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根据全市脱贫攻坚蹲点督导调研情况中指出的问题,我局组织人员,即刻开展自查,及时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力推进重点项目
制定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计划,落实责任,局班子成员每负责一个项目推进,安排工作人员紧盯进度,倒排工期,正排工序,全力推进关村坝堤防一期、二期、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以及**山洪沟治理等工程。截止目前,关村坝堤防一、二期,已完成环评、可研,确定了初设单位。但因国土厅未批复土地预审,省发改委还未批复可研。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环评手续、土地预审、初步设计均已完成,下周进行选址论证。**山洪沟治理工程已启动前期工作。
二、强化驻村帮扶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驻村帮扶力量。因原五池村第一书记工作变动,对五池村第一书记进行了及时调整,改由翟雪琳担任。局长亲自分管驻村帮扶工作,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冲锋在前,全面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领导。
二是对驻村帮扶工作进行梳理。积极与永胜乡联系,对照今年脱贫任务,逐项开展查、算、补,对进度滞后的落实第一书记专门负责,确保年度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1.构筑村镇布局网。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村镇布局网,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骨架。这几年,我们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从五个方面入手,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一是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确立了“一个中心、三条轴线、三大组群”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22个中心镇、304个中心村,基本形成了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一般行政村―――自然村的框架体系,大部分中心镇和中心村都制订了详细的功能性规划和建设规划。二是适度撤并行政村。绍兴县在2003年将738个行政村撤并成359个行政村,取得了优化要素配置的良好效果。我们争取到2010年全面完成行政村撤并工作。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中村、园中村改造。这几年,仅市区范围内,我们已对99个城中村、园中村进行了改造。我们争取通过几年努力,基本完成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和各开发区的城中村、园中村改造。四是积极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到目前为止,全市已启动示范村107个,完成26个;启动环境整治村882个,完成311个。我们争取到2007年,把50%左右的行政村改造成为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农村新社区。五是积极推进移民下山。像绍兴县王坛镇、嵊州市黄泽镇、新昌县回山镇等一些山区已开始积极推进移民下山工程,通过政策驱动,建设移民小区,促进部分深山居民和地质灾害区居民下山安置。
2.构筑城乡交通网。构筑覆盖城乡的交通网,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这几年,我们在完善重大交通路网建设的同时,以乡村康庄工程和城乡公交一体化为载体,加快了城乡交通网的建设。2003年至今,共投入9.6亿元,实施乡村康庄工程2743公里。到目前为止,全市4706个行政村的等级公路通车率已达85.1%,道路硬化率达78.1%,客车通达率达83.9%,特别是绍兴县已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推进乡镇康庄工程建设,争取到2007年,全市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5.5%,硬化率达到85.5%,到2010年全市通村率和硬化率均达到100%。加快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对全市城乡客运行业实施管理体制、发展规划、资源配置、税费政策、运行标准、服务标准、经营方式、优待政策“八统一”,到2007年,全面实现中心城市到县城、乡(镇)、行政村的三级城乡公交网络,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100%。
3.构筑城乡信息网。在现代社会,必须让农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样的信息网络。从总体上看,现在全市已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城乡的信息化基础网络设施和服务体系。全市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话入户率已达122.4%;有线电视已覆盖99.2%的村,入户率已达68.5%;无线电话信号已基本覆盖全市城乡;更为可喜的是,全市宽带覆盖率已达94.7%,到今年底,除个别偏远村外,可基本完成村村通宽带。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把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放到提高使用率上,逐步实现社区、村(居)管理与服务信息化,争取到2007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2%,宽带入户率有明显提高。同时,要努力提高信息网络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数字农业网和各县(市、区)农村110呼叫中心,不断强化农村信息服务。
4.构筑城乡生态网。这次调研一个深切的感受是,农村特别是山区的生态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以前的“穷山恶水”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绿水”。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关键是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积极构建自然生态体系。从2002年以来,我市扎实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千里绿色林带工程,形成了200万亩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4.85万亩,新建绿色通道810公里,建立了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小区)21个和国家级森林公园8个。我们要争取到2010年,全市25度以上的坡地全部植树造林,60%以上的平原村庄绿化达标,新增绿色长廊1200公里。二是加强污水防治工作。农村污水处理是农村环境建设的一大难题,现在农村污水基本没有实行集中处理。我们要探索建立农村污水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区域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收集管网,推广生态型无害化处理公厕。要加大对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污染源的治理,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专项整治,加快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严格实行污染总量排放控制。三是加快燃气建设。生态状况之所以能有较大改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民群众普遍用上了煤气。现在全市煤气供应普及率已达90%以上,许多深山坳里的农户也用上了瓶装煤气。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服务不够健全。因此,要加快构筑瓶装煤气供应管理网络,保证城乡居民用气安全。同时,加快实施总投资6.4亿元的天然气利用工程,争取到2008年供气规模达到5亿立方米/年,逐步使天然气取代空混气。
5.构筑城乡现代超市网。构筑城乡现代超市网是提升农村消费水平、保障农民消费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的若干意见》,以“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为载体,着力建设现代流通网、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和商品准入制度等“三网一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消费安全。目前,我市已有75%的乡镇建立了连锁超市,23.7%的行政村建立了放心店。从走访的超市情况看,业主和群众普遍反映较好,营业额少则增长40%~50%,多则增长1倍以上,群众放心、业主高兴。今后我们要继续以“百镇连锁超市、千村放心店”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农村超市网建设,争取到今年底,全市所有乡镇都建立起连锁超市,60%的行政村建立起放心店;到明年底,所有符合条件的行政村都建立起放心店。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学校、社区的商店推行连锁配送,构建全社会放心的消费体系。
6.构筑城乡健康保障网。让农民群众与城市居民一样拥有良好的健康保障,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构筑城乡健康保障网,关键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确保农民群众有水喝、喝干净水。现在,绍兴农村基本形成了水库水、自来水和自取水三种类型相结合的供水网络,全市自来水普及率已达80%,其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67.1%。但是仍有部分农村地区存在饮用水水质差、供水保障率低等问题,全市尚有72万人口饮水达不到标准,14万人口存在饮用水困难。我们要以“百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为载体,到2007年,基本解决近100万人的饮水问题。二是确保农民群众在清洁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整治难是当前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在农村一些地方,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缺乏,村庄周边、道路两边、河道沿岸垃圾成堆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力抓好以垃圾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机制,实行垃圾区域集中处理,有序推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像绍兴县稽东镇投资128多万元进行垃圾集中焚烧,虽然投资大,但这是一个方向,值得提倡。三是确保农民群众少生病、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近年来,我市着力
构筑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96个、站501个,农民群众反响很好。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县)中心医院为龙头、镇街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卫生室(站)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控制和降低群众看病费用,争取到2007年,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争取使居民在10至15分钟内能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
7.构筑城乡社会保障网。社会保障对接是城乡一体化的前提和后盾。构筑社会保障网,要立足系统化,着眼整体性,不断健全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社会帮困五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一是统筹城乡社会就业。这几年,我们共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75个。去年以来,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5.7万人次,70%以上的受训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实现了转移就业。今后,将每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转移农民6万人,到2007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事一、三产业的比例要达到80%以上。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险。近年来,我们在全面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计划生育五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同时,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已达31.55万人。要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建立起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争取人人享受社会保险。三是统筹城乡社会救助。这几年,我市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集中供养率达到了97.5%;全面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大病医疗补助制度,合作医疗参保率已达84.4%。四是统筹城乡社会优抚。义务兵家属优抚全面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农村退伍兵基本实现了安置补偿金制度。五是统筹城乡社会帮困。广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建立了长效帮困机制,使城乡困难群众难有所帮、困有所助、病有所医。
