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数字经济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经济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字经济分析

第1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经济效益; 经济指标;准分子手术

医疗设备的经济运营情况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 对医疗设备进行科学的经济评价, 是保证医院设备合理配置, 科学使用, 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 屈光手术可使用眼部的高阶像差增大,与传统准分子手术相比,个体化的切削手术可以降低高阶像差提高广大近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为提高广大近视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提升我院在近视治疗方向的水平,我院在全市独家引进美国博士伦公司的Z100型准分子激光机,开展个体化准分子手术,在此我们分析该手术的开展可产生的经济效益。

1、设备概况

设备购置价格: 300万元

设备安装时间: 2009 年10月

设备接检时间: 2009 年11月

2、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结果

2. 1 静态指标计算及结果

3、设备运营经济评价结论

本经济评价指标是在上述基本参数确定的前提条件下计算得出,数据相对保守,由于目前本行业的社会基准折现率即IRR 以及设备规定使用年限没有行业标准,因此,需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经验,对设备进行评价。设备的运营具有一定的赢利能力和经济效益,但我院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不能仅以赢利为目的,个体化准分子手术的开展对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的贡献,还具有未能量化的间接效益。所以,认为该设备运营是合理可行的。但存在经济风险,院方及使用科室应努力提高设备收入, 减少设备支出,同时注意维护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讨论

由于评价设备的复杂性,任何一种具体的评价指标都只能反映其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却忽视了另外的因素, 故仅凭单一指标难以达到全面评价的目的;况且不同设备投入所欲达到的目的不仅相同,也应采用不同的指标予以反映。

静态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效果的优劣,目前医院设备投资评价普遍采用的是静态指标。但静态指标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易造成错误评价,不是全面衡量设备投资的理想指标,只能用于粗略评价或者作为辅助指标。由于医院设备投资经历的时间长且影响期限长,且投资后不易改变,因此在进行设备经济评价时,应当而且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它的优点是反映了设备生命周期的总投资、年净收益以及基准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的关系,结果比较正确,不会造成错误评价。

医院的经济效益,首先是难以用货币值衡量的社会效益,医院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求生存求发展。医院如果不能保证应有的社会效益,不为社会人群提供良好的健康效益,那就是没有把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置于对社会负责任的基点上,也就失去了它的存在价值。同时,医院自身必须具有生存下去的条件,而且需要不断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求得生存,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套新的设备购进后,新技术的使用率是科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新技术使用率越高,效率越高,效益也就越高。 大型设备进入科室后要重视设备先进技术的实现,同时要注意大型设备综合使用率,二者可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综合效益[7]。眼视光中心是一个依托大型设备并采用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科室,因而具有设备是先决条件。 我院在全市独家引进美国博士伦公司的Z100型准分子激光机,我们通过分析个体化准分子手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研究医院如何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促进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Oshika T, Klyce SD, Applegate RA. Comparison of corneal wavefront aberrations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a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 Am J Ophthalmol ,1999;127:1- 7

2.Seiler T,Kaemmerer M, Mierdel P Ocular optical aberrations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etomy for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 Arch J Ophthalmol,2000;118:17- 21

3. Hammond SD, Puri AK, Ambati B K. Quality of vwasion and patient satwasfaction after LASIK . J Curr Opin Ophthalmol ,2004;15(4):328- 332

4. 王铮,杨斌,张醇,黄国富,陈家琪. Z yoptix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9- 12

5. 施金亮,丁仁才, 动态投资回收期决策模型[ J] ,上海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6) :702- 706。

第2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云计算;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8-1948-0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资料来源,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速化和多样化的背景下,数字图书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积极引进新的技术,改善服务模式,才能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占有一席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一种新的高科技的技术。

1云计算概念

1.1云计算的定义

云计算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行业和领域根据各自不同的利益视角和研究领域给出了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云计算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计算从个人计算机转移到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不是由单独的本地计算机或者远程服务器完成计算工作。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共享方式,具有许多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优点。

1.2云计算的特点

1.2.1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云计算技术为用户提供了高度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有效避免了传统技术中容易出现的病毒入侵、数据丢失等安全问题,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都是由数据中心记性集中存储,由管理者进行集中的信息管理和安全控制,并且数据安全有实时监测,如此,就保证了用户数据和资料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1.2.2经济实惠、方便快捷

云计算技术不在需要用户购买和时常更新应用软件和设备,只需要通过互联网用浏览器就可以尽情享受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各种服务,用户只需花很少的钱租用服务商提供的相关服务,所需的硬件设备更新换代都不需要用户另外花费。

1.2.3超强的计算能力

云计算是一种集合了公用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虚拟技术等先进技术的集合体,因此在先进性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这种基于网络资源和技术共享的计算方式具有超强的计算能力,能够通过数台计算机之间的合作实现与超级计算机想媲美的计算,通过互联网众多数据库的共享,有限的资源被充分利用,使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实现了质的飞跃。

1.2.4无限可能

云计算技术为我们网络的使用和数据的存储和利用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这种可能促使着科学家不断发掘出它新的功能,也发现它在各个领域的巨大潜力。

2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

2.1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在云计算技术应用方面的现状

云计算技术由于刚刚在数字化图书馆中应用,因此难免存在许多问题,现阶段,笔者对于数字化图书馆在云计算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2.1.1信息资源的的共享有很大局限性

现阶段,由于图书馆资源的共享被接口不同不能共享锁局限,许多大型图书馆和校图书馆之间的资料库无法兼容,这也就导致 了所谓资源共享只是台面上的话,无法真正实现。

2.1.2数字资源重复建设率高

各个图书馆之间的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往往都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其他图书馆在某一领域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和丰富的数字资源,那么别的图书馆在建设时无法了解这一情况,就会在建设时投入人力物力重复建设,这就导致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1.3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无法相互补充

在图书馆的工作过程中,由于人力局限等因素,往往无法对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进行一对一的,这样一来,为了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内容,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要,就不可避免的要购进与纸质资源相重复的内容,这样就又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2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2.2.1降低服务器出错概率,最大限度保证安全可靠性

服务器作为支撑数字图书馆数据中心的重要部分,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导致图书馆无法正常工作,影响图书馆运行和读者借阅,重则导致图书馆重要数据的丢失,因此,服务器的安全性决定着数字图书馆能否正常有序运行。由于克隆技术在云计算模式中的应用,即便某台计算机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服务器也可以快速准确的将计算机中的数据拷贝到其他计算机上,这样就避免了数据的丢失,最大程度保证了安全性和可靠性。

