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

第1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有效途径

解决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如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解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根本和主要立足点。因此,新城镇化进程要以人为核心,以提高公民素质为目标,这需要更好更快地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概念理解

1.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则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2.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换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意义

首先,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助于加快新城镇化进程,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性研究,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和策略为实现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的实现,有助于我国在城乡教育公平和教育均等方面的发展,为真正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奠定基础。最后,通过系统研究,可以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提供思路和指导,促使城乡教育和谐发展。通过对辽宁省城乡一体化进行实证分析,对今后统筹辽宁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顺利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规律,驾驳发展趋势,对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新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1.新城镇化进程中牢固树立城乡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理念

新城镇化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因此,义务教育要整体发展,把握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规模,处理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关系,正确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少数人利益与多数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确保城乡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2.新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学校均衡,学校均衡的关键是教师均衡。可以采取选派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建立县域内教师城乡岗位定期交流制度、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等措施推进教师城乡交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3.新城镇化进程中从财力上确保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公平发展

第2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关系空间组织综述

一、理论研究

我国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研究的动力始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与乡镇企业的兴起、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0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同我国城乡关系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相关理论的引进与探索阶段;第二阶段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框架,开始涉及城中村、城市边缘区、城乡结合部、郊区城市化等热点领域,关注政策制度、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第三阶段即21世纪初期至今,研究的中国特色显著,内容与理论结构日趋完善。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张庭伟、周一星等学者为首,在引进国外成熟理论的基础上,开启了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及空间组织研究道路。社会学家(1984)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以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和沿海地区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提出在我国以小城镇发展为基础来解决城乡空间组织问题,以乡镇企业的复兴来平衡城乡经济实力的差距。进而又在1985年,提出他的“小城镇,大战略”思想,并首次提出“一体化”的概念。骆子程(1988)进一步对“一体化”概念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新型城乡关系,是具有分工、协作、开放特性的社会经济统一体。随后,《中国城郊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进一步强调,城乡一体化也应该具有城市市区与城郊一体化的含义。而张庭伟(1984)等学者则关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动力机制变化,较早提出了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概念并探讨了自下而上的运行机制。总之,这一时期多数学者都集中研究城乡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和城乡不平等关系上,并寄希望借助乡镇企业推动农村城镇化来缩小城乡差距,但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学者(钟荣魁,1994)对城乡一体化提出异议,并认为城乡一体化有悖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真理。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中后期,城乡关系研究逐步进入城乡发展的热点问题领域,从多角度对城乡空间的研究框架基本形成。崔功豪(1998)等提出城乡结合部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城乡内外压力共同作用的被动城市化,其发展受到城乡经济张力、城乡文化渗透力等因素的影响。顾朝林(1994)、胡序成(1998)等侧重于研究大城市边缘区的人口特征、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及地域空间特征与城乡区域发展的空间关系。郭焕成(1998)等专家学者侧重于农村经济、乡村工业等对小城镇空间发展影响研究。而甄峰(1999)则提出,农村发展不能单靠城市化辐射(在某种程度上会拉大城乡差距),也不能盲目推行农村工业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两头启动,依靠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加以推进,这就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动力[ 郭荣朝.城镇化研究综述[J].绥化师专学报,2004(1):23-26]。杨培峰(1999)从目标取向、空间、经济、对策等角度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指出空间重组是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与必然。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统筹新战略后,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理论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主题下得到进一步深化与完善。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是战略上宏观、措施上微观,跳出了在特定区域、基于特定现象研究城乡关系的圈子,在区域宏观大循环中看城乡,注重城乡互动联系的影响因素、动力机制、发展策略的细化研究。吴良镛、顾朝林、陈建军等学者密切关注长三角、京津唐等城镇化基础较好的宏观区域,研究广域上城乡统筹的空间结构、空间组织以及发展模式等;崔功豪、许学强、王伟光等从区域产业化视角看城乡关系,研究宏观产业结构转型和工业化演进背景下,工农关系的新变化及其所引起城乡关系和空间组织波动;吴志强、黄坤明、徐同文等则针对新时期政府、体制、产业等的新变化,详细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结构特征和空间组织等,并进行了子系统的划分。

