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初中生法律知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生法律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生法律知识

第1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法律基础 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 案例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是对进行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在他们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法律基础部分可以使处在“容易冲动”时期的学生的冲动行为有所收敛,为学校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局限性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很多青少年文化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薄,根据专家统计,处在花季的17岁的年龄,正成为犯罪高发期,而中职学生恰恰处在这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让学生逐步知道一些法律常识,可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法制观念。

在法律基础知识当中,很多学生天真地以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了,所以对此不是很重视,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守法,法律也不会拿自己怎么样”。一些学生直到今日也仍然坚持着“学法律干什么?不犯法就行”的观念,他们殊不知就算自己守法,自己不犯法但是不代表别人的行为不会侵害到自己的权益,如果出现这情况,那么怎么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由此可见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多重要的现实意义。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教师在开课之前一定要搜集素材,合理选择教法,认真充分备课,并且能控制住学生的情绪,悬念迭起。例如可以提出问题:“在面对物质上的诱惑,能否会产生据为己有的欲望?在面对暴力侵害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去做?在面对鲜艳的刺激时,能否抑制往青春的冲动?”让学生充分交流、各抒己见,然后教师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出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意义,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的威严。

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法律知识充满兴趣

当教师教授到法律基础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举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最终达到增强法律意识,收敛学生在情绪激动时候的行为。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法律基础知识讲课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学生之中,采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由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实事求是地讲,大部分的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都不算很理想,并且在规范和自律能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况且在青春期,大都敏感、容易冲动、缺乏足够的支配力,法制观念淡薄。作为任课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因势利导,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这样如同讲故事一样,学生也有很大的兴趣去听,并且通过一个个令人反思的案例中可以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教师在列举案例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当前很“火”的案例——“网络犯罪”,学生必然会感到这与自己的生活很贴近,必然充满兴趣。当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力求做到观点正确、内容熟练、重点突出、口齿清晰,也可以事先给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由此培养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与突发应变能力。

三、法律教学注重与案例相结合,实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法律基础课集中了我国好多部重要的法律,并且涉及许多专业术语和法律规则,浓缩的是最实用、最精华的部分,可以讲,让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最终不是体现在考试中取得满分,而是让学生遇到侵犯的时候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有时候会感到法律枯燥死板,有很多令人头疼的条条框框,所以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应该发脾气,强迫学生听课,而是要采取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地听课。

第2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必要性探讨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认知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制力都比较低,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

1.初中学生因为法制教育缺失而造成的不良后果和影响

初中阶段的学生各种能力都不强,还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处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如果法制教育缺失,会使得初中生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得不到正常的维护,从而在无意中犯下了错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各种传媒工具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初中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增加,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拉帮结派时有发生甚至出现了初中生进行集体斗殴的事件,在斗殴中会出现不必要的人身伤害和伤亡。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魔爪伸向了不明事理的初中生,由于初中生的法制意识欠缺,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使得犯罪分子得到纵容,致使受害的群体在不断增大。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初中生法制意识淡薄,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从初中阶段就开始进行法制理念的灌输和植入,积极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宣传法制教育,让初中生能更好地接受法律知识,从而加强对自身的约束,防治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为以后学生的法制观念做好基础。要让学生明白,自身权益受到伤害,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各种观念正在成型的关键阶段,也是进行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

2.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的必要性措施

2.1要有丰富的法制教育知识。教师应将专门的进行法制教育知识宣传的小组建立起来,让小组成员积极搜集与初中生生活相关的一些法律知识。同时收集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小组成员对知识点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编辑,同时还要保证知识点的编辑是按照由点到面地顺序进行。尽可能的给这些法律知识以丰富的形象和具体的内涵,从而使得初中生能够进行理解和吸收,同时让他们学会如何在生活实际中运用。

2.2教师要将法制教育教学执行到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大对法制教育的重视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教学任务安排,将对法制教育的监管执行力度尽力加大,同时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法制教育课程安排情况进行结合,对于一些一线教师要加强考核力度。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根据考试的方式进行了解。法制教育的观念,学校的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必须都予以高度重视,只有全员结合、全面进行,才能切实将初中生的相关法制教育工作做好。

