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中西文化不同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不同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不同点

第1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现代的英语教学除了要继承传统教学中的优点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教学的目的为中心来开展教学。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际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种跨文化现象。

那么什么是跨文化交际呢?

跨文化交际指的是本族语言与非本族语言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的说话方式和习惯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在人们的交流中,如果按照自己在特定文化背景环境下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障碍或冲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学习和了解一门语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就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交际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他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英语教学应该把重心放在学生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背景,让其真正能够正确地使用这门语言。

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

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其研究目的。即理解中西文化差异,适应文化冲击,培养交际技能。

实现跨文化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中西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其次,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再次,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

2.教学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目标

想了解另外一种文化相当困难,而要在另外一种文化中做到行为举止得体则更不容易,在语言学习中我们必须努力实现文化和知识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课堂上,根据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目的来看,文化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目标:

1让学生熟悉文化差异。

在我国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只要会语言,对文化的理解可以凭常识和习惯去解决。不可否认,文化偶合的现象是存在的,如英语中Long hair and short wit.(头发长,见识短);Idle is the root of all evil.(懒惰是万恶之源)等与汉语的理解基本相同。然而,常识通常都附带着文化背景的烙印,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完全用汉语的习惯去理解英语经常会出现歧义。因此,在强调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必须提高语用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超越其自身文化,并将事物看作是目标文化意愿成员。

不懂得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这门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英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第2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关键词: 礼仪文化;罪感文化;起源;作用机制;文明交流

东西方文明因有着文化本源差别,产生了“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不同。东方儒家“礼”的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对礼仪文化罪和感文化的发展有着根源的影响。“礼仪文化”一直被东方文化所传承,注重向善性,“罪感文化”根植在西方文化中,强调原罪性。两者的本源差异在各自文明中不断被推演和延续,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影响着东西方的思维模式、为人处事、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也给当今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借鉴。

一、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定义阐释

1. “礼”和“礼仪文化”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 礼”的一种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现代社会的“礼仪”从传统社会演变而来,已经成为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从伦理学的视角看,礼仪则是“礼”德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公德和行为道德的统一。因此要把握东方的“礼仪”文化,首先要领会“礼”。在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中,“礼”既被认为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野蛮与文明的分界线,又是儒家文化体系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思想意识和制度规则,长久以来成为约束社会成员、协调人际关系的社会规范与准则。

中国俗称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礼仪文化建设。“礼仪”最早的起源与祭神有关。《礼记・标题疏》中说:“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即,礼最初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的一种祭祀仪式,具有强烈的神秘感与敬畏感。孔孟之道将“礼”的情感基础与“仁”的精神内核作了沟通,使社会规范的外在性与道德主体的内在性相接轨。“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连词惯语,都体现出“礼文化”在儒家思想体系中起着突出的精神支撑作用。《荀子・礼论篇》中还写到:“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强调了欲与争、乱的关系,隐含了人以礼为善的行为准则。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礼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但其追求性善的根本思想传承至今。

2.“罪感文化”阐释

西方“罪感文化”成为确定的文化概念之前,“罪(Sin)”就己根深蒂固。基督教的原罪始于人类祖先亚当与夏娃偷吃恶之果被逐出伊甸园。西方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提出“原罪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有缺陷的,人需要有忏悔和悔悟之心。《圣经・诗篇》中说:“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天主教是广义的基督教中的一部分,其教义将“罪”解释为:对理性、真理和良心的冒犯,是由对特定物质的放纵的追求而导致失去对上帝和邻居的爱。简单地说,罪即对上帝的不服从。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受其传统的影响,人们认为思想和行为受制于凌驾万物之上、洞察一切的上帝,上帝会给人的善恶打分,也就是审判。西方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宗教文明滋养下成长的。在罪感文化中,基督徒常把自己看作罪人,其目的不在于放纵自己、否定善的存在,而在于摆脱罪恶、向善靠拢。“罪感文化”一词则首先由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提出。《菊与刀》中她将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总结为“罪感文化”,即“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

二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异同比较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存于不同的地域和文明,两者的最终目都在于抑罪扬善,只是前者侧重于“抑罪”,后者更加突出“扬善”;两者的劝善的方式都是促使人在社会生活中遵从各自的“道德标准”,使得人们一旦违背了那个标准,便会产生心灵上的不安或者懊悔、羞耻或罪恶的感觉,进而又促使人为了解脱这种不安而不再犯下相同的过错或罪恶,从而达到减恶增善的目的。但在中西文明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其不同点则成为文化冲突的重要研究对象。

1. 文化发展根源差异

基督教是西方罪感文化的支柱,罪感文化从中而来;“礼”虽最早起源于祭神,但并没有固定的神的形象,而发到到儒家文化推崇的“礼”“仁”思想,则已成为强调“人”性本善。即,罪感的文化聚焦于人性的否定的一面,礼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性中的肯定的一面,体现了中西想文化的根本差别之一。

2. 作用机制差异

根源的差异,也使得“罪感文化”和“礼文化”的“导人以善”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倚重内部力量,后者更多依靠外部力量。西方人注重个人主义观念,“罪感文化”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通过该标准发展人的良心,其向善力量是以自发和主动为主的,即强调内因:一个人只要犯下“罪恶”,违背了那个“绝对的道德标准”,无须外力的参与,灵魂上便会感到不安。中国礼文化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礼文化”之“礼”,一方面也要求节欲存理,控制本能欲望,另一方面,“礼”更表现为具体的集体行为规范,如一整套制度仪式,是德的保证。《荀子・修身》写到:“礼者, 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礼就是要端正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的礼教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即“礼仪文化”中向善的力量主要是外部的促醒和推动,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的人,时刻需要有外部制度、规则或舆论压力来促其向善;如果缺少了外部的压力,向善的力量便不会像“罪感文化”中的那样自然而强大。

三、“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影响下的中西文明交流

中西文明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即异质文明。对中西方文化的本体作比较,就会发现其差异表现为“人本”与“神本”的不同。东方礼仪文化首先崇尚个体世界的道德操守,弘扬个体心性,认为个体完善的追求是需要社会来验证的;西方的罪感文化中有神的存在,神是道德完美的化身,审视、督促人们坚守良知,神引导人们向善,人们甘认自己是不完善的。文化根源不同、导向机制的不同等,使得“礼文化”和“罪感文化”生发出不同的意义,影响着东西方的文明理念和对话。

如发生在明末清初中西教会内部、后扩展到罗马教廷和清朝康熙皇帝之间的“中国礼仪之争”,让中国人和欧洲人首次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争论的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中的礼制问题,即关系到儒家的“敬天”、“祭祖”、“祀孔”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判断中国礼仪是否是一种宗教:如果是,中国人的宗教是“偶像崇拜”,是“异端”,严格神教教义的天主教是不能接受其兼信另外一种宗教中的“上帝”的;如果不是,则可以宽容。争论持续了三百多年后,1714年罗马教廷禁止了其教徒行中国礼仪,同时康熙皇帝也驱逐了传教士。直到1939年,文化环境逐渐改变,双方宽容精神提高,罗马教廷才废除了禁令,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天主教教徒被重新允许举行中国礼仪。这场“礼仪之争”在18世纪的欧洲和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是中西宗教之争,而实质则是中西文化的冲突。

