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历文凭提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常常在教研及攀谈中听到“作文课难上啊!”诸如此类的话语,那怎样才能上好作文课,让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由于农村大多数学生视野较狭窄,平时阅读量不大,词汇量贫乏,那写起作文来就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问题主要出现在:⑴没有什么东西可写;⑵不知道怎么写。提笔作文,言之无物,不是三言两语就是东拼西凑,遣词造句拖泥带水,表达不清。甚至,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索性找本作文选,直接抄袭,生搬硬套。教师若不加指导学生去模仿例文,学生自己一抄一仿,难免成了囫囵吞枣的通病。
要解决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下苦功夫不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个方法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经验的结晶。我认为,教师首先应着力于不断丰富,充实学生的生活。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有了写作的内容。小学生的作文虽然称不上什么艺术作品,但要使作文言之有物,同样离不开生活。几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上较重视把作文教学渗透到课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一心扑在课本上,做到把课文描写的各类优美句子、片段、短文理解并背诵下来,特别是根据每单元《语文园地――习作》的具体要求,在班级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助于写作文的活动,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例如,我在指导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训练六《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模仿例文指导方法分为五步:
1、指导习作前召开一次日常生活汇报会,要求学生动脑回忆,大胆畅谈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探索等最愉快而又最有意义或感受最深的具体事例。(教师为学生的选材起引导启发作用)
2、紧接习作开始,指出明确要求:⑴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用第一人称写);⑵运用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如按事情发展顺序或倒叙来叙述。
3、指导学生审题,启发学生弄清作文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记事)。记几件事?点明这件事的特有环境,让学生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4、复习课文《卡罗纳》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卡罗纳在遭遇到不幸时回到学校后所发生的事情写具体。引导学生运用神态描写(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心理描写(他想起了往日的情景:那时候……),动作描写(抓住重点词“坐下、翻开书、抱住脑袋、趴着、嚎啕大哭”),通过以上的重点词句板书设计后,指导学生模仿《卡罗纳》一文的写法,就自己做过或看到的一件事,列出段落提纲,最后让几位成绩好的同学口述,教师评议。
5、根据学生口述,以班级学生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作具体指导。例如《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一件事》,我是这样指导的: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让学生明白要写的这件事是发生在上学的路上。(可以先点明时间、地点)它既可以写自己看到的,也可以写自己做过的。其次启发学生编提纲(把提纲概括一下抄在黑板上):上学路上一件事:⑴期末来临抓紧时间复习功课――事件背景;⑵上学路上遇到意外的事:(同学胡小军被摩托车撞到脸部受伤)――略写起因;⑶护送医院――详写经过:a.找医生;b.采取措施;c.完成护送,小军深受感动;d.转告家长;⑷上学迟到受教师批评,向教师解释原委后,得到表扬。――略写结果。
由于事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学生周围的,学生提笔写起来不免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样指导,开拓了学生思路,解决了“没什么可写”和“不知道怎么写”的难题,又启发学生留心感悟周围世界。
又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课文《爬山虎的脚》时,我让学生仿照叶圣陶的写法,观察一种植物。同样按照模仿例文的方法。我认为葡萄藤跟爬山虎的叶子一样,密密麻麻,喜欢向四周生长,能够为人们带来阴凉。我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野外果园实地观察“葡萄”。先引导学生从远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藤、枝等,看看这些有什么特点,然后再进行引导联想,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果熟、丰收,葡萄有什么用途,能否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等。结果,学生写的《葡萄》一文和《爬山虎的脚》例文一对照,很明显,作文的头尾、结构、详略都与课文类似。可见学生所学的课文已经融会贯通在学生的记忆中,他们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到自己观察的事物的记叙中,此时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倍增,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关键词 试题评析 问题解决能力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G・波利亚认为“好的教育”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够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考试答题是一个“纸笔式”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目前中学教育中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问题解决是指运用某些方法和策略,从初始状态情境达到目标状态情境的过程。试题评析是教学活动中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试题评析过程中,重错误率统计而轻错误成因分析、重“索取答案”而轻解题思维分析、重一道试题的解决技巧而轻“一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的形成,个别课堂甚至是教师报答案、学生判对错,教师讲思路、学生写结论,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解决能力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得以发展”的教学规律。导致试题评析效率低下,不能真正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试题评析的重要环节是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此,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同行探讨。
1 评析在思想方法混乱处,指明问题解决的方向
波利亚将解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反思”四个阶段,可见问题解决过程不仅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还需要恰当的问题解决方法。试题评析过程中如何明晰思维、形成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1 评析于解题思维不清晰处
解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从思维学角度来看,首先通过阅读文字和图表,从题干中提炼关键信息,并将问题置于所学的知识背景中(如看到线粒体就会想起细胞的有氧呼吸、看见核糖体就想到多肽链的合成),尝试构建未知答案与已学知识间的关联。然后,采用归纳、判断、比较、迁移等分析方法,运用有关的重要概念、基本原理来构建逻辑关系的证据链,以解决问题。最后,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或特定的符号来表述问题的答案。由于学生的解题思维可能存在严密性不足、变通性不强、反思性不够和发散性不广等问题,所以最终表述的答案往往与正确答案存在偏差,甚至相去甚远。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例1】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组织细胞后能进行表达,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
