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

第1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就业模式被打破,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非常大,就业形势严峻。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不但需要追求就业率,而且还要考虑就业质量和终身的职业发展,故职业指导显得日益重要。职业指导作为新兴的、极为复杂、具有较强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工作,为求职者就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提供咨询和指导。在职业指导过程中,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成为职业指导工作的关键因素,是实现人职匹配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并探讨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2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事某职业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与其他它职业相比,职业指导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会更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应具备包括坚定的职业意识、良好的道德素养、专业的知识素养、较高的能力素养等职业素养。

2.1坚定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心。各种职业从业人员从事之前需充分科学地认识该职业,具备坚定的职业意识。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要求从业人员以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认真地为他们提供服务,故必须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意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职业指导工作较为复杂和繁忙,从业人员长期面对这些工作难免会产生消极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要有积极的心态;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责任感要求工作认真负责并具有主人翁意识,把不同求职者的需求视为己事,树立为人服务的强烈责任感意识;任何职业都需与时俱进,面对职业市场的瞬息万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时刻站在时代的前端。

2.2良好的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引导服务对象拥有积极的“三观”和求职态度;职业指导需与各种人打交道,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是职业指导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出发点;职业指导需收集、共享和利用信息,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具客观真实的职业道德。

2.3专业的知识素养

职业指导属于多学科、多层次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不但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咨询学等知识,而且还要熟悉职业指导的理论知识,能帮助求职者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发职业潜能。面对性格迥异的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需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和需求,再利用心理咨询和指导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掌握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知识;从业人员的管理学和咨询学的知识背景,有利于其更好地根据咨询者的情况进行职业的规划和指导。

2.4较高的能力素养

除了拥有一定的知识素养,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还需具备一定的基本能力即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职业指导实践能力。职业指导需与人直接打交道,因此从业人员需有较好的口头、文字、数据计算、非言语等表达能力,与人交往,以诚待人、善解人意;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需面对复杂的现象和错杂的信息,这就要求从业人员能分析、处理纷乱的信息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从中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求职行为和心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有效性;职业指导实践性强,从业人员应有较高的的实践能力即职业介绍和咨询能力、职业测试和解释能力、调查统计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

3 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途径

3.1加强学习,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

职业意识是职业素养的重心,道德素养是职业素养的灵魂。职业指导从业人员需不断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通过多种途径,熟悉并掌握职业指导的理论,努力提高职业意识、敬业精神和道德水平。以求职咨询者为中心,树立服务意识,客观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想法,减少自己的主观偏见,在体谅他们的困难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专业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服务。

3.2多方重视,建立完善^续教育和培训制度

职业指导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继续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构建并完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为从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条件。职业指导从业人员可进行坚持岗前培训、骨干培训、专题培训、日常培训、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中长期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培训。此外,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离不开社会实践,应通过深入社会和生产的一线,进行企事业单位的挂职锻炼和顶岗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3.3多举并措,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养成

职业指导具有多样性、前瞻性的特点,工作中需面对复杂的现象和错杂的信息如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个人信息等多方信息,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和预测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环节。故首先需提高职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预测的能力。其次,提高从业人员的测评能力,利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对咨询者的能力水平、行为特征和个人需求等进行系统的测评,更有利于从业人员科学地指导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建立完善对职业指导从业人员考评机制,科学评价职业指导工作成效,促进职业指导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自我强化和职业养成。

参考文献:

[1]阮春峰, 韩玉洁.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J].文教资料, 2013(2):135-136.

[2]刘鹏, 薛建鹏.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J].成人教育, 2013, 33(1):107-108.

作者简介:

第2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为了解英语导游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广大游客服务,课题组设计了“英语导游人员职业能力问卷调查”,并在H省五个城市分别对外国旅游者、英语导游员、出境旅游领队、大专院校旅游专业相关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外语导游员在完成具体接待任务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此调查问卷共发放1 0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9份。经过问卷调查的数据筛选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统计结果。

