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医学教育标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教育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教育标准

第1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专业认证;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在我国,本科临床医学属于一门医学的临床学科,它主要涉及处理以及研究临床中可能会出现的危重症状患者的发病机理和抢救护理方案,这是一门实践意义深远的学科。截至目前,我国许多医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授课时依旧沿袭以往古板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医师授课+示范”的方式,以为将所应学的内容全部教授给学生,但却忽视教学模式的实用性、趣味。学生在课堂上也只能扮演接受者的角色,这样的落后观念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活力与想象力。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逐渐使得学生们对临床医学知识丧失了学习的动力,而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多知识。而关于其的基础教育改革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04年初定的试行版《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是我国相关医学类专业认证最早的条文标准之一。并在2012年时已经在国内七所高校的相关专业进行认证。一般来说,这种专业性的认证标准保证了现代医学教育中较好观念的传承与创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学教育质量的可靠性,该研究在总结历年的临床医学教学经验之后,结合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来提出关于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重组教学内容,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该《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有提到,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应当积极地开展横向以及纵向的整体课程改革,将教材以及课程中应掌握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合,而对于医学的基础性课程,应当涵盖具有其特点的生物医学在内的许多内容。我国从古至今,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都在延续着。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注重学科的专业型知识,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课程大纲内容,但是很少注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融,这使得同一系统的不同内容分布在不同的学科中,而学生就会体现出“前期知识容易遗忘,后期知识没有巩固”的特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空间也比较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被动学习不能够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医疗人才,也不能够满足上述《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标准。而所谓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世界医学教育会议中较受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上,可以按照器官所固有的认知形态规律,将与临床医学有关联的多门学科的知识用系统的方法来进行分组,进而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教授。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易接受,学生会对其感兴趣随之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减少课堂讲授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在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授方式(板书+老师讲解+教师操演)一方面有其局限性,另一方面也有着其系统优质的一面,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涉及的方面很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的教学法授课,同时也要根据课程内容来适度适时的运用,从而达到课程讲解的最优化。切不可为盲目追求教学实践性而过度使用相关设备从而分散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量合理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和方面,使其最大效益化促进教学。利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法架设课堂与教学的桥梁的教学方式与以往截然不同,以问题为基础教学的同时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实践性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运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了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中的教学改革要灵活地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培养起其医学素养及好的品质。

3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新颖教学方式

按照《临床医学认证专业标准》中的要求,医学的院校应当积极地开展“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方式。而教学方法应当选取多种多样但适合学生的,例如问题式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引导式教学法都是不错的教学模式[1]。所谓问题式教学法,是指通过问题展示、自我学习以及小组讨论、引导性学习等方式,并利用现代技术、网络资源向学生们用崭新的方式教授知识,问题式教学方式新颖,更具前沿性,也能较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而言,问题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将外科学中的知识整理得有秩序,而且比较前沿的医学(临床医学)资料也会让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也就是说可以更加广泛的提供不同的教学问题情境,而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所谓交互式教学法,是指利用教师与学生、设备交互教学的教学方式,这与以往截然不同,老师要致力于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学生交互式的学习教学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的趣味以及厚实;另一方面,老师上课的时候与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之间的交互作用则是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环,临床医学教学要灵活利用这种交互式教学,激发学生潜能,增加其对知识的掌握。

4优化基础医学课程情景教学体系

当前我国对于基础医学情景化教学的课程的重视还处在较低的程度,教师授课方式也大多古板陈旧。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在没有实际教材教学为基础的时候都只是空架子,所以要及时督促教师安排好教学的实践与计划,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构设一个学习的好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创造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优质教学环境;再其次,医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一些常用的情景教学模式熟稔于心,再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做出一些调整,以简单的、清晰明了的、富有趣味性的教学为主,如果教学的方式过于直白,而内容又相对来说较为艰深,学生很难去理解,更别说掌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心;而情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说等多感官的活动,而学习最需要的也就是积极性和好奇心相促使的结果。课堂的气氛将在较好的情境里得以调动,学生们逐渐产生学习的动力,并在学习和演示中得到整体素质的提高[2]。基础医学这门课程主要是为了临床医学专业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其教学目的一方面来说在于让学生记忆并且理解、运用课程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就是要带领同学们在情境中具体实践,以满足实际生活、工作中的需要。

5加强学生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2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 医学模拟教育;标准化患者;医学教学;教学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医学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而单纯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从学校到医院实际工作的快速转变。即使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会发现在医院工作与学校学习的知识有较大差异,知识运用也较为困难[1]。为此,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医学生进步的关键。我校在医学生教学中,使用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患者联合,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明显提高,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校2007届临床专业本科生128名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其中男116名,女12名,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平均(20.75±1.32)岁。

将2006届临床专业本科生130名作为本次实验的对照组,其中男118名,女12名,学生年龄在20~22岁之间,平均(20.62±1.41)岁。

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等无明显差异,经SPSS软件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2006届临床专业学生,外科学的教学采用常规方法,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完成。理论教学中穿插课间实习。

2007届临床专业学生,在2006届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医学模拟教育联合标准化患者。具体方法如下:

(1)医学模拟教育:利用模拟技术,创建出仿真的临床场景和患者,以代替真实的临床情景。教师在制定教学软件时,除了以往的文字图片外,还需要加入声音、生理、病理、心电图和CT等,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正常机体和病理条件下的差异。教师在授课中,结合此模拟教育手段,分步、直观和具体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教会学生如何处理。让学生在学习中,反复操作和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2)标准化患者:对临床常见疾病,利用标准化患者。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独立完成对患者的问诊(病史采集)、查体、诊断、救治,并处理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在标准化患者培训中,注意兼顾多种情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除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文素质。

在每次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此次课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叮嘱学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1.3 实验方法 对两组学生在外科学课程结束后,给予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课间实习考核,满分各100分。理论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基础和病例分析能力。课间实习考核考察学生的问诊、查体、诊断、临床决策和急危重症应变能力。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准确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即(x±S),数据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2007届学生外科学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2006届学生,两组学生各成绩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医疗行业的日趋重视,培养出具有高职业素质的医学生是医学教学的关键[2]。其不但要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学生,还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快速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转变。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也可看出,2007届学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理论知识和问诊、查体、诊断、临床决策和急危重症应变能力等均有明显的提高,与2006届学生比较,差异明显,p<0.05。

