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内科护理特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家好!我是中医科护士长,本科学历,主管护师职称。我竞聘的职位是:副科级干部。下面,我首先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工作经历:
年参加工作,是医院的第一名护理大专生,97年经历了争创“三甲”医院的历练,年被派往北医大一附院进修学习,年被破格提拔为护理部干事。年,担任神经内科副护士长,年开始独当一面,担任中医科护士长至今。
竞聘副科级干部,我有四大优势:
优势之一:有能力。
参加工作14年来,无论是做护士、做干事,还是做护士长,我都能够把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
在神经内科工作期间,我的吸痰技术,曾经受到北京会诊专家的高度赞扬,并且使一位脑炎患者免受“气管切开”之苦。
任护理部干事期间,在护理部主任的指导下,制定了医院“内科、外科健康教育宣教单、出院指导单,”这套表格兼具科学性、实用性,便于护士书写和护士长考核,符合省厅历年检查要求,因此,在我院沿用至今。
任神经内科副护士长期间,负责东病区的筹建和管理工作,一个病区的从无到有,倾注了我作为护士长的大量心血,也使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当时,神经内科是继icu之后,第二个拥有多参数监护仪的科室,在大家都对它感到陌生时,我充分发挥英语基础好的优势,很快熟悉了全英文操作的监护仪管理系统,能熟练解决常见故障,不必每次出问题都等器械科来修,保证了仪器的正常连续使用。
任中医科护士长期间,注重打造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团队,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中医科的护理文化特色,是大家公认的。在我院护理部开展的“四规范、三沟通、两关爱”活动中,中医科曾荣获“两关爱”项目奖。大家都知道,XX年的行风评议检查,我们医院排名较XX年前进了两个位次,在此我可以自豪的告诉大家:这里面,有我们中医科付出的一份努力;迎检当天,由质管科老师陪同的参检专家,对我们中医科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服务,给与了高度评价。
优势之二:有管理和协调方面的经验。
我先后担任护理部干事、副护士长、护士长,所到之处,都能够很好的配合主任开展工作,深得主任赞誉。特别是任中医科护士长以来,和新老主任都配合默契,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目前,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个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中医科。
优势之三: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护理部主任曾经这样评价我:你是一个聪明、有才智,有创新精神、不落俗套的好护士长。
优势之四:有极高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
这一点,科室的领导和同事最为清楚。他们对我的评价是:为人正直热情,对工作极端负责;思想新锐,精力充沛,富感染力和号召力。
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才有了我今天一展风采、一试身手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快速有效桥接诊-治-康(诊断-治疗-康复),破解临床“壁垒”,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实施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科一体化管理,避免了以往患者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才能获得康复,从而错失早期康复干预大好时机的尴尬局面,让患者在就诊的第一时间就可以获得早期康复评定,为早期康复干预时机掌控打下基础。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作为第七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上海市康复医学重点专科,中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中国卒中联盟中心单位,上海市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上海市残联浦东残疾人康复中心、辅具评估机构、阳光宝宝点,浦东新区护理示范病区。说起科室的历史沿革,科室主任詹青笑称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科的一体化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看病(局部)”与“重视人(整体)”,更加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与家庭。
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一体化
神经康复是神经病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康复学科中重要的亚专业,其对神经疾患的作用可谓不容小觑。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等均会造成肢体、语言、智力等方面不同程度的残疾,而在恰当的时间采取合适的康复措施,对这些受损功能的恢复起到很大的作用。
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正是利用合并的优势,由科内康复医师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直接康复评估,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措施。在实施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等)动态地给予患者动态康复评定,并据此持续改进康复方案,做到精准化、个体化、动态的康复干预,保证康复的疗效。
除了拥有完整的现代康复治疗手段外,科室还将传统的康复手段运用其中,配合汤药、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敷贴等传统康复治疗手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由于神经内科和神经康复的一体化,使我们对患者的评定和治疗上可以做到早期、匹配和动态化。而且我们的康复内容十分完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手段。这些都是我们科室的优势。”詹青主任如是说,“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细化和规范化上持续改进,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实现个体化。”
多个专病门诊,五个研究方向
神经内科-神经康复科除各类特需、特色、疑难病门诊以外,还将神经内科的亚专业做了一个细化的分布,开设了单独的专病门诊,包括卒中筛查、重症肌无力、癫痫、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记忆障碍、睡眠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发性硬化、慢性头痛和头晕、周围神经病的神经科疾病专病门诊。
问及科室的临床研究重点,詹青主任介绍主要有五大方向:
1.脑血管病的规范化诊疗、康复、预防,包括急性溶栓、卒中早期康复、卒中病因筛查与干预;
2.神经系统疾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分级康复,包括卒中康复、吞咽-言语障碍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认知障碍康复、运动障碍康复、小儿脑瘫康复、脊髓损伤康复、周围神经肌肉损伤康复(含面瘫、肌萎缩康复);
3.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病,特别是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免疫性脑炎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4.心理咨询,睡眠障碍中西医结合诊治;
5.癫痫、记忆障碍、运动障碍等疾病的全面临床管理。
除了学科特长,科室还配备有神经电生理室(动态脑电监测、肌电图、诱发电位、经颅磁刺激),康复功能评定室,言听治疗室(ST),作业治疗室(OT),物理治疗室(PT),中医综合治疗室,高压氧治疗室等,可更好地开展治疗。
三级预防贯穿始终
临床上经常提及的“三级预防”在神经内科中也是重中之重。何为三级预防?即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为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则指积极康复。就拿脑血管疾病来说,其发病率、死亡率高,且致残率和复发率也高。据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高,平均每五秒钟就有一人发病,如果做好一级预防,早期筛查病因、早期干预,就有可能减少了疾病的发生;而一旦发病,就要进入二级预防,如在4.5小时内对脑卒中开展溶栓治疗是治疗的最佳时间,目前科室也已开通了绿色通道,以便更快更及时地开展脑卒中的治疗;尽早地开展三级预防,如科室目前将康复移到前端,由康复医师更快地评估,更早地开展康复治疗,可以相应地减轻后遗症的发生。科室还开设了中风俱乐部康复微信号,定期宣教康复知识,帮助患者了解中风后的康复训练。
所谓“上工治未病”,詹青主任坦言健康教育任重道远:“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治疗,还要教会患者预防。预防疾病的发生,预防疾病的复发。教会他们改变生活方式,传达家庭康复的理念,再传授一下药食两用的食疗,这些都是我们为之努力,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原名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始建于1949年,2000年与吉林大学合并,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该医院是一所国家卫生部直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景色秀丽的新民大街,南与朝阳公园相连,北与文化广场相望,建筑面积为36万平方米。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百佳医院”、“全国爱婴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目前,该医院共设有53个临床科室,11个门诊科室,11个医技科室,1个转化医学研究院和13个重点实验室,其中神经内科是东北三省唯一一个国家重点临床科室及国家神经内科培训中心。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53年,在老一辈学科带头人、我国著名神经病学和神经病理学专家刘多三教授的领导下,历经60余年的风风雨雨,现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神经内科诊疗中心,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神经内科之一。该科室在诊治脑血管疾病、静脉系统血栓、痴呆、朊蛋白病、脱髓鞘及周围神经疾病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该科室共开放住院床位250余张,拥有医护人员百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5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12人。自成立以来,该科室共为全国培训神经内科医师800余名,培养神经病学医学博士169名,医学硕士201名,为我国神经病学的发展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
