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研总结幼儿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没有钻研的教研其实不是真正的教研,没有教研的钻研也不是真正的钻研。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一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我们幼儿园立足本园发展,加强园本培训。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园本教研工作
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那么,我们认为,面对今天我园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培训及开展园本教研应是我园保教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在施教的同时,为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才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味。从合格教师逐步成长为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加强园本培训的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首先,园长亲自抓幼儿园工作,由她牵头成立了以园长为首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和指导小组。辅导员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其他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其次,我们把园本工作列入幼儿园活动设计中;每学期,我们还定时召开园本培训园本培训活动,及时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园本培训工作进行及时的调度,加强了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
三、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计划,确保培训落实到位
为确保园本培训落到实处,制定了园本培训工作的计划,列出培训的内容和安排,教师再依据总的计划制定出本班的园本活动计划。这样既指导了教师的学习,又明确了学习的内容,让老师们知道了学什么,什么时间学,统一了步骤,保证了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督促教师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园本教研形式,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促进教师成长。
一是开展各种比赛活动,让人人都有参与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进一步理解了园本教学的重要性。
二是我们从幼儿一日活动入手,引导孩子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着解决问题,通过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的一个个主题,营造出一个与幼儿生活本身密切相关的高度整合的课程模式,逐渐完成由单一知识向跨学科知识、由学习知识向体验知识的转变,真正符合了新大纲提出的让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各层次教师培训:
我们将以提高教师思想水平、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水平为目标,实现“培训——探索——操作(灵活性、创造性)——总结”一体化的路子,并针对每一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使教师尽快掌握园本课程的精华所在。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争取教师全部达标。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二一年来,我园的保教工作,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保教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教师理论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改善幼儿园的园容园貌,带动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教学研究,大胆尝试课程改革,提高保教质量
1、从转变观念入手,以教研为手段,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
每周二、周四下午进行保育员、教师业务学习活动。活动内容有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角色总转变,努力使教学形式由传授式向开放式转变,由知识的传授向能力的培养转变。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式的活动形式。
2、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对教师的备课、教育活动,室内外游戏活动等加强管理,根据幼儿的年龄,依据《纲要》中各领域的教学目标,扎实落实保教常规,并在此基础上积极丰实保教内涵。特别是每班所自制的幼儿玩具、体育器械、头饰、区域活动材料等,近年来,教师自制的教玩具将近三千多件,利用这些材料和教玩具,让幼儿在各个区域活动中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较好地培养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等各种自主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观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加强幼儿一日活动的研究,严格按一日活动计划组织幼儿开展活动,防止预外事故的发生,对幼儿的一日活动及行为规范进行教育和指导,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幼儿“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4、大胆进行幼儿园教育课程改革。
由原来统一的标准化的课程、改革为多元化、灵活性的园本课程,各班设立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应幼儿发展需要的主题,且围绕主题设立了教育目标,进行各种活动,如:科学探究活动、英语口语教学、听读游戏识字教学、网络主题、等等。
5、通过丰实多彩的具体活动来陶冶幼儿情操,发展幼儿的艺术特点。
如“庆六一文艺演出”,“庆元旦家园同乐亲子游园活动”和“郊游活动”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即培养了幼儿的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从而也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又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增加了幼儿园工作的透明度,从而架起了一道家园共育的金桥。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保教质量是幼教工作的生命线,而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是幼儿教师。教师整体素质、理念的更新直接关系到保教质量的水平。我们坚持外学习内研究(培训)批判地吸收外地先进幼儿园的教学经验,结合本园的实际,加强研究,从转变观念入手,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1、更新观念,树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
我们通过集体教研、集体培训等形式进行学习,充分发挥教研究的作用,通过“走出去,请回来”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使教师们真正理会《新纲要》的实质,吸取外地的经验,树立新的理念,运用新的教育方法去组织活动和正确的评价每一位幼儿发展。
2、,开展研讨课、观摩课、听课、说课、评课、思课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几年来,在全县幼儿园教师培训、研讨活动中,我园有梁庆丽、黄丽品、黄盘霞、陆秋艳、李金积、罗筱娟等老师提供了示范课,一共有十六位教师二十多节课向家长开放,加深家长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取得一致教育孩子的方法,达到家园共育。通过听课、说课、评课、思课,让教师共同切磋,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
3、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重视教师计算机知识培训,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信息的能力。
在计算机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园把新《纲要》的精神理念融入到现代化教育技术中,把现代化教育信息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作为全园教师应知应会的基本功来要求,先后多次组织教师进行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考试,全园90%以上的教师通过计算机全员培训。
