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食品安全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食品安全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培训

第1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一、指导思想

通过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案件警示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责任。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的辨假识假和预防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重点内容

(一)对我县区域内酒类、肉类生产经营企业、商户集中进行食品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保障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培训时间,确保生产源头食品安全。

(二)商务综合执法大队人员集中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时间,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大节假日前将酒、肉类食品安全管理的《条例》、《办法》以宣传单、牌匾的形式进行发放和公示,并设立展位现场讲解酒、肉类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酒类真伪辨别的相关知识。使食品安全深入人心。

三、教育培训进度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结合我局职责,制定具体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内容和意义。

(二)工作实施阶段。7月21日至11月31日,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按照计划安排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三)工作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12日,对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尤其是本辖区或监管领域内是否完成2014年工作目标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切实落实。食品安全是民生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认清其重要性,认真组织、落实方案,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将食品安全深入人心,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科学分工,层层落实。有分工的进行落实方案。把每项培训任务分工到科室,有序的进行组织,做到点面结合,统筹进行。

第2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一、参训人员

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股、网络交易与广告监管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食品和化妆品管理股、食品生产监督股、食品和化妆品流通监督股、餐饮服务管理股、餐饮服务监督股、各市场监管所人员。

二、培训方式

可以采用授课、组织观摩学习、请专家领导讲课、演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具体由培训主讲单位确定。受疫情影响,尽量不组织集中学习,本年度学习以主讲单位学习课件,各股、所分头组织学习和自学为主,确需组织集中学习的,由主讲单位向办公室提出申请。请各主讲单位根据讲题,结合监管执法活动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制作课件,及时;各股、所认真组织相关食品监管人员学习,做好笔记。

三、培训主讲单位及培训进度、培训的主要内容

法规股,2月份,2次,共6课时,市场监管行政处罚听证办法、行政处罚文书范本简介。

餐饮服务管理股,3月份,2次,共6课时,“食安”公共品牌通用评价标准(DB37/T 3736-2019)餐饮服务领域示范企业部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食品和化妆品管理股,4月份,2次,共6课时,“食安”公共品牌通用评价标准(DB37/T 3736-2019)流通领域示范企业部分、预包装食品标签(或食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

创城办,5月份,2次,共6课时,《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镇街食安委办相关工作。

食品和化妆品流通监督股,6月份,2次,共6课时,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

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股,7月份,1次,4课时,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消保股,8月份,1次,4课时,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网络交易与广告监管股,9月份,1次,4课时,食品广告监管。

四、其他事项

第3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士的管理水平、护理科研能力及对QCC的认识、运用能力和执行力等。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专科应急预案;培训方法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1,2]。笔者医院是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其中妇产科病区设立床位120张,由于最近几年床位扩张迅速,工作难度增大且任务繁重,新进护士又多,导致专科应急能力不理想。因此,为提高专科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2014年1月~5月在笔者医院妇产科以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为载体,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1~51岁,30岁以下28例,30~40岁19例,40岁以上9例。职称:副主任护师1例,主管护师3例,护师18例,护士24例;规范化培训护士4例。学历:本科17例,大专35例,中专4例。

1.2方法

1.2.1成立QCC小组,确立活动主题 本着自愿的原则吸收圈成员12例,确立圈徽与圈名,选出圈长、秘书各一位,由圈长负责QCC活动的统筹安排及管理,并请科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活动的日常督导和后勤支持。圈员们通过矩阵法选出提高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为活动主题,活动计划时间5个月。

1.2.2现状把握 首先对全科护士进行了1次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采用问卷形式,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年龄、职称、学历、工龄、性别等;第二部分为相关疾病基础知识;第三部分为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共计20题,满分100分。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为实际得分/满分×100%。应急技能操作考核纳入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新生儿复苏三项内容。第一轮考核结果,应急预案理论知晓率为62.13%,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5.93%,对此现状展开头脑风暴分析现阶段妇产科专科护理发展水平及全体护士的专科护理知识水平现状,应用特性要因分析,绘制鱼骨图,从人、物、法、环四个方面找出影响因素39个,其中主要因素4个。制作柏拉图,根据二八定律找出专科应急预案不便于识记、监控力度不够用、护士主观因素三项内容为改善重点,见图1。

