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清明节这天,我来到“传说”中和谐的民俗文化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布达拉宫,哦!不应该是缩小版的布达拉宫。虽小,却与真的一模一样:一样的房顶,一样的颜色,伴着香气甜甜的花儿,是那样美丽!那样宏伟!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情不自禁地着琢磨着:西藏是美妙的,拉萨是神奇的,那布达拉宫呢?是伟大的!
北京的长城是独立一地无二的,举世地双的。可现在却有了一个特小版!从嘉峪关到山海关,一直伴随着我的步伐与我同行。走了好久,一直不见长城的尽头,分明就是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我的心头怦然一震:我的天啊!这可是特小版啊,连这么小的长城都无边无际,那真正的长城到底是它的几倍呢?
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规模宏大。一个个将士们右手持刀,左手持弓,侧卧马背,大喊着:“为国家做殊死拼搏,冲啊!”沙地上尘土飞扬,喊叫声如五雷轰顶。这个缩小版生动地再现了秦军昂首挺胸,雄兵百万的气势。我大吃一惊:没想到秦军十万,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也不惧怕,反为秦王做殊死搏!
民俗文化,是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的范围很广,如节日民俗,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哈尼族的昴玛突节、藏族的赏花节等。再如日常生活民俗有中国结、剪纸、京剧脸谱、山西民间票帖等。
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往往是一个地方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具有极强的个性,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情。
选文1
山西民间票帖
刘小云
山西民间票帖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等多方位的载体。它本身是货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但在这个普普通通的纯经济物身上,体现的却是中华文化的魅力。之所以说其是多方位的载体,就是说其功能的多样性,集艺术装饰、人文教化和防止伪造三种作用于一身,这构成了中国民间票帖的强烈民族特色。
就山西民间票帖票面装饰而言,有图案、文字、图章三种。一张张票帖上的装饰,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和世俗气息。图案装饰充分体现了以物寓意的特色,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去领悟其含蓄的文化积淀。福禄寿三星,寓意票帖发行人和使用人吉星高照、财源广进和健康长寿;和合二仙寓意夫妻和睦,幸福美满;竹林七贤劝人高洁脱俗;西施浣纱宣扬忠孝节义和真善美;“琴棋书画”寓意文人雅士,重义不重利;“岁寒三友”为松、竹、梅,劝人有君子风范,勿行小人之事;宝鼎则寓意“一言九鼎”,表示商业往来要言而有信,信守承诺。这些图画,既是票帖发行人的行为准绳,也用于劝喻票帖使用人予以遵守,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崇尚礼仪之风。后期新版票帖上的火车、轮船、近代风格的建筑、工厂、港口、车站、铁路等,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对近现代工商业的追求和向往,透视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深刻变迁。
山西民间票帖上的图章多姿多彩,形态各异,担负着多方面的特殊功能,如防伪、信用及票帖的装饰。图章用字真草隶篆诸体皆见,其中,楷体和篆体为常见。楷书对于粗通文墨的商民均可一目了然,便于民间票帖的流通和使用,而官方的印章的印文一般是普通人难以辨认的九叠篆文。民间票帖图章的花边装饰镂刻精美,常见的图案纹饰有:松竹梅兰菊、龙凤、琴棋书画、杂宝、暗八仙等,这些纹饰除用于图章的装饰防伪功能外,也具有票帖同类图案装饰的文化含义。
山西民间票帖之所以流传至今仍能完好如初,清晰如新,那是因为当时山西的造纸业和印造工艺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
山西民间票帖的印制和刻版工艺也为今人所折服和钦佩,从印制工艺上讲,主要来自传统的中国版画和雕版艺术。与之相媲美的还有相当数量的牛角帖版,牛角帖版的雕刻工艺要更细致一些,其线条细如发丝,十分精湛。现今存下来的,都是版雕艺术珍品。
我想,数百年的晋商辉煌已进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但用来进行人格塑造和境界涵养的山西民间票帖文化却不会随着消逝的历史而暗淡。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引领我们体验历史,也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生机跃动的人文脉息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一定绵延不朽。
(选自2004年第4期《文史月刊》,有删改)
美文点读
中国的很多物品都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如中国结、京剧脸谱、红灯笼、文房四宝等。山西民间票帖体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艺术等多方位的载体,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本文从山西民间票帖的装饰说起,介绍了它的图案、文字、图章以及印制和刻版工艺。在文章最后,说明了山西民间票帖的历史意义,它可以用来进行人格塑造和境界涵养,可以引领我们体验历史,可以感受人文脉息。
阅读思考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山西民间票帖的?
2.山西民间票帖为什么流传至今仍能完好如初?
3.若让你送一枚山西民间票帖给你的好朋友,你会选择什么图案的票贴给他?为什么?