4、以赛代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几年来,我们通过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和指导各类技能技巧比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比赛中成绩显著,硕果累累。教师一共有44人和41名幼儿参加各类比赛。幼儿获得全国级奖的有38人次,其中金奖6人,银奖15人,铜奖18人,获县级奖的有2人次,其中二等奖1名,优秀奖1名;教师获全国三级园丁奖1人,优秀园丁奖的2人;获得区级论文奖的有2人,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获得市级论文奖的有25人,其中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7人;教师获市级各类技能技巧比赛的有13人,其中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6名.获县级奖的有37人,其等奖1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20名。
三、利用社区、家庭等资源,努力改善幼儿园的园容、园貌。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几年来老师们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充分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废旧物品,利用社区、家庭等力量,根据季节、依据主题精心设计,巧妙布局进行室内外,走廊及楼梯间的环境创设。从而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生活的乐园、知识的摇篮。
总之,幼儿园的各项保教工作,在在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广大家长的关心支持及教师们的辛勤努力、勤恳工作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有不足之处,我们一定在今后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进取,争取在工作中再创辉煌。
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三一学期来,我们在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老师们的默契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高质量的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实施教育的需要,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逐渐走入了农村幼儿园,它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也是幼教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对于我们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来说,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了解园本课程的真正含义。我们通过学习《幼儿教育研究》、《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等杂志上有关的文章理论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通过听、看专家报告、姐妹园的介绍,逐渐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服务观,新观点的认识和深入,使之转化为教育行为,并加以分析、提炼、概括,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逐渐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每周一、三为幼儿园全体教师会,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教研质量
“质量就是生命”,对幼儿园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都已掌握了一些正确的教育观念,但在观摩现场活动时,却发现教师并没有将理念在自己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体现出来,究其原因,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二是怕管不住幼儿,影响教育效果,故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敢让幼儿充分感知,而是草草收场留于形式。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是提高保教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因而教研组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形成“我要学”的学习氛围。在教师业务学习时采用听读式的基础上,观摩各种活动,并结合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看法,最后形成共识,这样使教师明白,幼儿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凡是幼儿能想的,就让他自己去想;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去做,以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牢固树立以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促进观念与实践的统一。同时,为了帮助教师能获取最新信息,每次外出活动的教师会及时反馈,让教师们从一个个优秀的活动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性的认识,教研活动的学与思、教与研的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促进教师提高自身认识,优化教育行为。
三、开展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一)深化一日活动的研究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及幼儿园的实际,我们十分重视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研究与管理,认真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再上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管理
本学期我园对照《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要求,通过半日活动跟踪来检查督促教师对各环节的组织,消除孩子的等待现象,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健康、和谐、安全、丰富、新颖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及时挖掘生活常规的教育功能,通过常规的培养将道德教育同幼儿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
2、加强活动区活动的研究
活动区活动是一种最适合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因此各班能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区域活动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首先,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做到:提供的半成品材料有助于孩子活动,材料的利用率比较高。真正是孩子喜欢的,孩子积极与材料发生互动,在玩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玩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投放的材料能满足幼儿的活动的个别差异,让幼儿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玩具材料;
其次,我们教师为孩子活动提供了支持。体现不同层次水平、不同活动阶段,体现了递进性,体现了教师主导、孩子主体地位的体现。好处:区域活动彰显幼儿的主体性、实践性、自我性,但幼儿的心理特点具有意识水平低、思维灵活性弱、操作连续性差等特点,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满足不同水平的孩子,教师的适时指导,让每一个孩子体验成功的乐趣。
最后,教师讲评时将知识、技能、情感融为一体,把讲述的机会给孩子,让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孩子体验成功。教师的讲评比较有深度,对幼儿知识经验的提升有帮助。
但也存在不足:活动区材料投放上一定要让孩子会用。教会孩子玩的技巧。如:泥工的技巧、各种绘画技能、粘贴的技能、剪折的技能。区域活动每天有目的的投放新材料,探索新玩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出不同的玩法。教师的支持一定要到位,及时上墙,随时更换。
3、加强家园合作的研究。
