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卫生依从性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手卫生依从性标准

第1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 品管圈; 护士; 手卫生依从性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3.026

引起医院感染的诸多因素中,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媒介[1],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容乐观,浙江滕小云[2]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49.4%。品管圈已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及护理质量管理[3]。6月份本院护理部组织学习品管圈,随后本科室组建了品管圈-守护圈,品管圈主题初步选定后随机查检1 d,发现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比病房内科医生低,临床护士执行着大量的治疗、护理操作,他们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4]。2014年7月-2015年1月开展了“提高护士的手卫生的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性感染,增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

1 一般资料

本圈活动所在病区实际开放床位55张,近两年的床位使用率为108%,日均住院患者50人次,护理操作包括静脉输液,日均180瓶,输血治疗日均5人次,另外PICC操作及维护等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均有。统计近1年的慢性肾病及白细胞低下的患者占出院总人数68.9%,护士20人,N0级6人,N1级8人,N2级6人。

2 品管圈活动实施方法

2.1 品管圈组建 由科室护士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于2014年7月成立,圈员8名,平均工龄8.5年,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组织[5]。

2.2 主题选定和计划拟定 本圈为本病区开展品管活动第一圈,对于品管圈的知识还比较陌生。根据重视程度、迫切性、重要性、圈能力给予评分,最终从8个主题中选出。经过预查检后,最终确定活动主题为“提高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对本护理团队20名护士执行手卫生的现场查检,分析原因找出对策进行干预。拟定计划6个月完成并制作甘特图。

2.3 现状把握 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收集时间为2014年7月8-17日,总查检天数10 d。收集方式:按照《医疗手卫生规范》的五大指征制作查检表,再由指定的3名护士分6个环节查检,将手卫生执行情况填写于查检表中,并绘制柏拉图(图1),其他是指的体液伤口暴露后及脱手套后。查检结果护士未洗手率为41.4%。根据“80/20”法则,本圈改善重点为如何提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这3个环节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2.4 目标设定 改善前护士未洗手率为41.4%,依从性56.8%,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改善重点:取决于护士未洗手柏拉图=0.9,圈能力按照公式计算得出为0.55,总查检为8041人次。现况值=3329/8041×100%=41.4%,目标值=41.4%-(41.4%×0.55×0.9)=20.9%。手卫生依从性=100%-20.9%=79.1%。

2.5 问题原因解析 运用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分析法从人员、管理、材料三大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制作了护士未洗手鱼骨图解析,并以经验圈要因,见图2。最后确定造成护士未洗手的主要因素有:(1)宣传力度不够,年轻护士培训少,意识淡薄。当前医院各个层面对手卫生宣传较少,年轻护士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N1护士作为床位护士作为工作主力军,操作频繁所以反而比率高于N0的护士。但是相对N2护士,N0、N1年轻护士未洗手率明显较高,接近80%的比例,见图3。(2)缺乏合理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年资相对较浅,对清洁污染区域区分不明确,工作繁忙时程序乱,造成手污染次数多。(3)质量考核不严格,缺乏监管。医院监督次数少,护理人员缺乏慎独精神,不能自觉执行手卫生规范。(4)缺乏惩罚标准,没有监管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及惩罚措施,思想放松。(5)工作量大,人手紧时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赶时间,执行力差,查检中发现9∶00-13∶30工作集中时段未洗手率明显高于白班其他时间段。

2.6 对策拟定与实施 全体圈员先通过头脑风暴法提出备选对策,之后依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指标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5分(最好,优),3分(可接受,可),1分(不予采纳,差),共8人参加评分,计算总分;根据80/20法则选定实施对策,并按对策的共性归并为5项。

2.6.1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年轻护士手卫生的意识 (1)每张床头张贴洗手的提示语“接触病人前后洗手”,出病房的门把旁张贴提示语“不洗手别碰我”,各治疗车上挂提示语“你洗手了吗”,另外走廊张贴宣传画5张,海报2张,开展手卫生宣传周,组织护士参加院内外手卫生知识学习,科内根据手卫生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情况,仍然按80/20原则选出薄弱点,找出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学习,情景演练。从而使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从提高65.7%至95.3%。张红丽等[6]研究表明随着护理人员能级上升洗手的依从性逐渐提高,这与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及不断反复学习手卫生知识有一定的相关性。所以将N0、N1护士列为重点培训对象,进行分层次培训。(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日开始。(3)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实施1周后按改善前的查检表进行查检7 d,统计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提高至63.7%,为有效对策。

2.6.2 根据护理工作情况制定减少洗手次数的作业流程,并指导年轻护士执行 合理的工作流程节省了洗手时间,同样解决了工作量大,人手紧的问题,岳彩杰[7]的研究中也发现这问题。吴建萍[8]建议一对一纵向护理,统筹安排治疗和护理,遵循无菌-清洁-污染的操作顺序,减少洗手机会也是保证手卫生落实的可行措施。(1)以前功能制流水线操作,每项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整改后实行明确责任制护理,分管患者逐个集中治疗,免去了部分护士洗手操作。具体流程:①交接班:查看病历、交班本、护理记录,了解病情。洗手进病房,查看监护仪各项数据,注射泵,呼吸机等各类仪器使用情况洗手接触患者,从上到下,从清洁区到污染区。检查意识瞳孔。查看伤口敷料及各类导管,观察引流液尿液情况。查看全身皮肤出血水肿情况,翻身拍背洗手。②治疗操作时:洗手查看监护仪各项生命体征数据。洗手无菌操作清洁操作污染操作洗手。在治疗操作过程中,如果受到体液污染,或者进行清洁操作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进行污染操作时需进行无菌或者清洁操作,必须洗手后再进行。(2)实施时间2014年10月16日起。(3)对策效果确认:N0、N1能级护士学习了合理工作流程,并临床应用。与对策1共同实施1周后查检7 d,有效减少应洗手次数,手卫生依从性提升为68.1%,为有效对策。