综观我国学者近30年的理论研究,虽然围绕城乡关系与空间组织,探讨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实质、动力机制、模式等,并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理论研究框架。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三个主要不足:①研究视角和领域多样化,综合性研究成果较少;②应急性课题研究居多,前瞻性研究较少;③注重定性研究,忽视定量研究,缺乏对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的测度指标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二、实践应用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好、城镇化水平较高,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较早。早在1986年,上海市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且以安亭镇、七宝镇等为例,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市民化。近年来,江苏、浙江、山东也陆续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实践,其中江苏省以“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基本思路,稳步调整行政区划,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积极制定城乡就业、户籍、医疗等方面的惠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融合、产业联动和设施共享。而苏南地区更是走在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前列,他们强调城市化和工业化、非农化同步推进,积极强镇扩权,发展现代农业,充分保障农民基本权利,并创造性地提出“三集中、三置换”策略。除此之外,浙江的绍兴市、嘉兴市,山东的莱芜市、寿光市也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硕果累累。

中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起步于十六届三中全会“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之后。2004年,湖南省长沙市提出“一体规划、以人为本、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三化互动”的城乡一体化总原则。在具体实施中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和社会事业发展。而河南省济源市在2004年大开发型城市战略的基础上,以项目建设为城乡经济增长主动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托点,注重城乡产业资源的培育和扶持,通过城乡产业要素的流通,拉动农村基础设施、人口再就业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对于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基础较为薄弱,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四川省成都市于2007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设立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而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历程。初步做法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产业层面上,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推动城乡资源配置,强化产业支撑。同时,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上进行尝试性试点。甘肃省华亭县则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乡一体化实践,在初期行动中,注重用工业化思想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实行以支农资金和重大项目为两股劲力促进县域城乡统筹发展。但从实际实施的效果看,由于当地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资金投入巨大、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城乡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的成败与城乡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等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空间呈现由东到西的阶梯状布局,因此,城乡一体化实践的程度、深度也在一定程度展现由沿海向内陆递减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

[2]程水源,刘汉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与实践[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2

[3]陈承明,施镇平.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探索[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1

[4]徐同文.城乡一体化体制与对策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1.4

[5]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1

第3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思考;重庆市九龙坡区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1-03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如何解读城乡一体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建设全新九龙坡,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及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缩小、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同步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生态建设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良性推进过程,包括以下四大内涵:(1)城市化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产业工人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第一产业转向进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经济实力提高的过程。(3)城市化的社会内涵。城市化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参与工业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4)城市化的空间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传播、拓展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产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有三条衡量标准:(1)经济标准,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2)社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3)制度标准,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可见,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高质量的城市化,它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2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韩国先后走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发展快车道。(2)21世纪初,沿海发达地区及成都等地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热点、难点问题。(3)“十一五”规划建设之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之年,重庆直辖10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龙坡区为重庆市委、市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3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1)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综合实力;(2)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基础;(3)拥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4)进行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

3.2制约因素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3)城乡一体化就是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2发展规划欠统筹现有的规划是以城市为主体的规划,城乡分割二元机构特征明显,农村规划是规划学的空白,没有涵盖广大农村,即表现为: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市场无主体,公共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力。3.2.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二元结构障碍制约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动力,且稳定性较差;最紧缺的要素在于市场主体,农村地区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各类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发展活力不强;最现实的差距在于公共服务,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薄弱,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民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4推进九龙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对策

4.1以先行试点为契机,探索综合改革经验

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编制试点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一体发展”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综合实力。坚持“五个突破”:(1)从重点地区突破,以华岩、西彭、白市驿为试点镇,沿华福路、白彭路实施主城西进,建设西部新城现代产业经济核心区,推进东西两翼互动发展,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验区,努力建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极。(2)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绿色庭园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物流配送等为主的都市经济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市产业发展。(3)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4)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5)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造经验。

