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

第1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基层体育教学经验,围绕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在基层体育教师面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时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 体育教学 现状 教学重点

一、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

1.当前小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下降

(1)小学生肥胖问题日益严重。青少年肥胖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2)小学生近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近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3)近几年,我校学生在流行性疾病抗病能力方面也大不如前。(4)部分学生因挑食导致营养不良。以上几个问题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学生群体中都是很普遍的,若不加以重视,在不久的将来这将逐渐成为导致国民整体体质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日常体育教学活动改善学生体质水平现状,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前体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

2.部分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不高

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不符合当前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2)部分学生体质水平较差,无法承受正常的体育运动强度。(3)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这些压力来源于文化课学习、过多的留学作业及家庭作业,以及各类辅导班特长班。(4)青少年学生过度迷恋电子及网络游戏,而无心参与运动量较大且趣味性相对较低的体育教学活动与正常体育运动。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一系列设想的基础与保障,因此,对于基层体育教师,尤其是需要面对刚接触体育教学活动时间不长的小学体育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要求学生掌握某项运动技能。

(二)来自教师方面的问题

1.体育教学活动过于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推广力度很大,素质教育也明确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据本人调查发现,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仍旧习惯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应试教育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依然存在着较大影响力。(2)由于体育教学活动的考核机制不同于其他科目的“简单、粗暴”,相比之下,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影响并没有以体育考核成绩的形式明确体现出来,这也就导致部分学校领导与学生家长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设置意义与收效产生质疑,这样一来就导致部分教师急于体现体育教学的成果,而选择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掌握专业体育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上对师生角色的定位不准确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要求也逐渐清晰、明朗起来,素质教育在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较应试教育体制下可谓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几乎所有基层体育教师都是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走过了我们的学生时代,因此,即使是我们当中最为年轻的教师也对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有着一定了解。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通常扮演着教学活动的中心与主导角色,在这种角色定位下,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之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则要求基层教师将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及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体育教学活动一系列的积极意义。而受应试教育影响当前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师生角色定位依然没有彻底转变,如不及时完成师生角色的转变也将会对之后的体育教学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应对措施及后续教学重点

(一)以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体现包括青少年肥胖率、近视率越来越高,而其抗病能力也越来越差,若学生的体质水平得不到有效改善,那么必然会对其将来的生活、学习及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基层体育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号召,将增强学生整体体质水平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为其将来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体育教学活动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切美好预期与设定,而当前小学生却恰恰对体育教学活动缺乏兴趣。因此,为实现体育教学的一系列积极意义,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融入趣味性强的体育游戏、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结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与兴趣点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并最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充分挖掘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因成长环境、先天条件等方面各不相同,导致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这也就是说,传统体育教学活动中“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所有学生的身心发育现状,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有失公平的,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充分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据此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体育教学收效。

参考文献:

第2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重优轻劣,重名轻利。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及升学率,忽视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忽视面向每一个学生及每一个学生的每方面。另一方面,家长及社会追求的也是升学率,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二)重知轻智,重教轻学。有些老师上课重“教”不重“学”,重“灌”不重“导”,重“知”不重“趣”,忽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三)重罚轻奖,重蛮轻巧。农村教师深居农村,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把学生当成奴隶任意体罚。教学新思想跟不上,陷入应试教育泥潭不能自拔。

(四)重表轻里,重金轻义。不少领导成员和广大农村各界人士仍把升学率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很好地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限制教育投资,教学基础设施配套跟不上来。少数教师拜金主义严重,不安于现状。

(五)重农村基础性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我国农村教育对象是面向广大农村孩子,目标是不求个个成才,但求个个成人。素质教育发展至今,我们社会各界人士中或多或少地存在重农村基础性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大学,跳农门”的传统思想亘古未变。

但通过近几年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广大农村学校素质教育实施起来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在全国掀起了素质教育热潮,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践证明,在农村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阳光之道。

实施素质教育是功在千秋的伟业。首要任务就是要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同时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包括行之有效的导向机制,有力的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广泛的社会参与机制等。

(一)加大全民素质教育的力度。学校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行,必将推动全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经济建设的转轨和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全民素质的提高,就会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二)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作为农村教育,必须明确农村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加大职业技术教育力度,引导初中学生合理分流,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为基础教育的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而且促进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三)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高标准的办学条件

包括两个方面:建设一支高标准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高标准的校园。“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好“三特教育”即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色,学生有特色。