1)切实做好常规性的家长工作。为了使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我们积极利用家长会与全班家长进行沟通,在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了本班的具体情况和计划安排,还结合新《纲要》将我班的课题研究向家长进行具体的介绍,我们提供了一些已开展的主题活动的资料,如:幼儿的统计表、观察记录、幼儿自制的“我的小书”等,家长在翻阅的孩子的作品、记录本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进步,也看到了班级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家长们心中引起了共鸣,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2)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即将开展,我们通过家园橱窗及时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的目标和一些主要的活动,使每位家长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活动。在主题活动《伞的世界》中,班里好多的小朋友都从家带来了漂亮的伞。在《感官总动员》中请家长帮助幼儿自备1-2种食物(例如:味道甜甜的、咬起来脆脆的、吃起来粘粘的、闻起来香香的……)家长能按照上面的规定日期逐一将物品带来,并将带来的物品装在自己的小塑料带里,写上名字,早上来园后放到幼儿的小厨便可,从而成功制作了“香香带”。在《我的奥运》系列主题活动中,家长主动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奥运的知识和见闻,当孩子来到幼儿园后都互相讲述着奥运吉祥物,奥运体育项目,自豪、高兴溢于言表。随着主题的开展,家长开始渐渐地对我们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更加促进了他们的参与自觉性。一些家长常对我们说:“你们的工作真琐碎,样样东西都要,以后我会留意帮你们收集的。”就这样,经常会有家长把家中的酸奶瓶、空壳子拿来,还主动地问我们:“这个需要吗?”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园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
3)召开家长会,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本学期目标、内容和任务,相关育儿知识,疾病预防知识等,使他们即使了解了班内课程特点和幼儿园最新动态,并针对一些适时问题开展讨论。
一学期在紧张而又忙碌、愉快而又充实中结束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每项活动的开展、成功都离不开我们每位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聚满人气的新世纪,我们将不断努力,不断摸索,以使我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幼教事业作出贡献。
一、日常教学正规化
由于本学期我园新分配来了6名新教师,占一线教师的一半以上,这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老师们对工作有着极大热情,但缺乏实际工作与教学经验,原在教师因教龄短,教学经验和水平也不是太高,因此本学期的教研工作难度也增大,这就要求教研工作更为细致、实事求是,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因本学期各班幼儿人数增多,配班老师均不是科班出生,配课质量不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实行教师全日跟班制(即相互配课)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及水平发展需要进行教学。
(二)了解教材,提高备课的内容与形式质量
1、各班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及目标。
2、各班制定本月工作目标及下目标分析。
3、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制定周教学内容及目标。
4、每日提高教育活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写出教学反思。
5、每月总结教学经验,写一个教学笔录。
6、每月对各班教学质量进行测查并对达标情况进行分析。
7、每周二、三下午15:00——17:00为教研活动时间,根据开学时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做机动调整。
二、要的重大教研活动
20xx年9月,由朱老师主持,组织教师学习了“书写教学经验总结的方法”,使教师在写经验总结时有更明确的指导。
20xx年10月,拟订教学主题,以数学活动和语言活动为主,组织全园教师进行观摩和互评,促使教师之间教学能力的横向及纵向发展。通过这样的教研方式,我园的教师对语言活动中的诗歌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形式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专家的评议,及活动的反复润色,在数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们牢牢把握“先操作,后讲解”的新教学模式,为幼儿提供开放宽松的探索环境,使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20xx年11月,组织了西山区“园本培训”展示活动,开展“师德”座谈会。
20xx年12月,教学组的张老师分别代表我园、我区参加各类语言教学活动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0xx年1月,由张老师主持,组织教师学习语言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师们对语言教学的理念方法等有了新的了解。
三、其他
1、召开教师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学习用法律知识来保护和捍卫自己的教育工作。
2、紧抓幼儿德育工作及安全教育工作。
德育是幼儿园工作的核心,而安全工作是保证每一项工作开展的前提,要求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并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证幼儿健康活泼的成长。
3、各位教师就本学期教学情况做出总结,为下学期的工作改进明确方向。
四、下学期需改进的工作
1、英语教学要加强复习,教师在工作中增加英语口语使用量。提供的图片上可根据该单词附上相应句式,以便教师复习。
2、教具应根据套材更新置换。
匆匆忙忙一个学期又将过去,在这个学期中,我们托班教研组根据县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和指导思想,结合我园的实际工作,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切实做好了幼儿的保教工作,使幼儿在各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 学习理论,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理论是一切教育行为的基础,因此,我们教研组很注重理论的学习。这一学期,我们
学习了新纲要指导用书,对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逐一进行分析,对照找出理论和实际之间的交叉点,同时,我们又逐一学习了组织与实施中的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除了学习纲要用书以外,我们还通过各种途径——如上学前教育网,上图书馆,看各种幼教杂志查阅有关幼教的信息资料,对那些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帮助的文章,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服务于我们的教育实践。比如:我们共同学习过黄琼老师所写的文章《走进2岁儿童》,对我们认识2、3岁幼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是很有帮助的。还有,我们在杂志上查阅到南京赵寄石老师所搞的托班作息表,对我们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有很大的借签意义。通过学习,我们觉得,自己的教育观念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
二、保质保量的开展教研活动
我们坚持两个星期开展一次小教研。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把教研的重点放在如何观察和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上面。我们主要是了解托班幼儿特有的发展规律,根据了解的情况,我们随时随地的调整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充分体现了托班随机性强,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多的特点。根据2-3岁幼儿依恋亲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们创设“家庭式”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在宽松、宁静、自由、温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发展。为此,我们于XX年10月份,向全县托幼战线上的老师展示我们的“家庭式”教育氛围研讨活动,和全县的老师共同探讨了“家庭式”教育氛围,我们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在教学月中,我们教研组一起研讨了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的问题,我们还在一起共同制作了投放的材料,投放后,再反馈信息,然后,再研究,再投放,使我们大家在实际的操作中明白给托班幼儿投放材料的适宜和适度。
