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

第1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使资本相对成为稀缺性生产要素。资本稀缺与流动性过剩并不矛盾,钱≠资本:中国需要投资,然而目前的问题正在于,对于投资与信贷的控制,使得无收益率的流动性无法顺利转变为有收益率的资本劳动力素质提升与技术进步使资本成为稀缺性要素。

中国崛起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40%以上的资本形成比率才能支持10%的GDP增速(资本产出比3:1)。2011年名义GDP40万亿,资本存量120万亿,未来5年需新增80万亿资本投入,对“中国制造”的巨大需求带来巨额出口,同时意味着额外的资本投入需求――中国资本存量严重不足!物以稀为贵!

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仍具备极大的提升空间。2005年中国劳动生产率不到美国的20%,众多因素支持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加速提升将加大其与资本投入增速之间的差距,资本稀缺将日益严重!

体制改革的成效

经济体制改革:从市场化方面来说,国有经济占比下降,竞争力提高;国际化而言,外贸依存度提升,中国加速融入;国际分工上,中国将通过奥运走向世界。

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不良贷款率下降,金融体系风险显著下降,效率显著提高资本市场迅猛发展,资本化率一举超过100%,融资功能快速恢复,央企加速整合和整体上市,企业债市场起步,多层次资本市场形成。资本意识苏醒和股权文化形成促进公司治理改善和经营效率提升。

政治体制改革:“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高政府运行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提升资本回报率

产业资本回报率将持续上升,劳动生产率加速提升使之与资本投入增速差距继续加大,资本稀缺加剧使中国企业盈利水平甚至增速都有望继续提升!

金融资本回报率也将持续上升,以银行为例,对资本的巨大需求将引发银行业资产负债表结构的持续调整,存款短期化趋势和贷款长期化趋势使加息背景下银行存贷款利差仍将扩大。

再考虑金融创新使得资金流转速度加快、中间业务加速发展等因素,预计未来三年之内银行业的利润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仍有望处于持续甚至是加速提升趋势之中。

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将从基于产能扩张与产能释放阶段,转变为产能整合和产能管理阶段。2007至2009年将是大型企业的合并整合期,从中诞生世界级企业。企业利润增长方式,将从收入扩张下的三费节省,转变为价格提升下的毛利复苏。

“世界正受益于中国崛起,中国在做为世界工厂提供低成本产品的同时,也在为世界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场所。”招商证券认为,中国正在加速融入世界,奥运会相当于一个2000亿元的世界性广告,是中国文化、中国品牌、中国企业进军世界的冲锋号角。

历史高位、全球高位、A股估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2101年泡沫阶段,A-H股溢价不断创新高,目前已达70%。A股估值之高全球少见。关于A股存在泡沫已无异议,关键在于判断泡沫的性质、程度和演变趋势。而招商证券对2008年A股市场运行趋势展望如下:

情景1:理性繁荣

上证指数波动区间4500-7500点,对应2008年24-40倍、2009年20-30倍PE,业绩浪最可能发生在一季度。

第2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农业生产的各生产要素丰裕度和价格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劳动力方面,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劳动的机会成本上升,同时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导致人口红利消失,据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同时,蔡?P、王美艳运用反设事实法对农村劳动力剩余程度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农村已不存在大规模和高比例的剩余劳动力,相应地,农业技术变迁也越来越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倾向。要素市场上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诱导产生不同类型的技术,以相对价格较低、相对丰富的要素来替代相对稀缺、价格高昂的要素,高峰,王学真提出,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根据各地区资源禀赋状况和经济发展阶段,选择适宜的技术进步类型。张树军基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的视角,从经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创新模式选择主要取决于农业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使得农业发展起步时期依靠压低劳动要素价格、以低廉劳动成本优势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粗放式生产不再适合当下的经济现状,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进步,尽快完成农业机械生产对人力生产的替代,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

二、要素稀缺性和相对价格变动趋势

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工业和农业的收入差距扩大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约为80837万人,占总人口的63.78%,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持续下降,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人口平均每年约减少1千万,2008年农村人口约为70399万人,占总人口的53.01%,到了2012年,农村人口下降至64222万人,占总人口的47.43%。同时我国人口结构等原因导致老龄化问题,使得人口红利消失。

在土地要素方面,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为0.101公顷,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一半,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耕地面积约7837.3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8%,东部和中部地区耕地面积约5701.2万公顷,占42%左右。如图1所示,东北、西北、西南这些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耕地面积约占我国总耕地面积的38%,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仅占25%左右;而京津沪和东南沿海地区耕地面积占比约为5.7%,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占比约为21%。

在资本要素方面,为应对产能过剩等问题,银行相继出台实行旨在促进投资和消费的宽松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自2014年11月以来,央行连续降息,2015年8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自2007年以来贷款基准利率变化,可以看出,除了2010年至2011年贷款利率有所回升之外,2007年到2010年以及2011年到现在贷款基准利率基本呈下降的趋势。

劳动要素供给减少和资本要素供给增加在要素市场上的表现为劳动力相对价格的上升。鉴于我国现行的土地政策,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流通上不能有效反应价格的变动趋势,以及生产函数中一般将劳动和资本作为两个相互替代的变量,因此下面的理论分析将重点放在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三、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为了对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相对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本文理论分析中的结论建立模型:

在方程(1)中,下标i和t(t=2005,...,2012)分别表示第i个省份和第t年,μ是代表个体异质性的截距项。Y是代表农业生产中机械和劳动投入比重的指标,即每亩作物生产中机械投入和雇工数量的比值,该变量的值越大,表示农业生产中机械相对劳动的投入比重越大,机械对劳动的替代程度越高。X1是代表劳动对资本的相对价格的指标,即工资与利率的比值,该变量表示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动趋势。X2是代表农民人均收入的指标,该变量表示经济发展水平。X3是代表人均耕地面积的指标。X4是代表农业生产中良种投入的指标,X5是代表农业生产中化肥等化学药品投入的指标。

本文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13年)和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汇编(2006~2013年)。

(二)实证结果分析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对方程(1)进行固定效应(FE)分析,由于对变量均取了自然对数,因此变量前的估计系数可看作是弹性系数。利用stata软件对上述模型进行参数评估得到表1。