4.2以统筹规划为前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重庆主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精心编制《九龙坡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乡统筹的新农村绿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4.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最现实的差距是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要在制度上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取得成功。4.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4.3.2加快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附着物物权化抵押贷款信贷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农村产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企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4.3.3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变市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4.3.4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卫生“五大体系”建设。4.3.5加快推进促进农村资本市场活跃的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财政投入“城乡统筹、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完善区镇财政分配体制,强化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控制使用土地补偿机制,对镇村社实施控制使用的耕地、生态保护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建立土地收益支农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信用机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4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需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1)鼓励工业集中发展,积极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农科城和农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做强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变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搭建新型工业产业载体。(2)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业、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石墨烯、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

4.5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城乡建设管理一体化

第4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认识误区 发展 思考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实践中,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问题也凸显出来,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对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认识存在着误区。

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

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误区,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阐述,但总体感觉深度不够,对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够清晰,很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明确。这些误区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误区一:城乡一体化就是城市化。城市化发端于19世纪中上叶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人口自发迁移到城市,是由工业“积聚效应”引起的农村居民变为城市居民的人口集中过程。城市化是工业化和产业分工的结果。而城乡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这两个系统的经济社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不是忽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发展和经济基础上的区别,盲目地把农民转非变为市民,把农村变为城市,不是简单地提高了“城市化率”就代表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这种认识不仅曲解了城市化,更曲解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会推进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简单地等同于城乡一体化。

误区二:城乡一体化就是新农村建设。纵观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关于城乡一体化的措施、报道,认为城乡一体化就是简单的城市反哺农村,在物质和资金上给农村大力支持,帮助农村修路盖楼,解决农民子女教育、生活、出行等就是在搞城乡一体化,把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文件、措施稍加改动就变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文件、措施,这显然是片面的。城乡一体化与建设新农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城乡一体化包涵新农村建设,是整体和局部。城乡一体化发展了,新农村建设也必然发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得好,必定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二者的区别在于,城乡一体化是更高层面更大范畴的旨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协调共同发展的重大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是“乡”,基本不包括“城”,主要是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要低于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乡”,应该通过提升“乡”的地位、作用,逐步打破分割壁垒,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和分工优化,协调发展,而不能用新农村建设代替城乡一体化。

误区三: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这个观点主要体现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将城市建设照搬照抄到农村,只要是城市有的,农村也一样复制,修大马路,建大广场,盖高楼,追求外在形态的一样化,而农民的生活并未得到改善甚至是增加了不少负担。这是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和做法,是一种形式主义。城乡二元结构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非均衡发展形成的,有其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城乡一样化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是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并不是乡村仿造城市、乡村看上去和城市一样就是城乡一体化。现阶段,城乡并存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乡村将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优化变迁会渐进地发展为城市。城乡外在形态的一致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但不是必需的,更重要的是城乡权益地位、文化、社会等内在差异的缩小和趋同。

误区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抑制城市、发展农村。对城乡一体化还有一种较为典型的误解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势必要城市拿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会抑制城市的发展,城市只能原地踏步甚至是扛着沉重负担等,相应地在城乡一体化措施上只注重如何发展农村而基本不关注城市。这显然是有问题的。现在确实是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但不能割裂城和乡来谈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城市发展了才能给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乡村发展了,粮食充足保障了,农民收入提高了,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增多了,就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和特征

(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城乡一体化(rural-urban integration)的定义,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笔者认为这个定义还是比较准确的。它站在城和乡两个系统的角度,指明了二者的普遍联系和协调发展,并指出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城乡关系。但是,它没有说明由乡到城的发展转化,没有揭示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存在不同阶段和目标、是一个城乡逐步接近的动态过程。

社会学者、经济学者、规划学者、生态环境学者等也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社会学和人类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经济学者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结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承认并适度保持城乡并存为基础,以逐步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及其弊端为出发点和目标,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按照系统的辩证的科学思路和方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变革创新,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措施,稳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政策措施在城乡之间平等一致、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发展成果在城乡之间平等共享,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过程和结果。

(二)城乡一体化的特征

1.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城乡一体化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阶段。城乡一体化是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在大家所谈的城乡一体化大多是城乡关系进入高级阶段后所呈现出的状态。现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只是城乡分离、对立仍占主导地位时的一体化,现阶段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措施可能就不适用于来推进未来阶段的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必然促使城乡关系发生由分离对立到相互促进转化再到趋同融合的渐变。认识城乡一体化的阶段性,可以指导我们在城乡一体化的不同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2.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观点也是绝大多数人认同的。所谓“化”,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或消除城乡差别,使城乡逐步接近的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连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有因果关系的。我们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跨越”。