一、研究数据统计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78%的英语导游员认为外语导游员主要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即可,对于发音是否准确、服务态度好坏并不重要。外语导游员认为地方陪同导游是接待计划的具体执行者。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由地方陪同导游代表地接社全面完成接待任务,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处理旅游过程中相关的突发事件。全程陪同导游为游客提供境内全程导游服务。负责旅游团移动中各环节的衔接,监督接待计划的实施,协调领队、地陪、司机等旅游接待人员的协作关系,保护游客人身及财产安全,及时、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确保各项服务适时、到位。而69%的外国旅游者认为,导游的服务态度和语言沟通能力最重要,他们认为一名优秀英语导游员最主要的是要热心为游客服务,语言表达能力强,发音准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82%的大专院校旅游英语教师认为,英语导游员最重要的是讲好旅游景点,强调讲解内容要丰富、逻辑性强、有文化内涵;表达准确、生动、有感染力。同时,强调发音要准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其次才是导游员的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工作态度。

二、研究数据分析

英语导游员、高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师及外国旅游者对英语导游员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表现出不同态度。英语导游员强调导游任务完成的程序和过程;高校教师强调导游讲解内容及语言运用能力;而外国旅游者强调导游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综上所述,高校对英语导游的专业能力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外国旅游者更重视导游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他们认为态度比能力更重要。

因此,高职院校在英语导游培养方面,一方面要重视导游员的基本能力培养,更重要的,应在导游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下功夫,毕竟高职院校培养的旅游外语人才是为社会旅游市场服务。高职院校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所设置的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应满足社会需求,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具有生命力,否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三、教学建议

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实用人才,第一,做好市场调研,在市场调研基础上,设置好课程及人才培养方案。第二,在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课上,教师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有趣的话题引入职业场景,再通过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循序渐进地向学生输入导游员的业务知识、服务规范、服务流程并学习相关词汇及语言表达,然后给学生创设逼真的旅游情景对话,使学生对导游员的任务环节有清晰的认识。第三,再通过亲身体验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向同学、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展示完成导游员任务的过程和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同学、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展示的成果进行评估,指出优劣之处。第四,学生根据评估的结果对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正,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具体实施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Warming-up、Reading A and Listening自主学习获得、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然后通过Speaking、Reading、Writing and Project几个环节,让学生在模拟仿真的职业场景中运用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较为真实的导游任务。这一学习过程是AADAA的过程,即AcquiringApplyingDisplayingAssessingAmending。

第3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在高职《基础》课程教学中,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一方面是研究性学习理论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内在的必然性要求;另一方面是教材内容安排、教师教学现状、学生自身认识等现实因素的客观性要求。

(一)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必然性要求

研究性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三个要素: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二)教育基本要素现实的客观性要求

就教育介体而言,教材内容受限制。当前承担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政课主要是《基础》课。《基础》课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不论是国编教材,还是省编教材,主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及其详细阐述与基本要求。没有面向众多不同专业安排详细具体的某一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就教育环体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不周密。通过查阅本校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各个专业开设课程中,没有找到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性的课程。唯独会计与审计专业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专门介绍。由此造成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教育主体而言,《基础》课教师精力不足。各学校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所带专业众多、且变动频繁,一位教师每学期基本同时要给十几个专业授课。教师本身对专业认识不是很深,思想上的不重视、时间上的不方便、精力上的不允许、内容上的不钻研,因此造成对各专业具体的职业道德的不了解,自然无法实现具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就教育客体而言,大一学生职业认识模糊。《基础》课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新生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去向认识还很模糊,缺少本专业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自身的就业需求认知,缺乏具体的企业实习和岗位工作经验,因而不清楚职业道德对工作的意义,不能自觉主动了解和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二、研究性学习理论视域下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

《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以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学生参与为宗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归宿,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服务。因此,研究性学习理论视域下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研究方式、以职业道德素质为基本研究内容、以“专业—职业—就业—行业—企业—专业”为基本研究思路,坚持“立足当前、谋求长远,紧扣专业、问题引导,个人研究、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共享成果”为原则,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四位一体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育人机制。

(一)选定主题———明确研究目标

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在职场打赢一战场战役———谋求职业岗位?如何在职场打赢一场持久战———谋求职业发展?如何成为职场真正的赢家———获得职业成就?金钱、关系、学历等等外在条件只能是帮一时之需。只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职场法宝。因此,将“增强职业素质,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职业道德素质实践的主题与研究目标。通过自主研究,最终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准备、就业选择等方面提高“能见度”,增强竞争力。

