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自媒体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汉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
一、新媒体运营的涵义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可谓是高频率词汇,但人们对新媒体的定义则是众说纷纭。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新媒体”自然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是伴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的统称。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手机媒体的不断更新,以及其他媒体的发展则为新媒体提供了技术支持,技术是新媒体的核心。因此,新媒体的定义具有时间性和技术性。而新媒体运营,则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产物,新媒体运营通过以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要自媒体平台,为大众推送丰富的文学阅读、创意广告、视频,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惊人的更新速度、全面的文化素材、创意的广告文案等,抓住大众的视线,成为大众获取资讯、日常阅读、消费导向的重要手段。
二、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才需求
新媒体运营人才主要指能够完成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大众或“粉丝”提供优质、有高度吸引力的传播性内容的人才。余红教授的调研显示,社会最需要的新媒体人才前三名是:后台研发(26.25%)、文本编辑(11.57%)、产品经理(11.36%)。笔者从智联招聘搜索有关“新媒体运营”等相关招聘信息,综合2017年7月招聘信息,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各大岗位需求达525人,而新媒体运营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北京则达13798人。通过整理相关招聘信息,本文将新媒体运营人才的需求按照职位类别和职位类型进行分类。职位类别:文本制作与编辑;视频制作与编辑;客户维护;数据分析;技术维护;活动推广。职位类型:专员;编辑;助理;主管;总监;经理;策划。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对不同岗位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整理,见表1。根据以上表格显示,“文本制作型”新媒体人才需求最多,占到33.9%。新媒体的内容制作,虽在部分内容中具有“新闻”属性,但目前大多数内容制作以转变为信息或资讯为主。新媒体运营人才从过去面向新闻受众的“新闻采编”岗位走向面向新媒体用户的“内容制作”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要想制作的内容被关注、阅读乃至转发,就需要深谙社会化媒体平台传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去制作内容。大致来讲,内容制作型人才主要为各种组织或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提供内容。由此可见,具备较好文字撰写功底,同时拥有较强的文案策划能力的人才是市场的最大需求。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分析
(一)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设置实用性低
秉承着传播文学文化的优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依然保持着“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概论、文化概论、基础写作”等传统教程。学习内容比较单一。而现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人才而是多元化人才,纯理论的教学模式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应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样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缺乏文理渗透、宏观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不能够满足现今社会对知识人才的需求,以及限制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化。传统教材使课堂枯燥乏味,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不再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课堂教学内容不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对目前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调查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课题研究创新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当下,颇有经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出生于新媒体发展不够完善的时代,自身对新媒体不具有敏感度。并且,以往传承的理论思想,依旧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起重要影响。这些因素影响了教师对于新媒体环境的感受能力、融合能力,阻碍了创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毫无创新特色。故而,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之上,教师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或照本宣科,或将课本知识通过PPT或视频放映出来,虽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并无改变和发展。这不仅与学生心理需求形成冲突,而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思维逻辑的拓展。
(三)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根据近年来汉语言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本专业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足专业人数的二分之一,事业单位汉语言专业岗位需求同样呈下降趋势。尽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宽、出路较广,文秘、广告策划、编辑、记者、公务员、教师等岗位均有大量就业选择,但课程设计的不足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出现脱轨等问题,学生对本专业的就业信心低,兴趣低。同时,该类岗位的替代性强,譬如,编辑、记者、广告策划均存在极大的竞争。本专业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对市场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纷纷转向其他岗位发展,导致该专业的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企业级社会岗位对理工科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这无形中也给文科专业造成压力。
四、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面向新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
随着新媒体运营的发展,编辑、策划等岗位的需求将持续增加,通过在校期间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各类文学知识的积累与探究,对文章内容的编辑能力、策划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该类岗位存在先天的专业优势。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融入新媒体相关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出路。
(二)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相关课程有高度兴趣
对福建省几所普通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抽样学生达5000人,在回答我们提出的“是否对新媒体运营相关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时,92%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新媒体运营已成为当今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个企业的文化传播、产品的宣传、企业客户的维护等,都离不开专业的文案编辑与策划。学生们认为若是能够在校期间有该方面知识的积累,在未来的就业中,将树立更高的信心,形成核心竞争力。新媒体运营的编辑与策划重视创意,符合当代学生的兴趣。
(三)国家教育研究的支持与推广
2014年1月15日,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了全国“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简称“新盟”),为全国高校新媒体教育与人才培养领域搭建起重要的交流协作平台。“新盟”将广泛吸纳全国各高等院校新媒体相关系所、专业、方向的管理者、学科带头人、教师、科研人员加入,共同推进中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目前已有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的85所高等院校、95个院系的230位教师加入“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
五、面向新媒体运营扩展专业科目建议
(一)立足专业,探求新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更为人所重视,作为该专业的学生,应当承担起传承中国文化的责任。但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应与时俱进,展望未来,在新的时代下,树立新的目标,应了解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确保汉语言专业能够学以致用,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
(二)设立新媒体专业课程,实现产业对接
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写作功底及语言文字功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应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延续传统的写作教学基础之上,增设“新媒体概论、网络技术、网络语言”等新媒体专业课程,将二者融合,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掌握传统的写作文化,而且对新媒体有一定的专业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性,而是多向性。自媒体运营和发展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相应的实践对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运营平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了解大众需求,从而作出相应的革新。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课程偏向于文学理论方面,教学方式也偏向于文本解读、照本宣科的原始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必要途径,只有理论学习而无实践基础,则不能满足现今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性教学,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大范围地了解当今市场的发展及变化,从而掌握社会需求发展方向、发展动态。通过运营公众平台,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加了解大众及“粉丝”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数据化分析,从而能够使其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该专业的学生开拓创新。
(四)重视网络,发挥创新思维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网络数据、信息对大众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形成,使大众都有抒发自我、满足自我的途径,新媒体“快捷性、互动性、大众性、传播性”等特点使信息海量化、碎片化传播,大众通过搜索引擎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信息进行精确式搜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思维无疑是一个挑战。为了满足大众需求,提供优质的信息来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维,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需求调研与专业培养[J].现代传播,2014(2):134-138.
