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

第1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产业品牌化

1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自身条件

1.1 邳州非遗文化自身的价值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具有文教价值和经济价值。一方面,邳州每一项非遗技艺都经历了历史沉淀,无形中已经化为邳州丰厚的文教资产,另一方面,文教资产在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又衍生经济价值,它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邳州的文教价值。两者互利共生,相辅相成。

1.2 邳州非遗开发的法律支持、政策扶持

非遗产业化一直是广受争议的焦点,因此在邳州非遗产业化措施实施之前,要制定相对完善的法律基础,权威性的制度保护措施,以保证非遗产业化中生产、销售过程的通畅化,让非遗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保护和发展双管齐下,利益最大化的效果。

1.3 邳州非遗的核心要素及市场化运作

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最K目的是为了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给非遗传承人或非遗的相关群体带来现实的经济收益。要达到这样的成果,一方面要抓住非遗传承的核心要素――非遗传承人,让社会和政府同时对传承人进行辅佐保护,使非遗传承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经济体制下,邳州应加快非遗产业链的建设,立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开发,模仿高校非遗“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传承人、非遗生产基地、市场化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邳州非遗产业化的独特体系。

2 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难言之隐

2.1 传承人的局限

时代在飞速发展,众多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手艺人变成了“守艺人”,他们未来得及与时代共进退,只单单用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面对产业化的冲击,他们没有积极应对,而采取一种偏激的保守措施,不肯接受非遗工艺的产业化发展,存在自我封闭的局限。

若想打破该局限,最为关键的是让传人主动迎合社会的新变化,做出适当的改变,使其手艺能够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为时代所接受。在守护中求发展,才是民俗文化正确传承方式。另一方面,传承人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都处在较低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的传承行为,阻碍了邳州非遗的多元发展。

2.2 非遗文化背后的利益纷争

目前,邳州部分非遗工艺的发展如火如荼,但非遗发展背后的利益纠纷仍不容乐观。部分非遗技艺者为争得传承人的头衔而费心思,只为了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资金,非遗技艺传承者的素质问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盗用非遗传承人的作品,赚取金钱,不理会传承人的权益,不给予传承人补偿,忽视利益的合理分配问题,致使当地非遗传承和发展进度缓慢。

2.3 传统思想与产业化根深蒂固的矛盾

产业化是对于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其先进的工艺完全服务于资本。老手艺人坚守的是原始而纯粹的手艺,是最根本的文化内涵。面对机器,面对产业化,手艺人选择大都是拒之门外。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承脆弱、非物质形态流变或无形、表现形式个性独特、传播扩散呈现民族地域等特点,因而决定了其不能完全像工业化产品一样无限制地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生产,而更有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法进行产业化,即使对其产业化也会前景暗淡、步履维艰且负面效果较大。

3 邳州非遗产业化品牌发展的对策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让邳州非遗文化的发展逐渐走向劣势,邳州非遗的产业化应运而生,如何打造别具特色的邳州非遗文化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和传承邳州非遗,成为邳州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1 充分利用现有媒体资源,加大对邳州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媒体的消息传播成为主力,借助媒体宣传邳州非遗产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我们需要建立起集文化与技术于一体的邳州非遗宣传方案,将邳州非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集中体现,打造邳州非遗文化的特有品牌,营造邳州的非遗文化发展氛围,实现非遗发展与宣传的一体化效果。

3.2 深入对邳州非遗历史背景的挖掘,创作“新非遗”,培养“新传人”

每一项邳州非遗工艺都是历史积淀而来,它们发展至今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故事。我们将这些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创作最具邳州非遗特色的文化产品,不断开拓邳州的非遗品牌类型,提高邳州非遗的含金量,将邳州非遗产业做大做好做强,让非遗文化保持活态传承。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积极发展新生力量作为邳州非遗文化的新一代传承人,鼓励他们个性发展,将本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创作邳州“新非遗”。

3.3 建设及完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筛选邳州适合开发的非遗项目

邳州非遗的市场化经济体制建设,需要政府及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建设过程的同时,还应设立非遗产业化所需的督查小组、审核部门,确保邳州非遗产业的市场化发展合理有序。另一方面,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也亟待解决,传承人、企业和政府应在三方利益协调合理化的情况下,再进行市场的发展,以免日后的冲突加剧。

市场化的发展要选取邳州合适的非遗工艺,不能一概而论,囫囵吞枣,降低邳州非遗产业化的效率,破坏邳州非遗工艺的本土化发展。

3.4 重视非遗传承人

目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与非遗文化有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参加活动的经费也大相庭径,这对有心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的传承人来说,成了最实际的困难。邳州想要将非遗工艺产业化,就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经济支持,拨发专款,解决传承人面临的现实“危机”。另外,在获知相关活动开办时邀请相关非遗传承人,让传承人有更多机会对外交流,丰富其作品的形式与内涵;将传承人引入邳州高校,并颁发相关职位证书,让传承人进校园,把非遗文化带给高校学子,培养传承新生源,提升传承人的社会地位。

针对邳州思想保守的非遗传承人,应派遣相关从业人员对其劝解,解放思想,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传承人要致力于提升他们的素质,让他们理解非遗产业化的原因,积极投身到邳州的文化建设中。

4 结语

邳州传统民俗文化不胜枚举、形色多样,许多传统手艺人在文化传承的路上,举步维艰,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变得显而易见。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适当改变以寻求突破,将邳州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创新,不但可以促进邳州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还可以帮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然新机,协同好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叶舒宪.《文化再启蒙: 文化产业学科的观念基础》《光明日报》[N],2011.

[2]辛儒;王释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01期.

[3]冯骥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第二轮破坏》[N].新华每日讯,2013-06-21.

[4]鲍展斌;黄亚男.新农村建设中非遗产业化与生产性保护问题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29(01):100-105。

[5]闫玮.洛阳非遗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及开发模式研究[J].区域经济市场,2014,124(07):17-18.

作者简介

第2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档案机构;非遗保护;边缘化;重要参与力量

一、新《档案法》实施给非遗保护带来的机遇

2004年的《关于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未提及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中没有明确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地位,也无非遗档案必须向各级档案机构移交的相关条款。新《档案法》在第四章的第三十四条提出“鼓励档案机构开发利用馆藏档案,通过开展专题展览、公益讲座、媒体宣传等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此可见,新《档案法》是鼓励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1.参与非遗保护有法可依。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档案法》由以前的“只字未提”到“鼓励”,肯定了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做出的重大贡献。虽然“鼓励”看起来变化不大,但是对档案机构能够积极借助档案馆藏资源参与到非遗保护意义重大,是有法可依的。2.有利于提升档案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新时代档案机构尤其是档案馆利用馆藏和现有的平台来实现宣传非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的档案式保护让非遗的文献资源保存得更久,且档案机构利用参与非遗保护,来重塑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形象,提升档案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二、我国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

(一)调查概述

1.调研方式。为明确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现状,采取直接访问省市级档案机构网站的形式,具体调研中是采取对省级档案网站和百度以“非遗”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的文献进行统计。2.调研内容。明确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形式。赵跃博士在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表示:截至2019年8月,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主要形式为收集、征集、采集建档、建数据库、展览传播、申报支持、业务指导共7种。结合档案机构实际工作,在结合赵跃博士的分类基础上,稍做调整,保留征集、采集建档、建数据库、展览传播、申报支持5种,将收集更改为接收(含捐赠),增加移交、修志2种形式,共计9种参与形式(见表1)。

(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1.参与数量少且比率低。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3337个。调查中发现仅有107家不同级别档案机构参与到非遗保护,占比3.2%,比例低;参与的107家机构中,按照档案机构的级别划分,有13家省级(直辖市)档案机构,36家地市级档案机构,58家县区级档案机构。可见,档案机构整体参与的数量较少,参与比例低(见图1)。2.参与形式呈现被动性。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9种形式中,征集、编史修志、建数据库、采集建档被归入主动参与形式,而接收、展览传播、业务指导、申报支持、移交则归入被动参与形式。调查发现,对107家档案机构涉及的9种形式统计后共得到总参与数为145次,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接收34家、采集建档29家、展览传播28家,后三名的依次是移交3家、修志4家和建数据库5家;主动和被动形式分别占比为40.69%和59.31%。对接收非遗保护中心移交的非遗档案的档案机构仅有3家统计,分别为湖北省武汉市、江苏省常州市和河北省固安县的档案机构。调查发现,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还以接收、展览传播等浅层次的被动参与形式为主,而编史修志、建数据库的主动参与形式占比不高。3.参与类型单一。为掌握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形式的丰富度,对档案机构参与类型进行统计。统计发现,有81家档案机构仅有1种参与形式,占比高达75.7%;而参与形式在3种、4种和5种的档案机构分别有1家(云南省)、2家(湖北省和张家港市)、2家(武汉市和扬州市),占比均不足2%。由此可见,档案机构参与类型单一、不丰富。