根据表2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将与y相关性较弱的变量C3、X5剔除,本文认为这两个变量对机械劳动比重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可能是:我国耕地质量较差且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和京津沪等地区粮食单产较高而人均耕地相对较少,而且随着这些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耕地状况更为恶劣;人均耕地分布相对较多的西北、西南等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作物产量较低,因此虽然从理论上机械化水平应与人均耕地面积呈正相关变化,但我国的耕地现状决定了我国农业不适宜进行大规模的机械生产,而是应该着力发展小规模、实用型的机械技术。化肥施用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酸度变化、土壤板结,因此不能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然后对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数据显示,在FE估计中,拟合优度R2=0.7341,表示固定效应模型能够解释农业生产中机械劳动投入比重变动的73.41%,针对参数进行联合检验的F值表示参数总体上非常显著。劳动力对资本的相对价格对农业生产机械劳动比重有显著影响,这说明随着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农户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在农业生产中逐渐使用机械投入来替代劳动投入;农民人均收入和良种投入水平与农业生产机械劳动比重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模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一章的结论,随着劳动力相对价格的提高,农业生产中机械劳动比重也在提高,这表明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逐渐使用机械投入来替代劳动投入。

第3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人口红利下降 人力资源会计 应用 影响

引言

人口红利是指当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时,劳动力充足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的额外源泉。近年,我国人力资源成本大幅上涨,人口红利下降趋势明显。经济环境变化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影响,也必然会波及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人力资源会计,这种“衍生性”影响不应被忽视。

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仍处于困境中

自20世纪80年代人力资源会计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持续研究,理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应用却相对滞后。笔者选择了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52家公司2009年报,其中A股主板航空运输业6家、高新技术业60家、金融保险业36家、深市创业板50家。通过全面分析其披露的会计信息,没有发现全面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企业。大部分企业仅在报表附注中分项目披露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其中仅有4家企业对核心人才进行了资产化核算(见表1)。

另外,笔者对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186家公司2010年报披露信息进行了全面分析。其中主板航空运输业8家、高新技术业35家、金融保险业62家、文艺娱乐业31家、创业板50家。没有发现全面实施人力资源会计的企业,多数企业仅在报表附注中分项目披露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见表2)。

综上,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仅有尝试性的应用,其理论尚未完全演变成实践。要揭示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有必要对我国经济环境变化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得出结论和建议,以期对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有所帮助。

人口红利下降将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产生深刻影响

(一)放大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需求

图1中展示了全国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月均工资在过去8年内的变化。2005-2010年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均工资逐年上涨,同比增长率高于10%。农民工月均工资8年内逐年上涨,2010年达到2049元,是2003年的2.62倍。可见,我国工资呈上涨趋势,人力资源定价提高。随着人力资源稀缺性增强,企业为了维持充足的劳动力必将提高人力资源投入,这也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一项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表明,劳动力成本平均提高20%。

会计信息重要性取决于其金额大小是否足以对决策产生影响。人力资源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上升,其重要性提高。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应遵守“重要性”基本原则,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单独核算、分项目反映。因此,人力资源会计信息重要性提高必将增强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进行单独核算的需求,有助于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

(二)倒逼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

自2004年首次出现“民工荒”后,这一现象持续至今且情况不断严重。2002-2009年期间,城镇就业总量增加速度快于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两者比率逐步提高。图2表明,2001-2011年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8和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略有下降,2010年比率大幅度上升首次大于1,2011年达到1.06。可见,虽然依旧存在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但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越来越不明显。

劳动力资源稀缺性增强,如何招聘、维持充足的人力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难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企业亟需革新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出前瞻性决策需要依赖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信息。人力资源会计作为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提供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比传统会计更全面,这将促使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会计。

(三)改变企业会计信息供给倾向

我国目前仍然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人力资本为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较少。人口红利下降,意味着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将要消失,企业过去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实施企业转型升级,向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十二五”规划已经通过促进经济转型的战略,而人口红利下降将增加转型的积极性和迫切性,提高人力资本增长率,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物质资本占据主导地位,企业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意识淡薄。人口红利下降促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为企业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提供驱动力。我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知识密集型企业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大,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的依赖增强,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增大,地位提高。这必将刺激企业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积极性,进而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

(四)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制度环境改善

我国人力资源市场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政府有关部门对建设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视程度提高,在规范建设和发展职业介绍机构上取得了一定成就。2010年、2011年人社部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统一管理切实维护人力资源市场良好秩序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别提到要建立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统计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统计工作,按时报送统计数据。这规范了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统计工作,为建设全国性的人力资源信息网络提供了政策支持。

制度环境改善将推进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首先,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以及信息统计工作规范性增强,将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人力资源市场价值信息,有效解决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其次,信息统计工作规范增加了信息的对称性,有利于人才和企业进行自愿理性的双向选择,为人力资源会计的存在奠定了社会基础。总之,人力资源市场的健全完善,必将为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如上所述,人口红利下降将对人力资源会计应用产生多方面影响,为人力资源会计应用创造机遇。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强化机遇的正效应,扩大其积极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借助人口红利下降机遇深化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对策

(一)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准则以迎合现实需求

通过对沪深证劵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共338家上市公司年报分析发现,企业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信息需求较强,已经显示出应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的倾向。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准则。可以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作为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的突破口,建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应用准则,以迎合企业实践需求。具体的,可以设置统一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账户,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核算有据可循,进而推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应用。待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应用较为成熟后再逐步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全面应用。

(二)规范报表附注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要求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大部分企业已经通过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了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这表明企业有通过报表附注披露人力资源会计信息需求。但是,目前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比较随意,没有规定至少需要披露的内容。易导致企业对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进行调整,难以保持会计信息真实性、可比性。可制定《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指引》,为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及格式提供指引,提升人力资源会计信息质量。除了披露规定必须披露的内容,还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特征,对重要的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做出单独说明。

(三)在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先行先试”以求突破

以人力资本作为其经营绩效主要驱动因素的企业可称为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这类企业主要存在于金融、娱乐、航空和高新技术行业中。此类企业中人力资本占总资本比重较高,对企业贡献较大,其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积极性更强。人力资源会计实践应当也最适宜在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中开展。在年报分析中已发现少数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将核心人才资产化,即将人力资源成本作资本化处理计入“长期待摊费用”,事实上已经承认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地位。因此,应借助人力资本地位已被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认可的优势,首先在人力资本驱动型企业开展人力资源会计,并建立试点企业。

