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卫生管理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城区环境卫生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近7.5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4.5平方公里,新城中吉片区3平方公里,辖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15万人,垃圾日产量约180吨。现有日处理能力25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1座,垃圾中转站6个,临时垃圾池44个,公厕19座,果皮箱300个,环卫专用车20台。全城道路面积49万平方米,环卫从业人员314人,其中环卫处25人,垃圾处理场25人,临时工264人。
二、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环卫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区只有19座公厕,新城中吉片区2.5平方公里按标准至少应设置公厕6座,垃圾中转站4—7个,而现在只有6座公厕,无垃圾中转站。在中吉片区的建设中,住宅楼院、住宅小区、商业区等未将公厕、垃圾中转池等环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客观上造成市民如厕难,无处倾倒垃圾,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是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加之新城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大量农民涌入县城打工、经商、居住,市民的环卫意识仍然较差,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在车站、街头随意散发宣传资料,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较薄弱。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工作一直采用行政手段来达到工作目标,但由于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就需要社区加强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环境卫生工作无人管,导致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沿河两岸倾倒垃圾严重,每逢重大活动,环卫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清理。
四是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沟通协调不够。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管理和执法分离后,管理单位期望通过加强环卫执法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但执法部门则期望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来减轻执法工作量,加之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内容较多,人员相对紧张,环境卫生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
五是新城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建筑渣土装运车增多,客观造成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三、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应当使广大市民成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城市管理主体。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三是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区“万人保洁”活动;四是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完善环卫设施,夯实环境卫生管理基础
1、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针对旧城和中吉片区垃圾中转站、公厕不足的问题,应在旧城环城路一带已搬迁拆除的地方适当增设闭封式的垃圾池,在中吉片区根据规划要求利用空地增设垃圾中转站、公厕,在选址时既要考虑服务半径能满足需要,又要尽量把影响群众的因素降低到最低。在新城安康、平桥新区建设时,要按设置环卫设施的规范要求,及早规划好环卫设施,要对环卫设施的建设留足发展空间。
2、严格住宅小区、商业区等开发项目业主自建环卫设施的审核工作。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封闭式垃圾池、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环卫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不予验收,不能交付使用。为此,环卫管理部门应参与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过程,以便加强环卫设施的监管。
(三)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
随着居住的社区化,暂住、流动人口和无单位归属人口的成倍增长,以及过去依靠单位来管理环卫体制的衰落,现有的管理办法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横管不到边,纵管不到底”的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完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建设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各团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搞好自己所在社区的环境卫生。社区建设主要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的热情,使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汉丰镇人民政府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背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汉丰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背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上岗作业,早晨6:30前完成清扫,根据季节变化,调节洒水次数,主要道路每月至少保证一次冲洗。
(四)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执法
根据《*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强化执法工作,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对违章行为予以重处。市政监察大队要成立环卫执法中队,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执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五)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市场化运着模式
必要性。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无论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还是垃圾处置,政府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0*年12月27日,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指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20*年7月22日,县政府全体工作会再次提出“利用政府掌握的特许经营授权职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权、依附于公共设施之上的冠名权、广告设置权等进行公开拍卖转让,将一些由政府直接从事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街道绿化、市政设施维护等市政事业委托给企业经营”,明确要求将环卫作业逐步推向社会,施行市场化、产业化。针对我县环境卫生管理与作业实际情况,为整合资源,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理顺环卫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环境卫生管理成本,节约城市维护资金,结合前期开展的环卫作业市场化调研工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组建环境卫生作业公司,将环卫作业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势在必行。
