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小学课程建设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课程建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课程建设总结

第1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一、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性保障

课程政策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我们认为,制定特色课程建设的区域性政策,首先应尊重校长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决策者和领导地位,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此基础上发挥区一级课程建设业务部门的作用。

(一)提供建设特色课程的建议

特色课程建设的具体建议,是对全区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与具体要求。该建议是建立在实践研究基础之上,听取相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想法,听取市、区课程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建议类别见表1。

(二)培育特色课程的区域制度

特色课程建设的“基点”在学校,区域性业务指导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引领”课程建设,与学校之间实属合作关系。针对特色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开展培训,确定区域内的课程建设专项培训制度,并对受训教师和培训教师提出“责、权、利”三方面的要求(见表2)。

二、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实践性保障

学校课程规划是提升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学校是孕育特色课程的“摇篮”,区教育学院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区域性课程发展目标,将工作重心放在指导学校规划课程方面。

首先,以“让课程适应每个孩子的发展”为理念,对学生实际需求情况、学校教师专业能力与背景、学校课程管理状况和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分析,对课程建设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客观判断与分析,并将调研结果提交给各学校。

其次,确立特色课程区域化建设的行动准则:基点在学校——特色课程“生长”在学校,特色课程的区域化建设工作一定要从学校师生需求的实际出发。

关键是引领——对区域特色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发动、推进、总结、展示与交流,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引领全体学校参与特色课程建设过程。

核心是共享——建立区域特色课程资源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通学校之间的课程屏障,在区域层面实现特色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第三,开展“建设学生喜欢的课程”实践研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指导学校系统地规划课程,形成学校独特的课程框架和课程体系。

三、为特色课程建设提供资源性保障

实现课程共享是特色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其前提条件是课程资源足够丰富、多样、独特且优质。

(一)加强特色课程的审核过程

研制并实行特色课程认证标准,进行特色课程资源的区域性筛选。对特色课程的设计方案,育人价值定位、课程内容、课程开发与实验时间、讲义或教材、课程实施案例及其效果等资料进行审核。

实践告诉我们,特色课程资源的生成过程并不难,难就难在特色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与跨学校共享。参与特色课程建设的教师,或许可以独立开发特色课程,或许不需要多少钱也能做得很好,但是,特色课程的共享过程却不同,它不是哪一个教师可以独立完成的,即使教师课程建设的热情很高、课程共享能力很强,如果没有学生参与、没有学校课程规划作保障,恐怕难以实现其特色课程资源共享。

(二)提供特色课程管理的典型案例

“课程管理”历来就有两个向度,他们或以“课程”为中心,或以“管理”为中心。区域内就有一些较典型的课程管理经验,我们以多途径、多形式推介给各学校,为学校提供参考。

例如,“生本型管理”案例:黄浦区教育学院附中“基于学习”的课程管理机制。

学生需求评估——“学生需求”包括:学校育人目标体现的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终身发展的课程需求;家长对学生个性成长期望所反映出的课程需求;学生自身成长愿景所体现的课程需求。在进行需求评估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局部分析,即分析不同年级的学生特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全面分析,即分析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获得的不同课程体验,以此获得全面发展。

学生选择——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课程自主选择权。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课程情况;其次,要提供课程选择指导,帮助学生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我们形成了基于“学生学习”的学生选课机制,主要包括课程宣传机制、教师及家长指导机制。

学生参与——形成了学生民主参与课程的评价、筛选、纲要制定的机制,以倾听学生心声,尊重学生意愿,满足学生需求。

我们倡导,让学生自主参与课程管理的“生本型”管理,因为这种课程管理模式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与成长,更能体现特色课程的价值。

又如,“草根型管理”案例:上海市黄浦区中华路第三小学的“百草园课程”。

“草根”是“中三小”的课程哲学,她们坚持自己课程的梦想,坚持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对学校课程建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均进行“草根型”课程管理。“草根型管理”是百草园课程管理的一种范式。它的实践意义有三点:

一是较适用于特色课程开发建设、实施与完善,适合于特色课程自下而上的生存状态;

二是较切合当今课程改革赋予学校课程建设的自,是适合教师和学校深化课程建设和教育科研的策略与方法;

三是体现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紧紧依靠教师,教师自下而上,扎根本土进行实践与探索,通过过程性、参与性和生长性的课程实践,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能力、课程建设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提升,这种内在的教师发展,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

再如,“示范型管理”:黄浦区卢湾二中心小学的课程管理制度。

“示范型管理”是指广泛采取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展开项目实践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进行应用,然后普遍实施的一种管理模式,是中小学课程建设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管理模式。

第2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一、什么是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在学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的新概念。有的从学校校长教学管理层面加以阐述,有的从课堂教学的具体引领层面深入理解。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它是指校长和他的课程领导团队,根据学校环境、学校生源特点、学段培养目标和国家课程标准,规划、编制、开发、实施课程,达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校成立于1995年,位于深圳中心城区内的城中村,经历了18年的发展,从创业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平台期。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三年,作为一个招收城中村暂住学生为主的学校(非深户籍学生达75%以上),教学质量已经超过了不少招收政府建设小区学生为主的学校,创造出令人关注的“新洲现象”。在内涵发展期如何向前走,如何更加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长、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努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进入内涵发展期的学校,学校课程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教师对课程、领导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和水平还未能适应学校的新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提升学校课程的领导力来丰富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促进团队的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重视学校课程规划

坚决执行国家课程,绝不随意增减课时,拔高教学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法定文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刚性执行。每周三节体育课,美术、音乐课还要保质保量。

根据校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如对信息技术、心理教育、书法教学、国际理解教育、英语口语课再度开发,制定上课、备课、教学内容再处理、考核等执行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1)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主导的校本课程。如学校要建设德育特色学校而主导开设的《孝心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系列培训》《社区概况》等课程,是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特色学校将办学特色建设课程化的主要措施。(2)鼓励教师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毛笔书法》《国际象棋》《乒乓球》《电脑机器人制作》等课程。《电脑机器人制作》课程是由我校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地方课程《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出来的新课程,依托这个区级名师团队,承担了培养教学骨干、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向市内外展示深圳信息教育成果的窗口,深受学生欢迎。

2. 开展学科课程建设

从课程建设来说,所有课程的实施都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学校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梳理、评价,发现学校在实施中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计划是否合适,本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如何处理,各年级学科课程如何延续等问题。

《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重复,我们大胆地采用由一个教师担任两科课程,保证其对教学内容的再处理。至于担心教师是否会弱化非中考学科教学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思想品德》单独考核来解决。

第3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一、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我市秉持“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的办学理念,鼓励学校特色内涵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1.构建如下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①根据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②参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③学校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2.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辖区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3.通过外出培训和校际交流,使教师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不断开发本土化、乡土化和校本化的课程。在市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各县都能够从本地文化特色出发,开发整合编制校本课程,并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如:南靖二中目前共编制校本课程32个,其中《趣味数学》《足球》《书法》《合唱》《土楼的建筑艺术》《文化遗产——竹马戏》等深受学生的喜爱;龙山中学结合社团活动的开展开发校本课程,该校陶艺课程及书法课程参加漳州市2018年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评选活动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湖美中学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大型课外文化、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啦啦操、土楼文化研究等,其中啦啦操获2018年漳州市中小学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土楼文化研究参加漳州市2018年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比如南胜中心小学的“晨诵午读”校本课程初具系统化,并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柚都周报、漳州日报均有报到我校一系列活动,前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该校《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评价研究》获得了漳州市二等奖。并且以《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评价研究》为题申请通过福建省第二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

二、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情况

1.建立基本架构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各中小学重视国家课程开设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各部门协同的国家课程开设领导小组。分头负责课程的编制,教材的选用和实验的开展等具体事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有关国家课程开设情况的政策和规定,召开专门会议,总结先进经验,解决课程开设和实验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学期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报学校领导班子讨论研究,最后定形课程方案、人事安排方案、落实课程总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对于小学课程安排,所有学科进行了教师“专职化”调配,哪个教师对哪个科目比较专长,就安排去教那个学科。而且根据班节数适当跨班跨年段上课。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科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数学、语文、校本课程等所有学科都有合适的教师上课。改掉以前一个班级功课两个老师瓜分的模式,有效防止挤挪功课现象,保障开齐开足课程。

2.关于课程的设置

各县各中学各年级周课时均为34节,小学为30节。各校严格按照省颁课程编排功课,学校课程设置符合国家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全了课程,开足了课时,未发现任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的现象。 

第4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问题;对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与核心,是培养人才的蓝图。”高等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要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高层次小学教师就必须立足本国小学教育和专业建设的实际,了解、参考、对照、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本文以首都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鲁东大学为例具体分析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选取这三所高等院校的原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在这三所院校设置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课程建设经验亦较为丰富,具有一定代表性。从三所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看,基本上做到了从地区小学教育实际需要出发,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偏向于学科中心,如学科课程在首都师范大学占总学分的比重为33%~38%,在鲁东大学占总学分的33.33%。课程设置理念上过于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整合性、精深化而淡化了学科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相冲突。学生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固然重要,但倾向过于明显势必会影响学科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关系,亦容易导致在课程实施中一味强调学术性,忽视了师范性,本末倒置,违背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形式上对选修课程重视不够

