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劳动力情况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情况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情况分析

第1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调查近年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社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员需求数量规模大,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金字塔的人才结构模型的塔基,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需要大量中等职业技术人才。

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工业化迅速推进,服务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农业比重持续下降,中国经济开始崛起,并出现向发达国家趋同现象。

2001至2020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特别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最终完成新型工业化,使工业部门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服务业也将加速发展,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持续上升。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迅速下降。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经济起飞中后期,对受过职业教育、具有良好的技能和技术与管理素质的人才将会有巨大的需求。这就需要数以亿计的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从而对中级的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巨大的需求。在这一阶段,经济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是我国实现经济崛起或者经济追赶的重要时期,此后,中国经济发展就将进入成熟期。

部份经济发达地区调查已表明,有就业愿望的中职毕业学生就业率基本上都是100%。原因主要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就业机会的绝对数量在增加。但企业“人才高消费”的现象在逐渐“退烧”,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才有时比大学教育出来的人才更能胜任某些岗位。许多动手能力强的初中毕业生其实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中职,走上高级技能型人才发展之路,而不是读普通高中,挤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独木桥。

中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形势仍不容盲目乐观。

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出我国人口变化趋势,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4.8亿的高峰,根据学龄人口数量的统计,每年新生劳动力有七、八千万人,这些新生劳动力将有相当大的部分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到城市,经过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后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工作。我国人口大国的特殊国情,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使得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中等职业教育是典型的就业教育,中职毕业生必须以本地区、行业的劳动力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自身成为生产、管理、技术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专门人才,适应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就业竞争市场的需求。

总之,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会直接制约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这就是著名的“奥肯定律”。根据这个规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金字塔的模型,越是基层的人才需求量越大,以培养中初等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无疑成为就业市场最大的供应者。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中职人才,创造了许多地区中职生95%以上的高就业率奇迹。虽然,我国目前中初等教育就业人才需求数量大,但是近年新增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且所针对中职学生提供的岗位工作条件较差,工资收入较低,中职生毕业后往往频繁更换岗位、就业并不稳定。

第二,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按照旧式工厂中工人等级晋升的惯例,一个初级工成为中级工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中级工成为高级工要七到八年的时间,这样的人才成长速度明显不符合现代经济发展速度的要求。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求学三年之后,就能够通过劳动部门的考核达到中级技工的水平,中职毕业生通过一部分学校开设的两年制高级技工班的学习就可以考取高级技工等级证书,再加上高等职业学校的深造,一个高技能人才约五年左右就可以快速打造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优势突显,但劳动用工单位更看重中职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品德 。

曾有地区的中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解劳动用工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在校学习成绩、思想品德修养、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社会活动能力、职业技能等13项指标的重视程度,按非常重视、比较重视、不太重视、不重视等四个层次进行选择。结果表明,在“非常重视”的选项中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占78% ;“诚信品格”,占69.2% ;“实践和创新能力”,占65. 6%;“专业技能”,占49.2%。显然,用工单位更看重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品德。

第三,信息社会要求中职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

第2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土地流转

中图分类号:F30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10105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农业比较收益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地征用的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到城市寻找非农就业机会。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村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一些地方因为农户处置土地资源过程的不规范出现了矛盾冲突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户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置其依法承包的土地资源。依常理看,农民进城务工从事非农生产后,其身份就发生了变化,由唯一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户变成从事非农务工的兼业农户,他们对其所承包土地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他们自身实际出发有的会由家庭成员耕作,有的由他人代耕,有的会采取土地转包的方式,有的不做任何处理任土地荒芜。但是,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正确、科学地回答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迄今为止,专门从事定量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文献较少,较多的研究倾向于采取定性研究的方法,关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刘卫柏、黄祖辉和邵彦敏等。刘卫柏和李中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指出农村存在土地利用粗放、土地撂荒现象,由此提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1]。黄祖辉和王朋在对浙江56个行政村及社区农户调查的基础上,指出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已具有方式多元、工作规范和价格合理化特点,但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中介服务组织的无序以及形式的分散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推进,提出完善产权、推动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建立散户到中介到大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2]。邵彦敏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农村人口流动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某些影响[3]。但是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尚未解决,急需改进和完善:一是农村土地流转只是拥有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处置其土地资源要素的一个可能的选择方式;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多少只是反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仅以此作为唯一指标有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准确程度产生影响;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的数据一般为一定范围和特定区域的数据汇总而来,而难以准确反映每个劳动力的具体特性。即这种汇总数据难以反映单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流转具体状况,汇总数据与个体之间难以一一对应。

湖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同时湖南省内西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及梯度分布的格局与全国的格局基本类似。因此,本文以湖南省2 536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数据资料,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试图解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二者之间的关系,为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二、概念阐释与数据来源

1.概念阐释

本文所指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户籍在农村,男性在16―65岁,女性在16―60岁,进城务工或者在户籍地替他人从事务工时间累计在半年(含)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专门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概念仅指狭义范畴,也就是说文中所指的农业仅包括农村种植业,农村种植业以外的各种类型均视为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种植业从事非农产业务工的情形,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予以研究。从时间视角来看,就个体情形而言,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务工的时间越久,转移状况就越好。就一定区域如地区或村集体内的劳动力整体而言,从事非农务工劳动力占该地区或村集体劳动力的份额越多,劳动力转移状况就越好。从空间视角来看,在其他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劳动力离其村庄越远,其转移状况就越好。因此,本文选取异地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及家庭劳动力转移程度作为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的研究指标。

在本文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其所耕种土地所采取的方式。如果按照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社会化程度大小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家庭成员耕作、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等。其实土地撂荒也可以视为一种土地资源处置方式(实地调查中有53人对其耕种的土地未作任何处理,任其荒芜),但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笔者不认同这种人为土地撂荒行为,因此在后续分析中不予考虑。

