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分析研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的区域差异、城乡差距在逐渐扩大。近几年来,城乡一体化思想正在逐渐受到重视,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也是政策措施的转变,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实现我国整体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所以通过对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合理的发展策略。
1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1.1自然村落布局分散,城乡工作难以开展
我国各地区在自然环境、文化构成、风土人情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造成部分地区农村自然村落数量庞大、布局分散,使得城乡发展难以规划,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分散的村落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近两年来,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村与村的距离正在缩小,但由于各村镇行政分割,在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上难以共建共享,也给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了影响。
1.2村镇基础设施薄弱,城乡一体化交流不畅
我国村镇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最明显的就是交通道路不畅。很多地区的道路建设落后,质量偏低,路面破损速度快,公路改造和维修不到位;农村基础公共设施的不健全,部分村落的排水系统、排污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比较匮乏,造成新农村建设质量偏低;代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在有些地区还尚未普及,不利于城乡信息交流,给农村和外界交流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序发展。
1.3城镇建设缺乏合理规划,资源浪费严重
很多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建房热情高,胡乱划分土地进行建房,导致布局整体缺乏规划,村容村貌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宅基地审批环节不当,造成楼房建设用地的随意性,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缺乏管理和规划,出现农民个人用地和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性;垃圾处理、排污系统等公共设施无人问津,垃圾污染、土地滥用、不完善的道路建设,存在着大量的落后局面。加之农民缺乏现代化意识,不懂得资源的合理利用,造成土壤污染严重和土地资源浪费,很多地区还出现了因小企业发展带来了水资源污染和破坏问题,加剧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很多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正在发生甚至恶化。
2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下新农村建设的合理路径
实现城乡一体化对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技术、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城乡结合相互发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协调发展[2]。
2.1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首先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城市化。首先,针对农村城市化地域差异进行区别对待,走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由于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不均衡、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农村城市化就要针对这二者的不同找出不平衡原因,并进行特别指导,建设特色新农村。其次,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为建设新农村奠定经济条件基础,走向新的发展道路。最后,挖掘本地区特色经济产业,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以点带面的发展农村经济。
2.2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
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是更新农民思想观念,从基本层次上维护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引导其自主发展,防止农民被边缘化。所以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式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这就要求建立农村基础建设管理机制,基于农村服务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道路建设、公共设施服务系统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构建联系中心和各村落的干线公路,并对公路进行周期性的维护和改造;完成村落之间的电讯和互联网覆盖,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基础,彻底扭转农村交通不便、交流不便的局面。
2.3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小城镇是城市化进程的关键过程,在农村城市化发展中的作用也也越来越大,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作用,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小城镇在经济发展上有着辐射作用,对小城镇周围的农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小城镇的建设,给农村区域发展提供一个合适的着力点。发挥小城镇的经济辐射作用,以它贴近农业、根植农村、服务农民的特点,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发展找到新路径。
2.4引进多元化投资机制,发展农村经济
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资金引进不到位,通过多元化投资机制的建立,有力的突破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建设的资金限制。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投资、个人投资和引进投资多种资金投入格局,极大的改变农村建设的内需不足问题。合理的利用引进的资金发展农村经济,改革农村原有产业的运行模式,并逐步的创新农村产业发展新道路,提高资金的有效性,让农民获益。
3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关系着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3]。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关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让更多处在现代化边缘的弱势群体感受到现代化、信息化的优越性,逐步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文琦 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文政.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审视[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43-347.
城乡一体化早在19世纪中期就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历史上城乡隔离发展所造成的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表面化,城乡一体化逐步受到重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已于90年代中前期开展了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策略与方案,对领导决策和管理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内地,宝鸡等城市也进行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市是山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建国五十多年的投资建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形成了较为雄厚的重工业基础。在工业化的强大带动作用下,城市化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城市化水平接近70%,已形成大都市雏形。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年,*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原来的3个城区和2个郊区调整为现在的6个“城乡一体化新区”,各辖区中既有城区又有郊区。其目的是从行政上加强城市与郊区的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城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中心作用。去年,*市政府又提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率先发展”的新战略,未来*市中心区的经济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扩散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些,为突破和改进城乡二元结构,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在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基础上,重点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市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提升*市作为省域中心城市的地位,通过城乡关系的改善和密切,更好地发挥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一、城乡关系现状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二元结构问题提出的。简单讲,城乡关系就是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但在研究中考虑到城乡之间的联系,必须对二者做出界定。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关系取决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如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性、通达性等。在我国,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影响相当深刻,同一行政区划单元内由于行政上存在隶属关系联系,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不同行政单元之间,经济联系则相对较为松散。
城乡关系研究范围的确定既要考虑经济联系的强弱,又要考虑行政地区范围的影响。在本项课题研究中,城市是指*市市区,即建成区部分。乡村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指*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乡村部分,即近郊(现6个城市辖区的郊区部分)和远郊(市辖县、市);考虑到*市大都市区发展已形成雏形,另一个层面系指城市腹地,即北面忻州、南面晋中等受中心市区影响明显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部分地区,即*市都市圈。
*年,*市市区(6个辖区)年末常住人口达到233.2万人,占全市的75.6%,而各项经济指标(第一产业增加值除外,见上表)在全市所占比重均超过了80%,其中,财政总收入(含地方和中央)、各项存贷款余额、邮电业务总量等均占到90%以上,表明市区经济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见表1),同时也是全省半数以上的科研机构。*市是华北铁路交通枢纽之一,通过石太、太焦、同蒲、京原等铁路与省内外保持便捷联系,太古岚地方铁路加强了市区与古交的联系。公路以市区为中心,通过八条主干线辐射全省,同时也是山西省“大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的节点。*武宿机场是全省唯一的4D级干线机场,现已开通72条航线及至香港的定期包机航线,通航城市达到50个。近年来,*市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东山过境高速公路、“一桥两路”、长风大街、机场路、城市出口、城市客运站及城市次干路、支路的建设和改造,大大改善城市交通网络条件,使城市路网结构和布局逐步走向合理化。*电网是联系山西省北部、南部、东南部电网的枢纽,也是省网的负荷中心。全市居民人均用电量204.8千瓦小时,居全国各城市第五位。城市煤气、热力生产与供应设施发展较快,城市气化普及率已达86%,城市集中供热也正在积极扩展。由此可见,*市在市域乃至省域范围内的核心地位十分明显,并且通过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建成区与近郊、远郊以至省内其它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更加便捷。
(一)城乡关系发展阶段的划分
*市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我国建国后实行的宏观发展政策密切相关。80年代以前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改革开放后的城市与乡村二元工业化发展政策、90年代后的市场化发展战略等,都对*市的城乡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市因其自然资源赋存条件的特殊性以及国家劳动地域分工任务的约束性,城乡关系特征显得更具典型性和阶段性。
*市城乡关系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隔离发展阶段。与全国一样,超前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发展模式以及十分严格的城乡户籍政策,基本上阻塞了应有的城乡联系通道和方式,总体上隔绝了正常的城乡发展关系。这一时期城市发展的目标是建设“工矿基地”和“生产性城市”,而乡村以农补工,不但要承担对工业化的投入,还要负责供应城市人口的粮食、蔬菜和副食品。城市建设、工业发展难以顾及农村和农业的需求,甚至还有城市剥夺农村和工业剥夺农业的现象,城乡关系完全处于分离甚至对立状态。
第二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城乡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农村实行,而后兴办了大量的以资源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及其初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极大地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市郊区及辖县的经济面貌。可以说,这一时期农村的发展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的,极少获得来自城市的支持。此间,*市作为能源基地的中心城市,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投入,能源、重化工工业发展较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也形成了超重型和资源型经济体系。其他经济功能,特别是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未能得到相应的发育和发展,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局限性很强。因此,这一阶段*市城乡之间形成了自主发展、相对独立的关系,不仅城乡之间产业关联性薄弱,而且还存在对资源、土地、环境、市场和其他经济要素的不良竞争。这种城乡二元发展的状态,既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高效使用,更不利于市域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和产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妨碍了中心市区和郊区乡村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城乡关系调整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市场化步伐加快,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趋于弱化,我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时代基本结束。以增加供给为主导目标的传统开发模式被以区域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代替,城市发展空间不足、城市发展层次不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发展则面临着技术层次低、规模不经济、环境恶化、增长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城乡二元结构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认识和调整城乡关系,使两者由对立、分离逐步走向协调、融合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的城乡关系得到一定的改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城市发展开始呈现出扩散的特征,城市化地域扩展明显,以*市建成区为核心的都市圈雏形已基本形成,标志着城乡关系正由隔离向融合逐步过渡和转变。
(二)城乡现状的关系特征
1.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
*市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在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及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在“有水快流”原则指导下,以采掘和初加工为主的乡镇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立起具有显著资源型经济特征的农村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是一种依赖大规模动用资源的基础性产业,产业带动作用较弱且在区际贸易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投资格局不仅造成了城乡之间在资源利用、占有市场等方面对立,而且产业上相互之间缺乏分工协作,使得城乡优势难以得到正常发挥,无法形成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说,目前*市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并支配着城乡其他关系的二元性特征。
