充分体现和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实现美好新生活是城镇化不断追求的目标和不竭的动力源泉。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城镇化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城市病”: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医疗等公共设施不足、建筑强度大、城市空间被压缩、生活紧张焦虑、邻里亲情交流缺乏等。这也使得人们对城镇化的价值产生动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向往。
因此,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推进新型城镇化,要着眼“人的无差别发展”,矫正目前的二元化机制,实现城市财政支出和公共产品提供对所有居民无差别、全覆盖,要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要让人在城镇中更好地生产生活。中国大体处在中期城镇化阶段,低成本推进城镇化的很多因素正在消失和改变。况且在中国已经实现的所谓城镇化率还有很多不真实的因素,需要让其逐步真实起来,让符合条件落户的农民工享受到城镇的公共服务。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以及就业、子女教育、住房、社保等问题,这可能比单纯追求提高城镇化率更重要、更有意义。
2.“适度城镇化”的必由途径
走“美丽乡村”建设之路,这是“适度城镇化”的必由途径。乡村新型城镇化必须走“美丽”建设之路。什么是“美丽”建设?简言之,就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实现天蓝、水清、空气清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发展的图景。就是走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成功的城镇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不能造成水体污染、雾霾频发,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使城市成为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道路通畅的美好家园。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家园,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改善自身所处环境的迫切需要已使得“美丽建设”内生为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诉求。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过程回应和满足内生于当下社会的“美丽乡村”建设诉求已属当务之急。然而进一步的问题在于,中国乡村城镇化如何与“美丽中国”建设相协调和兼容。笔者在此强调: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必须把握大基准,即低工业化的城镇化或适度的城镇化。
中国一些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城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空气和水体遭到污染,噪音超标,设施基本功能缺失,资源消耗系数较大,可循环系数偏低,宜居水平较差。一些中小城镇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明显下滑,生态优势在下降。环境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及凝聚力的重要来源,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事实和民意基础。中国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乡村的现实区情。就是统筹考虑城市建设与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等关系,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城市总体生态环境的优化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方便、和谐、宜居、低碳为目标,始终紧扣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的主题,谋求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将新型城镇的产业做成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生态模式;紧扣城镇地方特色,形成以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生态体系,建设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和谐美好的新型城镇;这样的新型城镇对于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缓解城市就业压力,消化过剩产能、培育新的增长空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是从当前城镇化面临的困局而提出的一种战略构想,也必将成为中国乡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3.“适度城镇化”的现实抓手
“就地城镇化”,这是“适度城镇化”的现实抓手。城镇化转型的一个新特征,是使更多的农民及其后代实现 “人的城镇化”,不仅在城市可以实现,在农区也同样可以实现,也就是说,不能只走“人口转移”的城镇化道路,也要同时走“结构转型”的城镇化道路,引导和组织一部分农民就地就近实现“人的城镇化”。
由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财政底子薄,因此城镇化发展应进行“三步走”多元化的安排,即第一步让需要转移的农民小部分向大中城市“农转非”;第二步让相当多的人向小城镇集中;第三步让余下的人离地不进城镇,仍散居在广阔的乡村。这样既可避免“城市病”的出现,又能达到实现城镇化的目的。
笔者始终认为不恰当的城镇化将继续加大耕地、生态压力,且农民上楼后无法从事农业生产,必将后患无穷。中国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应因地制宜实行就地城镇化,或者说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应是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小镇”建设。将村落发展成微型城市,建设美丽小镇,意味着必然要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传统农民转型。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中国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外向型农业。政府可帮助农民统一解决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燃气、网络、电力、电话、银行、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农民不必上楼,既节约了土地,又方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稳定种粮大军,从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农户散落在农田中,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为食物生产者没有离土,人勤地产,就可以少用化学办法乃至转基因控制病、虫、草害,杜绝食物生产的多种危害,同时带动粮食生产、食品加工、花卉、宠物生产、休闲、物流、农业观光、生态旅游、养老、保险、教育、金融、电信等产业的深入发展,带动就业。
再比如,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发展适度的合作化,将农业补贴资金直接与粮食产量挂钩,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并完善监管机制。除保留少量的化肥外,抛弃或限制农药、农膜、除草剂、添加剂、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应用生态农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减小劳动强度,让耕者有其利,享受国民待遇。更多的人口分布在食物生产的第一线,避免了过度大城市化带来的弊端。发展生态农业,在食品生产、运输、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减少有害物质使用,从而使已有的城市化人口得到较为满意的食品。
[参考文献]
[1] .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
[2] 马凯. 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5).
