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文化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职高生 就业导向 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职高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1 职高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2 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职高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2.1 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职高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
2.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3 培养职高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职高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
3.1 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职高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
3.2 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企业文化;融合
高职教育定位为职业教育,特别要更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和管理需求,即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就业。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职毕业生缺少企业文化的理念和素养,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应届高职毕业生难以迅速融入企业环境。所以,高职教育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背景下,把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
本文结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在深化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实践,以具有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汽车技术培训基地――宝马潍坊培训基地为对象,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进行探讨。
1 高职人才培养中优秀企业文化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非常迅猛,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来看,方案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不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脱节,创新与实践氛围缺失;没有把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以校企文化合作模式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2 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从培养目标上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从培养模式上看,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使高职院校与企业有了紧密的联系,使得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会产生许多优势:
1)增强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从技能到文化认同的“零距离”就业。将企业文化高职人才培养相融合,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细的规划,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要对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等方面有一个逐渐了解、实行、认同的过程,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必要途径。要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职业形象、在分享展示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在小组任务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要通过蕴含一定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
3)实现全方位深入的校企合作。通过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相融合,高职院校可以向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体系;同时,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
4)感受企业文化,自觉提升学习热情。通过在学生中营造与企业一样的文化氛围,实现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高效、务实精神,深知专业技能知识可以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力,体验到企业中竞争与责任的重要性。
5)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吸纳各种类型企业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并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就要充分发挥校企文化的聚合优势,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与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最佳结合,更好地丰富校企文化内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方位地借助和吸收企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打造校企深入合作典范。
3.1 校企合作,建设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训基地
目前由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宝马集团共建的宝马潍坊培训基地,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该培训基地将宝马的企业文化成功的融入到宝马定向班学员的培训中,使其在获得宝马基础工作经验的同时接受宝马企业文化的熏陶。学校和宝马集团会每年深入全国宝马 4S店进行调查,修订各相关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的同时,也将宝马企业文化的培训融入到整个定向班培养过程中。
3.2 校企合作,制定和实施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宝马售后初级机电维修工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例,针对日常工作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岗位能力要求都融入了宝马的企业文化,营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培训氛围。引入了宝马企业文化中强调团队精神;创新与永不妥协的精神;“悦”的内涵等。并将这些融合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3 实施工学交替,让学生直面优秀企业文化
学工交替模式强调“同时与交替”,即“学习”与“工作”几乎同时进行。学工交替使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将职业操作规范、工作纪律、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角色等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企业文化与校园精神的共同熏陶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4 情境导入,创建真实的企业文化育人环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模拟制定 “企业制度”及“行为规范”。在潍坊宝马培训基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学员校内培训的管理制度,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例如不佩戴胸卡、不穿工装工鞋禁止进入实训基地;将企业早会文化融入到培训过程中,每天培训前由基地负责人、培训师和班主任为所有学生开早会,明确一天培训任务注意事项。
4 结语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宝马集团共建的宝马潍坊培训基地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培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都与企业文化进行了融合对接的探索,经过两届定向班学生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到岗后的适应时间明显缩短,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相信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文化合作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参考文献】
[1]陈翔,朱玉强,等.宝马“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环节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6-79.
[2]武智,陈大斌.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对接与融合[J].辽宁高职学报,2010(8).