但是,实施此教学模式尚处于应用初期,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标准化患者少,培训困难,且逼真度不足,标准化患者往往仅能够描述出临床常见的疾病和症状,且仅能模拟疾病的主观部分,客观表现等模拟较为困难;而真实的患者往往临床表现复杂,患者文化程度不同,临床问诊、查体等更加困难,与标准化患者有较大差异。模拟教学所需费用较大等。因此还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学校、教师、医院等不断努力,将多种教学模式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第3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

1.1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初中生物学教师要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科书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必须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足够的认识。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间。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确切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教师“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并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作出正确的课程决定。

1.2 教学准备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准备。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案。

2 教学准备中学习目标的确定

2.1 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学习目标”应是“看得见的靶心”,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相对来说比较概括、抽象,对教师而言,许多目标是“看不见的靶心”,故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地思考,通过分解使之成为“看得见的靶心”,即成为清晰的、可检测的学习结果。

课程标准分解旨在使课堂的教学更有方向感,便于一以贯之地教学,即课程标准、教材处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用最通俗的话说,教师应该清楚: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怎么知道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考虑如何作出评价)我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通过怎样的教学准备和教学活动实施来达成目标)

2.2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的确定

苏教版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六章、第一节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学习内容对应《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中“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内容标准。课标中的这条内容标准对应到教材中的“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三节内容。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可能将“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标中的内容标准作为三节学习内容时的学习目标,而是要在对具体学习内容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情况和苏教版的教材内容,确定每节内容的学习目标。笔者将“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学习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

(1) 通过观察和阅读课本材料,能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2) 通过对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能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 (3) 通过讨论,具有鉴别和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图文资料及相关信息的能力。(4) 通过相关资料的分析,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3 分解课标标准为具体学习目标的要领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在制订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生物学课堂中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是生物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切忌生硬照搬,防止学习目标的制订流于形式,更要注意防止过大的、在课堂上无法达成的学习目标。

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的一节内容学习时,教师利用课本中的材料一“范・海尔蒙特”的实验和材料二“普利斯特莱”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否定情境素材中有关“亚里士多德”的“植物生长所需的一切物质,都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得到的”的观点。再通过课堂中以“锦囊妙计”的形式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三“扬・英根豪斯”的实验和材料四“萨克斯的实验”的分析与讨论,达成“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发现的过程”和“说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的知识性学习目标。在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中,情境素材、课本中的资料一和资料二、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资料三和资料四等图文资料的课程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信息,对信息的提取与甄别也是本课学习内容中可以达到的能力目标。本课学习内容中不可避免地要接触生物科学史的教育,在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体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可以自然达成的情感目标。这就自然地将课标中的“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内容标准分解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一课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并且将三维目标整体地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机械地分三个条目呈现不同维度的教学目标。

3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走向一致

3.1 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就应该思考如何评价或检测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即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前就要根据目标需要编制适合的评价方案,以此来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进行预测、反馈与指导,促进教与学都能按照有效的目标导引方向进行。

3.2 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根据三维学习目标的特点,学生学习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应知”与“应会”,“应知”通常对应于知识性目标,比较适合用纸笔测试来评价。“应会”通常对应于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比较适合用表现性任务来评价。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知识性目标的评价,笔者是利用教科书中“自我评价”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进行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准备中,对应于学习目标中的“鉴别与利用”和“体验”的表现性任务的评价,则是通过制定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标准,一方面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评价学生综合应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能力。在小组合作的分析与讨论阶段,通过小组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小“科学家”的身份来陈述当年的“科学实验”。教师再这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状况和成员的表现进行适当地评价。在学习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表达生物科学史的经典实验对自己的学习有何启发时,学生可能会从“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案”“勇于质疑,不断发现新的问题”、“长期坚持的探索精神”等方面进行陈述与表达,这样也就自然地完成了对“体验性”的情感目标进行了评价。

本次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引领初中生物学教师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取向的内容,明确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准备中,分解课程标准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方案,使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与评价方案走向高度的一致性,使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方向感。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一种所期待的工作条件,而应当是教师的一种专业责任。

参考文献:

第4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体育学科;体育教育

1 教育思想的落实

新课程标准是一次教育的革命,是学科的一次整合和重新确定学科之间联系的再定位。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决定了教育目标的根本所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方针为基础教育思想的执行者提出的要求,和学习贯彻新课标理念的教师们的要求也是一样的。学校的行政长官的教育思想落后子学科教师,那么,即使我们的教师有理论的高度,可是实践的深度和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主体参与、合作、探究成为教学的主旋律,留给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全面、深刻发展的空间。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在各学科并存的前提下获得各自最大的给予学生素质提升的机会。

没有教育思想的全面落实,同样作为主要学科的体育学科难免不是又停留在“小三门”的尴尬地位。因为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他自身的发展。体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首先没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算不上体育的教学。其次,要看到竞技体育绝对没有也不可能替代体育教学。第三,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造就一个合格的人才,这是民族的大事,教育的大事,学校教学工作的大事,广大体育教师的大事。

新课程的实施,体育学科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思想的落实。要依靠各级学校教育行政长官也来遵循课改新理念,和广大体育工作者一起担负起神圣的基础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共同托起明日的“太阳”。

2 体育师资的培养

新课程的实施,引来的是广大体育教师思想和业务能力的一场震惊。教师在实践中反映操作难的现象很多,可喜的是争论也多了。体育教师的素养,决定了我们这个学科的成长和发展。兼职不说,专业、专任教师之间也存在千差万别的现象,敬业的因素当然也在其中。可是要消除体育教师以及体育教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落后和惯性的弊病,教育行政部门没有系统的培养和督促制度,很难保证体育新课程理念能得到足够的落实和发展。

2.1 理论的学习。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目标领域的分层和选择,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何评价与考核,如何构建教材体系和利用教学资源,如何总结教学的成果和反过来指导教学改革。等等,这些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熟知的起码的知识。

2.2 组织的技巧。建立常规和建立怎样的科学、有效的常规。教学模式的作用和运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激励和评价的制度以及怎样去激励和评价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节奏。通过学习交流的形式,发现和推广现成的组织教学的技巧,创造和实验新的组织教学的方法。