2.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源于学生暑期实践的问卷调查。2011年7―8月,笔者组织中南大学商学院的一百多名学生对湖南省14个市的76个县区、308个乡镇、58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社会调查。暑期实地调查涉及的农户有3 087人,受访对象中有2 536个农户对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做出了明确回答。因此,本文以这些做出明确回答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样本相关情况如表1所示。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比率分析

1.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分为本地务工和外地务工两种情况。本文中的本地务工指在同一县域内的就业;外地务工是农村劳动力离开居住地,离开其所属县域到外地务工就业。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在本地务工的以家庭成员耕作为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首选,所占百分比高达71.56%,相应地比选择外地务工的高出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本地务工劳动力将其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和土地转包的百分比要明显低于外地务工的,低出的百分点分别少2.74和23.10。因此,在外地务工的农户更容易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来处置其承包的土地资源。笔者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本地务工劳动力的务工地离其居住地不远,个人兼顾和家庭成员耕作比较容易;与此同时,在本地务工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外地务工而言低一些,非农务工收入少一些,他们更愿意采取兼业的方式耕种其承包的土地。

2.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

根据表3可知,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是:随着非农务工时间的上升,采取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采取由他人代耕或者将土地转包这两种方式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换言之,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水平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从几种不同方式的非农务工时间差异也可予以佐证。在选择家庭成员耕作时,非农务工平均时间约为7.70个月;在选择他人代耕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9.60个月;在选择土地转包时,非农务工时间平均约为10.80个月。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务工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们从事农作物种植的时间就越有限,因而就越有可能将土地转包或由他人代耕。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其非农务工收入就会越高,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就会减轻,越倾向于采取转包的方式处置其所承包的土地。

3.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

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是指外出务工劳动力占家庭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根据表4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关系比较复杂。从家庭成员耕作方式来看,各组数值变化趋势不明显,差距不大。虽然选择由他人代耕的农户所占比率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相关系数为正,但选择土地转包的农户所占比率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之间相关系数却为负。由此可知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对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影响程度不高。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不如非农务工时间和转移情况两个指标。从调研数据的分析结果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务工时间平均为9.80个月,那么,每个农村劳动力仍然还有2.20个月时间可以从事农作物种植,因此他们有比较大的自由度选择其土地处置方式。在人均耕地面积不多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土地处置方式社会化程度不会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增加而提高,下文的计量模型回归结果也充分予以证实。

四、计量分析

1.模型选择及变量阐释

考虑到实地调查数据的特性,本文拟采用最优尺度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进行计量分析。之所以这样考虑是由于因变量为数值型时可以采用一般的线性或非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但对自变量中的分类变量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而本文的问卷调查中包含许多选择性选项,数据基本归于分类变量范畴。如果采用线性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障;如果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4],尽管理论上行得通,但现实结果不理想,往往难以对分类变量进行很好的阐释。据此借鉴Leiden University of Holland 的一个Dtss课题组最优尺度回归分析计量模型[5],该模型允许其变量为不同类型的分类变量。通过非线性变换对原始分类进行转换,经由反复迭代得出最佳回归方程,充分体现出处理分类变量的特殊优越性。采用该模型处理实地调查数据可以得到较好的结果。假设自变量为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因变量为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由此可得如下计量方程:

式(1)中:M为处置土地资源的方式,N1为劳动力转移情况,N2为非农务工时间,N3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率,α1、α2、α3为相应自变量的系数,μ为随机误差项。各个变量的赋值情况如表5所示。

2.计量模型回归分析

运用SPSS15.0对实地调查数据进行最优尺度回归,得到如下计量方程:

计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计量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261,计量模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为0.260,表明该模型总体的拟合度较好;计量模型的P值小于0.001,表明在统计上有意义;变量N1、N2、N3变换前后的容忍度都比0.100要大,表明其没有共线性问题。从回归方程相关数值(如表6所示)可知:方程的相关系数皆为正,表明转移情况、非农务工时间、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正相关;在计量模型变量N1、N2、N3的重要性指标值中,非农务工时间最重要,劳动力转移情况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排最后。

通过最优尺度方法拟合的计量回归方程式(2)具有如下经济意义:在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外地务工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比本地务工高0.129;从事非农务工时间越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要素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其他因素保持稳定的前提下,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增加一个月的非农务工时间,其处置土地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相应提高0.465;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的数值越大,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社会化程度就越明显。其他因素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率每增加一个标准单位,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就会增加0.077。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状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非常明显。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转移情况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外地务工者倾向于采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方式处置其土地承包经营权[6]。二是非农务工时间与其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正,也就是非农务工时间越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也会影响其处置土地资源要素的方式,与社会化程度的相关关系同样为正,较前二者而言相关性相对较低。因此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土地流转方式诸如土地转包等才能顺利推进。因此,就地方政府而言,在对待农村剩余劳动力处置土地资源方式问题上,各地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引导,逐步推进,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农户的个人意愿,防止一切形式主义和行政命令,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1,(2):300-304.

[2]黄祖辉,王朋.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8-47.

[3]邵彦敏. 农业人口流动与农村土地流转[J].人口学刊,2007,(4):36-39.

[4]刘卫柏.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中部地区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分析[J].求索,2011,(9):81-83.

[5]江明生.农村征地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加强[J].理论探索,2010,(5):118-120.