另一方面,异文化中的特质因素总是能导致一些非同寻常的思想解放,这是文化交流和比较的真谛。“中国礼仪之争”的结论认为:中国文化是人文主义的,非宗教的,伦理型的,是值得启蒙运动中的西方人仿效的。这使当时欧洲人了解了神秘的“东方大帝国”,形成了关于中国文化的基本概念;同时,这一争论深深影响了包括伏尔泰、孟德斯鸡、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家,尤其是影响了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促进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变革。由此,这场根于“礼”的文化争论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热门话题,对中西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其深刻的社会影响至今尚存。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在未来应该怎样发展以适应新的需要已经成为另一个重要的话题。笔者认为,在个性解放的国际化大背景下,应逐渐淡化“礼”作为社会政治秩序或国家机构模式的功能,突出其作为人际交往及品德修养的规范准则的功能,通过批判性道德教育,使其渐进地成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国际交流、社会交往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原则,同时肯定和弘扬“礼文化”倡导民本、主张“内省”、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观念,以进一步推进中西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

四、结语

“礼仪文化”和“罪感文化”虽然根植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地域环境,两者最终理想都是要追求善的世界,但在劝善方式、导向机制方面各有不同。西方文化中罪感的产生是“我”犯了罪,如同保罗在《罗马书》所说:“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礼”在旧时原是群众共同生活必须遵守的外在生活原则,但作为维系道德人心的观念,是现有法文化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也是“礼”在当今中国寻求新发展的重要伦理依托之一。随着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愈来愈多、愈来愈深入。无论面对“礼仪文化”还是“罪感文化”,我们首先要认清其文明移植性,汲取两种文化中赞赏勇于承认错误、真诚悔过的行为理念,不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相互吸纳,才能为各自注入新鲜血液,使双方获得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宗坤. 原罪与正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李天纲. 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45.

[3]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文化类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65.

[4]摩罗.原罪意识与忏悔意识起源及宗教分析[J].中国文化,2007, (2): 51-60.

[5]彭林.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 北京:中华书局,2004:8.

第3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思维;语言;影响;观察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52-03

思维方式可以看成是一个由知识、方法、 智力、 情感、习惯等要素相互作用及联系的复杂的有机系统,上述要素的特征及其结构对思维方式的特征、性质、类型起关键作用,最终对思维方式的差异起决定性作用[1]。语言、文化、思维方式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思维通过语言承载,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化是语言与思维相互融合的积淀产物。

思维方式同时也是语言、文化间的沟通桥梁,属于人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从深层次来说,思维方式作为人类文化现象中的本质体现,对人类的文化及行为有支配性的作用。因此,对中西文化的思维形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文化魅力,同时也能提高人类整体思维能力,推动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

(一)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

中国传统理念追求“夫大人者,以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乾卦・文言》),渴望达到天人同体同德的“圆满”境界。所以在语言表达上,无论是中国人说的话,还是写的文章,最终还会回归到原点。此种螺旋型的思维直接引起汉语呈螺旋式的结构,采取此方式针对某种问题进行说明,而不采取直接切入主题的方式。八股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就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与之相反,主张“天人相分”的西方宇宙观,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并且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西方人认为说话和做文章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可以看到,英语语篇通常包含导入、主题、支撑和结论四个部分,一般按直线展开,切入主题后进行中心思想的阐述,其次对主题采取分点进行论述,最终获取结论。整个语篇为统一的完整体,其思想要与语义直接相关,辅助一些连接手段连接各段,形成直线流动的实体。

(二)整体思维与个体解析性思维[2]

汉语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 综合性和直观性的特点,特别强调内部和外部世界的统一。此思维模式一方面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达到认知,另一方面使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谐得到认可。这种思维模式下的认识机制,使得东方人在人际交往环境中能准确捕捉对方的情感变化。以此可见,汉族人的思维方式有强烈的整体性,强调关于领悟的全过程及整体的感知,并对此进行类比及推理。而在西方人的眼中天人是对立的,主体的任务是解析客体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界,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等并做深入浅出的研究分析,通常对待一个问题,他们会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然后论证,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为止。著名学者季羡林有过评价,“东西方文化最根本的不同表现在思维模式方面,这是其他一切不同点的基础和来源, 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

二、中西思维形态的差异影响着

汉英语言的发展(一)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形态下的差异

1.汉英语言在表述上存在笼统与精确之分

在中西方思维形态的差异性影响下,汉英两种语言在关于语言词汇或语句的表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传统思维形态影响下的汉语语言在语言表述方面显得比较笼统,听者在接受、理解并回答他人所提出的问题或观点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整个句子的语言环境。而受到西方思维形态而形成的英语语言在句意表述上却显得特别精确,一个词对应一个意思、一句话对应一种语意。大多数英语语言或语句都是可以抛开当时的语言使用情境而独立存在,并且其语句含义与语言表述意思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3]。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吃饭了吗?”这是汉语的常用表述,听话的人可以根据现在的时间来推断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而西方人却很少有这样笼统的表述,尽管英语中有meal这个单词的存在,他们也不会说“Did you have a meal?”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他们会说“Did you have breakfast/ lunch/dinner?”译成英语时,则须将breakfast、 lunch、 supper 分得清清楚楚。可以看出英语语言表达上靠的是理性的把握,用词必须要精确、明晰。

2.汉英两种语言在构词方式上的不同

汉民族的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属于直觉和感悟性的思维,即强调整体感知和意向思维。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汉民族用以表达直觉思维的汉字,一般为自源性的表意文字[4]。在汉语言的长期发展及形式汉字的过程中,采取了形声字作为主体,部首来统率作为形式,是汉民族语言的整体思维的集中体现。如“江、河、湖、海”等汉字组成,很容易看出都与水有关。如“ 骂、鸣、唱、吃、叫” 等都与口有关。可以看出, 汉字的构成组合形成了一个规范的文字整理体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形类系统中的一份子。在汉字的书写方式和汉语词语的构成方式上,汉民族的整体性类比推理思维方式也有体现,对于多音节的词语,汉语首先确定一个大类署名后进行区分。

3.两种语言的语法构成不同

在英语的语法构成中,每一种语法意义都有一个明确固定的形式,因此它具有清晰的形态标志, 如名词复数加S, 单词以y结尾,把y变成i加es,进行时be+ ing,动词被动态由be+ 过去分词构成等。通过这些标志,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很容易被识别出来。总结可看出,英语注重形合,以形统意为特点[5]。无论是在词和短语的构成上,还是在句子的构成上,汉语一般都没有形式上的标志,组合基本上是以整体关系确定构成, 组词造句只注重意义的表达, 也不在乎形式上的统一,可看成是一个形散意合的系统,汉语的特点可精确概括为以意统形。

(二)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形态上表现出的结构差别[6]