[2]赵子忠.行胜于言———高校新媒体教学联盟[J].中国传媒科技,2014(3):14-15.
[3]石慧.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14-315.
[4]王文丽.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向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转型的思考———以铜陵学院为例[J].铜陵学院学报,2016(4):98-101.
[5]王威.“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建设探析———以《新媒体可视化》课程为例[J].新闻传播,2014(17):50.
关键词: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就业;互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7-100-03
一、媒体类专业及媒体类人才的“新”特征
媒体类专业可分为传统媒体类专业和数字媒体类专业,传统媒体类专业包括新闻与传播学下属的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等专业,数字媒体专业是基于数字化网络媒介平台而设立的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与其他专业教育相比,媒体类专业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知识结构的变易性。受媒体技术革命的影响,媒体从以印刷技术为主流的报纸媒体、以电子技术为主流的广播电视媒体、发展为以数字技术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格局也呈现为从新闻专业向广播电视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跃迁,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也相应地具有与时俱进的变易求“新”的特征。
(二)知识类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正是由于媒体类专业的技术规定性,决定了媒体类专业由文学艺术、传播学理论向兼具技术和艺术,并向整合心理学、哲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转移。专业人才既需要掌握宽广深厚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具有现代高科技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意能力,因此,媒体类专业人才的知识体系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征。
(三)知识转化的时效性。某种意义上说,媒体类专业永远都是“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基地,它既要求人才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要求人才的知识能力迅速转化为产业创新能力。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是媒体产业的动力源,其所具备的创新能力素质对行业发展有着引领作用。其创新能力体现在与时俱进的“新”技术能力和“新”艺术创意能力上。
可见,“新”是媒体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特征,“新”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与艺术创作能力、“新”媒体理论研究能力、“新”媒体文化创意能力与“新”媒体行业前瞻能力构成的综合性实践创新能力是媒体类专业人才核心素质。
二、国内外基于就业导向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一)国内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自1996年清华大学开设了新媒体研究专业和“新媒体研究”课程,特别是2004年,浙江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为代表形成了相对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开设信息艺术概论、信息图表设计、动态表达基础、数字动态设计表达、互动媒体设计、脚本语言基础、数字影音设计、信息设计方法、信息结构设计、界面设计、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新媒体艺术、信息设计、交互技术、设计社会学等课程。人才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信息产业、动、漫与游戏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影视动画、数字娱乐、网络游戏)、交互界面设计、移动通信应用服务、多媒体应用与内容制作、公共信息设施设计、新闻和娱乐媒体、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媒体艺术机构等。其人才培养创新性体现在超前的理念和前沿的课程,如人因工程与可用性评测等特色课程。
2.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该校国内首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填补了中国高等教育相关领域的空白。该专业下设三个方向:数字影视制作方向、网络多媒体方向、游戏设计方向。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在影视特效艺术以及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高级专门人才。偏重艺术实践,就业导向型,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3.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是,使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开发与设计制作的基本训练,具有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以及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就业方向包括影视、动漫制作和电子游戏企业,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电视台以及其他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企业。该专业科研实力雄厚,有一个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注重IT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上三所高校的媒体类专业培养方式各有特色,对于创新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重视媒体设计思想及视觉传达的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则偏重实务及从实践中创新,作为科研型的浙江大学则重视技术工具的创新运用能力。三种培养方案对于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艺术主导型的院校通过艺术创意培养推动了媒体设计理念及其艺术化表达的创新;二是应用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实务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后推动了媒体技能创新;三是科研主导型的院校通过基础研究推动了媒体领域的技术革新。
(二)国外高校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比较而言,国外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长,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养体系。我们选取麻省理工学院、普渡大学、包豪斯大学等著名高校相关专业为例:
1.麻省理工学院传媒艺术与科学系:该系属于建筑设计学院的一部分,它分博士、硕士和本科公共课三个层次来进行数字艺术教育,强调科研和实践。所有研究生都参与媒体实验室工作和获得资助。培养高端的媒体人才,为科研院所及尖端领域提供数字艺术人才。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闻名于世。独特的实验室模式,使科研和实践创新能力并重。
2.普渡大学计算机图形技术系:该系将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互动多媒体、动画技术、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可分别授予理学士和硕士等学位。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美最好的电脑图形业界的参与者、管理者和领头人。毕业生因过硬的技术本领,深得就业市场的青睐。重视计算机技术在图形图像领域的深度创新运用。
3.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该学院有三个专业,即媒体(经济)文化、媒体(艺术)设计与媒体(技术)系统。媒体文化、设计与技术一体三面,构筑媒体人才全面的知识结构。文化、设计与科学三位一体的媒体学科架构,是媒体学科上的创新之举。设置众多的项目课程。文化素质与科学技能并重,以项目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精湛的技术与大师思维。
以上可见,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渡大学为理工科院校提供了一个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很好的借鉴,前者的实验室模式以及后者在电脑图形领域的特色研究,都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包豪斯大学的课程安排注重对学生项目