2.2.2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在云计算技术背景下,一般的中小型图书馆无需花费大量资金去购买硬件设备,只需要从云计算供应商处租用计算能力,就可以利用网络浏览器使用最新的网络软件,也可以和大型图书馆享受相同的网络计算服务。同时,云计算技术也会使得系统维护的时间大大减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3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真正共享

图书馆之间应该通过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改变以往资源相互独立的局面,各个图书馆之间了解了彼此已经建成的领域,就不会在相同的领域投入不必要的精力,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相互联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这样一来,就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2.4降低对用户设备的要求

在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中,要求用户必须使用计算机,才能使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还要下载不同的应用软件以识别不同格式的数据,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儿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化图书馆由于强大的无限介入功能,用户不仅局限于电脑,还可以使用手机登移动设备共享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从而使图书馆的作用实现了最大化的发挥,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多方便的体验。

3云计算技术在数字化图书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信息资源的版权问题。云计算技术应用于数字化图书馆锁带来的资源高度共享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滋生了版权纠纷问题,因此,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对资源的版权问题进行妥善处理,确定哪些资源可以放在“云”中,哪些又不行,通过制定版权问题的应对方案,对图书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版权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2)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虽然用户数据都使用加密技术队用户数据耐蚀性保护,但是这种加密只是局限在数据传输上,无法保证数据处理和存储时的保密。因此数据安全问题仍是目前数字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接口标准问题。目前,由于云计算还没有同意的标准,因此,数字图书馆在数据迁移、资源共享方面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接口插件应该最大程度的适应本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以保证更好的适应和利用云计算技术。

参考文献:

[1]伏琰.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2):207.

[2]张晓芳,祝新燕.云计算技术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148.

[3]罗永禄,肖杰.云计算及其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9):14.

第3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越南 企业投资 经济环境 经济数据 投资风险

中图分类号:F13/17 文献标识码:A

一、越南的国家概况

(一)人文概况

越南人口约9000万人,共有54个民族,其中京族占总人口的90%,其余为岱依族、傣族、芒族、华人和侬族等。通用语言为越南语,货币为越南盾。

越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主要有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有6845种海洋生物,其中鱼类2000种,蟹300种,贝类300种,虾类75种。森林面积约1000万公顷。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胡椒、茶叶、花生、甘蔗等。

越南和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近年来越南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对拉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越南主要贸易对象为中国、美国、欧盟、东盟、日本、韩国。主要出口商品有:原油、服装纺织品、水产品、鞋类、大米、木材、电子产品、咖啡。

(二)自然概况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边界线长1347公里;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海。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地形狭长,呈S型。地势西高东低,境内3/4面积为山地和高原。主要河流包括北部的红河和南部的湄公河。越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分雨、旱两季,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水利资源丰沛,自然环境优良。

二、越南近五年投资环境经济数据分析

(一)对GDP变动情况的分析

从近五年越南的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其GDP的增长水平不仅在增长趋势上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形态,其增长率也保持了相当平稳的步调,从2011年到2015年间,越南GDP的增长率分别为6.2%、5.2%、5.4%,6.0%和6.7%,其增长率的波动十分有限,比较理想。与此同时,GDP总额在最近五年期间分别为1355.4亿美元、1558.2亿美元、1712.22亿美元、1862.05亿美元和1936亿美元,呈现出稳定上升的趋势。而在人均GDP方面分别为1543美元、1755.3美元、1908.6美元、2052.3美元。越南近五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则分别为1390美元、1560美元、1740美元、1890美元和1980美元,刚刚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从理论上来讲,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人们对经济前景将普遍看好,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加,投资将会保持良好的态势。经济将从人均GDP2000美元以下的经济起飞阶段迈入2000-10000美元的加速发展阶段。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后,其经济往往都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目前,越南的人均GDP水平刚好处于这一经济起飞的节点上。

(二)对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的分析

越南是传统农业国,其主要农产品类型与中南半岛的其它国家比较接近,主要包括:稻米、玉米、木材、咖啡、水产品、橡胶等。但从资源分布来看越南南部低海拔地区更具优势,是农业主要产区。从2011年到2015年间,越南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0.1%、19.7%、18.4%、18.1%和17%。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与其它国家的发展特点一样,农业在越南经济中的贡献率正在逐渐下降,尽管下降的速度比较缓慢,但也反映出农业在越南经济中重要性正在被其他行业取代,但仍然有获取利润的空间。

工业目前是越南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行业。在重工业产业中,油气工业为越南经济主要的支柱产业和出口产业,煤炭已成为越南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之一;但电力工业建设资金不足,发展缓慢;钢铁工业长足发展,并初具规模;化学工业为越南工业结构中薄弱的一环。轻工业产业中,越南纺织业发展迅速,跃升为全球第九大纺织品出口国。服装业在产量、产值和创汇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制鞋业也蓬勃发展。从2011年到2015年五年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7.9%、38.6%、38.3%、38.5%和33.3%,多年来维持了较大的比重,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农业,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仍然将是越南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的行业。

旅游业是越南近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海岸线绵长,沿岸风光秀丽,从北部的下龙湾、河内到中部的岘港、芽庄以及南部的美耐、头顿和胡志明市等等,越南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越南的旅游业在近三年内以大约每年20%的平均速度增长。但目前,越南的旅游业才刚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旅游设施急需完善,预计随着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相关的酒店、交通运输、餐饮、休闲业将会出现大幅增长的势头,这一行业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货物和服务进口占GDP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对进口需求的依赖程度,从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来看,越南的货物及服务占GDP的比重分别为83.5%、76.5%、81.5%、83.1%和89%,越南经济对进口的依赖程度在逐年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境内企业还无法为国内消费者和企业、社会团体提供所有产品和服务,其生产能力还存在极大的不足;但另一方面,也为境外投资企业在越南投资创造了良好的机遇。投资越南现阶段比较欠缺的基础设施建设、汽车、机械设备及零件、成品油、钢材、纺织原料、电子产品和零件等类型的产品及保险、旅游、交通运输服务、国际经济合作等服务行业可以为投资带来更为长久的回报,这一行业在近几年的越南经济发展中进口比重正逐渐上升,而且后劲较足。

综上所述,从近五年越南经济的重要宏观数据上来分析,越南农业发展稳定,成熟度较高,但发展空间相对有限,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投资方式;工业发展势头迅速,会成为未来越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潜力巨大;旅游业方兴未艾,正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的周期,极具投资价值;而在货物与服务进口方面越南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上升势头,是企业进行投资最便捷的切入点。