工业化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也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必然导致城市化的二元结构。*市区,城市化主要地表现为外延式地域扩展,城市的职能、发展层次和极化效益未能得到合理的拓展。*的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乡镇企业规模偏小、空间布局分散,农村工业化对乡村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不足,加之长期以来户籍管理的限制以及我国特有的“自下而上型”城市化道路的导向,小城镇发育进程不快,集聚功能较弱。上述两个方面,都影响和限制了*城市化的一体化发展,使城市化呈现出异质性、二元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郊区在产业选择、布局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法规等方面,均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统一管理的轨道。郊区自身也存在很多生态问题,诸如乡镇企业污染、居民生活污染、土地不合理利用、村落布局混乱等。特别是位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高度密集,生态环境治理上又属于城区和郊区均不便管理的地段,具有城市和郊区“双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城乡之间污染扩散与生态净化脱节。乡村地区由于采煤、炼焦、炼铁、造纸等污染型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式发展,同样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破坏了乡村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近十几年,随着*市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人口以及城市设施继续集中,城市的生产与消费功能日益增强,导致城市用水、用电量增大,废气、废水排放量增多,城市绿地和规划绿地不断被蚕食,城市生态功能日益衰退,生态问题十分严重(近一两年这一情况有所遏制和好转,但尚未形成根本好转的机制和态势)。在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退二进三”战略,通过搬迁污染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工业环境,但由于环境管理和技术改造方面的原因,出现了污染转移的问题,郊区和邻近的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废物排放量增多,郊区作为中心城市的“绿肺”及生态系统的“还原器”的功能持续退化。可见,城市、乡村以及城郊地区之间的生态关系模糊,生态分工不明,生态结构亟待进行重新整合和重大调整。
此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城乡在基础设施方面也存在二元化现象,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极为不利。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如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中区域联合、共建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考虑不够,导致郊区城镇、乡村地区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城乡各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造成相互影响和越界污染;分散建设水源和供水设施,不利于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自成体系,小城镇、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2.中心城市发展层次不高
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城乡关系中,城市与乡村具有相互依存的特点,乡村是城市的腹地,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和基础作用,城市则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这种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城市经济规模大、技术层次高,更重要的是城市的经济功能完善且对城乡关系的影响作用大,如城市具有带动作用强大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集中有大量的金融、保险、生产服务等经济核心部门。目前,*市中心市区传统服务业比重仍然很大,新兴服务业规模偏小,空间集聚也很不足,经济枢纽功能亟待加强。同时,资源型经济特征以及城乡工业同构现象造成城乡经济分工不明确、产业联系偏少,城市无法通过密切的横向、纵向及旁侧产业联系,对城乡经济发展发挥强有力的带动作用。
3.城乡联系的渠道不畅通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通过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与高效配置,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与顺畅,有赖于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以及城镇体系的完善。
就*而言,二元工业化和城市化造成了城乡之间的自主发展格局。资源型经济的固有特点,造成城乡之间依靠各自的“体外循环”完成从投资、生产、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到市场拓展、销售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再加上产业结构的趋同与刚性,使得经济要素在产业间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难于实现。
从道理上讲,各级城镇的正常发育以及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城镇发挥中心作用、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目前,*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由于城市辖区较小,造成城市腹地狭小,这样既限制了城市产业拓展的空间,妨碍了高耗能重型产业(同时也是污染型产业)的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城乡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
4.各类功能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城中村”的存在和中心城区生态功能空间的缺失两个方面。“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农村属性和在地域空间和经济功能上的城市属性,形成了自身发展的二元、两难性和矛盾性,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地妨碍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全面实施。
城市的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级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排泄等都有着重大意义。然而在*市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关注生产功能的加强,忽视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表现在空间上就是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难以形成绿地系统和生态功能体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市中心区人口更加密集。城市建设用地一再突破控制指标,尤其是大量绿地和规划绿地被侵占,修建各种建筑、修建住宅。其恶果是现代化的城市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绿色空间,导致生态环境功能的严重失调。
二、城乡一体化的思路
(一)总体思路
针对*市城乡关系现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最终实现城乡关系的融合和整体协调发展则是长期的奋斗目标。*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为指导,努力改善城乡经济分工,积极调整城乡经济布局,着力协调城乡经济关系,统筹建设城乡综合生态系统、城乡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网络化和一体化发展的制度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关系的转型和整合发展。
目前,*市城乡之间的联系有越来越密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市场联系深化和中心市区污染企业以及其他工业企业的外迁。企业外迁实质上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和城市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分布格局和土地利用形式变动的结果,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城市化必将推动城乡一体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一过程是远不足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还需要直接切入城乡分离的要害,从城市、乡村以及中间环节三方面着手。因此,解决*市城乡相关问题首先要进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将整合城乡关系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其次,针对城乡工业发展中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整合城乡各类资源,重新确立城乡经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城乡经济的转型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增强城乡经济实力。
鉴于长期以来城乡生态环境欠账较多且问题严重的现实,同时考虑到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着手进行生态一体化的建设;城乡统一市场建设是城乡关系整合的核心工作,决定着各类经济要素流动的活跃程度以及使用效率,必须消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使城乡市场由传统的二元化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分明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建设完善通畅、高速便捷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地域推进、经济要素的高效利用、生态环境的整治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加大建设力度并适度超前发展将深刻改变城乡关系格局;*市城乡关系发展变化的历程表明,体制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建立有利于城乡关系改善和融合的经济体制、管理体制和市场体制,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要点
根据城乡关系演变的阶段,*市目前正处在城乡关系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城乡二元特征仍然十分突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做出巨大的努力。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综合确定*市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要点是:平等、协调、融合、发展。
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是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针对重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乡不平等现象提出的。就是要改变旧的城乡关系,将城市和乡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城乡一体化市场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建设,赋予城市和乡村同等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比如*市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核心的优势,*市近郊、远郊及相邻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等,实现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快捷流动,进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协调是指在城乡平等的前提下,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分工协作,整合发展,并在空间上有序分布,城市和乡村走向互动发展。就*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协调应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本着发挥优势的原则,城乡在产业上应当各有侧重,明确分工,并通过增进产业联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城乡生态功能的分工,无论对城市还是对乡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城乡生态的一体化建设能够改善居民的生存环境,并提高生态还原功能,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第三,基础设施的城乡协调,将极大地提高经济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和顺畅性,也可保证城乡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融合既是一种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市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融合并不是消除城乡差别,是指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落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因素的优化组合。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的,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
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在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乡村的发展也需要城市在产业、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带动效应。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城市和乡村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而走过的曲折道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城乡经济流通的各种障碍,实现各类经济要素在城乡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并以平等、高效的方式推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综合对策
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集团,形成利益集团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2.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
*市行政区划调整对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正面影响初步显现,城市空间扩展步伐加快,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要真正实现城市与郊区以及地区城乡一体化,不可能仅仅依靠调整行政区划的办法。事实上,行政区划变动所带来的对城乡关系的改变,恰恰表明必须重视城乡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发展,改变过去那种就城论城、就乡论乡的城乡分割型的规划建设做法,把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尤其要重视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促使城乡职能一体化与空间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
3.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加快*市改革开放的步伐,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市场。在城乡统一市场建设中,要打破城乡、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建设包括商品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在内的综合市场体系,并规范市场行为,实现工农衔接、城乡衔接以及农户与市场衔接,实现经济要素向利益最大化的产业部门、空间区位的自由流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高效性。基于目前*市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现状,市场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统一管理城乡就业,加速劳动力的流动,满足城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他要素的流动提供人力保证。
4.强化城市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定要防止“城乡地位对等化”的倾向。城乡关系的平等并不是城乡地位的同等,要始终明确城市在城乡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带动作用,并且应当强化城市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城市的这一作用。目前,*市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工业化扩散阶段,城市地域迅速扩展,亟待提升城市发展层次。一方面要切实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强化非生产性职能,扩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规模;对传统商贸业进行改造,提高发展档次,扩大发展规模;加强工业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工业化的高度化发展。另一方面,发挥文教科研优势,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有力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转变观念,密切科研院所与乡村地区的联系,为乡镇工业和农业提供技术帮助,加快技术的扩散,并在实践中增强技术力量。
三、经济一体化
经济一体化既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它是一个明确分工、相互促进、双向发展过程,其目标就是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形成各有侧重、有机组合的区域经济整体。城乡一体化不是空间的均衡化,而是一个有效聚集、有机疏散、高度协作的最优空间网络系统。
(一)城乡经济关系现状和问题
1.城乡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任何区域都是在不断立足自我优势、认识比较优势、挖掘潜在优势和培育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不仅如此,*市城乡关系中,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基础并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充分的发挥。受能源基地建设影响,城乡产业结构都呈现出初级化、重型化、低级化的特点。*市市区是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省内核心地位相当突出。但目前来看,城市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城市经济功能发育不全。从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熟练劳动力、人才资源、市场条件、技术水平、产业基础、投资环境等方面看,在省内乃至国内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或潜在优势,但目前还没有成为支持和带动市区以至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动力。