选文2
六月六:跨越时空的情感表达
李皓
古汉语中,“贶”是赐予的意思,“天”和“贶”联系在一起,很自然地会让人联想起了“老天赐予”。天贶节的由来,正是这种意愿的表达。
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盘踞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辽国军队策马南下,兵逼开封,大宋王朝面临着立国以来第一次生死攸关的考验。宋真宗君臣针对契丹人敬畏生命的信仰,用封禅和老天护佑的神话,震慑辽国君臣,使其打消南侵宋朝的念头。宋真宗和他的臣子们上演了一幕幕“天书”降临的骗术。同年阴历六月初六,“天书”又一次降临在了泰山。宋真宗再次装模作样地领着满朝文武到泰山封禅,并于大中祥符四年正月正式下诏定六月六日为天贶节。
宋真宗君臣自欺欺人的做法最终成为了人们的笑柄,可天贶节却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了中国北方一年中热闹的节日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河湟地区完整地将天贶节的风俗保留了下来。许是因为人们对天贶节的由来抱着一种贻笑大方的态度,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河湟地区的老百姓早已是只知六月六,不知天贶节了。
在湟源,六月六朝山是一项仅次于春节社火的规模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湟源朝山活动最兴盛的时候,不仅有数万人参加朝山,而且还吸引了不少来自陕西、甘肃的游人参加,影响力十分大。
旧时湟源朝山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城隍庙出发,绕丹噶尔古城后,再沿山道登临北极山。另一条则是从关帝庙出发,绕丹噶尔古城一周,登临北极山。在朝山过程中,两支队伍时常“狭路相逢”,遇见这样的情况后,朝山的人们就会拼命地吹响唢呐,敲响锣鼓,直到对方认输,场面十分热闹。
朝山的人们吟诵的佛号耐人寻味。当朝山的队伍行至关帝庙时,佛号的内容就是传诵关公的美德。当朝山的队伍行至无量殿时,佛号的内容则成了讲述无量出家的前因后果。当朝山的队伍行至火神庙时,佛号的内容又成了赞美火神燧人氏的千秋功德。
明清之后,在朝山活动的带动下,六月六的朝山会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物资交流会。离朝山会往往还有好几天,十里八乡的乡亲就已经蜂拥到了北极山上,他们带来了各地的土特产和风味小吃,往日异常清净的北极山因此成为了一个繁荣的露天贸易市场,各类小生意人遍布山麓,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用这样的方式尽情地挥洒着生活的激情。
湟源位于我国农业区和牧业区的交界地带,历朝历代汉、藏、回、蒙古等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这片土地的繁荣。
商业的繁荣使得六月六朝山会成为联系湟源各民族友谊的纽带。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制作精良的藏饰,吃到回族的特色小吃,而且还能领略到蒙古族歌舞的风采,六月六朝山会因此留下了许多民族团结的佳话。
一个旨在迷惑敌人的权宜之计,居然演变成了颇受的节日。在历史的变迁中,这个名叫天贶的节日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当我们打量这个流传千年的节日时,感受到的是一个民族博大包容的文化品质和铿锵有力的脉搏心跳。
(选自2009年8月3日《西海都市报》,有删改)
美文点读
本文介绍的是“天贶节”。文章首先讲述了天贶节的来历,宋真宗的故事让本文饶有趣味;其次描绘了天贶节朝山活动的盛大场面;然后写天贶节的意义,成了物资交流会,成为联系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最后发表议论,随着历史的发展,天贶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表现了一个民族博大包容的文化品质。
从本文可以看出,一些节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传承了下来,但人们庆祝节日的初衷会发生变化,这也说明民俗文化的变异性。
阅读思考
1.文章开头介绍天贶节的来历,有何作用?
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全国城乡,民俗传统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并且大都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例如,在北方大中城市中,春节时的民间“皇会”踩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赛灯会以及涉及文庙、天后宫的相关节日庆典活动等,都具有鲜明的传统文化特色。但是,这些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没有被高度重视起来,在与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相互配合方面也比较薄弱,明显地存在着专项扶植不够、配套设施不完善、专业资金投入偏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对不足、缺乏深度开发规划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首先要加大投入、扶植企业,建造传统民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制定财政引导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将相关活动发展基金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利用重要传统文化场所、场地,通过政策导向和营造环境,吸引民间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聚集入驻,积极培育大量的收藏及市场消费群体,形成民俗传统文化精品创意产业园。
其次,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跟踪管理、重点扶植具有发展潜力的民族民俗传统文化艺术产品企业;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对专项经费实行跟踪管理,保证非遗保护基金切实用于传承项目和传承人;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投入资金,重点扶植能够建构起产业链条、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能够快速增长的高端艺术品企业,争取长期举办非遗展览、绝活绝技体验及讲座等。
第三,加强研究、扩大宣传,加大市场化运作模式:组织专家及民间人士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加强对民俗传统文化的各项研究,鼓励他们多出优秀研究成果;利用各种媒体,对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和相关旅游和文化产业开发项目和产品进行专项策划、宣传、营销,引导形成符合市场规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文化商品;建设民俗传统文化保护、宣传和旅游及文化产业开发的相关门户网站,搭建网络上的文化产品展示和推广平台。定期组织专家进行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的专门介绍、点评,普及社会历史、古玩文物等方面知识,增强民众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欣赏水平;定期举办相关戏剧观赏节、曲艺旅游节、相声文化艺术节、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等,通过节庆活动带动其他业态发展,引导周边商铺售卖戏剧、曲艺、民俗文化的特色衍生产品,满足戏迷、曲迷以及广大普通观众的各种文化需求。