3.城乡一体化的系统性。城乡一体化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空间景观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等各个系统,是一项涉及社会深刻变革、利益重大调整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所以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看待城乡一体化,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多样性。在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的中国,不可能有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即使在省域范围,也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可能套用一个模式。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均衡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城乡一体化模式必定是多样性的。各地只能在大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走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和道路。

5.城乡一体化指标的相对量化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种结果,是一种城乡状态。制定或评价某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和成果,可以设计出规划建设一体化指数(指标),产业发展一体化指数(指标),公共服务一体化指数(指标),社会管理一体化指数(指标)等多个指标体系,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村内道路铺装率,排水管道覆盖率,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比重、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等更多的指标,但这些指标只能是相对的,是与一定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必须要有对应的指标和目标;但是,城乡一体化更多的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城市与乡村、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在政策、文化和文明、地位以及身份的实质平等、社会心理等方面是否一体化是不可能量化的。

加快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须关注的问题

一是要重点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在现阶段,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我们要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条主线,深化农业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多元化多形态的都市现代农业和适合区县功能定位要求的各类产业,提高农业经营效益;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农业集约化产业化来增加农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的非农收入;要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创业;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增收帮扶制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民社保、医疗、救助等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要重点关注户籍制度的改革创新。泛泛来讲,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建议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积极探索建立全国城乡统一的一元化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与非农的户口性质差别,实行以居民身份证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消除由于我国居民身份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权益的不平等。二是研究探索流动人口管制制度。人口是随着就业和福利在流动的,应该加以有效的控制和引导,解决因人口流动产生的在能源、交通、就医、就学、就业、居住、治安等方面的问题。

三是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资金问题。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乡一体化所要求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包含的水、电、邮政、市政、公共交通、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生态等基本都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范畴,都需要大量的建设和运营资金。这些资金怎么解决?按照经济学理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是政府;准公共产品一般由政府承担部分成本,受益人承担其余的成本。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公共产品一直由国家承担,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或政府控制的企业提供,而在农村却由农民自己解决,所以也就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缺乏和滞后。因此,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一体化,必须重点关注资金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操作性的问题。在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完全由财政投入并且还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应该还存在难度,需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宋戈.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反思.农机化研究,2005(2)

第5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城市水务:城市水务是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关于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洪、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活动的总称。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对所辖区域内城市和农村有关防洪、水资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所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全新管理体制。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个上下机构、平行机构之间互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城乡水务的管理,同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不同,其权力维数是多元的、平行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二、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

(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 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城乡水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的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中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城乡提供同等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 自来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能力,减少分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优化和节约水资源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存在缺水问题的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 万m3,年缺水量60 亿m3。北方缺水城市主要是资源型缺水,即城市发展的需水量超过当地水资源承受能力;南方缺水城市主要属于水质型缺水,即城市水源水质受到污染,影响水体的使用功能。

在缺水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的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粗放型水资源利用的国家, 用水设施陈旧落后, 效率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对水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合理有序利用水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缺水形势,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三)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目前,多数地区污水处理设施普遍规模小、布置分散、缺乏统一运行管理,出水水质难以达标。打破区域界限,实施区域性一体化水务管理, 对域内相关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运行, 保证地区科学、和谐发展,促进区域环境改善。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职能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概念的形成在我国只有近十年的时间,大多数城市中负责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的水务局是近两三年刚刚组建的,因此,管理部门基本上是将原来与水相关的职能单位挪过来,人员没有变化,职能也没有改变。在已经实施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单位中,水资源管理的职能和城市防洪管理职能实施情况较好;但行使节水管理职能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单位只有80%;对于城市生活与生产最敏感的供水管理,纳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之中的单位只有68%,而对于与城乡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密切关系的排水和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分别只有37%和28%的比例的单位纳入其中。数字表明城乡水务一体化实际管理的程度远没有达到设想的一体化管理状态,城乡水务管理的“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二)管理组织内部协调性问题分析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职能的一体化程度不高,对于已经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由于管理部门是由原来相关部门移植而来,造成板块拼凑的现象,造成部门之间磨合不顺畅、管理效果不佳,同时部门依然处于分割状态的现象也较常见,使得不同政策主管部门合并后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部分城市水务运行机制政企没有分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基本上全部由国家投资、地方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家有限的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本应超前的城市供水、排水与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费和污水处理费价格不到位,价格背离价值,水务企业普遍亏损,投资渠道不畅通。由于没有出台再生水价格政策,许多城市再生水处于无偿使用或直接排放状态,难以吸引多元化投资进行大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供水、节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以及回用等方面依然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三)信息与激励问题