2.3对于一些传媒手段要有效利用,同时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工作要加强。法制教育知识的宣传工作除了要在思想品德课程中进行有效融入,同时还要将传媒手段进行积极的利用,法律法制知识的宣传工作要积极进行加强和扩大。教师在进行板报策划时,可以设立专门的法制教育板块,同时积极利用电视、网络和报纸等媒体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案例分析必须要明确,同时要保证其清晰条理,并且确保层次感。分析一些犯罪案例时,要做到严肃认真,态度不能避讳,同时将犯罪事件的影响和结果进行清晰的分析,判断和结论必须有着法律层次的依据。

2.4教师在举例进行分析时,必须引入初中生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教师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可以从小事抓起,举例分析时选取初中生生活中常遇到和容易发现的事情进行。比如在引入青少年集体打架斗殴事件时,可以对该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将该事件给当事人、受害人和双方的家庭等造成的严重伤害告知学生,让学生能引以为戒,自己进行思考,从而在生活中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

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法制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相融合,从而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来。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系统全面地展开,从而保证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能够有机融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更能极好地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为初中生日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成为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小结

法制教育应从初中生就开始进行,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执行和重视法制教育的力度,不断对法律知识进行推广和宣传,从而将初中生因为法律意识欠缺而造成的后果消除掉,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懂法、知法,从而做到守法。

【参考文献】

第3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育;法制教育

一、目前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问题

1.教师自身缺乏法律意识

很多初中政治教师没有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导致自身缺乏法律意识。在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就无法将法制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限制了法制教育的发展。

2.教学方式问题

很多教师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的教学中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重,而在政治教育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法制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教授课本上的重点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知识点,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烦心理,久而久之,法制教育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社会思想对法制教育的影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复杂多变,而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在树立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果学生被社会思想中的不良因素影响,就很容易导致性格缺陷,甚至发生犯罪的情况。

二、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加强法制教育的策略

1.强化教师的法制素养

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首先就要强化自身的法制意识。学校要定期组织政治教师学习法律知识,切实提高政治教师的法制素养。比如,组织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培训活动;邀请法律专家来校开展法律讲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政治教师要注意积累法律知识,借助现代计算机等信息科学技术,丰富法律知识,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知识系统,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尽可能在政治课堂上给学生灵活地渗透法律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法制水平。

2.结合教材内容,强化法制教育

在初中政治课本中,有很多关于道德的问题,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很难也没有很大的耐心去学习研究这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在政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比如,让学生就案例进行探讨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也了解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初中思想政治课本上的内容都是经过教育局精心编制的,是符合青少年成长的。比如,课本上的生命权、隐私权的相关知识,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他们成长阶段需要学习的。

3.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在政治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科学技术,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律法规。对于初中生来说,法律观念和知识都比较抽象,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法律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动态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学习宪法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观看宪法的创立过程,提高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明白宪法的特性、作用和地位,进而加强对宪法的理解。

4.综合体验式教学

要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只是加强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学会运用法律,所以教师应该进行综合体验式教学。法律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也必将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内容中引入社会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对这些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并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要表扬那些积极参与、结论积极向上的学生,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使其对于结论消极的学生,教师更要给予引导和关怀,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现场模拟一些经典案例,模拟案发现场,让学生表现出最真实的行为,教师从中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和行为,模拟完成后,教师给予客观评价,及时指出错误,并给出正确意见。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并鼓励学生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升法制教育成果,加强初中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融合。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他们确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政治教育是初中生形成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法制教育的最初阶段。法制教育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是否具备法律意识,能否遵守法律法规并运用法律。因而,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在政治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法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元民.浅谈初中政治课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教学[J].学周刊,2014.