1.中西两种语言在语句结构上主题和主语的差别

由于英美人重抽象思维,而汉语民族重形象思维,导致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汉字是一种三维的表意文字 ( word writing),可以望形生义。相反,起源于拉丁文字的英语,属于一维的表音文字 ( sound writing),也可以叫拼音文字,它的形象性、直观性都不如汉字好。以形合为特点的英语属于主语突出的语言( subject-prominent),用以表述句子的主语通常就是主题;以意合为特点的汉语属于主题突出的语言(topic-prominent),主题不是采取句子的主语进行表述[7]。中国学生容易受到汉语逻辑的影响,将汉语的主语也当作英语的主语,从而造出的英语句子为“The sky has no clouds. ”可是,在英语的习惯性表达方式中,此句的主语应为“万里无云”,天空却是地点状语,也能换为行式主语it进行代替,因此,英语中的正确表达为 “Its cloudless”,也能写为 “There is no cloud in the sky”。

2.中西两种语言在修辞和连接手段上的差异

除此之外,汉语和英语的结构性差异还具体以语篇的连贯连接与修辞为体现。在汉语当中,使用者中无须借助语法、词汇等对整个语句进行衔接,要想语句通顺、句意表示明确仅仅需要做到保证词语与句子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即可,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各种语用因素及语境将汉语连贯成完整的语篇。而英语则需要靠语法及词汇进行衔接,即需要从语言形式上将词语与句子相结合,连贯为整体的语篇。我们在英语的学习中,不难发现在英语语言词汇构成当中,关系词的构成就占据了一大部分,而这部分关系词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来表示句子之间的关系,很显然,这种情况在汉语语言当中是非常少见的。英语中大量使用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定语从句等进行主从关系的表达,但区别于汉语,其表达一般采用并列的结构[8]。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中有多个动作的修辞,也没用什么语法结构,但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人物丰满的形象。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意合”的句子结构过于松散。

3.中西两种语言在思维模式应用上的差别

从句型结构上看,在英语中,复合句较多,重心大多都在句子结构的最前方,这基于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把主要信息置于开头,紧接着再阐述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此类思维模式导致英语的句式为直线型。也是为何在我们的英语学习中,先需要学习以主-谓作为核心的结构,然后学习借助连词与介词进行宾、状、补和从句等成分的连接。而多用短句或简单句的汉语则不同,它的句式重心在后方。这基于汉语的写作习惯,写文章时习惯在开头从侧面说明事情,中间论述,最后画龙点睛,得出中心论点,所以句式结构呈螺旋型。在汉语句子中,由于大量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的结构,所以动词较多。另外,理解这两种思维习惯的差异,我们也可以从否定词在英汉语言的位置不同来理解,举一个最典型的结构:我想他不会去学校了( I don’t think he will go to school)。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思维形态上是螺旋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整体思维和个体解析思维的特点,东西方的哲学体系、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等方面是形成这种思维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整体思维和个人思维层面上英汉语言的种种差异表现,造成了句子和篇章结构上的种种差异表现。

[参考文献][1]张朝霞,田野.思维模式差异与汉英语言异质性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2]王红.浅议中西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及其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凤,王慧晶.中西思维形态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3).

[4]吴咏梅.跨文化交流中汉英语言思维的差异比较[J].现代传播,2011,(7).

[5]敬南菲.浅析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胡胜高.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的影响[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2).

第4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策略

一、引言

现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学也愈加重视对英语国家人文、地貌、文化、习俗等人文知识的教学。然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使得这一教学活动出现了严重弊端,即: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而忽略母语文化的习得,这对英语活动中的实际交流产生了极大阻碍。因此,平衡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关系,增强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根本。探索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的现实课题。

二、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策略

1.修订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同时要注意加强西方文化知识的输入。对于中国文化教学方面的要求,《教学要求》仅在英语学习的更高要求层次的“翻译能力”方面提出了“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其他内容没有作相关阐述。《教学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总指导方针,而作为纲领性的文件,它并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提出相应要求,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孤立于母语文化之外而进行。要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大纲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是首要举措。教学大纲应该坚持文化教育的多维性、层次性,以及文化教育的阶段性和文化项目的实用性。大纲应明确列出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需要掌握或熟知的中国文化词汇和短语的英语表达,以这样的教学大纲为核心开展的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双语精英”。规定性的指导原则和要求,将从更宏观的角度规范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内容,从而逐渐改变“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2.完善教材内容

目前使用的大学英语教科书很少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所采用的绝大多数课文都节选自英语报刊或英语文学作品,或者直接引进英语原版教材。我国高校在外语教材设置中应加强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有必要在教材中增加中国文化的比例,以及相关文化背景介绍的范围。例如,教材中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可以在章节之前增加相关的背景知识作为教材补充或者课外阅读内容,而涉及英美文化的文章则可以增加中国文化对比的内容。此外,在课文注释及课后习题的设置中,同样可以增加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扩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范围,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当然,通过教材设置各种文化主题,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文化的自觉性,也是当前文化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3.优化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可以将中国文化纳入课程设置范围,开设着重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的选修课,如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概况》(廖华英著)、《中国文化英语教程》(叶郎,朱良志著),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底蕴,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所以学校可以围绕此类体现中国文化的教材开设选修课。由于《教学大纲》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导致实际教学中中国文化课程设置得不到充分重视。因此,加大中国文化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是首要问题。对中国文化的课程设置可以分类展开,在必修课中设置一门关于中国文化的综合课程,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广度,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选修课中开设关于民俗、宗教、农业、礼仪、地理山川等分支课程,深化学生对相关文化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的综合能力。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中增设了“中国文化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特色限选课程,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学生用英语弘扬中国文化的意识和能力,传播中华文明。

4.改进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文化对比分析的方法,不断向学生渗透本族文化意识。鼓励学生多参加教学活动,如文化讨论、文化交际活动等,激发学生参加文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从授课语言、授课模式,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加以改进。对于中国文化类课程,应采用英文为主、中英文结合的授课方式,既可以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内容的掌握,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述能力。在中国文化的英语教学中,应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相关作业增强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英语教师在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的同时,可以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如教师可以以课文涉及的话题为出发点,找出中西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这样既能加强学生对中西文化的理解,又能让他们学到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翻译教学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翻译的过程是对一种语言进行解码,而后对另外一种语言重新编码的过程。教学中增加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句子或篇章进行翻译,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领悟母语文化的精髓。

5.完善教学评估

评估测试对于中国文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如果缺少这一环节,中国文化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就难以落实。可以利用考试来引起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重视。英语考试可以在考查语言知识点为主的基础上,增添对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查。建议根据课程的性质来设计测试形式及内容等,如可以增加文化知识的考题,也可以要求学生写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在英语口语考试中,也可以设置与中国文化有关的话题。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拟增设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内容的段落汉译英,这说明我国从事英语教育的专家和学者们已经高度关注到了中国文化失语问题,正积极努力采取措施,试图通过增加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促使学生加强对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及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6.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能够体现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英文期刊,如China Daily,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对材料进行话题讨论、拓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收听、观看一些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英文节目(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CCTV9等)或电影,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电影,使他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如话剧表演在中国文化的学习方面也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剧本内容为依托,鼓励学生通过大胆想象,以英语形式表现中国传统艺术,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此外,学生可自主组织社团活动,如辩论赛、背诵赛,让各专业、各年级的同学参与其中,学习和交流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还可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文化交流大使大赛、中国文化英语演讲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知识。

三、结语

外语教学,不仅包括语言教学,而且包括文化教学;不仅要引入西方文化,而且要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平等的文化意识,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正视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严重缺失的现实,教师必须调整课堂教学,增加本文化的融入,克服困难与挑战,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6(6).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育出版社,2008.