2.6.3 参照2009年卫生部颁布《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WHO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的标准进行考核督查,并且与绩效考核挂钩 针对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周围环境后3个重要环节,各部门人员加强督查。(1)院感科将手卫生作为专项考核内容,每月突击检查1次。科内院感质控护士每周督查,护士长每日上午在工作繁忙时段轮流督查责任组长1名,平均每周每人2次,责任组长每日督察跟班护士1名手卫生执行情况,科内督查均公开。(2)实施时间2014年11月5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对策2共同实施1周后11月12日起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76.2%,为有效对策。

2.6.4 结合督查记录扣分情况,实行奖惩制 月底发奖金时总结,按得分奖励与扣款。3个责任组实际每人每床位日洗手液使用消耗量计算排名,名列前茅给予加分。根据每个护士督查情况排名,进行扣分加分。前三名予加分,按照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4-20-4-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上月的依从性为基点,低于上月一律扣分,每降一个百分比扣1分。实施时间2014年11月22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共同实施后1周,11月29日-12月5日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88.7%,为有效对策。

2.6.5 调整高峰期人员的配备冲突 高峰时段患者治疗护理集中,护士接触患者的频率高,如果不注意手卫生,更易造成护患之间、患患之间交叉传染,患者的安全风险极高。增加人员或调整岗位分工,利于护士手卫生的执行长久坚持。实施时间2014年12月7日起。对策效果确认:该对策与对策1、2、3、4共同实施后1周12月13日起查检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达到了92.3%,为有效对策。

为了验证这5项对策的有效性,2014年12月19日结束查检1个月后重新查检,1月19-25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管圈活动的热情退却,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下降至87.4%,见表1。但较开展活动前的58.6%有好的改观,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这项工作,必须长效管理,坚持不懈。

2.7 效果确认

2.7.1 有形成果 从10月1日实施对策及查检效果,每项对策实施1周后,用相同查检表对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查检和记录7 d,统计未洗手总数,得出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分别为58.6%、63.7%、68.1%、76.2%、88.7%、92.3%。

至2015年1月19日再次查检7 d,护士手卫生依从性变化为87.4%,见表1。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洗手次数的变化前后时段比较采用 字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7.2 无形成果 圈员对8个方面的能力进行活动前后评分,结果显示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得分从2.5分上升至4分,责任心得分从3分上升至

4.2分,沟通能力得分从2.6分上升至4分,自信心得分从2分上升至3.8分,团队要素得分从3分上升至4分,积极性得分从2.8分上升至4.4分,品管圈手法得分从1分上升至4分,和谐度得分从2.5分上升至4.2分。

2.8 标准化 本科制定了《护士减少手卫生次数的作业流程》,《护士手卫生培训流程》,《手卫生管理制度》。

3 讨论

本次品管圈活动根据主因找出的五大对策均能提高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查检的月份科室院感发生率明显降低,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多模式管理才能有效达到手卫生状况的持续改进。世卫组织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实施指南中指出,成功及可持续的手卫生改善是通过实施多种行动来解决妨碍手卫生问题和行为障碍来实现的。(1)开展手卫生宣传周。反复对年轻护士的感染控制知识教育和培训,病房增加手卫生提示语,走廊张贴温馨的宣传画,让护士更直观的学习到手卫生知识,提高感染控制意识,从而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卢珍玲等[9]的研究“手卫生宣传月”活动使手卫生依从性由33.4%提高到67.6%。(2)加强对护士的手卫生检查督导工作,并且给予奖惩,能提高护士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品管圈活动期间每日督查,形成手卫生的氛围,改善明显,一旦活动终止手卫生依从性会有下降。奖惩刺激对行为的抑制作用具有时效性[10]。本研究通过标准化将手卫生的管理制度常态化,利于手卫生习惯的养成,保证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3)调查中发现74.5%的护士认为紧急繁忙的工作使得自己或其他护士忽视甚至忘记洗手,因此要保证充足的人员编制。临床工作中,一名医护工作人员需要护理多名患者,对各个患者的治疗方法,护理措施不同,使得医护人员无法在每次操作前洗手[11]。(4)按各能级护士分层次培训,加强N0、N1年轻护士手卫生基础知识及工作流程的培训,并按照合理的作业流程进行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匡季秋等[12]研究表明应分层次对不同人群和科室进行培训,为多模式手卫生改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表1显示改善后依从性较五大对策实施后明显下降,为了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另外还制作了晨晚间护理,更换液体,静脉加药配置等操作的手卫生简易流程图,并将品管圈的标准化制度流程落实下去,保证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

品管圈活动明显提升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品管圈活动可以使护士更全面的了解目前手卫生存在的问题。6个月全体圈员共同参与,激烈讨论,自主自发地进行头脑风暴,开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提高了手卫生依从性的同时也收获了无形成果,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增强,质量管理得到持续改进,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增加了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圈员们通过活动学到了品管圈的十大手法,并学会制作柏拉图、直方图、雷达图、冰山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如果品管圈活动能在医疗领域应用,来解决其他的医疗护理问题同样也会有很好的成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1(2):140-142.

