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第1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导演;演员;转化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47-01

导演是在舞台表演、制作戏剧或者影视片的过程中,组织与指导演出工作者的人,是通过演员来对自己思想进行表达的人。作为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对剧组之内的创作人员、技术人员与演出人员进行有效的组织,让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让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够有效的融为一体,导演就好比是军队中的最高指挥者。作为一个演员,要想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导演,其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文中主要就演员如何转化导演进行探讨。

一、对知识的积累与文化修养的提高

作为一个演员,要成长为导演,有其先天的优势,那就是对于基层的工作、演员的想法以及演员如何去表达导演的想法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换位思考,对于导演的业务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光有这些还不足以成为一个合格导演。演员要做的不仅仅是要精通导演的业务,要转化为导演,就必须要能够对所制作出来的作品的成败与艺术质量负担起重大的责任,这是演员在成长为导演的过程中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的。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导演是总管艺术创作的负责人与领导者,掌握着艺术的指挥权。为此,演员就必须要进行知识的积累,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演员要想成为导演,就要既精于本行,又能给对艺术的的本性进行了解;又要做到博学多识,对各门艺术的原理与规律进行熟悉,同时还必须要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对自己的视野进行开阔,拓展自身的知识面。

二、提高自身的悟性

艺术的唯一源泉是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是艺术作品创作成功的关键所在。而悟性就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因此对于社会的独到见解与对新生事物的敏锐洞察力,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悟的理性认识与分析成为了衡量一个导演的重要标准。而演员要想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导演,就必须要注重对自身悟性的培养,注重对生活、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其作品中融入独到的见解并获取他人的认同,而不能一味心思的去追求直觉和灵感,直觉与灵感固然较为重要,但是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悟性才能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思考而得到改善。无论是哪一种需要导演的文艺工作,这些文艺工作的水平就是导演自身思想水平的真实反映。而作为一个演员,在其平时的演出中就是对导演的思想进行展示、对剧本进行阐述的过程,为此演员需要清除的认识到只有自己的思想水平得到改善,才能够在导演的角色上有自己的特色。演员要提高自己对于事物的分析、判断以及综合能力,就应该注重理论修养,加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以后,很多人都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风气的影响相当的深。但是即使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也应该要对相应的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了解,特别是希望成为导演的演员,因为这是立身做人的根本所在。有很多的知识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过时,即使是导演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也是如此,但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却是不会过时的,而这些是很多导演都会去学习追求的,就不要说希望成为导演的演员。相反,作为希望成为导演的演员还应该更加注重对这些知识的学习。

三、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

演员要成长为导演,就要学会积极的利用自身在演员时所积攒起来的优势,而且其中很多优势都是新人导演所无法企及的。我们不难发现从演员出身的导演往往更加善于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其艺术作品中去,有时候演员要在很多的陌生人面前进行一些表演,这样即使是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演员在某些时候也容易产生焦虑。这种时候就需要导演来对演员们的不安心情和焦虑进行缓解。而演员成长为导演前自身的演员经历,对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心理问题都能够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为此,在成为导演前,演员就需要针对这些情况来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可以说和导演专业毕业的导演相比,演员成长起来的导演就是足够的了解和熟悉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而演员也应该利用好这种优势。

总之,要从一个演员成长为导演,一定会有许多的困难,只有坚定了一个“导演之心”,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到最后。面对困难要迎难而上,丰富自身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开拓自己的眼界,同时还需要积极地的利用自己作为演员时所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这样才能够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第2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乡二元;城乡一体化; 民居“生存”环境

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重要意义

首先,民居环境一体化发展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追寻的目标。中国古代就一直追寻“虽由人做,宛如天开”的意境,“天人合一”,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中华民族一直追寻的目标。其次,传承和发展文化精髓,实现人与民居环境和谐统一的需要。第三,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下,城乡发展不仅要展现物质、精神方面全方位的享受,更要去尊重千年来积淀的民族文化,传承并发展文化,在民居环境中展现民族文化、时代特征,实现发展与传承的和谐统一。