*市乡村地域较广,清徐、古交、阳曲和娄烦等市县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受到“资源决定论”的深刻影响,农村工业存在着生产方式落后、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设备陈旧、规模偏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等诸多问题,城市化滞后非农化、工业生产单一化和产业竞争力弱的现象十分突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邻近中心市区、面对城市消费市场是其突出的比较优势,而这些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发挥。
2.城乡之间相互支持不够
中心城市是市域经济活动的核心。城市系统是一个依靠一系列网络系统连接而成的综合体,包括交通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商品流通系统、金融系统、社会经济管理系统等。中心市区就位于各个系统和各条线路构成的市域系统的结点上。城市凭借自己的行政、经济、文化、交通地位,组织市域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将它与周围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反过来,中心城市也依靠腹地的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要素支持自己的发展。如果中心城市与腹地的各种网络系统能够畅通和高效运转的话,中心城市便能够得到迅速发展,并带动市域整体发展,同时形成城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市商贸业历史悠久,但规模与影响与省会城市的地位并不相称。中心城市综合职能体系建设滞后,生产过重,管理、组织、创新、服务功能发育不足,妨碍了城市对乡村和区域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与腹地之间的功能联系,双方没有形成彼此依赖、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难以共建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城乡之间经济关系松散
从*的产业结构上看,近20年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壮大,打破了城市代表工业、农村代表农业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但*市特定的资源赋存条件和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得乡镇工业与城市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同构现象。城乡工业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只是在产业规模、技术层次、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资源型产业的特点又决定了这两类地区的工业经济联系都以区外为主,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而且,彼此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还出现了争抢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环境压力剧增。目前,*市城乡经济联系以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心市区为乡村提供商贸及文教服务为主要形式,城市与乡村地区经济技术联系不够密切,尚未形成产业互补的合理分工格局。
(二)经济一体化的途径
目前,*市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还相当大,这种状况对城乡之间的分工协作与共同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当务之急是扩大乡村经济总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调整城乡分工,加强经济联系,密切城乡关系,塑造相互支持、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发展关系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城市化进程,继续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和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一体化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1.完善和强化中心市区经济职能
长期以来,*市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发展策略,导致城市功能发育不全,城市化质量不高。经济组织和管理职能不强,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与调控作用偏弱。商贸功能规模和等级有待升级,文化教育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还很不够,产学研分离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是乡村地区比较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技术层次较低的乡镇工业,另一方面却是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科研技术人员无用武之地。完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功能,构建城乡经济中枢、技术支撑点及文化创新高地,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决定性意义。
2.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问题仍然是摆在乡村地区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农业的现代化才能根本上完成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实力增强的任务。农业是乡村地区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地摆脱土地对农民的束缚,提升农村经济的质态和层次,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发展面貌。同时,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近郊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充分,区位、交通、农业科技和农业基础设施等综合优势突出,具有在省内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以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为重点,积极推进近郊地区农业现代化,可以实现与中心城市的高层对接,能够为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3.提高乡村城市化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市周边乡村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城市化滞后于非农化发展的现象——产业集聚程度低,阻碍了农村工业化质量的提高;大量非农人口滞留农村,阻碍了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小城镇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城镇质量不高,吸纳资本、人才的能力弱;农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乱占滥用耕地突出,影响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都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以小城镇建设为核心,推动乡村城市化进程,将有助于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和乡村工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乡镇工业的规模效益和技术层次,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4.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市场
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分工产生交换,进而出现市场;反过来,市场又推进了分工。我国乡村发展的经验也表明,如果没有城乡职能的一体化和市场的一体化,就不可能实现乡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地处内陆的*而言,推进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消除城乡经济壁垒、打破城乡分离状态、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实现城乡资源合理配置,使城乡市场由孤立的市场区向有机联系的一体化市场网络系统转变,最终实现城乡经济高效发展的经济一体化目标。
5.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
基础设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城乡之间必须有完善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网络,各类经济要素才能保持顺畅流动,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具有良好的通达性,才能保证城乡关联渠道的畅通。近年来*都市区外延扩展受交通指向作用显著,空间扩展由摊大饼式向轴线扩展模式转换,表明交通基础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发展和城乡联系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一样,都是改善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
四、生态一体化
生态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包括城乡在内,生态良性循环的顶级人工复合生态群落,增强和激活乡村地区的生态还原功能,确保城市系统的开放性,建立生态循环的有效渠道和途径。
(一)总目标:建设“内陆生态城市"
根据*市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现状与特点,未来生态一体化应将建设“内陆生态城市”作为生态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市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城市生态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转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城市强调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系统各部分都得到协调共处和可持续地发展。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它是城市内部、城市与区域之间生态共建的历史产物。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建设内陆生态城市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在环境方面,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较低的环境污染、良好的城市绿化,还要有完善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
第二,在经济方面,除了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方式,要有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循环、高效运行的生产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在社会方面,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市民要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在全社会提倡一种节约资源的消费方式。
第四,在管理方面,要有健全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不仅要有关于环保和环卫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节约资源以及物资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和法规;还要有一个相关的切实有效的行政与执法制度。
(二)城乡生态一体化的空间格局
针对*市的生态问题和城乡生态现状,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市生态建设规划,进行城乡生态分区,明确生态区的功能与目标,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第二,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点、线、面结合,建设城市生态系统网络;第三,调整城乡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与生态的互补与互动。
1.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市城乡生态环境现状的不同,生态环境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可以归纳为呈南北方向伸展的半环状内陆生态景观圈层:最为森林绿色屏障,由东西北部山地丘陵地带的森林、草地及耕地组成,分布于阳曲县的西山和古交市石千峰等地的东山次生林带,面积约1.91万公顷,是*市主要的森林分布区域;中间是汾河谷地农业景观区,主要指上兰村以南的汾河城区段和清徐段,这里经济活动与人文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建设要增加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比重,增强城市绿肺功能,实现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的目标;再向里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边缘地区,为城市绿地、绿肺,生态走廊建设的重点;建成区地处生态系统的核心,属于经济密度较高的资源型城市生态景观,今后应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旅游、科技等绿色产业比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尽快建设内陆园林城目标。
2.城乡生态空间格局
在建成区及近郊县范围内建设“南北两肺呼应、东西两翼保护、纵横两轴贯通"的总体绿色生态布局。具体而言:
南北两肺:指清徐生态农业区和万柏林及阳曲果林保护区;
东西两翼:指东西山原始林或人工次生林带。这两翼是*市区域生态系统最丰厚的资源,也是实现*市森林围城的基础。
纵横两轴:纵轴指汾河主干道绿色景观带,横轴指太旧高速公路沿线绿化风景带,两条绿色轴带在*市建成区交叉,是组成*市生态网络的主干。
在这个总格局内,扩建和改造中心市区范围内的大型公园、绿地、水面,将其作为有效的生态缓冲岛,同步建设星罗棋布的各类小花园、小游园和小景点;以城乡交通要道绿化为依托,形成点、线、片结合的城市生态网络格局。
3.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汾河生态走廊:以汾河公园草地、林带、水库为绿岛,以滨河东路、滨河西路道路绿化为绿轴,建成*市生态示范区。并以此为依托,沿汾河主干道向南北延伸,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城市绿色生态廊带。其作用在于:改善*市主河道——汾河的自然环境,保护汾河的生态环境;净化*市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与东西山森林带遥相呼应,形成“森林围城"和“森林入城"的双重生态效应;同时形成*市一道靓丽的生态景观风景线。
城市园林绿地:以*市森林公园为基础,建成一个以暖温带植物群落为中心,培育北方花卉、草地绿化优良品种,集四季园林与化石、标本为一体的北方生态博物馆。依托城市公园及社区绿化,增加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形成点、片结合的城市绿肺,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发展水生植物观光、水产养殖、垂钓等旅游观光地,建设晋阳湖生态养殖度假区。重点对*大街、水西门街、府东、府西街、北大街及滨河东、西路、五一路、解放路、新建路等城市主(次)干道进行绿化、美化,增加道路两旁植被的层次性、多样性和观赏性,建成具有园林景观功能的道路绿化林带。
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选择生态条件较好的清徐、晋源两地,改造城市周边农业生态景观,建成生态旅游、果园观光基地,设立田野学校;在近郊城乡过度带,以道路为依托,建设绿色生态保护圈层,依托居民小区和农家院落,建设庭院生态基地;阳曲、娄烦应进行立体生态农业建设,在原有林地的基础上,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按照“山上水源林、山腰经济林、山麓水果林”的布局模式,建设生态型农林复合系统。
五、基础设施一体化
城乡基础设施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生态等各项联系的基础,是城乡之间各类经济要素空间流动的纽带,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保障。
(一)基础设施网络存在的问题
1.交通系统
*市是全省对外交通的汇集点,又是全省城市交通建设的重心。从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角度分析,目前*市交通运输系统建设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交通体系建设缺乏广域交通体系的观念,受行政区划分割,大型区域通基础建设的协调性与一体化程度仍较低。*市大型区域通设施和交通节点主要位于市区南部以及*与清徐、晋中市榆次区、祁县的交界区域,*铁路枢纽实际上是*——榆次复合式枢纽,大型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都需要跨越行政区协同解决。但受行政区的分割,*铁路枢纽发展、*机场净空范围的控制、*榆次间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还存在许多矛盾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制约着交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第二,城市边缘区高速公路体系还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较差。*市域和*都市圈内部高速公路密度过小,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城市间密切交往的需要。环城高速公路体系还未形成,城市内的高等级干道与城市周边的高等级干道的互通性较差。城市换乘系统建设不完善,对外交通与市内快速交通衔接性偏低。城市内部多纵多横的主干道路系统只是从本市出行的角度去规划的,缺乏与相邻地区的协调和连接。
第三,缺乏从都市圈域一体化的高度建设内部交通体系的观念。连接都市圈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维系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以公路为主,圈域内部城际快速干道还不成体系,*与榆次之间、*与清徐之间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未有系统考虑。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仅从本市的角度去规划,与城郊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尚未建立。
第四,城市内部“城中村”道路网布局和结构不合理,道路狭窄、曲折,不成系统,无法满足人流、物流、停车及消防的要求,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中村”道路交通系统往往不能与周边地区有效地进行协调和衔接。
