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比较有名的农产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德国:热香肠和牛肉卷
提起德国美食,不能不提德国香肠,德国人喜欢肉食,尤其喜欢吃香肠。他们制作的香肠有1500种以上,许多种类风行世界,比如以地名命名的“黑森林火腿”,它可以切得像纸一样薄,味道奇香无比。德国的国菜就是在酸卷心菜上铺满各式香肠,有时用一整只猪后腿代替香肠和火腿,飘香四溢。冬季里来上这么一道热气腾腾的菜肴,身体立刻暖和起来。德国香肠的主要原料很丰富,有猪肉、牛肉、培根、牛奶和洋葱末,甚至猪和牛的内脏、舌头等。另外,还要加入很多的盐、胡椒及豆蔻等香料。吃法也多种多样,如布鲁特香肠可以生吃,法兰克福香肠是水煮的代表,又如纽伦堡香肠、图林根香肠则多是烤的。另外像口味较重、经过风干后专为搭配啤酒食用的啤酒香肠,咸而硬,十分劲道,搭配啤酒让人大呼过瘾。
除此以外,德国的面包也非常有特点,很有咬劲,只有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据说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的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牛肉卷也是冬季的当家菜,它是德国南方传统的家乡菜,是将上选大块的牛肉切成片和培根、洋葱、酸黄瓜与香料一起夹进面包,然后用大火煎过,再淋上红酒汁,搭配紫高丽与马铃薯,是德国人冬季最爱的美味之一。
捷克:洋水饺和炖牛肉
外国人也有水饺。比如捷克有一种很有名的菜肴,就是面皮包肉馅的洋水饺。不过它们可不是配咱们的老陈醋,而是配上东欧人特爱的酸白菜及蘸酱,相当美味。捷克人本来就喜欢肉类,饮食中水果蔬菜的分量占得很少,冬天里更要靠肉类来保存体力。捷克最有名的美食之一就是炖牛肉,这种炖牛肉的方法据说很复杂,将牛里脊在特殊酱汁中炖到软烂,这一过程要按照时间添20多种不同的调味料,然后再慢慢炖,整个制作过程要大约4个小时,吃的时候再浇上酸奶油和蓝莓酱,这道美味既补充体力、增加热量,还富含多种营养。
意大利:妈妈的味道
意大利的美食是兼具了自然与艺术的美食。意大利人烹调食物的热情,从来都不亚于他们对于足球、服装以及汽车的关注。他们把葡萄酒与面包、橄榄并列为餐桌上的三要素。意大利大多数的母亲,会在周日做手擀的意大利面及调味酱,并留待冬天享用。意大利菜之所以有“妈妈的味道”,是因为他们以自己庭院栽种的青菜、养的鸡、捕获的猎物,再加上母亲的爱所烹煮出的人间美食。
意大利盛产奶酪,吃的菜品中几乎都少不了它,冬天就更是显出它的功能,补充热量和能量。奶酪不仅可以擦成碎屑,作为意式面食、汤及其他菜肴的调味品,还能制成精美的甜食。据说世界杯时意大利队的随行装备中就有最地道的意大利奶酪。
新西兰:鲜美羔羊肉
新西兰人非常热衷于他们的食物,温和的气候使这里拥有各式各样富有变化的食品,多种水果和蔬菜都能在此生长繁衍。而以农产品为主的经济国度意味着盛产牛肉、羊肉、猪肉与鸡肉等肉类,除此之外,新西兰的海鲜非常多:大鳟鱼、蚝、牡蛎、扇贝、银鱼、小龙虾和蓝鳕鱼,渔民现捉现做,天然美味。
新西兰盛产绵羊,羔羊肉味道鲜美,以烤羔羊肉或羔羊排最有名,肉嫩且鲜美,完全没有羊膻味,配料有点辣,香味扑鼻。一到冬天,新西兰人的晚餐总会以烤羊扒和牛扒为主。据说新西兰的羊和牛总数比人口还多,牛肉和羊肉的质量也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这里的牛羊肉,肉质紧实但不难嚼、且细腻。羔羊肉因为味道较清淡,十分受当地人的喜爱。羊肉还常以香草腌渍,再炭烤或嫩煎,佐以酱汁,搭配芋泥或薯条,风味独特。
瑞典:风味肉丸
瑞典名菜肴有许多种,比较有名的有瑞典肉丸子。这是他们在冬季最常食用的食物了。瑞典肉丸大概是海盗时代就有的古老食品,本来在欧洲不过是稍有薄名;后来在“邦德先生”的“007系列电影”里,它被演绎成著名的瑞典肉丸,用以对付敌人的恶狗,但凡恶狗吃到瑞典肉丸,就会一声不吭,瑞典肉丸从此声名大噪。它的做法是先将面包用牛奶泡软,洋葱去皮洗净,切成碎末,加黄油炒好待用,将牛肉剁成泥,放入盆里,加炒好的洋葱、鸡蛋、面包、盐、辣椒面、豆蔻面用力搅匀,直到成为糊状为止。再挤成丸子,下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放在锅里加适量牛肉汤、酸奶油调好口味,用文火煨熟,再配上土豆泥或其他素菜。特点是口味香浓,酥脆。
瑞士:芝士火锅
瑞士有着素裹银装的阿尔卑斯山,风景如画的日内瓦湖,还有闻名遐迩的钟表业和首屈一指的制药业,当然,不能少了久负盛名的瑞士美食。芝士之于瑞士大餐就如酱料之于中式菜肴,虽然品种口味千变万化,可是只要筵席上少了几款,就会让宾客食之无味。
瑞士极富盛名的传统菜式芝士火锅就是由芝士加上白葡萄酒特制而成的。制作时使用陶质平底浅边盆,用白葡萄酒将两种擦成碎末的硬干酪在火上煮化成糊状,加水淀粉和“饭后樱桃酒”继续煮,最后放进一些新磨的胡椒面和豆蔻。上桌时把盆架在一个酒精灯上,配上切成四五厘米长方的硬面包块。吃时客人用长叉子叉起面包块蘸着趁热吃。瑞士芝士火锅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意大利的途中,有一天在阿尔卑斯山附近迷失了方向,冻僵在路上,被一位住在附近小镇上的农夫救回家。醒来后,马可・波罗非常想吃一顿他在中国所见到的热气腾腾的火锅,就向农夫描绘了中国火锅的样子。好心的农夫答应了他,但是他家里却只有一瓶白酒、一块奶酪和几片面包,聪明的马可・波罗在失望之余,发明了他的瑞士芝士火锅。
韩国人:参鸡汤和酱汤泡饭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所谓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谓名牌就是信誉卓著的知名品牌或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强势品牌;名牌战略是指个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政府及社会各界围绕名牌发展而进行的带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谋划设计及其实施活动[2]。农业旅游名牌战略是指个人、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政府及社会各界围绕农业旅游名牌发展而进行的带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谋划设计及其实施活动。
1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重要意义
1.1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业旅游的转型升级
发展农业旅游是农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它可以有效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等关联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旅游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地方公用基础设施的改造,投资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以及其它服务业的繁荣,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的现代农业、社会公共实施建设,促使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化。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国内农业旅游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与数量兼顾的方向发展,农业旅游市场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名牌的竞争。名牌是高质量、美形象的代名词,当旅游地、企业或产品成为名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旅游者就会乐意反复消费及不断宣传,这样名牌实力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整个农业旅游产业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转型升级。
1.2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世界各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趋势,例如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日益紧密结合;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等等。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实施,对于上述趋势具有加速或促进作用。
(1)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促进农业与其它产业的广泛结合。农业旅游的发展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过程和结果,而旅游业关联产业众多,涉及工业、交通、建筑、餐饮、住宿、商贸、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许多行业和部门。既然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农业旅游的转型升级,当然也就能够通过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广泛合作而更好地发展。
(2)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能够推动农业标准化、信息化的发展。创立农业名牌、农业旅游名牌的核心基础在于农产品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而提高农产品和旅游服务的质量及其稳定性的关键是实现农业生产和旅游服务的标准化、信息化。因为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生产周期长、地域分布广,因而质量容易发生波动、信息难以及时全面准确的收集和传输;农业旅游服务,一方面必须依托农业资源、产品及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又与服务提供者的素质、能力密切相关,也需要实行严格的质量、技术标准,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进行广泛持久和明确针对性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因此,创立和发展现代农业旅游名牌,必须象工业那样制定严格、完善的质量、技术标准,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同时通过信息化建设掌握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并开展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和其他管理工作,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标准化基础上提供特色鲜明的个性化服务。
1.3扩大农业品牌和旅游品牌的发展空间
旅游名牌除了具有聚合效应、衍生效应、带动效应外,还具有磁场、宣传、放大等效应,是强化旅游产品差异化的有力手段,旅游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竞争优势和获利能力就越强。由于湖南农业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通过强化名牌个性来体现旅游产品差异、凸现竞争优势的空间是很大的。一旦拥有强势品牌,旅游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就会大大提高,赢得市场的竞争优势就会大增。另外,优秀品牌不仅能带来强大的增值功能,而且本身也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塑造出强势旅游品牌,才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在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有力推动我省农业旅游的发展和繁荣,从而又为农业品牌、旅游品牌的继续发展创造出更大空间。
