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竞技体育目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目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竞技体育目的

第1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论文摘 要:电子竞技运动是一项新兴的竞技体育项目,它与网络游戏有着很大的区别,这项运动在高校里开展有着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电子竞技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的意义的分析。提出了电子竞技进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电子竞技运动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软硬件设备为器械、在虚拟环境中、在统一的竞赛规则下进行的对抗性益智电子游戏运动。电子竞技运动现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第78项体育运动。电子竞技运动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反应和协调,可以培养参与者的团队精神和毅力,这项运动特别受到大学生们喜欢,在高等学校里开展这项运动有着广泛的基础。

1 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及分类

1.1 电子竞技运动的特点

电子竞技运动是由“电子”和“竞技”这两个基本元素组成的:这两个基本元素都为运动而服务的,“电子”是运动方式和手段,“竞技”是运动的目的

“电子”是指这项运动是借助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以各种软硬件及由其虚拟环境来进行的一种运动,这相当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器材和场地。这是电子竞技运动有别于传统体育的根本不同。

“竞技”即对抗、比赛。电子竞技运动和传统的体育的比赛一样都是按照一定的竞赛规则,并在这样的规则保障下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比赛。选手的技术水平,是要靠严格的训练来掌握和提高。

电子竞技运动和传统的体育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在社会上有广泛群众性,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欢和普遍参与。

1.2 电子竞技运动的分类

电子竞技运动目前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对抗类项目,主要有:反恐精英、星际争霸、魔兽争霸和FIFA2003等。另一类是休闲类项目,这类项目它是电子化的传统体育和民间娱乐项目,项目包括围棋、中国象棋、桥牌、麻将、台球等。

2 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区别

从历史渊源上来讲,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本是同根生,电子竞技运动与网络游戏都来源于电子游戏,只是各自依靠本身的特点而走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电子竞技运动项目由于具有的“对抗性”的游戏特征,最终成为体育项目的一种。电子竞技运动和网络游戏的最大区别就是电子竞技运动是体育项目,而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游戏。

2.1 本质上区别

电子竞技运动这项体育运动,其器械、场地及比赛环境等等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的。运动的方式是对抗和比赛,它有统一的规则和相同的技术手段,也有传统体育比赛中的技、战术。选手通过日常刻苦的的训练,提高自己与电子设备这些比赛器械相关设备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使用的速度、反应和配合等等综合能力和素质,通过技巧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获取在对抗中的胜利和好成绩。

网络游戏其运行的环境和电子竞技运动差不多,有些规则也很相近,但是网络游戏是以追求感受为目的的模拟和角色扮演,玩家体会的是自己角色的成长快乐,自娱自乐。

2.2 运行环境的区别

网络游戏和和电子竞技运动的运行环境都是依靠网络来实现的,网络游戏的运行环境是完全建立在国际互联网上的,它离开了互联网,根本就无法存在。而电子竞技运动所依赖的是局域网环境,甚至可以是两台电脑的直接联接,互联网只是电子竞技运动用来训练或娱乐的一种手段而已。

3 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基础条件

3.1 广泛的群众基础

高校的学生年龄在18~2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青年对网络游戏都十分喜欢,可以看出,如果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个人电脑的不断普及和电子竞技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竞技在高校将拥有更多的爱好者和参与者。

3.2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和充足和时间

高等院校作为教学和科研单位,有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这为学校电子竞技运动奠定了硬件基础。高校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能胜任电子竞技运动教学和指导的也会大有人在的,这为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提供了要才保障。南方学校夏季炎热,北方学校冬季寒冷,都不易开展室外活动,在这个时间段里是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最佳时间。

4 电子竞技进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4.1 选择适合学生的电子竞技项目

选择适合大学生开展的电子竞技项目,就要根据大学生生活特点和成长的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竞技的育人优势,要选择一些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的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毅力。例如可以选择象赛车、足球、蓝球等一些类似传统体育的项目。最好不去选择具有暴力、攻击、战斗倾向的电子竞技项目,如反恐精英、星际争霸等,此类项目很容易使大学产生好斗的想法,从而造成心理上障碍。

4.2 提高学生对电子竞技的认识

目前在部分老师和学生中还是把电子竞技运动看成是一种网络游戏,对这项运动的开展持有排斥的态度。认为电子竞技有碍学生的学习。为此就要求我们要向老师和学生们进行详细的介绍,介绍电子竞技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团队精神、协调能力,而且还可以锻炼和提高对现代信息社会的适应力。因此,改变对电子竞技的片面理解,消除人们对它的偏见,才能够使这项运动健康、文明有组织的开展。

4.3 建设一批专门的师资队伍

如果没有一批从事电子竞技教育的师资队伍,那么就很难开展电子竞技课程。其实在高校里拥有许多软件开发、软硬件维护和网络维护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教师,这些人都有过硬的电脑软硬件基础知识,对他们进行电子竞技运动的相关培训,会很容易地胜任电子竞技课程的教学工作。

4.4 配置相应的电子竞技运动设备

电子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除了与参与者的技术水平和心理环境有关以外,电脑硬件和比赛的环境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课程,电脑设备当然不能够过于落伍,而且每一新款游戏的推出对电脑软硬件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因此配置相应的电子竞技运动设备,是高校开展电子竞技运动课程的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第2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摘 要 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基地,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竞技体育作为湖南省竞技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体现湘南地区本身特色的同时必须适应湖南省及全国的发展形势。笔者运用专家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湘南地区传统项目学校管理现状和体育经费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传统项目学校 湘南地区 制度管理 经费

传统项目学校是我国培养优秀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支柱,是我国输送人才的重要梯队,湘南地区是湖南省输送竞技人才的重要地区,传统项目学校的制度管理模式的现状直接影响到传统项目的学校的发展,经费的使用情况对专业人才输送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湘南地区传统项目学校为研究主体,对传统项目学校中管理制度的现状和经费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通过查阅图书馆、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查阅了1998-2013年关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制度现状以及经费使用相关论文100余篇,了解当前国内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的趋势,为本论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论文研究需要,设计“教练员问卷”,“运动员问卷”对湘南地区30所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60名教练员(每个学校调查两位教练员)、180名学生(每个学校调查6名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