设计能力的培养,“项目课程”的分量非常重,学分也非常大,是包豪斯大学媒体学院的重要教学计划内容,强调在“做”中学习的“项目课程”对增进就业助益颇大。
三、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就业互动机制的个案分析
在国内高校新媒体类专业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媒体技术,与艺术系(以下简称“媒体系”)自2000年建系以来,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完成了由“传播学”向“媒体技术与艺术”专业的转型,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增进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的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结构,二是创新型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机制。
(一)建立面向就业的动态培养计划体系。2004年媒体系对培养计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在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影视制作类课程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计算机类课程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他综合类和基础理论课程都有所增加,其中类似《C++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体现了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这一次培养计划的调整,对学生的就业导向和增进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运用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媒体系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通过对SPSS统计软件频率分析所取得的图形化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培养计划的角度来看,IT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教育机构(考研、在高校任职或任教)这三大类型基本上是培养目标所指向的范围,最近几年七成左右的毕业生流向了这三种类型。第二,从2004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从事IT业者为零,到所占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吻合了媒体系培养目标从传统媒体逐渐向数字媒体转变的思路,也可以看出课程调整提供给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就业有较大的影响。第三,硕士毕业生IT业从业者呈波动上升趋势,2008年(占总毕业生数的1/3)和2009年(占总毕业生数约1/4)明显高于2006年和2007年所占比重。显示了数字媒体行业渐次成为媒体系的主要毕业去向,这与媒体系的培养目标吻合。第四,广播电影电视业就业人数近年基本上呈收缩的态势,而广告业历年所占比重都不大,并非媒体系毕业生的首选行业。一方面,由于偏重技术的数字媒体广告职业被划归到IT业;另一方面,传统广告业所要求的设计和策划技能并非媒体系教学计划所专注的目标。第五,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职业类型所占比重较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经过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被纳入到既定轨道,培养计划对初次就业流向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媒体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04届至2008届从事IT业的本科毕业生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其中x轴为时间轴,y轴为IT业就业者占当年总就业人数的百分比。为了简化回归系数,将年份自变量x转换为1-5的等差数列,最后得到如下回归曲线。可以看出前五年的IT就业基本拟合三次方程模型,在这五年内媒体系的IT业就业学生增速呈先慢后快的增长趋势。
从图1可见,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人才培养计划的调整与学生的就业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创新的内容对学生就业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就业的流向指导着培养计划的调整。
2010年媒体系针对三网融合的就业市场进行了第二次大的调整,实行以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媒体类人才培养计划:第一,在2010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其中计算机类占比29%,比重明显加大(增加10个百分点),而影视制作类占18%,压缩了9个百分点。这些变化是系教学委员会根据数字媒体技术就业市场反馈调整的结果。第二,除了计算机类和影视制作类的变化较大,其他四种类型保持相对稳定,增减在5个百分点以内,但是课程安排有了一定的变动。为了适应数字艺术发展的需要,美术类课程在2010年的培养方案中增添了“数字表现技法”课程,艺术理论类课程新增“心理学与接受美学”、“网络虚拟艺术”课程,补充了从传统艺术向数字媒体艺术转变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第三,为了区别于计算机系、艺术系的培养方向,媒体系在加大计算机类课程比重的同时,却没有削减艺术方面的课程比重,这是保持媒体类专业艺术特色的举措。2004年艺术理论类与美术类课程的总占比为20%,2010年这两门课程的总占比为21%,艺术理论类10%,美术类11%,增加了一个百分点,说明重视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也重视学生艺术素质的养成。
(二)建立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增进就业机制。技术开发能力和艺术创意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一种前沿的视野,以项目带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是增进就业的途径之一。媒体系以国家级、国家部委及省各级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参与2010上海世博会黑龙江省网上虚拟体验馆、非接触式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于数字仿真模型的网络舆论引导规律研究、古代孔庙祭祀的数字化复原研究、虚拟博物馆藏品数字化三维展示系统、基于动作感应技术的虚拟现实空间交互研究、与黑龙江晨报合作成立新媒体形态设计联合实验室等项目,为学生技术创新与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高平台,可以使学生的创新研究站在研究的前沿,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战略意义。具有良好创新素质的优秀毕业生先后进入到百度、华为、中兴、腾讯、奇虎、新浪、盛大、水晶石等新媒体领域,在手机、数字电视、网络媒体三网合一的时代,站在了行业最前沿。
四、结论
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之间是一个互动的机制,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其一,由于媒体专业的特殊性,面向就业的媒体类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结构,随着就业市场的需求即时调整创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其二,面向就业市场的创新性教学内容设计,不仅增进就业率,还能提高学生就业的平台。高平台的就业去向又增强了在校学生实践创新学习的热情。其三,正确预见就业市场的动向,是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的关键。其四,以前沿性实践创新项目、校企合作项目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先进理念和创意能力,使之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可以成为行业先锋。诚然,在探讨媒体类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就业问题中,还有许多更复杂的因素需要考虑,但营构动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与就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媒体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一环。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33.
[2]叶福军,潘瑞芳.浅谈我国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建设状况[J].新闻界,2010,(5).
[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tsinghua.省略/pubHsh/.
[4]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官方网站[EB/OL].http://animation.EUC.省略.
[5]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EB/OL].http://cs.zju.省略.
