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四年级应用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应用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应用题

第1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七年级,数学教学

应用题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思维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阶段学生常用算术法解应用题,而进入七年级,有些学生解应用题还停留在算术解上,但算术解已经不能适应应用题的发展。初中阶段应用题的题型更加丰富,更加复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一、注重审题教学,提高思维的准确性。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在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审好题,弄清题意,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审题先要读好题,注意抓住题中的关键语句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做到边读题边思考,把日常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把隐蔽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条件。并注意要摆脱一些无关语句或数量的干扰,注意“一字之差,一字之异,一号之别”的影响。其次,审题要正确判断是直接设题还是间接设题。不同的应用题设题的方法并不一定相同。有些应用题用间接设题较为简单、直观;并有几类题(如求图形面积、几位数等)必须用间接设题才能求解。

四、提高综合应用,发展思维的创造性。

应用综合题是中考常考的一种题型,它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直接联系起来,可与计算、不等式(组)、函数等综合运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避免走入只用设题列方程(组)这种常规解题的误区,培养学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是拓宽学生思维、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2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 教学理念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体验和教学监控,对自我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本质进行探索、研究和反思。反思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学习教学、学会指导学生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能和责任感、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反思性教学理念的应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既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又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及课后的教学回顾与反思。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总结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困惑与问题,通过批判性的思考和分析,探索解决自身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实现教学行为的有效,达到提高教学研究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实际应用反思性教学理念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都表明,认真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加强教学反思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1.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能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

如何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一直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传统教学改革过程中,所有的改革方案和改革措施几乎都是由学校的行政教学通知,以教学研究项目的形式,通过自愿申请、评审、立项、实施等步骤来开展。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被动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主要是为了拿项目、筹资金,对于真正开展教学研究、实施教学改革的意义有限。而倡导和应用反思性教学理念则可以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质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和建构适合自身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尤其是通过对自我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反思,既可以激发教师自我监控和自我反省的主动性,又可以增加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

2.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教师如果还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一名经验型的教师,是无法应对知识发展和学生学习需求现状的,同时也无法很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由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成反思性实践者,由单纯地借鉴他人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批判基础上的改进和创新。教师的教学反思突破了以往教学理论研究中的技术性思维牢笼,使教师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探索一种更基础和抽象的教学策略。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影响教学活动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因素也十分繁杂,因此,教师通过反思性教学,可以全面地把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达到技术理性和人文理性的有机结合。

3.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重要主体,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教师作为知识的持有者和传授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往往缺乏活力和生机,教师基本上沿用了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只要能够把课讲好即可,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更多的是划重点和记笔记,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往往被割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方法掌握不足,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通过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教师不仅会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而且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教学与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教师会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教学,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改进。

二、当前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1.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反思性教学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向性和主动性,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一种规律性方式,是对教学认识的提升与飞跃。然而,很多管理者和教师对反思性教学内涵的认识并不深刻,往往会将反思性教学简单地理解成教学反思。因此,很多学校在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的时候,基本上是将教学反思作为一种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强加在教师身上,并通过一系列的检查、考核和奖惩,来推动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这种行政化的制约和推动下,教师很少是发自内心地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而更多地是为了应付和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和工作。因此,这种具有行政压力和简单化的教学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教师教学反思的探究性和创新性不够。反思性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将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情感、教学方式、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现状等进行有机地结合,从多个角度回顾教学情境,深入探究和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科学制定各种改善策略和方案,从而确保教学的有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效地结合教学实践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反思,致使反思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创新性的教学改革策略比较匮乏。

(3)教师教学反思的行为方式比较封闭。教学反思既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监控和监督,同时也是教师彼此间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重要途径。反思性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教师的教学反思活动应该是多元化的,要拓宽反思的空间,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认识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才能增加教学反思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现实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将教学反思认为是教师个人的行为,教师间彼此独立,不愿意与其他同事进行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最终只能自己苦思冥思。因此,这种具有较强封闭性的教学反思行为方式,严重限制了教学反思的效果。

2.造成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问题的原因

(1)价值导向的因素。目前,学校内的教学与科研价值导向出现了失衡的现象。由于教学与科研的性质不同,因此难以进行量化衡量,教师往往会将精力集中在科研上,通过争取项目和资金,获取职称晋升和绩效收入,从而忽视了对教学改革的投入与研究。在这种功利性导向价值观和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难以真正贯彻反思性教学理念和开展有效的教学反思。