第五,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与城市及其边缘区区域的功能区协调程度差,城市形态呈“线状”畸型发展,受“要想富,快占路”的价值观念影响,相当部分边缘小城镇和乡村盲目地沿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工业小区和商铺,省道、国道迅速“市街化”,不仅严重影响交通干线的畅通与安全,制约城镇建设的长远发展,而且还将导致耗资巨大的二次改造。
第六,交通管理方面缺乏整体协调和规划。涉及交通管理的各部门分工太细,各管一段,各自为政,不仅条块分割严重,而且条条和块块内部也常难以协调。条条块块之间在交通用地、规划布局、管理实施等各环节都存在着利益冲突,造成道路交通零碎不衔接和建设、经营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动力系统
动力系统包括电力生产及输变电设施,区域性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随着人民生活与生产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动力供应系统的需求会不断增加,能源供应结构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能源需求、结构变化角度分析,目前动力系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大型动力供应设施,在输变电设施、煤气、燃气的生产与输配设施和热力生产供应设施建设过程中,对区域联合、共享以及城乡一体化等因素考虑不够,导致市郊城镇、城市规划建设中追求自成系统的倾向严重。
第二,城市内部“城中村”、城市郊区小城镇与中心村,动力供应网络建设不足或形成空白,能源利用结构转化滞缓,严重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第三,中心城与边缘区预留线路走廊、动力设施建设用地统筹规划不够,“马路拉链”现象时有发生。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市在城市给水系统建设方面发展较快,引黄济并工程竣工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将会有所缓解。从河道水体的流域性特征分析和筹划,城市供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需要从市域甚至更大区域的水体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水源流域的高度整体协调。但是,在目前的城市给排水体系建设中“就城市论城市”的倾向仍较严重,具体表现为:
第一,都市圈内各城市根据各自的需要,安排水源地和取水量,自成体系建设自己的给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盲目分散建设,水源利用设施的合理配置没有整体区域协调,不利于资源的优化利用。
第二,城乡工农业用水和城镇乡村居民用水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合理分配,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之间矛盾突出。
第三,城市给排水管网建设比较完善,但自成体系,小城镇和农村及“城中村”给排水设施与管网建设滞后,城乡之间反差极大。
第四,城市与村镇排水口缺乏统一协调规划,流域上下游相邻城镇间存在水污染矛盾。
第五,水资源管理体系仍较混乱,水务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4.其它系统
信息系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与都市圈其它城市特别是晋中市的一体化问题,农村通信设施建设是薄弱环节。
安全保障系统主要包括防洪和抗震两大部分。*市区汾河干流防洪标准已达到百年一遇设防标准,存在的问题是防洪体系建设本身也是整个流域河道与水库整体整治的一体化工程,城市独立的防洪工程建设对解决防洪的根本性问题仍比较脆弱。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的思路
*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可概括为:统一规划起步,协调整合为主,生产性设施先行,分区重点推进,管理创新保障。
*市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内容包括三个空间层次、五大支撑体系和五大系统(见图2)。其中,软支撑体系由规划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微观主体运营机制、土地管理机制和投资机制组成;物质支撑体系由交通系统、动力机制、通信系统、给排水系统、环境生态系统和安全保障系统等组成。
根据*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要求,城乡一体化建设分区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城市内部(城市建成区范围),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重点主要是75个“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问题,要重点解决市政公用设施与社会公共设施的一体化配置与完善。第二层次,即城市边缘区(城乡交错地带),是城市型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过渡地区,也是城市主要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分布地区。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处理好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发展、城市形态与基础设施配置的协调关系、城市型设施的合理延伸与有序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第三层次,即都市圈域。一般而言,是以1小时交通圈作为都市圈划分的范围。从*市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角度分析,都市圈域范围除*市域(2市3县)外,还应包括晋中市榆次区、交城、文水、祁县、太谷5个县区,相当于*二级经济区的范围。它是山西省经济社会最发达的核心区域,也是全省基础设施网络最为密集的区域。都市圈域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是圈域各级城镇之间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包括圈域交通体系一体化建设、能源供应、污水处理、生态环境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设施、防洪设施等的整体协调与共建共享。
(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重点
1.交通运输系统
对于都市区域,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空间一体化首当其冲的是交通一体化建设。*市交通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方面是:第一,建立以大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镇交通发展模式。调整运输结构,切实贯彻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以发展常规公共汽车、电车、小型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城市交通结构。随着郊区的发展,从市内的“市区公交”扩展到都市圈范围内的全域公交,形成大公共交通体系。按照*发展实际,都市圈内应优先考虑中心市区与榆次、清徐之间、主要小城镇之间的大公交体系,建立起公共交通与城镇布局相互支持的良性发展链。第二,筹备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立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常规公共交通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是大城市客运交通所倡导的模式。把都市圈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十字”形地铁、由同蒲铁路、河西铁路专用线、北郊铁路专用线、以及规划中的南郊铁路(义井工业站经姚村至榆次)组成的椭圆型环城快速市郊铁路等有机组织衔接,与各主要城镇环城快速干路建设相协调,形成与城市开发建设以及对外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的,以地铁、轻轨为主的轨道交通体系。第三,一体化建设城市之间、城镇之间的快速干道。首先在太榆之间、*至东观之间、*至徐沟之间构建快速干道;创造条件,通过延伸滨河快速干道、改造其他道路,形成都市圈南部城市以及主要城镇间联系的快速干道。第四,强化广域交通体系。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复合型综合枢纽,搞好铁路、公路、航空等各类交通设施、站场、线路的配套建设,形成便捷、顺畅、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省域交通枢纽,拓展六向对外交通通道,即与晋东、晋东南、晋中、晋西、晋西北、晋北相联系的、由省道和国道组成的六条辐射型快速干道,加快通往晋北、晋南、晋西、晋东南的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步伐。
2.动力系统建设
*市供电系统建设要摆脱本地电源自求平衡的思路,从全省大电网角度解决*市及其都市圈的电源问题,本地电厂逐步改造为调峰电厂和热力电厂;根据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要求进行电网改造,都市圈内主要城市间建设220千伏双环网,完善各城市110千伏运行网络,加大小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力度,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的供电网络;加强电力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的协调,综合考虑变电站、高压走廊与城镇发展方向、城镇功能分区、城镇道路系统的协调。
3.给排水系统与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实施“省水高效”战略,建设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生产体系,建立节水型的生活服务体系。第二,建立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协调与整体配置体系。水资源开发应按都市圈汾河流域统一规划,对水体区域的功能分工及水资源可用量与可供量进行综合研究,合理调配区域水资源,统筹区域取水口与引黄调水的资源利用。第三,实现区域性综合用水。区域性综合用水可以在特大型、大型企业建立废水闭路循环系统,也可以在厂际之间进行区域性综合利用,还可以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居民用水与生产用水之间建立。第四,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水源的合理保护。彻底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革除多头领导、部门分割及部门之间互相牵制的局面,按照水体循环规律和区域内用水系统的特点,统一安排分区性的水资源规划、调度、分配、利用和保护,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区域性管理和水务一体化管理。第五,建设和完善供水管网等供水设施建设。应逐步建立城市分质供水系统,重点加强“城中村”与城乡结合部的供水管网建设。
排水系统一体化的重点是按照流域上下游的关系,合理划分污水分区,一体化布置排水口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厂大型化可以降低处理设施的基建投资,便于管理,而且可以降低处理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这一点已是共识。然而过于集中,污水收集和输送的成本迅速上升,会抵消前述优点,如果再考虑污水处理后的回用,分散处理,就近回用,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污水处理设施布局中,应根据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际,解决好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理关系,合理选择污水厂厂址和回用设施布置方式。
(四)分区建设对策
1.城市内部(建成区)
城市内部(建成区)应以整体协调的观点,整合中心城市内部城乡之间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减少各区域之间、各级行政单元之间、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建设矛盾,提高各种基础设施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形成高度一体化的空间网络系统。对“城市里的乡村”的一体化改造,可根据更新改造的不同起点或不同阶段,按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区域、有步骤地实施。
低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全部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基本按照区域现状以居住用地为主的功能,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部分改造,原则上不伤筋动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达到三类居住用地标准。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参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可有一定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3.5-5米,主要路段拓宽到7-9米,建筑红线再退后1-2米,并为今后的拓展提供相应的预留空间。
中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大部分维持集体所有制不变,逐步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基本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其它基础设施的标准上略有降低,但必须保证道路红线宽度由现在的3-5米拓宽至9米、12米或15米,建筑红线再退后2-3米,同时逐步完成其它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最终达到城市建设要求。
高方案:乡村土地所有制由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全民所有制,在条件成熟时进行用地功能及性质的统一更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标准将完全按照城市工程规划的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在道路设施的布局结构和给排水的标准上,对亟待更新改造的项目结合分区和控制性规划一次性改造到位。
2.城市边缘区
城市边缘区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城市与村镇基础的衔接和城市性设施与区域性设施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引导与控制。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引导控制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需重点处理的矛盾和问题有:(1)城市道路系统与公路交通系统的协调与衔接;(2)*市环城高速公路与城郊铁路线路的合理安排与换乘点的布局;(3)城市道路与公路线路安排与村镇发展、工业小区用地布局的协调;(4)交通线路与交通节点布局用地的预留;(5)城市大型变电站的位置选择、高压走廊与城市用地扩展方向、村镇建设的关系;(6)城市给排水、煤气、供热管网合理延伸与村镇的共享;(7)城市边缘区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
3.都市圈域
确立城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战略是促进大城市圈经济、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当务之急。都市圈一体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是都市圈内各个城镇,特别是主要城镇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协调和大型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一体化的着手点是协调管理。从基础设施一体化政策分区角度,本区域为协调管理区。
*都市圈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重点地域是*与榆次之间、*清徐之间的协调建设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城际快速干道的一体化建设和地面公共交通的一体化组织;(2)*榆次之间轨道交通的一体化规划与实施;(3)在太榆之间协调布局铁路、公路、航空设施、站场和大型仓储设施,高标准一体化建设*—榆次省域复合型对外交通综合枢纽;(4)一体化建设信息通讯设施,实现信息设施与资源的共建共享;(5)联合进行燃气网络建设和新兴气源的开发;(6)统一进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引黄水资源的调配;(7)*清徐一体化规划与建设汾河生态廊道;(8)*与清徐、榆次之间统一规划建设大型永久性绿色生态空间。
六、空间一体化
城乡空间是各类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
(一)城乡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1.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土地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与其它内陆城市一样,*市长期沿袭的城乡分割型土地管理体制和刚性化的土地流转机制,形成了城乡特点迥异的土地利用格局,妨碍了城乡间土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制约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城市内部,一方面土地短缺问题相当严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闲置、浪费、低效利用等诸多问题。目前,各类用地比例不合理,道路、绿化、科教用地偏低,工业用地规模大,利用效率低,一些与城市功能要求不适应的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土地的黄金地段,影响了城市功能的发育和发展。在郊区农村,农民住宅用地比例过大,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大量占用土地。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仍然采用“农业方式”利用“城市土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对城市化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影响。
2.城镇体系不健全
*城镇体系建设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大城市、小辖区”。*市城市辖区较小,限制了城市的发展空间,制约了中心市区的产业布局活动,不利于占地大企业的搬迁转移,影响了城乡居民的生活以及资本的内聚和产业的发展。*城镇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大城区、小郊区”。城区特别是原有三城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住房困难、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郊县卫星城镇和各类城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无法承担带动乡村发展的功能和任务。
3.“城中村”散布于建成区
“城中村”是指历史与现实形成的、紧紧地嵌接在城市社区内或处于该城市社区边缘地带的某些农村社区。“城中村”的最形象说法就是“城市中的农村”,它虽然与城市社区或广大农村社区有同一之处,但差别与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城中村”由于在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与城市形成二元体制,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在*市建成区范围内存在的75个“城中村”,与城市街道犬牙交错,致使市区用地边界不清,管理混乱,城市总体布局调整的难度较大,严重破坏了城市的总体规划。
4.城乡空间分工不明确