2 城乡二元与民居环境和城乡一体与民居环境的对比

2.1 城乡二元体制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城市作为一个大型的民居聚居群落,高楼式公寓住宅是其最基本的民居存在模式,由此而产生的民居环境主要包括小区、商业街、广场、花园等基本构成要素。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为城市民居环境的改善和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城市民居环境的丰富和改善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农村是对新信息反映和接受较缓慢的小型民居群落,也是保持人类民居环境最原始的聚居地,其“生存”环境以原始的村庄、田地、宅院等为构成要素。二元体制的划分,使城市和农村产生了不同的民居环境,对民居构成形式、民居设计思想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城乡一体化与民居环境的联系

实现人与民居环境的协调,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使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原有的民居环境被城市居住环境代替,将原有的民居环境完全颠覆,割断了民居文化传承的脉搏,将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民居环境改建中,民居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以保护中华民族积淀千年的民居文化和传统。

2.3 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与区别

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但不管哪个阶段,“和”理念都是城乡民居“生存”环境的核心思想,为民居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内环境氛围。二元体制的存在,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丰富了我国民居的构成形式。在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民居环境的改建必然会对原有的环境形成冲击。这就要求城市和农村在一体化过程中,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前提下,进而改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境况,为农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良好的外环境氛围。

3 城乡体制变化下民居环境与其它方面关系的变化

3.1 民居环境与内环境关系的变化

3.1.1 民居环境与人的关系的变化。人存在于环境中,环境的变化也体现人的印迹。民居环境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随着城乡一体的深入,民居环境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符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还深深烙上时代的印迹。

3.1.2 民居环境与空间关系的变化。城乡二元与城乡一体的根本区别在于现有的空间环境利用方式,因此,研究民居环境实质是对民居空间环境的研究。城乡体制的演变,对乡村民居“生存”环境产生巨大影响,在改建民居环境的时候,必须注意空间形态和结构的组织形式的传承和革新。

3.2 民居环境与外环境关系的变化

这里主要是指民居环境与整体环境关系的变化。 整体环境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是民居“生存”环境的综合体现,它包括了民居环境建设的政策、理念,也包含了它与人、周边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社会变革更加快速,民居“生存”环境如何适应整体发展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但是,有些主题是确定的,给与“人”这个主体以准确的定位,民居环境充分体现的人性,处理好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环境改建所遵守的主轴,是不容再次忽视的。

4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民居环境变迁的方向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民居“生存”环境建设的新主题。我国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发展的新阶段,这为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为乡村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善树立了一个全新理念。如上所述,城乡民居环境是特定环境的产物,片面地追求乡村与城市的统一,只能给具有独特人文气息的乡村民居“生存”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要注重民居环境优秀传统的保存,为民居“生存”环境的改建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第3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城市与乡村拥有诸多方面的互补性和共生性,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社会流动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打破城乡之间的经济割裂,促进城乡间社会流动,是解放经济潜力,发展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可靠路径。

二、长三角地区社会流动的特点

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的地位、位置的变化,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变化和地理空间结构中的位置变化。社会学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高低的变化。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尤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农村经济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也较为发达,更需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来打破城乡之间的隔阂。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重要的流动人口集聚区,流动人口规模庞大,且多以外来省市人口流入为主。统筹长三角地区城乡人口发展,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能够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的进一步飞跃。

三、社会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城乡间的良性流动为长三角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现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产业集群日趋国际化,城市化以及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需要众多劳动力和人才支持,这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吸引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主要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上海和苏州成为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近年来,各城市不断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苏南模式、浙江模式,都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成功典范。发展至今,我国长三角地区的面积只占全国2%,人口占全国10%,但是GDP却占全国的21%,社会流动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第二,社会流动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广大农村地区的众多劳动力对城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获得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甚至成为精英人才,更积极地投身于城乡建设之中,在为城市做贡献的同时,必然也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消除了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使得农村地区也得以享受到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丰厚成果。