2.3 技能的考核。只有学习才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众多体育教师技能的充实和素养的更新显得同样重要。选择游戏和创新游戏教学的能力。音乐舞蹈基础技能的学习和成品舞蹈的学习,结合音乐和体育动作创编健美操等的教学能力。球类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以及田径项目的典型技术的技能水平的掌握程度,裁判法和竞赛组织工作的能力。等等,都属于职后培训,大面积地开展体育教师基本技能考核的必备内容。

2.4 管理的应用。成功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管理模式的指导。科学的管理制约我们工作的效果。运用体育管理学,在学校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有非常大的潜在空间。无庸置疑,成功与平常也就在是否应用或自觉应用体育管理学的一念之间。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经验,自觉指导工作并且不断创新,是体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3 教学实践的反思

3.1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与淡化技术教学的关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淡化了以往的竞技体育技术教学倾向,注重让学生进行主体参与的各项创新性教学活动,注重激发兴趣的培养过程。在这里没有提及基本技术,而是高层次的运动技能。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知识告诉我们,掌握和应用技能和学习技术不可分。学习技术和自动化应用技能是一个低级走向高级的演化过程,没有基础的技术就不会成为技能,这是运动的规律也是科学的常识。

3.2 淡化技术教学的提法,就是提高了技术教学质量的要求。这是一名教师的认识和教学能力都必须要到位的。实践告诉我们,没有高质量的技术教学,就不是体育教学的高境界。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很细地抠技术要求,而是重点地有目的地安排技术教学,并且把运用技术的实践活动溶入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全体学生的练习兴趣和参与机会。因此,只注重突出技能的应用,忽略了学习过程,结果就是没有应用技能的可能。

3.3 开展活动与探究性学习的困惑。看到过一则报道:“中美学生在解题方法上的差异”。如果教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中午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问要经过多少时间,时针和分针才能再重合?”老师的话音刚落,美国学生的反应是不约而同地拨动腕上的手表,用这种其实是很聪明的“笨办法”看看时针和分针什么时候能够再次重合。在场的所有中国学生肯定立即拿出笔和纸,埋头列出一大堆公式并开始计算。

许多体育教师很困惑,以为开展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自主性活动”,不敢说最基本的知识和进行必要的技术教学;无论学生怎样地表现自己都是活动,只要有讨论,就是开展了合作化的学习;不管效果怎样都叫活动,“活动”就是探究性学习。

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不重视“双基”了,以为简单地堆积就是基础扎实,事实上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实践告诉我们,只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离开了教学的核心,即简单准确的目标就没有“探究”。所以,所有体育活动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有目的的学习性活动。看来没有必要每一节课都要来一个探究性学习。

4 社会体育的呼唤

4.1 课中和课外的体育参与。学校的体育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的目标。“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怎样获得最大的发展?这是―个很好的课题。教师在学校时间以外,有机会参与社会上组织的各类项目的体育培训,他们又能为哪些学生群体提供辅导?学校体育功能何在,社会体育在育人方面又能获得哪些效益?这些问题,始终围绕社会体育的出现、课外体育的拓展、学校体育的功能等。学生课内课外的参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最好体现健康第一的目标。

4.2 如何开展项目的选择和培养。课中,我们的老师强调要在四大领域目标统领下,选择项目,以水平目标为坐标,开展备课后的上课。于是,为许多的运动项目能进入校园留下了一个的伏笔。过去的、传统的教材在体现四大领域的功能上,如何形成系列,同样成为许多实践者难以定夺的症结。

第5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教学理念 汉语文素养 自主 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在我省的实施,“守正出新”的教科书更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高中教学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完全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汉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正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新课程在模块、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和创新,在新一轮汉语文课程改革中,强化了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培养,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汉语文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关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传播大量的理论知识,且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但缺点在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学生一般都不会进行主动学习,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因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汉语文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创新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模式教学模式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管理,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网络资料等来进行自主探索,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与我国新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还有利于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帮助中国学生走出教学壁垒。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相对较少的知识点,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不能完全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既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能有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其向创新型人才更快更好地转化。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彻底解放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学生已不再是简单的储存器,而是一个个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的个体。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种良性的竞争关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充满了自信,这种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与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利地活跃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提供的课程中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这种人性化的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汉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交流、互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种快乐的学生环境中逐渐提高汉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汉语文的方法。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要彻底改变权威灌输的做法,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语言情感交流,改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倡导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要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能在朗读过程中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悉心指导,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朗读的热情,形成阅读的快乐。鼓励学生说话时有中心,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等,从中汲取营养,提高汉语文素养。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谈自己的理解,或读书笔记,或片段练笔,或心灵感悟等等,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注重观察,写真情实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五、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第6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摘要:

综合课程开发是近年来国际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的开发应围绕“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注重目标设计策略、内容选择策略及课程组织策略的制定,把戏剧课程、舞蹈课程、音乐课程、美术课程相互融合,同时也将艺术、生活、科学及语言有效融合,通过课程案例的陈述及反思,让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关键词:

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生态课程范式

一、学前综合艺术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强调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性的现状。建设学前综合艺术教育课程既是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也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客观需求。学前综合艺术教育在目标上更关注幼儿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幼儿艺术学习的兴趣、艺术的感知体验、表现创作、交流合作等基本能力和人文素养(即尊重、关怀、友善、分享、合作等)的整合发展。学前艺术综合课程合理运用各艺术门类的内在联系,使艺术教育从单科教学趋向综合艺术教学,这将打破传统艺术分科的局面,改变重学科技能技巧的现状,激发儿童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强调儿童自由创作、自由表现,同时更加趋向人文精神的张扬,关注幼儿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另外,从脑科学层面来看,调动3~6岁儿童的肢体、听力、视觉、语言等多种感官及机体,会加深儿童对事物的综合认知和体验。艺术综合课程将戏剧课程、舞蹈课程、音乐课程、美术课程有效融合;同时将艺术与社会、语言、游戏、科学有效融合。通过综合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综合审美认知能力及生活技能体验,让审美愉悦成为儿童的优秀性格品质。