三、投资越南必须关注的难点问题

(一)越南的基础工业还比较薄弱,产业配套不发达

尽管越南近年来在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十分优良的成绩,但其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基础工业的配套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产业链不完整、上下游产业没有完成衔接,导致越南本土企业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较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依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化工原料和汽车零部件就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无法实现本土化,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二)基础设施尚待提高

就目前整体的物质水平而言,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比较滞后。主要表现为第一,交通运输业还十分落后,结构不协调,分布不合理,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第二,供电能力有限,电力设施陈旧落后,用电成本高,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第三,通讯技术落后,移动电话、网络技术相对滞后,无法与比较先进的周边国家相比。

(三)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越南是一个刚刚进入工业快速发展阶段的国家,在这之前,本国居民大部份从事农业生产。因此,较低的人口教育水平和工业化人才匮乏是越南在进行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与其它东南亚国家一样,越南缺少掌握高端技术的本土人才,要实现技术人才本土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作为投资者一方面可以邀请外籍技术人才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另外一方面需要逐渐培养本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企业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四)金融体系不完善,发展水平低

越南现阶段是一个刚刚解决了居民温饱问题,正向更高生活水平努力的国家,在这个阶段居民的储蓄水平还不够高,因此,整个金融行业仍然处于资金匮乏的状态下,投资者想要从越南本国的金融机构中取得资金支持十分困难。中国投资者在资金准备方面一是可以考虑利用自有资金对越南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可依托境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以解决资金问题。如果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以通过越南政府向一些国际性金融组织融资,境外融资比越南本地融资更加具有操作性。

四、结束语

总之,越南是一个刚刚摆脱贫困,正在向更高生活水平和更高经济目标冲击的国家,其发展潜力巨大、并且正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抓住这个机遇会让投资者分享到越南经济腾飞的成果。但同时,投资者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此机遇的背后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种种风险,并注意针对这些风险提前布局,做好预防性的应对措施,使越南人民和中国企业都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第4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数字电视;经济风险

一、经济风险与对策

在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时,核心的问题是经济上的投资与效益回收。在投资效益和经济风险上,笔者以最新的双项互动型机顶盒作实施整体平移分析,靠基本业务和平移后的增值业务收回投资为前提,作以下分析。

(一)经济风险分析

1建立分析模型

为便于分析,也为了使分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把分析对象抽象化。便建立以下分析模型: 收看有线电视的群体:10万户(所谓收看有线电视的群体是指:不管是通过合法,还是非法渠道,只要事实上是用有线收看电视者的集合。这中间包括黑户、私拉乱以及人情户和合法的在册用户)

非在册的黑户:按15%的比例计算即1.5万户。

欠两年以上收视费的用户:按10%的比例计算即1万户。

(上述两项合计为25%,这个比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原来在采用模拟加扰的地方两项合计事实上是大于25%。目前模拟电视的信号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私拉乱接现象。

每户平均拥有电视机:1.2台。第二台电视机总数为2万台。

2 分析的前提条件

对合法用户免费送机顶盒一台,第二台按成本价出售。

对黑户在交清有线电视开通费和一年收视费后,送机顶盒一台。(重新开通的收费标准为456元/户(300+156),基本收视费为每户每月13元。合计为456元。)也可以采用按成本价销售机顶合的方式。

通过增值业务的服务内容方式,使基本收视费由原来的每户每月13元增加到26元,作为数字电视平移后来源于数字电视平移的投资收入中稳定的且主要的长期收入。

对于合法用户的第二台机顶盒的月收视费按半价收取或采用按次付费、按时付费(在下面的分析中采用每台每月10元计算)。

3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总投资额=机顶盒的单价×送机顶盒总数+其它=600元×10万+6000x10%=6600万元

(现阶段市场上双向机顶合和卡的平均单价为600元。其它费用为整体平移过程中人力、宣传和管理等方面的费用)   在整体平移过程中对私拉乱接户和欠费户所产生的一次性收入:

①私接户:456元×1.5万户=684万元

②欠费户补交:13元x12月×2年×1万户=312万元

③两项合计:996万元。(5%的税)税后收入:946_2万元

在整体平移后每年所增加的收入有三个部分:

①私接户和欠费户的收视维护费收入:13元x12月×2.5万户=390万元

②增值业务内容的收入:10元x12月x10万户=1200万元

③第二台电视机收视费收入:10元x 12月×2万台=240万元

三项合计:1830万元,税后收入:1738.5万元

第一年的财务费用(付银行利息):6600x6%=396万(年利率按6%计算)

第二年的财务费用:(6600-946.2-1738.5)x6%=234.92万(这里假设把每年增加的收入全用于还贷)

第三年的财务费用:(6600-946.7-2x1738.5)x6%=130.61万元

第四年的财务费用:(6600-946.2-3×1738.5)x6%=26.30万元

四年财务费用累计:787.83万元

投资回收期:(总投资额+累计财务费用一一次性收入)/(每年增加的税后收入)=(6600+787.83-946.2)/1738.5=3.71年

说明:①前5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为7.20%。如果按8年计算平均投资收益率为8.81%。总投资仍以6000万的设备和10%的其它费用之和。即6600万元。

②数字机顶盒的维护由机顶盒提供商负担。

③财务费用以年息6%利率计算。同时要求把每年增加的收入都用于还贷,即每年还贷1795.5万元。

把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作为对用户实施的有效管理手段和有线电视的发展趋势。因此,设备折旧按8年计算,机顶盒的后期更新换代由用户或项目运营商承担。

(二)风险评估与对策

1 风险评估

从上述计算可知,分析模型与实际情况基本是相符的,数字电视平移项目达到投资回收期小于4年。和投资收益率大于7.8%的投资效果:而且上述结论是在没有计算大量的边际效益的情况下得出的。机于双向数字机顶盒目前至少可以开展的增值业务有:付费电视、准视频点播、数据广播、商务电视、短信彩信等。所以,笔者认为整体平移在经济方面风险是极小的。

但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仍然存在着一定风险。①在有线电视收视群体中三种成份的比例的准确度,即私接户和欠费用户的比例是否达到或大于25%;②家庭的第二台电视机每户每月10元的可行性;③通过增加服务内容是否可以达到每户每月增加10元的目的。

2 对策

把握投资时机,减小投资总额,从而提高投资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这里所说的把握投资时机是指等待机顶盒进一步降价,机顶盒和卡总成本在500元以下,投资回收期可以提前0.5年,投资收效率可以提高1.5个百分点。