在小学教育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中,虽然选修课程的门类呈现多样化,但必修课程仍占绝对的地位,选修课程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在南京晓庄学院选修课仅占总学分的11.8%左右,在鲁东大学占26%,在首都师大占25%左右,比例较少。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笔者发现许多地方高等院校该专业的限定选修课程的修习要求与必修课程是一样的,并没有给予学生选择的自,没能充分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亦不能实现设置选修课的目的。

(三)课程结构设置上的不足

1.通识课程结构不完善透过三所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不难发现三所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承担了主要的通识教育任务,就其学分比重来看,首都师大21.3%,南京晓庄学院23.%左右,鲁东大学23.81%,而且公共必修课程的课程门类太少,主要包括政治理论占6门,体育、英语、计算机3门,通识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多但内容过于庞杂。2.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问题有研究表明,“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专业课程”与“重教育专业课程,轻学科专业课程”的现象都存在,但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前者。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就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制定的该专业课程方案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教育,轻教育素养的倾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二者广度、深度把握不到位,没能协调好这两类课程之间的关系。3.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性质:复合知识结构、多重专业技能、坚定地专业情意。其中多重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管理工作能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多种专业技能的训练和专业情意的感悟往往是通过教育是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实现的。当前教育实践课程设置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涵过窄,教育实践仅仅局限于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二是内容上偏重教学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反思习惯与专业情意的养成;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过于集中且学分比例偏小,通常高校都计划在大四上学期实习,连续实习8周,教育实践课程南京晓庄学院仅占总学分的9.5%,在首都师大只占13%左右。

(四)课程内容缺乏适切性的整合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课程呈现整合趋势,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性课程在小学课程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小学课程设置及教材编写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性质的要求采用综合化设计,这就要求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提供相应的师资。但是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尚未建立起与新课程改革切合的课程体系,学科间的壁垒依然存在,在学科之间渗透、融合、沟通方面做得不够。从另一个角度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教材体系建设并不成熟,因而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有待加强。

二、改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

(一)拓展课程内涵,完善的课程支持系统

拓展课程内涵,形成新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偏向学科课程的观念,将课程设计类课程纳入到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体系,增加师德课程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显然课程内涵的扩大离不开课程支持系统的支持。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支持系统应做到:首先重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决策系统的研究,平衡课程决策体系;其次加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资源和技术支持的研究与融合,再次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管理的有效性,最后努力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

(二)弹性设置选修课程

从满足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和真正体现选修课程的设置目的出发弹性设置选修课程:一是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学生需要、职业需求选择选修课门类,增加选修课课时学分比例,二是选修课程不能简单的进行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的划分,限定选修课程可以要求学生按类限选。

(三)调整课程方案,完善课程结构设计体系

1.改革通识课程结构通识课程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文理知识。当前政治理论课程在公共必修课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其实可以考虑小学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在保证体系完整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政治理论课程的比重,在师德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英语亦占了很多比重,在当前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下,改善英语教学,减少冗长的课程设置。增加通识课程的门类,但避免过于繁杂,适当增加通识课程的课时学分比例,保证通识教育的有效进行。2.平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的关系学科专业课程是为让学生形成从事学科教学所必需掌握的学科理论素养而设置的课程,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育专业课程则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从事小学教育教学所必需掌握的教育理论与技能方面的教育,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平衡二者关系时应注意:一方面,课程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以满足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课程向过于深奥晦涩的方向纵深发展。3.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增强教育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一是开设微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演习训练,如在鲁东大学微格教学就是教育实践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反映特别有用,实践效果非常显著。二是切实落实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从实习目标出发,可以采取两段式教育实习模式,即大三上学期进行一次3~4周的教育见习,让学生走出大学课堂到小学里真实感受小学的日常教育教学情景,跟随小学一线老师学习;大四上学期再安排一次为期6~8周的教育实习,让学生到真实的小学课堂上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三是利用大学生实践社团的隐性课程功能。大学生实践社团如教师教育学会、121书法社、英语协会等组织的活动是学生乐于参与的,如果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则有益于学生人际交往和教学基本功的发展。

(四)整合课程内容,重视优质教材建设

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缺少适切性整合的现状,一是要依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增加从教小学的适切性内容,不断补充一线教学所需的知识,更新与小学教学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实用性强的课程内容。二是面对师范生所修课程门类不断多样化的现实,对体系过于繁杂的课程进行深入研究融合,加大部分相关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课程整合力度,增强课程之间及课程内部的有机联系。如教育理论课程:教育通论、教育原理、当代教育学、教育学导论、教育学基础之间就具有很紧密的联系,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进行必要的整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于专业发展,与基础教育新课程开设的综合课程的教材及地方课程相关教材的建设更是薄弱。因而要重视优质教材建设应做到:一是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专家及与教材开发相关工作者要有时代责任感,深入到小学教学的实际,认真研究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建适切性强的教材;二是成立小学教育专业教材开发协作小组,加强地区合作,听取小学教育专业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建议,联合开发高水准的教材;三是高等院校要多所选用的教材严格把关,确保学生使用的教材的质量。

三、结语

在多年的探究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建设经验,总体来看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然而,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仍处在探索阶段,没有更多的经验和资料可供借鉴和参照,虽然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与此相同或类似的专业发展已相对成熟,建设经验亦较丰富,但由于国情不同,也不宜搬来即用,因此在办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尝试发掘三所颇具代表性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问题,进而提出些许不太成熟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此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高惠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统整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罗燕冰,何俊华.本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03).

[3]周卫勇.小学教师培养大学化的基本问题及其教学应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4]刘灿群.基于教师专业化的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6).

[5]赵东臣,马云鹏,解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0,(6).

第5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科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制定好科学实验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带来关于202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2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实验目的: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为宗旨,以实践为核心,努力摆脱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然实践操作中得到真知、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特点,始终围绕"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创新精神,使学生从小学科学、爱科学,为将来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实验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实验的机会和有效科学实验的指导。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科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多样性和灵活性。

二、教材分析:

教材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注重加强学科联系,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城乡教育差别。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把三到六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目标分别确定为“感知科学”、“走进科学”、“探索科学”。

教材将探究过程能力分为“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模型与解释”。

科学课让学生在“做中学”活动中面对自然和科学现象,通过动手动脑学习基础的科学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学生的分析:

三年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该年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年,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四年级学生思维较活跃,在实验活动中合作意识已经形成,纪律明显优于三年级。对科学的热情度极高,热爱科学,热爱自然。

五年级的学生最大的特点知识丰富,很喜欢发明创造,本学年准备在实验上加大难度,锻炼他们自己动手创造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因此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四、具体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做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实验器材,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五、具体教学做法: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培训材料,明确目标和任务,理清新课程的结构、理念。

2、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把科学课程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比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

教师真正做到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严格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

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

4、创造性的挖掘课程教学资料,布置探究式的课外作业。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使课外作业尽可能地有探究性的课题。虽然那些课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题,但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202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二)一、指导思想:

加强实验教学工作是贯彻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制定本校实验教学工作计划。

二、主要任务、目标:

按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我们力争演示实验达到95%以上,分组实验达到100%。引导每个学生亲历各个实验探究过程,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常规实验教学工作:

1、实验教师应与其他学科密切合配,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学期初要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填写《实验进度表》,张贴在实验室。

2、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要认真填写实验通知单,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每次实验报告任科教师都要仔细批改。

3、实验教师要按照《实验进度表》认真准备实验。

若需要药品和仪器,要提前向学校报告,及时购买。同时,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仪器及自制教具。

4、凡有危险性的实验,任课教师必须事先讲清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其后必须两人以上进行实验,不得随便让非实验人员操作。

坚决杜绝学生将实验药品带出实验室。

5、做好实验前后的仪器、药品检查和记录工作。

6、做好实验室的卫生管理工作。

7、整理好实验档案。

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实验室必须将实验室管理条例挂放在显著位置。第一次实验课时,教师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1、防火、防电

(1)防短路、漏电。实验教师要加强防火及防电害意识,不能麻痹大意,应不时督促检查学生的防火及防电害工作。在学生实验前必须保证电路及各种电器的完好,认真检查插头插座是否合适或松动脱落,电路绝缘是否良好,有无破损、漏电、短路等情况,各种电器是否能正常工作。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排除解决。防止乱拉乱扯电线。

(2)学生做实验时,对易引起火灾的实验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操作要领,避免事故发生。

(3)严禁在实验室吸烟。

实验室都配备灭火器,实验教师要会使用,并经常检查,保持完好,到期申请更换。发现火险隐患及时报告处置,一旦发生火灾要主动扑救,及时报警(电话119)。

2、防盗、防破坏

(1)实验教师每天离岗时要关闭应关闭的电源、水源,锁好门窗。门锁及门窗插销要保持完好,发现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好后再离开。