吴江医生简介:吴江医生现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主委、长春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委、东北三省神经病学学术交流协会副主委。吴江主任1978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一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她擅长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尤其在诊治脑血管病、颅内静脉系统血栓、老年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吴江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并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吴阶平医学研究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杨弋医生简介:杨弋医生现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会副主委、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全国中青年专家、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会主委、吉林省中西医结合青年委员会主委、东北地区神经病学学术交流协会副主委、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杨弋院长200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赴加拿大萨省大学进修,回国后一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头晕、头痛及各类脑血管疾病,尤其在诊治脑出血、脑动脉狭窄、进展性卒中等脑血管病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杨弋院长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吉林省青年科技奖等多种奖项及吉林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技术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等光荣称号。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前身是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国家卫生部直属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经开区仙台大街126号,占地面积为24.29万平方米,共开放住院床位3178张。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白求恩杯竞赛最佳单位”、“首批长春市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单位”、“吉林省文明服务单位”、“长春市创建文明城市最佳单位”等光荣称号。目前,该医院共设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显微整形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风湿免疫科、肿瘤血液内科、放射治疗科、感染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等48个临床、医技科室,其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国家卫生部重点学科,是长春市乃至吉林省最好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之一。该科室创建于1962年,拥有包括多功能纤维鼻咽喉镜、鼻内窥镜、多功能微波治疗仪、超声雾化仪、纯音及阻抗测听仪、中耳分析仪、脑干电位仪及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在内的国内一流诊疗设备。近年来,该科室开展了以喉癌、鼻神经外科疾病为重点的头颈肿瘤外科诊疗服务,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近千人,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和医疗成果奖,在省内外均具有极高的声誉。
朱冬冬医生简介:朱冬冬医生现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吉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委。朱冬冬主任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此后一直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喉癌、下咽癌、腮腺颌下腺肿瘤、上颌窦癌、舌癌、口底癌,擅长进行小儿扁桃体腺样体的手术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他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了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脑垂体瘤摘除、嗅母细胞瘤切除及颅底修复等微创手术的研究工作,是目前吉林省唯一能开展此类手术的专家。
董震医生简介:董震医生现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学位委员会主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鼻变态反应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副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擅长诊治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始建于1936年11月,其前身是新京特别市立医院(新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于1978年12月定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00年6月与吉林大学和白求恩医科大学等五校合并,正式更名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现已成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该医院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占地面积为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该医院拥有精良的医疗设备,包括飞利浦256排CT、西门子1.5T核磁仪、数字平板减影血管造影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全飞秒激光治疗仪、锐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等高精尖仪器设备300余台。同时,该医院还不断加大投资,用于改善就医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在日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以雄厚的实力、齐全的设施、一流的服务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成为一所国内外知名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荣获“全国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目前,该医院共设有43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其中心血管内科为吉林省临床重点专科,是长春市最好的心血管内科之一。该科室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经过几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该科室现已成为长春市最大的心内科诊疗中心,拥有包括惠普CCU中央监护系统、Marquette运动平板系统、心脏监测仪、EP-Workmate多导生理记录仪、心脏除颤器、Medtronic心脏起搏器、呼吸机、心导管室、数字减影机(DSA)、射频消融仪、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仪、倾斜试验机、高压注射器等国际一流的诊疗设备。目前,该科室拥有医护人员百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1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人。
李淑梅医生简介:李淑梅医生现为吉林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吉林大学心脏病诊疗中心主任、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师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委、吉林省医学会起搏电生理委员会主委、长春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委、长春市医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淑梅主任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擅长心律失常、心衰、心脏骤停及冠心病的诊治。近年来,李淑梅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并荣获吉林省卫生厅新技术一等奖、吉林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吉林省科委医疗成果奖等多种奖项。
