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一、抓住儿童喜欢幻想的特点,关注生活创写童话

童话最突出、最根本的特征是幻想,而少年儿童恰恰最喜欢幻想。我们要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幻想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从实际生活捕捉材料,编写童话,帮助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让他们在编写童话的世界里受到高效教育,得到培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有位小同学,看见班上大多同学都很爱护公物,用了两年多的课桌仍光洁平滑,但也有个别同学用指甲抠桌子,用刀刻桌子,结果桌面油漆脱落,出现印痕,于是他就写了一个童话故事《桌子和椅子》。这个童话故事赞扬了爱护公物的行为,批评了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大家读了很受教育。因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启发他们想象和思考,他们创编的灵感就会“泉涌”而出,都能即兴创编故事,并在结尾处说出一个简单道理,使作文不仅成为思维、表达能力训练的窗口,而且成为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根据儿童喜欢玩具的特点,巧用玩具编写童话

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是他们的宠物,是他们的上帝。他们为了得到喜爱的玩具会想方设法,为了保护自己喜爱的玩具更是绞尽脑汁。他们为了某一喜爱的玩具,有时甚至会跟同伴吵闹乃至打架。我们几乎没有看见过哪个小朋友不喜欢玩具的。喜爱玩具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在家里比较孤单,一个人在家有时会抱着玩具玩上一整天,有时会把玩具当小孩、当病人……总之想法稀奇古怪。如果能根据他们的这些爱好,引导他们编写童话故事,他们是乐意的,是有极大兴趣的。苏教版第五册第八次习作就是两个相同的熊猫玩具,只不过是一大一小而已。同学们读了书上的例子后想象力可丰富了:有的想象大小熊猫在讲故事比赛,有的想象小熊猫不讲卫生,大熊猫妈妈教育小熊猫等等。当老师要求学生把从家中带来的玩具和同桌一起编写童话故事时,课堂的气氛可活跃了,在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思路之后,一个一个有趣的故事使你简直不能相信是从十来岁的孩子想象出来的。

三、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紧扣范文仿写童话

模仿是儿童的最初学习形式,任何人的任何技能的掌握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小学生学写童话作文也不例外,初学习作的低中年级的儿童正是扶栏学步的阶段,指导学生作文从仿写童话起步,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此逐步过渡到独立作文。正如茅盾先生所说:“模仿是写作的第一步”。我们提倡儿童仿写童话,用意不在刻意模仿,而在于加入儿童的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例如,学习了《乌鸦喝水》一课后,让学生再想想,除了在瓶中放石子外,乌鸦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喝到瓶里的水呢?学生讨论积极,发言踊跃,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根吸管吸水;有的说乌鸦可以将瓶子斜靠在旁边的大石头上,让水流出来;还有的说乌鸦可以找一片叶子,把瓶里的水倒在叶子上喝……学生在改编童话的过程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口头练说之后,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加以整理写下来,初步学会完成口头语向书面语转换的训练。起初阶段,可能有个别学生会出现大同小异或雷同的现象,这也不足为怪,不能因此而责怪学生,这就像自然界中植物的种子一样,在最初的发芽阶段,都是两片叶子,天长日久,他们吸收了阳光雨露长大后,就会千姿百态。关键是要让学生有兴趣,敢动笔,要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和最高的奖赏。

四、结合儿童好奇、爱问的天性,围绕课文续写童话

苏教版中年级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童话故事,《三袋麦子》《小稻秧脱险记》《蒲公英》《我们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等这些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一定的哲理,童话因素多,富有情趣,结尾又往往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孩子们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此时,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力特别丰富,我们可以为他们架起一个支点,让他们的想象有所依托,趁热打铁地进行续编。学完一个童话故事后,我让学生再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去编一个故事,故事可以和爸爸妈妈商量,也可以借助童话故事书,让自己所编的故事中的“人物”上天入地,让故事中的“人物”说同学们想要说的话,第二天,利用时间对学生所编的童话进行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小组讲、同桌讲、前后桌讲、好伙伴讲……教师对于讲得好的同学给与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结合习作进行教学,让他们在习作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可以满足学生想象的愿望、创造的愿望,只要持之以恒,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发潜在的潜能,训练文字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2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现状一放任自流式又到习作课,老师犯难了。三年级写关注环境的,没调查、没参与,学生怎么写?算了吧,让他们自己去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个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学生回家后,有的抄、有的家长教、有的胡乱写、有的一筹莫展,只好交“白卷”,沉重的包袱从此就背上了。

现状二揠苗组长式这是什么文章?你这还是什么水平?这是经常听到的老师批评学生的话。三年级作文明明只要求能写一件完整的事。老师硬要拔高要求,开头如何,结尾怎样,外加小孩子难懂的习作技巧。学生们云里雾里,摸不着头绪,慢慢的,畏难情绪就在孩子的心中系上结。

现状三统一雕刻式写校园的一处景物,那就写学校的小花园吧。老师花了一番心思,亲自带着学生来到小花园,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迎春花、小松柏、六角亭等景物各具特色,学生们兴趣盎然。可回到教室,绝大多数学生写的顺序基本相同,景物的特点,就连打比方的句子也一模一样。创新的表达少之又少。老师批改下来,篇篇都基本相同了。

我们在探讨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时,不得不重温课标对习作的教学要求: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反思我们的教学,针对当前的教学现状,我认为应该从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珍惜亮点的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努力。

对策一:适度指导,带领学生关注生活

习作教学如果长期放任自流,“靠天收”,必然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整体滑坡。这就要求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弄清三年级习作教学的难点,指导一定的方法。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环境保护”专题,这个话题学生不能信手拈来,对于“写什么”有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教者采用活动教学法,师生、生生在活动中弄清写的内容。一是指导分组,根据学生兴趣选择搜集资料组、实地考察组、采访组。二是商定活动计划,各组同学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家乡的环境怎么样?人们为环境保护做了些什么?三是引导具体开展活动。资料组以上网查询为主,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在教室醒目位置张贴,做到资源共享;实地考察组由老师带队,前往污染较严重的涵闸河进行实地调查:观察污染现状、分析污染原因、查看整治情况;采访组校外依托家长,前往环保部门。校内借助科学课,拓展教材内容,采访科学课教师,整合课程资源。四是现场展示。各小组分组汇报活动所得。有的出示涵闸河污染的照片,有的情境再现“采访我最棒”,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交流信息、感受、启发,为学生解决了不知写什么的困惑,推动了学生表达的需求,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愿望。

