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生命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儿童;死亡认知;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死”与“生”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无死,不是生命的本质;只死不生,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死一直伴随着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生死的思考也丰富了人类精神发育。
随着生命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的进行,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也无可避免的要进入我们教育的视野和实践空间中。而相对于儿童,死亡毕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在听见“死亡”信息时,会产生难过,害怕、不舒服、担心的情绪。”对儿童死亡认知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怎样更好地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研究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可以更好的进行死亡教育,减轻儿童对死亡的不快,甚至恐惧的心理程度。对死亡的认知教育,是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升,更是促进儿童思考生命和加速其社会性的有效方式。从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认识,死亡认知的清晰化可以更好为那些家庭遭受不幸变故的儿童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二、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
对于死亡的概念,国内学者,张向葵认为死亡是指生命的终结,是新陈代谢的停滞。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必然要涉及一下五个概念:“(Brend和Speece.1993,Corr.1995):universality(死亡的普遍性即人都有一死)”,irreversibility(死亡的不可逆性,即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non-functionality(躯体功能失效性,即身体器官停止一切活动),causality(死亡诱发性,即因为什么而导致死亡)和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非实体状态的延续,即躯体死亡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也就是生者和死者的情感联系等)。”
相对于儿童来说,儿童在5―7岁时(最迟10岁左右),就基本上把握了死亡概念的三个成分,即不可逆性、普遍性和非功能性,但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对死亡的每个成分的理解也不是同时达到的。
而今天,在医学上,确定死亡,从传统的“心脏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发展为“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丧失。
卢锦珍(2004)认为,除了肉体之死外,还有“精神之死(心之死)――失去追求和目标之死;自我否定之死――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超越肉体生命的死亡,求得精神的永恒,以确立生命的意义”,丧失超越之心。这是有关于死亡的哲理层面的认知。根据李丹和陈秀娣对上海学生的研究,到了11年级后才会有超过56%的人开始认知到死亡的哲理层面。而儿童对“精神之死”是模糊不清的。
三、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一)国外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研究
皮亚杰最初以4~10岁的儿童为被试,研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并将儿童对生命概念的认识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0,没有生命概念,儿童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阶段1,活动性阶段,儿童把活动的物体认为是有生命的;阶段2,运动性阶段,儿童把运动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阶段3,自主运动阶段,儿童把能自主运动的物体看作是有生命的;阶段4,成人概念阶段,具备了成熟的生命概念。Carandang(1979),Perrin(1981)和Redpath(1984)分别对儿童病因认知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病因的认知发展呈现不连续的阶段性。Nagy用实验研究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即死亡是一种睡眠或暂时的状态;死亡是一个人,是“死亡先生”;死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死亡不能避免。这一结果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相对应。
(二)国内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注儿童死亡认知的学者为张向葵,他认把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即使在研究者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Ⅱ。能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小,还没有上学,永远不会死的。就后者而论,儿童认为他们喜欢的人、动物和植物不能死,如爸爸妈妈、小花猫。
水平Ⅲ。能够依据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植物、动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他还提出,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的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并非像西方儿童一样存在发展顺序上的差异,而是均衡发展的。
朱莉琪等人(2006)的最新研究表明,四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死亡的无机能性、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等三个次感念都不清楚。5岁儿童在死亡的无机能和不可逆上认知较好。普遍性上的认知较低,而六岁儿童在三个次概念上的水平较高,尤其是认知较易产生困难的“死亡的普遍性”也很好。
郑永爱(2006)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同时这种认知还是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李丹,陈秀娣(2009)在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了儿童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认知。
由表可知,不同年级水平的儿童,其对生命认知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生命进行具体形象认知的人数减少,能够感悟生命哲理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到6年级有个最高的比例,随后两个年级渐次减少。总体看来,6年级儿童的各类生命认知均呈一个明显的转折。男女儿童的生命认知无论总体还是分年级均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儿童死亡认知的基本方法
阅读相关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
这三种方法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加研究可信度,基本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五、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
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各个儿童年龄段上的死亡认知研究,已经被当下学者研究所剩无余了,而且已经盖棺论定。于是很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发现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和落脚点。
(一)儿童群体性死亡认知研究
儿童死亡认知从个体研究和个体年龄段的研究已经穷尽后。从个体走向群体。今天的学者开始了群体环境下的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这方面上,比较突出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李芳的硕士毕业论文《大班儿童对死亡或死亡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文从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大班儿童这个一群体为对象,从影响他们死亡认知的外部因素为研究起点。从儿童性别,家长死亡态度,家长如何谈论死亡对儿童的影响调查研究,儿童接触死亡的经历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影响群体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外部因素。
(二)生命教育与死亡认知交叉研究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已经研究和实践了十几年,而作为生命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生死价值部分,大众对死亡的回避,忌讳的态度转向认识死亡的价值。并借用死亡哲学和生死学研究成果。从哲学和文化两大视角下观照儿童死亡认知。多维度的了解死亡价值。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引领我们的去学生认知死亡。从死亡价值领域去拾取生的意义,从对死亡认知中汲取生活积极力量。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数不胜数。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的死亡认知研究
作为外部因素对儿童死亡认知影响的研究。今天的社会,网络媒体无孔不入,全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者,儿童从怀胎十月开始,父母就开始借助网络,进行胎教。
当今的媒体上充斥了死亡事件,孩子没有都可以从五花八门的电视新闻中大量接触死亡事件,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当下媒体的无敌加无德定位,网络媒体的平面上大量充斥了暴力,残杀,恐怖的死亡事件,还有虚拟的暴力恐怖游戏。这无形中也会影响孩子们死亡认知。
张国华的硕士毕业论文《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死亡认知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网络游戏中,角色可以无数次“死亡”,然后在系统的控制下,扮演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神话影视剧中,像孙悟空这类似的角色长生不老。在网络暴力血腥游戏中,如CS类(反恐精英,穿越火线)中大量的杀戮,被击杀死后,然后还能自动复活,再一次参与游戏。“青少年长期沉迷这类游戏中,很可能导致区分现实和虚拟的能力减弱,把人的生命与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相比。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像在游戏中那样通过‘加血’或重新开始游戏‘重来’,认为人(包括自己)是不会死去,即使死了也能再活过来。”
而相对于儿童来说,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更是强大。东北网6月9日电近日,双城市13岁女生小影(化名)与8岁男生宁宁(化名)在和还没有上小学的7岁小伙伴海洋玩“牺牲游戏”过程中,把电线缠在海洋的脖子上,将其吊在房梁上摇晃。其间,小海洋感到不适让宁宁和小影将其放下,并不停地挣扎。宁宁和小影见状害怕地跑了,小海洋被活活吊死。
参考文献:
[1]黄晓月.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2010,(01):202- 203.