三、认真搞好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研。
今年,我们托班组的两位年轻人,根据托班幼儿的身心特点,搞了一个《2-3岁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培养的研究》,现在,正在深入的研究之中。另外,我们组两位成员共同参与了幼儿园的主课题《促进幼儿好问好表现的教师教育行为》的研究。课题《培养托班幼儿适应能力的实践研究》已被列入县级课题。
四、其他工作
开学初,我们认真做好家长学校的工作,向家长介绍2-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以及,这学期我们的一些教学内容,让家长对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组的沈燕老师还向家长开设了讲座《孩子厌食现象分析》。我们还请来了幼儿家长谈谈自己的育儿经,为家长互相交流创设了条件和机会。我们每月还搞了一次亲子活动,如:我是小演员、小鬼当家等等;同时,我们还配合幼儿园中心工作,共同做好家教咨询站的工作,为我们的家长服务。
新《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新《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九月份,本人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纲要》的学习培训与教研活动,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次来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重视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各科是一个整体,各科在计划的制订中,应多考虑课程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没有哪门学科是独立的,各科之间都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教师的计划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十月份在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听随堂课活动,我园的两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
十一月份,我园青年教师参加了第二届“育苗杯”评优课比赛,在活动中,教师们潜心研教案,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活动器具,教育既体现出基础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科学”学科。所以许多教师的课都充分体现出了鼓励幼儿“探究”这种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理念,课的选择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起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操作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加深,教育活动目标边得到了升华。整个评优课活动,教师们感觉到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学必然大有收获。评优课后,教师们展开了讨论,对课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真诚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评优结束后,推选出了获一等奖的王莉英老师参加市评优课(科学学科)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我们又组织了全体教师收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老师对《纲要》的解读,刘老师以“幼儿园墙饰布置艺术”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幼儿园课堂整体布局的方向,她的观点让幼儿教师体会到室内装饰应更多地贴近幼儿生活,她的“人性化”的布局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幼儿园的设计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为了创设良好的班级面貌,各班都纷纷行动起来,每个教室都体现出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各班都添设了活动角,教师们亲自动手制作活动道具。放弃了休息时间制作了“水果”“蔬菜”“糕点”等栩栩如生的模型,使许多区域活动都能热火朝开地开展起来。如:大班开设的医院、肯德基,中班开设的超市等区域活动角。“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写在无数幼儿园大门口的一句口号,随着《纲要》的实施,我们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之推广与深化。
十二月份,我园又开展了园本会课活动,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如大班薄晓红老师的社会课“我该怎么办?”,教师的讲解委婉、亲切;语言富有启发性,材料准备充分,能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她通过提问、谈话、讲解、做判断题、游戏活动等多种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使课的目的的达成变得轻松自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幼儿被课的精彩所吸引,连“开个小差”都忘了,一堂课下来,她们兴奋不已,可以想象
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肯定能随机应变,不再惊慌无助。
园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个体,更需要建构一个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我们围绕园本教研组织实施了一下几项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
幼儿园为老师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报刊杂志,及时提供新《纲要》精神相应的各种书籍,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让每位教师认真阅读,要求教师每月至少摘记两篇。通过这一活动,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有关幼儿教育书籍,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园利用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购买各种书籍,存放阅览室供教师借阅;教师们相互介绍好书,让有益的书籍净化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美好的色彩。
2.托幼教育衔接研讨活动
托班的宝宝离开托儿所,升入小班学习。但到了幼儿园以后,换了新环境,新的老师,孩子哭闹,情绪不稳定,幼儿园的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在班上行为习惯较差等等方面的问题。小班年段老师邀请托儿所的老师参加开展了本次研讨活动,为托儿所的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做好衔接。
2月26日晚上,托儿所的老师和我园小班年段的老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大家围绕:
(1)幼儿的行为习惯
(2)幼儿的动手能力
(3)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教育三方面进行研讨。大家根据实践经验出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对老师们今后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园大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3月18日,大班年段教师针对“幼小衔接”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对本学期全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进行布置。以大班为试点班,从心理准备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衔接中的断层问题,为孩子们打下基础,做好小学学习的各种准备。
3.课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研讨和学习
我园围绕课题开展一系列有关的研讨、学习。本学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研究课题设计,成立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全园开展两次的课题专题学习使老师对课题如何开展和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各年段围绕课题开展研讨活动为下学期更好的实施和开展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小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研讨;中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研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研讨;大班段本学期送走毕业生将又迎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她们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研讨》开展研讨。