[关键词]苏州糕团;民俗文化;文化内涵;点心;稻香村
苏州自古便是鱼米之乡,种稻历史悠久,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食用糕团的生活方式。早在春秋时,苏州便有了关于糕团的传说。苏州糕团以糯米粉和粳米粉为主,用豆沙、萝卜丝、玫瑰、芝麻、百果等作为馅料,通过蒸、煮、煎、炸、烤等方式制作而成,色香味形俱佳,受到苏州老少的欢迎和喜爱。因此,作为苏州的传统食物,围绕着糕团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制作食用、人生礼仪民俗,这些民俗活动丰富了苏州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以及旅游文化产业方面的经济价值,成为苏州地域文化中的活名片。笔者试结合苏州糕团民俗,探析其隐藏的民俗文化,以期对其文化的认识及保护传承提供借鉴。
一、顺应自然的和谐观念
中华民族总是能够适应所处的生态环境,融入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苏州糕团便是一个例证。作为稻作生产劳动里的“能量棒”,它与苏州丰富的物产共同满足了苏州农民农忙时期的体力与营养需求,更为他们留下了唇齿余香。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具体体现如下。(一)适应农耕生产作为苏州人的传统美食,糕团的美味自然为人们留恋,然而其长盛不衰的根本因素,还是因为它能够满足农耕生活的需要。农忙时节,劳动时间加长,劳动强度加大,饮食上则改粥为饭,同时加餐为一日四餐或五餐,借以增加体力,满足稻作生产的体力需要。糕团由于其耐存放,食之耐饥,饱腹感强,同时部分糕团制作省时,又方便携带,随时可以食用,因此成为了农忙时节最理想的加餐、随时补充能量的食物。俗语云:“二月二,蚰蜒百脚全下地。”蛰伏过冬的小动物们开始苏醒,农民也要开始为春耕作准备了。因此旧时苏州二月二有吃撑腰糕的风俗,“比户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撑腰糕’,谚云可免腰痛。”[1]P437蔡云的《撑腰糕》一诗对此现象进行了描述:“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映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借终年筋骨劳。”[2]P126可见这一天,苏州人们借吃糕祈求强筋健骨,好满足农忙时节的劳动量。(二)因时因地制宜稻米作为苏州传统的农作物,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由稻米制成的粥、饭、糕团是人们一年里离不开的美味。把糯米和粳米按一定比例细磨细筛,再结合其他配料,通过蒸粉、揉匀、出条、整形、冷却等手工工序,便可制作出美味的糕团。同时苏州四季分明,物产丰富,勤劳聪慧的苏州人自然充分利用各季的物产来丰富饮食。糕团也因此具有节令性强的特点,素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评价。正月元日,饮屠苏酒,作生菜、春盘、节糕。[1]P372三月间是野菜花盛开的季节,人们“或以隔年糕油煎食之(指野菜花),云能明目,谓之‘眼亮糕’”。[1]P78寒食节期间,艾草漫山遍野,人们捣碎艾草挤汁与米粉混合,制作碧绿如玉般、带有艾草气味的青团。俗语云:“端阳弗吃粽,棉衣不可松。”五月端午节里,粽子是必不可少的。此时雄黄酒、黄鱼正为时令品,人们搭配食用粽子来凭吊屈原。九月,人们出门登高赏菊、尝新酒,食伴有点缀的栗粽、花糕,可谓锦上添花般的享受。
二、苏式点心的传统韵味
苏州糕团作为传统点心,至今依然活跃在苏州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亦为苏州之外的慕名者提供了追寻、回味传统点心的机会。这其中的奥秘主要包含两方面。(一)崇尚自然的原则苏州糕团制作,历来讲究采用天然资源,从外观上的着色剂,到增加香气的香料,均来自当地的天然资源。色如碧玉的青团,通过将艾草汁和糯米粉混合,从而形成其碧玉般的色彩。莹润如玉的猪油咸糕,在原本白润的糕神上点缀了小葱,白绿相映,色彩清新。南瓜糕充分利用了金黄的南瓜,制作出来的糕团色泽金黄。在通过采用天然植物、食物的色素,来丰富糕团色彩的同时,苏州糕团的香味也是百分百的纯天然,其中一部分香味来源于其米香、馅香,另外一部分则通过添加松子仁、花生仁、黑芝麻、桂花、蜂蜜等天然香料,达到增加糕团香味的目的。栗糕作为重阳节的小吃,“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2]P74《太湖稻俗》里的大方糕,“皮薄馅重,品味有甜咸之分,甜者有玫瑰、百果、薄荷、豆沙四色,咸者有鲜肉馅。甜者又按颜色不同,分别辅以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青梅干、糖桂花、糖渍板油等,表面洁白,内馅透明,花纹清晰”[3]P66。依靠天然食材做出的糕团数不胜数,其安全健康的营养价值更是如今掺有各种人工添加剂的食品所不能比拟的。(二)吉祥的象征意义苏州糕团品种名目繁多,主要分团、圆、糕、粽四大类,寓有“团”“圆”“高”“中”之意。[3]P61团是团子,个头如汤圆大小,内有猪油、豆沙、鲜肉、咸菜等馅心。圆是圆子,搓粉为圆,个头很小,犹如龙眼核,一般煮汤粥时和团子混在一起,寓意“团圆”。糕,则做法多样,造型丰富,且存放时间久而耐饥,再加上谐音“高”,寓意“一年比一年高”,深受人们欢迎。粽即粽子,用芦叶包裹,形如三角,端午节必吃,一般以鲜肉、咸肉、蛋黄、赤豆沙为馅,也有无馅的白粽。不仅如此,传说南宋时苏州百姓为韩家军制作了两头大、中间细的糕团,启发韩家军改变战术最终打败金兀术。后来这种糕被称为定胜糕,取“必定胜利”之意,在苏州一直是民间乔迁、建屋、祝寿等喜事上的重要角色。定胜糕不但吃口好,更重要的是讨个好口彩。同样的还有形似银锭的“定升糕”。其含义深刻,“定升”,即一定胜利,一定升迁。“糕”,自然是高高兴兴、高升等意思,这种象征着胜利归来吉祥如意的糕,是苏州西山特有的品种。
三、细腻重礼的文化心理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糕团不仅是苏州人唇齿间不可缺少的元素,更影响了苏州人心理、性格、人际交往等精神文化的形成,反映了苏州人细腻求美的品性以及追求人际和谐、重视人际交往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一)细腻求美的品性精耕细作的稻作生产活动决定了一代代苏州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他们的态度,促成了苏州人精益求精、细腻、平和的性格特征。在此影响下的苏州糕团,看似朴实无华的糕团,实则处处讲究。注重糕团的选料、配方和工艺,创造出众多糕团品种,展现出苏州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的不断追求。除苏式糕团外,中国其他稻作区域亦不乏有食用糕团的习俗,因此中国糕团便有沪式、杭式、广式、川式、闽式等等。然而,细腻爱美的苏州人不满足于品种丰富且色香味俱佳,在糕团的造型上更是精益求精。讲究造型的精巧与创新,追求糕团的形态美和艺术美成为苏式糕团的一大特色。例如用于婚礼寿诞方面的“花好月园”“松鹤同春”“麻姑献寿”等造型;亦有模仿飞禽走兽、花卉虫鸟、园林景色的图案如“虎豹狮象”“荷花鸳鸯”“虎丘全景”等。《舌尖上的中国》里得月楼的刺猬包,比乒乓球还小,熟练的糕团师傅竟可以在其背上剪100刀以上。