二、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开发的目标设计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将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与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幼儿艺术教育可以结合各个领域的学科特点,以整体和综合的形式开展教学,从幼儿发展状况入手,避免重视技能而忽视幼儿的学习体验。要充分创造条件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创造力和想象力,然后再鼓励幼儿去表现美和创造美。教师要理解幼儿对艺术的独特感触,不以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尊重孩子的天性和想象力,让幼儿用独特的情绪态度认知表达周围的世界,充分发挥各种艺术形式及各领域的教育价值。综合艺术教育是帮助每个幼儿建造一个完整人格的精神家园。在综合艺术课程目标设计上,主要要体现以下三点。

(一)综合审美情感体验目标

综合艺术课程活动目标的设计,一定要注重幼儿综合审美情感的体验,但是这种综合体验一定是建立在对各个年龄段儿童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和发现自然环境及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综合艺术课程特点,3~4岁综合审美情感体验目标如下:能够感知各种声音的不同并对其产生兴趣,从中体验声音的强弱长短高低;能积极探索自然界、各种乐器及身体等发出的响声,愿意模仿自然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有再创造的萌芽;能够尝试选择各种材料的拓印,初步感受泥工、剪纸的美;运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及生活的各种材料装饰环境,美化自己的生活;能开始用自己喜欢的动作、线条、声音和物体来表达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在集体活动中能自发地观察模仿感兴趣的动作和表情,初步体验与同伴沟通交往的快乐。4~5岁的儿童能够尝试结合语言、音乐和童谣进行即兴创编,喜欢模仿生活中或艺术作品中的语言、动作并进行简单的故事情节创编;能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戏剧扮演活动中的道具,并积极参与戏剧表演中的对白、肢体表演和情绪。5~6岁儿童能够主动参与各种表演活动,在表演过程中从容、自信、快乐;能够运用基本准确的音准和节奏去演唱和表现歌曲,体验各种节奏的不同,能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合奏表演;喜欢运用各种质地和形状的材料进行简单的组合搭配,并运用剪、折、画、贴等多种方法创作手工作品来美化环境或作为礼物送给别人,珍爱自己的作品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二)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3~4岁的儿童能学唱六度范围的歌曲,喜欢摆弄各种乐器,能够跟随音乐进行简单的律动表现;能够使用各种简单的美术工具,比如大牙刷、粗毛笔、木棍、树枝、粉笔、蜡笔;运用不同颜色大胆地涂色并表现身边的事物;能够认真观察物体,感知大小、深浅、软硬和滚动、静止等;初步意识到通过探究能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开始关注别人的感受,并愿意与同伴分享。4~5岁的儿童能够基本把握八度范围的歌曲,初步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并能整体感知音乐的开始、结束;能够掌握几种打击乐器的敲击方法,并能利用生活用品独立完成自制乐器;能够分解任务,运用观察来解决问题,并能在任务失败后,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在综合艺术活动中能够提出一些具有创造力的主意,并且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肢体、符号、线条等来记录和表达所思所想。5~6岁的儿童能够感受音乐的明显变化乐段;能够按节拍、正确的音高和速度自然歌唱,并能够根据歌曲内容给予不同情感的表现;尝试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创编成歌词,大胆展现;能够在复杂的情景中辨别他人观点,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能有顺序地观察、推理、判断事物的规律,尝试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与分享。

(三)合作与交流目标

在学前艺术综合课程实施中,幼儿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可以启迪思维,丰富体验。艺术欣赏和创作活动提倡合作学习,强调协调意识和协作行为,培养团队精神和个人责任;强调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感知与分析,分辨与识别艺术作品中不同要素和不同事物之间“物物相需”的生态关系和由此而导致的可持续性生命过程。因此,在实施学前教育课程时,一定要重视合作与交流目标,这些目标是:3~4岁的儿童能够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愿意与同伴交往和活动,知道同伴的名字,能够认真听老师所安排的任务;4~5岁的儿童能够主动帮助协助同伴完成任务,碰到困难时,能与同伴协商共同解决;5~6岁的儿童能够在讨论中接纳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调整;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观察到别人的优点;能够坚持完成在集体活动中的角色,同时能理解关心他人的情感需要,主动进行关心和帮助,初步发展服务意识。下面以体现中班艺术综合活动目标案例“厨房里的对话”来进行说明。4岁的幼儿喜欢唱歌游戏和有节奏的乐器,并且完全能够用身体、声音和乐器创编,他们在玩耍的时候可以创编简单的旋律,能够用不同的节拍、音调和音乐类型来演唱歌曲,并且愿意探索各种各样乐器和声源,能够使用简单的乐器进行伴奏。针对4岁幼儿的特点,以艺术综合活动“厨房里的对话”为例,设计活动目标应该可以把握如下几点:

(1)引导儿童探索厨房里的各种声源。

(2)能够将厨具作为演奏器乐材料,以简单的固定节奏为即兴创编自由伴奏。

(3)能够随着音乐的节奏,与家长进行打击乐合奏练习和表演。

(4)愿意尝试创编和合作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能够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作,乐意扮演故事人物,进一步激发参与戏剧性表演活动的兴趣。

(5)能够主动与他人共同协作完成一件事情。

在“厨房里的对话”艺术综合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倾听、发现自己家中厨房里的声音,如洗菜的声音、剁肉的声音、水开的声音、锅铲碰到锅子的声音、抽油烟机的声音、洗碗洗筷的声音、收放碗碟的声音等。在发现、倾听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家庭资源,开展一组父母与孩子共同进行的亲子想象表演活动。要求爸爸妈妈和孩子选择一种方式,结合各种厨房里的厨具和材料,创造性地表现一个厨房里物品与物品间对话或人与厨房间对话的情景。初步学用不同节奏展现厨房里的对话,也就是厨房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或说什么,以下介绍几则爸爸妈妈和孩子富有创意的艺术表达情景。