[3]张昊.宝马汽车4S店售后服务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一、传统团学干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团学干部缺乏有效的培训工作
从培训内容针对性上,现有的培训情况在党的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意识方面培训的内容及时且丰富,但在管理知识的培训方面,缺乏系统的、针对性的培训,不能满足学生干部的成长需求。从实效性方面看,就培训的效果而言。在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培训方法主要是讲授式,这种培训方法在培训初期的效果还可以,一旦超过培训对象的疲劳周期,课堂效果则不太理想,并且由于时间短,学生干部希望培训的内容较多,讲授者只能提纲掣领地讲,听课者也只能泛泛地听,达不到理想深度,更不能系统化,导致参训者不满意,质量不高
(二)专职团学干部队伍的不稳定性
专职团干这种不稳定性给共青团的基层工作带来了不利,首先,因为流动性太快,有经验的老团干随着年龄的增大而离开团的岗位,新团干又需要一段摸索过程,工作暂时上不了轨道,从而对团的事业、团的工作造成一定损失。其次,一些团干在现实中觉察到了团的岗位变动频繁,往往不愿意沉下心来开展业务,没有长远打算,缺乏把共青团工作当作终身事业来对待的态度。急功近利,制造一时轰动效应。导致的结果就是每换一次专职团学干部,这一级团学组织就要重新洗牌,引入新的工作理念,不利于战略上的远景规划。
(三)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体现
团学干部脱去其“干部”的外衣,依然是学生,学生的根本职责是专业学习,成长成才,从高校五个育人层次目标来看,必备的专业知识放在第一位,这就说明专业学习是高校学生首要之务,离开了专业学习谈人才培养,那只是一种空谈。然而,团学干部一年换一茬的客观现实,使得团学组织只能在边使用的状况下边培养团学骨干,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两难选择下,普遍性的选择是以团学干部完成组织任务为出发点,时间一维性的矛盾使得团学干部在完成大量团学工作过程中又难以兼顾专业学习,导致结果是团学干部工作做得很好,专业学习却不怎么样。
二、企业文化在团学干部培养中的作用
(一)突破了传统的团学干部培养模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学校来说,要把成千上万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定得十分完整而具体,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学校只能从宏观上做出比较全面的规定,在具体业务上一般都是将大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委托给学工处和团委,在这样的组织分工背景下,团学组织就体现出了其存在的价值,即在微观领域的补充作用,对学生个体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团学干部一方面能够创造性地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团学干部能够及时调控宏观管理,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同学中出现的变化,团学干部能够及时向学校反映,弥补学校调控宏观管理时的信息不足。
(二)扩充了团学干部培养的理论空间
按理说,高校团学组织是由先进学生组成的组织,组织中的成员也是学生骨干,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组织的最优并不能印证组织成员个体的最优,个体成员的最优也不能成为组织最优的充分条件。事实情况是团学组织并不一定能把最优秀的学生吸纳进这个组织,或是优秀成员在这个组织当中并不一定能干出与之能力相配合的工作业绩。当这些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现有的团学干部培养理论就无法对这些问题作出解释。文化建设理念的引入,将高校团学干部置于组织框架下运用行为科学和文化理论来进行研究。
(三)积极呼应了高校社会责任的实现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它的存在总是与组织所承担的特定使命亦或责任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某种强烈的使命感存在,才赋予了它自身以特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系统。组织的使命意识首先表现为某种固有的精神理念,然后才进入到制度层面,这种理念及其制度化,就构成这个组织的基本文化内涵。如果我们把大学比喻成一个始终处在进化过程中的有机体,那么大学这个有机体组织在中世纪兴起后到如今八百多年历史过程中,无疑它要不断的调整自己,并与环境保持相适应,方能得以保全自身,然而,正如某一物种即是不断地出现了种种变异,组织的基本性状并不会为环境所湮没一样,大学能够维持其组织的基本性状所凭依的就是它自身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44-01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适应企业文化和管理环境,在新环境里找不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发挥出个人潜在的才能,而不是因为专业知识与技能不符合岗位要求。如何使应届毕业生顺利地转变为企业员工,适应企业文化管理环境,这就有必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去,提升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性。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包含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员工人文素养等内容。
二、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认知的现状
据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校生对企业文化普遍缺乏了解。如在校生有68%对什么是企业文化没有清晰的认识,有87%对胜任工作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不清楚”或“不很清楚”,有42%平时对企业文化的建设没有概念,有38%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毫不关心,有67%希望毕业后初期进入管理部门工作,而希望在一线工作的则只有35%。同时,调查显示100%的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十分看重学生的职业素质。企业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存在动手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更重要的是在事业心、爱岗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队合作、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欠缺。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原因分析
目前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明显落后,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分割过细,课程过于求同;二,课程体系欠妥,时间环节薄弱;三,课程内容陈旧,师资队伍缺乏;四,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因此,解决如上问题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是将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中,提高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增强学生步入社会后对企业的适应性。
四、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一)把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中
高职院校不能仅仅止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建议将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纳入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邀请知名物流公司的仓储部和人力资源管理经理合作开发企业文化教材,将企业文化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去。
(二)推行高职毕业生“双证制”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制”,其本质是以就业为导向,使学校教学与职业岗位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推行毕业生的“双证制”,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对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一方面,紧盯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实现继续学习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紧盯学生学好操作技能课,使学生能较快适应岗位的需求,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科学合理的进行专业课程开发
根据物流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按照物流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设置模块化教学项目,如采购物流、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在教学计划的编制上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仿真训练、现场教学等手段,使教学环境尽可能与企业环境融为一体。
(四)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团队建设
