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1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课改 高中音乐教学 创新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改革明确提出:音乐教育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倡导不断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事先体验、表现、创造的音乐学习,然而,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影响下,与这一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与音乐新课程改革幅度大、跨度大、难度大,让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些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被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教学成了特长班式的准专业音乐课,高考生的高考预备班。学生音乐学习存在功利思想,音乐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缺失预习和复习环节,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2.音乐教学内容改动随意,偏离教学目标

目前许多地区的普通高中的音乐课,教学内容随意改动,学习的内容被声乐、器乐、乐理和视唱练习所替代,完全偏离了高中音乐教育的目标。这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3.音乐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音乐教师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仍扮演着知识技能传授者的角色。教学以“老师讲、学生听”,“重讲授、轻参与”,“重结果、轻兴趣”为主。音乐课程教授过程死板、教学方法教条,没有给学生参与、创作的空间。

二、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几点建议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加强高中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完善科学的教育体制,成为了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音乐教学理论的研究、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以及教学的反思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针对如何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

1.丰富高中音乐学习内容,为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我们知道,单一的、远离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多元化需求和兴趣爱好、适宜地整合必修课(例如教师在必修课的音乐剧欣赏部分,可以调整单元结构,设置专门的《音乐剧赏析》单元,而适当保留教材中的经典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或拓展选修课,丰富音乐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转变音乐学习方式创造条件。

2.转变教师角色,搭建表现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针对高中学生学习过度依赖教师,学生没有自我规划,被动学习音乐的问题。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是音乐学习与学生的桥梁,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内外加以引导,搭建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平台,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如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能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在课堂播放时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在比较中发现,从发现中提高,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开设师生互动的点评等。

要使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为学生搭建课外表现平台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曾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设施组织了一次年级学生的才艺比赛。参赛选手自主选定比赛曲目、确定演出形式、求教老师和同学反复练习,修正和提高自己;而不参赛的学生中亦有很多自发参与到活动中,群策群力,为参赛选手出主意、想办法、构思演出形式,反馈表演的意见等。这次活动的举办,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且调动了参赛学生和非参赛选手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使其对音乐的学习意识得到了提高。

3.实施差异性评价,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音乐新课程强调学生评价要立足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不仅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考评,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时间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评价。因此,教师应关注差异,打破传统的知识技能的单一评价,设置开放的、多元的评价项目,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和选择权,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考核项目,充分利用兴趣的作用,推动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总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是通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为原则而开立的一门基础课程。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建设,完善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积极作用,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慧冰. 试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 在线学科教学[J]. 2008年2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人们教育出版社2003版.

第2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课堂教学;音乐教学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5-028-2

高中的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全面而优秀的精神品格,从而达到审美的人生境界的主要途径。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许多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高中音乐课只是一门辅助的课程,是为学生在学习主干课程之余调节情绪的。音乐课堂上只要按照课本照本宣科,在音乐课上放放音乐或由学生展示通俗歌喉,仅此而已。这种状况令人担忧。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不可否认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当前的音乐教学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处于一种杂乱的状态。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应该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音乐教学资源的整合进行统一规划,使其遵循统一的开发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增强教学资源的通用性、兼容性和共享性。本文认为可以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整合,有效开发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资源。

一、积极开发,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以资源为支撑,要想高中音乐教学出彩,必须要对现有的潜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可以说,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是高中音乐教学得以深入的保证。实际上,在实践中,笔者发现,音乐教学的资源不仅仅限于教材,更加广阔的资源就在我们生活中。

(一)整合媒体教育资源

媒体教育资源主要指在社会中各种媒体里能够传播的资源。主要包括: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音响、音像等。阅读可以使人告别心灵的孤独,体味一种独特的快乐。现代传媒业的发达对于人类来说是件幸事,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电视,可以介绍一些好的节目,观看后在课堂上讨论。比如一些经典节目《每日一歌》、《每周一曲》、《星光舞台》等中的歌曲;或一些健康的流行歌曲,或民族民间音乐等等。教师在选择这些资源之时应该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相比较初中生,高中生已逐渐形成音乐审美态度,包括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对音乐作品的评价、音乐表现与音乐创作能力等方面。因此,媒体教育资源只有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时才有价值。教学中,教师在不伤害学生积极性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分析、欣赏相关音乐资源,使学生逐步认识、体验音乐作品的美、丑,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音乐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体验能力。

