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

第1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

1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出国家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和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制造业面临巨大挑战。

传统的产品开发过程采取串行设计模式,从产品设计、样机试制到经过改进再投产,导致新产品开发的周期较长,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现代制造业则借助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全过程的并行设计模式,尽可能采用数字化三维数据模型取代原来的物理原型,从而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加快上市速度。

2 传统教学模式与相关课程体系亟待改革

目前许多高校机械工程学科在数字化产品开发系列技术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常规机械设计制造流程为主线,课程体系的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各单元技术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与重复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的现代制造业,正逐步普及以三维cad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模式,这便要求机械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与之相适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将原有课程体系调整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创新教育为主线、以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为手段、拓宽基础、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3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

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集成了现代设计制造过程中的相关先进技术,可分为: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管理等三大模块,各模块涉及的单元技术如图1所示。

图1数字化设计技术相关单元技术

上述各项单元技术贯穿于产品设计、分析、制造、使用等全过程,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技术。以三维cad/cae/cam为核心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技术已成为新产品开发不可缺少的现代技术手段。

4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课程体系的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类型分成应用研究型和技术应用型。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其知识结构应围绕现代制造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拓展基础、注重实践。在对重庆市众多制造类企业(国营、民营;大、中、小型)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涉及汽车整车制造厂、汽车零部件公司、摩托车制造企业、装备制造业),并参照全国其他高等院校本专业的培养计划,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4.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建立在“机械设计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以及“机电系统集成技术”三大平台之上,并以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为特色、注重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强化综合实践与工程训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框图如图2所示。

图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体系框图

整个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实践环节以及课外社会活动实践等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理论教学按课程的性质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以及专业方向选修课等四大类(图2中只列出少部分课程)。

4.2 体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特色的实践性环节

从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性环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3为实践性环节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在整个实践环节中占有突出显要的位置,并且四年不间断。

在大一年级开设的“工程图学课程实践”、“计算机辅助绘图(二维)”实训中,要求学生用autocad软件完成减速器的测绘,使学生得到最基本的数字化设计基本训练;在“金工实习”环节,除进行车、铣、磨、钳工以及铸造、焊接等常规的加工方式外,重点强调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线切割机床等设备所采用的数字化制造方式给传统制造业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大二年级开设的“三维cad应用实训”综合实践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最核心、最基础的组成部分,通过高端三维cad\cae\cam一体化软件——ug nx5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实体建模、曲面设计、钣金设计、装配、工程图等模块,为后续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环节中,除完成以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一般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外,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该减速器的三维建模、虚拟装配及简单的机构运动分析;在“电子工艺实习”中,除完成收音机的装配调试以外,同时要求学生用“protel电路图绘制软件”完成收音机的整张电路图。

图3集中性专业实践环节

在大三年级开设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除常规内容以外,同时要求学生采用capp软件完成该零件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编制,并且用三维cad软件采取自顶向下的装配建模方法完成整套夹具的三维设计;在“计算机辅助制造实训”综合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自动编程的原理、方法,并熟练运用ug nx5软件中的cam模块,完成一个中等复杂程度带异形曲面零件的数控铣削自动编程,并实际加工操作。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综合实训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并基本掌握利用adams软件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在大四年级开设的“逆向工程综合实训”,与其它实践环节相比较,所涉及的范围及综合性则显得更加突出,从概念设计到效果图、油泥造型到三坐标扫描、点云数据处理到曲面设计及实体建模、快速原型制造,通过该实训环节,强化学生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环境下进行新产品快速开发的实施流程。在“产品数据管理综合实训”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数字化管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并熟练使用国产caxa v5 pdm软件的使用方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依据不同的专业方向特点设置了相应的“专业实训环节”。诸如在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其专业实训环节则是“注塑模具cad/cae/cam”综合实训,主要学习ug nx5软件中的moldwizard注塑模具设计模块以及的moldflow流动分析模块的使用;在毕业设计环节,若毕业设计题目为工程设计类型,则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工作量的三维设计。

5 近三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

近三年来,机械工程学院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及重庆市的各种学科竞赛,如:在第二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一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荣获四个单项二等奖、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重庆赛区三等奖二项、2009年度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简称3d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两项等较好成绩。与此同时,学院作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近三年培训学生达五百人。

参考文献

[1]曹建树.应用型本科“cad/cam”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5.

[2]刘炎,罗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8.1.

[3]熊志卿.机械制造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第2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数字化校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4-01

1 相关概念及其界定

1.1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支持下,用以对数据进行加工整合的技术。信息技术的范围限定于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数据信息,其对象的范围限定于文字、数值、图像、视频、音频、语音和网络化信息。

1.2 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将原先不统一的、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数据,再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建立适当的数据模型,把数据模型转化为一系列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2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体化校园结构,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于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基础设施、通信中心、应用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监控系统。

2.1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支撑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实现数字化的功能,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备。数字化校园的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拓扑结构、楼宇的布局、各类教学设备、管理设备等。只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才能为数字化校园提供稳定的服务和有力的支持。

2.2 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对数字化校园起着指挥协调的作用,数字化校园能否高效、有序的运作,取决于通信中心的管理与协调功能。通信中心应用无线网络、3G/4G等通讯技术,组织和协调整个数字化校园的运行。

2.3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的具体功能。数字化校园的各项业务功能,最终都需要通过各类应用系统才能体现出来,应用系统的功能通过通信中心和应用系统之间的计算中心、数据中心和文件中心,进行具体的业务操作。

2.4 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保障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防身护甲,现代学校的业务复杂,开放程度高,数据流量大,对各项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数字化校园需要定制安全保障系统,采用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防护措施,一是抵御外部不良因素,二是保证数字化校园本身安全、稳定地运作。