每个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团队合作精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树立团队合作的精神,而不仅仅是个体的能力发挥。比如,在物流专业知识教学中,通过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增进学生间的沟通,共同商讨并解决问题。模拟企业环境,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充分体现团队合作的力量。
(五)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高职物流专业教师既应有物流企业文化的基本素养,才能更容易全面了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具体岗位的要求如仓管员、车辆调度员、客服员、报关员等有更准确的把握。同时,在校企合作中,物流专业应主动与企业进行交流,一方面,选派专任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培养方式,另一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到校任教,吸引校外物流行业专家加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办讲座或课程,建立行业与高职院校交流的平台。
(六)实行产学结合
通过产学结合模式,使学生零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实现在学校和企业轮流学习。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珠海市大运通物流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每期六个月的顶岗实习模式,在学制三年的第一二年中学习仓储配送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的上学期分组到物流公司各部门进行专业技能实训。
五、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远意义
(一)社会意义: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企业文化,既有利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企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尽快适应岗位,融入企业团队建设,提高毕业生就业品质,拓宽其个人职业发展通道。
(二)专业意义:通过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研究,分析物流专业学生存在问题,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发展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我院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将竞争、奉献、创新、团队合作等企业精神传递给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的“零适应”期,进而增强高职院校在办学中的竞争力。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丽颖,冯华.携手企业合作育人建设校企共融文化[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5:74-77.
一、企业文化理念与职业心理素质概述
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种,具体指从业者认知、感知、记忆、想像、 情感、意志、态度、个性特征等方面的素质。职业心理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职业素质的?{低,是影响工作质量和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心理素质现已成为日益重视培养的一项核心素质。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它通常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使命、愿 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如创新意识、团队精 神、诚信意识、感恩意识等;二是管理经营理念,具体可细分为营销理念、研发理念、安全理念、质量理念等。企业文化理念表达了企业的基本立场和理想,能对个人的具体行为有一定的指引意义。当前, 个人与企业文化理念的契合度越来越受到企业关注,是其评估人才的重要考察内容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作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运用管理心理学排解职业心理素质问题的理论解析
管理心理学是一门针对职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心理科学,是指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心理学研究,进而将相应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正式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莱维特的专著《管理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管理心理学初期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重点在于通过研究和影响员工心理,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近年来,伴随着职业心理素质问题逐渐增大,职业健康的危害性日益显现,职业健康问题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一项重要的课题,管理心理学开始着重关注排解职工压力。运用管理心理学排解职业健康问题,一方面是通过长期的正面心理辅导,帮助职工正确面对职业健康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方式主动消化和排解职业健康问题;另一方面是通过科学的分析管理系统,对企业职工职业心理素质的变动状况进行关注,并针对相应职工的职业心理素质情况,采取相应的排压、减压措施,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专业心理辅导,进而有目的性地帮助职工排解职业健康问题。
三、企业职工职业心理素质问题成因分析
从整个社会的宏观层面和职工个人的微观角度,综合考察我国企业职工职业心理素质问题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首先,宏观社会环境影响。第一,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世界性的宏观因素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也带来影响,例如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率的上升等,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所有人,均带来了一定的职业健康问题;第二,在全面争取利益、追逐效益的社会背景下,包括企业在内的许多营销性质的社会部门,都极力号召更快、更多的获得经济利益,人们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会变得浮躁、急功近利,并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存在危机感。
其次,企业组织形式影响。第一,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竞争压力大,企业将压力转嫁给职工,包括对职工工作总量、工作质量、工作速率以及工作时间等都提出了一定要求,给职工的工作带来一种超负荷的压迫感;第二,企业本身作为一种企业的组织形式,具有追逐利益的特性,因而企业对职工的工作能力必然会择优筛选,由此增加了企业内部职工间的竞争压力,并进一步增加了职工的职业健康问题。
最后,职工个人因素影响。第一,当代社会生活质量提高,人们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普遍缺乏吃苦经历和吃苦意识,在遇到工作任务困难较大时,便会因缺乏吃苦意识而产生抵触和恐惧情绪,从而增加职工个人的职业心理素质问题;第二,在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便捷的工作生活方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人际沟通减少,人们在遇到职业健康方面的问题、内心痛苦时得到不到及时的倾诉和排解,并进而在负面情绪上形成恶心循环。
四、企业职工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一)在企业中引进科学的职业健康管理理念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认识问题,要解决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管理问题,从而有效排解企业职工职业健康问题,就要在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中引入科学的职业健康管理理念。在企业文化中增加职业健康管理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因而应在企业文化中增加职业健康管理内容,帮助企业全体职工树立起职业健康管理意识,让了解并认识到职业健康管理理念,使得职工在感到存在职业健康问题时,能够及时寻求帮助,以便职业健康问题的科学疏导和及时解决。其次,在企业管理层中增加职业健康管理理念。企业的管理层承担着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因而应在管理层中增加科学、专业的职业健康管理理念,以便加强管理层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二)增加企业专业管理人力比例