(二)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可从事艺术教育的人才资源(如文艺团体的演员,书画院的书画家,少年宫的教师等)、杜区文化艺术组织机构、杜区文化艺术场馆、农村民俗活动等。比如在淮安市耳闻乐见的农村婚礼的吹打音乐、老年秧歌舞音乐等都是我们民族、民间音乐的瑰宝,也是农村音乐课程的资源。整合与开发社区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与社区艺术教育人才建立广泛联系,采用讲座、展演、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使之参与学校的艺术教育;与社区的艺术组织、机构、博物馆相互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参观社区的艺术展览,参与社区的艺术活动(电影、文娱晚会、庆典活动等)。教师通过紧密地联系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三)整合高中学生资源

在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中,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便是学生资源。学生的课程教学的主体之一,也是课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特别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生理、心理的发展正趋于成熟完善,有活力,有创意,求知欲强,悄感丰富,还有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愿望,如果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整合,其学生的热情必然高涨,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以作品《梁祝》为例,整合利用学生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利用个别学生促进学生与作品之间的整合交流。在笔者所在的班级中,有一个学生能拉小提琴。经过两周的准备,她在课堂上为大家演奏了爱情主题、副部主题,这个效果比听世界一流乐队的演奏好。因为现场的演奏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使其有亲近、亲切感,演奏学生的表情、身体语言、情感投入都使同学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次,在激发、整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展开研究型的学习,如一个小组着重对梁祝的传说及社会意义的研究,另一个小组研究本题材的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越剧,还有一个小组研究作曲家、创作背景等,有些小组负责场景的布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有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采访本地剧团,还有更多的学生上网。实践证明,采取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开拓视野,增强自信,掌握学习方法。

二、相互学习,整合师资队伍

要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水平,关键还是在于音乐教师的素质。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有多方面的途径,对教师进行业务素质培训、引导建立教师自我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一些较为常见的做法。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针对单位教师的一些做法。想要提高整个学校乃至地区的音乐教学水平,必须要引导教师互相学习,整合音乐教师队伍。这就要求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条件,为年轻教师提供机会,可以经常地听课、访问,学习老教育家、老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学习班、研讨会的形式,交流心得,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音乐教师要努力读书,大胆实践,虚心学习,注意总结。在演唱、演奏能力上,教师要坚持练习,稳定地增强音乐表演能力;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教学反思能力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同事间的经验交流对于促进教师的反思是十分有益的,同事之间还可相互交换问题,引发彼此的思考,从而促成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三、互动开放,整合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采取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诚然,音乐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学基本知识。其中,学生对音符的认知、乐器的操作等不能自发产生,只有依靠灌输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灌输是必须和必要的。灌输并不能成为音乐教学的唯一方式。高中生的音乐认知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其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其音乐感知觉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于此,采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效果并不好。笔者认为应该将高中音乐课堂开放到现实的情境中,整合现有的各种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课题研究的实践,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养成主动探究的态度和批判、创新的精神,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具体的实施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进行社会实践

即走出校门深入到社会中去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淮安传统音乐文化遗产调查》这一课题,学生们“从长辈处口传心授、拜访邻居、社区老人”等这类活动中可以了解到柳琴戏、江苏梆子戏、柳子戏、泗州戏和淮海戏、清淮小曲、海州牌子曲等,一方面增长了音乐知识,扩展了课程资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自豪感。

(二)文献资料研究

如可以组织学生研究课题《中外弦乐器的初步比较与研究》,学生们从各种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归纳资料。如到图书馆查资料,购买磁带、CD或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这些活动是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归纳、总结、整理的探究方式,也是一种较为简捷的探究渠道。一方面可以使得课程资源得到扩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课堂探讨研究

学生们将自己对于音乐知识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解说、介绍,甚至辩论,其特点是互动的,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讨的方式可以是以个人方式提出观点,也可以是以几个人的合作方式、小组方式等。

[参考文献]

[1]哈睿.面向课堂教学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整合[J].中国电化教育,2006(6).