[案例1]:厨房“铃儿响叮当”静静一家用锅子、勺子和瓶子展现一组节奏,勺子、锅和瓶子分别演绎音乐作品《铃儿响叮当》中的不同节奏,由此节奏乐可以变换延伸为各种语言对话,如青菜萝卜炒一炒,鸡蛋番茄喷喷香,请你快来尝一尝。冰冰一家寻找了一段迪斯科的音乐,进行简单的服饰装扮,通过肢体的动作编排了一组小品“炒萝卜”,再现厨房中炒菜的情景。爸爸:“我是一口大锅子”;孩子:“我是一棵大萝卜”;妈妈:“我来做个大锅铲”。大锅铲妈妈将大萝卜投进大锅子爸爸。“嘿!开始炒菜啦!”妈妈做炒菜的动作,幼儿在爸爸怀中扭动“嘿,萝卜萝卜翻个身”,爸爸把幼儿往空中抛出后然后接住,妈妈再说“萝卜萝卜炒熟啦,啊,喷喷香”。把语言、肢体、节奏融合在一起表达展现一种情境。教师要明确音乐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在活动中整合音乐的多种元素,将音乐教育整合于主题情境活动之中。让音乐不再是单一的传授与训练,不再零散、空洞地呈现在幼儿面前,而是注重音乐的聆听、感受和幼儿自主地体验与表达。在“厨房里的对话”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则音乐经验与生活经验整合的旋律体验活动———“煮汤”,就是借助生活经验,通过听赏音乐旋律,促进肢体的想象与表达。

[案例2]:“煮汤”活动过程———煮汤,教师让幼儿看一段妈妈煮汤的录像,询问幼儿“妈妈是怎样煮汤的”“妈妈在汤里放了什么”“说说妈妈煮汤的顺序”。其次,让幼儿欣赏《欢乐舞曲》,该旋律有明显低音高音的音阶滚动,体现欢快跳跃的旋律,另外一段是舒缓流畅的音乐《海滨之歌》。幼儿倾听音乐后,结合“煮汤”这一情景特征的表象记忆和己有的音乐能力感知再现,马上对这两段音乐产生了共鸣。幼儿自然会跟着旋律想象煮汤的情景,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自由想象表达。音阶从高到低的往复滚动,旋律带给幼儿的想象是大量的水倒入锅中的情景。欢快跳跃出现的小音符,幼儿会把自己想象成肉啊、鱼啊、菜啊纷纷跃入汤中的场面。舒缓流畅的音乐旋律,促使幼儿想象烧汤的情景。幼儿模仿着一棵棵菜、肉、鱼在水中拥抱、跳跃、交流的情景。最后重复的音阶往复,使幼儿又会想象成盐粒、味精撒入汤中或汤烧好了盛汤的情景等。多样性的艺术语言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性审美艺术体验,当幼儿多样性艺术语言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们不禁为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而惊叹。因此,作为教师在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心理及特点的前提下,要重视和挖掘幼儿潜在的艺术才能,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表达和表现的空间,有效地运用多样性艺术语言,实现艺术综合课程的综合审美情感体验目标、综合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合作与交流目标。

三、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内容选择策略

英国现代课程论专家克尔认为,课程设计要充分认识到各学科的特性及各学科之间的关系,将不同学科及其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形成综合课程;实施综合课程有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同时获得更多的思维模式,这也是当今课程发展的趋势。如何在内容上体现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的“综合”性?我们可以借鉴生态课程范式原理,探索教育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互相作用。生态课程的的特征是社会多元性(不同群体、理念、目标、方法等)、个体参与性(影响、位置、共享与尊重)、整体和谐性、转换演替性(认知、角色)、融合共生性(心理融合、课程融合)、系统循环性(反思、反馈、调节、控制)。生态课程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各种生态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学前综合艺术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上,我们可以从生态哲学的层面挖掘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因子之间的整体性、联系性、互动性的观点,帮助儿童建立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环境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同存在和发展关系。这也是人类教育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架构下,可以分主题进行模块设计,再在模块下分设不同的单元。结合各领域的教育内容,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做到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方法以及活动环境的和谐统一,而非各学科内容的简单拼凑,做到真正的融合与和谐。

“人与人”主题的内容设计,分为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引导幼儿认知自己的身体,提高自我认识,让幼儿在各种身体游戏中建立自我概念、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此主题可以通过音乐游戏、身体律动、戏剧表演等艺术手段,进行各种好玩的身体游戏活动。比如:以《小手拍拍》作为背景音乐做“指哪点哪”的游戏,还有美术活动脸盆里颜料滚玻璃球,有趣的手影等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游戏中感受自我的存在。第二个主题是引导幼儿既喜欢和家人在一起,同时又愿意主动与同伴交流,增进同伴间感情。此主题可以通过“我爱我的幼儿园”“找朋友”等活动内容展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学会与周围人友好相处,快乐生活。

“人与社会”主题的内容设计引导幼儿遵守生活和游戏规则,交通规则、观看演出规则等;学习使用礼貌用语,会说“请、欢迎、谢谢、打扰了、再见”等礼貌用语,同时通过各种情境戏剧活动,让幼儿了解各种场合的礼仪规范,能够体验礼貌用语和理解行为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体会各种规则在生活中的意义,比如:爱护玩具和其他教具,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图书收放规则等。

“人与自然”主题的内容设计,让幼儿在感知欣赏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萌发关心大自然的情感,珍惜水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土壤有颜色、质地,能支持许多植物的生长;知道空气的重要性,了解风雨云雷电,感知四季特征;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生命体的特征、生命周期以及生命体与其所处的环境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区别。同时要充分利用领域间渗透,将科学、语言、艺术、健康、社会五大领域融汇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教育内容中,做到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跨学科的融合常用的方式是张网式,各学科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将这个主题组织到各科目,从主题课的角度架构和关照各科的内容,当儿童在从事各科内容的学习时,可以意识到这个共同主题。张网式设计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课程融合模式,它以一个涵盖面较广、跨学科的、具有普遍意义概念、论题等作为主题。围绕同一个主题将不同学科联结成一个网状结构。[案例3]:以“青蛙”为主题的小班综合课程内容设计

(1)语言———“青蛙”———童谣———根据童谣内容引出青蛙主题

(2)美术———“青蛙”———根据语言描述想象创作———青蛙图

(3)音乐———“青蛙的悄悄话”———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速度、力度———做出青蛙的典型性动作

(4)科学———“青蛙的彩衣”———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隐蔽自己的行踪———延伸(蜥蜴、水母等动物也有这样的属性)