2湖南农业旅游名牌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1面临的发展机遇
(1)区域旅游合作不断深化,为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提供了广阔发展前景。近年来国内区域旅游合作蓬勃发展,大大拓展了湖南旅游业发展空间。“9+2”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区域旅游整合营销时代的到来。随着武广高铁的开通及其他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湖南省和中部省份还加强了在旅游诸多领域的合作,华中旅游合作区,湘鄂边旅游协作区也取得了实质进展。湖南省的长株潭、湘西、湘南地区等地旅游合作也正在逐渐发展。这些区域网络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湖南旅游业发展,同时给湖南农业旅游品牌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农业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湖南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品种资源丰富,为农产品名牌化经营提供了庞大的产品资源库。名牌形成的基础是差异化,特种资源很多,这是创造名牌化差异和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天赋资源。湖南素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农产品品类十分丰富。粮食、油料、棉花、牲猪等主要农产品享誉全国。湖南还是有名的茶乡、桔乡、蚕乡、禽畜产品和水产品之乡。对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非常有利的另一个因素是,全省农业产业化组织结构逐步优化,组织内部利益分配关系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效益提高,为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首先,农业产业化极大地扩大了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从产品数量上保证了供应。其次,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产品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的不断健全完善,这些标准的实施使农产品的质量有了越来越可靠的保证。再次,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名牌战略的效益功能,有利于推动市场体系的发育,从而为名牌战略各项功能的全面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十分有利于农业旅游名牌的发展。
(3)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开展,给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成长提供了强大助力。①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农业旅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山水、人文、农业资源,把提供观赏、休闲、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结合起来,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逐步形成产供销、旅工贸一条龙的经营体系,建立星级休闲农庄,创造新农村建设的靓点[3]。②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农产品特色生产基地发展,为农业旅游提供强大吸引物。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特色化的稳定的生产基地,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生产基地建成后,既是农业生产设施,又是旅游吸引物,成为吸引城市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农业旅游企业可以其为基础,与一、二、三产业经营相结合,发展规模化的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业以及餐饮、住宿、交通、农产品流通等第三产业,创立和发展旅游名牌。③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和谐发展,为农业旅游名牌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许多地方的实践表明,新农村建设中开展“一帮一”联村、带村活动,开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事业建设,吸纳和培训农村劳动力进企业就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整治建设,共同建设农村新社区;通过文化设施共享、文化活动联欢等等形式,共育文明乡风,这些都为农业旅游名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2面临的主要挑战
(1)名牌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想束缚和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制约,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名牌经营”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创名牌、扶名牌的措施不力,名牌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农业旅游名牌缺乏有效保护,不注重商标的国内外注册,导致一些商标遭抢注事件屡屡发生。例如,“橘子洲”、“桃花源”、“浏阳河”、“滴水洞”、“君山”、“大围山”等许多农业旅游著名景点景区商标均遭外省抢注,我省无形资产损失惨重,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业旅游名牌的深入发展[4]。
(2)国内竞争加剧。湖南农业旅游虽然具有资源、品种丰富的优势,但是由于其地理位置正好处于几个大的旅游区域之间,所以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区近年来旅游发展势头一直不减。吸引了很多港、澳旅游者。此外,国内还存在几个势力强劲的竞争对手,比如广东、云南、四川等。而且近年来,一些新兴旅游省份开始崛起,比如湖北、江西等,分流了不少游客。重庆、广西、贵州的农业旅游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增强,也对我省形成了较大压力。
(3)缺少长效融资渠道。我省旅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由开始的旅游环境,悄然变为现在的进一步开发的资金缺口。当前的旅游业竞争已经从当初的旅游环境的竞争发展到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开发融资、管理体制等综合素质的竞争。湖南省尤以开发融资为短。全省缺少一种农业旅游开发的长效融资机制。当前,很多地方都大力引进民营资本,进行合作式开发。湖南也着力进行尝试。但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仍然比较困难。从整体上说,湖南农业旅游开发融资缺少系统机制,在融资环境建设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旅游专业人才匮乏。旅游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旅游人才的竞争。目前,旅游从业人员中,精通旅游业务、懂得市场营销、熟悉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的人员不多,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湖南农业旅游在最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缺乏人才发展的相应环境,难以吸引外来人才和留住本地人才,而且本省大量旅游人才流入其他旅游发达省区,导致省内旅游业员工整体素质提高较慢,现有旅游人力资源远不能满足需要。人才的缺乏将限制湖南农业旅游产业的充分发展。
3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载体开发的主要模式
根据对国内外农业旅游发展情况的调查了解,参考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把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载体开发的主要模式划分为田园型、乡村型、科技型、农贸型四种。
3.1田园型开发模式
田园型开发模式即利用自然或人工营造的乡村环境空间,向游客提供逗留的场所,并着力打造相关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展现独特的品牌个性,吸引游客前来消费。这种模式具体又可分为农业园区型和休养度假型两种形式。农业园区型模式按照园区规划和经营管理思想,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将农业园区划为服务区、景观区、农业生产区、农产品消费区、旅游休闲娱乐区等部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农业园区,面积视其性质和功能而定。如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浏阳现代农业园“、长沙花卉大世界”等已经产生了较大影响。休养度假型模式除了高标准的住宿、餐饮和康体设施外,还特别注重刻意塑造一种浓郁的乡村气氛,娱乐设施也多以乡村背景为主题。湖南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张家界、南岳衡山、岣嵝峰、天鹅山等国家森林公园环境幽静,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利用其优质的生态环境建立森林度假村、竹海度假村,开展“森林浴”避暑、度假、健康疗养、科学考察等活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沙、衡阳、湘潭等大中城市的郊区,则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建立配套的休闲娱乐设施。如长沙市的山鹰潭度假村、千龙湖度假村,衡阳市的清泉度假村等即是比较有影响的农业旅游品牌。
3.2乡村开发型模式