对现有人力进行专业培训。通过派出学习、集中培训等方法,对企业现有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职业压管理培训,提高现有人力的专业化程度,将现有的管理人力升级为专业化的职业压管理人力,从而提高企业对于职业压管理的水平。对外招聘专业的职业压管理人力。通过明确的招聘公告、与相关专业院校合作的方法,向社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化职业健康问题管理人力,通过人才的引进,将更为先进的管理科学和管理方法带到企业中,为企业服务。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的办法,从两方面双向提高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力的含量,进而有效提高企业对职业健康管理的管理能力。
(三)在企业中建立系统的职业健康管理?C制
为在企业中,全面实现职业健康管理的系统化、成熟化,应在企业中建立系统的职业健康管理机制,摒弃原始落后的企业组织模式,取而代之更为专业科学的整体建制和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企业的运行和管理水平。再次,定期为职工安排心理课程。定期为员工安排心理课程,对员工进行心理按摩和压力疏导,以最直接的方式为职工排解职业健康问题。最后,重视职工心理状况调查。由职业健康管理部门通过调查问卷、行为表现观察等科学方法,定期对全体职工进行心理情况调查,并对表现异常、职业健康问题过大的职工,及时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帮助职工顺利走出压力的阴影,以满足不同职工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不同需要。不仅如此,企业还应根据不同职工的心理成熟程度、生活压力程度、心理素质特点等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职业健康问题排解方式,从而使工作更具针对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企业的商务活动,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化,预示着我国已经完全步入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之中。在这种条件下,市场经济的特征日臻显现,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也必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日趋激烈的态势。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快捷传递的信息、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致使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在产品日益同质化的前提下,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追求差异化战略,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企业文化的竞争上。企业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企业,扎根于企业,与企业相互依存,依附于企业的文化,仅能生存和适用于企业这一空间的文化,即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所有内容都离不开企业这个主体。因此,外资、合资和民族企业,其企业文化无不打上本土文化的烙印,具有浓重的本土文化色彩,而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因此,构建企业文化教育体系,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培养精通企业文化的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能主动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合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中;而且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培育新型企业文化以及主动传播企业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
入世成功将带给中国企业无限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中国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跨国公司大量涌入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在跨国公司本土化的进程中,企业文化的国际化、本土化急需大批既懂企业文化又掌握外语工具的专门人才。另外,中国企业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实用性、专业性和层次性构成人才需求的主旋律,而企业文化是人才需求中的普遍要求,从求职者择业和企业用人两方面都要求外语人才了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由美国、日本首倡, 80年代才传入中国,我们的民族企业在这方面急需加强。因此,加强外语人才的企业文化培训,使他们了解中外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差异,了解企业文化的传播方式、手段以及企业文化对企业重要性,无疑对迎接就业挑战是大有裨益的;另外,既懂企业文化又掌握外语工具的人才在国际间商务活动和技术交流以及文化交流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并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淡化专业,特别是淡化外语类专业将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语言类专业的人才相对于其他学科专业的人才而言,他们学习掌握的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不掌握交流的内容,即简单的外语人才将陷入就业的困境,外语人才的就业优势将不复存在。针对这一现实,许多外语类专业加大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开设了跨专业课程。试图在加强语言能力的同时,使外语人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成为外语+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有教育教学资源的问题,也有受教育者本身的问题。但是,建立企业文化教育平台,对外语人才施加企业文化培训则是切实可行的。在加强语言能力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企业文化知识,使之成为外语+企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进而在实际工作中拓展专业技能,逐步成为企业需求的人才。
三、企业文化教育体系的内容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企业文化。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企业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是什么?这是众多学者和企业家们十分关注并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企业文化教育的基本问题。总的说来,企业文化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的内容:
1.企业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企业文化又称公司文化。由美国、日本首倡, 80年代传入中国。迄今尚无统一的定义,人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不统一,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主要观点有:五因素说、文化总和说、群体意识说和精神现象说等。企业文化的内涵一般由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等四个层面构成。企业的物质文化又通过生产环境、生活设施、文化设施等诸多方面加以体现。
2.企业文化建设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全球第一大人力资源公司惠悦公司总裁兼总执行长约翰・海勒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发展重心移向中国,并迅速实现企业人才本地化,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全球第一大零售连锁集团沃尔玛亚洲人力资源部副总裁谭少熙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很多企业家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将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有的将其列入企业发展规划。中国企业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感,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为企业的改革、稳定、发展服务。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但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需要有目的的设计和引导。通过人为的主动提炼、设计和引导,能够使自然形成的文化理念明晰化,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深刻化,认同彻底化。因此,正确处理文化、理念的自然沉淀和人为设计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建设方法中的关键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还要注意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附性、目的性、社会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可塑性等特点。
3.企业文化的传播