[2]张向葵.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生活行为的盛行与艺术指向有关,近年来,艺术各个方面的创作多以我们的古典文化为起脚,指向当下和未来。社会的包容性越来越强。以对物质的占有来划分阶级的时代正在过去,而以文化认同为坐标来聚焦人群的时代正在到来。很多人不论地位收入,是因相同的文化审美取向或兴趣爱好而聚集在一起,比如说喜欢茶道的人,喝茶、论道、交友。再比如喜欢户外运动的人,相约登山、露营。这是社会发展多元化和开放的态势。面对这样的转变,设计也应该思考如何突破原有的阶级概念。
新的人群划分,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启,是新与旧的混合期,传统文化是这个时期的新生物,是历史循环发展的一般规律,需要我们设计师思考并做出敏锐的动作。
您认为当下中国生活层面有哪些变化会对未来的中国设计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健康环境”的要求提高了。人民生活物质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失去了健康的生存环境,最基本的空气和水,都成了中国人生活的大问题。在这个时候,大家对健康环境的呼吁和意识很强烈。室内设计是人居环境的重要部分,室内环境的“健康”是一个迫切的声音。
您如何看待当下中国的设计状态,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您如何定义它的阶段?
是从外向性学习转为内向型自省的蜕变过程,可谓乱世出英雄。
您是否认为中国设计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寻根和文化定位的时代?
是的,因为自信心的确立,才有了设计的文化寻根。不忘自己的根,自然会向上生长,枝繁叶茂。
在设计该如何面对传统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您个人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可否结合您的创作实践做具体的解释?
传统文化有内核有形式,抓住“内核”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共通的观念是去“人欲”存“天理”。设计上对“情”和“欲”的收敛甚至舍弃,这是“去人欲”;充分考虑人与自然之间健康而良性互动的关系即为“存天理”。这是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上一点粗浅的认识。结合我自己在设计上的一点点尝试,简单说,便是“返璞”和“绿色生态”。更简单说其实就是“健康”二字,返璞是为了精神的健康,绿色生态是为了身体的健康。身心健康不就是我们的最高追求吗?具体说到“瓦库”的系列实践,瓦的文化记忆的回归,是市场的敲门砖;接下来,我努力发出“打开窗子,让阳光照进,让空气流通”的声音;材料生命论,将是我接下来要完善和努力的方向。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在文化思维上的差异体现在设计上,存在着一定的冲突性,您个人在设计当中是如何来面对的?
其实我没有想那么多,我只是想抓住人性的“真”和“善”,我想这是能超越文化差异的相通点。追求阳光空气、使用朴素而有生命力的材料,这些去伪存真的一些尝试,是没有中西界限的。
您长期在做古民居的调查与研究,这些研究对您的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
可以说我所有对人居环境的感悟都是从占民居身上学来的。古民居建立于人、建筑、自然之问的良性关系,随之而来的“地域性”和“生态性”都是大智慧。因为物质和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反而遮蔽了这种发自本能的智慧。就如同孩子的心灵和创造力是最接近“大道”的,而成年人有了太多的选择和想法,反而失去了基本的能力。在设计中,尽我所能想把它唤醒。
在瓦库系列的设计当中,您的设计概念是什么?能否展开解释?