[2]滕小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13(5):427-428.

[3]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0.

[4]周玉兰.临床护士手卫生现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87.

[5]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9-118.

[6]张红丽,席建宏,董正惠.呼吸重症监护室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6):22-24.

[7]岳彩杰.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科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104-105.

[8]吴建萍.对护士手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1163-1164.

[9]卢珍玲,王文阳,陈宝勤,等.“手卫生宣传月”活动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15(11):1250-1251.

[10]谷莉,白学军,王芹.奖惩对行为抑制能力和自主生理活动影响的时效性[J].心理学报,2014,46(10):1476.

[11]刘曼丽.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6):116.

第2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院内感染;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43-01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1]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0%[2]我院几年来积极推进“手卫生”,在全院开展了“手卫生知识和技能全员培训”“,全院范围内取消固体肥皂和公共擦手毛巾,改进了洗手设施,制订了手卫生管理制度,“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及“手卫生依从性执行情况考核细则”,将各科室及部门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来衡量科室手卫生落实情况,院科二级对手卫生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先将我院2008- 2012年中每年随机调查110名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之后和接触患者之后的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及每年随机抽取160名医务人员进行六步洗手法操作考核,进一步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院内感染关系,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均来源于本院的不同临床科室,在每个科室随机抽取,医院所有科室均采用百能牌抗菌洗手液,朗索速干手消毒剂,并且提供相应的无干手纸巾。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观察方式、洗手时间、培训次数等以及其他各个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采用直接观察法,通过收集医务人员不同操作、不同时间段、戴手套前后的手卫生数据。根据观察目的、手卫生指征等设计表格,计算和反馈。计算方法采用百分率表示,参照美国手卫生资源中心-手卫生依从性计算公式:依从性(%)=手卫生次数手卫生时机次数×100.手卫生次数包括洗手和速干手消毒剂小独守的次数之和;手卫生时机包括在一个诊疗、护理时间段内所有的洗手指征。[3]1.2.2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原则:(1)盲法观察,不向医务人员提供与其手卫生消毒行为相关的反馈信息。(2)每个观察周期,每个科室或部门人员需观察至少100个收卫生时机;(3)观察某一个医务人员直接接触病人的操作,即从被观察者进入病房至其完成每一个洗手机会,一个观察时间段约20-30分钟; (4)最多在同一个部门连续观察3天。

1.3 干预措施 反复宣传手卫生重要性,对手卫生知识及技能分层分期培训,使医护人员达成共同意识,使洗手变成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同时,采取奖惩措施,通过院科两级每月考核,每季度汇总讲评,加强认知程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考核中。在各病区醒目位置张贴手卫生宣传图片,增加民众知识和意识,更好的监督医务人员。

1.4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 结果

经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率2008年的 % 上升至2012年的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 1、2手卫生依从性均相对较高,差异显著,P

2.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3 讨论

医务人员一般都具有预防感染的知识和技能,真正缺乏的是严格遵守的理念,所以应当经常强化和考核。我院通过这几年对手卫生的大力宣传和推进,不断改进手卫生设施,尤其是2012年起,院领导对各科室手卫生用品的成本费用全部免除,使我院手卫生依从性及执行力度大幅提高。从表2可看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已从2008年的21.9%提高到2012年的93.7%。

根据我院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数据显示,手卫生易被忽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时段(1)工作忙碌、人员配备较少时(如夜间)(2)集中进行一项重复性操作时(3)医疗组查房为病人查体前后(4)为患者使用诊疗器械或仪器设备、护理用品后(5)摘手套后。由表 可以看出,护士手卫生正确率和依从率明显高于医生,说明医生在手卫生依从性方面需加大培训及考核力度。

手卫生对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医疗行为的实施者,在防治医院感染方面负有重要责任。手卫生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损失,具有很好的成本效益和成本效果【4】。 要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必须了解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加强医院感染与手卫生知识的培训,使医务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手卫生,自觉提高洗手依从性,对患者和医务人员起到双向防护作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行为干预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185.

[2] 林霞.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院内感染[J]. 黑龙江医学院报,2010,4(34):297-298.

第3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病人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工作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主要传播媒介。因此,提高中心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现分析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 影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

    1.1 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认识不足

    供应室工作人员有护士、工人、消毒员等,文化层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人员缺乏手卫生及有关洗手和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特别是消毒人员在接触已灭菌物品前洗手意识低,认为没接触污染物品,不用洗手。

    1.2 洗手设施配备不全或不规范

    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洗手方法不规范,未按“七步洗手法”洗手,而且洗手时间也达不到要求,导致洗手合格率低。另外,下收下送时也缺乏必要的洗手设施。戴手套就没必要洗手,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戴双层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习惯不再洗手,造成洗手依从性低。

    1.3 忙碌与损伤,洗手依从性低

    供应室工作人员大多数是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临床工作的护士和无医学知识的工人。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再生医疗器械由分散式管理向中心供应集中式管理转变,清洗、消毒灭菌量增加,服务面扩大。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皮肤损伤,手卫生产品引起皮肤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微生物增加,从而影响洗手的依从性。