三、我国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现状原因分析

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实践存在数量不多、参与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与学界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身份未得到“官方确认”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管机构是文化部门。自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后,国家层面就非遗保护已出台《非遗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等9部政策法规文件,其中《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列举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的主体机构;文化部牵头的非遗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9个成员单位,也没有国家档案局身影。官方确认的非遗保护主体机构中并没有提及档案机构。《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具有接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定期移交档案的职能。但早在全国部署非遗普查工作时,文化部就指出:“在普查中搜集的非遗实物资料所有权归国家,由各级政府授权的有关保护机构保管。”《非遗法》中也未有非遗档案必须移交到档案机构保管的相关条款。新修订《档案法》特别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文献信息同时是档案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这意味着非遗保护中心等主体机构产生的非遗档案不一定得向档案馆进行移交。文化界和档案界相关法规政策均未将档案机构列入非遗保护的主体机构,这意味着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只能充当“社会参与”力量,参与非遗保护的地位也很难得到其他相关主体的认可,这也是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数量少的原因。

(二)档案机构工作机制不适应非遗保护

档案机构改革后,档案馆属于文化事业机构。一直以来,档案机构保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移交的档案,是一种基于传统档案形式的服务官方机构的工作机制;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开性和广泛的包容性,两类型机构存在本质区别。具体到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由于很多非遗项目是植根于民间,属于非官方机构的工作,档案的官方机构身份与非遗植根民间存在天然的不适应。档案具有保密性,档案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25年向社会开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类档案,可以少于25年向社会开放;而非遗传承在保障非遗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和利益的前提下,是以传播和传承、振兴为目的,需要更多人了解非遗、使用非遗,甚至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活态传承。档案的保密性与非遗的社会参与性存在矛盾。

(三)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主动性不高

在官方身份没有得到明确的情况下,档案机构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魄力。但很多地方档案机构对档案馆职能的理解十分狭隘,认为只需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不愿主动介入,也不愿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竞争,更不愿“越位”参与非遗保护。目前,仅有江苏省、云南省、湖北省的档案机构主动与文化部门联系洽谈非遗档案移交事宜并付诸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不主动参与非遗保护势必会造成档案机构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弱。

(四)保存类措施相较保护类措施处于“弱势地位”

《意见》明确非遗建档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由此可见,非遗建档仅被窄化理解为“收集、整理”,和档案界界定的建档是“收集、整理并保存下来”相比,唯独少了“保存”。可能从语义上理解,非遗的建档“保存”本身就是一种“保护”。但是无论是《公约》《“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都将非遗保护措施分为保存类措施和保护类措施,其中认定、记录、建档保存类措施针对所有非遗项目,而特别优秀的且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容易造成保护优于保存的印象。而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多为认定、记录、建档的保存类工作,保存类措施的“弱势地位”可能导致档案部门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中被边缘化。

四、新《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我国档案部门参与非遗保护的档案特色化出路

(一)充分发挥档案机构专业优势,筑牢非遗档案式保护

1.保持“前端”业务指导优势。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应主动与文化部门加强联系,协助完成非遗保护规章制度的制定,介入并指导非遗中心对非遗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对非遗档案规范完整等方面的“前端”业务的指导,利用业务优势积极参与非遗保护。2.利用档案技术延长非遗档案保存时间。档案修复技术是档案保护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能提高档案耐久性。在开展非遗保护过程中,会重点关注传承人的实物档案、纸质档案以及声像档案,而在保护过程中又形成不少的纸质档案,利用先进的档案修复技术进行杀虫、除菌、脱酸等服务,延长非遗档案的保存时间;还可以主动向采用家庭式保管非遗的传承人提供免费的档案修复、加固、装裱等修复服务,以解决非遗家庭式保护条件局限造成非遗档案保管不规范的问题。3.通过编史修志来开展非遗保护。档案机构利用编史修志的优势,联合地方志主管部门、文化旅游部门,编写全面反映地区非遗项目规模及非遗保护工作的志书,如《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志》,用档案机构独有的编史修志方式,记录非遗保护的脉络的形式来开展非遗保护。4.档案记忆工程延续非遗传承脉络。国家档案局于2000年正式启动“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乡村记忆工程”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具有本土地域特色、完善的乡村记忆档案信息资源库,有效提升档案部门的公众文化形象。档案机构在开展乡村传统村落档案建设工作时,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的抢救性保护结合起来,在抢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等过程中,尤其重点收集含有非遗项目的资料,创编成文字、视频资料形式,并按照故事、技艺、习俗等分类整理成专项档案数据库。通过乡村传统村落档案的建档工作,将档案资源数字化,建设资源库,在保障传统村落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的同时,保障非遗等传统文化的延续,保护各个时期的历史记忆。

(二)借助特殊档案建档契机,丰富非遗保护的多元化形式

1.将家庭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档案机构抓住为非遗传承人建立家庭档案和非遗传承人个人档案契机,全面、客观、真实记录非遗传承人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的艺术内涵,并借助文字、声像、实物及口述等载体形式实施非遗保护。例如张家港市已经为48位非遗项目传承人全部建立家庭档案,并完成档案的数字化。2.口述档案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口述档案将历史“原音再现”,可以很好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档案机构合理筹划、多方联系,积极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逐一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对象实地走访,并进行口述档案视频采集、现场录制,待后期加工制作完成后,将资料存档于档案馆永久保存。3.方言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地方方言承载着乡愁、乡情,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非遗项目,如南京的吆喝、南京白话和南京白局。档案机构在开展方言建档工作中,要善于抓住方言中的优秀非遗项目,比如传统方言戏曲、方言童谣、方言故事、方言说唱等,通过方言建档的形式更好地保存方言、留住乡愁,并传承优秀非遗文化。如陕西省档案局的《传承非遗文明,纪录方言文化》就是以方言建档的形式开展非遗保护。4.精准扶贫建档和非遗建档相结合。2018年的《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就对精准扶贫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和开发利用做出明确规定。“非遗+扶贫”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很多精准扶贫档案,档案部门要注意收集非遗扶贫过程中这部分特色形态的档案,将其归入“精准施策类、精准脱贫类”两类中,真实、完整、准确、全面地记录和保存精准扶贫工作的全过程,同时也是对非遗的保护。

(三)遵循非遗保护趋势,加强非遗文化传播

1.关注非遗传播工程,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传播。档案机构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应积极关注文化传播工作的新动态,加强非遗文化知识的传播。首先,利用档案馆建成的档案网站开展非遗知识传播,可以在档案展览下设立非遗文化传播专栏,开展非遗文化的图片、视频形式的传播。其次,利用档案机构已经建成的官微官博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播,通过撰写推送非遗小知识等相关推文的方式传播非遗文化。再者,可以借助抖音、快手、微视等短视频平台,通过制作非遗短视频等方式来推进非遗文化的传播,促进社会共享。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活态传承的文化服务、文化教育、文化传承等方面继续把握新机遇。第四,拍摄专题片进行非遗传播。档案机构可以拍摄以“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为主题的宣传片开展非遗保护。如浙江省档案馆面向全省档案馆启动电视系列节目“跟着档案去旅行”,传承以浙江历史为依托的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传统古城古镇古村文化,运河、钱塘江等世界文化遗产,地方传统曲艺、传统手工艺、饮食等非遗文化,乡贤文化、浙商文化等乡土文化,诗书画文化等。2.重视文化传承服务,开展档案非遗知识服务。非遗传承是非遗保护永恒的话题,尤其是教育、培训是非遗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档案机构除了提供非遗档案借阅等服务外,还可利用现有的非遗档案资源,与其他部门合作,通过引入传统编研的成品、VR等先进技术的视频形式来构建非遗教育资源库,为教育和培训的传承提供知识服务。3.寻求多方互动合作,集中优势资源保护非遗。档案机构利用现有的非遗档案资源,并积极与文化部门、文化产业等主体机构合作,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推广社会化合作模式来打造档案特色的非遗文化产品。利用新媒体形式加强非遗档案资源宣传,如采取举办展览、编辑书籍、录制声像作品等形式进行传播,助推非遗走出国门,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非遗。档案机构应把握非遗保护的前沿趋势,提升参与非遗保护的主动性,发挥专业优势,“有为才有位”,做历史的守护者、记忆的传承者和文化的传播者,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参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倪永宁,徐拥军.档案机构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北京档案,2011(08):37-38.

[2]陆国强.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N].人民日报,2020-06-24:10.

[3]赵跃.新时期档案机构参与非遗保护的反思与再定位[J].档案学通讯,2020(02):40-48.

[4]王巧玲,辛文琪.我国国家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正式制度研究[J].浙江档案,2020(12):29-31.

[5]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DB/OL].

[6]赵昌彦.世界记忆工程与中国地方档案事业发展[J].档案与建设,2017(01):4-7.