关于瓦库的系列设计已经的比较多了,我很感谢大家对这个很小的项目给予的关注和支持。瓦库这个作品虽小,但确实是我一个阶段性思考的结果,它酝酿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在此我简单阐述一下它的成长过程,第一个过程是“瓦的记忆”,瓦作为我们最熟悉的陌生物与茶结合在一起,在精神和文化特质上非常吻合,也唤起了大家对“有瓦的日子”的回忆和怀念,是很多人初识瓦库时喜欢它的重要原因;第二个阶段是“打开窗子,让阳光照进,空气流通”,这是追求身体舒适并节约能源的直接方式,也是大家常常喜欢未瓦库,并能久坐的重要原因。最后一个阶段是,有生命的材料。这个阶段材料将更加纯粹和简单,成为建筑的纯棉内衣或者说是能呼吸的皮肤,这个阶段正在实践。整个过程是逐步接近古民居的过程。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强化诠释生命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课程的基本内涵,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那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哪些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应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来加强引导.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全面灌输与渗透生命的可贵,并加强生命与生物之间的联系,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例如,在讲“光合作用”时,笔者随手抓住一片从窗外飘来的树叶(或课前准备),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通过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来完成的,那么,树叶有生命吗?它是一种生物吗?为什么?上述两个问题,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关联的;既与“光合作用”有关,又与“生命”诠释有关.而对于学生来说,要正确回答这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必须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探究时间,并为学生提供一些提示,如从分析生物的概念和生命的特征入手等.只有经过深入的探究,学生才能得出“树叶具有生命特征,但却不属于生物范畴”这一结论,并在探究中积累生命意识.第二,在实践层面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外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妙,以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生命的成长和凋谢,进而加强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种子,让学生在课外种植,利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培育植物的生长.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培育的种子发芽并渐渐长大时,他们会将植物的生命与自己融为一体,最终养成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二、生命教育与学生探索意识的关联性探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学生与学习对象构成了学习的主体与客体,而知识仅是预期达成的结果.众所周知,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而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即如何学,以及怎么学.然而,假如学生没有学习动力,那么教师又应当如何引导呢?因此,在学生为获取知识而所开展的客体研究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求知”意识创设足够的动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坚定地对学习对象进行探索,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生命教育与加强学生探索意识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严格来说,人的一生是由无数次的生命活动所构成的,如工作、学习、购物等,而生命教育即是对学生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教育过程.其中,它诚然包括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动力源泉,而从生物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这一特质来看,加强生命教育的意义不尽于此,更包含了“阐释生物课程的基本内涵”这一重要作用.在生命教育下,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动力,有全面的课程认识,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可以说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的重要前提.
三、结语
一、狄尔泰生命哲学基本思想概述
狄尔泰的生命概念有着非常独特的含义,强调生命的主观性和精神性,他说:“我仅将‘生命’一词用于人的世界。”[1] 他认为,表达是人生活的客观化,包括意向对象的客观化、主体意向性与对象之间构成的意向关系的客观化。生活的客观化使得原先主观色彩很浓的“体验”固定在一个客观的事实表达上,即人的心灵内在体验是通过表达(语言、姿态、文字或艺术符号、科学符号、行为符号等)来使人们得到理解的。[2] 只有通过他人的手势、声音和行动与我们感官的接触,我们才能大体意识到他人的内心生活。[3] 生命的丰富性,决定了生命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人的表情、姿态到文学、艺术、法律,狄尔泰认为这些都是生命的表达方式,并将这种表达方式分为三类:语言表现、行为表现、体验表现。语言表现指以语言为基础的科学和理论判断,包括概念、判断和理论等;行为表现指人有目的的行为。体验表现指人的表情、姿态、声调等。这些表现形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狄尔泰表达方式的基础。
二、基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构建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从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可以看出,生命与历史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生命”的范畴和“历史”的范畴可以互换使用。在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尊重生命、体现人格的理念下,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启示。
1.历史教学观的改变
传统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特殊的认识活动”,即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掌握间接经验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重点就落在知识的传授、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教材的研究、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上。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客观知识的掌握。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4] 在这一教学认识的指导下,历史教学弊端重重,重知识,轻情感;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对历史知识的讲授,只停留于公式化的说教、程式化的分析和记忆性的结论上,忽视学生对历史过程的情感体验,忽略了历史学科以德育人、以史育人的独特教育作用。教学评价单一片面,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