杨东辉医生简介:杨东辉医生现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起搏学组成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会青年委员。杨东辉主任199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英语医疗专业,曾赴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心脏研究所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和缓慢心律失常的诊治,擅长做有创和无创心脏电生理检查、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及起搏器植入手术。近年来,杨东辉主任主持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并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长春中医药大学(原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08年,该医院被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师资格认证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以及全国中医中风急症医疗中心。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1478号,建筑面积为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为2.9亿元,共开放住院床位1000张,拥有在编职工近千人,其中有享有盛名的国家级名老中医、终身教授4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205人,吉林省及长春市名医17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74人。近年来,该医院多次获得“全国百佳医院”、“最佳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杏林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目前,该医院共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等38个临床科室及放射线科、电诊科、检验科、病理科、内镜科等8个医技科室,其中中医儿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是长春市最好的儿科之一。该科室创建于1958年,于2007年1月被确定为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同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获得全国及吉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青年文明岗”、“优秀护理团队”等荣誉称号。该科室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发展专科特长,稳定研究方向,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注重突出中医特色,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对小儿反复感冒、肺炎、哮喘、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紫癜、斜颈、脑瘫、遗尿、厌食、腹泻、抽动症、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诊疗特色,并整理总结出一系列完善的诊疗方案。
1.沈阳市东陵区(浑南新区)白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167;2.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骨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骨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我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关键词 ] 中医;护理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康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62-02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影响日后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1-2]。为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以及康复效果,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和比较对我院于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护理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为(56±2.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总计50例采用临床骨科常规护理进行护理治疗,基础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总计50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干预对其进行护理治疗,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饮食温阳益气化痰之品,保护颈部[3]。缓解期下地行走,进行颈与上肢的功能锻炼,颈部予活血化癖膏外敷[4]。然后将2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1.3疗效标准
治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完全消失,身体恢复正常,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显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明显消失,身体状况明显改善,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患者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以及疼痛感基本消失,身体状况有所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无效:患者在治疗前后病症没有明显改变甚至加重[5]。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对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76.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8.38±2.52)d,平均住院费用为(3114.67±823.47)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33±4.14)天,平均住院费用为(4335.86±833.96)元。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2所示。
2.3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总合格率为80.00%,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3所示。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为骨科常见疾病,因为单侧或者双侧脊神经根受到外界刺激或者受到压迫所导致,临床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以及反射障碍[6]。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护理以及康复训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影响日后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医护理干预融入了中医护理内容,辨证饮食调养机体功能,情志护理调摄精神,练功指导促进功能康复,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7-8]。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不仅能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而且显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对我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参考文献]
[1] 韦衡秋,李敏智,陈海燕,等.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26):2438-2439.
[2] 宋敏.中医辨证施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99-100.
[3] 陈东,商雷.综合疗法配合特色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76.
[4] 赵峥嵘,谢利红,孙江波,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风寒阻络型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2):95-97.
[5] 王巧,陈伟,刘杏丽,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医药导报,2011,17(11):90-91.
[6] 陈东,商雷.综合疗法配合特色护理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0):76.
[7] 屠晓辉.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288-288.