4.围绕课题开展全园教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幼儿年龄小,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同样以幼儿的认知规律为指向,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更应该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幼儿明白了不好的行为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有利于生活、学习,那么,他才会乐意去做。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着许多偶发事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抓住机会,适当引导,用现实中的生动事例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如,幼儿小便后洗手,教师要求幼儿对着水池甩甩干,调皮的幼儿喜欢反教师的教导而行,有意把地面弄湿。这时,教师不妨把当时的情景拍下来,制成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大家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讨论,幼儿了解其行为所产生的不良结果,会把地面搞脏、容易滑跤等。所以开展幼儿园老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老师们积极地参加,本次活动六位老师取得最佳设计奖,本次的设计教案和课件在下学期将作为课题活动在班上开展。
5.全园开展公开课观摩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从XX年4月20日—5月4日幼儿园开展了全园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开课的内容为本学期的华东师大教材,采用集体教学活动,选材范围缩小了,那么如何把大家平时上过的活动更加有趣新颖的展现出来,让孩子更加快乐的参与,这无形增加了难度。
全园教师也为本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自己做课件、写教案……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活动后,幼儿园进行集体评课。首先是上课老师进行说课,然后所以参与听课教师对每节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执教教师课堂上的精彩之处和不足地方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活动不光体现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风格,更体现了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相互之间地学习与交流,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组织全园教师开展家长开放半日试教活动
我园一向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其中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状况,了解现代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本学期5月10日——5月12日旭日幼儿园开展为期三天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活动前教师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精心选择、设计活动,周详安排半日活动的每个细节,还进行了认真的试教。有了活动前的试教和修改。老师们在家长开放日半天更加有自信,这对新老师尤其的重要。
7.承办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会议
3月11日上午,春光明媚,暖意洋洋。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的有关幼儿园和课题组负责人会议在我园召开。12所幼儿园的课题组成员聚集在旭日礼堂,首先是我园教师黄海燕为大家上了一节公开课大班音乐游戏《和尚和老鼠》,课后,课后黄海燕老师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接着是,在县教研员陈于今老师的主持下真正进入了我们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特有的思维碰撞的互动讨论。老师们也畅所欲言,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一个个的金点子、好方法应运而生。
通过本次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会议的召开,各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围绕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专题,充分发挥幼儿园教研团队的作用,有效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推进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向纵深发展。我园在承办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合作、细密的组织活动上级领导的认同。
8.教师参加教科研论文比赛
一、为幼儿的创作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大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和想象的空间。教师根据时令和季节的变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感官去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玩一玩,从而积累丰富具体的、直接的知识经验。如在画《秋游》时,通过游览活动,每个幼儿从不同角度来创作,因此画出来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则完全不同。有的表现秋天的景色,有的表现秋游时大家愉快的心情,还有的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秋游的整个过程。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去观察、认识、体会生活中各种美好的东西,开阔他们的视野,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认识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多看,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不仅能观察单一的物体,还要引导其观察物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如在画《活动中的小朋友》时,幼儿以某一处小朋友玩的情况为主要创作对象,但在丰富画面时还要再画一些其他小朋友的活动,使布局得以更加合理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二、营造宽松、安全的心理环境
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想法在幼儿头脑中原本就没有,如果成人不横加干涉,他们会自己创作,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正确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错位”的现象。在儿童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老鼠画得比猫大;鸭子长成尖嘴巴;兔子尾巴细又长;雨天开出红太阳……成人往往无法理解,有人甚至急于纠正。那么, 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幼儿把画画的过程当作是一种游戏,边画边投入角色,仿佛自己就身在画中。我们班上有位小朋友受到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影响,认为老鼠聪明可爱,而猫却特别愚蠢,总是被老鼠玩得团团转,因而它就把“猫捉老鼠”画成了“老鼠追猫”,此时的幼儿想到什么就画出什么,想象与现实融合,思维不受任何局限。这些被成人看来有些“出格”“错位”的画面往往表现了幼儿自身情感的好恶。在绘画活动中,如果幼儿真的出现了不正确的认知,成人不必大惊小怪,打断幼儿的绘画活动,急于纠正其绘画内容。而因在事后引导他去观察、了解相关事物的特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观察、学习积累起丰富的科学知识。所以,面对儿童画中的“出格”,老师应多加鼓励。甚至可以帮助所有欣赏者包括家长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创意,并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他留下一生中最珍贵的纪念。试想,当这个孩子长大以后读到自己儿时这闪亮的一幕时,该是何等的惬意!