第4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教学 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078

初中生在经过小学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后,已经大致接触和认识了比较简单的政治知识,在思想品德层面会有相对正面的行为规范。所以,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我国政治体系的认知,初中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们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法律常识和守法规范,从而增加法律见识,提高基本的法律素养。根据人教版的初中政治教学内容可知,教师主要需要向学生们传授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基本的用法规则。学生们只有在教师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指导下,才会逐渐增强法律意识,进行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所以,笔者认为,针对初中生的法治课堂教学在当下法制社会显得极为必要和重要,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本文主要是从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出发,分析探讨对初中生的法治教学,具体来看,法治教学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丰富法治教学内容

针对初中生的政治法治教学,教师一方面需要从教学大纲出发,制定详细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课本教材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指导学生们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学生们只有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才会逐步完成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对基本法律的认知,完成知法的学习任务。

首先,初中政治教师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大纲,指导学生们学习课本上的法律知识。一般来说,政治教师的法治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基本法治概念,继而为接下来的守法和用法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人教版的政治教材内容来看,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引导学生感受法律的尊严,引导他们走进法律,学习法律的不可违,进而在知法中学会防患于未然;另一种是指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在法律学习中不断成长。学生们只有系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和简单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守法和用法,从而提高公民的法律认知。

其次,初中政治教师在完成课本教材法治的教学内容过程中,为了提高和扩充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质量,还应该在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用具,提高课堂法治教学的效率。例如,政治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联系现实或者历史上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们分析法律在各个案例中的重要秩序维护和人权保障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在接下来的法治学习中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某种程度上既是政治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也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实用性指导。

二、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

上述主要阐述的是政治教师针对初中生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除此以外,政治教师还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开展多样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时进行课堂互动,在加深相关法律常识的同时,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从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客观的法律观念。

首先,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时,往往可以根据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情况和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在活动中不断深化和延伸对我国法治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法律辨别的能力。另一方面,政治教师的法治教学活动还可以进一步调动课堂教学的气氛,引导学生们在多样的课堂活动中感受政治课堂的乐趣。一般来说,法治课堂的教学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激发和锻炼学生根据所学的政治知识进行课堂辩论和课堂快速思考的重要手段,是初中生提高政治法律认识的必要途径。

其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历和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的借鉴,初中政治教师对多样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可以分为以下几点。例如,政治教师在教授学生感受法律尊严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们对生活中遇到的法律案例进行集中讨论和请教,从而在讨论中进一步深化对我国法律尊严的权威认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教授学生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对现实案例的自我体验和自我评判,继而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发现和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三、鼓励学生合理守法用法

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法治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强调对学生合理守法和用法的实践指导,以专业的教学实践观念,激励和引导初中生在知法的基础上学会合理守法和用法,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新世纪法律公民。

首先,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守法,学生们只有明确了守法的重要意义,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争做良好公民,进而学会用法。对初中生来说,守法并督促别人守法是保障自身合理有序地进行初中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初中生明确对法律权威性的认知,以一个良好守法公民的身份共同营造合理的法治教学氛围,提高班级、学校乃至社会的法治范围,从而建立客观公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5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1、积极征订、编制法制、安全教育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学校制定校园安全条例,编入学校的“学生教育手册”,发至每一个学生,使预防违法犯罪和校园伤害事项人人皆知。本学期我们征订了《中学生不良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防范知识手册》、《交通安全从我做起》、《远离火灾》和《初中生法制教育读本》等。

2、抓好宣传阵地建设。我们利用班级黑板报,每学期出一期法制教育的专版;利用校园橱窗、标语牌、等宣传工具,营造校园的宣传氛围。

3、抓好“禁毒日”和“法制宣传日”主题教育。在每年“6、26”禁毒日和“12、4” 法制宣传日到来前后,学校均举行集会、宣誓仪式、主题班会、张贴图片和参观校内禁法制展览室等系列教育活动。

4、请进来、走出去。一是每学期我们都邀请公、检、法的有关同志来校作法制教育讲座,特别是我校法制辅导员每学期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辅导课,更是使全体同学不断接受深刻的法制安全教育。二是利用社会实践这一教育平台,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法庭旁听”、模拟法庭、观看禁毒影片等。