脑卒中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及治愈率低的特点,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在我国,卒中每个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率为120/10万。尽管卒中的治疗在动物试验中取得了许多进展,但临床治疗仍不尽如人意,至今国际上仍没有一种药物被公认为对急性脑卒中具有确切疗效。目前按照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只有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这4种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卒中单元。卒中单元是指在医院的某一特定区域,由临床医师、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师、语言康复师、心理医生及社会工作者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对卒中病人进行全面的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以改善其预后,提高疗效的卒中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为卒中病人提供标准的诊断、治疗、康复和专业监护。
1 卒中单元的基本特征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临床神经科经历了卒中监护病房、卒中康复病房阶段,到80年代中期,提出了卒中单元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欧美许多国家已经建立十分完善的卒中单元,其治疗价值已被许多研究结果所证实。卒中单元是改善住院卒中病人医疗管理模式、提高疗效的系统。卒中单元的核心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业护士、物理治疗室、职业治疗师、语言训练师和社会工作者。这些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多学科医疗队,每周会面l至数次,为脑卒中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所以其产生疗效的原因主要是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和治疗的标准化。研究表明,相比普通病房,卒中单元能减少脑梗死住院病人的病死率,明显提高病人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不增加病人的花费。近10年来,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卒中单元,经过临床实践和研究已经充分证实:卒中单元的模式与常规神经科病房的模式相比,在急性脑卒中的病死率、致残率、感染发生率、生活能力恢复、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都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卒中单元在急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优越性远远超出了临床医学的范畴。
2 卒中单元在我国的发展背景
多年来,我国临床神经科医师一直都在努力探索治疗急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已形成一些治疗的基本原则,但主要停留在依赖于药物选择和应用层面。其基本治疗模式仍是以药物为主体,病人从住院到出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药物治疗状态,由此产生了一些严峻的问题:①我国卒中病人多是散落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普通内科、老年科、中医科、康复科等各个科室,每个科室各有自己的诊断标准,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导致病人缺乏规范化治疗;②卒中病人长期卧床,营养障碍,继发各种感染等;③住院时间较长,增加医药费用;④卒中后期病人缺乏合理安置,导致治疗缺乏连续性。这些决定了我国现行脑卒中的治疗模式必将受到挑战。因此,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一味片面追求药物对脑卒中的治疗价值是个误区,了解发达国家对脑卒中诊疗的新观念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刻不容缓。
3 卒中单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001年5月,北京天坛医院建立起国内第一个标准的综合卒中单元,并已开始在全国推广这一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目前,北京已有10所医院开设了卒中单元病房,其他城市也相继设立,但数目不多,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医院已接受并运用脑卒中早期康复的概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广东省中医院模式的承载体是脑血管病中心,强调中西医、内外科完美结合,形成从院前急救到住院治疗再到康复治疗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站式”立体诊疗模式,及时地为脑卒中病人提供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介入治疗、康复治疗等各种先进的诊治手段,以获得脑卒中治疗的最佳效果。开展以中西医结合、内外科结合、外科手术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相结合以及早期康复与科学管理相结合为特点的全新脑卒中诊疗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但由于医疗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别和制约,目前仍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情的卒中单元。我国卒中单元的病人在疾病急性期能够得到很好的救治,而有关康复治疗环节仍然很薄弱。
4 目前我国建立卒中单元存在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建立卒中单元模式的探索阶段,但尚有许多亟待研究并解决的问题: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卫生状况迥异,卒中单元的管理模式在总体上亟须一定的标准来规范。病人的数量、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在1年内并不恒定,对卒中单元的需求有所波动,应进一步研究引进什么样的卒中单元,如何建立一个有弹性的卒中单元机制来适应这一变化,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高效率的利用。②卒中单元要求有标准化的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目前许多国家已建立了此类治疗指南,但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病人。在过去几年中,卫生部已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目前国内所有版本的指南都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对临床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制定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临床指南是首要任务。③卒中单元强调早期康复介入,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已加强了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多侧重于肢体康复,没有专门的语言训练师,加上方言的差别很大,使得语言训练困难重重。但由于语言障碍是脑血管病十分常见的临床表现,也是影响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加强语言训练的研究和语言训练的标准化是建立中国式卒中单元的重要任务。④现阶段对于卒中单元的研究,中西医优势互补的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建立中国式的卒中单元,如何使中医特色在卒中单元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何使早期针刺与急症监护及康复融合,如何将早期针刺与现代康复落到实处等,还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在实践巾摸索,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长期观察后才能得出真实可靠的高质量临床证据。⑤引入卒中单元是否会增加病人的总体费用,如何正确解决费用和疗效的矛盾等,也值得结合国情进一步研究。