3.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以专访的形式对湘南地区体育局有关领导、高校的专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教练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和交流,获得了各方面人士对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归纳总结。

4.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6.0统计软件对所收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5.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

二、结论与建议

(一)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经费现状

1.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

我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学校自筹,二是各级政府和体育、教育部门的专项拨款。目前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体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学校的行政事业经费,省、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专项拨款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校的课余训练逐渐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体育产业的概念逐渐深入到学校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单靠上级部门的专门拨款已经限制了其快速有序的发展,很多学校便主动拓宽学校体育经费的筹资渠道,大有超前意识和惊人举措。例如个别学校发动母校情感攻势,让本校培养出来的在社会上有身份地位的商人来资助母校进行体育场馆的建设;永州地区新田县一中就采用向银行贷款来改建田径场,包括向世行贷款;为了临武县一中修建新的体育场馆场馆,县委领导带头捐款,以此带动全县机关部门为新场馆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耒阳市一中为了修建体育场,一方面让基建承包商带资入场动工,另一方面发动学校教职工捐资入股提息;还有一些学校在保证学校课余训练的前提下,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吸引社会各界人士进入场馆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并从中收取一定费用,这样既为人民大众提供了健身娱乐场所,又“取之于民,用之于体”,缓解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窘境。

2.湘南地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经费的现状

第3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项目预算 管理 项目利润

现在市场上的竞争更加,价格比以前更低,但是成本在增长,企业的负担很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很多企业生产经营非常困难。面对难题和压力,需要企业领导认清形势,创新机制和体制,从项目预算管理着手,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要进行改革,企业要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改善本企业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一、项目预算管理的强弱, 根本保证是体系制度

如何约束成本管理行为,确保企业项目责任目标的实施,增加公司经济效益,就要更加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有关制度。例如某些公司实行公司下设分公司,分公司下设项目部这样的三级管理体制,分公司是利润点和管理重心。这样分公司一级的管理就可以取消,另外建立企业项目管理委员会,使得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力度加强,工作重心向项目转移。

把项目管理作为主线,推行项目经理制,全方位推广“项目法”施工,把责任成本承包作为主要的施工办法,不断地革新、改进各项管理。使业务流程更加顺利,这样才能实现项目预算管理的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为了把项目责任成本落到实处,就必须实施项目成本测算

在改进管理体制,项目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并且管理效果很好的情况下。因为许多工程项目是一次的,所以就要要求各项目经理部和相关部门有关人员,在开工建设以前对每一个工程,研究不同的设计和组织施工,确保工期、质量、安全,还要进行不同设计效益的比较,选出一个最优方案,降低成本,项目部要依照选出的最优方案,编制设计和组织施工,并且上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门。企业项目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价格组成、价格分析、签订的合同以及编制的设计和组织施工措施,测算项目的成本。最终确定项目成本、上缴的利润和费用、人员设备等内部资源配置计划。

三、依据成本因素,完善成本控制

施工的方案、进度、质量安全等因素严重影响着项目预算管理的好坏,制约着项目成本中人力和物料的消耗。要完成项目预算管理,实现项目责任成本目标,当务之急是做好以下面四项工作:

(一)工资分配是否合理,影响职工的劳动积极

影响工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它也直接制约着项目直接成本的发生。关心职工收入的同时要考虑企业的承受力,劳动力价格是企业竞争力的一个因素,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非决定因素。产品市场竞争更多地体现在科技含量、质量可靠、周到服务、适销对路上,而不完全取决于生产成本。一味压低劳动力价格,确实节省生产成本,但同时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结果生产效率反而会下降。倘若陷入成本与效率轮番下降的恶性循环,企业只能倒闭。

(二)强化现场材料的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耗用资金最多的一个环节,它同时也是目前项目成本管理中普遍失控的环节,也是参与人员损公利己腐败产生的环节;材料采购和管理的优与劣关系到了整个项目成本管理的成败,它已成为对施工项目管理重点关注的领域;怎样做好材料采购管理,成为我们需要正视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采购管理,应该从两个层面着手,分别是从技术层面提高业务的执行能力和从系统建设方面创建采购的环境,并不断从这两个方面持续改进,最终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益。

(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施工组织设计

预算成本控制的关键是施工的合理安排,劳动组织与工程进度的速度相结合。与工程进度的加快相结合是最大的节约,反之就是最大的浪费,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体现在施工生产的全过程,施工的安排合理与否,劳动组织和技术进步与否,资源的配置科学与否决定着企业的成本水平。

(四)强化分包合同管理,也是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

分包工程的合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与项目之间上下联动,使整个管理过程透明化、程序化,形成一套系统的、规范化的操作程序,达到合作双方的双赢。分析分包工程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往往与未能规范合同签订和执行的程序有关。因为一项分包工程管理是否到位,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包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平。

四、为了保证项目预算管理,要对成本管理检查考核兑现

通过项目管理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项目管理是经营管理的核心工作,成本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建立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是确保实现成本目标的必要条件。强化全员的成本核算意识是实现项目经营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因此,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是体现企业整体管理水平重要环节。

五、推行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体会

科学的项目预算管理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今年,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开始推行项目预算管理,机电工程分公司5名财务经营人员按照“突出成本,创新经营,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在兰州、大连、玉门、克拉玛依等15个项目部展开了项目预算管理工作。

项目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对项目质量、进度与费用的集中控制,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预算范围内,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在一起,有条不紊地实现项目目标。企业财务经营人员要按照这一思路,使项目预算管理在各个项目部专业施工中有序推进,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乔雪莲著,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京: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2

第4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慕课;高等教育;教学模式

近年来,“慕课”的兴起成为促进国内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而“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概念往往又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慕课”借助于“翻转课堂”来实现,其本质是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把在传统课堂上完成的那些不需要互动的事情,更多地移到课外,让学生借助于互联网工具先自主去做,而课堂上宝贵的45分钟,教师通过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完成反思与评价,实现更有效、更高质量的教学。

“慕课”的实现手段就是学生在课前利用共享网络平台上的视频资源,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自学,完成视频里老师留下的练习。教师在管理后台可以获知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哪些学生在哪个知识点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堂上老师就不再花很多时间进行系统讲解,而是利用宝贵的面对面授课时间,聚焦主要问题,师生互动交流,组织有针对性的答疑及各种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的互动活动。“慕课”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将课堂的时间重点用于开展对学生深度学习更有价值的活动。