第三,同时也要看到旧体制的局限造成的社会流动的滞后性及其不利影响。户口对中国的社会流动具有重大的制约作用。中国的户籍制度一直无法顺利进行改革的最大的根源在于附加在户口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而国外城乡之间没有户口限制,也源于覆盖在他们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健全。其次社会流动给城市地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在人口管理、环境卫生、居住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加重了城市负担。如何能进行合理引导与有效管理,最限度程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带来的外部经济,是我们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对策建议

长三角地区城乡流动密切频繁,城市区域内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互利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仍存在不少区域差别、城乡差别,需要进一步修正完善。

(一)户籍制度改革

我国的户籍制度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物。从本质上来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中,把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了城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必须要改。目前全国许多地方都已近对户籍制度做了调整,但是这种改变还没有获得国家层面的推广,对全局影响不大。户籍改革的思路目前有两种,第一种是先把户籍制度涉及到的教育、社保等问题解决了,实现城乡同步,然后在顺水推舟实施户籍改革。另一种思路是先完成户籍改革,给其他方面的工作以法律依据[3]。

(二)农业产业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仅要求人口的社会流动,城市地区的资金、科技、人才流动进入农村地区也是重要方面。城市接收劳动力有限,如何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优势应是考虑的重点。依托长三角城市地区发达的经济条件,多向农村地区流动各类资本支持,如增加农用机械、发展农业科技、建立农产品加工区、旅游观光农业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走农业地区城镇化路径。

第4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现阶段,我国正致力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目标,其实质在于增进国民的社会幸福感,确保其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体育作为人们重要的社会活动方式,在提高健康水平、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在发展理念上能够与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势达成有机的一致性,同时,在构建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推动农村全民健身运动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该研究迎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流形势,以“增进健康、促进和谐、提升幸福感”为主线,以新常态发展理论为导向,对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对相关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这对于引领与开创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新局面,尤其是推动农村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2)该研究在改善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提高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覆盖程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体育资源的共享平台,丰富广大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等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引导、规范、督促与保障作用。(3)该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性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通过建立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促进城乡公共体育多元化发展模式的构建与完善,来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体育文化氛围,用以激发广大城乡居民对于体育健身运动的自主参与意识,满足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创建健康和谐的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环境。

2新常态下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途径

新常态理论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着协调、均衡以及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体育作为经济基础保障下的社会活动方式,在经济发展迎来全新布局的发展背景下,其发展取向也应随之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辽宁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发展基地,同时,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省份。相对于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而言,在新常态背景下,其构建途径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选择。

2.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确保评价体系的监督、促进与修正作用的持久发挥

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性工程,其发展形态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城乡居民体育健身需求的提升而不断调整与创新。因此,对于该发展体系的评价,既不能循规蹈矩,有不可出现阶段性的“冷”与“热”的交替现象。应始终保持一个平稳、持久以及不断更新的发展状态。因此,对于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来讲,必须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完善自身的组织结构与评价手段,来实现对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内部结构因子的不断刺激,用以保持发展模式的活跃程度,确保评价体系的监督、促进、规范、引导以及修正等重要功能的有效发挥,进而为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建立与完善提供保障。

2.2调整发展布局,将发展的关注点置于对乡村体育的激活与推动

长期以来,辽宁省的竞技运动水平始终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但是,从体育发展的整体性效果来讲,群众性体育运动所呈现出的发展弱势,是其最为显现的软肋。尤其是农村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更是其整体发展构架中“短板”。现阶段,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对体育发展战略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推动群众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与竞技体育并重的发展目标。在此发展背景下,结合辽宁省整体性体育发展的现状,应对发展布局做出必要的调整,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扶持与推动。为了确保这一战略调整的实际效果,构建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来实现对调整发展进程的全程检验与监督。这就要求应从基础设施建设评价、群体活动组织体系评价、活动效果评价、保障措施评价、可持续发展条件评价等方面为基点,构建起凸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用以实现对农村体育的全面激活与推动。

