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B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要求日趋强烈,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张家港市是典型的长江下游滨江水网城市,杨舍城区水网贯通,交织成网。张家港在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持续努力,城市建设成就巨大,于2008年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实践证明,滨水空间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是张家港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近年来,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张家港相继编制有一系列控规、城市设计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系整治、绿地系统、风景旅游、给水排水等专项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城市水体功能与建设需求。这些规划仅从水体单一或部分功能出发进行水环境整治,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城市安全、生态、风貌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已有与城市水环境相关成绩和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整合、提高,统筹协调城市水系沟通、河道疏浚、防洪排涝、补水活水、截污治污、生态修复、沿岸整治、滨水景观、涉水旅游等水环境工程和管理工作,实现城市水环境多功能复合、多目标实现,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形成城市特色。
2.规划理念和方法
2.1 规划理念
长久以来,人们在河道整治过程中,过分强调依靠工程措施防洪排涝,不适当地对河道裁弯取直、甚至填没河道,使其硬化、渠化,对河流自然功能造成破坏。近年来,从河道整治到水环境综合治理,治水理念快速发展,除防汛抗旱、保障安全外,水生态环境、景观风貌越来越得到关注。水环境治理通过多学科支持,力求满足多功能需求;应用雨洪调蓄技术,保护水面,还河道空间;标本兼治,控制河流污染,修复水生态系统;营造水景观,建立滨水环境,体现水体个性、特色。
在借鉴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张家港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城市自然水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贯彻人水和谐相处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理念,科学治水、复合治水、持久治水、生态治水、依法管水,让水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水,营造“水宁、水丰、水活、水净、水美”的城市水环境,建设具有浓郁滨水特色的现代宜居城市。
2.2 规划内容框架体系
由于城市水环境涉及多方面内容整合、多专业协调,有必要对水环境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整合和梳理,形成明确合理的内容框架体系。规划综合水体多种功能需求,沟通水系,整治河道,强化蓝线和滨水绿线管理,优化水环境空间载体;协调水资源、水安全、水运输、水处理、水生态等专项工程和管理工作,保障水环境水质和水量;健全滨水景观构架,打造重要河段和节点风貌,兼顾水夜景照明,挖掘水文化内涵,策划涉水旅游项目和线路,提升城市内涵和魅力。规划贯彻“人水和谐”理念,采用“统筹治水”方法,以水系河道为空间基础、水质水量为物质载体、滨水景观旅游为品质升华,系统治理水环境,形成以蓝线空间为塔基,水质水量为塔身,景观旅游为塔尖的规划内容框架体系。
3.规划重点研究内容
3.1 保护为主、整治为辅,尊重自然的水系格局和河道断面
规划尊重水系自然形态、历史形态,以保留、沟通、拓宽为主,填埋、开挖、拓浚为辅,形成城市内、外相连的水系。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需适当调整水体的,不得降低河道密度和水面率,部分地区新挖湖泊增加水面,形成河湖相连、疏密相间的水系布局。
张家港城市水系以现状河湖为基础,总体形成“三横三纵三节点”结构形态。在骨干河湖水系基础上,恢复中心地区小城河、弯背塘及谷渎港被覆盖河道,延伸沟通白芷港、新丰河、二环河,形成畅通的环状水系,通过滨水绿化景观建设,形成连续的水生态廊道和景观廊道。
河道线型按功能结合现状确定,以防洪排涝、航道运输为主要功能采用“小直大弯”线型,以景观为主要功能采用“大直小弯”线型。束水河段为河道宽度小于其上下游河道宽度80%的河段,对影响引水排水、生态防护功能的束水河段进行拓宽,保持宽窄有致、收放有度的河道断面。河道驳岸结合现状和具体情况确定,尽可能采用自然坡、生态护岸,护岸顶高程一般与两岸场地接近,河底保留原状土。
3.2 截污治污、生态修复,低碳生态的水质保障和水位控制
规划入河排水口主要为雨水口,严格控制城市污水入河。水质保障以污水收集处理为主要工程,污水收集主要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管网。加强初期雨水污染防治,初期雨水通过简单工艺(沉淀、预曝气沉淀等)或湿地处理后排入附近水体。控制城市面源和相连外河污染,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注重水体生物多样性、协调性、稳定性,从活性底泥、生态护岸、水生动植物、滨水绿化等方面提高水体生态承载力,修复水生态系统。基于岸边至河床连续降低的缓坡地形构建植物群落,形成“水下森林”。从湿地湿生挺水植物群落过渡到浅水区浮叶、沉水植物群落,直至深水区漂浮植物群落。水生动物包括螺蛳、河蚌、黄蚬等软体动物和野生鱼类,通过它们吸收和转化水体和底泥内营养物,维护水生态平衡。滨水绿化实现水体、陆地空间的自然过渡,起到固岸固泥、涵养水源、减少水分蒸发等作用。
主要利用防洪排涝工程,结合水系、场地高程分片控制景观水位;利用长江潮汐,形成以调蓄自排为主、机排为辅的排涝体系,减少能耗,保障水安全。
3.3 建立水力水质学模型,专题研究自引自排的活水系统
在健全水系、拓浚河道、完善防洪排涝闸站基础上,以长江水为水源,对城市补水活水。专题研究城市引排水系统,对河道进行模型概化,选取重要观测点,分析水质和水量。尊重、修复自然水流,自引、自排为主,利用长江潮汐,位时从上游引江水入城,低水位时往下游排水入长江,逐步恢复历史水系涨水、落水自然状况,减少能耗,又改善水质,符合自然生态、节能减排的自然规律和发展趋势。
由于长江水体水质(C0D)基本能保持Ⅱ类水标准(高锰酸盐指数),规划以长江为引水水源,根据张家港市区河道的水环境功能区划情况以及目前张家港市区的水环境容量缺口,估算得到为使张家港市区的水环境功能区达标,需从长江引水1.3-1.7亿立方米/年。非枯季节,一方面内河的水环境容量值较大、二可从长江自引,故可不采用泵引的方法,只有在枯水季节(约为3个月),考虑采用泵引的方式。在非枯季节可考虑采用自引方式,当朝东圩港、一干河水位达到自引条件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开闸引水,将长江清水引入城市;同时按照周期15―18小时后开启二干河沿河闸,将城区内部水系排入长江。
3.4水绿交融、传承文化,独特宜居的滨水风貌和休闲旅游
规划将滨水景观设计与地方历史文化传承相结合,以张家港历史名贤、历代民众改造水系的往事为主题,传承地方历史文化,融入“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现代张家港精神,提升滨水景观内涵,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环境。
结合张家港主要景观水体,完善滨水绿地空间布局,协调滨水区城市风貌,打造张家港“两轴四带、双环五核”的连续性景观结构。对景观轴、景观带和景观核、景观节点提出引导要求,深化主要河段、节点城市设计,示范性落实引导要求。
规划围绕东横河和一干河―新市河―新沙河两条重要的景观水系脉络组织涉水旅游,联系并带动城市北、中、南三大旅游片区发展。合理打造滨水旅游项目,对主要景点设计和特色进行引导。通过合理组织旅游线路、配套旅游设施,展示“沙洲古地、生态港城”的魅力。
4.结论
城市水系具有保障防洪排涝、维持生态平衡、塑造景观环境、营造滨水空间等综合功能,城市水环境治理是一个涉及水力学、水生态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美学、环境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问题,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应以实现水系综合功能、体现人水和谐为目标,注重多专业协调,综合多学科知识,对城市水系的综合治理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
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编制过程中,应与控规充分协调,落实水系河道治理、滨水景观建设等具体用地。通过河道功能划分,确定城市河道建设标准,将水系河道用地具体落实到控规蓝线控制上、将滨水绿化用地落实到绿线上。通过加强与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反馈,增强非法定规划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家港市城市水环境复合规划》,2010年.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8.015
Anhui Provinc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Research
ZHANG Yan, WANG Xu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
Abstract: The reason of the problem and propose caused by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in rural Anhui province was analyzed from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based on this, th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in order to promote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 of rural water,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Anhui provinc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al control;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technical personnel
?r村生态系统支撑着城市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是城市生态系统物质输入与输出的重要源和汇[1]。水环境作为农村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对城市以及工业污染的财政以及技术投入的增加,使这两大污染得到控制,进而农村污染已经上升成为中国第一大污染源,尤其是在水环境污染方面。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 324.09万t,总氮排放量270.46万t,总磷排放量28.47万t,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43.7%、57.2%和67.3%[2],可见农村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瓶颈所在。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农业、人口大省,农业的良好持续发展对该省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等各方面原因,农村水环境污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生态化与可持续。加快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进程,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1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
据安徽省农业委员会资料显示,安徽省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其所处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然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工业与城市污染的不断转移等均加剧了环境污染尤其是水环境污染。