    1.4 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行为习惯易相互影响。特别是科护士长手卫生情况直接影响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依从性。

    2 改善方法

    2.1 提高工作人员洗手意识

    根据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及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从医院感染率下降又能使工作人员感受到手卫生的价值,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2 制定有效的手卫生制度及培训方法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之《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下收下送前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处理清洁物品前后、接触无菌物品前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等均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每周1次利用晨会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七步洗手法”及手消毒方法的培训,强调洗手的时间和次数。将“七步洗手法”的操作步骤图示粘贴于各个洗手池旁,以提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定期对洗手方法进行考核,对各区域工作人员进行手部微生物监测,将监测结果在科室公布,以提高工作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3 改善洗手设施及条件

    手卫生设施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方便适宜的手卫生设施是提高手卫生实施率和保证手卫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洗手池简洁,台面上设施简单,便于清洁,各种管道置于台下,台下排水设施保持密封,不渗漏,防止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科室配有感应式或脚踏式水龙头、干手设备等。洗手除使用干燥悬挂的肥皂外,还可使用带消毒成分的洗手液。选用具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及快速手消毒液,以保护工作人员手部皮肤。本院所选用的速干手消毒剂为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其中所含的乙醇杀菌作用明显,速度快、易挥发、无残留活性,甚至有小包装,便于携带,可直接放于口袋里,这样在操作前后及下收下送等,随时随地都很容易完成对手的消毒,提高了手卫生的依从性。洗手使用优质自来水及纯净的流动水,使用前冷热水可调和,合适的水温既可提高去污力,又可增加洗手的舒适感。

    2.4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工作繁忙是影响供应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必须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实施人性化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2.5 戴手套与手消

    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有报道,橡胶手套有3%~52%的不可见渗透。也就是说,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用手消代替洗手。

第4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手卫生干预;院感;效果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25-02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很多,而通过手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报道称医务工作者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临海市某医院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综合干预,对实施手卫生干预措施期间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率是否有变化、医院感染率与手卫生依从性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临海市某医院内科、妇产科、外科、ICU、儿科在职医务人员共186名,其中医生81名,护士105名。

1.2 方法:(1)采用隐蔽式现场观察法 。抽调内科、妇产科、外科、ICU、儿科感控护士为手卫生执行观察员并集中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为《手卫生规范》及观察表填写(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所在科室、岗位、手卫生指征、次数和时间)。2010年6月-2011年6月持续进行手卫生干预,2010年5月和2011年6月分别由观察员每周选择2天,连续或问断观察本科室医务人员2小时工作期间手卫生执行情况并记录,且保证观察对象不受任何干扰。(2)为保证观察标准一致性,感控专职人员和每位观察员共同观察大于10次手卫生过程,按卫生部手卫生规范要求记录次数,进行相互可靠性测试比较,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3)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持续监测,统计2010年6月-2011年5月期问住院病例发生医院感染例次,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率变化,医院感染病例诊断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 手卫生的干预

2.1 手卫生知识培训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手卫生规范知识、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关系、六步洗手法、手卫生用品正确使用及护手措施。

2.2 完善手卫生设施在医院领导支持下,病房及各诊疗部门均配齐流动水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液、六步洗手法示意图以及一次性盒装擦手纸巾。

2.3 推广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各科室在病房治疗车、病历推车、医生诊室、换药室及治疗室均放置快速手消毒剂,方便医务人员采用。

3 统计分析

采用 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

4 结果

4.1 手卫生依从性186名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2 不同科室手卫生依从性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 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 实施手卫生干预后,2010年6月-2011年5月共收治住院病例9043例,发生医院感染294例次,医院感染病例发生率为3.25%;与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住院病例8075例,发生医院感染320例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96%;手卫生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P

5 讨论

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通过手来传播,因此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4]。本调查显示我院手卫生干预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只有44.50% ;其中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49.52% ,明显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36.28%)。我院部分医生在查房开始至结束不注意手卫生,只有接触患者特殊部位或易感染的伤口后才洗手;护士在集中输液、接瓶之间也忽视手卫生,只有手部有明显污物时才洗手。另外,手卫生设施不足,快速手消毒剂和干手用物配备不齐等也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

我院针对以上原因采取一系列对策: (1)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在院内网上各种手卫生资料,在医院内张贴洗手警示图、六步洗手图,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2)增加手卫生设施,方便医务人员实施手卫生; (3)病房治疗车、病历推车、医生诊室配齐快速手消毒剂,规定科室每日每床位快速手消毒剂使用量,并每月统计汇总反馈给科室,使用量达标科室予奖励;(4)配备一次性擦手纸巾; (5)积极发挥科室感控人员作用,指导正确六步洗手法; (6)院感科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下科室监督和指导手卫生,特别在晨间查房和集中输液时; (7)在病房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让患者监督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行为。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赖于采取多渠道多方位的综合措施。本调查显示快速手消毒剂的推广明显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特别是在医生查房时以及集中输液;同时行为教育与反馈、管理者的重视,营造手卫生的良好氛围,行政奖惩措施以及持续的监测也都非常重要,正是由于多渠道多方位的综合干预措施运用,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干预前的44.50%提高到干预后的65.48%。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后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干预前的3.96%下降到干预后的3.25%。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率存在相关性,与国内外的研究报告加强手卫生可以降低约30% 的医院感染结果一致,有效的手卫生行为可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姜煊华,骆莹瑛,张一超,等.基层医务人员手: 生依从性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0,22 (6):55