学生回答的错误答案主要有:“转录、翻译;核糖体内”。教师评析时,首先要指出问题的指向是:“苏云金芽孢杆菌细胞内的有关基因为什么能在植物细胞内表达(即异源生物的DNA为何能在不同生物体内表达)?”而学生回答的却是“基因怎样进行表达?(通过转录、翻译过程表达)”、“基因表达的主要场所是什么?(核糖体)”。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是解题思维不明确,设问与答案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然后再提供参考答案:“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或不同生物细胞内基因控制蛋白质表达的方式基本一致)。”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答案与设问间的逻辑关系,体验解题过程中思维的严密性,提高问题解决的分析能力。
1.2 评析于解题方法不适切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生物学科的考试命题也逐渐由“以知识立意”为主,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并最终走向“目标立意”。因而图表题、实验题、信息情景题等能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试题类型的比重不断增加。这符合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但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要求。学生在解答上述试题时,往往因缺乏针对性的解题方法而困难重重。以表格题分析为例,其一般程序与方法是:首先,弄清表格设制的目的;行、列各有哪些项目(包括单位、说明);行和列具有什么规律。其次,理解表格的行、列含义,筛选信息(即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筛选出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以便理清问题解决的思路);最后,挖掘表格隐含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转换(联系相关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和推理,以弄清表格告诉了什么,设问需要解决什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析图绘图、材料阅读与分析等方面的训练,注重典型试题评析,举一反三,形成一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另一方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善于区分新认知对象和旧有经验之间的差异,有效解决问题。
1.3 评析于生物学思想不明确处
生物学思想是生物学的灵魂,它与生物学的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获得。生物学的主要思想包括生命物质性、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生物进化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协同发展(STS)等。许多试题的命制都是以生物学思想为指导的,许多生物学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回到基本的生物学思想上来。如“较游离的酵母细胞而言,固定化酵母细胞的代谢速率为什么降低?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这些问题都要依据生物表体比、核质比的思想来解决,而如何评价包括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价值需要依据“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的观点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基本的生物学思想,分析各种新情景、解决各种新问题,理应是试卷评析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日常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教师需进一步加强生物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纷繁复杂的生命世界奥秘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美丽、感受生命科学的价值。
2 评析于科学概念混淆处,搭建问题解决的扶梯
科学概念是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更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学生是在理解生物学概念和构建学科概念体系过程中,逐渐发展科学思维、形成学科技能与学习能力,进而树立科学价值观的。试题评析不仅能帮学生完善概念模型、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还可以提高学生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评析于前科学概念错误处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分为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前科学概念”是指个体拥有的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概念。因受个人生活范围、知识经验等因素的限制,“前科学概念”往往存在着随意增加或减少内涵、扩大或缩小外延等问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错误。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均非常重视前科学概念与科学概念间辨析的考查。
【例2】(2009年江苏省高考第18题)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本题考查的科学概念是“人类遗传病与家族性疾病”。造成答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人类遗传
病存在着“人类遗传病就一定是代代相传的、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就一定是遗传病、携带有致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病,而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就一定不会患遗传病”等前科学概念。当教师与学生一起剖析了科学概念的本质:“什么是人类遗传病?是否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与是否患有遗传病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什么是家族性疾病?家族性疾病一定属于遗传病吗?……”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试题评析过程中,教师务必要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及概念体系,加强概念间的辨析,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让学生达成了从前科学概念的懵懂状态到科学概念的清晰状态的转变,切实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2.2 评析于科学事实不正确处
科学概念是反映科学现象和过程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科学事实的抽象。科学事实则是形成科学概念、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如“大多数鸟类能在空中飞翔,鸟类是卵生的”属于科学事实,而“鸟类是一种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恒温、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则属于科学概念。如果科学事实不清,就无法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但学生建立的科学概念不准确,同样无法去判断一些事实是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在分析、提炼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科学概念。在解题过程中,则可充分依据科学概念来判定一些事实是否科学。
【例3】(2011年江苏省高考第17题)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表l。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本题涉及的重要概念有“群落演替、群落结构、垂直带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科学事实有:①群落演替会导致植被类型发生改变;②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等;③植被类型、气候特征等生态因素会影响动物分布,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学生的最大困惑是“横断山区不同垂直带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群落吗?随着时间推移,横断山区的高寒灌丛草甸能演替为热带季雨林吗?”试题解析过程中,若能依据“群落演替、群落结构”等重要概念来推断相关事实是否科学,即可轻松解决上述问题。