第3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 教学方法 新课改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音乐鉴赏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体会音乐的真正意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音乐课程的设置,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又显的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现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设置的缺憾

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效益倍增,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艺术之精神还能有其文化效度,成了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课程至今没有建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憾,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建构: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阴阳之道”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教材主要有“人教、人音、湘艺”三个版本,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编写角度,但从各基本单元内容来看其建构无不淡化甚至是丢弃了中国音乐艺术“阴阳之道”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意象性”、“区域性”语言内涵的剥离倾向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将中国音乐语言独特的结构根基剥离的倾向,仅限于音乐作品节奏、速度等一般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开掘。比如在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歌剧《后宫诱逃》的比较中,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剧情的发展,核心唱腔的特点,而很少想到其音乐语言的生成特点。

3.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感物之心性”的心理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哲学等学科的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于是有的音乐教师就认为,音乐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综合。一首器乐作品配上一幅世界名画,一段歌曲演唱配上一句诗词歌赋,美术、戏剧、电影、语文、历史、地理等纷纷挤进了音乐课堂,综合演变成了肤浅的罗列,牵强的硬塞,机械的拼凑。

其实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的艺术境界,而学生对其也有着“感物之心性”的本能需求,当综合被机械的解读,音乐鉴赏也就失去了其学科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新课改后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足二者的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除此之外,音质清晰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人们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

(2)与学生共同学会聆听。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另外,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如启发他们从旋律、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通过参与合奏、合唱、音乐表演、舞蹈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使之融人群体、淡化自我,从而养成个体服从群体的集体主义观念,又如在《高亢的西北腔》这节课中,我请学生将自己熟悉的西北民歌,用自己喜欢的演唱形式介绍给大家。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所以,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不仅创造性地将各种旋律融入课堂,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合作的良好习惯,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4)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做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最佳音乐教学效果。

(5)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使学生发挥其新奇独特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通过比较进行音乐鉴赏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

如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先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比较总结二种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及歌曲表现力上的差异,让学生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感受。

(2)比较艺术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

在具体教学中,若所选内容的相异性太大或太明显,会提不起高中学生的兴趣,因此,音乐鉴赏中提倡相异性,应当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应当有利于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音乐鉴赏 教学方法 新课改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东西方音乐艺术本体及创造无不根植于数千年文化传统之精神,音乐鉴赏帮助人们了解音乐的真正内涵,体会音乐的真正意境。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音乐课程的设置,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又显的尤为重要。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变换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是许多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现阶段音乐鉴赏课程设置的缺憾

如何在这个迅猛发展的高科技时代,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效益倍增,让绵延数千年的中国音乐艺术之精神还能有其文化效度,成了中国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反思现阶段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音乐文化系统的课程至今没有建立,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缺憾,主要表现如下。

1、教材建构: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阴阳之道"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中音乐鉴赏新课程教材主要有"人教、人音、湘艺"三个版本,虽然各有其独特的编写角度,但从各基本单元内容来看其建构无不淡化甚至是丢弃了中国音乐艺术"阴阳之道"的美学特质。

2、教学内容: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意象性"、"区域性"语言内涵的剥离倾向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往往出现将中国音乐语言独特的结构根基剥离的倾向,仅限于音乐作品节奏、速度等一般要素的分析,缺乏对其作品内容的深度开掘。比如在现代京剧《杜鹃山》和歌剧《后宫诱逃》的比较中,我们可能更多的关注作品本身的创作背景,剧情的发展,核心唱腔的特点,而很少想到其音乐语言的生成特点。

3、教学方法:忽略了中国音乐艺术精神之"感物之心性"的心理需求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特别强调音乐与舞蹈、音乐与绘画、音乐与哲学等学科的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于是有的音乐教师就认为,音乐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综合。一首器乐作品配上一幅世界名画,一段歌曲演唱配上一句诗词歌赋,美术、戏剧、电影、语文、历史、地理等纷纷挤进了音乐课堂,综合演变成了肤浅的罗列,牵强的硬塞,机械的拼凑。

其实不同文化、不同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的艺术境界,而学生对其也有着"感物之心性"的本能需求,当综合被机械的解读,音乐鉴赏也就失去了其学科自身的存在价值。

二、新课改后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探究

1、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也称为错位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即由"师讲、生听"改为"生讲、师生共听"的教学形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和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1)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欣赏环境包括视觉欣赏环境和听觉欣赏环境,音乐课堂的欣赏环境应该足二者的结合,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它更具灵活性。安静的环境、音质好的音响是欣赏音乐的首要条件,它可以促使学生感受意境,享受音乐。除此之外,音质清晰的音响往往给人的听觉带来,并诱发美感的产生,引起人们想投入音乐中的欲望。