(2)定式思维的因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一般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某些教学现象或典型教学问题的高度概括。[2]在相类似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情境中,这种思维定势会促使教师驾轻就熟地按照原有的经验与方式来解决教学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尤其是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的时候,教师习惯于满足对这种定式思维的依赖,往往不愿意动脑思考。因此,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早已形成的定式思维所左右,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开展和创新。

(3)教师文化的因素。教学反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与他人互相学习与合作的社会性活动。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师文化视野里,教学工作被视为高度的个人行为,并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受这种教师文化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往往特立独行、闭门造车,即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愿意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由于没有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引领,教师之间不能够进行有效地交流、合作与分享,因此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就缺少了必要的交流平台,影响了教学反思活动的开展。

三、反思性教学理念实际应用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反思性教学不应被当成一种追捧的口号,而应该成为切实指导教学的行动理念。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普通教师都应该深入理解反思性教学理念的真谛,对教学反思的实施现状进行理性的审视,规避功利化思想的诱导,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避免教学反思流于形式。首先,学校管理者要结合本校的办学实际和教学改革现状,制定相应的教师反思性教学实施方案,聘请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通过讲座和观摩等形式,为本校教师提供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使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够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深刻内涵。其次,学校要制定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教学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引导和激励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之中,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和教学自,使教师能够乐于教学反思、善于教学反思,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得到学校的支持和保障。最后,校园环境和教师文化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要通过教代会等途径了解教师的切实需求,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倡导和建构教师合作文化。

2.养成教学反思的品质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价值取向,培养开放的教学反思心态,养成教学反思的合作精神。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和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一项具有挑战和创意的工程。在教学反思这一活动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主导者,应该充满信心和激情,在努力提高自我教学素养的基础上,对教学工作积极地探索与反思,并逐步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教师要培养问题意识和开放的心态。教学反思的核心就是对教学过程的质疑和批判。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让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把这些问题写出来,其实这也是一个反思过程。[3]教师在教学反思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有意识地留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细节,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和方式提出质疑,不断地变幻思维视角,多层次和多维度地提出解决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开放心态,不断激发自己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增强对教学意识和教学问题的敏感性。最后,教师要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教师个体教学反思的意义和作用有限,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合作的意识和精神。教学反思活动需要同行专家、同事、学生等主体的参与,在反思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开放、谦虚和负责的态度,积极吸纳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也要真诚地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学经验。

3.掌握教学反思过程

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最根本的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教学反思过程,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和重点。教师要想顺利开展教学反思,必须要充分认识和掌握教学反思的基本过程。第一,教学前反思。教学前的反思主要包括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反思。第二,教学中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既包含了对既定教学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等预设内容和环节实施的监控与反思,也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应和学生自我接受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反思。第三,教学后反思。教学后反思是教师对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反思,在此基础上对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问题、教学改进策略等一系列内容进行经验化概括,逐步内化成自我教学理念的过程。这些反思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贯通教学反思过程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 钟洪亮,张丽丽.实施反思性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2] 蔡亚平.论教学反思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第3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文化;音乐理念;二元体系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60-02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联系既有本质相通之处,也有形态层面的共融,当我们把音乐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再谈音乐文化时,可想之音乐中的“娱人―教化”作用显现得更为清晰。《乐记》中说到:“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者”是指音乐能表现出欢快情感,“乐也”是指音乐能使听者感到快乐并给人以,“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进一步说明人人都有欣赏音乐与审美的要求和欲望。既然音乐能使人感觉愉悦并获得快乐,人也能通过音乐对心灵产生巨大的感染力而以提高道德修养为乐,宏观上看;这就是音乐教化意义所产生的影响。音乐教化在中国思想史的重要时期――先秦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音乐哲学,在当时对涉及内心秩序和社会规范的礼乐文化体系中音乐教化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控制作用,这是音乐具有社会功能独特性的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音乐的发展与进步,都会传达出每一时期的音乐文化思想。使社会中的文化、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中的理念以及音乐赋予社会教育作用的多元影响产生了紧密联系,这必然使我们对音乐教育和与社会同步发展的整体音乐文化更加引起重视。