根据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思想理念,在教学中应该将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当前以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5] 因此,历史教学,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历史教学观。由于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点,决定了历史不能再现,但是教师的教学却应该是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运动过程。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过去的历史,并以史为鉴,把握今天,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扩展其生命的历程。就课堂本身这段历程而言,它不仅成为学生丰富的、有质量的生命的一部分,更是教师生命广度的扩展,课堂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充实生命的平台。
2.对历史的体验
狄尔泰说:“我的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把他的哲学探讨奠定在充分而又全面的经验整体的基础之上,并因而使之奠定在现实的全部完满性的基础上。”[6] 在狄尔泰看来,所有经过抽象的东西都包含在体验本身之中,经验参与了个人对意义的感受与体验,个体正是凭借其对生命的经验和生活的体悟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而每个生命都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他们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为此,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发挥体验在教育中的价值作用。
历史课堂中实施体验教学有其天然的可行性。第一,历史活动的主角是人,“人”这一共同的属性,使我们今天的人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设想前人的活动,体验前人的感受。第二,学生个体的大量知识以及以往的个体经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建构。在信息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通过书籍、报纸、杂志、影视、网络等传媒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大脑不断地接受各种历史知识的刺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断积累的历史概念,经过概念同化成为新的历史概念的背景资料。这些都是再次体验“历史”的有利条件。第三,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今天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探究活动,研究与历史相关的现实,追溯过去,展望未来。
在实施体验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验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教学情境中,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参与、体验,调动他们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让学生尽可能地充分体验历史人物、事件及历史背景的发展过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使学习的过程变成知识“再创造”的过程。
第二,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的互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从教到学,都是在教学双方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体验下完成的。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学生要在体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运用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情境的创设,启发学生以现行历史教材为内容,进行自由表达、探究、讨论的体验。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增强对社会的认识、理解及体验感悟能力。
第四,注重史料的完整、丰富和立体。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石,由于历史具有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史料记载而不是历史本身,历史的主体和客体始终存在着时空上的异位与分离,因此我们必须为学生提供认识、理解、感悟历史的更直观、更活泼、更多样的丰富的史料,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体验,丰富学生的生命。
3.自由的表达
在个体的生存、发展中,表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表达不仅是个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展现,而且还是个体间交流、沟通、共享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基于对狄尔泰生命表现的理解,在教学中,表达已经超越了“说”和“做”的狭隘范畴,它是对个体整体素质的体现。表达不仅体现于教育的结果,而且贯穿于教育的过程,更是教育目的之一。[7]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表达的意义和价值。表达已不再是单纯的提问,简单的读课文,更不是单纯的检验学习结果的方法。表达通过它丰富多彩的形式不仅展现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展现了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和环境,营造轻松的愉快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充分地表达,采取多种多样性的表达方式。教师要包容学生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体会倾听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成长需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而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无疑已成为这一理念的强大助推力,其对生命的独特定义时刻提醒我们,“人”不单纯是一个血肉个体,而是与周遭的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参与历史建构、生命无限扩展的人;教师再也不能把学生视为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一个时时有体验、刻刻在成长的生命个体。因此,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为构建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课堂的组织等都提供着有意义的指导。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116081)
参考文献:
[1][6][英]H.P.里克曼.狄尔泰[M].殷晓蓉,吴晓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3]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一、老师首先要关注教学语言的生命缺失
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话往往是权威性的,与定义、公理一样天经地义,学生来不得半点怀疑,只能生吞活剥,全盘接受。其实这种教学语言的权威地位恰恰扼杀了学生的课堂生命,代替了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的知识获取过程,常使学生对知识只有表面认识,而淡化了对知识形成过程探索和理解,不能深刻认识知识的本质,更不能形成必备的语言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教师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更是教师与学生生命链接的纽带。教师的语言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决定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优秀的老师总是十分注重语言的生命律动,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课堂,以儿童的语言实施教学,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意蕴。