这些造型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神态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成为苏州糕团有别于其他地域糕团的显著特征。然而,细究其根本,不得不感叹这是勤劳聪慧、细腻求美的苏州人所得天独厚的品性。(二)情感交流的纽带糕团作为苏州人的日常食物,总是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带给人们味蕾、情感的双重享受。一年四季、岁时节日里,提到某一时节,人们无不想到当季盛行的糕团。青团是阳春三月里才有的口福,粽子在端午时节更有滋味,月饼是中秋节团圆的象征,冬至元旦里新米做成的香喷喷的新糕是丰收的喜悦。糕团不仅是苏州人日常餐桌上的美味,同时也是苏州人生育、婚礼、寿诞、丧葬、祭祀、社交等礼仪活动中的使节。生育前夕有促进和保佑产妇顺利生产的“催生团”“解缚粽”。孩子顺利出生,周岁时要制作“期团”与亲族分享。旧时孩子长大,可婚娶时要举行冠礼,并作“上头糕”互赠亲邻。男女议婚期间,糕团亦是表达与回馈心意的载体。日常祝寿有专门的寿糕、寿桃团祈祷延年益寿。孩子考试有定胜糕与状元糕为之助力、祈福。清明节与下元节,糕团作为祖先生前日常食用的食物,表达了晚辈对祖先的孝意与怀念。一年中不论是年初、年中,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的丰收,还是年末感谢神灵的保佑,人们总是用糕团表达自己对神灵的敬意与感恩。冬至春节期间,亲邻们亦互赠糕团,分享美味,祝福彼此。
四、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苏州糕团民俗体现了苏州文化的特色。作为苏州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历代表现苏州糕团民俗的文学艺术作品,以及几经历史传承的糕团老店,成为我们了解苏州文化的窗口,同时它们更是苏州文化对外传播、扩大其影响力的媒介。(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从历史上看,苏州地区最先受吴越文化的滋养,崇尚教育,名家辈出。其中民间文学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糕团民俗的文化形态。《姑苏志》、《苏州府志》记录了苏州糕团中的许多佳品,如花糕、脂油糕、三层玉带糕等。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袁枚,不受制于“君子远庖厨”的传统,基于对古代烹饪经验的学习和自己的烹饪心得,加以整理总结,著有《随园食单》一书。该书“点心单”里记载了三层玉带糕、雪花糕、百果糕、萝卜丝汤圆等苏州传统糕团的制法。谈及三层玉带糕,该书描述到:“以纯糯粉作糕,分作三层,一层粉,一层猪油白糖,夹好蒸之。蒸熟切开,苏州人法也。”萝卜汤圆则将“萝卜刨丝滚熟,去臭气,微干,加葱、酱拌之,放粉团中作馅,再用麻油灼之。汤滚亦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描写糕团及其民俗相关内容的诗词歌句,“圆子年糕莲桂汤,满壶椒酒味甘芳。醉来笑把茶经读,龙井春浮橄榄香。”金孟远《吴门新竹枝》一诗描写了苏州新年食圆子、年糕等的习俗。钱大昕的诗:“良辰分玉粽,嘉味入金盘。宛转缠菰叶,晶莹斗粉团。”将金盘里白润如玉的粽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徐士鋐“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撑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将二月二吃撑腰糕的做法、煮法及食后的效果都写了出来[4]P127。文人通过写诗著书来表现糕团,劳动人民则用歌谣唱出对糕团的感情。吴歌作为吴语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民间歌谣,独具特色地表现出吴地风土人情,吴地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愿望,以及其集体智慧和艺术造诣。《十二月风俗山歌》唱道:“正月半,闹元宵,二月二吃撑腰糕。三月三,祖师苞,四月十四白相神仙庙。五月端午粽子箬叶包。六月里,大红百瓜颜色俏。七月七,露仔鸳鸯木来乞。八月半,白果栗子一道炒。九月九吃重阳糕,要想看会等到十月朝。十一月里雪花飘。十二月廿四,饴糖送灶糖元宝。”[5]P156同样地,《十二月时令山歌》中也唱道:“正月初一吃圆子”,“三月清明买青团子”,“五月端午吃粽子”,“十二月年底搓圆子”[5]P157。(二)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作为苏州小吃的代表,糕团成了了解苏州饮食文化的切入点,更是传播苏州文化的伴手礼。唐宋时苏州糕团制作业便很发达,有不少街、巷、桥的名字便是以其命名的,如豆粉巷、沙糕桥等。到了明清时期,制作、出售糕团的糕团店遍布苏州城内外,其中不乏经历时代变迁,依然经营的老字号。这些历史悠久的糕团店为人们所熟知,黄天源糕团、苏州稻香村糕饼,便是这些老字号中的佼佼者。黄天源糕团创设于1821年,起初为一粽子摊,虽在其发展中经历了兴衰变迁,然而对糕团品质的追求却是历代经营者不变的经营秘诀,2009年黄天源苏式糕团制作技艺便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以米粉制品为主的专业饮食店,全年供应品种多达200多种,每天供应各式糕点亦多达60余种。除传统糕点长年不断外,时令糕点更是四季变换、花样翻新。一月闹元宵、二月撑腰糕、三月清明团、四月神仙糕、五月端午粽、六月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食糍团、九月重阳糕、十月南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糖年糕。其他诸如玫瑰大方糕、松子黄千糕、枣松猪油夹糕、炒肉团、双馅团等300余品种,无不脍炙人口。苏州稻香村始建于1773年,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尝了苏州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当即御题“稻香村”匾额,并令其作为日后进京的贡品。从此,苏州稻香村名扬天下。2009年,苏州稻香村的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式月饼选用原辅材料讲究,富有地方特色。甜月饼馅料用玫瑰花、桂花、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芝麻仁等配制而成,咸月饼馅料主要以火腿、猪腿肉、虾仁、猪油、青葱等配制而成。皮酥以小麦粉、绵白糖、饴糖、油脂调制而成。目前苏式月饼制作区域为江浙沪三地,传统的正宗技艺保留在苏州稻香村。苏式月饼制作技艺的主要特征是感官判断的准确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的灵活性,技术和工艺流程的严谨性,长期积累的技巧性等。由上可知,苏州糕团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它是苏州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下的产物,它满足了苏州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追求,成为苏州地域文化的代表名片。如果把糕团仅仅停留在鉴赏美食上,苏州糕团民俗的传承与保护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因此,对苏州糕团的保护与传承,一定要坚持文化优先,让它们在新时代依然与时俱进地延续其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78-437.