1.2.3 设定目标 根据目标计算公式得出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晓率目标值为87.88%,应急预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目标值为95.50%,以适应专科应急护理能力的需要。

2对策拟定及实施

2.1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要求 QCC小组成员均为学习小组成员,圈长为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学习方案的拟定及执行。要求通过培训,全科护士能掌握妇产科疾病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护理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掌握妊娠合并高血压、新生儿窒息、宫外孕大出血等专科应急预案知识。

2.2编写应急预案歌诀 通过讨论精选出专科常见并发症应急预案8种: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妊娠合并高血压、羊水栓塞、腹腔术后大出血、人流综合症、妊娠合并急性心衰、宫外孕大出血。圈员将这些应急预案编写成词,套用耳熟能详的旋律,组织大家演唱,交流意见,不断的修改完善。

2.3制作培训口袋书 通过收集资料,将应急预案制定成图文并茂的学习小手册,并分发到人,随身携带,以便于理解和及时查阅,使护士对专科急危重症疾病的护理做到得心应手。手册定期补充修订,及时完善手册内容。

2.4系统化培训 细化培训计划,每周固定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列出专科应急预案培训周期表,采用情景剧等不同形式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根据护士职称分层次培训,分组形成"一对一"的帮扶;学习以自学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结合临床出现的相应案例,组织大家讨论、学习和总结,让护士对专科急危重症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有深刻的认识。

2.5完善考核制度 制定考核细则,指定专人负责考核,考核结果建档记录并纳入绩效,定期开会反馈考核情况,积极交流沟通;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除了批评教育,分析总结后进入新一轮的强化培训;护士长还不定期的利用晨会5min的时间对应急预案进行提问,了解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起到督促作用。

3结果

3.1有形成果 这是我科开展的第二期QCC活动,相比第一期,大家对QCC手法运用更熟练了,激发了更多成员的学习热情,全体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的理论知晓率和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显著提高,见表1、表2。活动结束后,计算出全科护士的专科应急预案技能操作考核合格率由改善前的85.93%上升为改善后的96.06%;理论知晓率由改善前的62.13%上升为改善后的96.16%,目标达成率132%,进步率54%。说明此次品管圈活动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3.2无形成果 全科护士对QCC的认识和运用能力、执行力和第一期活动相比有了更明显的提升。另外,团队合作精神、持续改进意识、解决问题能力、自我效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持续提高,见图2。

4讨论

笔者医院妇产科急危重症多,风险高,护士人员结构年轻化。因此,提高全科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知晓率显得尤为重要,这也符合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基本要求。其中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士专业素质的重要方法,临床护理专科化发展已成为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4.1在临床护理专科培训中应用QCC活动能显著提高培训效果 QCC可以大幅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圈员们能够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圈员自己享有更高的自、参与权、管理权[3]。本期QCC活动由妇产科护士提出,圈长组织实施,使专科应急预案培训不再是以护士长为主,而是调动全科护士积极参与实施。在对策实施过程中,圈员自觉组织讨论出现的问题,并认真进行总结和分析,查找原因,寻找对策。比如在编写应急预案歌诀时,疾病类歌词和曲调很难完美契合,通过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QCC能使圈员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并提高圈员的凝聚力,使管理活动效率更高[4]。通过此次QCC活动,使全科护士专科应急预案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有了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专科护理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也提高了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有学者认为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5]。这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护士素质培养,持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2 QCC活动能提升护士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 QCC活动加强了医护之间、医患之间的沟通,加深了同事间的情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让护士主动参与病房管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护士的管理水平。QCC的工作方法就是通过PDCA循环法去进行选题、通过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及进行要因分析和论证、制定对策及措施、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活动去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护理科研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回答和解决护理领域的疑难问题,直接或间接地指导护理实践的过程。所以,两者之间极为相似,均以科学理论为前提。因此,对QCC的充分认识、熟练运用QCC手法,也是快速提升护士科研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两期QCC活动结束后,共发表护理论文6篇,为护理科研等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也为持续开展品管圈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幸国.医院品质管理圈辅导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1.