教学观察发现:教学中,通过强化记忆或强化训练来促进学生机械记忆概念,造成学生概念理解不深刻、运用重要概念解决问题能力低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部分教师在评析涉及重要概念的试题时,存在模糊概念模型建立的条件、淡化概念间的辨析、随意扩大或缩小概念内涵与外延、弱化概念迁移运用等问题。生命科学是由诸多的重要概念与概念体系所形成的理科科学,忽视重要概念的理解、迁移与运用将导致学生学科素养水平的低下。此种现象,值得深思。
3 反思试题讲评方式,优化问题解决的策略
试题评析的过程,不仅是给出答案的过程,更是帮助学生理清思维逻辑、优化问题解决策略、形成科学方法、规范表述的过程。试题讲评应注意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情感体验,通过营造平等和谐、自由讨论的课堂,让学生有勇气、有兴趣去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其次,要注意通过试题讲评过程帮助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体验观察实证、归纳――演绎、模型建构等研究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具体运用;最后,评价试题要理性、客观,能从命题人立意、知识本身、能力发展等多种角度去思考试题本身的价值。
通过试题评析,教师可以掌握自己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是否有效,从而调控自身教学策略。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学业水平的发展程度,理解自己在知识内化和能力发展中存在的疏漏之处与薄弱环节,并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最终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美]国家研究理事会,戢守志等译.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86~10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P186―188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7
[4]崔允郭.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一、文科生学习物理的问题
大多数文科生对物理不感兴趣,他们远离物理,逃避物理,谈物理色变。即使上物理课,也有学生做与物理无关的事情。出现的问题主要有:
1.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缺乏信心。
2.学生基础比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学习方法不科学。
3.学业成绩好差悬殊,上课容易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课堂效率低。
4.由于文科班物理每周课时安排少,加上物理概念、规律抽象、空洞,学生物理学习容易遗忘,导致知识凌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如何提高文科生物理的学业成绩,提高课堂效率,成为我们广大物理教师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二、提高文科生物理成绩的对策
1.提升物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在新课程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主体水平的发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条件之一,它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关系。
(1)系统研究课本、大纲以及考试说明把握教学大方向。要实施高效的教学过程,就必须认真阅读教材、大纲,研究考试说明,它们是最权威、最准确的信息来源,是“小高考”命题的依据。指引着文科物理学习的大方向。另外,还要对近几年的物理“小高考”的试卷有所了解,把握“小高考”的深度和广度。只有对学科知识结构有清晰、完整、深刻的认识,才能合理安排课时。同时,根据“小高考”的要求对有些内容要做合理取舍,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物理教师要以锤炼的语言、独特的思维、渊博的知识、有效的讲解才能影响和打动学生。
(2)根据文科生以及本学科的特点把握教学细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文科生认知特点和学业水平结构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文科生而言,物理学习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有很多问题在教师眼里或在理科生眼里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可对于文科生而言却是一个跨不过的坎,如果不及时解决,很可能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所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关注点”,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障碍要具有相当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为学生排忧解难。只有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的细节上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与学生互相交流,产生情感共鸣。体恤学情的老师才能想学生所想,疑学生所疑,才能与学生撞击出心灵的火花,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征服”学生,让学生们真正爱上物理课。
对于文科生,物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意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习是在“想学”的前提上进行;二是明确提出每一节课、每一节阶段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让学习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行,做到学有所成。
2.以纲为跟,以人为本,优化教学结构
(1)夯实基础,正确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物理“小高考”注重考查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适度考查学生的探究与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要求分“了解”(A级)、“理解”(B级)、“应用”(C级)三个不同等级,其中“了解”(A级)、“理解”(B级)的测试内容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所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牢固理解与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提高物理学业水平的重中之重。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基本问题学生都会犯错。一方面可能是文科生学习物理也喜欢死记硬背,不去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不能理解物理过程的实质;另一方面也由于物理课程本身难度,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都很抽象,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要求高。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要有生动、直观、形象的语言对所研究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进行描述,把物理问题趣味化、生活化、基础化,引导他们构建一个物理模型或物体实际运动情景,帮助他们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在讲电场强度时,场源电荷在场中各处产生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有无、大小都无关,正如天气温度与温度计无关,只是温度借助于温度计来测量的。在讲各种电荷的电场线时,让学生通过一个比喻———“正电荷万丈光芒,负电荷万箭穿心,同种电荷背靠背,异种电荷手拉手;近电荷者密,远电荷者疏”记住了电场线的相关知识。再如,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时,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一个解题方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围绕以加速度为中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基本规律去求解问题……教师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既让学生理解了物理知识,又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在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如果离开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空谈发展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