[3]王昆芳.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认同教育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0(8).

[4]于兰,王晓辉.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渤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5).

[5]易兴霞.大学英语教学中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对策探讨[J].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增刊).

第5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 文化体验理论 英语文化体验

一、引言

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经常同时使用多种符号工具表达意义或创造信息。在许多情况下,语言与其他符号资源各有所长,相互协调,形成统一的有机体,一起构建整体意义。Matthiessen认为,语言内在本质就是多模态的,语篇的媒介可以多种多样。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系统功能符号学者开始关注多模态话语中模态间的分工与整合。Royce T(研究了不同符号在多模态话语的互补性,及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多模态的系统性。我国学者对多模态话语课堂研究成果较为广泛,包括多模态课堂PPT设计和运用效果(张征,2010),教师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张德禄,李玉香,2012)及多模态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感染效果(胥国红,2010;张德禄,王璐,2010;刘秀丽等,2013)。多模态教学设计模式的构想和课程的多模态改革研究是近两年的研究亮点,郭万群把间性理论作为多模态教学实践的哲学视角,介绍了多模态课堂教学设计原则模型,可见构建多模态话语环境已成为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英语教学的趋势。本文结合文化体验理论,对多模态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体验进行研究,旨在为多模态话语研究探索新的视角。

二、文化体验理论与文化教学

Patrick R. Moran认为文化体验是与另一种生活方式的碰撞。它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化内涵、学生介入内涵的活动、预期或实现的结果、学习内容和师生形成关联的实质。

“文化体验”正是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主要特色,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对外国文化的体验过程。文化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验,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鼓励学生体验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形成一种有意识的、显性的、体验性的“文化体验”。“文化体验”在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学生获得相关的文化体验之后,通过交流自己的体验,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积极的文化体验要通过积极的文化实践的教学实现。可见文化体验观对英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启示。

三、多模态话语环境下的英语文化体验式教学

1.文化信息的多模态呈现

文化信息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居所、艺术形态等。虽然文化信息涵盖的范围很广,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家庭等,但它往往是文化教学中最直接的内容,也是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挖掘的内容。

在文化教学中,对于文化信息的体验式学习,最主要的任务是理解、识别和认知。在掌握用于描述及识别文化信息语言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分析文化信息在文化学习中的角色。在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搜集色彩分明的图片,插入恰当的音乐或歌曲,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音像资料和外教资源,下载与讲授文化内容相关的英文电影片段或纪录片片段,努力为学生创造出一个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体验环境。

2.文化实践的多模态协同

文化实践主要包含运作、行为、场景化活动及生平经历。运作是指对文化产品和信息的操作,例如如何使用西餐餐具、英语国家日常礼仪、禁忌等。行为指的是仪式化的交际实践,比如问候、告别、赞扬等。场景化活动是扩展性的交际实践。生平经历指的是文化信息中人物的生平经历,如人物传记、文学、电影中人物的生活经历等。在文化体验式教学中,文化实践的关键在于认知、分析、理解和体验,对文化实践的教学往往难于文化信息的输入。

面对纷繁多杂的视听资料,如果选择不当,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削弱。教师要创设相关文化情境,引导学生协作与进行会话实践等。对经典的电影台词进行背诵,在课堂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影片配音比赛,经典的画面、熟悉的情节,可以使学生迅速融入故事中,进入表演状态,亲身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对经典的电影片段,除了可以安排学生做Role playing外,还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进行赏析。教师选择代表性的片段,在播放片段前,讲解其中的语句、短语、俚语及习惯用法,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知识的能力。练习与选段相关的题目,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对影片情节、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充分理解和消化。这种多模态的教学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体验。

3.文化意识的多模态培养

语言和文化具有动态性,学生除了具有对课本文化内容的认知外,还必须具备文化意识即指对本民族和外民族文化的敏感度。对于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不同点持“中立”态度,不将交往中的差异归于个人问题,而能理智地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和理解。对目前的中国外语教学来说,培养文化意识的方式有很多,外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尤为重要。外语教师本人首先应有跨文化交际意识,才可能从宏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积极搜集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采用案例分析和任务型教学方法都是很有效的方法,

学生应该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外有步骤、有计划地广泛阅读有关中西文化的各类书籍,以增强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各年级教师可以列出具体而翔实的阅读参考书目。另外,欣赏英文原版电影、电视剧等是重要途径。图书和影视作品的内容可采用分层法,低年级适合侧重了解人们创造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产品、人际关系,以及规范化的社会制度等,高年级则应侧重学习文化的内核,包括价值观念和观念指导下人们的行为规范。

四、结语

文化体验理论告诉我们,文化教学不仅仅要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更要引导学生成为有意识的文化学习者、积极的体验者。在多模态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必须懂得该把什么带进课堂,分析不同模态的协同作用,同时也要分辨不同的文化学习结果。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或构建不同的文化学习内容,使学生真正在多模态教学中进行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1]Moran,P.R.Teaching Culture: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张德禄,李玉香.多模态课堂话语的模态配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

第6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文化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哲学问题,大致的意思是关于普遍性的问题。关于普遍性我们有两种比较基本的看法,一种普遍性我称它为抽象普遍性,各种文化的共相、共同点。各种文化究竟有没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重要不重要?另外一种我叫它渗透的普遍性,或者延伸的普遍性,这是从特定的文化出发,然后进入一种对话、交往。我个人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讲到中西文化问题的时候,普遍性作为哲学问题肯定一直是在背后放着的。

文化比较这个概念是比较新的,而且慢慢形成了一个学科。作为一个学科好像是中性的研究,但是实际情况不完全是这样。其中有一条就是,文化比较在中国更多地是在对自己的文化不是那么天然自信之后才热衷起来的。以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极为自信的时候,没有想到文化比较,甚至文化这个词就是指我们去化人家,这叫做文化。文化比较是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弱势的文化容易采纳的事情。而一个强势的文化更多的是作“文化研究”。这种“文化研究”跟“文化比较”有点相反,更多的是从强势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别的文化,多多少少是站在一个较高的立场上的。说到底,“文化比较”、“文化研究”都是很难和我们的立场和感情完全分开的。这种情况有点像人类学,人类学好像天然是一个已经先进了的民族反过来研究较为落后的民族,比如说西方民族来研究中国、研究非洲等等。当然人类学现在也在反省这样一种姿态,但这种姿态多多少少是内在于这个学科的。

我简短地谈一下历史上出现的中西文化比较。文化比较作为一个概念虽然比较新,但回过头去看,可以说人们早就在1000年前、2000年前就开始做文化比较。中国比较早的时候的文化比较一般是用“夷夏之辨”这样的说法来进行的。什么是华夏文化,什么是蛮夷?某种意义上蛮夷就是没文化,华夏就是有文化,文化就是用华夏去化蛮夷。一般说来在之前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基本上中国人都认为中华文明、华夏文化是文化,是最高的文化,最好的文化。