[2]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践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5.

[3]陈芳.实施系统健康教育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4):71-72.

第4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说明: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规章的规定,餐饮服务单位应制定本单位的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方面:

1、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单位组织机构;

2、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3、消费者举报投诉管理制度;

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5、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6、采购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

7、库房管理制度;

8、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9、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10、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11、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2、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3、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4、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按照餐饮服务许可审查分类,不同类型的餐饮服务提供者需制定不同内容的食品安全规章制度,即:第一、二、五类的需制定1-13项,第三、四类的需制定第14项。

为了方便餐饮服务单位制定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我们对上述14项内容的规章制度作出了具体要求,餐饮服务单位要按照要求,制定出适合本单位情况的各项食品安全规章制度,并按照要求统一制作版面上墙遵照执行。14项内容的规章制度要求参见附件1。

具体申报时,申请者仅需提供相关规章制度的目录。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规章制度

目 录

1、餐饮服务单位组织机构;

2、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3、消费者举报投诉管理制度;

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5、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6、采购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

7、库房管理制度;

8、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9、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10、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11、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2、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3、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4、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各工作区负责人负责该区食品安全。

2、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职责

餐饮服务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负全面责任。餐饮服务单位要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职责如下:

一、配合开展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

二、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三、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管理;

五、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督促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和病症的人员调离相关岗位;

六、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

七、接受和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八、与保证食品安全有关的其他管理工作。

3、消费者投诉举报管理制度

一、设立并向社会公开食品安全举报电话,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并及时处理。对重要案件和重大事件要立即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对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督办的投诉举报,要进行督查、督促有关责任人尽快处置,并收集汇总已调查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三、餐饮服务单位接到的投诉,要根据内设部门职能,由内设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报食品安全管理员。

四、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由经营单位第一责任人负责牵头组织内设相关部门成立联合小组配合相关行政单位,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4、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一、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体检表或复印件、健康合格证明或复印件和从业人员在岗期间有碍食品安全临时病症记录)。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餐饮从业人员上岗前和每年要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三、从业人员有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应立即脱离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5、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一、应当制定全年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加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授课人、考试试卷及考试成绩)。并要求按照计划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

二、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食品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年要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一次培训,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

三、餐饮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本职工作必须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要求,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6、采购查验、索证索票和记录制度

一、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指定专人负责。

二、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有关要求,不得采购《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不得销售的农产品。

三、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时,应索取相应的证件、发票及产品合格证明,并做到货证相符。

(一)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

(二)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

(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

四、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应遵循用多少定多少进多少的原则。采购的食品原料及成品必须色、香、味、形正常,采购肉类、水产品要注意新鲜度。

五、采购食品原料时,应如实记录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票据。

六、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应按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七、若发现采购的食品原料有明显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直接举报。

7、库房管理制度

一、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采取防鼠、防虫、防霉措施。

二、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

三、食品和非食品(不会导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库房应分开设置,并有明显的标识。

四、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五、库房应根据贮存条件的不同分别设置,必要时设冷冻(藏)库。食品冷藏、冷冻贮藏要做到以下要求:

1、食品冷藏、冷冻贮藏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一冰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志,宜设外显式温度(指示)计,并定期校验,以便于对冷藏、冷冻柜(库)内部温度的监测。

2、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应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3、食品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藏时,为确保食品中心温度达到冷藏或冷冻的温度要求,不得将食品堆积、挤压存放。