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的传播,既可增加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又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目前,企业文化传播(沟通、展示)涉及内容、手段、方式、范围、条件、行为差异等多方面内容。在企业文化传播方面,中国也有着其自身的优势:就中国特殊的环境而言,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的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动力作用,为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传播提供了制度和思想上的保证。
4.中外企业文化比较
企业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的底蕴首先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国际化、本土化、多元化、人性化。为了以开放、兼容的精神,主动学习、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民族企业的文化中,要充分利用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研究国外文化及文化背景,了解国外企业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点,并加以借鉴,以期不断丰富我们民族企业文化。要特别注意学习跨国企业文化,因为在跨文化企业中,管理者和员工面对的是不同文化背景、语言、价值观、心态和行为的合作者,在沟通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编码和解码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如若对其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就有可能陷入文化陷阱,遭遇 “文化误解”。 美国耐克公司“恐惧斗室”广告以及立邦漆广告都是因为对中国民族文化的把握和理解存在误差,而踏入民族文化的陷阱中。因此,深入学习、研究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学习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的基础。
[关键词]文化 职业心理素质 高职 企业
[作者简介]何霞红(1981- ),女,浙江绍兴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87-02
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走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产学研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共识,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但是据初步了解,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仅40%左右的毕业生能在半年或一年内独立开展工作,一半以上的毕业生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胜任工作,而那些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十分困难的毕业生往往职业心理素质较低。因此,如何从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联系高职校园文化下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现状,探讨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文化重视并着力培养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重视人的价值,珍惜和培养人的感情。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种形态,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和核心,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形式和结果。就其本质内容而言,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社会延伸。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认为,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服务已经不足以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社会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自律意识越来越成为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改善员工的心理环境,如世界500强中至少有80%的企业为员工提供心理帮助计划;联想集团定期邀请心理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士为员工进行心理培训。当前,在很多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训练,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解压与自我激励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
社会各行各业对员工的职业心理素质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有很多共通之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有正确的职业态度。拥有正确、积极的职业态度,就可以有好的心态,正确接受和处理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困难,表现出持久积极的行为方式。二是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指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它决定人们的职业期望,影响人们职业选择的方向与目标,决定人们的工作态度与劳动绩效,并最终决定人们的职业发展情况。三是较高的职业情商。包括能洞察和了解自身的情绪,控制情绪,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力,理解别人的情绪和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四是善于自我管理。这种自我管理能力是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心理和行为等表现进行的管理,同时这种管理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紧紧围绕工作目标、任务,自觉并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取得好的工作业绩。
二、企业员工职业心理素质要求与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断层
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高职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挑战,很多企业不愿意录用高职毕业生。原因在于,一方面,新人入职成本高。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对企业的经营业务不熟悉,从投入工作到派上用场还需要进行业务培训,企业为了减轻成本核算,避免培训投入和新员工入职初始阶段工作低效的损失,会选择有工作经验或者技术水平更高的员工。另一方面,毕业生职业心理素质不能到达企业要求,短期内无法扭转,存在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在对大学生毕业上岗后的调查访谈中发现,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评价并不高,很多企业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认为毕业生自身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毕业生择业态度不端正,到岗位一段时间甚至几天后因为不喜欢就离岗,忠诚度低;缺少职业规划,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导致在岗期间不珍惜岗位,不热爱企业;缺乏主人翁精神,斤斤计较,索取得多,奉献得少;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先考虑自身利益;缺乏吃苦精神,拒绝一线的技术类岗位,认为太脏太累;心浮气躁,心比天高,有点不满意的地方,在他们心中会扩大到对企业的不满意。从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重视不够。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很多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实用主义倾向,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轻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2.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尽管现在很多高职院校注意到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生的专业教学中提及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在毕业前的就业辅导中加以强调,但是多是局限于点到为止的浅层次方式方法,并没有根据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养。