教学延伸环节还可以渗透青蛙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由于皮肤外露,不能有效防止体内水分蒸发,所以它们一生离不开水和潮湿的环境,青蛙平时多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也可以让幼儿通过教学视频的观察,了解青蛙如何产卵于水中,孵化为蝌蚪。同时可以放一些由于水污染产生畸形蛙的图片,渗透保护水资源意识。总之,通过综合课程的设计有效地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生态哲学和生态观点迁移到课程内容之中,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观察、探究、思考、解释问题。在进行综合课程内容设计上,我们要积极探究各个领域之间的共同点、相似之处、连接点,形成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整体,使得在一次教学活动中调动幼儿多种器官的协调运用,形成通识感,以生态的方式相互交叉,以领域切入,兼通各领域,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育形式多样化、灵活化,形成教育合力。

四、学前教育综合艺术课程组织策略

在综合艺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以儿童为中心,让儿童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这种建构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让儿童通过模仿和动作反映生命、反思生活。

(一)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在综合艺术课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兴趣和意愿,整个活动以孩子的选择和判断为主,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和认知判断,而不是简单视儿童为弱势群体,要充分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儿童敢想、敢说、敢提问。比如在戏剧活动内容选择上,可以让孩子投票选择用什么剧本,而不是以教师的价值观和视角去选择剧本,教师观察孩子选择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儿童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成人走进儿童的精神世界,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支持者。

(二)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策略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学习策略,旨在将多元的学习策略融入到教学课程开发及课堂教学中,为课程与教学提供了诸多的切入点。鉴于每个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可以在一节课里融入三到四种智能,建立初步的课程框架,教师可以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切换。在某个教学设计环节可以侧重发展某一种或几种智能,而另外的教学环节可凸显另外的一种或其他的智能,让班级里孩子的不同智能都有机会得到发挥。[案例4]:森林中的铁匠(大班音乐欣赏)

(1)与幼儿沟通森林中铁匠工作的“手法”。教师鼓励擅长动作表达的幼儿先用动作表达,再引导他们使用动词来描述动作;教师鼓励擅长语言表达的幼儿先用语言表达,再鼓励他们使用动作来解释动词。对于同时使用动作和动词的幼儿,教师模仿幼儿表达方式予以接纳和肯定。

(2)教师和配班教师跟随《森林中的铁匠》的音乐合作表演打铁律动(全体幼儿使用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甚至数理逻辑智能来处理观察到的各种信息)。

(3)教师组织引导幼儿讨论动作的种类、先后次序、高低、快慢、强弱变化,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动作组合的全部结构(幼儿主要使用数理逻辑智能来进行学习)。

(4)教师和幼儿一起连贯跟随音乐表演打铁技师的动作组合(幼儿主要使用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来进行学习)。

(5)教师用询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评价自己是否可以离开教师独立表演(幼儿主要使用语言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对于不知道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情况的幼儿,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引导。

(6)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表演,并请幼儿注意自己在动作变化处的语言提示(幼儿主要使用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来进行学习)。

(7)教师请幼儿两两结伴合作表演,并在这之前回忆讨论理发店技师和顾客之间应该如何交往(幼儿主要使用自然观察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来进行学习)。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通过音乐欣赏这个领域切入,在感知音乐素材的基础上,让儿童根据已有的生活和学习体验,自我构建多元化智能。教师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不同的智能,第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身体运动优势智能、语言智能,然后让身体运动优势智能的孩子借鉴语言优势智能的幼儿用语言表达代替动作表达,有效做到“取长补短”,同时又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智能。第三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音乐的特性,有效将音的高低、强弱用数理逻辑的方式进行表达。第五个教学环节在让幼儿充分感知体验音乐后,进行独立表现,同时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促进自信心。第七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艺术综合课的合作协同,两两结伴,促进人际交往智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焦秋生.哲学与教育课程论题———关系、结构与过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426.

[2]琳达•卡罗尔•爱德华兹.音乐与律动———创造儿童的另一种生活方式[M].冯婉桢,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第7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目标细化

当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质量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水平是反映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测评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已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评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西方国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行动,开展了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运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基于科学、严格的程序,研制出了四、八年级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和德育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评价标准。山西省朔州市和沁源县、太原市杏花岭区、草坪区等市县区都依据自己研制的学业标准开展了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但是,各地开展的质量监测与评估工作由于质量标准的把握尺度存在差异,导致监测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地教育教学的发展状况。因此,山西省急需探索研制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国家课程标准、符合我省教育发展状况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此作为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手段。

一、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及价值

(一)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

1.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国家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级教科研部门要从当地教育教学发展状况和学生学业成就现实状况出发,研究制订中小学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学完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水平要求,指导一线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2.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山西推进学业评价改革的需求2012年山西省教研室主任会议上明确提出“考改促课改,课改推考改”的学业评价基本指导思想,提出学业评价命题改革“一个中心”“三个原则”的顶层设计,让学业评价回归“课程标准”。学业质量评价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系统工程,是长期工程,要“稳中求变、稳中求新”。因此,基于课程标准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不仅是山西省推进学业评价改革的迫切需求,更是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价值

1.学术价值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深化课程改革遇到的必然问题。开展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究首先要基于国内外文献资料,聚焦学术价值研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内涵,在与同类概念区别比较的情况下,理清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根据其本身的特点给予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内涵界定和诠释。2.应用价值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有着不同的价值。对教育行政部门而言,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有利于整体把握本地区学业质量水平,提高决策和指导水平,优化教育管理;对学校而言,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能科学、客观地呈现学校学业质量状况,促使学校加强学业质量管理;对教师而言,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广度,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而言,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家长而言,基于标准的学业质量评价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和学校真实的教育情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评价观。

二、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要理清的几个关系

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要遵循“理论奠定基础”的思想。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内涵界定,要以分析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与同类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为切入点,加深对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内涵的认识,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理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关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成就中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问题解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幸福生活、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共同素养。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上的具体体现;其次,要明确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具体体现;最后,要依据学习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习主题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推动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理清国家课程标准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关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课程标准是各学科教材教辅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及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各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其中的课程目标不仅提出了学科总目标,而且按学段划分又明确了不同阶段的学段目标。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更是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发展和变化。但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和评价建议都比较宏观,不便于基层评价的具体操作、实施。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依据课程目标,将学科课程标准的终结性课程目标转化为不同单元、不同年级的过程性目标,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课程目标细化为对不同学习主题进行教学与评价的可操作目标。可见,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对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细化。

