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神学与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地理教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对所学地理内容提出自已的看法;保证教学的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归纳起来,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由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人地位
新的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1.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2.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对于学生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知识指导下获取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探究过程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3.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二、授之以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部分,是学习入门与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粘合剂”。如果我们地理教师善于寓教于乐,使教学活泼生动、情趣横生,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痴”情“迷”劲,使之欲罢不能,乐于探索,那么,不仅大大有益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而且能在学生心中埋下终生为之探索的种子。举个例子来讲,初中地理教材涉及“时区和日界线”内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不妨在上课之初,首先向全班学生展示两个小问题:①“小华得知到日本东京访问的爸爸今天就要回到上海了,他了解到飞机从东京起飞的时间为早上8点,按照飞机飞行2小时15分钟计算,到达上海的时间应为10时15分。他准备到机场迎接爸爸,可是还没有动身呢,爸爸就到家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②“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先出生,但年龄小一岁;妹妹后出生,年龄却比姐姐大一岁。你知道出现这种奇妙情况的原因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听教师讲课,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教人以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鱼”,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渔”,后者就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会善于从教师的讲解中捕捉瞬息即逝的问题,就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丢掉教师的“拐杖”也能够“走路”。因此,地理课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归纳、演绎等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在教学中作出示范,让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独立做笔记,并开展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的教学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地理教师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
四、打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因此,21世纪的今天,如何创新教育体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重要意义
未来的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要具备与21世纪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及应用新技术进行创新的能力,这正是对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呼唤。
从当今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看,要努力创造学习化的社会环境。学生最关键的已不是信息的拥有量,而是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多种方式、多种层次、多种手段的学习机会,大学学习成为社会最广泛、最普遍的、人人都能参与的行为。终身教育时代,一切为提高人的素质,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不仅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要强调以大学生为中心,把素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使教育成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使大学真正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其基本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1) 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探索式学习观念。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是知识系统,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鼓励学习中从总体上观察学科知识系统,把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本质性,教育鼓励学生以更宽广的视角发现发展知识。
(2)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课程学习中的知识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层次: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的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课程未能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课程教学可从第一层次入手,希望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课程规定的内容去自学.同时注意考察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渗透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下,它可能在每一学生身上发展和显现。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事实上,注重培养学生再次发现和重新组合的品质,就是为他们的创造能力营造基础。
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而且表现出我能学,我会学。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要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教学活动是一种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就是营造这种环境的方法。充分利用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从强调知识积累向强调发现创造知识转变。
二是要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分析事物特征,使学生展开认识、分析、综合、比较等学习活动,同时让学生通过加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发挥创造潜能。