二、教师还要善于营造多维互动的“生命在场”课堂
一所学校做了互动课堂的问卷调查,学生们关于互动课堂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9.8%的学生每一节课都强烈的想回答问题;从“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态度”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只有17.7%的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不思考、等着别的同学回答的学生占了9%,还有3.8%的学生不予理睬;从“学习时能否主动提问?”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能够主动提问的学生只有13.2%。30.6%的学生要老师提问才回答;从“课堂上你经常与同学分组合作吗?”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有近六成的学生经常参与小组合作,而超过四成的学生偶尔或从不参加小组合作。
高效的课堂必然是多向度的以问题交流与探究为载体的师生与生生间多维互动的课堂,而调查中学生们的上述观点,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教师组织教学时,必须十分注重打通学生互动合作的渠道,关注问题预设与问题生成的真正探究价值,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课堂活跃,而要真正营造多维的“生命在场”的有效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盖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乐学”能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效化,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想象,从而加深对教材主旨的理解。风趣幽默的教师语言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协调师生关系、改正学生的错误、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学习乐趣,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 教师还要“留空”学生语言发展的天地
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教师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勤于思考,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我们在肯定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同时,千万不能轻忽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因为自主、合作、探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堂高效的语文课堂,应涵盖学生学习的诸多方面,包括学生自我学习的思维强度,合作学习的参与度,探究知识的深度等。因此,审察一堂课是否有效,必须看是否建立在“自主”“有效”这一基础上,“自主”是学生在学习中的状态,而“有效”是学习的目的。
课堂生态原理告诉我们,气氛繁闹是必要的,因为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实现自主。但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时更需要“静”。学习中还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静思感悟,这是学习有效性的必然路径。就如同古人作画写诗一样,要善于“留空”,在静态中留给学生语言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潘玉良;铁线描;女性视角;设计素描
潘玉良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艺术作品也自成体系。在潘玉良的艺术作品中“线条”像千丝万缕的归乡梦一般,或隐或现地出现在艺术家的画面中。有时是作为独立的艺术语言,有时是溶于色彩、形体、块面的影影绰绰中。画面中的线条变换的节奏和渐进的层次引领着观者的视觉感受,主导着画面的造型。像园林中的曲径一般渐渐把观者带入佳境。在潘玉良的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敏锐的形体感知能力结合女性对传统线条的理解而营造出富有东方情调的绚烂画面。潘玉良以传统绘画的意境和用线的技巧杂糅进日常的创作之中,形成了独具风貌的“玉良铁线”。中、西方对空间的理解方向不同。西方现实艺术的架构注重再现现实空间,画面中的点、线、面、色彩、体积、空间等艺术元素在科学的透视原理下试图再现一个新世界。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概念本身与时间、生命浑然一体,画面营造的境界可以“游”亦可以“居”。时间、空间观念杂糅其中直接映照出人的生存状态,东方艺术家把思想和精神投入到自然界、造物界中。传统绘画中的境界是意向的,是艺术家头脑中再造的样子。完全是人作为个体生命对世界的深层感受。其中线条是整个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生命和筋骨,因为艺术家的毛笔、手指、手腕、手臂都和艺术家的“心”相连,一笔运下去是和整个环境、生命相关。
潘玉良的“铁线描”继承了传统艺术中线条的生命力。潘玉良以自身的感受能力融合东、西方艺术,并在生活中不断锤炼。使线条的表现力得到了丰富,表现内容得以拓展,使得线条不仅仅停留在古人的精神中,真真切切的表现感官世界中的鲜活生命。所以潘玉良的“铁线描”鲜活、有内涵并对当代设计素描教学有重要的启发。这就是用有生命力的线条“造物”。设计素描有多种表现的形式,例如“结构素描、精细素描、装饰素描、意象素描、超现实素描、综合材料素描、抽象素描和肌理素描”1等。用以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下文不以这种分类形式谈潘玉良“铁线描”的意义。而是从艺术家主体出发谈对设计素描教学的启发。潘玉良的女性视角对设计素描教学的思考。女性艺术家的感受能力、情感表达、思维方式、应对方法等,都是值得去开发的宝库。女性艺术家对待图像、形式、点、线、面、色彩等艺术元素的反馈、处理、解决的过程本身充满新意。在设计素描教学中看出不同性别的学生对待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面貌。但在教学中较少系统的阐述和认同女性学生在艺术语言上的异彩。在教学中男性的视角和语言往往占主导。所以创新教学模式,丢掉思想枷锁后的艺术元素会在学生的画笔下重新的组合、排列而换发活力。好的设计是有生命力的,作品会随着时间、环境展现出不同面貌,生长出不同的意义。好的设计素描亦是需要作者根据自身感受出发并投射出人文关怀。潘玉良的“铁线描”刚中带有柔情,“铁线描”中的女性人物形态多了几分女性的柔美,画面中的形象轮廓是经过女性细腻感受柔化过的。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女性学生发掘自身感触最深的艺术元素来创作。并在初学阶段多尝试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在反复中寻找最能表达自己感受的艺术语言。从自身感受出发,学习吸收潘玉良艺术中融合东西的思想观念。时代虽不同,但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反映,都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女性视角同样是经过文化浸润后的视角。有生命力的线条是既有文化的生命力又有个人主体的生命力。