8.构筑城乡文化教育网。提高人口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构筑城乡文化教育网,重点要抓实三项工作:一是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在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已不在普及程度,而在于质量的优异。要大力实施《绍兴市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积极开展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要按照“高中向城区集聚、初中一镇一所、小学兼顾方便适当兼并”的原则,调整优化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到2010年,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建立健全长效助学机制,拓宽教育券发放范围,落实农村中小学爱心营养餐工程,确保广大农村孩子都能“念上书、念好书”;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把优秀教师向农村配置,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二是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建设。以“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为抓手,建立健全以成人职业教育中心为主体、乡镇和部门配合的农民培训体系,按照“企业出订单、培训机构出菜单、政府来买单”的办法,确保每年培训农民10万人。三是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争取到2007年,基本消除以县文化馆、镇文化站、村文化室为主体的文化设施空白点,镇文化站舍面积要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共体育用地达到1平方米以上,社区(村)综合性公共活动中心面积150平方米以上。四是着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百场演出进广场、千场戏曲进社区、万场电影进农村”活动,广泛开展创建科技特色村、文化特色村、体育特色村活动,打响“鲁迅文化艺术节”品牌,调整优化电影放映网结构,实现全市农村一月放映一部电影,不断繁荣广场、社区、村落、企业和校园文化。
一、指导思想
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进城落户城乡一体化、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建设一批特色明显、产业明晰、功能完善、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小城镇,推动全县城镇化建设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拉大框架、完善功能的原则。通过修建路、桥等基础设施拉大小城镇的主骨架,通过建设垃圾填埋场和供水、排水系统完善小城镇功能。
(二)坚持“三个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要把小城镇建设与城乡一体化相结合,小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相结合,小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考虑,整体推进。把小城镇作为移民搬迁的重要迁入地,在小城镇周边建设一批新农村集群。
(三)坚持项目资金集中、整合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使用,形成合力”的原则,对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包括省、市、县三级安排的专项资金,垃圾、污水处理方面的补助资金等),地质灾害防治、河堤修复、安全饮水、校园建设、以工代赈修路修桥、市场和车站建设等由部门管理的项目资金,扶贫、工赈、地质灾害避让、生态和工程(矿区、库区)移民搬迁等资金进行集中整合,让有限财力发挥最大效益,以形成合力。
(四)坚持高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适度超前,一步到位。规划实施按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年度安排实施。
三、小城镇定位
1、把巡检、洛源、保安、高耀四镇打造成旅游名镇;
2、把石门、寺耳(陈耳)、卫东三镇打造成工业强镇;
3、把灵口、三要、石坡三镇打造成边贸重镇;
4、把永丰、景村、四皓、谢湾、柏峪寺、麻坪、城关等七镇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镇;
5、把古城、寺坡等两镇打造成现代农业示范镇。
四、今年工作重点
(一)石门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在石门河新建一座大桥。具体由县交通局负责设计;由县发改局负责争取项目,落实资金,组织招标实施,年底前动工。二是石门街(洛华路)北段再新修加宽一段河堤。三是在河西移民新村新建一条街道。四是改造一段老街。
(二)永丰镇。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沿南北方向再延伸两段新街。二是抓好集中移民点工作,建设一所标准化幼儿园。三是建设垃圾填埋场。四是抓好部分路段改造(包括给排水工程)。
(三)巡检镇。一是由交通局负责抓好禹坪河上两座大桥建设。二是抓好移民集中点建设。三是继续抓好老君山旅游开发建设。
(四)洛源镇。一是新修一座大桥,对老桥进行改造,具体由发改局落实。二是对桥东公路两侧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拟建一小广场。三是及早安排河堤商户拆迁,启动文化站建设。
(五)保安镇。一是结合灾后重建,6月底完成保安街桥建设。二是以保安街为中心,在其南北沿东西方向各规划一条新街。三是加强蒿坪河保安街段堤路两侧规划管理,严格控制新建房屋。
(六)灵口镇。重点抓好洛河陈草峪段河堤生物措施治理工程,策划雕塑洛神像,开发河洛文化。
(七)柏峪寺镇。一是抓好镇政府迁建选址工作。二是抓好茶房村移民搬迁工作。由县水务局负责解决供水问题,教体局负责抓好陶岭小学迁建,民政局负责做好茶房村村改居,交通局负责陶岭至茶房一组洛河桥的设计,国土局负责落实部分建桥资金,扶贫局负责移民搬迁。三是抓好2000亩烟田示范区建设,由县烟草局负责。四是抓紧实施野里——茶房通村公路建设,具体由县交通局负责设计和可研,县发改局负责争取以工代赈项目资金,由柏峪寺镇负责组织实施。
(八)景村镇。主要是完善城镇功能,加强规范化管理。
(九)谢湾镇。重点抓好抚龙湖景区周边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十)四皓镇。重点抓好307省道改线和移民安置点建设工作。
(十一)城关镇。重点抓好门户工程建设。
城镇垃圾填埋场由县住建局牵头规划,镇政府实施,小城镇建设资金补助;城镇供水、河堤由水务局落实,堤路由小城镇专项资金适当补助;学校、医院、公租房、机关建设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资金安排
项目资金三年计划安排1个亿,分为三大块,一是部门分管的项目资金,二是小城镇等专项资金,三是工程移民资金。
(一)部门项目资金。三年计划4000万元,其中由县发改局落实1100万元(其中路桥建设资金600万元,移民资金500万元),县水务局落实800万元(其中河堤建设资金500万元,安全饮水项目投资至少300万元),县扶贫局落实600万元(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项目),交通局、国土局、住建局(公租房)、文广局、教体局各类项目资金整合筹措1500万元。
(二)专项资金。三年计划4000万元,其中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1600万元(石门镇1000万元,永丰镇300万元,再争取300万元),县本级1500万元,新农村建设、机关建设和其他专项资金900万元。
(三)工程移民资金。计划2000万元,主要安排黄龙矿区和张坪水库移民搬迁。
六、主要措施
(一)实行县级领导包抓。邀请县人大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每人包抓一个重点镇,从城镇总体规划、项目安排、资金使用、组织实施等环节实施全程包抓。具体分工:县人大副主任李松山包抓永丰镇(卫东镇);县人大副主任刘洛民包抓保安、洛源镇;县人大副主任王顺生包抓柏峪寺镇(景村镇);县人大副主任柳云东包抓灵口镇(三要镇、高耀镇);县政协副主席王淑霞包抓寺耳镇(陈耳、古城、寺坡);县政协副主席赵康战包抓巡检镇(石坡镇);县政协副主席冀保民包抓石门镇(麻坪镇);县政协督导员陈高平包抓谢湾镇、四皓镇、城关镇。
(二)实行县直部门包扶。每个镇确定一个县直部门联系包扶。具体分工:县发改局联系包扶永丰镇(卫东镇);县民政局、县旅游局联系包扶保安镇、洛源镇;县国土局联系包扶柏峪寺镇(景村镇);县财政局联系包扶灵口镇(三要镇、高耀镇);县交通局联系包扶寺耳镇(陈耳、古城、寺坡);县扶贫局联系包扶巡检镇(石坡镇);县住建局联系包扶石门镇(麻坪镇);县水务局联系包扶谢湾镇、四皓镇、城关镇。
a)基本情况。璧山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属长江上游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面积为914.56km2。截止2013年末,全区总人口6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91万人,占56%;下辖15个街镇,185个村(居)民委员会。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9亿元,同比增长16.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273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618元。全区境内主要有璧南河、梅江河、璧北河3条河流,年均降雨量1064.7mm,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为3.48亿m3,人均水资源量546.4m3,约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4。境内地下水埋藏深,开采难度大。截止2014年底,全区已建水利工程年蓄引提水总量为1.07亿m3,占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0.74%。
b)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情况。2004年以前,采取拦蓄地面径流、新建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等方式,安排投资1886万元,解决了2.88万人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人均投资655元。“十一五”期间,由于大部分镇级水厂尚未完成改造,优先纳入规划实施的是自然条件差、饮水较困难的部分,通过新建集中供水工程的方式,安排投资6737万元,解决了16.41万人和0.71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人均投资411元。“十二五”以来,为了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小而散的问题,璧山区采取“跨村、跨镇、城乡一体化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街镇水厂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延伸供水管网,逐步实现城乡饮水一体化,同时对无法通过管网延伸的区域,单村或联村建设集中供水站,规划安排投资1.14亿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1.58万人,人均投资530元,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截止2014年底,已安排投资11642万元,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20.54万人,占“十二五”规划解决人口的95%,剩余7400人计划于2015年实施完成。
2璧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2.1主要做法