由于安徽所处的长江中下游其余6个省市与安徽省在地理区位及水文条件方面相似,并且在中国农业发展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控制的变量多,因此将长江中下游流域7省市的水污染重要指标平均水平作为参照对象,以期更好地说明安徽省水环境污染问题。此外,由于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以及总氮、总磷排放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因此,本研究从这三个指标比较安徽省与长江中下游7省份平均水平的差距。据2015年《安徽统计年鉴》显示(表1),安徽省2014年水资源总量为778.48亿m3,同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水平为957.5亿m3,而安徽省人均占有量仅为1 279.78 m3,同期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为1 699.25 m3,说明安徽水资源相对短缺。另据历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表2),综合比较2011~2014年COD以及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从纵向上看安徽省在近几年排放量虽稍微有所回落,但是总体排放量仍高于长江中下游省份平均水平,2014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高出平均水平4.76%,总氮排放量高出30.41%,总磷排放量高出18.23%,进一步说明在全省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近年来水污染状况令人堪忧。
而在安徽省水环境污染状况中,农村水环境污染在近年来尤为严重。据相关报道[3]显示,安徽、湖南、湖北等长江中下游流域各省在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的同时,污染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长期单纯追求产量,依靠各种化学投入品的“石化农业”既污染环境,也在逐渐丧失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图1可以看出,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量远高于工业用水以及城镇公共用水量,且随着经济发展,工业与城镇公共用水量总体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此导致了在农业自身高用水量基础上引发的内生性污染,以及工业和城市污水增加向农村转移所带来的外生性污染。因此,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形势极其严峻,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2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分析
农村水环境污染一般分为内生性污染和外生性污染。内生性污染包括农业生产污染和农民生活污水污染;外生性污染是指自农村之外转移过来的污染,如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企业排放向农村转移的污水[4]。
2.1 内生性污染源分析
农业生产污染主要指农业种植和生产养殖所带来的污染。如表3所示,一方面,综合比较2007~2014年安徽省化肥使用量和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从纵向来看,近8年安徽省农业化肥使用量持续攀升,2014年相比2007年,增长了12%;从横向来看,安徽省农业化肥使用量近8年一直远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2014年高出平均水平58.91%。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加上施肥技术的落后,化肥的利用率很低,未被土壤吸收的部分随着地表径流进入周边地表水体以及渗入地下水体,肥料中所富含的化学需氧量以及氮、磷等元素造成了水?w的富营养化。另一方面,安徽省农药使用量除2009年有所下降外,一直持续走高,2014年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32.56%,而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仅为15%左右,大部分农药则流失到周围环境中,最终通过灌溉水、降水等渠道迁移到周围水体,造成水体污染[5]。此外,安徽省塑料薄膜使用量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由于不可降解,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2013年安徽省农村塑料薄膜使用量甚至高出长江中下游平均水平34%。农业生产污染还包括养殖业带来的污染,安徽农村畜禽养殖和近年来兴起的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由于其养殖过程中动物粪便的排放、饲料中含有的氮磷元素以及大量化学用品的使用,污染了农村水域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未经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安徽省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形式之一。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来源于农民生活垃圾的随意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由于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造成了农村“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的现状,加上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塑料袋、快餐盒等生活垃圾的种类多数属于不可降解类,且绝大部分生活垃圾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了水体的严重污染。
2.2 外生性污染源分析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的外生性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以及城镇生活污水向农村转移所带来的污染。工业废水一方面是由落户于安徽省农村的乡镇企业所带来,安徽省农村人口占省总人口的80%,乡镇企业在为农村创收的同时也不断地向周围水体排放污染物。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许多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企业因为农村的企业落户门槛低而纷纷向农村转移,回溯2006~2010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已经持续成为关注的重点[4]。这些企业废水排放量大,在进一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形式的生活污水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农村地区,城市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
3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安徽省作为农业兼人口大省,农村的水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而安徽省目前农村水环境污染尤为严重,主要存在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技术人才、意识等方面的问题。
3.1 体制机制问题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层面的原因,因此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深究原因。
3.1.1 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能交叉 目前,中国已形成“中央-省-市-县”层级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但仍不完善。就安徽省而言,首先,县、乡(镇)级环保机构建设薄弱[6]。其次,安徽省环境污染治理的各机构之间存在职能交叉,水利、住建、环保、农业机构之间责任难以厘清,各自为阵,无法进行高效的衔接协调,形成合力。在水质的监测与保护方面,环境保护厅有水环境监测、统计与信息职能,而水利厅也同样有水质监测、管理与水质信息职能,容易造成多头管理的格局,不仅增加了行政成本,而且不利于水污染问题的有效解决。
3.1.2 长效机制不足,管理效能不高 目前,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主要是由国家或省级的“项目带动”或“专项工作”带动,带有较大的随机性,项目或工作结束,治理工作也随之放松,问题依然存在,无法形成水污染治理的常态化格局。从管理层面来看,影响农村水污染治理进程的另一重要原因涉及到环保部门在行政格局中的地位,安徽省环境保护厅与同级有关部门地位平等,不存在隶属关系,意味着环境保护厅在某些环境问题上无法对其他部门进行有力的制约,不得不服从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以污染环境为代价。其次,监管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与城市严密的监管体系相比,安徽省农村环境的监管体系严重滞后,环境监测、环境监理以及环境规划在农村几乎为空白,无法形成监测网络进而对农村水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3.1.3 环保意识缺乏,公众及第三方参与较为薄弱 就目前安徽省农村现状而言,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农业的发展也是农民创收的主要途径。从农村基层领导乃至农村居民,对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防治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基层领导为发展农业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对化肥农药等大规模使用带来的水环境污染持容忍态度,存有“先污染后治污”的陈旧观念;而基层领导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农民的态度,农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习以为常,缺乏治理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安徽省目前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激励性政策不足,一方面无法吸引具有资质的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管理;另一方面,村民也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自主开展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缺乏维护自身环境权益的意识,因此,无法在全社会形成上下联动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体系。
3.2 政策问题
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对一个地区的污染治理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2016年的《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仅第9条提到要推进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制定实施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促进农作物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到2020年达到90%。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7]。其他各项规定都是关于工业和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因此,涉及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篇幅很少,缺乏具体性规定,且一些政策缺乏配套措施,较难落实到位。
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可以保证地区的污染治理顺利开展,否则,会成为治理的瓶颈所在。
由于政策不足,对农村水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到位,农村水污染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一些设施在建成后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正常运行甚至停运,无法发挥最大效用,严重阻碍了水环境污染治理进程。
总之,在政策上,安徽省体现出明显的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导致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无法取得有效进展。
3.3 技术、人才问题
技术、人才缺乏仍然是安徽省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瓶颈所在。由于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污染防治技术得不到有效提高,安徽省农村带有其独特的地理和地域特征,普遍性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对于安徽省来说不尽适用,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特征,发挥人才专业优势,开展有效地面源污染治理和研究。
4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分析