[2][清]袁枚著,王英中标点,王英志校订.随园食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74.
[3]沈华,朱年.太湖稻俗[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61-66.
[4]潘君明.苏州历代饮食诗词选[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126-127.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几个方面;制定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挖掘与研究的力度,加强创新;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态;努力营造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来促进产出,逐步形成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区民俗文化现状
总体上讲,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浅,利用效果低,传播范围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我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民间手工艺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的习俗与制作工艺。目前,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现出良好势头。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区充分珍视机遇,组织专班,集中力量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第一批确定的与第二批国家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17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这对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旅游结合、确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活动等要有机的结合,在国内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长恨歌、苏州的评弹、傣族的泼水节、扬州的青曲、四川的变脸、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
3、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原生态歌曲大赛,影响巨大的“青歌赛”也加入原生态组别,在各级各类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在连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大型活动上,也积极开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节目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为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在锦屏镇农村相继组建了两支龙狮民俗文化表演团,意在培养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团与市场挂钩,年收入近50万元,这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显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文化部门的作用,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收集与整理,并编辑出版相关刊物,拍摄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相应栏目播出等。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民俗文化项目赛事,意在扩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辐射力。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舞龙比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省13个市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民俗文化的知晓率与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及推广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
1、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整体影响力不足
在本区虽然民俗文化现象中有个别项目有了一定的声势及文化辐射,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合力,各种民俗文化门类不仅各自为阵,而且又均势单力薄,民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不足,对旅游的补充和丰富作用不够。虽然申报项目多,而且也成功申报,但并没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标识,影响力弱小,影响范围局限,开发利用还处于空白状态。就目前“海州五大宫调”的运作情况来看,影响立还是不够宽泛。
2、基层文化活动氛围不浓
民俗文化植根民间,在民间的氛围不浓。乡镇一级受人员、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更兼内容陈旧,表演形式俗套,群众参与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几乎就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冲击下,民间对民俗文化依恋减少,有的民俗项目已经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时,除了表演者,几乎无人观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单影只的局面。
3、指导机构不健全
虽然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存在,但是无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机构,很多民间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团体都处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活动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围不浓,影响力自然也难以形成,传播力更谈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无总结、无提炼、无规范性文字记录的状态,在操作、对外宣传、开发与利用上也无“蓝本”可循,从而没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础数据。
三、影响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因素
1、民间文化人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人才断代现象严重,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艺术积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年轻人忙于生计,一方面是因现代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减弱,同时,农村文化、经济整体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风俗不盛,后继乏人。
2、挖掘、创新、研究薄弱
大多数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多年停滞不前,创新不够,就拿“五大宫调”来说,所有唱词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有或较少有新创作的唱词,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内容陈旧,道具寒伧,有的内容距现在最近的唱词还是清末民初时创作的。民俗文化的创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开发利用指导性不强。现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门外,还没有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民间的组织也没有,从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没有形成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只是从爱好出发进行探讨,而又因为没有整合力量,各自为阵,无法形成整体推动。民俗文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没有成体系的丛书来记载、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动力和方向,没有指导性。
3、政府投入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
现阶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进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遗成功,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投入也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没有进行单独预算,而各乡镇更是没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必须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产出只是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单靠民间自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营造大的氛围,设定组织机构,指导并帮扶形成文化循环或产业链。
四、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