(2)与学生共同学会聆听。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肢体动作将音乐的美传给学生。教师还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是建立美感的重要基础。另外,欣赏时,教师应用各种容易被学生理解的语言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走进作品,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

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设计,如启发他们从旋律、音色、节奏、音型、情绪意境和结构特点等引起联想和想象,并通过这样的启发来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欣赏音乐,从而培养学生仔细聆听、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情景。以音乐为媒介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把握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想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学习音乐的心理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从本质上了解学生的内在音乐心理状况,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行为表现做出最佳解释,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以取得最佳音乐教学效果。

(5)引进"小组学习"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发交流活动。使学生发挥其新奇独特的创造力和大胆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2、通过比较进行音乐鉴赏

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比较音乐的不同体裁、形式、风格、表现手法和人文背景,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比较同一作品的不同体裁

如欣赏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时,先听歌曲独唱《鳟鱼》,然后欣赏童声合唱《鳟鱼》,由学生比较总结二种歌曲演唱形式的不同及歌曲表现力上的差异,让学生了解钢琴弦乐五重奏的音乐知识,比较每一个变奏的特点,然后畅所欲言,说出内心的感受。

第5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 存在问题 教学 总结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172-01

1 强大的音乐教学思维力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为了适应社会的变化,音乐教学也必须要进行突破,保证其创新性,实现教学思想观念的更新,保证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的变革。这就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进行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的应用,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上的注入。这都离不开音乐教师的运作,进行音乐课堂方式的创新,保证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从情感角度上来说,音乐学科是一门比较感性的学科,要想保证教学效益的提升,教师必须要实现音乐的美感与自身教学的情感相结合,保证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应用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进行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改变,进行新型教育思路及其手段的挖掘,从而满足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提升音乐课堂效益,教师需要注重课堂的有效性、有趣性,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及其突破,保证学生从繁重的文化课压力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可以进行悬念教学法的应用,在《音乐与造型艺术》教学中,笔者准备了相当多的民间歌曲,比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等,并且笔者会选取同学们所喜欢的电视剧、电影中的一些背景音乐,与这些民间背景歌曲进行比较,从现实中比较常见的背景音乐,引入要学习的民间歌曲,进一步的提升民族音乐的教学悬念,有利于进行学生求知欲的激发,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多多注重教学方法的磨合与创新改造。

2 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意识培养的几个细节

(1)在音乐教学模块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关联问题。这两者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创新是需要环境的,但是环境并不是刻板不变的环节,音乐的环境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主要问题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教师的教学创新。如果教学环境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教师也可以因地制宜的创造环境,如果学生的创新意识达不到教师的需要,教师也可以促进学生意识的培养。比如在《嘎达梅林》歌曲教学时,我会将与事件一起作为歌曲的背景来讨论,这涉及到多媒体的应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通常会让学生上讲堂,陈述自己的音乐观点及其衍生的观点,让下一个学生回答,以此类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与兴趣。

在教学方式的创新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才能保证学生辅导工作的做好。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进行自我的超越、创新,超越自己以前的教学思想,超越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新的教学方式串联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手段、教育工具的结合。这样说来,似乎是比较抽象的说话,通俗易懂的来说,教师的创造力要与学生联系在一起,毕竟教师进行方法的创新,目的是保证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上的引导者。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相关的辅助教学工作,以此培养学生的相关意识思维。

比如在《第九交响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我会首先进行贝多芬背景的介绍,目的是进行一种人物情景的营造。在介绍的开始,我会进行一段音乐的播放。在讲解之后,我会再邀请学生到台上来讲述对刚才那段音乐作品的理解,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把一定的权力给予学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高中生处于人生中的青春期,自身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喜欢表现自己的想法及其知识,这种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创造性意识的培养,这只是教学方式创新的一个例子,很多的音乐欣赏课程都可以应用同样的方法。

(2)为了有效提升教学效益,教师除了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也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提炼。音乐教学体系是一个大体系,其内部是由一个个小构件、单位串联起来的,教师可以在保证原有体系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合,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知识,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音乐意识。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目标的把握,进行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改变,要将课本知识的内容与当下的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放入当下的流行环境中去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模块中,进行课外相关信息的摄入,比如学生自己创造的作品,国外的流行音乐等,目的是实现课内课外音乐知识的结合,更有利于进行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更有利于进行学生的学习视野的开拓。