安徽省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主要存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以及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长期以来,安徽省的环境保护体制基本以城市为中心,而忽略了广大的农村,存在较严重的二元结构性[8];农村财政力量薄弱,致使水污染治理所需资金与实际投入资金之间存在巨大缺口,许多污染防治工作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才技术投入无法有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点[9]。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结合安徽省具体特征,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农村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4.1 加强宣传教育,强化自治功能
转变安徽省农村基层领导及居民的水环境观念是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媒体进行农村环保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村干部与群众的生态观念。首先要提高农村干部对于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基层干部在农村水环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与带头作用,要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注重农村水污染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安徽省而言,目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以老年人占绝大多数,村干部应当以村民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方式,结合宣传卡片、村务公开栏、科技入户等形式,传播各种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农民示范户的培训与教育活动,提高民众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
4.2 完善法规政策,加强执法力度
安徽省关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相关条例涉及内容较少,并且相关措施落实难度大,执法力度不够。因此,首先,要因地制宜,结合安徽省农村现状,尽快编制更为具体的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法规政策体系,制定适合农村家庭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水污染防治政策,通过行政强制措施使农村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强执法力度,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农业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和法规,严格执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管理、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等规章和标准,依法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对破坏、浪费农业资源和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此外,要研究制定各项激励政策,激发社会活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境治理领域,并且,通过激励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自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10]。在资金保障方面,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资金投入体系,基层干部也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拓展资金来源,使农村环境治理逐步走上市场化的轨道。并基于安徽省农村实际情况,加强资金整合,集中捆绑使用,重点投入大中型沼气、现代生态农业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并着力加强财政、审计部门对农村环境保护资金利用的监督,明确一定时期内农村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的比例,制定可操作性的奖励或惩罚细则[11]。
4.3 健全体制机制,规范水污染防治体系
首先,基于安徽省农村现状,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政府部门应当发挥中坚作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合力解决农村污染问题,并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监察制度,定期进行考核,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常态化。其次,在此基础上,培育新型治理主体,采取财政扶持、税收优惠、信贷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营组织,鼓励新型治理主体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等经营服务。探索开展政府向经营组织购买服务机制和PPP模式创新试点,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组织从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养殖场等,采用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治理,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10]。第三,加强监测监管机制建设,要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定期开展动态监测,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将监测到的数据形成数据库,形成模型为决策提供参考。加大对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杜绝不合格农资进入市场。
关键词:地质灾害; 矿山地质; 灾害预防
中图分类号:TD8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一个矿业生产大国,黑色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产量均位于世界产出量的前列。而且随着工业迅猛快读的发展,矿产资源以及矿产品的需求量及消耗量也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内矿石开采从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但矿床开采的趋势趋于深部复杂地层即便如此也达不到当今矿产品需求关系的平衡。因此矿产违章开采,乱采盗采的现象层出不穷。从而导致在矿石开采过程中疏忽披露,为及时按照有关规程开采,治理,从而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矿山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不仅有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而且有诱发地面沉降、土壤荒漠化、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缓变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的发生。本文就矿山地质灾害以及如何预防进行说明。
一、要想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必须要先了解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 自然科学界的定义简称地灾。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灾减灾
由于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治病需以防病为主”不能等到真正地质灾害发生了,矛盾激化了,才亡羊补牢。地质灾害防止工作要从预防做起,由防控灾,防灾减灾的原则,对正在开采的矿山以及废弃矿山、闭坑矿山进行监测预防,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矿山环境治理首先要保证矿区免遭矿山开发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从矿山开发设计时就应考虑到地质灾害治理方面工作。
2、因害设防、综合治理、减少损失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主要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可适当采用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治理原则目的为降低已发生地质灾害影响面,减少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国家、人民财产损失。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在地质灾害发生后稳定后,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进行绿地回复,植物配置等绿化处理。
3、注重效益、分清主次、分期实施、有序进行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矿山开采过程中必须在遵守生态社会效益优先,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进行逐级实施。并要区别开不同的矿山所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方式方法实施治理措施。同时矿山自身根据资金情况、矿山地质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危害的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做到边生产边治理,生产治理两不误同时进行的工作原则,力争做到矿山开采完毕后,治理工作也相应结束或者接近尾声。避免由于矿山开采已久未进行治理所造成的遗留问题,增大防治治理难度。如辽宁抚顺西露天矿,目前存在的大面积山体滑坡问题,已很难治理,甚至无法治理。因此矿山治理工作要引以为戒,要认识到早防早治,早治好治的重要性。
4、地灾防治要做到工程与生物双方法相结合
在矿山环境治理过程中只有将工程方法与生物种植紧密结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真正意义上的达到一劳永逸。因此就要求地灾治理人员,要科学的运用各种工程方法、生物方法对所在矿山地灾进行综合性治理工作。但其缺点是前期投资稍大,但此种方法可以一劳永逸避免重新治理,总体上节约了治理成本以及人力物力的动用。此方法所治理的矿上,不进能控制住地灾的发生,而且在某些程度上可以改善小范围内的气候环境,应广泛应用于矿山环境治理中。
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具体措施
以地下采空区为例,进行论述。
地下采空区和矿山疏干排水导致地面沉陷、形成地裂缝,会影响到地面的农田和建筑物。采空区的定义是是地下固体矿床开采后的空间及其围岩失稳而产生位移、开裂、破碎垮落,上覆岩层整体下沉、弯曲并引起的地表变形和破坏,在地面上常可见到圆形塌陷坑及平行于地下开采巷道的地裂缝。由于疏干排放地下水,改变了地下水流的自然渗流、径流条件,水浮力消失,水的潜蚀作用使充填物流失,形成空洞,在真空吸蚀力和重力作用下也可造成塌陷。对采空区的治理主要是为了预防与控制地表残余沉陷的发生。此类方法可细分为3种:
1、全部充填采空区支撑覆岩,以彻底消除地基沉陷隐患。充填法可以分为: 干石充填法、尾砂充填法、胶结充填法、注浆充填、水力充填和风力充填等。其中,以注浆法应用最广泛、效果最好;但此种方法的费用过高,某些大型矿山不适合此方法,如本溪彩屯采空区,深度在地下500米左右,如果采用全部充填法来处理的话,则不适合,而且造价非常高。因此建议采取其他方法处理。因此此方法适合采空面积较小区域,或者建筑物下溶洞区域处理。
2、局部支撑覆岩或地面构筑物,减小采空区空间跨度,防止顶板垮落。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柱、井下砌墩柱和大直径钻孔桩柱或直接采用桩基法等,此种方法适合面积较大,且留有支柱的采空区进行实施。特点工作量相对较小,是全部充填的1/10-1/20左右。适合大面积采空区处理。
3、注浆加固和强化采空区围岩结构,充填采动覆岩断裂带和弯曲带岩土体离层、裂缝,使之形成一个刚度大、整体性好的岩板构有效抵抗老采空区塌陷向上发展使地表只产生相对均衡的沉陷以保证地表构筑物的安全,此方法适合沿江、沿海地区采空区的处理。
【关键词】水环境 整治 保护
近年来,海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治水之基,坚持把污染减排作为治水之本,坚持把机制建设作为治水重要制度保障,全力推进水环境整治和保护。
1.关于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取得的成绩