2.3发挥体育大省的资源优势,推动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

第5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61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教育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既有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原因,也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所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发展起点与过程不公平致使发展结果不公平,最终导致城乡教育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1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城市与乡村实现结合,互为依靠互为补充,达到城乡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协调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它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城乡教育一体化则是伴随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发展,有利于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

1.1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体现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抢抓当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体现

城镇化建设就是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城镇居民。其中就包括积极推进农村公用事业的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村孩子也享受优质的教育,从而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人成长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和社会和谐的基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发展,让人们从小感受到社会公平,建立起通过努力就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心,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中国梦。

2 当前我国教育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基础设施投入不平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职业教育资源贫乏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2.1 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大

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居住较分散,学校分布不均衡。村小与直属校、中心校,远郊学校与近郊学校,同一个乡的校与校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异。村一级的学校多数比较简陋,连教学的基础设施都不完善,更不要说其它的设施。在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下,往往是“胖者越胖、瘦者越瘦”,教育主管部门大力扶持重点学校,相反忽视了农村教学条件。

2.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严重缺失

教育的弱势群体主要是贫困学生、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但当前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政策和措施的保障力度不够,这已成为当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不可回避的问题。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着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爱护等问题,在心理、教育、家庭监护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留守儿童的处境令人担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城乡教育差距和不公平的集中体现,严重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2.3 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不协调发展

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教育的重心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学校数量相对较少,特别是应对向外输出的劳动力的培训几乎没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教育培训资源匮乏相矛盾。因而,在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发展有竞争优势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相当重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3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对策

3.1 深化城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财政投入规划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人由“以乡镇为主”改为“以县为主”。同时对基础教育投入主体进行调整,统一由市级安排经费投入。统筹安排中小学的建设经费,确保教师工资的足额发放,实现城乡教育投入均衡发展。

3.2 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教育资源在我国还处于紧缺的状态,除了加大教育投入外,还需要在整合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一方面让市区的教师到县城、县城到乡镇、乡镇到村进行交流任教,农村教师到城镇、市区学校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开展联校教研,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在教学与教研上资源共享,教师之间共同交流经验。利用城镇学校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帮助和指导农村学校开展实践,使农村学生也能长期接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学。目前农村的村一级学校生源数量急剧下降,乡镇的中心校出现生源膨胀。在农村地区必须加强村级学校的撤并,整合农村的教育资源,重点扶持乡镇的中小学建设,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应当加大校车投入力度,让农村学生安全方便上学。

3.3 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力度

财政投入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足够的财政投入也是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区县教育发展的公平均衡和一体化。同时明确各区县教育投入的硬性指标和考核标准,确保各区县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奖、贷、免、补、勤和绿色通道等各种形式的资助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力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对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关爱。

目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在教育改革进程中,要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探索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小林.城乡统筹:挑战与决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6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 休闲农业 生态园 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 S-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4-0019-01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背景,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的具有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一体”和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形态[1]。十报告指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生态园的发展作为搭建城乡发展之间的桥梁,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生态园定义为: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针对城乡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运用生态学和园林景观设计等知识建立的绿色走廊,并按照区域统筹、城乡一体的要求,构建市域城乡规划全覆盖的空间格局,集自然、人文、娱乐休闲、观光度假、停车住宿、采摘垂钓、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园林地带。

白云生态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聪明山脚下,占地80余亩,是邯郸市著名的集养殖、种植、休闲、住宿、餐饮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该园划分为蔬菜种植、家畜养殖、果品采摘、休闲垂钓等主要功能区,重点建设项目还有智能日光温室、生态餐厅、休闲亭台、旅游度假村及相应的配套设施,是一个集游览、居住、学习、观光、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