乡村开发型模式即通过具有参与性的乡村生活形式及传统庆典和娱乐活动,实现城乡居民的广泛交流,并打造相关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展现独特的品牌个性,吸引更多游客。这种模式可分为“农家乐”型、租赁农园型和民俗风情型三种具体形式。“农家乐”型主要是以各农户为单元,以乡村民居和乡村活动场所为主要空间,以农户为接待主体,开办家庭餐馆、旅馆,开展旅游接待活动,营造游客能深入其中的生活空间,使其感受“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乐趣。具体可分为“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不同形式。可开展景观观赏、田间劳作、野味品尝、疗养健身等休闲活动,使游客消除疲劳、调节身心。如益阳市的“农家乐”,已开发出“花乡农家乐”、“湖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等著名品牌及一系列相关产品。据统计,早在2003年,仅益阳市赫山区花乡农家乐以养花为主的经营户,凭借其纯朴的民风,浓郁的乡情及极富神奇色彩的人文优势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各地的游客达24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人832万元,综合收人高达1580万元,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5]。
租赁农园型模式是以休闲、体验为目的,满足较高消费层次的一种类型。具体做法是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让游客参与一定量的农业生产,如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生产资料和技术人员由园区统一配备。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以休闲、体验为主,而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标。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土地提供者代管。租赁农园所生产的农产品一般只供租赁者自己享用或分赠亲朋好友。这使游客不仅能体验到农业劳动的乐趣,还能学会简单的农业技术。民俗风情型模式能够发挥地方文化、风俗的特长,利用传统庆典、节日和娱乐活动吸引都市人到农村来,使游客不仅能领略到农村的美丽田园风光,而且能体验、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增长见识。例如湘南、湘西山区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近乎原始而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古老完整的千年古村和淳朴、完整的民族习俗。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古朴的乡情民俗,构成一个个特色浓郁、带有极强文化与生态色彩的观光农业旅游基地,如荆坪古村[6,7]、高椅古村、上甘棠村等等。
3.3科技开发型模式
科技开发型模式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其构成系统包括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和科普示范的场所与品牌等。此模式包括农业科技型和教育农园型两种具体形式。农业科技型模式即建设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开展农业科技旅游,同时努力塑造园区品牌和农业科技旅游产品品牌。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区引进国内外种植业高新技术和品种,园区内多设立农业展览馆,划分为各具特色的多个区域,展示现代农业科技,成为融农业生产、农艺奇观、旅游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农艺园。这类农业科技园区在省外有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山东烟台农业科技博览园等。省内有隆平高科农业科技园、东江库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零陵柑桔示范场”等。目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的高新技术农业园,在200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农业旅游示范点中高新技术农业观光园占了近30%,高新技术农业园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日益明显[8]。
教育农园型模式是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教育的一种农业旅游经营形式及品牌开发形式。农园中的作物、动物、农具设备及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和耕作技术等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教育农园内可设置简单的农业展室,陈列反映当地种养殖业生产历史与现状的农畜产品或其图片、农具、介绍农业生产工艺技术的资料等,并可在农园内建立演示区,再现农业生产历史。这样可以增加游客对当地农业生产历史的了解,激发他们投身农业建设的热情。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是较具代表性的教育农园。例如南投县埔里镇的“台一生态教育农园”,距离日月潭只有半小时车程,但游客往往比到日月潭的还要多。因为这里专门打造了蝴蝶生态馆、生态养蜂场、“童话小木屋”等颇具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将生态教育与休闲度假、餐饮相结合,广受全台家长与小朋友的欢迎[9]。
3.4农贸开发型模式
农贸开发型(或称流通开发型)模式是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区域,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重点,借鉴商业经营模式,开发流通服务型农旅互动项目及其品牌。此模式包括农贸交易会型和农产品购物型两种具体形式。农贸交易会模式主要借助交易会的形式及其品牌,扩大农产品宣传,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为农业旅游提供了一个平台。以湖南“石门柑桔节”为例。石门县政府为推介石门柑橘,从2001年开始先后举办了九届柑橘节,打造了石门柑橘名牌和农业旅游名牌,成为石门农业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仅2003年第三届石门柑橘节期间举办的柑橘狂欢节活动,就吸引了近万名游客。期间,长沙、张家界、武汉三地组织的500辆自驾车构成的“柑橘狂欢快乐之旅”车队为整个活动增添了亮丽的风景[10,11]。
农产品购物型模式是一种休闲观光与购物相结合的旅游方式和品牌营销形式。其农产品提供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在果园地区公路两侧设直销摊、店,也可以让游客到旅游农区农产品加工厂直接购买,还可以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垂钓以享田园之乐。在专设的开放式农场里,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现场采摘喜爱的蔬菜、花卉、果品、禽蛋等农作物或农产品,按价付款。虽然价格一般略高于市场售价,但由于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旅游者的乐趣,享受亲自参与、劳动的体验,又能够采摘到最新鲜的果实,因此深受城市居民欢迎。如湖南省内的东江库区早熟柑桔园、零陵柑桔示范场、长沙市梅溪湖葡萄园、衡阳市珠晖区酃湖葡萄园等均开展了这类旅游活动。
4推进湖南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若干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我们认为,全省各级政府、有关企业及社会各界应该在制订、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过程中,重点在战略思路、发展规划、区域特色、营销创新、营造环境几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4.1明确总体思路
针对湖南农业旅游开发的优势和不利因素,湖南实施农业旅游名牌战略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正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抢抓机遇,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改进现有农业旅游产品结构,努力扩大同类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构建科学有效的营销组织、方法结构,不断提高湖南农业旅游名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4.2制定发展规划
要在强化规划意识、加强资源普查基础上,制定中长期规划。鉴于名牌战略具有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等特征,为了充实完善全省“十二.五”总体规划,有必要配套制定“湖南省‘十二.五’名牌战略规划”。在这一规划中,应将农业旅游名牌战略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湖南农业旅游名牌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因地制宜,将农业旅游与调整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紧密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拓宽农民的经济来源,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3突出区域特色
按照地理区域、经济、环境及民俗等因素,我省农业旅游可划分为长株潭经济发展区、环洞庭湖区、湘中南区和湘西山区等四大区域进行战略布局,以突出区域的不同特色,并区分发展重点[12,13]。
长株潭经济发展区农业旅游发展:一是融合大城市,重点发展以农业科技主题园和参与、体验性强的休闲景观群;二是结合优质水稻、优质茶叶、优质水产、优质花木产业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三是依托炎帝陵、韶山花明楼、大围山、岳麓山等景区,大力发展景区型农业旅游。
湘中南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重点打造丘陵生态农业旅游区,将湘南地区农业旅游园区打造成粤港澳后花园,建设好一批“山顶绿树葱茏,山腰果树环抱,山下四季花香”的生态优良的休闲山庄;二是依托南岳衡山、新宁莨山、宁远九嶷山、双牌阳明山、资兴东江湖、祁阳浯溪碑林等著名风景区,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三是以神农创耒、道县谷源为基础,大力发展农耕文化的农业旅游。
环洞庭湖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重点发展集疗养度假、采摘垂钓、水上运动等为一体的农渔风光、渔事劳作(如采珍珠等)、荷花观光生态园等;二是结合国家、省粮、棉、油基地,大力发展特色体验农业旅游;三是依托洞庭湖,发展湿地公园等集观光、保护等于一体的休闲基地。
湘西山区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是突出大湘西的自然景观,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区、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著名风景区,注重和大旅游相结合,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二是利用少数民族多的特色,大力发展和挖掘民俗风情,体验民俗文化。