2.5 监控体系

监控体系是数字化校园的双目双耳。数字化校园的结构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有异常情况的发生,为保证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活动能够顺利地进行,就需要有监督机制,通过网络监控设备,时刻监管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一旦有异常现象,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

3 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面向学校的管理,二是面向学校的教学。

3.1 面向管理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的管理之中,使用统一的信息编码作为基础,将各个子系统充分整合起来。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建立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应用有三个方面:(1)Portal一体化桌面。Portal一体化桌面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信息技术手段,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角色日常工作的需要不同,初始化相应的权限,并加以呈现。Portal一体化桌面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应用信息门户,为全校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技术保障,加快实现校园办公的信息化与规范化。(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是整个学校内部应用体系的一个底层支撑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对学校内部各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统一管理。使用统一的身份登录系统,避免了使用者需要记住每个不同应用系统的登录信息,同时减轻了系统管理员的维护工作量,是建立数字化校园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手段之一。(3)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在数字化校园中,数据共享与交互系统亦可称为数据中心。对于数字化校园而言,数据中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共享数据,实现数据的合理有效安全存储,是学校的业务系统与数据资源进行集中、集成、共享、分析的场地,将工具、流程等有机地组合。

3.2 面向教学

数字化教学建设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学信息化的水平,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教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二是开发课程制作工具,三是构建专业资源平台。(1)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为信息化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由三个部分组成:网络化课程开发系统、网络化教学支持系统和网络教学管理系统。(2)课程制作工具。信息化教学是要实现教学手段的数字化,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使用教学课件,制作课件的工具是否能够正确的使用,是学校教学数字化水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常用的课程制作工具有图片处理软件、声音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3)专业资源平台建设。构建专业资源平台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建设内容包含四个方面:标准的建设,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及其推广示范,资源的建设以及平台的建设。专业资源体系建设主要的应用对象是: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

4 结语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种结果,这种结果并非是最终结果,而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结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结果,就是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时间状态。正确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能够有力地支撑校园数字化建设,有力地保障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相信未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定会产生新的、更好的信息技术,能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更完善,更具智能化。

参考文献

[1] 李耀麟,刘魁元,杨慧敏.基于协同教育理论的数字化校园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32-137.

[2] 李国庆.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数字化校园重构规划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90-193.

[3] 韩仙玉,赵保华,王朋.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4(1):21-23.

第3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一、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一元价值”

“一元价值”即以师生为本的价值,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教育的根本是成就人发展的问题,学校教育是为了师生成长的终身幸福奠基,其改革的原点由人的发展需要开始。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此为原点,对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力、潜质、素养和文化进行全方位、可持续的培养。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灵魂所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灵魂所在,也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公民的灵魂所在。

学校是教师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和追求职业幸福的乐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幸福成功的主渠道是学校课程体系的践行、实施、完善和提升,而课程体系践行、实施、完善、提升的过程,将有利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态度、专业素养、业务综合实力及职业幸福,促使教师专业化不断向新的高度、深度与厚度推进,进而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及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根本的保障。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

突显办学的“三元特色”

“三元特色”指学校的民族化特色、现代化特色和国际化特色。这种特色需要通过学校的文化内涵、课程体系、师生的综合素养及学校的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来彰显,并形成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以学校文化内涵的品质涵养学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构建,切实完成学校的办学宗旨和育人目标。

一是民族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不仅要关注民族文化的承传和弘扬,而且要关注文化内涵的丰富与成长,用多元发展的理念,突显中国“和”文化的价值,让师生能够守根固本,用民族文化的灵魂成就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担当起民族文化命脉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把本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语言、风俗习惯、文化理念等,通过学校的课程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命脉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是现代化特色。课程体系构建在突显现代化特色中形成现代化特质,突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支撑学校文化发展、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人的多元发展。数字化应用促进特色校园多元文化融合;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国际课程的深度融合。数字化应用对学校发展、课程构建、人的发展所起到的支撑与融合,将为深化教育改革提供突破的契机和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国际化特色。教育国际化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使教育资源在民族化基础上,突显国际化品质,使教育的诸要素加速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从而加强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互为孕育,在公平竞争、激荡包容中,促进各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既满足了民族文化根脉的传承,又不断适应国际教育间的互补。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中的“五整合"策略

一是学科内整合。学科内整合是对单一学科的不同阶段,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有效整合,不拘于一个单元、一个年级、一个学段,放眼于教育的全过程。

学科内整合体现在单一学科的整体统筹规划和中小衔接中,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时机,进行主题式、系列化的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及科学合理地引入新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学科教育功能的最优化,促进学科综合素养的实践、探究和创新。

二是学科间整合。一方面,以单一学科为本位,以相关内容为纽带,将相关学科资源整合。形成主题式、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以主题牵动全学科系列化整合,将全学科的相关内容以主题引领,有机有效融合,形成新的课程文本。学科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学科教育资源的融合、整理、统筹,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教育功能的“三维目标”。同时,学科间课程的主题化、系列化的整合构建与实施,将不断深入挖掘文化与课程中的育人价值,以实现不同学科间课程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

三是三级课程整合。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提出了构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对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又为各地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留有空间。

这种以国家课程为主体,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基本框架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发展需要的不断变化,新的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更大胆、更有效地将三级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排列、有机整合,充分拓展课程资源,使课程的构建更加立体化。

四是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课程国际化特色的核心是用国际化的视野、标准、格局,来把握和建构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当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国际化特质的时候,就要在充分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促成三级课程与国际课程的相应理念、模式、评价体系等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具有学校特色、适应国际化发展的课程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目标体系在世界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三维目标体系的提出,简约、清晰,在此基础上与世界三大主流课程的优质资源有机整合,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三级课程与国际三大主流课程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能够在世界课程体系平台上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并且加以分享。