操作方案。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卫作业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城市的环境卫生作业主要包括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及垃圾的处置。其中,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是环卫作业的源头;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是环卫作业的中间环节;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是环卫作业的最后结果。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量大面宽、质量要求高,其费用由城市维护费供给,不存在有偿服务,是纯粹的公益事业。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目前已是企业化运作,独立性强,其费用最终来源于垃圾处置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故暂不纳入此次改革。故现阶段只对街道的清扫、保洁及水域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作业实施企业化运作,即率先将街道的清扫、保洁及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作业从环境卫生管理处的环卫作业中分离出来,组建“开县水域生活垃圾清运有限责任公司”,独立作业。实施“管养”分离。通过运行,再逐步将其推向市场,通过公开竞标、发包方式给予有经营能力的作业队伍,真正实现环卫作业提高质量、适应发展、降低成本的目标。从而真正使具体的环卫作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一是按照*市人民政府令第164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对主城区易撒漏物质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要求,结合开县实际,将开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现有清运车辆进行密闭改装,再与开县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厂现有垃圾清运车和待购置的垃圾清运车及办公设施评估作价入股,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国有独资企业—开县水域生活垃圾清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组建公司的第一步就能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发挥设备功能,提高清运工作质量。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有关部门和广大环卫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查字典网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一、城区环境卫生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县城建成区面积近7.5平方公里,其中:旧城区4.5平方公里,新城中吉片区3平方公里,辖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15万人,垃圾日产量约180吨。现有日处理能力250吨的生活垃圾处理场1座,垃圾中转站6个,临时垃圾池44个,公厕19座,果皮箱300个,环卫专用车20台。全城道路面积49万平方米,环卫从业人员314人,其中环卫处25人,垃圾处理场25人,临时工264人。
二、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导致环卫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目前,城区只有19座公厕,新城中吉片区2.5平方公里按标准至少应设置公厕6座,垃圾中转站4—7个,而现在只有6座公厕,无垃圾中转站。在中吉片区的建设中,住宅楼院、住宅小区、商业区等未将公厕、垃圾中转池等环卫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客观上造成市民如厕难,无处倾倒垃圾,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是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加之新城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大量农民涌入县城打工、经商、居住,市民的环卫意识仍然较差,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在车站、街头随意散发宣传资料,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较薄弱。长期以来,城市管理工作一直采用行政手段来达到工作目标,但由于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构成复杂的有机整体,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就需要社区加强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环境卫生工作无人管,导致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沿河两岸倾倒垃圾严重,每逢重大活动,环卫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清理。
四是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沟通协调不够。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管理和执法分离后,管理单位期望通过加强环卫执法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但执法部门则期望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来减轻执法工作量,加之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内容较多,人员相对紧张,环境卫生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出现互相埋怨的现象。
五是新城正处于大建设时期,建筑渣土装运车增多,客观造成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三、加强城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应当使广大市民成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城市管理主体。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岗”、“老年志愿者监督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三是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区“万人保洁”活动;四是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完善环卫设施,夯实环境卫生管理基础
1、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针对旧城和中吉片区垃圾中转站、公厕不足的问题,应在旧城环城路一带已搬迁拆除的地方适当增设闭封式的垃圾池,在中吉片区根据规划要求利用空地增设垃圾中转站、公厕,在选址时既要考虑服务半径能满足需要,又要尽量把影响群众的因素降低到最低。在新城安康、平桥新区建设时,要按设置环卫设施的规范要求,及早规划好环卫设施,要对环卫设施的建设留足发展空间。
2、严格住宅小区、商业区等开发项目业主自建环卫设施的审核工作。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封闭式垃圾池、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环卫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不予验收,不能交付使用。为此,环卫管理部门应参与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过程,以便加强环卫设施的监管。
(三)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
随着居住的社区化,暂住、流动人口和无单位归属人口的成倍增长,以及过去依靠单位来管理环卫体制的衰落,现有的管理办法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横管不到边,纵 管不到底”的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完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建设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各团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搞好自己所在社区的环境卫生。社区建设主要以社区居委会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的热情,使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必须根据《重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划清管辖区域,明确责任。汉丰镇人民政府组织社区居委会划定辖区背街小巷、社区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卫生责任区,各部门、单位与汉丰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加强监督考核,充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提高背街小巷、社区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水平;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主要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改革作业方法,切实控制道路扬尘,提高保洁质量,严格按照行业规范上岗作业,早晨6:30前完成清扫,根据季节变化,调节洒水次数,主要道路每月至少保证一次冲洗。
(四)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执法
根据《重庆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规定,强化执法工作,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对违章行为予以重处。市政监察大队要成立环卫执法中队,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执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五)深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行市场化运着模式