[2]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

[3] 韩黎,郭燕红,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后予卫生执行情况的调查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30

第5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PDCA循环法;手卫生依从性;管理

PDCA循环法是一种在日常管理中常用的质量管理程序,包括四个阶段,分别是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行动阶段,通过这四个阶段的严格执行,能够促使相关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改进与完善[1]。本次研究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全院手卫生依从性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PDCA循环法

1.1计划

调查手卫生依从性在全院各临床科室内医护人员当前的实际情况,依照PDCA循环法要求,制定调查表,由院内感染专职人员负责从隐蔽处对医护人员在临床上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并详细记录在调查表上。根据调查表,寻找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计划,设定管理预计目标,按阶段严格执行计划[2]。

1.2实施

1.2.1加强全院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采取多种培训方法对全院进行手卫生规范学习,如分批进行规范培训,将培训课件同培训课程同时上传至院内网络工作平台,要求各科室内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要熟悉规范内容、并严格执行;对于院内手卫生执行情况较差的临床科室,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在进行临床操作后并未执行手卫生的手进行采样,在细菌培养后检查培养结果,并以此为实际例子,强化院内医护人员对于手卫生的意识;在院内各临床科室内手卫生相关医学知识考核试卷;在日常检查中,若发现手卫生执行不规范医护人员,应当场指出错误行为,并记录在案;将手卫生制度及规范制成方便翻阅的小册子,在全院内发放,保证人手一份[3]。

1.2.2完善院内各科室手卫生设施

要求全院各临床科室将干手纸巾盒安放在洗手池旁,并根据临床需要,在部分科室内,将水龙头进行相应改造,如将普通水龙头改造成方便应用的肘式水龙头、脚踏式水龙头,或感应式水龙头,保证水温,促使冬季期间医护人员洗手执行手卫生的依从性[3]。在科室特定位置放置瓶装按压式快速手消毒剂,如病区治疗室、ICU患者床尾或新生儿床旁等。

1.3检查

由感染管理科负责手卫生在全院各临床科室的执行情况,并将其添加在每季度工作的检查中。手卫生的检查主要包括查看各临床科室手卫生相关产品的日常消耗量、科室内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定期在全院范围内抽检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的具体效果[4],观察并记录手卫生依从性情况。发现问题后,检查人员应主动及时提醒,并督促其改正,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1.4处理

将检查结果按季度详细记录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将暗访结果在全院范围内通告[5]。根据院内条件及各科室实际情况,对手卫生的操作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在院内会议上通过后,在全院范围内执行。若再次发现现行标准内的不合理处,则要再次拟定修改计划,促进策略优化,从而进入新PDCA循环。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检验,当<0.05时,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全院医师及护士在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45.00%、73.08%(=51.35,<0.01),86.52%、93.66(=39.10,<0.01),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PDCA循环法在全院实施前后,基于手卫生依从率对比,护士均高于医师。

表1 全院医护人员各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对比(%)

季度

医生

护士

手卫生应该人次

手卫生实际人次

依从率

手卫生应该人次

手卫生实际人次

依从率

2012.9-12

60

27

45.00

52

38

73.08

2013.1-3

178

102

57.30

211

193

91.47

2013.4-6

122

90

73.77

182

169

92.86

2013.7-9

133

105

78.95

199

196

98.49

2013.10-12

141

122

86.52

205

192

93.66 讨论

为加强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院内感染管理科工作人员将PDCA循环法纳入临床各科室手卫生依从性管理中。PDCA循环法有助于寻找院内管理的薄弱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针对性处理措施,检查执行情况,并进行考核,分析暗访结果,不断改进手卫生供职执行情况及问题改善情况,促使全院管理情况处于上升状况。综上所述,在全院内持续应用PDCA循环法对手卫生管理进行改进,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红,费惠,严海霞,等.PDCA循环法联合精细管理降低急诊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17-20.

[2]周永芹.PDCA循环在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21(06):144-145.

[3]王秀娟.PDCA循环法在传染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01):88-89.

第6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生;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应对策略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9-02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感染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备受关注。而手是接触和传播各种病原微生物的重要媒介,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1]。因此,加强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刻不容缓。研究表明,由近50%的医务人员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护活动[2],医护人员的洗手执行率低于40%,特别是实习护生,在数量上呈逐年递增趋势[3]。为了解我院临床护生手卫生依从性,特对指导老师所分管病区并具有教学任务的八个科室的临床护生进行了手卫生知识的考核及手卫生执行情况的现场调查,并给予干预措施,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8月29日――2013年2月4日在指导老师分管病区并具有教学任务的八个科室中随机抽取临床护生192人。

1.2调查内容与方法对8个科室护生,每科室随机抽取4名护生,共32人,组成一组,共调查四组。在护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观察其进行日常护理操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其判定洗手标准为使用流动水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均视为洗手。每科室再随机抽取2名护生,共16人,组成一组,共抽查四组,64人。在老师协助下,对手卫生知识(包括洗手设施、洗手指征、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要遵循什么原则、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后进行卫生手消毒)进行抽查提问考核,分别对干预前后数据予以分析。