对策二:放缓坡度,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作为三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牢牢把握本阶段的训练重点,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上来。课标明确指出:不作写作知识的要求,淡化文体要求,在条理性方面适当降低要求,只是提出“能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达”。因此,教者要抓住习作教学的两个环节强化这一观念。习作前,不必对篇章结构提出要求,尽量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在结构方面要做到“放胆”。习作批改时,对于能把人、事写清楚的,都应给予合格评价。纵观三年级的16篇教材习作,体现习作要求的少之又少。如介绍的地方要吸引人,编的童话故事要有趣,属于隐性标准。直到三年级下学期,才出现了显性的直接的习作要求,而且应该是个训练的渐进目标,而不是一个必须达到的目标。四单元“我学会了__”,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七单元的自由习作提出“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不难看出,三年级是由一二年级说话、写话训练向高年级过渡的年级,习作训练应以“片断训练”为主,写通顺连贯的话,写正确的字,学习把事情写清楚,把内容写具体。

对策三:鼓励创新,珍惜学生表达亮点

第3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关键词: 专题日记 习作教学 写什么 怎么写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是一种技能,宜于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巴金先生说过:只有写才会写。日记训练灵活方便,最易为小学生所接受、喜欢,最易将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是实现反复练习、提高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但提到日记,许多学生可谓是“爱之深,怕之切”,作文都不会写,天天写日记更不知该写什么。因此,在日记教学过程中,首先就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进行了“专题日记”教学探究与实践。

一、明确内容,丰富主题

“专题日记”就是每个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有一个固定的专题内容,学生根据这个专题,组织材料写日记。

我给学生确定的日记专题是:星期一是“童话连续剧”,星期二是“猜猜他是谁”,星期三是“快乐读书屋”,星期四是“我爱我的家”,星期五是“校园趣事多”。这样每周往复,天天有内容写,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学生不用再为日记内容伤脑筋,只需要解决怎样把日记写好的问题。

二、指导写法,贵在坚持

要想让学生写好专题日记,每一个专题的具体的写法指导至关重要,要让学生有内容写之后,明白怎样写,从而解决了“有话不会说”的问题。

星期一:童话连续剧

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乐于写童话故事,根据这一心理。我确定了续编“童话连续剧”这一主题,让学生自己编创“动画片”,自己写中短篇童话故事。每周一集,让学生成为童话小作家。首先选定主人公,特点鲜明。第一集童话故事要先确定主人公,并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主人公要与众不同,可以是自己的化身,有超凡的能力或有出众的智慧,你想干什么办不到的事可让他在日记里替你完成,也可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的影子。然后介绍他有什么突出特点,以后的故事围绕这个特点写。其次故事情节要曲折,充满情趣智慧。可以经历这样的过程:“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失败—再想办法—再失败—再想办法—最后成功—再遇到困难或危险。”这样的过程充满情趣和智慧,既可丰富故事情节,培养写作能力,又可让学生真正地动脑,培养学生的情智。再次结尾要留下悬念。故事的结尾留下悬念,在主人公遇到危险时戛然而止,下周再见。这样不仅可吸引读者,而且学生有时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怎样把故事续写下去,写作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由于学生的生活认知和知识水平有限,大部分学生的童话连续剧不会有很多集。这样学生在每写完一部之后,我就引导其换其他内容开始下一部的创作。

星期二:猜猜他是谁

小学生习作中写人是难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连自己的妈妈、老师都写不好。试想日常生活中最亲的人、学习生活中交流活动最多的人都写不好,能写好其他人吗?

于是我想到了这样的方法,引导、训练学生观察人物:每周介绍一位同学,重点介绍他的特点,如外貌特点、言行神态特点、行为习惯特点、优缺点等。但在日记中不能写这位同学的名字,让老师猜。如果老师一看就猜得出来,说明学生观察得细致,人物特点描写得生动、准确。

在开始进行人物介绍训练时,我先引导学生写特点鲜明的同学。结果,班级里的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先后成为写作对象。对于问题学生的介绍,我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引导——不能只看到他的缺点还应发现他的优点。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笔下的人物不再“千人一面”,而是形象具体、人物鲜活。

周三:快乐读书屋

在开展这一专题之前,我根据不同的年段推荐了不同的阅读书目,组织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并提倡、推动家长和学生间的“亲子共读”。然后指导学生写好每一周的读书笔记。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写法:提纲法、摘录法、感受法(写读后感)。

周四:我爱我的家

每周写一件家里的事,或家人之间发生的事,范畴宽泛,只要是跟家庭有关的事就可以。重点强调叙事要完整,事情的过程要清楚具体。

周五:校园趣事多

写学校一周中发生的最值得记的一件事,如:课堂学习、课下游戏、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班队会、校内外劳动等,也可以写一写一周的学习生活总结。

开展专题日记教学之初我并没有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写,而是由易到难,有层次地一个一个地开展。先进行星期一的“童话连续剧”这个专题,该专题写好之后,再开“快乐读书屋”的专题,依次开“校园趣事多”、“我爱我的家”、“猜猜他是谁”的专题。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下子内容过多而厌烦,反而新奇不断,兴趣激增。

三、及时反馈,重在鼓励

学生每次写好日记,总是热切期待尽快得到老师的肯定、赞扬,老师作出反馈,可以让学生更多更快地体验到成功、自信,进而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在专题日记的评改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四种激励方式:

1.态度激励。以学生写日记态度是否端正为评价重点,态度积极的重点表扬,树立榜样。

2.高分激励。老师的一个高分也许就是激发学生写日记热情的一个契机,所以,在评价学生日记时我从来不吝惜笔下的分数,能给高分不给低分,甚至在满分的基础之上再给加分。

3.评语激励。通过评语表扬、激励学生,有效保护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动机。

4.学生作品成集、成册。专题日记开展半个学期以后我就逐渐地把优秀的“童话连续剧”编成故事集,打印成文稿,装订成册,作为课外读物在班级传阅。一个学期以后,我又精选了各个专题的日记,编成了日记精品集,每个学生一册。