第3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摘 要: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开发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将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新的教学环境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成为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分析了目前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课程,并梳理了其优势和需要关注的问题,希望架起一座通向对“非遗”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思考和探索的桥梁,同时也提出了对“非遗”美术教学发展和创新的思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教育课程资源 教学设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具有恢复传统文化记忆与智慧的重要功能。非遗课程获得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并成为基础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内容。要探讨“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首先要明晰将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及其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只有充分理解非遗文化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判断出目前非遗美术教学存在的缺陷,才能准确找出此类课程的发展出路,更好地为美术教学服务,达到教学目的。

一、“非遗”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

(一)课程类型的灵活性。

非遗文化贴近传统生活和审美,积淀了劳动人民一代接一代的生活智慧,这些智慧体现在遗产包含的历史文化、审美取向和工艺技术等价值,美术教育者能够有目的地提取、开发其中需要的部分。非遗文化包含的多样的价值注定了非遗题材教学具有灵活性,面对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和重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以陕西皮影为例,授课者既可以借助皮影人物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让学生通过平面化、夸张化和戏剧化的手法自己创作设计稿,上一堂设计应用课,又可以借助皮影巧妙的制作技艺,让学生对材料进行镂刻、敷彩、合成,亲手制作皮影形象,上一堂综合探索课。

(二)教育资源的潜在性。

教育者为了满足教育需求需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丰富的非遗是一座素材宝库,可以应对多样的教学目的。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量的非遗文化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些素材背后孕育着卓绝的文化思想和匠心独运的美学追求,提取其中优秀的元素,对于开发美术课程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视觉性。

非遗进入课堂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视觉体验,不同的题材具有不同的视觉性。特别对于工艺性很强的非遗作品,不简单地用图片展示,而是直接将鲜活的素材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的工艺印染品,将实物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接触,其生动和具有表现力的花纹很容易打动学生,让学生认识到朴拙淡雅的文化韵味;怀袖雅物折扇,“轮如明月尽,罗似薄云穿”,既可舞文弄墨,显露风雅,又可用于表演,展现优柔的舞姿。不同种类的扇子,或美观典雅,或清新秀丽,或温文尔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把玩和欣赏后,会生出许多疑问,这恰恰就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对视觉形象的依赖是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所在,非遗文化突出的视觉性,有助于美术学习情境的创设。

(四)实践性。

传统美术课以纸上作图或用泥塑造为主,非遗课程的加入大大增加了美术课堂实践内容。工艺类非遗文化都有独特巧妙的制作技艺,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正宗的明式家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g结合部件,不用任何胶水或钉子等工具。教育者可以提供简易的模型部件,让学生进行组合和拼接,充分感受匠人高超的制作智慧,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上一堂精彩的美术实践课。非遗课程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教育者根据需要降低材料和技术难度,以学生的操作体验和感受为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而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历了持久的历史筛选和升华,折射出了不同地域族群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充满鲜明的人文色彩和深刻的人文魅力,其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满足了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如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秦淮灯会,民众通过扎灯、张灯、赏灯、玩灯、闹灯等诸多形式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景象,寄托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是群众延续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空间。

非遗课程为美术教学注入了鲜活的题材和探索方向,使美术课程体系更立体,内涵更丰富,表现更多样,有助于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完整立体的文化情境。开发非遗美术课程,要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并发挥这些优势,弥补传统美术课程的不足,既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又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获得艺术体验和实践能力。

二、“非遗”在基础美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非遗教学目的的确立。

谈到“非遗”,人们往往条件反射地就想到非遗保护。但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非遗课程的开发,绝不仅仅是从非遗传承的角度上考虑。诚然,中小学教育作为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的基础教育,教育范围最广,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遗内容教学,是普及非遗文化的一个绝好的机会,对于保护濒临灭绝的传统民间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美术教育者更应该从美术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对非遗文化进行全面的分析。中小学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展,并不是为了培养传统技艺的接班人,这从中小学美术课的数量和容量上看,是不现实的。归根究底,非遗美术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美学素质,这是所有美术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非遗文化要为美术课程服务,而不能本末倒置,否则,非遗美术课程只会停留在对非遗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宣传的层面上,对中小学生的美学素养的提高没有实质帮助。

(二)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的关联性。

非遗美术课程开发能力的不足,导致美术教育和非遗文化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连接。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非遗和美术课程资源画上等号,因为非遗本身是一种文化资源,两者实质上属于不同范畴,没有从属关系。要将非遗引入美术课堂,首先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分析和筛选,对于筛选出的非遗内容也要进行剖析,提取其中能够利用的元素,进而为美术课程服务。若缺少这些环节,美术课程就会空洞,丧失教育的针对性,美术教学就陷入无序的局面。其次,非遗融入美术课程,涉及非遗的传承问题,非遗文化与美术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就无法使学生进入美术学习的情境中,停留在欣赏和临摹照搬的阶段,学生就不会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

(三)“非遗”美术教学设计的革新需求。

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非遗内容的加入,能给美术教育者带来极大的发挥空间。各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多样,制作技巧各异,教育者一方面可以在降低传统技法难度的基础上以更灵活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借助非遗的人文性传授非遗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背景和传统文化思想。这些方面的改变,可以为教育者提供更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更生动的教学设计。目前非遗课程还未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过于拘泥守旧,教学内容不能以知识讲述、纸上作画和普通手工为主。除了课程设计缺乏创新外,教学内容也脱离生活实际,学生很难与精彩的非遗文化产生共Q。非遗美术课程的设计不能重技能轻情感,而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文化情境中,让学生思考和感悟。

(四)作为课程资源的“非遗”的开发准备。

受各种实际条件的限制,教育者在选择非遗元素作为教学课程资源的时候,在准备阶段不容易得到完善的资料和参考帮助。美术教育者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和从网络与书籍查询到的资讯,导致对教所选内容没有足够的理解和研究;缺乏教研员或学者的指导,教学设计可能存在欠缺和不足。非遗美术课程范围广,类别新,教育者选择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课程资源设计课程时,很可能会发现没有前人做过这个课程或得不到有效参考,这就使课程的开发遇到一定的困难,非遗内容的精髓和细节可能得不到充分的呈现。而对非遗的详细了解和研究,又需要相应非遗传承人的帮助,美术教育者与这些传承人之间的联系,又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非遗美术课程的准备就会沦为对非遗资料的整理、搜集和罗列。

三、“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才正式提出的,所以虽然历年美术课程标准中涉及很多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内容,但还没有对非遗有专门的论述,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研究非遗美术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方向,需要充分认识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对现有的非遗美术课程问题进行分析,参考具有很好教学效果的已有课堂案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

(一)建立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

目前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总数多达1836项(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2008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64项;2014年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名录共计153项)。国务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定了“国家+省+市+县”共四级保护体系,非遗的研究和管理日趋完善。有了这样的制度保障,美术教育者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工作,可以直接在各级名录中寻找和开发潜在的美术课程资源。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自己的“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名录”。将非遗筛选进非遗美术课程资源库,需要以科学的标准进行调查和探讨。成为潜在美术课程资源的非遗首先在内容上要具有代表性,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美术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但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的数量有限,其中非遗课程的设置就更加受到限制,所以要让学生接触到最具有民族代表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其次,筛选出的非遗内容要符合学生当前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水平分为不同的阶段,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能够为具体教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对于越低龄的学生,更简单的表现形式和实践操作有助于他们接受和学习;年龄越大的学生,他们的视觉能力和思维能力相较于低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太过简单的内容难以满足他们的知识探求欲望和动手操作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使非遗美术课程符合认知过程的规律,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另外,还要考察所选取的非遗内容是否贴合美术课程标准,对实现课程目标发挥积极作用;其形式是否便于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于复杂的内容会使具体教学遇到阻碍。

(二)按照美术学科知识类型对非遗进行划分,建立非遗与美术课程的联系。

要让非遗充分融入美术课程,需要对非遗内容进行充分的分析,将非遗分解成美术学科知识要素,并用这些要素与美术课程建立起联系。美术学科知识可以说是组成美术课程的最重要的内容,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视角看,从认知维度与认知过程维度进行教学设计,会对课程内容形成更教育学化的分解,对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非遗文化具有综合的特征,在教育者对其进行分解和组合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划分,在教学中就很难兼顾学生的认知方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参考南京师范大学秦华副教授的《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美术课程大致可分为美术理论、美术技法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以分解成多个分支。例如美术理论可以分为美术史、美术造型原理、视觉心理学、美术批评等内容,技法又因专业技能领域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方法。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将知识维度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识知识。事实性知识指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了解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在一个更大体系内共同产生作用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程序性知识指做某事的方法,探究的方法,以及使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准则;元认识知识指关于一般认识的知识及关于自我认识的意识和知识[1]。

参照知识维度的划分,我们以朱仙镇木板年画为例进行分解如表:

除了美术学科知识外,非遗美术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还要关心学生的多维度思考方式和人文修养。非遗课程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大量实践操作机会,由此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探究可以培养人文意趣,并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

(三)非遗实体教具的开发。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传统的美术课程发生巨大的变革,丰富的静态图像和动态影像资源因为获取和操作的便捷大量应用于美术课堂,美术教学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慢慢显现,一是多媒体对教学内容的呈现偏平面化,降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能力,尤其对于非遗来说,工艺性制作很强的特点得不到足够的表现;二是多媒体信息具有现成性,对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师在具体问题的解释上得不到有效的帮助;三是图像的大量运用会导致课堂呈图示化,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非遗实体教具拥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直观性。非遗教具的灵活运用使学生产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知,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积极性和效率,让课堂更生动有趣。另外,非遗教具的开发有效地使教育者投入教学内容的研究中,更深刻地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湖州吴兴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徐军老师对美术实体教具的开发具有多年研究经验,他提出了“组装式”美术教具的创制并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开发了《怀袖雅物――折扇》、《凿枘工巧――明式家具欣赏》、《木板年画欣赏》等有深度探索的课例,取得了杰出的教学效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公开课。“组装式”美术教具是用纸、木、竹、泡沫、塑料等物质材料,围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设计的一种个性化教学用具。其最大的特点是“活”――教具不加固定,容易拆卸,便于重组,可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2]。