寻找投资伙伴分担或转价风险。这种方式不是化解项目本身的风险,而是化解现有网络运营商的风险。这种方式是对风险正确评估,确认有风险或自己尚无投资能力时采用。

在整体平移实施前,一定要认真调查,摸清有线电视收视群体三种成份的比例;一定要通过合法程序保证增加收费项目的顺利实施,是化解风险的必要条件。

争取税费减免和低息贷款也是提高投资收益率和降低经济风险的有效措施。

二、法律障碍和社会阻力的风险与对策

(一)法律障碍和社会阻力的风险分析

如果说经济风险分析是整体平移风险分析的核心,那么,法律障碍和社会阻力就是整体平移成败的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化解法律障碍和社会阻力,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化解经济风险。

法律障碍: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和有线电视用户,在法律上是契约的双方。前者单方面地改变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后者认为损害了自己利益而不满意时,就会前者违约。在实施整体平移时,由数字电视取代模拟电视,服务方式改变后提高了收视效果,不存在损害用户利益的问题。而用增加服务内容的方式提高收费标准就会有用户提出异议,如果我们不通过一定程序使之合法化,在法律上就存在着障碍。   对家庭的第二台电视机实行收费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阻力:①人们的传统观点认为我国的广播电视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定性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宣传工具,理应免费

收视收听。②有线电视从收费的第一天起,收视维护费的收费标准是每户每月多少钱,而不是每个收视终端多少钱。因此,用户对第二台电视机的收费必然有抵触情绪。

数字电视对用户有效管理的手段必将改变有线电视的私接户和长年欠费用户及不出钱看有线电视的现状。因此,他们对有线电视整体平移的反对比正常交费的用户会更加厉害。

为了收回机顶盒的投资,一定要提高每台电视机每月的最低收费标准,(这里是以增加服务内容为理由)也存在着一定的阻力。

(二)对策

1 用法定的程序消除法律上的障碍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最后期限在没有国家发改委或更高层面的文件或法规出台前。网络运营商要实施整体平移,只能通过听证会的方式,消除法律上的障碍。在听证会上能说服用户的理由有两条:①产业和技术政策要求实施整体平移:②整体平移后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和更好的服务质量。

2 提高“产品”的内在价值,赢得用户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把网络运营商对用户的服务视为一种产品,那么在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时,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较大幅度地增加内容和传输质量,少量地提高收费标准,从而保证有一个相对提升的产品性价比。这是化解社会阻力的根本。

3 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尤其是当地党委、人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这样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为整体平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面向用户的工作要做细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体进行有关宣传,彻底改变人们看电视听广播不交费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对具体用户、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形成一系列适应不同个体的工作方案,把工作做到用户的家里。

5 保留极少量的模拟频道(如中央、省和当地的第一套节目),为弱势群体和部分家庭的第二台电视机留有余地。

三、技术风险与对策

(一)技术风险分析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在技术上的风险来自于三个层面:①与有线数字电视形成竞争的技术手段带来的风险。如卫星直播电视、网络电视和IPTV等。这种新的技术手段的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一方面放大了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整体平移来实现数字化,提高了有线电视本身的竞争力。换旬说。有线电视如果不数字化,必然被上述技术手段所淘汰。②有线数字电视自身的技术体系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如:中间件尚无技术标准;SMS、CA如何为服务平台与多个节目提供商的合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等。还有更先进的图像压缩技术对现有有线数字电视所采用MPEG一Ⅱ形成的冲击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MPEG-4和H.264等压缩技术采用2M/s的码流即可达到MPEG-Ⅱ6M/s的码流的图像效果。但由于有线电视在数字化后,网络的传输容量大幅提高,因此,短期内对码流进一步压缩的需求并不突出。③在整体平移实施层面存在着一种两难的尴尬局面。这主要表现在机顶盒的选型上。选择硬件配置较高、功能强大的机顶盒,整体平移的成本高,经济上的风险难以承受。选择硬件配置低、功能少的机顶盒必然给今后运营带来诸多不便。这就是整体平移层面的技术风险。

(二)对策

有线数字电视技术同其它技术一样。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被新的技术所淘汰是历史的必然。这就如模拟电视必然被数字电视淘汰,黑白电视被彩色电视淘汰一样。但任何一个技术都有其特定的不可跨越的历史阶段。 从理论上讲,只要有线数字电视所必经的历史阶段大于整体平移的投资回收期。那么整体平移就没有了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显然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是成立的。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努力防范技术风险的理由。

第5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方法、技巧以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09年8月共59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9 例患者共剔除肌瘤147个;腹腔镜下完成58例,1例中转开腹;平均出血量(75.1±31.2)ml;平均住院时间3.3 d。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20%~30%[1,2]。子宫肌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是腹式全子宫切除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对微创手术的认识加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正逐渐替代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成为很多患者的首选。笔者对我院2008年3月-2009年8月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共59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09年8月共有59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年龄20 岁~55 岁,平均年龄(27.57±4.52)岁,未婚有2例,已婚未育7例,不孕症11例,已育39例。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17例,占28.81%;白带增多3例,占5.08%;月经改变(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等) 33例, 占55.93%;压迫症状(尿频、尿急、坠胀、腰酸) 6例,占310.17%。其中单发肌瘤23 例,多发肌瘤36例;浆膜下肌瘤(包括阔韧带肌瘤)15 例,肌壁间肌瘤34 例,二者同时存在10例。术前常规行LCT(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恶性病变;术前行妇检及妇科彩超明确子宫肌瘤的部位、数量、大小;有异常阴道流血者,常规行诊断性刮宫,除外子宫内膜的病变。

1.2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手术时机选在月经干净(无性生活) 3~7天,术前晚10点以后禁食,术前留置尿管导尿。

1.2.2手术操作:所有手术均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下进行。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术前常规取出。头低脚高位,从宫颈置入举宫器,摆动子宫以利手术操作。取脐环正中下方纵形切开脐纹皮肤及筋膜10mm, 置入15mm Trocar,充入CO2 至腹压达12mmHg 后置镜。在左右下腹分别置入10mmTrocar,置入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对曾有开腹手术史疑盆腔粘连或者肌瘤较大的患者,选择脐上2cm处作为穿刺点置入腹腔镜[3],腹腔镜探查进一步确定肌瘤位置, 并仔细检查包块与膀胱、直肠、阔韧带、盆壁的关系。