从现代产权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管理体制的有效性根本上依赖于两大因素:一是信息,能否有效克服水务管理上下级之间、平行部门之间、政府和事业部门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事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对称问题;二是激励,能否对与水相关的利益者提供有效激励,并使其激励相容。基于形式上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显然不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和激励问题。

(四)法制层面

现有法律法规不能满足新体制的要求。受水资源分割管理体制和行业立法的影响,涉及水管理不同部门的政策、法规不尽一致,水务工作缺乏系统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是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新旧体制交替中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很难完全避免的,这些问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逐步探索。

四、建立和完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关键

作为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政府部门,水务局要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根据现有的法规和技术标准及市场规则和企业服务标准,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和监督企事业单位运行方面来,对各类水事活动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的运行机制。

(二)强化水资源综合规划,加大对水污染防治的治理力度

要对水资源重新做出科学的考察评价,进行统一规划。特别是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水质、地层等方面的消极影响进行考察,为科学制定水资源综合规划和开发水资源提供依据。积极开展节水型社会、供水排水、防洪抗旱、水污染防治等专业规划的编制,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务规划体系,为水务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加大对已污染河、湖的治理力度,进行标本兼治,维系河湖生命。

(三)加强取水许可管理,狠抓节约用水

严格实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对取水申请严把审查关。所有新增取水项目必须进行包括水源、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等内容的水资源论证,未通过水资源论证的取水项目,不予受理。同时,通过合理的水价制度,提高人们的水资源意识及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广使用节水新工艺和新技术,增强全社会和每个公民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意识。

结语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符合按照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以及规律的客观要求进行的管理措施。开展水务一体化管理,不仅可以对水资源进行优化的配置和高效使用,同时还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孔慕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02,11:71-73.

第6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摘要:文章通过收集全国各省份城乡教育一体化数据,比较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程度,通过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及特征的界定,了解教育财政资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配置差异,探究城乡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教育财政对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作用。进而给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合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资源配置;教育财政

1.绪论

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历史前进无一不取决于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教育机会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谈松华(2001)提出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并提出一项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教育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余善云(2014)运用URSG-SSMCD模型是把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选取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发展形态作为评价要素,并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评价、促进功能,准确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王鑫琦,林丽萍(2010)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乡教育差距出发,分别探究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形式,认为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校学生人数比例上。城乡教育差距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2.城乡教育存在差距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导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明显的倾向城市而忽视农村。第一,教育财政体系分割加剧二元教育结构。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造成教育财政体系分割,造成农村教育投资主体错位和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农村教育的经费负担转嫁给乡镇和农民个人。国家规定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城镇居民由企业单位负担,而农村居民则由个人负担。综合各种政策实施结果,实质上加重农村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负担,造成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进一步扩大。第二,国家对于重点学校的教育投入,无形中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国家将大量的人、财、物等优质资源投放城市的重点学校,而忽视农村。再者农村本身固有的师资力量也涌向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办学条件恶化。第三,许多私人教育机构也为了追逐教育资源的群聚效应,都选择在城市投资兴办机构,不会考虑农村地区。以上原因综合作用,导致城乡教育不但在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在发展模式上也难以与城市竞争。

表12003年―2012年全国人口城乡比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由图1可知,国家对不同地区城乡教育的财政支出不均衡,由此造成城乡教育财政支出占比在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扩大。除北京之外,其他各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东部地区城乡差异较小,中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缓和,西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较大。因此,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就要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合理安排教育财政支出,打破二元教育结构,使城乡教育均衡合理发展。