关键词:数字媒体 视觉表现 设计 多元化 综合化
中图分类号:J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104-02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了数字信息化社会。数字化信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艺术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视觉传达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数字信息时代的冲击和影响:原有的表现形式由二维向三维和四维延伸和发展,而呈现载体也由传统媒体转向更为广阔的数字媒体。数字化信息时代改变了视觉设计的传达形式和艺术理念,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设计语言。在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视觉设计必须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
一、自媒体的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出版的《自媒体研究报告》中,在这份报告中,美国人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We Media”(自媒体)这一概念,并作出如下阐释:“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而国内有关专家则将自媒体定义为,“私人化、平民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邮件、手机、博客等现代化传播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特定个体传递信息的新媒体。”
从国内外对自媒体的阐释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专业化的传播方式不同,自媒体的传播形式更加平民化和自主化,传播内容时更加注重的是普通大众的主导与参与,是一种兼具提供信息生产、传播,公开性与私密性并存的传播方式。因为没有传播主题和传播空间形式的约束,因此自媒体的传播内容更加丰富,发挥空间也更加自由。同时,传播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微信、微博、博客、电子邮件等都可以作为自媒体内容的展示平台。
二、视觉设计的特点
视觉设计是当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视觉效果表现的冲击力,吸引并引起受众群体的注意,进而实现信息传达目的、增强印象的设计图像生成和交流活动。根据有关心理学调查显示,人类对信息的接受途径85%来自于视觉,因此研究以传达信息为最终目的的视觉设计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视觉设计的概念最早流行于上世纪60年代,当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印刷美术设计已经不能满足包含影视图像在内的信息传播时,视觉设计应运而生。与传统设计不同,视觉设计是以文字、图形、造型等视觉符号向受众群体传播信息,它同时具有设计和传播两种功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视觉设计的表现空间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四维等多维空间发展延伸,表现和传达方式由静态转为更加立体的动态空间,同时,传达媒介开始由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化。
三、自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新机遇
人类的视觉识别特点决定了接收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更多是通过视觉,而快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则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表现形式,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设计表达手段和传播途径,同时也为受众带来了更加丰富的信息接收方式和更加新鲜的视觉享受和审美趣味。
1.网络媒体成为视觉设计的新载体
与传统媒体对比,网络媒体具有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多样化、容量大,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受众的注意力,人机在线互动性强;同时,网络媒体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传播特点,更加容易被受众接受。这些优势和传播特点,不仅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对传统媒体和依托于传统媒体的广告业、印刷业带来巨大冲击和压力。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对设计行业介入的不断加深,一名优秀的视觉设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各种软硬件技术,还要熟悉掌握网络媒体的视觉表现形式和语言,才能创造出符合网络时代的网络视觉设计作品。
2.网络媒体为视觉设计带来机遇与挑战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信息的传达。与传统媒体相比,传播形式灵活、设计手法多样的网络媒体显然更适合视觉设计的表现和发展。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视觉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和广阔:传播形式越来越灵活,设计方式由单一静态的表现形式转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于一体的视觉呈现。互联网时代动态化的视觉设计带给受众不同于传统传媒的全方位、多感官的视觉体验,既拓宽了视觉设计者的思路和表现形式,也给新时期的视觉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网络技术促进了视觉设计新的表现手法的形成,而视觉技术也促进了网络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四、自媒体展示平台的视觉设计特征
(一)编排方式灵活自由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方式上实现了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显示多个或多层信息,同时浏览者可根据浏览的需要显示屏幕内容或显示尺寸。浏览者根据个人阅读习惯和喜好,对同一个信息或多组信息进行阅读和比较。在实现了传统媒体新闻的有效表达的基础上,自媒体视觉设计又结合网络特点和信息内容发展了独特的、灵活的编排方式。
(二)图像的视觉张力强
与传统媒体重视文字表达不同,自媒体的视觉设计经常运用能快速吸引大众眼球的背景图片和颜色鲜艳的色块。这些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图像之所以能快速引起受群体的注意力,不仅在于它们使自媒体的画面充满了张力,还在于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唤起受众者的互动体验,使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以各种具有视觉张力的图片、图形快速引起受众注意力,使其对信息产生兴趣,是自媒体信息传播的一种常用方式,并且随着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而在自媒体设计中被应用的越加广泛化。
(三)信息表达简洁化
与传统媒体设计重视内容的深度和延伸性不同,在信息海量化的数字化时代,“少就是多”是视觉设计师一以贯之的做法。从大量化、同质化严重的信息中提炼出最精炼、最具有意味的内容给予最简单化的设计,不仅是减轻网络传送负担的需要,也是自媒体视觉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叙事方式动静结化
数字化媒体的阅读方式与传统媒体相同,即都以视觉呈现为主,但在表现方式上却多用与日常生活经验相似的影像进行信息传播,信息呈现空间也由静态转化为能与受众群产生互动的动态空间:受视觉识别系统的影响,人们在接受信息速度上,动态的视觉设计显然要优于静态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自媒体视觉设计以时间和空间同时呈现的叙事方式,不仅是传播信息并达到预期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也是视觉设计形态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信息传达即时更新和互动性强
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信息选择的同时,也为媒体的视觉呈现提出了更快的要求。在自媒体环境中,受众群多通过视觉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因此设计者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视觉效果,还要根据不同信息的内容及特点,对视觉要素加以调整和修改,以便呈现的图像与传播新信息更契合贴近。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海量化和同质化的特点,也使信息视觉呈现更加的丰富和复杂,为了能吸引受众者的注意,使其在浏览网页时能对者的信息产生兴趣,视觉设计必须依据新闻特点进行快捷而完善的导航设计,提供不同角度、足够吸引的链接,帮助受众在各个网页浏览跳转进行选择时,在视觉上对者提供的海量信息在视觉产生好奇和清晰的视觉接受。
建立在发达的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自媒体,在传播媒介上具有更加人性化、个性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意味着受众对媒体传播的信息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而是多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自。而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受众在接受和阅读信息时,更多选择自媒体的重要因素。
(六)呈现方式多元化
目前数字化媒体呈现信息的视觉方式主要为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这些具有个性的传达方式,不仅丰富和满足了受众对传播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审美品位,也改变了数字媒体的视觉设计方向和形式表现。与传统媒体重视图文形式的表达不同,网络的视觉设计更注重通过视觉传达的艺术规律,运用更加先进和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创造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的视觉空间,帮助受众从网络信息中获得艺术想象和视觉审美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媒体的视觉设计在表现手法和传达方式都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表现。本章节研究和分析的六个特征在本质区别与传统媒体的视觉设计,但同时又为新媒体的视觉设计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为借鉴,同时又促进了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发展和创新。
五、结语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视觉设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因此,视觉设计与数字化媒体之间始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自媒体给了视觉设计更加丰富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它又影响和约束着视觉设计的发展;视觉设计的本质永远都是为了实现信息传递,传达媒介始终无法离开媒体,而它的表现空间又是媒w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何在数字化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保持视觉设计的活力,促进视觉设计表现形式的创新,将是未来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金.数字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D].燕山大学,2011.
[2]王海波.新媒体影响下的视觉传达设计与电子输出的对接[J].大众文艺,2013(8).
[3]高娴.新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20).