(四)简化计量以降低人力资源会计运行成本

人力资源会计以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计量对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值即使应用复杂计量公式也难以准确计量,反而增加运行成本。故可以将其计量建立在满足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上,可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即可。这样可以简化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工作,降低会计人员培训费用,降低运行成本。这必将减轻企业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阻力,有助于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

综上,我们应抓住宝贵的机遇,有计划地推进人力资源会计应用。针对目前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先进行局部试用,积累经验,再逐步推进人力资源会计深入应用。

参考文献:

1.蔡 .劳动力供给与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来源.东莞日报,2012-04-16

2.蔡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十二五”时期挑战:人口、就业和收入分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第4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 技术进步;索洛模型;贡献度;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要素

中图分类号:F012/F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65-1285/c.2016.02.03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王珏.技术进步对克拉玛依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度实证分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6(2)17-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高投入、高能耗以及人口红利获得经济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环境污染、劳动成本加大、资源瓶颈问题的出现,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正迫切需要转变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作为主要动力,其贡献率大小已成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当前经济增长研究也多倾向于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

一、模型的选择

索洛模型作为技术进步增长理论的先驱,首先提出技术进步的概念,即除了资本和劳动以外的各要素之和为技术进步,又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虽然这种说法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相比仍显粗犷,但其简便的计算方式仍是衡量技术进步贡献度的最优途径。根据1992年国家计委、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作用测算工作的通知》中使用增长速度方程的建议,考虑到充分利用现行统计体系(指标、采集口径、加工方法等),本文确定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结合“索洛增长速度模型”对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进行测度。

1.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表示如下:

Y=AKaLb

其中Y代表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力,A表示外生的技术进步因素,a、b为假定规模报酬不变情况下的弹性系数。在CD生产函数计算时,由于部分年份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变量之间常常相关程度很高,因而参数估计时会遇到多重共线性问题,系数矩阵将是奇异的或接近奇异的,其逆矩阵或者不存在,或者存在但极不稳定。因而,当二元回归式不能直接应用时,可将生产函数做如下变换取对数得:

In Y=In A+alnK+b In L

由于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a+b=1,则上式可变换为:

InY/L=In A+a InK/ L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较多年份的历史数据,样本过少会使回归结果缺乏代表性。同时,对回归结果必须进行统计检验,只有当检验获得通过,并且经济意义合理时,才能用回归出来的参数评价技术进步。衡量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参数时,回归方法和模型密切相关,模型不同,回归估计的参数可能差别很大。

2.通过步骤1得到资本弹性系数a后,根据规模报酬不变得到劳动的弹性系数b,然后依据索洛增长速度模型如下:

Y/Y=aK/K+(1-a)L/L+A/A

其中Y、K、L、A分别表示产出、资本、劳动、技术进步的增量,Y/Y则代表产出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可以推出:

A/A =Y/Y -aK/K-(1-a)L/L

从而得到技术进步增长率,其中A/A解释作为新的要素,当资本和劳动要素出现边际收益递减时,长期经济增长是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

二、克拉玛依市技术进步增长模型的建立

(一)克拉玛依市概况

克拉玛依市是新疆仅有的3个地级市之一,以石油石化工业为支柱产业,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7.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1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2.1亿元。“十二五”初步估算年均经济增长率为8.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0.66∶84.93∶14.41,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1]

(二)指标数据的采集

合理的指标是开展实证分析的前提,全面而翔实的数据是模型得以成功运用的基础。选取指标时,首先要求指标要具有现实意义;二是指标应为增长要素或关键要素,剔除异常数据;三是确保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具有相关性,对各指标进行关联度检验,关联性较大的予以保留。本文选取克拉玛依市1978―2014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克拉玛依市宏观经济数据库系统。[2]资本量K投入指经济系统运行中所使用的资本量,可用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表示,劳动力L投入体现可用在岗职工人数表示,产出Y用生产总值表示。

三、克拉玛依技术进步增长模型推算

(一)克拉玛依1978―2014年技术进步增长率推算

将克拉玛依1978―2014年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代入IBM SPSS19分析软件,设定因变量为InY/L,自变量为lnK/L,结果如表1、表2。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系数通过t检验,R2拟合程度很高,F值符合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直接的相关关系是成立的。从而得出a=1.326,根据假设规模报酬不变,b=-0.326,资本、劳动力与GDP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线性方程表示:

Ln (Y/L) =-3.058+1.326ln (K/L)

但问题在于测算的劳动贡献系数为负,与传统经济理论相违背,需要进一步展开定量及定性分析,从定量角度将劳动、资本与产出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

在岗人数与产出相关性不大,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出高度相关。进一步展开定性分析,1999年前,克拉玛依市是新疆石油管理局一家企业独大并由它承担教育、医疗、广电、物业等各项企业办社会职能,职工人数在全市就业人口中占绝大多数;1999年后,随着中石油全面深化改革,新疆石油管理局职工大量买断下岗和改制分流,3年间职工人数下降近26%,同时驻市央企一分为五,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后的3年间,总产值上升63%,可以解释为原有劳动力冗余,减员增效效果明显。为了剔除这一劳动量异常因素,以1999年为节点分为两个阶段,从央企改革前和改革后再次进行检验分析。

(二)分阶段回归分析

首先,对1999年克拉玛依经济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符合要求,K、L与Y均高度相关,劳动投入数据可以保留,然后进行回归分析。

将2000年之后数据进行同样相关性分析,K、L与Y均高度相关,进行回归分析。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系数仍然通过t检验,R2拟合程度很高,F值符合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直接的相关关系是成立的。从而得出:

央企重组前 a=1.119,b=-0.119

央企重组后 a=1.13,b=-0.13

对比表1全阶段时期的K和L弹性系数,可以作出判断,央企重组对克拉玛依经济影响是巨大的,结合表3、表4,说明在不同阶段克拉玛依劳动力的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小,说明劳动效率仍然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三)分阶段贡献率分析

1.前阶段要素贡献度分析

利用以上表3数据代入索洛增长速度函数,计算出不同阶段产出要素投入的增长率以及要素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度,计算结果如下:

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示经济增长要素作用,将表5中各要素用下列各图对比。

从表5、图1、图2、图3、图4可以看出,1978―1999年克拉玛依经济规模受新疆石油管理局一家企业独大的影响,城市经济体系基本依赖石油勘探开发及矿区建设,而油田发展又受集团公司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在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入贡献额度最大,但资本投入方式仍是粗放式,其作用受油田开采难易影响,忽上忽下、波幅巨大,比如1978年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增长一倍,但产出仅增加6%。本阶段劳动贡献度围绕轴线不明显,表现为劳动力贡献副作用明显,这与在该阶段管理局对油田职工子女包分配,导致劳动力冗余、生产效率低下、新增就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很小的实际情况是吻合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则围绕轴线上下波动,波幅相对较窄。通过比较,技术进步与资本贡献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表明克拉玛依技术进步要素对经济发展发挥了稳定剂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缓冲资本负增长带来的副作用。这一时期资本投入决定性大而效率低,平均资本投入增长为12.05%,但带动的产出为9.21%,多数年份投资决定经济增长幅度,部分年份技术进步决定经济增长幅度。

2.后阶段要素贡献度分析

将央企重组后阶段表4的弹性系数代入索洛增长速度函数,形成表6。

可以发现,2011―2014年,K贡献率和技术进步全要素贡献率严重异常。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央企投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2011―2014年,克拉玛依市财政累计融资140亿元用于会展中心、文体中心、工程教育基地等民生工程建设,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经济收益,故反映在经济指标上是K增长率40%以上,而Y增长率仅为1%~5%。因此,将异常年份数据剔除,得到新的平均增长率。

从表7和图5、图6、图7、图8可以看出,在此阶段最明显的是劳动贡献度开始上升,主因是克拉玛依第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中占比从10%上升到21.9%,第三产业吸引了大量就业人员,新增就业对经济贡献度开始显现,年均贡献率从-4.8%转为4.03%。资本贡献度有所下降,但占比仍然很大,主要是石油石化央企在克拉玛依经济中占比仍在77%以上。由于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克拉玛依经济受国际油价影响开始增大,2002―2006年国际油价从20美元起步至70美元左右,克拉玛依经济同期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油价从147美元高点跌至60美元,下降55%,克拉玛依经济应声下跌27%,其中值得欣慰的是地方经济的增长开始产生一定的缓冲效应。在此阶段,技术进步贡献度围绕轴线波动明显增大,表明技术进步在经济中的作用正在加大,其三个特点:一是在央企重组前技术进步贡献率为正的年份占全部的年份54%,央企重组后占到73%,技术进步正逐步成为推进克拉玛依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技术进步在经济波动中的稳定剂作用也日益明显,技术进步对资本贡献度的缓冲使得经济增速波幅收窄;三是除个别年份外,技术进步与资本贡献开始呈现正相关,说明资本投入中技术进步含量在增加,生产方式正向科技型、集约型转变。

四、结论

总体来看,改革开放后克拉玛依市的技术进步呈现了这样一些特点:波动很大,作用增强,有效缓冲。首先,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城市技术进步贡献度分析,我们发现技术进步贡献度在克拉玛依市波动幅度很大。这是因为克拉玛依市的经济目前是特例,不仅对一般城市,就是相对东营、库尔勒等石油城市,克拉玛依也缺乏其他规模支柱产业弥补石油产业,导致单一资本投入占比高,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情况下,必然造成技术进步贡献率波动大。其次,技术进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可以量化的科学技术进步作用,也包括政策、制度、创新等不能量化预测的部分,站在这个角度看待克拉玛依的技术进步作用日益增强,无疑证明克拉玛依的科技发展、技术创新以及科技、经济政策是有效的、成功的。最后,从克拉玛依近40年的经济增长来看,虽然有波动但日益稳定,在劳动力贡献不明显、资本贡献波动大的情况下,技术进步起到非常重要的缓冲稳定作用,对城市经济、社会民生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劳动贡献度逐步趋稳,技术进步贡献度更呈现逐步走好的态势。

五、发展建议

1.以技术进步推动主导产业升级

石油工业今后一段时期仍是克拉玛依的主导产业,它既有成本高、投入大、远离市场的劣势,也有资源独特、产品特殊、区域核心的优势,这种优势资源的稀缺性在过去是克拉玛依科技进步的基石,抓好稀缺性开发就能使产业具有市场活力,而稀缺性开发的关键就是技术进步。因此,克拉玛依要更加注重技术进步的力量,通过不断提升石油产业中技术进步要素含量,保持并促进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保障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2.以技术进步发展新兴替代产业

产业替代是最彻底的集约发展模式,它可以摆脱原有产业的束缚。[3]46在资源型产业稳产期积极推进产业替代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关键点。克拉玛依在新疆已经具有比较高的技术积累,也具有发展替代产业的物质基础,发展3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已有的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借助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工程教育基地建设东风,完全有可能形成新疆科技创新高地,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创新体系,实现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3.以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衡量标准

在经济新常态下,从国家到地方已逐步放弃单纯GDP考核经济发展的做法,克拉玛依无论经济规模还是产业结构都不应再维持单一的GDP考核机制,应纳入以新加坡经验的技术进步要素生产率改善做相应评价,特别是把经济分解为3个产业,进行技术进步要素生产率的统计和核算,克拉玛依正在申报的“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建设就可以将其作为试点,当然,这需要一系列制度、机制、资本、人力等环境要素改革的相应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宋岭,秦放鸣,孙庆刚.大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第5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人力资本;要素资本;价值创造

财务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的发展,伴随着财务理论的深化,财务研究对象也随之不断演变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中,人力资源要素正逐步成为企业发展的决定性要素,相应地影响到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促使财务对象范畴发生变化。本文试图通过人力资本的演变过程对财务对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未来财务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空间。

一、劳动力与财务对象的原始演变

财务产生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产生于分工和私有制。商品经济萌芽时期,社会处于奴隶社会,大量的奴隶没有自己的人身自由,劳动者即奴隶只能被看作“活机器”,和其他要素一样归奴隶主所有,不能自由支配自身的劳动力。他们的全部劳动成果也都被奴隶主无偿占有,甚至不能获取最起码的生存资料,这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奴隶主之间进行物品交换的初级形态开始显露,此时奴隶而并非劳动力也作为商品进行买卖和交换。货币出现以前,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交换的依据是生产有剩余和交换双方的需要即商品的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①此时的使用价值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货币产生以后,商品有价值计量,即“劳动价值”的计量,货币充当了衡量凝结在商品中一般人类劳动的尺度,使得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效率、效益大幅度提高。因而货币作为生产和生活中商品交换的媒介,成为商品经济中财务活动的核心工具和研究对象。

