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幼教 儿童 民族文化 认知
一、引言
每个国家都会有其独有的文化,而我们国家非常注重民族文化,它是见证我们国家如何生存以及成长的印迹,民族文化是我们国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个伟大的捷径,它是我们国家生存在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笔非常珍贵的财富,拥有民族文化也可以不断创新发展,散发青春无限活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发展的好坏,以及历史的长短评价标准之一就是民族文化,它不仅仅是一种发展的见证,也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传承。
所以如何发扬我们国家民族文化是一项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国家在家语事业方面更是越来越国际化,如果教育事业失去了所谓的民族性,那么将无法实际做到我们预期的目标,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会有一定的阻碍,之间造成我们国家对于民族文化会有一些丢失性,丧失一些原本的民族文化特性。根据多年实际经验证明,历史上随着一个比较辉煌的民族逐渐消失,给我们的感觉似乎是这些民族都是因为被武力打击而消失的,但是如果真的深入调查这些民族消失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民族文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失误,没有可以连续传承下去。
幼儿教育正是我们国家对于人们教育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从事幼儿教育事业应该是我们国家的一项终身事业,而且是我们国家民族可以成功迈向国际的第一步。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启蒙知识传授,教育孩子一些最基本的教育理念,让他们将这些学到的文化知识可以终身受益,将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们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一项任务时对孩子们进行一些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将会为大家根据我自身多年从事教育行业的经验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分析以及研究。
二、对于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因为一些关于政治上的改革创新,我们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发生了比较大的冲突,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关于新文化,新教育的创新型教育文化。
1.幼儿教育实行的具体价值分析
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的进行在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民族文化也都有比较广泛的含义以及比较狭义的概念区别,所谓的广义不过是希望可以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社会比较好的发展,还可以发扬我们国家比较优秀的文化传承。所谓的狭义也不过就是因为我们民族文化具有多元化,他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将民族一些成员的能力提高,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可以让民族成员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自身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还可以顺利继承我们国家正统优秀的文化,借着这个缘由丰富自己的学识。增添他们自身的力量。
对孩子们进行幼儿学前教育可以教授孩子们最为健康的知识,实现孩子们可以健健康康的成长,带领孩子们接触到国家社会上,带领他们认识文化的价值以及幼儿教育重要知识。幼儿教育一直都在我们国家对于文化教育事业中占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民族文化对于我们国家来说不只是一个专业名词,它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标志,可以增加我们民族同胞之间的团结性,使我们国家各个民族可以很快融入我们的社会大家庭,对于各成员自身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提高作用,还可以让我们国家人们自身的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所以对于幼儿教育的实施,教师们是肩上有非常沉重的担子,他们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应该将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理念同时都教给孩子们。
2.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在民族文化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知识掌握技能,还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还可以将我们国家的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幼儿教育是我们国家长年累月积累经验的结果,是根据我们国家各个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一些独有文化进行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些结论。长期以来,孩子们都是被我们归类为比较幼稚的一个群体,对于我们成人来说,大多数都是比较关心孩子们的生理是否健康,有没有身体疾病,对他们呵护备至。
所以导致这些孩子都成为了“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根本没有被人们重视,人民群众对于幼儿教育方面工作太不关心,甚至幼儿教育工作重要性都被人们忽略了。但是一个人的教育应该从孩子时期抓起,人生之初都只是一张白纸,而幼儿教育就是在这白纸上画的第一笔,如果画的这一笔是不端正的,那么,以后的所以笔画将会一直延续下去,所以说幼儿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生活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认识以及习惯的形成一般都是在六岁之前就已经定型了,所以我们必须赶在他们的习惯定型之前,将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都传达下去。只有正确对待幼儿教育事业才可以将孩子们的第一笔画好,让他们今后的人生都会继续传承发扬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知识。所以幼儿教育事业是我们国家需要发展的事业重中之重,必须在我们非常重视的前提下进行。
三、幼儿教育对于民族文化发展的途径
1.幼儿教育和民族文化相近的环境。孩子们认识世界万物的最主要的一条路径就是观察,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需要从外界事物的认知方面对孩子们进行一些教育,让他们可以正确认识世界的花草树木,风土人情。因为我们国家教育事业一直都处在比较传统的模式中,教学环境对于一直比较枯燥,但是孩子们天性都比较活泼,所以并不适应这种死板的传统教育,因此我们国家教育事业机构必须进行一次较大的改革创新,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比较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互动中学习文化知识,这样达到的效果应该会更加显著,更加稳重。
2.幼儿教育事业氛围。对于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不可以直接决定一些事情,这些知识,以及民族文化都是需要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具体实际操作参与,以及他们生长环境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多参与一些实际操作的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操作,得到相关的知识,这样一来,会让他们的记忆更加深刻,认识更加完整,掌握更加熟练,更快更有效地实行幼儿教育事业,对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具体的传承是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所以对于幼儿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该根据儿童自身的一些需要,为他们量身打造一套具体的教学模式。
3.幼儿教育的深化。其实在我们身边一直都有一些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游戏,他们不仅富含非常丰富的趣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在这些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文化知识,让他们在不枯燥乏味的场合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孩子们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思考方面的想法。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我们身边的这些游戏为孩子们量身打造一项课外知识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可以走出教室的牢笼,走进大自然,贴近我们真正的生活,更好地为传承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做贡献。
四、总结