4.4创新营销策划
农业旅游品牌的营销需要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经营户)的共同努力。
①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利用各方面条件充分展示休闲(旅游)地整体农业旅游品牌形象。例如,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进行广告促销;有计划地举办切合主题的节事活动,对区域农业旅游品牌进行集中推展,组织代表团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内外的旅游展销团、交易会,进行农业旅游品牌发展的交流,展示旅游地的农业旅游品牌形象,提高其知名度。
②加强旅游节会活动的策划。企业要积极开展农业旅游产品促销活动,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和配合目的地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名牌营销活动,促进区域农业旅游名牌的成长壮大。
③积极探索建立农业旅游名牌宣传促销的联动机制。政府可建立区域性的农业旅游名牌管理(推进)委员会,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引导行业协会的成立和运行,协调区域农业旅游的发展;在农业旅游名牌管理委员会的积极引导下,行业协会从维护成员利益,规范成员行为方面进行约定。区域性的农业旅游名牌管理委员会和农业旅游协会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农业旅游名牌的成长壮大。
4.5营造优良环境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优化名牌建设硬环境。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农业、旅游、交通、电力、卫生、通讯等许多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搞好综合协调。重点应放在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方面,尤其是要改善交通条件,以便于旅游者进出旅游目的地。这样做一方面便利了旅游者;另一方面改善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一举两得。
二是抓标准建设。政府应主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积极组织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技术、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体系研究工作,建立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标准体系,为企业创名牌提供技术标准服务,推动企业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尽快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不断提高名牌产品的技术标准水平。如衡东县、南岳区制定了《家庭旅馆定点管理试行办法》、《家庭旅馆设施设备标准》等,使农业旅游经营管理做到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14]。
三是进一步转变作风,优化实施名牌战略的软环境。加强市场秩序治理,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加大对名牌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名牌成长的市场环境。要充分运用《产品质量法》、《专利法》、《商标法》、《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范市场竞争、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名牌保护力度,鼓励自主创新。加强旅游企业名牌质量管理。
四是为名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财力保证。目前困扰名牌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资金不足,影响了旅游地农业旅游名牌的发展。政府对旅游地农业旅游名牌建设投入不足的原因在于没有经常性的投入来源。因此,政府可通过收取旅游税、建立旅游发展基金等方法增加旅游地农业旅游名牌建设的资金来源。
关键词:平原地区;高速公路;裂缝病害;处理措施
Abstract: Shunda highway is located in Hubei Province, Jingzhou City, north next to Xiang Jing expressway, South next to Jingzhou Yangtze River bridge, belonging to two ( even hot) Canton (state ) an expressway section, it is famous the soft foundation section of many hair in Hubei province. Shunda highway to build from 2005 since is open to traffic, the soft foundation section and other factors, many road cracks. As the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combined with years of the section of cracks processing experience, on the plains of soft roadbed cracks causes we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some more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Key words: plain area; expressway; cracks;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
一、软基路段裂缝病害成因
1.施工时把关不严,先天不足造成裂缝病害
高速公路项目在建设期间,由于施工工序把关不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建设质量,主要表现为:
1.1路基土方施工时,对土方质量要求不够高,清淤不到位,压实时强度不够或压实不均衡,导致后期出现不规则沉降,造成路面裂缝。
1.2路基填土过高,造成在一层一层压实的过程中压实度与高程呈递减状态,越向上的土层压实越小,投入使用后,经过沉降和车辆反复碾压形成裂缝。
2.高温低寒冷热膨胀造成裂缝病害
高速公路路体因直接与周边环境接触,受气温变化影响很大,太阳直射、雨雪覆盖等均能造成高速公路的膨胀变化,膨胀变化率一旦不均衡,则会造成裂缝病害。
2.1高温膨胀氧化造成路体破坏。烈日直射、高温,以及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摩擦产生的高热高温,均能引发受热面局部膨胀、氧化,造成沥青混凝土面层碱性降低、钝化膜破坏,从而破坏路体保护层,导致雨水等液体渗入路体,腐蚀路体,从而形成裂缝。
2.2低温冷缩破坏及氯离子侵蚀。江汉平原四季分明,冬天最低温度可达到零下5℃左右,经常伴有雨雪天气。剧烈的降温和时间较长的雨雪低温天气,造成路面从上至下降温与地热从下到上的升温矛盾,一方面易造成路面冷热不均,另一方面使冰雪化成水后渗入路面后结冰膨胀,从内部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微观结构,形成了路面裂缝。同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为确保人民群众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便利出行、安全出行,通过在路面泼洒融雪剂、工业盐等物资进行除雪化冰,融雪剂融化后,氯离子渗入路面,无论是对路面保护层还是对混凝土层中的钢筋都具有极大的化学腐蚀,是产生大面积裂缝病害的重大原因。
3.平原地区地质特点导致裂缝病害频发
江汉平原地处长江中下游,水系发达,湖区密布,当地老百姓多以种养水稻、莲藕、淡水鱼等亲水性农作物、农产品为主,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区,其土壤以黑色和黄色的软性沙土为主。这种土质特性,受地下水的影响很大,在春夏两季,长江沿线雨水丰沛,长江水位上涨,江汉平原地下水位也跟着上涨,土壤含水量剧增,土质变软,甚至形成稀浆状随着地下水的流动而流失,这导致了江汉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路堤沉降成为一种常态,从而形成裂缝病害频发的态势。
4.日益增多的超载行为是引发裂缝病害的重大凶手
随着当今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也是呈井喷式发展,各种大型货车、重载货车相继投入市场,货运企业、货运车主为节省物流成本,通过加装、多装货物的形式以赚取更大的利润,造成了当前超载现象日益泛滥,对道路的破坏与日俱增。超载行为对高速公路的破坏主要体现在:
4.1超载车辆直接对路面形成伤害。超载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路面与车轮的接触面的压强远高于正常装载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压强,据笔者的初步测算,行驶速度同为60公里/小时的时候,一辆超载100%的车辆付予路面的压强约为正常装载车辆付予路面压强的2―3倍,陡增的负荷轻则直接破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保护层,重则直接在路面压出车辙、裂缝,甚至直接对路面整体结构造成破坏。
4.2超载车辆反复碾压造成伤害。随着现在超载车辆的日益增多,使路面长期处于重度碾压、超负荷运行状态,极易引发道路承载疲劳,疲劳应力幅度加大,则降低路体的自我恢复能力,一旦路面出现损伤,则会使损伤急速扩大,甚至会引发结构破坏事故。
4.3超载车辆催化腐蚀因子的破坏力。超载车辆在破坏路面保护层后,雨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洒落路面的化学物质等就能轻易地进入路体,或形成潮湿、积水,或直接腐蚀路面,如路面在饱水状态下承受重载车辆冲击与动水压力的反复作用,更会加剧路面的伤害,坑槽、裂缝也因此迅速扩大。
二、裂缝病害的处理措施
顺达高速公路在裂缝病害的处理上,曾经采取过很多种处理工艺,经过多年的检验,笔者认为比较具有成效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1.预防养护能有效防止或减缓裂缝病害扩张
顺达高速公路通车后,就开始贯彻预防养护方针,对病害的发生进行监控,一旦出现有病害发生苗头,就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消除病害或延缓病害发生时间,效果很明显。
市场调研工作做到最扎实
欣和企业是一家调味品生产企业,从事农产品加工,依托的是辣椒和花生的主产地之一的山东。欣和开发黄飞红花生的时候,发现麻辣口味的川菜在全国流行,不管哪个区域的消费者都能够接受,于是想到把这一口味与花生结合在一起。
在原料的选择上,按照每盎司28到32颗的规格来选择原料花生,这些花生从前主要是供出口日本的,糖分高、脂肪低,不含黄曲霉素。销量提高之后,产品线被改造成标准化生产线,使得产品的品质有了大幅的提升。
在定价上,由于是第一家推出麻辣花生的厂家,并没有其他的麻辣花生产品可供参考,于是,市场上比较有名的产品,比如酒鬼花生的定价就成了参考的样本。
一家地处山东的企业,除了依靠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外,还有什么秘密促成了一款产品的成功?
