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建筑工程与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与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与设计

第1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如雨后春笋兴起。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对此,控制好工程的造价问题至关重要。所谓工程造价,就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内,对工程建设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所以一定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这方面的工作。造价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在建筑工程中也越来越重要。

2.工程造价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部流程当中,经过实证表明,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大概占75%~95%;设计35%~75%;施工5%~35%;竣工0~5%。以上数据说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心应主要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前期投资决策期间和设计阶段,项目投资决策之后,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在于设计。因为在设计时,设计费用虽然仅占项目工程周期费用的1%以下,可是由于项目还没有开始实施,设计变更起来比较容易方便,因此设计期间对造价的影响大约35%~75%,而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期间,因为费用开支最大,在以前被认为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施工期间是对设计方案的实现,因此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有限的,大概只有5%~35%左右。

这表明工程的设计环节很重要,工程设计不单只是建筑工程实施的计划意图,它是针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是整个项目的具体描述。在设计工程的过程中,不但要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依据,而且最重要以图纸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确保整个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关节,合理设计可以给整个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设计在无形中跟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许多联系,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控制力量。

对于初步设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估算的投资金额来定,按照初步设计估算成本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施工图造价预算对施工图纸的每个专业的设计文件做出决策[1]。不允许把初步设计的建设规模、标准和投资总额孤立来看,应该使设计和预算有机结合起来,并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的规定和费用标准,防止有些项目漏算掉;编制施工计划、预算要求全面,准确。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建设单位应当积极沟通,设计单位必须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使设计人员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并注意防止设计重点的质量,忽视工程成本的影响,力求达到最好的技术和经济的平衡点。

3. 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3.1有利于主动控制。

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设计标准来实现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为了确保建筑物的个个项目估算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造价时应兼顾每个项目。针对设计中的造价计划应该在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及时进行审核,并且对设计中潜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控制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

3.2有利于合理配置造价结构。

造价结构和造价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合理地分配了资源。同时,工程造价的控制还提高了投资控制的效率,合理地分配了投资比例。

3.3有利于提高效益。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促进设计费用的合理分配,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工。如果设计费用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出现不足,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食量,而且可能会拖延工期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设计费用在施工过程中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提高工程的信誉形象。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有利于结合技术与经济。

为了确保造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需兼顾工程的实际效益和造价科学。设计人员只能在确定的投资额数限额内进行设计。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作用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投资额度。因此,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

4 .在工程设计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4.1构建限额设计制度。

限额设计制度可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它不但可以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而且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重点控制。造价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限额设计。因此,限额制度不但可以加强造价人员的责任感,并且提供了他们自我完善的空间。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人员,应该抓住造价工程中的重点,并且明确设计造价中的奖惩机制,从而推动更大的经济效益。

4.2完善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

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被更改,将使实际工程费用与设计不符。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修改工程设计,设计单位应该在施工之前对工程设计做好完善。不仅要给设计人员足够的时间进行工程设计,也应尽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定下最终工程实施方案。

4.3相关体制的构建。

应完善相关体制的构建,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完善控制体制的其中一种有效 途径是建立设计监督体制,通过监督部门的控制,工程在设计环节得到规范,同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展招标投标工作中,应该兼顾工程设计的造价和质量,避免工程造价出现薄弱环节。

4.4有效结合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不但包括工程设计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完成设计图纸,往往忽略了把设计和施工相结合,因此会造成两个阶段的脱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设计和造价人员应该注意把设计和施工充分结合,并且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和采购设备的要求。

4.5强化设计人员的标准意识。

存在个别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工程项目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没有重视工程设计的标准,导致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脱节。所以,要先强化设计人员对标准的认识,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纠正错误的设计观念。建筑设计的工程标准大部分来源于研究成果和长久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适当地引用先进的技术并不脱离设计标准,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结束语

工程造价不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有效控制,而且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效应。应在工程设计中结合工程造价的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出发。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想要加强控制工程造价,应该重视工程设计,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完善好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工程师的创造力,合理地分配各项资源,才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效益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忠照 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第2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 路桥工程 设计 工程造价

一、前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诸多方面。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费用的程度为86%;我国由设计而引起的工程事故约占总数的45.8%。建筑工程质量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各项活动决定的,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所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的过程,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设计方案是施工的依据,其技术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因素,不仅决定着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决定着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所以无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还是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只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合理”的原则,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是可以实现降低工程造价取得经济效果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关系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在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忽视了项目决策阶段和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许多人认为过高的工程造价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上涨造成的,而忽视了设计原因引起的工程造价上涨因素。

由于设计阶段毕竟还是在图纸上进行,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所以,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习惯于事后算账的做法,这样就导致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造成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严重。建设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或者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造价控制就变得有名无实,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

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全过程控制,必须把重点放在初步设计阶段,切不可按传统做法,把重点和精力放在施工预算和决算上,到了施工阶段,所能起到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不重视甚至不知道施工前的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的重要作用,而错过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导致最后局面无法控制,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大超过最初的预想值。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有效作好前3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侧

在土木建筑设计阶段,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工种。在设计过程中,每个专业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势必产生各个专业设计的相互协调问题。通过实施价值工程,不仅可以保证各专业的设计符合国家和用户的要求,而且可以解决各专业工种设计的协调问题,得到全局合理优良的方案;另一方面,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工程设计往往也是一次性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得到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更加有效的工程造价。