“组装式”美术教具为非遗教具的开发提供了参考和指导,教具制作要发挥创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减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和时间并取得最大的效益。徐军老师在《朱仙镇木板年画》课例中,为了解决学生对年画制作里套色印刷技艺的理解问题,运用透明硬塑料薄片,将年画里相同颜色的部分涂绘在同一张薄片上,最后几张薄片一叠加,便组合成完整的年画。

一件成功的教具不仅对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有着莫大的帮助,而且能贯穿整个课堂,推动整个教学。教具的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这就需要教育者对教学内容有深刻透彻的理解,把教学意识贯穿在日常生活中。非遗美术教具的巧妙运用弥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两者的有机融合势必会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成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基于微视频的翻转课堂\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推动着时代大跨步前进,来自现实和网络的大量视听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如今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和能力已经远胜从前,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愈发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具有颠覆性的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逐步走进美术教育者的视野。

翻转课堂的概念是2007年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沃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提出并实施的,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课上,教师对学生的疑难困惑进行解答,学生专注于问题解决的主动式教学。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的预习,传统的预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了解,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是教师提供一个简短视频供学生学习,这个视频精练了一整堂课需要教授的内容。视频播完后学生可以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适应各层次学生不同的学习状况而不需要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的重复讲解,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教师节省了讲授知识的时间,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不同学生的解疑和水平提高上,实施个性化教育。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尤其契合非遗美术教学的需要。非遗的特殊性让非遗美术课程适合设计成设计应用课和综合探索课,这两类课程都需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大量时间进行构思和创作。正常程序的此类美术课都需要10至20分钟的时间供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除去课堂结束阶段5至10分钟教师的集中点评,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凑,难以满足学生的创作需要。翻转课堂的出现,节省了教师讲授知识的时间,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设计和创作的阶段,教师集中精力进行指导,课堂效益大大提升,学生作品质量也得到保障和提高。

翻转课堂有效开展的核心和基础是课前微视频,在微视频的前提下才谈得上翻转课堂,所有课前微视频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为非遗美术课程一方面发挥着传承非遗的作用,所以非遗美术翻转课堂的课前视频会有一定的科普性。独立性和科普性的共同作用使非遗课前微视频不仅能服务于美术教学,更能应用于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这些微视频公开于网络等信息传递途径,使其进入大众视野,将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积极的影响。

四、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障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我们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非遗美术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不仅承担着拓宽和发展美术教育的任务,在守护本土文化的层面上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前非遗美术课程体系还处于需要完善的阶段,成熟性和普遍性还不高,基于非遗美术教学的研究需要时间论证。除了以上总结的外,非遗校本课程的开发、跨学科式美术教学、将课堂搬进博物馆的馆校结合教学等模式也是非遗课程发展和创新值得思考的方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积累大量的非遗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规律性认识,才能科学地对非遗课程资源这座“金山”进行开发,构建独特的非遗美术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华.美术学科知识类型的划分与教学条件适配的选择[J].文教资料,2016(24).

第4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对非遗“生命力”的明确与强调。”换而言之,非遗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传承,以代际性和活态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依据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衍生,不仅是对非遗生态及观念的改变,更是以外在存储或宣传的方式,彰显非遗的可能性、合法性,这既是对非遗生命力的诠释,又是非遗保护的必经趋势。

一、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分析

1.含义

顾名思义,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数字采集和存储、处理、展示与传播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转换、再现以及复原等操作,将其演变为数字形态,并通过新视角的诠释和解读,以新方式的保存为基准,对其加以合理运用,用以从源头上达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目的。

2.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6月)中,第13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护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该项法律的颁布,是在法律的角度上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强调。此外,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启动,是依据数字化技术,将非遗予以全方位保护及传承。例如:陕西和等地非遗数据库的创建,为其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奠定有利基础。

3.保护技术

传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虽可对非遗予以传承,但因对其的“伤害”,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缔。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采用非遗图像、音频与文字记录的方式,以“虚拟再现”的层面,构建非遗数据库,这是当前非遗保护的核心策略、关键手段。其中,非遗数字化技术包含保存与存档技术、虚拟再现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

首先,保存与存档技术。信息获取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存档的首要内容,是以高精度扫描仪、相机为辅助,经非遗信息采集和编辑工作的开展,将其演变为数字化格式,便于光盘和硬盘等介质的存储,以此达到非遗安全且长久保存的目的。其次,虚拟再现技术。通过数字摄影、虚拟现实以及三维模型等技术,将非遗于还原的前提下创建虚拟情境,尤其针对濒危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借助虚拟复原和多维度演示等层面,实现针对性保护、传播的目的。最后,构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对非遗信息的整理加工,以数字化系统的辅助,对信息加以分类编辑后,存储至数据库,便于用户选用链接、搜索等形式对非遗信息资料的快速查找。

二、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建档方式

数字化保存及记录工作的开展,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实现:其一,非遗文献和图片、影像与碑刻等资料的整理,以数字转化及存储的层面,构建非遗文献数据库;其二,非遗实践工具、场所及产品的记录,以文字、图像和音像等格式差异,将其分类储存;其三,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时刻关注非遗动态实践,依据动态立体、高清记录的层面,对其予以全面性存储。

对于传统非遗保护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具有存储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广泛的优势。其中存储灵活:鉴于数据存储载体、容量以及格式的逐步优化,非遗数字化存储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既是对非遗存储空间、成本以及管理等流程的缩减,又可为非遗盘活创造条件;传播迅速:经电子存储,非遗信息传播、复制、编辑等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应用广泛:数据分析、统计和查询、检索、加工与应用等均对非遗资源予以多元化利用。

2.优化宣传模式

相较于非遗数字化存储,其宣传工作也以资料、器具和实践等层面获取相应的非遗记录信息,但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是以展示、展演与展览等为辅助,通过向外来者、拥有者、传承者间的非遗信息宣传,促使人们达到非遗保护警示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进行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中,若要从根本上达至最佳宣传效果,则应对其数字化宣传的特性予以全方位明确,即是对传统非遗保护展示、展览等模式的突破,更是其跨族群和跨时空宣传的根本;打破非遗静态和平面展示的局限,如借助数字化技术,优选3D虚拟技术和高清扫描技术,将非遗予以立体化及动态化实物综合展示的背景下,落实跨时空传播的真正内涵;以单向展示和宣传为基准,结合人机互动、体感技术等技术,逐步强化非遗数字化宣传体效果。

3.优化传承措施

非遗教育和传承是其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即主要利用传承者间的精神交流,如心授、言传身教等手段,配以文字或图像的传承手段,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但是,伴随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化介入,非遗传承周期明显缩短,提升传承效果。再者,非遗传承在于对“术”、“道”的统一,如“术”代表非遗传承技术和工艺、仪式等;“道”则代表非遗传承的内容,常见传承技巧和技能、传承信仰与观念。对此,非遗数字化传承,应在“术”、“道”传承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模式予以全面思考,用以达到传承者心理变化、创新特点揭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非遗作为民族“记忆”,其非遗保护、开发工作则属于人们不容忽视、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字化非遗保护,是通过新保护路径的开辟,融合非遗保护、文化发展等活动,构建新型非遗传播、传承新趋势。总之,笔者建议人们应在非遗保护中,高度关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结合对非遗保护内容的全面解析,将其数字化保护工作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2]姚顺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青年时代,2015(20):59-59.

第5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印花布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57-02

2006年,蓝印花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江苏省南通市的吴元新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传承与创新古老的中华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增进学生对于“非遗”文明的认识和了解,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本课题试图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为引子,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文化及其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让青春勃发的生命获得祖国深厚传统文化的滋养。

一、活动实施背景分析

南通蓝印花布是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印染品,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现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主要用来制作日常的衣服、被面、蚊帐、枕套、包袱布等。蓝印花布图案朴素优美、吉祥如意,大多取材禽走兽、花草树木与神话传说,如:五福(蝙蝠)捧寿、吉庆有余(鱼)、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广泛流行于江南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她那朴拙幽雅的文化韵味,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堪称独树一帜,千载之下依然散发着东方文化魅人的芳香。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年轻人对其更是感到十分陌生。

针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对于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现状,笔者制作了300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调查及实地调查两种方式,面向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详尽的调查。结果显示,情况不容乐观。有55%以上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蓝印花布或对蓝印花布知之甚少,非常懂蓝印花布的学生人数不到20%。

二、“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思路与具体策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光酝酿的珍贵宝藏,是历史的伟大赐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应成为新时期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蓝印花布进校园”活动以“青春中国梦,风尚蓝印花”为主题,从“蓝印花布进课堂”、“蓝印花布进社团”、“蓝印花布进宿舍”、“蓝印花布进节会”四个方面着手,让以蓝印花为代表的南通“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1.蓝印花布进课堂

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人文系为主体,开展“蓝印花布进课堂”活动。活动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课前准备

笔者在查阅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文献资料后,围绕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四个方面,精心准备相关课件。并将讲课内容分为“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同时,搜集了大量关于蓝印花布的生动鲜活的图片与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课堂组织