实践证明,学生在专题日记中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在日记中留心观察,善于想象,在习作中也能继续发扬,专题日记为作文走向成功插上了金色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第4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一、通过感知,沉淀幻想之美

韦苇在《世界童话史》一书中谈到:“童话是以幻想滋养人类精神的故事家园。”的确,童话之美,美在丰富奇幻的想象,这种想象,与孩子的心理成长同步,与儿童的泛灵心理相吻合。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让儿童沉浸于童话所描绘的世界,因角色的存在而存在,去感知角色的行为和经历,感知童话世界的环境和情节的起伏。以下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失踪的森林王国》的听课纪实。

课堂开始,一段《森林奏鸣曲》响起,教师娓娓讲述:森林王国的百姓安居乐业,有的种庄稼,有的狩猎,有的织布,有的捕鱼,生活中充满了笑声和歌声。学生静静地听着,时而微笑,时而点头。故事慢慢发展,教师讲到“参天大树一排排倒下去了,高耸的大楼一幢幢立起来”时,汽车的轰鸣声、电锯的吱吱声、大树倒下的咯吱声等背景音传来,学生的表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有的蹙眉,有的瞪着眼。接着“呼呼”的风雨声、“轰隆”的雷电声划破教室的宁静,有的学生开始捂着耳朵,有的甚至攥紧同桌的手,似乎风雨正袭。“国王听着狂风的吼叫,看着高楼大厦被黄沙渐渐埋没,深深地叹了口气,瘫倒在自己的宝座上。”故事结束,一段怆然的小提琴曲将人的心紧紧地勾起,如蜷曲的触手。学生坐在位置上,没有动,没有发出声音,直到乐曲结束,才恍然回神。

与幻想零距离,感知胜于讲解。教师的讲述和恰如其分的背景音乐为学生创造了幻想之境,每一段语言都化作影像一般在学生的脑海浮现。这种奇妙的阅读感受,正是童话本身的幻想特质给予读者的,也是儿童阅读童话获得内心愉悦的重要元素。

二、通过体验,感受人性之美

台湾小语会前理事长赵镜中老师在《语文阅读力的教与学》一书中提到:童话故事在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启发儿童认识自我并推动他的人格发展。许多童话作品,都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展现了童话人物乐善好施、真诚相待、坚韧执着、英勇无畏的人性之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去感受、发现这种人性之美,使其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建构童话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池塘边的叫声》一文故事浅显,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故事的发展。小青蛙天真热情的样子就是孩子的影映,深受孩子的喜欢。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鱼和青蛙”的感觉。

(老师旁白: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师:可爱的小青蛙,你都给小鱼讲了些什么故事呢?

生■:小鱼,今天下午,我看到一颗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嫩嫩的小叶片,可好看了!

生■:小鱼,山脚下搬来了一个新邻居,它长着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我还不知道它的名字呢。

生■:小鱼,今天小兔和老鼠为了一颗花生米吵起来了,可有意思呢。

生■:小鱼,今天早上,所有的学校都在升旗,因为今天是星期一。(生笑)

……

(小鱼从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那样丰富多彩,每次听到这一个个故事,它总是露出满意的微笑。可是,有一天,雨下得特别大,小鱼已经三次从水中冒出头来了,还不见青蛙的影子。小鱼们,你们在想什么呢?)

生■:雨这么大,青蛙应该不会来了吧。

生■:谁会在下大雨的时候特地去为别人讲故事呢?

生■:可是,我还想再听听青蛙讲讲雨天发生的故事呢。

生■:这么大的雨,青蛙估计已经回家了,或许已经忘了这件事了。我还是回家吧。

(这时,老师播放青蛙的叫声:呱―呱―呱)

青蛙的叫声响起,学生的眼神立马亮了起来,有的甚至忍不住轻轻拍手。望着学生,笔者的内心也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毫无障碍地进入体验童话角色的状态,亲历角色的遭遇与情感,无缝地与作品联结。如此一来,作品所传达的耀眼的人性之光自然而然照进了学生的心灵,滋养着他们心灵深处的土壤。

三、通过讨论,体悟哲思之美

童话,因其阅读对象的特殊性,往往承载着道德引导的使命。不可否认,多数教师很明白童话的寓意功能,也习惯将寓意作为一种教化告知学生。遗憾的是,教化的力量显得雁过无痕。诚如美国童话作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在《童话的魅力》一书中指出:童话故事具有各种各样的意义和深度,它们远远超出了那些最为透彻和最为全面的探讨所提取的东西。所以,轻教化重思考成了童话教学应有的一个转向。二年级下学期《狮子和兔子》一文的最后一句“光凭力气和发脾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故事所寓的道理。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处理。

师:看着暴跳如雷的狮子,兔子为他想了什么办法?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生■:兔子想到的办法是跳到水里,因为他知道红蚂蚁怕水。

生■:因为他知道狮子会游泳。

师:这种方法好吗?

生■:好,省力有效。

师:在解决问题之前,冷静分析眼前的情况也许是最重要的。我们一起来扮演兔子的心灵导师,跟狮子聊聊吧。

(分发课堂练笔内容)

狮子纵身跳到水里,红蚂蚁被水冲走了。狮子?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抬头看了看兔子:“兔子,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兔子轻轻一笑:“?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

狮子恍然大悟:“?摇?摇?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在学生的练笔中,出现了许多充满哲思的解释。有学生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发脾气是没有用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啊!有学生说:方法总比问题多,想办法比发脾气有用。有学生说:蚂蚁是怕水的,想战胜它,就要攻它的弱点。足以见学生是很善于分析眼前的形势,做出决策的。《童话的魅力》一书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如果把童话故事的寓意都给学生详尽无遗地讲出来,就会破坏这个故事的价值。教学童话,应给予学生机会发现过去不曾发现的童话故事的含义,这种发现,使他们从被动地接受一个故事,变成也参与其中为自己而创造意义。创造意义所带来的哲思之美,远胜于一个教诲式的结论。