5 建立中国卒中单元模式的思考
5.1 建立我国统一的、标准的国家级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所谓指南是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制定的治疗原则、规范,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明确规定了治疗规范的特点。指南分3个级别:国家指南、区域性指南、医院指南。每个医院应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合适的指南,并根据相关知识的进展不断进行修订。由于我国现在缺乏统一的、标准的国家级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从而制定地方指南和医院指南也就缺乏依据。
5.2 建立合理的病房结构和医疗条件 早期康复、小组工作、全体教育和康复过程中病人及亲属的参与是卒中单元的重要特
征。卒中单元的建立需要较大的医疗环境和条件,这些医疗条件是限定收治卒中病人的基本要求。欧洲卒中促进会的指南中的最低要求有10项,包括:①24 h内随时可能CT检查;②建立卒中治疗指南和操作程序;③在评价和治疗中神经内科、内科、神经外科和神经放射科的密切合作;④特殊培训的护理队伍;⑤早期康复包括语言训练、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⑥建立康复网络;⑦24 h内完成超声检查(颅内和颅外血管、彩色编码双功能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⑧24 h内完成ECG和超声心动图;⑨实验室检查(包括凝血参数);⑩监测血压、血气、血糖、体温。如果是大型中心还有其他额外要求,包括MRI/MRA,DWI/PWI,CTA,DSA、经食道超声心动图。病房面积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和卒中病人数量而定,重症监护病房应设(4~6)张病床,装备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抢救设备(如心电、呼吸、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床旁监测仪、输液泵、视频监测系统,血凝系统检查仪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正常比),对某些指标进行监控,提供全面的医疗护理。
[关键词] 中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58-03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医院感染进行的调查分析,是研究医院感染时常用的方法,可直观、具体地反映该时段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体现医院感染情况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特点。本文选取某综合性中医院2012~2013年的6个时间节点,采取多点调查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旨在避免上述局限性,探讨和总结中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管理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综合性中医院2012年7月6日0:00~24:00,2012年10月15日0:00~24:00,2012年12月30日0:00~24:00,2013年1月23日0:00~24:00,2013年3月13日0:00~24:00,2013年6月6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转院的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由专职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及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医师经过培训后使用统一制式的表格,采用临床查房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患者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医院感染情况
6个时间节点住院患者总人数为6865例,实际调查人数6773例,实查率为98.6%,发生医院感染362例,382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率分别为5.3%和5.6%(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
382次医院感染病例排前三位的为上呼吸道感染(122次),泌尿系感染(111次)和下呼吸道感染(99次),分别占全部感染次数的31.9%,29.0%和25.9%,以下依次为胃肠道感染24次(6.3%),皮肤软组织感染11次(2.9%)和血液系统感染6次(1.6%),其他部位感染共计9次,占全部医院感染次数的2.4%(表2)。
2.3 截止调查时罹患感染的时间
382次医院感染病例,截止调查时为止,罹患医院感染时间为1~39 d,平均(20.2±2.3)d,感染时间20 d的137例,占35.6%(表3)。
表3 截止调查时罹患感染的时间
2.4 病原体检出情况
全部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病原体培养的37例、39次,各占医院感染总人数和总次数的10.2%,共检出病原体5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分别占全部检出病原体的37.0%、27.7%和23.6%。
3 讨论
本调查的6个时间点,平均现患率为5.3%,例次率为5.6%,高于文细毛等[1]的统计,略高于薛菊兰等[2-3]的调查结果。这一差异可能和治疗环境、住院患者的密度及医疗条件有关,但更关键的应该在于住院患者构成的不同: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4],其患者以年龄大、瘫痪多、意识障碍多、病情危重等为特点,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5]。有文献报道,脑血管病的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02%[6]。在科室设置上,该中医院二十多个临床科室里有6个针灸科室,2个推拿科室和2个康复科室,其余科室多以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为特色,其收治的患者脑血管病康复期的占大多数,易并发医院感染。
从感染的部位分布来看,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共122次,占全部例次的31.9%,占第2位的是泌尿系感染,共111次,占29.1%,下呼吸道感染居于第3位,共99次,占25.9%,与相关报道相符[7],但与卢萍等[8-11]所做调查不同,可能与地区、个体差异及调查选取的时间点不同有关。该医院为中医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治疗方法以中医内科为主,外科科室设置较少,每年进行的手术极少(2012年全年≤200例),在所有感染病例中,无一例是手术切口感染。
本调查发现的382次医院感染病例,平均感染时间为(20.2±2.3)d,感染时间>16 d的共计250例,占全部感染例次的65.4%,整体病程偏长。此现象与该医院住院患者脑血管病康复期、抵抗力相对较差、罹患感染后不易恢复有关,是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之一。
与相关报道[12-14]比较,本次调查的病原体送检率明显偏低,检查率和检查例次率仅为10.2%,由此得出,该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普遍不足,应加强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1-2.
[2] 薛菊兰,詹嘉琪,樊宏英,等.2012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46-5148.
[3] 朱萍儿,蒋桂娟,黄晓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3015-3017.
[4] 蒋国敏,牛桂林,唐小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7):65-66.
[5] 王茂林,王改珍.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1):1095-1096,1102.
[6] 程辉.123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4):227.
[7] 许冠思.神经内科医院感染26例分析[J].内科,2010,5(2):148-149.
[8] 卢萍,张骏骥,沈清.2009-201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3959-3961.