第一,超前编制年度实施方案,缩短项目审批周期。区水务局根据规划任务,超前做好水源水质论证,提前半年编制下一年度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年度实施方案,统筹谋划下一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周期一般需3个月,比重庆市和其他省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平均前期工作周期缩短了2~3个月。第二,及时下达资金计划,健全群众筹资机制。区水务局加强与市水利局、区发改和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中央投资计划下达到具体项目一般只需1个半月左右。同时,为了保证工程建得起、管得好、群众能负担,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的75%由中央补助、19%由市区级财政配套,剩余6%由受益群众自筹。第三,落实项目实施责任主体,完善项目验收机制。项目实施由璧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面工作,以项目村的村委会或街镇水管站为项目法人,由所在街镇主导实施,区水务局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进度督促。项目建设完成后,由项目所在街镇组织初验,试运行半年工程运行正常后,由璧山区水务局组织区有关部门联合进行验收。验收过程中建立销号建卡花名册,并进行逐户走访确认,听取群众意见。第四,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多元化管理。对分散式供水工程,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跨村联建的工程由街镇水管站管理,单村工程由村集体管理或用水户协会管理。对集中式供水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目前,全区17个集中供水工程中,由区级水利部门直接管理的有6个,乡镇街道政府管理的有4个,股份制管理的有1个,私有制管理、市级部门管理和村级管理的各有2个。第五,落实水价电价优惠政策,建立财政维修基金。一是水价方面,街镇水厂均由物价部门核定水价,由水厂管网延伸的工程实行同网同价,原则上按总表计量趸售,用水户不缴纳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集中供水站则由村委会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确定水价。目前,一般用户水价为2~3元/t,少数工程用户水价达到5~6元/t,群众表示能承受。二是电价方面,从2011年7月起,璧山的集中式供水站、管网延伸二级加压站,甚至包括承担有管网延伸任务的街镇水厂,用电价格由0.78元/kW•h调整为0.52元/kW•h。三是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璧山区于2009年开始,由区财政每年预算拨款50万元和各农村供水工程提取的大修费用(按水费收入的5%提取)组成维修基金,用于工程主体损坏、主管道爆管等应急事故的维修。第六,强化水质检测,加强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由区卫生疾控中心和水文水质监测站共同完成,其中水文水质监测站每月进行水质常规9项抽检,每半年34项全分析抽检;区卫生疾控中心对各个供水工程每年进行两次抽检。区水厂的抽检合格率能达到99%以上,街镇水厂的抽检合格率能达到90%左右,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为80%左右。同时,由区环保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由区农业局负责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第七,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建设管理。璧山区印发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从规划到建设到建后管理的程序和管理办法,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上的分工和职责;制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管护资金的来源,规范了基金的使用范围、管理方式和监管责任。
2.2主要经验
一是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民生实事全力推进。璧山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将农村饮水安全纳入到“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22件民生实事”之一,县、街镇、村社三级全面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区各有关部门在项目规划设计、前期立项、投资计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卫生部门提前介入水源点论证,环保部门强化水源地保护,发改、财政部门加大市区级投入力度。通过8个行政村13户随机调查,群众对供水水量和水质普遍表示满意。二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在“十一五”规划的基础上,璧山区不断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思路,根据全区地表水源、人口分布、地形条件等因素,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水厂的富余供水能力,将原来的新建集中式供水为主调整为管网延伸方式为主,尽可能提高水厂规模化供水能力,有效发挥管网延伸模式投资相对较低的优势,解决工程小而散的问题。三是通过创新建管方式强化工程建设监督制约。首先,转变角色。过去璧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由区水务局负责建设与管理,不利于调动乡镇政府的积极性,对群众的需求考虑较少。通过几年的实践,该区不断创新建管方式,区水务局由运动员、裁判员双重身份转变为主要履行裁判员职责。目前,项目实施以项目村的村委会或镇街水管站为项目法人,由所在街镇主导实施,区水务局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进度督促,工程建成后由用水户协会负责运行管理为主。其次,当好裁判员。项目建设过程中区水务局监督项目法人严格执行四制要求,对管材和设备采购执行准入制度,公开招投标确定供应商,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县级报账制。第三,实行三公示制度。即开工公示,开工信息由区水务局统一在媒体上公示;现场公示,凡投资50万元以上的在建工程均制作现场公示牌;村级公示,项目招投标、开工建设等内容均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竣工公示,将项目实施的范围、解决户数、建设内容、投资金额、资金来源等信息进行公示。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a)仍存在一定数量的饮水不安全人口。根据璧山区提供的资料及现场调研发现,由于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政策性因素,以及个别行政村处于偏远山区,居住分散。目前,初步估计规划外仍有5万多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同时,部分工程如现场走访的大兴自来水厂、阳岫水厂等,工程主体多为早期建设,后期进行改扩建,设备已发生老化的现象,部分管网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投资不足,采用了PVC材料,爆管等现象时有发生,管网漏损大,这些原因使得部分已解决的饮水安全的人口出现了“反弹”。
b)基层管理和技术力量不足。随着大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成,急需管理人员来保障日常供水、设施维护,但调研时发现,除规模化水厂及部分管网延伸直接覆盖的工程以外,由于大多饮水安全工程地处偏远乡村,条件差、待遇低,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吸引力。由村委会或用水户协会确定的维护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能适应日常工程维护和饮水安全管理的要求。
c)用户实际用水量与设计供水能力存在一定差距。一些用水户装有人饮安全自来水龙头和自打机井两套供水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许多用水户优先使用机井水,自来水主要用于饮用,自来水用水量每月1t左右。同时,村镇的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忙和大型节日时才返回,普遍实际用水量不足设计供水能力的50%,如实地查看的大兴水厂,设计供水规模为3000m3/d,但实际日用水量仅为700m3。d)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大。虽然璧山区已建立维修养护基金,并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但从调研了解到,已建成的1/3供水工程水费收入只能弥补运行成本,无法足额提取工程折旧和大修费,大修和更新改造的能力依然不足,无法保证工程长期发挥供水效益。如大路水厂职工反映,供水成本在4.2元/m3左右,供水水价为2.8元/m3,扣除人员工资和相关管理费用,水厂基本处在亏本运行的状态,无法提取工程折旧和大修费;千层岩水厂的管网延伸工程,由于向农村供水的管道高差近180m,需进行三级提水才能保证部分村民供水,供水成本较高,尽管水价达到5元/m3,但仍难以平衡。
4有关建议
通过调研来看,璧山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力度大,措施得力,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进展比较快,能够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下步工作提出建议如下。
a)进一步完善政策,运行管理好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需要完善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建议:一是目前璧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成本一般在2元/t左右,最高达4.5元/t,一些水厂出现亏损运营状况,区政府需要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根据供水工程实际,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养护、管理的补贴;二是按照节约用水、保本微利的原则,指导各水站根据供水成本加强核算,合理调整水价,公开透明,确保群众对水价的知情权;三是研究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用电(现状0.52元/kW•h)统一执行农业排灌用电价格(大约0.28元/kW•h)的政策,以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b)加强水质在线监测,进一步提高水质检测能力。“十三五”期间,需集中力量对不能满足供水需求的供水工程进行提升改造,确保水质真正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同时,以区水文水质监测站为基础,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在硬件、软件方面加大投入和提高建设标准,强化水质监测,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饮水水质监测日常管理运行机制,利用现有水厂在线监测基础,建立水质在线监测网络平台,提升水质在线监测能力,确保农村饮水水质安全。
*市辖一区两市八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40万人。*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省的1/4,是全国的1/7,属水资源严重贫乏地区。历史上老百姓尝尽了缺水、喝高氟水、苦咸水的苦头。水始终是*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步的重大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水利厅等省上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理清治水思路,强化水利发展措施,把解决城乡群众饮水困难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坚持“城乡统筹、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批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坚持标准、稳定解决、注重效益、建管并举”的工作原则。经过各级各部分的紧密配合和广大群众的广泛参与,通过“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的实施,建成供水工程355处,日增加供水能力3万吨,解决了全市142个乡镇、1056个行政村、65.6万农村人口的氟病区改水和饮水困难题目,48.2万人用上了自来水,占新增受益总人数的80%。全市农村自来水覆盖人口累计达到200万人。*城区和八个县城日增加供水能力6.1万吨,缺水状况明显缓解。城乡供水项目的实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步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缓解了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矛盾。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夯实任务。*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又是一个十分缺水的地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水作为制约*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来解决。市委书记刘新文、市长曹莉莉在对*调研之后,提出*发展要“打水牌”的思路,多次专题研究*的水源建设和供水建设题目,亲身向黄委、省水利厅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氟改水项目”启动后,为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主管市长任组长的专门领导机构,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建设重点、完工时限、质量要求、奖罚措施,并把解决农民群众吃水题目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作为考核县、市、区政府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列进考核113个市级农民增收帮扶工作队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年捉住不放、年年工作力度不减。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专门听取了项目建设汇报,对建设用地、资金治理等突出题目作了研究。20*年4月,市政府专门召开了全市城乡供水工作现场会,对全市城乡供水项目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向全市人民公然承诺,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人畜饮水困难,解决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水制约瓶颈。近年来,全市累计投进4.3亿元,用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其中中、盛市财政投进资金两亿元,利用国内外贷款1.2亿元,群众自筹8000万元。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了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我们加强对供水项目的调研,对缺水地区、群众吃水困难,逐乡逐村开展了普查,并建档立卡,因地制宜制定了解决的规划。在水源有保证、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发展集中连片供水,力求供水到户;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北部山区和南部的秦岭北麓,打井建塘,蓄、引、提相结合解决水源题目;对老化失修、配套不全的饮水工程,利用原有设施,通过技术改造,完善配套供水设施;对渭北平原地区依托已成重点水源工程供水;对氟病区,在满足水质、水量要求的基础上,寻找优质水源,展设管网,远间隔调水解决。“十五”期间,我市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重点规划了渭北平原氟病区、南、北台塬缺水区等三区40个区域集中供水工程,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了*、*、*、*、*、*、*、*、*九县市区七个县城、145个乡镇1240个行政村172万人口。