第3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马尔可夫链;转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6-0099-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GDP总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均GDP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山西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然而山西省农业生产条件差,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弱,全省粮食生产年际间波动较大,目前全省有35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和317万贫困人口,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不仅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而且进一步影响了山西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山西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提供了动力,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和文化素质。而当前山西现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地区差异、农民较低的文化素质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只有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快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顺利转移,并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这些目标对于当前山西的实际情况而言,有很长的路要走。长期以来,山西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如何立足现实,寻找适合山西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调查山西省晋南地区部分农村的外出务工人员,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山西省剩余劳动力2009年外出务工从事产业和外出务工从事地域做出了预测。对寻找适合山西省情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解决山西省三农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参考价值。

一、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山西省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农业为主。2005―2007年,山西省农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约为650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5 %。虽然山西农村劳动力就业以农业为主,但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并呈持续减少状态。

山西省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大约占所有外出务工人员的75%。山西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是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群,他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农村文化程度高的劳动力明显能够较好地实现转移。2005―2007年,农村低文化素质人员逐年下降,高素质人才逐年增长。山西省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居多。到2008年底,山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50岁以下的中青年劳动力所占比重达90%,其中77.1%在40岁以下。在转移的劳动力中75.3%是男性劳动力。

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内和市内,只有接近1/3的外出务工人员会选择离家较远的省外,从全国劳动力转移平均情况看,山西省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局限性比较大。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与全国相比,山西省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国家平均数,这与山西省是工业省份密切相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采矿业、制造业为主。其次为批零贸易业、社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再次是建筑业。

三、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预测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

文章数据来自2009年春节期间对山西省晋南地区抽样调查问卷,样本采集长治、临汾、运城、晋城四个地级市的农村地区,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2份。其中涉及农村流动劳动力的问卷163份,问卷有效率为81.5%。问卷对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支出等,根据本文需要,详细调查了外出务工人员2007年和2008年外出打工从事的主要行业,2009年和2010年计划外出打工从事的行业,2007年和2008年打工的地域,2009年和2010年计划打工的地域。为下文的模型建立提供了数据基础。

(二)马尔科夫链模型介绍

马尔科夫方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一个运行系统的状态和状态的转移。应用马尔科夫方法计算分析的目的,就是根据某些变量的现在状态及其变化趋向,来预测它在未来某一特定期间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提供某种决策的依据。它的基本方法是用转移概率矩阵进行预测和决策[1]。

(三)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预测实证分析

1.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流动趋势预测分析。按农民工产业流动的方向, 可以将其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类别。第一产业包括蔬菜种植、瓜果种植、粮食物种植以及其他农业类,第二产业包括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工业技术等,第三产业包括美容美发、家政服务、酒店服务业、烹饪技术、伤病护理、商业经营销售等[2]。通过对晋南地区农民工流动情况的调查,我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产业流动的一般倾向(见表1)。

我们可由表1 中数据得到农村劳动力产业流动的转移矩阵:

()(式1)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0.04×0.07+0.66×0.06+0.30×0=0.0424

0.04×0.82+0.66×0.91+0.30×0.03=0.7054

0.04×0.11+0.66×0.03+0.30×0.76=0.2522

解得:(0.04240.70540.2522)

这个分布表明,经过一段时期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各产业所占比例将分别为4.24%、70.54%、25.22%。

2.山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域流动趋势预测分析。按农民工地域流动的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流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四种类型。通过调研,我们获得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地域流动的一般倾向(见表2)。

我们可由表2 中数据得到,农村劳动力地域流动的转移矩阵:

()(式2)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0.20×0.49+0.24×0.06+0.30×0.05+0.26×0.03=0.1352

0.20×0.27+0.24×0.61+0.30×0.03+0.26×0.10=0.2354

0.20×0.20+0.24×0.10+0.30×0.85+0.26×0.03=0.3268

0.20×0.04+0.24×0.23+0.30×0.07+0.26×0.84=0.3026

解得:(0.13520.23540.32680.3026)

这个分布表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概率分别为13.52%、23.54%、32.68%、30.26%。根据我们预测的结果,可以看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动方向仍以省内工业发达城市和省外为主。

小结

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动所占比例将分别为4.24%、70.54%、25.22%。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向村外县内、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流动的概率将会趋于稳定,概率分别为13.52%、23.54%、32.68%、30.26%。通过建立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上符合山西省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因为调查的片面性和数据的准确性,预测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但预测结果对政府制定政策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素玲,刘俊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J].经济观察,2006,(6):78-81.

[2]邓大孙,孟颖颖.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趋势的预测[J].统计与决策,2008,(15):94-96.

Forecast on a Tendency of Surphus Rural Labor Force Shift in Shanxi province based on Markov-chain

TIAN Xin-cui, BAI Xian-she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iyuan 030024,China)

第4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国民经济

前言:

要素生产的效率、要素投入数量的多少等,都会对经济产出的规模产生直接的影响。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适当的转向非农业,能够使劳动力配置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更快增长。因此,在国民经济增长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做出的贡献,应当进行细致的研究,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科学、合理。

一、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

在不同部门当中,对于劳动力的配置,可以进行如下假设:在一个国家当中,包括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城市地区是现代经济部门,主要进行非农业经济活动。农村地区是传统经济部门,主要进行农业经济活动。在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之间,如果政府完全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那么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中的劳动力市场就会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同时都能够保持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如果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对于劳动力的流动没有限制,在自由流动的作用下,二者的劳动力市场就会相互融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在新古典经济理论当中,产业或地区之间的薪资待遇差异,是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流动的根本性原因。而这种差距反过来可以通过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得以消除。此时,在不同产业和地区之间,劳动力就能够得到相对均衡的配置状态[1]。在二元经济结构当中,为了研究城市与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封闭转变为开放,假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会产生费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之前,由于城市地区缺乏劳动力,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充足,因此薪资待遇相对较低。在劳动力市场开放之后,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存在着薪资待遇的差异,因此,农村劳动力会向城市流动。此时,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减少,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上升。而城市地区由于劳动力增加,因此薪资待遇会逐渐下降。理论上说,当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薪资待遇达到相同的时候,劳动力的流动就会停止。在福利方面,由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会发生变化。由于劳动力的流入,城市地区的工资率下降,因而企业的福利将会增加。而在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流出,使得工资率上升,也会带动福利的增加。因此,在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作用下,社会总福利的水平将会显著提高。