根据肌瘤的部位、大小、数量逐个进行剔除。①肌壁间肌瘤:于子宫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10u或缩宫素10u至组织发白,于肌瘤突出最明显处,单极电钩切开子宫浆膜层与假包膜至瘤核内,以抓钳抓起并牵引肌瘤,沿假包膜电凝分离肌瘤,创面出血处用双极电凝止血。应用1 号薇乔线间断缝合瘤腔,并逐层关闭子宫肌层及浆膜层。②浆膜下肌瘤: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如蒂部较细,直接于蒂部单极电凝电切肌瘤;蒂部较宽大的,于蒂根部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单极电钩沿瘤蒂环形划开,以抓钳钳夹瘤体,沿蒂部肌瘤与子宫浆肌层的交界处切除肌瘤,同时双极电凝创面电凝止血,1 号薇乔线连续缝合创面。③阔韧带肌瘤:先游离患侧的输尿管,看清其走行及解剖,再打开阔韧带肌瘤周围的疏松组织,电凝止血,分离肌瘤,连续缝合关闭瘤腔。缝合时避免损伤输尿管及子宫血管。将所探查的肌瘤剔除并缝合、冲洗、检查创面,无出血。如肌瘤直径小于1 cm,用抓钳直接从10mm的Trocar内取出,若直径大于1 cm,将10 mm穿刺孔扩大至15 mm后再用电动粉碎器切碎取出。如合并附件病变,则根据病变性质行囊肿切除、附件切除、包裹性积液清除术等。其中合并卵巢囊肿5例,畸胎瘤6例;合并包裹性积液3例。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

2结果

2.1手术情况:59例患者共剔除肌瘤147个,每例患者剔除1~5枚不等;腹腔镜下完成操作58 例,1例中转开腹,为术中冰冻提示为子宫平滑肌肉瘤中转开腹。

2.2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45 min~167 min,平均(115.8±30.2)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出血量(75.1±31.2)ml,无1 例输血。其中肌瘤大小及数目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关系见表1。术后8 h~24 h 均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3.3d(2d~7d)。

2.3术后随访情况:随诊6个月~24 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术前有症状者术后2个月症状均有改善。无1例复发,不孕症患者1年后妊娠7例。

2.4 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发生皮下气肿1 例,术中经皮下穿刺抽气后治愈。

3讨论

3.1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

患者损伤小、出血少、无切腹疼痛、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3],对腹腔干扰小,盆腔视野清晰,不易损伤邻近脏器。因此,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剔除术无疑是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4]。本研究充分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优越性。挖除肌瘤后,达到缝合止血彻底,缝合子宫快,易清理,能够保证子宫的完整形态的优点。

3.2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的选择。

子宫肌瘤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患者症状、肌瘤的大小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术前应用B超证实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并了解肌瘤的数目、大小、位置及有无变性,以确定手术方式。国外文献报道[5]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为:中等大小的浆膜下子宫肌瘤(直径

3.3术中出血的问题。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主要问题是术中出血及术后血肿形成。有报道[5]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失血量低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组[(200±50)ml vs(230±44)ml]。腹腔镜手术出血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气腹的压力阻止血液自肌层内毛细血管和静脉内外渗;二是腹腔镜的放大作用有助识别子宫肌层与肌瘤的界限,并且能够选择性对供应子宫肌瘤的小血管进行电凝。对于术中出血的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剔除肌瘤前在瘤体部位注射稀释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以减少出血,据MAGDY报道[8]术中稀释后垂体后叶素的应用可减少出血,国内亦有报道用垂体后叶素12 u减少出血[9]。②在剔除肌瘤的过程中正确的层次分离,在瘤体自然,钳夹或固定肌瘤后,贴近瘤体边电凝边剥离可大大减少出血。③正确的剔剥方法,电凝切开子宫浆膜层恰好直达瘤核组织,过深或过浅都会造成剔剥困难,从而增加出血量。④娴熟迅速的镜下缝合结扎瘤腔是最有效、最牢靠的止血方法巧。笔者的体会是腹腔镜下最有效、最牢靠的止血方法就是缝扎止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止血及迅速缝合子宫切口和残腔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较好的缝合技术可达到此目的,同时可恢复子宫及盆腔的正常解剖。本组病例均采用腔内缝合,瘤腔较深者分层间断缝合,达到良好止血和不留死腔的目的。

3.4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预后。

文献报道[10],腹腔镜术后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约为1% (0% ~5. 5% )。此外,有研究[11]对腹腔镜术后妊娠包括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分娩时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进行分析,腹腔镜术后患者妊娠是安全的。有报道[12]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并发症、合并症等无明显差别。本组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最长2年,症状缓解及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与报道相似。

总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其对盆腔干扰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术后粘连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Millr CE. Myomectomy:comparison of open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2000,27(2):407~420.

[2] Lee CL,Huang KJ. A new portal for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y[J].AAGL,2001,8(1):147~150.

[3] Dubuisson JB,Fauconnier A,Four Chotte V et al.Laparoscopic myomectomy:predicting the risk of conversion to open procedure[J].Hum Rrprod,2001,16(8):1727~1731.

[4] Kumakiri J,Takeuchi H,Kitade M,et al. Pregnancy and delivery af 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J]. 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5 ,12 (3) :241.

[5] Dubuisso JB,Fauconnier AO,Babaki-fard K,et al. Laparoscopic Myomectomy:a current view[J].Hum Reprod Update,2000,6(6):588~594.

[6] HUANG H,WANG G,LIU N,et al.Analysis of 107 cases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rics,2002,18(5):305-306.Chinese.

[7] Altgassen C , Kuss S ,Berger U , et al. Complications i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 Surg Endosc ,2006 ,20 (4) :614.

[8] MAGDY P,RAJENDRA S.Laparoscopic Approaches to UterineLeiomyomas[J]Clin Obstet Gynecol,2001,44(2):401-411.

[9] ZHANG L,ZHOU MX.Clinical research of haemostatis i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Zhejiang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2003,5(7):535-536.Chinese.

[10] Altgassen C ,Kuss S ,Berger U ,et al. Complications i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J]. Surg Endosc ,2006,20 (4) :614.

[11] Seinera P,Farina C,Todros T. Laparoscop ic myomectomy and subsequent p regnancy results in 54 patients [J]. Hum Rep rod, 2000, 15(9) : 1993-1996

[12] Sepilian V,Della Badia C. Iat rogenic endomet riosis caused by uterine morcellation during asupracervical hysterectomy[J] . Obstet Gynecol ,2003,102 (5pt2) :1125.