三、城乡统筹,集中供水。我们一方面下大气力抓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一方面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强化统筹城乡供水发展的观念,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观念,改变传统水利中重农村供水、轻城镇供水的做法,在供水项目的立项、建设中,逐步向城镇倾斜。我市渭北平原区属高氟水、苦咸水区,内府滩、卤泊滩、盐池洼周边以及中部低洼易涝区水质更差,属于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地区。我市和水文、地质部分配合,在渭北台塬*—*段利用“380”优质水源,扩建、续建了*袁家坡、*育红、*申都等10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新建了*东庄、*页坡、*路井等26处区域性集中供水工程,彻底结束了110万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利用渭河傍河开采,开发地下水源,建成渭北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30多万人的吃水题目。依托水库水源,建设了*孟塬、*大池埝等供水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吃水题目。全市区域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140万,覆盖城镇人口30万。目前,正在建设的涧峪水库供水工程、潼关县城供水工程等将可为城市年供水1200万吨。城乡统筹供水,进步了投资效益,*了城乡关系,培植了水利产业,也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
四、完善制度,强化治理。一是加强建设治理。为了搞好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我们从健全制度进手,制定了《*市农村饮改水项目实施细则》等制度、办法,明确了部分职责、项目责任主体,规范了治理程序,全面推行了“四制”,建安工程实行了“合同制”,主要材料实行了“招投标制”,质量控制实行了“旁站监理制”,工程资金实行了“报账制”。保证了工程安全,对已完工程,盛市验收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70%以上。二是加强资金治理。制定了《人饮国债项目资金治理办法》和《项目报帐实施细则》。工程资金全面实行“报账制”,变资金治理事后检查为事前审查、事中监管。工程开工前,预拨30%,拨款时坚持“三有”,即有符合资质要求的设计文件、有审批权限的设计批复、有县(市、区)项目建设单位的资金申请;工程建设期间,按工程进度报帐拨款,主要把好工程进度真实性、合同规范性、票据正当性三个环节。审核时报帐资料必须达到“六有”,即有项目建设招投标文件、有材料中标企业和价格备案、有项目建设和材料采购合同、有项目建想法人和监理签字工程进度表、有材料购置清单、有正式发票。并经县计划、卫生、财政等部分审核后到市水务局报帐;验收结算阶段做好五个核查,核查验收资料是否完整洁全、核查预决算资金有无大的变化、核查设计和报帐材料是否一致、核查实物工程量完成情况、核查资金使用情况。通过“报帐制”的实施,达到了群众满足、政府放心,保证了资金安全,保证了干部安全。三是加强水价治理。对建成的较大供水工程,由县水务、物价部分共同核定水价,社会公示,群众监视。以村为单位的小型供水工程,按照政府指导水价,群众参与、*决策、协商自定水价。积极促进水价改革,实现以水养水。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小康社会的实现,饮水安全在维护生命健康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40年来,我区农村供水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易到规范的发展历程,农村饮水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让群众走上了小康之路。
一、自我发展阶段(1949——1979年)
这一时期的农村饮水主要靠农民自我解决,部分大型农村饮水项目,通过政府投资或补助、农民集资集劳来完成,农村饮水大多处于自发发展阶段,国家缺乏大的政策鼓励或支持,农村饮水质量完全依赖水源的质量,从整体来看,此时农村污染不严重,饮水质量基本满足饮水需求。1949年以前,茌平根本没有供水设施,解放后,各公社、大队先后以村为单元,建设了土井、砖砌井、水窖等,农村群众可谓取水靠肩担,井边排“长龙;上世纪70年代初,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提到饮用水,对过去情景、状况,由此而对生产生活、工作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可谓记忆犹新,历历在目。那时,茌平农村居民喝的都是井水,取水用的桶、扁担是每户家中必备的生活工具。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或黎明,或深夜不得不去村边的水井取水、担水、提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每天取水、担水、提水就成了生活的“必修”课。1960年春,茌平遭遇特大旱灾,1—4月降雨量仅20毫米,夏秋连旱,年降雨量仅395毫米,1972年春、夏连旱,伏天零星降雨50.9毫米,人畜遭遇饮水困难,水井边取水的人群排成“长龙”,有的群众只得下半夜或黎明捷足先行。人们生活饮用水,也都十分“惜水”,不敢大手大脚。有时为了取到水,井边排队的人多了,甲地到乙地,乙地到甲地的“地盘”边“等水”的情形也是司空见惯的,深夜,熟睡的居民被打水、挑水的声音惊醒也时有发生,为取水而争吵甚至“动手”的现象也非个别。那时,每一天中,人们最惦记的、最担心的就是家里水缸中的水还有多少。因为用水不方便,艰难,人们洗衣服,甚至洗菜都只好到水井取“自来水”了。于是,背着衣、被到井边、河沟、水塘去洗也是经常的事了。有的为了洗衣被要到数公里外池塘,每天清晨、黄昏、深夜人们最担心、最忙的就是水。
二、国家重视阶段(1979——1990年)
20世纪70-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和在小型农田水利补助经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等措施支持农村解决饮水困难。国务院于1984年批转了《关于加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问题的报告》以及《关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作的暂行规定》,逐步规范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20世纪90年代,解决农村饮水困难正式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80年代初期,除茌平县城区钻深井开采饮用水外,其他地区仍沿袭机井提水,部分地区开始发展手压井。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手压井在茌平县迅速发展,农村饮水基本上都是以手压井提取浅层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改革开放以后,1983年国家拨出专款改善贫水区和高氟区人畜饮水条件,水利部门先后为杜郎口、乐平、博平等4个饮水困难村及董庄、韩阁、丁莫3个高氟区,新打机饮水机井7眼,国家投资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万元,建设了简易的供水设施,解决了近0.5万人的饮水问题。1985年前后,为改善茌平居民的饮水条件,先后在乐平、韩集等乡镇试点建设了一批农村供水水厂,水厂的建成结束了茌平县农村没有水厂的历史,为解决居民生活饮水问题提供了新模式。1982年,茌平县遭遇春、夏、秋连旱,河流断流见底,地下水位下降,塘塘干枯,春季10cm土壤含水只有7%,人缺水,畜无饮,水荒蔓延。“吃水难,吃水难,十里挑来水一担,这样的日子啥时完”,一曲曲含泪的歌谣,是当时缺水生活的真实写照。全县56多万人中有一半饮水发生困难,面对严重的旱灾,水利部门紧急启动实施引水解困,向水荒开战,引用黄水1.6亿立方米,在大灾之年,为稳定农村大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饮水解困阶段(1991——2004年)
此阶段重要标志是国家将农村饮水困难纳入国家规划,1991年国家制定了《全国农村人畜饮水、乡镇供水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1994年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纳入了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内容,2005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国家通过财政资金和以工代赈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茌平已有的农村供水设施趋于简陋,没有消毒设施,加之管道锈蚀老化,水质得不到有效保证。有的只是把地下水提取上来,只经过蓄水池的简单沉淀,甚至有的连蓄水池都没有,而是直接供给用户,水中泥砂等含量较高。群众认识对水的认识,只是认为“喝水就是解喝。”那些历史上在册的饮水困难村,建一机井安上自来水以后,群众就十分高兴得说“我们喝上了自来水,人畜饮水再也不用车拉肩挑了”,感觉十分满足;随着茌平县工业企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给地表水带来了污染,对农村来说,每户建一眼30米左右自备水源井取水并不安全,生活污水、人畜粪便,加上农田有机化肥的耕施,农药的喷洒,经雨水冲积,多数会慢慢渗入土壤,浅层水遭到污染,群众喝的水虽不咸但不安全,多数群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认识到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迫切要求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四、村村通自来水阶段(2005年——2006年)
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目标,坚持“集中供水的规模宜大不宜小,供水对象宜宽不宜窄,供水量宜多不宜少”的原则,突破乡镇区域限制,对所有小规模或单村供水工程实行了有效整合,确定了“一站供水、多村受益、专业管理、优质服务”的新模式。全县规划出35个供水区,每个区建一个供水站,覆盖几十个村庄,供水中心已由2005年的93处调整为35处,为民营供水投资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2005年以来,茌平水务局多方筹集资金,克服重重困难,累计铺设水网管道8000多万米,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立方米,使茌平群众彻底扔掉了储水用的盆盆罐罐。截止2006年,全县累计完成投资6000万元,建成供水工程38处,惠及756个村、45.56万人,普及率达到92%,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为保证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水利部门坚持走“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路子,大胆创新村村通自来水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调动了民间资本参与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政府抓主导,民营唱主角的良好局面。同时按照“集中供水规模宜大不宜小,供水对象宜宽不宜窄,供水量宜多不宜少”的原则,突破乡镇区域限制,对小规模或单村供水工程实行有效整合,规范高标准供水中心6处,确保了供水工程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强村村通自来水的管理,茌平县实行:政府搭台,民营资本唱戏”的模式,全县共吸纳社会资金1800万元,大大缓解了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减免民营供水企业各项费用320万元,既兑现了对投资者的优惠政策,又进一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五、饮水安全启动阶段(2006-2008年)