1.3统计学方法对学生干预前后的比较采用的是配对T检验,对护生掌握程度的比较采用的是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各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见表1。第一组与第二组在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组与第四组培训前后成绩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手卫生掌握程度比较见表2。培训前后护生掌握程度的比较X2=14.828,P=0.002

3讨论

3.1现状分析

3.1.1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现状调查发现,护生对“手卫生的指征与原则及医务人员在哪些情况下应先洗手后进行卫生手消毒”常常混淆,通过干预,效果明显提高。

3.1.2手卫生执行情况现状调查发现,护生对肉眼可见的污染以及某些侵入性操作、摘手套等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如测量血压、更换床单、更换吊瓶、接触病人用物等操作),集中操作比夜班执行率高,干预后效果显著。

3.2原因分析

3.2.1手卫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原因由于我国医院感染学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在各医学院校中设立,仅在相关专业课中提及[4],除此,护生接受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后,对手卫生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短期内可能掌握的比较好,但不会对其有深刻的认识,没有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淡化;其次,某些科室对手卫生知识培训不到位,没有进行相关的考核、提问,导致了临床护生手卫生知识的相对缺乏与不足。

3.2.2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①护生手卫生知识缺乏、手卫生意识、观念不强:护生对于洗手的指征、原则、什么情况下先洗手后消毒等的知识掌握不足,普遍重视终末洗手,而忽视工作前及工作期间的洗手,没有意识到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联性,观念不强,自律性不高。②工作量大、任务重,洗手时间少:由于护生初到临床,有许多知识需要更新学习,面对患者的压力、繁重的工作,加之对手卫生认识不足导致依从性不高。对于夜班一般只有一名护生,工作比较繁忙,加上大多护生思想松懈,没人监督,即使洗手也是敷衍了事,甚至以戴手套代替洗手,依从性较差。③带教老师监督、培训不到位,护生自律性差,手卫生意识淡薄:由于工作繁重,患者较多,带教老师少,实习同学意识观念不强,存在侥幸心理也有关。

3.3多元化干预

3.3.1增强护生手卫生意识建立科护士长、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管理体制,科护士长在每周的晨会、周会中强调手卫生执行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护士长、带教老师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加强重视对护生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学习,使护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手卫生意识,形成了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3.3.2加强培训力度、加强宣教入科前对每位护生进行手卫生的培训,学习手卫生相关定义,洗手指征、原则,深入讲解手部卫生菌落、手部病原体的传播、手卫生与医院相关病原体的关系等,还以典型事例的形式说明手卫生重要性,提高了护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宣教力度。使护生从根本上认识到手卫生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并将理论与日常护理工作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和记忆,而不流于形式,真正内化为己所用,使护生在实习阶段就养成了良好的正确洗手的习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3加强手卫生监督管理力度,带教老师以身作则护理部挑选出理论扎实、技术娴熟、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好的护士作为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不定期地考核护生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与执行情况,(例如,在平日的工作中,老师以口头提问的方式对洗手指征、原则等进行考核,)并将其相关知识作为出科考试的必考项目。在平时的带教过程中老师都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提高了护生自律性。此外,护士长及护理部地不定期暗访、抽查,真正起到了监督行为,落实措施的作用。除此,在洗手池旁粘贴六部洗手法图谱,洗手指征标识,警示语,每个病房都配备有速干手消毒液,每个治疗盘也备有便携式速干手消毒液,提醒了护生操作前后要洗手,使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

3.3.4科学安排排班,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带教老师根据临床护理实际工作的需要,弹性排班。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减轻了护理工作压力,做到人尽其用,有效提高了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通过本次调查,发现了临床护生手卫生依从性不高的原因,并进行分析,并采取多元化干预措施,如加强手卫生知识宣教,增强护生手卫生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合理排班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生手卫生依从性,对于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

[2]王常卿,王淑香,王云芳等.109名医护人员手带菌的监测和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5,5(1):47.

第7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1 开发院领导重视手卫生意识

不断向院领导灌输手卫生的重要性,同时向院领导推荐手卫生开展比较成功的兄弟医院的经验做法,使院领导对手卫生的开展能加以重视和配合;同时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中,不断强调手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及我院手卫生开展的情况;并向院领导提交有关手卫生成本支出的预算,为院领导重视手卫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院领导为了配合医院感染管理手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决定手卫生成本支出由原各科室支出改为统一由医院支出,减轻了各科室的经济负担,明显推动了手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手卫生意识与知识水平,培养手部卫生习惯

针对2009 年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全院培训,对全员进行理论考核及六步洗手法进行实践考核。针对不同科室,进行专门培训,现场与理论相结合。

3 完善手卫生设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每个手卫生单位进行检查,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书面反馈给后勤,后勤管理部门根据院感的要求完善各手卫生单位。

4 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

速干手消毒剂具有作用快速、杀菌效果好、使用方便、具有护肤功能、可以节约医护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同时速干手消毒剂还不受水源、水池、场所等的限制,非常方便医务人员的使用,当手没受到病人血液、体液等有机物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来代替洗手。

5 制定和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与管理规范

以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为依据,制定了我院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在诊室和病区等场所中张贴手卫生宣会画或展板及六步洗手法演示图,通过制度和规范要求医务人员提高手卫生的执行率,并推广和促进手卫生习惯。