根据上文我所讲述的这些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些重要研究以及分析,希望可以帮大家真正了解到,幼儿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发展到底是具有多么重要的影响,希望我们国家教育机构都会对幼儿教育重视起来,让我们国家民族文化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简娜.幼教阶段培养儿童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感.青年文学家.2012
[2]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西南大学.2012
关键词:粤港澳;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
随着经济特别是全球化的发展,与民族精神文化密切联系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自豪感越来越受到关注[ 1][ 2][ 3][ 4],并成为群体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我国,有关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兴起,并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 5] 虽然民族认同感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但我国心理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具体的社会认同,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对自己中华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也就是个体知道并认可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以及对中华民族人群的心理依恋和情感偏爱。[ 6]中华民族认同的发展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民认知评价会有重要影响。[ 7] 国家自豪感( National pride) 是公民对于他的国家的积极情感,是国家认同的结果。它既包括一个人对一个国家的自豪感和尊重感,也包括一个人来自于国家认同的自豪感和自尊感。[ 8]
现阶段,国外研究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与移民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等问题;国内研究则主要以少数民族群体为研究对象,集中探讨少数民族青少年的中华民族认同问题以及其影响因素[9][10],也有少部分研究涉及到中华民族认同感[11],但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对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比较研究。粤港澳大学生,虽然在地理位置上非常近,但由于历史文化原因,广东一直属于中国内地,一直接受中华民族文化,但香港和澳门经历了殖民主义回归祖国后,成为实行“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比较研究港澳大学生与广东大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的差异非常有意义。
一、 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抽取在广州地区高校就读的来源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大学新生,以研究粤港澳三地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特点。主要采取整群取样法,在广州高校中随机抽取大学生,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2份,有效率为93.09%。所有学生的年龄为18-22岁之间,其中来源于广东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2岁,来源于香港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8.8岁,来源于澳门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9岁。香港和澳门的新生都是初次来内地的大学新生。被试基本资料见表1。
2.研究工具
秦向荣民族认同感问卷(Ethnic Identity Scales EIS)共21个项目,包括4个维度:认知成分,个体对自己民族身份的承认及其对自己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评价成分,即个体对本民族的积极评价和民族自尊心;情感成分,对自己所属民族群体的情感上的联系和依恋;行为成分,对自己保持本民族的行为习惯、文化、语言、及其在民族群体面临困难时积极为本民族效力。[ 12]得分越高表明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程度越高。
T.W.Smith的一般国家自豪感量表(The general national pride scal)共5个项目[ 13],采用5点利克特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国家自豪感越强。对国家自豪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大多数国家里,男性的一般国家自豪感要高于女性[ 14],另外,年龄对国家自豪感有影响,教育程度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3.施测
采用以班为单位团体测试的方式,要求被试逐项填写,2份问卷1次完成。
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处理。
二、 结果
1.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总体状况
为了解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的总体偏向,将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总分与得分中点73.5以及将国家自豪感总分与得分中点17.5进行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 test),Karagezov等(2001)研究儿童对本国、外国人群评价的倾向时曾使用该方法。t检验的结果见表2。总体来说,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表明三地大学生认同都是积极和正面的,其中来自广东的大学生的认同得分最高。同时,粤港澳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得分显著高于中点,尽管澳门大学生自豪感得分与中点差异不显著,但三地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都是积极和正面的。
2.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自豪感的总体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进行F检验(见表3),结果表明粤港澳大学生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澳门生源学生有显著差异,但香港和澳门学生之间在这两个维度上无显著差异;同时,在评价维度、认知维度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粤港澳学生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总体差异不显著。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在国家自豪感量表中,粤港澳大学生在性别、经济水平、是否独生子女、父母不同教育程度上等维度差异均不显著,所以在下面的表格中将不再列出。
3.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的性别比较
对粤港澳大学生的中华民族认同感进行性别比较(见表4)。结果发现,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上,男性除了在行为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外,其他3个维度都达到显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和评价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在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女性学生在4个维度上差异都非常显著,其中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的学生,香港的学生也显著高于来自澳门的学生;在评价维度和行为维度上,来自广东的学生显著高于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来自香港和澳门的学生之间差异不显著。
4.不同经济水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5),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中,不管是高经济收入家庭还是中低经济收入家庭,粤港澳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进行多重比较发现,在情感维度,不管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均为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行为维度上,对于高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仅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但对于中低经济收入家庭,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5.是否独生子女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6),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在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没有显著差异。但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四个维度中,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有显著差异,并且在情感、评价和认知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在行为维度,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