一、“慕课”实施的效果

(一)现行教育体制将深受冲击

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到“慕课”中,部分高校还将联合开发“慕课”课程,先从通识课程突破,将“慕课”引入正规教学,实现学分互认,通过“慕课”学习跨校积累学分,从而获得学位证。可想而知这将给现有的高等院校带来怎样的冲击。如何应对“慕课”对现行高等教育运行体制的冲击,是教育管理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教育理念大为改观

传统教师授课水平如何,只有观众才知道。但现在不同了,放在网络上,所有人都能说三道四。由此一来,教师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优缺点,有机会反省自己的教学及其效果。这对教师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慕课”来了,学生能在网上随时看到名家课程,那么谁还会去选修那些非名家主讲的相同主题课程呢?面对这样的状况,许多老师已经意识到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去听名家课程,而将课堂教学改为解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完成集体项目。从结果看,这种方法更有效,也颇受学生欢迎,因为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对教师而言,借助于“慕课”的大数据和云平台的支撑,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在哪个知识单元停留多长时间,反复回看了几遍,回答对了几道题……从而了解到学生哪方面学习有困难,并及时在课堂上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指导,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慕课”应借助“翻转课堂”来实现,但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门槛,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知识背景和技术素养。[1]“慕课”要求学生在家或课下观看网络视频课程,完成相应的学习项目。这有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学生可以跳过自己已掌握的内容,重复播放难懂或还没有掌握的部分。课堂上则主要与老师和同学一起互动,合作学习,老师的时间也不再用于讲授新课而用在答疑解惑,这样的效果远好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因为那样只能解决记忆层次和理解层次的问题,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据统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将过去传统课堂教学仅有55%的通过率提高到了91%,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有益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

“慕课”实施后会给传统教学带来极大的变化,产生强烈的冲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根本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都有可能提高,能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慕课”的发展瓶颈及解决的措施建议

“慕课”对于现在的中国教育来讲,还是比较高端的,以目前的发展水平来大面积推广“慕课”还不太现实,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比如网络支撑环境不够,教师水平达不到,经费没有保障等等。

(一)网络支撑环境不够。

实现“慕课”教学,需要有支撑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的软件环境,提供教学分析、评价与诊断功能。然而,作为新兴的学习方法,在技术和易访问性方面他们也遇到类似的挑战。科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接入(无论是通过移动设备或一般计算机)仍然没有在全球实现。在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们仍然无法参与到这种新兴的学习中,这种数字鸿沟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挑战。[2]

信息技术在“慕课”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对于个性化学习来说如虎添翼。有条件的学校应为学生开发个性化的电子教材、电子课件,充分开放网络,综合化地应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设施,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个性化学习,而不是仅仅只是支离破碎地利用信息技术,却仍采取整齐划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二)教师水平达不到

中国的教育信息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让老师学技术,第二阶段是让老师能够使用技术去教,第三阶段是根据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来变革教学。目前我们的教师大多还处在从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会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把握清楚,把知识教好,但还谈不上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中国式“慕课”应该是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结合的产物。引入“慕课”课程后,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综合能力是个挑战。因为所教的学生听了世界名师的课程,与这样的学生交流,老师也得有能够交流的学识才行。微视频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系统化,形成“知识图谱”,也叫做思维导图,再把测验、作业融入课程,减少实体作业的比例。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并进行探究创新。

课堂‘翻转’后,老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仅没有被削弱,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逼着老师改变‘以我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花更多时间去研究探究式、个性化的学习。

(三)制作成本太高,经费没有保障

制作“慕课”课程,教师大力投入和回报之间的矛盾,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通过“慕课”授课,给老师带来的成就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老师都在想尽心思要吸引学生能够选自己的课。制作完成一个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视频,教师往往需要在正常教学时间之外再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构架课程计划,而录制视频,仅有教师是不够的,还要有制作人、摄制团队、后期制作等工种,整个制作流程堪比电影大片。比如要设计主题展现,如何把声音、文字、图片等元素巧妙结合在一起。一些企业性质的“慕课”平台都有专门的视频制作团队,清华、北大在每门“慕课”课程上平均的投入是20万元人民币,而在美国,投入的所谓“课程装修费用”甚至高达上百万人民币。所以如果各个学校、每个老师都被鼓励去自己制作“慕课”课程,会造成极大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学校、平台和教师都应该改变教学理念,不应“各自为战”,而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效益和技术模式的互通,把知识要点的讲授交给大师,把学生的训练、拓展、辅导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去听那些已经“成熟”的精品网络课程,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为解答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完成集体项目。从结果看,这种方法更有效,也更受学生欢迎,因为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与主题的理解,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也是当今的“慕课”主流。

(四)没有一种符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慕课”标准

现阶段“慕课”仍定位在对传统课堂的补充与完善。

“慕课”的产生是基于美国的文化背景、美国人的价值观,本土化“慕课”一定要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去研究如何借鉴与创新。“慕课”进入中国必定会存在一个消化和探索的过程,如何确定一种统一通用的能够衡量课程质量(课程设计、授课方式、授课效果)的指标十分重要。依据这个指标体系,可以先做试点尝试,有了经验后再推广。到“慕课”平台上选择课程的学习者都是抱着极大的兴趣而来的,对他们来说,最在意的是课程的质量。要保证课程质量就意味着,平台方要对“慕课”课程进行严格筛选,并建立一定的评价机制。如果不能保证质量,而单纯追求使用者数量的话,学习者流失也是必然。

(五)“同伴学习”的约束力有限;“面对面交流感”的缺失无法弥补

尽管“慕课”有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它与真实的大学课堂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距离和差别。比如说,在学校的课堂上,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提出问题,并得到老师最有针对性的回答,直接互动交流,但在“慕课”上,就算学生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问题的答案,但却无法让思想碰撞出火花。学习者一开始抱着很大兴趣去上一门“慕课”课程,但仍会有面对网络时的孤独感和无组织感,这种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学习者提前中断学习的一个原因。