(2)学生实验完毕,必须对所使用的仪器、试剂、标本和模型作及时清点和整理,归柜保存。

(3)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如不按实验规程和要求做,损坏仪器和标本,须按损坏程度,要记录清楚,作价赔偿。

(4)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不得离开,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5)实验结束时,做好仪器药品检查记录和安全存放工作。

(6)学期结束,要做好实验工作总结和安全工作总结。

202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三)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主要任务及目标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校长及教导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兼职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

(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实验教学工作计划》,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实验开出情况记录表》等。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2021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计划篇(四)本学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努力建构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一、本学期工作的策略是:

“充分展开群众性教学研究,加强指导、完善服务”。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应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性,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扎实而有效地展开,群策群力、共同探讨。把科学学科教师队伍打造成一个团结的共同体、研究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

二、工作重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1.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讲求针对性、有效性。

(1) 认真学习和钻研《科学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新教材,既有科学课程改革理念性、学术性思考;又有科学主题教育形态性研究。

(2)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的理论和经验。

(3)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和推进校本教研的理论和经验。

(4) 认真学习和钻研有关“做中学”教学案例专著。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

(1) 继续邀请省知名课程与教学专家为科学教师作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辅导报告。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2)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二)加强指导和管理,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引导学校及科学教师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新教材的培训力度。

充分调动市(区)专(兼)职教研员、各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的群体力量,在参加省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上,在__市有序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整合全市教科研力量,由市教研室牵头,针对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成立专题研究组,开展专项研究。

本学期专项研究的重点是:中法合作“做中学” 项目的深入研究与适度推广共进;二是“同题异构”多元化教学设计以及个性化教学实施;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

4.有序推进“春晖工程”,加强小学科学“精品课”建设,共建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市科学教育协调发展。

5.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资源的调查研究、蚕桑文化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

6.结合科学学科基地的系统化建设,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地活动,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基地研究情况。

(三)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充分发挥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的核心功能和原动力作用,引导教师充分、全面解读《科学》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

1.改革传统教研方式,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教师共同协商、平等对话,指导教师自主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科研基地学校和各辖市(区)科学学科中心组的研究与辐射作用,提高教研质量。

2.以各种形式,灵活、有效、充分发挥科学学科基地的引导功能,向全市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氛围与榜样风范。

3.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科学课堂教学新模式。

4.切实加强具体实验项目的实施,培植典型,提高课程实施的研究水平。

尤其要以中法合作“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为抓手,在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案例的模仿(大力倡导)与创生(适度尝试)。 全面提高教师深度挖掘课程资源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实践创新的技能。

5.加强对学校教研组工作的指导,根据“__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定期检查学校教研组的工作。

6.不定期举办各种专题性、主题性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7.继续征集、优化、整理“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积极发现、总结、推广教学第一线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四)重视教育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1.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科学课题研究应重视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应重视质的研究;应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等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强调结果价值与过程价值并重,提倡“过程即成长”的行动理念。

2.系统展开省级重点课题“科学探究中,渗透元认知要素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工作。

(五)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1.逐步建立起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重要内容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体系。

2.帮助部分学校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学业(学生成长)记录袋,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3.逐步成熟__市小学科学学科有效教学抽样检测调研工作,对符合科学教育规律的命题理论作出探讨,将命题科学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4.探求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的最佳模式,是小学科学评价体系重点需要加强的环节。

(六)组织各类研训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是要有一支数量和质量都能够得到保证的教师队伍。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组织必要的培训、调研、总结、推广和竞赛活动,能够推动教师队伍的发展。

1.继续承担小学科学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围绕课程改革这一核心内容充分展开,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保障。

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行之有效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水平,为新课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组织《科学》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引导科学教师明确科学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组建学科性研究小组,攻克难关,提高课程理解能力。

3.以省级实验小学为龙头,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科学学科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采取积极措施,大面积稳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水平。

4.加强对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探索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新途径、新方法:以青年科学教师为主体,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加大对青年科学教师培养力度;

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以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引导青年教师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工作。

5.根据省市教研室有关规定,有关学科组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学科评优活动。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研究能力

1.加强教研员自身的理论学习,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和专题,提高专业研究水平。

2.进一步加强对辖市(区)教研员的工作指导,促进各地区教研水平的均衡发展。

第6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习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0-01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寄托在老师身上,老师的素养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介获得信息的技能,养成不断接收新信息的良好习惯,努力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树立学识渊博的形象.

而,在一节课内,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比如完整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时,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时,积极思考并发现好的学习方法时等等,教师都要适时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鲜明的目的,它摒弃了传统的“问答式+单项训练”这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和名目繁多的习题训练,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让学生身处具体场境,形象逼真。

在学习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陷”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经过思考后往往又能豁然开朗,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种解决困惑后的成功就是学习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产生再学习冲动的动力源。由于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步步登高,而创设又简单易行,因此,这种方法我在课堂上经常运用。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知道怎样读书。语文课上不能吝啬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须让学生入字入句入情地读,最高的境界当是陶醉于其中。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通读懂,读熟读精,大部分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一个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法:对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比赛读、引读、范读等,让学生读进去,悟出来。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具体的文章,选择合理的读法:尝试性地读、思考性地读、展示式地读、表演式地读、配乐式地读、想象性地读、探究性地读、欣赏性地读、创造性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心灵的情感。

四、课后跟踪,积极疏导

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教师课后要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认真分析后制定出恰当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如针对初一年级新生或假期后心理还不能调整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我们可利用家访等方式为学生排忧解难,缓解学生的焦虑、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五、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一种风尚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更要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得以熏陶和感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品德。可以举行“经典诵读”“伟人故事”等活动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可以开展寻找校园“美德少年”“孝心少年”“诚信少年”等活动,让学生知道成绩优秀的学生值得表扬,美德孝心的学生更值得学习。

六、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关键

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一定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课区分开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经过全面的论证,并制定与该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必须加强相关教师的培养,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与考评。

七、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不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老师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利影响,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身的想法往往会被淹没在老师传递的信息当中。

八、教学评价僵化

以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评价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做法,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是众多中小学为自己教学评价所找的借口。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并不能衡量中小学教学的效果的高低,毕竟知识的掌握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内容之一,而非全部,教学的其他功能。

总之,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咸高军,中小学教学生活化管窥[J].小学时代,2010(3).

[2] 王 浩.中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0(11).

第7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支撑,任何一种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核心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学科做基础。步入大学行列的小学教育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在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也存在重大缺陷,即缺乏支撑其自身专业发展的学科基础,这必将严重影响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围绕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核心问题、关键所在作一初步思考。

 

一、明确学科建设价值: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是大学各项建设的核心,重视与加强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在目前的初等教育研究领域,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学科建设的价值缺乏应有的认识,学术界也难以听到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声音。这样,明确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价值就成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与必要条件。

 

(一)有助于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角度看,专业是以学科为背景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分类方式,专业建设需要学科建设支撑。但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十年建设缺乏相应的学科建设支持,这样,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深层的理论问题。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索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小学教育工作者”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分科选修的“2+2”培养模式;二是“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为基点,为21世纪的小学培养高层次优质、合格的科研型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综合培养、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三是以“全面发展、学有专长、特色鲜明”为培养目标的“分方向”培养模式;四是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小学师资”为目标的“2+大文大理”的培养模式。

 

一定意义上讲,这四种培养模式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现实的小学教育需要、办学机构自身的现有优势与经验,相比而言,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审视这四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达不难发现,定位培养目标的理论依据并不明晰。初等教育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柱性学科,是建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建构。不仅如此,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其他主要方面,如专业理念、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也都需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支持。

 

(二)有助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是由中等师范学校、专科学校升格与师范大学合并形成的,虽然形式上完成了向大学的转化,但在文化层面上还主要为中师文化,如教师注重教学技法、教学操作,缺乏学术意识、科研意识与能力,学术氛围淡薄,等等。这种状况难以胜任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因而必须要进行文化的改造,使之大学化。

 

初等教育学院文化的大学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正确的理念、有效的措施与长期的努力。在文化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传承中师文化的精髓,又要突破中师文化的限制,其重点是培育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精神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而学科建设恰恰是大学文化精神集中而具体的体现,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载体。因而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将促进与加快初等教育学院的大学化进程。

 

(三)有利于推动初等教育学科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目前,我国初等教育学并不是教育学中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那么初等教育学科能否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呢?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肯定性论证。如谢维和教授从学科涵义的角度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

 

他认为学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内部具有一整套概念、范畴、原理,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具有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学科;另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某一领域作为其学科基础,不同类型的知识运用于该领域,并形成稳定的联系,具有其核心价值、核心信念、核心理论的学科,如环境、教育、生命、海洋等学科。从这个意义上看,初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学者从历史、现实和学科自身发展三方面求证了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

 