五是课程与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的新信息资源整合。教育改革和发展受诸多客观元素影响。而课程作为教育活动的载体,其信息的阶段性固化特质不足以超前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整合要关注人、社会、自然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新的信息资源,并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构建中。

第4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近年来,我们通过走访企业、毕业生回访等形式,对会计行业背景、中小企业会计人才供需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校企联手围绕社会需求和岗位定位,反复论证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一体、能财会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基础,创优递进式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课程资源现代化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模块设计,构建“三以一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设计

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依托,按照“基础能力专业能力拓展能力”递进、模块化设计课程体系。其中,德育课程、文化课程、专业课程分别按能力递进的顺序设置相应课程,构建“三以一化”(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模块化)的“能力递进式”项目课程体系。(见图1。)

2、模块课程的构成

(1)德育课程。对德育课程内容和实施策略进行整合,以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以德育综合课与德育活动课为主渠道,注重德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的渗透,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觉行动”的三段式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德育课程体系。激励学生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做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人。

(2)文化课程。适当增加文化课课程比例及课时比例,按专业课的递进式结构,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基本素质核心素质综合素质”的结构模式,体现文化课的“二为”(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服务目标。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为标准,兼顾学生兴趣爱好,适当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文化综合素质的提高。

(3)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在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能力的内容,围绕“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递进的专业能力,重构专业项目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以专业共同职业能力为基础来设计,旨在培养专业关键能力;专业拓展课程(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要,针对专门化方向而设计。

3、模块课程的组织

我们制定相应课程标准,科学编排课程顺序,与后续高职教育课程相衔接,依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过教、学、做、培训、考证、竞赛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会计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并重、专业特长与个性发展兼顾。

二、立足校本,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

第一,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校(院)本教材。我校深入各类企业广泛调研,引入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开发《企业会计实务》等10余册符合专业特色和岗位实际的、与项目课程配套的校本系列教材。其中《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财务管理》教材已成为江苏省国示范重点建设专业教材。积极参与联院8门核心课程及配套实训院本教材的编撰。在开发中坚持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突出实践技能。

第二,编写实践教学案例等实训指导用书。为配合实践教学,结合岗位业务流程,编写《会计岗位模拟教学案例》、《出纳工作手册》、《收银岗实训手册》、《纳税指导手册》等系列侧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讲义资料和实训指导用书。

第三,创建校本课程开发新模式。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建了集教材开发、编写、出版、使用、反馈、服务、教研和培训于一体的新模式,形成国家和省级规划课程有机统一的、体现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校承担的联院科研课题《职业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被评为教学成果一等奖,教材建设初见成效。

三、优化调整,对接大赛项目和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

1、赛教结合,嵌入与技能大赛对应的课程内容

我校建立完善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课程内容的对接机制,通过广泛市场调研,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将点钞、翻打传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及信息化处理等技能竞赛内容嵌入专业课程教学。把来自企业的最新技术设计为竞赛项目,选用来自实际工作中的真实票据、单证样式,就某一个真实会计岗位任务设计为竞赛内容。切实做到把竞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把技能竞赛训练过程作为一个教学过程,实现技能竞赛内容和课程内容融合,技能竞赛训练与常规教学活动同步。实现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完善,更加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校在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省市会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

2、课证融通,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对接

我校实施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见表1)。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瞄准市场变化,贴近企业需求,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将涵盖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所有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嵌入专业课程,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需求相融合。结合会计专业特点,密切关注与本专业有关的财经政策法规,不断追踪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及时调整更新课程内容。

四、示范引领,推进精品课程和资源库建设

1、加大学校、联院两级精品课程建设

确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实务》、《纳税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为精品课程加以重点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作为国示范校精品课程进行数字资源开发。2012年,《财务会计实务》被评为联院精品课程,在联院24门精品课程中排名第二。该课程以会计岗位核算流程为主线,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开放化、实践职场化”的教学模式,按9个会计岗位组织项目教学。

2、充实完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

我校本着开放、自主、创新的原则,建立丰富的数字化核心课程资源库和考级考证资源库。不断充实完善电子教材、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训练测试、习题库、视频库,并将资源库全部上网,加强师生间双向交流,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取得较好的效果。

五、突出实践,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魔方体系

1、构建三级实践教学魔方体系,递进培养综合职业技能

通过模拟单元实践,提升专业基础能力;通过仿真岗位实习,提升专业核心能力;通过全面综合实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按照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课程标准,从初级动作技能训练逐步过渡到高级智力技能训练,形成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手工实训和电算化实训相结合、校内模拟实训和公司真账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2、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校内实训基地

我校携手用友、厦门网中网等公司构建了一个涵盖企业、银行、证券、税务、工商等多技术领域、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环境。与实践教学相配套,购置了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10多款主干课程的实训软件平台、用友畅捷通T3、U8系列常用会计软件,为学生模拟实习提供了基础保障。

六、多元评价,构建多维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以学校考评为核心,社会各方参与的“双主体”考核(学生、教师)、“多主体”评价(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形式”(课程、项目、任务考试、职业资格考证、技能竞赛)推进的多维课程评价体系(见图2)。

其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评形式多元。在日常教学考评中,对学生采取过程与结果、专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相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促进学生思考、借鉴、反思、改进、提高。

其二,参照行业标准,引入企业评价。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改进课程评价方法,将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考核指标,以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为核心指标,将企业评价作为考核的一部分,根据评价结果和社会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七、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团队建设,构建双师双能(智能、技能)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龙头,突出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科研能力及技术服务社会能力,实现师资建设由双师“素质”向能力的转化。鼓励教师参加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引导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建立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势互补;支持教师业务进修等等,从而打造出一支德艺双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双能优秀教学团队。