(2)改进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搞好文科班物理教学的主要措施。教师要变单纯讲授知识为学生主动探究来获取知识。努力做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共振,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文科生的认知特点,把知识分解成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去探索、掌握知识。这样既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又能展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活动构建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有生长点的知识。也只有通过思考才会体会思考的乐趣,才会体会物理学中的真正魅力,文科生的物理成绩和乐趣也会自然提高。
(3)尊重学生差异,因人施教。文科生物理个人基础相差悬殊,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可能更多的是针对大多数中等学生,那么就会带来两头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因人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分层次、分对象设置教学目标: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对象设置、提出问题,让人人有题答,题题有人答;课后因人而异设置课后作业,同时做好“培优补差”的工作。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也得以强化。
随着教育的发展,办学档次的提高,越来越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依靠文化管理,提升学校品味。校园文化,成为提升管理品味的推进器。学校要实现文化管理,应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学习的乐园、怡人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文化校园的建设应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它包括基础设施文化、自然环境文化等,它无声地向师生传递着学校的教育宗旨、追求目标、价值观念、审美倾向等。在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时,我们应该注重营造一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的文化氛围,使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校园自然景观建设要达到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要求。校园人文景观的创设,要充分利用精美的雕饰、特色性的标志牌、人本化的警示语、优美的画廊、内涵丰富的文化宣传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功能。
漫步校园,随处可见鲜花盛开,绿意融融,能使人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清幽的水池、秀气的假山、活泼的喷泉,能平添几许诗情画意;宽敞明亮的教室、计算机房、图书房、形体室、棋艺室、音乐室、钢琴室、美术室、书法室、实验室,能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场所。教师和学生天天生活在这样清秀优美的校园里,心境会变得平和宁静,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爱校之情。
二、齐心协力,着力打造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校意识和文化观念,是学校的灵魂,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上。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精神世界,从而创建规范活泼的学风。学风建设的关键是班级管理,通过选校园之星,树身边典型,如“十佳学习标兵”评选活动等,弘扬校园正气,激发学生灵气,鼓舞学生士气。
三、倡导和谐,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
学校管理既需要刚性的制度作保证,也需要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始终洋溢着一种人文精神,让师生感受到来自各方的人文关怀,让教师感觉到学校就是我们的家,让学生说老师比我们的父母还要亲!
四、丰富师生生活,构建活动文化
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师生们感受到校园生活的精彩,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例如针对校园中存在的践踏绿色的不文明行为,发起“构建和谐校园,从一草一木做起”的签名倡议行动,使同学们增强爱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自我做起,自觉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举办航模、书法、绘画、舞蹈、演讲等才艺表演,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良好学风形成,为教师的爱岗敬业、自我展示提供了机会,为学校创设平安、和谐的教育环境创造了平台。
一、确立主题,培养观察能力,问题意识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的心理,对于自然、社会、人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和追问欲望,抓住这一特点,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取主题。学生围绕小课题进行问题探索是还能迸发出新的小问题,使探究的过程像滚雪球一样,进入“问题”的良性循环。
1.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生活即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深入观察,认真思考。如在一次闲聊中,有个学生说家门前那条河的水越来越脏,越来越少,夏天甚至出现了干涸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把学生的思维阀门打开了,有的说应该禁止往小河里乱扔、乱倒垃圾;有的说要在小河边上立一块警示牌,让大家要保护水资源……最后大家就自己的发现确立了“家乡的水污染情况调查”这个小课题,并展开调查,进行探究。
2.在学习中发现问题。长期的乐问善思,能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品质长期得到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目光变得敏锐,捕捉信息的能力会增强。如学完《小村庄的故事》,学生看着满眼苍翠的校园,便开始担忧起来:“我们的校园不会砍掉这些树吧?”“我们的家乡有没有这样乱砍乱伐的现象?”于是,学生们展开了“让绿树伴我们成长”的小课题探究。写“保护树木倡议书”,调查乡村的树木种植、砍伐情况……在活动中,学生还发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差,倡议保护家园。
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怪不得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二、调查访问,促进语言表达、交际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以宇宙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的确,语文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社会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进行以下的活动。
1.宣传、倡议。围绕主题组织学生走入社区,走上街头进行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中,学生能提高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如“家乡的水污染情况调查”这一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让学生去社区做宣传,保护水资源,发起倡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交流学会了交际。
2.参观、调查。学生有目的地参观或调查某一景点,某一事物,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就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向老师和讲解员咨询。认真听讲解的同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形成一个交流的场面。如“家乡的水污染情况调查”中带学生去水厂参观,通过听水厂工作人员的讲解,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进行提问,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正确发达自己的想法。