策划主题活动进行市场推广
黄飞红事业部成立至今,在电视、平面媒体上的广告投入很少。黄飞红市场部经理王长江透露,之所以这样也不是刻意这样做,跟预算的资金安排也有一定的关系。
黄飞红花生将最大的消费群体定位在企业白领、写字楼上班族,因此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沈阳、西安等各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写字楼推出了几十场“寻找黄飞红”的写字楼巡展活动。在一个拥有四五千人的办公楼一楼大堂设立一个展位,在他们上下班的时候发品尝包,并告诉他们现场有活动,增加这部分消费群体对黄飞红花生的了解。
第一场“寻找黄飞红”的活动是2009年底在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厦开始的。男孩子拿着黄飞红的产品摆POSE,拿着花生,拍完照片后放在现场,女孩子则出来评选哪一个摆的POSE更好,优胜者则会获得黄飞红花生一包,甚至会有整个办公室的女同事被参与培训的男孩子拉下来评选,最终出现了拍的排队、评选的也排队的热闹场景。
相比传统的广告形式,这种推广方式更加直接让目标群体尝到产品,也可以让他们带到办公室去分一分、尝一尝。这些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带来了很多团购的订单,也有不少人给经销商打电话要求购买产品。
口碑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最大的认可,如何建立消费者口碑,已经成为很多消费品企业关注的重点。
休闲食品的这种推广方式,一方面可以产生大量的新产品尝试,比打广告效果要好,一方面可以做一些数据库的积累。通过这种宣传推广方式,黄飞红在全国的传统销售网络布点已经基本完成。
创新传播手段
在黄飞红的包装上,同时印有淘宝商城、新浪商城、欣和企业官方网上商城三个网店的网址。
与B2C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的紧密程度,从各大网站上频频推出的黄飞红促销活动上可见一斑。在1号店的首页,产品搜索框的默认搜索产品就是“黄飞红”三个字。由于经常在一些B2C电子商务网站上进行买赠活动,电子商务网站也愿意把黄飞红的产品展示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惹得即便是不了解“黄飞红”的消费者都忍不住去搜搜看。
除了电子商务之外,黄飞红还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做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了“微博”这一新媒体的力量。没有人知道微博在现代商业发展中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此前也没有人能够估计它的能量有多大,可以肯定的是,新媒体对现代商业的发展的作用会越来越大。而“黄飞红”品牌传播机会得以几何级数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借助了微博的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公室白领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绝对主力人群,从服装、鞋子到彩妆、护肤品,再到3C数码,都是上班族的网购目标。黄飞红便是从2010年开始进入这个平台。
通过对市场分析,“黄飞红”发现这个市场上的产品大多品质一般,他们决定做高端的花生休闲食品,目标消费人群定位于年轻白领,微博的用户群体无疑是中国最有营销价值的人群之一。其中,“70后”、“80后”分别占据了29.4%和59.1%,这也与“黄飞红”的目标消费人群不谋而合。而选择了微博人群就意味着成功抓住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财富拥有阶层,甚至可以说是未来10年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除了受众范围广、精确营销外,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也是微博的一大优势。比如他们成功的一个案例是,“黄飞红”在微博上开设的“圣诞抢楼活动”,规则是加关注成为“黄飞红”的粉丝,评论并转发此微博,凡楼层尾数逢50或100的即可获得一箱黄飞红麻辣花生。事后统计,参与此次活动的评论有9241条,转发达7407条。不过是500箱花生的成本就可以让过万人关注自己的产品,相比商家绞尽脑汁、巨额投入的营销推广,微博让黄飞红实现了花很少的钱办很大的事情的目标。而后当黄飞红花生在辛晓琪、梁静茹等明星的微博里出现时,口碑营销的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如今打开综合电子商务平台“1号店”的首页,搜索栏的默认输入即是“黄飞红”,口碑对于一个品牌来说,是消费者对于产品最大的认可,如何建立消费者口碑,成为很多消费品企业关注的重点。从点评类网站、消费体验等兴起也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产品选择方式的转变,不再是非理性的冲动性购买,而是更加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口碑。过去只是高科技产品,消费者因为专业性知识不足,而依靠论坛或专业网站的口碑来进行购买决策。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很多基础类的消费品,譬如食品的选择上,消费者也越来越相信口碑。黄飞红的成功或可说是利用微博的成功,但其中更重要的无疑是黄飞红在网络口碑的成功。
事实上,黄飞红的成功有其偶然的因素,但偶然之外更多的都是必然。我们会发现,这些必然的因素仍然逃不过常规的做法,也就是有好的产品,精准的定位,以及得当的传播手段等等。
产品质量是一切的根本
黄飞红能够吸引消费者,首先还是其产品口味的独特性。事实上大多数人也是因为其好吃,味道像“水煮鱼”才被其吸引的,以及他那颇具神采飞扬的名字,在网上搜索关键词的时候,一度“黄飞红”甚至超过“黄飞鸿”。基于产品原料是黄豆、小麦、脱皮花生等,它们外观都是黄色的,所以叫“黄”。而辣椒是红色,“黄飞红”寓意是给传统产品带来一抹红色而显得喜庆而热情洋溢。因为定位高端,黄飞红按照每盎司28到32颗的规格来选择花生,果仁色泽鲜艳,保证颗粒饱满,大小均匀。同时,选用的四川花椒和麻椒也是市场上很难买到的品种。对于原材料的筛选,从源头上进行严格的管控。专门派技术人员到进行花生筛选的工厂做监督工作。由此才保证了所生产的口味符合现代都市人的习惯。
精准定位是成功的保证
调味品或者菜肴的路线很窄,市场量做起来会很慢;而休闲食品路线无比的宽,一个点打穿打透就可以迅速爆炸。重点强调和塑造花生的休闲食品特性,处处包装这么概念,定位的创新是黄飞红最大的亮点。他们选择麻辣的口味正是基于川菜在中国大江南北的适应性与普遍性,以为这样的口味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创意传播是成功的利器
正如上述所说,黄飞红的口碑传播都是消费者的主动行为,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这首先当然是得益于社会化网络,特别是微博在国内的热潮。这又离不开其所定位的目标消费群体,正好是喜欢传播又具备传播能力的一个庞大人群;然后还得益于这个产品的性质,休闲食品的话题健康、时尚,正好是适合传播的话题,也是做促销的好工具。而且,这样的产品和话题,还特别对那些办公室里易感人群的口味。外加,黄飞红在传播过程中也制造了一些噱头。在黄飞红麻辣花生包装上有几行文字,告知消费者“花椒要珍藏”,可以收集起来炒菜,都是一些比较适合撬动传播的噱头。
为期一天半的全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会议是厅党组在新时期、新阶段,着眼于实现交通更快更好发展,推进公路养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次重要会议。昨天上午大家听取了黄厅长的报告,下午进行了讨论。严格地说,大家要做到深入理解,还有一个过程,希望会后各个单位认真研究黄厅长的工作报告。这个工作报告已经反复修改过多次,也征求了一些部门的意见。大家从这个报告可以看出,“*”期间我区公路养护的指导思想贯穿了一条主线,就是以公众利益作为我们的价值核心取向,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我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纲要,来思考和部署“*”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会议期间,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局等四个单位的代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及本职岗位就开展公路养护工作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他们的发言,非常有代表性。高速公路管理局的发言,就是以服务至上,打出名牌、品牌,把服务贯穿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公路局主要以科技养护作为推动养护工作的着力点,通过科技来推进养护工作;*市交通局主要是从地方公路养护的体制、机制,结合*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地方公路特色的养护管理模式;特别值得肯定的是防城港市上思县,他们的经验介绍得非常有启发性和借鉴性,上思县并不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县,他们能够采取这种模式来筹措农村公路养护稳定资金,非常不容易。各市要通过这四个典型发言,结合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启迪思想,开拓思路,抓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同时,与会代表还围绕《*公路养护事业发展纲要(*-2010年)》(下称《发展纲要》)(初稿)和黄厅长的工作报告,联系交通发展实际,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通过整理,涉及到养护体制机制、养护管理模式、养护资金的筹措、养护的行业管理以及收费公路等多方面问题。下一步根据各组讨论的情况,有关业务处室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把今后的养护工作做得更好。
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和措施要求,达到了会议的预期目的。下面,根据会议讨论情况,结合黄厅长的工作报告精神,我对会议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一、这次会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公路养护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会议
这次会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会议的组织筹备工作始终是在厅党组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开展的。厅党组在7月中旬召开的传达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专题会议上作了专门部署,多次听取筹备工作汇报,直接指导会议筹备进程。会议也得到区直有关部门和交通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有关领导在百忙中出席了会议并做了讲话,各市交通局、公路局和各高速公路管理处、高速公路BOT项目公司以及收费公路业主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等有关人员都出席了会议。特别值得可喜的是,因为今年通过换届,有不少市、县一级的交通局长,从其他行业加入到交通行业,这次会议的规模比原来有所扩大,有些市,特别是有些县交通部门、交通局的领导,强烈要求来参加这个会议,我们预计参加会议的只有100多人,而实际到会代表达到200多人,体现了各级交通部门对公路养护事业的关心,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非常大的一个特色。自治区公路管理局、高速公路管理局全面动员,周密筹备,积极做好会议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会议如期召开。可以说,这次会议是新时期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交通更快更好发展的重要会议,对开创公路养护工作新局面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体现出了三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牢牢抓住了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旋律,提出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目标。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第一次鲜明提出了“更好的为公众服务”的新价值观,交通部《“*”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将公众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取向,这是当前和今后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主旋律。这次会议,我们出台了一整套贯彻落实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方案,按照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公路养护发展目标,采取理顺养护管理主体,完善资金筹措渠道,稳健推进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养护市场监管力度等办法,到2010年力争实现“八个提高”,基本形成畅通、安全、和谐、高效的公路基础设施网络,达到交通部提出的“*”工作要求。这个特点体现了全面贯彻交通部为公众服务,把公众利益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指导思想。