要真正达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无头绪,使保护与开发、整体与重点实现很好的结合,必须首先制定出地区、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是广集民智,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文化策划、经营机构进行座谈,还可以与相关文化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二是搞好结合,在规划中,要达到四个结合:整体与重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创新的结合、长远与短期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明确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力争形成“全区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
(二)加强民俗文化挖掘与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资源,设立研究机构,在研究机构上,要注重建立长效机构,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体系,注重充分借鉴,整合社会资源,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二是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经费并形成每年的预算,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开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动态为主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四是着力引进、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打破人事、编制的桎锢,吸纳民俗文化人才,充实队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稳定现有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打好基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研究中,要着重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要让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结合,保证原意又易于推广。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编印丛书,可以录制光碟,可以开发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传播功能,让研究成果能迅速进入市场与生活。
(三)加强保护、包装与宣传力度,突出原生态
一是加强保障,除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以政府的引导入手,规范民俗文化的传播行为,不能过滥地开发,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灭,一定要在开发利用中突出原生态,打原生态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强化包装,民俗文化相沿成习,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上,在道具的运用,造型的设计,道具的添加,地点及时间的选择上,依据旅游文化活动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不能停滞不前,要依据民俗文化的流动性原则进行创新,要不断创新内容,使民俗文化能贴近现实与生活。
(四)加强民俗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展示平台
一是必须经常性组织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赛事。二是进行民间艺术大师(师、家、传承人等)的评比表彰,适当经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评比办法。三是指导组建各类民俗文化社团活跃氛围,加强交流,挖掘。四是加强民俗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发展利用的平台,更新、改造相关表演队伍的道具、服装等,将设施完善到城区、乡镇、村、组及民间文艺组织团体中,夯实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础。
(五)整合资源,拓展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衔接点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旅游搞好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卖点与“软风景”,相互映衬,要把文化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包装手段,由政府出台一定的联系机制。二是与教育相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达到宣传与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四是与“送戏下乡”工程相结合,拓宽层面,服务群众,使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能与当前工作实现有机的衔接,相互补充。
(六)加大对民俗文化资金的投入
关键词:民俗文化;当代;价值;思考
我国历史悠久,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发展的源头,也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外来文化对于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造成了有力的冲击和影响,民俗文化的发展空间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一点点的缩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只有对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保持认识,才能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指明合理的方向。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别,民俗常常会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但其也有一些稳定的特征。一般民俗都具有社会性、地域性、变异性、转承性、规范性等特征。
民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民族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根源,是我国民族的根本。民俗习惯的不断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理工了重要保证。另外,民俗文化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不断的受社会的影响。民俗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其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当代社会的需求。民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都有着影响,民俗文化是社会团结的重要根源,也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核心内容。
民俗文化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民俗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包括民间的传说、戏曲、娱乐、技能、信仰、价值观等不同的内容,民俗具有丰富性,并且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只有弘扬民俗文化,才能延续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认同感。在民间,各种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各种优秀的文化,并且形成了庞大的历史信息链。民俗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与独特的精神,民俗文化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与启迪。民俗文化中承载着具有浓重色彩的情感,是我国传统文化有力的传承。民俗文化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民俗文化具有维系的功能,可以使我国不同民族之间保持良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丰富的民俗活动,各种民俗活动的进行,可以让人们寄托民族情感,并且对生活和心理进行调剂。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文化资源,是现代社会旅游业中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为社会带来良好的效益,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我国民俗文化现阶段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与推广,从而保证民俗文化得到良好的发展。我国目前民俗文化存在着变迁与消失的现象,民俗文化的发展变化中,消失和变迁是正常的现象,但是需要对其中变化存在的负面效应进行重视和解决。在民俗文化的变迁当中,传统文化价值存在着严重的流失情况。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包括有形的和无形两种流失的方面。传统文化无形流失的方面主要体现在西方节日在进入中国后,中国传统节日逐渐的被忽视,传统节日淡化,外来节日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传统文化价值流失的有形方面体现上,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形式和活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失,年轻人缺乏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使得传统民俗活动越来越落寞。另外,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我国对于民俗文化的价值开发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很多的开发模式,促进了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于民俗文化价值开发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进行反思。首先,对于民俗文化缺乏有力的保护,并且保护方式不够完善。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立法不足,民俗文化存在着后继无人的现象,很多保护措施的滞后性使得民俗文化难以得到良好的保护。其次,民俗文化过分的受商业操作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同事,过分的利用民俗文化作为经济来源的措施,对民俗文化的长期发展会存在一定的危害。最后,民俗文化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同化、破坏、伪造等现象。很多地区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模仿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并且采用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影响了我国社会安定的发展。