3.采访。在小课题研究中,“采访”是经常采用的活动形式,通过采访可以快捷、直观地获得信息。在采访过程中,除了有准备地对被采访者进行问话外,还应就对方说话的内容及时反馈,并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这一程中得到了提高。如《书写中错别字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学生通过采访,了解到许多书籍上没有涉及的知识,孩子的知识面宽了,表达能力,处事能力,交际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信息归整,炼就搜集、筛选能力
在研究过程中,对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单一发展到多元,从被动发展到主动,从封闭发展到开放。这一过程让学生动手是比较困难的事,因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1.紧扣主题是收集、筛选的前提。教师要告知学生信息收集的范围,让学生从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如“书写中错别字情况”的小课题就可以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错别字,错别字带来的危害等。收集到一定量的信息后,应学会分析所找的信息与主题的匹配程度。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就筛除,能对主题进行补充说明的或与主题相近、相似的资料就保留。通过多次反复指导、练习,学生明白如何收集有用的信息,又该如何地筛选、整理。
2.理解信息是分析、筛选的关键。学生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所表达的意思,往往只看到几个词语或几句话跟自己所找的信息相同,就大量地收集。因此,应通过自悟或小组讨论等形式先理解信息意思再进行筛选。如在“有趣、神奇的汉字”这个小课题中,学生查找谐音歇后语时,把“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都收集过来。面对这种情况,我先让学生明白歇后语有很多种,谐音歇后语就是含有同音或音近的歇后语,再让学生通过认真地读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做出正确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形成报告,提升语言文字创作的能力
学生收集,筛选信息后,要形成完整的报告。撰写报告时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精炼的基础上注意语句的通顺、连贯,表意清楚;要注意撰写时的层次性,突出重点,做到有详略。同时要让学生清楚报告的基本格式。撰写完课题报告初稿后,研究小组成员在老师的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反复锤炼。
1.在资料汇总、整理中激发创作欲望。如在“童话知多少”的小课题探究活动中,学生们读童话、演童话、了解童话作家、绘制童话人物的同时,更激发了他们创作童话的兴趣,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怀着极高的热情,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故事,整理了大量的资料,让笔下的文字成篇,成章,成书。
关键词:学生心理 初中语文 教学水平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入手,都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水平、心理健康状况,教学方式、方法都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技能,教学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握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用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法、方式来授课、来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学习、爱上学习,也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学习力的学生。
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去深入了解学生。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学生的心理?一般来讲,教师要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知道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以及他们的品德方面,也就是他们的情商发展状况。也就是从智商和情商两方面入手。
初中生,其年龄一般是12―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阶段,内心是既充满着独立性,又有依赖性,既有自觉性,又存在幼稚性,是一个错综矛盾的心理时期。
一、初中生心理特点
(一)活泼好动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他们刚刚从小学走进初中的大门,所以小学阶段的一些特点还比较明显。比如,一下课就冲出教室,相互追打,做课间游戏,在性别上男女也不分界限。表达需要特强烈,比如,上课教师提问时,就会发现主动举手争取发言的人很多,发言很踊跃,这是和高中阶段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高中生心中知道答案,举手回答的相对来说并不那么积极、人数也相对来说少些。
(二)模仿性强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性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在初中阶段,这一特点仍然表现得很强。比如,好的容易学,坏的也抑制不住要学,兴趣容易变化,一会喜欢文学,一会又爱好天文等容易改变。
(三)记忆力强
初中生正处于记忆力发展的顶峰时期,当然主要是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只要在这短时记忆的基础上稍加重复即可获得。初中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来说不是很多,所以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适当地引导学生去记忆一些必要的东西,去发挥他们的这一“特长”。
(四)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导
初中阶段是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过渡,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前期,也就是初一,学生大多还弥留着小学阶段时的特点,而到了初三,学生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成熟了许多,与高中阶段也有了相似之处。所以,初一的学生很乖,很听话。这一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说什么学生就会执行什么,很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接受教师的教导。这也能从学生与教师很容易打成一片看出来。初二的学生虽然会有些叛逆,但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接受教师的教诲,即便心里有些不满也都会挂在嘴上,不会像高中生那样,放在心上。
(五)独立性强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独立性发展很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与父母交流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很想表现出自己已经长大,是个成人了,想有自己的主见和行动,虽然很多时候这些行动,往往还是需要家长的帮忙。所以家长和教师要了解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多给学生一些成长的空间,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同时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恰当的时机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五点是初中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作为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才能因材施教,教育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选择教材、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引导学生都离不开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正确分析和把握。
二、初中语文教师应注意的几点
(一)先抓基础后抓稳定
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语文教师要在初中一开始就要狠抓基础,包括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训练、生活习惯的锻炼和交友的技巧等。初中学生的记忆力强、模仿性强以及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教师就要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面发展,对有向负面发展的苗头教师一定要加以制止,争取把这个基础打好。基础打好了,就得让学生稳步发展,在知识的条理化上、系统化上、深度上发展,发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学生产生分化,掉队。任何知识的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这个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味地去放纵学生、一味地去要求学生,要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复习、练习,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