此阶段主要特征是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由“解困”向“饮水安全”方向转变,即由解决“水量”向水量与水质并进的安全转变。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对促进农村饮水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大幅减少,根据“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规划解决 2.98 亿农村人口(含国有农林场)饮水安全问题和 11.4 万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全国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提高到 80%左右,供水质量和工程管理水平显著。
2008年,茌平全面启动农村自来水质量提升工程,投资260万元,新建了6处高标准供水中心,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在水源地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水源水质,对每一处水源地工程,技术人员都进行认真的调查,全部用电测找水的办法,多处设点,反复比较,直至找到最好的水为止;水源井打成后,再取水化验。对于实在找不到理想水源的,采取了远距离引水的方法,如振兴办事处,辖区内的水质普遍苦咸,因此,该处工程的水源全部引用城区优质岩溶水,走开了城乡一体化供水的路子,乐平镇也是这样,通过引水,让群众喝上了达标水、优质水、安全水。在这期间,富有代表性的是茌平乐平供水中心,该中心始建于2006年,占地6.5亩,是一家民营供水企业,中心以“为茌平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为己任,大力抓好水源地建设,努力拓展供水管网,积极深化承诺服务,依法严格供水管理,供水各项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步。在经营模式上,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供水服务乐平、振兴、信发、杜郎口、胡屯、温陈、6个乡镇(街道),服务城乡人口16万人,基本形成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新格局。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成立了专业维修养护队伍和供水管理队伍,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用规模效益来保证工程可持续利用。
乐平供水中心的成立,打破了行政区划,通过集中供水,专业服务,自负盈亏等新模式,在茌平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供水事业的良性运转,该中心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水质优,供优质水才能彻底解决饮水安全,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近几年摸索探讨,农村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群众对饮水安全的追求,成为中心不断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借助茌东引水管道在乐平经过的区位优势,引用东阿岩溶泉水取得成功,东阿岩溶水含多种矿物质,是远近闻名的天然纯净水和健康水,引水成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规模大,在做总体规划时,征得市、县领导同意,打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扩大服务范围,采取集中供水,工程建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从设计到施工一步到位。三是体制新。目前的乡镇供水工程多以属公益性事业管理为主,依靠上级扶持资金建设完工后,安排几个人管理,往往会造成只建不管或都管都不管的局面。一旦管理不善,就连起码的办公经费也挤不出来,工程损坏了更是拿不出资金来及时维修。管理经费一旦不足,管护人员就失去信心,使工程效益不能得到长期发挥。供水工程是一项投资较大的工程,除去上级应给予的相应的扶持外,还需大量的投资,乡镇财政资金薄弱,所以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是困扰工程进展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积极推动市场化运作,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在这方面该中心抓住了机遇,在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从属公益性管理的供水事业中解脱出来,积极发动企业职工入股,办成了私营股份制供水企业,即解决了工程建设的投资问题,又增加了职工对工程管理的责任感,使工程效益得到长期发挥。
六、饮水安全提升阶段(2008——2019年)
2008年,国家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茌平县抓住这一时机,集中建设乐平、杜郎口、振兴、胡屯等高标准水处理中心,安装了除铁、锰、氟化物设备,对全县的自来水管网进行了联网建设,同时借助1999年“引东济聊”工程的有利时机,将誉为“天然饮用矿泉水”的东阿泉引入到了茌平县境内,目前,徒骇河以东的信发、振兴、乐平、杜郎口、胡屯、温陈等乡镇(街道)通上了东阿水,质量达标,水质较好;徒骇河以西的乡镇水源是自备井且浅井数量巨多,不仅水量不足、保证率低,而且缺乏必要的水处理设施,大部分水含铁、氟化物、硫酸盐超标。为了切实搞好全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彻底解决茌平县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县水利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农村供水工程必须走“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路子,从实际出发,打破行政区划界线,一县一网,因地制宜,高标准、高起步地做大做强供水工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用规模和效益来保证工程的可持续利用,实现饮水安全的目标。
2009年—2012年,上级共下达茌平县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1500余万元,县水务局新建了乐平、杜口、振兴、胡屯等高标准供水中心,供水保障率得到显著提高,群众饮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健康幸福指数得到切实提升,东阿水是优质的岩溶水,深层地下水是处于天然状态的优质地下水源,水质好,不受污染,经过简单处理后,可以直接作为饮用水源。信源水库水源经常规处理即可达到饮用水标准。为此,按照“能大不小,能合不分,合理布局”的原则,结合茌平实际,确定了“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水源利用规划,充分利用东阿水和信源水库水源向茌平县西部供应优质水,选取西部水源较好的乡镇,新打深井,安装水处理设施,将所有饮水不安全村全部涵盖其中,彻底解决全县饮水不安全问题。
茌平连年将饮水安全工程列入全县“十大惠农”工程,将其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部分锰、铁等超标水源,配套除铁、锰设备,确保了广大群众用上安全水、卫生水,彻底改善农村人口饮水条件,提高农村人口饮水质量;在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上,坚持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大胆创新饮水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调动了民间资本参与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政府抓协调、民营唱主角的良好局面,确保了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供水水质,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饮水安全,2010年,茌平县水务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投资1306万元,在冯屯、胡屯、杜口、韩屯等乡镇规范了4处供水中心,铺设自来水管道350千米,完成土石方12.48万立方米,工程运行后,解决了6.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让受益群众喝上了安全水、放心水。
在各供水中心完善的供水管网、较高的自来水普及率和入户率基础上,茌平水务局抓住机遇,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贯通连接主管网,2013年投资567万元,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联网建设,铺设至温陈街道的主管网8.5公里。2014年投资1479万元,铺设主管道使胡屯镇、韩屯镇用上了优质东阿水,按照“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思路,做大做强供水工程,提高服务水平,让更多群众喝上优质水。
2015年上级下达茌平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项目、规划外村庄饮水安全工程。2015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2.7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1361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从信源水厂连接PE管道11.8公里,建设1座1000m3清水池,对乐平、振兴、菜屯3个乡镇部分村进行管网延伸。2015年水质检测中心项目建设43项指标的水质检测中心一处。2015年规划外饮水安全项目解决12个村庄0.5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投资164万元。
关键词:区域性供水;供水模式
1、问题的提出
在八十年代初,在城市供水水源的调研基础上,于1982年2月四川省给水排水情报网年会期间,第一次提出重力流供水的方案,在研究重力流供水的范围过程中我们引伸出区域性供水的思路,并进一步讨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模式的区别、联系及其实用价值。
2、区域性供水的模式
区域性供水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不仅为中心城市供水,还同时向作为城市、场镇及广大农村集居点供水,按照水源水系、地理环境特征或一定的行政区划确定供水区域,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平方公里,大至数千平方公里。它把一个区域内的若干个净水厂及其配套企业联合为一体,统一开发、分配水资源,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的新型网络供水系统。我们认为,区域性供水的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1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
2.l.l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例如,台湾有两个水公司,一个台北市自来水公司,另一个是台湾自来水公司,后者就是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另悉,山东省济宁市已将该市下属各县镇自来水公司统一联合成立济宁市供水集团总公司。
2.l.2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系统是一个跨行政管理辖区概念的系统,跨地区的供水企业可以浓缩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整个区域经济服务,从而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与效能的发挥。
2.1.3区域性供水管理型的企业,可以不受一城一镇的限制,较合理地综合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借助集团化的优势,可以开拓为此服务的诸多工业项目,特别是水工业项目,组织社会化生产,确保原材料、消耗材料的合理调配,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整个企业的运转可以更为有效,求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2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
2.2.1区域性集中供水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水费的收取办法又因输配水距离及高差而有所差异,这种多水源、多水厂并网的区域集中供水系统,比原先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这样的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在日本于1986年已有166个,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亦很多,譬如华盛顿北方水厂的供水范围已达2849km2,供水区域内的地面高差达274m,由两个水厂(一个取湖水、一个取河水)并网供水。
2.2.2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是一个多水源合并管网的管理系统,多水源统一的供水环状管网系统的建立,极大提高了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强化调度功能,协调供需关系,使系统处于合理、经济的运行状态。
2.3两种区域性供水模式的密切联系