1.1不断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契机,加大力度整治城区水环境,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海门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海门市区域污水处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对城区水环境整治和保护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十二五”以来,全市投资约1.85亿元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管网工程,累计铺设污水管网7公里。
1.2各类重点污染有效整治。“十二五”以来,我市共审批1213个建设项目,没有一起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审批要求,环评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到100%。先后对37家工业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更新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50套,共计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建成东西部治污管网工程和沿江企业分道排放工程。先后开展了饮用水源、化工行业、电镀机针、造纸行业、工业园区、沿江取排水管道、畜禽养殖、浒通河、通吕运河、机动车尾气、污水处理厂污泥等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提高了全市污染治理能力。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通过“零点行动”、“专项行动”、“夜查”和日常环境执法等形式,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城区水环境有较大改善。
1.3污染减排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市污染减排,坚持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与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结合,与推进节能降耗、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结合,突出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监管减排,严格控制增量,削减存量。减排任务,以工程减排为主体,结构减排为辅助,监管减排为手段来实现减排目标。今年我们将对9家超排企业实施关停;全年完成8家企业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完成21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完成5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第二污水处理公司三期工程开工建设。这些工作将对城区水环境的改善产生巨大作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由于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虽然我们对城区水环境进行了多轮治理,但目前看来,城区的水环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2.关于下阶段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的主要举措
水环境整治和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百姓的福祉。市委、市政府将更加重视水环境整治和保护,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着眼根本、抓住重点,突出当前、立足长效,扎扎实实做好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的各项工作。
2.1深化认识,合力营造加强水环境整治和保护的浓厚氛围。一是进一步深化对水环境整治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强调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坚定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决心和信念,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切实营造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整治的社会氛围。我们将充分利用每年“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生态日”、“节水宣传周”等重要节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的专题宣传;充分调动社会各单位共同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全民生态意识,把保护水环境、爱护水资源变成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三是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积极借鉴国内外做法和经验,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数据,扩大公众对水环境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2着眼根本,大力推进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积极推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根据我市各流域水环境的承载容量,科学谋划农业现代园区的合理布局。按照“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标准化”的要求,积极推进以循环经济为重点的现代农业,改进农业的粗放生产方式。
一、农村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农村水环境光的恶化有很多原因造成,农民对化肥或者农药并不是科学的按照说明使用,或者地方有些企业的对污水不进行处理,随意排放,还有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一些畜牧养殖基地,以及当地居民生活过程中随意丢弃垃圾,废弃物等问题数不胜数。其中最易导致水环境恶化的原因还是因为水土流失,旱涝灾害,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也是容易被人们置之不理的问题。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土资源的破坏尤为明显,它是在受风力、重力、水力等外力的作用下,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进行破坏,导致土地遭受侵蚀。造成水资源环境恶化的另一个原因是非点源污染,这是一种不确定位置的污染源,也叫面源。非点污染源不容易被测量,它的特点就是分散、空间大、不容易被测量和掌握。非点污染源的产生或传播主要靠地表水,主要污染物为农民化肥用量中氮、磷等物质及农业用药!传播。水土流失与土壤侵蚀直接影响水环境的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主要集中在:①侵蚀泥沙本身就是非点源污染物,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水体浑浊,降低了江河湖泊的防洪泄洪功能;②侵蚀径流和泥沙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环境恶化;③由于侵蚀泥沙和所携带的化肥、农药、病菌等污染物的进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进而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
其次,种植、养殖业和工业造成的污染。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此外,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据国家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多达30亿t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另外,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农村,炸山开矿、挖河取沙、围湖造田、乱砍树木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的破坏。
再次,农村水环境恶化对农村饮水安全构成威胁。农村饮水主要是指农村和乡镇居民生活用水。我市农村饮水困难有两种类型--缺水型和水质型。缺水型标准主要有三种形式:⑴水源性缺水,⑵工程性缺水,⑶季节性缺水;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水质性缺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如受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影响的饮用水源、血吸虫流行区疫水的影响,以及人为因素导致水源污染等,而由此发生的饮水困难人口要远远多于缺水型困难人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严重影响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由于受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的对策
第一,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在圈内建设“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必由之途,也是内在要求。城市圈内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对农村地区和农业部门的环境保护摆上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村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并把农村环境指标纳入到县(市)、乡镇、行政村的政绩和目标考核之中。
第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和给排水设施建设,提高饮水达标率和污水处理率。一是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区的保护,抓好城市圈内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二是要加大城市圈内农村集中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打破行政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使广大村民喝上清洁放心的自来水。三是要加大城市圈内农村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力度。在生活污水方面,要逐步实行雨污分流制,铺设排污管道,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在生活垃圾方面,要逐步推行自然村定点堆放、行政村定点回收和乡镇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
第三,加强农村水污染控制,确保农村水生态安全。一是要加强农药化肥污染控制。包括鼓励农民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测土配方,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科学栽培技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提高农药使用效率,合理利用生物链,采取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易分解的新型农药。二是要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控制。如合理规划畜禽养殖规模和养殖区域,禁止超环境容量养殖和在禁养区域养殖;对于小规模的家庭养殖,要提倡圈养,对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生产的,政府要给予补贴。三是要加强农用地膜污染控制,积极推广利用易降解地膜,加强废弃地膜的回收利用。四是要加强对工矿企业生产过程的监管,环保局可聘请农民监督员,对企业的生产行为进行即时监督。
在义乌的800余位人大代表,深入水库、山塘、河溪,开展“走一遍、看一遍、查一遍、献一计”活动,查找污染源,梳理存在问题,分析症结原因,提出建议意见。促使义乌江沿岸存在严重污染的32家违法制砂场被彻底关停取缔,500多家低、小、散且存在严重污染的低端制造业被关停或限期整改……
8月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茅临生在义乌检查工作时,对义乌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800位人大代表一线查找水污染源
烈日炙烤着大地,田间河流边的温度蒸笼一般。8月16日中午时分,义乌市义亭镇航慈溪两侧,当地的十多位市、镇人大代表钻入树丛,砍掉疯长的杂草,他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排放到这条溪的污水到底从哪里来?