2016年6月,蓝印花“非遗”公开课在航空3153班教室正式开讲,听课的除本班学生外,还有学校的一些老师与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课堂上,笔者先通过PPT演示,将蓝印花布隽永的东方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然后通过“蓝印花布的前世今生”、“揭开蓝印花布背后的秘密”、“蓝印花布,匠心传奇”、“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四大专题,依次讲解蓝印花布的发展历史、制作过程、传人故事和未来展望。期间,穿插与学生的各种互动,尤其是“蓝印花布的创新之路”部分,学生们参与非常踊跃,并且有许多同学开动大脑,积极思考,跳出常规套路,结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许多充满建设性的想法,如采用VR虚拟现实工具表现蓝印花布的文化内涵与东方韵味;建设网店、微店等销售渠道推广蓝印花布产品;以及建立蓝印花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广蓝印花布文化,等等。

(3)课后作业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以“如何更好地宣传与推广蓝印花布”为题,为同学们留下了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积极的尝试。其中,王莉莉同学还主动联合其宿舍的同学,开设了蓝印花布的微店进行试水,并取得了一定的关注与良好的反响。

2.蓝印花布进社团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广大青年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非遗文化进社团,能够更多大学生能够参与到蓝印花布及其他非遗文化的保护中来,砥砺思想情操,提高综合素养,并在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中播种激情和希望,收获成功和喜悦。

“蓝印花布进社团”的具体实施步骤主要体现在:在各大社团的日常活动中植入对于蓝印花布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如以蓝印花布作为传统文化研究协会的研究课题及活动奖品,在学校社团的活动宣传栏中开设“品味蓝印花布之美”专题等。其次,动员并协助学校某些大型社团开展与蓝印花布相关的系列活动等。

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团委的领导下,发起成立蓝印花“非遗文化继承者工作室。各个院系对蓝印花布及非遗文化感兴趣的同学纷纷积极加入进来。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开展了参观“吴元新大师工作室”,举办“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展”,受到校内外人士的高度称赞。

3.蓝印花布进宿舍

宿舍文化以宿舍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由涉及宿舍生活各方面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所组成,具有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力。众所周知,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因此,“蓝印花布进宿舍”是“蓝印花布进校园”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大学生宿舍文化大体可分为表层、中层与深层。表层宿舍文化即宿舍的内部设施、布局结构、卫生状况等。中层宿舍文化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制度、道德行为规范及执行情况。深层宿舍文化则主要指宿舍成员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审美情趣等及其外化。这三个层次互为表里、相互影响、互为转换,构成一个特殊而相对完整的文化体系。由此出发,我们在系团委的领导下,发起了蓝印花宿舍装饰大赛,竭力使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由表及里,润物无声,悄然进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成为闪亮在学生们视线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用蓝印花布作为“壁纸”贴在墙上,有的用蓝印花布设计窗帘,有的以蓝印花布作为寝室锦旗,有的甚至用蓝印花布制成了一床特别的床单,可谓花样百出,精彩纷呈,也进一步增进了大家对于蓝印花布这种古老的民族工艺的关注与了解。

三、活动实施效果评价

第6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特色学校 传承非遗 内涵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作为学校“立校”之本的办学特色,越来越凸现出它所蕴藏着的巨大能量,对学校办学层次的提升、育人质量的提高以及学校竞争力的增强,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增强办学特色,创建特色学校,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学校就要根据所处的环境、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创造性劳动,逐步形成办学特色,发展学校的个性。特色学校就是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立足于全体学生学习的需求,自主发展和优化了学校的个性特长,整体形成了独特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文化特征的学校。新海小学地处新浦西部城区,成立于2001年,已走过十年光景,十年奋斗,十年求索,逐渐理清了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

一、与时俱进,理念先行

只有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办学思路,才可能形成具有实质意义的特色。这就需要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能够促进师生尽快成长、学校快速发展的最优化的思路上;需要我们找准自身具备的适应客观发展要求的“生长点”,再经过全体教职员工长期的经营逐步形成特色。特色学校的建设理论有许多新的突破,基本解决了诸如“特色学校”这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学校特色的结构与功能、文化选择与构建、特色学校的创建策略和途径等问题。但在特色学校研究和实践中,依然存在着“肤浅化”理解,“去特色化”仍占主流,以“特长”代替“特色”。有眼光的校长应该审时度势,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最后实现从特色学校到品牌学校的飞跃,从而找到学校发展的准确定位。

“文化的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建设学校文化就是形成学校特色。”在目标设计和构建学校文化时,必须突出并形成学校的“主题文化”,一个学校没有主题文化,学校规划就没有章法。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尤其是主体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长需要开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课程、课堂、学生是体现学校特色的核心因素。

位于黄海之滨的古老而神奇的苍梧大地,沐浴着古中华文明的慧泽,北接治国以礼、至仁至义的齐鲁文化,南融平和婉约、细致精巧的淮扬文化,西通气度雄浑、孜求大同的楚汉文化,融汇成就连云港以海古神幽为文化特质的精致典雅、开放包容、勤勉大气、敢为人先的海洋文化。

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产生了世代传承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文化承载空间,它们不仅印鉴了云台山麓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更蕴涵了黄海之滨横亘古今的文化意蕴。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秦始皇东巡朐阳,徐福浮槎渡东瀛,孔夫子登山望海,齐鲁夹谷大会盟,麋竺慷慨助刘备,宋江鏖战白虎山;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苏轼赋诗古海州,石曼卿情系石棚山,吴承恩构思《西游记》、李汝珍著成《镜花缘》;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孕育了流行两淮及海赣沭灌地区的淮海戏、将祭祀与表演融于一体的海州童子戏,汉代的虎戏和角抵戏、宋元明清时的叶子戏,活泼高亢的淮海锣鼓、罗阳锣鼓,明清盛行于海州地区的海州五大宫调;在这片古老神奇而又具有深厚文明积淀的大地上,催生了充满乡土气息和浓郁地方特色的锻铜艺术、黑陶艺术、贴画艺术、淮盐制作、剪纸柳编以及葫芦艺术等。这些郁夷先民们给我们留下的“非遗”文化,是港城人民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它蕴含着先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先民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这些连云港非遗文化是地方厚重的文化载体之一,是构建学校特色的“社会土壤”,是我们进行“民族根”文化教育的好材料。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也基于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我们确定了传承“非遗”文化,作为我校的“特色名片”,经过长期的实践,从而完成特色学校的构建。

二、历练队伍,丰厚底蕴

总理说:“教育要符合时展的要求……归根到底就是要与时俱进,赶上时展的步伐,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经过“普初”“普九”,继而经过“两基”建设,学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具有一定的质量,够上一定的档次时,要与时俱进,寻找新的“生长点”,显然,通过特色学校建设,就会激活整个学校向前持续、快速发展的活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特色学校的教育要求教师具备为发展而教育的能力,这是教师高素质的综合体现。具体包括:

其一,具有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敏感地捕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归纳、总结、评估和创新。

其二,具有引导和研究学生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最主要最显著的效果体现在,要使一个人开始思考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身上有哪些优点。如果不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新世纪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

其三,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能力。教师应当有能力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开放的思想、宽阔的胸怀、进取的精神、合作的意识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其四,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富有教育机智。“科研型”教师日益为世人所关注,并成为新世纪教师形象代表。这就要求教师热心教育改革,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创新意识。创新就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给受教育者自由的空间。

拥有一支高素质、有个性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特色学校的关键。学校指派管理人员市文化局非遗中心研讨参特色学校建设,邀请专家进行特色理论专题讲座,参观名校,开阔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策划能力和推动力。每年利用暑期,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邀请专家做专题辅导,举办个人才艺展示,组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成长。形成一支有先进教育理念、优良的专业技能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群体。

三、整合资源,引领课程

学校主题文化是一种具有学校核心价值的文化形态,它首先体现在总结、提炼并孵化出教育管理哲学上,通过管理哲学来凝结学校的品格、气质、智慧和思想,学校管理哲学是学校办学特色的灵魂。学校的主题文化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有生命力。课程文化史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主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和表征。从课程入手,构建学校主题文化,能够充分的展现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呈现学校丰富的内涵和品质,内在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

1.通过校本课程来拓展主题文化。校本课程是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导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着眼于打好学生的生命底色。连云港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地域文化,这些遗存着原汁原味的文化资源,有着的鲜明的个性、地域性和时代特征,有着丰富的文化意蕴,是我校主题文化的底色,涵载着蓬勃的精神冀望,成为我校校本课程的生生不竭的资源。我校和市文化局非遗中心密切合作,开发非遗校本教材《山海印痕》,把千百年来流布连云港地区的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工艺美术、民谚童谣纳入其中,将“非遗”带到孩子身边,让他们与港城传统文化来个“亲密接触”。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主动爱上了文化,并表现出极大的学习技艺的热情。因为,有爱才能传承。使新海校园能够成为“非遗”保护的一方沃土,让留存千百年的“活态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3.通过活动课程来实践主题文化。学校特色,主要表现为特色项目建设,特色项目代表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此为突破口。而特色项目的建设以活动作为支撑,并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伸,由量变产生质变,最终形成学校的一种持久的文化和精神,这就产生了特色学校。活动课程通过对话 交流,实践活动,建立一种知识性、社群性与文化性沟通的文化场,体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化精神。我校建立连云港市第一家学校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和收藏非遗传承人代表作品的非遗展览室,在非遗传承人及其作品和师生零距离接触中,通过活动课程、社团活动等有效载体,悠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久远浓缩成他们手中的绝活,得以传承和褒扬。