所以“慕课”课程中应尽量融入“同伴学习”的情景设计,如设置有大量练习题,学习者提交后,除了教师评分外,学习这门课的人之间互相评阅,还可以设计课程论坛,鼓励同伴在论坛中互相交流和答疑。即便如此,这种线上学习的情景还是难以构建出同学围坐一起的学习感受。此外,学生与教师之间“隔着屏幕”的交流感也远远低于面对面的交流感。所以仅有网络教学是不够的,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应该互为补充。

三、结束语

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因人施教,学生有效学习。一名合格的教师,授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信息,同时也要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

在大规模的“慕课”背景下,我们可以大胆预测未来: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根本改变。新型课堂正由传统的讲授式变为学生主动建构的课堂;在新型课堂关系中,老师是帮助学生获取问题答案和发展高阶能力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的学习不再那么依赖老师,而是自主的;同学之间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与互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学习目标,还将学会如何学习。未来的课堂上学生一定是处于主动地位的,而不再是被动的。

教师的职能将发生巨大变化。教师将分化为“慕课”资源的研发者和主导者、充分利用“慕课”资源的优秀课堂组织者以及课堂教学辅导员。

“慕课”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参考文献:

第5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调建筑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人和环境的协调性

关键词:单体建筑;传统建筑;协调性

Abstract: single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is more common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evel, but in single building project design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oncept has many striking resemblance, even in some ways since. Are strong

Building the harmonious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design and monomer and the environment of coordination

Keywords: single building;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虽多见于工程技术层面,但在单体建筑项目设计的实践中,其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同出一辙。都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性。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具体建设项目所处的地段环境,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为基础,有效地组织场地中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工作内容上看,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即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项目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项目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一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

城市规划也影响着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城市规划对场地设计的体现如下要求:1)体现在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的控制之上。2)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是具体性的,对项目场地设计一有更直接的影响,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项细则必须做出恰当切实的反映。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在现代建筑理论指导下偏重于工程实践。但我觉得在指导思想上与中国传统建筑是一致的,中国传统建筑是人们在理想环境追求的指导下,通过工程实践来营建诗意的空间。同样都强调建筑与环境和谐的重要性。

1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有相同的自然观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所赖以依存的对象是自然。作为人类营造家园的工程活动必须以大的自然环境为基础,不能妄想去征服自然。人类作为一个生于自然,根植于自然,受自然哺育的群体,只在乎用自然的方法去寻找并发展与自然系统一致的法则。应该说,自然法则指导和奠定所有合理的规划思想。当然,这种与自然的互动要通过一定的要素才能体现出来。项目场地设计中对诸要素的综合考虑必须放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作用的前提之下。

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于中国传统建筑的创作过程之中,而且始终贯穿于华夏文化与传统建筑的观念之中。作为中国所特有的宇宙观,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有机整体性上,不仅认为认识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是平等的,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在这种宇宙观念的指导下,“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总原则。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论,从天、地、人与自然结合的观念去看待事物并且长期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我们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同时,“道法自然”又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成为我们日常行为活动的最高指导原则。

2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有相同的有机整体观

如果说城市规划是从更大的范围考虑城市各元素之间,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则是从建筑具体地段环境来协调各方关系,但整体性的观念、和谐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在尊重具体地段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协调气候、土地、水、植物、建筑、人及道路、管网等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与具体地段相呼应,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景观特点的有机整体。

在场地规划的实践中,它既包括了整个建筑项目与地段环境的协调,尽可能少破坏自然环境,利用已有的自然环境;或采用合理的方式适当改造地段的环境使之符合人的理想环境要求,同时也包括了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工环境、建筑与室内外空间的相互贯通和交融,效仿自然界有机理念,创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中国的风水学与单体建筑项目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恰恰是风水学术中记载的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话题。

3 单体建筑项目设计与传统建筑具体处理手法上的一致性

在具体单体建筑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观察地形、地貌,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植被以及水文资料,作出合理的判断,进而形成符合具体地段环境场地的规划设计。与此同时,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相地理论里也同样讲究望、景、观、卜,“望”是从远处观看地形、地貌;“景”是考察地段与太阳高度角、风向的关系;“观”是去实地考察植被、水文情况;“卜”是指用龟背等器具来进行占卜。古人在进行完这些程序之后才具体来规划用地建造房屋。

在上述“天人合一”的认识论,“道法自然”的方法论及有机整体论的指导下,单体建筑项目设计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例如建筑的处理、树木的处理、水体的处理、道路的处理以及景观视觉处理都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建方式极其相似。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原则讲究“虽由人做,宛若天开”,因此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树木、建筑、水体及其道路的营建都极力模仿自然有机形式,恢复人对自然共生本性的回归,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环境。

4 单体建筑的处理-与环境共鸣的人工环境

建筑往往是一个基址上最重要的人工环境,是精神与物质的载体。物质可以通过具体的建造来完成,而精神需要与环境的共鸣设计来达到。西蒙兹认为理想的居所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并把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居住成败以及居住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于是在建筑具体处理上往往通过分析场地,结合地形恰当布置田园和建筑,适应地质构造,尽量减少对现存生态系统的干扰,反映气候条件并且考虑景观的布局,强调最佳的效果,整合各种要素,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中国园林中的建筑既要满足各种园林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是园林景物之一,园林建筑是与园林环境及自然景致充分结合的建筑,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地形及环境的有利条件。任何建筑设计时都应考虑环境,而园林建筑更甚。建筑在环境中的比重及分量应按环境构图要求权衡确定,环境是建筑创作的出发点。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是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第6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Multisim 10; 晶闸管; 调光电路; 计算机仿真

中图分类号:TN91934; 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10018603

调光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在教学中,它不仅是学习晶闸管应用的入门电路,也是中级维修电工电子技能实训的经典项目。调光电路内容涉及广,具体包括晶闸管、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等工作原理,以及控制角和同步触发的概念、控制角对被控电压的影响等。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借助传统的仪器仪表获取波形图来分析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利用Multisim 10软件进行实验仿真,可以动态直观地观察不同参数对调光电路性能的影响,对于理解原理,熟悉调试过程具有很大的帮助。