在学生音乐视野的开拓模块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入当下社会的音乐热点,比如近期比较火的《小苹果》,来进行学生学习目光的串联,从社会自然引入到课本,保证学生的音乐意识思维的开拓。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器乐曲鉴赏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该模块中,教师要注重对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比如进行对比欣赏教学法与单独欣赏法的结合,通过对音乐魅力的诠释,更好的吸引学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保证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保证学生音乐思维的激活,保证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用于创新,教师必须在实践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勇于进行教学的改革,勇于尝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3 结语

在素质教学模块中,为了有效的提升高中生的音乐应用素质,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工作,尊重学生,鼓励发扬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从而有效提升高中音乐的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廖文.音乐创新教学现状研究[J].大舞台(双月号),2009(4).

第6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回顾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有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观摩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观念上的洗礼、理论上的提高、知识上的积淀和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汇成以下的思路和心得。

首先,通过这次研修,自己进一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师个人成长的作用,自己在教学中多了些反思,我们很多时候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是说学生的多,很少能够从自身出发,多问问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那些还需要改进等等。在教育这块热土中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教师起着决定作用,也许态度决定一切就是如此吧。我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R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教学工作,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如此用心的循环往复,是因为培训班的课例研究让我从有力,变得更加有心。同时,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

其次,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中小学音乐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他们的讲座为当前的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培训的内容都是当前所关注的热点、瓶颈问题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如何评课,教师的专业成长,校本研修等等,都和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紧密联系,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很有实用价值。

第三,我非常认真的听看专家老师的报告,认真做读书笔记,力争重要的内容记在笔记上、领会在心里、落实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国学与师德的讲座,通过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新时期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我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爱岗位、爱学生、爱教育,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积极探索,勇做一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以前在教材的处理上,我发觉自己以前还仅仅停留在表层上,甚至只是在教教材,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真正研究透。通过学习,我受到了启发,高中音乐鉴赏的教育要从“音乐何须懂”入手。今后教学时必会真正研究透教材,敢于质疑,敢于挖掘,敢于挑战常规,并且教学中会引导学生多欣赏世界经典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古典音乐的真正魅力。

最后,在一系列发贴、回贴、网上答疑的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新课程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已经把同仁们交流的良好的经验运用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而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同时,今后我将努力做到:

1、将这段日子学习的教育理论投入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做艺术学者型老师而努力。

2、加强学习。除继续学习理解本次学习培训内容外,还要多读报刊杂志,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做终身学习的表率。

3、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转变观念,探求新课程改革中的“热点和亮点”。

4、加强与专家、同行的交流,让智慧碰撞,让“国培”播下的“种子”生根、发芽、结果。

第7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效性课堂;教学设计;初中音乐

影响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课前准备不充分

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缺乏学习的必要性,学生不感兴趣;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确,错估了学生的真实知识基础;首先,把握全局,如果是新教师,应该利用假期把整个学科的体系了解一下,至少本册课本要进行系统的了解,要进行系统的备课,便于掌握教材的重难点,不至于钻进死胡同。其次,熟悉课本材料,达到脱稿的水准,这样在巡视、指导、精讲时不至于翻书或者到处看学生的书。要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知识水平有所了解。其次,本课知识与技能落实上学生的学习是否主动有意义,是否具备相关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该有一个预设,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否始终具备积极的情感。随着科技的发展,音乐的常规课基本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它在课堂教学起到辅的作用。运用得好易于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实现课常教学高效率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每一位教师都要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科的特点、方法及其作用,对学习进行方法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教会学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手段。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设计理念,往往强调教学结构的严谨与细密,一切围绕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追求目标的达成度,认为这就是高效。这种理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感悟。教学方式是备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社,首先,教师应该知道要通过什么方法把备学生、备教材、备媒体融和在一起,通过什么方式将其呈现给学生。尤其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一个组织者的身份,调动丰体地位的学生。其次,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发扬集体的优势,重点分析学生情况和教法学法,既集思广益,形成共性;又发挥特长,形成个性。再次,充分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作用,多学习骨干教师的经验方法,让他们往教学中起到引领和爪范作用。教师不能把学生往他预先的设计上引导,而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教师重预设、轻生成是当今教学的一大误区。