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主动的对女性学生进行艺术语言上有倾向性的锤炼,例如根据整体画面中的节奏和韵律对线条的刚柔、粗细、缓急的表现;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尝试以性别分组写生创作,并区别不同分组方式在教学效果上带来的异同;在创作内容上做有意识的差异化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做差异化的管理;尝试传统水墨在设计素描中的运用;在结果评价多元化等。借助多元的教学方法拓展生命的体验空间。借助有生命力的创作主体去主动构建自身艺术语言的结构和逻辑并最终实现良好的艺术表达。潘玉良的文化主体意识对设计素描教学的启发。设计艺术是实用的艺术,基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间,是“造物”的重要环节。设计素描则是设计的根基。1919年德国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校,首度将设计素描的理论、形式和功能从传统素描中划分出来,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与工艺的统一”。创立之始有改造当时工艺物品粗制滥造、鱼龙混杂的状况,适应工业化生产的大趋势。众所周知,早期抽象主义艺术,构成主义、风格派画家对包豪斯艺术教学产生了具体深远影响,例如康定斯基、米罗等艺术家多数以抽象艺术见长,他们打破了传统的空间架构形成了西方式的抽象艺术,在艺术的平面化道路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吸收了东方艺术中的空间表达方式,点、线、面等绘画语言被提炼出来重新架构“造物”,对现代设计的产生了长远影响。设计艺术的实用性是从人性需求出发,并且呈现出文化的、实用的,精神的、物质的不同层次的特征。潘玉良的“铁线描”根植于传统,并主动融合西方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形成了全新的艺术面貌。对设计素描教学来说不仅在方法上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为设计艺术素描教学留下了借鉴、探索的财富。艺术创作的精神性和设计艺术的实用性决定潘玉良的探索成果——“铁线描”对于设计教学是一片沃土。传统艺术成果和最新艺术成果有时间上的先后但没有永恒的新旧之分。在设计素描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融进自己的体验感受和表达需求。认同并体验自身文化系统中的对时间、空间、生命的理解方式。挖掘新、旧艺术成果的新内涵并在此处基础上寻求多元的艺术表达方法。例如设计素描教学中尝试使用设计素描的表达手法转化潘玉良的艺术图像;收集解读古今中外线条这种历久弥新的艺术语言的表达效果等。
关键词:品牌;品牌生命力;品牌生命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110-02
1 品牌生命力的提出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企业寻求各种营销战略和策略以求得生存和发展,品牌战略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品牌营销也成为各营销管理者的重要营销策略。现代品牌观念,认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名称、一个图案,而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品牌具有生命有机体的特征,品牌有自己的个性、气质、属性和价值。品牌同生命体一样,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品牌要经历六个阶段组成,即品牌的创立阶段、稳固阶段、差异化阶段、模仿阶段、分化阶段和两极分化阶段(曼弗雷•布鲁恩)。1997年,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同产品一样,也要经历从出生、成长、成熟到衰退的过程。可口可乐品牌从1886到现在已经有122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许多品牌却只是昙花一现,像爱多VCD品牌只有短短4年的历史。这说明品牌是有生命力的,并且有强弱之分。
“生命”一直是哲学和生物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而“生命力”可被解释为维护生命活动的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将“生命力”人化到一个品牌上,是使其赋予生命的特征。品牌可以作为生命体来研究,品牌具有生命周期,因此,品牌也具有“生命力”。对于品牌生命力的界定:本文认为品牌生命力要突出其“生命力”的特征,因此从生命力的最初内涵出发,将品牌生命力界定为:维持企业各项活动的能力;是品牌在市场经济中所表现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
一个品牌是否具有生命力,将决定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一旦品牌具有生命力,将表现出无穷的力量,如可口可乐、吉利、万宝路、奔驰、宝洁等这些品牌只能使其竞争对手望其项背。因此,对于今天这样一个品牌显露的时代,一个品牌只有不断培育和增强其生命力,才能增强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到一个国家的品牌竞争力。
品牌生命力表现为品牌的生存力和发展力。其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如下四个方面:
(1)竞争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特征,是要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
(2)创新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另一个特征,即要保持品牌活力。
(3)时间延续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一个特征,品牌生命力强可以表现为一个好的品牌是可以永续存在的,品牌寿命很长。
(4)空间拓展性:这是品牌生命力中发展力的另一个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品牌延伸性和扩展性。
2 品牌生命力模型
通过品牌生命力的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可以知道品牌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品牌生命力具体构成如下:
(1)品牌生存力:包括竞争能力(差异化、成本领先、目标集聚)和创新能力(品牌创新)。
(2)品牌发展力:包括时间延续力(品牌寿命)和空间扩展力(品牌延伸)。
根据品牌生命力来源分析,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是由品牌差异化、品牌寿命、品牌创新、品牌延伸因素影响的。其中品牌寿命可以由品牌维护影响。由此,可以得出品牌生命力模型,如图1:
通过这个品牌生命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品牌生命力纵向表现为发展力即时间延续性和空间扩展性,横向表现为生存力即竞争性和创新性。品牌生命力边缘部分比较弱,随着生存力和发展力的增强,越到核心部分品牌生命力越强。并且生存力和发展力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对品牌生命力进行影响。
(1) 竞争能力分析:提到竞争能力,不得不提到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波特将竞争力分析的很深入,具体分析产业竞争中面对五个竞争力的威胁,即行业内部;新进入者;替代品;供方讨价还价能力;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根据这个五个竞争力,具体产业要实施的竞争战略可以有成本优势;标歧立异;目标集聚。借助于此,品牌生命力中生存力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竞争能力。对于品牌来讲,要生存,要体现竞争能力,那么品牌一定要标新立异。
(2)创新能力分析:消费者的需求随消费偏好和消费文化的变化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只有不断进行品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其品牌生存的能力。品牌创新可以指围绕品牌视觉系统、品牌名称、品牌延伸、品牌理念、品牌形象、品牌策略和战略的创新行为。更广意义上讲品牌创新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采用更科学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借助新市场和新组织引入,新的品牌理念的融入或品牌重新定位等等创新行为。
(3)时间延续能力分析: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表现为品牌寿命,根据调查,国内企业的平均品牌寿命不足7.3年,而入选《财富》500强的跨国企业平均寿命却长达40-50年,世界品牌实验室的世界500强的数据来看,品牌寿命超过100年的有209个之多,500年以上的就有5个。品牌寿命长,品牌的时间延续能力强,可以使这个品牌的生命力增强。这类时间延续能力强的品牌,并不遵循由导入期到衰退期的生命周期过程的规律,表现出它的生命可以无限的。科特勒在分析品牌生命周期过程时,也承认,现实的情况是,许多老品牌仍经久不衰,表现出超强的生命力。
(4)时间扩展能力分析:品牌的空间扩展能力表现为品牌的发展力。主要是品牌扩展和品牌延伸,品牌扩展能引起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立即接受和认同,并且可以为企业节约高额的宣传成本,品牌扩展和延伸能力强,说明企业的品牌发展能力好,品牌生命力强。这两个品牌策略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重要策略和营销手段。
3 增强品牌生命力的路径