4、用于贮藏食品的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

六、要经常清扫,保持库内、外环境整洁卫生。

七、要做好出入库房物品的检查验收登记工作。

8、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一、大型宴会、重要接待、学校食堂、企业职工食堂厨房每样食品都必需由专人负责留样。

二、每餐、每样食品必须按要求留足100g,分别盛放在己消毒的餐具中。

三、留样食品取样后,必须立即放入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四、留样食品冷却后,必须用保鲜膜密封好(或加盖),并在外面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

五、食品留样要立即密封、贴好标签后,必须立即存入专用留样冰箱内。

六、每餐必须作好留样记录:留样时期、食品名称,便于检查。

七、留样食品必须保留48小时,时间到后方可倒掉。

八、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留样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

9、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

一、食品添加剂必须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采购、保存和使用。

二、实行食品添加剂保管和使用责任追究制。食品添加剂要专人负责保管,并告知烹调厨师适用范围和使用量。烹调厨师要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

三、食品添加剂应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使用台账。

四、盛放食品添加剂要有专用容器和明显标志。

五、使用食品添加剂要有记录并存档。

10、废弃食用油脂管理制度

一、废弃油脂必须按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进行管理。

二、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三、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有“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四、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五、处理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11、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一、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本岗位的食品安全技术要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

二、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操作前、便后以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他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

三、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内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服入厕。

四、从业人员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做其他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直接入口食品或用勺直接尝味。操作用具用后不得随处乱放。

五、从业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形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于帽内。

六、从业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2、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以便消费者了解和监督。

二、从业人员工作衣帽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前洗手。

三、确定桌椅整洁后方能摆放餐饮具及食品。餐饮具摆放至客人用餐前不得超过1小时,当餐未使用的应收回清洗消毒保洁。

四、直接入口食品用专用工具分检传递,专用工具定位存放防止污染。

五、端菜时手指不接触食品,分菜工具不接触顾客餐具,盛装有食品的菜盘严禁重叠放置。不得面对食品及餐饮用具咳嗽、喷嚏、擤鼻子、闲谈。

六、发现食品混有异物或其他感官异常、变质,发现餐饮具不洁时,应立即撤回。

七、餐前检查卫生。就餐过程中及时清除地面、桌椅垃圾、脏物。餐后集中清扫保洁。随时保持桌、椅、台、地面、洗手池、墙壁、门窗、灯具等清洁。垃圾桶加盖,垃圾及时清运。

八、不得堆放空酒瓶、未使用食品及原料和其他与食品经营无关的杂物。

九、定期除“四害”。所有外接通道及窗户、通风口设有防蝇防尘设施并完好,保持餐厅相对封闭,防止蚊蝇进入。及时清除苍蝇、蟑螂。

13、餐饮服务单位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餐馆内环境整洁、地面干净,并设置果壳臬、痰盂和垃圾箱等。

二、卫生清扫有专人负责,保持餐厅内桌、椅、台等清洁,坚持餐后和每日打扫卫生,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做到“六面光”。

三、餐饮单位场所保持通风换气,空调送、排风口过滤网应经常擦洗,保持清洁,表面无积尘与霉斑。各种容器应每天清理、及时清洗消毒。

四、废弃物用密闭容器存放,不得外溢且保持外观清洁卫生,防止有害昆虫的孳生。

五、应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经营场所视野内无苍蝇、老鼠和蟑螂害虫。

六、有完善的防尘、防蝇、防虫和防鼠设施。

七、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并有记录。

14、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行餐饮服务许可制度。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以便消费者了解和监督。

二、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落实餐饮服务提供者的责任,餐饮服务单位要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兼职),负责检查经营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并记录,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并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贯彻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