图12014年城乡教育支出占比

3. 政策建议

3.1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的瓶颈,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在政策、制度面前有所改善,改变以往优先考虑城市的政策,国家开始注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现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纳入一个统一体系,共同发展,携手共进。未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化成为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将最终实现。

3.2 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为了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教育首先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由于城市拥有便利的交通、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密集的商业群、雄厚的财政支持,教育资源雄厚,师资队伍庞大,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一度滞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消费结构优化,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追求精神享受,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所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一体化,使城乡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3.3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财政支出用途可分为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建投资支出,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0%以上。所以掌握教育财政支出的具体使用方向,合理调度资金,使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财政分配合理,努力做到优先满足教育事业费开支,然后再将剩余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投资,保证城乡间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针对性、效率性。(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谈松华.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99-103.

[2]余善云,苏飞跃.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的URSG-SSMCD模型和指标体系初步构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4:82-86+175.

第7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近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城乡一体化是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对于城乡一体化的根本应该废除原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废除现行的人口流动管制。

实现方式

1、稳步推进城市化

2、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对农村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

3、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

4、精简乡镇政府机构

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

5、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繁荣农村经济

第8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统筹 城乡就业 概念 问题 对策

一、统筹城乡就业的概念

统筹城乡就业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我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就业主要解决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需求问题、城乡一体化就业制度和政策环境问题以及供求连接问题。将统筹城乡就业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战略中,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出发,逐步打破城乡二次元结构形成的就业、社会保障分割的传统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有效配置和调控城乡劳动力资源,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及相关政策体系,创造良好的城乡就业环境。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1.统筹城乡就业的推进受户籍制度的约束。户籍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无法享受公平待遇的重要障碍。城乡劳动力地位不平等,农村劳动力处于弱势,他们进城从事的工作特点脏、累、苦,报酬比较低,一些用人单位招收农村劳动力时,劳动报酬较低,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拖欠工资,没有劳动合同,没有社会保险费,居住的条件比较艰苦,有的是露宿、搭帐篷或者居住简易房。一部分人长期居住在城市并在城市工作,却仍然没有城市户口,被称为“农民工”。因为没有城镇户口,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支出往往高于城市居民,高昂的进城成本影响和制约了农民工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和就业的稳定性。

2.土地制度阻碍农民工转移。现行的土地制度,农民的承包地与户口是紧密相连的,农民在外地工作,只要户口不迁出,就不会影响土地承包权,一旦户口迁出,土地承包权就会随之丧失。这种土地制度背景下,大多数农民工不会为了迁入城市而选择放弃土地,加上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补偿机制不规范,农民无法得到公平的补偿,造成大量失地,农民失去生存保障,不能成为真正的市民,对城市就业产生重大影响。

3.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差异较大。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个重大后顾之忧就是社会保障问题,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三项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分割运行,没有完善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造成参保者社会保险异地转移难度大,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险规定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比例偏低,待遇等待时间长,与商业保险和职工社会保险比较差异不大,导致人们的参保意识不强。由于各种保障力度不同、各项制度边界模糊,导致一部分企业逃避责任,甚至有部分企业不愿意为员工投保。虽然,居民参保了农村合作医疗,但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问题重重,医疗机构以抬高医疗费用的方式使得国家对农民的医疗优惠被剥夺,严重打消了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

4.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农村劳动力技能较低,培训制度不健全。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培训学校分布不均匀,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足,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没有建立起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导致职业教育无法了解市场的需求。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不规范,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导致统筹力度不够,不利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5.农村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基层乡镇还没有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提供的信息无法满足农民工对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需求,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虽然一些乡镇已经建立了就业服务机构,但是偏远的农村还没有规范的就业服务机构,无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没有完全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公平竞争和非歧视政策等市场规则不完善,导致劳动力市场的搜寻成本和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增加。