初等教育学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不仅取决于逻辑的论证,而且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建设。由于我国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仅有短短的十年,这期间集中探索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问题,学术论文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有关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论文却屈指可数。因此,要通过重视与加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来促进自身的发展,推动其独立为二级学科的进程。

 

二、建立初等教育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

 

建立初等教育学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工作所在。其中,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等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着力研究这些基本问题。

 

(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建立的标志之一。初等教育学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其能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关键所在。我们认为,小学教育是初等教育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小学教育是对小学儿童简单的读写算基本技能、生活经验和基础道德品质的教育。小学教育的特性主要在于“奠基性”与“方向性”,即为人的发展奠基,为人的发展确定方向。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指出的,小学教育是为人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进行的非定向、非专门的教育,是为社会所有行业培养人才打基础。它的知识、技能不是为了选拔、升学、择业,而是尽可能为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谢维和教授认为,教育的两大功能,一是让孩子转变,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转

 

变成成熟的人,适应社会的人;二是把握好转变的方向。在中学、大学阶段,方向性体现在转变过程,而小学阶段的转变性体现在方向性上。可见,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专业的教育,有其独特的内涵,具有不可替代性。

 

小学儿童与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两个基本点。小学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小学儿童的生命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小学教育要遵循小学儿童生命成长规律,并实施他们可接受的教育,确保他们成长的方向性,这是小学教育的特性所在,应建立与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相匹配的教育教学理论。小学教师是小学教育的另一主体,是小学儿童生命成长的直接影响者。

 

一定意义上讲,小学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小学教师专业的特性。小学教育是不同于中学分科教育的综合教育,小学教师专业特性也就体现为综合性,因而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综合为主,并有侧重。从现实情况看,制约小学教育的关键不是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他们的文化修养与观念,所以培养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点。顾明远教授认为,以往中师培养重视教师的技能,相对忽视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小学教师的培养应该强调文化底蕴、通识教育、养成教育,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什么叫教育,什么叫孩子。

 

(二)研究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学科性质是对学科本质属性及功能分类的界定,是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它决定着学科体系的结构、层次和构建学科体系的方法,对该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它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是否独立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理论上讲,一门学科的学科性质可以从纵横两个向度来定位。

 

所谓纵向定位是指将这门学科作为其上位学科的分支之一所具有的性质;横向定位是指在本门学科的学科群中所处的位置。据此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也可以从这两个维度来定位。初等教育学既具有理论学科的性质,又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从现实的角度看,初等教育学学科性质到底是怎样的,还需要初等教育学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具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和遗产。从教育史上看,近代以来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学家大都始于对小学教育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普通教育学理论。顾明远教授认为,建立初等教育学科必须以教育学为基础,初等教育学科大部分基础理论来自于教育学,但还必须要认清小学生的特点。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要依据教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来探索自身的规律。

 

朱小蔓教授指出,小学教育是以问题为本,以工作对象为基础,回到问题的整合性去解决问题。因此,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三)探索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学科体系的构建是学科独立、成熟的重要标志。学科体系的内容包括许多方面,潘懋元教授曾指出,高等教育学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我们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也如此。其中,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理论研究是建立和完善学科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初等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建立在小学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谢维和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科建设有三个立足点,一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科基础,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等都应建立在此基础上;二是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建立学生理论;三是养成教育理论,小学阶段主要把握儿童转变的方向性,把转变体现在德育、养成教育中。这三点构成整个初等教育学科的支撑与核心理论、核心信念、核心价值观念,要在这三个基础上整合建立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

 

关于初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或学科群的确立,借助教育学学科体系或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以小学教育的自身性质而言,主要内容有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社会学、小学德育学、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体育学、小学艺术教育学、小学管理学,等等。

 

构建初等教育学科体系的视角可以是多方位的,其中,立足小学教育自身发展逻辑,直面小学教育实践是两个基本方面。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应克服简单移植普通教育学的框架、模式或其他学科结构体系而缺乏自身独特性的研究思路与做法,而应积极探寻初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如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边界等,形成本学科内在的逻辑结构与独特学科体系。

 

小学教育实践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源泉之一。目前小学教育实践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当代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诸多的困境与挑战,这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当代研究初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回应的问题。所以回到小学教育实践中,了解当代小学,直面小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以“问题研究”为一个主要向度,研究现实的小学,总结、提炼小学教育的经验,注重揭示小学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是构建初等教育自身独特学科体系的主要途径。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其关键所在。目前,从我国各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的教师总体情况看,以发表学术论文为例,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弱,这反映了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科研意识与能力还比较薄弱,也是制约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就成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关键所在。

 

(一)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增强学科意识

 

对学科建设,学术界有着多维度、多层面的理解。从学位点建设角度看,主要指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学校的角度看,学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简言之,学科建设涉及学科体系的建设、学术队伍的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建设。

 

初等教育学院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是其学科建设的前提条件。

 

但目前,教师队伍的学科意识比较薄弱。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历史很短,自1997年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增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至今,仅仅十年的历史;二是作为大学的初等教育学院主要由中师等一些专科院校升格而形成,虽然在形式上成为了大学的一员,但在实质上还没有完成大学化。三是到目前为止,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成为教育学的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缺乏学科意识,思考问题的立足点则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因此,初等教育学界应加大学科建设的宣传力度,明确学科建设的内涵与价值,营造学科建设的气氛,增强教师的学科建设意识。

 

(二)造就学术带头人,组建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是学术梯队的组织者和“领跑者”,选择和造就学术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注重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又要重视自身的培养。目前而言,还需要吸引有志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教育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人员投入进来,同时在初等教育科学建设的过程中培养、造就其各学科方向的带头人。

 

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梯队是学科建设的组织保证,也是学科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组建学术梯队时,需要考虑梯队成员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使之更为合理;需要整合院内外、校内外的人力资源优势;需要培养年轻的学术骨干力量。

 

(三)以科研带动,以学位点为平台

 

初等教育学科队伍建设需要以科研来带动。相比而言,初等教育学院教师的教学意识比较强。教师比较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注重教案的写作与规范,注重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教学活动等,这些是中师的良好传统,需要发扬。但作为师范大学的成员,教师的学科意识、科研能力则必须加强。一定意义上讲,将小学教师的学历培养由中师提升为大学,其中一个主要内容是培养小学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但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需要通过真实的科研过程才能增强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为此,初等教育学院应制定一系列向科研倾斜的政策,鼓励、支持教师申请主持、参与各级科研课题,产出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创设一系列的有效方式为教师的科研工作创造条件。其中初等教育学位点的创建是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研究生的培养,既可以为本学科培养专门的人才,又可以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初等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问世。通过学位点的建设,强化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能力,凝练学科方向,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

 

(四)借力而行,加强横向合作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多种学科建设的经验。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学科,抑或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还是正在起步的学科等,其中,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学前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为值得借鉴。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曾说过,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宝贵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不得要领的。当然,学科借鉴不等于简单的知识移植或想当然的理论演绎,借鉴也不能代替自身发展。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通力合作。虽然已有学者呼吁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但“孤掌难鸣”。初等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赢得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需要聘请教育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为顾问,建立兼职专家库,不定期地开展专家咨询、讲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依托现有的小学教师委员会等学会,将初等教育学界组织起来,制定初等教育学科建设规划,明确目标、制定方案、提供条件;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实施,并应持续下去,推动全国性的初等教育学科建设。

第8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关键词]七年回眸 成绩 问题 方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于2001年颁布实施,历经七年了。小学阶段六年一轮的实验已经完成,初中阶段第二轮实验也已结束。按一般教育改革的工作程序,也到了该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阶段了。

这七年,是语文教育观重建的七年,是着重于观念探讨日益向实践层面深入的七年,是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进行反思的七年,是积极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发展格局的七年。

一、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亮点多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新一轮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颁布,是语文教育新理念的高层次的集中展示,全方位反映新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语文课程标准》比照历次《语文教学大纲》及传统的语文教育思想,在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教材观、教师观、学生观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突破。七年语文课改,特点鲜明、亮点多多。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为特征的时代精神。

2.《语文课程标准》“有鲜明的人性化倾向,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把人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让师生都能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和语文教育规律去教语文、学语文。”

3.《语文课程标准》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吸纳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做到了继承中有发展,发掘中有创新,吸纳中有整合。

4.《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第一个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凸现了以“语文素养”为利好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作为语文学习的最终指向,其概念提出的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

5.本次语文课程改革声势之大、影响之巨是前所未有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现代语文教育发展了近百年、但长期处于高耗低效而屡遭诟病的背景下展开的。它的目标,是一次整体的改革,是针对语文课程基本范式的改革。对于这样一场全局性、范式层次上的改革,理性的高强度介入,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障。”

6.本次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国家采用先在少数地区试验然后逐步推开的办法,这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保证语文课程改革健康、稳妥地向前推进。经过七年的实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已在学校、社会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积极的实践。