三、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体检表或复印件、健康合格证明或复印件和从业人员在岗期间有碍食品安全临时病症记录)。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餐饮从业人员每年要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四、制定全年食品安全培训计划,加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内容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授课人、考试试卷及考试成绩)。按照计划组织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明确食品安全责任。餐饮从业人员上岗前要进行一次有关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掌握本职工作必须的食品安全知识和要求,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五、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第十四条规定的禁止采购、使用和经营的食品。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时,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一)从食品生产单位、批发市场等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者的相关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等文件;

(二)从固定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采购的,应当查验、索取并留存供货商或者供货基地的资质证明、每笔供货清单等;

(三)从超市、农贸市场、个体经营商户等采购的,应当索取并留存采购清单。

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采购记录及相关资料,妥善保存备查。记录、票据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六、库房要保持通风、干燥,采取防鼠、防虫、防霉措施。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食品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七、食品添加剂应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采购、保存和使用。食品添加剂应存放于专用橱柜等设施中,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妥善保管,并建立使用台账。

八、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工作衣帽、勤洗澡理发。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九、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

十、食品操作人员在制作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十一、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冷藏温度的范围应控制在0℃—10℃之间,冷冻温度的范围应控制在-20℃—-1℃之间。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十二、按照要求洗净、消毒餐具、饮具,并将消毒后的餐具、饮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不得使用未经消毒的餐具、饮具。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具、饮具。

十三、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或区分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设备应当在使用前进行消毒。

十四、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第5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餐饮部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市餐饮服务企业诚信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强化宾馆食品安全工作。部门首先从《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上入手,自参加了市举办的《食品安全法》培训班以后,及时组织部门学习会议精神、各班组组织学习。

一、抓好食品安全培训工作。部门分头组织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认真分析《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安全法》的相同点和着重点,牢记触犯《食品安全法》的处罚规定。下一步还将开展《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抓好食品安全制度入手。其次强调后厨部把好食品安全的重要关口,从把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一是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的索证工作,即购买原材料时严格按《食品安全法》要求,向生产厂家和供货商索要许可证书备查,特别是严格控制使用食品添加剂,确保食品原料安全。二是厨房工作人员一律持安全健康证上岗,严格按规定着装,不留长指甲、不留长发,确保个人卫生清洁。三是清理好厨房卫生,加强细节卫生清理工作,灶台、工作台、面点房、菜房等处均要求保持干净卫生。要求餐饮部采用物理消毒法对餐具进行消毒,避免发生因餐具引起二次污染。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坚决做到亮证经营;五是进一步健全食品安全卫生制度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配餐间卫生管理制度、主食面点加工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粗加工间卫生制度、餐用具清洗消毒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餐厅卫生管

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冷荤间工作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

第6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农村学校食堂现状调查

2011年,中央财政部投入了100亿元资金,专门用于中国中西部地区22个省699个县学校食堂的建设。在2011年至2013年的3年实践中,中央投入了超过300亿元来建设农村中小学食堂。特别近几年,国家更是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

通过标准化学校食堂的建设,使农村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通过云南省昆明市西北部贫困地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的农村学校食堂调查了解,对该地区的农村学校食堂有了大致的了解。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及托机构食堂236个,学校食堂主要有餐饮服务公司托管经营和学校自主监管两种主流模式。236个食堂中,仅有县城两所高级中学通过招标由餐饮服务公司经营,其余学校食堂均由学校自办,由学校直接进行管理。