6.父母不同教育程度粤港澳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比较
结果表明(见表7),在中华民族认同感量表的4个维度中,不管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还是母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初中以下,粤港澳大学生之间都差异显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高中以上,只有在行为维度上,粤港澳大学生之间才有显著差异。具体来讲,在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上,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及香港生源学生与澳门生源学生差异显著,但广东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与香港生源学生之间差异显著;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评价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但香港与澳门生源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在行为维度,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但父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初中以下,广东生源学生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香港生源学生显著高于澳门生源学生;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高中以上,广东生源学生则显著高于香港生源学生。
三、讨论
总体来说,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都是正面和积极的,说明我国新一代青年对中华民族都非常认同并且热爱,并且为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感到自豪。
国家自豪感表明国家认同,也是爱国主义的一部分,粤港澳青年之间差异无显著,与前人研究[ 15]一致。研究表明年龄与教育程度对其影响较大,粤港澳青年的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当,所以差异不显著。但粤港澳青年的中华民族认同感有较大差异,广东大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明显比港澳大学生高,因为广东一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所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较高。而港澳学生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儿童期后都处于港澳回归后的融合时期,从西方文化教育过渡到中华民族文化,所以相对广东青年,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会稍低。
香港学生中华民族认同感中的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较澳门学生高,可能是因为香港比澳门更早回归,和中华民族文化交融更早,对民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而两者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相差不大则与港澳回归后政府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中国的迅速崛起有关。虽然香港澳门在文化背景等各个方面均有一定差异,但两地青年都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富强,民族自尊心和归属感大大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当民族利益受到损害时两地青少年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都能勇于维护民族利益。
粤港澳三地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总体民族认同感较低,这与秦向荣、高晓波、佐斌(2009)的研究[16]结果大致相同,原因为女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依恋心理会更强烈,同时女性比男性表达感情更含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较为独立,在人际交往方面更为外向,因此行为维度上稍高于女性。但在国外很多民族认同的研究中,没有发现性别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17]港澳的男性民族认同感并无差异,两个地区虽然社会环境不尽相同,但是男性在家庭中都普遍扮演着“顶梁柱”的角色,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此他们的民族认同感相似。在评价维度和认知维度,总体上香港比澳门学生认同感高,但两地男性在这两个维度差异并不显著,女性在认知维度差异显著,说明在这两个维度上,女性占主要地位。因为女性相对于男性在情感认知方面需要较长转变时间,而香港比澳门经历的文化交融时间要更长。
一、引言
民族认同是一个系统的认识体系,涉及对民族文化、民族宗教、民族信仰、民族地域归属、民族认同感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本民族成员对其国家的认同,历史、文化的认同以及国家范围内其他少数民族的认同,在这些共同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认同感对其成员认识其民族特征,加深民族情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民族认同的核心组成部分。
二、 民族认同的理论
1、国家认同
民族认同的基础是个体对其所在群体的归属感。这里的“群体”在近代以前,因为生产水平的限制,个体对群体生活的客观依赖,多指自然形成的部落。近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民族”的概念不断与“国家”相靠近。斯大林对民族概念的界定基于共同的语言、地域、文化以及经济生活四个因素,这四项因素与国家的建立与发展相统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先驱赫德尔在其著作中说:“最自然的国家,莫过于一种民族特点的一个民族。”在单一民族国家中,民族的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而现存的国际当中,绝大多数是由多种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这就要求个体不仅对本民族信念认同,还要对本国范围内其他民族进行认同。中国现有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尤其需统一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以及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对国家的认同也是民族认同的最高形式。
2、历史文化认同
纵观民族的发展过程,多是从拥有同一血缘的种族展开,在不断的历史演化中,产生独立的民族性格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形成特有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并使其个体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意识。对民族发展史的认同,是个体对民族建立认同感的基础。民族文化作为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和传承的文化,即被这个民族所创造,也具有对这个民族的支配意义,为这个民族的成员所遵循。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具有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的特点,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各民族间的向心力和认同感尤其需要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作为纽带进行疏导和融通。
3、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共同认同
对于多民族国家,成员对国家范围内其它少数民族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认同不仅包括对本民族历史渊源的认同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包括对民族所属国家的认同,而对国家的认同作为民族认同感的最高形式,其中就包含了个体对除本民族外的其他民族的认同。统一国家内,长期发展所形成的归属感,是超越了政治形势以及各民族特有文化的共有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包括了壮族、满族、回族、藏、蒙、维等56个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少数民族人数超过一亿,分布聚居范围达到国土面积的64%。中华民族作为各民族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是各民族共有的改革、发展成果,密切的经济生活往来和紧密的文化交流使各少数民族间具有共同的群体归属感,共同的政治权利以及民主的民族策略,使个民族发展拥有平等的资源和不竭的动力。
三、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影响因素
1、家庭影响