1 Multisim 10简介

Multisim 10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最新推出的版本。Multisim 10用软件的方法虚拟电子与电工元器件,虚拟电子与电工仪器和仪表,实现了“软件即元器件”、“软件即仪器”,是一个原理电路设计、电路功能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 10的元器件库提供了千种电路元器件供实验选用,也可以新建或扩充已有的元器件库,因此也很方便的在工程设计中使用。Multisim 10的虚拟测试仪器仪表种类齐全,有一般实验用的通用仪器,如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电源;而且还有一般实验室少有或没有的仪器,如波特图仪、字信号发生器等。

Multisim 10不仅可以设计、测试和演示各种电子电路,而且还具有较为详细的电路分析功能。可以完成电路的瞬态分析和稳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以帮助设计人员分析电路的性能。

2 调光电路设计

2.1 电路组成

调光电路如图1所示,由整流电路、触发电路和主电路3部分组成。VD1~V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和稳压管VDZ组成的稳压电路产生一个梯形波电压,用来作为单结晶体管的电源电压,也用来保证触发电路与主电路同步。充电回路(R2+R3)C1和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UT构成触发电路,用来产生晶闸管的同步触发脉冲。主电路由晶闸管VT1和照明灯X1组成,电源直接由220 V市电提供。

2.2 调光原理

接通电源前,电容C1上电压为零。接通电源后,电容C1经由R2、R3充电,电容的电压uC逐渐升高。当达到峰点电压UP时,PUT的e~b1间导通,电容上电压uC经e~b1向电阻R5放电。当电容上的电压uC降到谷点电压UV时,PUT恢复阻断状态。此后,电容C1又重新充电,重复上述过程,结果在电容C1上形成锯齿状电压,在R5上则形成脉冲电压。此脉冲电压作为可控硅VT1的触发信号。在VD1~VD4桥式整流输出的每一个半波时间内,振荡器产生的第一个脉冲为有效触发信号。调节R2的阻值,可改变触发脉冲的相位,控制晶闸管VT1的导通角,调节负载电压UX1的大小,从而控制灯泡亮度。

3 搭建仿真电路

按如图1所示电路搭建仿真电路。

图1 晶闸管调光电路变压器T1的选择与参数设置。选择路径为:双击基本元器件库快捷图标“”,打开“Select a Component”(选择一个元件)对话框,选择“”(变压器),在元件列表中选择“TS_IDEAL”(理想变压器),“OK ”确定。参数设置的目的是要把原边的交流220 V变成副边的交流36 V。因此,变比n=36/220=0.163 636 36≈0.163 4,所以在理想变压器属性对话框的“Value”选项卡中,设置“coefficient of coupling”(耦合系数)为0.163 4,其他参数不变。

稳压管VDZ选择型号为1N4745A(对应国产型号2CW11216 V、2DW6E),其稳定电流为15 mA,功率为1 W,稳定电压为16 V。

可编程单结晶体管PUT的选择。Mutilsim 10中可提供的PUT只有2N6027和2N6028两种,路径为:三极管元件库“”单结晶体管“”。程控单结晶体管PUT,又称可编程单结晶体管,实质上是一个N极门控晶闸管的功能,但因它与单结晶体管BUJ的用途相近,故纳入单结管之列。程控单结晶体管可用外部电阻取代内部基极电阻Rb1和Rb2,只需改变二者的电阻比,即可从外部调整其参数值。图1中PUT的分压比为:η=R6R6+R4=240240+120=23≈0.67 照明灯的选择与参数设置。选择路径为:指示器库“”虚拟灯“”。参数设置为:220 V,5 W。

电位器R2的增量步长“Increment”设为1%。其余元器件的型号和参数选择与设置参考图1。

4 仿真分析

第7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进入工业化高速发展阶段,以至于忽略了农业的发展。为了走出农业萎靡的状态,台湾做出了农业转型的决策,为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指出明路。最开始是农产果园为游客提供免费品尝来引起游客注意,然后慢慢的向休闲农业区发展,再然后开始兼顾农业与农场的发展,最后开发出多样化、规模大并具备体验性质的产品,实现全面发展,纵观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一共也是经历了这样的四个阶段。休闲农业的核心是实现农业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全面协调发展,经过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这样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逐渐的被人们就收并得到广泛的推广。

台湾休闲农业经营是将大众自然本来存在的景观、生态和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大自然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特色的完美融合,最后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通过游客与农业、农村的亲密接触,实现休闲体验目的。台湾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累积了各方面的经验,并收到来了显著成效,而大陆的农村休闲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我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借鉴台湾休闲农业成功的经验。

二、体验经济理论

早在上世纪40年代,体验经济就被提出来。在奥尔德森看来,仅仅的产品并不能真真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只有切身的从产品中体验才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在《未来的冲击》中,托勒夫曾表示,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最后发展到服务经济,经法发展最终将会转向体验经济,将来人们将会更趋向于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以服务为宗旨,利用商品体验吸引顾客,体验经济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社会演进阶段。按照不同的需求,可以分为娱乐、教育和审美等方面的体验,其主要特色是实现增加顾客的参与度,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并实现娱乐的过程。

三、休闲牧场体验旅游产品开发

经过长久以来的不断发展,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迅速,涉及到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发展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农业旅游的领导下,台湾地区各个休闲农业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台湾休闲牧场体验是休闲农业其中的一个小分支,其旅游产品是按照不同的体验内容分类的,一般来说,一个休闲牧场是包括多个不同性质的景区快的,每个区块满足游客的不同体验需求,比如说教育方面的体验、以娱乐为主的体验和审美体验等等。

(一)教育体验

台湾休闲牧场中一般设有教育农园区域,将农场天然的环境和资源充分利用,将牧场打造成为一个天然的户外课堂,成为一个兼具教学和休闲体验的地方。比如说台湾著名的飞牛休闲牧场,该牧场专门为乳牛、蝴蝶生态区和其他的可爱动物设计相应的区块,园林区域类的各种植物、蔬菜瓜果以及蝴蝶之类的昆虫都是现成的,每个植物都有挂牌对之进行标注,注明其相关信息,为游客们提供活生生的教材。另外,在牧场人员的带领下,游客们还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喂养小牛。小马儿等小动物,或者是去感受一下挤牛奶的乐趣,甚至可以将自己劳动所获的新鲜牛奶带回家,体验独特的劳动乐趣。休闲牧场开发的教育体验产品不仅仅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的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还可以学习知识性非常强的专业内容。通过全程亲自目睹了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并置身于真实的农村生活氛围里,让来自城市的游客们更加深刻的了解农村文化。