(二)注意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
虽然每位初中教师都知道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年龄段,但要从心理上去真正地认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还需要教师去摸索。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既不是小学生,不需要一一地去教,也不是高中生,不能一味地输入知识点。教师应对所教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语言上要口语化,要让学生听懂。还要特别注意这一阶段的学生的表达需要,要多给学生机会去发表意见,切忌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
(三)信任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初中语文教师要信任学生。可能有些事情上学生做得还不够好,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对他们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切忌轻易点名斥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做好家长工作
初中生既独立,又依赖的心理特点,在家庭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家长引导得如果不及时、不恰当,极易出现所谓的“叛逆”,所以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如何避免出现叛逆,一旦出现了应该如何去做才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正常发展。对于独立性,家长要给足孩子空间和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去思考、去做。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生组织;人才测评
我国高校中的学生组织作为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是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的有效性的关键。高校的学生组织主要分为以学校管理建设的行政学生组织和非学校管理的学生自治的学生组织。
一、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和非行政性质的学生自治组织主要区别
首先,其价值取向不同。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主要是服务于学校的管理,包括了一般国家政策的执行、学校内部政令的执行、学生组织自我价值的实现等,而非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主要是以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为目标,不同的价值取向可能出现不同的行为方式的偏好和管理方式的选择。
其次,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的组织构建主要是以正式组织呈现,具有明确的组织构建、组织目标和行为模式,而非行政性质的学生自治组织是以非正式组织为形式,其组织构架并不明晰、行为模式带有创建者的个人偏好。两种性质学生组织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学生管理的民主偏好和积极性偏好。
再次,组织机构的稳定性不同。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相对于非行政性质的学生自治组织其更具有稳定性。非行政性质的学生自治组织则根据管理者的实际要求进行组织的更迭,具有随意性。
二、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建立人才测评的重要性
首先,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完善。高校学生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中建立人才测评体系是对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丰富和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体系中对学生组织建设要求并未提出具体的要求,在学生组织中学生人才的测评和预期并未形成有效的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管理系统而无据可依。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生组织人才测评机制,来完善和丰富高校行政性质的学生组织。
其次,有助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科学良性发展。因为我国高校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学生组织人才测评体系,因此在学生人才的选拔、培养、任命和退出等方面工作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不具备科学选拔的客观条件。学生组织人才测评机制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使得这种操作有据可依,人才的选拔目标不带有个人色彩,更多的考虑组织的发展和学校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学生的绩效考核、奖惩管理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再次,有利于学生组织民主化管理。学生组织的民主化主要体现在人才任命过程中的科学化管理。科学化人才管理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管理氛围,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同时有利于组织的优胜劣汰,形成相对能进能出的人才管理模式优化组织的人才结构,提升组织的人才管理和行政管理能力,同时有助于提升高校的行政管理的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有利于完善我国高校的学生育人机制的构建,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明确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
三、实施高校学生组织人才测评机制的关键因素
首先,学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组织建设。作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明确认识到学生组织是高校行政管理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作用的发挥关系学校的行政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尤其是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相应的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人才测评机制可有效的选拔相应的学生管理人才,为我国高校学生组织人才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使人才培养更具有目标、更明确。
其次,建立相应的人才测评量表。人才测评量表的制订是人才测评机制目标的细化。尤其需要通过对行政性质学生组织工作岗位分析,制订相应的岗位说明书和能力分析量表。这个过程是组织对于人才需求的一个定性,有助于明确学生组织中的岗位需要什么样能力的学生。同时也需要制订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分析量表,一个学生组织的岗位不仅需要有相应的管理能力的学生,同时也需要有相应的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其支撑。因此,人才测评中的能力量表和素质量表的制订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需要实践的检验。
再次,需要完成测评考核机制。高校学生组织中人才测评的实施,是为高校的行政管理服务的,因此需要和合理的测评考核衡量标准。首先是测评目标体系的衡量标准。学生组织人才测评是以高校行政管理目标为基础的,所以在进行人才测评时要检验其目标的明确性和合理性。其次是人才测评的有效性检验。有效性检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学生组织本身的有效性检验,这主要来衡量学生组织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是否发挥了重要作用;2.学生组织人才测评体系的有效性检验,主要考察人才测评是否能反映学生组织的科学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滕祥.论高校学生工作绩效的提高[J].教育评论,2010(4).