二、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边际生产率的测定

在不同部门劳动力配置的边际生产率估计当中,通过相应函数的建立,能够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给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GDP的研究当中,应当将其分解为农业和非农业的GDP,并且分别进行生产函数的建立[2]。在农业GDP当中,主要是农业物质、土地、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而在非农业GDP当中,主要是资本、非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函数。在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当中,农村转移的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农业与非农业GDP的综合,等于全国GDP,所以,可以综合这些因素,进行方程组模型的联立,从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定。在这种函数模型当中,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评估,需要对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进行准确的计算。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处理情况,能够直接影响到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计算。对此,可以假设农村劳动力具有同质性。这样,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的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就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此外,可以对农村劳动力的同质性进行验证。根据相应的统计检验,如果证明该条件为真,则说明农村专业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的生产率相同,因而农村劳动力总量与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之差,就是农业劳动力的投入。而如果统计检验的结果为假,则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的生产率不同。那么就需要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利用生产率差异系数进行调整,然后在按照上述方法计算。

三、函数模型的结果评估

从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当中,能够看出,所有的结论与之前分析的结构基本一致。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农业GDP的发展来说,农业物质投入所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土地面积和劳动力投入等因素,这种情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十分吻合[3]。正是由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十分巨大,使得农业劳动力生产率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非农业GDP的生产函数估计结果中,也与之前的分析结果一致。对于非农业产出来说,资本的投入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就劳动力投入来说,其对非农业GDP的影响要高于农业GDP。通过函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非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农业国民经济增长来说,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要想真正评价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名经济增长的贡献,还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净效应进行计算。同时,这也是农村转移劳动力与未转移劳动力之间边际生产率的比较[4]。通过对比计算发现,无论是在中西部地区还是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都会对劳动力生产率带来十分积极的影响。所以,由此证明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十分良好的贡献,并且能够同时促进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

结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国民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力的配置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中的转移,能够有效平衡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劳动力分配,从而使二者的劳动力生产率和工资率得到合理的优化与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国民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国民收入理论比较的再研究张建君;经济评论2006-07-15

2、中国经济失衡根源在于国民经济初次分配制度的缺陷基于人的发展经济学视角巫文强;改革与战略2010-06-20

国民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国民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第5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我区现有各类用工单位(含个体工商户)3385户,规模以上企业218家,从业人员9万余人。2018年全区进入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有1307人,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岗位1804个,求人倍率约为1.38(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2019年1-4月,求职人数和提供的岗位数均有所增加,通过职业介绍机构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有**人,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个,求人倍率约为**。

二、2019年1-4月份劳动力供求情况分析

(一)按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表

从行业需求情况来看,各行业的用人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会服务业和制造业三大行业,其中用人需求分别占行业需求总量的25.91%、22.38%和16.05%,三行业需求占需求总量的64.34%。

(二)按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性质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企业用人需求占主体地位。其中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其它企业的用人需求最高,所占比重分别为37.77%、20.61%和22.98%,三者合计达81.36%。

(三)按职业分组的劳动力供求情况

从职业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依然是用人需求的主体,所占比重分别为45.06%和21.21%,二者合计约占需求总量的76.27%。此外,对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也比较大,所占比重分别为12.92%和10.12%。

从求职情况来看,求职人员相对集中在商业和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所占比重分别为36.25%和27.41%,二者合计约占求职总量的61.66%。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需求比重分别为10.68%和15.67%。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其它职业的求人倍率最高,为0.92;商业和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专业技术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为0.63、0.59和0.61;求人倍率最低的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为0.33。

(四)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状况分析

从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劳动力求职情况来看,失业人员所占比重为72.26%。其中,新成长失业青年占27.53%,就业转失业人员占26.45%,其它失业人员占18.48%;此外,在求职人员中,下岗职工占9.31%,其它人员(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占15.16%。

(五)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来看,73.02%的用人需求对劳动者的年龄都有明确的要求。16-34岁之间的劳动者构成单位用人需求的主体,占总体需求的58.35%。其中,对16-24岁之间劳动者的需求占25.69%,对25-34岁之间劳动力的需求占32.65%。

从求职者的年龄构成来看,求职者同样以年龄在16-34岁之间为主体,所占比重约占求职总数的71.05%。其中,16-2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40.42%,25-34岁之间的求职者占30.63%。求职者的年龄构成与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从供求状况对比来看,今年前4个月各年龄阶层的求人倍率与上年度同期相比都有所上升,其中,年龄在25-34岁之间的求人倍率为0.71;年龄在16-24岁为0.47;年龄在45岁以上的求人倍率为0.31。

(六)按文化程度分组的劳动力供求分析

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70.38%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明确要求。其中,要求高中文化程度的用人需求约占总体需求的41.62%;对大专文化程度需求比重为14.41%;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需求比重为9.74%;对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4.61%。

第6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本研究采用实证问卷调查方式,问卷按劳动力工作的地域进行设计。2009年1月10日至2月10日,通过对豫中、豫北、豫东、豫西和豫南五大区域的16个村庄或村民小组共2076名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情况抽样普查,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力求得出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方面的规律。

二、河南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研究发现,河南农村劳动力具有以下特点:男女比例接近,女性稍多;已婚占大多数,部分为未婚劳动力,但离异比例呈上升趋势;年龄集中在18~55岁年龄段;教育程度以小学和初中等较低的教育程度为主,部分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比例较低。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的总体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的河南省不同地域16个村庄的劳动力中,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工作的人数占农村整体劳动力的33.46%。在这部分企业工作的务工人员当中,接受政府统一组织培训的务工人员占比极低,说明政府在务工人员的培训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亟待提高。