民俗文化现阶段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各地区必须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合理开发,才能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对民俗文化的立法等手段,为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法律基础。在对于民间文化的发展上,要建立合理的人才库,避免出现人才断层,民俗文化失传的现象。另外,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尊重民俗文化的内涵,禁止对民俗文化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严谨各种基于民俗文化上的模仿、伪造等不良活动的开展。
民俗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基础,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事,需要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重点的保护,推进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在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上,要提高其各种行为的规范性与合法性,从而保证相关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民俗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重大,只有充分的发展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才可以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民俗文化的保护上,要加强相关立法,使得保护民俗文化的行为有法可依,促进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明,徐载娟,景成,王铁环,刘景慧.托口古镇民俗文化调研报告[J].怀化学院学报,2010(04)
[2]吕红艳.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俗生态旅游[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现阶段,昌都在的整体旅游格局中充当“东大门”与“过境通道”的角色明显,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是为游客快速穿行昌都市提供了便利条件。昌都无法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停留,游客对昌都的自然、文化及遗产资源的了解非常浅薄,为本地发展及主客交往带来的利益也较少。因此,昌都现阶段在整个旅游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昌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中,文化旅游产品是核心旅游产品的重要亚类。深入挖掘康区节日民俗文化,并将其产品化、商品化演变发展,逐步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从而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对于促进昌都地区康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策略
产业融合是产业形态演变的重要模式,旅游产业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驱动要素,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两者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产业价值。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在产业价值链模块化基础上发生的,融合的实质是旅游产业价值链与文化产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构。深入挖掘、整理旅游与文化资源,打造康巴藏区节日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从而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是改变昌都旅游“留不住”旅游格局的具体解决方案之一。
三、“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塑造
藏族节日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集约平台。“洒咧”在众多藏族节日中具有较强容纳性的特点,每年藏历五月至六月间,人们携带被褥、帐篷、锅碗、玩具和丰盛的美食佳酿等生活必需品,骑马或步行到鲜花盛开、水草丰茂的草地上,或到有温泉的山林平坝间,尽情地唱歌、跳舞、打靶、猜谜语、玩游戏。游玩数日,方尽兴而归。
(一)市场定位
“洒咧”属于文化旅游产品,结合昌都旅游现状,这类产品适用于自驾车游客、自行车和徒步游客、商务游客以及部分具有特殊兴趣的游客。消费者模型分析:(1)主要目标对象:城市居民,年轻人,中、高收入消费群体;(2)消费者洞察:衣着品位上,注重品牌、风格和舒适程度;休闲娱乐上,喜欢野外旅游、远足、自驾游;工作上,繁忙,生活节奏快的城市居民;生活上,向往和追求更多的精神活动和情感体验,喜欢感受传统民俗文化、领略生活乐趣,感受自身生命的价值。
(二)品牌定位
1、“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主题。“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基于康巴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游客与旅游产品的互动性,其定位策略是“即时参与性情感体验式旅游”,将其主题确定为:“卓卓康巴洒咧一夏”。该主题释义:直击游客精神需求痛点,游客进入康区的精神需求之一即是要体验康巴民俗风情(即时参与性情感体验式旅游)。“卓卓”是指康巴人对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一种自信、向往和期盼。“洒咧”一夏的“夏”即是节日本身的时间周期,是信息的指示,说明整个夏季都有这个活动。同时,也是考虑口号传播的音韵技巧,“一夏(xia)”即是“一下(xia)”的谐音,发音好读、上口。2、“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来看。(1)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以“洒咧”民俗文化的特色主题活动、及其周边旅游产品的设计作为主要表象,通过吃、穿、住、用、行,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体验和品牌服务,营造具有浓厚民俗风情的康巴文化氛围,为昌都市经济和文化创造综合价值。第一,经济价值。以“洒咧”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聚集外来游客,刺激消费。从而扩大市场需求,推动昌都市旅游产业的发展,除活动本身外,有利于促进旅游产品的营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二,文化价值。使昌都市的“康巴文化”、“茶马古道”等传统民俗文化和“红色旅游”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让更多人了解昌都人的价值观、审美情趣、风土人情、生态文化生活理念,并能通过“情感体验式旅游”从较高层次理解他们沉淀在心灵深处的精神世界、信仰与崇拜。(2)情感价值与象征性价值。“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关键在于将情感价值作为服务定位的重点,找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所能获得的价值满足和产生情感共鸣,然后通过系列具体活动与文化景观的持续性,来增强游客对昌都“洒咧”旅游品牌忠诚度。昌都“洒咧”品牌应成为游客表达个人主张或宣泄的方式、表现品位个性和审美情趣的载体。在“洒咧”产品设计中,将康巴人的豪爽、逍遥、重情重义等情感内涵融入到品牌元素中,让游客在活动中与当地居民间产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更多的“康巴”情感和原汁原味的生活感受,获得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留下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
(三)品牌个性化塑造
“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关系,创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拉近昌都与游客之间的距离,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以“情感体验式旅游”感受原真的康巴文化。1、突出昌都市的康巴文化特色。“洒咧”具有极强容纳性,它集中体现昌都康巴藏区淳朴的民族风情、独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策划“洒咧”文化主题体验项目,与康巴人一起释放自我的“豪爽”、“多情”,营造整体文化氛围。2、围绕“情感式体验”为重点,丰富具体活动类型。通过“洒咧”加强外来游客与本土居民间的互动和情感沟通,提升游客对“洒咧”的参与度,让游客融入其中,成为这个特定民俗环境中的一员,分享旅游带来的美感和快乐,从而增强体验深度。3、保持传统民俗节日与本土居民的民族性和原真性,提升旅游产品的价值。充分挖掘节日文化资源,利用有效的传统形式,在使游客沉浸于“洒咧”中的歌舞、美食、服饰和礼仪习俗等文化环境中,让“洒咧”成为每个热爱大自然的、充满豪情的人的挚爱。
四、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一)品牌个性识别策略——象征符号挖掘
昌都地区康巴文化在语言、服饰、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于其他藏区地域文化的特殊表现,挖掘这些象征符号是洒咧品牌设计的必要基础。1、人物形象符号。康巴男性被外界称为“康巴汉子”,其身姿英武健硕,既具有豪放粗犷、热情奔放的藏民族性格特点,同时又传承了坚毅英勇、忠诚信义的优良品质,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地域康巴文化的特殊个性。2、服饰形象符号。康巴汉子一般佩戴腰刀、护身盒等物品,而昌都地区男性的特点在于他们将用黑色或红色丝线与头发相辫盘结于头顶,这种头饰被称为“英雄穗”,彰显康巴汉子英武勇猛的雄浑气魄。3、民俗艺术形象符号。昌都康巴文化艺术、民俗风情,古朴独特、多彩多姿,充满了神秘色彩。其舞蹈艺术多流传于昌都民间,其中以昌都卓舞、丁青热巴、芒康弦子舞最为有名。这些艺术形式的人物形象是重要的视觉表征元素。
(二)品牌形象识别设计策略