(三)理清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关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明确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和学业负担状况共五个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范畴不同:从评价体系看,二者是包含关系,前者包含了后者;从内容看,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中学业发展水平评价的依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强调的是学校层面的教育质量,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主要评价学生对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和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水平特点,客观反映了不同学段学生在完成学期或学年学习之后应达到的知识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学科基本素养养成等具体的学业质量评价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的运用。

三、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制策略

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只有设计多维度、多层次,才能贯彻落实课程评价理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制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明确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学习国内外文献,结合山西省教育教学的实际,明确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制的核心价值观:一是在课程目标、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行为之间建立清晰的联系;二是明确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学业成就标准,使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具体化、明确化;三是将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知识为载体、能力为过程、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二)依据学科课程目标,构建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总体框架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的构建要结合学科特点,体现学科课程价值取向,其中,框架设计是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制的工作重心。通过学习国内外文献资料,经过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和专题研究等,积累了大量的访谈记录和调查数据,为建构符合山西省情特点和现实需要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总体框架由学习内容、内容标准、表现标准、评价方式、评价样题、评价工具和评价报告七部分组成,同时,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了三种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

(三)突出学科特点,准确定位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是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的主要内容,因此,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要突出学科特点,彰显学科教育价值。内容标准的确定要让教师与学生对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某个内容领域和知识领域、知识点在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更加明确,要明确描述学生该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体验,要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表现标准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程度的参照标准,要合理划分表现等级层次,并明确不同等级标准的内涵:Ⅰ级表现标准又称合格表现标准,是学生课时学习、单元学习、学段学习应达到的基本标准,是100%的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Ⅱ级表现标准又称良好表现标准,是60%—70%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成就标准;Ⅲ级表现标准又称优秀表现标准,是30%—40%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成就标准。表现标准在合理划分等级标准的同时,能准确描述学生行为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优秀。

四、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在整体构建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总体框架的同时,又根据学科特点设计了三种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即主题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单元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和学段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框架,并确立了每种框架的主要内容。

(一)主题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

主题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又称课时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由学习内容、内容标准、表现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样题五部分组成,其中的重点是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评价样例。课时内容标准的重点是准确定位学生课时学习该知道、掌握什么(知识与技能)以及如何获得,要凸显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应积累的认知、感受、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情感态度体验;表现标准的重点要聚焦在课时学习知识掌握程度、技能形成程度、知识与技能的应用程度。本研究将表现标准划分为三级标准:Ⅰ级表现标准又称合格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课时学习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Ⅱ级表现标准又称良好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课时学习在“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Ⅲ级表现标准又称优秀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课时学习在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评价样题又称评价样例,评价样题的设计目的就是提供给一线教师如何在课时教学中落实具体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落实课时能体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当然并不是每个课时都有外显),以及落实课时“知识、技能、思想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的简单应用。

(二)单元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

单元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由学习内容、内容标准、表现标准和达标试卷四部分组成。单元内容标准要准确定位学生单元学习该重点知道、掌握什么(知识与技能)、获得知识的方法有哪些,要凸显学生在获取知识链的过程中应积累的认知、感受、策略与方法等方面的情感态度体验。表现标准的重心应聚焦在单元学习中重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形成程度、应用单元重点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和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将表现标准划分为三级标准:Ⅰ级表现标准又称合格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Ⅱ级表现标准又称良好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在“基本方法与基本能力”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Ⅲ级表现标准又称优秀表现标准,定位聚焦在学生通过单元学习在学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达标试卷又称单元达标测试卷,达标试卷的设计既要体现单元学习的知识网络,又要体现知识获取的思想与方法脉络,还要体现单元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

(三)学段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

学段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又称学期学习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由内容领域、内容分类、表现标准、评价试卷、调查问卷和评价报告六部分组成。其中的重点是表现标准、调查问卷和评价报告。学段表现标准的核心是根据内容分类领域的特点准确定位三个等级标准。比如,四年级学生语文的识字领域可分为:Ⅰ级表现标准强调识字的途径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独立识字”;Ⅱ级表现标准强调识字的途径达到的基本要求是“会运用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等多种方法,独立识字”;Ⅲ级表现标准强调识字的途径达到的基本要求是“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多种检字法,独立识字”。设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业负担、身心健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以及学段重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途径等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聚焦相关因素分析。评价报告分为总报告、学校反馈报告和学生反馈报告三个类型。总报告能全面、准确、真实地反映参测学校、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为教科研部门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依据;行政反馈报告聚焦学校间均衡发展状况、学校校内差异状况以及各校星级评价状况,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学校反馈报告既反映学校学生学业成就的整体状况,又反映学校与整体之间的差异,同时,分析差异成因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学校管理、教研、教学提供依据,指明方向。学生反馈报告主要是提供给学生个性化服务,在整体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业表现状况的同时,聚焦于客观反映学生每道题的答题情况,让每个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取得的成就,以及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S〕.2013.

第8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一、发挥教育督导职能,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1.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建设标准和规划。为有效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2010年10月起,甘州区教育督导室抽调全区教育战线上的部分专家学者,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于2011年1月,制定下发了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估细则和《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五年规划》。通过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提升建设标准、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教师素质、提升科研层次、提升教育质量,整体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督学队伍建设,创新教育督导机制。为扎实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工作,我们于2012年进一步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完善了5个一级督学责任区,10个二级督学责任区,新选聘53名教育督导兼职督学,组成了行政管理型与专家型相结合的教育督导工作队伍,创建了督学责任区与区教育局机关干部联系乡校责任区、区域均衡一体化办学联校责任区等有机结合的督学责任区督导新模式,2013年将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覆盖全区133所中小学,形成了对区域内学校监督、评估、服务、指导的督学责任区督导机制。

3.坚持硬件软件标准,扎实开展学校标准化评估验收。在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评估验收中我们以“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加强指导、促进提高”的原则,按照《甘肃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结合甘州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对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客观的检查和评估,在充分肯定各校工作成绩的同时,帮助学校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今后的办学方向,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至目前,全区已有72所中小学经评估验收达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

4.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有效途径。我们把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策略与途径研究》于2013年被列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一年来我们在《甘肃教育督导》、《教育革新》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篇,为今后更好的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效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总结。”

二、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1.扩充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化解学校大班额问题。随着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骤增,造成城区现有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大部分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仍很突出。要建议地方政府按照城市发展规划研究配套规划城区中小学建设,积极协调,通过老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作和住宅小区中小学的配建、补建工作以及新城区中小学的新建等途径,实现城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总量扩容,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