三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式的教学为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面。
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中,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教育多样化,教学手段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教学、不同的学生,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切实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二、课程设置综合化。课程的目标应是塑造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个性,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德、智、体、美、劳设置齐全,又要使必修、选修、活动课有合适的比例。不可顾此失彼。
第三、更新教学内容,增强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良好品德的教育。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开设一些特色课程、活动课程,譬如教育类课程、心理修养方面的课程、社会实践类及社会服务性课程。
第四、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几个方面。以学校来说,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努力地抵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污染青年大学生良好人格修养的消极因素,提供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
总之,创新教育依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中国教育报2006.3.7
[2]《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新》教育与经济2007-2
关键词:创新精神 理论 实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我们高等教育面临和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沈阳药科大学才把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创新型人才定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全校上下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一、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现状
1、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之上。大学生普遍具有创新动机,对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学生自身不善于创设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
2、思维相当敏捷,但缺乏创新性思维的方式。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大学生的想象力逐渐丰富,思维能力尤其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思维相当敏捷;然而由于他们的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出现了“见树不见森林”的现象。
3、有创新的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大学生经过不断的脑力劳动,大脑皮层下产生了某些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在特定因素的诱发和引领下,神经联系会彼此刺激,产生灵感。然而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的创新技能,会使灵感成为现实。
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
1、探索新模式,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近年来,沈阳药科大学围绕着科研创新这一主题,在构建大学生科研创新的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成效显著。经过全校师生的刻苦钻研和共同努力,我校科研成果无论从水平还是数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部分领域还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我校共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励15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55项;共申请中国专利320项、PCT专利4项,获得专利证书4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5项;出版科技专著、译著153部,发表科技论文6500余篇。 经过专家审查,许多专利都具有较强的市场转化可行性。
2、注重原创性,提升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学校在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仅燃起了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热情,也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信心。学校校始终秉承着创新精神和法律意识共同发展的理念,在强调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也加强了专利申请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关于知识产权法的相关知识讲座,聘请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就国内外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典型案例、最新进展与动态向学生宣传知识产权知识;同时,利用媒体全方位、多途径地向大学生普及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常识,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
3、服务地方经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了。而沈阳药科大学举办的一系列科技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且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真正地达到了学有所用;同时也使社会更加了解、更加信赖沈阳药科大学,为以后大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灸的理论基础是经络,针灸临床治疗时的辨证归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理论为依据。近几十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结合现代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从不同的角度对针刺机理及经络的实质提出了种种假说,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目前对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经络的实质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是当今自然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神经信息学是这两大学科相结合的新兴的边缘学科,涉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学、计算机学、数学、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先进的信息科学手段和神经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神经信息学的提出和初步应用为针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1 经穴的神经信息学特征