(1)品牌竞争路径:根据波特的竞争力分析,基本竞争路径包括三方面。①要保持品牌差异性,就要塑造品牌的独特的个性,这是竞争者所无法模仿的有力武器。树立品牌个性要以市场和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品牌个性要有别于竞争品牌,又要与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相吻合。要将产品、企业、消费者、社会相结合。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品牌,征服消费者,战胜竞争对手,形成强势的差异化。②实现品牌的总成本领先,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用的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研究开发、服务、推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③利用品牌的目标集聚战略,通过主攻某个群体,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这种路径需要企业针对具体的战略目标,将企业的技能、资源结合起来。
(2)品牌创新路径:品牌创新是增强品牌生命力,品牌活力的重要途径。品牌创新可通过不同的维度来进行。推出新产品,走出老品牌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不利局面,使品牌重新增值。开发新市场,增加品牌的细分市场,寻找新的消费人群。进行新的品牌推广方式和品牌形象的重新塑造,满足变化的消费需求和市场环境,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还可以进行品牌的重新定位,发掘品牌的核心价值,走出品牌的低潮。这些创新方式关键是强调与竞争者的不同,与消费者需求相符合。而其推行的成功与否将关系到品牌的生死存亡。
(3)品牌延伸路径:这一路径是在企业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提升,并形成了品牌忠诚,品牌逐步或已经成为名牌的时候进行的。因此,可以借助现有的成功品牌延伸到其他产品上,这一策略可以使企业不需花费大量金钱树立新品牌形象并且可以降低新品牌失败的风险,也可以创造新的产品优势,扩大企业的市场覆盖率,提高品牌的扩展能力,增强品牌生命力。当然品牌延伸也不可随意进行,延伸产品必须与原产品关联度较高或作为原产品的补充,可以使消费者形成相关的联想,没有生搬硬套的感觉,成功地进行品牌延伸,否则,盲目地、冒失地采用品牌延伸战略,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风险,很多企业就是因为错误的采用品牌延伸策略而走向品牌生命的尽头。
(4)品牌维护路径:品牌维护首先是产品的维护,是要给品牌生命力一个坚实的基础,产品是品牌的载体,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保障产品的高质量,良好的外部设计和优质化的服务。其次,是要加强品牌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形成一套标准的管理体系。要从品牌战略,具体到品牌定位、品牌识别、品牌推广、品牌塑造等等方面形成一个规范的整体,加强对品牌的统一管理,形成各主要的方面的指标体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品牌知名度培育和管理,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重复购买。同时要加强对品牌的法律保护,实施严格的商标管理。再次,是要加强品牌诊断和品牌危机管理。通过品牌诊断,分析品牌状况,客观评价品牌形象,找出薄弱环节,及时地改进和维护。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品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品牌危机管理,品牌一旦出现危机问题,不但会使品牌形象损毁,也会导致企业无法再生存下去。因此,要加强品牌危机管理,组建专业化的品牌危机管理小组进行危机的预测和处理,并且要建立准确,灵敏的信息检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给予分析、研究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反馈系统,以保证品牌出现危机时,能马上反馈给企业,及时地进行补救和处理。
参考文献
[1][美]Jen Baskin. Corporate DNA: Learning From Life [M].Reed Educational &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1998.
[2]孙日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3]潘成云.品牌生命周期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9).
[4]王东民.品牌生命的复杂性和复杂的品牌生理生态学[J].商业研究,2004,(6).
【关键词】语文课堂 高中 生命关怀意识
新课改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对万物生命的关怀与重视,是人文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这样一种理念:“语文学科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正如林永强老师在其论文中所言:“高中语文新课程呼唤着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加强与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以对人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的高度关注,促进每个生命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对于林老师的论断,笔者感同身受,只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关怀意识,才能实现语文学科的三维教学目标,在深化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高中语文课堂生命关怀意识的概念界定
什么是高中语文课堂的生命关怀意识?笔者认为就是从生命关怀和情感教育出发,以高中语文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万物各色生命的存在,并思考生命的内在价值。通过这种洋溢着生命关怀意识的语文课堂,逐渐引导学者对自己、对他人、对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收获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渗透生命关怀意识的重要意义
1.完善学生人格与思想。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关怀意识是立足并肯定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个体人格与思想的培养,与重视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不同,它更注重满足学生的兴趣和人格发展。生命关怀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从书本文字中发现跃动着的生命体验,并用这些生命体验来丰富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完全掌握语文知识,而是以引导学生人格、心理的健康成长为根本工作。
2.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渗透生命关怀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开发智力。其实,生命关怀教育对智力的启发作用已经被诸多心理学家所证实,尤其是当代情感心理学家霍夫曼提出了的提干影响信息加工和组织记忆的实验论断,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孩子能够在同等环境中通过踊跃交流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相对而言智力更高。
3.加速语文知识积累与深化。将生命关怀作为穿插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它的载体必然是语文知识,以真实体验引起学生共鸣反而深化了语文知识在学生脑海的印象,使得学生对于知识有了更多体悟。只有有生命情感体验,才能主动和透彻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内涵,对于学生而言,此时的语文学习已经不是老师“逼迫”的强灌入脑的“呆板知识”,而是发自内心的语文学习欲望。
三、高中语文课堂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若干策略
1.结合教材、精心准备,深挖生命关怀教育亮点。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性和情感力,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篇章就是讲述作者的生命关怀理念,笔者在《我与地坛》这节课中让学生找出史铁生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语句来,并带领学生反复咀嚼“我为什么要出生?”“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了,一死了之?”等话语,使学生积极的探究和思考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当困难袭向生命的常态时,应该用怎样的行为来应对坎坷的命运。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带动学生正视人生挫折,让学生理解只要坚强的活着,勇敢的应对挑战,我们的生命将战无不胜,而我们的人生也就更加多姿多彩。