(二)设置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按照基本研究思路,学生学习必须立足专业、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进而了解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发展,明确就业形势及其行业发展趋势,再具体深入了解著名企业的招聘要求及对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与规范,最后回到本专业的学习之中,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由此,按照主题设置五个具体问题。第一,社会对每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第二,本行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及就业形势分析;第三,本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第四,本行业龙头企业、著名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规范与要求;第五,我校本专业与同类院校、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差异,以及我校的优势及不足。五个问题又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一般到个别,层层剥笋,内容不断丰富、深化,同时又彼此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三)组织实施———明确研究途径

首先,分配问题。根据问题分为五个研究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问题。每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和研究具体工作。要求各小组组长必须带领成员深入研讨问题,细化题目、分配任务、责任到人。每个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必须遵循准确、全面、具体的原则,因此每个问题的研究途径为以下要点。第一个问题,立足社会,要求横向把握两个基本方面,即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纵向具体研究四个内容,内涵、内容、要求以及典型案例;研究学习重点是职业道德素质。第二个问题,立足行业,要求横向注意两个方面,即行业趋势与就业形势;纵向具体研究五个内容,行业分类、现状、优势、劣势以及建议;研究学习重点是就业形势分析。第三个问题,立足行业,要求横向把握两个方面,即行业道德规范与行业素质要求;纵向具体研究四个内容,内涵、内容、要求及典型案例;研究学习重点是行业道德规范。第四个问题,立足企业,要求横向选择不同地域范围的著名企业、龙头企业;纵向包括企业简介、企业文化、企业道德素质规范要求以及典型案例;重点是企业道德素质规范要求。第五个问题,立足专业,要求把握三个基本方面,即层次、范围与学校类别,层次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范围即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域,学校类别即专业性学校与综合性学校。纵向包括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基本教学项目与环节,以及比较后的优势、劣势与建议。其次,安排时间。职业道德素质专题实践教学用时四周,其中课内3学时,进行前期任务安排和后期成果交流总结,具体的研究探讨三周时间。教师每周进行跟踪检查、确保任务按期顺利完成。

(四)形成报告———完成研究结果

研究性学习理论的运用,不仅要实现学习形式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同时还要求实现学习内容的概括性与总结性。因此,要求每个小组最终形成两份研究学习的成果,一份主题报告和一份小组研究讨论记录。主题报告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理论概括与总结,是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理性分析、思考与解答。每个小组按照具体的研究内容与途径,对研究讨论的结果认真总结、有效整合,要求严格遵循思维规律和研究目标,注意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全面性与具体性,报告结构的完整性、层次性与逻辑性,充分体现研究的成果。小组研究讨论记录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真实反映和体现,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原始材料和阶段性成果,又是各成员参与探讨的客观记录。一方面,直接为写作主题报告提供素材,没有完整详细的讨论记录,不会有充实严密的主题报告;另一方面为检查学生参与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没有认真积极地讨论,不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

(五)分组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交流就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有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共享研究成果,只有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分组交流又是全班范围内的大讨论、大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内在要求。分组交流分三个环节开展。一是讲述,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供其他小组学习。二是讨论,其他同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提问,由主讲同学及小组成员给予解答;也可以由其他同学回答,进一步在全班范围内探讨,深化主题。三是点评,任课教师针对各小组的报告内容和同学的现场讨论,给予评价与总结,重点强调增强职业道德素质的相关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型学习理论视域下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另一方面,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必须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要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需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

(一)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参与率高。

通过分小组、查资料、议内容、写报告、展成果、评结论等新形式,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率达到99%以上,并且做到了广泛查阅资料,个人充分准备,小组深入讨论,按时完成任务。

(二)教学过程态度端正、主动性强。

学生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表现负责认真、积极主动,勇于钻研、善于思考、乐于交流,体现出大学生多样的个性特征,丰富的思想认识,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的人格品质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三)教学内容丰富深刻,应用性强。

通过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了所学专业就业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势,不仅掌握了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内容,55而且熟悉了今后所从事工作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认识明确、感想深刻,行为坚定、感情真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知、情、意、行相统一。