二、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语文教育发生巨大变化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七年,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都肯定了语文新课程的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语文课改践行七年,一线教师普遍感到“语文教育变新了:新的教材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新的学习方式得以落实;语文教学变活了:教学方法活泼了,评价机制灵活了;语文教学变宽了:教学目标增宽了,教学渠道拓宽了。”语文教育专家在谈及语文课程改革的成就时认为,至少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语文教学从‘真理模式’取向调为‘言语实践’取向;全面引入现代阅读观、写作观和言语交际观;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学习方式重熏陶、感染、体验、感悟等。七年的历程值得回顾,七年的成就值得肯定。

七年来,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提升了课程意识。他们用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七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现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儿童“六大解放”在课改实践中得到了初步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又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能够在自主活动中释放。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推行,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或正在明显改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学习的前台。

七年来,《语文课程标准》催生了十余套国标语文教材。新课标实施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的整体格局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吸引了很多关心、热爱语文教育的专家和一线教师参与其中,为教材建设献计献策。

七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众多研究者聚焦科学发展观如何融入语文教学,展开了积极的探讨。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较深的层面上探寻和剖析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加以诠释,寻找改革的途径,初步构建了和谐框架。

七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创新教育要求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始“裂变”,演绎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如“学教式教学模式”、“活动教学模式”、“非预设性模式”、“生成模式”、“非指示性模式”等。

七年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培育了一大批教坛新锐,涌现出一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教学流派:有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孙双金的“情智语文”、刘云生的“心根语文”、李卫东的“感悟语文”、孙建锋的“享受语文”、陈建先的“本位语文”、吉春亚的“爱在语文”。他们凭借对语文教育的睿智,大胆开展语文教学实验,摸索了一套套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具有个性特色的先锋理念和创新设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七年来,随着语文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精神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得到新建构。有钱理群的“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观、王富仁的“大语文论”与“小语文论”、童庆炳的“语文教学认识论与存在论”、潘新和的“语文教育:走向表现与存在”、韩军的“重建与反思:新语文教育论”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文教育观的多层建构。这些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成功经验,具有学术价值,整合升华为理论,将能更好地指导语文教学实践。

七年来,语文教育领域各种问题的争鸣为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民主参与的平台,不断推动语文学科建设向公开化、科学化方向发展。当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无疑对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要重新审视,免不了产生思想碰撞、观点交锋,学术争鸣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新的景观。众多语文专业报刊相继推出“争鸣”专栏,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

七年课改历程,实现了时代的新跨越。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取得成绩,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反映了教师的实践智慧。

三、七年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

总结七年来语文课程改革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语文课程改革中同样存在不少问题。这七年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困难更大、矛盾更多、瓶颈制约更突出的时期。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无所适从。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实践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绝对化,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近年来频频见诸语文报刊的是反映语文教学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种种误区,被谈论得较多的有十种倾向应引起人们的关注:虚假自主、无效合作、孤立文本、随意探究、曲解对话、讨论泛化、滥用媒体、追求前卫、盲目综合、弱化基础等。语文教育专家杨再隋对“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作了概括。

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敏锐的眼光审视和分析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倾向。有论者从深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多媒体化”。有论者指出在新课标实施中有许多伪善、虚化的现象,最突出的是“非语文”现象充斥着课堂,语文逐渐地空泛和虚化。表现为:为信息技术所累的“非语文”现象;学科整合荫庇下的“非语文”现象;“讨好”学生和“观众”的“非语文”现象。有论者概括了新课标语境下的强势话语对“真理”遮蔽的三个方面:泛人文强势话语下的工具性遮蔽;泛多元评价话语下的常识遮蔽;泛合作强势话语下的前提遮蔽。有论者提出,课改中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还表现在:课堂“讲”“读”的“变味”;合作学习的“变形”;探究学习的“变僵”;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变量”。还有论者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与新课程“貌合神离”的现象,使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新的歧路。过分强调“合作探究”,忽视实际效果;过分注重“学科整合”,迷失“语文本质”;过分突出“主体地位”,削弱“主导作用”;过分推崇“赏识评价”,缺乏“真情实感”。

七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程改革的不良因素究竟有哪些,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从各个角度和不同层面进行探寻。归纳起来有下面几方面原因:课程理念和教学实践存在诸多落差;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缺失辩证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是发展着的,又是不完善的;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过分演绎使语文教学承载了不应承载的重任;社会上出现的虚假浮躁之风影响了语文教学领域;不恰当的评价已成为课程改革的“瓶颈”;强化了横向的借鉴,弱化了纵向的继承;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难以适应课改的要求。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问题?李海林撰文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是方向性的问题,语文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从语文课程改革整体来看,从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这样的角度来看,目前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本体论’层次的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实施需要时间来磨合,正如李海林所说:“语文课程改革总的态势是‘软着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理念、方案和技术操作上的失误不断暴露,不断得到纠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揭示、质疑和反省,是语文课程改革向前推进的必要条件。”

四、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课改的信念不可动摇

语文课程改革七年的历程,我们已经有了前进的坚实基础,面临着难得的机遇。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语文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受到语文界业内人士普遍关注,语文教育专家、教研人员以及一线教师紧紧围绕这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发表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坚定“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七年的语文课程改革步履维艰,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不能动摇“语文课程非改不可”的信念,正如巢宗祺教授说得对:“当前的语文教育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的道路是漫长的,也许充满了曲折和风险,因为语文教育问题原本复杂,而我们原有的教育基础又十分薄弱。在这转型期中,问题也许会层出不穷。然而社会的转型、语文教育的转型,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顺势而改革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论者指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处在一个十分关键时期,坚定课改信念,应着力排除两种干扰。一是排除对课程改革存有抵触心理、畏难心理、观望心理的干扰。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在语文课程改革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语文界滋生了某些值得关注的否定改革的思潮。有人觉得课改改错了,到现在问题百出,有些偏激者甚至对改革叫停。目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那就是人们在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上升到理论高度,对新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表示怀疑,产生动摇,有的甚至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想要回到老路上去。”有论者指出,目前这种回潮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普遍,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二是摒弃“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的干扰。在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面对课改新理念领会不深,理解不透,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未能从“矫枉必须过正”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比如一强调弘扬人文性,便松开了语文的缰绳;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便忘了教师自身作用的确立和发挥;一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便忽略文本的价值取向;一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便出现教学内容的泛化。若以这样的思维方式,将很难避免语文教育思路的大幅摇摆。有专家指出,“矫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多次‘矫’,不断‘矫’,一次‘矫’一点,慢慢接近‘正’。这样才能避免大幅震荡。”还有论者提出,中小学语文课改要从长计议,“语文课改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搞颠覆式革命,不能离开国情,也不能丢弃以往的经验和好的传统。”

2.要正确应对一系列“两难”的挑战。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的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既要倡导创新精神,又要注重扎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既要强调阅读的拓展性,又要注重文本语言的解读;既要重视探究性学习,又要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既要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预设,又要关注动态生成;既要加强合作精神的培育,又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造就;既要“教教材”,又要“用教材教”,等等。可以肯定,这些“两难问题”,如果处理得好,语文课程改革就能比较顺利地向前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延缓课程改革的进程。

3.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全局。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复杂关系,我们要以系统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语文教育格局:坚持“工具性”、“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继承”与“创新”相互渗透;坚持“三维目标”整体推进;坚持“标准”与“多元”融于一体;坚持“主体”与“主导”互动互补;坚持“实”与“活”有机结合。追求平衡、和谐发展,向语文教育的本质回归,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4.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新课程改革要想得以顺利实施,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课程的发展即教师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养,就必须夯实理论基础,就必须完善知识结构,就必须提升教育研究能力。

七年语文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未有穷期。课程改革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历史起点,必然有新的矛盾与问题,同时也意味着有新的思路与平台。站在这样新的起点眺望未来课程改革征程,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我们要进一步鼓足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就能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于漪.回首百年 继往开来[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2]李海林.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5).

[3]胡海舟.语文课程改革问题的哲学审思[J].教学与管理,2007,(7).

[4]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J].语文建设,2006,(3).

[5]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N].中国教育报,2005-12-23.

[6]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J].语文学习,2005 ,(4-5)

[7]王凌.盘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非语言现象[J].成才,2005,(9).

[8]周建成.语文新课程强势话语下的“真理”遮蔽[J].中学语文,2004,(9).

[9]朱于新.课改中语文教学典型问题分析[J].中国教师,2004,(8).

[10]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2).

[11]巢宗祺.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2]郑浩.语文新课程应在反思中不断推进[J].语文建设,2007,(12).