新海小学以深厚的乡土文化为底蕴,挖掘传承内涵,开发本课程,注重学科渗透,引领学生传承非遗文化;依托本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凝炼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体验,开展社团活动,构建有效载体,脚踏实地推动了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1\]傅国亮.每一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J\].人民教育, 2009

\[2\]王建强.别滥用了特色学校这个“筐”\[N\].中国教育报,2009-07-28

\[3\]彭智勇.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特色学校建设 \[J\].人民教育, 2009,(3―4)

\[4\]陶西平.谈高色办学 \[J\].中小学管理,2009,(8)

\[5\].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9-10-12

第7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BRMP分析;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84-05

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来,随着近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强。尽管如此,实际工作中“重申报、重数量、重开发、轻保护、轻质量、轻管理”的现象仍屡见不鲜,以致传承效果不佳。鉴于目前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亟须一整套系统的评价体系对所提方案进行科学性评估,在前人针对非遗文化产业化可行性、运作合理性、产业市场调查分析预测、产品开发营销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参考昂谱分析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实践调研情况,提出BRMP(Balance of Resource, Market and Product)分析法,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例进行分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一、RMP分析及BRMP分析概述

学者吴必虎(2001)针对区域旅游产业出现的产品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等现象提出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进行论证的RMP分析模式。然而,RMP模型单纯从定性分析角度出发,在分析过程中较少运用定量分析,对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者间也没有进行横向比较,结构单一,有必要进行改进。

为使RMP分析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优势改进分析方法,力求通过综合分析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纠正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偏差,为其日后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通过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进行产业计划的横向比较,进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方向作初步定性分析。其次,通过建立所有要素(包括非量化与量化)的层级,清楚呈现各层、各准则与各要素的关系,对于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影响因素进行测量,展示其产业化发展特征,进而对其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参考意见。为确保多目标决策的精度,BRMP分析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应用实例――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证明了该方法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并具有推广价值。

二、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BRMP分析

(一)R性分析

1环境资源丰富程度

环境资源包括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资源为载体,在其产业化过程中必须深入挖掘自身人文资源;同时,还应合理开发和使用周边自然资源,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非遗生态圈。以旅游业为例,旅游和文化的深度结合正逐步成为吸引人们旅游的重要动力。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傣纸之乡――勐海县曼召村参观,感受纯朴的傣族民风与古朴的造纸技艺,在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自然资源保护带来重大考验。与此同时,傣纸销量逐年递增,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在自然资源使用方面,曼召村自身条件优越,是理想的宜居环境,与同样传承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一傣族村落芒团村比较,自然资源更为丰富(见表1)。

为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滥用和污染,曼召村在造纸过程中从原材料采集、加工制作到产品成形的所有工艺流程中,均采用纯天然手工制作,无任何化学添加剂,恪守古人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活准则,切合现代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此外,村民在后山种植树林,原料采集由从泰国进口逐步转型为自给自足,最大程度地降低制造成本,力求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与造纸过程的良性循环。

2传承人综合素质

传承人是文化传承的动力源泉。传承人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的广度可以直接决定文化传承的效率与范围,拥有持续不断的后继者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利用,并推动其产业化进程。因传承人自身文化水平及专业素养不高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效果不佳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为避免出现片面传承、部分失传的情形,须从源头把握,提高传承人的综合素质,鼓励从青少年及青年人中培养常年被熏陶且有传承意愿的后继者,降低文化失传的概率,同时也利于产业化过程中逐步增强对文化产业走向的把控与预测,将对文化本身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与其他从事手工造纸的村落比较,曼召村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占有优势。从与同样传承傣纸技艺的孟定镇芒团村比较可得:曼召村劳动力资源配置稳定,造纸产业发展成熟,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造纸的需要(见表2)。

作为傣族手工造纸的发源地,造纸技艺自古传承,工艺体系完整成熟,曼召村是云南傣族造纸技艺传承最完整的一个村庄。村民无论老少均积极参与到该项技艺的传承与实践中,由政府牵头,村民自主成立合作社,以现代市场眼光逐步完善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同时,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此项技艺,曼召村村民也将此古老技艺传授给邻村,以求加速推广和扩大范围,并鼓励初高中文化水平的青少年参与到学习与传承中,为其日后发展打下基础。

3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辅助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中处于主导地位。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表明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自2006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布以来,国家接连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等法律法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储备库项目,委派文化馆监督并辅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勐海县文化馆作为曼召村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直接管辖政府机构,曾多次深入傣族村寨调查了解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经过研究及整理,制作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课件光盘,用于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教学以及对傣族文化的进一步研究;并对傣族手工造纸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技艺展示、文本实物、功能意义、传承特点、艺人信息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搜集、记录和分类、编目,建立全面系统的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档案。

云南省地方政府已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到“十三五”重点发展目标,采取诸如编制非遗乡土教材,建立传习基地等相应措施,现拟在文化馆、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和民族特产展示销售专柜等处开展傣族传统手工纸技艺的展示和研究,有效帮助指导和激励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傣族传统手工造纸专家和民间艺人,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M性分析

1产品特性

产品特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其发展之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及种类众多,需根据其特性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结合市场需求扬长避短。以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例,傣纸为其主要产品。纸张制作的所有工艺流程皆从自然取材,纤维纸牢固且透气性好,又可长久保存,是理想的外包装材料,目前作为西双版纳普洱茶的外包装已有数百年历史,销量有所保证。与同类造纸傣族村庄相比,曼召村傣纸年产量大,可长期供应勐海县各大茶厂用于茶饼包装(见表3)。

然而,傣纸自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劣势,其纸质粗糙,纤维粗大,且仅能通过拓版印刷来美化,难以满足某些客户对于产品精细度以及外包装色彩设计的要求,而这可通过专业学术科研进行弥补。

2产品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中,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从同样是手工造纸的 “和纸・日本手漉和纸技术”来看,其经受住了现代工业的冲击,且在艺术领域展现出新的魅力。目前,在“和纸之乡”立町,半数以上的和纸作坊还保留着手工造纸形式,原料考究,手工细致,使得和纸供不应求。借鉴学习和纸的经验,傣纸产业需抓住契机,凭借其完整成熟的工艺体系,在满足大规模生产的前提下增加产品种类,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积极创新,从传承人自身作出改变,如尝试用傣纸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纸艺创作等。为解决纸艺产品同质化问题,可主动与现代艺术工作者合作,丰富产品内涵,提高文化认知度。

3用途优势

基于产品特性与创新,产品的用途优势得以进一步挖掘。以傣纸为例,作为优质的包装材料,2000年以后普洱茶市场的扩大带动了市场对傣纸包装纸的需求。而傣纸独特的触感与质感,以及不老化、不变色的性质,亦能作为高档产品的理想包装,进而提高价格,形成差异化定价。现曼召村拟为傣纸申请QS认证,为日后进一步拓展包装纸市场奠定基础。傣纸作为自然的产物,本身独具匠心的质感、纹理和透风性是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最佳特质。若采取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非不可能,但如何在竞争激烈且已有同类产品的市场上脱颖而出,需要传承人与决策者的统筹规划与不懈努力。

4宣传效果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文化遗产能否广为流传为人所知,需要政府与社会多方人士共同努力。以傣族手工造纸为例,从政府角度出发,一是充分利用媒介和信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技艺、艺人信息等各方面内容进行系统搜集、分类、编目和归档。二是编制非遗乡土教材,建立传习所,拜师学艺。现拟在文化馆、旅游纪念品销售中心等处进行展示和研究工作,更有效地激励非遗传承和提高。从社会各界角度出发,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媒,结合“回归自然”、“共建和谐”等主题普及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新华网、环球网等主流网络媒体已做相关专题栏目宣传曼召傣纸文化,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目前,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已将曼召傣纸保护项目作为其重点项目之一,在云南、上海等地开展傣纸工艺展、阳光教室等相关推广交流活动。

5价格优势

客户的购买力决定着文化产品的受众面,人们对于某种产品的需求,包括购买欲望和自身购买能力两方面。非遗文化产品定价取决于其本身价值以及文化附加值。由于该类产品为非必需品,市场较为固定且单一,需采取合理的定价策略以开拓新市场。以傣纸为例,目前傣纸产品分为原生傣纸与纸工艺品两类,原生傣纸价格根据厚度为05~1元/张不等(90cmx45cm),略高于同规格的工业纸。鉴于傣纸制造工艺的特殊性,该定价较为合理,且被业内接受,现已与不少客户达成合作关系,销路稳定。而纸工艺品价格则大多高于30元/件,从产品实用性、客户购买力及估计成本来看定价偏高,销路有限,不利于市场推广。若曼召村村民不及时调整价格,平衡成本与售价,将很难开拓销路,扩大市场。

(三)P性分析

结合上述R性分析与M性分析,在P性分析中构建“目标―指标层次结构”,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评价目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评价从上文所述的资源R(Resource)及市场M(Market)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即为第二层次准则层。就上述两个方面,再进行细分,其中资源指标又包括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传承人综合素质、政府关注扶持力度三个分指标;市场指标又包括产品创新、用途优势(实用性)、宣传效果、产品特性、价格优势(购买力)五个分指标,由此构成第三层次指标层(见图1)。

学习模仿层级分析法(Analytic Hierchy Process,简称AHP法),运用多因素分级来处理确定因素权重,通过评价者角度了解公众对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方向的意见,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为相互关联的各个有序的层次,使分析问题的过程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通过对每一层次中每两个元素的相对重要性赋予定量表示,并在它们之间简单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最后得出相关元素的权重,最终得出对于P性分析的产品发展规划。