从康巴文化中提取“洒咧”节日相关的人物形象符号、服饰形象符号、民俗与艺术形象符号、服饰色彩符号,将符号视觉化,融入到品牌logo设计中,彰显“洒咧”品牌文化,使之深入人心,对受众进行有效的品牌形象传播。
五、全媒体品牌整合传播策略
(一)全媒体整合传播运用全媒体整合传播,通过多媒体平台的协同作用,实现对受众的全覆盖,使目标受众最大限度的接收“洒咧”品牌信息,并且对其产生更为深入的品牌影响。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两者进行有效组合,让多媒体有效协同和发挥作用,由此提高品牌传播有效性。
(二)媒体整合设计1、传统媒体设计。传统媒体设计选择:(1)路牌广告。包括专题招贴、海报设计,在高速公路(国道)路牌,公交(地铁)站台、车体、车内等媒体投放。(2)广播广告。包括单点广告制作,在一二线城市交通广播电台投放。(3)杂志广告。包括专题文章撰写和杂志广告设计,在旅游杂志、航空杂志投放。2、网络媒体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主要是网络广告设计,内容包括网页广告设计、微电影制作等,在专业旅游网站,以及当地门户官网、政府旅游官网等。3、移动媒体设计。移动媒体主要以自媒体推广制作为主,包括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公众号、腾讯微博公众号,内容主要以康巴文化资讯、昌都旅游资讯为主。远期计划基于昌都旅游类、政务类APP平台开发移动应用,内容设计包括开发节日民俗文化旅游模块,可实现预定帐篷住宿、订餐、歌舞活动预定等电商功能。
六、品牌管理与延伸策略
(一)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
昌都是三江流域重要源头,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发展旅游应高度重视生态可持续发展。在“洒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充分论证项目可行性,规划设计做到科学合理,保护好基本耕地、湿地、草场,加强过程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旅游开发的源泉,保持康巴文化的传承,保持昌都地区与与川、滇、青康区的文化区隔,是“洒咧”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根本。在发展“洒咧”民俗旅游过程中,同时必须强调对康巴文化生态的保护,尤其是保持昌都地区的康巴文化特色。
(三)品牌延伸策略
[关键词]谐音;民俗文化;语音崇拜;语音避讳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0-0070-02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声音表示形式,它与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类用有限的音节来表现无限的事物,同音词在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是不可避免的。声音相同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更不可能使这两种声音形式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属性。可是相信语言具有超人力量的人们却认为它们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如“六”在浙江西部与“乐”同音,且有“六六大顺”之说,被视为吉数;而在上海话却与“落”谐音,被视为凶数。在许多地方,“四”与“事”谐音,喻“事事如意”,是吉数;但在上海话、福州话中“四”谐“死”音,是凶数。谐音的凶吉象征,既有民族文化差异,又有同一文化圈内的亚文化差异,即不同地域、方言、群体文化,也就是民俗文化的差异。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久形成的习俗惯例、礼仪、信仰、风尚的总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间文化模式。民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人文意识形态、精神与物质生活的民间传承模式,口头语言是它最主要的载体和传播媒介。①有些民俗现象直接表现为语言或言语形态。语言与民俗在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中,长期相互影响、涵化,产生了民俗语言文化形态。
民俗语言文化是一种广泛切入社会生活的形态,其各种事像都源于实际生活,广泛分布于各种层面的共同体中,为人们所熟知或喜闻乐见,是现实生活难以超脱、不可缺少的组成方面。它既规范、制约生活,亦丰富着生活,以苦恼和乐趣参预生活。②民俗语言文化是语言与民俗双向涵化运动的产物,是人类语言文化的非主流形态,但却是主流形态的原生态基础,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一
利用字音的相同或相似,构成谐音双关以喻吉祥,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文化习俗中的有趣现象。从古到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区域的人们,对此都颇为青睐,很是热衷。
社会的和平安定、繁荣富强,家庭的和谐幸福、子孙繁昌,仕途的畅达顺利、尊荣显扬,人生的长命百岁、喜乐安康,都是人们所期望的。在语言习尚上,首先表现为对褒美词语以及反映一些人们认为具有某些优美品性的事物的词语的崇尚上,如平、安、康、宁、富、贵、福、禄、吉、祥、喜、庆等。这种对吉祥词语的崇尚,当然主要取决于这些词语语义的褒美性和这些事物的美好品性,但是通过对这些词语长久的崇尚,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反映这些词语的语音组织已深深地扎下了根。因为在封建时代,广大的民众绝大多数目不识丁,所以,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乃是作用于人们听觉系统的语音。在这里,人们已摆脱了字形的束缚,音义的结合最为密切。因此,在民俗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利用语言的谐音而设计制作的道具、器物。
作为上一年的终结和下一年的起始,过年是汉民族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为了报答神灵祖先的保佑庇护,为了祈求新一年的幸福安康,为了娱神邀福、驱邪伏胜,为了装点美化、烘托气氛,在我国广大地区,自宋代以来过年就有贴年画的习俗。这些年画从时代上讲,前后跨千余年;从地域上看,从塞北到江南,从滨海到秦陇;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但在创作技法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利用语音上的谐音关系,赋予许多物体以特殊的文化意义。如清代山西襄汾制作的灯画《马上封侯》,③其构图是一猴子骑于马背,奔驰向前,后有一蜜蜂尾随而来,外有松石山景点缀其间,乃借“马”上“蜂”(封)“猴”(侯)之谐音,巧成一幅出口吉利的有趣灯画,寄予了主人希冀仕途顺利、封侯加爵的美好愿望。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庆要事,谁不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充满喜庆的气氛呢?谁不想在这特殊的时刻许下几个美好的愿望呢?所以,在整个婚礼过程中,利用语言的谐音功能而设计的道具、器物更是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更由于这种谐音,形成了不少独特的风俗。
在台湾传统婚俗中,订婚时也充满谐音现象。订婚行聘时,男方所备聘礼,除金戒指、金耳环、羊猪、礼烛、礼香、礼炮、礼饼、红绸、金花等外,还须备一只连招花花盆和石榴花花盆或石榴花,谐取连生贵子、多子多福之意;挂手指(将戒指套在女方手指上)时,戒指需金、铜两个,“金”以喻共坚贞之意,“铜”以谐“同”,取意夫妻同心同体。
二
由于有了对长寿的崇拜,也就有了对夭折的避忌;由于有了对富贵的崇拜,也就有了对贫贱的避忌;由于有了对美善的崇拜,也就有了对丑恶的避忌;由于有了对高雅的崇拜,也就有了对鄙俗的避忌。如凶、险、恶、衰、贫、穷、输、亡、祸、死等等。遇到这些字眼,人们总是设法回避。本来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无法回避的自然现象,但由于有了对生的崇拜,也就有了对死的避忌。
避凶就吉是语音避忌的一个基本类型,它也是语讳发生的原始成因之一。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生离死别,凶多吉少,人们不仅讳言“死”,即便是“离”,在交通极为落后的古代社会,也往往使人柔肠寸断,黯然神伤。为了人生长相聚少分离,人们也就讳言“离”。由于“梨”与“离”谐音,梨这种富含水分的消暑佳品在民俗中也就失了宠,它不但不能像柑橘那样倍受青睐,而且还要遭人白眼:送人水果,断不可送梨,“梨”(离)意味着“别”、“断”,分别、断交势所当避;夫妻不可以分吃同一只梨,“分梨”音谐“分离”,为不吉之兆。实不能避,则别称之,以避不祥。宋代朱熹有诗云:“啖余更检桐君录,快果知非浪得名。”清代黄景仁也有“结友须快友,食果须快果”的诗句,这里的“快果”就是梨。
避贫就富是语音避忌的又一个基本类型。旧时中国人逢年过节见面打招呼,总爱拱手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因为财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为了能在新的一年里有好财运,春节期间各地民众都要祭财神。如旧北京,正月初二要在财神庙祭财神,初三要送穷鬼,初五要接财神。这期间,大街小巷有买财神画像的,但买卖财神要说“请”、“送”,卖者高喊“送财神爷来了!”买主则赶紧到门口回话:“好、好,我们请一张。”如不想买,也不能说“不要”,而要说“已经有了”。如果卖主把财神“卖”了,岂非自己受穷?买方如果要“买”财神,先已破费,岂不有辱财神?买方如果回话“不要”财神,岂不得罪财神?所以,这些词语都在忌讳之列。
其实,语音与语义本来并没有什么自然的内在联系,作为声音的一种,语音的先天属性是物理性质的,但是一旦同人类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它就有了约定俗成的语义,从而具有了社会属性。在这种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语音单位和语义单位之间,就往往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反映在社会风俗习惯上,就激起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无限遐想,或喜或悲,或乐或忧,从而使得语音具有了民俗属性。上文所讨论的语言与崇尚习俗、语音与避忌习俗之间的关系,就是语音的民俗属性的具体反映。当然,语音的崇尚与避忌,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不一定成正比,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民俗习尚却仍然顽强保留,乃至有所发展。
通过对语音谐音现象的了解,通过对方言语音变化的全面调查,某些民俗一般现象就能得到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透过某些特殊的民俗表象探究深层的文化内涵。
[注释]
①后藤兴善等著:《民俗学入门》,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关键词]民俗 文化 剪纸 艺术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071-02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
[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