四、通过比较,迁移情节之美

童话故事展开情节的方式与儿童思考和体验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所以童话故事适于儿童阅读,也适宜儿童创作。尤为可喜的是,当学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童话后,往往会萌生出自己写童话的愿望。在W完《一片树叶》之后,有个学生如发现新大陆一般:这个故事就是人物一个一个出场,你看,先是小黄牛,接着是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小山羊和小猪。受其启发,笔者找来了一年级的课文《小母鸡种稻子》和经典童话《猴子捞月》,让学生阅读后完成下列表格。

填完表格,通过比较,学生各有发现:故事中的角色都很多,但都有一个主角;主角都是先出场的;主角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每个角色出场,都做了不一样的事情……

随后,笔者找来绘本《小猪闹闹》中的一幅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迁移方法,按角色的出场写成一段话。以下是一位学生的成果:一天,小猪闹闹跟着鸭妈妈和小鸭子们来到了河岸边。鸭妈妈扑通一声跳到河里后,说:“一,二,三,四,五,跳吧!我亲爱的小鸭们!”小鸭子听到这话后,立即跳到水中。闹闹觉得很好玩,就高声叫道:“全体注意,有一只巨鸭王准备降落!”闹闹“砰”地一下跳进了河里,溅起的水花把小鸭子们像火箭一样冲上了空中。“坏蛋!你这个超级大坏蛋!”鸭妈妈叫道。闹闹失落地走了。这位学生用心安排了鸭妈妈、小鸭子和小猪闹闹的出场,把故事写得惟妙惟肖。通过比较,学生用直观的形象思维解开了理性的逻辑,用特有的方式剖析了童话的情节安排之美,随之迁移、创作,在童话阅读中发现美、欣赏美,也学习美。

第5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两年多来,全校10个学科的91名教师,全部积极投入到情境教育的教学及各项活动中。我们一直努力践行着情境教育的真谛——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儿童活动”为途径,以“美”为境界,以“周围世界”为源泉。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感受,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小小的课堂不断幻化出各种教学内容所需的情境。

我校教师在课堂的40分钟里,会着力创设好三种情境:1. 导入情境。2. 设疑情境。3. 游戏情境。

1. 导入情境

这也是我校课堂上最常见的一种情境。上课了,几乎所有老师都会考虑用什么情境导入新课,因为学生要从课间放松的状态进入学习状态,有趣的情境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最好手段。不夸张地说,一个好的导入情境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上完整堂课。我们的老师基本上掌握了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实物导入、音乐导入、对比导入等常见的导入情境方式。如语文学科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语文教师会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自己经历过的春节景象和心情,这一下子就会勾起孩子们对节日时光的美好回忆,瞬间进入状态……又如英语学科《Look at these jeans》一课中,需要学习有关服装的知识,老师一上课便创设一家服装商场的情境,想象着大家一起逛街,知识学习就在边逛边玩中完成了。

2. 设疑情境

课堂设疑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到达知识彼岸的一种有效方法。“疑”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迸发出求异、创新的思维火花。

为此教师们开始了课堂设疑的探索。如语文学科根据题目质疑,根据文章线索质疑,根据主人公质疑。这也是我们下一阶段重点要推动和倡导的工作。

3. 游戏情境

所谓游戏,即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以情境教学为主线的课堂中,教师们要尽力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游戏学习让学生在无意识的忘我投入中,完成记忆、领会或创造的心理过程。如语文学科教学《手指》这课时,语文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英语课堂对于游戏情境的创设形式十分丰富,如《You should obey the rules》一课讲的是遵守规则的内容,英语老师创设了“我是班级管理员”、“交通监督员”等情境,大家一起来玩纠正违章的游戏,所学知识也就蕴含其中了。

近来,我们还更注重了情境创设的质量。在贴近课程内容的前提下,情感充沛饱满,或兴趣盎然,或细腻逼真的情境才会更有效果。语文学科《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创设语言情境,让在场听课的师生和家长们备受感动,情感驱动着孩子们“自动”完成了教学任务。数学学科《位置与方向》一课以炮击阵地情境为学习主线,将抽象问题直观化,促进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学科更是将创设情境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当中:创设全英语语言情境、布置符合氛围的教室等,让英语学习有更加逼真的运用环境。

两年多的探索,让我们欣喜地发现,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形象和创造性思维,帮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也深有体会:只要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出发,创设具体的情境,便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能帮助学生迅速、准确、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

按情境教育的要求,“情境教育主题大单元”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深知它的难度,这项活动要涉及各个学科,每位任课老师都要构思自己的活动,同时还要协调好其他学科,而活动的整体的设计、调度难度更大。

至今,第一次活动时的紧张和担心还历历在目——五年级的师生们承担了“端午节”主题大单元活动,端午节前一周,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信息、品德、综合学科的9位教师全部坐在一起,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之后,大家开始了积极的准备,那是别有滋味的一周:语文课上,师生们品读着屈原的诗词和人生;数学课上,大家一起津津有味地做着“粽子中的数学”;英语课上,师生们一起对比了解中外节日的异同;音乐课上,大家陶醉在粽子舞排练的欢乐中;美术课上,一个个经过想象美化的大粽子妙趣横生;综合实践课最热闹,孩子们包粽子的笑声回荡在校园中;信息课上,那满屏幕跳动的小粽子尤显得可爱……

一周后,端午节的前一天,全体五年级师生济济一堂,将自己的成果进行了展示。第一次的主题大单元活动带给我们的惊喜是至今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的。孩子们比赛包粽子时的屏息凝神,比赛吃粽子时的狼吞虎咽,粽叶舞的惊鲜亮相,展示绘画时的心得意满……那天的活动,孩子们旁若无人地大笑、呐喊、赞叹、鼓掌。那天,没有老师维持秩序,孩子们却都能全情投入;那天,没有教师督促要求,孩子们无不聚精会神;那天,孩子们的欢乐淹没了我们的疲惫;那天,前来观摩的家长和教师无不欣喜激动。那天,我们都被情境教育主题活动的“魔力”震撼。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体验,我校便将情境教育主题活动正式放在教学日程中,分别安排了三个年级的情境教育主题大单元活动:尚且年幼的三年级就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开展了“剪纸——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为主题的活动。四年级的老师们另辟蹊径,选择语文课本中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为蓝本,挖掘各学科与此有关的素材和资源,将我校的情境大单元活动推向了一个小小的,这次活动还登上了《克拉玛依日报》的头版头条。六年级的全体师生巧妙地选择了各学科都包含的与“圆”有关的教学内容,确定了以“圆之梦”为主题的活动……