禄劝农村学校食堂的建设主要有标准化学校食堂的新建和老旧食堂改造两种情况。对于那种学生人数几百人以上的学校,食堂都是新建的标准化食堂,面积都在500平方米以上,也有最大超过一千平方米的标准化学校食堂。新建的标准化学校食堂均按照粗加工、清洗消毒、切配、烹饪、备餐、就餐、独立库房等进行分区分间设置,从客观上避免了食品生熟、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交叉污染,保证食堂操作流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而很多村完小都只有一、二年级的低学段学生,往往只有几十个学生,最少的学校仅有几个学生,所以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资,这类学校食堂大都是利用闲置的老教室进行改造,但食堂面积均超过一百平方米。虽然只是改造而成的小食堂,也都做到粗加工、烹饪、备餐、就餐的分区。虽然供餐人数很少,但都通过改造尽量从客观上避免交叉污染,尽力保障边远地区学生食品安全。除此之外,县教育局均按省市教育部门和县食药监局对学校食堂的具体要求,给各食堂配备了清洗水池、切配台、保洁柜、生菜架、净菜架、冷藏冷冻柜、留样冰箱、消毒柜、抽排烟等设施。各设施均采用不锈钢材质,不仅避免细菌滋生,同时也方便工人及时清洁。通过国家资金的大量投入以及各标准化学校建设项目的落实,曾经破旧不堪的农村学校食堂从外观到内部配置都得到了一个巨大的飞跃。

目前农村学校食堂存在问题

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通过调查了解发现,虽然受查的236个中小学学校食堂中,截止2016年12月,已有212个食堂取得了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放的《餐饮服务许可证》,相关从业人员也取得了《健康与培训合格证》,都已持证上岗,持证率仅达到89.8%。其余11.2%的食堂正在改造之中。但是由于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因此食堂从业人员基本上是从社会上聘请的临时工,从业人员不稳定是每个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换较快,且从业人员均来自学校周边的r村妇女,文化水平较低,个人卫生习惯也较差,学校未能经常性的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培训与巩固,致使从业人员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操作不够规范,常常会把自己在农村的不良卫生习惯带到工作当中,如操作前不洗手消毒、上厕所不换工作服、工作时不戴口罩 、操作间不定时消毒、留样冰箱不专用、食品贮存不符合要求、蔬菜清洗不彻底、已清洗好的食品直接放地上,也不做任何遮盖、私人物品随处乱放等众多问题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的个人习惯都会给食品加工环节中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学校食堂管理不到位。从学校食堂的管理层面上来说,农村学校由于地处边远地区,条件艰苦,教师资源都非常紧缺,因此没有多余的教师可以从事专职食堂管理,只能是兼职管理。特别是村完小,有的学校仅有一、两名教师,这些老师往往身兼多职,加之愿意留在边远村完小的教师,年纪都比较大,所以无法全力的管理食堂。再加上村完小离县城太远,导致这些人未能抽身及时参加系统全面的食品安全培训,致使这些管理人员对食品操作规范本身都不够熟悉,对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也不透彻,从而在学校食品安全的管理上会有些麻痹大意,管理也就不够细致全面。管理上都松懈了,从业人员在食品操作的各个环节自然就更加“随意”,所以边远的农村学校食堂在加工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就会更加突出。

食品采购验收不严格,贮存不合理。通过调查还发现有的农村学校食堂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验收制度不落实,验收不严格,缺乏贮存食品相关知识。调查时发现有的学校存在新采购蔬菜就有腐败变质的现象。还有的对新采购回来的蔬菜、蛋、肉未按要求进行保管,存在加工时就已发生腐败变质的情况。

农村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改进设想

第7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为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营造我校餐饮良好的用餐环境,构建诚信和谐社会,本单位特向社会公开承诺:

一、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餐饮服务行业规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诚信经营的观念。

二、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做好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工作。

三、保证餐饮店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的防蝇、防鼠、防尘设施。

四、食品制作过程规范并符合安全要求。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确保不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不超量使用添加剂,不使用过期变质和被污染的食品,不使用非食品用具及容器、包装材料,不使用未经消毒合格的餐饮具、工具、容器。

五、严把食品原料采购和进货验收关,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进货时查验供货方的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并建立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不采购腐坏变质、有毒有害、来历不明的食品原料及食品。

六、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及保洁制度,按照规范流程洗消餐(饮)具,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供师生使用。