5、上好法制教育课程。初二年级政治教师运用教材,结合当前社会治安形势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的法律知识课堂教学。班会课是开展法制教育不可缺少的阵地,《中学生法制教育读本》的学习、法律问题的讨论等主题教育活动均通过班会课实现。今年十月,针对百度贴吧出现我校学生谈情说爱和谩骂老师、同学的现象,我们利用班会课在各班广泛开展“网络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使“网络文明、网络道德”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1 26、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知识竞赛活动,寓教育于趣味性、娱乐性之中,并能使学到的法律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围绕《青少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我校多次组织各班组成竞赛小组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增强广大学生的违法犯罪防范意识。

7、以“纪律安全教育月”活动为出发点,组织消防疏散演习,以抓防交通事故、防饮食中毒、防火、防溺水等为常年重点,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特色活动

1、我校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使法制教育常做常新,从而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2、抓住“绿色德育”主题,用“绿色”文明统一全校师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感悟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使法制安全教育有形化。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第6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人文精神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组成成分,它对初中生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政治上的信仰方向。没有对政治的信仰直接地表明一个学生缺乏人生目标,漫无目的地生活,没有较高追求和发展欲望;只有具备政治信仰时,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奋斗目标,以更乐观积极的心态追求人生理想。2.在社会上遵规守法,在生活中以高标准约束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树立法制观念,清楚地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该做,什么事坚决不能做。拥有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3.文化和艺术审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修养,不同的修养导致了他们发展程度的不同。通过对学生有效的人文精神教育,可以使学生重视对艺术欣赏的选择,由简单的艺术欣赏上升到对高雅艺术品的欣赏,优化关注对象,比如关注人的心灵和情感。

二、初中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

通过观察发现,初中生普遍人文精神缺乏,经常出现失落感,具体表现如下:1.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向导,思想不够充实和积极。2.对未来迷茫,不积极进取,不拼搏,虚度光阴,成绩与能力成反比或者高才华低品质。3.思想品德低劣,没有独立的人格,对别人缺少关怀,自私自利,遇到小困难就无法承受,极易产生挫败感。4.我行我素,不为别人考虑,坚持自我主义,行为举止不规范,道德品质不高,比如违反校规和法律。以上列举的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教学实践与人文精神教育相结合

怎样实现教学与人文精神互相渗透呢?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和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对社会、对感情的觉悟,尤其要重视提高学生觉悟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教会学生做人,进一步实现人文精神教育推动学生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初一的政治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培养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自我,看到自我缺陷,树立目标,奋力实现并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初二的政治课应教会学生法律基础,让学生心中有法,知法、守法、懂法,树立民主、公平公正的意识和追求;初三政治教学应将学生引向国情教育,告诉他们所肩负的重任和社会责任,为国家培养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

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渲染

(一)人文精神与教材相结合

教师应钻研教材,寻找适当的人文背景,将人文精神和教材知识巧妙结合。例如在讲“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时,首先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播放完后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实现家和万事兴呢?借此引出课堂主题;接着播放另一段视频,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学生产生情感波动,诱导学生思考、议论,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后导入知识点,告诉学生: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相互的义务,比如父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等。让学生体会日常生活中的权利义务现象,切身感受政治、感受道德,实现人文精神与教材知识的完美结合。

(二)教育学生关注时事政治

以人文精神为核心,信息现代化为标准精选时政素材;有针对性地分析时政材料,突显人文精神。比如通过分析《2013年国别人权报告》中美国发生30起死亡4人以上的枪击案时,不仅要说明美国人权问题依然严重,还应该以国际及人道主义精神提升学生人文精神品质,让学生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对待他人,珍爱生命。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步入社会,进行考察,发现社会中的挑战和竞争现象,化压力为动力,锻炼实践能力,这是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径。比如在讲我国环境问题时,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接着合作学习,探讨该地区有哪些种类的环境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应该怎样防治等,最后告诉学生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应保持怎样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以规范的社会行为美化社会环境等。

五、结语

第7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问题;措施

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同时心理生理尚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侵害。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其中,学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初中政治课堂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目前政治课堂,法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初中政治课堂的法治教育贯穿学生的整个初中时期,这一时期的法治教育,促进了学生对法律的了解,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目前,政治课上的法治教育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一)对教材法律知识讲解简单片面,缺乏重视