(二)娱乐体验

在休闲牧场里,游客们可以尽情的体验各种野外游乐项目。在台湾味全埔心牧场中,有规则简单但是乐趣十足的滚草包、套马挑战或者是骑马,另外牧场有非常多的牛,可以让游客们体验一下牛仔的乐趣,味全埔心牧场甚至配置了华丽的马车,游客们可以乘坐高大上的马车在牧场区域内游走观看,体验一次旧时的贵族待遇。味全埔心牧场区域范围较大,游客可以选择乘坐游览车一睹牧场风采,还有水上区域为游客们提供丰富的游乐活动。除此之外,牧场还设有专门的露营烤肉区。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牧场,让游客们享受无限的乐趣。

(三)审美体验产品

在牧场,最多也是最平常的莫过于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无际的草原以及成群结队的牛儿马儿,但是这些对于来自城市的游客们来说却是难得的风光。台湾的雪霸休闲农场位于海拔1923公尺高的地带,被人们称之为“山之巅,云之乡”,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自然景观独特,最让游客为之着迷的就是这里凉爽宜人的天气和美丽的风光,远离城市喧嚣,离开高楼大厦,置身云海之中,逍遥自在,看尽无限精致,享受大自然的美。雪霸休闲农场拥有著名的景观,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了极致的视觉盛宴,除此之外,雪霸休闲农场让游客们流连忘返的还有这里的奇异果和小蓝莓,因为农场主人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这里的水果香甜可口,深得游客喜爱,加上农场提供的现摘现吃的体验,雪霸休闲农场的常年游客不绝。

四、结束语

第8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招投标;技术经济性;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技术经济性

1)推行招投标制基本形成了由市场定价的价格机制,使工程价格更加趋于合理。推行招投标制最明显的表现是引入了激烈的竞争机制,这种市场竞争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在价格上的竞争。通过竞争确定出工程价格,使其趋于合理或下降,提高新建、改建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性。

2)推行招投标制能够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得到良好掌控。在建筑市场中,不同投标者的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是有差异的。通过推行招投标,总是那些个别劳动消耗水平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投标者获胜,这样便实现了生产力资源较优配置,也对不同投标者实行了优胜劣汰。面对激烈竞争的压力,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每个投标者都必须切实在降低自己个别劳动消耗水平上下功夫,这样将逐步而全面地降低社会平均劳动消耗水平,使工程价格更合理。

3)推行招投标制便于供求双方更好地相互选择,使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规律,进而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由于供求双方存在利益矛盾,采用招投标方式就为供求双方在较大范围内进行相互选择创造了条件,为需求者(如建筑单位、业主)与供给者(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在最佳点上结合提供了可能。需求者对供给者选择(即建设单位、业主对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选择)的基本出发点是“择优选择”,即选择那些报价较低、工期较短、具有良好业绩和管理水平的供给者,这样即为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新改建工程的技术经济性奠定了基础。

4)推行招投标制有利于规范价格行为,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得以贯彻。我国招投标活动有特定的机构进行管理,有严格的程序,有高素质的专家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群体评估与决策,能够避免盲目过度的竞争和营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对建筑领域中的腐败现象也有较强遏制作用,使工程价格形成过程变得公开、规范。

5)推行招投标制能够减少交易费用,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进而使工程建设其它成本有所降低。我国目前从招标、投标、开标、评标直至定标,均有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已进入制度化操作。招投标中,若干投标人在同一时间、地点报价竞争,在专家支持系统的评估下,以群体决策方式确定中标者,必然减少交易费用,对工程造价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当前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

当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标中的歧视性条款问题

招标人不合理提高投标人资质门槛,按其承诺的投标人设定资格条件和强制性履约标准,以排除其他潜在投标人,实现明招暗定目的。歧视性发标采取的办法是在招标文件中,将投标人的资质等级提高,或者按照其承诺的投标人的条件编制招标文件,给其他潜在投标人设置重重障碍,人为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

2.2 工程量清单报价,价款不做调整,导致投标人单方承担风险过大

目前财政投资等许多工程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有的是项目业主自己做,有的是业主委托招标机构来做。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业主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将清单成本压得很低。招标文件中规定总价包死,工程量在结算时不做调整。有的招标文件规定设计变更超过30%才做调整,这使得中标人的风险大增。由于招标文件一般都规定“固定清单报价,价格不做调整”,因此这部分增加的材料价款,全部转嫁给了中标人,这种招投标是不公平的。

2.3 招标人不给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的合理时间

《招标投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招标人应当确定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所需要的合理时间;但是,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 但实践中招标人留给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往往不足二十日,多数投标人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制出有竞争力的投标文件。

2.4 借总承包之名违法分包问题

建筑法规定:建设单位不得将建设项目肢解发包给多个施工企业。总承包单位可以将工程主体以外的其他分项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队伍。为了规避建筑法的上述规定,有的业主在进行招标时按建设工程总承包进行招标,却将挣钱的项目肢解分包出去,如外墙保温、内外墙乳胶漆、墙砖、电梯、消防、自来水、防水、弱电、强电、门窗、环境绿化、道路等等都被业主分包出去,由于分包承包人直接由业主控制,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在配合上极易产生矛盾,导致工程窝工、返工、质量标准下降。

2.5 “最低价”中标执行标准界定不清

《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作为投标人中标的条件。但实践中“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往往被曲解为“最低价”。《招标投标法》规定“投标价格低于成本价的除外”,这就给合理低价设定了底线,就是不得低于成本价。如果招投标过程中只重视报价的评审,而轻视技术标的评审或对技术标制作合格性的评审,按最低价中标,必然导致中标标准没有科学依据的问题。

2.6 串通投标、签订黑白合同问题

工程业主或招标机构与工程施工单位串通,先承诺后招标,内部串标,明招暗定,搞虚假招标,签订黑白合同的问题相当突出。所谓“黑合同”,就是业主在工程招标投标中,除了公开签订的合同外,又私下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强迫中标单位垫资带资承包、压低工程款等。“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相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建设方的利益。这个问题不仅相当普遍,而且难以查处。