6 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指导与反馈

我院定期或不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检查和采样培养,尤其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做细菌培养,并将每次检查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科室。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手卫生依从性由原来的35%提高到72%。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仍是我院院内感染管理中一项持续不断的重要工程,要求医院从管理层到全院各阶层医务人员都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手卫生,关爱生命,从手开始吧。

参考文献

第8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随着医学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重症监护(ICU)病房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医院感染病例中多数为接触性传染,主要是通过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患者或工作人员的手污染导致感染,由医护人员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占30%[1]。洗手依从性是指医护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洗手次数、洗手的步骤、时间范围都符合规定[2],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3]。近年来,我科ICU每年承担大批实习医生的教学任务,实习医生在工作中,其手直接接触病区的各类环境及物体表面,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率,因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极少,缺乏系统的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标准预防措施培训。为了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实习医生手清洁,有效去除大量暂住菌,切断传播途径,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有效促进和提高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洗手依从性,我科对实习医生的不规范洗手情况进行了行为教育干预,强化ICU实习医生手卫生行为,提高ICU实习医生洗手依从性,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0月~2013年4月,本科室来自不同院校的60名实习医生进行洗手情况调查,其中男35名,女25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3岁,其中研究生25名,本科生35名。

1.2方法 在实习医生实习时根据卫生部洗手规范设计观察量表[4],对ICU实习医生洗手情况进行观察,按照洗手技术和洗手指征标准的要求,由院内感染控制专家为实习医生进行理论授课和实际操作培训。实习结束后由固定观察员再次观察,评估行为干预后ICU实习医生洗手指征、洗手技术的掌握情况及ICU实习医生手细菌培养情况,并对收集资料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

1.2.1教育内容 由专家和ICU固定观察员先对实习医生进行洗手知识、态度及行为教育,再对实习医生进行洗手指征、方法和规范洗手标准的讲解及操作规范。

1.2.2教育培训方式 科室对全体实习医生组织集中讲座,印发资料,全员培训,发放洗手流程图,提供免洗手消毒剂,建立有效的洗手监督机制,通过教育传播知识,建立实习医生对洗手行为的信念,教育者不断进行技术指导,定期对学习效果评价,以提高实习医生的洗手依从性。

1.2.3观察程序 选定ICU负责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具有主管护师以上的带教老师作为固定观察员,跟踪观察实习医生的洗手情况。采用卫生部洗手规范要求的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观察表包括实习医生的一般资料、所从事的操作、是否按照洗手指征标准的要求洗手,洗手的技术是否达标等。

1.2.4样本采样及处理 采样按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被检人员双手五指并拢,将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2次(1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10 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衣脱液试管内,立即送检。判定标准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手卫生标准≤5 cfu/cm2,医护人员手的细菌总数II类环境空气≤5cfu/cm2为合格[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手洗手指征执行情况,见表1。

2.2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手卫生知识、洗手方法正确情况比较,见表2。

2.3干预前后重症监护室实习医生手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到,见表3。

3讨论

3.1由表1可见行为教育培训前ICU实习医生以接触任何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立即洗手消毒、无菌操作前后及由污染到清洁操作后洗手执行率高,而如厕后,自身接触后洗手执行率较低,表明实习医生有较高的自我保护意识,但忽略了对患者的保护,有的实习医生认为洗手是为了减少自身感染,而对预防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从另一方面思考也可以看出ICU实习医生对洗手的认识还只处于认知阶段,还没变成一种自我信念,更没贯彻到行动中,这与钟洪花[6]的调查较相符,因而如何使ICU实习医生建立洗手"知--信--行"的链条是需继续研究的课题。表1中不难看出在干预前后实习医生自身接触洗手率均较低,表时还未引起ICU实习医生的高度重视,管理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考核力度。因而,为了提高ICU实习医生洗手的依从性,应从各方面努力,使其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建立促进行为改变策略,加强自身的行为训练等,帮助实习医生建立起"知--信--行"的链条,自觉正确地执行洗手行为。

3.2由表2可以看出通过有效的行为教育干预,能让实习医生意识到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与医院感染发生有直接的联系,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有效地纠正ICU实习医生不正确的洗手行为,使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贯彻执行洗手规范,促使其洗手从被动执行转为主动执行模式,提高洗手的依从性。

第9篇:手卫生依从性标准范文

【关键词】 供应室; 手卫生; 行为干预;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1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163-02

doi:10.14033/ki.cfmr.2016.29.09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院内感染控制及其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单位之一,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在预防和控制医院交叉感染中具有重要意义[1],供应室集中接受与处理临床科室治疗使用后的器械和物品,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器械和敷料,如果护理人员缺乏警惕性和防范意识,院感知识薄弱,那么就很容易通过某些途径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因此手卫生非常重要[2]。本文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一系列手卫生行为干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本院是一所二级医院,床位400多张,有临床科室20多个,医技科室10多个。供应室工作量大,每天有各种病房的消毒包近300只,大量的敷料制作和发放工作;供应室工作人员共10名,其中主管护师5名,消毒员1名,工勤人员4名;文化程度:本科3名、专科3名、高中4名。