(三)河南五大地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河南五大区域中,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作用情况均表现为较低的组织和参与,说明了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河南五大区域的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均相当有限。另外,在河南五大区域中,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政府在河南五大区域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缺位说明了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方面责任的缺失。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强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地方政府直接面向农村、管理服务于农村,更应该把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地方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起主导作用,但其政策宣传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培训农村劳动力这项工作没有足够重视。

(二)政府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资金投入迟缓,培训补助不能及时到位,培训缺乏经费作支撑。特别是像豫东地区有些县财力紧张,培训资金短缺,相关职能部门心有余而力不足,培训单位积极性也不高。

(三)农民参培意识不强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占多数,高中、大专占比较低,越是年龄大、文化水平越低者越不愿参加培训,广大农民群众在思想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加强和重视对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再就业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四)培训管理不规范

培训机构多,培训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培训层次不一,财政、审计部门没有跟踪监督补助资金的管理,以及政府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力度不够,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培训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五)培训机制不完善

培训较单一,培训的层次不高,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农民的文化层次不同,培训的内容与受培训者的需求不一致,培训缺乏一定的指导性。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政府参与的组织培训甚少,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几乎半数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对政府支持培训的态度不了解。豫北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大,而豫东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相对最小。

(一)政府职能转变。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农村劳动力投入机制,给予足够支持,采取积极态度,争取从各方面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因此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措施,发挥其主导作用,消除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二)政府参与组织。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村劳动力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政府要从思想上给予农民积极有效的指导培训,向社会公布拥有培训资质的各类培训机构及培训机构所开设的专业,并提供就业指导、法律资询等服务,同时清理非法中介机构,提高培训的规范化和组织化。对生活困难、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予以免费,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政府应聘请专家、专业培训机构等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岗前培训,减少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误解(乱收费、骗工等),政府应对培训机构监督管理,特别是地方政府更应履行好职能,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加强与中等职业院校的联系,充分调动他们培训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政府加强监督管理。政府要正确引导和监督培训机构,实现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加强对培训资金的使用监督与管理,完善培训资金管理,政府要设立农民培训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对贫困家庭实施培训补贴,政府应纳入财政预算。

第7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土族劳动力转移制约因素分析

一、引言

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和转移是会受到经济规律支配的。在现实生活中,城乡差距很明显。城市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精神生活条件等因素,都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制度上的制约,城镇对农民的歧视,农村劳动力资本积累的缺失,就业结构的失调等等。而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典型中的典型。不仅仅因为他们有各个民族的特殊性,群体形成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性。还应表现在不同民族以及民族之间的内在特质等方面。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其经济的发展一直都处在较落后地位,在我国很多年来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明显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深入调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其内在特点和障碍,才能研究出有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的转移,也将会实现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农村和城市的良好互动,促进劳动力跨区域就业,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中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土族人口数为241198。大多居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互助县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2000年互助县总人口为36.97万人,土族人口约6.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8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后,土族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有了改善。但是,由于受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土族群众整体生活水平仍然比较低,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土族人才意识到仅靠农业生产根本不能维持家用,也无法养家糊口。于是,近些年出现了一些走出家门、去外面闯荡世界的有志之士,从而在土族人口中形成一种想往外看看的意识,这是有利于本民族的进步、发展的。景晓芬(2007)在对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的研究中提出,非农就业是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女性而言,通过对土族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土族女性的生活方式,转变了她们的传统角色,无论是在经济上、家庭角色上还是社会关系网络上,与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都有了很大不同。可见,在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够理解和掌握,适应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需求。土族劳动力,在他们的聚集区内,就业的机会本来很少,而且,工资率又很低,在受到恶劣环境和各方面压力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新的转移,纷纷流入到西部各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从事一些非农业生产活动。近年来,土族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各个方面的问题,制约着土族劳动力的顺畅转移。

二、研究范畴、方法及材料来源

2008年7月下旬,课题研究小组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大庄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野外调查期间,课题组采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有二:(1)与县、乡、村各级党政和职能部门领导座谈,到当地政府各职能部门收集农村社会经济的相关资料,听取相应的报告会,以了解当地土族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获取深入理解当地土族劳动力转移的背景资料;(2)采用问卷访谈方式与随机抽样土族农户座谈,获取更真实、更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与从政府部门获得的背景资料相互验证,使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经过野外调查和资料收集,课题组获得了与各级政府部门的访谈记录、各调查地区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农户调查问卷52份资料。这些资料为课题组进行土族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从性别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多以男性为主。从婚姻状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约有63%已婚,37%未婚。从年龄结构来看,互助县范围土族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之间,占劳动力总人数的64.1%,这部分劳动力是外出转移的主体,代表着外出转移的趋势。16~1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9.1%。40~59岁年龄段中,占劳动力总人数的16.8%。

在所调查的土族农村劳动力中外出打工的人占到了土族劳动力总数86.8%。而在家务农的人只有少数,只占到13.2%。可见,大部分劳动力都愿意出去。这些出去打工的人中,有61.4%的人是兼业打工,有38.6%的人做专职。

(二)转移特点

大部分土族劳动力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约占到65.38%,打工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建筑业(42.31%)、餐饮业(28.85%)和制造业(15.38%)上,而选择在机关社团和教育文化等部门打工的人却寥寥无几;就业层次上,服务人员占较高比例。

土族农村劳动力在选择转移距离时,约有71.15%的大比例人口选择了在本地打工。就地转移具有明显的优势。只有小部分选择外出打工。而在外地打工的地点选择上,有59.62%的人们愿意跨省去打工。在土族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上,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自己找(44.23%)或者是经过亲友介绍(44.23%)的;通过看报来寻找工作的劳动力人口也是微乎其微,可见,各种媒体信息的优越性并没有体现出来。土族的劳动力转移的条件并不是很好,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特殊的职业培训,也没有学过什么手艺,这就很影响打工时择业机会。在思考为什么要外出打工时,有很大一部分的土族劳动力都觉得自己的农业收入低(67.31%)。这个问题在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研究问卷的分析,可以发现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信息量少,信息闭塞,择业范围较窄,就业层次低,个体手艺和技术的限制较大,向城市转移的意愿较弱的特点。