[2]赵红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7).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心理问题;平衡;需要
[作者简介]刘荣军,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讲师,广东广州51跖65
[中图分类号]D9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182―03
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人数不断增加。另外,大学生的犯罪与过去相比,性质更恶化、类型更多样、手段更复杂,发展趋势令人堪忧。从清华大学刘海洋的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的杀人事件再到天津某大学马晓明杀亲案,探究其犯罪的根源,不难发现:心理问题是其中一大原因。心理问题是如何导致犯罪的发生的?心理问题的背后到底隐藏到什么呢?笔者尝试从大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人手,以期剖析大学生犯罪的真正原因,找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相应对策。
一、需要与犯罪
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发展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一切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都是由其需要所引发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两个种类,以及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与动物相比,人的需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需要内容永无止境;二是需要的满足必须依赖于他人或社会,受社会生活条件和自身的能力、性格、心理状态等的制约。
人所有的需要,从静态看是中性的,不存在善或恶,每一个人都有需要,也都有追求满足需要的权利;但从动态来看,需要不会自动满足,个体必须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才能使需要获得满足,行为方式则有善恶之分。为了整个社会的有序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每个社会个体的需要诉求,社会便产生了伦理、道德、法律。如果社会个体满足需要的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那么,这种行为方式就可能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梅传强就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给“犯罪”下了一个定义:“犯罪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运用社会不认可且不能容忍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严重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主流价值,依法应当受到相应的刑罚惩罚的行为。”他认为,由需要引起犯罪心理生成的机制是:需要一旦被人意识到,且当其与具体的满足手段或对象相联系时,即产生内驱力推动个体去行为,这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在恶劣或者不良动机的驱使下,行为人若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以不合理和不正当的手段来追求需要的满足,就必然对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构成威胁或者造成实际侵害,结果构成了犯罪。
二、大学生的需要与犯罪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其特定的大学阶段,存在哪些需要?其中哪些是优势需要?1986~1987年,我国有学者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归纳出大学生18种主要需要,主要有:求知的需要、友情的需要、建树的需要、自尊自立的需要、成就的需要、求美的需要等。如将这些需要归为六类需要,按其强度由强到弱排列为:发展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贡献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由此可知,大学生的优势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精神需要)。
引起大学生犯罪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哪些?这些心理问题下隐藏着哪些需要?
(一)个性心理发展与需要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定型,但从学校到学校的生活模式延误了其社会化的进程,心理上与社会同龄人相比显得较为幼稚和脆弱。同时作为一个知识群体,有着比社会同龄人更高的社会期望与自我期望,有着对社会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独特的敏感和更深刻的内心体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闭锁的矛盾、情绪与理智的矛盾、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等困扰着他们。同时,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需要、建树需要、成就需要、求美需要。故此,他们需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学会客观评价自我;需要正确的人生指引,有效评估社会,形成个人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需要培养个人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自身所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如果上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矛盾得不到解决,必然会阻断其个性心理的发展,就有可能导致其产生严重的心理冲突,为谋求心理的平衡而不惜采取非正当的手段,从而走向犯罪。
(二)人际交往与需要
从需要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其成人化的需要。大学生往往是通过大学期间的人际交往实践,丰富知识、了解生活、交流情感、学习处世,以社会所认可的社会准则来规范自我认知与行为方式,恰当地调整与他人的关系,并在实践交往中,获得群体的接纳、尊重和信任,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外,随着大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性心理发展的突飞猛进,与异性亲密关系的建立,不仅满足了其情感需要、爱的需要和性需要,更是标志着其成人化的逐步完成。不少的研究指出,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占其心理问题的25%左右。当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往往就说明其需要得不到相应的满足,为了满足需要、平衡心理,就极有可能采取一些犯罪的手段,马家爵事件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三)情绪与需要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不同的研究都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着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脆弱、易激怒等情绪问题。一般来说,这与其学习、交友、择业过程中需求满足的程度有关,需求得到满足则心情愉悦,需求得不到满足则情绪低落。另外,大学生情绪外倾性高,情绪控制能力较低,易受外界暗示和干扰,紧张、愤怒等负性情绪极易爆发。一旦当自身潜在的劣根性遇到犯罪机遇时,在犯罪意念的支配下便会急性发作,产生一种对社会报复的疯狂心理。如周一超事件,他仅因公务员体检不合格被取消录取资格后,其极强的成就需要(考取公务员)和极强的尊重需要(出人头地)遭受否定,得不到满足;便催生强烈的情绪体验,竟用尖刀行刺劳动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的恶果。
(四)自卑心理与需要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部分大学生由于身体条件不足、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学习成绩不好等客观情况,限制了个人的进步和发展,由此遭受轻视、冷遇等不良待遇,容易产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尽管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自己低于别人的情况,但是个人自我评价低、自我期望值高,在心理上也会妄自菲薄,产生自己
比别人低劣的自卑感。自卑感的产生,必然会催生更加强烈的成就需要、建树需要和自尊的需要,在“向上意志”的支配下,总想征服别人、超越别人,从而产生过度补偿的可能。当过度补偿机制使用不当,需要被无限量、不加节制地扩大并被不择手段地追求满足时,则会导致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结果,构成犯罪。
(五)挫折应对与需要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需要不能满足、动机不能实现的情绪状态。大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学习、人际交往、择业、生活当中都可能会遭遇到学习成绩不理想、失恋、人际关系冲突、就业面试失败、竞选学生干部失败等挫折。挫折往往会引起挫败感,带来紧张、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我们知道,大学生的优势需要是发展性的,他们有着比一般的社会同龄人更加强烈的成就需要和动机,有着更为强烈的提高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向上意志”。因此,遭受挫折会带给他们更加强烈的情感体验。人的需要遭受挫折后,如果坚持需要,则可能会产生“攻击”的反应模式。心理学家多拉德(J・Dallard)、米勒(N.E.Mille)等人就提出过“挫折――攻击假说”。“攻击”的含义,一是直接攻击,攻击造成挫折的人或物;二是间接攻击,攻击造成挫折的次要甚至无关的人或物。这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伤人、杀人等犯罪行为的出现。
三、心理平衡与大学生犯罪预防