如图1层次结构所示,通过对结构中各层的元素可以依次相对于与之有关的上一层元素的性质,进行两两比较,从而建立一系列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A=(aij)n×n具有下述性质:aθ>O,aij=1/aji,aii=1(i,j=1,2K,Kn),其中,aθ(i,j=1,2K,Kn)代表源素Ai与Aj相对于其上一层元素重要性的比例标度,判断矩阵的值反映公众对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认识,一般采用1―9比例标度对重要性程度赋值。标度及其含义如表4所示。

设判断矩阵A的特征根,AW=λmaxW,所得W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元素对于上一层某一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具体实施步骤为:(1)将A的元素按行计算得出几何平均数;(2)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得道排序权重W;(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于客观事物复杂性、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所给出的判断不能完全保持一致,有必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一致性检验公式:CI=λmax-nn-1,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

若随机一致性比率R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比值小于010,则表明判断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可容许范围内,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元素的取值进行调整,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值见表5。

按照上述方法,以全国30个省市公众500余人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产业化发展意见为例,对于准则层列出计算判断矩阵及计算权重。

按上述步骤求法可得:

λmax=(AW)inWi=2,CI=λmax-nn-1=0,查表得RI=0,故CR=CIRI

对于傣族手工造纸技艺而言,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其资源特性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在其产业化过程中市场因素较之资源因素更为重要,且往往需要更大的资金及人力投入,且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了解基本的市场营销知识及手段,以便使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经世致用。

同理可以计算得出准则层中各因素所对应的指标层各要素的权重。

λmax=(AW)inWi=31,CI=λmax-nn-1=005,查表得RI=058,故CR=CIRI

在资源因素中,包含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传承人综合素质、政府关注扶持力度三个方面,其中环境资源丰富程度主要包含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如何合理利用曼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将是重中之重。

傣艺工坊。依山而建,位于村落最后方。该工坊目前也是勐海县曼召村正在努力构建的项目之一,尽管仍在起步阶段,但已见雏形。傣族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历史悠久,但其产业化发展需要深度挖掘其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及极具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曼召村傣族手工造纸传承人年龄层次在50―70岁,但实际上整个村落80%以上的村民均会参与到造纸活动中,形成一道靓丽的民俗风景。除此之外,傣族技艺众多,如慢轮制陶、竹编、剪纸、贝叶经制作、织锦等,可借傣艺工坊平台统一展示,将提高文化丰富度。

傣味餐厅。坐落于曼召村傣纸合作社。充分利用村民所种植水稻、茶叶、甘蔗、蔬果等农作物。傣族的饮食具有独到之处而又富有特色,以酸见长的傣味已成一方特色,也利于传播热情好客的傣族文化,近年来广泛受到外来游客的欢迎。

茶园驿站。即与勐海县知名茶厂共同合作的体验式普洱茶园地,由此可充分利用曼召村后村的自然资源。南糯山是西双版纳重要的普洱茶产地,距勐海县城24公里,同时也是茶马古道的源头。利用普洱茶、茶道的文化背景, 建设集观光、娱乐、餐饮、住宿、博物馆、户外教育、旅游信息咨询中心等多功能于一身的体验园地。

λmax=(AW)inWi=5368,CI=λmax-nn-1=0092,查表得RI=112,故CR=CIRI

在市场因素中,包含产品创新、用途优势(实用性)、宣传效果、产品特性、价格优势(购买力)五个分指标。其中消费者最看重的是创新和实用两方面。傣纸产品从最为普通但销量最大的普洱茶包标准装用纸到仍处于试验阶段的创意纸艺品,种类不断增加,但由于对外宣传困难导致知名度依然不高。

普洱茶包装纸。普洱茶与傣纸的渊源久远,且傣族人用傣纸包装普洱茶已有近800年的历史。目前,仍有许多追求古朴风格的茶厂仍会采用傣纸作为普洱茶包装。作为傣纸最初的用途,其销量较为稳定,价格较低,可最大程度利用傣纸自身特点。

推广性包装纸。从包装角度深度挖掘傣纸是最为安全且容易创新的做法,将蕴含自然古朴之风的傣纸运用于带有传统文化色彩或是较高档次的商品包装,将为产品本身添加一抹亮色,具有一定议价能力。

孔明灯和纸灯。为庆祝傣历,傣族人有放飞孔明灯祈福的活动,近年来随着交通越来越便利,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迅速,旅客积极参与到此类活动中,体验傣族文化。孔明灯与纸灯的制作完美体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理念,且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

出版物。为更好地为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除了将产业化合理地有规划地付诸实践外,仍应注重工艺本身的历史内涵与技术渊源。由政府文化保护部门联合高校相关专业学术人士出版正版学术书刊,将从很大程度上杜绝不良商家或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更好地匡正其宣传途径,提高公众对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度。

三、结语

通过对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的分析与评估,可推广用于检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情况,以上诸多指标作为评判非物质文化是否适合进行产业化发展及其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或进行调整的标准。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无论是否处在一个转型升级极具优势的阶段,都不能忽视其发展过程中潜在 的诸多劣势,如何发扬产业自身优势,规避关键性劣势,抓住机遇,消除威胁将是全社会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社会各界如何为非遗文化开拓新局面需要一个既定的可量化标准,将文化内涵与市场走向有机结合,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方案。

[参考文献]

[1]吴必虎 区域旅游开发的RMP分析―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J] 地理研究, 2001, 20(1):103-110.

[2]李昆仑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道路景观评价中的运用[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38(1):143-147.

[3]常建娥, 蒋太立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29(1):153-156.

第8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重要的活态遗存,其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决定了它作为文化旅游全新吸引物的重要地位;而其自身的脆弱性又难免让人们对旅游开发这一保护模式产生诸多质疑。能否在确保其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市场助推让其在当今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已经逐步成为业界热议的命题。

为此,本文特选取围绕“梁祝传说”做着文章的梁祝文化公园为样本,着重就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园开发建设的竞合问题进行细化分析,力求理清关系,提出建议,促成两者的协调发展,同时为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提供实践例证。

二、梁祝非遗保护与梁祝文化公园建设竞合分析

(一)非遗保护对公园发展的影响

(1)提供新的资源依托

一方面,梁山伯庙、梁祝合葬墓等遗址作为梁祝传说的物质化留存,为公园的建设提供了原始依托。更重要的是,公园可围绕梁祝故事中《草桥结拜》、《十八相送》等经典桥段局部再造出新型旅游吸引物和主导游线,拓展出“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主题节庆活动,构建起更富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创造核心竞争力

以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灵魂,不仅有助于公园知名度的大幅提升,还可推动公园通过挖掘梁祝的文化附加值,走品牌产业化、市场化运作道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10年11月起,公园开始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打造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婚庆娱乐、购物餐饮等功能为一体的梁祝文化产业园,正向着非遗产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进一步迈进。

(3)拓展客源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历史性特征,对追求“文化差异性”的异地游客具有巨大的文化召唤力;而同一社区或者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国内外游客,也易于在巨大的文化认同感召下促成旅游动机的产生。梁祝文化公园近年来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的跨越式提升,无疑与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密不可分。

(二)公园建设对非遗保护的影响

(1)提供研究保护基地

首先,公园选址于梁祝传说发生的特定文化空间中,在“本土环境”中的保护,确保了非遗传承中的真实性。其次,梁祝文化研究会、“中国梁祝文化网”以及中国梁祝文化博物馆的陆续建成为梁祝文化构建起更为完整高效的传承平台,进一步推动梁祝文化步入良性轨道。《梁祝申遗宁波共识》的达成,“共同申遗”团队的构建便是其中代表性的实质进展。

(2)构筑有形传承载体

主题公园“景点+艺术表演+游乐体验”的独特经营模式,有助于促成梁祝遗迹遗存的保护欣赏,图文、音像资料的保存展示,民俗、节庆活动的演绎体验等多种传承方式在同一时空中的融合凝聚,使“无形”的遗产保护有形化,综合实现旅游、教育、展示、保护、传承等功能。

(3)唤醒民众文化自觉

一方面,公园通过各种演绎方式将文化传承同旅游演艺相结合,在参观游览中培育和扩大了非遗的受众。更为关键的是,公园的兴盛,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升梁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唤醒民众文化自觉,开始重新审视他们所拥有的民俗技艺、文化氛围,促使更多年轻人投入到非遗传承事业中去,夯实非遗得以“代代相传”的主体根基。

三、促进两者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非遗保护与公园发展协同规划

宏观战略层面,将梁祝非遗保护纳入旅游开发的体系中,与有形的物质遗产融合,进行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保护。微观旅游产品设计层面,重新整合园内景点和项目,剔除与爱情主题不符的部分,通过民情风俗、文学艺术等演艺因子的注入,开发出更多元化的深度旅游产品。恢复并打造特色节庆活动:遵循活态原则,复兴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凸显体验性特征,拓展梁祝爱情节、梁祝相亲会等现代节庆活动,在古今交汇中实现梁祝文脉的延续。

(二)模式创新打造坚实物质载体

打破固有经营格局,在公园内开放部分空间,打造为传承者(表演者或工匠)聚居的场所,使他们在互相借鉴中促进所保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同时,构建更为真实的旅游吸引物,使旅游者在一个不损害非遗文化空间的环境中,观看、参与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传统表演或者作业实践,实现真正意义上“人”与“人”的双向互动。公园则可通过旅游配套要素的投入收取一定费用,为传承者提供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创造自身经营效益。