2、深化校企合作,搭建互惠共赢的校企交流平台

我校拓宽校企合作的思路,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进一步密切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参与会计实际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聘请企业行业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承担我校的教研课改、教学质量评定、课程建设等工作。实行工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设立“用友班”、“金鹰班”等冠名班,定向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与25家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见图3)。

八、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成果

第5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其特点是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已被应用于地产、百货、城市规划等行业,近年来大数据在职业教育方面也有所应用,它借助于先进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数据;职业教育

1.大数据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1.1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要坚持以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第一方面,资源平台建设,主要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三大子系统。第二方面,资源库的建设,它是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高职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虚拟实训室、专题学习网站、教师教学网站、数字图书资源等。第三方面,云计算理念下的“智慧校园”建设。传统的数字校园建设导致大量的信息孤岛与数字鸿沟,云计算为新时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思路。“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建设、分散使用”的建设方式,将更有利于教育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共享与应用,有利于形成区域型的教育大数据。

1.2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实验室以及虚拟实践教学系统。所谓云计算虚拟实验室,是指一个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课教学指导系统、网络实验仿真等功能为一体的强大的网上运行系统,模拟实验室中没有的设备,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实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只需要开发一些虚拟实验室功能,并部署在“云服务器”上,全国学生就能共享使用。而通过基于“云计算”的实践教学系统,老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能够跨时间、跨空间的进行交流与协作,在“云端”实现见习、实习与实训的指导、交流、评测、监控等教学与管理工作,甚至能在“云端”实现视频实践教学展示与交流。

1.3基于开放资源与网络自组织的社会化课程学习。近年来大量涌现的网络自组织学习模式、MOOC社会化学习模式,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深度协作为基础,聚合了大量的非结构化教育数据,如开放教育资源课程、网络学习过程数据等,突破了以学校传统课程体系为核心、以LNS为基础的网络课程模式。社会化深度协作的开放式教育平台,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范围的教育资源分享与教育合作,是大数据时代的课程教学大平台。

2.大数据在职业教育应用中的前景展望

2.1大数据的应用降低了学校基础资源建设中巨大的软硬件成本,节约了资本。学生可以在虚拟实训室里反复揣摩和训练,从而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同时大大缓解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实训设备、实训场地和实训师资不足的压力,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

2.2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教育机构共享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它能够改善我国各类教育机构在规模和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为各类学校提供一个教学资源共享的环境,普通学校将同样拥有名校才能配置的超级实验环境,打破了教学环境的壁垒,让更多老师学生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虚拟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极佳的途径。

2.3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与交流。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国学校教学管理模式与手段差别巨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通过大数据,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加强对各类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同时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水平。

3.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创新以变革工业时代的“教学工厂”,以构建适应信息时代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模式为根本目标,利用我国软件企业的技术力量进行开发运营,加强我国各类教育资源平台的功能开发,促进我国各类教育资源的发展与创新。

作者:冯媛 单位:青岛市石化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韩冰,顾京.浅析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6):14-16

[2]梁卫权,李婷.“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7):29-31

[3]王凤基.高职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31-33

第6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一、“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职教课程改革思想

广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广东经济改革一样活跃,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广东职教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广东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在“2014年广东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会”上正式提出了“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能力核心”是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是指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中-高-本衔接贯通,分级培养专业人才。在操作层面,“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关键在于通过岗位的分层实现能力的分级,通过分级的能力,定位中-高-本衔接的教育层次,建构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设计框架。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如英国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根据对应岗位群的实际,设计覆盖岗位群、能力分级的职业能力框架。(2)构建标准。基于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3)分级培养。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培养的理念,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衔接分层的中职、高职乃至本科课程。(4)衔接贯通。由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导,设计转段、自主招生考核等环节,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分段完成课程教学,各层次课程体系层次分明、衔接贯通,形成纵向有机联系的系统。

二、以标准建设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1.建立分层分级的衔接贯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课程体系建构工程的核心是: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的分层分级衔接贯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例如,英国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闻名于世。2015年,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修改出台,职业资格证书正在清理整顿,科学规范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和职业标准还正在建设之中,这给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分析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其次,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建设纽带,实现课程体系的分层分级。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专业人才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及其进程,一般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统计分析归纳提炼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下表1)共分为六级两类岗位,其中中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Ⅰ级的岗位,高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Ⅱ、Ⅲ级的岗位,本科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Ⅲ、Ⅳ级的岗位。据此,对这些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就可以获得分层分级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岗位及能力的分层分级,一是实现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目标定位、人才规格衔接与区分,避免了目标层次定位不清;二是对接分层分级的能力就可构建分层分级、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重叠。

2.以标准建设引领课程改革

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为解决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与评价等问题,广东省2013年启动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先后立项74个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包括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职本科衔接项目、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国际化标准研制项目、IHK证书本土化项目等。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指导下,将标准研制分解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标准编制四个阶段,采取竞标方式,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组成项目组,共同承担研制工作。预计到2016年年底将完成81个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110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这些标准将在所有中高本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让近百万学生受益。