2.7 招投标过程缺乏监督机制

由于招标投标法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参加评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与评标有关的其他情况。”因此,招标文件往往规定“不中标不解释”,投标人未中标原因不明,这就使评标标准的执行情况缺乏公开性,给招标人暗箱操作留有余地,给投标人投诉和维权设置了障碍。

3 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市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市场僧多粥少,投标人处干弱势地位,建筑市场为卖方市场;有的投标人在参与投标过程中,明知招标人严重违反法定招标投标程序,不依法招标、评标和定标,但投标人顾及自己在建筑市场的形象和声誉,害怕对将来招标投标产生不利影响,往往不敢采取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9篇:竞技体育目的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基于项目的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145―04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竞赛不仅能活跃校园学术氛围,还能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从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活动的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决定了学科竞赛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科学合理、有效的指导模式是学科竞赛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学科竞赛的形式和内容多样,不同的竞赛因其特点各异,相应的指导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仅探讨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构建问题。

一 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构建的依据

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作为一种考查和评价学生综合专业实践能力的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对学生而言,参与多媒体学科竞赛本质上是一项学习活动;对学校和老师而言,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是一项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多媒体学科竞赛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特征非常吻合,基于项目的学习从理论上对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构建具有指导价值,是我们构建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主要依据。

1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内涵与特征

(1) PBL的内涵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就是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的学习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和得到充分发展的学习[1]。其中“项目”(project)一词是管理学科中“项目”在教学领域的延伸、发展和具体运用[2]。管理学中项目管理的“项目”有如下含义:“项目就是以一套独特而相互联系的任务为前提,有效地利用资源,为实现一个特定目标所做的努力。”[3]“项目是创造特定产品和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4] 可见,PBL的核心内涵就是学习过程围绕某个具体项目进行。换句话讲,就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限内,通过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任务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学习活动,随着任务的完成,会产生特定的产品和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学习者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在动手实践、探索中获得新知,发展能力。PBL的宗旨是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把基于真实任务生成的知识和培养起来的能力作为最高的学业成就目标。PBL不仅重视学习结果,而且看重学习过程。

(2) PBL的特征

基于项目的学习具有多种特征[5] [6]:

1)学习情境真实而具体。基于项目的学习是按照实际需求立项的,项目一般取材于现实生活,学生面对的是真实而具体的任务,学习活动是基于现实生活进行的探究,学生通过探究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并掌握一定的技能。

2)学习内容综合而开放。基于项目的学习所涉及的任务都是综合而开放的,其综合性表现在PBL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个个项目之中,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开放性体现在PBL不局限于书本,也不局限于某个单一角度看待问题,它涉及的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而且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解决。

3)学习结果最终表现为作品。基于项目的学习有一个或一系列最终作品,而且学生之间要就作品制作进行交流,在讨论中得出结论并发现新的问题。

4)学习活动中强调合作。老师、学生以及涉及该项活动的所有人员相互合作, 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是一种密切合作的关系。

5)学习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基于项目的学习能促进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学生的最终作品能够与老师、家长以及商业团体进行交流和分享,甚至可以提供给商家在市面上销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学习过程中需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会用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支持其学习。

2 多媒体学科竞赛与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特征比较

多媒体学科竞赛与基于项目的学习特征非常吻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任务情境是真实而具体的。学生参与多媒体学科竞赛,需要完成一个真实而具体的任务,即产生一个作品,这与相关课程教学中完成的作业有所不同。

(2)涉及的内容是综合而开放的。当学生创作一个多媒体作品时,需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甚至还要涉及其他学科知识,单纯地依靠任何一门学科很难制作出高质量作品。

(3)都有一个或一系列的最终作品。多媒体竞赛的最终呈现方式是电子作品,选手们努力的目的就是完成一个或一组能得到认可的多媒体作品,优秀的作品还能推销给用户,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都是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多媒体竞赛作品的完成是一个创作过程,是一个通过不断探究的创新过程,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获得电子作品创作方面的原理性知识,并掌握电子作品的制作技能。

(5)都强调学习活动中的合作。参与竞赛的活动中老师、学生以及相关成员需要通力合作,这是顺利完成项目的基础。

(6)都要运用多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多媒体竞赛活动需要借助各类软硬件资源获取创作过程中的支持,这些资源为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多媒体学科竞赛作为学生创造性完成作品来参与的一项活动,实际上是学生亲历一个真实项目的过程,这里的项目正是“为创造特定产品和服务的一项有时限的任务”,即学生在一定时限内,借助多种资源创作电子作品的任务。而PBL的核心特征就是学生集中精力解决真实问题,并以作品的形式呈现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然后把作品推销给他人,成学习结果的分享。正是因为二者的相似性,使得基于项目的学习成为我们构建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主要依据。

二 基于项目的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

借鉴PBL的思想,我们构建了基于项目的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该模式是根据PBL的实施步骤以及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的流程构建的,指导活动主要围绕项目进行。具体来说,基于项目的学科竞赛指导模式是以社会或企业的真实或模拟项目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基于真实的任务环境完成项目选择、计划、实施、展示与评价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职业角色和职业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在操作上包括以下五个环节:项目确定、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参与竞赛、总结反思,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如图所示:

1 项目确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项目确定是多媒体竞赛活动的启动阶段,对于竞赛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选择项目,组建团队”。学生首先结合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体验以及企业和社会需求初步选择项目主题,然后在指导教师帮助下进行提炼、挖掘和提升,最终确定项目选题;项目确定之后,由学生发起并组建团队。

项目确定阶段,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要在学生初步选题的基础上,从新颖性、时代性、需求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予以把关,协助学生完成项目论证;团队是完成项目的基础,恰当的团队组合是成功的前提,教师应对团队组建提供指导性意见,鼓励和提倡优势互补的团队组合。团队的发起与组建一般应由项目最初提出者完成,若多人提出同样或类似提案,则经由协商产生一个项目负责人,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可由教师指定。需要指出的是,在项目确定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辅助学生”而非越殂代疱。

2 项目规划

谋定而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计划清楚。多媒体竞赛作品的创作也不例外,项目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计划,成员分工”。在完成项目确定并组建团队之后,项目小组要在负责人领导下制定全面而详细的规划,具体包括:明确项目范围,组员合理分工,制定项目进度表等。