人体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它的传输途径是经络,针刺疗法是一种信息输入法。当人体某些调节系统或部位发生病变失去稳态时,就必然在其相应的系统或部位产生异常信息。这种异常信息会通过一定的渠道(即经络)被传输到一定的体表(如穴位及一些特定部位)上来,从而出现压痛、松弛、凹陷、变色、结节状、条索状、电阻值改变等病理信息。这种信息的输出与反馈为信息诊断提供了客观指标,如皮肤凹陷提示慢性炎症、溃疡;点片状隆起或软组织增多提示慢性器质性改变;局部结节状隆起、色灰暗多提示肿瘤;病理反应点所居部位提示病位等。现代研究已经证实:经穴具有声学、光学、电学、磁学、温度、离子浓度等物理化学相对差异性;经穴与非经穴、经穴与经穴之间在临床疗效方面也存在相对特异性。
根据穴位-脏腑相关理论可知,穴位既是探知体内信息变化的一个窗口,又是接收外界负熵信息的一个入路。针刺疗法则根据此客观指标,结合四诊所得,获得人体信息状况,从而确定适当的刺激方式及刺激量,如补虚或是泻实,轻刺激或是重刺激,这些特殊的信息由反应病变的穴位输入人体。由于穴位与失稳的系统或部位特异性相关,此负熵信息能够迅速到达发生偏差的内脏、组织、器官,加上经过神经中枢修正、整合的负熵信息,来纠正和调整异常信息的偏离,从而起到精确的调节作用,临床针刺治疗当中出现的“气至病所”现象就是这种信息调衡作用的具体体现。可以说,针灸正是利用对人体失衡之信息系统进行间接调控,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信息疗法。针刺疗法的这种诊疗过程是符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处理和反馈过程与控制规律的。
2 神经信息学工具在针刺研究中的运用
神经信息学研究的主要工具,如脑功能成像(fMRI、PET、MEG、ERP等)的应用使我们能够通过观察脑血流、葡萄糖代谢和受体变化,从活体和整体水平了解针刺对人脑功能活动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针刺镇痛是针灸治疗作用机理研究中最深入的方面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神经传入,在脊髓水平抑制痛觉的传递,激活中枢的痛觉调制结构,释放阿片样物质和其他肽类物质来实现的[1]。李氏等[2]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患者的脑功能成像研究中证实了这一点:电针激活了疼痛的下行抑制系统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而内源性吗啡物质是参与电针镇痛的主要递质,但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可引起完全不同的内源性吗啡物质的分泌[1],手针与电针在大脑呈现出不同的信号特征。这种脑功能的变化与针刺时高度相关[3]。说明在可视性实验条件下,不同的刺激信号对大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也说明神经信息学工具在针刺镇痛研究中的具体运用,为揭示针刺机理提供了可视性实验依据。
在可视性实验条件下,穴位作为信息反应和接收装置,其特异性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尹氏等[3-4]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可以引起脑内植物神经中枢(视丘下部)局部血流和葡萄糖代谢增加,而胃肠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支配的,这就为针刺足三里治疗胃肠疾病的中枢调节机制找到了可视性实验依据。针刺足三里还可以引起脑内额叶和颞叶代谢增加,这又为足三里具有调节精神智能的功效提供了根据。另有研究发现,针刺曲池引起中脑导水管、下丘脑、扣带回、尾核等边缘系统信号变化,为临床选用曲池治疗各种慢性疼痛疾病、胃肠道疾病、糖尿病提供了理论基础[5]。针刺四关可激活额叶及后扣带回,可能与治疗精神类疾病有关[6]。
这些研究结果说明了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神经信息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但是,针刺特定穴可引起多处脑区出现反应,有的脑区被激活,也有被抑制的,而且随着针具、穴位等刺激参数或影响因素的变化可能呈现出更为广泛和复杂的神经信息网络。通过细胞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针刺后脑功能发生变化的区域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些核团的电生理、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和免疫相关因子也会产生非常复杂的变化。
3 神经信息学方法为针刺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新途径
脑功能成像、电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新方法、新技术的运用极大促进了我们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人脑以及针刺机理,还可以从细胞、分子和基因等不同水平获得大量神经信息学的资料。而我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能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研究和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将先进的信息科学手段和神经生物科学的研究相结合,在神经生物科学大量复杂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实验数据,运用数据库、计算机技术等信息学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处理、整合及数学模拟,使得我们可能从现有的、海量的实验数据中找出神经信息获取、处理和整合的规律和法则,提出在各种刺激条件下,脑内信息加工的数学模型的实验假设和以计算机模拟脑内神经信息网络。如李氏[7]在神经信息流研究中,应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分析了癫痫患者临床信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判断出癫痫发作时各区域之间的影响方向,并揭示了癫痫传播机制。神经信息学专家认为,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模式,即实验数据数学理论计算机模拟和预测生物学实验验证数学模型与验证后的理论,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发现新的规则。
所以,神经信息学为针刺机理和经络实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我们可以从神经信息和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研究针刺机理,研究神经信息系统的载体形式,神经信息的产生、传输与加工,以及神经信息的编码、存储与提取机理等,并从系统和信息的观点建立以生物学实际为基础的人体生物网络模型。
【参考文献】
1] 韩济生.针刺镇痛原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63.
[2] 李 霁,张俊海,董竞成.针刺镇痛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3-6.
[3] 尹 岭,金香兰.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23-524.
[4] 孙锦平,尹 岭.针刺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成像及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3,(2):39-41.
[5] 闫立平,孙忠人,谢 兵,等.电针曲池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3):61-63.
[6] 王 葳,李坤成,单保慈,等.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的脑功能MRI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6):829-832.