1 音乐文化是与音乐教育共融发展的必然

全球化的音乐文化赋予了音乐教育以多元的、不同的、复合的音乐文化责任,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发展研究,我们更加着重于对音乐的重视和跨越音乐文化的文化精神以及音乐对于人的发展价值的体现。远古至今中外各民族之间音乐文化的交流从没有停止过,虽然不同民族音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文化不仅带给人们音乐思想的思辨,同时在音乐文化作用下,人们也逐步有了自我规范的社会意识,这便是由音乐文化而转化为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从音乐文化的认知过程到文化是人类社会表达以及音乐与人类情感流露的交融,早已形成了音乐与社会、人类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所以传统音乐转向广泛的文化领域时,对于音乐形式、结构的感知、音乐形象、音乐表现等,都已超越了原有传统音乐意义范畴、它们不再是以单纯的音乐作为解密事物的本体、情感的变化以及对自然的咏颂。而是当人们了解了文化与音乐形态之间的联系时,人们的内心活动就会感受到一种不仅仅是音乐体验和音乐语言这种超越,然而让人们感受更多的却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多元文化的一种融合对人的影响,这才是人们真正把音乐作为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领域需求。今天,我们把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联系起来谈音乐教育新观点,这是实现构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当音乐物质文化与音乐精神文化得到共同发展时,得到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共融的认同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亲子”关系,这是因为音乐教育不仅完成了具体的音乐实质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出超音乐范畴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对音乐教育的理解要更加宽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纯理论、纯技术性操作的学习上,而是把音乐教育过程作为运用音乐能力和音乐的特殊手段,逐步完成对音乐的认识、音乐的体验、音乐实践以及音乐能产生社会效应作用的所有应用功能。当学生开始走进音乐课堂的第一天起,师生之间就开始形成了指导和参与教学的互动关系,使音乐教育的呈现不仅是建立在音乐物质文化以及音乐制度文化的位置上,而是把指导音乐教育作用以最大限度融入到音乐文化实质的重要环节中加以认识,让音乐文化的扩大化影响与音乐教育优化指导因素的紧密结合,成为发展良好的音乐接受心理、音乐行为心理、音乐美感心理、音乐创造心理的途径,在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传播中,完成音乐教育多种形式的更多的感觉体验。从而达到丰富人的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解读音乐文化内涵所进行人的感觉教育目的。

2 让“创造”成为音乐教育多模式的主题思想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培养,更是为了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的人格培养,音乐教育全部内容是通过音乐作为表现体验来完成的。我们知道音乐教育本身就具有移动性的文化特征,同时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代替的重要身份和价值,尤其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过程中,会蕴藏巨大的创造能量。如今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已体现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一旦音乐与文化形成了紧密接轨时,音乐便能够满足人的创造环境,音乐创造也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正因为音乐文化与音乐创造的紧密结合,它才能尽善尽美地体现在社会生活中而被人们接受。如今我们对于音乐创造与音乐审美意义的理解已不再是概念性的,而是着重看它更多内在的、深刻的东西。由于音乐新课程的提出,给予了音乐教育观念思辨的巨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通过我们把领悟到的动态音乐视角和音乐想象,全部释放在音乐教育当中,让学生懂得具体的音乐分子构成与音乐思想之间等音乐活动的相互关系是什么?从而改变和丰富以往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目前音乐教学提倡的以音乐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作为音乐教学中的根本原则来思考,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把音乐教育这门艺术,完善地呈现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节奏、课堂效果的优化控制中,实现真正理解音乐对人的发展价值的重要作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正是要求我们对待传统音乐课程产生多重思辨,在不断地转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创造出符合音乐教学规律、符合培养育人目标、符合社会需求人才标准等多种教育模式,使音乐教学改革达到增强学生对音乐创造能力的提高和吸取多元优秀音乐文化的兴趣。尤其是对待如何保护传统音乐和包容外族音乐文化之间的认识和学习上,找到大家都能共识的平衡点,这就是我们对待认识音乐教育如何走向世界所采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态度。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要不断解读音乐新课程的内涵,使教学思想、教学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真正落实到音乐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中来,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改革、思辨、创新以及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尽快意识到音乐教育对人的发展与提高国民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多大程度上使你联想到一种非音乐的体验,它就在多大程度上是一部成功的音乐作品,这种非音乐的体验有多大程度的重要性和价值,音乐本身就有多大程度的重要性和价值”。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在高度文明的精神领域里的需求也越来越纵横化,伴随人们生活的音乐已被赋予更多内涵的同时,备受社会关注,也备受人们关注。对于音乐的体现已不再是需要通过对音乐学习而单纯掌握音乐技术的领悟,音乐已成为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缩影和世界文化风格的展现。正因如此,音乐的文化、音乐的理念、音乐的创造应在音乐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完成思辨和创造过程,使音乐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内容等各项教育活动,进行实施有效的结合,让音乐联想到非音乐的体验过程,成为音乐教育具有社会功能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第4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一、巧设铺垫,解难激趣,激发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过难和过易的知识都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导致思维停滞。应用题教学中,由于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教师可巧设“铺垫”,化难为易,扫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许多有教学经验的专家对如何培养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思想和方法,但美中不足的是,他们大多只侧重于思维方法的教学,当然,教给学生思维方法是培养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但它只能解决学生“会思维”的问题,而学生只会思维还不够,还必须使学生能用思维,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会思维是理论,用思维才是实践,才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只有同时具备兴趣、方法和良好习惯的学生,其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敏捷、灵活的发展。数学一贯被人们称为是枯燥无味的,就因为它和其他学科相比是抽象的,摸不着的,是既没有现象又无法实验的数字结构。因此激起学生的兴趣是打开数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例如,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这里两个中间问题是递进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就用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作为铺垫:“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这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能提出中间问题并解答。最后将此前的三步计算题作为例题进行教学,这样既扫除了学生理解例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思维障碍,又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解题思路: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先求出三、四年级共栽树多少棵;要求三、四年级共栽树多少棵,必须先求出四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样巧设铺垫,难题自然迎刃而解,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二、精心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使提出的问题有启发性。