直到封建社会诞生,劳动者有了自己的人身自由,他们可以自己自主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去生产、耕种土地,获取自身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社会分工、生产关系和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城市和商业中心的形成也较为普遍。这时用于财务经济活动中的那一部分货币就转化为本金。使得本金取代货币成为财务学的核心范畴。换言之,本金是人们投入生产活动中购买生产要素、支付各种费用的那部分货币,是垫支于生产中的本钱,要在生产结束时重新收回并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资本成为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当封建社会走向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和积累已超过封建生产关系的承载,本金中增值性较强的价值积累强烈要求增值,于是便爆发了“资本革命”,产生出以大机器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从而带来了市场经济文明。这种文明使资本可以雇佣劳动、土地、其他自然资源、机器和现金等各种生产要素。马克思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成为商品。正是由于劳动进入市场,资本的质与量及形式得以发展,也正是由于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财务学的研究对象从货币、本金发展到最具增值性和流动性的资本。资本完全继承了增值能力强的那部分本金的性质,并且更具有社会性。在市场经济下,货币资本转化为各生产资本在创造财富和价值,这样,资本在财务学中取代了本金的地位,成为财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在这一过程中,财务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只要有了资本,就可以建立起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促进经济的增长。资本也是社会经济权利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经济组织中的治理结构以资本为中心,资本的拥有者具有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正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使“资本”不但雇佣了劳动(马克思),而且支配了劳动(奈特)。

三、劳动力资源成为资本,价值发展为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下叶,知识和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动因素及重要生产要素,市场经济文明开始由工业经济时代转入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技能、健康等因素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此经济背景下,劳动力资源具备了成为资本的条件,主要有二:

(一)从资本本质上看,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不但能够在生产中创造剩余价值,而且自身价值在创造价值中也不断增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本循环。

(二)从资本性质上看:首先,同物质资本一样,人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开发和维持均需要花费成本。尼科尔森(1892)认为:“与死资本一样,活资本的生产和维持在有效状态也需要很多成本。”其次,同物质资本一样,人们在知识、技能和健康上的费用支出是为了放弃眼前的利益,旨在将来获益。第三,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具有稀缺性;第四,同物质资本一样,人力资本也是生产性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财富,其经济意义甚至比物质资本更重要。

伴随着劳动力资源成为资本,企业发展也经历了劳动、资本和知识三大逻辑的转变过程。在企业的知识逻辑阶段,人力资本成为知识、技术、信息的主要载体,并广泛受到重视,生产要素呈现多样化,企业能力由价值创造的数量、质量和效率表现出来。价值创造,亦称创造价值,它是企业或机构组织全部生产要素能力的评估。企业收益来源于价值创造,价值创造来源于要素资本的运用和配置。笔者认为,劳动力资源转化为资本,具有价值的要素资本(物质的和人力的)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必然引起财务学研究对象的变化。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对要素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运用及要素资本能力的评估――价值创造,开始成为财务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认为,货币转化为近现代资本的关键是劳动成为商品,换言之,古代或中世纪资本的质与量及形式得以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进入市场。今天,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信息不断地被劳动者所掌握,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本,财务学的研究对象将向价值创造范畴转变。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48页、105页。

参考文献:

第6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经济全球化全新而复杂的运行机制要求我们运用新的理论与方法去分析其内在的利益机制,从而认识全球化冲击的性质。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不利性,也必须从对新的运行机制的分析上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趋利避害的战略对策。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不仅是贸易自由化的提升,而且更重要的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增强。乔治·华盛顿大学普拉卡什和印第安纳大学哈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系列导致要素、中间与最终产品以及服务产品市场的经济活动跨越地理界限形成统一整体,并使跨国界价值链在国际循环中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第一副执行董事、经济学家费希尔(Stanley Fischer)认为:“全球化是在商品和服务跨国界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加、在技术扩散广度和速度不断提升基础上所形成的日益加深的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因此,全球化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新要素结构,要素国际流动的增强,要素收益服从稀缺度的规律,决定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机制。

    一、国际竞争与全球化的隐性冲击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它既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严重经济困难,也可能造成发展中国家长期落后。在对这种冲击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它的直接显现形式,而忽略它的间接隐蔽形式。研究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隐性冲击,不仅有利于在更深层面上把握全球化,而且有利于发现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的不利性,从而正确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首先是易于看到的显性冲击,如由市场开放带来的本国产业的生存危机。发展中国家的弱小的现代制造业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可能迅速崩溃;由企业破产与产业倒闭而导致的失业迅速增加;由本国生产萎缩引起的政府收入的严重下降和政策对本国经济调控能力的明显削弱;由竞争失败导致的本国产业结构的长期落后,从而使工业现代化目标的丧失;由金融开放和金融危机导致的全面经济混乱,其中包含着国民财富的大量流失,等等。

    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将是形成一个更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从而达到更深刻的国际分工。“比较优势”存在的永恒性决定了国际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的必然性;即使有某种不利,也只是一国为深化国际分工进行结构调整所付出的代价。比较利益本身不是动态的,更没有考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发生的产业结构的进步。因此,经典的国际经济理论仍然没有回答从长期来看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相对不利性。正如比较优势理论只说明了国际分工的必然性而未能说明这种分工的利益分配一样,经济全球化可能深化国际分工,仅此而言可能对各国在总体上有利,但它的利益分配关系却同样是未知的。全球化冲击的性质不仅在于这种冲击可能对发展中国家构成的结构进步中的困难,而且在于分工深化中的利益分配。