西方不完全是这样。比如希腊人也跟中国的古人一样,把自己看作是文明人,把周边的民族看作是barbarians。但是比如希罗多德(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的作者),他在《历史》,也叫《希波战争史》这本书里头,也说到希腊的文明、文化是最好的,但是他这个最好很大程度是在跟别的文化比较了之后得出的。这跟中国有点不一样,中国人不是在比较了之后觉得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而根本就是把中国文化是最好的当做不言自明的,当然这种心态和看法,最近一个半世纪以来强烈地改变了。

再进一步看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虽然中西交通已经有很多年了,我们甚至跟罗马也有过交道,但是这些交道都是相当间接的。比较突出的事件是马可・波罗的《中国行纪》,这本书的真伪不能百分之百的肯定,但是从这本书出来之后一直到现在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马可・波罗到中国来是元朝初年,那个时候中国文明可以说发展到了至少是最高峰之一,要从文治武功里面的文治来说,宋朝是各个朝代中文治程度最高的。反过来那个时候正是欧洲到中世纪刚刚进入小复兴的时期。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是一个绝对辉煌的文明。此后比较多的中西交通是西方人到中国人来传教。他们大多是一些传教士,是一些有信仰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当然会认为基督教是更高的文明。但当他们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文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朝虽然有种种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大的文明还是很昌盛的。

再下来中西交往就比较多了,我特别愿意提到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希望跟中国通商的事件。这个事件后来有个法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停滞的帝国》。当时是乾隆晚年,马戛尔尼访华想要和中国通商,但后来灰头土脸地回去了,主要的争端是为了一件事情。按照天朝的规矩,马戛尔尼见到乾隆要跪着,但他没有这个习惯,他作为英王的代表也不能向外国的国王下跪,没有这个道理。为了这个细节双方反复地争论,最后马戛尔尼回去了。他是当时英国最有希望的政治外交的新星,但是由于这次失败,他回国之后政治生涯很不顺利。这对马戛尔尼个人来说是一次非常巨大的失败。

更大的失败则是中西这两个世界的交流。争论是在于跪与不跪,但这后面有个大背景。西方人要跟中国人做生意,他们觉得要签合同、要有一套谅解和手续,做生意是做平等的生意。而对于乾隆来说,对于清朝人来说,只有进贡和赏赐,他们要维持的是这个形式。最关键的是中国人不觉得缺什么,这在有关乾隆的记录中,以及好多其他文件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觉得什么都有,所谓贸易就是你来求我。

马戛尔尼访华是在1793年,读过雨果的《93年》等小说的人都知道当时欧洲是什么样子,大概就是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样子。在1793年之前的一个世纪,也就是18世纪,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诸如工业革命等等。如果马戛尔尼早一百年来中国,他会感到是一个繁荣的国家,中国文明是一个高等的文明。但是当他访华回去,从有关记录,尤其是翻译官做的日记和笔记,已经能看出欧洲人对中国人站在了比较优越的地位上,虽然还没有之后那样的优越,但是可以看到他们对中国从老百姓的生活,一直到官员、我们的政治方式诸如此类的方面,颇看不起,多所批评。当然也有一些夸奖。这与元朝初年的中西态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下面从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人通过跟传教士的交往,像徐光启、李鸿藻等人,从不多的西方传教士身上,从传教士所带来的科学和哲学中看到了有一个伟大的文明在他们的背后,从这种伟大的文明映照之下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传统当中的缺陷。这种缺陷中国人很难看到的,尤其是在宋明的时候。因为在周边地带,中华文明的辉煌和优秀是压倒性。

我觉得,从这点考虑中国政治文化和西方的政治文化,有着根本的意义。比如说五四时候谈得最多的是科学与民主,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方的特点。把西方描述成民主的,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当时的发达国家实行的多是民主制,但是把民主拎出来作为西方的特点,从历史上来看就不行。我们知道民主政治基本上产生在古希腊,在古希腊的这些政治思想家是怎么考虑民主的呢?一般古希腊人认为有三种主要的统治方法,一种是一个人的统治,就是所谓王制,一种是少数人统治,就是寡头制,还有一种是多数人的统治,就是民主。希腊的政治哲学家当然观点各个不同,有的人喜欢王制,有的喜欢寡头制或民主制。多数人统治是否是最好的?应该说大多数人对民主制并不是太看好,从实行来说民主制也并不广泛。但是碰巧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而雅典是个优秀的城邦,并一度成为整个希腊世界的霸主。外在的成功当然会让我们更正面地看待那个政治制度,但是民主制是不是跟雅典兴盛有必然联系,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今天的民主制跟西方的强大是何种联系,在多大程度上是偶然或者是内在的,这都是可以研究的。

在希腊之后,民主制在西方也差不多是灭绝的东西,所以从历史上来说,不能把民主制看作是西方的特点,但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公民”当作西方的特点。公民在古希腊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民主制由谁来选举,当然是公民了。就算罗马,无论是在王政时期、共和时期还是帝国时期,“公民”也都是特别重要的政治概念。在中世纪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虽然不如以前重要。再然后文艺复兴前后西方的这些城市又再次崛起。西方的近代化开始在城市,特别是意大利北部这些城市。这些城市都多多少少拥有自,它们的土地虽然属于某一贵族,但是城市人主要是指商人,他们买断了城市的行政权力――这些城市工商阶级保证为贵族提供更多的、更稳定的税收,贵族就可能出让他管辖城市的权力,这些城市就获得自治。

“公民”这个西方历史中的因素,贯穿希腊直到现代,但中国没有这个概念。即使今天,如果你要检查中国人的政治意识,会发现仍然特别缺乏公民意识。我这样说不是贬义,并不是说缺乏公民意识中国人的生活就没有了保障,西方就有保障。西方人有时候有保障,有时候没有。翻开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残酷的压迫、剥削、残杀,但是欧洲也一样,历史上都是有那么多残酷。我们没有公民概念,对应地,中国有所谓民本思想。人民生活的保障,不是通过伸张权利,而是通过以民为本的传统思想,例如官员和士人为民请命之类。民本思想在欧洲不见得没有,但近代以前,一直不占主流。

民本思想一般地说开始于孟子。我们泛泛说到孔孟,都是儒家,但是孔孟差别很大。孔子的政治诉求更多是贵族之间的礼,关于民本说得不多。民本思想主要发源于孟子,历史上的儒家凡是强调民本的,多引孟子的言论。反过来统治阶级,像朱元璋,他要控制思想,删经典,首先就删孟子书中的民本主张。

民本思想和中国独特的政治结构有关系。简短说,这个政治结构就是,中国有士和士大夫的阶级,这个阶级在欧洲从来没有出现过,最多有什么东西跟它有一点儿相像。士的历史,我们有籍可查是从孔子开始,紧接着是墨子,之后是儒墨两家,然后是诸子百家。到秦汉之后,士的地位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

士不像贵族或草莽英雄,由于血统或英雄气概获得权力,他们的长处是受过教育、富有理性。他们本身不是权力的来源,而是统治者的助手,帮统治者干事的。春秋战国时候,列国相持,士可以选择买家,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秦统一中国之后,只有一个买家了,要干事,只能给一家皇帝干,不再有选择雇主的机会,最多是选择干还是不干,那时称作出世入世的问题。