在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当中发现,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民族认同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秦向荣在研究中国11—20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时发现父母的民族是否为少数民族对青少年本身民族身份没有明显影响,但是影响到“中华民族”认同,父母为少数民族会使自己的子女更认同“中华民族”。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程度。
2、社会影响
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社会的平稳发展是社会群体内各民族间共同发展结果,社会的发展程度也对其成员在意识上具有导向作用。民族认同最初就源于社会对其成员的认同,社会意识会强烈的影响其成员的知觉、态度和行为,这也是民族区分以及民族冲突的根源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成熟,民族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的界线开始淡化。我国现正处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与自由经济的相伴成长使当代大学生的进取意识明显增强,积极的竞争态度使大学生更富裕创新精神,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使部分学生对民族认同产生质疑,对自由、民主的追求与对民族的认同产生矛盾,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毒在大学生群体当中蔓延。大学生民族认同的程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平稳过度的关键。
3、外来文化影响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各民族文化的融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族的多元化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一种可观的历史潮流。大学生处于生理及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接受能力,外来文化以多种方式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渗透,从影视作品到饮食、服装等与生活相关的方面对大学生加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处事方法在这样的多重影响下发生很大改变。正确权衡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间的异同,对外来文化有选择的接受,是当代大学生牢固民族文化基础的关键。
四、结论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概念解析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就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代际之间的传递和承接过程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成为多民族、多文化国家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实现民族平等,要平等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二、当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之困境
先生曾经说过,要改变一种陈旧的生活方式, 就要触及许多传统的生活习惯,而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对于一个古老的民族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正在面临着衰弱趋势。地域性的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淡化,有的出现了濒危化的现象,甚至有些则正在或已经灭亡。很多民间技艺、少数民族语言,服饰甚至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将在地球上永久的消失,这曾经的辉煌,就这样静默的退场,留下我们慨然叹息。当我们从现代化的大潮中迷茫的抬头之时,那美丽的一切已不复存在,面对曾经的瑰丽文化,内心一片恐慌。为什么情况会如此糟糕?究其原因不难发现:
1.主流文化的冲击。
当21世纪来临之时,现代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同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然而由于全球一体化和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民族文化被忽视和日益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之下,已现衰微、淡化趋势。“一些少数民族为了适应现代化主流社会的发展而开始逐渐向主题民族融合。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逐渐被主流文化所取代的现象。”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总是一厢情愿地将他们带入现代化 , 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却不曾倾听少数民族成员的心声。
2.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然为之。
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的追求他想得到的。但是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是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挑起了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归根到底一句话即:自身利益的驱使,促成了人们的行为。
3.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能传承下去,家庭当仁不让的作为首要环境,现在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的削弱,成为孩子离本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三、如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1.内在动机――文化自觉极其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先生在《论文化与文化自觉》一书中提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少数民族成员是本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少数民族文化只有得到本族成员的高度认同,并从内心深处感觉出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自愿的采取行动,加以保护、传承,这种文化传承才最为有效。只有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高度民族认同感,使其成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机,并且意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文化传承才能生生不息。
2.关键所在――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具有天然优势。儿童从小在家庭中成长,父母的一举一动,风俗习惯、节日传统无不对他发生着作用。这种家庭环境氛围的熏染,在他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家庭氛围对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文化的迁移与保护,不能脱离滋养这种文化的生态环境。
3.首要途径――学校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首要途径。学校应该以他者的眼光,跳出作为“主流文化代表”这一角色,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用不同的民族视角来看待不同的民族文化,将之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文化多样性的意识,能够从不同的民族视角来发现、认识、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和高度的民族认同感,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4.根本保障――政府制定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文化传承的根本保障。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靠个人、靠学校,更要依靠政府。政府在社会大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社会舆论的领头人和导向者,政府行为无疑成为社会行为的标杆和量尺。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应法规政策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文化在多民族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应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到现代教学体系当中,实行多元文化教育,让各族人民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文化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金志远.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民族出版社.