2.3.1我们在探讨区域性供水的同时,提出了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模式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二者同属区域性供水范畴。我们认为作这样的区分是有特别意义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形式,区域性供水管理系统也可能过渡为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在一定时间、空间或经济发展程度条件下,即使不能进行区域性集中供水,仅仅通过采用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对其管辖范围内的供水部门和相关企业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高水质和供水普及率(水量),提高供水整体服务水平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2在可能实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地方,首先实行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是必要的,可以避免各自为政和各种短期行为,造成长期分散重复小规模建设投资,从而对一定区域统一分配水资源、提高供水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发挥区域性供水企业的规模效益起着促进作用。
3、区域性供水研究的意义
3.1社会发展的趋向
数千年来的文明历史表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使了城镇的形成与发展,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大型工业、集团化经济的崛起,人们更加速了向城市迁移。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性经济带逐步形成,以当今经济发达的国家为例,日本有1/3人口集中在东京的周围地区。就是象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数量增长很快,城市的规模在扩大,以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带正在形成,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向。
3.2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自古至今,凡是有人群起居的地方必然有水源,凡是现代化的城市必然有相应的集中供水事业。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作为一种无法替代的资源是有限的,就全世界而言,已有不少专家预测下世纪的主要危机是水危机。而我国的水资源相对而言是不丰富的,平均年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多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730m3/人,仅为世界人均值的l/4。总之,淡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淡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分配、区域性综合规划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3.3区域性供水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
3.3.l区域性供水系统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是较多的。但在国内尽管我们在1990年提出建立这样的系统,经四川省科技情报所查新表明还属首次。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性供水系统的出现与发展,必然成为普及城乡供水的趋向之一。
3.3.2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村设一个供水站,一个镇设一个水厂,一个县市设一个自来水公司,他们之间彼此独立、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国内是普遍的,他们在开创供水事业上曾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域性经济带的形成,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供水系统不进行管理上的深化改革,很难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服好务,很难为人们提供优质的饮用水。供水系统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是一个趋向。
4、区域性供水的可行性
4.l跨行政辖区的供水,这将打破目前供水企业隶属一个行政辖区管理的惯例,但供水企业通过股份制管理模式可以协调各行政辖区对供水的需求关系,还可缓解水利部门与城建部门对供水企业隶属关系上的争议。
4.2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伴随中心城市经济带的形成,区域内对供水的水质、水量以及供水连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供水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促使区域性供水管理模式的形成,促使中心城市的供水企业更好地为区域范围内的供水事业服务。
4.3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那种小而全、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冲击,为了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努力,有利于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
4.4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合理开采、统筹分配,有可能促使区域内供水部门、供水企业之间的联合。否则争水、抢水等问题必将导致社会化矛盾。
4.5近十多年来作为供水系统的建设投资,主要是向用水单位筹集的,政府部门只是政策上的照顾,因此跨行政区划的区域性供水企业亦可按此途径解决。
4.6在条件许可的实施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中,以谁受益、谁出资,谁出资、谁优先的原则,由点、连线到面的实施策略,并且以区域集中供水与局部分散供水相结合的模式规划,不作一刀切。
5、区域性供水量的预测方法
区域范围内的需水量主要分为中心城区的需水量、卫星城镇及县制镇和村镇的需水量,根据各自的供水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宜分别用不同方法作预测。预测期限可分为三个期间,即近期、中期、远期。中期的预测应是目前作区域性供水研究中供水量预测的重点。
5.1中心城区
对中心城区的供水量预测,针对其历史数据资料较为完整的特点,可收集近数十年的供水量、售水量、供水人口、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数据,采用微观定额法、供水量递增率法、时间序列趋势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多种预测方法,然后对预测结果作相应检验和综合分析,即得出中心城区各预测时期的需供水量。
5.2卫星城市和一般县镇
5.2.l对卫星城市的需水量预测,主要依据政府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卫星城市布局及人口规划,采用微观定额法预测和专家调查法为主,其用水定额与中心城区取值相近,并结合工商业分布确定其需水量。
5.2.2区域内现有的各区、县(市)独成体系的分散供水系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力就近解决当地城镇的供水而自然形成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积极作用。随着各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乡村呈现出一体化趋势,城市化水平普遍提高,新建和内迁了不少企业,其需水量不是简单按自然递增率递增,而是呈阶跃式剧增,市政供水基础设施能力明显不足。结合各县城目前供水现状特点和供水发展阶段,参照中心城区相应阶段和类似城镇用水量标准,考虑到供水发展规模和水量平衡,可选择多个方案分别计算,结果可能与接问卷统计的专家调查法相差较大。原因较明显,主要是围绕中心城区的周边县区城镇,随着农村集镇化、乡镇企业的广泛兴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趋势所至,其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这种按自然常规递增测算的结果已明显不能适应客观发展的要求,建议采用在广泛征集各县区资料的基础上得出的专家调查预测法结果,较为符合地区实际。
5.3农村集镇
这里所指的村镇供水量,是经调研后确认需由集中供水方式解决的部分村镇的需水量。可参照有关村镇供水的资料,结合农村经济改革,乡镇企业及村镇规模发展迅速的状况,城市市域内村镇的用水水平必然向城市水平逼近,仍可根据以定额法为主的计算结果确定其需水量。新晨
6、结论
6.l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是区域性经济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对供水企业深化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研究成果。
6.2本文提出了两种模式,对于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它有利于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它有利于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它有利于水工业相关项目的发展;而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较好的供水模式,它又是区域性供水的高级模式,它虽没有推广的普遍意义,但它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比如成都地区采用了重力流方式的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后在规划的2010年供水工程中可节水10950万m3/a,可节电达2亿kwh/a。
6.3区域性供水摸式是供水事业发展的趋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模式,决不应一刀切、一风吹,应因势利导,自愿联合。但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应有所导向。
参考文献
[1]何维华,试论成都地区区域性供水,成都建筑,1990年10月
[2]越性藩成都地区实施区域性供水势在必行,市政科技文摘(总第145期),1991年5月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居住用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4-0095-03
1.大成桥镇简介
大成桥镇为湖南省宁乡县下辖镇,位于宁乡县中部。现大成桥镇于1995年由原大成桥乡、成功塘乡和油麻田乡合并设立“大成桥乡”。2007年改为镇建制,下辖2社区7个行政村。
大成桥镇煤炭资源丰富,为宁乡县主要煤产地,90年代中期最高煤产量近百万吨,近几年由于过度开采,煤炭资源频临枯竭,甚至许多地方的房屋出现了开裂、塌陷等问题,形成“天坑”,过度开采导致的地质灾害成为近几年该镇发展较为严重的问题。
2010年7月,温总理视察后,对该镇地质灾害问题的处理做出了重要批示,紧随其后的镇区整治工作轰轰烈烈开展而未。在《镇规划标准》中,居住用地指各类居住建筑和附属设施及其间距和内部小路、场地、绿化等用地;不包括路面宽度等于和大于6m的道路用地。在《长沙市村镇建设规划指南》中规定,中心镇镇区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为28%-38%,一般镇镇区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为33%-43%。由此可见,居住用地所占比例在各类用地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故其用地选择也必将对镇区乃至整个镇域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具体问题下,大成桥镇对于镇区居住用地的选择,不仅是该镇的发展问题,也是关键的民生问题。
2.大成桥镇镇区居住用地现状问题分析
2.1布局无序,呈“粗放式”发展
通过实地的勘踏,大成桥镇区建设用地布局整体分散,呈“粗放式”发展。从该区的地形来讲,镇区用地坐落在低山丘陵的平坦地带上,镇区建设用地界线与非建设用地界线没有具体的约束,两者参差交错。在用地性质上,由内而外形成典型的“建筑用地—耕地一山地”的结构。尤其是近几年,村镇经济的迅猛发展,镇区规模也不断扩大,建设用地盲目向外扩张,对于周边耕地的侵占较为严重,导致严重的土地浪费。
从建设用地性质来讲,一般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用地等都选择了人流、物流较为集中的位置布置,集约程度相对较高;但居住建筑布局大多凌乱不堪,没有整齐的规划,建筑与建筑之间拉开很大的距离,集约化程度不高;建筑朝向也是“各取所好”,给人带来一种“脏、乱、差”的视觉感受。
2.2沿道路一字排开,“一层皮”模式
大成桥镇区有省道S209从中穿过,S209在宁乡段又称为宁黄公路,是宁乡县城与交通重镇黄材镇的必经之处,东至长沙,西至娄底,交通非常便利。受交通条件影响,镇区建设用地基本围绕S209进行选择,形成商住结合的街区店面形式。这类建筑以二层建筑居多,基本为砖混结构,多为上世纪90年代建筑,建筑质量一般。其中,底层临街一面作为个体户经营的商业门面,二层及以上作为居住使用。镇区居住建筑大多沿S209建设,一字排开,形成以S209道路为中心的“一层皮”用地结构。这种“条线型”结构虽然在用地选择上较为简易,施工方便,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对于交通的影响比较大,“一层皮”也将镇区的生活线拉得很长,发展后劲不足。
2.3多种功能混合,缺乏协调发展