(三)塑造品牌走产业化运作道路

以梁祝文化为主题,结合城市创意产业建设与梁祝旅游商品开发,构建起以节庆活动、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主要环节的文化产业链条,推动宁波梁祝爱情旅游品牌构建进程,并促成梁祝文化从旅游品牌到文化产业的飞跃。与此同时,运用梁祝文化品牌的巨大影响力,进一步打响公园的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并借助文化产业化运作带来的经济收益为公园建设和梁祝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更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跨区域文化整合求共赢

第9篇:非遗文化传承的背景范文

关键词:剪纸艺术;动画创作;全媒体时代;传承创新;泛动画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17-03

翻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查阅到许多关于剪纸艺术的文献记载。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工艺制作方法给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高的精神享受与乐趣。它植根民间,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历时千年,经久不衰。

上世纪,我国动画先驱们以其聪明智慧将剪纸艺术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应用在动画的创作领域中,让本没有生命的平面剪纸造型活动了起来,赋予了剪纸以生命。反复的实践与努力,终于促成了两种艺术样式的完美结合,使剪纸动画片成为极具中国特色的美术故事片类型之一,更是几代动画人探民族之风、走民族传统特色发展之路的一次伟大的创新。那些曾经在荧幕上留下的无数个经典的剪纸动画片及造型,深深地影响着观众的审美情结,对今天从事动画创作的人们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关于剪纸艺术应用在动画创作中的探讨与研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革新、日新月异的数码产品时代的到来而受到冲击或停滞,反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影院电影播映前的广告、电视栏目、互联网、音像制品、手机通讯平台、数字媒体传播等载体拓展了人们的交际视野,缩短了交流的时空。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介欣赏诸如剪纸形式的动画艺术,近距离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和特殊魅力。笔者以为,对于“非遗”的传承不能局限在传统的思维禁锢中,仅仅依靠一些民间手工艺人世代相传还远远不够,应该大力拓宽类似剪纸艺术这种非遗文化的受众群,扩大其范围及影响,使其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充分利用新时期全媒体时代的传播平台,让人们多接触剪纸、认识剪纸、学习剪纸,这样,对于剪纸文化的认识层次和高度也会由量到质,相应提高,从而更好的将其传承与创新。下文将针对剪纸艺术、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动画创作、如何传承与创新“非遗”这三重关系展开浅显探讨。

一、剪纸艺术的特点、影响、现状浅析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起剪纸,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逢年过节时,窗户、镜子、墙壁、廊柱、书柜、床头上、灯笼罩外贴的剪纸图案等。其实,剪纸最初在宗教祭祀、礼仪庆典、墓室下葬等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文化层面同样承载着较强的装饰功能与教化作用。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今天的剪纸艺术,因其受众范围广、效果立见、成本较低、材料易得等因素,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普通百姓日常消遣、茶余饭后的一种精神享受。与此同时,剪纸形式的礼盒包装、中国结等挂坠饰品、邮票、招贴画、连环画、宣传海报、少儿课外教育培训、手机祝福短信、电视广告、媒体网络与公共互动等一切带有剪纸符号的创意文化及产品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

随着剪纸艺术剪刻水平、制作难度、审美品味的日益提高,我国各个省市、地区根据本土的民俗民情,给剪纸艺术增添了强烈的区域风格特征,分出了许多艺术流派,剪纸艺术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许多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都收藏了我国各地区的剪纸作为专栏展示,国外人士亦对我国的剪纸艺术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与喜爱,因为透过薄薄的剪纸,可以领略中国某个地区特有的文化、可以搜寻历史的痕迹、可以追溯民俗民风、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人文风貌。

自上世纪20世纪末以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数码产品推陈出新,这种来自于民间的依靠人力资源手头传承的创意文化面临着发展中的问题。第一,长时间以来,民间剪纸制作工艺本身没有太多创新,制作流程相对单一化;第二,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潜心创作且技艺精湛的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盲目跟风、抄袭,故而低品位、无内涵、乏个性的作品自然就大量的充斥着市场,这些因素自然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群对于剪纸艺术的喜爱;第三,熟练掌握这些工艺技术的艺人年事已高,出现了“传承人”这一层面的危机;第四,数码电子产品的诞生对剪纸这种传统艺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挑战,更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思路。

由上述可见,千年历史积淀的剪纸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民族符号感强烈、娱乐功能强、实用价值大,这些鲜明特点对国内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今天这个全媒体时代继续传承与发展,既要保留原汁原味,又要与时俱进,既要挖掘民族元素,又不能随意嫁接组装,是新时期赋予我们长期探索的话题。

二、剪纸艺术与动画创作的完美结合及当前剪纸动画发展遇到的问题

众所周知,上世纪50年代末,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特伟先生“敲戏剧样式之门,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号召下,以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万古蟾先生任导演的团队从民间的剪纸与皮影中汲取元素,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该片一改以往手绘动画的单一格局,这不仅丰富了动画片的类型,更具价值之处在于通过该片的反复试验,将剪纸与动画两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原本镂刻在纸张上的平面剪纸造型鲜活了起来,赋予了这些形象以生命,令人津津乐道。至今,这些经典形象早已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成为中国动画珍贵的记忆。

剪纸动画片种的诞生不但是动画片创作里程上的一大突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也是对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式之一。首先,剪纸是静态造型,剪裁出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关节是无法活动的,是一种静态效果的展示,而剪纸动画中的人物或动物形象的关节处是可以自由活动的,通过动画家的逐格摆拍,使角色动作不断地变化,是一种动态效果的展示。这动静之间,显而易见地,动态效果往往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其次,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其宣传与传播平台基本都是在旅游景点、工艺纪念品商店,人们认知剪纸艺术的途径比较狭窄和单一,而剪纸动画片则是通过影像媒体传播,给观众带来试听上的感官享受。观众在欣赏充满着浓郁的民族传统风格的剪纸动画影片时,也欣赏了精美的剪纸造型,了解剪纸艺术,获取关于剪纸文化的信息。因此,剪纸动画相对于剪纸而言,传播途径更便捷、受众范围更广、信息获取更多元。

在我国美术故事片发展的历史中,剪纸艺术应用在动画创作的范例有很多。许多剪纸动画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国内外都取得过一些重要奖项。然而为何今天的国产影院动画片中很少有涉及到类似剪纸、皮影、木偶这些民间工艺美术范畴的呢?是文化发展的断代还是科学技术带来的冲击亦或是人们视觉审美的疲劳?笔者以为,上述原因也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传统意义上的剪纸动画片制作流程复杂,比较耗费时间和精力,在逐格摆拍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便要重来。再者,国家体制改革后,境外大量线条流畅、画面精美的迪斯尼二维动画与皮克斯为首的三维动画潮水般涌入我国的院线,充斥着观众的视野,刺激着观众的神经,观众在诸多选择中似乎已经忘记了曾经带给我们无数感动与欢笑的剪纸动画片。所以,当前的剪纸动画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顺势而上,应运而生,在新的时代继承与创新,重放光彩。

三、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及剪纸动画发展新路径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全”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期提供了传播与扩大影响、吸引更广受众的多种可能性。具体来讲,今天,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丰富,各类电子数码产品更新换代,层出不穷。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媒体时代的产品似乎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便捷。从传统的传播媒介如新闻报纸、期刊杂志、音像制品、电影电视到今天的网络信息传递、电子书、手机动漫、游戏平台、可视电话、远程视频、交通工具上的传播载体、电子触摸屏、声(温)控感应装置等等,都从可视、可听、可触等角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剪纸艺术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应充分依托新时期的传播媒介,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思想观念束缚,在摸索中拓展新的路径。如许多科研机构与研究场所都建立了关于剪纸艺术的电子资源库,各地区根据自己的区域特色制作相关数码影像制品、剪纸名家创作过程教学视频、剪纸历史学习电子书等,甚至还翻译成外文传播到海外,这些都是利用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举措。

鉴于全媒体时代电子产品的可视、可听、可触等因素,动画无疑是剪纸艺术传播最好的形式与载体。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动画”二字,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创作一部影院上线的电影动画片或者类似《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的局限在传统概念上的故事动画、说教动画等。可以说,社会应用领域及市场需求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更为广袤的发展空间。今天的动画与全媒体时代的“全”一样,是个大的范畴,一种更为宽泛意义上的动画概念,即“泛动画”,一切包含动画元素的创作、产品都可以称之为泛动画。动画传播的途径更加方便,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各类数码产品都可以成为动画传播最高效的工具。故而,带有剪纸艺术符号的动画创作,通过动画本身的传播优势与受众群范围,无形中也传播了“非遗”文化。许多通讯、广告公司都曾制作过剪纸动画形式的广告,如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曾在中央电视台、各大网站及其他传播渠道上推出的春节贺岁广告。在众多的贺岁广告中,该公司采用了传统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并制作成幽默诙谐的动画,让观众在欣赏欢快的广告创意之余,品味着剪纸艺术的独特韵味。这不得不说是该公司非常好的一部创意广告,既宣传了自己公司经营的理念和服务宗旨,又让传统文化艺术创造出了新的商业价值。这种营销与宣传手段是值得学习并借鉴的,同时,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