虽然白云生态园建设模式取得较好的成效,但是华北地区很多城市发展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受人为或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市绿化面积有限,植物观赏期较集中,无法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以绿色自然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因此,建设有多种功能的生态园绿色走廊,创造多样化的绿色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的发展。旨在绿化美化和改善环境功能并提高农业高效功能[2]的生态园发展势头很好,在农业发展和城乡旅游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赋予了显著的中国特色[3]。但总体来讲,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生态园发展规模很小,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以自然修复为原则并为人们提供游憩环境的生态系统;生态园内产业规模单一,未能系统地对生态园进行专项配套规划,无法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文化特色;未与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高效衔接,导致生态园后期产业升级时问题重重。现从园林景观方面就生态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配套设施不到位 规划设计破碎化

发展休闲农业,创建生态园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农民品味,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因此涉及到生态园建设的相关问题,各部门之间应积极配合;在规划设计中要有总体规划思路,对生态园功能分区和主要建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采取“政府指导、各部门配合、市场化运作、商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以生态农业、文明旅游、绿色餐饮、文化旅馆、科普教育为实体,根据当地的自然景观条件进行地势、水体设计和空间上功能分区,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绿色能源,突出资源综合利用,使产、学、研、游、居相结合,建立具有当代特色的现代农业多功能生态园。

二、对各年龄段使用人群定位模糊

由于人们厌倦了城市之中的快节奏生活,很多人利用节假日观光旅游,体验美丽大自然赋予生命的价值。在这里他们可以采摘体会丰收的乐趣;可以垂钓品味悠闲的生活;可以踏青寻找大自然的空灵……生态园的建设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如为儿童建立科普教育,提高儿童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年轻人可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针对其独有的乡野情怀,建立户外休闲、果品采摘等特定区域,缓解压力,由感官初级体验上升到高级体验,再到浑然融合的终极体验[4],层层递进,流连忘返;老年人由于长期在“水泥立方体”中生活,加上城市污染雾霾天气的影响,久而久之,导致心理和生理出现问题。生态园在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如为其设计步行、坐息空间、交流空间和养生保健疗养空间,在植物造景和色彩搭配上要满足安全性、可识别性等原则,改善在长期居住封闭城市中造成的情绪失落、焦虑恐惧。总之,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立适宜的活动空间或建立几个园中之园是很有必要的。

三、缺乏地方特色 文化承载力弱

近几年来,很多地区都在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十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白云生态园依托广府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有的赵国文化,凝炼成“志成通天”的企业文化;邯郸市邯山区在建的“第一高科技生态休闲园区”,以赵国廉颇蔺相如“将相和”文化为依托,修建主题公园、廉颇祠和雕像等,在体现其主题文化的同时,弘扬古城邯郸悠久的历史文化,实现了生态园多功能兼顾。生态园有了文化承载力和创意特色,表现的主题也就显得鲜活了。

生态园作为陶冶情操、拥抱自然、保健疗养、消除疲劳的景观长廊,兼具多种功能。在其规划设计中应注意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功能模式多样化、管理维护明确化、选址建设科学化、产品服务人性化”的宗旨实现生态园绿色健康发展。

四、结语

邯、石等城市PM2.5已使其空气环境质量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生态园的建设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营造多样化绿色空间,增强了人们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意识,同时对缓解节假日旅游景点游客压力和交通压力有重要意义。生态园会成为人们旅游、度假、娱乐休闲的理想之地。

参考文献

[1]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M].东南学术,2001(2):72-78.

[2]平,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M].青海农林科技,2001(4):19-21.

第7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苏南模式;土地集约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007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市和农村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2017年的《社会蓝皮书》暨中国社会形势报告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表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7%,A计在2020年将超过60%,但是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乡村人口向城镇大规模集中的时期已经过去。城镇化的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增长幅度已经大大减弱。而未来中国城镇化会实行什么样的形式,需要观察和研究。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乡村生活的复兴,是未来发展新型城镇化的一大趋势,新型城镇化并不意味着农民都栖身于城市,而是让生活在乡村的人达到城镇的生活品质,同时还能享受乡村的美好环境。