功能混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从居住用地上的建筑使用功能的混合。以大成桥镇老街区的民居为例,虽然从规划上来讲,将他们划为居住用地,但实际上,镇区的许多居住建筑兼有多种使用功能。临街建筑基本为商业门面、餐饮或是娱乐场所等,位置稍偏的有许多被出租成仓库或小型旅社,但是其建筑最初建设的时候都是以考虑居住为主的,单体建筑内部和邻里之间都只考虑了居住功能的相关要求,后来变更为各种使用功能是因为市场利润的驱使。但事实上,这些建筑在变更其使用功能后许多都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严格的整改,比如仓库、小型旅社、娱乐场所的防火防灾、紧急避难通道等等这样一些设施,基本都不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这样为周边的居民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是居住用地与其他建设用地之间的组织混乱。以居住用地与商业用地、道路用地之间的组织为例,问题较为明显的是S209沿线一带。大成桥镇区的“一层皮”式的用地模式,居住用地、商业用地都围绕S209沿线建设。作为省级干道和过境干道,S209交通流量非常大。沿线两侧的商业建筑和居住建筑无疑又是镇区的主要活动中心,人流和物流都非常繁忙。过境干道直接穿越镇区内部,使得S209的交通压力在本区段骤然增大,尤其是逢年过节,该区段常发生交通事故,这与我们用地选择不当、组织缺乏规划也有一定的关系。
2.4建筑缺乏地方特色,配套设施不足
在原有老街区,镇区居住建筑多以90年代建筑为主。在建筑外观上显得较为杂乱,建筑的色彩、材质、装饰等等都是各取所好,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整体上给人凌乱无序的感觉,缺乏地方特色。
同时,配套设施也没有跟上发展步伐。中小学虽然在最近几年的整治过程中进行了扩建,但是,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依旧滞后。整个镇区除了镇政府前面有个大广场之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公共的活动空间,公共绿地更是几乎没有,这与不断向外扩建的居住用地形成鲜明对比,公共资源在个人利益当中一步步被压缩。这也是在我们规划当中应该予以重视的问题,我们不能够将“城市病”又复制到广大的村镇建设当中来。
2.5地质灾害影响严重
这是今年来大成桥镇最为严重的问题。大成桥镇是宁乡中部的主要产煤基地,90年代中期最高煤产量近百万吨。由于长期的煤矿开采导致相应地质层“被掏空”,近几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导致许多地区塌陷。以镇区为例,许多的民居,包括镇中心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都出现了开裂、沉陷、倒塌等问题,地面形成各种各样的“天坑”,当地居民寝食难安,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城乡一体化对于城乡发展的指导与要求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我国新时期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城乡一体化是新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来的国家发展战略,其主要内涵是通过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间的劳动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流动,以达到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共同繁荣的目的。它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规划由“城市”变为“城乡”,空间层面上由规划“重城轻乡”转变为“城乡并举”,村镇发展被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对于政策的解读,城乡一体化对于村镇发展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指导与要求:
3.1重视土地整理与农村新型社区布局
“乡”规划将作为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政策的引导和资金支持,实现土地整理。具体的是将小块的农田整理为大块农田,促使散居的农民进入新型农村社区或在集中居民点居住,这样可以达到几个目的:一是使农村人口的耕地面积增加,二是使农村的建设用地集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可以将农村建设用地节约的指标用于城市建设,获得的土地出让收益反哺给农民用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正因为城乡一体化对于村镇规划的重视与指引,这也为村镇居住用地选择提供了政策保障。我们对居住用地如何进行选择,将对村镇的土地整理以及农村新型社区的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规划效果。
3.2在规划中更加注重城乡对接与互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
所谓的“城乡一体”,实际上是通过城乡互补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双赢”局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基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城镇通过延伸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至农村集中居民点,为乡村居民提供教育、培训、医疗、娱乐等服务,提高乡村居民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便利性,而村镇作为小城镇发展的“后花园”,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和广阔的消费市场。要实现城乡发展的互补,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就成为了城乡交流中最为重要的“纽带”,在城乡联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村镇的建设用地选择,也必将从城乡融合的角度出发,将建设用地尽量的考虑选择在交通便利、通信方便的地段,使之能够更多的享受城市提供的教育、医疗、娱乐等服务,实现城乡间的良性互动。
3.3注重人的“城市化”,提升农村人口素质
现阶段的城镇化,大多都只是更多的关注城镇规模大小,即地域空间上的“乡”变“城”,但事实上,“城乡一体化”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人的“城市化”,最终应该“以人为本”,从根本上使农村人口能够像城市人口一样享受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过程中,要求我们始终将人的“城市化”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兴建各种技能培训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通过更多的方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扩大对村镇居民在医疗教育、技能培训、网络通讯等方面的覆盖面,从而提高村镇居民的人口素质,使村镇居民能够从根本上摆脱“农民”身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按照城乡一体化思想的指导,我们在进行村镇居住用地选择的过程中,也应该从围绕如何提升村民文化素质的角度出发,考虑村镇居民的居住、工作、学习、游憩、公共活动等生活空间的组织,使各个功能区之间能够联系方便,通过城市的带动作用和区域的规划协调,提高自身素质,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4.大成桥镇镇区居住用地选择探讨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具体问题下,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本文对于大成桥镇镇区居住用地选择主要从位置选择进行初步探讨,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4.1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区段。省道S209穿越大成桥镇区,联系宁乡东西方向,交通流量大,因此在居住用地选择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尽量选择靠近S209的地段。沩河支流王柏河依老镇区经过,可作为镇区水源点,故宜靠近该河进行新的居民点选址。近几年由于煤矿的开采,导致该区某些地区地层塌陷,地下水污染严重,水井干涸,居民生活用水都靠外来自来水厂提供,这给镇区居民带来了很大不便。因此在新的选址过程中要特别处理供水问题,选择在水源充足的地段,以利于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4.2顺应地形地貌,避免对山水等自然风貌的遮挡和建设性破坏。作为农村的特色山水风景要予以保护,尽量不占或少占优质农田,顺应地形,选择坡度平缓的地段选址,集中安置,节约开发成本。
4.3避让各类保护区,不得在保护区类进行居民点选址,以免对保护区的环境、绿化等造成影响。大成桥老镇区东边有一观音庙,是该镇重要的宗教文化场所,香火鼎盛。因此在居民选址过程中,应该对该区予以保护,在观音庙周围20m范围内禁止建设。
4.4避让地质灾害严重的地段,如滑坡、泥石流、沉陷等,保证居民生活安全。近几年的煤矿开采导致大成桥镇的地质沉陷较为严重,在新的选址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让灾害频发地段,经过严格的土地勘测之后,选择土质优良,地基稳固的地段。
4.5尊重现状,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受长期的生产生活影响,大成桥镇镇区居住用地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用地模式,形成自由式聚居形态,形成鲜明的“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农村人注重邻里关系,故都以“聚居”为主。同时,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居民在“聚居”的前提下喜爱“独门独户”的房屋选址,前坪后院,既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又保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私密性。我们在选址过程中,也应该尊重居民的生活意愿和文化背景,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
4.6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加强城乡联系。大成桥镇区距宁乡县城20km,距省会长沙60km。上距洛湛铁路横市站12km,下距长石铁路宁乡站29km,通过S209实现与宁乡县城交通联系。尤其是大成工业小区落成以来,园区先后引进了特步鞋厂、铝厂等数家企业并均已投产,使得大成桥镇经济发展迅速,与县城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因此在镇区的居住用地选择过程中,也应该从产业发展出发,宜选择靠近工业小区的地段,通过工业产业带动镇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不断发挥自我优势,吸引投资,实现与宁乡、长沙的对接,成为宁乡县城的“后花园”,最终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双赢局面。
4.7合理组织镇区内部各功能分区,注重居住用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城乡联系如果看作是实现镇区发展的外部拉力的话,镇区各功能的组织合理则可看为自身发展的内部动力,因此镇区自身的协调尤为重要。经调研,镇区现状情况居住与商业、交通之间的组织依然不尽合理,故我们更应该从现状进行梳理。比如,对于居住用地与交通间的矛盾,反对沿过境干道S209的“一层皮”式的开发,对居民点进行合理选址,实行“组团式”发展,既能保证居住用地的交通便利,也同时也能保证过境干道的交通舒畅。总之,在居住用地选择的过程中,要适当考虑周边用地的功能,从全局出发,综合协调,使镇区内部健康发展。
4.8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市化”。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应该是从最初的“物质环境的城市化”逐步落实到“人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盲目的将所有农村盖高楼、修马路,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解决人的“姓城姓农”问题。许多地方的村镇在新农村建设浪潮中,规模一个比一个大,环境一个比一个优美,但实际上,居民的文化素质问题并没得到真正的提高,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出现了“种地无地、就业无门”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尴尬情况。因此我们在镇区居住用地的选择过程中,也应该与教育科学、技能培训、网络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只是单纯的将居住用地只考虑“人的居住”,更应该考虑“人的发展”。
5.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镇区居住用地选择的正确与否对于村镇建设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规划过程中做好镇区居住用地的选择。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搜集和实地勘踏,为大成桥镇建设的长远发展做好用地选择工作,尽量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人为的安全隐患,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约土地,立足长远,全面、健康地推进大成桥镇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涂海峰,王鹏程,陈曦,“城乡统筹”和“两型社会”新农村规划设计探讨,规划设计,2010.