在项目规划环节,指导教师首先要给学生集体传授制定项目规划的方法,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然后项目小组联系所创作的作品制定相应规划,明确项目范围即项目中要完成的所有工作,并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同时制定项目进度时间表。在制定项目规划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适时予以指导。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规划虽然是由项目负责人主要完成的,但规划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集体参与,协商确定。

3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产生竞赛作品的实质阶段,也是项目规划的具体落实,主要任务是“分工实施,形成作品”。项目实施以团队分工协作的形式展开,项目成员首先按照计划分头完成各自工作,然后整合形成完整作品。项目实施环节主要以填写项目开发文档的方式,对项目开展的各个步骤进行监督管理,明确每个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职责,即说明什么人什么阶段该完成什么任务,提交什么文档,完成情况如何。

教师在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宏观上监控项目实施的进展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适时提供资源、方法、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同时指导学生掌握团队协作策略,使各成员能积极投入创作活动并在协作中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协同工作,以保证项目团队高效、顺利完成任务。特别强调的是,在整个项目实施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使得各自完成的分项任务和创作的完整作品得以优化。

4 参与竞赛

作品完成后即进入参与竞赛阶段,主要任务是“参赛准备,现场答辩”。竞赛一般分初赛和复赛,初赛无需学生在场,而复赛则要学生参加。参与复赛是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学生在竞赛现场的表现非常关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清晰表达创作意图和作品亮点,能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甚至辩护,关系到是否能为参赛作品增色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参与竞赛的具体活动包括提炼作品特色,按规定提交作品及相关文本,答辩演练,现场展示并答辩。

教师在该环节的主要活动为:帮助学生提炼作品特色,指导学生撰写参赛文本,为学生答辩准备提供指导。教师在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答辩演练,演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现场表现力,使其能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具体任务是指导学生陈述和辩解,从态度、用语、声调、姿势、表情等侧面进行全方位指点,使学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清晰而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关键点、创新点。

5 总结反思

总结反思是指参赛结束后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完成自我总结和团队总结,目的在于积累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思维过程,使自己未来的探究活动更为有效。因此,总结反思是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总结反思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经验,寻找不足”。对学生来说,该阶段具体的活动是自我总结和团队总结。

总结反思阶段教师的活动是引导、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并组织交流汇报活动。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7]。对于多媒体学科竞赛来说,反思是对整个项目完成过程进行再认识的活动,还包括对参赛过程的再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总结个人和团队成功的经验,同时通过反思察觉自己和团队在完成项目、创作作品、参与竞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为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次、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与不足并予以解决和弥补的活动。反思是一个内隐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组织汇报活动等形式使反思的结果外显化。汇报活动既可以在小组(团队)内进行,也可以是小组(团队)间汇报、还可以在班级内演示汇报。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未获奖项的团队和学生,既要找出差距,也应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为下次参赛做好准备;教师也要总结指导的经验与不足,为日后的有效指导打好基础。

三 基于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的应用原则

基于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是宁波大学多媒体教学团队在多年指导竞赛的基础上,借鉴基于项目的学习思想,根据PBL的实施步骤以及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的流程构建的,在实际运作中已显现出其优势与实效,但该模式的应用也有一定的要求,需遵循一些原则。

1 以项目为中心的原则

基于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是以项目为中心的,指导活动主要围绕着项目来进行。虽然多媒体学科竞赛的最终产物是多媒体作品,但具体的指导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的制作上,而应该上升到项目开发与项目管理的高度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在亲历一个完整项目的过程中,掌握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培养管理项目的能力,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还需强调的一点是,该模式倡导来自社会或企业实际需求的真实项目,因为真实的任务对学生更具挑战性,因而也更有吸引力,学生所获也就更多。在我们的多媒体竞赛指导实践中,学生的很多项目选题都是来自社会或企业的真实需求,比如,第九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网站类作品一等奖《宁波地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设计软件》,DV类作品一等奖《记忆1944》,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竞赛课件类一等奖《荷花书苑网络学习平台》等。实践证明,通过基于真实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完成实际任务的能力,还加强了学生的项目意识,使其具备了项目策划和管理能力,这也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所必备的技能。

2 发挥团队指导的原则

基于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强调专业教师的团队指导作用,指导教师通过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能够克服单兵作战式指导的不足,提高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的质量。以网站类作品的指导为例,我们形成由具有策划能力、市场推广、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的教师以及美工、动画高手、编程人员组建的指导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多媒体竞赛作品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 提倡过程反思的原则

基于项目的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特别重视学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反思,在项目进展中,教师要鼓励并指导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总结项目开发与作品创作经验。事实上,反思不只是“总结反思”阶段的活动,而是贯穿于项目开展的始终。作为指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在项目进行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主动反思自己的工作路线和轨迹,从而不断调控完成项目任务的策略,提高项目开发的效率,积累项目开发与管理的实战经验。

4 虚实互相结合的原则

为了加强教师团队对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的指导工作,应该建立快捷有效的指导通道,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为此必须掌握一个虚实结合的原则,即将面对面指导与基于网络的远程指导结合起来。基于网络的远程指导既可以通过QQ、MSN、BLOG和BBS等通用性社会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专门开发的指导网站进行。在我们的实践中,开发了“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网站”,不仅实现了虚实指导途径和方式的交融,而且提供了多媒体学科竞赛资源库,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范例与素材,实践证明虚实交融的指导方式使得学科竞赛活动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虽然基于项目的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指导模式在实践中显现了其优势,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大学生多媒体学科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其他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需要从系统的角度予以考虑,其指导模式不能自成体系,独立运作,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机制、服务机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作为支撑和保障,对此,笔者将另行撰文论述。

参考文献

[1]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项目研究模式的学习概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28-30.

[2][5] 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19.

[3] (美)杰克•吉多,詹姆斯•P.克莱门斯著,张金成等译.成功的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21.

[4] 曾昊等.第一次做项目经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8.

[6] 高志军,陶玉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92-95.

[7] 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8):43-46.

On the Construct of Multimedia Subject Contest Instruction Model of Undergraduate Based on Project

WANG Hai-yanXU Jian-dong

(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