士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只是统治者的工具,他们富有理性,但这个理性,相当于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比如说我有一个小县城,不愿封给我的宗族,但还是需要有一个人去管理,我就在士里选一个能干的去管理。另外一种士是像孔子、墨子、孟子这些人所提倡的,他们认为士不光是给统治者干事,士还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后来叫做“道统”。道统的源头是三代的治道。传说中三代好得不得了,统治者都是合乎道的,因此就是治统和道统的合一。后来乱掉了,治统和道统分开了,权力和道统分开了,皇帝是权力的源泉,而三代的完美统治方式是通过“道统”、通过士传承下来的。这时候,士只有一个可能的雇主,因此丧失了独立性,似乎只能依赖于皇权,但这种道统的意识形态给了士大夫阶层某种独立意识,他们并不只是皇帝的办事员,他们有某种独立的诉求――道统。构成道统的核心价值,就是民本。士大夫之所以要服从于皇帝,是因为需要皇帝的权力,皇帝赋予他权力才能来保证民本思想的实现。所以你看他们劝谏皇帝,上疏、进谏,有时候是不要命的,海瑞抬着棺材去给嘉靖皇帝上疏,进谏的内容最后都落实到老百姓怎么怎么样。我们讲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官本位,老百姓不问制度只盼清官,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不过,中国的官不能完全理解成为韦伯意义上的纯粹工具理性的官僚,他是要传“道”的。在很大程度上,民本的思想是因士大夫阶层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政治中更多是士大夫阶层通过落实民本思想来保障社会的安定和富足,而西方更多是通过每一个公民自己以及公民社会进行权利上的斗争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虽然今天的中国跟传统上的中国相比已经面目全非了,但这一特点仍然依稀可见,在中国人的政治心理上仍然相当明显。

这样一个士大夫阶层,英语没有好的翻译法,我见到十多个相对通行的译法,似乎有一种稍好些,scholar officials,大概说是学者官员的意思。这样一个皇权与秉持道统的士大夫阶层构成的统治结构是中国政治特有的。西方的统治结构主要是贵族制的,贵族之间联盟,大贵族小贵族之间联盟,构成统治阶级,贵族自己没有文化,极端一点说,贵族就是传了几代的强盗。他们也不靠一个士大夫阶层来统治,政治上的平衡靠各自伸张其权利,而不是靠谁为民请命。反过来,中国的贵族制度在汉朝就已经大规模瓦解,到唐朝再次受到重创,到宋朝贵族制度可以说完全没有了。欧洲的文化人,比中国的读书人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由知识分子。中世纪的文化主要由僧侣、教士传下来。总的说来,西方的文化人或者说知识分子跟政权的联系相对松散,不像中国,整个士大夫阶层是作为帝国体制中一个稳定的阶层存在的,与政权有着内在的联系: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这两千年的政治史,反过来说,没有这样一个政治结构也就没有中国士大夫阶层这种特殊的群体。

无论从社会身份上还是从思想内容上说,中国的士人都不大像西方的自由知识分子。他在学问上在知识上首先有的都是政治关怀。他们的研究、他们的思考方式始终都是高度的政治化、社会化或者是说伦理化的。对于中国读书人来说,很难设想他会去从事纯粹智性上的追求,而和政治伦理无关。实际上在传统社会中,如果一个读书人那么做了,大家会觉得你是太古怪了,几乎要把你当做一个异类。不管是尊德性一派还是道问学一派,两派的基础都是尊德性,任何知识上的追求都是要跟齐家治国平天下连在一起,否则大家就会认为那只是低劣的知识,甚至是带有破坏性的知识。

我从这一点想讲到另外一点,也是大家经常提到的一点,就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科学。我写过一本小书叫做《哲学科学常识》,在里头谈到过这一问题。我在那里说,这个问题,所谓李约瑟问题的问法不太对,要问的不是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科学,而是西方为什么发展出了近代科学。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是常态,除了欧洲,其他文明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而只有针对例外的情况我们才能问为什么。李约瑟本人热爱中国文化,对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但所谓李约瑟问题的问法跟一大串政治文化比较中的问法一样,带有西方中心的惯性。只要跟西方不一样,我们就问为什么。它怎么没有民主制?它怎么没有发展出科学?它怎么没有公民意识?等等。因为西方被看作自然的或者正当的,你跟它不同就要找原因了。实际上不应该这样问,大家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只有西方发展出来了,所以比较富有意义的问法应该是:西方怎么发展出来了?

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纯粹智性的追求,对无关利害的真理的追求。有很多例子。比如有一个关于阿基米德的传说,讲罗马人攻占叙拉古,阿基米德正在沙盘上画一个圆,罗马士兵打进来的时候,他护住沙盘,说“不要动我的圆!”这个故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只有在希腊传统中才会有,在西方传统中才会有。中国虽然也一直有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比如崔杼杀了齐国国君,齐国的太史兄弟几位一个接一个甘愿杀头也非要纪录这件事,非要写下“崔杼弑庄公”这几个字。但是只有希腊传统的人才会为一个“圆”舍生取义,著名的例子是布鲁诺,在火刑柱上还坚持地球绕着太阳旋转。这些故事体现了西方人的纯智性追求,而这种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理论能够得以发展的一个源头。

中国文化传统不像西方传统中那样富于纯智性追求,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理性精神,中国人不科学。我想说中国在“理性”这个词的一般意义上不比西方人缺少理性。我刚才讲到中国人跟欧洲人有很多共同点,重理性就是一个突出的共同点。要说,欧洲还有宗教,还有长期的中世纪等等,不如说中国人是更加重理性的。中国人当然更不缺聪明和技术,在两千年中中国的技术不说比欧洲更发达,至少是不差。但是中国人始终没有理论兴趣,中国人的理论都是闹着玩的,不但历史上是这样,到今天也是这样,从阴阳五行理论到宋明新儒学的理论,一直到今天高喊的理论创新,没有当过真。中国人在理论建设上是最没有成就的。我们这一两代人给世界文明增添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你要问理论,我敢说的确是没有增添什么。人家有一个人类学理论、社会学理论,我们去做田野研究,给人家的理论作例证。

我们讨论文化比较,我是结合中西方的历史来讲的。我们一开始就说到,罗列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可以写满两个黑板,但是哪怕罗列得相当准确,我们都会觉得没多大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些特点之间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在深处的联系,这种深处恰恰就是历史。历史给予现实生活一种深度。它不止是一个学科,每行每业都有它的历史。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Bernard Arthur Owen Williams)说过一句话,他说历史会使我们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历史的眼光让你跟现实产生了一种距离。我们生活在此时此代,我们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生活的那种方式,自己的那种观念,自己的周边世界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你跳开看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你相信的东西,你认识的东西都不是那么理所当然的。

第7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及众多国际组织使用的官方语言之一,用英语作为母语的人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由于地理环境、民族特点、民族风情的不同,很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习英语和学习汉语也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要学好英语,就必须了解、熟悉中西方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性分析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因为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生存环境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产生的背景也不尽相同。在很多情况下,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也会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不同语种之间的互通使用。比如:在汉语中通常习惯于把表示方位的词语按“东西南北”排序,而在英语中则通常习惯于“north,south,east、west”。在汉语中常用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表示方向,而在英语中通常用为“southeast,northeast,southwest,northwest”。