第9篇:小学课程建设总结范文

【关键词】七号课程;教育哲学;课程目标;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53-09

【作者简介】奚亚英,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江苏常州,213000)校长,高级教师。

一、课程设计:一份基于儿童立场的结构梳理

课程内容是课程运行的内动力,是课程实施的主方向。“七号课程”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为前提,给予儿童更多自主学习、自觉参与、自然创造的空间。我们珍视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学习状态与成长姿态,通过创设更多“发现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的舞台,让每一个儿童享受成长的美妙旅程。

(一)绘制课程图谱

一个课程概念:为了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主体性、完整性、科学性原则,我们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有效统整,确立一个课程概念,即:学校课程。

三条设计路径:根据儿童的成长需求、学习兴趣、活动方式、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依托“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形成“我与自身”“我与自然”“我与社会”三条设计路径,确立课程实施方向。

七大课程领域:由于儿童学习的差异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我们全面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内容,具体形成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对应的“七大课程领域”,即:人格与品德(赤)、艺术与熏陶(橙)、科学与研究(黄)、体育与健身(绿)、学科与拓展(青)、社会与实践(蓝)、成长与创造(紫)。

围绕“一个课程概念”“三条设计路径”和“七大课程领域”,我们又重新制定课程纲要,重新建立年段标准,重新设置学科指南,试图挖掘适合每一个儿童潜能发挥的个性课程。

1.课程纲要。

课程就是用“课”的方式规范、科学引导儿童学的“进程”。我们以“清英教育新常态”的特征探讨为契机,以“清英3.0版本核心素养”的课改探索为依据,以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和中外国际理解办学为抓手,梳理出以“和善”文化为核心主导、“儿童”素养为价值追求的课程脉络,形成“总体目标(小学)―学段目标(低、中、高)―阶段目标(年段)―学科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目标链,从而明确“为什么教”。确立儿童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三环路径,开发“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所对应的“七大课程领域”,从而明晰“教什么”。归纳出“引学+导学(独学、对学、组学、群学)+拓学”的一般课堂教学模式,和“探索、实践、创造”的个性化实施范式,从而明了“怎么教”。设立“大数据”“通行证”“递进式”和“过程性”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明白“教的怎么样”和“W的效果如何”。

2.年段标准。

基于“七号课程”的全面推进,以课程纲领为统筹,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其对于知识技能的接受规律,制订出“清英外国语学校儿童成长素养测试标准”,根据“我和自身、我和社会、我和自然”三个维度,依循“聆听与表达、积累与运用、观察与质疑、设计与体验、合作与探究、想象和创造”等不同经度制定各年段儿童习惯思维、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运用创造的标准体系。同时围绕学科与学科之间联系,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差异,我们着重强调对于“标准”的基础性指标落实,做到“人人有标准,个个是标准,项项达标准”。与此同时,在“标准”的基础上,主张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通过跟踪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特专、敏感方向”,为每一个儿童制定“超标”计划和指导方案,形成具有清英独特风格的儿童成长档案,促使每一个儿童“标准”下的“超标”体验。

3.学科指南。

课程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回归于学科的有序性教学。根据学科特征和年段特点,我们分门别类,制定每一门学科在每一个学期的学科指南。如:我们从单元整体的角度重组语文学科,在“遵循整体原则、多种版本融合、单元主题统整”的背景下形成语文学科指南。我们从体系迁移的角度重构数学学科,以“促进经验正迁移,尝试学科内统整”的理念建构形成数学学科指南。我们从实践运用的角度重建英语学科,通过“两种版本相融合,话题建构成体系”的教材整合,开发形成主题式系列教学,如“family系列”“club系列”“holiday系列”“travel系列”等。通过确立学科指南,从而使各学科在各学年、各学期、各阶段、各单元具有详细的教学实施参考,对学科教学的准备与设计、组织与实施、测试与评价、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等有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依据,为儿童的“学有所得、学有所识、学有所用、学有所创”提供保障。

(二)建立课程群落

在实践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这一学校课程观不断地明晰,我们向着“自己”出发,不断地发现自己、建构自己、颠覆自己、融合自己,这个“自己”从学校课程建设群体,逐步走向以生命发展为主线的教师、学生个体,让课程真正意义地打破“教与学”“师和生”“你和我”的现实格局,以“自然发生”的姿态赋予课程独特而精彩的意义。根据现有实施对象与范围的不同,我们将学校课程分为三大类:普适性课程、专设性课程、角落课程。

1.普适性课程。

普适性课程,即为每一个儿童提供一生必须的基本知识与基础技能,培养儿童地球村公民的基本素养的课程。主要由“基础学科课程”“学科联合课程”“节庆典礼课程”三大部分组成,通过课程内容的联合、课程时间的联合、中外教师的联合,实现学科教学的统整,从而形成与“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相对应的“七大课程领域”。

――围绕“人格与品德”目标,打造“赤色”主旋律课程体系。

以“和善”作为精神主导,依托“节、坛、会”三大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民族情怀、本土意识、公民道德和主人翁意识。

(1)以“节”为载体:充分利用“中国文化节”和“外国文化节”,在系列化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提升每一位儿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以及对于世界文化的融合理解。同时,挖掘清明、端午、中秋、感恩节、圣诞节等重大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与国际理解相结合、与选树典型相结合,寓主题教育于实践活动中,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民族情怀,树立学生本土意识。

(2)以“坛”为载体:搭建“全球论坛”“清英讲坛”和“社区访坛”,分别邀请国际友人、儿童专家、和善家长、杰出校友来校讲学或做专场报告,从不同的层次和视角,剖析全球热点、讲述社会公德、诠释公民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以“会”为载体:通过举办“成长报告会”“英才访谈会”“专题研讨会”和“舆论导向会”,集中展示儿童地球村优秀村民的成长历程,分享“英才计划”培养对象的成功案例,研究学校各项制度规章和实施策略的成套脉络,探讨学校发展中各阶段的成功因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主人翁意识。

――围绕“艺术与熏陶”目标,打造“橙色”审美课程体系。

以“和美”作为艺术追求,通过“一个理念”“两大结合”“三大赛事”提升学生审美意趣,在艺术的熏陶中,培养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

(1)围绕“一个”理念:在艺术的熏陶中,提升学生审美意趣,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凝聚学生人文精神。

(2)注重“两大”结合: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通过开设《艺术与审美》必修课和《泥塑彩陶》《剪纸刻画》《李渤素墨》等多门选修课程,充实第一课堂;通过邀请艺术团、民间艺人来校演出、授课,使高雅艺术进校园,丰富第二课堂;通过开展艺术类年度群展、部落汇展、社区普展、个人艺站,开拓第三课堂。

(3)依托“三大”赛事:播音主持人大赛、清英好声音大赛和童话城戏剧大赛,积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创意设计能力,赛事中,不断地涌现出具有艺术天赋的学生,我们也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更多更高的平台,如电视台节目录制、各级各类文艺汇演等等,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也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围绕“科学与研究”目标,打造“黄色”探究课程体系。

以“一班一植”“一部一动”“一校一园”为抓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动手实践、跟踪研究、记录总结”,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

(1)“一班一植”:每学年,每班在校园内承包一块土地,进行自由种植,从种子购买到下地播种,从翻土施肥到日常管理,由学生自行参与,同时对植物的生长以探头追踪、皮尺丈量、图纸绘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跟踪,形成研究报告。

(2)“一部一动”:每学期,每个部落分别承担一个区域动物的管理,学校现有孔雀园、白兔窝、彩鱼池、飞鸟林、金龟岛、桑蚕坊和蚯蚓区七大动物栖息地,通过设置前性课程(了解即将饲养的动物的各种习性)、实践性课程(参与动物日常生活的料理)和总结性课程(回顾总结一学期游锏谋浠),培养学生探微能力。

(3)“一校一园”:依托学校中草药园(中草药课程研究实践基地),联合“阿福童”体验课程,开展争当“小小李时珍”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植药草、识药名、明药性、录名片”。同时,跟随“阿福童医院”退休老中医,根据日常身体状况,开展“开药方、煮中药、解药理”等活动,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

――围绕“体育与健身”目标,打造“绿色”健康课程体系。

以“阳光健康”为义理,通过“里应外合、亦动亦静、瞻前顾后”三步套路,致力于儿童成长的身心合一,追求体魄强健的身体状态。

(1)“里应外合”:“里”指“室内课”,“应”指“理论运用”。室内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应用类体育常识和健身方法以及相关户外活动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教授;“外”指“户外课”,“合”指各种活动整合。户外课除了常规的课前准备、课中活动、课后缓冲,还对每节课进行主题性活动整合,通过“里应外合”,对室内与室外活动进行相互促进,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获得双重体验。

(2)亦“动”亦“静”:养生学讲究动静结合,依托这一认识,我们主张体育运动张弛有度,亦静亦动。如阳光大课间:慢跑进场为“动”,肃立调息为“静”,京腔武术操(节奏缓和)为“静”,社区自由活动为“动”……无论是音乐的音律节奏,还是学生的运动频率都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真正实现“健康”目标。

(3)瞻“前”顾“后”:所谓“前”指上午,“后”指傍晚。阳光大课间属于上午的运动,从中医视角考察,恰时阳气升腾,最适合通过运动补充能量,保证一天的精神活力。而往往我们忽视了傍晚时分这个时间节点,由于学校属于寄宿性质,所以我们充分挖掘晚饭前半小时的空白时间,鼓励学生操场散步游戏,在夕阳中修复一天的疲劳。