[4]刘云玲.新媒体视觉传达的特征理论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
[5]蒋运生.网络媒体的视觉传达设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
关键词 电视媒体缺陷;网络媒介融合;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04-02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网络占据社会各个角落,广播电视行业的传统地位受到极大冲击,而处于我国广播电视制度底层的地市级电视台的生存空间则更加狭窄,在一次中国传媒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的一位教授用三个自来形容地市级电视台现状,自产自销、自娱自乐、自生自灭,这确实是目前地市级广播电视所面临的现实危机和尴尬局面。地市级广播电视台需要分析自身条件、外部传播条件、网络环境等特点,运用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方法使上诉三者结合,探索一条在网络条件下的新型发展之路。
1 地市级电视台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在不断弱化
2013年7月17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4397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今天互联网的交互性和个人化的发展势头席卷全球,传统主流媒体的地位正在沦陷。
与一般网络媒介相比电视媒体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主要有以下方面:1)电视媒体受收视环境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而网络媒介随着移动通信工具及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体现出明显的优势;2)电视媒体所播出的节目一般费用较昂贵,制作成本高周期长,播放费用高。地市级电视台还普遍存在传播地域受到严格限制,传播范围仅限于本地,广告社会服务等诸多业务限于一地之内,无法比肩网络的广泛性传播;3)处于严格的制度控制下,受上级管理系统和同级政府多种因素限制,电视自主性创新寻求突破遭受的阻力更大,网络环境相对自己网络媒介形式多样,经营灵活;4)政府喉舌的定位使电视台会议新闻较多,内容缺乏多样性,政府公信力的降低转换为对电视台信息的不信任,网络媒介信息多样、生动活泼,时效性好,地市级电视台内部传统体制较多,节目创新性不足。
2 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要加快新媒体建设的步伐
在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下,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与网络媒介的创新性融合成为必要。建设自己的网站,抓紧与新媒体融合和发展非常重要,依托广播电视多年发展中积累的音视频素材,采编、主持、技术等新闻从业人员队伍,权威的官方资讯等广播电视网站建设的独有优势,地市级广播电视台要加快向多终端、多形态、多向传播模式转型。
地市级电视台应该与大型门户网站、地方网络论坛等网络媒介合作,发挥自己在采编能力上的优势,通过出售节目或者参股分红的方式,将节目交给网络媒介,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方便快捷、高关注度和高回馈率的优势自己的声音,在广播电视信号覆盖之外新增加网络覆盖。
1)举办各类活动已成为当前许多媒体获得经营收入的方式,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一定要把纸媒、广播电视、网络等载体搭载到一起,借助网络等平台,实现台网联动,扩大活动与网站本身的影响力,提升媒体品牌;
2)使广播电视与网络优势互补,建立广播电视网站的权威性。要将地市级的优质广播电视节目整合成为内容提供商,通过网络平台来扩展受众,扩大影响与覆盖,特别在重大新闻事件、重大新闻报道中要实现网台互动,弥补地市广播电视地域传播的限制的劣势;
3)合作开发无线增值业务。要以“三网融合”为契机,以手机音乐、手机购物、手机视频、手机动漫、手机阅读等形式不断拓展新增值业务,延伸广播电视的产业链,使广播电视网向家庭物联网迈进;
5)开放广播电视台影视资料库在网站上进行有偿分享广播电视台资源如历史视音频资料、节目制作花絮、主持人记者等的工作影像等均可在广播电视网站上向网民开放,有些甚至可作有偿开放,这样既能增加网站收入,也能增加电视台的影响力。网络形式也可借鉴当前网络媒介的一般形式,即小视屏,一个大型节目也可以依据需要分为若干短时间小视屏,配以较为吸引眼球的标题,以增加点击率。
3 地市级电视台转型的策略
1)全面实施“台(报)网一体的战略。电台、电视台和报社之间要加强横向联合合作,扩大主流媒体整体的影响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的路子,探索创建多元化盈利模式,要以内容生产为核心,配置好我们的频率、频道资源、节目资源和人力资源,让资源成为传统媒体保持“魅力”的有效办法;
2)加快全媒体人才培养,抢占新媒体平台。随着多媒体的融合发展,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首先要建设一支具备全媒体战略思维和意识的领导干部队伍,同时要建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全媒体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传统主流媒体记者编辑队伍的全媒体化转型;
3)坚持做好地方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是地市级媒体的立身之本,要坚持打好地方牌,推进频率频道的专业化建设,避免节目的同质化,专注做地域的、本土的、个性的节目,培育本土受众对我们的忠诚度,发展我们独有的消费群体和市场;
4)要根据新闻生产流程构建新型管理流程。要通过搭建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对内容生产流程进行重造,实现总台所有编辑、记者对新闻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和互动,其生产流程应该按照新闻信息采集、制作、编辑、报审、播(刊)出等一系列功能来划分,如设置新闻采集管理中心、制作管理中心、审查管理中心、播控管理中心等,扁平化的管理更有利于资源共享、多媒体协作、形成合力;
总之地市级电视台在网络条件下发展必须借助网络手段,通过媒介融合充分认识自身条件,扬长避短,积极学习研究新媒体的运作模式,大胆开展合作向外探索发展,同时国家应该给予相应的制度设施方面的支持,使地市级广播电视台在新的网络条件下仍旧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吴云.论新旧媒体的竞争与融合.暨南大学,2006.
[2]陈玉鹏.央视布局新媒体.互联网周刊,2006(12).
[3]晓明.传媒研究和传媒初中的现状与问题[J].现代传播,2002(5).