三、统筹城乡就业的对策

1.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的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都是依附于户籍制度的,户籍制度制约着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的力度和广度。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逐步放宽户籍迁移的条件,例如,有条件的城市应该逐步让外来务工者拥有工作所在地户口,对不具备户口迁移条件的,在待遇上尽量与本地户口劳动者保持一致。在中小城镇应废除城乡户籍制度,采用户籍登记管理制,让城乡劳动力在身份上实现平等。

2.改善农村土地制度。在资源、合法、有偿的条件下鼓励有意留在城市的农民工放弃土地经营权并获得相应的补偿,改革现行有关征地补偿和安置办法,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机制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营效益,如果是公共利益征用土地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提高征地补偿和安置标准,如果是非公共利益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应引入谈判机制,充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3.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并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以卫生保健和服务保障为基础的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建立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全民统一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和实行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统筹城乡就业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居民可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多种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功能健全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4.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职业培训体系,在统筹规划、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骨干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培训院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参加一线工作。对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定期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充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合适的岗位,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5.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偏远乡镇和农村,为城乡劳动者就业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总之,统筹城乡劳动者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和稳定转移,扩大城乡就业,实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最终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全面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洁云.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夏志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甘立志.成都市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

第9篇:城乡一体化的概念范文

(一)缺乏省一级的建设专项规划科学规划是实现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前提。规划可以统揽全局,统筹规划,从“全省一盘棋”“城乡一盘棋”的全局思维、战略思维出发,将农村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速城乡生态文明同步发展。2009年,为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河北省委、省政府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冀发200919号文件)。但河北省缺乏《河北省生态文明一体化规划实施方案》,所以就对推动城乡生态文明功能布局、阵地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和公民素质提升等一体化发展缺乏纲领性文件。

(二)缺乏县以下的领导、协调机构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规范作用,还需要指导和综合调控。目前,河北省政府包括下属各区、县政府都缺乏一个独立的“生态城市建设协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最终导致各个职能部门只会“各自为政”,致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规划、目标、任务和措施无法有效落实。而且绝大多数市(县)环境管理机构基本上只设到县级,很少有设立在乡镇、村组的,即使设置了乡镇环保站,其人员、环保监测设备和经费也相当不足。

(三)建设资金投入上城乡不均衡因为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河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城市一直是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有限的环保投资及资源主要被配置在城市及工业地带,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省会石家庄、首都门户保定和廊坊、经济龙头唐山、旅游胜地秦皇岛,生态城建设成绩明显。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环保设施建设明显落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如生活污水、垃圾造成严重的“脏、乱、差”;小化工、小水泥、小冶炼的污水、废气、粉尘随意排放;大量及不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七大水系的水体污染严重等。

(四)农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文明建设热情不够高。河北省农业人口达54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5%以上,他们中大多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没有生态文明概念。此外,河北省还有40个国定贫困县(区),12个省定贫困县,452万贫困人口,他们收入较低,对于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些限制性开发措施,如禁牧、大规模关停高污染企业会持抵制态度,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政策的执行态度消极,热情不够。

二、促进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出现的问题,既有规划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领导机构不健全的缺陷,以及制度保障的欠缺,资金投入不均衡等原因。当前,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一体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政府作为建设的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是最能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规划提供者。目前河北省政府要从城乡共生发展的大局思维出发,制定全省统一宏观的规划,构建起适合河北省的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各个城市和乡镇再编制完成各市县和乡镇总体规划。

(二)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河北省环境保护机构只限于县一级,广大农村环境保护机构是空白。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的工业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延伸,环境保护行政机构和职能也应当向下延伸、匹配。探索建立乡镇、村、组三级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并明确乡镇环境管理机构与县以上环境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前者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对原有的小工业园区、未进入集中发展区的中小企业,农村生产性加工企业、畜禽养殖业,以及自备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

(三)构建多元化投资机制,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河北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属于薄弱环节,需要大量资金和技术投入,政府部门除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增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资金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广泛吸纳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外商投资投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目前,河北省急需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已经进行的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同时针对河北省是“雾霾重灾区”和七大水系的严重污染现状,对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廊坊、邢台、衡水等城市所辖的农村乡镇,设立大气质量监测站,水环境监测断面,生态环境网格监测点,集中式饮用水监测点,地下水网格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