第6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基于此,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依托中国电子学会的专业研究团队,深入分析全球各国数字经济主要战略,调研走访在数字经济领域具备领先水平和突出能力的典型企业,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顶尖学者的最新观点,以及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公开成果,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做出十点研判,具体如下:

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人类生产、生活及治理的数据基础和信息环境正在得到大幅加强和显著改善,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持续普及部署,智能终端和传感器加速应用渗透,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的海量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和潜力。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新动能。

图1 新摩尔定律主导下2015-2035年全球数据总量增长态势

数据来源:IDC,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全球经济仍处于相对稳定的复苏阶段,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将继续作为主要增长点,在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中不断焕发新的动力。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作为重要举措,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效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图2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同时,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科技,高频泛在的在线社交,以及渐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为大量未能得到完全有效配置的资源提供了成本趋近于零的共享平台和渠道,吸引了共享者数量的指数级集聚,弱化了生产生活资料的“所有权”而强调“使用权”,逐步创造出新的供给和需求,促使共享经济快速兴起。

图3 共享经济行业渗透趋势

数据来源:罗兰贝格,中国电子学会整理

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受技术开源化和组织方式去中心化的双重作用,知识传播壁垒开始显著消除,创新研发成本持续大幅降低,创造发明速度明显加快,群体性、链条化、跨领域创新成果屡见不鲜,颠覆性、革命性创新与迭代式、渐进式创新相并行。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图4 具有典型意义的开放式协同化创新平台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持续提升数据获取的量级和频率,不断丰富数据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以及扩大数据存储空间,强化数据加工能力,创新数据使用能力,都是数字经济能够得以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调度能力,支撑数字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图5 基础设施加速转型升级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呈现数字化发展趋势,传统产业纷纷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人类社会、物理世界的二元结构正在转变为人类社会、物理世界、信息空间的三元结构,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格局。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围绕新一轮国际分工态势展开的博弈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图6 2016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

资料来源:《数字经济 迈向从量变到质变的新阶段》

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新兴的数字化产品、应用和服务大量涌现,已形成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不啻于是对消费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使用数字化产品和享受数字化服务。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愈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将持续提升公民数字素养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图7 数字经济时代对公民素养提出新要求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数字经济孕育、诞生、发展的重要动力及目标。大幅提升公共资源供给效率,显著增强公共服务效用,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面向公众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有效提升诊疗精准度,缓解全球性的医疗资源紧张难题。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强化互信关系,减少交易成本,溯源资金去向,保障慈善事业的公正、透明、有效。

图8 数字化手段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运行管理过程中广泛深入地推广应用,大量完整、连续、系统,具备一致性、关联性、价值性的城市数据将被持续获得,为构建与现实物理城市精准映射、智能交互、虚实融合的数字孪生城市提供了可行基础。全球一批形成技术、人才集聚发展,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图9 数字孪生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学会

十、社会治理体系的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

第7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投资 图书出版 国民经济 企业化 市场化

自从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中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市场经济视角上的空前高度。而传统图书出版业,更是面临全面改制――由事业转为企业,以释放行业内本来应该更巨大的能量。作为不算新的新经济增长点,出版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随着时代出版和出版传媒两支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起起落落,投行、游资等都开始关注这一行业,下面以图书出版业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出版行业的现状与前景。重点在于强调大家所不了解或者认识不全面的出版行业的特点。

一、图书出版行业的制度与运作模式

出版基本分为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电子音像出版几个类别,其中图书出版和电子音像出版的主体是出版社,期刊出版和报纸出版分别对应的是杂志社和报社。本文只涉及图书出版。

图书出版是指书籍、地图、年画、图片、画册,和含有文字、图画内容的年历、月历、日历以及由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内容载体形式的编辑(包括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印刷、发行活动。或者说,是指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设立的图书出版法人实体的出版活动。 在我国,图书出版是执行许可制度的。图书由依法设立的图书出版单位出版。设立图书出版单位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取得图书出版许可证。

出于对舆论的管控需求,图书出版行业仍然处于国家完全垄断的阶段。每个出版社必然对应一个党政部门,所以每个出版社都受上级主管单位和新闻出版总署的双重管理。重要的是,出版社的高层领导,往往需要通过上级单位的任命而产生,有的出版社甚至还需要向上级单位上缴部分利润,即使两者没有任何业务上的关系。这几项特点表明出版社大多是标准的事业单位,后面会提到出版社的转企改革问题。

出版行业的利润率较高。图书出版的直接成本占码洋(可以认为是单书定价或多书定价之和)的20%左右,而出版社向主(传统新华书店)、二(民营书店、供销商等非新华系统)渠道发货大多是以5~6折结算,账期一般是1年以上,根据销量结算,大多数情况下,过了销售周期但仍没有卖出的图书,将会被退回到出版社。这就是出版社的市场运作模式。出版社的另一项重要业务来自教材教辅。高校的教材有老师选定,更是一种市场行为。而小初高的教材教辅往往由各地教委指定或者学校选购,这就需要出版社直接和销售终端建立联系,目前各地教材教辅多被本地区的出版社垄断,在同质化严重的教材竞争中,出版社与教委和学校关系的疏近决定了教材业务的好坏。值得注意的是,从总码洋来衡量,教材教辅是图书市场真正的主体。

二、出版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图书出版业是文化产业上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第三产业,它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点。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比重越高说明经济越发达。这其实可以理解为社会越进步,人的价值和精神产品越得到认可,图书出版业正处在这样的位置。

人们往往认为出版行业可以逆势而上。主流媒体与投资分析经常提到在经济危机中出版行业能够逆风上扬,所以得到政府的重视。事实上,出版行业是顺周期行业,只不过他的运作模式决定它对危机的反映是略微滞后的,由于图书的生产周期长,铺货速度缓慢、回款周期长等因素,我们看到的财务表格很难令我们判断出行业的现状,只能反映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事实上,出版行业只是弱顺周期行业。

对于目前出版系统及出版社利润增长的波动,主要原因有两各方面:一是市场化进程对行政垄断地位的冲击,这会带来出版业超额利润的降低。二是利润从体制内流向体制外,特别是流向众多的民营文化公司。民营资本大量涌入出版业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出版市场有着可观的利润回报和发展空间,我们当然应该用积极的眼光来看待这一力量,但政府在引导民营资本进入出版市场的同时,应该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肃清鱼龙混杂的局面,净化出版市场环境。三是大众出版比重的上升会降低出版业总体利润水平,国际出版业中大众出版的利润率是最低的。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民营出版虽然势头很猛,但是由于天然的劣势――没有书号资源,当出版社改革完成后,新的企业制度将激发体系内的创造力与爆发力,民营出版如果没有绑定固定的出版社,那时将举步维艰。作为投行,一定要看清民营出版的先天不足,保持谨慎投资。

三、政府干预下的出版行业未来

原新闻出版总署规定,2010年一定完成所有出版社的企业化改革,过期未转制的将不予注册。在政府的干预下,出版社的未来可以简单地用一句话概括――对内企业化,对外市场化。把握住这两个核心,把出版社打造成现代企业,这是未来的路线。

近年来,随着出版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出版社逐步放开市场动作,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的迎接竞争的步伐使的出版社经济效益不断改善。随着外资和社会资本的大量进入,国有资本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将改变,一些国有出版单位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被淘汰,另有一些国有单位则通过大规模的改革,通过产权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社会资本和外资的逐步融合。在未来几年,图书出版业将迎来一个重新洗牌的时期,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新一轮跑马圈地、抢夺市场空间和先机将成为竞争的重点。

未来的图书出版会走向哪里呢?