3.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尽管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尤其是随着《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的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已纳入高职院校的必修课,但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两者并非同一概念,其目标和任务各有侧重,不能混为一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是学生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基础条件,在未来的职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引导和行为培养,而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在择业从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他们在从业过程中处理好付出与收获、现实与理想、约束与自由等各种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从学生顺利过渡到职业人打好心理基础。
三、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途径
1.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职责,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应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职业心理素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所秉承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规范等传播、辐射到社会,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文化。因此,高职院校应对企业所要求和重视的、有利于学生终身职业发展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系统的研究,明确提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目标和任务,把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建立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该体系应包含各行业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要求,同时兼顾不同专业从业者的心理素质特点。基于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各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因此,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需要不断作出调整。总之,学校在学生课堂学习、课外实践、实训实习的各个环节中,应始终把优化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放在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创设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2.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专家认为,高职教育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跳出以往传统教育的框架,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健全学生实习制度,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采用导师制和项目驱动教学法,并在管理模式上考虑如何与企业对接,在校内创设加强对学生敬业精神、团队意识、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以便工作后能更快地融入。走出去即利用定岗实习和实训的机会,把握和理解企业在日常工作和管理中对员工所需的职业心理素质。请进来一是邀请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到学校作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报告,让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感受企业文化,主观上加深对企业的了解,进而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对将来相应岗位所需的职业心理素质进行梳理、拓宽和加深。二是学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创设让学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各方面的活动,与企业员工共处,真正理解企业所需的人才与自身存在的差距,从而明确今后仍需努力和改善的地方。
3.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一是采用职业发展式、自我发展式、能力拓展式心理辅导模式来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如开设相关的情绪、时间管理等课程,不仅仅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同时,通过与学生探讨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理想与自我实现、学习方法与策略、时间管理等一系列困扰学生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在自我成长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体辅导等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人际沟通的能力、责任意识等。二是引导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和评价,挖掘职业规划能力,树立目标,激发动力。利用职业倾向问卷等手段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类型、创造力水平、优点与缺点等,引导毕业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社会的需求,规划将来职业发展方向,主动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职业心理素质。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健康文明且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会对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优化作用。高校校园文化最基本的核心就是教师、学生所追求的价值。这种价值浸润、投射在校园和校园活动的各个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落脚点之一。学生通过学校文化的熏陶后走出校园,个性之中便具有某种共同的、可以明晰辨识的内涵属性,这就是校园文化所应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因此,高职院校应融合各行业共有的文化,引工业文化进校园,引企业文化进课堂。除了在自然环境的布置上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理念,创设良好和谐的育人氛围和学术氛围外,更要在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上下功夫:
一是要建设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风和学风,创设良好的校园氛围,培植良好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二是要培养一支专业技能和职业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日常的教学、实训、活动和生活过程中感染、影响学生,以真正的身教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认知和养成,进一步完善学生的人格;三是要重视集体建设,尤其是以班级为单位,从班干部队伍建设、班级规章制度、班级活动等方面切入,不同专业的班级营造各自具有特色的班级文化,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5.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并不仅仅等同于开设相关课程和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应该与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设置相结合。每个专业应该对本专业学生今后从事的岗位群进行深层次的社会调研,将实践性突出的企业文化与理论倾向明显的校园文化进行对接,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一步在专业课程中设置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内容和环节,按照一种职业要求持续地给予规范、强化以及内化,使学生毕业后具备合乎要求的职业习惯和心理素质。因此,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向专业教育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渗透,这是一项全员化的工程而不是仅仅流于课程化。
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应该作为发展个体并健全其职业观的手段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着重对高职生进行全程性的、全员性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博雅精专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马昀.论企业文化在高职专业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2]张军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引入与融通[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许晟.略论高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教育与职业,2007(2).