四、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材料价格,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每个工程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降低工程造价。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建设单位同意,设计单位审查签证,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变更、签证,从专业技术需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方案,供业主选择。施工过程中,派技术人员不定期进驻现场,对隐蔽工程、材料货真价实、建筑细部构造层次、变更工程等及时办理签证记录,杜绝事后扯皮的现象。在建设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办理中间结算和单体结算等。

五、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控制只是其中间环节,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非常必要,希望通过上面阐述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过程;管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工程设计的质量,只有做好了前期设计,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竣工。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是建筑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管理问题,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才能提高设计质量,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一、建筑设计项目管理阶段存在问题

1、设计和投资控制的结合不够,成本控制观念淡漠

一直以来,在建设工程设计领域,设计和经济的脱节是一种普遍现象。一提到设计,大家必然归为设计人员的职责;一提造价,就只认定为造价人员的职责。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设计人员先根据甲方的设计任务进行现场勘察,择最优方案设计,其后的某一阶段再向造价人员提供部分资料以便其估价。因此造价人员往往对工程概况和地块现状了解很少,难以将实际中各类影响因素全面考虑。

2、职责分工不清,管理和考核标准不一

一个完善的设计管理制度,应是标准化和可操作性强的,主要包括:项目品质管理制度、费用管理制度、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设计变更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来规范设计人员和设计流程,提高总体工作效率。在设计过程中,为促进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及评定其的业绩,设计院也会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多方面原因,真正做到细化和遵从考核和管理制度的很少,而制度的标准化实施又往往和项目负责人的把控能力、设计过程中的现实状况相关。

3、设计进度难以控制,设计变更效率较低

建筑工程设计是团体智慧作业,当遇到多项目同时运作的情况,设计进度把控人员需要极大的细心、经验和决断力来确保效率与成果的平衡,计划细化到每个设计师时又容易出现个体拖延整体的情况,控制设计进度的难度可想而知。

建筑设计行业随市场经济大潮渐渐进入买方市场,设计院为了持续发展一般会积极答应甲方的修改意见。而甲方有可能因为缺乏专业能力、政府职能部门意见、工作准备不足等因素,随意地更改设计方向。在设计成果被甲方完全认可之前,又需要难以估计的多次表更,改图、审图再改图的循环过程往往耗费大量时间成本,影响后续项目设计的进度。

二、建筑设计项目管理的优化

1、工程设计品质管理

设计品质的好坏在微观上是见仁见智的,然而在宏观上,判别设计品质好坏的确有其基础标准如下:第一,设计产品是否符合业主要求及国家有关法规要求;第二,在满足法规和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工程造价是否合理。第三,设计本身是否兼具创造性和可控性。因此,工程设计的品质管理也应充分考虑这三个标准。

工程造价方面,依据每个项目的投资概算确设计中造价控制程度,通过技术、经济等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优化方案,,达到控制项目造价的目的。对多专业设计的工程,要增加相关专业的配合条款,以满足施工服务需要;制定合同时,应限定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条款,完善设计变更修改的费用条款,增加与质量造价相结合的收费条款,这样才能确保所设计项目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良好受控。

设计质量方面,国外发展成熟的建筑师事务所非常注重设计的细节,亦有经验可供国内设计院借鉴,同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制度相似,国外市场多实行建筑师负责制,客户均可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建筑师造成的损失,因此每个事务所都需建立完整可行的质量控制体系。如在美国,当负责审图的建筑师发现某处错误,都会在图纸上用某色的荧光笔标记,改图的设计师每改完一处图纸错误,会用另一种颜色的荧光笔标记,存有疑虑的错误则不动,图纸改动完成后将原图与新图一并交还审图建筑师对照审图。这种看似原始简单的方法,严格执行之下却可以减少审图改图中的工作重复率,进一步加快变更图纸的速度,同时使改图过程清晰可查,为未来可能的复核提供原始图纸资料。

2、工程设计人员管理

设计院的核心是人,项目负责人是工程设计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他身兼工程设计项目的策划、组织,实施数植。工程设计的全过程都需要他的把关,设计的质量也由他负责。前期方案阶段,项目负责人首先要组织各工种讨论和理解设计任务书和甲方意图,得出详细的设计大纲,并组织方案论证、图纸评审、实际验证等工作。图纸完成后,项目负责人还应检查设计成果的完整性,设计成果是否满足方案设计、扩初设计阶段中的功能要求;施工图阶段,项目负责人要确保甲方及政府部门的评审意见逐条得到落实,特别是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必须重点检查,以确保施工图审图的顺利通过。施工图交付甲方后,负责人要调配各工种做好现场施工的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设计项目管理过程中,为促进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为更好地评定设计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还应建立设计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并且各项目的人员配备应量才定岗、明确职责,以防人才浪费和岗位缺失,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尽量减少非正常干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三、设计过程的控制

1、进度控制

设计进度是项目总进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脱节问题出现,必须建立设计进度满足实体施工需求的管理思路。为了保证设计的顺利开展,应简化工作流程、减少组织之间干扰,提高组织效率;提高业主决策效率,及时为设计提供相关条件;将设备材料的确定纳入设计过程;调整各专项设计的时间安排,做到专项设计与相应工程施工相搭接;采用标准设计,提高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造价控制

设计是造价控制的源头,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对最终工程造价的影响占到80%,因此应在设计阶段加强投资控制。项目管理者应根据项目定位和总体估算,编制科学的设计概算,控制各专业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单位将造价严格控制在设计概算范围内。

为了保证项目在设计阶段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价值工程原理,充分进行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选,优化需求设计;在设计方案的选择中引人竞争机制,通过方案竟赛获得更好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设备和重大材料的选择;通过实施设计优化程序,达到设计文件的优化。