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好教师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具有教学业务的高水准,是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完美统一。优化教师结构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目标,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包括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使教师由“技术型”转变为“学者型”。不断吸取中外教法上的有益成份,不断优化教法与环境.不断改革。坚持不懈地实施“训育结合,调聘结合”的科学方法,逐步建立优化教师结构的动态平衡机制。

高标准的校园建设应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美观实用”,使校园成为一部立体的教科书。坚持社会集资办学,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使校园建设成为素质教育文明的窗口。

(四)加强校园内部管理体制建设。继续推行和完善教职工定编双向选择聘任制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聘制度,教职工奖励制度,专业技术职务等工资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措施。改变现行的人事分配制度,废除利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引进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原则基础上,坚持酬劳挂钩,多劳多得,优质优酬。要用专项奖励工资来取代以往平均发放的福利。奖励工资要拉开挡次差距,要向一线骨干教师倾斜。各个学校应建立包括执行教育计划、德育、学风校风、师生精神面貌等在内的科学的评估制度。强调教学效果与育人效果的统一,确保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

(五)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完善好“三级办学、二级管理、二级统筹”的办学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市、乡、村三级办学的积极性,放手发展多种形式办学,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来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开展“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和“租赁”等形式的改革试点,探索符合各地域民办教育的新机制,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第3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课堂;实践;思考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

展,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检验新课程成败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构建有效课堂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中构建有效课堂的几点

思考。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课堂有效性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学习情境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自主、和谐的信息技术课堂一直是我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有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有时利用多媒体的魅力和直观形象的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时利用小游戏、小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创设一种愉快的学习氛

围;有时为学生创设设计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点燃创新的火花。例如,在《数据计算》一课教学中,播放了一段由三个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视频《压岁钱》,同时提问:“同学们都收到过亲人给的许多压岁钱。这些钱你是怎么花费的?有没有做过记录?”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创设愉快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有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新课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依赖于教师讲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构建自主学习的有效课堂,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恰当地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能通过探究自己学会的,老师绝不越俎代庖。例如,在执教《制作多媒体作品》一课时,学生要为幻灯片中的文字设置不同的字体、颜色等,使文字更美观,应以学生学习了Word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尝试、自主探究,利用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从自己不断取得的学习效果中看到了自己的成功,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学习有效性。

三、精心设计练习内容,提高课堂有效性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恰到好处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提升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针对重难点设计练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就是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设计和练习,深化和巩固基础知识。例如,在教学《电子邮件》一课时,认识电子邮件的地址格式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学生认识了电子邮件地址后,设计了一个《判断对错》的练习,针对平时容易出错的情况出示了几个电子邮件地址,让学生判断几个电子邮件地址是否正确,效果非常好。

2.设计趣味性练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才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通常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指法练习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在教学《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时,就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还有“警察抓小偷”“打地鼠”等游戏,并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进行各项指法比赛,学生竞争意识强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提高了课堂有效性。

有效课堂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效课堂的践行者,我们始终要把“关注学生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把课堂作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一定是有效、高效的

第4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口号或者任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提出。但是直到21世纪初,“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李岗清)。素质教育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很复杂,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还没有能够构建一套完全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新课程体系。现行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选拔功能;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等等。因此初中地理新课程的设计,毫于疑问,必须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反应地理科学的发展,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就必须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初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初中地理教育的使命”,同时也是构建初中地理新课程的重要背景。

二、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地理课程总目标的定位是:“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了体现目标的“层次性”,除了课程的总目标外,还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2.初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教材编写必须以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指导思想,体现地理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内容标准”的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提供基本的教学材料,来自实验区的反映表明:新教材受到普遍好评与欢迎,尽管它们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在新地理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具有清新扑面的改革风格。

三、初中地理的框架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教材都在努力追求新的编写结构,而不是全盘照搬与简单图解课程标准的内容程序,教材结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2.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3.尊重学生的实际生活。