(三)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是具有多样性的。土族劳动力在家里需要赡养和抚育的人口4人占的比重较大,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文化程度(约51.92%)是主要影响土族劳动力转移的很重要的因素。教育落后,劳动力不适应就业需求。很多人还是觉得读书无用。职业教育的力度还是不够。因为家庭负担比较重,家庭拖累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求职的过程中,首先还是文化低,其次是没有什么经验;再次是获得的信息不够或难以得到信息,交通不发达,思想上比较封闭,使得信息愈加匮乏。就业机会少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劳动力市场欠发达,在转移的过程中,有效的途径很少,使得转移不够顺畅,不够彻底。加之社会制度上的制约因素,生活环境的制约因素等,使得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很不好实施。

(四)目前的情况

在目前情况来看,土族劳动力中购买任何保险的人占到54.2%左右。大多数人对目前的收入都觉得一般或是认为太少,只有5%的人还对目前的收入比较满意。有约57.69%的人没有过非农工作的经验,这说明,这里的人们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土族劳动力中有大部分都在两个或以上的雇主那里干过,可以看出,换工作的频率还是很高的。大约一半以上的人都会在失业一个月后就回家,由于心理的意愿上落差较大,或者还是觉得回家务农好一些,或者是不能够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等等,当然原因是很复杂的。

(五)今后的打算

对于今后的打算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劳动力个体选择定居的地点还是在乡下。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在大中城市生活。不选在城市定居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在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约55.77%),觉得老了以后没有什么收入(30.77%),没有了经济来源,还会认为大城市的生存环境没有乡下好(19.23%),因为大城市污染比较严重,人口多而杂等等。

对于怎样开支打工的收入,方式是多样化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打算回家盖房。在储蓄和子女的教育上也要是花大笔钱。对于个人的养老问题,有50%的人们认为应由子女来赡养。19.23%的人愿意创业,利用自己的积蓄来养老,也有25%的人还是愿意种地。如果长期在外打工。集体将收回承包地的话,仍然有将近一半的人要回家务农。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的分析和研究,对土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努力提高土族聚集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加强职业教育力度

职业教育是相对于普通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是直接面向就业的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职业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培养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总体上文化素质偏低,整体素质难以适应转移的要求。未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创新能力较差,只能依靠个体有限的经验和较低的能力选择有限的工作,很难开拓新的就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满足更多的岗位需求。对土族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让他们多学一些手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少数民族劳动力往往不会被需求单位所选择,加之他们又没有什么一技之长,顺畅转移的机会就很小了。在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技术强化,这样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达到双方的有效互动。面对劳动力市场,由于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强,这将导致土族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就业更加艰难。因此,为了达到顺畅转移,不仅仅要加强基础教育投资,完善良好的基础教育设施,更要作做好职业教育的各项工作,宣传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要提高师资力量;有效发展民族劳动力的职业教育事业。

(二)建立完善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由于历史、体制、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总体上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功能不全。这些对我们的下岗再就业问题、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等有很大的影响。在对互助土族自治县的调查分析过程中,应用托达罗的推拉作用的理论,发现在该地区劳动力市场中,推力和拉力都欠缺。在本地区而言,生产率还是较低的,这样就不能够产生富余的能够转移的劳动力,使得农村地区的推力不够。而在城市而言,能够吸引劳动力转移,以及劳动力转移后的工作岗位等方面不够充足,导致了城市的拉力也不够。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是自然发育过程和政府辅助培育过程相结合的过程。政府在制度的完善等反面是起主导作用的。如何优化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是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三)信息开放化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是很重要的。有了信息,就会有更多的机会。有关部门应该收集各方面的信息来服务于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可以有更多的信息媒体来为我们服务。可是,目前,因为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够成熟,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还较慢,使得民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不够彻底,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得到外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沟通渠道,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完善制度,让制度服务与土族地区的劳动力转移,而不要成为发展过程的绊脚石

于经济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作为农村劳动力的输入地,其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培训等政策规定与操作办法,是决定外来农村劳动力能否进入其劳动就业市场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因素。来自各个方面的歧视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户籍歧视、就业歧视以及教育上的歧视等,对劳动力的心理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压力。劳动力转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发展战略,制定对人们有实际利益的制度,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需要出台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建立和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劳动力的转移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和引导劳动力转移,才会是一个有效的发展战略。

(五)鼓励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努力向非农产业转换

第8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 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出口;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4-0121-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而强劲的发展,这很大程度是源于我国大量农民工进城打工,农民工为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性价比极高的劳动力供应,正是这些劳动力低报酬高付出的特点造就了我国人口红利的优势,制造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口前景也一片良好。然而,从 2007 年开始,我国东南沿海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地区出现了招工困难的问题,即所谓的“民工荒”现象,招不到工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在巨大的压力下被迫破产倒闭。可见,我国已经达到了刘易斯拐点①,即表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的过程中。再加上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都呈下降趋势,政府对在职员工的离职政策、保险政策、最低工资政策等方面的保护力度也在加大,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变得愈加明显。

国外学者关于劳动力的专门研究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体系,但早期大多是关于劳动力对产出水平影响的研究,如威廉・配第、亚当・斯密、李嘉图、马歇尔、凯恩斯等的研究。后来,库兹涅茨通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搜集了大量的美国历年国民产出数据,最终结果表明:除了劳动力和资本两个因素之外,还存在着其它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再后来经济学家们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之后一直延续这个思路,直至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提出了将人力资本引入到新的经济增长模型里面,而且是以独立的内生变量的身份引入。

盖尔・福斯勒(2007年)指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快速上升,但是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也在以更高的速度提升,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增长不会明显地对中国的经济产生负面效应[1]。Gollin(2002年)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劳动力水平可以由该国的劳动收入所占的比重来反映,进而该国的综合行业竞争力也将显现出来。[2]