1.2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苏南地区是我国城乡一体化模式的发源地,而无锡作为是“苏南模式”的核心区域,研究“苏南模式”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其不断转型创新的演变过程,对于我国当代城市化路径的研究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环境下,无锡市已进入“城市提质、内涵发展;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发展转型新阶段。《无锡市“十三五”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报告中提出,推进形成无锡市“一体两翼、一轴两带”、市区“一主双群、两带三心”的空间架构,加速实施区域融合策略、城乡一体化策略、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安全保障策略,同步开展七大城乡空间布局优化行动。

2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2.1城乡一体化在无锡的历史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位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即苏南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从而形成了“乡镇企业发展带动”的城乡一体化的方式和路径,即所谓的“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的本质是以乡镇企业为基础的城乡产业协调互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模式,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方法,以达到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生产的目的。这一模式也激发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和服务社会化的发展,也促使了苏南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凭借持续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在2007年,苏南地区就已先后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水平。

尽管无锡市通过“苏南模式”中的“三个集中”方针(即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小城镇集中)的实施、“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约化、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方式、坚持农工结合、统分结合、产销结合的运行轨制、和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农业投入制度,确实实现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但不可避免的是,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当地的乡镇企业规模较小,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很难实现;另一方面,由于不能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企业的商品质量很难保证,同时也会造成当地的环境污染,特别是2007年的无锡蓝藻事件的发生,才使得无锡工业发展对环境破坏的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2.2无锡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耕地后备资源紧张,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待提高

截至2016年,无锡市域土地开发强度已超过326%,是江苏省内最高,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为51088万元/公顷。而世界上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新加坡,虽然早在2008年达到了25%土地开发强度水平,但其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产出高达363万美元/公顷。可见,无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上升的余地。

同时,无锡市耕地后备资源十分紧张,有着较高的土地开发强度,而国际上对区域开发强度的警戒线是30%,使得无锡市必须走存量用地开发的城市更新之路,节约土地开发已势在必行。

2.2.2城乡发展存在区域性不协调

无锡市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在产业发展方面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以锡澄沿路产业带为例,惠山新城计划发展新兴产业园区,主要发展锡澄联动的现代化战略中心,而江阴将南部六镇发展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两地产业无法形成一体化互动;而对于环太湖产业带,宜兴计划打造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低碳生态经济带。但由于行政区的阻碍,环太湖产业带没有和市区形成直接的高速连接,使得无锡与宜兴环太湖产业的共同发展成为空谈。

2.2.3节能减排面临较大压力

通过多年的不懈整治和努力,无锡地区在环境基

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无锡市域内太湖水域总体水质已经有所改善;市区新增绿化面积自2016年已达200万平方米,湿地修复面积4500亩;完成100个乡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理示例。但同时,因为无区域的工业基础大,所以节能减排压力依旧较大。目前全市危险废物焚烧能力缺口较大,畜禽养殖量小、分散、点多,其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形势依然严峻。

3无锡市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通过对无锡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可以看出,无锡地区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是以,在研究完善o锡城乡一体化实现路径时,要充分联系当地的实际水平和发展近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从而进一步推进、优化无锡市城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3.1乡村城镇化

在无锡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主要的特点就是乡村城镇化,而无锡城乡一体化的成功之处则是以小城镇为建设重点的乡村城镇化发展。无锡的乡村城镇化应以发展小城镇为主要方法,加速发展小城镇,从而促进和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小城镇,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小城镇居住、就业,施展小城镇的聚集人口、经济效应,从而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起重大意义。无锡应持续注重小城镇规划建设,确保每个乡镇都有正确规划,着重关注重点小城镇的规划,确保了城乡一体化的科学规范及可持续发展。

3.2融入长江三角洲,打造无锡都市区

在201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出台之后,长三角地区城市群有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群的机会。而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的中心位置,更要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的速度。在社保、医疗、公共交通等政策方面,要积极做好与其他城市的对接与融合工作。

同时也要着重打造无锡都市区。通过完成以无锡为主,江阴宜兴为辅,其他小城镇共同组成的无锡都市区,扩大无锡都市区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推动锡澄一体化、锡宜一体化进程。

3.3加快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截至到目前为止,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无锡已经建成国家生态城市群。在接下来,无锡应加大建设国家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的力度,从而形成国家生态城市、乡镇、村庄统一系列的生态结构,并完成各区域主体功能规划。在低碳城市方面,持续推进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的建设脚步。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要积极主动使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的信息技术,完成城市资源的配置优化配置,及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推进传统城市一体化途径和现代信息技术的统筹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兴萍.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7.