(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明显增强

第4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民航;机务;职业道德素质;高职

民航机务是在地面上担任航空器机体、发动机及通信电子维护工作的人员。民航机务从事飞机检修工作,保障航空机务系统飞行安全,将机械原因飞行事故万时率控制在0.1以下,飞机完好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把飞机的安全隐患降至最小,是一项十分专业、高技术性的工作。

保证安全是民航行业最关键的职业道德规范,因为安全是公众对民航评价的第一要素,发生的任何事故都是对公众利益的直接侵害,也会对民航运输企业的信誉和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民航行业院校是培养民用航空机务维修工程生产一线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主要教学、科研单位,在当前我国民航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针对机务学生的现状和特点,采用有效的途径提高机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现状与问题

了解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现状是构建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前提。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校企合作单位、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中选取了合作时间比较长,近两年来吸收我院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代表性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这些企业是:南方航空数家分子公司、厦门航空、深圳航空、广州飞机维修公司、白云地勤、天河机场等多家行业企业。调查问卷为了便于用人单位填写方便,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机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用人单位看重的职业道德素质,用人单位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议。调查对象为行业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一线生产部门负责人。本次调查共向13家企业发出5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5份,有效率100%。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1份,问卷回收率93%,有效问卷278,有效率98%。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基本持肯定态度,并对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院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现状。但仍然反映出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职业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培养

民航行业院校培育机务学生,为民航企业培养具有安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行业院校的办学目标。实践是高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为机务学生创设了条件优越设备齐全先进的实训基地,极大地促进了职业素质的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作为职业素质的重要部分,也需要学校创设一定条件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实践能力培养,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从本意上来说,职业道德应当是应用型知识,而目前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因此大多数时候停留在说教上,容易流于形式。此外,高校开设的“两课”——《基本原理》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涉及较少。

2.职业道德素质开发模式单一

目前我院对于机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开发主要途径为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择业观与职业观的教育,同时向学生介绍民航行业对就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与求职方法等。除此外,几乎没有系统对行业职业道德进行培养的课程,缺乏针对性,更未形成专门课程体系,削弱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获得的能动性。

3.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在高职院校从事德育工作的队伍基本以两课教师和政工干部为主,目前尚未成立专门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人才梯队,也尚未建立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培养和进修渠道。担任职业道德教育的这部分教师大多有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且一般非民航类专业出身,与专业教师相比,他们对民航行业的了解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推进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1.将岗位意识融入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岗位意识即对所处工作岗位应当担任的职责的理解。加强和提高机务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才能确保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行业对机务岗位的要求。作为一名机务学生,务必要深刻了解并认同机务工作的岗位意识,才能自觉、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岗位职业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教职成[2006]4号文中提出的。做好工学结合,强化实践环节,是促进学生获取职业道德素质并实现知行合一的主要途径。

工学结合也为象牙塔里的机务学生打开了触摸社会,深入了解民航业的一扇大门。优质民航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育基地。我国的民航企业具有完善的制度,优良的企业文化,拥有一大批具备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优秀员工。机务学生处在这样一个工学结合的环境中,通过具体工作环境和优秀员工的言传身教,很容易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职业素质,特别是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例如机务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更深刻地理解了三十二字机务作风,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遵章守纪;迅速准确、细致周到;团结协作、刻苦耐劳”,这看似简单的三十二字,却是机务队伍的思想内涵、行为以及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而这也是机务学生最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

2.采用多元化的职业道德素质开发模式

民航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机务工作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行业对机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其中包含了从业人员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民航行业院校作为为行业企业培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校园内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能有效提升机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如何引入优秀的行业企业文化呢?①校园文化包含在办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引入企业文化,就得从办学的各个方面都满足行业企业的要求,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管理等等。②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特色实训基地文化。目前我校实训基地硬件设施已颇具规模,软件设施还需耐心建设。以行业文化氛围建设为例,可根据行业运作条件的要求,搭建适合机务工作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起同飞机维修车间典型工作任务一一对应的校内实训车间。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培养专业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训练的目的。在实训场地悬挂、张贴相关生产标识、操作规程、职业行为规范等,创造更加真实的工作场景,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全员育人与专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并举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灌输和引导的过程,更是一个感化、熏陶和养成的过程。学校只有牢牢把握各个育人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为机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做出有力保障。专业课教师应利用有限的课堂及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履行自己的职业职责。同时专业课教师的 “师德”“师风”都在潜移默化中强烈影响着学生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此外,选拔和组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人才梯队是职业道德教育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从而实现全员育人与专员职业道德教育培育并举。