长期以来,*市走的是一条重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城市的许多经济职能严重缺失,而城乡二元化发展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状况。乡镇工业的发展,一方面造成矿产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过度破坏,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工业经济结构严重趋同,难以形成经济分工和经济联系,并且彼此制约,地域内在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上内耗激烈,低水平重复,经济缺乏合力和活力。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之间缺乏功能分化,城乡空间经济联系很差,资金、技术、人口、产业等要素的空间配置不合理,空间流动微弱,不利于城市集聚效应的发挥,经济规模难以扩大,经济结构转换迟滞,发展层次无法提升,造成经济效益低下。
5.城市绿色空间缺失
城市是一个人工系统,生态空间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和改善、生产和生活废物的分解还原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的城市建设和扩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生产功能,忽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保护和强化,城市的绿色空间布局不断被蚕食,导致绿色空间功能体系建设的滞缓。在农村地区,农民建房用地大幅度增长,乡镇企业用地不断扩展,侵占了大量的农村绿色空间,弱化了农村应有的生态还原功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
6.城乡空间组织化程度低
在*近郊,在行政区划和户籍制度的约束作用下,乡镇企业大都就地办厂,形成了一种乡土经济格局。这种分散型农村工业化,导致小城镇不发育或城镇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过小,难以为乡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提供应有的支撑作用。从中心市区看,具有都市特色的功能性产业,尤其是高层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不快,城乡之间以交通为主的空间网络建设滞后,导致*市城乡空间组织结构松散、组织化程度低,中心城市与各次级增长极点及腹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这严重影响了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不仅导致空间要素的重复配置和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化规模经济的低效运行。
(二)城乡空间的分区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市建成区的大部分,东起建设路,西至新建路,南起南内环街,北至城北街。以城区内部经济功能的完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为主要任务,严格控制工业的发展,原则上不再增加工业用地,现有工业逐步向外迁出,向组团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视发展金融、保险、生产业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城市的服务能力、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使之成为*市和山西省的经济组织和管理中心;必须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大力规划和建设园林、绿地,进一步减少污染源和严格控制污染强度,切实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和增强其生态功能。
城市扩展区:包括*区、*区的非中心城区部分以及万柏林区、尖草坪区、小店区和晋源区四个城区的全部。以接纳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的扩散为主。*市市区的新增工业、外迁工业及新增的城市建设项目均可考虑到这里来寻求空间;产业的发展应依托驻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知识密集型)的发展上,空间上可以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加速产学研一体化;依托太钢、太化、太重、西山等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良好的市政工程设施、便捷的对外交通条件,组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发展生产技术协作和规模化生产;对现有产业要搞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小店区和晋源区将是未来*市市区向南扩展的主导方向,因此要搞好长远发展规划,集约化使用土地资源,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既要合理,又要具有前瞻性;此外,小店区和晋源区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区位和农业、旅游业发展基础的优势,面向市区消费市场,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并逐步提升旅游业层次和规模,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功能区:包括*市所辖娄烦县和阳曲县。根据这两个县的空间区位、产业基础、发展条件等多种因素,主要承担城市生态还原和绿色屏障功能。古交位于*市上风和上水位置,生态区位重要而敏感,其发展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要严格限制污染工业的发展;娄烦县和阳曲县属于*市的后进地区,农业基础薄弱,其发展既要考虑生态区位,又要加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关联,结合本地实际,重点发展城郊农业、旅游业、副食品供应业等,同时结合当地农业开发,加速农副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发展。
卫星城镇:包括晋中市区、古交市区和清徐县城。由于*市自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城市的扩展以向南为主,因此位于*市南面的晋中市和清徐县与市区的社会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密切,逐渐发展成为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联系的都市型地域。清徐县经济实力较强,但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要从解决乡镇工业的分散式发展问题着手,积极加强与中心城区的经济分工,更加重视小城镇建设,推动乡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古交市的资源型产业要向高级化、深加工和清洁生产方向发展,减少废物排放量、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古交市作为*市的卫星城市,加强与中心市区的产业分工联系,搞好市政建设、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内涵,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和市区向南的扩展,晋中市与*中心城区的空间距离逐渐缩短,两个城市在产业联系、市场整合、资源共享等方面互补发展的潜力巨大,晋中市区必将成为*大都市区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重点
1.城市多中心、沿轴线发展
世界各城市空间布局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环状扩展模式、二是多中心轴线延伸扩展模式。近年来,*市城市空间扩展的交通指向特征十分明显,正在由摊大饼式向沿轴线扩展模式转变。要进一步强化*大街、长风大街两条东西主轴的建设,使之成为*的都市化景观带,同时依托(东、西)滨河路以及东西向城市出口道路,加快城市南进(以及西移)步伐,不失时机地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为城乡空间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城乡结合部发展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化影响强烈的地域。*市充分重视城乡交接地带的开发建设,引导资金和经济要素流向,改造这一地带的产业特征和景观特征,调整区域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导区域。要从改善与外界的可通达性入手,致力于道路系统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使城乡交错地带成为城乡经济技术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长风大街以南地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拓展空间,要尽快从体制上解决边缘区的“刚性化惯性发展”问题,缓解和消除向“城市化寻租”的不良现象,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3.彻底改造“城中村”
基于土地、户籍、人口、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为数众多的“城中村”始终游离与城市之外,难以真正纳入城市社区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之中,与城市社区“貌合而神离”,与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协调、不和谐。“城中村”地处城市之中,与城市的各种联系相当密切,更易直接地受城市的带动和影响。城中村与城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极大地促进其产业结构的非农业化和经济效益的多元化,表现在农业基本消失,二、三产业及其土地收益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比一般农村社区富裕,与广大农村社区相比,城市化、现代化要容易一些。城中村的改造,是城乡空间一体化的首要任务。
七、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从区域角度出发,在承认城乡差异的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明确城乡分工,实现城乡相互促进的双向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城市突出的中心地位、城乡之间密切的联系、城乡各类资源的统一和高效配置、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以及农村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基础的优劣等。提升中心城市地位、稳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强化城乡经济联系等,都是推进*市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现代化
*市市区作为市域和省域中心城市,目前已进入极化和扩散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一方面人口、技术和其它经济要素继续向城市集聚,另一方面产业、资金、科技信息等经济要素向外溢出对周边地区经济产生影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市作为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重工业基础雄厚;同时,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市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刺激乡村和周边地区的生产和开发。近年来,*市一些初级加工、零部件加工等产业的扩散,为周围乡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市是全省的科技文教和信息中心,是培养人才、开发智力资源、广泛交流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重要基地,能够有效地对周边农村区域进行技术、人才和信息的输出,带动周边农村区域科技文教水平的提高。
长期以来,*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只注意发挥其工业基地的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的开发,造成城市工业片面发展,而城市中心功能载体——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严重削弱了城市应有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城乡经济联系只局限于乡村向城市提供粮食、副食品和工业原料,城市向周围乡村提供工业制品和其他服务。城乡两个子系统相互独立、彼此封闭的状态,不仅使经济低效增长,而且强化了我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乡村城市化滞后、城市现代化受阻和乡村孤立发展,城市与乡村的比较优势均未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市“退二进三”为标志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城市功能更新、向现代化迈进创造了条件。随着城市建设日益现代化,中心城市功能日益加强,吸引、辐射能力以及服务范围的加大,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也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乡村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
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了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传统观念和空间格局,使乡村经济由第一产业领域向第二、第三产业领域扩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谱写了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新篇章。*市周边地区乡镇工业较为发达,在增强农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虽然乡镇工业在发展的水平、质态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但它深刻地改变着乡村经济社会的面貌,不断缩小着城乡差距,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承包经营的农户在巩固其生产主体的基础上,围绕自己的生产,进入“产前”和“产后”两个领域,与工业、商业以及其它经济组织和服务组织建立真正的商品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农民作为交换主体的地位,最终使农民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农业产业化从经济上彻底打破了传统农业所依赖的自然经济基础,打破了乡村地区自给自足或半自给自足的状态,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生产诸要素的结合,同时也成为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密切联系的重要方式。
乡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结合发展,能够在广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使生产力诸要素具有充分的活力和最大限度的活动领域,并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在产业间、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这无疑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条件,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村工业化、城市化
依托天然禀赋的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闲散资金和其它资源,并吸收城市释放的能量,*市乡镇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成为乡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乡村工业化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城乡之间进行广泛的联系和交流创造了条件。目前,*市邻近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结构层次较低、增长方式粗放、空间布局分散,应当借助紧邻中心市区的区位优势,利用城市的技术力量、产业扩散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城市的产业联系和经济联系,实施产业改造和优化升级,这对于实现城乡产业的合理分工、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乡村城市化是指乡村地域中传统型社区向城市现代型社区转变,从而使滞留在乡村地域上的居民逐渐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目前,在*近郊区以及乡镇工业较发达的远郊区,乡村城市化已较为明显。乡村地域的就业结构、人口居住地和居住方式、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传统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封闭状态正在打破。乡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大量乡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乡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而且也大大改善了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状况与居民的生活质量,加速了乡村城市化进程,而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又使城乡差距日益缩小。因此,乡村城市化是乡村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动力。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属于城市范畴,是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数量最多并与农民具有血缘的那一部分。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起着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小城镇既是城乡生态经济要素的中转站,又是各种城乡矛盾的集中地和激发区。无论是乡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还是城乡一体化,都离不开小城镇的发展。从产业上,小城镇作为农村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是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空间载体。要通过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工业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使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中心。从地域上,小城镇作为城市和乡村地区联系的桥梁,凭借自己的优势,为城市产业、经济技术扩散提供场地和条件。通过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腹地等层层带动模式,传递和扩大大城市的增长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市场的作用与政府的引导
城乡一体化动力系统的运作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无论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空间一体化,都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从市场需求出发,本着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的原则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与资金使用效率。要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思想的束缚,从城乡大系统总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工,坚持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经济为先的原则,发展城乡经济。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市场经济机制的完善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政府的参与才能够实现,比如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为市场运行提供一种宽松的、良好的环境,保证市场经济正常运行。