三、课堂的无效结果

无论初中音乐教学怎样改革,“高效的课堂”应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事实上,脱离音乐思维而生成的结果都应视作无效的泡沫,没有对智慧挑战的生成更是无效的生成。把音乐课上成想象课、学生常作些不着边际的猜想,都应视为无效的生成。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常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教师还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安排时间,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老师少讲精练,学生多学多练。洋思中学最著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理念。就做足了“练”的功夫,有人认为,其精髓就是一个“练”字。为了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所进行的又一次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

四、教师的调控能力不强

实施素质教育后,在音乐课堂中,学生的自由度加大了,课堂氛围也较以往活跃了,但教师对课堂局面的调控能力却没有相应的增强,如:合作学习分工不够明确,学生责任意识不强,教师却无法指导;学生的问题增多便不予理会,或者没有时间理会;一些好学生总是被频繁点名回答问题,角落里的学生往往受冷落,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过于热烈或过于沉闷,教师无计可施等。

五、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逻辑思维火花的碰撞,离不开心的交流,感情就是催化剂,可以让这一切顺利的实现。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缺少感情投入,不能有效沟通,课堂教学必然低效。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师生关系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清楚谁是教育的主体?我们知道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十分明显的。没有学生,教师不复存在;没有教师,学生也不复存在。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健康的教学活动,才利于教学已知和未知的矛盾的解决。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转化关系,是一种复合关系,也是一种互为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业务关系。即:教学交往。教学交往涉及到的四个方面,即:对话、互动、合作、理解。

【参考文献】

[1]田福军.建立素质教育下高中数学的高效课堂[D]学位论文.2009,(04):5.

[2]《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

[3]鲁兵.打造高效性课堂应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四个因素六种关系.中外教育研究.2010年1月NO.1.

第8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导入的意义;导入的原则;导入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62-1

一、新课导入的意义

音乐课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时期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立想法的时期,而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出发点。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有不失自然自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此久往,学生对所学习的音乐兴趣浓厚,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教者得心应手,学者轻松愉快。

二、导入新课的原则

导入新课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我愿意”、“好有意思”等等愿望,为此,教师在新课导入设计上应遵循下列原则:

1.为使课堂导入更有效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走向,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使新课导入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能有效冲击学生的兴奋点,让音乐课一开始就富有吸引力和粘和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动机。

2.针对性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尽可能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导入新课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只有教、学都兼容的导入方法才是最好的。

3.趣味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驱力。因此导入新课要从学生的兴趣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整体性导入新课不是一个个的教学环节,每一节课的新知识又与前后知识构成一个整体,数十个学生个体又构成一个学生整体,因此,一节新课的导入既要有教学的整体观念,还要有学生整体观念。那种凭教师自己的兴趣而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新课导入是没有积极意义的。

三、导入新课的方法

1.故事导入法

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古人或是伟人的故事导入,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讲《梁祝》,老师先讲这样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这么一个传说,一对青年男女为了追求属于他们自己的爱情,经历了很多的痛苦,最后双双化蝶,才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生活。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由此发问,引出这节课的课题《梁祝》。

2.成语导入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语言文化丰富的国家。成语包含了很多典故,传说,做人、做事的道理等等。当出示一个成语的课题,学生就会对这个成语涉及到的内容产生联想,因而引出学生们愿意去想,愿意去听的兴趣。例如在讲《十面埋伏》,我首先出示在黑板上的课题是“四面楚歌”――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这个成语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它包含了一个什么典故呢?”“在公元前202年,这两位王者决战江山,大家都听过很多的音乐,如果请大家用音乐来描述这场战争,大家想想该用什么音乐呢?”通过这样几个设置悬念的问题,使学生自己通过想象、思考一步一步地走进课堂之中。

3.游戏导入法

游戏虽然是用来娱乐的,但是游戏中的动脑、动手在小学的音乐课堂经常能用到,而且孩子们非常喜欢。而高中音乐欣赏课堂,恰恰就是缺少这种“动”的感觉。所以在一开始的导入上就可以应用游戏引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猜谜语是游戏中动脑类的游戏,把它用于古曲《梅花三弄》欣赏的导入:“老师现在给大家出示一个谜语,迷题是这样的‘万物萧条,唯我独醒,凌霜傲雪!’,打一植物。”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梅花),从而引出课题。

4.图象导入法

MV、图片等带有影象的资料,都是学生非常喜爱和感兴趣的。因为图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所以,一开始就用图象来导入,学生的兴致会马上被吸引过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欣赏民歌《小河淌水》的时候,先挂上一幅和歌词内容相关的画,问“这幅画中,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如果请同学们为这幅画配音乐,应该配一段什么样的音乐呢?”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民歌),然后播放我事先准备好的MV――让学生在声音、图象的双重魅力下感受民歌,从而引出新课。