1.2 手卫生干预方法

1.2.1 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 以卫生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及《消毒技术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操作规程及各区域手卫生要求、次数和洗手指证;加强新护士的手防护意识,在新护士及实习护生入科时安排专门的人员讲授职业防护的课程,提高认知能力,从而提升了实习护生的手卫生依从性[3]。平时加强日常培训工作,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的学习及重视程度,并组织观看手卫生媒体,引导工作人员注意日常手卫生;戴手套是一个双向保护措施,既保护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污染,又保护无菌物品不被污染,但如果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戴手套不能完全屏蔽病原微生物,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即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手卫生习惯[4]。

1.2.2 配备完善洗手设备 充实洗手设备,增加洗手池的数量,如感应式水龙头,脚踏式洗手设备等,注意位置合理,用洗手液,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后使用电子烘干机烘干双手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因潮湿的肥皂和公用毛巾易产生细菌,应尽量不用,洗手时需注意关节、皮皱处、指甲、指尖等处应环形揉搓,每处接触面10次。

1.2.3 营造手卫生群体氛围 强化科护士长的工作职能,引导工作人员注意手卫生,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每月公布医院感染办检查手卫生情况结果及反馈的信息,使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有具体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警觉性。同时收集由于手卫生依从性差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暴发事件的宣传,自上至下营造良好的手卫生氛围,以达到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

1.2.4 合理配置弹性排班工作 繁忙是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护士长合理安排工作人员上岗时间,实施人性化排班,弹性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及压力,改善洗手依从性。

1.2.5 加强监督和考核 定期与不定期抽查,认真全面了解供应室工作人员手的卫生状况,把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作为考核的项目,记入科室及个人的质量评价总分,加强检查、抽查、监测的,提高认识,自觉贯彻手卫生的规定[5],从而有效地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洗手依从性,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1)手卫生知识掌握程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掌握程度越好)。(2)手卫生依从率。(3)正确干手方式。(4)洗手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对10名工作人员干预前后分别进行8次随机观察及检查,结果显示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94.84±4.25)分、手卫生依从率为97.50%、正确干手95.00%、洗手合格92.50%,高于干预前的(80.45±6.80)分、75.00%、67.50%、62.50%(P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各科室大量污染物品的回收、清点、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工作,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点控制部门,手是医院感染中病原体传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和医务人员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但在消毒供应室实际工作中,手卫生现状仍不容乐观,手卫生依从性较差,不能有效规范地洗手和进行卫生手消毒[6],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关因素复杂,包括下列方面:(1)手卫生洗手知识缺乏,特别是对手清洁和消毒的指征、手采样时间、中和剂的使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对实施重视程度不足,未认识到通过洗手可以有效的避免职业暴露,减少医源性感染,有些认为工作时带着防护手套,手套摘除后,双手依然是清洁,而不知防护手套穿戴时间久依旧可以滋生细菌,而且每次接触完污染物品重复性的洗手,从思想上认为比较繁琐,并未认清手是传播疾病的最主要媒介[7]。(2)工作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供应室护士长作为主要的基础培训单元,手卫生培训工作不到位,同时缺乏对工作人员正确的引导及手卫生的培训和有关手卫生知识及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缺乏院内感染率的知识及造成医院感染和恶性爆发事件的宣传,加之个别工作人员认为未接触什么污染物品,洗手意识低,接触无菌物品后,不用再洗手,以及个别护士在接触自己个人物品时也不能完全做到洗手,下班后也并没有落实好先洗手-再脱工作服-再洗手的流程,觉得洗一次手就可以直接接触自己的物品了,加大了传播病菌的可能性[8]。(3)洗手设备设施配备不足,供应室洗手设施简单,干手设备、用具缺乏,有的不具备感应式洗手的设备,会造成洗手后仍要接触带菌的水龙头;洗手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出现皮肤发干、皲裂等现象,也影响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4)工作忙碌时洗手依从性低,繁忙的工作使工作人员洗手意识淡薄,思想上认为洗手过于麻烦,或是流于形式,简单洗手,导致洗手依从性降低[10]。(5)卫生相关教育、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医院对手部卫生清洁重要性的推广不力,没有手卫生规范相关制度[11-12]。本文针对上述影响手卫生依从性因素制定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完善洗手设备、营造手卫生群体氛围、合理配置弹性排班、加强手卫生监督和考核,结果干预后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94.84±4.25)分、高于干预前的(80.45±6.80)分(P

综上所述,通过对供应室工作人员实施综合手卫生行为干预,能够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提高依从性,采取正确的干手方式,洗手合格率增加,从而减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避免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是医院手卫生促进的可行措施,值得在供应室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琼.加强手卫生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660.

[2]李六亿,刘玉村.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17-18.

[3]郑宣冬,向艺,葛雪姣.消毒供应中心工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4,13(6):537-538.

[4]保建芳,廉云,吕淑霞.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供应室人员手卫生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2(8):126-128.

[5]钱春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管理对策及监测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3):15-16.

[6]严喜枝,陈筱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下收下送时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254-255.

[7]刘兰英,黄艾琼,戴红辉,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2):1480-1481.

[8]沈忱,帅敏,徐晓耘.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的监测及对策[J].实用医技杂志,2015,22(9):939-940.

[9] 李倩,李宝珍,平宝华.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调查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9):903-905.

[10]见明智,陈洁,喻芳芳.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因素的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2(6):559-561.

[11]侯,江飞舟,张友平,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干预方法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576-1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