城乡一体化建设离不开政府观念上的转变以及相应的引导、支持。例如,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作用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有利的制度将极大地促进中心城市溢出效益的发挥,并能有效地降低城乡之间经济合作的制度成本。如城乡之间经济协作、补偿贸易、经济联合等一系列经济制度的创立,就极大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反之,则不利于城市经济势能的溢出。政府还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这是因为政府掌握着土地批租权,从土地批租得到的资金一部分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规划布局;资源配置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36-0253-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36.125
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认识上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提升。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可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是我党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其目标与任务,这也是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各级干部、领导应对此加以重视,进而为指导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1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意义
1.1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老观念,还是一个新发展观
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体力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为的重要论点。在西方发达国家,多数学者都认为城乡对立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态应逐步被取缔,应选取先进的城乡一体新社会结构形态。不能断然分离城、乡,应同等看待城和乡,有机结合城和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经济与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城市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且农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我们所说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充分结合、融合城市与农村,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快速发展,以农村促进城市发展,两者之间可互为市场、服务与资源,进而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文化等内容。
1.2 城乡一体化不仅是一个一般发展历程,还是城市化的发展新阶段
伴随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城乡一体化可对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发展变化起到促进作用,是城乡之间先进、健康因素相互吸引、吸收的关键,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重要过程,是新型城乡关系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核心内容。在统筹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将工农业、城乡及其居民看作一个整体,利用改革体制与调整政策,深入研究,统筹谋划,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等一体化发展,在政策、产业发展与待遇等方面给予城市与农村公平、公正,将统一、相同的文明与实惠给予农民,为全面推进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1.3 城乡一体化具有全方位的内容,其中统筹发展为关键
不得绦新浜蟮姆⒄构勰睿如先城市后农村,要求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发展新理念,重点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做好城乡差距减少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虽已转变传统发展战略模式,但本质上财政政策并没有倾向农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没有达到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弱势产业中农业仍然占据较大比重。如国家财政支持度不足,则无法扭转城乡较大差距。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坚持科学发展观,将错误的、落后的发展观彻底摒弃,只有这样才能为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可靠保障。
1.4 推进城乡一体化不仅要重视农业,还需做好产业间的协调及配合
快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加以优化,这也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质量得以提升的关键。据相关案例分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转移到非农产业及实现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城乡一体化为其主要发展途径。为此,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行能够将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能够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是农业综合效益得以提升、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的前提,是实现农民转移、富裕的重要途径。
2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的实践措施
城乡一体化的特点为面广、内容多,在推进过程中,应达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目的,要求严格遵循工业逐步集中于园区、农民逐步集中于城镇、土地逐步集中于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而达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及农业产业化的目的,统筹推进规划建设、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一体化。
2.1 切实提高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在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过程中,要求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进行正确理解。也就是说应将城市与农村看作是一个整体,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四化”发展,即农业集约化、乡村工业化、集镇城市化及服务社会化。作为一项与社会相关的复杂、系统性工程,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可对各个领域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如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要求在统筹规划中必须对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进行深入改革,只有实现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才能实现各方群众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为稳定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对科学发展观本质含义进行深入领悟中,要求选取新思路、新措施加以保证,要求将科学发展观和城乡发展有机结合,在对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基础上,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2.2 准确定位,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途径
2.2.1 统一规划布局。规划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要利用城乡差距的缩小,达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共享最大化。于农村发展而言,为克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实现发展突破,应对县域经济发展提高重视程度,将城乡看作一个整体,同时实施规划、整合与提升。在规划理念阶段,应合理规划设计,对城乡发展布局进行全面思考,进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统一设置,将公平、公正的发展机遇提供给农业、农民发展。在规划编制环节,应始终坚守扩大城市、提升城镇与控制农村的思想,以此对中心城镇规划标准进行全面提升。要求将中心确立为新老城区,优先进行部分中心镇的确定与发展,且对中心镇规划建设加以重视,随后对中心镇工业区规划规模进行全面扩大化,并将具有良好发展条件产业聚集、引导到中心镇,以此提高该镇的就业率。除此之外,通过农村所有要素的聚集,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而对城乡经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农民向居民逐步进行转化,随后将农村逐步向社区进行转化。
2.2.2 统一资源配置。首先,需统一建设标准。为对非城镇化区域设施建设标准进行有效提升,应以城市作为农村建设的标准,可进行适当超前化,防止由于现A段建设标准较低而出现今后浪费资源的现象;其次,统筹建设资金。在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面积的同时,集体所有制土地逐步向国有土地转换,政府可控制土地收益,且该项资金可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支撑;再次,建设基础设施。排污、交通、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应逐步应用到农村建设中,利用快速便捷的交通网,能够实现城乡的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生产、生活更为紧密,能够达到共享城乡资源的目的;最后,共享服务设施。公用服务设施主要包含城市公交、供水及燃气等,要求通过区域化建设,进行一体化建设标准等内容的实施,进而实现共享公用设施资源的
目的。
2.2.3 统一建设管理。针对农村建筑,应实施统一设计、有资质施工及法制化管理,在统一规范管理中合理纳入村镇建筑设计。也就是说应确保村镇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许可制度应具有统一性,村镇建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应具有统一性。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必须对工程质量、材料质量等进行严格把控。有效治理村镇建筑环境,对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与健全规章制度,针对脏、乱、差的现象应制定科学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尽可能在建筑业管理方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统筹城乡发展为其必然要求,是经济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及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是全面小康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将重点设置为科学规划,将支撑看作是产业发展,将动力定位于创新机制,以此达到增加就业机会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将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打破,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雨田.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D].山东大学,2015.
[2] 晁玉方,郭吉涛,杜同爱.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综述 [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3] 陈述.规划先行 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 革――关于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的调研和思考[J].农 村经济与科技,2011,(7).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城市建设;城市发展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推进额敏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促进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需要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着实解决。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
一是乡镇经济实力薄弱,产业集聚度不高。目前全县各乡(镇)场综合经济实力不高,经济规模普遍较小,发展模式粗放、产业结构相似、缺乏鲜明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农村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难发挥区域发展优势。二是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配套功能不完善。城市交通规则、建设、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需要,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健全,农村村镇面貌亟待改善。三是财政投入捉襟见肘,城乡建设投资不足。目前额敏县的财力匮乏,很难再挤出资金用于支持城镇化建设。城中村、旧城改造改造任务繁重,保障性住房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四是小城镇管理落后,不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生产关系和资源集聚,致使乡(镇)场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规模合理,人口较多,且相对集中的乡(镇)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农民对城镇化的认识有待提高。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应该是农民,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不能也不应该违背农民的意愿。从近几年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情况看,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是非常乐意接受的。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农民对国家的政策不了解,甚至一无所知,造成目前农民对农村城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农民的主体作用根本没有得以发挥。
目前,额敏县城镇化率仅达到25.1%,不仅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与全疆城镇化率相差甚远。但差距也是潜力,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全县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到2020年县域常住人口将达到28万左右,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33万,这些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额敏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须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在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规划设计指导新型城镇化。把规划作为推进城乡建设的“第一道工序”,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设计,既站位全局、围绕全局、融入全局、服务全局,又立足本地,总结谋划,规划布置。远期、中期规划要充分论证,科学准确,努力做到不留败笔、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评论;近期规划要切实可行,重点做好三年特别是当年发展规划设计。
(二)坚持城乡统筹原则。
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先导,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综合研究,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居民生活区、工业园区、商贸区、休闲区、生态涵养区等;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加速推进城乡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国民待遇。
(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中心城区、乡镇、村庄发展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因素,明确优先、重点开发区域,划定限制、禁止开发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类型和建筑档次,凸现特色,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协调推进、有序适度开发,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
三、推进额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一体化;城乡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our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 Scientific treatment of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wo yuan of economic break, combine th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great.