2.利用媒介、还原情境,唤醒学生生命关怀情感。谢海清老师认为: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语文学科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在《离太阳最近的树》一面配着课文中颇富哲理和深意的语句“我曾经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一座结实的山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一面配上一幅幅不同场景的红柳图片,凸显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催发学生生命关怀意识的萌芽,让学生承认自然的伟大,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身敬畏生命、尊重一切生命的思想。
3.渗入生活,延伸课外,升华学生生命关怀意识。笔者认为,生命关怀意识不仅仅要在语文课堂上体现,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带领学生将从书本中得来的生命关怀体验付诸于实践。如学习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课文时,作者用痛心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狼被全部猎杀后,鹿的数量剧增而使草原得到致命的破坏的结局,通篇课文传达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关怀理念。笔者鼓励学生在课下关心新闻曝光的民众随意放生巴西海龟而导致生态失衡等社会事件,鼓励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这些行为来理解如何正确的关怀生命,使得学生自主获得理性、科学关爱生命的启悟。
关键词:生物形态特征;景观小品设计;自然形态;造型语言
1 生物形态特征概述
自然中的很多生物形态,毫无疑问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丰富的设计素材库。如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或者有生命的小动物以及花草树木等植物,这些动植物经历了自然进化后不仅适应自然,而且其进化程度也接近完美。它们除了有结构精巧的造型之外,绚丽的颜色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人类希望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飞翔,于是模仿鸟制作了飞行器;希望像鱼一样在水中畅游,就模仿鱼型造船、鱼鳍造桨、鱼尾造舵;见到随风旋转的飞蓬草而制造出轮子,以及做成装有轮子的车……这些充满智慧的创作都是学习生物特征的思想意识与实践活动的成果,为人类古代文明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2 生物形态特征应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重要性
2.1 生物形态特征在设计中的运用实例
在中国传统景观设计中,运用生物形态特征进行设计的例子都很多,例如:苏州园林狮子林的假山借助仿生的形态模拟与佛教故事有关的人体、狮形、兽像等,喻佛理于其中,以达到渲染佛教气氛之目的;中国古典建筑装饰中的仿生造型运用则更加直接了当,莲花柱础、卷草、悬鱼等生物形态皆是直接表述。
西方的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生物形态作为拟化的对象。例如:在古埃及人们用沙草作为柱头的图案,到了古希腊则是以忍冬草的叶子变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景观设计中的巴洛可建筑和洛可可仿生纹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还有拜占庭建筑的洋葱头式的拱顶使其形态变得诙谐有趣。
2.2 生物形态特征应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重要性
研究生物形态特征在景观小品中的运用,从生物形态特征的形态、结构、色彩等角度出发,进行景观小品设计,不仅在景观小品的功能和美观上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同时还赋予产品形态以生命的象征。生物形态特征在景观小品设计的运用必将受到当代设计师的重视和大众的欢迎,也将成为景观小品设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3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步骤
3.1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思维模式
人类在漫长的设计长河中,寻找到两种设计语言,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自然的,相比之下,自然的更具有原创性。在设计的初步阶段可以从以下两种思维模式进行探索:
(1)从生物形态特征的概念联想到各种功能景观小品形态特征进行模拟设计,以希望生物形态特征“能设计什么”的单纯设计研究创新的思考与探求。
(2)从景观小品形态特征的概念联想到生物形态特征进行模拟设计,以某景观小品“可以是什么”的生物形态特征仿生造型的创新思考与探求。
3.2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于景观小品设计的步骤
经过这两方面对比、逆向分析之后,可遵循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1)根据生物自然形态的环境、组织结构、习性和属性,有目的地搜索生物资源,并对生物资源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归纳自然形态形成规律的方法,建立储存数据库。
(2)根据景观小品设计的目标与任务,提取生物形态特征等资料,进行全面比较、观察、筛选出对景观小品有科学技术性、造型意义等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认定。
(3)通过对生物形态特征与特性的研究与认定,用绘画的语言(素描、色彩等)表现其视觉形象空间关系以及结构特征,这是一个实验性的过程,“解析的过程”。
(4)通过解构分析法,运用平面构成设计、立体构成设计、色彩构成设计的方法,完成从具象形态特征到抽象形态的形式研究,将已有的设计形态表现为设计方案形式。
(5)通过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设计,将有意味的形态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景观小品模拟应用设计研究,最终创作出人工化的设计方案成果。
完成以上5个步骤后,设计出的方案是否能与所处的整体景观相融合,还要考虑景观主题、环境因素以及服务对象的精神需求。
4 生物形态特征运用在景观小品设计中的方法
4.1 仿生物形态设计法
自然界中的生物体,一般动植物、微生物等,对这些生物体所具有的外部空间中的图像认知的基础上,寻求对景观小品设计的新思路。仿生物形态设计法是景观小品仿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对生物外部图像美感特征与人类审美需求的表现。
4.2 仿生物结构设计法
自然生物的结构既是自然选择与进化的结果,也是决定生命形式与种类的重要因素,具有其独特的生命特征。仿生物结构设计法是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的观察,从其形态结构出发,结合不同小品设计需要进行创作,使景观小品具有生命的意义与结构的美感。
4.3 仿生物功能设计法
仿生物功能设计法指的是从自然生物的功能特征出发,结合设计的需要,在小品设计中模仿自然生物体的功能以提升景观小品功能价值。
4.4 仿生物色彩设计法
生物体的色彩是自然生物体生命存在的特征与需要,对小品设计来说更是自然美感的主要内容,是动植物生命功能演化过程的自然形态,其丰富的色彩关系与个性特征,对景观小品的色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4.5 仿生物肌理设计法
自然生物的肌理按其造型特点可划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类。视觉肌理就是像图案或纹样这些外在的表现形式,例如蛇纹、叶脉;触觉肌理就是纸质或革质这些表面质感,例如砂质、纸质。通过对生物肌理的设计创造,可增强景观小品形态的美感和表现力。
4.6 仿生物意象设计法
自然形态是意象创造的依据,生物意象就是赋予生物形象特定的美感和象征意义,创造新的人与生物的文化、审美关系,例如“莲”谐音“连”,“鱼”谐音“余”,莲花和鱼组合在一起,象征“连年有余”。仿生物意象设计法在小品设计中的运用,对景观的文化特征体现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