博雅助教服务团队负责人,2001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2008年后开始研究苹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
在北京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进程中,孕育出了这样一些来自社会的人员,他们扎根于学校、服务于课堂、成就一线教师、推动教与学方式变革,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提供精细化的服务和支持。他们有着热切的教育情怀,并在长期帮助中小学开展信息化教学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了将技术融入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对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和“常态化应用”有着和他人不一样的认识。如今,他们的服务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开展能有机融为一体,得到了很多学校的认可和好评,他们的服务也正从首都北京走向全国。夏长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他带领着博雅助教服务团队致力于在中小学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服务。
夏长胜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从2001年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数码媒体专业教授《操作系统及网络》课程为起点,帮助学生奠定数字媒体基础知识,2008年以后开始研究苹果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转向为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工作。他拥有近20年的苹果从业经验,从事十余年教育教学应用推广服务工作。正是他对教育服务工作的执着,打造了一支高效的教学支持服务团队——博雅助教服务团队。
自2009年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开展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未来项目以来,博雅教育支持助教服务深入学校,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教育教学服务实践进程。2011年,他们又开始更广泛地支持学校基于平板电脑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项目的开展,逐渐辐射到首都北京及全国的其他学校,如白家庄小学、和平里九小、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丰师附小、传媒附小等学校。他们的服务触及学校核心业务——课堂教学。工程师们的服务内容也发生了悄然的改变,开始从技术支持服务逐步转变为向师生提供数字化学习工具并帮助解决教学问题,延伸到支持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整合工作,使工程师们逐步转变为教育技术工程师的角色。
在扎根实践的基础上,博雅开始研究利用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应用方案,研究基于平板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各种应用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教学应用平台软件,结合助教服务的支持,探索建立平板电脑数字化学习环境,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的学习体验、更为方便和开放的知识获取及分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为各类创新性教学模式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提升教师们的教学效率,创新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分类,制作,
多媒体技术则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传送和贮存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中,使课件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1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结构类型、生成型结构、智能性结构三类,根据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多媒体网络课件可分为:
(1)课堂演示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型。在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环境下,学生利用学生工作站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如目前流行网络课件多数就是这种类型。
(3)专业技能训练型。主要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课外学生检索阅读型。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资料的检索或浏览,以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如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及各类图形、动画库等。
(5)教学游戏型。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6)模拟型。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2 多媒体课件的跳转关系
课件常见的内容组织结构方式有:线形结构:学生顺序地接受信息;树状结构:学生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树状结构由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网状结构:也就是超文本结构,学生在内容单元间自由航行,没有设置路径的结束;复合结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航行,但同时受主流信息的线形引导和分层逻辑组织的影响。
线形结构组织信息的课件就像传统的教科书,是按单一的顺序编排的,阅读时顺序性强,灵活性差。多媒体采用非线形的网状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导航系统任意地跳转到某个单元内,也可以进行联想检索,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目前的课件多是以这种网状组织结构来组织信息的。
3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多媒体课件总体要求内容简洁明了、交互性好、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1)布局要简洁明快、突出主题;(2)颜色的搭配要合理;(3)对象的逼真程度、科学性要高;(4)配音的选择要恰到好处;(5)根据课章内容需要适度运用动画;(6)内容的呈现适度直观 根据学生的思维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余地。 4 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制作流程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软件的一个特例,多媒体软件开发的通用模式是由多媒体专家 Brian Blum提出的,是一种以分析、设计(指导设计与交互设计)、测试与评价四个层次的开发模型,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总体方案设计
一个教学课件的开发决策制定之前,要对需求、课件所实现的目标及制作课件的物资条件有一个系统的分析,以解决是否开发,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开发后是否易于普及和提广。分析之后,就要做出总体方案的设计。总体方案的设计是确定教育思想能否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的问题。因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在整个课件的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件的总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尽量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有机地集成,来形象、生动地反映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的设计
多数的课件仍按照传统教学的节,将课件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又分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各知识点采用的媒体素材形式,页面的设计等也属于课件的设计范畴。课件设计的结果为课件脚本,在后面还要具体地讨论。
(3)课件的制作
在脚本设计好后,就可以制作课件了,其步骤如下:
①素材的选择与设计;②选择开发工具;③制作多媒体课件;④多媒体课件的网上;
④测试评价。
课件测试、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项工作实际存在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实际、脚本设计和软件编写的每一个阶段。课件评价基本从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教学过程控制、文档提供等方面提出课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
(5)出版发行
课件的推广与使用是很重要的。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出的软件不使用或使用范围小,无疑是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5
【2】蔡自兴,徐光,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网络直播;新闻报道;虚拟现实;UGC
一、新闻网络直播的应用与创新