3、质量控制

优秀的设计至少应有三个特征:一是满足业主的功能使用需求;二是具有“可建造性”;三是符合行业规范的要求。设计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项目实体的质量,还关系到的项目实施过程的顺利性。为了保证设计质量,应保证设计单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完善设计;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基本结束后,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四查四定”,即查设计漏项、查各专业冲突和协调、查是否满足功能需求、查“可建造性”;四定即定任务、定责任人、定措施和定工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项目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始终贯穿于项目执行的过程。甲方对于设计成果的满意程度,取决于设计全过程的管理,建筑设计中的项目管理,同工程管理一样要有赖于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组织架构。除设计质量、进度本身的优化管理外,还应优化用人激励机制、整合人力、物力、知识资源。

参考文献

[1]阎长俊,奕世红.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及其分析方法[N].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21):26-29.

第4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国内建筑市场在日益发展,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将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力度加大,从而实现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高,也可以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为企业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1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控制概述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为其提供技术依据的设计图纸与相关文件的过程就是工程设计。工程设计主要对项目全面规划及其实施意图进行描述,是工程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在对技术与经济关系进行处理时非常关键的环节,有利于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与控制。而在建筑施工中,对其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可以为施工企业带来理想效益。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主要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计划与施工标准通过各种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再将计划值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值进行比较,从而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纠正。要实施工程造价,首先要在工程实施之前对造价进行控制,然后对其实施状态进行检查,再对其施工偏差进行纠正。因此,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最主要就是事前控制。而工程造价的控制要素主要有建筑物资、人力资源、信息、经费以及施工技术等等。

2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分析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首先体现在方案设计阶段。在工程设计中,方案设计是中心环节。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按照相关方案图纸与说明书来制定比较专业与详细的建筑工程造价估算书。其次就是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主要基于方案设计而落实工程规模、布局与工程结构形式等。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含有作业图纸的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等内容对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编制。而当初步设计总概算在经过批准之后,就是在对拟建项目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限额的最大值。

然后就是技术设计阶段,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扩展。在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应该按照技术设计图纸、说明书、概算定额来对初步设计修正总概算进行编制。因此,这个阶段主要针对技术复杂和工程大的施工项目而设立。最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相关人员应该根据施工图纸、说明书和预算定额来对施工图预算进行编制,从而确认这个阶段的造价有没有超过初步设计概算。而建筑工程基于施工预算进行招标投标,对承包合同价进行确定的依据则是中标的施工图预算。另外,中标的施工图预算还可以为工程价款的结算提供依据。在设计阶段进行造价控制,有利于每个设计阶段的造价都可以互相制约与互相补充,形成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一个控制系统。

3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问题分析

3.1 缺乏准确定位,认识不足

建筑企业一般认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就是预结算,没有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没有做好全过程管理与动态管理工作,其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另外,在造价时通常是事后核算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事前管理与系统管理。

3.2 缺乏足够的重视,结构系数不合理

目前,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工程造价的相关职能部门比较普通,使得建筑企业没有给予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足够的重视,不认可造价部门提出的施工计划。另外,建筑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设计效果与限额设计,导致很多工程的设计招标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设计方案的选择也没有得到优化。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单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注重质量控制工作,导致结构系数过大。

3.3 前期准备不足,施工更改多

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建筑单位都注重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而忽略了施工前期准备,导致施工过程出现很多更改问题,对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都造成不良影响。

3.4 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全面把握,扰乱建筑市场秩序

在建筑工程中,监理人员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与相关规定等进行全面掌握,甚至盲目地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签证。部分单位签字盖章之前并没有对其进行认真核实,还有弄虚作假现象。因此,签证工作受到了不良影响,建筑市场的秩序也遭到了扰乱。

3.5 结算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建筑工程中,结算管理工作没有到位,而且方法不科学。应该加大建筑工程量,并且对计算比较复杂,造价比较高的工程造价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

4 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结合与控制措施分析

4.1 做好招标工作,制定优秀设计方案

建筑单位应该将设计招标工作做好,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且实现资金与技术的有效结合。因此,不但要采用先进技术来提高工程质量与施工水平,还需要对资金进行充分利用,以确保工程经济效益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另外,建筑单位应该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感,实现设计单位与市场环境的融合,避免不正当干预施工图审查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审查工作,通过招标来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4.2 明确部门任务与工作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相关人员应该对已经通过设计变更来提升规模与标准的施工项目进行查看,确认其是否通过审批部门批准。然后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进行工程量与造价等方面的分析,再由单位批准,签证之后,出具相关证明,才能发放变更通知。应该对各职能部门的任务及其工作流程进行明确,并且对工程投资进行良好的控制,确保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相关规定与标准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实现每个环节控制力度的有效提高。

4.3 加强工程现场签证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加强签证管理工作,确保现场审查工作的质量,从而对工程造价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应该准确扣除工程预算内的项目,不能予以签证。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意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4.4 做好工程设计招标工作

建筑单位应该制定科学详细的设计方案,并且对其进行优化,并且做好参评方案的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单位还应该注重评标的科学性与专业性,确保工程设计招标工作得到真正落实。另外,建筑单位应该通过工程标准化设计与价值工程理论等途径来实现限额设计,确保施工图预算不超过造价限额,实现工程的纵向控制。同时,应该通过工程设计人员的考核与奖惩等方法来确保其质量,实现工程的横向控制。除此之外,应该对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选,从而确保施工技术与设计方案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因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对其设计进行严格把关,对工程投资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