――围绕“学科与拓展”目标,打造“青色”基础课程体系。

以实施“333”工程为依托,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夯实基础课程学习的过程之外,不断拓宽学习面,提升个人知识素养。所谓“333”是指:

(1)营造“三层”学习平台:我们着力提升社区(班级)育人功能,将空间区域进行有效划分,主体分为三层平台:基础知识工作坊(学习+交流+展示),能力拓展训练营(阅读+网络+探秘),成果转换演示厅(养殖+实验+荣誉)。根据学生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空间,真正让教室成为萌生学习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启迪学习智慧、鼓励学习参与、促进学习转换的学习发生地。

(2)实施“三级”训练计划:以“学科综合素养训练”为依托,形成“我可以”“需尝试”“有难度”三级系数配套训练体系。“我可以”是基于学情和教法之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训练巩固;“需尝试”则是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对于知识链的延伸与拓展,引导学生依此类推、举一反三;“有难度”则是侧重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需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探索,形成解决问题的实际策略。

(3)形成“三段”管理模式:在新学导向阶段,坚持习惯的养成,确立整个学期的规章制度及学习目标定位,从“开端”上引起重视;在过程跟踪阶段,坚持细节管理,形成系统配套的管理评价机制,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设立专项记录;在期末总结阶段,除了学业素养综合考察之外,设立“挑战杯”和“英雄帖”,鼓励支持每一个学生“向自己挑战”“向学友挑战”“向学长挑战”“向老师挑战”,充分展示自己一学期的学习成果。

――围绕“社会与实践”目标,打造“蓝色”公民课程体系。

以“独立式、联合式和嵌入式”三种模式,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唤醒学生“自主、公心、悦纳、正义、责任、合作、友爱、奉献、互进”等公民风尚,从小具备公共心、责任心、同理心。

(1)“独立式”是指:依托“阿福童课程”,形成以“小镇”为原型的社会体验中心,通过设立邮局、超市、医院、农场、银行、机场等虚拟场合,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享受成长乐趣,学会分享合作。

(2)“联合式”是指:依托武进国家高新区区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联合周边企业、机构、部门,辐射园区内的社会体验模式。通过考察学习、参观体验、交流互动等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3)“嵌入式”是指:由教育部门主导,通过资源引进,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开展“公民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再现、团辅活动,宣传社会服务、志愿公益、道德素养等热议话题,激发学生励志成为合格的小公民。

――围绕“成长与创造”目标,打造“紫色”梦想课程体系。

以“英才计划”的实施为课程航标,选取学生六年在校生活的三个重要时期,开展三大儿童成长仪式――“书包节、换牙节、单车节”,旨在培养学生励志向上,拥抱梦想,和善人生,创造未来。

(1)书包节开启小学旅程:书包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智慧的背囊,更承载着师长的期待、成长的梦想与童年的幸福。背上书包,装上满满的祝福,开启学习的旅程,插上梦想的翅膀。在每一个书包里,放上“一个惊喜、一项期待、一份祝福”,让每一个儿童带着甜蜜、乘着目标、盈着信心跨出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

(2)换牙节寓意成长旅程:换牙是乳牙脱落,恒牙长出的过程。通过借助成长过程中的这一典型事件,通过画一画换牙节的标识、写一写换牙的经历、编一编牙齿的童话、听一听护牙的讲座等活动,让每个学生感受自己的成长,珍视自身的健康。

(3)单车节寄语未来旅程:毕业课程以“单车节”的开启寓意全体毕业班的学生将开启新的学习征程。“单车节”顾名思义三层含义:一是意味着每一个毕业班的学生都已到国家法定骑单车年龄;二是毕业意味着将站上新的人生起点向新的学习环境进军;三是饱含了所有师长的祝福期待,希望每一个学生勇敢自信地踏入新的旅程。我们期待他们从这里远航,向幸福出发,向着成功前进。

2.专设性课程。

专设性课程分两大类别,其一是专题性学习课程:形式有每周选修课程和每日选修课程。每周选修课程为全员必选课程,周五下午两节课时间作为全校走班选修课程时段。每日选修课程包含专设课程与社团课程。其中专设课程以专题性学习开展。学生来源为各班学生。具体程序为:学生根据每日专设课程安排,自我选择心仪课程,然后自学班级普适课程该课时的学科内容,并自主邀请学科教师考核,合格后申请参加专设课程学习。

其二为岗位性体验课程:儿童地球村设有管理中心、服务中心、传媒中心、学习中心、社区中心。通过“阿福童银行”、邮局、超市、机场、农场、医院等不同岗位的职业体验,感受全课程、全体验与全教育。通过建构系列化的课程,模拟社会化的管理,指导职业化的选择,推动个性化的成长,促进创造性的提升,实现特色化的发展。

3.角落课程。

角落,是每一个儿童最期待的地方。在学校的边边角角,每一个儿童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就在这些角落中,必然会发生属于儿童自己的故事,所以“角落课程”的概念孕育而生。它是ζ帐市钥纬毯妥ㄉ栊钥纬痰牟钩洌它是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课程。成尚荣先生认为:课程,是从儿童的经历和体验中“长”出来的。我们鼓励每一个儿童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开发自己的生长点、形成自己的发展点。所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儿童学习创造、秘密研究的基地,在这里他们创造快乐,创造自信,创造合作,创造生长。毛毛虫角落、小蚯蚓角落、蜗牛角落、枫树角落、蚂蚁角落……一系列常见普通的事物都可以成为儿童课程探索的样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一个学生有自己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活动”,在我们看来,这些一定和某一个“角落”有关,这也真正体现了我们对于课程开发者、课程实践者、课程领导者的定位,那就是“儿童”。

(三)创设课程联盟

本着“立足第一课堂教学常态,形成第二课堂教研形态,拓展第三课堂教育姿态”的课堂愿景,我们通过“校区联合、园区共建、社区协同”三方平台携手,建立以“优化资源、挖潜增效、贴近实际、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办学联盟效益共享,促进校内课改有方向,形成校外互动有提升,增进校企同创有思路,真正实现“用自己的课程教与学”的新突破。

1.校区联合。

校区,即:立足于清英外国语学校内部自身建设,联合周边成员学校、区域友好学校,跨区盟员学校,以项目共建为统筹,教学科研为依托,特色活动为载体,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1)依托“奚亚英名校长工作室”,建立“成员学校”发展联盟。由于工作室成员主要来自于城区内优质学校校长和副校长,我们因人制宜,以清英外国语学校为课程主导,星河小学、花园小学、刘海粟小学、武进区第二实验小学、湖塘桥中心小学、周家巷小学为课程促进的七校联盟,通过“主题论坛、专题研讨、主题沙龙、名师对话、教学联动”等形式,不断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彰显特色办学品位。

(2)依托“江苏省课程基地建设”,建立“友好学校”合作联盟。以省、市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契机,我们因地制宜,联合武进区机关幼儿园、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常州市实验小学、武进区前黄高级中学等项目入围学校,在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互为参照,取长补短。由于该项合作联盟跨越“幼教、小教、中教”三个阶段,因而为课程建设中的“幼小衔接”“中小递进”等问题提供了建设性的参考,为真正适合儿童的教育提供了保障。

(3)依托“江苏省汉推学校工程”,建立“盟员学校”结对联盟。作为省属23所学校与台湾15所学校结对办学之一,我们因时而宜,牵手台湾嘉义沟国民小学,全力打造跨区域教育联盟。与此同时,我们还与澳大利亚、丹麦、英国、印度、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中小学建立教育合作关系,通过师生跨境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着力推进国际化、现代化教育进程,开阔师生教育眼界,实现“学校在世界里,世界在学校中”的教育格局。

2.园区共建。

园区,即武进国家高新区。学校地处园区中心部位,作为江苏省首家省级高新区,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园区坚持走“高科技、外向型、可持续”的开发之路,集聚高新产业,汇聚科技人才。学校因地制宜,通过武进国家高新区政府搭线,分别与“低碳环保产业、创新创意产业、智慧科技产业”确立校企共建单位,并成功签约园区“N立方创意工作坊”项目。

(1)在“借鉴”中提升。本着“大教育”“大课程”的理念,通过贯彻落实“中间分离,多端延伸”的课程研发原则,不断拓宽课程实施渠道,我们向园区内的高新企业、上市公司、品牌集团学习项目研发议程,参考梯队建设要义,借鉴后勤管理模式,真正做到“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课程做课程”。

(2)在“研学”中成长。以“企业资源共享”作为学校课程发展新动力,建立“校企合作”模式,通过牵手瑞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国茂减速机集团等知名企业,形成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高级工程师研学结对,把企业中经典项目以课程的方式引入校园,形成“光电探秘”“形声魅影”“齿轮世界”“动力能源”等科学探秘课程。

(3)在“共育”中创生。以“项目化驱动”为依托,尝试“校中企”工程模式,将“企业”搬进校园,把产品原型、样品模型、机件塑型,以及生产流水线按比例缩放安置其中,全面打造清英校园“智造工坊”,结合“阿福童”体验课程,引导学生在尝试、构思、体验、创造中感受企业文化、培植探索精神。