4.充分利用隐性教育资源

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隐性课程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对人文素养相对薄弱的工科机务男生而言,充分利用隐性教育资源尤为重要。①营造行业氛围。在教室、宿舍楼道等地方可展示三十二字机务作风,行业企业简介、优秀毕业生荣誉墙等,突出行业介绍、先进的企业理念、行业标准等内容的宣传。②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航模制作大赛、技能大赛、民航知识竞赛、公益活动、参观行业企业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获得体验,增强对行业的认识和理解。

5.借鉴企业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习惯

职业道德素质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也不是一两节课就能讲明白。职业道德素质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态度,也需要学校加强科学管理严格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品格。可借鉴民航企业对员工的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方式,将职业环境中的规约、法纪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在实训基地可以试行“公司制”班级管理,建立仿真行业企业管理模式。通过仿真企业管理模式,锻炼了学生实际管理和处事的能力,也拉近学生与行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习惯,从而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活。

参考文献:

[1]吴万敏编著.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第5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要性;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32-03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激烈,就业竞争日趋加剧。社会对从业人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而且对道德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将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录用人才的必要条件之一。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分析在职业道德教育上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成为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基本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场所,毕业生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将影响其就业及职业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纲要》将学生的职业道德摆在着力培养的首位,突显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将职业道德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需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既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又要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坚持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为教育主线,围绕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从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职业规范、职业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明白自己未来在社会上和企业中应承担的角色、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育培养他们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还必须适应高职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人们的思想也呈现多样性。高职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具有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及创业意识,有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美好憧憬和强烈愿望,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多元多变、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以及团结协作观念不足等问题。能否使高职学生摆脱困惑和迷惘,顺利实现自我价值,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要加强和重视职业道德教育,适时加以引导,启发高职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并重视职业道德对于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使高职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与个人健康成才是统一的,不断增强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总书记在2007年9月18日接见全国道德模范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这一重要表述明确了道德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是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生力军,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是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职业道德规范,使其具备和谐的理念、和谐的精神,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化解矛盾、用和谐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可以影响高职学生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是否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现状是: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学生片面追求智能的发展,而忽视道德人格的修养,考试作弊、贷款拖欠、骗取补助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功利化思想严重,对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过于关注,甚至为留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工作而不顾自己的专业特长,几千人去竞争殡仪馆甚至公厕管理员的工作,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被录用的目的,随意修改学业成绩,伪造各种获奖证书,用虚伪的材料欺骗用人单位;有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刚一接触就讲条件、要待遇,不讲奉献,只想索取,令用人单位极为不满。如此等等,出现这些职业道德素质缺失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社会道德失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各种思想意识纷纷涌入,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评价标准受到冲击,人们的经济利益意识被激发。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腐化堕落现象在某些领域严重存在;一些行业存在弄虚作假、坑蒙欺诈、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等行为;一些从业人员丧失基本的道德底线,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日益滋长,这些都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诱发和刺激高职学生淡化甚至漠视职业道德,导致职业道德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第6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职业道德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5-01

针对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任务、学习的态度上有认识的偏误和模糊的理解,我想就此来谈谈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未来的学前教师形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新型人才。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在实习中所面临的素质培养

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一个新时期的学前教师,并使之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呢?简单地说,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绪等方面。影响和制约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时间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状况等。一般说,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越多。那么新时期的学前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业道德素质呢?首先要的就是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对学前做到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任何职业道德都要求从业人员做到“敬业爱业”,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它贡献一切,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自己的职业,没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的责任心是做不好教师工作的。其次要热爱和尊重儿童。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

二、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中的职业素质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不仅是专业学科完成的任务,也是保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1、要重视我们的观念更新