结束语

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造价进行控制是具有系统性的过程,体现出事前控制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做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法律法规,通过科学规范的手段来加强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坚持事前控制与预防为主的策略。建筑企业与施工项目承包方必须在工程设计阶段作为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期,从而有利于节省投资,推动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确保施工质量,为企业带来理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渝.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效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3(4):25~26

第5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建筑工程;安全性;要求;建议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现代建筑设计分析

建筑环境意识是一门学问,对它的研究要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进行整体的、立体化的研究,充分展示建筑的艺术感。就当前我国所建成的建筑物来看,建筑物的艺术感已经有所体现。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砂石、混凝土、木材等物质产品的堆积,而是具有时空性、艺术性、时代性、技术性等属性的建筑设计成果。在现代化的今天,建筑设计受现代化的影响,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发生转变。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自然、生态、节能

我国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致使环境污染现象频繁出现。因此,近几年我国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为主题,倡导国民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中来。在此背景下,建筑领域中提出“生态建筑”以自然、生态、节能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展开各种具有消耗能量少、环境污染程度低。健康舒适的现代建筑设计。

2.情感化、人文化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中发展建筑行业,应当以情感化、人文化为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有效的掌握当下社会中人们对建筑环境的需求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感情。以此作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条件,进行具体的现代建筑设计,充分的体现建筑设计为公众服务的同时传承中国文化特点,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3.特色化、整体化

在当下这个时代中,新建筑要具有地域文化特点,充分体现地区的文化特色才能够使新建筑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要想体现新建筑的区域文化特色,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应当以特色化、整体化为理念进行展开具体的设计,充分的利用建筑材料,色彩、工艺、绘画等手段,实现现代建筑的区域文化特色。

现代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的要求

现代建筑设计充分体现当下社会的特点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现代化社会中建筑行业发展。然而,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行业的发展,还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使高质量的现代建筑伫立在中国大地上。为此,依据现代建筑设计应当对建筑工程安全性提出更加全面的要求。

(1)保证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建筑结构是整个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牢固性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现代建筑设计能否充分展现出来。因此,为了充分体现现代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安全性提出要求是保证建筑结构的牢固性。

(2)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近些年我国频繁出现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破坏是毁灭性的。为了实现按照现代建筑设计所建设的建筑物能够长期安全应用,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能力至关重要。

(3)选择用最佳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选用的施工技术直接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也就是说,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要想建设高质量的、安全的现代建筑应当选用最佳的、最适合的施工技术。因此,对建筑工程安全性提出的要求时是择最佳的施工技术。

现代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的建议

依照现代建筑理念所设计的现代建筑应当具有人文化、特色化、情感化、自然化、节能等特点。为了建设出具有现代感的建筑,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严格依据现代建筑设计所提出的建筑工程安全性要求展开。本文笔者结合现代建筑设计对建筑工程安全性提出一些建议。

1.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政策监督力度及宏观调控力度

按照现代建筑设计方案展开的建筑工程比较复杂,需要合理的规范的进行建设,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现代建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用性,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为了达到此目的,需要借助我国政府的力量。建议我国政府优化和完善与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政策,并加强监督力度,对建筑工程建设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促使建筑工程建设正规的、标准的、合理的进行。除此之外,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对建筑行业进行合理的宏观调控,促使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2.建筑企业应当进行正确的价值衡量,深化行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建筑企业在现代化社会中更好的发展,依据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的、规范的建筑工程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按照现代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难度较大,安全性难以得到良好的保证。一些建筑企业为了牟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进行现代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忽视建筑安全性,致使现代建筑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为了杜绝此种情况发生,建筑企业应当进行正确价值衡量,从长远的角度来分析,依据现代建筑设计,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建设出高质量的现代建筑,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的信誉度,树立企业形象,对企业更好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当深化行业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间接的提高建筑安全性,将现代建筑设计从图纸上搬到中国大地上。

3.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的选择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依照现代建筑设计所开展的建筑工程。现代建筑设计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多,如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施工技术不适合,将会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影响现代建筑的使用性。笔者建议在按照现代建筑设计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慎重选择施工技术,保证所选择的施工技术是最适合的,通过施工技术规范的施工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所以,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建筑设计完美体现在建筑物上的有效措施之一。

结束语:

在现代化社会中,建筑行业要想不断的发展,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现代化社会的特点及人们的居住需求,确定新的建筑理念,进行现代建筑设计,建设出现代建筑物,为人们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然而,由于现代建筑设计涉及的方面较广,按照此方案进行具体的建筑工程建设,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需要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才能够保证现代建筑能够长期安全、坚固的使用。笔者在文中依照现代建筑设计,分析提高建筑工程安全性的要求,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建筑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青.对现代建筑设计新思维的见解[J].广东科技,2009(14).