与此同时,在义乌稠城、赤岸、上溪等各镇街的近800名人大代表都行动起来了!全市四级人大代表正按照各自联系的片、区、网格,展开查找“水污染源”专项行动。
在北苑、江东等街道,人大工委先后多次组织代表开展这样的“在一线”行动。代表们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宣传保护生态、消除水污染源的重要性,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生态,保护水源环境。
在上溪、赤岸等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精心安排“明察暗访”,跑田间地头、进工厂车间,认真查找每一处水污染源,并将查找情况填写在“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登记表上,考察时间、地点、河流名称、水污染情况等一目了然,提出整治目标、监督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既切合实际又具有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义乌市各级人大代表还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碧剑一号”行动,对义乌江沿岸存在严重污染的违法制砂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参与“碧剑二号”暨碧水商城打击偷漏排“零点行动”,以雷霆之势对偷漏排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市人大代表夏学堆说,代表查找水污染源,在一线深切地感受到了水污染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最直接地了解到人民群众盼碧水的心声,更让自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
来自义亭镇陇头朱的朱姓镇代表说,看了一些“秘密”排污口,真让人心惊肉跳,一定多提建议意见,督促政府尽快让这些“排污口”消失!
人大代表亮身份:“我是监督河长”
8月16日,烈日炎炎。省人大代表何德兴头戴草帽,走在由他任“监督河长”的城西街道铜溪沿岸。“除了铜溪,我还是后溪的监督河长,分别监督两条河各400米长区域的水质。”何德兴说。
在义乌这次“碧水商城”行动中,何德兴成了一名“监督河长”。被公布为监督河长的当天,何德兴就接待来访选民3批次,其中有一批次选民反映后溪水环境质量逐年下降、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针对选民反映的问题,何德兴一一记录在案,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有关单位。
“河道保洁是政府做的事,怎么还要你们人大代表负责?”有的村民对此有些不解。“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必须为百姓办实事。我担任这‘监督河长’的职务,就是为了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何德兴说。
为了掌握实情,他每天与城西街道创建办、建管站的有关负责人一起巡查河道的水环境状况,通过对村、社区、企业进行走访,发现部分企业存在偷漏排的现象,农村卫生死角多,周边群众对此怨声较多。
“从督查情况来看,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企业污染废水直排,农户未做好雨污分离和截污纳管、农村污染随意排放等。”何德兴说。通过督查,他就如何控制水污染源、清除河道淤泥杂草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义乌在水污染治理中,全面实行河长制,每条河都有一位河长,市领导任“河长”,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执行河长”,而许多人大代表则担当起了“监督河长”的角色。
8月16日,市人大代表施泽涌多了一个身份――城东河的“监督河长”。这一天,北苑街道人大工委召集辖区人大代表举行了隆重的任命仪式,给城东河、城中河、城西河、洪巡溪、杨村溪等“三河两溪”聘请了“监督河长”,并当场给5位人大代表发放了聘书。
城东河途径北苑街道大三里塘、小三里塘、楼店及建设新村后流入稠城街道,全长约1500米。“这监督河长的名称可不是随便给的。它有特殊的职责:宣传水环境治理政策、查找水污染源、收集对水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整治方案落实……”说起被任命“监督河长”,施泽涌显得颇为自豪。
市人大代表杨可武是北苑街道洪巡溪的“监督河长”。自担任该溪的“监督河长”后,杨可武通过走访,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有关单位。“洪巡溪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河道内的杂草、淤泥将通过大型机器设备进行清除;对直排污水入河道的生产经营单位,将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整治。”杨可武说。
每位担任“监督河长”的人大代表,就像“蚂蝗”一样,紧紧“盯”住每条河流的水污染源不放,紧紧“盯”住水污染的整治工作不放。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根深蒂固的联系。治水行动,人大代表坚持走在一线,查水污染源头、献立竿见影之智、展人大代表为人民风采。
代表示范,带动全市200万市民自觉行动
水!水!!水!!!“关心母亲河溪,查找水污染源,恪尽代表职责”主题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义乌全市13个镇街人大通过组织四级人大代表对各辖区的河溪、山塘水库等实地视察,纷纷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稠城街道辖区内有东青溪、洪溪、六都溪等,均为义乌江支流。“东青溪全长10.7公里,流经9个村(社区),该溪原本清澈见底,可如今整条溪流积污严重,溪水漆黑,臭气熏天。特别是苏溪和荷叶塘段成为蚊虫的孳生地。”市人大代表陶光明曾提出整治东青溪水环境污染的建议。
清水为何变成臭水?人大代表们认为,除了工业废水,还有很重要的污染是生活污水。为此,根据河流断面,稠城街道人大工委将36名市人大代表分为4个行动小组,查找污染源,提出整改建议,并安排2名代表负责材料收集整理。
8月16日下午,市人大代表赵荣春在开展对洪溪的水环境检查中发现,施工人员正在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水质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河道脏、乱、差,一直是农村环保的短板。通过人大代表的监督,洪溪的截污纳管工程已接近尾声,河面的水干净了,积聚的淤泥不见了,困扰多年的臭气没了,老百姓也乐了。”赵荣春说。
“目前,街道已经关停60家印染小作坊,同时,我们还提出了加快实施农村雨污分流、加大工业企业排污监管、加强专项整治等建议20余条。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些问题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实行一对一跟踪督查,促进整改到位。”稠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陈旭春说。
在义亭镇,代表们花了3天时间,沿镇域的铜溪、缸窑溪、航慈溪的两侧走了一遍,找到20多个“秘密”污水排放口,提出了水污染整治的建议意见30条。对此,镇党委政府随即制定完善了这三条溪的“一溪一策”整治方案。
目前,该镇已先后关停或限期整改溪流两岸的污染小企业30多家,养殖场(点)近百个,溪流的清淤、生态改造等工程近日将陆续启动。
稠江街道辖区有城南河、香溪、杨村溪三条内河。代表们在实地走访中看到堆积如山的河道淤泥和泛黑泛臭的河水,当即督促街道建设、创建、农办等部门要形成合力,加快清淤工作。
北苑街道辖区的17名人大代表走访村(居)、社区20个,走访各类生产经营单位185家,参与督促关停企业近百家……
代表们对溪流沿岸商户居民耐心宣传生态环境生活理念,引导广大群众支持、参与义乌江及其小流域水环境整治,从关心身边(家乡)的河溪做起,身体力行,以实际言行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参与到保护水环境、改善水质的行动中来。
[关键词]河北 ;水生态;地方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5.43.172
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经过不懈努力,河北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水环境严峻形势总体上仍没有根本改变。主要是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河道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制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和环境安全。实施生态修复不仅是还生态环境的欠账,更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和优化河北生态空间,从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强化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1 河北水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水资源禀赋差、配置工程体系不完善
河北省水资源严重不足,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约200立方米,属典型的资源性缺水省份,水资源严重短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1.2 水土资源保护滞后
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河北省仍存在大量水土流失,平原、古河道、沿海等区域也存在水土流失危害,治理任务艰巨;平原河道缺乏维系河流健康的基本水量;城市水系水网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区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部分地区出现了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监测河段水质超Ⅳ类以上占53%,水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为实现“碧水、蓝天、绿地”的目标,河北省面临的生态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下大力气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1.3 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
河北省工业结构偏重,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周边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高耗水行业的节水亟须加强;城市供水管网老化,节水器具普及率不高;农业用水比例高,尚有近半数灌溉面积未实施节水灌溉,部分节水工程标准偏低;结构性节水工作有待加强。
1.4 水利发展的机制不健全,水利综合服务能力不强
城乡水务一体化有待进一步推进;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水利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水利投入不足、筹资结构单一,缺乏稳定增长的机制;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尚未形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不到位;水文、水资源监测监控能力不足;水价改革进展较慢,良性机制尚未建立;公共服务与应急处理能力有待加强。
2 河北水生态面临的环境形势分析
近几年来,河北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但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水生态问题。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生态保护的关系?究竟是把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哪个放在首要位置上?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破坏,我们要很好地兼顾生态、资源与环境的最大承载力,寻求一种和谐发展的道路,从而实现水生态保护与经济良性发展双赢的局面。
2.1 国家政策对河北水生态提出了更高要求
河北省委七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构筑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壮大沿海经济隆起带、打造冀中南经济区、培育一批千亿元级工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四个一”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保障粮食安全,实施城乡统筹、建设生态省。国家和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给本省水利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要求越来越迫切,对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对加快扭转农业主要“靠天吃饭”的局面任务越来越艰巨。