初中政治教材虽然版本众多,但都是按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来进行编写,在每一个年级都设置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也配备了相关的案例,在最新的政治教材中,还单独设有法律专册。可以说,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个范本。但在实际使用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对于教材中的法律知识讲解不全面。课堂上,教师根据所谓的中考说明或者重点与难点,有选择的传授,忽略了部分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常识,破坏了法律学习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其次,对于课本的使用,只重视法律基本知识讲解,忽略了相关配套的探究与实践活动,甚至很多教师对于课本的活动型材料直接忽略不讲,殊不知,相关的探究活动恰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原理。最后,不重视课本所选取的材料、案例,一味地求新。课本中的材料与案例都是精心挑选并与之配套的,虽然有的年代久远,但可靠性强,操作性强。在实际对教材的使用中,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当今热门的材料,国外的材料,没有重视对教材本身的挖掘。

(二)法律知识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无味

法律知识的教学,在实际课堂上,存在着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的问题,教师主要采取讲解、满堂灌等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参与。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案例时,把案例的发生的起始过程、最终司法机关的处置结果一股脑都教给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个“看客”,对案例没有任何的思考。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仅仅只能识记简单的法律概念,或者在旁边凑个热闹。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对学习政治,尤其是对学习法律的兴趣。另外,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大多是在教室内完成,空间受到限制,缺少走出去实践的机会,使得法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仅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获取上。

二、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法治教育的措施

在初中政治课堂开展的法治教育,要遵循《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要遵循初中生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断改进课堂教育的方法。

(一)深入分析教材,夯实法律基础知识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只有立足于教材,充分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充分地认识法律,学好法律,为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析教材,首先要重视教材所选取的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正文上。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五课《神圣的宪法》第一框“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讲到,宪法法律效力的最高性,其中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一点时,课本材料采用了“孙志刚事件”这一案例,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描述,让学生知道因为孙志刚这一事件,国家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进行了违宪审查,并进行了废除,同时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一材料与知识点联系密切,选材非常典型,通过对这一材料的详细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这一法律知识。深入分析教材,还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探究、感悟等模块。学习法律知识,除了可以使学生懂法守法,最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及他人的合法权利。课本中的探究、感悟模块,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融入到法律事件本身中,从而学以致用,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在苏教版八年级下册关于隐私权的这一块知识,课本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手机的拍照、录像功能很容易泄露他人的隐私,一旦有陌生人对你进行拍照,一定要注意了。对拍照手机带来的威胁,应当加以限制。通过探究,为拍照手机制定一些限制性规则。学生通过前面隐私权的学习,对隐私权已经有了了解,通过这个探究活动,为限制手机拍照出谋划策,制定各种措施:比如,在涉及隐私的公共场所如浴室、游泳池禁止使用手机,对未经他人允许进行拍照的,制定明确的处罚规则等等。通过这一探究活动,学生对保护自己的隐私权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不仅学习了法律,还学会了运用法律。课本上除了文字,还有大量的插图。重视课本上的配图,也有助于更好地学习法律知识,利用好课本的配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可以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加深印象。

(二)展示多彩课堂,拓展法治教育途径

学习法律,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单纯的讲解上,恐怕很难让学生喜欢。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丰富课堂的授课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丰富课堂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拓展课本材料,通过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在教学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丰富了教学的情境。苏教版九年级第六课,在讲到道德与法律时,课本举了被告山杠爷的故事,山杠爷是村里面党支部书记,受村民爱戴,一次因为处理一位虐待婆婆的年轻媳妇,而触犯了法律。山杠爷被依法处罚,而村民都为山杠爷鸣冤。学生看到这个材料,通过学习,对道德与法律有了一定的理解,知道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文字的感染力往往是有限的,对于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在学校的空闲时间,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被告山杠爷》的电影。电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而且更能抓住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观看电影后,课本的知识点与案例得到了巩固与深化,也培养了学生的守法意识。学生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要充当“主角”,而要做好“导演”,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相关法律内容,设计相关活动,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比如苏教版九年级第七课,依法维护民事权利,15岁的中学生张某,用父母的存款买了8000元股票,交易后,8000元赔光,张某的父母找到证券交易所,交易所以风险自赔,拒绝退款。张某的父母将交易所到法院。对于这个案例,教师可以设计模拟法庭,分配不同角色,提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资料,熟悉相关的流程。在模拟审理案件中,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让学生去完成整个诉讼,最后通过案件的审理,让学生亲自体会到案件审理的全部过程,也增加了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最后,政治课的法治教学,可以拓展授课的空间,带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去学习法律知识。在讲到公民应尽的基本义务时,可以带学生去参观部队,观看士兵的训练,感受为国家服兵役的光荣,也可以带学生去税务部门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体会每个公民必须依法纳税的义务。通过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增加了对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直观体验。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著.苏教版思想品德(八~九年级)[M].