3.社区协同。

社区,即社会。积极赢得政府支持,教育部门认同,社会群体协助,引领学校课程建设无边界,学习资源多畅通。通过立足第一课堂建设,拓展第二课堂思路,延生第三课堂渠道,建立“三维一体”课堂新模式,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多元化、实践型奠定基础。

(1)从“虚拟”到“现实”,建立社会课程基地。通过政府支持,领导牵线,我们考察并结合“阿福童”课程体验课程中邮局、超市、医院、农场、银行、机场等虚拟场合,在现实社会中找到相应的实体站点,设立社会课程实践基地,一方面引导学生“走出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引进来”,促进“阿福童”课程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2)从“实践”到“理论”,实现知行无痕对接。通过聘请教育专家、学科名师、专业人员作为课程向导,在学校设立“名人汇展室”“名师工作室”“名家领航室”。通过“向导蹲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论证课程实施的儿童性、可行性、科学性和发展性,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真正形成“知行合一”。

(3)从“隐性”到“显性”,形成完整人格过渡。我们坚信:总有一种隐性的力量在推动课程的融合,总有一种显性的实践在为儿童完整人格的生成奠基。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回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让儿童接受一种无形的心智成长,在显性的课程中这叫“标准”,在隐性的锤炼中这叫“素养”。

二、课程实施:一种源于多元渠道的资源整合

以和善为核心,以普适性课程、专设性课程、角落课程为三大支撑,“七号课程”以整体构建为目标,将七彩课程体系的实施与社会课程的实践进行有效整合,促进清英儿童学习成长素养的完整建构。通过推进“课程建设单”设计,科学制定单项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序列、实施方式、课程时间及成效u价等,组建课程研发小组,探索落实以“大数据”为渠道,“通行证”为载体的递进式全程课程监控,通过“课时”“空间”“学法”三大维度的立体建构,全力打造幸福完整的“七号教室”。

(一)在“课时”上打磨,形成三种课堂样态

根据儿童学习需求、课堂教学需要、知识生长需用,以课堂“时长”为节点,开设时间跨度不同的三类课型,即:微课、基础课和联课。

1.微课:时长10分钟。我们始终把“阅读”放在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以“领‘秀’演讲”为微课实施依托,通过推荐“每周一书”,引导学生分享“共读”情节、提出“互读”质疑、形成“自读”感悟,让阅读真正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生,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养料。

2.基础课:时长40分钟。主要针对单学科、单项目教学,围绕教学常态要求,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以问题引领、情景再现、方法解构、结论规整、合作展示等多种方式,让课堂教学清简灵动、厚实平易。

3.联课:时长60分钟。打破常规课时设置,既体现学科本身的需求,又彰显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要求。既有单学科的联合,如音乐、美术的两节课联课;也有科学与信息技术多学科的联合、语文与写字教学的联课;既有不同学科教师的联合,也有中教与外教的联手。从学生立场与学科角度出发,建构起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联课教学组织模型。

(二)在“空间”上架构,建立多维体验平台

通过对“空间”的合理架构,我们形成了以“基地”为实践孵化的体验区域,为学校课程的发展,创新内涵的建设、创新育人的方式、创新质量的提升提供改革路径和有效措施。依托“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以增强实践认知和学习能力为主线,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场景打造,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围绕七彩课程体系,我们分别在校内和校外建立体验基地。

通过建立校内外“七彩课程基地”,整合各类校内场所和校外基地的资源,利用体验性实践活动的组件,更好地发挥其主题式教育功能。同时,校内外课程基地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民族精神、本土意识、社会责任、科学发展建立平台,真正成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人格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三)在“方法”上突破,实现多元智能发展

课堂是课程真正实现落地生根的所在,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删调整,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与教材、教师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方式,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为此,根据儿童接受新事物的规律,我们探索形成了“3+4”学习模式,即:引学+导学(自学+对学+组学+群学)+拓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成为一种“自我牵引”。

1.引学:把学习带入情境。

引学,即“引入教学”,它是正式教学的开场。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提供一种既能令人愉悦又有用的东西,让学生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我们强调每一堂课教学的情境艺术,如何拉开“序幕”,如何渲染氛围,如何唤醒注意,如何酝酿情绪……成为了课堂五分钟引学的关注热点。经过实践总结,我们形成了激趣式(巧设悬念、故事再现、热门话题)、启发式(温故知新、类比求异、课题分析、游戏竞赛)、情境式(实境描摹、诗意铺排、图示影音)三类引入方式,从而让课堂教学先入为主,激发兴趣,拨动思弦,为教学的正式开始做好铺垫。

2.导学:让学习自然发生。

所谓“导学”即“师导生学”,通过“自学”“对学”“组学”“群学”四种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困惑、合作探究、形成策略、学会质疑。

(1)自学,就是自己单独学。易语文讲究平实简易,遵循“学生会的不教”原则,通过自学的方式,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相关问题的梳理和解答,形成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2)对学,就是同桌相互学习。有了自学的基础,同桌之间的相互讨论进一步促进自学成果的检测,同时,同桌之间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等学习方式,让学习更有兴致。

(3)组学,就是多人小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带来了思维碰撞。

(4)群学,就是全班共同学习。群学更侧重的是交流与分享,通过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激发他人的思考,这份思考或许形成共鸣,或许存在质疑,但是它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3.拓学:使学习认知深入。

拓学,即“拓展学习”,它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延伸。通过围绕教学目标,联系生活经验,尊重学生个性,在立足于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突破“教材”的限制,对“内容”进行有效拓展与超越。通过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堂,课堂学习引向课外,让学生的“学”实现文本的突破,实现教材的突破,实现自我的突破。所谓:“教”有余地,而“学”无止境。拓宽的不仅仅是知识面,更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造的能力。

三、课程评价:一段关乎生命发展的跟踪关注

“七号课程”如同三棱镜下太阳光显现出来的七种美丽可见的光芒,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语言、音乐、空间、逻辑数学、身体动觉、自然探索、内省和交往等7个领域的能力,就像七彩光一样,在每个人的身上以综合的方式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基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实践,我们期待通过课程的实践,真正实现儿童个性和能力的多元发展,创造与寻找适合儿童个性和能力的教育,建设适合儿童个性和能力发展的课程。当然,太阳的七种颜色糅合在一起,最后呈现的却是无色的光明,从“有色”到“无色”,从“有课程”到“无课程”,正如心理学家和教育家B.F.Skinner所说的:“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就是“七号课程”的本质,这就是“七号教室”的本质,这就是“清英教育”的本质。

(一)评价主体的界定

我们始终以“儿童站在课程的正中央”为价值导向,在进行课程评价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变原有的教师单一评价模式为“学生自主评、生生相互评、家校共同评价、基地参考评价”相结合的多维评价方式,强调评价主体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参与,鼓励评价主体和被评价者之间展开相应的互动与合作,真正让评价成为一种有温度、有情感、有质量、有效能的自我价值认同和彼此价值实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客观的、是公正的、是科学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成评价的主动参与者;教师由评价的权威者变成评价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家长由评价的旁观者变成评价的促进者;基地人员由评价的无关者变成评价的监督者……这样的一种评价真正达成一种双向的共识和共同提升。

(二)评价内容的筛选

在确立评价内容的过程中,我们首先罗列了评价对象所需达成的必备素养和选择性素养,结合其所在年段的基础性要求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情况,在考察其对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中,一方面具有量化的标准,另一方面更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意能力和创造精神等诸多复合因素进行评价,尤其侧重对其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自主能力、合作精神等指标的衡量。让评价内容真实反映学生成长个性,体现学生学习状态,彰显学生发展趋势。

(三)评价方式的推进

结合评价主体的儿童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我们试图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真正让课程的推进落地生根,真正让素养的呈现真实科学。依托“大数据”“通行证”“递进式”“过程性”这类评价方法,让评价的过程可视化,评价的数据客观化,评价的导向科学化。

1.积极推行“大数据评价法”。

结合互联网技术,积极研发学习跟踪芯片,每一个学生都将有属于自己的“芯片”,通过全网覆盖,可以记录下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如:发言次数,阅读时间、运动时间、关注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评定学生兴趣发展趋势和能力培养方案,为其人生发展做出客观的指引。

2.尝试研发“通行证评价法”。

从文化意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与情感态度五个维度形成课程评价细则。在课程基地创建过程中准确把握各学段学生各门学科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逐步形成各年级的儿童地球村通行证评价方案。

3.校本实施“递进式评价法”。

校本化制定“各学科等级标准”,形成清英学科考级系列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提升。如:借鉴剑桥考标准制定清英“英语考级标准”,分别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制订符合清英学生实际的量化标准,形成清英英语考级周系列方案,人人参与、级级攀升,毕业时达到初中二年级同等水平;制订中英文写作升级与阅读银行评价方案,帮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自定目标、自我挑战、自我提升。

4.逐步完善“过程性评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