二是紧紧把握住了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提出了解决当前我区公路养护管理难点问题的办法和措施。黄厅长在报告中总结了“*”期间我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五个启示”,指出了“四个不足”,分析了“两大形势”,在肯定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取得的突出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在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收费公路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体现了交通主管部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门,敢于正视现实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努力履行法定职责,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努力克服困难和问题的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期间公路养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全国高速公路检查和国省干线检查评比中我们分别取得了第*名,应该说*并不是很好的一个名次,但是这个名次大大超过了*在全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排名,说明*交通事业的发展,是走在*经济的前沿的。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养护管理工作确确实实还存在不少亟待克服的,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加以改进的问题。养护管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从资金的筹措、利用,还是整个体制的管理和理顺方面,以及养护的成效方面,还有很多空间和潜力。
三是倡导和树立了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一系列全新理念,为全面提升*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在设计上,我们提出了要体现“安全舒适,环境友好,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养护施工上,提出了以预防性养护为主,“保护自然、节约资源”的理念;在服务上,提出了要体现“以人为本、用户至上”、“规范执法、文明服务”的理念;在安全管理上,提出了要“呵护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发展纲要》里,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些工作理念集中反映了公路行业当前养护管理的新理念,这些新理念围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一主线,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之路,构建创新型行业,对公路部门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是对“*”期间“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工作理念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观的进一步拓展和创新。这些理念提得非常好,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把这些理念贯穿于我们各项工作中,并作为实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个主旋律。
总的来看,这次会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承前启后,以实现公路交通更快更好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为目标,为全面开创“*”*养护管理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要在“两个加强”和“三个坚持”上下功夫,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公路养护管理各项工作
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关系交通事业发展的全局,各级交通部门、各单位要积极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好《发展纲要》和会议精神,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切实做到“两个加强”和“三个坚持”。
(一)加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研究,使改革向纵深扎实推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只有主动竞争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期间,我区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们仍面临很多困难:公路建设养护的融资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资金使用与管理还不够规范、农村公路养护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公路养护市场还没有真正培育起来。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改革才能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以培育养护市场为途径,以实现事企分开为目标,继续走稳健的体制改革之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已步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养护市场的开放,是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期间,要继续加快公路养护主体市场化的进程,提高养护部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养护市场化,经营公司化,保障社会化,最终实现监管和养护分离。要采取果断措施停止新进一线养护职工,管理人员的补充也要公开招聘,要通过自然减员的渐进方式改革,使公路养护真正步入市场化之路,避免出现职工队伍人心波动,导致社会不稳定等现象。在全区范围内,我们提出了渐进式的改革,各地特别是公路养护部门,可根据实际,有不同的方式。但是,从*来看,总体上要往渐进式的改革方向努力。所谓渐进式改革,就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现有养护工人通过退休等自然减员以后,多次整合养护力量,收缩养护范围和养护线路,使养护走向公司化和市场化。我们讲的公司化和东北三省的养护公司化改革有所不同。东北三省的养护公司化改革,是把现有的养护人员,组建成养护公司,然后独立参加养护市场竞争招投标,隶属关系仍然属于交通部门,他们如果发不出工资或者上访,仍然由交通部门负责。我们的渐进式改革指的是目前*整个专业公路这块,养护工人基本上没有进,这几年控制得相对较好,通过自然减员以后,可能养护一条路由原来8-10人变成5个人,然后把这5个人调到干线去,腾出这条路进行市场化。这是真正的市场化,而不是东三省内部的市场化,真正放到社会上,就好象建筑工程队一样,你们愿意就来投标。渐进式的改革指的就是这个意思,那么为什么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就是说,我们现有的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高速公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高速公路开始就没有专业的养护劳动力部门,而只有管理部门。建议地方农村养护也走这条路子,现在新建的公路就不要招收工人,而是向社会上发包,由社会来承建,或农民来承建,不要搞固定的养护人员。这个观点不是我现在才讲的,早在两三年前在公路专业部门就开始宣传,但是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所以在农村公路养护上,我们提出有路必养,有路必畅,也应该走这条路,不要把包袱捆在自己身上。
停止新进一线养护职工是前提,包括新招、调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养护逐步走向市场化。与此同时要采取措施,调动现有养护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些地方由于工人安置就业压力大、成本高,可以通过改制的办法,实施事企分离,推动养护市场化。应该说专业公路从目前来看,养路工人超过一千多人的局很少。但是有些市养路工人就有一千多人,少的也有几百人,这就给地方带来沉重的负担。要在一些地方跨区域招标的基础上,完善日常养护和小修保养的竞争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打破区域招标界线,探索全区内部竞争的路子。要探索一次招标、多年承包的模式,增强养护承包人抵御风险的能力,为养护监管部门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监管制度创造条件。现在很多BOT项目,这方面做得比我们早,老的公路养护部门有包袱,要适当把包袱卸掉,逐步走向一个新路子,这是我们各个部门,特别是专业公路和农村公路养护部门要极力探讨的。
二是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努力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问题。最近召开的全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了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为全区农村公路养护的领导主体;县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施主体;乡镇人民政府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的职责。这个体制从交通部到自治区,已经从政策上落实了。杨道喜副主席在会上指出,我区农村公路建设首要的是进度问题,第二是资金筹措问题。通过上次会议,目前进度问题在激励机制和责任落实这两个重要层面上已经得到了初步解决。剩下的重要问题就是资金筹措,这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进度的根本保证。