2.2 产业格局给水生态环境带来了挑战
长期以来,河北省的产业格局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化工、建材、造纸、电力等行业存在严重的资源消耗,工业废水成了主要的水生态污染源。河北是污染大户,已经成了全国范围内有目共睹的事实,河北唐山的钢铁企业每年两会上都会被问及环境污染问题,时代不同了,宁可影响了GDP也要坚持砍掉钢铁的污染,也要治理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环境。因为今天的经济发展不仅要百姓生活得富足,也要青山绿水,也要环境的健康。
2.3 水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
经济高速增长、能源资源大量消费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在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的背景下,经济成就不再那么令人欣喜。两者相比,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远远低于我们发展经济的能力。这种高度的不对称性为今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警告。
3 保护河北水生态,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未来河北省面临水资源短缺状况不断加剧、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更为突出、水生态环境恶化压力加大、水资源严重短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现实,为了实现省内经济更好发展,水生态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构成社会的三要素即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水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三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力。3.1 政府层面要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
3.1.1 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及法律法规
要制定配套法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调动广大群众投入生态修复的积极性,为实现水生态修复创造良好条件。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保证重点河湖的生态水量。根据需要实施白洋淀等重要湖淀湿地应急补水,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全面开展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逐步修复一亩泉、百泉泉群等生态环境。
3.1.2 广泛征集各方意见,完善水生态机制
政府需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重视顶层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的设计,把水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生态治理补偿机制,甚至进行生态立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求大力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强行业能力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3.1.3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要开创与多行业合作模式,政府主导的水生态治理项目,可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改造成适宜人居、游玩、产业集群等功能性的水生态区域,合理引入诸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甚至创新服务业的相关行业,采取有效转换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更多参与水生态保护。
3.2 企业要以身作则,做好水生态保护
3.2.1 转变观念
要转变观念,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引导和教育广大职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在处理水生态方面可能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要求企业要不惜经济代价,把生态治理放在首位。
3.2.2 加强企业间合作,突破发展的瓶颈
水生态保护是高门槛、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要求人们要采取联合解决方案加以应对。要讲究综合治理,技术集成,因为生态治理是一门高于任何学科的综合性的、系统性的工程。水生态保护企业应紧密合作,利用各自优势组成联盟,通过彼此技术产品创新共享和产业链合作,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3.2.3 实施重点区域水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要集中资金、重点防治、生态修复、预防为主、强化监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水生态保护队伍建设,区域水环境的统一规划与合理调度;实施节水战略,有效减少污染;积极实施开源工程;加强污水治理,推进污水资源化;加强基础技术工作,提高水环境管理的科学含量。
3.3 公众方面
公众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要加强了解、认知水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最终唤醒公众的参与意识;注重对少儿的教育引导,以各种儿童喜好的活动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少儿的水生态保护意识;环保公益组织联合、公众人物、媒体、学术机构广泛联合,保证水生态保护理念的有效传播。
4 结 论
总之,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这是河北省需要迫切解决的任务,同时也是河北省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我们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并改善水生态环境,从而抓住国家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机遇,更好地发展河北绿色经济。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界环境污染;环境治理;外部性;长江流域;博弈分析;帕累托最优;公地悲剧;纳什均衡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6)05-0096-06
一、引言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增长9%的速度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欧美发达国家近200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中国短短3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集中出现。2012年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联合的全球163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绩效排名显示,中国排在第116位;2013年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联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显示,中国500个大型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1]。环境问题已成为中国政府关注的重点,党的十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发展思路。
由于环境污染所具有的外部性和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使得我国环境恶化程度的加深突出表现在各行政管辖区之间跨界环境纠纷的增加上,如何对跨界环境污染进行有效规制,始终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缺乏有效监管状况下,一些地区会采取“搭便车”的行为将不易监测的环境污染跨界转移出去。大多数地区都有可能采取机会主义方式逃避本应由自己承担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从而将成本外部化,即环境责任规避。这种现象充分揭示了由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所带来的公共事务治理困境。
d’Arge[2]和Rueff[3]较早关注了环境的跨界污染问题,而早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不同国家之间对跨界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方案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成合作是研究的核心问题,基本上是围绕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展开的[4][5][6][7];Laijun Zhao,et al.[8]通过构建包括政府和居民在内的典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流域结构的转移税(Model of Transfer Tax,MTT),MTT可用来计算一个地区最佳的污染物转移税率,同时也认为转让税率可作为生态补偿标准,加强区域减排合作,实现整个流域的减排成本最小。国内关于跨界环境污染的研究更多是集中在验证PHH理论,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政策研究方面[9][10];关于如何解决流域跨界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建立强有力的流域管理机构[11];二是建立合理的水权分配原则和水权交易系统[12];三是采取部分市场化实现水资源配置的“准市场”方案[13]。
笔者采用博弈论分析工具构建跨地区地方政府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与全局利益最大化最优选择的利益冲突;随后以长江的地方政府的环境污染治理博弈为例,对理论分析结论进行经验分析,探讨造成我国环境治理困难的影响因素,最后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三、地方政府跨界污染治理的经验分析――以长江流域为例
跨流域水污染是最典型的跨界环境污染形式,基于长江流域每次发生水污染事故,大抵都要引起区域性的紧张。某种意义上,此类事故也许天生就具备某种“广泛性”和“超越性”。本部分以我国长江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为例对博弈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更客观地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的跨界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
(一)长江流域水污染概况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 2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流经青海、、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 300公里。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数据可知,近10年来,全国流域的水质状况逐渐好转,这说明在中央政府一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治理的重要性并不断通过立法和出台强制性法规来加大流域治理力度的背景下,中国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整体水质仍为中度污染水平,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有待进一步的治理[15]。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好于全国其他流域的水质状况。2004―2010年全流域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在2011年整个流域的水质出现下降,之后有所上升,到达最好水平,而省域断面的水质状况在2010年之前一直优于全长江流域的水质状况,但在2011年之后,省域断面的水质状况不断下降,远差于前几年的水质水平,2011年省域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仅为78.7%,远低于2010年的95%,这也直接造成了长江全流域的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为80.9%。