    邓宁等提出了最浅层次和最深层次全球化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国家的某个经济实体与另一个国家的某个经济实体就某一种产品从事跨国贸易,而后者是指一个经济实体与全球范围内的大量经济实体通过一个增值链网络进行交易,且交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并高度协调以服务该实体的全球利益。因此,从微观上看,全球化表现为企业在全球各大洲和主要国家拥有或控制子公司,参与增值业务联盟和网络,在最适合的地方获取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并在各主要市场销售其产品和服务;从宏观上看,全球化表现为一国金融、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区域多样性,并且由此而产生的增值构成其GDP的相当比重。邓宁认为,大多数国家和企业都介于最浅层次和最深层次之间,但其跨国经济活动的趋势是朝着越来越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道路上走到今天,使我们已经不能仅仅从贸易竞争上看全球化的冲击,从而不能仅仅从产业生存上看发展中国家所受的冲击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跨国公司全面进入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形成了一大批现代产业。如果从国际分工的角度看,这些国家也已经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参与了国际分工,因为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已经提升。但是很明显,除了就业以外,发展中国家没有真正获得产业进步的主要利益。至少发展经济学所指出的各种好处,如技术进步、人才培养、外部经济、学习曲线等等,在许多产业中是不明显的、或者是有限的,经过较长时期才逐步体现的。因此,出口商品结构的进步夸大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全球化的直接冲击绝不是发展中国家所受冲击的全部。

    在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以后,国际分工的结构以劳动和资本富裕度的差异为依据,不再以比较优势论以劳动为单一要素的劳动生产率为依据。要素富裕是获得国际分工利益的原因。然而正是这一正确的理论,隐含了各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差异和全球化条件下的隐性冲击。

    以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工体系决定以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利益分配,由不同要素国际组合形成的国际生产要求实行以要素为基础的分配结构。要素价格取决于该要素的稀缺程度。微观经济学的这一基本概念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仍然有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运用这一方法,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从全球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就可以从新的概念上来定义要素,为全球经济分析提供一个比较规范的研究方法。由此我们需要分析的生产要素,不仅是劳动力、资本,而且更重要的有国际销售渠道、国际经营管理和全球企业网络等等。

    在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关系中,这种以要素为基础的国际分配至少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富裕而资本稀缺,资本收益必然高,而劳动力收益必然低。发达国家资本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中处于比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更为有利的谈判地位,这决定了其获得更高收益的有利地位。发达国家资本从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收益,必然高于其在本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收益,否则跨国公司不会冒巨大的国际政治经济风险进行国际投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大量供给使得其价格只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从而为资本收益创造了巨大的扩展空间。雅克?阿达认为,发展中国家在涉及它们与国外的金融关系时,没有任何类似的调节手段,只有拒绝偿债,但这就意味着被淘汰出国际金融体系。由于当地储蓄不足或没有足够的出口能力而需要外来资金,这些国家客观上要依赖贷款。不论是所需资本数量、投资性质或贷款条件,所有这些决定北南资本流动的参数都不受发展中国家自己左右。杰伊·梅热也认为:全球贸易和投资规则的制定权控制在发达国家手中,且又完全是为掌握资本要素的跨国公司服务。

    第二,对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际销售渠道即市场要素是特别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发展起出口加工型企业,跨国公司以掌握国际销售渠道实行与发展中国家东道国的合作方式。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只是劳动力价格收入,政府税收也因为了吸引外资而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甚至完全减免。跨国公司通过产品包销控制着出口价格,国际市场销售渠道使跨国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从生产经营的广义要素上讲,这是跨国公司拥有国际市场要素的结果。

    第三,国际经营管理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一个日益重要的要素。发展中国家缺少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经验,特别是面对国际市场的经营管理经验。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经营管理人员的收益远高于东道国职工和一般管理者,是国际经营管理要素在发展中国家稀缺性的结果,因此使企业的收益向跨国投资者转移。在合资企业中,跨国投资者的各种非现金投入中大量实现了国际经营管理的收益。在外商独资企业中外资则更加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收入而大量获得了国际经营管理收入。

    第四,全球企业网络是另一种特殊要素,这一网络是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掌握的。对于东道国单个被投资企业来说,这是一种企业的外部合作关系,是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资源。与国际销售渠道一样,跨国公司也要求获得与这种自己所拥有的网络相对应的收益。转移价格就是获得这种收益的形式。通过高进口、低出口的转移价格,跨国公司把利润从东道国转移出来,获得了更高的收益。企业网络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在产品的价值链上,跨国公司自己完全控制了高增加价值的生产环节,而把低增加价值的环节放到了发展中国家中,使整个全球生产网络的增加价值结构向发达国家有利的方向倾斜。

第7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人力资本:广义的资本范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础性的生产力要素可以分为“劳动力、资本、土地”三大类。这就是说,狭义的资本是相对于劳动力和土地而言的。然而,劳动力与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也需要狭义的资本去交易,从而呈现出资本的内涵。马克思关于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理论,把劳动力作为可变资本,拓展了资本的内涵与外延,为人力资本范畴的提出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是有别于生产资料形态的资本即狭义资本的一种特殊资本形态,这种内生性的资本形态属于广义资本的范畴,既然人力资本与其他物质性资本是广义的资本形态,都属于生产要素,那么它就应该同物质性资本一样分享企业剩余。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尽管人力资本的自然基础是劳动力,但它又有别于劳动力,劳动力与人力资本的区别在于:首先,劳动力是指人舱劳动能力,是“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所适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其概念偏重于劳动力的同质性;而大力资本则是指凝聚在人体内、由为提高人、的能力而引起的资本化支出所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信息、能力和健康等的综合,其概念更多地反映劳动力的异质性,也就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别或能力的差别。其次,劳动力主要体现为企业的成本性要素,强调的是它的存在,而人力资本则强调它的增殖性要素和它的流动性,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要素。认力资本的再生产不仅要靠其价值的补偿,而且要靠分享创造价值的剩余来实现。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分析

    1.各生产要素在社会中的稀缺度。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由20世纪初5%-20%增加到目前的80%,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科技行业已达到90%,资本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稀缺要素,生产技术和专门知。识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和最稀缺的生产要素。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力资本特别是高科技和复合型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资本不再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稀缺要素,取而代之的是具有高知识含量的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它在和货币资本农企业剩余分享的谈判中处于一种强势地位,因此,企业剩余索取权势必会发生“从资本到人力资本”的变迁,从资本家向“知识阶层”扩散,相应的剩余价值也应该由过去的货币资本独占演变为由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分享。而两者的分享比例则受创业必要资本量和人力资本特征(创,新性、不可测性)等变量的影响。