[2]张宏元,王倩,郑雄彬,“十二五”规划背景下城乡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应对,规划师论坛,2011.
[3]孟庆,马兵,规划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思考,规划管理,2008.
[4]李兵弟,城乡统筹规划:制度构建与政策思考,城市规划,2010.
[5]吕京庆,刘培培,1980年以来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综合述评,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0.
[6]杨榕,谢志强,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对策研究,中国发展,2011.
[7]孙贵艳,王传胜,肖磊,董冠鹏,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居住用地布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2011.
“新余已经站到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了。”新余市委书记汪德和掷地有声。
确实,与几年前相比,新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新余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4.27亿元,增速位居江西省第一,财政总收入达到30.03亿元,增速列全省第三,出口总量跃居全省前三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660元。新余已进入江西发展的第一梯队序列,初步确立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和赣西重要中心城市的形象和地位。
新余为何能脱颖而出成为中部崛起的范例呢?
“‘发展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是新余崛起的法宝。”新余人如是说。五优理念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新余的崛起,靠的是又快又好的发展,靠的是科学发展。
应势而起 “大手笔”发展新型工业
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在对新余调研时指出:要把新余建设成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和赣西重要中心城市。
确实,新余的工业化起步较早,是江西重要的工业城市。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新余的工业体系中传统工业占的比重较大。可以说,过去几十年新余的发展是靠传统工业主导的。
崛起中的新余,将目光锁定在了“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上。在汪德和的眼里,新余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成为人才的洼地、资金的洼地、技术的洼地,是新余成为江西最具活力、最有生机的创新的沃土。
抓好一批新型工业代表性项目的建设。以江西赛维为龙头兴建光伏城,促成更多下游企业落户新余,形成硅锭、硅片、电池及其他相关太阳能产品组成的产业集群。突出抓好新钢三期技改项目,全力扶持分宜电厂33万千瓦机组建设,抓好中信国安12万吨电解锌、江西飞宇141万套多媒体音响生产线、海螺水泥技改等项目建设。
积极引进一批重点新型工业项目。实行以新型工业项目为主的招商引资战略方针,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基础设施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和服务优势,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竞争中抢占先机。根据新余工业基础扎实的特点,盯准有产业对接的地区、有丰富人事资源的地区、有进行产业转移意向的地区进行突破,灵活采取独资、合资、租赁、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主攻工业项目,尤其是新型工业项目。
高起点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资产重组。盘活渝水良山工业基地已有的资产,使良山钢管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紧紧抓住江西二化、新余华源、远东纺织、信达长林、福润公司、天翔纺织等企业退城进区的有利时机,对企业进行改制重组,使其成为焕发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工业企业。
在新型工业的带动下,新余的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318户,同比增加162户,其中过亿元的41户,过5亿元的9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50亿元,工业三项主要指标的翻番周期由过去的3到5年,缩短为2年。
改善人居环境 打造赣西最美城市
“既要富庶的新余,又要宜居的新余”。如何打造江西最美的城市?这摆在新余决策层的面前。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新余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着力点放在大幅度提升综合经济实力上,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江西最美丽的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快构建“两环四纵五横”城市交通骨架。加快抱石大道、劳动路等主干道改造步伐,抓好城东新汽车站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切实抓好人民医院新院、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内涵品位。
改善人居环境,逐步确立赣西重要中心城市的良好形象。新建和改造一批景观带、休闲区和生态园,积极争创国家园林城市。重点抓好孔目江、袁河的整治,抬高水位,拓宽河面,形成“两江四岸”新景观。突出抓好抱石公园改造,将其建设成占地611亩,国内有名、全省一流的集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公园。着力抓好仰天岗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使其成为江西最美的城市森林公园。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发挥赣西重要中心城市的多种功能。统筹推进红色、生态、观光、会展等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将新余打造成赣西生态型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和浪漫之都。以仙女湖和仰天岗的保护开发为龙头,精心策划以湿地公园、体育中心和天工开物休闲博览城等为重点内容的城区景观链式游,打造全省一流的城区旅游精品线路。着力发展楼宇经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营销中心进入本地。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业,兴建一批专业特色街和专业批发大市场。积极拓展房地产业、餐饮娱乐业、金融保险、证券信托、电子商务、广告会展等新的产业增长点,全面繁荣城市经济。
做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瞄准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翻番目标,充分发挥新余的多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由人口小市向经济强市跨越。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大幅度提升二、三产业的比重。把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结合起来,以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形成,来推动赣西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以赣西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突破,为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发展,开辟更大空间,提供更好的条件。
“今年9月,我们这里将召开“世界旅游大使冠军总决赛”国际总决赛,到时您就可感受到新余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新余市民康大军一脸自豪。
注重民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余市分宜县农民罗美朋一谈起低保金就喜形于色:“每个月只要1到5号,我就能领到低保金,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像罗美朋这样城乡低保对象分宜县就有16115名。至2007年初,新余列入保障的农村低保对象12702户24341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4%。实现了应保尽保,其经验得到民政部的肯定,具有典型意义。
“在城市公交、供水、供气、城管、市政、环卫等方面有困难和问题可找城市建设公益服务热线,这给我们带来了实惠。”新余市民李三立说。
新余市城市建设公益服务热线12319(城建110)建立于2003年11月1日。热线开通3年多来,共受理来电5882次,来访453批次1834人次,来信116封,办结率达到98.87%,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达到97%以上。
“新余以人为本,大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这项举措也大得人心。”今年,新余市将完成13万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初步解决1600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新余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建立十大惠民体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市人民,让全市人民成为建设新型工业主导型城市和赣西重要中心城市的最大受益者。十大民生工程涉及就业、社会保障、济困救助、教育、医疗、文化、住房、交通、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老百姓密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十大惠民体系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每一项工程和每一个体系都有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其中包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实现人人享受医疗保障;实施“无差别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在全省率先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等50件实事。
新余市在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出“三年大变样,五年基本一体化”目标。三年大变样,就是要有60%以上村庄得到整治;五年基本一体化,就是要让农村在社会保障、交通通讯、公共卫生、教育、就业等10个方面享受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进20万农民大培训和2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六改四普及”和“十万树木进村入户”工程。
在今年7月30日至31日在新余召开的江西省统筹城乡协调工作会议上,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对新余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新余城市经济、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力度比较大。值得全省借鉴。
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新余人,这是决策层的共识。新余市委书记汪德和多次表示:为老百姓做事要大胆、大方,要有人民公仆的精神,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年代,人民公仆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有敢于负责、甘于牺牲的精神。
在统筹中发展,在发展中崛起。今日的新余,区位、资源、能源、人力优势更加明显,新余,这颗赣西大地上的明珠,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执笔:聂 娟)
资料链接
新余编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网
新余市以低保制度为核心,在不断完善五保供养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临时救助等制度等各个方面社会救助制度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营造了一张充满关爱的安全网。
开展农村“敬老工程”。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已达90%以上,养老生活费发放率达到100%。
开展城乡无差别义务教育。“每月新增260元农村教师岗位津贴,加上基本工资和原有补贴,每月有2000多元。
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宜县今年该县农民参合率一举达到95%。
打破了城乡就业差别格局,积极开展城乡无差别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