首先是资产整合。所谓跨资产整合,其实质是指出版企业通过资本方式将大股东(往往是各省级出版集团)内的其他非主营资产逐渐纳入上市公司经营范围内,形成多元化产业体系。地方出版集团拥有多种非出版类资产一直是出版企业的“中国特色”,如安徽出版集团旗下除了将出版主业完全注入上市公司之外,还拥有酒店资产(天鹅湖大酒店)、旅行社资产(安徽中国旅行社)、华文国际经贸、安徽医药集团、移动漫游、安徽市场报等,这些资产多数与出版主业直接相关性较弱,但是有很大的市场,是出版主业的上下游。

更让资本市场心动的是“跨媒体整合”的概念。所谓跨媒体,指出版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并购报纸、杂志以及网络等新老媒体形式,改变单一的图书生产盈利模式,增加广告等收入,形成多媒体产业形态。事实上,国外许多传媒巨头都是延续着媒介多元化的路线发展和壮大的。因此有媒体评论人士认为,中国媒体产业要想打造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媒介集团,跨出媒介间的行业壁垒是最必要的一步。

抛开即将发生的新变化,传统出版的未来增长点也有不少。义务教育教材是一个稳定的市场,职业教育及课外读物图书是不断增长的市场。教育图书市场可以说是个永久的大市场,经得起不断深入开发,例如,与海内外专业大型教育和出版机构合作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研发职业教材市场;承担农家书屋建设所用书的政府采购及教育馆配图书采购会促使图书销售收入增长,对业绩增长贡献都将很大。

四、结语

本文意在简单介绍图书出版行业的特点,希望在对这个行业投资时能够掌握更关键的信息。图书出版行业现在处于变革的时期,未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提升了它的投资价值。无论怎样,几个关键点是稳定不变的。

一是图书出版行业是微弱、滞后的顺周期行业。

二是出版行业作为第三产业,长期应是向好的。

三是出版社改革的核心是对内企业化,对外市场化,类似国企当年的改革,可以以史为鉴。

参考文献:

[1](日)长冈义幸著,甄西译,《出版大冒险:剖析日本13家出版社产生利润的机制与结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6月第1版

第8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临床价值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1.094

子宫肌瘤对于女性生殖器而言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发生恶变成为肉瘤的现象十分少见,临床的比例仅在0.4%~0.8%左右[1]。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达到了20%~30%之间,常发于30~50岁之间的妇女中,发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但是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临床结果显示子宫肌瘤是一种生长依赖于雌激素的肿瘤。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同传统的开腹式手术相比较,其具有在术中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不需要使用镇痛药、并发症发病率低、腹壁瘢痕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方面的优点,同时还能够避免开腹式手术对于患者身体以及精神方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临床实际应用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的年龄、肌瘤的部位、大小、数量以及生育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的考虑,从而选择最为适宜患者的手术方式。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20例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研究。现将具体情况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全部病例均来自于笔者所在医院于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子宫肌瘤的120例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8~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9岁。120例病例当中单发性肌瘤56例,多发性肌瘤64例;患者在术前检测均未发现有其他的合并症存在,同时也均无盆腔手术史,在术后的病理检查中均检测为子宫平滑肌瘤。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在术前均接受硬膜外麻醉,手术系统采用Snake腹腔镜手术系统。CO2气腹压力设定为12 mm Hg。设置单极电凝功率在80~85 W之间。设置10 mm的脐部穿刺孔,设置5.0 mm双侧下腹穿刺孔,或是设置一侧为10 mm,另一侧为5.0 mm。再按照患者不同的年龄,肌瘤的大小与位置,以及患者对于生育功能是否有保留的要求等情况,分别对患者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或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1.2.1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探查后, 先在子宫表面注射缩宫素10 U+NS 5 ml,可同时静脉点滴缩宫素10 U+NS 500 ml,单极电刀切开肌瘤表面浆肌层达瘤体,大抓钳钳夹肌瘤,剔除肌瘤,以“0”号强生爱惜康无创伤线连续缝合创面2次,对合创面,不留死腔。冲洗创面无活动出血后,表面可喷涂生物胶或覆盖止血纱布。剔除肌瘤的瘤体由子宫旋切器粉碎后取出,从右下腹穿刺孔放置胶管引流。

1.2.2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消毒腹部术野及阴道,留置导尿,安放杯形举宫器,建立气腹,双极电凝、剪断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或骨盆漏斗韧带),打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钳夹纱布卷下推膀胱2 cm,剪开阔韧带后叶,暴露子宫动、静脉,并双极电凝凝切,也可先缝合再切断子宫动静脉,再凝切子宫骶主韧带,以单级电钩切开阴道壁,从阴道取出标本,纱布卷填塞阴道,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及主韧带、骶韧带断端。查断端无出血,缝合盆底腹膜,包盖创面。可从右下腹穿刺口或阴道放置引流管。

1.2.3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腹部术野及阴道,留置导尿,安放杯形举宫器或简易举宫器,建立气腹,双极电凝凝切圆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或骨盆漏斗韧带),剪开阔韧带后叶,打开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下推膀胱2 cm,暴露子宫动、静脉,并双极电凝凝切,也可先缝合再切断动静脉。然后转阴式切开阴道黏膜,推膀胱入腹腔,打开子宫直肠窝,切断、缝扎膀胱宫颈韧带、骶主韧带,取出标本,无创伤线缝合盆底各层。再充气腹腔镜下检查各创面有无活动出血,常规放引流管1根,可经阴道或右下腹穿刺口引出[4-6]。

1.3 出院指导 在出院前要依照患者不同的症状、年龄、生育要求、肌瘤的部位与大小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使患者学会对自我的保健。要让患者了解接受子宫剔除术或全切术后应该加强对营养的补充,从而保持患者大便的通畅。同时要保持适度的活动,以使残端出血等等的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2 结果