[3]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
[4]陈兴贵.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5].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一、社会工作中的两种不同视角:问题与优势
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中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长期以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习惯性的使用问题视角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优势视角的工作理念却不再只关注问题,而是将视角转向其他各种可能性。
二、基于优势视角的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创新: 一个案例研究
为了有的放矢地讨论优势视角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创新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双江县邦协布朗族作为个案展开分析。以双江县邦协布朗族村落为代表的民族地区蕴藏着突出的优势与资源,这为同类型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1、乡规民约与宗教组织
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都形成了自己的民间习俗及乡规民约等。千百年来它们代代相传,既塑造着本民族的性格,也为其内部的成员提供各种支持与帮助。这些民族习俗与宗教组织能弥补偏远地区的政府管理不足,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如合理利用,它们将是民族大区教育创新的巨大推手。
自200多年前小乘佛教由傣族地区传入布朗族地区,布朗族深受小乘佛教的影响,在邦协村中,7岁-14岁的男孩被要求出家入寺一段时间,在寺庙内学习佛经和傣文。此外,邦协布朗族也是一个多神信仰的民族,邦协布朗族自身的民间信仰是祭祀“?o神”,每年布朗族村民会祭祀?o神以盼其保护村寨及村民的健康平安。于布朗族而言,佛寺是其识字和接受民族宗教文化的重要场所,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亦成为其初级社会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些出家男孩成为宗教人士,同时也成为该民族的知识分子,他们在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传承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民族性格
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相别于老邻居傣族的温婉与佤族的豪迈,布朗族的包容性和崇尚自由的民族个性,正是其“中庸性格”的体现。邦协布朗族的“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婚姻(恋爱)态度,即崇尚自由恋爱又接受异族通婚;另一方面就是尊重个人选择。
正是这蕴含着“中庸之道”的民族性格,不但能接纳新鲜事物并迅速地在组织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和适应,而且能够较好的发挥包容性来维持新鲜事物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更有助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建设,保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创新的可行性,也为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的开展提供无限的潜能。
3、民族认同感
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对本民族有很强的认同感、依赖感、认同感。依赖感使少数民族集体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号召力,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源泉,它使民族地区成员团结在一起。这有利于加强民族社区的凝聚力建设,有利于民族地区全体成员共同追求先进而有效的创新方法,从而最终推动社会建设的全面开花。
三、优势视角下民族地区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优势视角”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基于该视角下的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建设聚焦于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优势、民族文化特色及民族地区发展潜能。
1、抗逆力
抗逆力作为优势视角的理论内核,是指个人在应对重大生活压力的能力。少数民族的民族性格与民族认同感所带给个体与地区的复原和自愈,恰巧是抗逆力这一理论内核的具体体现。
具体操作而言,增强民族地区的抗逆力可由从内而外的路径进行创新建设。其一,为民族地区学生和教师培育抗逆力的内在保护机制,增强民族文化教育。只有通过民族文化的理念传承,才能使民族文化转化为一种稳定而持久的、自觉的民族认同感和内聚力;其二,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创新提供外部支持,这种外部支持指来源于个体以外的支持而形成的社会资源。例如政府职能部门、群团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建设所提供经济支持、智力支持等。
2、增权
增权即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发现和利用他们的能力和长处,承认他们可以有多种选择的可能,了解他们可能面临的障碍,激发他们的希望和愿望,并使其与他们的内部和外部资源整合。每一地区都拥有未被发现和未被充分利用的富余资产和资源,被边缘化的民族地区尤其如此。
第一,在个人层面上,教育创新可借助民族地区特有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例如借用佛寺对邦协布朗族儿童的影响,在借助宗教习俗对民族地区人民的教育约束力来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也弘扬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递;第二,在人际交往层面,利用宗教仪式等手段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规范,将民族文化的语言、知识、经验、情感等围绕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成良性的社会化;第三,在社会层面上,优势视角下的教育创新关注抗逆力的力量,重视民族文化教育。
3、成员身份
根据民族地区中居住居民主体及居民角色的不同,要全面开展社会建设,努力促进教育创新必须依据居民民族的主体来展开讨论:一方面,优势视角要求汉族的教育工作者承认所有的服务对象与自己同属于一类成员,享有与身份随之而来的自尊,尊重和责任,而不是将其身份边缘化和异化;另一方面,族群优势视角鼓励发展同一民族或族群成员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民族地区的师资队伍的多样性,能更好的了解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髓。
【关键词】民间美术;功能;教育
民间美术是由广大普通民众自发创造、欣赏、流传的艺术,具有生态性、民俗性、实用性、多元性等特点。民间美术来源于民众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民俗风情和民族特色。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民间美术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原始艺术的延伸和发展,其质朴、纯真的艺术审美形式丰富着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将民间美术引入到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促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发利用民间美术资源,既是美术课程自身发展的必要方式,也是推动民族美术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民间美术的功能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
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形式两方面认识。民间美术的内容大多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其造型、色彩与结构都具有中国元素特色,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某些地域性的纹饰图案和图腾崇拜,充满文化思考。民间美术许多形象都蕴含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牡丹寓意花开富贵,“连(莲)年有余(鱼)”寄予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等。其次,民间美术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广大民众了解到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自然风貌和民俗文化。对于同一种创作对象,不同地区的民间艺人会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南方剪纸构图复杂,讲究线条,而北方剪纸率性简洁,天真而浑厚。当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能充分感受到民间美术的多元性,进而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
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忠、孝、善、义等为题材的作品对民众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民间美术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年画中的人物有仗义、忠诚、英勇的形象,剪纸中也有描绘圣贤先烈的故事,借助民间美术作品、民间故事传说来宣传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使中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间美术中所包含的道德准则、礼仪规范,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3、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
民间美术来源于生活,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房屋陈设品到日常衣食住行用生活用品,从祭祀供奉用品到装点节日的窗花、年画,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体现了广大民众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情趣。它在艺术上集壮美和朴素于一身,表现出质朴纯真、积极向上的风格,散发着劳动人民内在的真挚、善良、纯真、质朴的审美情趣,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些审美不仅仅是民间美术作品的体现,更是广大人们群众人格的表现,只有心灵纯真善良,才能物化成作品的质朴与求真。
4、民间美术的实用功能