七、加强餐饮服务单位的业主(法人代表)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意识,落实餐饮服务各项食品安全guǎn lǐ制度,如因提供的食物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自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处理。本单位将严格履行以上承诺,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范文(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历来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进一步做好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维护饮食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郑重承诺如下:

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义务,对本单位食品安全负全责。

二、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组织,设立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定和完善各环节食品安全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要求从业人员熟知并严格执行,经常开展自律性检查。

三、依法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杜绝患有《食品安全法》规定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疾病的从业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

四、依法组织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坚决不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或有毒有害物质加工食品,不超范围、超剂量滥用食品添加剂。

五、依法设置与食品供应方式和品种相适应的粗加工、切配、烹饪、点心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备餐等加工操作场所,以及食品贮存、更衣等场所。保持加工经营场所内外环境整洁,完善五防措施。

六、依法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

七、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原料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认真查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识和食品及原料质量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严把食品原料进货质量关。

八、依法建立健全食品、原料进货台帐制度,如实记录、保存食品、原料购进的各种信息和数据,保证本单位食品、原料购进的可追溯性、真实性,以防范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九、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措施,及时发现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隐患,不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的食品、过期食品、变质食品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发现问题食品立即停止加工、销售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自觉制作公示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经营行为;积极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开展量化分级管理,并定期公示量化分级结果;提高管理水平,努力营造食堂食品安全环境。

第8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一、配送中心所有服务人员已经过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及食品安全培训,并持《健康证》上岗。保证所购物资三证齐全,质量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所供副食品优质新鲜,符合卫生防疫部门、检验检疫部门的各项合格指标,并有完整的销售合格标注或证书。

二、配送中心设有专业的食品实验室,对进出中心的蔬菜、干货、肉类等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追踪溯源,以保障食品安全。中心承诺每日对检测结果在餐饮管理处工作群进行发送。

三、配送中心需严格遵循需求计划表在规定的时限内对各单位进行物资准点配送,保证配送时效;保证产品的包装、运输,符合有关的卫生要求,不对产品造成污染。

四、配送中心为餐饮公司服务单位,保证所购物资商品均不增加任何利润。并随时提品市场行情分析,告之市场产品的动向,保证产品更新。

五、配送中心需严格履行入库查验制度,以采购方验收人员验收为准,质量如有不达标的,及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回收,并在一小时之内再次将合格产品送至指定地点,保证采购方的正常使用。

承诺单位:________

第9篇:食品安全培训范文

关键词:食品卫生与安全;科普宣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45-02

《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是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的一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共24个课时。课程重点讲述食品安全学基础知识,并增加食品生产加工中降低微生物危害的方法,比如在生产全环节中针对细菌增殖的温度和时间控制,针对病毒传播的交叉污染控制,针对霉菌危害的预防措施及解决方法的食品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点,以便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学科重点内容,并为第二学期的《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食品安全体系评价》课程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课程教学的突出特色是结合当代社会食品安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需求,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由于任课教师是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福建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自2010年以来相继承担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训和科研基地的科普宣传的社会服务,并作为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主办的《中外食品・食品技术》杂志中“食品安全”章节部分的翻译专家,在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同时积累了相当的专业授课经验,熟悉和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切热点和疑点,并及时跟进学科前沿,因此具备在教学过程中将科普宣传的专题演讲内容反馈并有机地结合到本科《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教学的条件和能力,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扩展学生的学科视野,强化课程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社会科普宣传工作