必要性。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无论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还是垃圾处置,政府部门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20xx年12月27日,建设部《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指出,“通过招标发包方式选择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等非经营性设施日常养护作业单位或承包单位”,20xx年7月22日,县政府全体工作会再次提出“利用政府掌握的特许经营授权职能,对城市公共设施的特许经营权、依附于公共设施之上的冠名权、广告设置权等进行公开拍卖转让,将一些由政府直接从事的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街道绿化、市政设施维护等市政事业委托给企业经营”,明确要求将环卫作业逐步推向社会,施行市场化、产业化。针对我县环境卫生管理与作业实际情况,为整合资源,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理顺环卫管理体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环境卫生管理成本,节约城市维护资金,结合前期开展的环卫作业市场化调研工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组建环境卫生作业公司,将环卫作业企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势在必行。
操作方案。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政府主导、企业经营、市场运作”的原则,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环卫作业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城市的环境卫生作业主要包括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及垃圾的处置。其中,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是环卫作业的源头;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是环卫作业的中间环节;垃圾的无害化处置是环卫作业的最后结果。街道、人行道的清扫保洁量大面宽、质量要求高,其费用由城市维护费供给,不存在有偿服务,是纯粹的公益事业。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置目前已是企业化运作,独立性强,其费用最终来源于垃圾处置费,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故暂不纳入此次改革。故现阶段只对街道的清扫、保洁及水域生活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作业实施企业化运作,即率先将街道的清扫、保洁及垃圾的收集、中转、运输作业从环境卫生管理处的环卫作业中分离出来,组建“开县水域生活垃圾清运有限责任公司”,独立作业。实施“管养”分离。通过运行,再逐步将其推向市场,通过公开竞标、发包方式给予有经营能力的作业队伍,真正实现环卫作业提高质量、适应发展、降低成本的目标。从而真正使具体的环卫作业实现“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社会化服务”。
一是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64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对主城区易撒漏物质实行密闭运输的通告》要求,结合开县实际,将开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现有清运车辆进行密闭改装,再与开县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厂现有垃圾清运车和待购置的垃圾清运车及办公设施评估作价入股,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国有独资企业—开县水域生活垃圾清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因此,组建公司的第一步就能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发挥设备功能,提高清运工作质量。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落实城市管理责任,健全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城市管理重心的下移,通过建立区、街、居三级管理体系,实施责权利统一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突出街道办事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强化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责任,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社会监督作用,有效形成区级指导推动、街道办事处组织指挥、部门齐抓共管、居委会协同配合,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新格局,努力把我市城市建成为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社会文明、经济繁荣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二、基本原则
本着有利于健全和完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城市环境卫生全方位清扫保洁的工作思路,按照费随事转、人财物相随、责权利统一的原则,通过强化各层级之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实行分级分权的属地综合管理,实现城市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
三、具体实施意见
(一)建立长效管理的新机制
通过实施理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将全市背街小巷和主干道环境卫生由市里单级管理转变为三级管理模式,即通过划分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责任区域,明确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管理范围和职责任务,切实构建起区级指导推动、街道办事处组织指挥、部门齐抓共管、居委会协同配合,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城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的新格局。
1、认真落实管理职责。按照条块结合、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要求,各街道办事处要积极开展工作,严格监督检查各基层单位清扫保洁行为,保证各街域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落实,对广大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处置,坚持做到日常管理到位、规范整治到位。
2、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街道办事处要对辖区背街小巷和部分主干道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切实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要履行对社区居委会和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单位的清扫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的职责。
3、各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要担负起对本辖区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管责任。要组织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监督检查社区环境卫生的质量,协助街道办事处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二)全面承担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任务
1、关于主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主干道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由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全区清扫保洁面积为300184平方米,其中城南办负责团结路(人武宾馆至新钢中学)、解放路、人民路、通济路四条主干的清扫管理,面积为114489平方米;城北办负责长林路、平安路、茶山路、丰源路四条主干道的清扫管理,面积为100315平方米;袁河办负责团结路延伸段(新钢中学至钢丝厂),面积为85380平方米。
2、关于背街小巷的清扫保洁工作。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各自管理范围,对辖区内背街小巷的所有面积实施保洁。同时,要确定清扫保洁模式,是由社区负责清扫保洁,还是对外招投标由清扫保洁公司负责,由各街道办事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全区背街小巷清扫保洁面积为1223280平方米,其中城南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513868平方米,城北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697674平方米,袁河街道办事处清扫面积为11738平方米。新增面积以后由市、区及街道办事处核定后,另行向市政府行文请示,相关清扫保洁经费区政府另行确定,但各办事处要承担新增面积的清扫保洁工作,做到任务不变、责任明确,确保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到位。
3、关于保洁经费的测算及下拨方式。
(1)财政经费测算情况。市环卫处移交到我区清扫保洁面积为1523464平方米,按有关文件精神和政策测算,每平方米街面每年清扫费为1.394元,市财政共下拨给我区清扫保洁经费为212.37万元。
(2)关于临街店面卫生费的收取。按照“谁服务,谁收费”的原则,由所在街道办事处组织人员收取。各街道办事处要组织人员对所管辖的作业范围内的临街店面、个体经营业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卫生服务费进行统一收取,用于弥补清扫保洁、袋装垃圾收运作业经费的不足。