[2]夏丹波.中小学独立开展法治教育课构想[J].人民论坛,2015,(8):18.

第8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初中 教学管理 对策研究

初中是一个从儿童进入青春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心灵开始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很强的叛逆心,大多数的初中学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但是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心理方面的指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老师应该积极创造一个和谐的、团结的、健康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一、让学生认清独立和合作的关系

没有独立思考,学生就不能产生独立思考的思想意识,那么学生的独立学习就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合作学习是交流的过程,学生相当于进入了一个鹦鹉学舌状态,在合作的过程中,若失去了独立思考,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思维会逐渐的退化,个性将会逐渐的削弱。合作学习应该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合作学习中,讨论是最基础的主体,但是在讨论过程中,独立思考也是必不可少的。将同学的发言进行思考之后,才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持支持的态度还是反对的态度,通过多个角度的汇集进行思考。一些教师将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装饰,展现多元化的课堂形式,活跃课堂的气氛,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习惯的使用合作学习,但是很多问题只要个人认真的思考,这一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教师为了流行和时尚,也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毫无价值的,不仅占用了课堂时间,也大大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所以我们可以说,这两种学习方式是互补的,是不可或缺的。

二、落实课堂实效

思想道德课强调对学生的积极心态进行培养。著名教育专家余映潮对于课堂的教学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课堂积极丰富,学生活动充分”,强调课堂有效性,鼓励关心学生的学习,将课堂的学习时间余留一小部分用于活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老师应该加大对学生的鼓励,在对新材料进行介绍,对问题进行提出以及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该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并对该课程进行总结,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导师。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建设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老师承担的主要责任就是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在对教学质量进行提高时,应先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这个阶段,初中教师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仍处在较低的水平,我国的大学每年都会大量的招生,但是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出现了不均匀的现象,成为初中教学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在一些较贫穷的地区,很多的教师都是各地区的志愿者,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与专业的老师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长时间的发展之下,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

在这样的形式之下,我们就要培养出一支知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例如:对于年轻的教师,应加强职业培训,增加他们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为他们适应教学的要求作铺垫,对于中年教师而言,要将他们的“顶梁柱”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让教育的主要任务落实在中年教师身上,此外,还要对年轻的教师进行指导,将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传授,将他们的作用在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来,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

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在这一时期形成。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对任何事情、任何事物都具有非常大的兴趣,若学生在这一时期受到了不良思想的影响,那么就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也会对社会造成一些危害。例如:现在很多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在上课期间经常性的逃学,进入网吧游玩,沉迷于网络游戏;有的学生甚至会进一些社会营业性场所。无论是网吧还是营业性场所,都会聚集大量的社会人员,初中阶段的学生法律意识薄弱、辨别能力差,长时间后,会养成很多的不良习惯,情况严重者还会做违法违规事件。根据我国青少年犯罪的资料显示,初中阶段学生的犯罪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每年以3%的速度上升。因此,在初中的教育中,应加强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减少社会对初中生的伤害,保证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在管理日常教育教学时,应加强对管理措施的制定,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形成知道法律、学习法律以及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换言之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法律的知识融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在固定的时间段中,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法律人士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并借助于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将法律意识深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与素质教育

学校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化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方面以及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在教育管理中,老师要着重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行多元化、多形式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将原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淘汰。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素质的教育相结合,并将情景再现、社会现象以及案例分析融入于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社会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进行全面的提高。

六、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确保教育效果顺利实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老师都应该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关心和爱护,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遇到的难题、遇到的疑问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在面对问题时,尽可能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对身体有缺陷、家庭复杂的学生进行额外的关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除了能传授知识,还能成为知心的朋友,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和谐、团结的氛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

总结

在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初中阶段教育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创新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建彬,姜玲玲.初中教育管理探讨及对策之我见[J]. 神州(下旬刊),2012(3):386-387.