鲁迅称民间艺术为“生产者的艺术”,是跟人民每天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生活的原型。中国民众一般的民居建筑、楼阁亭台都成就与民间艺术家,衣饰图案、刺绣、普通的用具,桌椅乃至碗盆,都贯穿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人类的造物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活生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生命延续的首要保证。民间美术的创造忠于这一原则,并且把生命的维系与造物活动相结合,充分说明了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5、民间美术的娱乐功能
作为民俗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民间美术,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指定的节日中有应时的玩具,如元宵节的走马灯,清明时节的风筝,端午节的香包;有并具娱乐性和竞技性的蹴鞠、毽子等健身玩具;还有具有启蒙和教育意义的拨浪鼓、泥人等。这些产品并不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是满足广大人民在审美上与精神上的物质产品。物质产品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精神愉悦,进而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中小学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民间美术是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的反映,直接再现了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体现。在教学中扩展了美术教学的课程内容,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帮助他们了解中国的文化的多元性,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次,民间美术多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忠、孝、节、义等思想内容为题材,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还在成长阶段,民间艺术简单、质朴的表达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美术教育中加入民间美术,可以向学生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促进的作用,有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创新精神是创造能力的体现。民间美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课堂中,将剪纸、泥塑等民间艺术传递给学生,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眼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将民间美术的美学思想传递给学生,如构图形式的对称统一,同一主题不同的表现形式等,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三、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中如何高效利用民间美术资源
1、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民间美术集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智慧和经验,也体现了民众对自然地尊重,对生活的热爱,从民间美术本体形态元素分,可以分为祭祀类、娱教类、装饰类、穿戴类、生产类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民间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艺术角度去理解民间美术作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关注传统文化,用美术手段去传承,记录,表现。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民间美术课程要想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首先就得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民间美术大多就地取材,利用当地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文化气息,如苏州刺绣精细雅洁,蜀绣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所以在选择学习内容上要选取结合当地特色的美术题材和样式,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的所学和所用相互贯通,做到学以致用。民间美术的地域性可以为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学生提供多样学习的选择。
3、提高教师的美术素养,开发本土民间美术资源
“教师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理论素养”。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民间美术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就需要美术老师具备做够的专业知识,保证教学质量。将本土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不断通过实践,反思,改进,开发出适合本校学生的民间美术教学资源,从而增加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关键词:国家认同感;民族地区;培养;教育意义
国家认同一词最早出现在1953年列文森论梁启超的名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中。国家认同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归属国家的认知以及对这个国家的构成,如政治、文化、族群等要素的评价和情感。是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升华,也就是广义上的国家认同。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中国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
一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
国家认同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基础和培养目标,以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为对象的国家认同感研究,其功能和价值指向决定着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意义和趋向。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强弱,直接关涉到国民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从而使现代公民的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保持一致,并借助于国家认同意识和国家-社会平台实现个人价值,并促使个体人格与人生价值的协调统一。
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者强大的族群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相对集中,由于发展的差异化、历史遗留等问题,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致使包括教育在内的诸多因素无法与发达地区形成平等,这将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教育意义探析
当前,国家正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当中,针对学生主群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重要板块,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完美地衔接了国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主题。
1、有利于能够健全民族学生的国民人格,培养现代公民
加强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引导民族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体现在教育对于民族学生发自内心深处地对国家认同度的提升,以及凸显他们的整体价值和社会地位,从而体现出人本主义思想和人文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公民。
2、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凝聚国家力量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化方向和思想认知根基。爱国主义是实现高度国家认同的途径和措施,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和民族凝聚力要素。强化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度,促使狭义的民族认同拓展到广义的中华民族认同,实现中华民族与中国的民族国家同一体,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中国。爱国主义是一国之民对祖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是真挚的深厚的热爱和忠诚,是内化于国民言行的思想体系,是国民自发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的精神动力。
国家认同观的内聚有利于形成价值认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从而凝聚成巨大的精神力量,促使作为个体的少数民族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定位于对国家的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大和繁荣倾注自己的青春年华。
3、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
从我国中西部民族地区学生成长的宏观环境看,特定的自然地理因素、历史文化条件、国际政治关系等综合因素成为民族学生的生活文化之根本。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来自于民族地区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国家认同观念在国家安全中就则显得极为关键,能否在全社会实现和保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培养民族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倍显重要,提高其国防意识,将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助于强化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利于国防安全和国家,有利于和国家统一。