四、适应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新要求,建立环境卫生保洁管理的新秩序
全力抓好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与市环卫处的城市环境卫生交接工作,健全、完善街道办事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与环卫清扫保洁服务机制,有效落实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职责,组织搞好社区清扫保洁工作,着力抓好社区环境卫生热线投诉的办理和反馈工作,及时有效调处解决辖区范围内存在的各类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问题,坚决防止各类问题的回潮反复,全力确保环境卫生的干净、整洁,努力保持环境秩序的井然有序,真正实现分项包干、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共建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项项见成效。利用社区报栏、橱窗等宣传阵地,采取入户动员等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发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城市环境清整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好城市和环境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和城市环境卫生清整活动,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和栖息环境。
按照“培训有制度、执法有机制、过程有监督、过错有追究、效能有评估、奖惩有措施”的工作原则,有效建立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综合执法长效管理责任制,努力在“管理全方位、执法全天候、责任全明晰、整治全到位”上创新思路、完善举措,坚持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原则,逐步消除各街域内违章,对社区内出现的私搭违章、私开门脸、乱摆乱卖、乱圈乱占、占压绿地等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社区内的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扔垃圾杂物,及时予以清除。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年3月20日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围绕城市环境卫生接管工作进行深入调研,起草形成《关于认真做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接交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广泛征求各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与建议,制定下发《渝水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办法》。
第二阶段(3月21日-30日):按照《意见》的内容要求,全面做好接交工作,完成保洁队伍交接、任务移交等各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和矛盾。
第三阶段(从4月1日起):按照新的作业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各街域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显著的效果,实现和保持街域环境卫生的洁、净、亮、美、序。
六、措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街道办事处和各有关单位都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认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见成效,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各有关职能管理部门在协助街道办事处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服从街道办事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并按要求抓好各项工作的及时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严明纪律
围绕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各办事处、各有关部门既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搞好衔接,要妥善处理改革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和财经纪律,保证人、财、物到位,实现区、街、居联动,坚决防止和避免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逐项逐条抓落实,一项一件抓到位,切实做到管理无空白,责任无疏漏,考核无盲区,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三)精心组织,平稳过渡
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在落实环卫体制改革工作中,要妥善处理好改革与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改革和日常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既要保证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度的落实,也要确保全区城市秩序和环境卫生质量不滑坡。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各街道办事处要努力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上做文章、下功夫,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宣传形式,唱响“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主旋律;要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全区人民热爱新余、建设新余、发展新余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通过街道办事处、职能部门、居委会共同为社区居民搞服务、解难题,赢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进而形成各方齐上阵、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五)强化督查,务求实效
为确保城市环卫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区里将成立督查工作组,积极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督查手段和措施,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的检查督导,不仅要查问题,还要查单位领导是否真正重视、工作人员是否完全到位、各项工作是否按时完成、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对履职不力、推诿扯皮、进展缓慢的单位或部门要通报批评,真正通过督查抓落实,通过督查出效果。各街道办事处也要成立督查工作组,对本辖区内城市环卫管理工作进行督查。
一、切实加强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为了进一步搞好我镇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促进村级“两化”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年初专门发文大政〔2012〕17号文件,调整了《镇村庄环境卫生考核办法》,根据考核办法具体规定每月对镇自然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进行考核,评优评先坚持“适当平衡、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原则。按照得分高低,评出月先进3名,并发给流动红旗,同时评出进步奖若干名,并对卫生考核末三名进行通报督促。1、在考核中荣获月先进奖的村奖励500元,保洁员每人奖励300元;荣获月进步奖的村奖励300元,保洁员人奖励150元。村集体奖励经费的50%给分管卫生工作的干部,其余部分留作村保洁费用。2、对全年累计获得月先进3次以上的村奖励5000元,累计获得月先进6次及以上的村奖励10000元,奖励经费的30%用于奖励村保洁员,20%用于奖励村分管卫生工作的干部,其余部分留作村保洁费用。此外还结合卫生村创建工作,我们镇对完成县级卫生村或生态村创建的村专项奖励1000元,完成市级卫生村或生态村创建的专项奖励3000元,完成省级卫生村或生态村创建的专项奖励5000元。这样充分发挥了村级组织的卫生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环境卫生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其次全镇共落实了保洁人员54名,村村成立了自然村保洁队伍,使村级垃圾日产日清,保持了村容村貌的整洁。
再次,一年来,各自然村共投入保洁经费48万元,新建村级垃圾收集池3座,建造村级生态公共厕所1座,添置垃圾桶180只,清理村级垃圾3000吨,清理露天粪缸39口,清理溪坑漂流物10余吨。
二、积极探索镇区市容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努力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整体水平。
1、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今年,我们制定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为目的的管理制度,把“四定”工作即定人员、定时间、定路段、定标准与环卫管理的奖罚制度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了保洁人员的工作责任性,确保了镇区的清洁卫生,提高了保洁质量,我们提出的口号是“镇区卫生,上级领导来与不来每天一个样”。