3.建构“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必须基于工作的结构和体系去建立课程的结构和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为课程体系建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课程体系建构必须对接职业能力。(1)建立功能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职、高职、本科课程模块功能的划分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课模块重在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模块重在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其中中职、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及本科的专业主干课模块重在培养该专业领域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职业能力。(2)课程模块要“宽专结合”。“宽专结合”的“宽”,一是指课程要适应“宽职业群”的能力需要,体现在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的行业企业领域、岗位群和职业能力;二是指课程还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较宽基础”,体现在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边界要宽,这也符合企业管理日趋扁平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可见,宽专结合的“宽”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宽专结合的“专”更多地体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因此,“专”是指课程必须指向职业岗位方向的深化,这体现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不仅要“专”还要“活”,每个专业应提供不只一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专业拓展课程要突出专业能力的延伸和职业视野的开阔。(3)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不同课程类型实现的功能不一样,这些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基于工作的结构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其课程类型不应单一化,课程体系中的门类应倡导由多种课程类型融合。如图2所示,集中反映了“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4.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发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资源开发已由传统的教材编写走向了立体化资源建设,广东在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双管齐下。《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指出:用信息化改造和发展职业教育,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等技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学分银行,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到2020年,建设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开发1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开发15个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一是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建设信息化的课程资源,近三年高职共建设了53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016年启动了10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二是建设了“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先后资助58个“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30个“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项目立项,所有项目建成后通过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5.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指出: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广东在省级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立了两个机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和粤德职业教育推广与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已进行如下探索:(1)借鉴、学习、引进国外的专业及课程标准。例如,在标准建设中借鉴了英国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基本思路,在国际商务、汽车等专业中进行澳大利亚、德国及欧盟标准的引入,此外,在前面已述的标准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和成果。(2)探索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是各国衡量劳动者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情况,促进劳动者对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所建立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在率先试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通过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体系,构建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依据的考评体系,形成基于能力核心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在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中进行试验探索。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反思

1.课程体系不衔接是中高职难以衔接的关键

据调查,中高职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职业素养与企业要求仍有差距;二是中高职目标定位不清,难以区分层次,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差异性大;三是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课程名称重复,课程内容重叠,等等。中高职课程体系不衔接,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本位主义严重,缺乏课程的系统化考虑。

2.课程开发未能深度实现校企合作

在课程层面,不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是毕业实习,或是企业专家参与某门课程教材编写等,更多的是注重形式或有形层面的合作。广义上,校企合作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匹配的衡量标准是职业标准。纵观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不明确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或将职业能力分割为知识、技能、态度单独培养,或根本就没有建立课程标准等等,导致课程的随意性大,与需求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供给侧的改革,其重点应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深化校企合作。

3.职业院校的课程缺乏有力监管

课程是实现目标的载体,课程的开设以及课程体系结构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多、课程多、变化快等特征,导致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大,因此,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对院校的课程调查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任课教师不关注专业教学标准或人才培养方案,只关注任教的课程,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未能凸显。二是,因人设课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尽管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很好,但有的课程在职业院校无人能上,只能因人设课,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与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不匹配,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三是,以教材定课程,自编教材质量堪忧。与国外比较,中国的教师更加依赖于教材,而且所依赖的教材较为单一,往往一本教材就决定了一门课程,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此外,受多种因素驱动,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以示范校建设为例,开发课程教材是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资金保证,2010年始,各大出版社的专业教材高度重复,导致资源浪费,且教材专业知识的严谨性不足,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有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不多。

4.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严重不足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投入大,遗憾的是产出的效益不显著,即应用不广泛。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宣传缺失。很多教师需要使用信息化资源无从找到,存在建设和应用信息不对称。二是应用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授课任务重,满足于ppt辅助教学,导致无暇广泛、深入地筛选、应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三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速度。信息更新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的速度,信息化资源的在线学习平台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例如,满足于学生随时学习需求的APP学习资源缺乏。

5.课程评价与职业能力目标偏离

毋庸置疑,课程评价必须针对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考量。由于能力是内隐的心理特征,只有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才能外显,因此,对于职业能力的测评必须依托职业活动。例如,“汽车维修质量检测”课程评价应重点在于胜任工作的能力评价,即通过“查询汽车初始故障―自检―互检―质检―总检”五个步骤工作的完成质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往往这门课程评价还停留于纸笔测验,以及考勤、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评价普遍没有重视测评职业能力。其原因,一是已有的课程没有有机地与职业能力对接,无法找到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即职业活动为载体去测评能力;二是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

6.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乃至学校,都在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但是,标准制定后如何推广、执行、检查、督导,这些都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措施。通过标准化研究,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必须遵循一致同意原理、最优化原理、简化原理、实施价值原理、强制实施原理、选择固定原理、定期更新原理。其中,实施价值原理和强制执行原理告诉我们,标准制定出版后,必须积极推广应用,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且标准一经颁布就要执行。尽管职业教育的标准勿须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但它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的,将作为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因此也具有强制性,即在同一区域内,职业院校必须执行。标准是作为制度予以实施的,应该在某一时期固定不变,以利于实施,这就是标准化的固定原理。与固定原理相生并存的是定期更新原理,其要求标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修订的间隔期不能过短,也不宜过长。目前,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处于研发期,标准的推广、执行、以及更新还未实现标准化,其长效机制没用引起高度关注。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发展建议

1.以系统化思想建构省市级课程

系统化体现在纵向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衔接贯通,横向的校企合作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对于职业院校个体是难以从系统化来建构课程的,这一使命应由国家层面和省市级层面肩负。国家课程和省市级课程必须体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分层分级,体现工学结合。其重要基础和依据是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标准的健全。这一工作任重道远,又势在必行。以标准建设为例,必须建立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确定标准建设的机构以及建设周期。对于不同的标准固定和更新的周期为3~5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修订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于专业教学标准,由于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一般修订周期最好为3年。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推动标准的标准化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对接职业标准的开发课程

职业标准就是职业能力的条目化、系统化、精确化描述与制度化规定。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也是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只用当供给与需求匹配时,职业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服务宗旨。诚然,我国的职业标准还非常不健全,还未建立起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导致职业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没有标准可循。但各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获得职业能力要求乃至职业标准的。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必须坚持对接职业标准的理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将工作领域的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实现课程与能力的有机对接,保证职业能力成为课程目标、内容的重要依据,进而开发课程教材及立体化资源。

3.以职业能力测评为抓手调控教学质量

职业能力标准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起始点,通过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监控职业教育结果。因此,抓两头放过程,监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重视专业能力测评的同时,不能忽略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更可以引入企业的专家。评价场地必须是生产环境或模拟环境,评价过程应基于职业活动。

广东正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的课程改革,通过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中-高-本有机衔接,不仅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而且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03)]

参考文献:

[1]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能力到课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李海东,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杜怡萍.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标准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

[4]赵琼梅,古娟妮,赵鹏飞.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职教人才培养结构实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48.