[2]段炼,薛燕.构筑文化:适应性·逻辑性的表现——从传统构筑解析到现代思考[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3]张莹莹,李少华.浅议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

[4]王泗军,翟海洋.结构设计中几个常见问题[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

第6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措施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8-005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筑不仅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同时美观性、实用性以及安全保障程度都会成为用户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建筑企业及相关设计人员必须对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足够重视。

1.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

1.1结构设计的延性特点

在实际的使用中,引发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因素有风力、地震和沉降。

我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确保高层建筑不会受变形而出现损坏甚至倒塌的情况,就要执行一些具体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延性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1.2结构设计的水平荷载问题

设计低矮的建筑时,我们通常考虑竖向的荷载因素,相对高层建筑而言竖向的荷载掌控虽然十分重要,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水平的荷载。因此,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无论是竖向荷载还是水平荷载都要进行仔细的考虑,才能增强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能力、安全性和稳定性。

1.3结构设计的侧移变形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可以有效的节约土地资源,所以在建筑业中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由于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非常大,而且还会因建筑的高度增加继续增大。

一旦有外力的影响,高层建筑的变形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从而严重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最大限度的提高建筑强度,保证良好的刚度和强度,避免发生侧移变形。

2.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1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认识不足

由于有关职能部门不够重视存在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也缺乏监控建筑物抗震功能的设计。因此,一些不良的企业就会出现投机取巧的心理,不按章程和规范来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为建筑的安全造成严重的隐患,从而对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因此进行建筑结构设计首先就要认真分析建筑结构设计的实际工作,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各个要点认真考虑,才能真正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和安全性。

2.2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对居住人群的安全和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人员没有充分发挥专业知识和设计经验或者忽略施工规范的细节,使建筑结构设计不符合实际需求设计,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存在的安全威胁。其次,设计人员忽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不重视建筑的质量。再次,由于利益的驱使,有些设计人员明知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问题却示而不见,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就会经常发生事故。

2.3结构设计中的偷工减料现象

偷工减料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经常发生,具体表现在:第一,建筑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整体的质量,采取偷工减料和过度节约的方式,以攫取高额的利润。例如,对钢筋的使用,我国相关的规定明确钢筋的配筋率,建筑工程一定要采用标准的钢筋配筋率。第二,规模小的建筑企业,为了减少建筑工程项目资金成本的支出,选择了强度高、脆性大和韧性小的冷轧变形钢筋,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风险大大增加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对策

3.1不断创新建筑结构设计的模式

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工程概念。方案的制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从整体上来控制设计对象。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的提高,表现在设计的成品在水准、经济和结构形式上要比现有的成品更具优势。结构设计工程师要在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建筑结构技术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并积极攻克现实中的各种难题,做到精益求精,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目前住建部推出的“四新”技术是切实的从经济效益出发,有效的帮助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

3.2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要加强

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保证依章办事就应该充分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反思与总结并吸取经验教训。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要保证建筑物的抗震性,就要运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建筑企业通过培训来增强应当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来提高并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3.3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提高

现阶段建筑结构的设计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同于以前的建筑结构设计,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着中发展趋势,建筑结构人员通过拓展知识的广度和开拓视野的方式来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度。

第7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设计;施工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mphasis of various functions, the pouring belt are classified. And 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pouring belt in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ouring belt and the construction points for atten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pouring belt; design;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按后浇带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可将其分为三种: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的沉降差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沉降后浇带;为防止硅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收缩后浇带;为防止硅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的后浇施工带称为温度后浇带。后浇带法在建筑工程中已广泛应用,本文就其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问题作一初步的阐述。

1后浇带法的设计

1)当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超过混凝土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的方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但一般地上结构由于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伸缩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混凝土规范限值过多,同时应注意加强屋面保温隔热,采用可靠的、高效的外墙外保温,并适当提高外纵墙、山墙、屋面等重要部位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当地上结构由于抗震设计需要而设置了防震缝时,伸缩缝宽度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地下室结构超长的情况较为常见,除地下室顶板和处于室外地面以上的地下室外墙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对较大外,地下室内部和基础结构在使用阶段受室内外温度变化影响较小,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混凝土收缩应力对结构的影响。必须指出的是,后浇带只能解决施工期间的混凝土自收缩,它不能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更不能替代伸缩缝。有一些结构设计者将后浇带和伸缩缝等同起来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2)当地下室结构超长过多,单靠设置后浇带不足以解决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问题时,可以考虑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适当位置设置膨胀加强带。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大伸缩缝最大间距,而且可以用膨胀加强带取代部分施工后浇带,从而实现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即无缝施工。

3)对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是设置永久变形缝,还是在施工阶段设置沉降后浇带,应该根据建筑场地地基持力层土质情况、基础形式、上部结构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当地基持力层土质较好或采用桩基时,高层建筑沉降变形量较小,此时可考虑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或地下室)连成整体。当地基持力层压缩性较高且厚度较大,高层建筑主体与裙房之间的高差悬殊较大,高层建筑荷载较大时,则由于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量较大,在采用天然地基的情况下,还是以设置永久变形缝将高层建筑与裙房彻底脱开为好。

2后浇带法的施工

1)施工中必须保证后浇带两侧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漏浆或混凝土疏松。后浇带两侧应采用钢筋支架钢丝网隔断,并由结构设计人员确定两侧断面形式,当地下室有防水要求时,地下室后浇带不宜留成直槎。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

2)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3)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一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4)在封闭后浇带之前,结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堆放施工材料,限制施工荷载,并做好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特别是目前很多工程中,施工采用快拆体系的模板,这时更要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

5)底板后浇带施工。底板后浇带采用钢筋作骨架,铺设3层钢丝网作侧模支护。有些工程则采用快易收口网代替钢丝网,但浇灌硅时,同样要防止大量漏浆影响硅质量的问题。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板钢筋上。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被水浸泡并便于清除杂物,浇筑底板时在后浇带处浇一条硷带。底板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12 cm宽、12 cm高的砖带;砖为MU10,砂浆用M5;砖带与底板面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上部用胶合板封闭。

3后浇带施工流程中的一些具体要求

3.1对后浇带混凝土及施工的要求

1)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的混凝土灌实。无收缩混凝土可以采用膨胀水泥拌制,也可以采用掺加具有膨胀作用的外加剂与普通水泥拌制。混凝土的强度至少与先浇混凝土相同或提高一级。