从交通部和自治区本级这一层面看,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没有问题。应该说通过自治区财政、发改委等多个部门协调后,基本上能按照交通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的要求,落实自治区一级的配套资金。交通部保证统一按西部地区基本政策拨付建设资金,自治区政府本级也将进一步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今后除自治区交通厅继续每年从公路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作为自治区本级补助资金外,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也将通过年度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自治区本级路网和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的新增贷款贴息,同时还统筹考虑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将建设干线公路缴纳的营业税及收费公路营业税,通过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在养护方面,自治区也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从*年起,汽车养路费用于补助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不得低于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标准。当前,影响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主要问题是配套资金的落实。按规定,各市、县(区)征收的拖拉机养路费和摩托车养路费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重要来源。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原则上要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从*年起,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小修保养)的农拖费和各级人民政府财政安排的资金逐步达到县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2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的标准以上。市、县地方财政每年要在一般预算增量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解决了地方配套资金问题,其他问题就好解决。
解决地方配套资金的前提,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不解决认识问题,有钱也不会拿钱,钱少更不会拿钱。一个县少则几千万的财政,多则几个亿的财政,一年拿几十万,一百多万,应该说不成问题,关键是认识上重不重视。上思县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上,承诺的不是一年1000元/公里,而是1400元/公里。这种筹集资金的思路非常清晰,也非常好,农村公路一般有1000多元/公里,一年就可以维持下来,也可以把它养起来,关键是舍不得舍得拿钱,昨天我在交通局这组讨论的时候,讲了两个意见:
第一,各级交通局的局长,包括县局的局长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敢于做说客,要敢于把自己的想法、意见向上级书记、市长、县长反映,东方不亮西方亮。上思县这个典型,自治区交通厅要作为重要的典型推广,要给自治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各个市通报上思县的这个好的做法,作为交通的重大信息出去。各级交通主管部门领导,要负责做好各市市长、市委书记的工作,做通了,就是我们工作有成效,做不通,解决不了资金问题,要求县道好路率达75%,乡道好路率达55%,要改造那么多危桥渡口,只能是一句空话。
第二,交通规费要收好用好。我向大家推荐一下南丹县的地方交通规费征收,他们的规费征收有独到之处,就是把农村公路养护拨款和农村公路所在地的村镇农拖费和摩托车交纳的养路费比例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说交通规费收得越多,养路费拨给你就越多,交通规费欠收了,养路费就抵扣欠缺部分。这个机制好在哪里?一是减少了规费征收人员,减少了成本;二是变过去的追缴偷、逃、漏缴规费变成了村民监督,把部门的强制责任变成了老百姓的强制责任。这个经验很好,说明我们交通系统确确实实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值得推广。最近我跟崇左市领导探讨蔗区公路的一些问题,蔗区公路有很多糖厂,固定在某地收购甘蔗,我们还可以探讨由糖厂修建部分油路的做法。糖厂一年拿出几十万,修几公里油路,特别是经常走的蔗区。通过这种模式,一年修一点,慢慢地农村公路、蔗区公路就变成沥青路,变成水泥路。我希望各级交通部门开动脑筋,敢想也敢做。当然在政策上,明年农村公路建设可能出现有些地市基本上没有计划,为什么?一是有些市农村公路前期工作没做好;二是今年计划完成不好;三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当前,各级交通部门总的想法是通过“*”的努力,使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出现一个,使我区农村公路养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交通系统各位领导理解好厅里的这个意图。
(二)加强公路服务体系构建,提升公路公共服务能力。“*”期间,我区公路部门按照“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要求,以创建文明行业为龙头,在提高公路服务能力上下了很大功夫,在高速公路、收费公路、征费稽查等领域打造出了一批知名度高、群众认可度高的服务品牌。我们前几天传达自治区关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会议精神时得知,*的名牌产品比较少。交通系统也在打造名牌,目前比较有名的大家公认的高速公路品牌有两个:一是微笑服务品牌;二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特别是厕所的卫生状况,在全国也很有名。这两个名牌,应该是可以拿得出手的,特别是微笑服务,我们曾经接待几个部门,他们主动提出要到我们高速公路来参观学习。在二级公路搞服务区,厅党组前年就已提出,然后又提出了在建设二级公路服务区的同时,建设便民候车亭,建设乡镇客运站等等,这一系列思想体现了交通部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管理部门,要提升服务理念,把大众的公共利益作为我们的价值核心取向。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和群众对公路交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群众提出的新要求相比,目前我们所能提供的公路服务在不少方面处于短缺状态。过去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车为本”,往往侧重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管理的方便性。现在必须转到更多地考虑社会公众、管理对象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上来,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提高三个能力,抓好两个重点工作”,针对*的实际,也要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
一是要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是公路交通部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区交通厅已经制定了《自治区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各级公路交通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要结合各部门实际,按照预案要求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快速反应体系,硬件不足的要尽快置备,机构缺乏的要尽快成立,责任不落实的要赶紧落实。此外,要加强与政府、气象、公安、新闻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在全区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中心建成之前,摸索一条最快速的应急处置方式。过去交通部门已经下发了应急处理方案、防洪抢险预案,希望各地继续熟悉这些方案预案,针对各自的情况来处置。目前自治区高速公路管理局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反应快。希望BOT项目也和他们一样,加大这方面的力度。
二是要提高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公路基础设施既是自然灾害的受害者,也是防灾抗灾的重要载体。今年是“*”的头一年,也是*遭受洪涝灾害特别严重的一年。前后有多次台风侵袭我区,山洪、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给公路部门造成了数亿元的损失。在今后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灾害影响,集中一批资金,加快改建不符合抗灾防灾要求的路段,把提高公路防灾抗灾能力制度化、科学化和数字化,努力杜绝同等强度灾害多年多次继续损毁公路的情况发生。我们在“*”发展纲要里提出通省公路干线要达到百年一遇的抗灾水平,通县公路要达到五十年一遇的抗灾水平,各级公路交通部门下一步要有重点地整治这些抗灾能力弱的桥涵路段。
三是提升公路特别是收费公路的服务能力。当前我区公路服务水平尤其是收费公路的服务能力总体而言还不能让人满意,监管跟不上,公路的服务能力上不去。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收费公路中已经表现出来。小修保养费不按时到位,无大中修资金计划安排。个别服务区脏、乱、差。养护体制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路况逐年下降,群众反映十分强烈。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带来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分割管理、各成体系的局面造成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对公路发展有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有些问题处理不好,监管力度不够,就会给公路发展带来很多问题。现在一些项目里,这一类矛盾比较突出,必须要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是收费标准问题。高速公路收费网络接入技术标准缺乏,随着经营性项目的增加,对今后的联网收费带来一定的困难。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要牵头有关各方尽快制定统一标准,一旦确定,各经营性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其次是监管体制问题。当前我区高速公路行业管理职能仍然比较弱,管理制度规范仍然空缺,一些地方的高速公路管理游离于行业监管之外,优质资产的衍生效益不能用于还贷和滚动建设,影响了债务的偿还和下一轮建设资金的筹措。部分经营性项目的管理体制不够顺,为公众服务的意识不够强,管理和服务水平还比较低,造成全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服务水平不均衡。为此,我们要严格执行《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要求,建立规范、高效的收费公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在具体管理模式上,可以在明晰产权和收费性质的前提下,采取以自治区为单位的集中管理方式,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进行监管。在经营管理中,既要注重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公路网络的通畅性;既要减少对投资者在经营期限内的行政干预,也要维护公路使用者应享有的公共服务水平。交通主管部门是个裁判,要用公正的办法裁判,既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又要维护实行收费服务以后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再次是不断拓展公路服务内涵。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以及其他相关附属设施的服务水准和服务水平。逐步建立一、二级公路的基本服务区(点)。这项工作,目前我们推进得还比较慢。自治区公路局下一步要进行专门研究,现在我们有钱有项目,就是解决不了土地问题,就是定不了点。大家不要把服务区的设置看作是一个简单问题,这实际上是落实为公众服务,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的举措。推进公路政务信息公开,完善信息服务。增强规章制度和决策程序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要减少收费站的拥堵现象,完善运输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管理。积极探索公路服务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路服务工作。