【关键词】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55-01
一、让学生在质疑问难中经历创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处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加之,儿童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与幻想,他们爱提很多的问题,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
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善于启发学生从多方面思维中寻求正确的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支持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势,并及时给以适当的评价。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学生通过老师“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让学生自己用长方形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两个学生展示了他们的折法。 这时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他们是以对边的中间点来对折的,要是不以这两个点对折行吗?”看,这就是可贵的智慧火花!教师予以充分肯定,并立即让同学们讨论:“不以这两点来对折,能把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吗?”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对同龄伙伴提出的问题倍感兴趣。上面学生的提问犹如一颗小石子,在同学们心中掀起层层涟漪。讨论中学生们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出了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在短的时间里准确、迅速地表达了多种想法。
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学习积极性,又教给学生探究新知的方法,使学生在质疑中经历创新。
二、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营造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下,“交流讨论”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针对某一些学生一时吃不准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使问题达到圆满解决。学生的讨论把课堂营造成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场所。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主动积极性都得到了调动,这样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达到发展。
如,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交流讨论:“王东强的爸爸准备在自己家的后院砌一个周长60米的小花园。怎么砌,砌出的花园的面积是最大,请你帮助设计一下”。在分组讨论中同学们有的说要围成三角形,有的要围成四边形。围成三角形的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围成四边形的可分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有的还考虑到花园的一边靠墙或不靠墙两种情况,真是创新的方法比比皆是,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争辩、计算、对比、猜想,得到了这样的规律:利用墙,围成四边形,正方形面积最大。围成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这里由于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有一个精确的结论,但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创新是难能可贵,这就是我通过交流讨论活动,精心营造创新的结果。
三、让学生在练习中训练创新
创新性思维不是无源之水,求异思维也不是纯灵感的产物,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是需要长期培养训练的。所以,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训练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在练习设计中,要讲求实效性,讲求趣味性,讲求形式多样性,讲求有一定的思维性和挑战性,要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思维成功的快乐,体会到我能行的喜悦。教师在练习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不同形式的题目来不断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训练学生的多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试卷评价上,鼓励创新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关注测试成绩,因此,教师在试卷评价上一定要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的思维在条件开放、问题开放、结论开放的广阔空间里自由飞翔,大胆想象,敢于创新。如在10以内加减法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幅图:一位教师(女)在为5名学生(2男,3女)讲解着什么?要求看图列式,同学们列出了如下算式:(1)1+5=6 (2)5+1=6 (3)6-1=5 (4)6-5=1
(5)4+2=6 (6)2+4=6 (7)6-4=2 (8)6-2=4
(9)4-2=2 (10)5-1=4
【关键词】财经类大学生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33-02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作为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级经济管理类人才,财经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管理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如何加强财经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一、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涵义
创新精神是指创新主体在对创新需求、动机、兴趣、观念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敢于怀疑与批判、勇于探索与冒险、追求突破的精神意志的一种创新态度与追求,包括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勇于接受挑战的进取精神、崇高坚定的献身精神、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以及执著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本文所指的培养创新精神,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行为以及能力,即要善于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树立创新观念,活跃创新意识,养成创新思维,激励创新行为,增强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是人们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活动。简言之,实践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观念与意识、创新思维与知识的驾驭和运用能力。它是培养和形成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实践检验,学生才能巩固和发展自身知识与技能,熟悉掌握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不断增强创新能力,进而形成创新型人格。
二、财经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弘扬创新本性的必然需求。作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财经类院校因此更加注重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当前财经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还比较低。综合原因,主要体现在:
第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影响。由于受传统“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影响,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单一、方法简单僵化、缺乏系统化,仍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未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过多强调机械化记忆、表面性理解与简单化运用,不注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与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互动参与性不强,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灵活多样性、可操作性,束缚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思维,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二,创新教学师资匮乏。当前,财经类院校中有部分教师不曾走访过社会或有过社会工作实践经验或创新创业艰辛经历,致使对社会需求变化趋向、创新创业领域实践及其发展趋势缺乏良好洞察力。只有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精通,他们只能照本宣科,从而失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发展基础;教师队伍中虽有些学术精英型教师,但能站到当代科学知识前沿的、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教师较缺乏,创新教学师资队伍水平的参差不齐与力量的匮乏,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薄弱环节。
第三,财经类大学生自身原因。作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主体的“90后”大学生,财经类大学生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表现:一是创新观念与欲望不强。虽不满于现状,但很多学生只会满腹抱怨,意志消沉,行动信心不足,缺乏实践动力。二是创新精神缺乏。受应试教育、专业设置过细、知识面窄、技能训练不够等因素影响,很多学生局限于书本知识所教授的定理规律,缺乏大胆求异求新、深层探索的创新精神。三是创新毅力不足。虽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的关键性,但在实际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放弃追求。四是创新性思维与实践能力不高。很多学生想创新却不知该如何去创新,创新性思维方式缺乏全面性、深度与新意,缺少百折不挠勇于实践的精神和敢于实践的实际行动。