2)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的浇灌时间,应采取不同类型的后浇带采用不同的浇灌时间。伸缩后浇带根据先浇灌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时间而定。沉降后浇带一般宜在建筑物沉降稳定后,再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3.2对施工后浇带的具体要求

1)后浇带的接缝形式,必需严格按施工图施工,施工缝施工时要用堵头板,根据接口形式在堵头板上装凸条。在后浇混凝土前要进行认真清理、洗刷、凿毛,对该处的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以使混凝土达到设计的强度等级标准。

2)后浇带的先浇混凝土完成后,应进行设法防护,顶部应遮盖,四周用临时栏杆或围护砌体围护,防止后浇带内垃圾堆积、难以清理,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踩踏。

3)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一定要用无收缩混凝土,有条件的最好掺入一些早强减水剂,施工前应试配比,拌制要认真,精心浇捣密实,事后还要注意浇水养护。

4)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混凝土尚未浇筑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待后浇混凝土设计强度达到其强度值的75%后,按由上往下的顺序进行拆除。在后浇带浇筑混凝土后,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监测,并将数据同整个沉降观测记录在案。

4后浇带施工注意事项

1)后浇带接缝形式必须严格按设计施工图施工,施工时宜用堵头板上装凸条。

2)后浇带两侧硅浇筑后,应进行防护,局部应覆盖,四周用临时栏杆围护,防止施工过程中钢筋被污染,保证钢筋不被踩踏。有些工地后浇带不设围护,致使钢筋被严重踩弯、钢筋杂乱、建筑垃圾较多,不易清理。3)在后浇带浇筑硷前,需将两侧硅凿毛,清除浮动石子,浇水冲刷干净,并保持湿润。

4)后浇带后浇硅要求用无收缩硅,掺用微膨胀剂,精心振捣密实,注意浇水养护。

5)后浇带跨内的梁板在后浇带硅浇筑前,两侧结构长期处于悬臂受力状态,在施工期间,本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必须在后浇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值的75%以上后,方可按由上向下的顺序拆除。

总之,后浇带的设计、施工是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保证每个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完美性和使用性,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滔.房屋建筑工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彭伟.房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D].成都:西南交大,2006.

第8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的建筑工程都在追求效益最佳和造价利益。但是事与愿违,当前的现状是要么过度追求造价低廉,忽视了工程质量;要么不注重节能环保,造成了铺张浪费。因而必须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发挥建筑造价管理的积极作用,把握经济、合理的原则,优化造价方案,确保工程安全和经济节约。

1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内在关系

建设工程项目的开展实施过程,分为好几个阶段,但无论是投资决策、设计阶段,还是施工、竣工决算时期,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始终是建设方紧抓的重点。很多企业都会进入误区,即重视施工阶段和竣工决算阶段,而忽略了前期的投资决策和设计。此做法是不明智的,因为一个工程的设计费仅占整个工程的很小一部分,但却对决算起着很大的影响。同时,由于设计阶段只是涉及到方案、图纸等问题,还没有去实施,因此,修改起来会比较容易。所以,做好工程设计阶段的工作,不但为后期施工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初期就把好经济关,最终使造价达到满意的程度,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利益。建设工程设计可以说是工程的灵魂,是把科学力量转化为生产力,对于整个工程的造价成本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

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设计阶段造价控制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建设单位过分注重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忽视了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主要原因是设计阶段通常是对技术水平、施工工艺、建设材料等进行造价控制,而建设单位过分注重产品的经济性,没有意识到设计阶段工程造价对建筑项目资金投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2.2设计招标不全面

建设单位通常只注重建设方案设计招标,对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招标工作不够重视,如果招标成功,方案招标单位就要解决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由于竞争压力变小,中标单位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

2.3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直以来,我国建筑行业以勘察、设计与施工平行发包的方式完成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导致勘察、设计与施工联系不够紧密,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也因此问题重重。目前,我国还未制定出健全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条例,设计人员与经济技术人员之间沟通不到位,相关管理人员职权划分不明确导致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效益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2.4造价控制工作人员介入不强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工作人员包括管理和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管理意识不够、管理能力不强、造价人员无法参与设计等问题,设计阶段不够完善的技术设计通常在施工阶段才能看出,对于施工中突发的变更情况,设计阶段很难有效控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造价控制的作用。另外,概预算知识是建筑项目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由于设计人员重点关心设计美观及质量方面往往忽视造价控制,导致造价超限。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3.1优化设计方案

首先是对设计单位的遴选。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招投标方式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其次,项目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完成以后,可以聘请资深设计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核,也就是通过所谓的价值工程,将设计文件进行优化,使我们的项目设计使用功能更趋于合理、技术上更科学先进、造价上更经济实惠。另外,还可以通过限额设计的方法控制造价。也就是在开始设计之前,根据决策阶段提出的投资估算,对设计单位提出设计造价限额,使其在此投资范围内设计,当然设计还必须满足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而且这个设计限额必须是合理科学的。

3.2加强主动控制

项目的初步设计基本上确定了工程建设的规模、结构形式、建设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了设计概算;扩大初步设计比初步设计更加深入,形成修正概算;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相应地要形成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是项目设计造价的最高限额,因此在这一阶段要坚决防止任意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使用功能等做法,更不能随意提出设计变更增加投资额。设计人员应主动将设计概算控制在投资估算范围内,完成施工图设计后,施工图预算要控制在设计概算内。