[5]王敏华等.标准化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12).

[6]李春田等.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第7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工程测量、特色教育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基础建设领域也得到飞速发展。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仅重庆市2011~2013年工程测量专业需求预测人数就将达到每年约2000-3000人,2014~2020年仍然会不低于这一需求。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下面就从“五个对接”与“十个衔接”方面谈谈对特色教育的思考。

一、“五个对接”——特色办学之路

1、对接政策寻支持。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直接的一类教育,其培育的学生多直接进入工作一线,其发展的方向与政府政策导向就密切相关。积极争取政策的支持,建设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是首要任务。

2、对接市场设专业。

职业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为此,坚持对接市场设专业,才能使得专业的开设贴近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及时掌握测量人才需求信息,调整结构使其与主导产业挂钩。根据调研的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的设置,争取让学生“所学即所用”得到最大发挥,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的办学原则。我院每年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毕业生95%以上都有较好就业岗位,工作内容涵盖多个领域,职业特色日趋显著。

3、对接企业定课程。

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主要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来完成。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根据学生就业后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的工作性质及内容,积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适应企业市场需要,避开学生理论化,工作迷茫的情况。课程的设置主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切实反映社会技术先进水平和职业岗位需求。

4、对接实训定师资。

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形式的组织与开展充分依托企业,使企业全面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点。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从根本上做到了重视实践育人,服务市场,服务企业。由于企业的参与,双方友好的合作关系得以建立,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校本教材的开发。通过校企合作,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质量评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5、对接岗位练技能。

以往,高职教学模式以学校培养为主,沿用学科课程体系,这样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与企业岗位要求还有差距,使得有些企业在招聘了毕业生后还需要投入时间与金钱对毕业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岗前培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就不能是空谈,必须要落得实处。刻舟求剑的故事人人皆知,可用不变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却依旧是许多策略的失败根源。现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和开发方法,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正在发展的事物,不能闭关锁国。学习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真正做到安排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与行业企业一同构建满足订单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经过教师与行业专家、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师傅的研讨,确定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岗位课程。

二、 “十个衔接” ——特色教育体系

“十个衔接”,即推进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

1、适应区域产业需要,优化培养目标的衔接。

作为西南地区水利类示范院校,以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满足各类工程的需要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础原则。

2、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的衔接。

进一步开展行业调研,优化专业的布局、类型和层次结构,明确各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岗位需求。

3、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的衔接。

根据行业调研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并开展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建设。

4、强化学生素质培养,优化教学过程的衔接。

建设校内实训室,进一步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程对接,并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工学交替式学习模式和顶岗实习等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素质培养逐步形成独特的专业文化。

5、促进信息化建设,优化教学资源的衔接。

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着手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依托校园数字化平台,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6、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人才成长途径的衔接。

探索“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丰富多样化的招生模式。

7、坚持以能力为核心,优化评价机制的衔接。

从行业中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进入校园,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培养的衔接。

建立校外教师实践培训基地,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去工程实地参加工作的机制,安排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教师。

9、推进产教合作,优化行业指导的衔接。

聘请其他高职院校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家作为行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制定和完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的运行机制,共同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就业推荐。

10、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优化校企合作的衔接。

探索建立行业参与职教集团的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

总之,职业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也是无止境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能力,在发挥教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调动学的主体作用,既重视理论学习又要倡导动手实践,只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思想,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城乡土地规划、地形图测量、工程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持。(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第8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开放式合作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李惠贤(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刘娟音(1980- ),女,河北衡水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河北石家庄05009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67-02

基于开放理念办教学就是打开渠道多方面合作,实行教学方法和资源的开放。深化教学改革是指教学体系在多学科稳步发展的教育价值理念的引领下,多内容、多形式按照提前设定的规则集合成一个高效的教学整体。教学资源上要做到真正开放,其内容涉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种教学资源的开放,以达到“共享共赢”的最终目标。教学体系中各个因素在各种变化中保持互相配合、互相提高、全面发展的平衡状态,为实现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而共同努力。所谓的高职教育体系改革需要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的变革。

一、以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以发展为核心目标

所谓的开放视角建设高职教育体系是指教学理念的开放,发展是这项计划的核心。任何行业都不可能缺乏发展理念而独自存活,需要以发展为核心建立健全高职教育体系,这就表示教学体系内的各方面因素都需要在知识技能、方式方法、教学态度等多角度的促进下,时刻进行调整,为发展的核心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如今经济快速发展导致各行业产业转型加快,人才教学需要以此为发展目标,为市场供应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二)主线是合作