[2]聂磊.苏北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路径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6,(6).

第8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把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既要统筹规划全县的产业布局,又要突出城乡各自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把农民的持续增收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规模成片”的要求,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特色产业支撑作用,建设产业基地,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围绕特色产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切实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适应市场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扶持开发农家乐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把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基础设施落后是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重要原因,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的延伸。下大力气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桥梁、供电、饮水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加大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把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作为基础工程

为确保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必须规划先行,以科学完善的规划为指导,减少村镇建设的盲目性、随意性,提升建设水平,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立足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进农村城镇化,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整建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发展带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高水平地科学谋划农村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等布局和实现途径。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利用新一轮土地总体规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盘活村庄建设用地,尽可能将村庄建设的留用地留出来、调整好。

第9篇: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范文

一、指导思想

围绕城乡统筹推进年活动,弘扬大包干精神,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农村新一轮改革创新为动力,突出规划引领,坚持“四个集中”,加快“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逐步实现全市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化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1年全市计划建设新型农村集中居住区1000个,建设规模162655户,2671万平方米,总投资212.8亿元。其中:新建305个,建设规模43314户,644万平方米;在建382个,建设规模82987户,1518万平方米;已建成仍需配套的313个,36354户,509万平方米。

三、工作重点

1、突出规划引领。编制集中居住区规划是搞好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强配套原则,依据《滁州市村庄规划技术导则(试行)》,科学确定集中居住区的规划范围、建设规模、功能设置和基础设施配套,在此基础上编制好建设规划。市交通、建设、商务、金融、电力、电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要依据市域镇村体系规划,抓紧编制农村交通、电力、通讯、供排水、商业网点、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文化体育设施布点规划,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各县(市、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规划编制要加强指导管理,严格审核把关,以规划引导集中居住区建设健康发展。

2、坚持高标准建设。一是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方式和实施主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一般采取两种方式:(1)委托代建,由农户委托镇(乡)专门机构集中代建,镇(乡)依法选定有资质的施工、监理单位承建;(2)统管自建,由镇(乡)统一规划设计,提供统一的施工图,农户按图自建,镇(乡)负责施工管理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造价、安全施工、竣工验收等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二是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要按照城市居住小区的标准,配套完善污水垃圾处理、供水、供电、电视、通讯、农贸市场、商业网点等基础设施及居民广场等健身休闲设施。三是加强公共服务配套,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公交等要向农村集中居住区延伸,逐步将公交招手站、学校、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图书室等服务设施配置到位。

3、加强集中居住区管理。集中居住区应参照城市社区的管理办法,创新集中居住区社区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对社区物业、环境卫生、户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管理,为集中居住区住户提供清洁、优美、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要通过各种途径、多种措施、不同载体,强化对小区居民的文明教育,提高社区农民文明素质。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实施“千村计划”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千村计划”建设工作。要层层建立组织指挥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全力推进“千村计划”落到实处。同时要抓好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千村计划”实施。除了市级13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外,各县(市、区)要重点抓好10个以上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每个镇(乡)抓好1-2个示范集中居住区建设。

2、政策保障。要制定奖励扶持政策、公共设施投入管理政策、规范入驻政策等,鼓励引导广大农民积极支持参与新型集中居住区建设。(1)在投入方面,可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采取政府补一点,部门支农项目配套一点,区内农贸市场、经营性用房市场化运作收入补贴一点,解决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投入问题。(2)税费征收方面,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的房屋、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免征各项税费。(3)建设用地方面,可允许农民建新拆旧,在不占用耕地、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用地调换。(4)对集中居住区建设要建立严格的入户审查、公示、监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