关于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工作的报告
---李靖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今天,省、市专家一行莅临商水检查验收商水县创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工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鞭策和极大鼓舞。2017年,经国标委批准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以来,在国标委和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关心支持下,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工作稳步推进、有序开展、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现将创建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介绍
树高千尺,源自根植沃土。商水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拥有6000年农耕文明史,素有平原林海、豫东粮仓之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核心区。全县辖9镇11乡、1个国营农场、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572个行政村,17个居委会,总面积12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9万亩,总人口123万,其中农业人口110万,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
守正出新,行稳方能致远。近年来,随着农业标准化工作不断加强、资源投入逐年增加、管理体制持续完善、技术机构逐步健全、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我县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在体系建设、科技推广、标准实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以高标准粮田、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花卉苗木、畜牧养殖为主的五大特色农业品牌,我县也相继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二、项目完成情况
蹄疾步稳,凝心聚力。我县在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之初就明确了示范县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标准覆盖率、农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对目标进行了细化和分解,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努力完成各项目标。通过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的建设,我县各龙头企业、示范区精准掌握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覆盖县辖区种植(养殖)、加工、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和农业信息服务全过程,全县农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生态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全面繁荣,农业综合标准化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稳步提升!
三、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高屋建瓴加强制度保障,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2017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商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畜牧、水利、财政、环保等职能单位为成员的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领导小组,同时,我县又成立了由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科技、气象、农机等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实施方案》、《关于成立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商水县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考核办法》、《商水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商水县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试行)》等文件,明确了具体实施细则、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将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四制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确保创建示范县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保证了示范县创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躬身笃行强化服务保障,提质增效推进体系建设。
2017年以来,我县以周家口物流市场为依托,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运、市场流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的经营模式,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群体,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适应我县农业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逐步建立了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气象服务标准化体系;不断加大对推行农业标准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跟踪检验和标志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大力推广和提倡使用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治理农产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强基固本加强市场监管,凝心聚力提升管理水平。
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我县不断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把控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产品市场检查,做好农产品质量监测,有效维护了品牌农产品的市场公信力,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2017年--2019年,全县共出动检查人员5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检查市场、超市240家,检查获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16家,共抽检蔬菜水果样品1570个,样品合格率98.8%。通过检查进一步宣传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规范使用,使生产者、经营者提高了对无公害农产品规范用标重要性的认识,对加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持续强化标准编制工作,着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商水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标准综合体规划编制工作。通过构建农业标准综合体,制定和相关标准,基本实现了标准覆盖商水主导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为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渔网编织作为我县脱贫攻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覆盖了全县24个乡镇场办的336个企业和加工站点,从业人员达7万人,带动2万名贫困人员就业脱贫,产品占据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可创产值25亿元,但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渔网生产标准,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因此制定渔网产业标准、促进渔网行业实现标准化生产迫在眉睫!我县以创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县为契机,组织人员积极与省标准院联系沟通,邀请该领域专家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实地座谈了解渔网行业的生产工艺、产品特性、产品要求等,编写了生态网笼产品标准,对生态网笼的分类、规格、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并于2018年9月实施,填补了生态网笼技术标准的空白。2018年12月,商水县被授予“中国生态渔网之乡”荣誉称号,这对于我县生态网笼行业优化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我县共组织制定了2个省级地方标准、4个市级地方标准、7个团体标准;编写印刷了《商水县农业标准体系汇编》丛书和《巧媳妇工程产品标准汇编》共计2000套8000本,收录各种标准110余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标准制修订任务。
在示范县创建过程中,不断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引导10家农产品龙头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和标准化服务推广体系;培育标准化农民专业合作社125个、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75个,带动农民合作社1000余家,新注册家庭农场300余家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培育了优质粮食、优质林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生猪标准化养殖繁育基地等省级标准化示范区5个,市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个,全面形成四大标准综合体,认证蔬菜、果品、食用菌、粮食等方面的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农产品20多个,有效加快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的推广和应用。
(五)大力宣传筑牢人才支撑,强化培训提供科技保障。
2017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商水广播电视台、新商水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站等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标准化普及、宣传工作;通过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科技活动强化了对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提高了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水平;通过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标准化指导,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截至目前,印制各种标准宣传材料十万余份,举办农业标准化知识讲座24次、培训班19次,逐步形成了全社会重视标准化、认识标准化、支持标准化、实践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四、创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1)经济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有效促进了我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我县新建高标准粮田83万亩,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76元,年均增长13.5%;示范种植户年净收入增长60%。全县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90%以上,标准化示范区内的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幅达到10%以上;核心示范区农户生产成本下降47%,年亩净产值达到5000元-8000元,辐射区生产成本下降42%,年亩净产值达7000-9000元。
(2)社会效益。通过示范县创建,我县技术应用覆盖率、标准化入户率、标准化应用率、标准宣传培训率均达到100%,项目辐射区生产环节技术规程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标准培训率达90%以上。周家口食品有限公司、朗丽食品有限公司、海创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获得省级4A、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普爱饲料有限公司、中农福安粮机有限公司、牧原生猪养殖有限公司等10余家涉农龙头企业分别荣获市长质量奖、县长质量奖。培育了邓城猪蹄、周家口牛肉、李家小磨油、舒庄双黄鸭蛋、香之缘香油、红提葡萄酒,黑色农庄系列、李寨大白菜、郝岗乡辣椒、胡吉镇粉条等“商水县十大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提升了农副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