高职教育课程的逐步开放奠定了发展规划,接下来就是建设步伐的开放,合作是建设步伐的引领方针。这就意味着教学体系中所包含的课程因素要加强融合“合作办学、合作发展”的共同理念,推动政府和企业参与进来,并借助他们的优势和力量,完善自身诸多方面的不足,以此来实现学院制定的人才培育任务,达到所要求的培养目标。培养人才其归根结底还是为企业和工厂服务,他们是教学成果的最终评价者,学院所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企业目标、是否具备胜任岗位所要求的基本能力、能否跟得上企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是重要的评价依据。所以,高职教育需要以企业需求为第一目的,培育集生产、管理和服务于一身的专业人才。合作是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的唯一主线,它使学院和企业之间相互交融,紧密合作,共同办好人才教育的历史任务,为各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三)以共赢为目的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就是需要开放教学内容,合作是设立高职教育体系的唯一主线,所以教学内容不能仅仅是学科理论,单单纸上谈兵,缺乏实战技巧,何谈为企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需要学院认清形势,明确相关技术领域的岗位要求、熟悉相关行业的规范标准、拟定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模式化的教学培养订单式的人才。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还需要教学资源的同步开放,授课教师的公开课视频、教学项目与任务、教学课件和素材等有关资源可以向更多的人群开放权限,通过这些资源的开放整合,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是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的良好效果。

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仍然包括教学课程和学习方法的适度开放,通过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开放,可以将原先只能在课堂上完成的教学任务延展到任一学习空间,为了保障学习的成果,教学课程和学习方法必须对大众进行开放,教学任务不再受时间、空间或其他因素的限制而变得丰富和方便。学生在各式各样学习方法的指引下,逐渐养成自学的能力,这些是学校和企业都满意的状态。

二、基于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突破用人单位和学院的界限

既然是教育,学生便是教学体系的主体,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界限应该模糊化,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通过深度交流和逐步融合,使学校和用人单位结合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高职教育体系的建设任务。培养高职人才需要注重市场导向,遵循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大方针,让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明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路线是最佳选择。在传统的高职教学观念上,一直奉行学校单独培养人才、企业有需求地选择人才,这样,学校和企业之间产生的交集很有限,学校是该模式下的教学主体,而用人单位仅仅是通过选拔人才时的招聘机制简单干预一下,明显对学校的培养机制没有产生有效的影响力,无法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开放视角办高职教育旨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通过校企结合共同改善建设高职教育模式,让企业参与到学校教学模式改革中,提出中肯的、更符合职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意见,实现以就职意向、能力要求、工作目的为指导设立教学目标,推崇实践结合理论,以双重核心开设教学课程。

(二)突破工厂和学院的界限

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是为了打破校园和工厂之间的界限,体系建设目标明确了岗位的职业要求和课程研发的主体,深度发掘职业体系中的隐性知识,将职业行进路上的种种因素都加入到人才培育的方案中。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学,将学校和工厂完全割裂开来,单独认为工厂仅仅只是负责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学校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在专业技能、理论水平上有所补充和提高。因此,突破学校和工厂的界限在于工厂资深专家将工作任务带到学生的课堂上,使学生切身感受专业知识在工作中的应用,这对职业教育起到引领的决定性作用;学校教师通过自身的专业水平进入工厂里,通过设立研究课题,带领学生参与研究,快速推动知识和技术的高效结合,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学生可以以实习工的身份进入工厂,参与工业制造,通过慢慢学习和实践,很快适应工作环境,提升自身的价值水平;学校还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将企业引入校园,在学校里开办产业实训基地,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提前得到锻炼,同时,通过销售学生实践成果,为学校盈利。

(三)突破课堂内外的界限

实施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时,需要打破现有的课堂上与课后脱离的窘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上的具体规划或者某些学生所需求的职业转型发展的现实目标。让学生既能够适应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又能够拥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其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添加宝贵的实用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未来有一定的发展几率。高职教育必须时时紧扣市场动态,紧抓市场需求,培育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这表明学校所培育的人才必须能够应对变化中的市场环境,并在这种环境中顺利生存下去,守住机遇,从而得到发展。因此,学院设立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时,需要将专业要求与教学课程优化和其他相辅学科进行优势整合,保证在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自身逻辑通顺的前提条件下,破除课堂内外的壁垒,让产业知识与技能相互补充、融合。

三、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的方法

(一)以工作任务为起点,设置高职教育课程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以工作过程中将要面对的因素、培养职业素养为主线,穿插能力的养成和实用的经验等诸多有价值的培养技能,以此来培养企业和社会所需求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求以解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为支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将学习目标化,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性,使学生能够运用自身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院校还可以积极运用教师的资源优势,开启与企业的实践合作,想方设法将新课程融入教学任务中,将工作内容整合成项目,在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摒弃枯燥的理论学习。按标准引进行业内领先技术,向学生传授行业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标准,促进新工艺、新技术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增强教学体系的灵活性。

(二)以自身资源为基础,建立动态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紧密结合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特征,高职教育是为了产业发展而推行的一种教育制度,直接和生产、管理和服务等诸多行业息息相关,为其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随着中国经济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进一步加深。动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庞大的资源基础之上的。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和灵活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课程和教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突破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现状

现如今在我国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中,专业技能仍旧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各大院校都按照各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制定授课教师编制,学生按照相同的专业成为同班同学,授课教师按照专业相关程度成立研究科室,教学活动根据专业来实施,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也都是按照专业来配置,应该可以谈得上专业是教学资源配置的主体,多个角度来看都是按照专业来设置的,专业管理始终都是以主导地位来管理教学的。

高职教育是一种服务社会经济组织的导向性教学模式。“服务宗旨,就业导向”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唯一目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打破传统“专业主导教学活动”的模式制度现状,树立“专业是结构性的体系”的理念,通过新理念、新观点,使课程体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随时可以变化和调整,以实现灵活自主的人才培养目的。

高职教育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基本工作,具有很明晰的系统分工,关系着高职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成败。高职培育出来的人才是社会人才构架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如精英教育那样许多个体能够独当一面,但也有很多重要的岗位需要高职人才。开放视角建立高职教育体系可以向全国范围内推广,建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规范化制度,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当然,培养人才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前提的,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和优势,努力发展高职人才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国庆,陈曙娟.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

[2]宋专茂.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3]靳全胜.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9(3).