需要的产生是由于个体内部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着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为了填补缺乏、消除心理紧张、恢复心理平衡,个体必须进行有关活动以获得所需之物来满足需要。因此,从需要到平衡的发展机制为:内部不平衡(包括生理及心理)产生需要,通过系列活动,满足需要,恢复内部平衡状态。要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应该从其需要人手,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建立和完善大学生需要关注机制
该机制主要包括大学生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建立大学生需要预警系统两大方面。
1.需要理论研究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年龄构成、心理发展、学习条件、教育条件、知识素质都有其特殊性,有着与一般社会同龄人不一样的需要。而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的高校环境中,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都会有其不同的需要。作为群体,他们有着共性的需要,但作为个体,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需要。我们应系统研究大学生的需要结构及具体需要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理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准确地找出大学生心理问题症结之所在,及早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从而阻断大学生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
2.建立大学生需要预警系统
大学生的需要预警系统是针对大学生个体需要特别关注的信息沟通机制,该机制之一就是建立依托于心理档案之上的个体需要档案,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找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群,再通过个别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摸清学生心理问题背后的特别需要。该机制之二就是建立需要预警组织,组织机构包括心理咨询机构、学生处、团委、各系、各班,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应激性心理问题时,一方面能及早予以关注、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能及时沟通,尽早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二)需要的引导机制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时机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内容上应该包括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及其心理卫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卫生、情绪与心理卫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卫生、学习心理与心理卫生、性心理与心理卫生、择业心理与心理卫生、大学生危机干预等等。另外,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每个阶段又有每个阶段突出的需要,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是他们最为重要的需要;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友情的需要是他们最重要的需要;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建树的需要、自立的需要、求职的需要又成为了他们的优势需要。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教育,引导好他们的需要。
生文化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素质;现代教育手段;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是学学英语的基本要求之一,如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将是本文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文化素质是指一个人口群体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这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结晶,是人本身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口文化素质不是天生就有的,必须经过教育与培训,教育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
2.2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以电化教育,电教媒体正在走向课堂,新技术、新媒体也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实际上的应用,它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其特点是图文并茂,情、声、色、艺俱在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而这一特点都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我们今天的大学英语学习特点之一,就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加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独到的功能,让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
3.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3.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教师通过制作PPT课件,辅助以声音录制和图片应用,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多媒体能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感受。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它会使教学内容更充实,课时容量更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以教师的富有情感的讲解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3.2网络学习平台
现在,在许多高校都有网络学习平台,英语老师通过网络平台布置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堂,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课和掌握知识。
3.3因特网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我们可以认为INTERNET是由于许多小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毫无疑问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是外语学习的有用工具,通过环球网和电子邮件我们能获得大量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新信息和许多网上交流机会。 如果你想访问更多的网页,可通过搜索引擎来进行查寻,如:雅虎(Yahoo),你可以键入像:"TESL", "ESL", "TEFL", "EFL", "English learning", “English Study", "Distance learning"等单词和短语进行搜索,你会找到你想要的英语学习和教学信息和资料。
3.4微博英语学习
作为新兴媒体型态,微博诞生于2009年,于2010年大热,2011更是掀起了一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革命,“全民微博时代”已然到来。国内的微博门户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速度增长之快,让人不得不称奇,微博是一个共享的大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透过评论,往往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清事物,做出更为理智的评判。只要是你有一部手机在手里,无论你身处何方、何时,都可以使用手机登陆英语微博学习英语,其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更没有在课堂学习时的那种压力和束缚感。学习者还可以通过发私信和评论的方式与其他人进行英语沟通和交流,既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获得课堂上没有的互动。此外,有的英语微博还会附上发音链接,让大家在欣赏佳句的同时还能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通过这些内容丰富有趣的英文信息的分享,拉近了很多英语学习爱好者的距离,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四、现代化技术手段和提高文化素质的结合
现代的文化习得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渗透文化的教育也越来越依靠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代化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许多新的潜在可能性,为学生文化素质提高提供了许多实现的途径。例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信息教学多媒体技术能在视觉上提供一些能表现真实世界现象、事件和故事的实例,学生能用这些实例进行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又如,计算机网络和网络学习平台能促进本地和远距离的协作以及师生之间的通讯,这是传统手段无法实现的。 要想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就必须改革现有的不能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与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背道而驰的教学手段。
3.5结束语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教育质量,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其联系并在实际中付诸实践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