[2]吕晓雁.小议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管理的作用[J].成功(教育版),2011(11):148.

[3]李伟豪.初中大班教育的分层次管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1(3):153,196.

[4]周琼.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教育艺术[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3):200-201.

第9篇:初中生法律知识范文

关键词:农村 中职学生 心里特点 教育策略

农村中职生大多是初中生中的后进学生,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是十分宽松,生活不十分快乐。

一、农村中职生的特点

一是自卑感强,自信心不足。

农村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普遍文化课成绩低下,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肯定,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感强,部分学生性格变化快,有的叛逆,有的偏执,有的冷漠,还有极个别的自闭,为了心理上的解脱,有的沉迷于网络,有的陷入早恋,有的破罐子破摔,沾染社会不良习气。

二是自律意识差,自控能力不强。

多数学生学习品质不好,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易走神,做作业困难,易拖拉,甚至忘记,脾气急躁,情绪波动大,自控能力差。

三是是非观淡薄,易意气用事。

好多中职生都是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的代管下成长,代管人不能很认真去履行代管责任或没有履行管理职责,学生在行为习惯、是非曲直、个人修养等方面没有得到很多的“唠叨”,造成了这些学生自由散漫,是非观念淡漠,哥们义气严重。

四是叛逆意识强,情绪极易波动。

一些农村中职生虽然自卑感强,但内心深处又强烈希望被关注、被肯定,遇事往往盲目冒进,求胜心切,但常常事与愿违,虎头蛇尾,遇到矛盾挫折或冲冠一怒,或意志消沉,情绪极易大起大落。

五是在校表现差,但社会适应性较强。

农村中职学生学习成绩低下,行为散漫,但挫折承受力往往比普通高中生强许多。他们在家中或多或少参与一些体力劳动,他们中许多人不怕吃苦,只要自己所愿常常赴汤蹈火,所以他们的与人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普通高中生要强许多。这些都是教育的有利因素。

二、农村中职生心理教育策略

1.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做一个有自信心的人

进入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学习环境有新的变化,成绩不再是唯一价值标准。学校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树立人格尊严,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新集体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对他们真诚的关怀。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如卡拉ok大奖赛、感恩教育演讲赛、体育竞赛、技能展示等等。要开展军训、广播体操竞赛、合唱竞赛等团体活动,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约束自己,增强自律意识。

教师就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生活,像朋友一样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自卑心理、戒备心理与厌学心理,从而消除对学校、对老师的不信赖与抵触情绪。教师始终要以激励性、鼓动性、有号召力的言语鼓动学生,要引导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态势,不断增强自信心,三年后,以健康阳光的心态走向社会与工作岗位。

2.唤醒学生感恩意识,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农村中职学生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与孩子接触时间少,加之爷爷、奶奶或管教无力,或管教无方,一些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不懂得父母苦心,不了解父母难处,心存怨恨,总认为父母丢下自己不管,感觉不到亲情温暖。从这个角度上讲,感恩教育应该是农村职业学校的常开课,学校要活化教育载体,细化教育措施,灌输感恩意识。比如向学生宣传二十四孝的故事,宣传全国道德模范平凉医专学生张晓从4岁起照顾瘫痪在床母亲20多年的故事,宣传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教师陈斌强,背起老年痴呆母亲去上班的故事。以平凡人物的感人故事激活学生爱的火花,让学生学会感恩,从内心深处感谢父母的养育,感谢老师的教诲,感谢同学的相助,感谢社会的关爱。学校还应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中心义务劳动,参与社区服务,教育学生做一个心存善念、道德高尚的人。

3.树立学生法制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