120例患者的手术全部取得成功。其中有两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转开腹,全部120例患者无恶性肿瘤。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在45~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60±1)min;在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在70~190 ml,平均出血量为(90±1.1)ml。12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在2~12 d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4±0.6)d。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分为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是目前患者采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开腹式手术,但是这一手术方法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术后有永久性瘢痕等缺点。但是随着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技术的逐渐进步,腹腔镜技术不断普及与提高,腹腔镜手术以其恢复快、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等方面的优点已经逐渐开始取代剖腹手术,目前已经有大约70%~80%的妇科手术能够在腹腔镜下实施。而子宫肌瘤的手术指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单个肌瘤的直径≥5 cm,或是子宫大小≥妊娠子宫2.5个月。(2)有明显症状,伴随有压迫症状或是继发性贫血。(3)子宫肌瘤疼痛、变软变性、生长迅速或是发生恶变。(4)合并有不孕不育的患者。同时,腹腔镜手术是在完全密闭的腹腔中进行的,可以避免脏器的暴露以及纱布、手套等等异物对于组织所造成的刺激与损伤,从而减少术后腹腔脏器粘连的发生。在对适应证及禁忌证的严格掌握的前提之下,腹腔镜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十分安全与有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十分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丽媛,赵晶,张丹.腹腔镜手术下子宫肌瘤手术138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1,35(2):135-136.

[2] 聂桂香.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临床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4):526-527.

[3] 周小改.经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观察与处理[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3):198-199.

[4] 高雅波.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现状[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8):736-737.

[5] 全珍玉.子宫肌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与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133-134.

第9篇:数字经济分析范文

【摘要】 目的 评估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150例与随机抽取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组) 6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 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肌瘤数目、肌瘤大小、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手术时间、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肠功能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 岁妇女,其中40 ~50 岁妇女 发生率高达51.2%~60%[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理念认识水平的提高, 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不仅要求微创手术,还要求保留子宫。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逐步成熟,采用该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已成为该病的主要手术方 式之一。 现将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本院应用腹腔镜对150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 肌瘤剔除术,获得满意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子宫肌瘤剔除术210例,其中腹腔镜组150例,开腹组60例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

1.2 病例选择 ①有子宫肌瘤手术指征,临床有保留子 宫的要求和可能; ②妇科检查 、超声检查除外宫颈肌瘤及峡部肌瘤,肌瘤大小不超过8cm,数目不超过3~5个; ③术前常规 行宫颈细胞学检查,除外宫颈癌变; ④有异常出血者,常规行刮宫和(或)行宫腔镜检查除外子 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及子宫肉瘤; ⑤无手术禁忌证。

1.2.1 开腹组 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按妇产科 手术学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2]。

1.2.2 腹腔镜组

①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 石位,头低臀高。常规消毒、铺 巾、导尿。放置举宫器。常规气腹穿刺, 气腹压力15mmHg, 3 个穿刺套分别置入脐上缘(穿 刺套管直径10 mm) 、左下腹(穿刺套管直径10 mm) 、右下腹(穿刺套管直径5 mm)。②探查 盆腹腔及子宫,明确肌瘤部位与数量。③根据肌瘤体积、位置选择切口大小及方向。双极电 凝刀切开肌瘤包膜,深达瘤体。术中同时滴注缩宫素20U,使用大抓钳钳夹牵拉固定,另一操作 钳顺肌瘤包膜钝性分离,创面出血活跃处电凝止血,肌瘤基底部血管较多,应先电凝再切断,尽 量避免进入宫腔,将剥除肌瘤暂放于子宫直肠窝处,根据剥离创面深浅选择单层或双层缝合。 切口较深先缝合深肌层,再缝合浆肌层。较浅者可全层缝合。对于有蒂浆膜下肌瘤,可电凝肌 瘤蒂部,切断后取出。对于阔韧带肌瘤,一般选择打开阔韧带前叶,分离剥除肌瘤。有囊肿者 同时行囊肿剥除。④剔除肌瘤的瘤体均由子宫旋切器粉碎后旋切成条状取出腹腔。切除标本 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⑤肌瘤取出后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排气拔镜,关闭穿刺孔。⑥术 后无需留置尿管,有便意时自行起床小便, 6h后进食半流质饮食。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 ②术中出血量:以吸引器 吸取液量减去冲洗液量计算, 如吸取液量2000ml,冲洗液量1500ml,出血量就是500ml; ③副 损伤; ④术后镇痛:因疼痛用静脉镇痛泵或肌注镇痛药物; ⑤术后病率:指术后24小时连续2 次间隔4小时体温超过38℃; ⑥下床活动时间; ⑦肠功能恢复时间:以排气时间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 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 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 P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全部成功,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 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均无副损伤,见表2。

2.2 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下床时间早、 排气快、住院天数少、术后镇痛率低、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 ,即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见表3。

2.3 并发症 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腹腔镜组5例出现肩 部酸痛,切口愈合率100%,无切口疝。开腹组切口愈合率100%。

3 讨论

3.1 手术效果评估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在适应证下都是安 全可靠的。本 资料结果显示两种术式在肌瘤大小、数目,术中出血量、副损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腹腔 镜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低 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可作为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3.2 严筛适应证

文献报道[3-4]子宫肌 瘤剔除术是否适用于腹腔镜完成,取决于 两方面因素: ①肌瘤的类型、位置、大小及合并症; ②术者腹腔镜手术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 及手术器械配置的完善程度。对于复杂的手术操作,腹腔镜具有一定局限性,其操作难度相对 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因此,术前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与选择。本资料显示,腹腔 镜组肌瘤最大直径≤8cm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主要原因是病例选择适当。为提高手术 的成功率,笔者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定为肌壁间肌瘤或浆膜下肌瘤,肌瘤最大直 径≤8cm,肌瘤数目不多于3~5个,宫颈肌瘤及峡部肌瘤剔除最好在阴式或开腹完成,本组病例严格按此适应证筛 选故手术全部成功。

3.3 手术体会

经临床实践证实,笔者认为开展此术式 成功的关键是: ①严格选择手 术适应证。对于超出本研究所列的适应证,应选择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 术;②分离层次正确,辨明切开子宫浆肌层,直达肌瘤组织;③掌握镜下缝合技术,腹腔镜子 宫肌 瘤剔除术最可靠、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缝扎止血,关闭子宫切口和瘤腔,恢复子宫的正常解剖 位置,从而达到微创下保留子宫的目的。因此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术者具有较丰富的腹腔镜手 术经验,腹腔镜肌瘤剔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082

[2] 刘新民. 妇产科手术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0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