以上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总的来讲就一点,对今年收费公路的管理,要按照交通部的要求,集中统一管理,不管产权是谁的,要统一标准、统一要求。
(三)坚持预防性养护为主,创新养护手段,提高养护成效。坚持预防性养护为主,是当前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一个必然趋势。从国际上以及一些发达省份的经验看,路网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工作重点就转到通过提高养护管理,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缓解交通拥挤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路网的使用效率上。就我国发展阶段来看,养护管理也已经呈现出向预防性养护发展的特征。“*”以前,我区公路着重解决人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期间,在实现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着重解决了发展速度与养护管理平衡适应的问题;尽管当前*路网总量不足,密度不大,还有较多的建设空间。但是建成的路网已初具规模,对及时性、快速性、规范性养护的要求越来越多,特别是汽车消费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个性化、多样化出行成为新趋势,人民群众的出行也越来越关注公路状况和公路养护作业对正常交通带来的干扰问题。另外,由于短时间内大规模集中建设的特点十分突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必将出现比较集中的大规模大中修,这也给养护管理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在养护手段上必须实现以预防性养护为核心的转变。
坚持预防性养护为主,必须依靠创新养护手段。“*”时期,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将更加突出,交通行业也将面临能源紧张,原材料紧张的现实。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行业,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次会议也提出,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行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行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预防性养护的实质,是实现公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要提高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继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消耗。
一要着力解决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全面提升养护科技含量,积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这里主要有两个概念,一是创造发明,二是应用新科学、新技术、新材料。我们现在了解到社会上有很多新的东西,但是往往不接受甚至不想接受,陈旧的观念老是作怪。比如现在讲沥青的再生利用,无论是冷再生热再生,公路系统都应该重视,现在资源紧张,沥青价格高,把它丢了既浪费又污染环境。最近偶然间我看到民间在用我们挖出来的沥青修路,效果很好。如果把高等级公路挖补出来的废弃沥青混合料用在其他公路上,或者低等级公路上,我看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效果也不错,所以我们要攻克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好多路都是大修,一层层的把沥青埋掉了,如果可以把沥青再利用的话,效果恐怕不一样。我们在大修时另一个做法是层层叠加,也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层层叠加后路面越来越窄,水沟越来越深,有些水沟深达1.5米,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下一步建议各地公路局应该把水沟填起来用压路机压实,变成标准水沟。
二要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养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和措施,为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防治病害提供科学依据。从建设上讲,*的水泥路面正常的损坏的时间是5-8年,这个时间是逃不过的,大多数水泥路面都是5-8年就开始坏了,好的8年,差的5至6年,沥青路面也一样。如何走出这个怪圈,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养护问题,很大部分也跟建设有关系,一是跟路基填料选择有关系,二是跟路基的压实标准有关系。
三要加紧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损的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路面使用寿命提供技术支持。四要加快铺路材料的再生利用,改变目前大中修层层加铺的传统做法,走出一条翻铺利用的新路子。五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节能节约。
(四)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和工程质量。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体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责任、质量就是财富”的观念,严格按照“政府监督、法人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原则,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强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并加强基础科研和理论研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安全的公路出行环境。一要落实安全责任,加强检查督查,强化专项整治整顿。当前,有些市没有建立质量监督分站,会后要尽快建立起来。按照交通部的体制改革,每个地市都要有质监分站,现在交通部门把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职能赋予了质监站,如果没有质监分站的话,这个职能就无法落实。同时,希望各个地市交通局的质监分站能够从公路处剥离出来,按照区交通质监站的模式,直接归交通局领导,有利于提高监督质量,有利于质量监管到位。目前还有三个市还没有建立质监分站,这三个市要想办法落实机构和人员。二要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理念,综合考虑使用期内的维修养护成本,科学合理制定设计方案和结构,积极采用节能、环保和节约材料与资源的新技术。三要加强工程监理,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责任心。四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规程规范施工。五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作用,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坚决按照规定处理存有问题的项目的相关责任单位。六要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监管,开展公路建设市场督查,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查处违规插手工程招投标、建设单位指定分包和施工单位转包、违规分包以及招标与评标过程中的幕后交易等违纪违规行为。交通部开始对在建工程违规转包分包进行清查,最近通报了一些项目,处理了一些业主、投资承包商和监理单位,希望各地要开展自查自纠。(五)坚持人才强路的发展战略,构建充足的人才保障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素质高、业务功底精、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的高水平管理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队伍。加强人才管理,稳定人才队伍,努力为各类专业人才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解决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通过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留住人才,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培养,使用人才。同时,发挥公路学会和协会的桥梁作用,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各类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三、认真做好会议的贯彻落实工作
各级公路交通部门、各单位要认真传达贯彻本次会议的精神,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黄厅长工作报告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做好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公路养护工作作为推动交通改革、促进交通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希望代表们回去后,及时向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单位班子成员传达好会议精神,并采取适当方式,将会议精神逐步传达到每一个公路养护单位。
二是按照会议提出的新理念,各单位、各部门要抓紧研究落实本地区、本单位“*”公路养护计划,尽快拿出加强和改进公路养护工作的具体措施。大家回去贯彻时,希望能够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自己的养护纲要,以便于逐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