直播的形式最早产生于广播行业,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直播开始涌现。视频网络直播是通过互联网对某一事件进行同步播出相关影像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网络直播所体现的互动性的社交体验,即受众与受众之间或者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网络直播成为更受到大众青睐的传播形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14亿,较2015年底增加1000万。
随着大众对直播形式的接受度的提高,传统媒体开始尝试将新闻信息等内容融入到网络直播中,让网络新闻直播成为直播行业中的新热点。
(一)新闻网络直播的应用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4G网络的普及,观看网络视频直播的受众数量在不断的增加。而在众多的直播视频中,以看重时效性与交互性的新闻视频最为受到关注。移动直播视频与新闻报道的相互结合带给用户优质的信息体验,同时也带给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新思维。作为全球第一大社交平台的Facebook,也加入了移动直播大军,推出视频直播服务LiveVideo。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移动视频直播模式下的新闻报道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包括BBC、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在内的传统专业媒体都纷纷入驻LiveVideo。例如,2016年3月,BBC就通过Facebook Live对欧盟与土耳其的峰会新闻进行直播报道,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体验。这则新闻直播一共有12万多人在线观看,并收到1400条评论。相比于其他报道模式收到的几十条甚至几条评论,直播具有的强烈现场感、不可替代性以及即时互动性等特点,使它的影响力明显高于其他新闻形式。据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3月至6月,BBC和纽约时报在Facebook上直播就超过99次,今日美国超过19次。由此可见,将新闻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传播出去,即是对当前媒介融合趋势的正确判断,也是对传统媒体自身优势的准确认识。
(二)新闻网络直播的创新――VR技术的融入
互联网直播在满足了人与人之间的跨屏互动的同时,又在延伸人类五官感觉上进行探索,而VR技术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一需求。VR即虚拟现实,简单来说,VR技术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模拟输出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的空g,生成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位的感知,反馈到受众的五官上。同时,受众的身体行为,例如头部转动、姿势变换等也会生成相应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所强调的是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的体验,让受众产生一种亲身经历虚拟世界的体验。
“VR+直播”并不是偶然的尝试,而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结合。根据艾瑞针对用户未来最期待的VR用途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网民中期待用VR看视频的用户占据最大的比重,达到51.1%。所以将VR技术与网络直播结合在一起更加符合受众的期望,更具有吸引力。在VR与视频直播特性方面,无论是网络直播还是VR视频都强调的是交互式的互动体验,让受众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变成如今的主动参与者,打破了空间和距离上的界限充分实现跨屏互动的可能。另外,VR直播的产生弥补了广大观众不能去现场观看的遗憾,最大程度的让受众能身临其境。VR直播不同于平面直播,它是一种全新的直播互动模式。
VR直播给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带来新的契机,它既具备了VR技术的沉浸式的虚拟现实的体验,又吸收网络直播的实时交流互动的特性,使得它比起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更具有吸引受众的能力。例如,在两会、G20峰会期间,中央电视台、人民网、凤凰网、新华社都采用最新的VR技术对会议进行报道。将VR技术融入到新闻网络直播中,全景拍摄与全景直播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使得观众从新闻事件的观望者转变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
二、新闻报道与网络直播融合的优势
(一)互动交流体验,增强新闻参与感
网络视频直播凭借着其具有的互动交流的特性成为时下火热的领域。根据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网络视频观众中有75.1%的人表示在观看网络视频的时候会关注弹幕,而在这些关注弹幕的人当中,47.3%的人理由是因为想与其他的观众进行交流,42.2%的人关注理由是因为可以实时分享观看感受。可见受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而网络视频直播的形式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受众在观看直播视频时既可以与主播进行对话,也可以与其他受众进行交谈。
新闻媒体在与网络直播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网络直播的互动流体验的特点,受众既可以与新闻的传播者进行交流,也可以与其它受众建立社交网。对于传统的新闻直播而言,主要是采取单方向的传播方式,受众在传播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对于所接收的信息的思考和看法很难即时的反馈给传播者。而网络新闻直播的出现就弥补了信息反馈上的不足,受众可以在新闻客户端上直接进行评论、点赞等,表达自己对新闻内容的看法与观点,从而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多向互动。像老牌传统媒体CNN就是将新闻视频的直播画面嵌入到Facebook页面,实现用户在与好友聊天时观看新闻直播。新闻网络直播所具有的实时互动的特性,较传统的新闻直播形式而言增对受众更有吸引力,受众更乐于通过移动新闻客户端来即时参与到新闻直播中,并和其他受众进行交流分享,增强了受众在观看新闻时的参与感。
(二)UGC和PGC内容资源,时新价值充分体现
新闻网络直播的门槛较低,可以直接通过普通的移动设备进行,就使得新闻网络直播的内容资源来自UGC和PGC,即用户内容生产和专业内容生产。新闻网络直播的UCG和PGC的内容资源更便于受众及时的观看最新发生的新闻,掌握第一手信息。
传统的新闻直播要受到机器设备、节目时间安排等方面因素的限制,无法做到即时现场的报道。而新闻网络直播则可以打破这些限制,新闻媒体可以直接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实时的现场报道。针对突发的新闻事件而言,UGC的用户内容生产就凸显出它的优势。由于突发新闻的不确定性往往使得新闻媒体错过了最佳的现场报道时间,但是网络直播模式下的新闻报道则可以使得新闻现场的目击者成为提供新闻内容的重要渠道。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全民参与新闻报道的理念让普通受众成为新闻内容的提供者。UGC用户内容生产和PGC专业内容生产使得网络直播模式下的新闻内容更能体现新闻的时新性,受众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当前发生的新闻事件。
(三)新闻内容沉淀,凸显传统媒体专业优势
从2015年开始,直播平台获得广大受众的青睐,投资者看准直播市场的巨大潜力,包含各种形式内容的直播平台开始占据市场。而在以网红、明星等为主要内容的直播市场,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报道的深度的新闻网络直播则更具有竞争力,未来的直播趋势会更加注重直播的内容,向着内容垂直领域专业化发展。在如今的网络直播市场上,直播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流量而选取夸张、博人眼球的内容进行直播,从而忽略了直播内容的深度与层次,这种泛娱乐化的内容直播无法为社会提供积极的舆论向导。与此同时,这样的网络直播缺少内容上的沉淀无法进行二次传播,自然在直播市场上无法走远。而以新闻为内容的网络直播平台则可以凭借其传统媒体的内容为王的优势,为受众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直播内容。
三、新闻网络直播面临的挑战
首先,技术水平对新闻网络直播的影响。要想实现直播的不间断连贯性以及视频画面的清晰度,就对网络信号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有着强大的技术能力作为后盾。但是技术不成熟,直播受到网络信号的影响和制约较大,从而影响到视频画面质量以及播放的连贯性。这使传统媒体在技术融合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其次,互动性体验淡化新闻核心内容。网络新闻直播的主要特点就是互动性的交流体验,社交性的网络新闻直播会淡化新闻的核心内容从而导致新闻的娱乐化,受众容易沉浸于互动交流的体验过程而忽视新闻本身希望传递的内容价值。同时,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也使得新闻的内容面临着多元化的解读,对社会舆论导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最后,对新闻价值把握的局限性。将新闻以直播的方式播放,主要是依靠记者在直播现场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从主观的角度选取新闻内容进行直播。这种以记者为主导的网络新闻直播会对记者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要即时的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也要具备对细微事件或突发事件作出准确的反应的能力。例如“北京时间”APP推出的云记者的功能,虽然革新了新闻的生产方式,但是对于缺乏专业训练的普通受众而言,难以保证直播的新闻的内容质量与价值。
S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各种形态的新媒体如网络、博客、微博等不断出现。新旧媒体之间相互渗透、加强合作,将新闻内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报道出来的新思维符合当前媒介融合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田智辉.新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龚瀛琦,张志安.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J].新闻界,2011(3).