强化国家认同,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以国家认同理念为基点进行共同文化的塑造,有助于构建少数民族学生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等要素组成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和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昭示我们,必须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具有正确而强烈的思想觉悟和明确的国家认同理念,潜意识中具有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维护国家尊严、保障国家安全、增强国防实力、保卫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目标。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理念的根基是国家认同观,在这共同理念和思想意识的基础上能够把浓厚的民族意识升华为强烈的国家认同,把狭隘的区域意识升华为整体的国家意识,从而不断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各民族群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树立起坚持民族团结共御外侮的旗帜,坚定地维护国家尊严和。
三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认同感培养的思考
教育机会平等是直接影响到国民对政府和国家的好感程度。在认同机制和教育制度上,国家认同度的高低与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国家认同度高的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行动方向上也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从而学生的崇高理想和现实比较一致地对接,在观念上也契合于主流思想。在法律上,强烈认同国家的法律体系的学生能够遵守现有的社会秩序和管理模式,使少数民族学生成为依法治国和国家认同的参与力量。
构建起个体与组织的关联并存,体现为作为个体的学生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以及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少数民族学生肩负着民族发展和国家繁荣的双重责任,并在观念上表现为民族认同度和国家认同度的提高,最终确立起个人国家观融合于集体国家认同。透过爱国主意教育方式,将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融入到对国家的认同感中,从而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凝聚力和自信心
为此,必须以国家认同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为契合点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形成以中华民族魂为精神纽带,以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国家认同观。
参考文献:
1.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我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发扬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并且,大学语文课程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门课程。而少数民族文学既具备传统的民族特色,又贴近生活,具有社会生活色彩,将其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契机,更是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主要途径,最重要的是能够发扬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少数民族文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语文也是我国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所以,将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可以为其带来许多的益处,也是促进其改善发展的有力基础。
(一)是促进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实现的途径。
大学语文进行了新课改,其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原来单纯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而其具体目标的阐述与实现离不开少数民族文学的元素,因此将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去,既能够让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又能够有效实现大学语文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双重效果。
(二)是有效提高教师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实现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自身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精神思想层面和综合素质方面。所以,教师应该做到对知识的全面了解,大学语文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一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文学而对这门课程有排斥心理实属正常,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将少数民族文学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要做到具体明了,深入了解,从而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意识,才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积极地将少数民族文学与大学语文课程有机融合,以此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全面发展,还能够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进步。
(三)是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度的需求。
学生在学学语文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地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而是能够通过对文学内容的鉴别和欣赏,具体了解其中的内涵和思想情感。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本身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所以将其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既可以使语文课程多元化,又可以提升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少数民族文学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再现,通过学习少数民族文学,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和其感染力,进而激发学生在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发扬我国民族文化的精神。
二、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少数民族文学是我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文化的主要途径。语文是我国最基础的一门课程,也是我国文化教育的主要课程。
(一)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完成少数民族文学的教学任务。
师资队伍建设是阻碍少数民族文学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增强教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传承意识。语文教师并不是单纯的文化传播人,而是要学会对各种文化进行分析,对教材中的知识不仅要深入了解,对于我国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也要做到具体了解,从而提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意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和现代化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法,传承发扬少数民族文学。
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少数民族文学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尝试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尽量将少数民族文学知识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形式,介绍少数民族的文化,可以利用电影这样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况多媒体早已普及到了教育中。教师可以正确使用网络宣传教授少数民族文学,以免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大学语文教材所展现出的文化内容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教师尝试各种教学方法,积极引进少数民族文学,为学生带来全面化的知识内容,发扬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三、结语
论文关键词:达斡尔族 文化认同 文化传承 教育策略
达斡尔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约有人口13.24万(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推进,达斡尔族的优秀文化正在濒临消失,如达斡尔族民族语言、“乌钦”说唱艺术等。达斡尔族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历史上曾采取过多种措施加强教育。众多达斡尔族有识之士也做过积极的努力,如郭道甫兴办学校、巴金保资助学生等,都为兴办达斡尔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自清朝开始,官办达斡尔族学堂开始出现,私塾也较为盛行。由于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学堂通常教授汉文和满文。通过兴办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达斡尔人才,达斡尔族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达斡尔族的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达斡尔族文化保存与传承变得举步维艰: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被废弃;原属于游牧经济文化类型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现代的生活方式所取代。在服饰上,除重大民族传统节日要着民族服饰外,平时都着汉族服装,像“奇卡米”、“斡洛奇”、“得热特莫勒”这样的靴子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饮食上,如采摘柳蒿芽、晒干菜等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化;在住所上,以往高大的“介”字形泥草房也被砖瓦房或楼房所取代;在体育活动中,曲棍球、摔跤、较劲力、围鹿棋等也已很少有人问津。甚至出现了个别达斡尔族人不认同本民族文化的现象。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