比如,教学应用题“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首先从条件入手,提问:“商店里一共有多少个皮球?用什么方法求?”学生:“有24个球,用乘法算出来的。”“那么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当学生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后,注意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或从条件入手,都要引导学生找到思路和方法,让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得以提高。一个好的“问题”能开发一片新天地。在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很重要,要将提问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联系起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自己精心设计问题的同时,还要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激活课堂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重视动手操作,理解数量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动手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亲手发现新知,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一年级学生受知识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理解题意和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比,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第5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案例描述】?

一、联系生活引出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在这明媚的春光中,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户外去看看蓝天,白 云,去听听流水潺潺。?

如果我请同学们组织一次去我们辽宁著名风景区核伙沟的春游活动,你会想到什么问题??

生1:我们能去多少人??

生2:到风景区组织什么活动??

生3:坐什么车去,怎样租车??

生4:需要带些什么东西,用多少钱??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春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4”K[说明:玩,是孩子的天性,怎么玩也是孩子们最愿意讨论的话题。在教学本课 时,正是春 天,因此春游是学生们所向往的,我大胆地改编教材,通过研究春游中的一个个数学问题, 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来。]?

二、联系实际研究数学问题?

师:我们学校计划让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去春游,在去的人数上你能告诉大家什么??

生1:三年1班能去31人,三年2班能去32人。?

生2:四年1班能去34人,四年2班能去35人。?

生3:三年级能去2个班,平均每班去31人。?

四年级能去2个班,平均每班去34人。?

师:根据同学们提供的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三年级能去多少人??

生2:四年级能去多少人??

生3: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去多少人??

生4: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去多少人??

师:谁能解答提出问题??

生1:根据三年级去了2个班,平均每班去31人,我能求出三年级一共去多少人?列式是: 31 ×2=62(人)?

生2:根据四年级去了2个班,平均每班去34人,我能求出四年级一共去多少人?列式是:34 ×2= 68(人)?

师:上面两道题可以运用我们以前学习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解答。下面的两个问题 ,请 同学们借助线段图,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再解答,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小组讨论 。(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少数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懂得分析思路、列式计算,然后全班 进行交流。)?

师:这两道题我们都需要先求出三年级、四年级各去多少人?再求所求的问题,需要三 步解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说明:本节课开始我让学生积极思考春游前应考虑哪些问题,课中就“能去多少人”这个 问题我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提出问题,编成应用题,这样学生乐于解答 ,形成积极思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都尽量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 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际应用深化数学知识?