    2.要素贡献报酬论。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同时又取决于其在价值形成和创造中的贡献,各要素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中所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舒尔茨采用收益法测算人力资本形成中最重要的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年-1957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1990年另一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进一步提出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初步解释于知识创新活动是如何导致经济持续增长,从而肯定了知识创新、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智力化的核心作厨;世界银行提出的“国民财富新标准”认为,在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本三者之中,人力资本占全球国民财富总值的64%。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因素已经超过物力因素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根据贡献决定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完全有理由参与企业剩余分配。

    3.现代产权理论和激励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参与分享企业剩余,首先是来自于产权收益。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合作的过程,一方面人力资本对其自身进行了投资并与其载体具有不可分离性,劳动者是人力资本的产权主体,有权按自己的意愿来支配和处置人力资本,并从中获益。这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是人力资本所有权的收益。既然物质资本投资者可以获取资本收益,按照资本平等的原则,人力资本投资理应同物质资本投资一样参与分享企业剩余。再者,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别向企业进行“投资”,因此也必须是这两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共同分享企业剩余。这种剩余分享制对应的是自我利益激励的产权机制,可以实现激励兼容。若赋予人力资本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就会使之成为人力资本追求效益的基本激励动机,剩余索取权越大,人力资本追求利益的动机也越强,工作就会越努力。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安排,会把人力资本与企业的长期利益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励其继续投资并长期留在企业。因此,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有效和长期激励作用的最佳制度安排,就是让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

    4.委托关系。在现代企业中,信息在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物质资本所有者之间是严重不对称的。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的“内部人”,拥有物质资本所有者难以获得的独家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就产生了委托关系。最好的解决委托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分享企业剩余,让物质资本所有者通过向人力资本所有者让渡部分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方式,来实现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同舟共济”,并减少委托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一般说来,增加人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可以使人与委托人的利益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人的目标利益函数尽可能地趋近于委托人。因此享有企业剩余的人会自动减少非生产性消费,从而减少成本,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增加,这种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激励方式在委托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是对人最为有效的激励方式之一。

    5.按劳动力要素分配论。既然人力资本与其他的物质性资本都是广义的资本形态,都属于生产要素,根据平均利润率规律的要求,等量价值的资本或等量价值的要素产权,应该分享同样份额的企业剩余。狭义的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劳动力的所有者得到的只是劳动力商品的等价物;广兑的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劳动力的所有眷得到的不仅仅是劳动力商品的等价物,而且还应作为资本形态或多或少地分享企业剩余。按要素分配是功能性收入分配,其分配依据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其中,由于劳动或人力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可以用人力资本产权的大小来衡量,因而劳动或人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按要素分配中就是按劳动力要素的产权分配。人力资本对企业剩余的分享本质上属于广义的按劳动力要素分配的范畴。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劳动力的所有者特别是管理型、技能型劳动力的所有者,在收入分配中不仅应得到相对于自身价值的工资,而且还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企业剩余。

    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模式

第8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人才战略价值;薪酬体系;岗位轮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1-0145-02

厦门太古飞机有限公司在未来五年的基本战略是:集中发展基地维修(Base Maintenance);包括波音B747-200、B747-300和B747-400的客机改货机。在保证基地维修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与美国波音公司携手,适度(试探性)介入航空制造业。根据这一战略,结合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未来五年内公司在人才战略上应该着重培养和留住一线技术人员(包括一线工程师和技术工人)以及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业务主管,同时培养和发掘高层继任者。为此,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八点建议:

1 盘点现有人才

按人才对公司战略价值的高低和目前该人才在市场上的稀缺性对公司的现有人员进行分类盘点,并对不同类别的员工采用不同的雇佣和留人方案,如图1所示。重点留住那些公司想留的人,即目前市场上稀缺、对公司的战略价值高的人才,见图1的(2)所示。公司目前的员工如持牌工程师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业务主管或者是深受客户敬重的一线员工,都属于这一类人。

(1)低战略价值、高稀缺性的人才尽量外包,以减少成本。

(2)高战略价值、高稀缺性的核心人才尽量内部培养、内部提升,以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并经常与其沟通、交流,不断加强关系。

(3)低战略价值、低稀缺性的辅人才主要确立外包或短期合同等方式。

(4)高战略价值、低稀缺性的通用人才主要通过劳动契约确立劳动关系。

2 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进行职位评估和薪酬的市场调查,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薪酬市场调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问题。目前公司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公司的长期战略要求有大量的中高层次的技术人员(包括一线工程师、工程设计人员、懂技术的一线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薪酬设计就要能吸引市场上的这批人才。公司这几年的人才主要流向下列两类企业: 第一类为有竞争关系的企业 (如国内的飞机维修企业及各航空公司);第二类为无明显竞争关系的外资企业(如GE公司、戴尔公司)。公司可以考虑委托专业的咨询公司对上述两类公司进行调查,数据应包括薪酬结构、奖金和福利情况、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薪酬、薪资增长情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薪酬走势分析等。

根据以上的对内评估和对外调查的结果,调整和重构公司薪酬体系,建立“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对于“核心人才”如持牌工程师,目前给他们支付“牌照津贴”,等到这种人才在市场上不再紧缺或者企业认为他们已不再那么重要时,再停止支付这种特殊津贴。

3 为员工提供不同的职业通道

解决好“当官”与“当专家”的问题。前者注重于技术难度与创新能力,后者注重于管理难度与综合能力,这可以对企业中处于不同职位中的员工营造不同的竞争环境和人才激励模式, 为企业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工作类别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奠定基础,为员工核心技能及专长的提升指明方向和提供标准,也为企业按能力与业绩回报员工创造公平公正的价值提供基础 (如图2所示)。

4 设计适合员工需要的福利项目

完善的福利系统对吸引和留住员工非常重要,它也是公司人力资源系统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标志。为鼓励员工长期稳定地在太古工作,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除了按国家规定的福利项目外,公司已经设立了“企业补充养老金计划”,以提高雇员的福利待遇,保障员工晚年的生活稳定和幸福。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该项福利是对长期服务于公司的员工的一种奖励,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增加老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但对新员工的激励没有很明显的作用。基于目前公司现状,除了该福利计划外,公司可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需求,列出一些其他福利项目,如旅游、健康检查、俱乐部会费、 带薪假期等,并规定一定的福利总值,让员工自由选择,各取