[9] 孟曙芳,赵文英,黄利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3132-3134.
[10] 王红韶,穆丽焕,姚源.205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3702-3704.
[11] 常虹,张伟,王颖,等.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6-58.
[12] 冯妙坚,游海敏,杨秀琼,等.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105-107.
[13] 黄敏.基层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61-63.
一:强化法律意识,严格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新的《护士条例》颁布后,及时组织全员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及解读,5月份选派专人(护理部急诊室2人)参加卫生部在省厅组织的条例培训,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目前全院护士持证上岗率达100%。
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护理部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五项核心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实地进行医嘱查对和交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通过两周的检查落实,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展开缺陷文化分享,结合借鉴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护理部对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缺陷、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所引起的缺陷、病人在转科及辅助检查途中存在的缺陷、医嘱查对环节上的缺陷这四件案例,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全院护士都受益非浅
3: 在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百日安全整治活动中,制定安全目标及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层层签订护理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安全意任意识。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年轻护士长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做到科科管理有特色.各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长期医嘱治疗、处置、执行明细表,设计了化验单收送交接表格,责任护士建立起随身携带记录本,在观察、治疗和沟通时,随时发现问题做记录,使书写病例既避开治疗高峰期,又能保证文书记录的真实、客观、准确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无误。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 坚持护士长例会和护士长夜查房制,将年计划、月重点、 周安排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 今年在以往护士长常规夜查房基础上制定 "一日查房一重点", 做到重点突出,督促有力,加大了例会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考核,明确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同时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帮助她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护理部深入科室督促引导护士长合理安排每日工作,制坚持一日四查房,重点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和危重
及生活不能自理、 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进行督导检查, 掌握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情况,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3: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全院一盘棋,护理部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高效能、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细照顾,实施人性化管理,指导科室弹性排班,加强节假日、休息日、中午及夜间值班期间,繁忙、易疲劳时间的护理人力配备,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相互协作
兼顾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发挥其互补性,对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健康状况差,待产和哺乳期的年轻护士,班次上给于照顾,使她们能工作家庭两不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工作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管理效能,有效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面对上半年我院外科病人居多不下,下半年内科病人持续增加,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护理部统筹调配护理人员10余次, 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满足了临床工作需要,确保了护理安全。
4: 强化护士长开源节流的管理理念 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中国,医院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开拓思维,创新理念,开源节流,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寻求科室发展之路,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三: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环节质量
本年度重新制定完善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既应急流程,科室下发了病人安全10大目标,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保证了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1: 制定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2: 完善了查对制度 打破了以往重形式轻落实的弊端, 重新设计了新的医嘱查对登记表,严格一日三查二签字一审核,有效杜绝了医嘱转录、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护理部用了两周时间进行检查落实。强化了环节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3:完善了各环节交接质量,设计了院前急救与急诊室 、急诊室与病房、 手术室与科室、产房与母婴同室病人交接记录表,危重病人电话预约,病人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准确记录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用药、处置、检查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体现了治疗处置的连续性,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完善了护理会诊制度 充分发挥各科室间的协作性、互补性,调动本院人才,解决了护理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5: 完善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健全了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救水平。