4.突出探究活动。

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内容结构弹性化。

第5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人类教育发展史上主要存在着两类基本的教育观,即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价值取向是以个体的自我完善为最崇高的教育目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价值,为人文主义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矗自十七、十八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与科技的发展,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进而形成了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发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目标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我国占据了一定地位,“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法已被国人所接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之效,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把数学教育的价值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其功效只能是有限的。这种教育观从本质上讲属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日益显示出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起着巨大作用,但不能代替一切。学校教育中只重视对科技生产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就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的发展,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下降,文明社会就会腐败和崩溃。经济发展,道德堕落。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隐患,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关注。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工具、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第6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其 优化才能收到预期效果。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学科,和语文、数学甚至和音、体、美等学科比较,它课时 少,每周每班只有一节课,而且几乎没有书面作业,也很少笔试,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决不亚于任何 一门学科,甚至还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首先是由它的系统性决定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 ,就是要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各科教学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然而其它学科都是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关于思想品德教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各科自身 的教学特点,有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只有思想品德课才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指导他们行为的专门课程。各科教学 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而思想品德课的系统性就决定了它是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中的主渠道。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又表现在它的情感性。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得到发展, 因此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成年人和青年人的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信念和需要,而小学生的学习动力 则主要来源于情感和兴趣。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斯霞 的母爱教育和李吉林的情感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其奥妙也就在于有情。各科教学都要有激情,但只有思想品 德课是把着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列为首要任务的。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要贯穿于每一节思想品德课的始终。 如果思想品德课这一教学要求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则强烈的道德情感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强大的学习动力 ,进而促使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也表现在它的辐射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学校德育工作力 度。各科教学是学校德育最经常的途径。校级、班级教育和少先/!/队教育也是学校德育的实施途径。然而各科教 学和各种班队教育在实施德育时,除考虑自身的特点外,还要注意德育的层次性。比如,爱国主义教育这是一 个永恒的主题。各科教学和各种教育都要结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高年级和低年级应该有层次上的区别,思 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就是这种区别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也就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对各科教学和班队教育的辐射功 能。临川市小学德育1、2、3一体的整体实验,就是认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 然后结合一课或一个单元的 思想品德课的训练要求,组织开展一次班会或少先队中队活动。经有关专家认定,该实验是有效的。之所以有 效,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地利用思想品德课对班队活动的辐射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思想品德课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它的突破性。在应试教育泛滥时,思想品德课不被 重视,不少的学校思想品德课很少有专职老师,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的学校把思想品德课上成语 文课或数学课,连课本都不给学生订。有的学校,虽然开了思想品德课,但由于只是搭头课,老师把课上得枯 燥无味。因此,选择思想品德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突破的力度将会更大。我们萍师附小,在全面 实施愉快教育的改革中,选择德育为突破口,要求把思想品德课上成学校的拳头产品课,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愉 快教学改革实验的深入。

第7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老师来培养。数学课堂教育,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爱学数学的内动力。

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教会方法。

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汇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学法,学生借助这些学法便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能达到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引导。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的。

从教法改进角度来讲,在课堂教法上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引导:

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形式、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和转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适时调控。

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第8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深度的掌握

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体现了我国高中教育中地理学科的任务及新的要求;二是贯彻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的性质和任务。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紧扣“新纲”,掌握新教材 特点,完全按“新纲”要求教学,决不能简单地照以前的旧套路进行教学。否则,深化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转轨就成了一句空话。

1.明确新时期高中地理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切实转变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应该是明确新教材各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对于“新纲”中要求“理解”的内容,即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必须反复讲透;而对于“了解”的内容,则作一般性掌握,至于其他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取舍;教学中要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完全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而必需的知识。

2.正确把握新教材的内容。新教材将原教材中“圈层体系”更新为“环境体系”,按人们认知规律,从“陆地海洋大气宇宙”,或增删或重组或转变视角。在这方面我们应加速观念转变,注意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并贯彻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即形成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的相协调的新观念。

二、难度的处理

新高中地理教材在处理教学难点上较之以前有较大的突破,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尽量删减对学生学习无所帮助的一些内容。二是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注重分析、推理 ,而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从而既教育学生掌握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教育学生学会了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三是注重挖掘新教材的启发性、趣味性和直观性。新教材在知识体系、文字表述以及图文选择方面较之旧教材具有更多的优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增强课堂教 学的实效性。

三、广度的把握

教师在应用新教材、新大纲时,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新的内容:1.新教材除了突出旧教材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外,还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增加了许多“资源、环境”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完整地突出这一中心。

第9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范文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学海无涯,教无止境,只有不断充电,教学才能永久焕发青春和活力。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搞好自学和认真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学习新课程标准、美术教学理念、美术基本功及相关理论。一学期来,我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教研活动。另外,我还利用书籍、网络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艺术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文章,写读书笔记。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反思,得到了校领导的好评。在市局五项考评检查中美术教育教学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通过本学期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能力,以便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开展教学研究,发扬创新精神。

教育教学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件并结合班级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做好批改记录,认真讲评,及时反馈信息,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让学生喜欢我的课,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还写些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我认真组织科任教师教研,活动8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记录翔实。

三、辅导学生绘画,参加各级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