关键词:企业;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需求及培养
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是企业在招聘时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当前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在许多时候,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将成为其在职场上找到一席之地的制胜法宝。了解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及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困境的出路之一。
一、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需求
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条件上。以天津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关于企业对大学生职业素养需求进行了三项调查:
一项关于“企业希望招聘的毕业生在校期间要多掌握哪方面的知识”的调查统计结果依次为:个人修养(约占70%)、本专业知识(约占53%)、相近专业知识(约占38%)、计算机应用(约占23%)、文字表达(约点21%)。
一项关于“企业不同岗位对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318个岗位中有186个岗位对大学生明确提出了职业文化素养方面的要求,占到了58.5%,如果将录用条件中“具备相应工作经验”的需求看作是一种对职业文化素养的潜在要求,这个比例更高,达到93.4%。统计中还发现,2006年3月天津市人才市场更需要具有一定经验的大学生,明确提出必须有一定经验的占到59.4%,提出据有一定经验优先录用的占到13.5%,总计达到72.9%。
一项关于“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应具备的能力或品质”的调查情况如下:爱岗敬业(约72%)、专业理论(约22%)、个性突出(约5%)、沟通能力(约58%)、合作精神(约62%)、遵守纪律(约35%)、创新能力(约41%)、思维能力(约22%)、动手能力(约37%)、执行能力(约42%)、领导能力(约8%)、虚心好学(约38%)。
以上调查说明,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要求依次是爱岗敬业、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吃苦耐劳、亲和力、品行端正、进取、气质佳等,其中对爱岗敬业、沟通/协调能力、团队意识、吃苦耐劳的要求尤为突出。甚至有的企业对大学生个人修养的要求比较高,甚至超出了对本专业知识的要求。而且企业更为青睐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毕业、2年以上的大学生。
当然,不同的岗位对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要求还是有一定差异性的。在调查中发现,管理类和服务类岗位对职业文化素养需求相对较高,对生产类岗位的职业文化素养需求要低得多。
管理类岗位对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主要是沟通/协调能力、爱岗敬业、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有亲和力、品行端正、进取和气质佳8项,对前4项的要求比较突出,对后3项的要求相互接近,强调沟通,/协调能力。
服务类岗位对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主要是沟通/协调能力、气质佳和吃苦耐劳3项,对团队意识要求很低。
生产类岗位对职业文化素养的需求主要是爱岗敬业、团队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吃苦耐劳、品行端正和进取6项,对气质佳没有要求,强调爱岗敬业。
二、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状况
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如此关注,而高校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又怎样昵?对天津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天津市高等院校对在校大学生爱岗敬业、团队意识、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培养主要通过思政课程、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奉献队(或志愿者)活动三个基本渠道进行;对在校大学生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演讲与口才》类选修课程和开展辩论比赛两个基本渠道进行,对亲和力、气质佳的培养主要通过开设形体课、社交礼仪选修课进行,学生会管理工作对学生骨干的综合职业文化素养培养有很大作用。然而,以上的几种渠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思政课程更多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状况,对就业后的职业素养关注很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关注学生面试的各个环节,偏重社交礼仪和面试技巧。第二课堂和学生活动是培养职业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学生会管理工作只能对部分学生的综合职业文化素养培养有作用。
总体而言,各高校基本都没有将在校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作为一项基本教育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天津作为教育较为发达的地区尚且如此,那么落后于天津的其他地区的高校恐怕在大学生的职业文化素养方面也不容乐观。
三、培养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对于职前教育的职业文化素养,教育专家从各个层面都进行了分析和探索,其重要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并且有了部分实践成果,而对于职后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理论论述目前尚且不足,对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也缺乏系统性的深刻论述。为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途径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职业文化素养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学校还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主阵地。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根本上属于职业生涯设计及落实的范畴,必须纳入学校的专业教学目标。但在专业教学目标设置上,要考虑不同专业性质在职业文化素养方面的差异。生产类、制造类专业职业文化素养的基本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爱岗敬业、团队意识、沟通/协调能力、吃苦耐劳、品行端正和进取。服务类专业职业文化素养的基本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沟通/协调能力、气质佳和吃苦耐劳。管理类专业职业文化素养的基本培养目标可以设定为:沟通/协调能力、爱岗敬业、团队意识、吃苦耐劳、有亲和力、品行端正、进取和气质佳。
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可以职业文化素养分专业类别整合为一门课程,可以进一步拆分为两到三门课程,也可以部分融入其他学校已有课程,通过课程改造来实现。在文献检索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已经在自己所承担的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职业文化素养的培养。
2 加强职业文化素养课程的开发