2、加大投入,改善镇区的市容市貌。为了进一步加强镇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推进我镇市容环卫工作上新台阶,镇党委政府加大了管理和投入力度。一是投资80万元新建了垃圾中转站,已投入使用。二是为了改善镇区公厕“脏、乱、差”现象,今年镇领导下大决心,投入4万元对镇区三座厕所进行了改建,使镇区公厕面貌大为改观。三是为了保持公厕的清洁卫生,每年要不定期对公厕抽粪,全年抽粪投入资金3.5万元。四是为了改善镇区环卫设施还新添置了100只垃圾桶。五是为了清理镇区绿化带杂草和镇区周边卫生死角、沟渠抛弃物,至今共投入清理工100人次。
3、配合创建工作,切实做好镇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今年是我镇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复查考核的关键一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将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任务分解表分发给我们。根据任务表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结合镇区“一条街”建设,结合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首先对镇区街道两旁乱设摆、乱搭建、乱堆放等违章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此外还不定期对街道两旁的“牛皮癣”进行清理。其次,落实了省道路,乡道路,,和水源保护区、住宅区等“三沿五区”的卫生保洁责任人和保洁措施。这样,通过创建工作,促进了市容管理办法的完善,加强了镇区街道的市容管理。
按照县乡年初签订目标责任书精神文明建设部分关于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相关要求,现就我乡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实施农村卫生整治为抓手,以解决柴草乱堆乱放、垃圾围村围路问题为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各村党员群众,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打一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全乡农村容村貌有一个明显变化。同时,区别情况,因地制宜,探索和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实现由突击性整治向长期经常化管理的转变,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
二、整治内容
(一)村庄卫生整治
1、全面清理村社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垃圾,彻底消灭村庄内以及沿街、沿路、沿渠柴草和垃圾乱倾、乱堆、乱放现象。尤其要重视小巷等卫生死角的垃圾治理,做到无柴堆、无煤堆、无粪堆、无杂草。因地制宜设立垃圾处理场。
2、要搞好村内排水沟治理,完善村庄排水设施、从源头解决村内积水问题,杜绝污水乱泼横流现象。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家庭卫生,及时清理人畜粪便,冲刷畜禽圈舍,加强病媒生物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搞好除“四害”工作。
(二)村容村貌整治
1、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修复,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临街建筑进行清理、粉刷、装修。大力推广“文化墙”和村规民约上墙等等好的做法和形式,把村容村貌治理与弘扬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2、公路沿线商铺要规范门店招牌设置,对乱贴乱画的垃圾广告要坚决予以铲除。临街墙及经营门店要进行粉刷装修,保持墙面整洁。
3、坚决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和马路市场、马路修理,对外来流动商贩摆摊设点的要指定地方,并要求其维护好摊点周围环境卫生,撤走时不留垃圾。
4、严禁违法建筑,加强对农村建筑管理,建筑材料堆放不得影响交通,建筑垃圾由建设单位或农户负责拉运到指定地点倾倒,做到日产日清。
(三)交通沿线整治
1、公路两侧的村庄和进村路,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认真抓好道路和沿线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公路路面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公路两侧不得有的煤堆、柴草堆和垃圾堆,尤其是村与村之间道路和田间道路两侧不得有秸杆、粪堆和建筑垃圾等。
3、严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私自摆摊设点、集市贸易、挖土取土、乱停乱放。公路沿线的树木要刷白,花草要修剪,做到无枯树、无残缺。
(四)农业污染防治
1、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通过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
2、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鼓励使用农家肥、新型有机肥、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鼓励农膜回收再利用。
3、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推行秸秆生发沼气工程,禁止焚烧秸秆。
三、实施步骤
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要常抓不懈,今年的整治从5月份开始起到9月底结束,通过集中整治,使全乡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5月10日—年5月15日)。各村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发动,通过刷新标语,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营造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全民踊跃参与的整治热潮。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年5月15日—年7月31日)。这次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要在全面部署、整体推进的同时,按照方案要求,首先在解决重点区域环境卫生脏乱差和柴草、垃圾乱堆乱放、围村围路等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各村要认真组织落实,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年8月1日—年9月10日)。本阶段工作重点是认真总结第二阶段工作,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整治措施,扩大整治成果,通过辐射带动,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农村环境治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根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顽疾。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年9月11日—年9月30日)。主要任务就是对整个环境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总结,验收和考核。领导组制定考核办法,派出考核组逐村进行考核、评分、排队,召开总结表彰会进行表彰奖励。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乡党委、政府已成立了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全乡农村环境卫生清洁整治的各项事宜。各村“两委”主干是第一责任人,又是具体责任人,负责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整治工作收到实效。
2、广泛宣传发动
各村要充分利用乡村板报、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标语等一切宣传工具,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责任制。各村要确定专人负责农村卫生工作,加强组织指导和管理。要科学编制本村发展规划,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建设管理。各村要成立环境卫生管理小组,因地制宜地划分卫生区域,落实区域负责人。采取“门前三包”把卫生管护的具体责任分解到商铺、农户、企业、学校。同时,根据需要设置垃圾坑,配套有关工具和设施。
二是各村要深入调研,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和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稳定农村卫生管护队伍,形成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和监督机制,使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整体提升我乡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水平。
4、强化督查考核
一是整治活动期间,乡领导组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各村的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进行每月一次的督查,每次督查都要打分排队,全乡还要组织观摩推进会,交流经验,促进工作。
一、卫生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
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环卫卫生法规。对施工现场环卫卫生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2、认真学习
3、组织建立健全环卫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支持环卫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