在教育中我们不是简单地想着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应付式地把她们送到学前园去实习,然后就是用校车把她们送到各地的学前园去面试,合适就留用,不合适就回校再等侯,等下一次的推荐机会,如果学校推荐了几次不行,就让学生自行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用这种单一式的招生+推荐就业的流程,我们不仅很难把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更难把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么样的教学目标,还应有具体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措施。而且,应重视理论课程应与技能课程相并重,特别是重视“三学”课程的理论,使之成为本专业的学习重点。作为理论科任教师应认识到,“三学”的理论是相互关系的,既具有学习的重要性,又是渗透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职业理论知识,也是她们工作以后职业素质的指导思想。把“三学”理论与学实习实践联系在一起来,能丰富和巩固好学生的知识面,并增长经验,才有利于学生能在“学中做,做中学”。

2、重视抓好实习环节的职业素质指导工作

我们的学生在谈到学前园实习工作后总会问老师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能拿到多少钱一个月?累不累?而不是关心我们能在学前园学到什么?我们要做什么?甚至有的学生在实习中不是嫌苦,就是怕累,比较娇气,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要从事这一行业所要做到的工作和职责。因此,实习指导工作就像是帮助和引导刚学走路的孩子,我们的工作不仅是在知识理论和就业经验的传授,更要的是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须知的引导。正确引导我们的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态度,培养她们热爱这份职业、爱护孩子、喜爱学前园,这样才能有利于她们能以正确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身于未来的事业当中去。

3、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责任心和道德感是职业道德素质中的核心内容。首先在课堂上,我们讲热爱和尊重儿童,那么怎么样才让学生知道什么叫做“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去之后对孩子的任何事物进行全权包办,还是对孩子的仅只是看管不出问题就完事?这些都是老话题,当我们的学生在实习的时候不能主动给孩子倒杯水,不能亲切地与孩子交谈,不能关心孩子的冷热,这都是责任心不到位。其次在实习中,我们的学生不能理解如何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能细心的照顾到每个学前,不能懂得和每个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甚至不懂得微笑面对每个孩子,这些都谈不上能够做到尊重我们的儿童。学前教师对学前的关心和爱护是学前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学前喜欢什么样子的老师?用学前的话说就是:“小朋友哭了,马上给他擦眼泪的”“经常给小朋友系鞋带的”“不厉害的”“不发脾气的”“不打人的”“不把小孩拉出来的”……一句话,爱孩子的老师受小朋友欢迎和喜爱。要学生做到“热爱儿童,尊重儿童”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在教学中贯穿此教育思想传授给她们的,而不是我们单一的把理论知识传授完成。在每一节课和不同的课程里,我们都要渗透这样的主导教育观念,这才能促成我们的学生逐渐养成未来职业所具有的责任心和道德感。

总之,有问题发现,就必然需要问题能得到解决,这关键在于我们的不断努力。作为职业教育者,我更期望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7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一﹚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措施

在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首先要对职业道德教育所具有的内涵进行充分的认识。新时期中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向学生讲道理,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冲突。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而言,关键在实现灌输式教育形式向知行合一教育形式的转变,并使开放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替代封闭式教育;其次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中持有开放性观念。这要求学校要重视社会功能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发挥,通过强化学校与社会、企业、家庭、科研部门以及其他学校的合作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互动性以及通融性。另外有必要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职业教育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结合来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三是要确保职业道德教育保障措施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要重视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体系的完善,通过由学校领导、教师等组成的指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情况进行定期研究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选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师来担任指导工作,从而在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质量的基础上发挥出教师的示范作用。另外有必要根据学校实际来制定系统的方案,如职业道德教育总规划、实习实施办法、校企合作计划等。并通过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以及实际情况来建设教育课程体系,其中包括教材建设、教学大纲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等,也包括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源的挖掘,确保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做到全面和有效。