三、财经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一)强化领导,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设置研究与指导创新教育领导机构,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思想、组织保障;更新观念,以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培育创新精神,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融进学校办学思想与定位,把追求与鼓励创新理念纳入大学精神与校训校歌,培养学生敢为人先、勇于拓新精神和意识;确立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财经类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专业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和创新活动,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财经类人才素质的要求。
(二)采用启发式研究型教学法,以提升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启发式研究型教学法,是启发性教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即在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讲授基础上,通过问答法、内容不完全法、角度法与讨论法等创造性教学法启发学生思考,并从事一定科学研究的教学方法。它注重教学互动与教学相长,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有机统一,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行业现场,了解行业动态,提前介入科学研究,为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齐抓共管,强化系统性培养,以增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齐抓共管,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合力,通过开设创新主题教育网站或微博,开展“创造・创新・创业”大讲堂,召开“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举办包括科技创新与人文素质讲座、“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竞赛系列活动在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节,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中心,创建校内创新教育实验实训基地及校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构建“六个一”(一个网站、一个大讲堂、一个研讨会、一个文化节、一个中心、一个实践基地)链条式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服务培养体系,推进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系统化发展。
(四)打造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队伍,以保障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人才的保障,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创新型强实践的师资队伍:以优厚条件或待遇引进各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具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分化和重组的方式,组建系列创新教学师资团队,以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形式完善师资团队培训体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与能力;聘请相关权威专家、经验丰富人员作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组建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根据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鼓励教师与企业、事业单位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工作之路,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实践能力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打造一支适合财经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五)强化校园创新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环境。通过校园网、广播站、橱窗等宣传阵地,利用校情通报会、形势政策报告会、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等渠道,全方位宣传学校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典型案例,营造积极进取、共同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思想真正深入人心;开展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活动,邀请著名专家、教授、院士来校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科研与创新能力及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扩展学生视野,活跃校园学术气氛,营造浓厚学术创新氛围;依托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以第二课堂为平台,开展各种类型、层次的课外科技竞赛,举办创新创业节、学术节、科技创新周,举行学术沙龙、学术讲坛,召开学生学术交流会,扩大学生知识面,调动创新积极性,激发创新激情,提高创新意识,形成浓厚校园创新文化氛围,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合适的土壤。
【参考文献】
[1]王芳.大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0(1)
[2]王文瑞,闫晓强,陈兵,孙志辉.行业特色高校机械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5)
[3]常志娟,吴学红,张培旗.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J].轻工科技,2012(2)
我校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其中有两点我认为是其核心:
(1)要做,提倡实践第一,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要创新,“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种创造精神,我认为是其精髓,值得细细研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盛行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有限,而这一切也与国家提出的课改要求和实质相去甚远。
高中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头脑”的学生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一、课堂教学 本文由收集整理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早就明确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这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仍要经历一个由“不知道”到“知道”的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依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少用陈述式的语言,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这种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1.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陶行知强调:“要改造学校的教育,就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紧密地结合生活,寻找兴趣问题与学习的相关资源,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抗衡,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静”为“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它准确性高,直观性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引入模拟实践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感官共同参与,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培养和训练,这既有助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造机遇,捕捉学生的创新灵感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重在参与,力求创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去创新,并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营造发展空间,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调动学生多种的感官协作;对自我、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赋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空,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做,去学自己所感兴趣的、向往的事情,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二、课外活动
(1)要做,提倡实践第一,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要创新,“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这种创造精神,我认为是其精髓,值得细细研究。将其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中盛行的依然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结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很有限,而这一切也与国家提出的课改要求和实质相去甚远。
高中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对于如何有效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头脑”的学生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
一、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陶行知先生早就明确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这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论断。“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仍要经历一个由“不知道”到“知道”的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依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少用陈述式的语言,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多用“想一想”“试一试”这种语言,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呢?