主题大单元活动打通了知识的横向联系,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的主动参与精神让我们惊讶,那一刻,他们绝对是学习的主人。

情境教育主题大单元活动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但这种活动需要各学科、各部门的整合,时间和人力都要有充分的保障。如何借鉴大单元活动的一些特点,运用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我们另辟蹊径,进行了学科情境教学实践活动的探索,这也是我们对情境教育的一次“校本化”的探索。

在固有的观念中,教学就应在课堂,教育就应该在嘴边,而情境教育主张尽可能将学生带入生活、带入大自然,亲身体验。于是,我们对情境教学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定位:源于教材、拓展空间、服务教学、激发兴趣。

首先,我们组织教师对教材进行了挖掘,选定了部分主题,制订实施方案。如一年级数学《人民币的认识》一直是难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我们在一年级创设了“购物”的真实情境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家长带孩子走进超市,让孩子使用人民币,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外延。那两周,学校周边的超市里小小人影穿梭于柜台之间,好不热闹。这次实践教学,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效果特别好。整个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好评,他们纷纷提出,多进行这样的实践学习方式。

二年级数学的《步测一千米》,我们实施了野外情境教学,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校门外,从步测10米再到100米、1000米,步行走的时间、中巴车大约用的时间,让学生在情境中真正体验1000米的实际长度,建立1000米的长度概念。

三年级的数学《创作未来年历》实践活动,则是对学生年月日知识的一次拓展与实践活动。孩子们在创作中精心计算、精心设计,这无疑是对孩子心智的启迪。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搞了单科的集中实践活动,即语文周、数学周和英语周活动。

语文活动周以“亲近语文、收获快乐”为主题,有“母语声声”朗读比赛,找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活动,读书交流,作文比赛等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尽情彰显自己的个性。各年级也有自己的主题活动,一年级有课本剧表演;二年级由老师及部分家长领着孩子们去延明园寻找春天;三年级有阅读《语文导报》,制作小书签,班级互换经典好书等活动;四年级举行了硬笔书法比赛、读书交流活动、朗诵展示活动、办“大自然的启示”手抄报以及成语接龙的竞赛等;五年级有“感人之事”作文比赛,六年级则有“难忘小学生活”主题手抄报比赛……

数学活动周以“走进数学王国,开启智慧之门”为主题,开展了“算王”比赛,精彩的数学故事广播等活动。三年级学生们亲手设计制作内容丰富的数学小报张贴在走廊里。各年级结合学情进行了情境教学实践活动。一年级的小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去商店购物,认识、运用人民币;二年级的实践活动,剪纸“排排人”;五年级的学生剪对称图形、设计镶嵌图形。一周的实践活动,各年级学生参与率达100%。

英语学科以“享受英语,秀出自我”为主题,创设语言情境进行口语秀比赛、“单词秀”比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贺卡创意比赛等活动。三至六年级全体学生还进行了英语“书写秀”比赛以及英语知识手抄报、英语创意名片、贺卡制作的比赛。而每天15分钟的口语秀活动无疑是英语活动周的最大亮点。

在一次次活动和实践中,孩子们迸发的热情和欢笑,展现出来的自信和才艺,表现出来的那份认真态度,让每一位参与的教师和家长无不动容。

第6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一、注重观察,让表达“言之有物”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而要想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切忌胡编乱造,闭门造车。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对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1. 观察中感知眼前“景”。

任何事物、事件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观察事物时抓住其特点,描写才能逼真。一般来说,写景类,可按上到下、远到近、整体到局部等空间顺序进行观察;状物类,可对事物的形态、构造、功能等着眼;记叙类,则应细致观察人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以及事件的过程、细节、场面等。请看孙双金老师观察作文指导课的一个片段。

师:……你真的了解这块砖头吗?你仔细观察过它吗?(板书:观)你会从哪几个方面观察?

生1:我会从它的形状、颜色、大小来观察,还从它的作用来思考。

(板书:形?摇色?摇大小)

生2:我觉得还可以从它的轻重来观察。

生3:还可以从它的用途进行观察。

师:用途能观察出来吗?用途靠什么啊?靠大脑去联想。(板书:想用途)

师:好,谁来观察它的形状、颜色、大小?

生1:它是长方体;它的颜色是土黄色的……

师:仔细看看是黄还是红?

生1:是土红色。

师:有谁来掂掂这砖头的重量?这个砖头大约有多重?

生2:这个砖头大约有3克重。(笑声)

师:3克有多重啊?(笑声)看来你没有重量概念啊!你上来掂掂,看它有多重?

生2:好像有3千克。

师:我曾经称过砖头,大概两三公斤。看砖头不光看它的重量,还要看它的质地。谁上来敲一敲?推荐你们班的大力士。(学生上台)你敲一敲这个砖头硬不硬?看看你能不能把这块砖头折断,能折断证明你是真正的大力士。大家给他加油……(生掰砖头)

师:班上的大力士怎么折也折不断这块砖头。小小的一块砖头如此坚硬,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生:是用土做成的。(板书:来历)

一块砖头,看似非常简单,似乎没什么可观察的。但在孙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了有序的细致观察,对砖头的认识就比较全面、丰富,为书面表达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到了观察事物的方法。

2. 观察中感悟“景”中“意”。

这里的“意”是指现实“景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意”“意思”“意境”“意趣”“意蕴”等,即人对现实“景象”的“见闻”所产生的“感受”“感触”。在学生初步观察眼前“景”之后,应引领学生细细品味“景”中之“情”与“意”。如带领学生参观中国茶博汇之后,我先让学生谈谈在茶博汇的所见、所闻;然后提出几个问题:①现在,同学们看到的茶博汇恢宏壮观,人来人往,可过去这里是荒山野岭。今昔变化这么大,说明了什么?②你们在参观时联想到什么?③请你来当小导游,向他人介绍家乡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让学生交流所思所感,以深化感悟。

二、丰富想象,让表达“言之有色”