﹙二﹚在实训过程中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强化

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开展实训并引导学生对他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产生认同以及对自身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是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进行强化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中等职业院校需要从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以及职业道德习惯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以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意识。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企业负责人,都应当在学生实习之前进行备课,确保学生能够对企业实际、行业实际、技术发展、工艺发展等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做出了解,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业发展前景,从而树立学生的信心。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要对实习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如可以通过由企业工作人员向学生讲述职业道德理论以及自我体会来开展更有说服力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这些方法可以对学生的热情进行有效的激发与调动。而在企业参观或实习完毕后,教师有必要要求学生总结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并引导学生对劳动者所具有的职业情感产生认同,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素养奠定基础。其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意志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实习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培养,都应当事先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实现学习纪律教育和职业纪律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在实习方面主要使用课堂化的组织形式,即以班级为单位参与工地或者车间的工作,然而由于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所以职业纪律的管理十分重要,作为指导教师,应当重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二是要实现学生规范教育与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实训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职业的不同来制定具有差异的实习规范,具体内容应涉及到安全工具的佩戴、安全用电、环境保洁、作息时间、设备维护与保养等,在这些方面应当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并通过布置任务与检查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三是实现创新教育与敬业教育的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能够重视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同时爱岗敬业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实训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与吸取先进的经验与技术,同时要做到勤奋努力与刻苦训练,从而让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形成并接受考验。再次需要通过锻炼学生毅力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树立职业道德意识以及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基础上逐渐让学生将职业道德精神落实到实践中并形成一种习惯,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坚强的毅力。学生实习的过程是对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过程,也是学生向劳动者转变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对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实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对于深化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单位与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构建健全的运行机制,在学生参加实训之前制定可行科学的实训计划,并对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要紧抓检测、督促、巡查与指导工作,确保学生实训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在实训之后要重视表彰会等总结性活动的开展,从而对先进学生进行鼓励,对表现一般或者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鞭策。另外,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十分重要,这要求在实训过程当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暗示和启发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水平作出认识,并抓住时机对学生开展磨难教育,同时要重视在学生群体中挖掘职业道德典型以及展示职业道德典型,从而使学生通过比较来对自己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完善以及教育。

二、综上所述

第8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职业道德;档案管理;人员;研究

档案作为记录一个人的学历信息、经验等各种信息的载体,在企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体现一个企业的历史发展以及现在的建设情况,同时也是企业进行人事管理的重要依据。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壮大,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这样就要求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档案管理。本文就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意义

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只有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职业道德素质,在档案管理中能够有较强的责任心,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他们热爱档案管理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无私奉献,认真工作,切实履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其次职业道德素质能够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为企业以及企业员工服务的质量,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也是进行企业内部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人员你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重视这份工作,同时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学习,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进而提高他们对企业内部的服务质量;最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的壮大,企业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将会面临着更多新的挑战和变化,这些工作上的变化和挑战将会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进行问题分析,这样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二、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依赖于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质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1.服务意识差。目前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员工实际工作中经常会以档案资料是保密文件,不允许其他员工查看,这样就会导致档案资料的开放性比较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必要的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他们没有意识到档案工作是为企业提供服务的,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服务态度也非常傲慢。2.责任感不强。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其自身具有的复杂性、细致性、保密性特点,所以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格按照国家以及企业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执行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会发现,因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责任心导致档案资料损坏、丢失甚至是重要文件信息被泄露等问题。3.专业技能素质不高。企业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职位招聘时,并没有根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能进行员工招聘,许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由企业其他部门的员工兼任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专业技能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是很熟悉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流程,这样导致档案资料的存放没有制度性,为档案查阅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其次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没有较强的边沿能力,他们只是了解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识,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缺少专业能力。

三、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途径

档案管理本身就是一门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极强的学科知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素养,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本文就企业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解决途径如下:1.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工作。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首先应该要端正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实际的工作中,要让员工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工作认识,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体现旅行自己工作职责的岗位;其次是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要鼓励他们认真工作,做好自己岗位的工作;最后是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无私奉献,在工作中脚踏实地,认真负责,做好各种细节工作。只有工作人员的态度端正了,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才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并做好自己的工作。2.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本质就是为企业提供档案服务。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规模壮大,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不断创新,推动专业化的服务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以用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重视对企业提供服务的实效工作,在提供档案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破单一的档案服务模式,以企业未来的发展作为着眼点,充分利用企业发展以及社会大环境,积极创新,提高档案管理的人性化服务,提高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3.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档案管理工作应该要与时俱进。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模式需要进行较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具体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途径有:首先是可以通过网上学习、培训等不同方式进行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这样能够在档案管理的具体工作中利用计算机技术促使档案管理实现电子化;其次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要推陈出新,用积极、创新的思想来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过多方面经验考察、借鉴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创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继而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最后企业应该要不断完善和规范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待遇和福利,不仅要在精神层面上要为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提供支持,同时还应该要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档案管理工作时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十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其能够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对工作富有责任心,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专业技能,进而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档案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王艳 单位:沈丘县史志办

参考文献:

[1]肖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王建.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浅议[J].图书馆与档案管理,2014.