2011年,福建省食品安全办公室依托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培训和科研基地,对全省地市级的食品安全主管领导、各县级人大、军区后勤部门、福建省多个厅级单位进行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科普议题包括“食品安全的国际趋势与挑战”、“食品安全法的解读”、“食品原材料的安全选择”、“食品安全的危机管理和应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新版食品安全法和学校等集中餐饮单位的安全控制”等一系列现代中国社会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重大关切、食品安全危机交流等多方面的焦点问题,并在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举办的省内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培训中,同期邀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认可的食品加工权威专家、原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系教授、现任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大使罗扬(Y.Martin LO)博士,以“国际食品安全自主管理系统借鉴”为题对与会人员进行深度培训与交流,受到了与会被培训教师的广泛好评。以上这些科普专题,由于其知识点新、社会反映热烈,非常适合和本科教学授课内容相结合。因此,任课教师在《食品卫生与安全学》教学中穿插了科普宣传中的重点内容,从多角度帮助和加深学生拓展对课程学习的理解,并布置和当代社会发展相关的食品安全新问题,如“雾霾和食品安全”、“塑料包装材料中添加剂的安全性”、“煎炸和烘焙食品的安全隐患及控制”等在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请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和充分思考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措施。在任课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高涨,能够踊跃发掘和解答食品安全敏感问题,极大地促进《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科普书籍的编写工作

近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几大问题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来,非法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担忧;食用油脂行业中“反式脂肪”的危害性被逐步认识,“地沟油”的非法生产加工被破获……任课教师为回应消费者对于食用油脂和食品添加剂行业食品安全性的关切,于2011―2013年间参加了三本食品安全科普书籍的编写。其中,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科普书籍《警惕危害健康的“地沟油”――食用油脂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部分章节由北京晚报摘录发表;参编了由北京中国人民总医院赵霖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科普书籍《油脂营养与健康》,此书收到读者热烈反响并成为科普畅销书籍,于2015年第二次印刷出版;参编了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院士主编的、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科普书籍《躲不开的食品添加剂――院士、教授告诉你食品添加剂背后的那些事》,此书先后于2015年获得了中国农业部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5年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中国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奖”。在这些科普书籍的编写过程中,任课教师下发调查试卷,请学生们提出在本领域的最关注的问题,并将此类问题在科普书籍中整理回答;另一方面,结合本科教学内容,抓住时代脉搏将相关章节的知识重点有的放矢地发挥总结,在课堂教学中予以讲解说明,并将编写的科普书籍奖励给学生作为补充读物,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信心和认同。

三、科普文章的翻g

2010年,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创办了《中外食品・食品技术》季刊杂志。杂志中的“食品安全”部分采用世界食品科技联盟IFT专业会员,Food Technology名誉主编、食品安全和分析专家Neil H.Mermelstein撰写的系列文稿,委托任课教师翻译,因此至今为止已有20多篇有关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危害管理及交流等各方面的翻译文章发表,如有关微生物污染控制的“病毒的传播”、“无处不在的水”、“针对微小病原体的大项目”;食品分析与检测的“食品掺假物的甄别”、“大数据在食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咖啡的品质检测”、“粒度测量法”、“食品分析迈向新高”、“又到茶歇时候”;国际食品新动态的“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的国际协调”、“现代化的食品安全发酵新概念”、“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一种加强可追溯性的新方法”;食品营养与安全的“购物点所传递的营养信息”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这些反映世界食品安全现状、焦点及进展的相关知识,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使他们多方位地了解世界食品安全的发展前沿和现状。

四、科研实践工作

任课教师在日常科学研究中,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厅产学合作项目、丰益(上海)营养与安全基金等多项和食品安全控制与检测相关的项目,主要侧重于食用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研究与工艺控制、油脂凝胶剂的研究和开发、食用菌农药在加工产品中的残留量检测与控制等;这些研究工作,大多数是由硕士研究生完成,同时,作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本科毕业生的研究工作,有机地将科研实践和教学相结合,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素质,使他们能够应用食品卫生与安全学的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了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研究的能力,这对课程教W改革是不可缺少的补充。

通过以上和食品安全的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实践,对本科课程《食品卫生与安全学》进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科热情,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随着社会及科学的发展,本课程的改革任重道远,今后将更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学质量。

Course Teaching Reform of Food Safety Combining Soci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Education

FU Hong1,2,Y. Martin LO1,LIN Juan1,2

(1.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nzyme Engineering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1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