国内的研究普遍认为,虽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上升,但我国依然具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蔡P(2007年)认为,如果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给不充足的话,那么,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其竞争力水平也不会由此而减弱[3]。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措施包括: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挖掘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发展教育和培训来减少劳动力成本带来的冲击[4]。(2009年)都阳和曲h指出:劳动力成本优势具体应该指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他们通过相关数据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没有减弱的结论[5]。即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即使呈上升趋势,但单位产出劳动力成本是低于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增速也比其他国家快很多。

制造业是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其劳动力成本水平的提升必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做出正反两方面的分析和研究,对我们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状及原因

(一)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平均工资的变动及趋势

1978年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为597元,这个水平在当时可以过着令很多人羡慕的生活。到1990年,平均工资已经达到2073元,短短的12年时间提高了3.47倍多。2000年,平均工资水平达到了8750元,相比十年前,增加了超过4倍的幅度。 《中国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41650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从1978~2012年提升了20倍多[6](见表1)。

(二)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原因

1.劳动力自身生活教育成本及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1978~2012年我国物价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上涨明显,尤其是近年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品以及教育医疗等的费用不断提升。新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认为:工人创造的边际收益即劳动者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了该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即随着劳动者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即劳动力成本自然而然也是上升的。纵观我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我国劳动生产率是在逐渐攀升的,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高新科技的应用与创新不仅使生产所用的器具大幅度地提升了效率,再加上劳动者自身利用先进器械以及创新的生产流程与生产方案,其劳动生产率自然上升很多。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发展越是迅猛,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愈旺。尤其是沿海地区,制造业的空前繁荣以及出口的迅猛发展,都对劳动力需求有增无减。但《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的数量是93 727万人,占总人口的69. 21%。从2010~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2 900多万人(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报告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近十几年里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0世纪90年代为1.5亿多,2000年底达到了1.8亿人,2010年则达到了2.5亿以上。但从近年来农村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的速度来看,农村人口的数量呈下降趋势。再加上目前我国体制转型的改进,城乡二元化格局逐渐被打破,城市反哺农业的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结果。

3.政府政策因素。自2004年我国正式颁布《最低工资法》以后,各个地区的最低工资都在逐年进行调整。三十多个省市在2010年调高了最低工资水准,平均增幅在20%以上[7]。其次,我国历史发展遗留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退,即农民将享受到仅次于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2020年我国的目标是实现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社会保障,那么,社会福利水平及保障将不断提高,继而劳动力成本也将提高。此外,根据我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无论是在职期间的保险还是解约后的补偿、正常休假时的工资等方面都将得到保障。

三、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效应

(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进出口额及物价的影响

用1998~2012年数据,通过制造业劳动力平均成本来反映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见表1),通过货物进出口总额及进口额来反映我国进出口情况(见表4),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商品零售业价格指数来反映物价水平(见表5)。

将进出口总额 (TIE)、进口总额(T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CRP)作为自变量,将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平均成本(Y)作为因变量,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如下:

Y=C+β1TIE+β2TI+β3CPI+β4CRP(1)在Eviews上计算后得出如表6、表7所示结果,且R的平方值为0.985161,F=165.9732时P值为0.000000。可见,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以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各个变量整体上对工资有显著地相关关系。设定模型显著性水平为5%,则模型具体结果如下:

从表7可以看出,该回归拟合优度为0.985161,F值为165.9732,且对应的P值为0,符合条件,但是从表6可以看出进出口总额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T检验的P值大于0.05,即这两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社会劳动力平均成本无显著相关性,故将进出口总额以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去除,重新进行回归分析,见表8,去掉价格指数后的结果见表9。

由表8和9可知,各个变量T检验的的概率值都小于0.05,通过T检验,R的平方值为0.976254,拟合优度良好,F=246.6778,P值为0.000000,通过F检验。由此可见,去掉进出口总额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之后,进口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两个变量整体上对工资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力成本低下,从而使得企业投入回报率高,这也就是我国所谓的人口红利优势。但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不少外国企业投资开始向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进行了转移。

外商在选择投资时不仅仅要考虑劳动力成本这一因素,其他诸如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当地居民消费潜力等也都是考虑的关键因素。大多数外商投资于中国,看中的是中国庞大的消费潜力。虽然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但是,我国劳动生产率的增加速度更快,超过了劳动力成本本身的增长,继而,总体的劳动投入产出回报率是很高的,超过了其他亚洲地区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

因此,虽然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外商投资的影响是有的,但由于国内综合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我国劳动力劳动生产率更大程度的提高,都使得外商选择中国进行投资的动机更加强烈。

(三)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的逐年攀升以及进城农民工的与日俱增,就业问题变得更加突出。理论分析认为,劳动力成本一旦上升,会迫使企业尤其是实力不足够强的企业降低劳动力的雇佣,转而在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更多投资。然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劳动力需求即使有略微缩小现象,但现有的劳动力规模依然不能满足现有的劳动力需求,失业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以北京为例,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05年失业率为2.1%,2010年为1.4%,2012年降至1.3%。

四、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正面效应

(一)对内需水平的影响

工资的提升即收入的增加自然而然将会引起消费欲望的增长以及消费额度的提升。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有利因素就在于能够引起劳动者消费水平的提升,从而扩大内需。

表2中1978~2012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数据,可以进入21世纪以来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通过图1可以更清晰地展示这一变化。

(二)对劳动力素质水平的影响

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即劳动者收入的提高达成之后,劳动者除了对自身物质生活的改善以外,也很注重对自身教育文化以及生产技能进行提升。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相比历年有了很大的提高(见表10)。