[4]王根顺,付娟.以人为本: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完善[J].机械职业教育,2010(8).

第9篇:数字化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94-02

硕士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和相应的分析方法是通过一系列专业课程的严格训练来实现的,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培养质量为基础、以训练能力为中心构建教学方法[1],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是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之一。

目前,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一般设计为36个学时,课堂教学中存在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研究生往往只是建立了一些基本概念,在课程内涵和外延方面难以做到真正理解与掌握。为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在理清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的条件下,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

一、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在不断深化,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式也在适时调整。根据学科发展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规律,紧紧围绕提高培养质量这一核心目标[2],各高校对专业方向、建设目标、课程体系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改进和优化,要求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解决科学技术难题的高级专业人才,并具备锻炼成长为高层次科技管理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为了保证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规范性,不同高校对修课学分、实践环节、论文选题与开题、中期筛选、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与审核、学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涉及从入学到授予学位的各个环节。例如在能力培养方面,要求研究生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查阅和调研的能力、组织管理与协作攻关能力、科学研究或工程设计能力、写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等。

作为研究生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形成的核心环节之一,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改进和完善,合理设计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训练等方面的学分要求。其中专业课程的设置尤为关键,既不能过于宽泛,又要让研究生具有较大的选课自由度。例如,国防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根据研究方向和选课学生的特点,设置了《数字化制造技术》《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等13门专业课程,构成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规划与设计为提升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二、教学内容规划与创新

教学内容是研究生专业课程最直观的体现,教学过程发生之前教材内容只是各种经验体系的静态集合,这要求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加工处理,满足研究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1.根据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特点,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放在打牢基础知识、提高学术素养上,以提高研究生的认识水平和创新能力,达到易教易学的目的。例如在《数字化制造技术》教学中,以典型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评价为主线,增强知识结构的体系性、贯通性,并系统地融入了研究团队的学术思想、专业知识和分析方法,让研究生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教学内容既要保证专业属性,又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系统性,达到较宽的受益面。例如《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以培养研究生具备精密机械设计与研制能力、精密工程基本操作方法、精密测量理论功底和相关技术技能为目标,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内涵、特点和发展动向。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引入了英国Cranfield大学《Precision Engineering》课程的原版教案,并融入美国加州Berkeley大学《Precision Manufacturing》、麻省理工学院《Precision Machine Design》等课程的思想和内容。

3.注重实践过程。实践训练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成就感,通过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比重,逐步培养研究生的工程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验方法上采用实际动手实验、情景式体验相结合的方针,建立和完善包括专业实习中心、基础实验平台、科研实验室、演示视频、虚拟实验系统、实验室网站等构成的立体化实验系统,满足课内实验、课外实践和创新研究的需求。

4.以科学研究丰富课程内涵。积极跟踪国内外最新动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到课程内容中。例如《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依托“精密工程”湖南省创新团队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引入国际上最新开发、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技术到课程内容中,建设了超精密切削、磁流变抛光、离子束加工等经典案例库,通过系统化组织,满足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前沿性要求。

5.促进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有意识地启发、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构思训练[3],使他们从传递、继承知识转变为体验和发现知识,从记忆知识转变为运用知识来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例如在《精密工程基础理论与方法》中通过设计超精密加工工艺模块,让研究生分析机床、刀具、环境条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对局限性进行评估,促使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透彻思考的基础上设计新的工艺方案,实现从动手到动脑的过程转变。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与改进

从本科到研究生,高校研究生在知识结构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让研究生从课堂环境中接受新的专业知识、从浩繁的参考资料中理出课程主线,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必须围绕教学目的,适应课堂教学实际,使学习变得主动和富有成效。教师应根据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选择和组织素材,设计多层次并且紧密关联的知识模块,使研究生达到真正掌握的程度。

2.把握课程特点,采用情境追溯、问题探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选择、组织逼真或形象化的教学场景,使研究生直接感受、领悟学习的知识点,形成观念上的认同。例如把《数字化制造技术》对数字化设计的方式方法、数字化制造装备的组成结构、数字化制造过程的技术特点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通过分析、讨论和总结,促进研究生认识水平的提高。

3.根据研究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效果评价和节奏调整。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堂反映,加强互动,通过趣味性授课方式设计,吸引研究生的注意力;基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将知识点以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研究生面前,对于普遍性问题做出及时回应,对重点、难点和基本概念等内容进行适时总结。

4.逐步实现与网络教学、MOOC等教学方式的交融。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案例库、在线答疑等网络资源,为研究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基于网络的互动教学。

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设计

为了营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氛围、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主动性,需要在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等方面开展设计。

1.开设研讨课。研究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反思与再提高的过程,如果课堂上只是由教师单向讲授,不利于知识的传输。通过开设研讨课,让研究生在认真思考、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强化他们对学习过程的参与程度。由于课前需要独立查阅大量科技文献、全方位了解所阐述的问题,这对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2.开设科研体验课。让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亲历科研过程,体验科研思想,课堂内容要反映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突出基础性、研究性和前沿性,引入创新思想、科研成果、学术动态,从而训练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聘请机械工程学科国际知名学者承担一定课时的授课任务,为研究生提供聆听大师讲课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开阔学术视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此外,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讲述在发明创造中的亲身体会,增强示范效应,为研究生将来从事学术工作拓宽思路,进而培养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贵林,彭小强,胡皓,等.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特点与改进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