3.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放弃重技术轻经济的设计理念,设计人员要与造价人员相互配合工作,建立奖惩制度激励设计人员注重经济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与经济相脱离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都缺乏经济观念,设计保守,参照的设计规范落后,大部分概、预算人员又缺乏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只是根据定额死板地去套,以确定概、预算价格,因此我们的设计与造价是相脱节的。为了使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得以合理的控制,在设计中应使设计与概、预算形成有机整体,克服互相脱节的现象,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工程经济实惠,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各自严格控制自己所设计部分的工程造价,切实控制好最终的工程施工图预算价格,确保在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投资费用受控。

3.4充分调动设计人员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的设计造价取费标准是按照百分比计算的,即造价越高则设计单位的收益越高,这使得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多采用进口的设备和高价的施工材料,从根本上使工程造价越高越好,这极大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支出,并且难以调动设计人员的积级性。因此,在单位批准资金范围内,运用科学原理,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采用新设备、新科技节省投资。如果设计超支,设计人员和单位都要承担经济责任,这样就能调动设计人员工作的积级性,并且节省资金,控制设计阶段的造价支出。

3.5加强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节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工程设计。设计科学合理,工程投资效益便可以达到最优化。设计出现问题,工程质量和进度都难以有保障,工程成本也会增加,形成巨大浪费也在所难免。

(1)设计招标与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要引入招投标竞争机制,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要体现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有机结合,要彻底摒弃只重视技术指标,轻视经济指标的做法。对备选设计方案要进行多角度评估和筛选,由于不同的设计者对同一个技术指标设计要求差异性很大。特别是涉及安全系数问题,设计要求过高,必然带来不必要的浪费,设计要求过低,达不到安全要求。如何把握,这是设计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

(2)设计奖惩与监理

在建筑工程设计时,要体现限额要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设计概算不能超过工程总造价顶限。要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优秀设计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可以激励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在设计监督方面,主管部门要强化技术监理的作用,制定设计监理工作职责,为设计监理社会化、市场化创造条件。加强设计监理工作,对有效控制设计造价有重要促进作用。

(3)工程招投标与公示

对于公开招标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需要设置投标限价。所谓投标限价,是指建筑工程总造价顶限,凡是超过顶限的投标都是无效的。这样可以防止哄抬价格,导致中标价位过高,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失控。投标限价要提前公示。

3.6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管理

(1)施工索赔与反索赔

建筑工程涉及面很广,特别是地质情况复杂、技术难度较大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发生设计变更。这种特殊情况的出现,因为超出合同约定范围,责任不在施工方,由此造成的损失,施工方自然要向建设方提出索赔。建设方也可以依据合同规定,对施工方不能履行约定进行反索赔,如工期延误、施工存在缺陷等。在施工索赔和反索赔实际操作中,要对索赔内容进行评估,尽量趋于合理,这对有效控制造价有重要帮助。

(2)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

施工前,建筑方、设计方和施工方要对设计进行认真审核,施工方要严格遵守设计规划,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在三方会审中解决,尽量减少在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以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一旦出现返工现象,势必造成一定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施工现场签证要体现客观性、准确性。现场监理和建筑单位技术人员要对现场签证进行质量把关,强调现场签证的及时性,对现场签证内容进行客观验证;隐蔽签证要以图纸形式呈现出来,还需要标明隐蔽部位。对于施工以外的现场签证,要求写清信息,包括地点、时间、事由和几何尺寸等原始数据。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个系统而科学的工作,必须强化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程管理,合理确定目标和造价方法,从而实现资金的高效使用,杜绝人员、物资的浪费,避免“三超现象”,从而争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倪治标.浅谈建设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J].中国建设信息,2010,(01).

第9篇:建筑工程与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构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框架结构的设计中,关于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是重要的基础部分的设计,也是整个建筑设计构造中极其重要的步骤。对于建设一栋房子,框架架构的设计占据整个楼房建设的核心地位。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设计施工,尤其是建筑建设和建设后的安全保障。

1 框架结构的主要类型

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梁和柱,梁和柱在框架结构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能够承受水平和纵向的重量。但是,梁和柱子并不是单独建设的,建设过程中的需要连接在一起的。至于在梁和柱的衔接的部位可以有多种选择。譬如,铰接连接,也叫做排架结构,这样的结构在工业建筑的厂房中时常得到运用,梁和柱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刚性连接。

1.1按称重不同分类。

一是全框架结构,这样的整体的框架结构拥有很好的整体性和强大的抗震效果,对于地质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和安全性能的保障;二是底层框架结构,底层框架结构适宜在建设的底层拥有很大的空间的情况下采用,这样的框架结构的构造,能降低建设的成本,上层的建设会用到混合的结构来操作,就形成了上柔下刚的格局,这样运用底层框架结构建成的房子,外表很美观,也能节约建筑材料,但是,其抗震的能力较差,不适合在地质活动频繁的地区采用;三是内框架结构,内框架结构的建筑,需要有混凝土和砖块一起来建造,钢筋混凝土和砖的硬度都很高,这就避免了建筑物的硬度不够的问题。能够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很重点额负荷,由于砖的材质和框架的硬度,对抗震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也不适合建设在你有抗震需求的地方。