三、恰当地指导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1、别忽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说
在幼儿园阶段,年龄越小的幼儿绘画水平越低,不能自如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可以请他们来说,让幼儿说是让成人了解幼儿绘画意图及其内心世界的直接途径。而且,幼儿绘画的特点之一是边说边画,年龄越小特点就表现得越明显。因此,在美术活动中,把握好幼儿的“说”,对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以开放的形式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联想、创造,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探索问题的不同答案。如在画《手指造型想象画》时,教师用手摆出几种造型,然后让幼儿发挥想象力,想想象什么,幼儿则可以根据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不同的答案。新颖有趣的提问,可使幼儿感到新鲜,促使他有兴趣去探究,极大的调动他们投入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3、意愿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绘画形式
意愿画最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启迪他们的形象思维,还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由想象和创新的能力。教师适当的指导可以提高创作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比如,在讲过《龟兔赛跑》的故事以后,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老师,小兔子真有这么笨吗?他不会到终点站睡觉么?”当时,我就被他问住了。后来我根据幼儿的这个提问,设计了一个意愿画题目《龟兔的第二次赛跑》,让幼儿展开想象,把龟兔第二次赛跑的过程和结果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结果,在这次的绘画活动中,幼儿充分想象,打开思路,不仅画了出来,同时还编成故事讲了出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教育的契机,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达到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恰当地评价孩子的画
一、主要特征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是园本教研的深化。课程化的园本教研需要幼儿园在传统教研的基础上,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明确教研的目标、内容及形式,并引领教师组成教研共同体,展开系统深入的研究。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具有如下特征:
1.教研目标明确性。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有明确的教研目标。幼儿园可以依据园本师资实际情况,从提升教师的某一专业能力方面确定教研目标,如从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有效教学的设计与组织的能力、游戏活动的指导能力等方面确定教研总目标;也可立足解决幼儿园保教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如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活动区材料投放的问题、教学教法问题等确定教研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总目标细化为递进式的小目标,落实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
2.教研问题系列化。来自于教师的共性问题解决,是园本教研的基础。幼儿园的教研问题,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实践问题,而不是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问题,更不是解决诸如家长素质生均活动而积等客观问题。因此,幼儿园的教研问题,是主观性问题,更是实践性问题。
虽然说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课程化教研活动的内容,但是一些教育现场中的问题由于己有比较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需要一次教研或老教师的指导就能明白怎么做,如新入园小班幼儿的哭闹问题、新教师如何做好教育活动计划等问题,并不适合将其作为课程化教研活动的问题。
在幼儿教育现场中,教师的做什么问题,一般是教育活动的内容问题、课程资源问题;教师的怎么做的问题,一般是涉及教师的观念、能力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如,围绕某一内容的科学活动材料投放问题、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区域玩具材料的投放与指导问题、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推进问题等,都可以成为课程化园本教研的问题。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更提倡的是基于幼儿本位、教师本位、幼儿园本位的教师共同需求的可推进研究的实践性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教师能从围绕一个中心线索螺旋式上升的教研系统中获得专业成长。
3.教研过程螺旋式。不同于将问题分解为平行的子问题的形式展开研究的线性主题式教研,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强调的是螺旋式上升的实践问题解决与推进,这需要教师个体具备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需要教研参与人员间建立自主学习、专业反思与平等对话的学习共同体,需要幼儿园形成积极、信任、民主、向上的教研文化。
教师应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实践中锻炼自己发现与反思问题的能力,拓宽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己的问题意识。如某一同样内容的游戏结束后,A教师想孩子们很喜欢这次游戏,可见我组织的有多成功!可是孩子们都没有把玩具收拾好就跑开了,因为他们都急着上厕所,只好我来收拾了。B教师想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次游戏,因为他们都很主动一起想出各种办法来玩游戏。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能玩得这么好呢?是这些玩具材料吸引了他们,还是因为我能够允许他们自主游戏呢?可是他们都急着上厕所没有把玩具收拾好,我下次得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收拾玩具,或者请他们上完厕所再来收拾玩具。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有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教师,在思考问题的维度和深度是不一样的,这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自主学习、专业反思与平等对话的教研学习共同体,需要教研参与者在共同教研的过程中做到对事不对人,针对问题能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集体研讨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火花,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促进专业成长。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园本教研文化。
综上,教研目标,是教研活动的方向;教研内容,是教研目标的落脚点。因此,幼儿园需要从提升师资专业技能、解决保教工作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等方面来确定教研活动为什么研、研什么,明确教研的目标和内容,在实践过程推进问题的不断解决与深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促进幼儿发展。
二、实践流程
课程化园本教研是基于幼儿园保教工作实际的现场式教研,其过程是不断深化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