[3]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
旁观者也一定清楚明白地看出来了,爽爸在新闻中已经从女儿郑爽身边脱颖而出,逐渐自己变成了新闻当事人,他俨然已经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换言之,爽爸此时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他自己本人(剔除郑爽因素以后)已经具备了新闻要素。
当然,爽爸成为新闻主角跟他自己确实也在电视荧屏上亮相有关,甚至他还跟郑爽一起拍戏、客串,但毫无疑问众人追逐和关注,主因还是他是当红花旦的爸爸。包括那篇被郑爽质疑的报道,为什么可以长篇累牍地专门采访一个毫无作品的中年男人,当然也是因为他是话题人物郑爽的身边人。
此前也有黄子韬父亲接受专访,语言更犀利,态度更耐人寻味,这种明星爸妈抛头露面的事越来越多,这说明一来我们对明星和泛娱乐的边界正在拓宽,一切好玩有意思的话题不仅仅来源于明星当事人,他们身边的亲近之人也可以成为新闻大餐的主菜;二来,我们都是血肉之躯的人,面对伸过来的话筒和摄像机,难免都会产生一种“好好表演”的心理欲求。我认为,前者是趋势,后者是人性和失控。至于这些带来的利益和弊端,都需要当事人自己好好审视和承受。
作为明星的爸妈,当他们成为新闻主题时,变成了某爸某妈,他们的角色无疑放在第一位的还是维护自己的儿女,通过辩解和展现,以达到维护和呵护的目的。但凡事永远都有两面性,当明星的父母用显然不是明星语言系统的话语来接受采访时,那么因此造成的误解、好笑也在强化或削弱原本粉丝心中的偶像形象。
关键词:大型报道 关键 构成因素
近年来,媒体单独策划实施的大型采访报道已不多见。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舆论焦点飞速转换,人们很难持续地关注某一事件,或某一领域;自媒体时代,社会的关注度往往呈现碎片化,不同层面、不同群体的人,所关注的事情差异化很大,很少有新闻事件能够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媒体本身的专业化、分层化,导致很少有媒体具备全社会性的号召力,引发社会整体性轰动。一些社会整体关注的新闻事件,往往是突发性、偶然性事件。
然而,中央电台大型系列报道《中国湿地报告》,却成了近期中国媒体报道的一大亮点。报道从今年5月21日启动至6月9日结束,历时19天,行程35580公里,四个采访组深入包括香港在内的19个省市区,对我国不同类型的湿地进行了全方位调查采访。这次报道时间长,跨度大,覆盖面广,以全媒体的方式,全面呈现了我国湿地现状,揭示了我国湿地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中国湿地报告》大型报道,引发了笔者对构成大型报道的一些关键性因素的思考,在此不揣冒昧地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媒体责任与专业主义
目前,媒体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媒体分层越来越细。
媒体内容是分层的,比如娱乐的,体育的,金融的,甚至仅仅是服务性的信息,比如餐饮、娱乐、健身等等;媒体风格也是分层的,比如有严肃的,也有八卦的,诙谐的、娱乐的,等等。
媒体在分层中做得更为专业,服务的对象更加明确,服务的内容更加对象化。媒体专业化趋向,是媒体市场化竞争的必然结果。与此相适应的是,媒体专业主义风行。
媒体责任是解决媒体的走向,或者说媒体的方向;而专业主义则是衡量媒体的专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准。对一个一流媒体来说,两者不可偏废,不可互相取代。
一个大媒体,或者说严肃媒体、主流媒体,首先是方向正确,代表着一种公正、客观、令人信服的公众立场,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判断;关注更根本性的问题,关注更具社会性的问题,关注涉及社会更大群体、更具公共性的问题,以严肃的态度,去调查、探讨,寻求社会共识,推动社会进步,代表更广泛的社会利益,这就是主流。媒体如果失去了方向,就会顾此失彼,南辕北辙,不得要领,偏离主流,很难维持一种持平公正的立场,就会在公众中失去信誉。
在一个媒体格局多元化、媒体内容多元化的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护佑主流价值,传播主流文化,影响社会主体人群?或者换一种说法,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主流媒体如何才能主流起来,承担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
这次《中国湿地报告》的选题,凸显了国家电台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
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也付出了巨大环境代价。如果说前30年的发展主题是GDP增长,那么现在则必须转换发展方式,讲发展,也要顾及环境和资源消耗,顾及国民对社会保障和社会两极分化的承受力,于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成为现在社会主题。
中国媒体虽然一直关注发展方式和环境问题,但对湿地的报道却非常少,只有一些零星的报道,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足够的影响力。一般人似乎连湿地的概念都模糊不清,说明媒体缺失给这一领域带来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后果。
湿地和海洋、森林共同组成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甚至被专家们称作“地球之肾”,足见湿地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然而湿地在三大生态系统中,又最容易被忽略、被侵害,因为离人类的生活圈近,看起来似乎又没有什么直接用处,所以被“战天斗地”的雄心和开发的巨大利益鼓动起来的人们,很容易“向湿地要耕地”,“向湿地要草原”,围湖造田,在湿地开发房地产、旅游项目等等,于是中国湿地迅速消失。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制止,要不了多久,中国将只存在湿地概念,再也没有湿地。
中央电台这次策划组织《中国湿地报告》大型报道,可以说是恰逢其时。这应该是中国全国性主流媒体,对湿地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覆盖式报道,其意义在于,敏锐地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将社会对环境的一般性关注,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
仅仅政治正确,并不能证明你是一个大媒体,有影响力的媒体,或者说一流媒体。媒体的水准要靠专业化的报道来体现,首先在媒体运行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调查、采集、筛选、加工、制作,以及写作、合成,都必须是专业的,如果你是国家级媒体,那还要要求,你在国内必须是最高水准的;而且,与国际一流媒体的水平是相当的,起码是接近的。其次,则是对一些大众陌生的、专业化很强的领域,在报道中不仅能够达到专业、准确、严谨,而且能够以通俗、明白、晓畅的语言,把专业化的术语翻译给大众。而所有这些最后的综合水准,是看你媒体的传播能力,或者说信誉度、影响力。
《中国湿地报告》这个题目本身,体现的就是客观性,没有任何主观色彩的介入,主要就是考虑到能够比较完整地呈现中国湿地的现状,既说到中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后所做的努力和进展,也要说目前湿地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局面和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这次报道,将湿地的概念、知识、重要性植入人心,提高大众的湿地保护意识,所以报道还具有一定的科普作用。这就要求这组报道在专业性上不能有明显的瑕疵和硬伤,要尽量避免报道中的不准确、不清晰,或者说知识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