1.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
陶行知强调:“要改造学校的教育,就要使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只有让学生紧密地结合生活,寻找兴趣问题与学习的相关资源,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从中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抗衡,无疑会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2.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化“静”为“动”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用模拟仿真,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它准确性高,直观性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课堂引入模拟实践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尽可能创设各种动手操作的情境,让学生的手、眼、脑、口等感官共同参与,特别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培养和训练,这既有助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造机遇,捕捉学生的创新灵感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在体验、自悟、成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1.重在参与,力求创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随时随地捕捉灵感,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自己去学、去做、去创新,并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营造发展空间,促进学生能力的多元化发展
我们要通过多种途径、手段调动学生多种的感官协作;对自我、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赋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空,让他们无拘无束,尽情地去做,去学自己所感兴趣的、向往的事情,从而引领学生走向创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二、课外活动
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关心家乡的建设、国家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成就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书本上的知识活了起来,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且在课外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艺术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利用好现有的各种探究型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搜集整理资料,研究资料,形成自己的研究报告。在“疑问—研究—再疑问—再研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这些知识一旦掌握就将是他们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建立校外教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一门重要科学。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而实验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要完成物理教学的探究任务,必须加大物理实验教学的力度。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揭示所研究问题的发生、发展的最好方法,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得出规律,教学中给学生做完演示后适当合理地作拓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若将两个光滑水平板使其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小角度α,分别对物体受力分析求合力有:F■=F■+mgsinα,F■=F■+mgsinα,设F■
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演变为学生实验,提出问题,分组操作,适当加以点拨,归纳,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角,有利于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上到一个台阶。例如,闭合回路一部分导体在匀强磁场里如何运动电流的指针会发生偏转,经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归纳,最后小结为:磁体不动,导体运动有4种方法,导体不动,磁体运动有4种方法,磁体,导体均做相对运动有4种方法,共得出12种方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对“切割”含义的理解。
二、自主实验
学生实验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在实验室里完成的探究活动,实现某种目的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宜一律要求学生按部、就序地沿教材程序实验。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培养共同协作的精神。首先提出目标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设计方案,选备器材,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才正式实验写出报告,评阅、定出等级。布置“怎样测出一段合金导线的电阻率”的题目后,我在实验室巡回辅导和报告里发现,测合金电阻率的方法有:(1)已知E,R和I由E=I(R+r)测电阻。(2)已知E、V、R由E=Ur/R+U测电阻。(3)用伏安法测电阻。(4)用万用表直接测电阻。(5)已知E、G、三个已知电阻连成电桥电路测电阻,我们可以想象实验前学生肯定是查阅了资料的,并且相互讨论过。虽然涉及的知识面已超过已学知识,但他们能通过自主学习信息资料,又有什么不好呢?总结实验成绩时,我们在着重对器材的选择、电路的连接、仪器的读数等注意事项作全面归纳,效果较好。
三、实习实验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若在学生作业过程中,恰当地配以实验则会收到更优的效果。比如,两个同学提水桶,问夹角大些省力,还是小些省力。我们可以先由两个学生抬课桌体验一下,作出结论。然后由合力一定,分力随夹角关系作图推理,或者先推理再实验。学生体验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再回到实践中,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人类服务。在学了磁场、电磁感应现象后引导学生阅读“动圈式话筒原理”、“磁带录音机原理”均需对实物观察、拆装、操作、弄清工作原理和使用防护事项,以及简单的故障排除指导等等,这样的实验活动有利于分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指除演示实验,学生实验以外,为实现某种目的学生自己设计完成的实验,这种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巩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学年新课结束后,曾对学生布置“至少用两种方法测当地重力加速度”的题目,要求写出每种方法所需器材、原理,画出装置图和实验步骤。在准备阶段纷纷讨论,相互协作,共查资料,小组设计验证,归纳出了以方法:(1)利用弹簧秤、天平、由F=mg去测;(2)利用直尺和秒表,由h=gt■/2去测;(3)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由S=■at■去测;(4)利用弹簧测力计,直尺,水,由F浮=ρgV去测;(5)利用液压计和直尺,由p=ρgh去测;(6)利用直尺,游标卡尺,秒表,由T=2π■去测;(7)利用机械能守恒实验装置,由v。=2gh去测;(8)利用秒表、直尺、盘子,由水滴法按g=(N+1)■h/2去测,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对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那样的思维方式及培养求真精神大有裨益。
五、课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