[参考文献]

第9篇:高中音乐教学总结与反思范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反思;案例

《非洲歌舞音乐》是普通高中高一音乐欣赏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这个课题中独立的一节,遵照《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这节课的教学通过欣赏和体验,理解非洲音乐文化独特的魄力及神秘的宗教色彩;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了解鼓在非洲音乐中的重要地位;了解非洲音乐文化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

首先,我认真研读教材,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相关知识点。并通过互联网仔细了解了非洲地理及风土人情,非洲的黑奴解放运动、非洲歌舞音乐的视频资料及文字介绍以及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发展的影响。结合青少年热爱自由,喜欢彰显个性、热爱街舞的特点,我用黑人街舞视频导入本节课课题,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之后学习小组展开对非洲地理人文印象的积极讨论,接着进行本节课的主体活动――非洲歌舞音乐欣赏,在此活动中,共欣赏两个音乐作品,作品一:《非洲祖鲁族舞蹈》,学生主要从三个问题展开赏析:(1)舞蹈具有什么特点?(2)他们的舞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3)舞蹈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基本能准确地解答以上三个问题,我不进行赘述。作品二:《非洲鼓舞》,这个作品旨在引领学生融入非洲音乐,认识非洲鼓(非洲音乐之魂),培养学生的模仿创造意识,因此预设问题:(1)请你敲击出乐曲中的节奏型;(2)请你随着乐曲的节奏自由地舞蹈。通过认真欣赏作品,学生反复练习敲击非洲鼓强劲的节奏型,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随着《非洲鼓舞》跳起简单而舒展的舞蹈,此时全体学生已然融入非洲音乐中,这节课要求学生生成的知识及能力目标在这里全部解决,重难点在这里取得了成功突破。(本节课教学重点环节)学生从感性上对非洲音乐有了一定的感知,接着就是理性的认知――完成教材拓展练习题(3)(4),引导学生从理性上总结出非洲音乐的特点及非洲音乐的社会功能;非洲音乐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及现实生活中受非洲音乐因素影响的音乐现象(小组讨论)。最后提出一个突破性问题――如何对待纷繁多彩的世界音乐文化?(结合欣赏视频《走出非洲》片段)(学生回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理解尊重非洲及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本节课亮点:

1.以黑人街舞表演视频导入本课课题。如何激发学生对非洲音乐的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近距离走入非洲,从而喜欢并融入非洲音乐是上好本节课的起点,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非洲距离我们的学生似乎是遥不可及的,选择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下就能让学生走进非洲歌舞音乐,思考很多之后我选择了街舞,街舞是非洲音乐和欧洲音乐融合的产物,在有街舞特长学生的班级,个别学生还进行了即兴街舞表演,很快地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走出教材限制,采用非洲歌舞音乐视频,使学生能更直观真切地感受非洲音乐。音乐欣赏教材中有许多启迪思想、生动直观的优秀资料,但课本中选纳的材料是有限的,而互联网就是我们最好的知识宝库,结合我们学校先进的电教设备,把最生动的、适合的、优秀的音乐作品结合本课内容加入到教学中,使我们的课堂生动、精彩;反之,如果只是采用教材提供的音频资料,学生就很难融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伴随《非洲鼓舞》的节奏自由舞蹈,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学生的律动能力。音乐之美美于个人有个人的感受,同样的乐曲在不同的人听来,具体表现的内容各有不同。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时,要对音乐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这样才能投入到美妙奇异的音乐世界中去。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大胆实践、大胆创造,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4.拓展问题的设计(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态度?)音乐欣赏的主旨在于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作为教学大纲的标准,必须使学生明确并尊重世界的多元化存在。

本节课不足之处:

1.视频材料资源有限。

2.教学中音乐器材的欠缺(如非洲鼓)。

3.加强学生对非洲音乐节奏型的敲击练习。

总体上,这节课点燃了学生学习非洲音乐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大胆创造的热情和敢于展示自我的激情;从感性和理性上明确了非洲音乐的特点及相关音乐知识,是一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使我进一步明确点燃学生的激情,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很好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灵活取舍教材内容,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欣赏中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融入其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使我们普通高中的音乐欣赏课受到学生的大力欢迎,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