职业文化素养课程开发,是制约在校大学生职业文化素养培养的瓶颈。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好的气质已经有相应的课程,但如何培养团队意识、吃苦耐劳、品行端正、有亲和力和进取精神,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这些课程属于相对偏“软”的课程,在于构建一种良好的心理反应机制、语言反应机制和行为反应机制,是否一定要进行课程考核,则存在异议,如何考核,也缺少办法。
当代大学生从个人发展目标规划方面,更注重差异性设计,强调自身与他人的不同,而一般的大学课程教学,属于通识教育,二者相悖。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在能力方面从纵深上体现差异,并实现二者的平衡,是个直接考验教师职业文化素养的课题。
3 加强校企合作
关键词:汽车专业人才 汽车文化
一、汽车文化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在教育方面也投入了更多的资金与精力,改变了以往教育资金匮乏、为了生产发展无瑕顾及教育的状况。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积极培养各种符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教育水平提高,人才增加。然而,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汽车文化教育开始的时间比较晚,各方面的基础都比较的薄弱,汽车文化教育体系还没有达到要求,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要想促进汽车产业的繁荣发展,就必须抓好教育,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设立汽车专业,即使是设立了汽车专业的学校也还没有形成汽车教育的完整体系,并且许多高校在汽车文化教育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不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味地讲求学习好理论知识,必须改变这一现状。[1]
二、汽车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科书达不到要求。目前,有些学校在汽车专业的教材方面还不能达到相关要求,教育观念也比较的落后,没有根据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来改变和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在课程上几乎都是专业课程,其他科目都被学生所忽视,比如学生并不看重英语这门课程,殊不知英语在就业上还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的某些方面还会应用到英语,如果英语水平达不到要求,那么也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了。 [2]
2.轻视实践教育。目前很多职校的汽车文化教学场地还是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在教学之中往往高度重视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方面的教育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以理论为主的教学便难以培养出专业素养高的人才。汽车专业对实践的要求非常的高,比如在汽车零部件的安装以及拆卸方面,其中任何一个零件部位安装错误都很可能导致整个汽车的瘫痪,所以要提高汽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此外,部分学校在教育经费方面比较的缺乏,在设备方面更新速度不能达到相关要求,就无法促进汽车的更新换代。
3.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目前很多高校都存在着学习风气不正的现象,很多学生仍然抱着大学就是放松的场所的错误思想,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如果不能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那么步入社会也会被淘汰,大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方面的问题是一个极其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将会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汽车文化教育的措施
汽车文化课程是社会文化与工程技术的有机融合,这就使得这门课程在教学上有着别具一格的特点,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几种手段如下:
1.问题教学与讨论教学。由于汽车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教学内容也应当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授课老师可以搜集生活中和汽车文化相关的一些社会热点,然后整理成与这门课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们自主思考和与同学讨论,学生也可以结合周围的一些汽车文化的相关问题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要认真仔细地为学生们解决各种疑难问题,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3]
2.实地教学。安排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去与汽车相关的一些公司,比如生产、保险以及销售公司,带领学生参观学习,也可以直接带领学生在街头辨认一些汽车品牌,学习交通规则,了解汽车各方各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汽车文化。
3.激励教学。任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在时机恰当的情况下向学生介绍我校同类院校的各项与汽车文化相关的活动,创造出一定的活动氛围,介绍优秀学生在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汽车文化活动。同时还要给学生讲明创新活动的要领,弄清其过程,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
4.自助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寻找与汽车文化相关的图片资料等等一些文件,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电子文档,若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传授课堂内容,通过这种互换式的教学来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也就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5.实践教学。在课堂过程中,学生应勤于观察、勤于思考,记录自己亲身经历汽车文化的感受,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能自主解决问题。
汽车文化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因为汽车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加就业,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进步,对汽车文化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于此相关的授课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利. 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汽车文化教育研究[J]. 科技视界,2013,34:260.
[2]侯湘晖. 简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汽车文化教育[J]. 科技与企业,2013,19:110.
[3]梁钢. 浅议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加强汽车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 职业,2012,02:161-16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