课程化园本教研的实践流程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发现实践问题。源于实践的问题,是课程化教研活动的前提。课程化教研活动的问题可来自于管理者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发现的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2.设计教研方案。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后,教研组织者需要从教研目标、教研内容、教研形式等方面围绕共性问题设计简要的方案或思路,以更好地引领教师解决问题。
3.展开螺旋式教研。有了较为明晰的教研方案或思路后,教研组便可展开基于解决问题的螺旋式上升教研。这一环节,也是课程化的园本教研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可采取的流程及形式有现场观察、案例记录、问题剖析研讨、理论学习等,在每一次的教研中,提出问题解决思路、回到实践中验证问题的解决,从而再一次发现问题,进入深一层次的教研
在上述系列化、螺旋式上升的教研过程中,教师的反思与研究、思维碰撞与经验凝炼的能力得以提高。离不开问话与总结提炼。问话,即追问、反问,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在教研过程中的问话,能引发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是对教研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的梳理与提升。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是在教师之间对现象或问题的问话、反思、总结提炼中得以推进的。因此,教研引领者应更多地采用问话的形式引发教师不断地思考,并及时帮助教师总结梳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提升教研的理论高度。
三、推进策略
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推进,有赖于教研引领者及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剖析问题的能力及问话与总结提炼的能力。因此,需要以提升教师及教研引领者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为抓手,来推进课程化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1.问题在实践中发现。在教育现场中,能否发现问题,需要观察者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及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因此,幼儿园应引领教师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立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有利于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深化课程改革。而教师在正确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与观察视角,将有助于他们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反思并调整教育行为提供支持。
2.剖析在本质处进行。教研过程中能否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剖析,有赖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有赖于教师对幼儿发展情况的了解程度。因此,幼儿园应引导教师深入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引导教师自觉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对教育价值的判断能力。同时,教师应熟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特点与目标,并在一日活动中养成自觉观察幼儿言行的习惯,以及时发现幼儿的精彩与需求,判断其中隐含的教育价值,抓住契机,促进幼儿发展。
3.深化在思辨中提炼。教研活动的深化,离不开问话与总结提炼。问话,即追问、反问,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在教研过程中的问话,能引发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提炼,是对教研过程中获得的经验的梳理与提升。课程化的园本教研,应是在教师之间对现象或问题的问话、反思、总结提炼中得以推进的。因此,教研引领者应更多地采用问话的形式引发教师不断地思考,并及时帮助教师总结梳理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经验,提升教研的理论高度。
四、文本资源
一、园本教研概述
园本教研是一种源于校本教研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将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学实践展开探讨,并且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在研究过程中可将幼教专家作为辅助者。
二、幼儿园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幼儿园教学实际
虽然目前幼儿教师的原本意识已经逐渐加强,且园本教研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然存在着研究与时间严重脱节的现。首先,园本教研已经逐渐成为幼儿园进行等级评比、定级的一项重要评估项目,因此部分幼儿园只是将园本教研作为门面,并未进行深入的课题研究;其次,园本教研已经逐渐成为了考核教师教学能力、教师晋级的一种手段,并且与教师的薪酬直接挂钩;最后,部分幼儿园在开展园本教研的过程中严重脱离本园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二)教研主体地位模糊
园本教研思想中将教师作为研究过程中的研究者和受益者,但实际上幼儿园教师的主体地位并未实现,甚至处于被动局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园本教研中的管理者过于注重自身行政职权的实施,强调对教研活动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不注重与教研教师间的沟通与合作,使其专业投入有限。第二,骨干教师往往是园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虽然骨干教师的专业性强,自主性高,但其自身的优越感和骄傲情绪会使普通教师逐渐处于被动地位。
(三)幼儿教师素质有限
教师是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的主体,但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素质较低,直接影响了科研质量。部分教师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将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研究价值较高的科研课题,并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受自身能力的影响,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量以及研究能力有待增强,并且缺乏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三、幼儿园实现园本教研的方式
(一)重塑教研管理者角色
教研管理者是园本教研活动的规划者以及引导者,因此为了确保园本教研活动的可行性以及价值性,应该对教研管理者的角色进行重塑。教研管理者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整体的教研活动进行详细规划,明确本园教研中的优势和劣势,并且对教师的水平进行综合考量,按照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对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针对性区别对待。同时还应集中精力创造一个浓烈的教研氛围,指导教师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
(二)提高教师教研素质水平
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其开展教研活动的基础,因此应鼓励教师将自己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其不断挖掘问题并寻找新的突破口,以达到激发教师问题意识的目的。不同的教师有着不用的教研能力,因此幼儿园应该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增强其教研能力,并且帮助教师形成与自身特点相符合的教研风格。同时教师之间还应该进行交流与合作,不断分享自身的教研经验,共同进步。
(三)加强专业引领
幼儿园教师都是一线教育者,在教研活动中处于劣势,所以在教研过程中加强专业研究者的参与力度是提升本园园本教研活动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加强专业引导不仅能让教师在教研中有所感悟,还能帮助教师获得高质量的实践性知识。专家在参与过程中要对教师进行适时鼓励,并且积极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不断的进行总结提升。