4、监督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定期对项目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卫卫生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实行定人、定时间、定措施整改。
5、组织拟定现场卫生防疫管理预案,监督执行现场疫情报告制度。为改善职工的生活环境、提高健康水平服务。
(二)环卫卫生负责人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施工现场环卫卫生法规、管理制度,服从项目部的统一领导,对本项目施工现场环卫卫生管理负直接管理责任。
2、协助项目经理部拟定施工现场环卫卫生管理制度、卫生防疫管理制度等,对现场环卫卫生平面布置提出具体方案,并监督实施。
3、负责组织管理人员、班组成员学习有关环卫卫生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措施,并组织环卫卫生应知应会考核。
4、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办理食堂卫生许可证,班组人员及炊事人员的健康证,监督炊事人员持证上岗。
5、定期(每月不少于三次)和不定期检查现场各区域的环卫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整改,对违规违纪行为应予以制止,并酌情提出处理意见。
6、按文明施工资料管理标准,做好环卫卫生的各项资料,真实具体,以备查考。
(三)区域分管负责人
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卫生管理规定和要求,服从项目部、环卫卫生负责人的领导,对本区域环卫卫生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2、负责组织落实有关环卫卫生管理措施,维护环卫卫生设施,保证本区域内干净整洁,符合管理规定。
3、认真学习有关环卫卫生管理知识,经常对辖区范围内的职工进行环卫卫生教育、文明施工教育,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统一考试考核。
4、组织工人搞好本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并督促其搞好个人的内务卫生,养成遵规守纪、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习惯,积极预防疾病。
5、必须坚持对本辖区进行日常的巡视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报上级予以处理,对存在的问题应按照整改工作的“三定”要求落实。
6、完成项目部、环卫卫生负责人交办的其他环卫卫生工作任务。
(四)班组作业工人
1、必须服从各级环卫卫生人员的管理,自觉遵守施工现场环卫卫生的各项制度。
2、认真学习有关施工现场环卫卫生法规、制度及卫生常识,参加项目部组织的统一卫生考核。
3、积极完成本施工岗位范围内环卫卫生包干任务,搞好文明施工。
4、遵守生活区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个人内务卫生,完成分担值日包干任务。
5、讲究个人卫生,谨防病从口人,配合管理人员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6、加强相互监督,敢于制止不讲卫生、破坏卫生设施和管理的违规违纪行为。
7、积极提出有关改善环卫卫生环境、促进现场卫生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树立集体荣誉感。
(五)食堂管理负责人
1、执行上级有关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规定和要求,对食堂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负直接管理责任。
2、组织落实食堂卫生管理措施,协助环卫卫生负责人落实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做好施工现场职工卫生防病(疫)的管理工作。把好病从口人关。
3、监督检查食品采购、运输、储存、保管、制售过程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保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卫生,对用餐人员的身体健康负责。
4、定期组织炊事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炊事技能的学习培训,逐步提高炊事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5、不录用患有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人员从事食品制售及食品洗(削)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对炊事人员定期进行体检。监督炊事人员执行持证上岗制度。
6、加强对食堂库房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潮、防鼠、防虫、防霉变。严禁使用亚硝酸盐。
7、组织定期对公用食具清洗消毒和食堂区域的清扫,保证环境清洁、餐具清洁,炊事人员卫生符合规定。
8、必须搞好成本核算,保证饭菜价格合理,职工满意率达90%以上。
(六)食堂采购员
1、贯彻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服从食堂管理人员的领导。对采购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负直接责任。
2、不得采购腐坏变质、霉变、有异味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3、不采购小商、小贩加工制作的荤食、凉菜。
4、采购食品时,做到一看是否新鲜、二看有无合格证件,比质比价。
5、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级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认为必要时,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验。
6、采购食品用的车辆、容器应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晒、防蝇。
7、协助食堂财务管理人员搞好成本核算,保证饭菜价格合理,职工满意率达90%以上。
(七)炊事人员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环卫卫生管理法规,执行现场食堂膳食管理制度,对用餐人员的健康负责。
2、认真学习国家《食品卫生法》及食品卫生常识。参加卫生常识统一考核。
3、按照规定要求完成本岗位的膳食制售任务。保证热饭、热菜、热汤供应及时,服务热情周到。诚恳听取职工们的意见,有错就改,职工满意率达90%以上。
4、积极完成分工包干的环境卫生任务,保证本岗区域内环境清洁。必须搞好个人卫生,坚持做到“四勤”,即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5、炊事员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发帽,并保持整洁,不赤背、不光脚、不穿拖鞋、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服从事其他活动。
6、炊事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健康检查,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从事炊事作业。
7、搞好食堂的防火工作和防大气、防水污染工作,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二、卫生管理制度
(一)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文明卫生管理规定及公司OHSMS体系要求,落实好卫生责任制并张贴上墙。
(二)施工现场食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食堂应距厕所、垃圾箱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场所30米以外,并做到四周平整、清洁、无污水。
2、按规定设置污水排放设施,日常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干净。
3、门窗安装纱门、纱窗、挡鼠板;食物的采购、制作应符合食品卫生的规定,生熟食品分开制作,设立标记,禁止采购销售腐烂变质的食物。
4、食品、炊事用具和餐具放置有序并及时消毒。
5、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保持个人卫生,炊事和生活管理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查体,持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合格证上岗。
(三)施工现场宿舍要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开工前,应根据用工数量建好临时宿舍。
2、宿舍四周排水畅通,室内通风良好,屋檐离地面高度不能低于2.5米。
3、宿舍应保持卫生整洁,被褥、床铺整齐。夏季应有防蚊蝇措施,冬季应有防寒保暖措施,禁止火盆取暖。
4、宿舍必须设置单人床或上下双人床,禁止职工睡通铺。
5、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内不得安排人员住宿。
(四)施工现场厕所卫生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现场厕所必须建成水冲式,厕所墙面抹灰刷白。
2、厕所卫生应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冲刷、清理、消毒、防止蚊蝇孳生。
(五)施工现场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1、饮用水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施工现场必须设立保温开水桶,并加盖加锁,防止污染。
3、施工现场不得喝生水,严禁共用一个器皿饮水。
(六)施工现场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不洁净食物、不随地大小便。
(七)施工现场发现有传染病患者,应立即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由卫生防疫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和对患者进行隔离诊治,防止疫情扩散。