想象丰富了,语言表达自然就生动;想象活跃了,语言表达就有情趣。教学中,通常可采用假设、比拟、推测等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翅。当然还要注意想象要有意义,合乎情理,令人信服,有利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①假设想象。在假定的情境中,通过想象,构思文章的内容或故事情节。如指导学生写《假如我是……》。②比拟想象。运用拟人化手法,将人的语言、行动,以及思想感情赋予动植物或其他没有生命的物体,通过作者丰富的想象塑造形象,安排情节,构思完整的故事。如指导作文《续写狐假虎威》时,让学生根据寓言《狐假虎威》,构思老虎第二次上当受骗的故事,刻画老虎的凶恶、愚蠢和狐狸的阴险、狡猾。③推测想象。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一》中《听声音编故事》一题,就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声响素材,展开推测想象:这些声音是什么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经过一系列的推测后,使故事的情节发展波澜起伏、环环相扣,充满戏剧性的变化。

三、启迪思维,让表达“言之有序”

第7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管笑笑:莫言的女儿,清华大学文学院硕士,大一时以一本笔调冷峻的《一条反刍的狗》作为处女作杀入文坛。

6岁之前,我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而父亲远在北京,一年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能见到他。父亲每次回家都穿着顶严肃的军装,也没有太多话,有人说父亲长得凶,而他看我的目光却总是那么温和。童年的我,最期盼的事就是看到穿军装的父亲,和他身后那只塞得鼓鼓囊囊的旅行包。那里面总能掏出很多好吃的和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小人书和连环画。

后来搬到县城的家里,后院有一块很大的菜地。父亲每次回家探亲,就会自告奋勇帮妈妈锄草、打药治虫、翻地。而我则非常乐于做父亲的小尾巴,跟在他屁股后面在菜园里跑来跑去,父亲费了半天劲翻松的地,一下子没注意就被我给踏实了。父亲也不生气,只是又气又好笑地看着我“糟蹋”他的劳动成果。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想学骑自行车,缠着父亲教我,父亲就放下了手头的文章,陪我找了一块空地练习。真到了骑上车的时候,我非常害怕,根本不敢踩。父亲用双手扶着自行车的后座说:“笑笑,别害怕,眼睛看着前面,有爸爸撑着呢,绝对不会摔着。”

“你保证不松手?”我还是很害怕。

“我保证。”父亲坚定地回答我。

我于是有了一点勇气,开始蹬起了踏板。车是往前开动了,不过由于紧张,我越踩越快,越踩越快,生怕一慢下来就失去平衡要跌倒,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停下来。身后传来父亲粗重的喘气声,回过头我才看见,父亲一直跟着我的车在跑,此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他把头偏向一侧,抬起肩膀擦拭着耳边的汗水,而两只手还紧紧抓着自行车后座。

“爸,你刚才怎么不松手呢?”看到父亲累成那样,我有点心疼。

“爸爸向你保证过的,就一定不会松手的。”父亲喘着气回答。

初三上学期,我考了全班第一名,父亲别提多高兴了,他自告奋勇代替妈妈去开了家长会,去之前还跟妈妈讨论要跟老师交流些什么情况。母亲笑着说:“你瞧瞧你爸,简直比去国外领奖还兴奋。”

我的成绩一直很好,父亲对我的期望很高,一直希望我上北大清华的,我自己也对此充满信心。然而高三时,我不顾自己的兴趣和所长,选择了理科,让父亲的期望化成了泡影。

高考那三天,从考场出来,一看见我,父亲就会递上水壶,里面是冰镇的酸梅汤。我看着父亲那张被晒得黑里透红的脸,就禁不住暗暗祈祷:让我考得好一点吧,我多么想给这个如此爱我的父亲一个慰藉啊!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考得比平时模拟考还差,只得填报了山东大学。父亲并没有说我什么,他只是说,山东老家的亲戚多,有什么事有人可以照顾,他比较能放心。开学时,他和母亲一起送我到济南,离开时父亲对我说:“笑笑,要好好读书,肯用心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的。”

大学的生活让我拥有了很充裕的个人空间,这时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想法就是写小说。

回想高三那段灰暗的日子,我有太多的情绪需要宣泄,于是我构思了一个女孩子从高中三年级到大学期间的故事,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体验,名字叫《一只反刍的狗》,断断续续写了一个学期。但我一直没有勇气把这件事告诉父亲,他是一个对人对事要求都很严格的人,尤其是在文字上。

后来父亲从母亲那里知道这件事,主动提出帮我把关。我忐忑地把稿子拿给他看,父亲一字一行地看完了19万字的稿子,只淡淡地说了句:“还行。”

殊不知,父亲嘴里蹦出来的这两个字对我已是莫大的鼓励。他从来不会在言辞上狠夸我,他说还行,那就一定不是很糟糕。我把稿子投给了春风文艺出版社,这本书后来顺利出版。现在我已经不敢回头再看这本书了,当时自己的很多想法都很幼稚,父亲的那句“还行”,不晓得是否有几分是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偏爱。

大学四年,父亲每次来学校看我,总是看看这,摸摸那,被褥的薄厚啦,房间物品的堆放什么的。天冷时会提醒我:“这垫被好像有点薄,晚上睡着冷不冷,一会爸爸再给你铺上一床。”天热时又会叮嘱我:“电风扇不能通宵吹,容易着凉,尤其别对着头吹,要头疼的。”然后还要我带他去食堂吃顿饭,看看伙食是否够丰富够营养。

大二的时候,我偶然一次突发奇想要给父亲写一封毛笔信。一封几百字的信写得我非常费劲,我把信叠得方方正正,厚厚一沓寄给了父亲。后来才知道父亲被我的这个“突发奇想”感动得不行,还把信贴在客厅的墙壁上,每次有客人来家,惊奇地问到这封信,父亲总会装作很平淡地回答客人:“是的,这就是我女儿给我写的。”当客人羡慕着赞叹他有一个有心又乖巧的女儿时,他嘴上不说什么,神情里却透出按捺不住的得意。

毕业时,由于成绩突出,我被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四年前没完成的梦想,转了一个圈,终于还是实现了。我知道,这是父亲的心愿;而让他高兴,却是我的心愿。

去年,我翻译了一本库雷西的小说《加百列的礼物》,拿到出版后的书样后第一个就送给了父亲。父亲摩挲着书页,一行行仔细地读,末了说:“笑笑,你长进了。”幸福得像个孩子。是的,我总是想做得更好一些,希望他那双紧紧抓着女儿自行车后座的手,可以放心地松开。

第8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一、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存

我们要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我把它看成是写作的基础。更相信,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能写不出作文来呢?