所需。

5 招聘“合适”的人才而不是“一流”的人才

其实企业没有必要给所有的岗位配备一流的人才,如果能把目光转移到那些能够胜任工作但劳动力市场对其需求又不是很高的人身上,公司也许能够保护自己免受市场力量的影响,从而减少人才的外流。公司的某些岗位如“工卡录入人员” 、“仓管人员” 、 “图书管理员” 、“一线技工”等,没有必要从四年制的精英院校招聘,宜转向从三年制的大中专院校或技工学校招聘。

6 岗位轮换

采用在多个岗位上对员工进行交叉培训的方法,使员工具有多种技能,这样在某一员工离开时就能迅速从内部找到合适的人顶替其原来的岗位,以减轻公司对任何单一员工的依赖。

7 从其他公司“借调”技术人员

公司将介入多个项目,有机会成为某些项目的“总包商”,如波音B747-400客机改货机,这是较大型的项目,需要有多个公司的合作才能完成。很多零件可能会由另外的“分包商”设计并生产,然后交到太古,由太古将这些零件组装成更大的模块并装到飞机上,最后将改装后的飞机交到航空公司手中。因为这种项目是阶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减少人员的雇佣,公司可以考虑让“分包商”的关键技术人员跟着零件一起到太古,在这阶段成为太古的员工并和太古员工一起协同工作。

8 发掘和培养企业将来的继任者

为了使企业将来在继任者上有更多的选择,应及早从企业内部培养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候选人群体,为将来的接班问题的顺利解决打下伏笔。对继任候选人的培养可以采取多种方式:(1)正规教育,创造机会让继任者接受先进的正规教育,系统地接受包括财经方面的专业训练;(2)行业内的工作经历,让潜在继任者到本企业以外的本行业的一流企业(如香港国泰航空公司、香港飞机工程有有限公司、美国波音公司等)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这可以让他们既得到宝贵的行业经验,又可以作为普通工作者得到磨练,同时建立更好的“人脉”关系;(3)创造舞台,塑造授权环境,让候选人自我学习与成长,除了要有早期的基层工作体验外,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舞台,让他们独当一面,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4)创始人的亲自辅导,企业创始人一手创下了企业,不仅对本企业了如指掌,而且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如能将这些宝贵的无形财富传给继任者,无疑将有助于该继任者更快地

成长。

9 结语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人才战略措施,厦门太古飞机有限公司一定能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态势,延续辉煌。

参考文献

第9篇: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范文

关键词 劳动社会学 劳动经济学 角度 原因

一、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一)从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看两者角度的不同

在研究内容方面,劳动社会学将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关系、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和劳动社会过程作为研究内容,更加注重社会制度,社会规范,社会道德方面的角度,旨在揭示劳动社会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支社会学。劳动社会又称产业社会,它具有以职业为中心的地位----角色系统,如总经理、经理、车间主任等等;有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价值----文化系统,如公司文化,企业精神等等,它正是一个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要素的社会综合体。而在劳动经济学中,与劳动社会学所研究的这一“社会综合体”所对应的则是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产生物质与财富的世界。

学界对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存在着不同的表达,但总体而言,基本方面都离不开劳动力的供求,离不开劳动力的市场,离不开劳动者的行为,以及离不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成本、受益和价格、基本的分析方法和资源配置优化的目标。因此,概括起来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简单来说,劳动经济学也可以表达为是对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没有市场,或者说脱离了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经济学就不复存在。从这点上不难看出,劳动经济学侧重于劳动力市场的运行,社会效益以及经济发展方面。

由此可见,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在研究内容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虽然劳动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都是围绕劳动领域的诸如劳动者、劳动者行为、劳动组织、劳动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但是看待问题和研究问题的侧重点及角度各有不同。

(二)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具体体现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具体说说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的不同角度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1.劳动者

劳动者作为劳动社会学和劳动经济学共同的研究对象,由于两个学科研究的视角不同,因此,劳动者在两个学科中的内含有很大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劳动经济学中用“劳动力”来代替“劳动者”更加合适。

(1)在劳动社会学中,劳动者是非同质的,是复杂的社会人,有着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而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被假设为是同质的,在一般的劳动经济学对劳动力的分析中,尽量把人简单化,它隐去了劳动力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认为劳动力相互之间没有差别。

(2)“人是理性的,劳动力所表现出的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基本假设。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总是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理性地作出选择,但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相对而言就是非理性的,他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需要,有时甚至会感情用事,并且劳动者常常会受到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的制约。所以说,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比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更加复杂,不过也显得更加真实而全面。

(3)社会学中的互动论认为,要理解社会的运动,只有通过理解人的社会行为,社会因人际互动而存在。由此可见,劳动社会学中强调劳动者与他人之间的互动。而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则被假设为个人主义者,不受他人影响,劳动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在于揭示劳动力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劳动力是相对独立的个体。

2.劳动者行为

在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行为就是与劳动者身份有关的行为。比如:劳动作业,生产管理,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互动等等。由此看见,劳动者的行为是于周围的环境分不开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K.Lewin)就指出劳动者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函数。也就是说,劳动者行为是劳动者个人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劳动者的行为是由动机引发的 ,动机是由劳动者的内在需要唤起的,行为的具体表现要受到行为规范的制约。并且,劳动者通过劳动竞争、劳动冲突、劳动合作等方式产生互动。可见,劳动社会学中的劳动者行为是与外界分不开的,是复杂的,行为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作用。

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下,劳动行为考虑的是经济效益,是能够取得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并且劳动力都是理性的,劳动行为与决策不受他人影响。劳动行为决定于劳动力以尽可能少的智力和体力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报酬,在劳动社会学中考虑的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如职业声望等并不是劳动行为考虑的因素。

二、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原因

在看待问题时,劳动社会学与劳动经济学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角度,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它们各自遵循的基本假设的不同。

在劳动社会学的视角下,无论是功能论,冲突论,还是互动论,都不难看出劳动者是复杂的社会人,具有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具有不同的社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等,具有一定的角色,总是与周围的环境产生相互作用,与他人产生互动,除了关心经济效益以外还关心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