(四)积极开展园际合作
开展园际合作不仅能将本地区间的各个幼儿园的教育教研资源进行更有效综合,还能帮助各个幼儿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园际间的具有合作性质的交流性教研活动,各个幼儿园针对教育实践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研究,以使教研活动更具针对性、时效性以及典型性。优秀的幼儿园应该合作建立区域性的原本教研制度,并且积极发挥出自身的引领作用,以实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实力较为薄弱的幼儿园应该主动吸取其他幼儿园的经验,不断充实自身教研能力。
结束语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
一、前言
园本教研就研究园内各项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如今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园本教研实际的研究对象就是教师,就是为了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教学质量提升上来,只是目前国内幼儿园在这方面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二、当前幼儿园园本教研的缺陷
(一)与原本目标脱节
园本教研原本的存在意义就是提升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以及教师的能力。但实际上现如今很多教师只是将其当成是一种工作,无论是园内的一些课题研究还是,都是量化的,而现阶段对幼儿园的评定也是根据课题的数量,因此目前园本教研已经脱离了其最初的目标,这对幼儿园、教师以及整体幼儿教育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幼儿,并不是科研活动,不需要完成量化的任务,这种作风已经对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危害。
(二)并未满足教师发展
园本教研需要园内全体教师参与。这是为了将园内的教师团队整体水平提升上来,这样对幼儿的教学才能有所提升,需要注重每个教师的发展。但目前多数幼儿园真正能够参与到园本教研中的只是部分教师,也就是园内的骨干教师和领导,其他教师是没有机会参与其中的,这其实是幼儿园管理上的漏洞,但其实这也与教师自身能力上的欠缺有关,因为只有骨干教师在知识、经验等方面可以胜任,但是幼儿园也应该针对不同教师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现在的局面无法促进全体教师发展。
(三)评价机制不足
实际上园内教师需要负责的工作非常多。教师若是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出问题,是可以将自身能力不断提升上来的,只是目前缺乏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现阶段对教研的评价只是重视最终结果,而考察的也只是教师发表的论文,并没有对过程进行评价,教师在园内的工作也并没有得到肯定。
三、如何完善园本教研
(一)明确目标
要明确园本教研的存在价值就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遭遇的问题,是为了提升保教水平,而不是一种科研工作。教师要在活动中总结出遇到的困境,然后感受到教研活动对自身工作水平以及专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然后增强对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园本教研一定是给予幼儿园自身的需求建立起来的,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途径,也是教师实现发展水平提升的方法。这才是园本教研应该明确的目标,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构建研修共同体
参与教研的主题是教师,因此需要积极鼓励全体教师参加活动,需要以园内所有教师的实际水平以及个人兴趣,建立分层研修的工作模式。分层研修需要考虑的就是教师的个人能力,包括知识水平、教学经验以及理论水平等,对教师进行分组,根据教师的分组情况,组建研修共同体。实际上就是发挥教师的特长,并提升教师的能力,分组也是需要灵活调整的,要将园内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才能将教师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需要保持公正客观,需要将过程和结果放在同等的地位。这样才能评估出教师的实际能力,而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论文水平,需要关注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效,可以建立教师的教研方案,将教研的过程记录下来,才能将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促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文化素质
教师要想培养人才,自身的文化素质是需要确保的。通常来说,学历也只是证明了教师在校园中取得的成就,要想在教学中取得成绩,需要不断对自身知识进行更新,在理念上不断突破,这样才能实现不要断成长,因此教师在教研中也需要树立学习意识,努力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学习各方面的理论和技能,教师之间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这样就可以实现共同提升。
(二)加强课题研究
实际上课题研究就是对教师主要的提升途径,因为在课题研究阶段,教师有机会参加各类培训,会接触到很多先进的经验和理论,接触到教育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与其他教师分享自己的成果,这些对教师都是难得的机会,因此课题研究是需要不断加强的,教师可以在不断研究中,将自身的问题找出,并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理论和技能上实现全面提升,并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成就。
(三)组织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还是需要积极组织,首先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进来,幼儿园需要考虑到不同教师的特长和能力,让每个教研组结构合理,然后着重对一些年轻教师进行指导和帮助。例如,将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安排到一起,骨干教师在经验和能力上更强,但是年轻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双方可以相互促进。此外还需要教师在活动中加强对自身的反思,不断找出自身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变,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
五、结论
总之,园本教研方面还是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因为很多问题虽然已经在解决,但是随着时代进步,新的教育理念会不断出现,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会更高,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在教学上需要不断加强,园本教研是加强幼儿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目前提升教师能力以及幼儿园教育水平的主要方式,在实际教研中出现的问题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解决。而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需要幼儿园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体教师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滕忠萍.优化园本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探索———以广西军区幼儿园为例[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7,(04):44-46.
[2]曹晓薇.基于园本教研的教师学习资源支持策略———以湖北省武汉市A幼儿园为例[J].当代学前教育,2016,(04):12-15.
[3]胡梓滟.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实施策略的改进———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J].教育科学论坛,2016,(22):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