明白了这些,我就有意识的积累学生的语言,首先从课堂入手,我们教材的例文,是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不少还是名篇佳作,例如我们四年级有大作家萧红的《火烧云》、老舍先生的《猫》、丰子恺先生的《鹅》等等,它们语言丰富、生动形象,是学生积累的好场所,我就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熟练背诵,不知不觉中藏于学生心中。接着,课外配合,分层积累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如名言警句、成语、歇后语、对联等等,都是学生在阅读欣赏之后,必须反复吟诵,达到熟记于胸的好材料。但要把握好一个“层”的问题,即,不能一股脑儿地给学生记,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我注意分阶段让他们识记。首先,从最常见的成语开始,一年级上学期学完拼音后,我就天天抄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成语让他们拼读,如平平安安、百发百中、不慌不忙、怒气冲冲等,每天换着花样,加些动作、神态等边读边记。第二学期,就给他们适当积累一些成语接龙,到了二年级就教会其自己动手成语接龙,并背诵。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所以我定期选择时间让学生进行展示、比赛,并学习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效仿它授予荣誉称号有:周冠军、月冠军、季度冠军、学期冠军,发些小奖品或本子,或铅笔、或棋子,根据荣誉的级别给予不同的奖品。后进生呢?我把他们也按周进步、月进步、季度进步等进行颁奖,使其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在名利双收中乐此不疲。

到了二年级,我又把歇后语介绍给学生,先来些浅显易懂的,如“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猫哭耗子――假慈悲”等等,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我又把自还给他们,指导其分门别类记忆,如心情类歇后语、气候歇后语、动物类歇后语等等。至于比赛也参照上面,只是,这冠军要联合成语、歇后语后产生。三年级再引入谚语,四年级名言警句,五年级添上对联,六年级进行大综合,重点放在古诗文的积累上,比赛的内容也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二、重训练,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新课标中说:“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还说:“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像在《火烧云》中第四至六段的构段方式是我们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典范,学了这几段后,我就创设情境:“同学们,现在我们也去看看‘火烧云’”,然后播放录像,让学生观看,接着,让其谈谈看后的感受,再把看到的景象模仿着写下来。俗话说:“熟能生巧。”靠上课这点时间练习是微不足道的,我就推荐学生读课外书,先读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类的书,再读整本的书,如张天翼的《大林小林》、《鲁滨逊漂游记》等等,每天中午是学生看书的时间,每晚临睡前书又是他们的必备佳肴……在看的时候要求做些读书笔记,因为这些材料都是构建作文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必修课。徐特立老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哪一个做学问的身边没有几叠厚厚的笔记本,如恩格斯在写《自然辩证法》时,从读过的书中作了近200本笔记;像他们这样,平时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再经过自己的消化、加工、整合,再加上艺术化的方法,作文时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话可说,信手拈来,下笔有神。所以,我要求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摘录好词佳句、好段,并一定要仿写精彩片断。通过不断地练习,我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慢慢地改变。

三、重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

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和激发学生的好胜竞争心理,精心设计和组织的作文竞赛。对于发表,这是一种高层次的赏识,对学生最具诱惑力。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发表呢?因此,想办法给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机会,可大大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但要使每个学生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创设一份班报,不就人人都可以“发表”了?于是我把想法与学生商量,他们的积极性似乎都很高。我就要求他们写日记,它就是班报的稿源。为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各类文章,我们设立这样几个栏目:1、我的最亮点――是专为后进生设计的,只要他们的日记中被老师划着波浪线的句子,都可“投稿”;2、我的想象――刊载那些日记中的想象作文;3、我的纪实――那些见闻类作文就在这儿安家落户;4、我的描摹――写景状物文就选在这儿。在“二至四”栏中,凡在日记中被老师打“优”的,都可投稿,具体录用哪些,就由编辑成员最后选定适当的篇数。

第9篇:童话故事怎么写三年级范文

父亲就像一直亮着的灯

6岁之前,我一直跟母亲住在农村,而父亲远在北京,当时他正在艺术学院修习文学,只有每年寒暑假的时候才回来陪我跟母亲。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候,父亲总会变戏法似的从身后那只鼓囊囊的旅行包里掏出很多好吃的,还有很多童话故事书、小人书和连环画。尽管父亲很忙,但对我的要求还是会尽可能满足的。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暑假,我想学骑自行车,缠着父亲要他教我。父亲就放下了手头的文章,找了一块空地陪我练习。骑上后,我吓得不敢蹬,父亲就用双手牢牢地扶着自行车的后座鼓励说:“笑笑,别害怕,眼睛往前看,有爸爸扶着,绝对不会摔着。”“你保证不松手?”“我保证。”父亲坚定地说。

吃了定心丸,我总算有了一点勇气。不过可能是太紧张的缘故,我越蹬越快,越蹬越快,生怕慢下来就会失去平衡摔倒,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慢慢停下来。这时,身后传来父亲粗重的喘气声,原来父亲一直跟着我的车在跑,满头大汗的他不停地侧着头用肩膀擦拭着,两只手紧紧地抓着自行车的后座。“爸,你怎么不松手呢?”看到父亲累成那样,我有点心疼。“爸爸跟你保证过,就一定不会松手。”爸爸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1995年,13岁半的我和母亲离开山东,跟父亲到北京生活。当时正值我从初一升初二之际,是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时期,父亲托人让我进了北大附中,正式开学前又给我请了一个家教,专门辅导我的数理化。初二上学期,我考了全班第一名,父亲别提多高兴了,自告奋勇要代替妈妈去开家长会。母亲笑着说:“瞧瞧你爸,比去国外领奖还兴奋!”