Keywords: integration; urban plann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经一体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我国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为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体结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和乡村以各自发展为主、互向割裂的据面。目前的城乡管理与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农村土地规划不够科学,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要想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进行科学的规划,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城乡一体化主要实现行政区域内部之间城乡的协调与发展,但是行政区域化则更多地是侧向于跨行政区域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发展。所以说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础。另外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实现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和制度与空间的一体化等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但这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内容与实践任务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关联性。本文在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经济的发展谈了一些看法。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
城乡一体化从规划指出就必须树立城乡并重的观念,为实现经济的再发展就必须彻底消除规划只为城市服务的思想,在城乡一体的规划中既要充分重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还要重视兼顾公平与平等的原则。对于城乡规划中各组成部分必须在发展战略上平等的对待,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以前的二元制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难以顺利的走进市场,一方面还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削。在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有着各自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造成了经济组织对行政机构的严重依赖,其作用难以得到真正的发挥,经济一体化更是如同空中楼阁。因此,城乡规划必须循序渐渐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间性的行政管理转变,把有“户”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变,注重实现上岗就业的平等,注重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发展。综合而言,就是建立协调性、互利性的新经济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场分工体系,可见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尤为重要,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城乡一体化就是建立在生产力相对发达的基础之上,实现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与各种资源的流通顺畅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协调发展经济模式,达到通过城市经济来带动乡体经济,利用乡体经济来促进城市经济的再发展的目的,形成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等融合的局面。具体而言就是打破对立的形态,实现和谐与共荣,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现代化、生态和谐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具备的基础之上。它要具备的条件是工业化已经基本完成,逐步迈向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开始向郊区开始扩散;具有都市型风格的农业现代化已经基本成型;城区和郊区之间的快速交通网络格局已经形成;城乡平等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把多个行政体经济进行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经济共同体。它能起到把区域作为基础来提高资源配置率的作用。达到这一条件必须要把涉及整体影响商品与生产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碍消除掉;彻底消除掉以区域界线而影响经济发展的歧视政策和行政行为;中心城市必须具备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形成了区域之间比较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建立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城乡一体化要实现在市场、交通、制度、产业和空间的一体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实践任务,其关系非常的密切。
三、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统筹的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城乡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
对城乡经济进行科学的统筹,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把城乡的发展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乡之间的今后发展和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协调。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而周密的统筹规划,打破以城乡为界限的经济运作模式,把依靠城市为中心发展的经济团体和附近的乡村乡镇的据点联系成一个整体。科学的编制在人口发展、土地的利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城乡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统筹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空间布局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科学,已达到促进城乡在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不断地在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
对城乡产业进行统筹必须要以新型的工业化作为主导,必须调解产业结构调整,对生产力布局进行优化,不断地推进比较优秀的工业结构布局,把工业的整体实力进行提高。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点转移,由此来动产品的竞争实力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改变旧的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地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健全,不断提高集约化水平,使农业市场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打造现代化的服务体系,把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管理措施逐渐向农村倾斜,推进各产业的协调发展。对各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的规划,建立起城乡产业分工相对合理的发展格局,打造新的经济格局,实现配置的一体化,打造出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区域经济体。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建设一体化
对于城乡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必须合理对待、认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县城与乡村之间的绿化、重点道路、排水、供气、供暖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引导城市基础建设发展向农村地带,建设成综合性比较高的交通网络,切实发挥好中心城市的地位与带动作用。通过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务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缩短城乡之间的空间差距,通盘规划农村的服务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和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实现以城市为主要中心和城市带乡镇的经济体,做到城乡建设的一体化。
(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
把国家公共财政的范围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扩大,保证农村的服务体系和社会的保障体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加快实现城镇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并轨。农民、市民必须同等对待,实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等。在整体管理上农村达到城市享有的就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等社会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城乡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制定科学的城乡发展战略,切实发挥中心城市之间的区域性经济纽带作用,切实缩短城乡之间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学,2007,1.
Abstract: This paper models of system coordin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henggong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isted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enggong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oint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contribution from fou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呈贡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Key words:Chenggo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晓薇(1983- ),女,云南昆明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
引言
城乡经济协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也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一个区域发展的总体方向。呈贡作为新昆明建设的重要发展区域,是整个新昆明建设的先行者,其发展对于整个新昆明建设具有致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成功案列,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定义是指以提高区域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为中心,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在城乡发展空间内的合理配置,进而达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减少城乡差距的目的[1]。
一、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分析
1.1 评价模型的建立
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能配套发展、相互促进是城乡经济能很好协调的必备条件。本文采用系统协调度模型作为评价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效益理论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指标要同步发展,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效益最大。平衡理论要求三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一种效益的增加不以另一种效益的减少为代价,这种协调发展的状况就是一种复合效益[2]。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呈贡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别分析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效益,然后根据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效益来评价城乡之间的经济协调性。
根据效益理论,为了更好的反映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采用以下的函数模型进行评价:
(1)
其中:F(x)为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Ai为指标权重,xi为指标原始值。
为了能更好的反映城乡经济的协调性,在建立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后,我们需要再建立以下函数模型来评价城乡之间经济协调性:
B= (2)
其中:B为城乡之间的协调系数,f(x1)、f(x2)分别为城镇综合发展指数和乡村综合发展指数。
为了全面的反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我们还需要建立以下协调发展函数来评级:
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发展良好不能完全以该地区的人均GDP来反映,我们应该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是否能持续发展、是否能帮助该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发展、科教水平、基础设施、生态发展这六个指标对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如下。
以下为2009年呈贡城镇的数据:
以下为2009年呈贡乡村的数据:
1.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2009年的数据和公式,计算可以得=0.629,=0.905,B=0.936,C=0.712,D=0.666,也即2009年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良好,但是乡村经济协调性水平与城镇协调性水平还有很多的差距,还需要克服阻碍经济协调的因素,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点
通过对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在呈贡2009年协调性良好,但是乡村协调性和城镇协调性还有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能力还不够好,还存在一些问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
虽然随着呈贡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城的规模也不断增大,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但是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还是相差很远。2009年呈贡城镇的人均GDP为24282元,乡村的人均GDP为14261元,可见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还是很大。
2.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决定城乡一体化、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以上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呈贡城镇和乡村人均公路差别大,这体现了城乡一体化不够好。另外,呈贡的基础设施也还有待加强,比如有些地区交通还不方便、通讯设施还不完善、水渠不完善等。
2.3科技教育水平城乡差距大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科技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低,而乡村人均GDP远低于城镇人均GDP,同时乡村孩子远多于城镇,故乡村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城镇低,这样城乡之间的科技教育水平会有较大的差距。乡村的科技教育水平低,首先是青少年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这样便会渐渐的拉大与城镇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另外,乡村劳动力没有接受到很好的培训,便缺乏很好的劳动技能,乡村经济的发展便会受到阻碍。
三、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对于呈贡城乡经济,我们要积极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同时完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呈贡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1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
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呈贡整体经济水平,第二要充分利用乡村劳动力,第三是降低农民负担。
优化产业结构首先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然后在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基础上,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3]。
充分利用劳动力是指在满足农忙季节的前提下,鼓励乡村闲置劳动力外出打工,这样便会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少城乡经济差距。
降低农民的负担一方面是降低他们的风险,比如政府对农产品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3.2 完善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要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基础设施能承载更大的经济发展需求,首先要完善公路,保证公路能很好的起到连接城镇和乡村的桥梁,另外要为农村的发展建立其它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比如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交易市场、水渠、水库等。
3.3 加大乡村科技教育的投资
乡村科技教育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乡村劳动力的教育。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教育水平,日后能更好的建设祖国和家乡,为城乡经济长期的协调发展做贡献,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国家相关部门首先要完善学校相关的设施配备,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工具,同时加大对教师队伍资金的投入,配备合适的教师,并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对乡村科技的培训,主要是要针对主要农业项目,安排技术人员对广大百姓进行教育,安排课堂讲座,实地帮助分析,这样才有利于乡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才会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经济才会协调发展[4]。
3.4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目前呈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政府不仅需要在制度上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而且需要建立起各种保障基金,逐步提高已建立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的保障水平和标准,吸引农民自愿加入到社会保障系统中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5]。
四、结束语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同时国家在不断的推行城镇一体化,但目前大多数地区仍然是城镇和农村独立发展,只有少数城镇和乡村在向一体化发展。只有发挥我国的城乡不同优势,通过城带乡、乡促城,才能促进城乡经济共同、持续、稳定且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融合。
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对呈贡乃至整个昆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相关事业单位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努力,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才能促进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07.
[2] 张竟竟,陈正江,杨德刚.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2):5-13.
[3] 王骏.论城乡体制差异及其一体化的途径.改革研究,2008.(10).