2.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目前,还有一些学校存在学生运动场地不足,教学辅助用房不足,教学设施设备薄弱等问题。随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完成今后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的难度日益增大。要督促地方政府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加大投入,补齐学校标准化建设资金缺口,加快工程项目建设、设备仪器采购、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高质量的完成学校标准化建设目标任务。

3.注重学校精细管理,丰富学校发展内涵。通过督导评估我们看到,有一些学校的管理还不够精细,存在诸如办学理念提炼不足、学校文化概念不清、课程建设规范不够、教学常规管理粗放等问题。学校标准化建设不仅仅是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更要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在学校标准化建设上要坚持硬件软件全面达标,软件硬件条件整体推进行原则,规范与特色并重,在教育教学过程性管理上下功夫,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管理上水平,办学出特色,更好、更快地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

第9篇:医学教育标准范文

关键词 术语 标准化 科技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国际间科技交流日益频繁,专业文献不断涌入,这使得科技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术语是科技翻译的重点,在专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语翻译得不标准直接影响了交流的畅通性,同时也不利于术语的标准化管理。笔者从科技翻译的角度,专门对一些DIN译文中的术语进行了研究,发现不标准的术语为数不少,必须予以重视。本文在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德汉科技翻译教学的现状对德汉科技翻译教学的重点和相关内容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应重视术语翻译的标准化,培养合格的科技翻译人才。

1 术语翻译不标准的状况

1.1 不准确

译词有待精确化、具体化。比如将Bruchdehnung(DINEN10002.1)译为“断裂伸长”,孤立地看似乎无懈可击,但是原文对这一术语的定义是“断裂后的位移值与原长之间的比值”。可见,该术语并非指伸长这一过程,而是指伸长比率,应该改为“断裂伸长率”,这一术语也出现在一些专业文献中。而国标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中采用术语“断后伸长率”来表述这一相同的概念,相比较而言,更为准确贴切。又如Brucheinschntlrung(DIN EN 10002-1)译为“断口收缩”显然也不准确,经查阅和比较,应译为“断面收缩率”。

1.2 同义词混淆

译词将同一专业领域内的同义词不加区分地乱用,违背了单义性原则。比如fertigen和herstellen在机械制造领域中都有制造、加工之意。即使德语单语词典也未对这两个词进行细分,因此难免有译者将Gewindefertigung(DIN 25202)译为“螺纹制造”。但汉语里的制造多侧重较大的对象,指螺纹的话。有些大材小用,因此建议译为“螺纹加工”。

1.3 专业性不强

译词过于“日常”。有些术语的确来自日常用语,但是在术语化的过程中被赋予了新义,不宜一成不变。比如Vertra-uensbereich(DIN EN 10002-1)中的“vertrauen”来自日常用语,但不能译为“相信”,它和Bereich构成复合词后对应的术语为“置信区间”。Werkstoffkurzzeichen(DIN EN 1706)这一术语虽然包含普通词语“Kurzzeichen”,但不应译为“材料缩写符号”,即便根据语境也的确指缩写符号,但是这些缩写符号包含了材料的类型、成份和性能指标等信息,相当于材料的标签,在专用语中对应的术语为“牌号”。再如将Messunsicherheit(DIN 53505)译为“测不准性”破坏了这个词的专业性,正确的译法应为“测量不确定度”。

1.4 不简洁

译词语义准确,但在用字遣词上不够简洁,显得冗余。术语应言简意赅,用尽可能最少的词表示尽可能最多的含义。对于不符合这一标准的译词应再三推敲。比如将visko-elastisch(DIN 53505)译为“粘性弹性”就值得推敲。虽然译词语义准确,是指橡胶的粘滞性和弹性的综合性质,但是表述却稍显累赘。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可将“粘性弹性”提炼为“粘弹性”。在类似的国标GB-T531-1999中采用的也正是后者。又如译者将Kemdurchmesser译为“底部直径”(DIN 25202),虽然意思不错,但是译词不简洁,螺纹的直径有顶径、中径等,根据这种命名惯例,可以将该词译为“底径”,它与螺纹的“顶径”属于成对出现的术语。

1.5 词法异化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未考虑译入语的词法习惯而一味照搬原文词法,导致译词看起来别扭,甚而影响理解。比如将Chrom-Niekel-Molybdan-StahI(DIN 50021)译为“铬-镍-钼-钢”,虽然语义正确,但生硬地插入了连字符,有违汉语词法习惯。在德语中,连字符既可以作为汉语的破折号使用也可以将多个成分连到一起构成复合词。而在汉语中,汉语的术语不采用连字符或破折号。将德语中带有连字符的复合词译成汉语时,一般不保留连字符,更不能采用破折号。然而极个别情况下去掉连字符后会影响语义的等值,应适当保留。比如“Kraft-Verlaengemng-Diagramm”(DIN EN 10002-1)是指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如果将两个连字符都删去而译为“力位移曲线”的话,语义十分含糊,建议保留第一个连字符,即译为“力一位移曲线”。

2 译者方面造成术语翻译不标准的原因

从译者方面来看,德汉科技翻译中频繁出现不标准的术语,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在的原因。一方面术语的标准化工作难度大,不标准的术语大量存在于各行各业,译者难辨真伪。另一方面,译者本身业务素质方面的缺陷也不容忽视。除了专业知识的欠缺外,译者方面造成术语翻译不标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没有掌握科技术语的命名原则和方法

按照国标的规定,汉语术语的选择和构成的要求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单名单义、顾名思义性、简明性、系统性(指便于构词,形成概念系统)、稳定性(指尽量使用约定俗称的术语)、台乎本族语言习惯。在具体的德汉科技翻译实践中,如果不了解这些原则和方法,仅凭个人的经验和喜好来使用术语、甚至生造术语,难免会在译文中出现各种不标准的术语。同样要从各种难辨真伪的术语中甄选出标准化的术语,也须遵循上述原则。如“Kemdurchmesser”这个术语普遍存在两种译法,即“根径”和“底径”。两个词基本都符合上述的要求,几乎没有区别,但是从整个概念系统来考虑的话,“底径”与其他相关概念比如“牙底”、“顶径”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所以应译为“底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