五、应对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建议

1.国家宏观层面应对策略:(1)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工业区位论对我国目前制造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5]。工业区位论是指企业最佳的生产地区应该是企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企业应该向企业生产成本低的地方转移生产力。按照此理论,我国制造业的梯度分布为:东南沿海地区是高梯度区,中西部则属于低梯度区。随着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南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已经逐渐消退,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是必须的。同理,我国制造业在面临较重成本负担情况下,可以向周边国家比如东南亚国家,甚至非洲国家转移。

(2)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注重推进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着重鼓励乡镇企业做大做强,在政策及资金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同时,应保证农村人口在基本社会福利达成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教育师资力量的投资,加大对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技术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3)加大对企业创新转型的政策出台力度,利用强而有效的政策方案或者法律法规,在约束企业正当经营的同时,指导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如建立产业研究基地、技术型大专院校、生产研究开发中心等科研与生产基地,在鼓励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方面,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奖励、企业自主研发奖励、降税免税等。

2. 行业应对策略:(1)加深制造业产业的加工程度,增加产业链条长度。因为产业链长度的增加能使行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加大,从而减小劳动力成本上升所带来的压力。同时,随着加工程度的加深,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将更高,利润也更大。(2)突出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能排除异己,在竞争中树立自己的品牌与口碑,获得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3)加大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投资与生产。技术含量越高,产品的投入回报率也越高,而且可以避免劳动力成本继续攀升所带来的威胁。

3 .企业应对策略:企业应积极应对,提升自身高新技术研发能力与创新能力;尽力满足现有员工的工作期望回报,从而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员工的生产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综合素质,比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相关考核、与大专类院校合作进行在职员工校园授课教育、支持员工进行相关证书的考试并予以报销、以奖金的方式支持员工对技术的创新与改造等,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要着重依赖于产业集聚区的规划与整体效应来提升自我寻求发展。

注释:

①阿瑟・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由第一阶段转变到第二阶段,劳动力由剩余变为短缺,相应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开始向上倾斜,劳动力工资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经济学把联接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交点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参考文献:

[1]盖尔・福斯勒.关注中国[N].环球时报,2007-02-11.

[2]Gollin D. Getting income shares right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2,110(02): 458-474.

[3]蔡P.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J]. 开放导报,2007,(1)26-32.

[4]蔡P.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 经济研究,2007,(7):4-14.

[5]都阳,曲h.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 2000-2007 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9,(5):25-35.

[6]兰文芳. 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分析[D].镇江:江苏大学,2010,(11).

[7]蔡P,王美艳.劳动力成本上涨与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发展观察,2007,(4):22-25.

[8]Murat Tasci.Cara stepanczuk [J]. Labor Costs. Economic Trends,2007,(5):13-24.

第9篇:劳动力情况分析范文

一、劳动力资源及就业状况;

1、从劳动力数量来看,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在被调查的——人中,有劳动力——人,占——%。

2、从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在被调查劳动力——人中,30岁以下的——人,占——%;30—50岁的——人,占——%;50岁以上的——人,占——%。

3、从劳动力外出情况来看,整个调查农户——户,全家外出——户,占——%;家庭成员部分外出——户,占——%;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占——%。

4、从行业产业劳动力来看,第一产业仍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在被调查的——人中,从事农作物种植的——人,占——;从事家禽、水产品养殖的——人,占——%。第一产业劳动力占——%,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占——%。

5、从劳动力就业区域来看,本县市范围内就业者居多。在本乡本土就业的劳动力——人,占——%;在——市境内就业的——人,占——%;到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就业的——人,占——%。

二、劳动力就业的特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总的特点:一是依托原有的农业生产条件本地就业;二是依托本市二、三产业的发展向工业、建筑业、运输、商贸等行业转移。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产业特点:第一产业劳动力基本上是以夫妻两人就业为主体,而且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劳动技能培训。从调查情况看,第一产业劳动力中——%的是夫妻,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有——%,文化素质在初中和初中以下的有——%,——%的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任何劳动技能培训。第二产业就业是以子女就业为主体,同时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基本上男的从事建筑业,女的从事制造业,但是劳动技能培训率仍然较低。调查显示,第二产业劳动力中子女就业人数占——%;年龄在16—30岁之间的占——%;全部为初中以上文化素质,但是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仅占——%。第三产业就业主要是以夫妻两人和子女为主体,占调查总户数的——%,主要从事商品批发和零售业。

2、区域特点:从抽样调查情况看,由于调查小区属城郊乡,距离中心城区近,交通方便,就业机会多,年龄在35岁—50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多数选择在本乡或本县市就业,占被调查劳动力的——%;到省外就业的以30岁以下的为主体,占被调查劳动力的——%。

3、社会保障特点: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参加率极低,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现象比较突出。调查显示,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占——%,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没有;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人,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占——%,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占——%,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占——%。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第一产业劳动力素质的降低和劳动力年龄的偏大,成为农业稳定发展和继续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阻力。农村劳动力总体来看本身素质就不高,由于大批的年轻和具有较高文化的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得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提高不快,依靠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家庭经济发展相当缓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大。在家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仍然以传统的水稻种植为主,从事经济林种植、家禽家畜和水产品规模养殖等特色农业少,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同时,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年龄基本上是在45岁以上,女性劳动力占的比重为——%,这将大大制约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继续转移。

2、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着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因素。本次调查小区农村劳动力中除农业生产可以在自家的承包地作业外,二、三产业中的就业基本上是依靠亲朋好友介绍的,而且有——%左右的劳动力外出带有盲目性和自发转移。

3、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少。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少,导致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就业环境差,多以卖苦力或从事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为主,劳动报酬低。从调查情况看,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没有接受或不愿意接受培训的占——%。

四、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和劳动报酬,扩大农村劳动力输出必须加强技能培训,要充分发挥我市职业学校及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的职能作用,扩大就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在家的劳动力,要依托目前的“阳关工程培训”和“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两大工程,加大对在家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种养技术,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