就我公司生产技术优势、产品质量控制、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在此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一、技术优势
是我公司根据地方特色食品配方和制作诀窍,于年初在全国率先开发的新型复合调味品,属国内首创,被人民政府授予“优秀新产品”证书。的开发,顺应了调味品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的趋势,产品版权所有!一上市,就以其风味独特、用途广泛、使用方便而深得消费者喜爱。为了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年,公司与大学食品工程系合作,通过实施首批星火计划项目《工业化生产技术开发》,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工业生产技术。该实施项目于年通过省级验收,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项目成果获得了省和国家星火科技一等奖和三等奖,产品获得了部优、省优称号。在年省首届著名商标评选审查中,“”牌是行业唯一获得著名商标称号的商标。产品初期的开发和星火计划的实施,为公司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财富,使水平始终处于同类产品的领先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⒈掌握了的前身——“”的原始配方和制作诀窍,掌握了形成独特风味的真谛所在;
⒉率先改变了民间作坊式生产中的工艺控制完全靠经验、投料随意性大、因而产品质量不稳定的弊病,形成了可控的明确的工艺条件;
⒊拥有了实现工业化生产首创期和发展期一系列完整的实验研究的技术资料;
⒋制定了指标先进的企业标准,并建立了理化、卫生指标实验室;
⒌率先形成了与工业化生产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布局和配套设备设施;
⒍形成了一批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员工队伍。
正是上述技术成果形成了公司的技术优势。
其后,公司分别于年、年、年相继实施了《综合技术开发》、《系列产品生产扩建工程》和《调味品系列开发》等省和国家科技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工业化生产水平,在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被授予“省星火科技示范企业。
二、关于产品质量的控制
具备了先进的生产条件,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还必须将员工的劳动行为纳入到规范的管理中去。公司继年通过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验收后,于年开始宣贯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按标准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制订了质量手册、个程序文件、套管理类和技术类支持性文件,形成了个质量记录,坚持按体系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的要求,规范作业和工作质量,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公司于年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下面,就人、料、机、法、环、检六个主要环节上叙述一下我们所做的工作:
⒈人员
①制定了《人员管理培训控制程序》和《员工岗位素质技能要求》,确定了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需求(即:员工岗位素质技能要求,包括思想道德、质量意识、体系对员工的要求和业务基本知识及技能要求);
②对拟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提供培训,使其具备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公司每年年初,均制定了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要求,进行内部或外聘老师培训以及送培等,内容涉及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卫生知识、员工岗位素质技能、安全生产与消防、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营销管理、财务税收等方面的知识。除了课堂培训外,公司还购买了《食品卫生法知识讲座》、《酿造工艺》、《成功经理人》、《大客户管理》等系列讲座光盘,组织员工观看学习。处此之外,各部门还自行组织了本部门员工学习。公司还鼓励员工参加大专和本科专业学习,鼓励自学成材,对通过毕业考试的员工进行奖励;
③公司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检查培训或其它学习的效果,对新招员工均进行了面试和考试,每年年终还对在职员工进行技能勤绩的考核,各部门每隔半年进行工作总结,每月考核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公司还坚持了每星期一召开领导组会议,检查上段工作,布置下期工作;
④公司还通过职工大会、班组长会、部门工作会及每月一次以板报的形式宣传有关质量管理知识。通过“以人为本”、“先做人、后做事”的道德理念教育员工,并组织并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工益事业,以提升员工道德水准及公司形象;
⑤对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要求其按卫生规范作业。
通过以上工作,使员工增强了质量意识和恪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明确了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对质量的重要性和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性。
⒉原辅材料
①制定了《采购质量控制程序》。按要求对供方进行了选择、评价、考核,坚持在合格供方采购原辅材料,并按《原材料验收标准》、《包装物基本要求》及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按《程序文件》对各类物资的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和投入生产,确保原辅材料进库质量。并按《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库房物资的贮存进行管理;
②在产品配料上,根据的特点及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坚持使用原始的天然原料。如,采用自制的,确保其卫生和质量,绝不为贪图降低成本或试图掩盖产品本来的面貌而使用合成香料、色素、增香剂等蒙骗顾客。在原辅材料涨价的情况下,公司还于××年调高了配方的投料量,就此一项,每年增加原料成本几十万元,但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提高公司信誉,更加突出产品的优良品质,公司仍作出了这一决策;
③坚持不重复使用原材料及包装物,我公司在加工食品中,凡经萃取的香辛料,决不再加工后投入配料,而是作为废弃物处理,决不使用回收瓶,以保证产品真材实料和食品卫生安全。
⒊设备、设施
制定了《设备和设施质量控制程序》、《设备操作规程与维修保养制度》、《压力管道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以及锅炉房的一系列制度。具体做到了:
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形成了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合理的、广泛采用机械化的生产线。其中:灌装线和日期喷码均采用了微机控制的设备,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器具、管道均采用了不锈钢和搪玻璃材料;
②按《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的“清洁消毒周期表”和“设备和工器具消毒方法明细表”的要求,对设备、工器具进行清洁消毒;
③坚持对设备设施的日常检查、维修和预防性维护保养,及时更新设备设施,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以及避雷装置,按上级监察机构的规定定期交付检查、校核;
④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落实责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⑤对在用计量器具合理使用,精心保养,做好周期检定。
⒋方法
制定了控制各项质量活动的程序文件和详细的作业文件,以及相关记录,并对文件和记录的控制制定了相应的程序。通过四年的实施,作到了:
①能严格按文件的规定执行,并做好记录;
②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了重点监控;
③通过过程检验、每月的质量目标考核、信息报告卡、内外部沟通、质量分析会等方式,及时地解决质量活动中的问题;
④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体系有效性。
由于做到了对文件化的体系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因此,公司连续三年均通过了体系复审。
⒌环境
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程序》、《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防鼠、防蝇、防虫管理办法》。
①厂区平面布置考虑了食品生产卫生要求,保持并不断改善地面、道路、绿化、给排水、烟尘、废弃物排放、防鼠、防蝇、防虫设施以及工作场所等方面的环境条件,并着力改善工作条件;
②划分卫生片区,落实责任,定期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和监督检查;
③贯穿“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精神,版权所有!建立具有和谐氛围的公司。因此,公司实施了对创新员工的奖励;三好员工、五好家庭评定奖励;自考毕业奖励;员工生日带薪水休假;因病住院和困难员工慰问;午餐补贴等一系列措施;
④公司还积极组织并鼓励员工参加工会活动;县、市歌咏、演讲、知识竞赛;义务鲜血等一系列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活动。
通过以上工作,为公司创造了一个在物理上、社会上、心理上良好的生产工作环境。公司也因此通过了出口食品企业卫生注册,获得了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⒍检验