1.2按框架结构施工方法分类。

一是装配整体式框架,这样的框架结构集中了装配式框架和现浇式框架的优势,在实际的建筑建设中,得到广泛的采用,但这样的施工程序复杂,也是其存在的最大问题。二是全现浇式框架,这样的框架结构的特点是,对组成框架结构的板、梁和柱,一些承重构件的捆绑,支模养护等工作都是在建设的现场完成的,具备良好的抗震和系统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它的建设现场的规模特别大,需要准备大量的模板,所以会相应的延长施工的时间。三是半现浇式框架,这样的框架结构除了梁和柱与全现浇式框架结构的框架需要清洗以外,楼板还需要预支来完成。这就相应的导致了模板和混凝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不足之处是没有很好的抗震的效果和整体的美观等效果,因此,在实际的建设中,采用的很少。四是装配式框架,装配式和全现浇式框架的结构刚好不同,它的相关的构建需要在现场进行焊接完成,这样的结构能够节约模板,实现耗材的减少,工期相对而言也很短,但是抗震性也不够好,因此不能在地质活动强烈的地带使用。

2 框架结构设计原则依据

2.1对框架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对框架柱的设计和梁格设计这样两个方面的思考。

框架柱设计的要求:(1)对柱网设计要充分的根据建筑物功效的要求进行合适的设计。譬如在对住宅的这样的民用建筑的设计中,柱网的设计就应该和建筑的隔墙设计保持和谐。(2)对网柱的构想和设计英爱遵循规则、齐整和间隔距离适中等要求,柱网的尺寸的大小还得受到梁的跨度的制约。(3)对柱网的设计和构思要方便施工。对框架结构的设置和选取何种框架,应该从怎样对施工方便,使建设的速度更快,怎样节约建筑材料和工程造价等方面详细的考虑和实际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工程的质量,又能实现施工速度的最短。

梁格的设计。根据楼面竖向的荷载的传递路线的异同,框架的设计方案的选择有横向的框架承重设计和纵向的框架承重以及纵向和横向的框架共同承重这样三种设计方案。(1)横向的框架承重方案。这种框架的负重在于横向的框架承重梁的设计。横向框架的设计放在建筑的较短的方向,主框架梁的设计梁截面的增加能够不断的增强建筑物的横向的抗侧感度。对纵向的设计需要,需要刚度大,使这个结构的承重方案更趋向合理。(2)纵向的框架承重设计方案。纵向框架的承重方案就是在纵向的方向设计构建框架的承重梁,在另一个方向和横向需要设计连系梁。这个沉重方案的缺点就是房屋的横向抗侧的硬度很差。(3)纵横向的框架共同承重方案。纵向的承重方案能够实现纵横梁的共同承重,在两个方向都需要设计框架承重梁,构建空间的受理体系,这样的框架方案在实际的建设施工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2.2框架结构的适宜高度的设计

依据大量的国内外的设计实验的结构来看,为了实现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的局面,需要我们对框架结构的高度设计作出必要的考虑和计划。多层的和高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高度不要太高。水平的荷载作用之下,框架容易出现变形等情况,框架的层数越高,出现的水平方向的位移就越大,层数的设计超过一点的限度之后,就会出现结构的优越性表现不出来的状况。随着层数的增加,框架结构的优越性越来越不明显。从建筑物的强度来看,随着建筑物的层数的高度的增加,横向的承受负荷和水平承受的符合都要相对的增加。这对建设的高度和建设的质量都长生隐患,所以得做好预先的控制和调整,实现建设的速度和建设的质量的有效保障,达到建设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如果刚度和强度达不到要求,就会导致框架下面哪几层的柱截面和梁的大小就要增加到增加建设预算的地步,不利于建设的经济考虑。

2.3对建筑物抗震的考虑

建筑物的抗震需要的设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地质地貌的特征来做出相应的设计要求的。在不同的震级烈度下需要设计不同的框架结构的类型,以及混凝土的的配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根据相关的建筑抗震的设计规范来看,可以分为四个等级。并按抗震等级的需要,计算出适合的结构的和预算等相关的有效规划。

3框架结构体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对框架结构的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框架机构使适用的高度,框架结构的抗震需要和梁格的设计等方面做出考虑。

钢筋混凝土的架结构主要是由柱梁和柱组成的。在民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如果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就会出现安全隐患,以下从几个方面简要的说明。

3.1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

对于没有地下室的多层框架房屋的建设。可以通过将基础深埋地下的办法进行对现的框结构梁柱进行刚接,从而计算出简图的确定重要的是确定好底层柱的长短。对于基础的埋深比较大的,为了达到增强房子底部的整体性,尽量的减少位移的距离,把基础连接下部分的都看作底部。把实际的建筑物的的底层当做第二层老考虑。

3.2基础宽度和面积的计算

在对基础的宽度和面积进行计算的时候,一般由于力学模型的建设不够明确和详细,就会出现宽度或面积不够的情况。如果出现墙体有很大的集中力的状况,就会通过墙体和基础的把这些集中力向地下转移,从而实现平衡。把扩散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加大对基础方面的承受能力得到分析和对建设要求加以要求,用局部的系数的调整来实现基础宽度的调整。

3.3对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的取值

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主要是保护钢筋不会发生锈蚀,并实现钢筋粘锚固性能,这些直接关系到相关构建的耐久性和钢筋的受力性能,但是由设计人员的不够重视,经常会出现许多的问题。例如梁或柱子中,只是注意到了主筋的保护的作用,为忽视了箍筋的受力的性能,由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主梁和次梁交叉的地方的钢筋的关系的处理不够明确,还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柱子由于处在不同的环境中,需要采取不同好的保护措施来实现有效的保护。

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需要正确的处理好构建内部的各类钢筋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你呢个够按照钢筋的位置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以及相关构建的的有效截面的提高。不断实现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的双重保障。还要注意对建筑物的框架结构的构造和设计,要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不断实现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