[关键词] 村镇;市政工程;城乡一体化;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7
做好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城乡一体化监管,实现村镇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组织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对维护建设市场秩序,稳步提高村镇市政工程质量,提升安全文明施工水平,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村镇市政工程监管现状
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长期以来因数量少,体量小,影响面窄,一直以来建设市场秩序不规范,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缺乏有效监管,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及政府形象。
随着城市市政工程建设不断快速推进,市级市政工程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管力量,还一时难以延伸至村镇,形成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督一直处于盲区。
随着美丽乡村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切实加强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管,消除市政工程监管盲区,实现村镇市政工程施工程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城乡一体化监管,已迫在眉睫。
2.村镇市政工程监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实现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乡一体化监督管理,2009年12月,我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两级”监管新模式,成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督区级分中心。受市级委托,负责对全区行政区域(含村镇)在委托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施现场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文明施工管理。
通过分中心对委托范围内的市政工程监管,发现与城市市政工程监管相比,村镇市政工程存在建设项目法定建设程序不规范,建设主体依法报监意识不强,施工、监理单位资质低,现场组织管理不健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质量安全及文明管理意识淡薄,各类质量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的困难和问题。
2.1存在的困难
2.1.1建设程序不规范,受理报监难
镇(街)因其城市综合功能不高,受区域环境或经济条件影响,对村镇市政工程功能要求可能是单一性或降低标准建设,从而不符合立项、设计、图审、招标等建设程序而不能满足报监必需条件,形成即使督促其同意报监,也难以受理的困难局面。如2010年有涉及两个镇(街)5个标段项目,4400万元造价项目,经过努力镇(街)意向报监,但因项目必需条件限制,而不能受理。
2.1.2提高报监率,实现监督全覆盖难
镇(街)因地域环境或发展状况,对市政工程监管认识差异性大。村镇市政工程主动报监的少,规避报监的多。2010年全区统计显示,应在分中心受监标段项目有25个。其中城市范围标段项目10个,工程造价5250.17万元,报监率100%。而村镇标段项目15个(含意向报监而未能受理的5个标段项目),成功报监3个标段项目,工程造价518.35万元,意向报监率33%,成功报监率只有20%。
2.1.3前期跟踪、后期制约难
镇(街)建设程序操作灵活,差异性大;项目大多规模小,建设周期短,前期跟踪难度大;建设资金相对独立,建成后自行管养,不涉及统一管理移交问题,后期制约难度大。
2.1.4区分受理,逾越程序难
村镇市政项目因目前还处于监管盲区,相对城市市政项目建设程序、报监程序的规范程度相比,无论是监督的环境,还是规范的程度都有较大差距。村镇市政项目因规范性因素,造成不能满足报监必需条件,又不能逾越规范报监程序区分受理,是报监率低的因素之一。
2.2存在的问题
2.2.1队伍乱,资质低
村镇市政工程大多因规模小,施工工艺不复杂,对施工、监理企业资质要求不高,正是一些管理不规范、资质低的小企业或包工头挂靠的市场。造成现场管理不规范,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监督人员与之沟通、交流难,不能全面、及时、准确控制现场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难以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同时也降低了监督、整改、落实的效果。
2.2.2管理人员缺位、不到位
由于项目小或低价中标,加上企业管理不规范,形成有项目,无项目部、监理部或人员配备少,专业单一、不匹配;有企业之冠,无企业之体;有项目经理、总监之名,无到岗之实,现场管理极不规范。
2.2.3现场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上述因素,现场安全、质量有效监督控制的基础非常薄弱,工程质量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给监督人员带来极大的问责风险。2010年监督的13个标段项目,共下发监督整改通知书56份,其中质量类整改25份,安全类整改31份。下发停工通知书3份。
3.对策思考
3.1加快队伍建设,提高监管力度
村镇市政工程城乡一体化监管模式刚刚起步,但要求高、责任大、任务重。加快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素质,是加强村镇市政工程监管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监管的保障。要尽快提高监督人员综合监管能力。监管人员要摆正心态,放下面子,虚心向专家、学者学习,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专职作业人员学习。同时多跑现场,多看,多问,多思考,不断积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受控的工作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监管控制能力。
3.2加大政策宣贯,提高政策效应
积极利用行政和媒体平台,加强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城乡一体化监管对外宣贯力度。要丰富宣贯形式,开展上门对接宣贯。通过上门对接与沟通,进一步拉近工作关系;进一步增进相互职能的理解和配合;进一步了解各镇(街)管理的差异性与共性;进一步增强为村镇市政工程建设监管与服务的意识。让村镇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充分了解具体的监管措施和要求;充分发挥监管作用。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规范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履行质量安全生产责任的行为,让村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笼子”接受监管,不断提高报监率。
3.3坚持分类处置,突出示范引路
村镇市政工程监管,要结合镇(街)管理特点,着力指导优先与“监、帮、促”相结合方针。以政策文件促报监;以指导帮助促报监;以监督服务促报监。同时对报监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依法监督。增强服务功能,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能。努力提高现场质量安全检查和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切实让项目建设各方看到有监管与无监管的明显差异,努力形成示范效应。坚持分类处置,坚持服务与监督并重,努力创造建设主体各方联动的新局面。
4.结语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our countr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it for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rapid urbanization and the cour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main challenge facing the government is, how in uncertainty grow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planning in China on the concrete measures.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planning, the measures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是城乡现代化的交汇融合,是国家和地区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一组相互承接的发展目标。为确保全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共同发展,必须具有战略思维的头脑,必须投入充足的资源去制定与遵守能够促进城乡要素整合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与运作规则。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具体措施
(一)理清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思路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是加快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是城镇辐射农村的“连接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推进城乡一体化总的思路是建设城镇、提升村庄、城乡互融、协调发展,最终消灭城乡差别。具体实施中,要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繁荣农村与发展城镇相结合。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民才能进城,才能缩小城乡差别。二是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不能一哄而起,盲目发展。要在有效利用现有城镇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已经形成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城镇优先发展,特别是加强中心镇、口子镇和边贸镇建设。三是坚持凝聚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既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地的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又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各种不利于城镇发展的体制束缚,广泛开辟投融资渠道,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四是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发展小城镇,不能以牺牲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代价,应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是农民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农民进城与否,归根到底是一种利益选择,无利可图或者得不偿失,农民必然不会进城。因此,要完善有关政策,为农民进城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完善户籍管理政策。放开农民进镇落户的限制,建立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消除户籍制度的“等级烙印”,使其转变为一个单纯的人口登记制度的工具,最终实现城镇户籍管理一体化。对长期在小城镇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和住所的农民,允许转为城镇户口;对不具备转为城镇户口、但在小城镇居住时间较长的,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对在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可将户口迁入所在企业统一管理。二是完善土地使用政策。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划拨、统一管理,并建立严格的耕地审批和考核指标体系。以稳定农村现行土地政策为前提,妥善处理农民离土进镇与稳定土地承包政策的关系,解决好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问题。三是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与城镇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逐步建立健全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进镇落户农民及相关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统筹发展
从实际出发,制定较为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不断地拓展思路、整合资源,采取有效的发展措施,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积极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构建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开创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在统一规划中,要明确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有效整合城乡资源,立足现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城乡发展基础,把广大农村纳入城市规划范围,把城市的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到农村
(五)以城镇建设为着力点,优化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一是科学化规划,以规划扬特色。要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乡镇企业和工矿企业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城镇体系。二是坚持优质化建设,以建设创精品。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权威性,树立精品意识,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严把施工资质关、材料质量关、竣工验收关,确保建设高标准高质量。三是坚持规范化管理,以管理树形象。完善城镇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四是坚持市场化运作,以经营养城镇。树立经营理念,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二、总结
规划的有效性决定于规划的内容,而规划的内容却源自于对规划的认识。因此,如何解读新时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是进行规划内容探索的第一步。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有很大的探索和创新空间,各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量展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编制是促进规划理论创新的基础,也是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基本规律和深层次问题认识和理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发展 城镇规划建设 城镇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b)-0214-01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当前,要做好城镇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主要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通过科学规划,有重点、有方法、有秩序地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在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同时,加快城市周边乡镇的建设和发展。
1.1 系统协调
系统协调是指城市和乡镇、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具体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整体城市的发展等相协调,和谐发展。这是城镇建设和规划的首要任务。
(1)城市与乡镇协调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发展还不是很发达,大城市少,中小乡镇多,且大部分都是农村。因此,城镇发展必须做到有重点,并要做到全面协调,积极发展中心城市,改善城镇建设规划。同时,还要注重周边乡镇的发展,合理过渡,做好衔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
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等自然资源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不仅要在同一个城市建设中做到保护自然资源,协调发展,还要注意地区间的协调。如我国水资源存在东南多,西北少的状况,不同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根据各自的状况,合理规划。
(3)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
在各大小城镇,交通是城市的核心,也是连接城市各区域间、不同城市间、城市和乡镇间的纽带,因此,要搞好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加快铁路和公路的道路建设,建立畅通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重中之重。此外,绿化设施的建设、给水排水设施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建设等对建设协调、合理城镇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1.2 科学整合
城镇规划建设要依据各地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等,进行科学合理整合。如沿海城镇,就应当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好与内地的中转和通道作用。对一些历史古迹较多的文化城镇,则不应盲目破坏,注意保护好原有古迹,对重新建造出钢筋水泥大厦更有意义。此外,在我国整体城市规划中,应当大力扶持中心城镇的发展,带动周边城镇。同时,形成与国际接轨、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布局合理、城乡一体化的多功能开放格局,也成为当前构建现代化城镇网络的必然要求。
2 目前城镇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规划不明确,盲目搞建设
置城镇的自身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于不顾,为表面政绩盲目的搞建设,既没有把建设搞好,又浪费人力物力,结果欲速则不达。此外,还有不少豆腐渣工程,不仅劳民伤财,对城市后期规划发展都带来不可估量的阻碍和损失。近年来,虽然一些城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城镇建设上依然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和不均衡性。
2.2 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低下,市场观念狭窄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少,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职能还处于为周边乡村提品交换、作为物资集散地的初级阶段。这在当前全球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被动状态,在把握市场动向和抓住外部机遇等方面缺乏足够主动性。而且,大部分城市结构相对单一,城市间不能协调发展,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城镇长期稳定发展。
2.3 城镇规划工作较滞后,规划思路和作用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还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忽视了在经济全球化宏观背景下,为城镇建设进行整体、长远规划的战略思想,而是按部就班,片面注重表面工程,注重暂时功绩,忽视城镇体系规划本质和编制的意义。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区、各城市加快发展步伐,一味求快,导致对整体效益的忽略。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以至于减慢了城镇建设的进程。城镇供水,排水,环卫,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城镇规划及建设执行不到位。
2.4 城镇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
随着城镇建设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城镇之间联系更为密切,竞争也日趋激烈。资源、资本、技术等流动性增强,加之流动人口增多,给城市规划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移民城镇,大量的不确定因素,使城市规划观念面临迫切调整和改观,城镇规划难度急剧增大,城镇规划方式受到新的挑战。
3 城镇规划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
形成共识是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耕地甚少,人口大部分住在农村,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坚定城镇规划建设的决心,增强对城镇规划建设的信心。
3.2 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
城镇规划就是要从整体宏观出发,还要统筹兼顾,照顾到城市各不同功能部门,并能协调不同城市间的共同发展,促使各个城镇、城镇和乡村协调有序发展,避免城市壁垒的出现,防止和减少重复建设。尤其在新形势下,组建城市功能各有突出、各有特色、又相互协同促进的全国格局下的大城市体系,构架城市联盟协调机构,尤其是将能很好滴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问题、旅游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对城镇的协调发展、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3 有点有面,抓住重点,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是重中之重。一路二水三防洪四绿化和住宅小区的建设成为人人皆知的城市建设基础项目。将城市道路、给水排水设施、园林绿化建设等纳入城市质量监督和工程竣工验收必不可少的序列,确保最初阶段门槛把关。同时,进行不定期督察,保证使用阶段的基础设施质量,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防护。其次,在人口聚集的城镇,住宅建设也是关系到城市和平稳定发展大局的重要因素。加快住宅建设,改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解决中低下层市民、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消除不和谐隐患,对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突出重点,成为城市建设规划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赵媛.论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发展与完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10).
[2] 苏为民.尧传华.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