(二)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在1840以前,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国家,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非常少,这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对于一个民族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甚至是根深蒂固的,这必然对语言习惯、语言用法产生影响。比如:中国人比较谦让而西方人比较直率,中国人见面时习惯于问“你吃了吗?”,西方人见了面习惯于说“见到你很高兴(Nicetomeetyou!)”,中国人为了表示礼貌通常都是优先考虑对方的兴趣爱好,而西方国家通常为“Idon´tcare.(我无所谓)”,这似乎显得有点不尊重对方,但在西方却是家常便饭。

(三)生活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自古勤劳、朴实、勇敢,牛是中国古代人用来生产劳作的工具,牛向来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汉语中通常用“黄牛”精神、“俯首甘为孺子牛”来表扬人的勤奋,而外国人主要靠马耕作,所以西方人通常用马的精神来表示一个人的吃苦耐劳与勤劳,“asstrongasahorse(像马一样强壮)”、“worklikeahorse(像马一样劳作)”,另外西方人航海业比较发达,所以与水、鱼、船相关的词语也较多,如“tomisstheboat(失去机会)”,“anoddfish(怪人)”等。

(四)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中国人信仰佛教,西方人信仰基督教。这两种信仰对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及各自的本土文化影响是很大大的,处处能看这些信仰的身影。比如:中国人喜欢双数,认为双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而西方人认为单数为吉利数字,通常说“Onehundredandonethanks(千恩万谢)”。在中国人的信仰中有“玉皇大帝”、“阎王”、“龙王”,有“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等说法,而在英语中则不存在这些说法,只有从拉丁语、法语等其他语种借来的宗教词语,如“monk(僧侣)”,“angel(天使)”,“dean(教长)”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有很大区别,因此在语言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人姓名中的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在写信时地名通常由大到,西方人则是由小到大;中国人习惯于按时间顺序以及事情发展的顺序,由论据到论点,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先摆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论据材料证明论点,所以在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这些与汉语中的差别。

二、基于中外文化差异性的英语学习方式

(一)深入了解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想准确把握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在国家、所在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影响本民族语言的形成、演变及使用习惯,英语也不例外。所以在学习英语时,首先要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的民族风情,了解这些民族风情与我国的民族风情的相同点及不同点,这样才能做到在学习、使用英语时更加灵活,才能真正掌握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的要表达的思想。

(二)掌握汉英词汇之间的差异性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汉语和英语中有些词汇在很多情况下其意义和内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要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词汇的内涵,才能有利于理解掌握。如:在表述颜色上,西方文化就比较理性、科学,其颜色的象征意义也比较直接。如:“red(红色)”主要是血的颜色,而“blood”则是人身体的生命体液,一旦血从生命中流淌出来,生命也就随之凋谢,所以在英语中“red”通常含有“恐怖、暴力”之意,而中汉语中“红色”则有“热情奔放”之意。

(三)在语法学习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有时差异还比较大,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有:英语中常常有时态的变化,而汉语则没有;英语中有单数与复数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中有动词结构变化之分,而汉语中则没有,英语和汉语中的副词都可以修饰形容词,而英语中的副词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而汉语中的副词只能放在形容词与动词之前;英语中的从句一般放在所修饰的主词之后,而在汉语中修饰语句则放在修饰之前;英语结构以主语、谓语、宾语为主,变有例外,而汉语主要是主语、谓语、宾语,等等。

(四)在口语学习中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口语是日常的交际语言,其语言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但中文与英文的口语使用时有很大的差别,学习口语时应该把语言放在其实际的背景下去掌握。中国人见面时常说:“你好!”而西方人则说“Hi!”,“Hello!”,“Goodafternoon”;中国人喜欢问“你今年高寿”等问题,而西方人对这些问题则讳莫如深,他们常常说“Niceweather,isn’tit”,“Howareyou(gettingon)”。中西方口语表达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追根究底是因为其各自不同的文化习惯决定的。

(五)掌握更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第8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关键词]隐喻理论;喻体;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107-02

听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英语听力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隐喻内容在其中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平时的英语听力练习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学生掌握隐喻认知能力的关键在于找到隐喻中的主体和喻体,这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文化积累,还需要能够在语境中构建意象图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脑海中的新旧知识关联在一起,对隐喻知识进行准确理解。

一、相关理论论述

(一)隐喻理论的分类

1.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是指人们在表达以及交往过程中利用熟悉事物来认识新世界的一种途径。人们在对世界进行摸索的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自己比较熟悉的概念以及方式来对新事物进行描述和认识,也就是利用一个对于人类自身来说比较简单的概念来对新概念进行结构映射,@就是所说的概念隐喻。这种类型的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可以让人类利用比较简单易懂的东西来对抽象事物进行认知。而对于语言而言,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隐喻性质。隐喻不仅可以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由于人类的思维也是以隐喻为基础的,因而还可以对人类的思维特征以及心理特征进行解释。

2.意象图式理论

通过隐喻我们可以将比较抽象的事物与比较形象简单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用形象事物来对抽象事物进行解释,而这种隐喻方式就是意象图式。这种隐喻理论具有动态性,可以通过感知的方式将对事物的理解映射到概念结构上,然后再用这些概念对抽象事物进行思维分析。意象图式的主要作用就是完成概念之间的映射,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意象图式的完成主要依靠人类的经验以及知识积累,也就是说,我们在看到一个新鲜事物时之所以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对其有充分的了解,依靠的就是我们以往在生活经验上的积累。

(二)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1.通过隐喻理论能够更好对听力词汇进行理解

语言最根本的作用就是隐喻,不仅汉语如此,对于英语来说也同样适用。学生如果想要对英语词汇进行深入理解就需要对英语中的隐喻进行了解,这样才能够掌握认识英语这门语言的正确角度。比如:在英语中最简单的“dog”一词最直观的解释就是指狗这种动物,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有一种引申的含义,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字面的意思教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将隐喻的深意教授给学生。另外,在大学英语听力中关注隐喻,不仅能够通过一个词语来掌握多种语义,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些理解词汇的过程来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通过隐喻可以促进对篇章的深层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文化的内涵和魅力。而隐喻作为语言的表达方式必然也和文化有着很紧密的联系。很多隐喻都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不理解隐喻的含义,也就很难理解所对应的英语文化。比如:在“He i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中a church mouse是指教堂中的老鼠,在国外,教堂是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地方,但是在这里并不会进行祭祀,所以也就不会有很多食品,不会造成教堂中的老鼠经常挨饿的现象,所以这句话的隐喻就是这个人非常贫穷。学生在对这句话进行学习时就会对这句话背后的文化进行了解,从而对句子或者是篇章有更深刻的研究。

3.通过运用隐喻让英语表达内容更丰富

学生的隐喻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认知能力,而这种能力会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一个已经知道的概念来对未知的概念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人类想要使用隐喻就需要在大脑中有一定的认知积累,当看到一个未知的事物时需要对大脑中的知识进行筛选、分析以及关联,从而对未知事物进行理解。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当遇到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经验以及知识积累,来对知识点进行解释,这样就能够使英语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另外,学生通过隐喻理论的学习和做相关练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这对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更好应用隐喻理论的途径