一、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过程,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对于文化中的糟粕,理应通过文化的自我选择予以淘汰。但对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想方设法地加以保护和传承。达斡尔族文化在变迁与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乐观、坚毅、勇敢的民族性格已成为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环境变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会出现主动或被动适应。达斡尔族人并未因外界强势文化的影响或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丢弃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他们有保护、延续、开发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意愿,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哈拉达斡尔族小学调研时发现,达斡尔族学校的教师普遍重视本民族文化,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传承民族文化。甚至有一位汉族体育教师,也有意识地把达斡尔族人传统的较劲力、摔跤、踢毽子等体育活动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因此,在文化传承中,应该遵从文化自觉选择规律、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保护达斡尔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前提。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表示个体对所属民族的归属感,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属民族的归属意识,也就是明确“我”属于哪个民族。民族文化认同即一个民族中的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意识。由于民族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的文化特点、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共同的文化以及心理素质是民族形成的必备要素。作为民族的成员,即民族文化的主体,承认并且愿意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即为民族文化认同。一个民族要想把优秀的文化传承下去,首先得提升民族成员认同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成强烈的民族情感。达斡尔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同样依赖于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才能保持最基本的民族文化元素和发展本民族优秀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和家长能够认同民族文化,但对于有关民族知识的掌握还相对欠缺。在回答“如果能够重新选择,你会选择自己是什么民族,为什么?”时,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达斡尔族。但在回答“为什么”这一问题时,答案却较为模糊,很少有人将其归因于民族文化。在与达斡尔族学生交流时发现,大多数达斡尔族学生仅对本民族文化有一般性的了解,但对民族历史、文学等深层次的文化普遍知之甚少。民族文化知识的缺乏势必制约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教师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先导者,是引导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的领路人;而家长则在家庭教育中对文化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少数民族家庭来说,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的最基本途径。如果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缺乏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丧失了民族文化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从而会影响其民族文化认同主体意识的形成。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作用,并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宣传和学习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知识,如在达斡尔族聚居区,以村屯、社区为单位开展绘画、摄影、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达斡尔族文化,培养达斡尔族人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民族文化变异或消失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少少数民族出现了文化认同危机。为增强年轻一代达斡尔族人对本族文化的认同感,应该深入地挖掘达斡尔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与达斡尔族学生的交谈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比较浅显,认为达斡尔族文化也只不过就是柳蒿芽、“瓦特”、“斡洛奇”、晒干菜等习俗和围鹿棋、曲棍球、摔跤等体育活动。他们对于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学、宗教、道德等内容普遍不甚了解,表现出深层次的达斡尔族文化的缺失。运用文化的物质、制度和精神三层面的分类法研究达斡尔族文化时发现,学生普遍对物质层面的达斡尔族文化比较了解,对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认识比较欠缺。所以,对达斡尔族的民族组织形式、社会秩序、伦理道德、法律制度及民族情感、民族精神等内容还需要深入地学习和了解。目前学校教育中采用的国家统编教材,仅有几个较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教材中有所体现,对于像达斡尔族这样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还兼顾不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达斡尔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教育中更好地融入达斡尔族文化教育。民族学校有义务在学校教育中纳入民族文化因子,在学校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实施、教育评价等方面渗透民族风俗及民族精神,使得民族文化在达斡尔族学校教育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以利于民族文化的顺利传承。
四、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
教育是文化传承最主要的途径,课程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建设好民族文化课程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传承。对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并不是将传统课程颠覆,而是在传统课程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扩展和补充。即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式、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进行改革,融入民族文化成分。在以往的课程建设中,民族文化的因素往往被忽视。而达斡尔族作为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人口较少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学校课程中一直处于“失语”状态。达斡尔族文化要在学校课程中得以体现,并使之更好地得以传承,需要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民族文化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在课程内容中纳入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全部达斡尔族文化;在课程方式上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以民族文化为主的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上应保证民族文化课程的必要学时,使民族文化的传承不流于形式;在课程评价中要建立凸显达斡尔族文化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要做到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课程选择、实施和管理中,要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长效机制,确保达斡尔族聚居地区民族学校能更好地传承达斡尔族文化。
五、实施民族语言教学,提升达斡尔语“听”“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进行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也是族群凝聚力的具体体现。教育是语言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历史上,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达斡尔族人用达斡尔语说,用满文或蒙古文书写。虽然从来没有间断过创制本民族文字的努力,但至今尚未如愿。调查中发现,家有老人的达斡尔族家庭,成员基本都会说达斡尔语,而年轻的达斡尔族家庭会说达斡尔语的则较少。说明语言环境直接制约着语言的学习。若不通过教育加以及时保护,仅凭借口耳相传来延续的达斡尔族语很容易消亡。在达斡尔族学校的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达斡尔族教师都会说达斡尔语,有的学校还设有专门教授达斡尔语课的教师,并开设达斡尔语课。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各年级学生掌握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制订多个教学方案。而在实际教学指导中,还存在低年级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同一班级学生的语言水平不尽相同等问题,给民族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民族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对达斡尔语言课予以充分的重视,保证其授课时数;要加强达斡尔语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有经验的民族语教师;要积极编制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达斡尔语教材;要探讨有效的达斡尔语教学方式和方法。
六、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