父亲对我的期望很高,一直希望我能考上北大或者清华,我对自己也非常有信心。不过高三分科时,受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我从众选了理科,使这个期望化为泡影。由于没有兴趣,又学不进去,我的成绩直线滑落,精神状态也越来越糟。这一切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虽然他嘴上不表达,但在生活中总会给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比如不常做饭的他,会亲自下厨做我喜欢吃的啤酒鱼;在家温习功课时,我身后的小茶几上不知何时就会多出一盘冰镇西瓜;没带雨伞时,爸爸总会第一时间想起,冒雨给我送伞。父亲向来就是这样,不张扬、默默无语地关爱着我。

高考那几天,父亲绝不比我轻松。每次从考场出来,我总会在等候的人群中一眼找到满脸汗水的父亲。父亲一看见我,就会把水壶递给我,里面是解渴的冰镇酸梅汤。看着父亲那张被晒得黑里透红的脸,我暗暗祈祷:让我考得好一点,算是给父亲一个慰藉吧!

然而,世事又岂能如人所愿。分数出来了,我的成绩刚够一本线,在老师和父母的商量下,第一志愿填报了山东大学。我非常沮丧,觉得无颜面对父亲,但父亲并没有说什么。开学时,他和母亲一起把我送到济南,离开时他对我说:“笑笑,要好好读书,是金子在哪里都可以发光。”默默无言,父爱融进生活的点点滴滴

从高中三点一线的军队式生活中解脱出来,我一下拥有了很充裕的时间,我要利用这些时间做点事情,这时第一个进入我脑海的想法就是写小说。我不敢奢望能达到父亲那样的文学造诣,但码字总归是我能力范围内比较有把握的一件事。

经历了高三那段灰暗的日子,我有太多的情绪要宣泄,我构思了一个女孩儿从高中三年级到大学期间的故事,名字就叫《一只反刍的狗》。大约有19万字吧,我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个学期,但我一直没有让父亲知道。我觉得自己的这种书写在父亲眼中必定是幼稚、青涩的,他是一个对人对事要求非常严格的人,尤其是在文字上。

后来父亲从母亲那里知道了,主动提出要帮我把关。我忐忑地把稿子拿给他看,他看完后只淡淡地说了句“还行”。殊不知,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已是莫大的鼓舞。他说还行,那就一定不是很糟糕,我有了点信心。我问父亲投哪个出版社合适,父亲说:“春风文艺出版社好像在出一套校园文学丛书,你去试试看吧。”于是我便投给了春风文艺出版社,后来这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现在再看这本书,发现我当时的一些想法还是很幼稚的。不晓得父亲当初的那句“还行”,是否有几分是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偏爱。

读大学期间,父亲来学校看过我三四次,不过那都是来学校做讲座,顺便来看我的。当时我考入山东大学,校方借着这个机缘邀请父亲担任山东大学的客座教授。父亲每次做完讲座,应酬完校方的接待后,就会独自来到我的寝室,看看这,摸摸那。天冷时会提醒我:褥子好像有点薄,晚上睡觉冷不冷,要不要再铺一床;天热时又会叮嘱我:电风扇不能通宵吹,尤其别对着头吹。抛却父亲所有的名声与光环,我和他只是一对寻常父女。

大四的时候,由于成绩突出,我被学校老师推荐保送到清华大学文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四年前没完成的梦想,转了个圈,终于还是实现了。我高兴,为自己,也为父亲,这是他的心愿。

研究生阶段我选择了比较文学专业,这是一个非常开拓眼界的专业,学起来很有意思。写毕业论文时,父亲看到我抱回来整版整版的英文资料,知道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无奈地对我说:“你好好写吧,英文我懂得也不多。”不过父亲对我的论文进程始终很关心。我在论文里用到了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当父亲看到我在看巴赫金时,他也跟着把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拉伯雷研究》看了一遍,并给我提了不少好的建议。

虽然我的毕业论文因一票之差没能被评选为优秀论文,但我已经很知足了。我觉得这是我给自己在清华求学三年的一个满意交代。这三年里,我在思想上和性格上都慢慢开阔了,圆通了,像一片原本卷曲的小树叶在宽厚的氛围中渐渐舒展开了。

幸福就是父慈女孝,恬淡安康

研究生毕业后,我成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一名老师,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劳动关系学院有两个校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河北涿州,我经常要两地跑,一周在家的时间只有两三天。每到周末,我总会尽可能多地找一些时间陪陪父母。

有时我会鼓动全家一起看电影,有时我又会被他们拉着去郊外采野菜。父亲和母亲尤其喜欢吃新鲜的、没打过农药的野菜。父亲会告诉我哪些野菜可以食用,哪些野菜应该怎么做才好吃。每逢采了野菜回来,父亲就会兴致勃勃地下厨给我们做一桌子美食。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这么自

然,这么恬淡。

有一次,父亲去意大利领奖,我也随行去了,负责帮他看一些会议文件和英文信件。这些年来,父亲收到的国际交流的信件基本上都是我先看,然后在他的授意下一一回复。父亲也会时不时地向我请教,他不会像别的父母一样觉得跟孩子请教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反而我总会被他的虚心弄得有些不好意思。

在我眼里,父亲是一个既坚强又温和的人。他热爱家庭,他能用最棒的语言写出最棒的小说,但他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记得有一次我跟父亲去参加一个活动,父亲发现我稍微有些驼背,就轻轻地推了推我,尽管这只是个很细微的动作,但有心人看在眼里,便体察出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他们对我说:“笑笑,看你爸爸多疼你。”是啊,我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曾有记者让我评价我的父亲,我说父亲很好,其实用“很好”两个字来评价他,我都觉得不够妥帖。

当我第一次把男友带回家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没有过多的表示,对男友不冷不热,不咸不淡。男友很忐忑,偷偷问我:“你爸爸是不是不太喜欢我?一个‘好’字都没说!”我笑着说:“我做了我爸二十多年的女儿,好不容易才混了个‘还行’,你来吃一顿饭就想让他说你‘好’,那你可把我爸想得太容易了。”男友听后也笑说:“是啊!感情内敛的男人通常比较可靠,你没发现这点我跟你爸挺像的?”

父亲事后也没有过多地评价过男友,但他不反对我们交往,我知道这就代表父亲接受了他。后来还是母亲私下里跟我透露,父亲观察了他很久,结论是:综合来看,他是个可以托付的年轻人,可以放心地把我交给他。也许从那天开始,父亲才意识到我真的长大了,可以对我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