(一)认识隐喻的普遍性及隐含喻体

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必须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隐喻的性质。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工具,在隐喻中,相对于认知本体来说喻体更加容易理解,当两者产生隐喻联系时,往往是喻体的特征被映射到认知本体上,然后再利用喻体的特征来对本体特征进行了解。随着时代的变迁,语言也随着发生了改变,语言在隐喻方面也表现得更加突出。大学英语听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项课程需要学生将听到的英语在大脑中进行快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语句中的主体和喻体,从而正确理解英语语句需要表达的含义。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英语中隐喻的普遍存在性,并加强对英语语句中的主体和喻体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对英语隐喻的反应能力。这样在听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够快速找到隐喻语句中的主体和喻体,快速得出对语句的正确解释,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听力能力。

(二)加强文化积累以更好地对隐喻进行理解

在隐喻中往往主体和喻体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存在有很大的联系,是由于人们在认知层面的联想,才使得两者之间具有了一定的关联性。隐喻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出不同民族看待世界的角度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这些不同的概念体系中隐喻既有一定的不同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首先,中西方隐喻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在中西方隐喻中,可能主体相同,但是喻体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我国描写一个老人的生命即将结束通常会使用“风烛残年”这一词语,在这个词语中用即将燃完的蜡烛来代表即将结束生命的老人,而在英语中,则会使用“the winter of an old man”来代表迟暮的老人,因为在英语中往往用一年四季来代表人的一生,而冬天万物萧条则代表着人的晚年。这个例子说明文化差异会对隐喻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为学生介绍一些与中国文化有较大差异的西方文化,使之变为学生的知识积累,从而在英语听力中如果遇到相关的内容,学生就能够利用知识积累进行理解。

其次,中西文化隐喻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不论在中文还是英文中,都喜欢用金钱来代表时间,之所以存在这种相似性,是因为在中西方文化中都认为时间非常宝贵,而在现实生活中金钱是可以进行交易的工具,两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所以就会将时间比作是金钱。针对这种情况,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要告知学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只有对不同文化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够将中西文化进行联系和转化,才能够更轻松地提高英语听力。

三、认识隐喻理解要借助语境寻求最佳关联

语境对于认识和理解隐喻非常重要,它能够体现出隐喻主体的存在背景。人们在接触到隐喻时,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将主体和喻体进行关联,在脑中构建意象图式,如果这一过程能够处在正确的语境中,就能够更好、更快的对主体以及喻体进行关联,从而快速、准确的获得隐喻的含义。有学者认为,认知语境有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语句的上下衔接、物质环境、学生的知识积累程度等。所以,英语听力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知识互相作用的过程,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对接触到的新信息进行理解,从而对隐喻做出最正确的解释。比如:我们在听到与学校有关的标题时,就会在脑海中自动搜索相应的图式:学生、教师、教室、图书馆、体育场等,这整个过程是一个记忆的过程,但又不是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会在记忆过程中添加新的元素,使之能够适应现在的主题。所以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某个单词或者语句进行解释时,要为其设定一定的语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构建意象图式,从而更好的对单词或者整个句子进行理解。

隐喻理论在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对英语隐喻语句中的喻体和主体进行分析,并利用已经熟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和映射,在脑中构建一定的意象图式,最终获得正确的解释。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隐喻理论,还应该多增加学生在文化层面的积累,另外还应该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语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找到隐喻中的主体和喻体,完成对词汇或者是语句的理解。

[ 参 考 文 献 ]

[1] 袁丽英,刘著妍.隐喻中汉英转换的映射对接[J].石河子大W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第9篇:中西文化不同点范文

1认真备课是上好欣赏课的前提

现在美术教材的欣赏图例虽然都是经过编者的精心挑选,翻开每一页都能欣赏到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图例。但是由于编者不是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还不够贴近中学生,所选的美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这就更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种种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例如,在介绍名家名作时,可以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普遍心理,把某画家或者作品的历史典故编成小故事说给他们听,一定大受欢迎,也使学生们记住了这名家、名作。几乎每上一节公开教学课,为了准确了解某幅作品的作者简况、艺术风格及在当时历史时期的作用与地位,就往图书馆跑了数趟才如愿以偿。而且我们指导学生欣赏一幅美术作品时,不能满足于传授简单的美术史常识,还需要对作品本身的寓意、色彩技巧等进行剖析评价,不经过有针对性的充分准备,是难以靠美感一时冲动就能滔滔不绝又准确到位的。在教学中,与课题有关的教学挂图、幻灯片、光盘等使用得当,是增强欣赏效果的有力手段。这些也只有靠教师课前的搜集,选择和筹划等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2兴趣的激发是上好欣赏课的关键

如果学科没有魅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激发起来,教师再努力也只是徒劳。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我以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的确,学生如果没有兴奋的情绪,课堂便没有生气,老师也只能自说自话了。因此,在课堂上,我会调动各种手段、各种媒介,目的就一个,让学生兴趣提起来,按照我设定的程序走进美的王国。当学生们刚捧到高一年级的《美术鉴赏》,我就给学生讲了一位大巴山的老农民和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之间的故事,运用第三节课《我们怎么运用自己的眼睛》里提到的感悟式鉴赏、形式鉴赏、社会式鉴赏、比较式鉴赏方法,把封面上罗中立创作的油画《父亲》深厚的文化信息传达给孩子们,希望学生们能在有故事的画里开始美好的欣课教学。在欣赏清代朱耷的《荷石水禽图》《安晚帖》时,我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两幅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初步认识到异同点,极其丑陋的两只水鸭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安晚帖》上的题诗比较晦涩,但这条孤独的翻“白眼”的鱼本身就足以体现一种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学生们发现朱耷笔下的动物多见“白眼”,画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感和理念呢?我介绍朱耷从王孙到落发为僧一生的经历引发学生思考,从而逐步领悟画家的创作意图,感受作者的胸怀和理想,体会其花鸟画简练、夸张,大多缘物抒情,如花鸟化作“白眼向人”状,以抒愤世之情,连笔如“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偶尔我会放一段各国的动漫,让学生领会各种色彩和音乐让学生兴奋。人们常说艺术是相同的,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恰当的引入音乐可以调动情绪、丰富感受,创设氛围的作用。例如,在欣赏《即兴之三》《红黄蓝的构成》,我会放一段贝多芬的钢琴曲,放一段古筝,把学生引入意境,把难以理解的抽象画感受成激情、音符、旋律。在欣赏画家列宾《伏尔加河纤夫》的同时,聆听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再配上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这声像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就会令人感到画面上那一群衣衫褴褛胸前套着绳索的纤夫,仿佛迈着艰辛而沉重的步伐迎面走来,从而在试听艺术的不同观察比较中使审美感受力得到提高。有时候,好的艺术作品往往留有艺术遐想的空间,应当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的翅膀。在欣赏俄国浪漫主义画家夏加尔的《生日》,我没有过多介入学生们的欣赏,只把作者的生平和经历稍加介绍,马上让学生们随着作品中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跟随自己的想象感受那带有童话色彩的宁静而又祥和的梦幻气息,将真实与梦幻融合在色彩构成中,感受那充满了抒情的幻想的“心理写实”。

3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是上好欣赏课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