制订了《产品测量和监视控制程序》、《测量和监视装置控制程序》、原材料、过程、成品检验规程以及验收标准。
①严格执行产品检验制度,坚持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了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入库,不合格的产品不准出厂。检验中,按规定的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并做好检验原始记录,确保了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了出厂产品质量的稳定;
②加强计量管理工作,制度了《现场质量计量管理员岗位职责及实施办法》和《灌装计量误差范围内控标准》,并落实了责任人,及时对在用计量器具按规定周期进行了送检,保证了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可靠性,为生产经营和质量检验提供了保障;
③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在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每隔三年对企业标准进行了一定修订,并随时搜集及时更新外来标准的最新版本;
④坚持过程的自检和互检,特别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了重点控制,确保了工艺质量的稳定性。
三、科技创新方面
公司于年,在原有新产品开发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食品研究所”,并在科研开发资金上给予了充分保证。多年来,研究所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精心策划和潜心研究,不仅保证了不断有新产品、新包装开发上市,而且拥有并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如开发的《》,从原料选择、配方、加工工艺、产品风味及用途定位上均体现了新颖性,开发出了一种具有鲜美可口、咸甜适宜、口感爽脆、风味独特,不含色素和防腐剂的新型。该产品极具特色,即可当佐料使用,又可直接当菜食用,该产品的发明为复合调味品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子,也为公司其后开发构筑了一个创新平台。该产品技术申请了发明专利,《中国食品报》也于年月日在该报《新产品》栏目中刊登报道。与此同时,对申请了专利。为保护《》著名商标,又注册了《》和《》手写体商标,扩大了注册商标使用商品范围,以防范《》著名商标被侵权。在开发和完善“”、“”和传统酿造调味品系列的同时,还对产品包装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应用了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根据“宁愿企业少盈利,也要让消费者得到实惠”的原则,排除原辅材料、包装、运输涨价的负面影响,进一步优化了系列产品配方,仅此一项改进,公司每年要减少盈利几十万元,但《》的产品更加受到了市场和顾客的欢迎。
以前农村垃圾的成分比较单一,主要是可以自然腐烂的菜叶瓜皮等生活垃圾,依靠自然循环便可处理掉。现在发展到塑料袋、农用膜等塑料制品、纸制品、金属制品、废电池等多种垃圾。其中许多东西无人回收,不可降解。如: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技术固然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也造成了一次性的地膜垃圾;而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得农药外包装成了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这些因素促使农村垃圾泛滥成灾。这些垃圾处理不当,至少会造成三种危害:一是占用土地,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业生产。二是容易成为蚊虫的孳生地,进而成为各种疾病的传染源,危及人类身体健康。三是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非但如此,农村应对上级各级达标、检查、参观考察,每年都需因所谓“路域治理”而付出应付性处理费用。
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笔者建议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根本理念,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家园为最终目标,将其纳入政府管理体系,以立法的形式从制度上规范起来,用制度促其有序运转。
首先,用严格的制度约束规范村民行为。可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切合当地实际的《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用制度规范村民行为,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对违反制度的村民,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曝光批评,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深入民心,切实改掉其乱扔乱倒不良习惯,共同打造生态家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按照区政府“健全市容城管长效管理机制”的要求,推进市容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巩固“清洁家园、绿化乡村”活动成果,树立“大管理”理念,推进“三大市容”建设,捍卫“第一城区”荣誉,展示“门户城区”形象,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城区环境的持续改善,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区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督查考核为手段,以奖惩激励为保障,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三级管理长效机制,构建“统一领导,层级负责,统筹协调,绩效挂钩”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形成“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促进全区市容(城管)工作步入长效化管理轨道。
三、工作原则
(一)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原则。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进一步强化区市容局督查、指导、协调、考核的职责,确立街(镇)在市容(城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区、街(镇)、居(村)三级联动的长效管理新体系。
(二)坚持统筹协调、注重长效原则。统筹硬件设施投入和整体素养提升,统筹市容环卫管理和城管执法工作,统筹市容(城管)近期任务和远期行业规划,统筹日常管理和阶段性保障,形成软硬件配套、部门协作、优势整合的长效管理新格局。
(三)坚持层级负责、职责明晰原则。进一步明确区市容(城管)部门、街(镇)、居(村)管理工作职责,实施全区市容(城管)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绩效评价、奖惩分明、措施到位的长效考核新机制。
(四)坚持宣传教育、共创共建原则。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教育培训,维护行业良好形象,不断提高公众对市容(城管)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度,营造公众积极参与、广泛监督、共创共建的长效管理新氛围。
四、工作机制
(一)科学管理机制
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保障市容(城管)工作经费投入,健全市容环卫网格化和城管执法网格化管理体系,完善城管进社区,实施环境卫生城乡一体化管理;量化工作任务,细化工作标准,明晰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行为,以制度激发活力,以制度强化管理,以制度提高效能,促进市容(城管)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之路。
(二)日常督查机制
健全督查制度,规范督查程序。建立健全区、街(镇)、居(村)三级督查机制,坚持日常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层级督查与自摆自查相结合,批示批件、媒体曝光、热线投诉与现场督查督办相结合,编发督查通报、落实问题整改、注重信息反馈,确保督查效果。
(三)检查考核机制
建立数字化信息采集平台,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检查考核工作机制,对全区范围的市容市貌管理、环境卫生管理、依法行政工作等进行全方位考核,实行绩效挂钩、奖惩激励。成立*区市容(城管)长效管理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负责市容(城管)长效管理考核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四)宣传教育机制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介,提升宣传质量,推广行业典型,加强舆论引导,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参与意识、共建意识。完善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注重宣传劝导,提升行业形象,使市容(城管)工作贴近于民、服务于民、融入于民,努力形成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街(镇)、区市容局各直属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市容(城管)长效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街(镇)、区市容局局属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实施意见和要求,细化考核标准,完善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落实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