另外,通过表1还可知,在2011年之后,长江流域域断面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低于全流域水质优于Ⅲ类的比例,这表明长江流域的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将重污染企业设置在两地的交界处,将水污染物排污的外部成本转嫁到处于本地区流域下游的地区。其原因是我国的环保体制为属地管理,也就是说环境执法不能跨界,这使得交界处带来的水污染责任难以确定。位于上游的地方政府这样的行为选择,不仅可以将有限的环境治理资金用于其他能够更好的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中,还可以通过污染企业的税收以创造更多的GDP和财政收入。
(二)长江流域各省水污染治理状况分析
本文借鉴赵琳等[16]对长江经济带的划分,选取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9个省级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状况进行分析。表2显示了9个省级地方政府2010―2012年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和环境治理投资在环境基建和工业污染治理两方面的使用比重。
通过表2可知,长江流域各省的环境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大部分低于全国水平,各省在创造较高GDP的同时,对环境治理的投资相对不足,而长江流域各省市的环境治理投资更多的是用在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这是因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争取到更多的经济投资从而带来GDP的增加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在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比例则非常低,特别是在2011年和2012年,长江流域各省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平均投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而工业污染治理的平均投资比重低于全国水平。
通过对长江流域各省环境治理投资的分析,可以得到有限理性的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偏好为:地方政府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是不断加大对能够直接带来政绩和投资项目的城市环境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从而提高地区的GDP和财政收入水平。但诸如城市排水投入、园林绿化投入和市容卫生环境投入等城市环境基础建设投入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的。他们对于明显具有正外部性的工业污染治理方面则选择搭便车。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基于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选择无法实现整体效用的最大化,这与本文第三部分博弈分析的结果一致。
除上述原因外,审计署于2009年10月28日的“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绩效审计调查结果中还列举了三条水污染治理中的不规范情况:一是挪用和虚报多领水污染防治资金5.15亿元;二是少征、挪用和截留污水处理费及排污费36.53亿元;三是水污染防治资产闲置和部分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未达到设计要求。由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在我国其他领域的环境污染治理中同样会存在这三种状况,这又进一步降低了环境治理投入的效率。
通过对长江流域水污染和治理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污染合作治理的障碍主要有: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制度、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和有限理性滋生了地方保护主义,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在双重身份的权衡中通常会偏向地方利益,使得许多地方政府理所当然的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环境治理,各种“土政策”“开绿灯”和“行方便”大行其道,几乎不会主动地对地方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污染企业整改或者关停,更有部分地方政府为降低本地区的环境治理投入而将污染转嫁到其他地区,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事故。二是跨界环境保护体系权限模糊,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以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为例,虽然设立了长江流域管理机构,但这些机构基本上无权过问地方政府的行政及经济事务,其主要任务是编制流域水资源的利用规划。在这种格局下,各地区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问题往往无法做到全流域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某些地方政府甚至还会采用一些措施阻挠或者禁止流域管理机构检查其辖区内企业的排污状况,为企业提供特殊保护,纵容其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三是跨界环境污染治理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中国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对本地区环境保护负责,但在处理跨界环境污染治理上基本上是无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依,这致使地方政府在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相互推脱、争执不断,造成环境监管部门执法中的盲区,导致经常会出现“公对公,一场空”“谁都该管,谁都管不了”的局面。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多地区参与的跨界环境污染治理模型对跨界环境污染治理博弈进行了理论讨论,结果表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纳什均衡状态与帕累托最优状态相背离,两者的背离程度随着参与跨界环境污染治理的地区个数增加而增加。并通过对长江流域7省2市的水污染治理博弈的经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因此要实现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就需要每个地区能够真诚合作,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要切实承担起环境污染治理责任。
为避免环境治理中出现“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局面,本文建议:
1. 建立基于区域分工与合作的跨区生态补偿体系,争取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要将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的政府补偿和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市场补偿方式结合起来,形成“财政转移支付纵横交错,市场补偿穿插其中”的网络式生态补偿体系,以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两方面带来的问题。纵向补偿指的是中央财政以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给地方政府提供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横向补偿指的是受益区政府或企业向保护区政府或企业支付生态产品的使用费,这里主要是不同区域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市场补偿是指通过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平台,实现受益区企业和保护区企业和居民自由平等交换,包括受益区企业给保护区居民和企业提供资金补偿、技术援助和项目支持等,相应地保护区居民和企业要给受益区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服务,还包括受益区企业向国家缴纳的环境保护税费等。
2. 明确跨界环境治理产品的产权归属,引入市场机制。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属性以及现阶段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标准确定方面的限制,造成生态环境效益的经济价值准确评估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需要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对生态服务进行补偿,但某种程度上政府失灵的存在决定了市场主体参与的必要性。在生态补偿领域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激励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市场机制的参与有利于建立公平、高效的生态利益共享及责任分担机制。
3. 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监管。一是改进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明确地方政府的工作目标应是包含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重任务的最大化社会福利目标,并逐步提高环境保护的考核比重。只有构建包含生态保护的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将自然资源使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破坏指标纳入到政绩考核框架中,才能调节地方政府在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选择偏好,增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二是增进环境治理和监管部门的独立性,成立由国务院副总理负责、环保部统一领导的环境治理与监管机构,剥离当前农业系统、林业系统、国土资源系统掌控的有关环境治理职能,实现一个部门统一管理,自下而上垂直领导,打破属地管理,实现跨界环境执法。三是环境评价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确保环境评估的客观性和透明度,为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项目支持、交易辅导等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杰,刘斌.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3):44-56.
[2]D′ARGE R C.On the economics of transnational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A].In Mills,E.(ed),Economic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5.
[3]RUEFF L E.The economics of transnational pollution [J].Economics of Transfrontier Pollution,1976.
[4]MALER K G.The acid rain game[J].Studi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1989,36:231-252.