6: 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部将9月份定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月,对运行中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开展了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织全病区护士长,从各科抽取危重、典型、疑难病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叉点评,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召开全院护士专门会议,分析原因,进行讨论,院内统一规范,达成共识,强化督导落实,使护理文书质量进一步提高。
7:规范床头卡的设置 统一了加床床号,治疗台设置了与病室床号、病历夹一致的编号,有利于查对,有效地避免了查对环节的差错,今年购置了腕带识别标志,在三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应用于急诊急救时快速、准确设别病人,保证了治疗及时到位。
四: 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 年内共招聘护理专科学历人员( )人 、本科( )人,护理队伍梯队建设更趋于合理, 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年轻护士全科化”为导向综合培养, 按计划进行科室轮转,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 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 从容应对紧急状态下跨科室人力资源的调配。
2: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今年选派神经内科、急诊科5名护士赴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有 余人次护理人员参加了省内外护理业务和管理培训,为医院注了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推动了我院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3:注重培养高学历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苦练基本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护理部通过提问、抽查考核等形式,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岗讲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下班忙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把学历价值转化为工作价值。
4: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护理查房12次,护理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和专科知识。年内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等15项护理技能培训,在强化三基培训的同时,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抢救水平,对低年资护士又专门进行了急救知识技能的强化培训考核,和为期两周的礼仪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组织参与、竞争争优的积极性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全院开展了护理理论及技能比武,选派优秀者参加地区组织的5.12理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郝黎杰取得了吕梁地区单项操作比武的三等奖,我院护理部被吕梁地区卫生局评为护理先进集体,被吕梁地区妇联会授予三八红旗手。全院对评选出的10名十佳护士和15名优秀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前三名的护士,进行表彰奖励。
6:继续实行在岗培训和多渠道学历培训和相结合 聘请专家来院授课,医院组织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自修及参加各种培训 ,截止今年底已有 人获专科学历,人获得本科学历,11月份我院16名中级护理人员参加高级职称考试,15人以优异成绩达标,我院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肯定。
五:创新环境更好的提升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易
1: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
今年急诊科与内科搬进新改造的楼,使住院环境更加幽雅、舒适。好的环境需要有好的管理,护理部加大对病区管理的检查力度。全院病区管理质量同步提高。
2:全院积极开展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 为住院患者24小时提供热水,全病区设置了晾衣架,儿科、妇产科提供了尿布风干服务项目,神经内科为重症病人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开展无陪护理,全院开展了多说一句话服务,即:“治疗前多解释一句”,“治疗后多安慰一句”,“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以拉近护患之间距离,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年内护理服务满度调查,满意率达94.7?。
汉堡海洛斯医院(HELIOS ENDO Klinik Hamburg)地处汉堡市中心(图1),是欧洲最大的一所人工关节置换的专科医院。包括以外科(关节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手术和整形外科)为主的门诊、麻醉、护理、康复(理疗与老年护理),还有内科(神经内科、影像科)等相关科室,并设有感染学、临床微生物学和医院卫生研究所。每年骨科手术超过6800人次,其中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超过5500人次。
2012年11月我们应邀考察了汉堡海洛斯医院。据手术部经理雷能博士(Dr. Hans-Peter Lehnen)介绍,像他们这样的专科医院,一直将感染控制放在首要位置。在德国每年约有50万例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s或称院内感染),该院实施手术部强化管理,除加大常规细菌性感染控制外,近年来特别重视无菌颗粒与无菌腐蚀(sterile particles / sterile rust)等非细菌性感染对手术部位引起的负面影响(粘连、肉芽肿、无菌炎症等),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极大地降低了数天甚至若干年后的再手术率,使该院的术后感染率一直维持全德最低水平,并获得了全德医院卫生奖。
医疗流程全过程控制