[3]汪泉.关于高校档案专业人员素质的思考[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16.

第9篇:职业道德素质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7-008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职业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可以使他们自觉认识到自己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取向,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每一所高等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一、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

高校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应重点围绕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等内容进行,这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素质就是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训练,而将其固化到人的身心,从而形成一种稳定的优良品质和职业修养。

2.职业素质的内容

大学生将来在职场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是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质。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1)思想道德素质。它包含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作为大学生应具有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观念,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做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文化素质。它包含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等。大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音乐、美术、艺术鉴赏力和高雅的品味,同时还应具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等。

(3)专业素质。它包含科学素质和技能素质等。大学生应做到在工作中掌握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精神;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尽快熟悉职业岗位;能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将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

(4)身心素质。它包含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应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坚强的意志。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素质状况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等职业素质的缺乏。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质

科学地认识和选择职业是大学生走向成熟和社会化的必经之路,这其中,能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于职业活动而言,热情和负责精神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厌倦自己职业劳动岗位的人,他的职业劳动的价值量肯定会大打折扣。然而,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容乐观,比如缺乏敬业精神,更多考虑的是获取多少,而不是能奉献多少,缺乏诚信,把目前所在的工作单位看成“跳板”,难以稳定就业岗位,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另据有关学者对某高校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只有约28%的同学认为“吃苦耐劳、贡献敬业”的精神是今后从业最主要的思想素养,而有约36%的同学认为“物质诱惑”是工作的主要动力,而“吃苦耐劳、贡献敬业”的精神已经过时。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人文素质欠缺

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极大影响。功利理性一时盛极,大大削弱甚至取代价值理性,这就使得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出现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虽然关心社会,渴望成才,但缺乏相对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少主人公的参与与责任精神。追求美,崇尚美,但相对缺乏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他们中普遍存在历史知识匮乏、文学艺术修养不足的缺陷。许多学生职业技能高,动手能力强,但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较差。许多学生心理较脆弱,遇到人际交往或自身心理问题时,沟通协调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法律知识缺乏,法制意识较为淡漠。

3.职业技能欠缺

通过在大学期间三、四年的学习,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毕业生的技能掌握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实际能力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职业技能方面,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认同程度低,认为他们工作经验缺乏,职业技能和对工作环境快速变化的适应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胜任工作。据2005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对83家企业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的调查显示:中国现阶段只有10%的毕业生具备直接在公司工作的技能。

4.创新精神不足

当今时代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二是缺乏创新的意志力。有些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半途而废,放弃追求。三是缺乏创新所需的观察力。在观察的速度和广度、观察的整体性和概括性、观察的敏锐性和深刻性、观察的计划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足。四是创新性思维能力欠缺。大学生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不足,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能力强而没有道德的人,不仅对社会的前进无益,反而是有害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已成为社会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标准。职业道德素质是每个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开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同时大学的教育目标不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这就决定了高校要坚持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并举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可通过开设公共选修人文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及环境与教师人格魅力影响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

3.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外,更注重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德、敬业奉献的精神以及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职业综合素质。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必须在职业训练和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真领悟、体会和感受职业素质要求,才能提高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高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到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中去实践和锻炼。鼓励大学生通过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同时,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担任多种角色,从事各类工作,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

4.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并没有减轻而是加重了劳动者的身心负荷,劳动者身心健康对个人、家庭、企业、社会越来越重要。同时劳动者的身心素质已经成为企业的人本生产力,所以企业愿意聘用具有良好身心素质的毕业生。高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身心素质的要求,认识身心健康是个人和家庭幸福的基础,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积极确立保持身心健康的观念。大学生要学习和掌握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并自觉实践,从而做到主动适应社会并融入社会,成为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

总之,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高等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特点,全面加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社会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许启贤.职业素质及其构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11:13~17

2 刘 洁.浅谈当代大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要性.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7.6:11~13

3 平 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现代商贸工业,2007.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