[5]SILVA E C D,CAPLAN A J.Transboundary pollution control in federal system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7,(2):173-186.
[6]BáRCENA-RUIZ J C.Environmental taxes and first-mover advantages[J].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6,(1):19-39.
[7]YANASE A.Global environment and dynamic game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an international du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s,2009,(2):121-140.
[8]Zhao L,Qian Y,Huang R,et al.Model of transfer tax on transboundary water pollution in China’s river basin[J].Operations Research Letters,2012,(3):218-222.
[9]赵来军,李旭,朱道立,李怀祖.流域跨界污染纠纷排污权交易调控模型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05,(4):398-403.
[10]易志斌,马晓明.论流域跨界水污染的府际合作治理机制[J].社会科学,2009,(2):20-25.
[11]赵华荃.遵循客观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J].管理学刊,2014,(4):31-40.
[12]常云昆,肖六亿.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9-95.
[13]胡鞍钢,王亚华.转型期水资源配置的公共政策:准市场和政治民主协商[J].经济研究参考,2002,(20):12-20.
[14]OLSON M.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economic growth,stagflation,and social rigidities[M].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
关键词 石河流域;水环境;水质变化;主要污染源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治理措施;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211.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7-5123(2009)04-062-03
1 概述
石河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沿海的一条独流入海河流,发源于抚宁县驻操营镇长城以北的马岭根,在山海关田庄附近注入渤海。石河全长67.5公里,流域面积625平方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683mm,多年平均径流量1.68亿立方米,百年一遇洪峰流基5140m3/s,千年一遇洪峰流量8350m3/S。
石河水库位于石河中下游小陈庄北,距离山海关城六公里。石河水库于1972年4月动工兴建,1975年6月竣工投入运用,工程等级为三等,主要永久建筑物为三级,水库按百年洪水设计,千年洪水校核。水库坝址以上控制面积为56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7000万立方米,死库容2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163万立方米,是~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旅游等多项功能的中型水利枢纽。且前石河水库每年向秦皇岛市供水,占整个秦皇岛市用水量的三至四成左右,是秦皇岛市主要水源地之一。
2 石河水库主要污染物及水质变化情况
依据秦皇岛市引青工程水质监测中心2006年、2007年的监测资料进行水质评价,分析石河水库水质的变化特征。水质评价依据《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导则》,总氮、总磷不参加水质类别的评价,只作为评价水体营养状况的指标。水质类别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评价因子为PH值、高猛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璧、铜、砷、汞、六价铬、氰化物、挥发酚、粪大肠菌群、氨氨等十二个。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7年全年水质类别均维持在Ⅱ类,个别时段最高达到Ⅲ类水质。主要影响因子为氨氮、总磷、高猛酸盐指数,说明氯化物、硝酸盐氮两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全年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目前能够满足作为秦皇岛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虽然总体来看,石河水库的水质满足其作为秦皇岛市的水源地功用。但我们从表1和表2中看到水库已出现的宦营养化所需的营养盐条件,特别是总氮(湖、库以氮计)标准限值为1.0mg/L,V类水体标准限值为2.0mg/L,而石河站往全年各站点总氮测定值均在2.0mg/L以上,虽然水质类别为Ⅱ类,富营养化营养状态也仅处于中营养阶段,但评价过程中发现,如果总氦参与单因子评价,则水质类别均会达到劣V类,超标倍数达0.84~1.98倍,而且总氮的营养状态指数TLI(TN)全年均维持在76-78,即重度富营养阶段,并且从表1与表2、表3与表4中2006年水质与2007年水质对比变化能够看出,2007年的富营养状态和水质指数明显高于2006年的。在日益剧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库水体污染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加上近年来夏季相对干旱、少雨、高温的气候条件,也加了速水库的重度富营养化进程。一旦水流、气温、光照以及其它自然条件适合,极有可能出现水体异味、藻类爆发等富营养化表征,水体生态系统及城市用水功能将被进一步破坏,因此,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控制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库水体,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 石河流域主要污染源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
石河水库主要污染源除了上游煤矿、电厂和水泥厂向河道排放的工业废水和村镇生活污水及旅游开发造成的污染外,还有沿河两岸农田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随汛期雨水淋溶后汇入水库,给水库带来了大量的氮、磷营养物质,这是石河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4 针对石河流域目前的环境状况,应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4.1 当地政府应给水源地保护区域环境治理工作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建议给环境治理好的污染企业给予政策和税收优惠,从而减轻企业环境治理的经济负担。给予生态农村建设的村镇财政补贴,促进区域内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建设。
4.2 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配合,确实有效地保护水库及周边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全社会进行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实现人水和谐共处。
4.3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对污染源加大监管力度。要使石河水库水质维持在地表Ⅱ类水质标准之上,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必须尽快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管理办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4.4 加强污染源治理,实行排污总量控制,特别控制氨、磷等营养盐是水库治理的关键。
4.4.1 工业污染控制。主要入库工业污染源以煤矿、电厂、水泥厂为主,最好是在排污口建立排污权帐户,实施排污权交易,确保氨、磷排放量在允许范围内。同时,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限制水污染物入河总量的意见,落实到各工业企业,并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坚持治污设施的正常运行,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改进生产工艺,循环利用水资源和废料,削减上游各企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实现工业废水全面达标排放。
4.4.2 生活污染控制。建议加快建设大的村镇污水处理厂,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有效去除污水中氮、磷含量,削减水体中的CODmn,降低有机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成分,保证污水全面达标排放,减少水库的纳污量。
4.5 加快保护区域内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控制水土流失,从而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在水库上游地区,首先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杜绝水库周边村民使用含磷洗涤剂产生的污水,以及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自行排放,随雨水进入水库中造成氮、磷污染:其次,正确引导农民植树造林,科学种植绿色生态经济林木,涵养水源,降低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建议在入库口建立水生生态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缓解氨、磷八库量,从而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实现水资源保护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4.6 开展水库全水域规模化渔业增殖放流,取缔人工投料养殖。建立水库水生态环境与渔业产生良性循环的机制,取消人工投放饲料养鱼方式,减轻氨、磷污染负荷。在水库内有规划地放养滤食性鱼类,可以有效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环境。根据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证明,鲢鱼、鳙鱼、青鱼、草鱼、鲂鱼等都属于滤食性鱼类,分别生活在水中的上层、中层、底层,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水草为食,能够充分消耗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体氨磷含量。科学增殖这些鱼类,有助于恢复水库生态平衡,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使水库水质长期保持清新状态。
4.7 进一步监测、调查、研究,建立能够比较全面、适时反映水库水量水质的监测网落。为更科学、全面地评价石河水库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实时监测,以控制和掌握水库水质的变化。在全面控制水库库区和上游污染源的基础上,建立水质污染源预警预报系统,制定科学、可行的调蓄调度方案,重新分配丰水期的环境容量,改善水库和下游河段的水质,发挥石河水库潜在的环境效应。建议开展水环境容量、污染物迁移和降解、流域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为石河水库的科学管理、后继的生态修复、发挥效益提供基础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