汉堡海洛斯医院将整个医疗流程作为一个全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每一名病患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和重症监护期间得到良好的服务,其中包括术前初步诊断和研究,风险评估,自体献血,选定合适的麻醉;术中维持身体重要功能的稳定,控制感染;术后护理,疼痛管理以及在合理的重症监护期间尽快得以恢复;最后对病患实施针对性(或称个体化)的理疗,进行功能性康复。
双走廊模式手术部布局
汉堡海洛斯医院作为骨科的专科医院,门厅并不大(图2)。医院的核心是手术部。手术部共有8间手术室,面积达7500m2,均达到了德国DIN标准1946-4中最高级别Ia标准。手术室中配置集中送风装置,内置高效过滤器(HEPA),送风面积为3.2m×3.2m,送出断面风速为0.24m/s的低湍流度置换气流。可在手术区域提供2.6m×2.6m保护面积,其中新风量为1200m3/h。8间手术室中7间为标准手术室,面积为50m2左右。手术部还配备了麻醉科、中间监护病房、重症监护室、血库和恢复室。从手术室配备的送风装置来看,有高围挡的桥架式送风装置(图3),有利于维持低湍流度的送风气流,保护区域内的高洁净度。并将各种医用气体、电源等接口布置在桥架四周上,医用吊架可沿桥架四周移动,为麻醉、外科提供一个平台,但上部局部空间受限。另一种是低围挡的送风装置(图4),对低湍流度送风气流稍有稳流作用,上部空间基本无影响,可以设置更多的移动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手术部中有一间160m2的大手术室,内设4个送风天花,可以同时安排4台手术。既节约了医护人员,又提高了手术效率。这种一大间手术室内进行多台手术的模式,正在德国推广。
该院手术部的布局采用在德国常用的双走廊模式(图5),但与国内洁污分流的双走廊控制理念完全不同。手术部中心走廊是医护人员、病患通行的路线(图6)。通常一间手术室带3个前室,分别为病患出入间、医护人员出入间与废物间。病患由手推车进入手术部的换车间,由于更换的是清洁的移动式手术床(图7),因此换车后可以在手术室中心的手术台基座上直接安装,进行手术。消毒后的清洁移动式手术床放置在换车间的另一侧(图8)。
医护人员从专用通道经换鞋、更衣后进入中心走廊,只有刷手后进入手术室前室才可穿无菌服。由于污物在前室打包密闭,可视作与病患同等控制程度,行走同一流线。这种思路简化了污染控制,加快了手术周转,提高了手术室的使用率。后面走廊专供无菌物品(图9),由消毒供应中心供给无菌器械与物品直接进入无菌走廊,免受其他流线干扰,保证了无菌物品品质的控制。
特色化加护病房管理
上任后,侯建全面临的第一件大事是医院主体部分的迁建工作,位于火车站附近的苏大附一院平江新院一期门诊和病房将于今年年底启用。新院投入使用将促使苏大附一院跨上新的发展台阶,医院的发展目标十分明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级优质医院。“院长领导力体现在统一全院目标,将目标植根于院领导班子和科室主任,围绕该目标进行医院建设与发展。”在侯建全看来,领导力是院长带领全院职工实现医院目标的一种能力。
夯实学科争一流
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学科建设是立足之本。
为使医院达到“国内一流”的高度,医院专门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配备了该学科的研究所。苏大附一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骨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呼吸内科、临床护理和血液重点实验室、神经外科、临床药学),医院围绕每个专科成立了血液干细胞移植研究所、骨科研究所、呼吸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
侯建全介绍,研究所隶属于苏州大学,高校为引进海外人才提供了优势平台。“引进的研究人员紧密结合临床需求,从临床问题到科研,再从科研回到临床,把研究所打造成了支撑临床转化和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平台。”侯建全进一步向《中国医院院长》记者说明。
研究所为处级建制,所长由临床科主任兼任,所有研究人员归科主任领导。侯建全认为,这样的运作方式便于一体化管理,一方面有利于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另一方面科主任在激励机制上会在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之间进行平衡,有利于提升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临床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大势所趋下,解决疑难病例为三甲医院发展的主要方向,因而侯建全要求,所有学科一定要有一到两项省内或者国内的特色技术。“大病不出县,出县到哪里?”回答这个问题,侯建全给出的答案是特色学科建设。“对于这个问题,如果现在不考虑布局,将来随着医改的推进,我们这一级医院将没有饭吃。”侯建全笑言。在他看来,不出明年,这个问题将成为医改过程中绕不过的话题,而若届时才做考虑,便错失了发展先机。
医院将特色技术的开展与亚专科建设结合到一起,在医院的绩效考核中,特色技术的开展是重点加分激励项目。医院近期专门给所有科室印发了文件,要求每个科室以书面的形式反馈该学科将来计划开展的特色技术,并邀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对该特色技术进行评价,若不能达到要求,科室必须重新论证。一旦科室确立特色技术,医院将重点支持,优先购买设备,优先引进人才。
学科群是苏大附一院关注的又一工作重点。在新医院的布局过程中,医院充分考虑学科群的建设,将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和心胸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布局在一个区域。“这样的布局便于将来内外科的融合。”侯建全进一步介绍,新院还将成立苏州多学科会诊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
对于学科群,苏大附一院还给出了另一种注解。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血栓与止血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权威专家阮长耿教授为核心,医院建立了以病种为纽带的学科群,以血栓串起心脏血栓、脑血管血栓、肺动脉血栓、下肢血栓等疾病。“以院士的号召力,融合其他学科。”侯建全如是说。
医院的学科发展以解决疑难病例为方向,对于部分非疑难病例,侯建全表示,医院将采用两种方式处理:一是建立医联体,将非疑难病例下转到二级医院;二是通过日间手术方式当天解决问题。
国际路线打品牌
“国际知名”是苏大附一院重要战略目标之一,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医院采取了一系列国际化举措。
医院每两年举办一次苏州国际临床(技术)论坛,围绕临床技术需求,与海外专业排名最好的医院进行学术交流。2011年国际临床论坛将目光聚焦转化医学,让转化医学增值健康。2013年国际临床论坛分享了“减重代谢外科与腹壁疝外科”两个领域的进展和经验。“我们搭台,他们唱戏。”侯建全表示,国际临床(技术)论坛已连续举办四届,收效甚佳。
在国际化战略中,人才国际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培养现有人才,使其拥有国际化思维和国际化管理理念;另一方面,利用国际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
医院专门开展了“东吴人才计划”,初步遴选42岁以下、有望成为学科带头人的人才,对其进行三年培养,其中一年培养国际化思维高度,一年学习国内一流的技术,一年接受管理培训,内容涵盖媒体沟通、危机处理、法律、伦理及绩效管理等。
依托优势学科建立的“国际病房”是医院走国际化路线的最好诠释。“国际病房”是指拥有海外主刀医生的病房。其定位不同于高端病房或特需病房,旨在解决疑难问题、引进和开展新技术。医院与美国医疗集团签约,医疗集团每年派出不少于10人的国际大牌专家到医院进行门诊、手术和查房,每次停留时间约两周。从硬件建设上来说,“国际病房”完全参照海外病房的建设,满足海外医生的工作需求。
侯建全坦言,从医院经营的角度,“国际病房”并不盈利。“我们是花钱买技术和管理,海外专家把最好的技术和理念带到医院,保证医院在该领域的领先性。”
目前“国际病房”仅拥有海外医生,医院正运作引入国际商业保险,有意将在苏州工作的海外患者吸引到医院。“首先是医务人员国际化,紧接着实现患者国际化。”侯建全表示,“国际病房”还提升了医生和护士的国际交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