师:我们已经研究了“春游中能去多少人?这个问题 ,学校还计划在春游中组织植树活动。 一班计划植2天,要植132棵树;二班计划植3天,要植153棵。哪个班平均每天植树多? 多多 少棵??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师:同学们帮助学校完成了春游中的活动计划,下面我们来考虑乘车问题。客运公司负责人 说:大客车限坐乘客60人,每辆车租金1000元;小客车限坐乘客30人,每辆租金600元,我 们要春游的师生共有158 人,该怎样租车呢?客运公司为我们提供一种方案:

BG(!B DG1*4,K4,K6,K6,K6,K45SS序号大客车辆数小客车辆数 座位总数(人)租金(元)B 一0630×6=1803600

B 二B 三B 四BG)

你们相信客运公司提供的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吗?我们能不能自己设计新方案呢?以小组 为单位,设计新方案。?

汇报,评价新方案,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师:现在你们还愿意用客运公司提供的方案吗?为什么??

(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快乐)?

[说明:在租车练习中,学生在验算原方案的基础上,我鼓励他们大胆设计新方 案,优选方 案。结果学生通过猜想、分析、计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而且 使他们质疑探索,创新实践的能力得到培养。

【案例分析】?

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应用题的教学存在着以下弊端:一是应用题教学一味追求 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以及答案的唯一性;二是应用题中“条件”、“问题”设 置呆板,学生没有选择条件的权利,没有解决问题的自由;三是应用题中的事件情节要求过 高过偏,离开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我认为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不仅仅是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 系,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文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是对传统智力理论的挑战,这里所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 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例题的教学中,我大胆的摒弃了课本 例题,选取了学生喜欢讨论的春游话题,让学生思考“春游前,要思考哪些问题?”以学生 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使数学教学焕发生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解答“能去多少人”这个问题上,我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提供材料,提出问题, 编成一道例题供大家研讨。我大胆地创造出一种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创造性,相信学生的 能力的氛围,模糊课堂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学习的差异,使学生在全身心地投入解决现实问 题的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即学生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任 务就在于为学生创设实际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题“该怎样租车”这一问题 中,学生在验算客运公司方案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出最适合的、价钱便宜又合理的租车方案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学知识的意义和作用。? 其实,数学是在生活中产生的,生 活中随时也可见到数学的原型,只要我们教者努力去发现,去捕捉身边数学,为学生创设一 个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可以得到增强,实践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潜能 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6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关键词】 培智儿童;应用题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在目前,培智儿童学校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大体可分为两类:(1)一步计算应用题;(2)简单的连加、连乘、加减混合和两步计算应用题,那么,如何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培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可行的方法有:

1. 抓“双基” 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过程。培智儿童只有具备一定的“双基”,才有能力解答应用题,否则,在概念模糊,算理算法不清,口算、笔算生疏的情况下,一味地对他们施加学习应用题的压力,只能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抓“双基”,我们首先要做的环节有:

1.1 学习概念。先上“语文课”,把应用题中常出现且表示运算关系的关键字词重新讲授(不管是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还是没学过的),如多、少、增加、降低、×是×的几倍等。学习的方法是充分灵活地运用实物或教具等,直观地描述出各字词表示的含义。通过数学课上的“语文课”,应用题中常出现的关键字词的含义在培智儿童的脑海里就有了较为清晰的印象与认识,为培智儿童解答应用题度过“审题关”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帮助。

1.2 学找对应条件。有这样一道题:一车间2011年装配电视机1900台,2012年是2011年装配的2倍,问:2012年这个车间装配电。视机多少台?学生往往会解答成:2011×2=4022(台)。这并不是概念模糊,而是学生对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对应错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我们要做“长期练习”——用一周的时间,出示各类多量的应用题,特别增加了像上一应用题一类的多无用数字应用题的分量。首先教师自己讲解自己找对应关系;然后老师讲解后师生共同找出对应关系;接着教师帮助学生找出对应关系;最后由学生自己独立找对应关系。如一道应用题为:英才小学五年级有学生45人,四年级有学生40人,三年级学生比四年级学生少2人。问:①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②三个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解答这类应用题,在让学生独立完成时,我们要作下列提示:①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和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有关系吗?和四年级的呢?②问题中要求的是三、四、五年级的总人数,还是只有三年级的人数?简单的提问如河上架桥,学生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解答就迎刃而解了。“小步子多循环”,到每个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较好地过了找出对应关系这一关,培智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前进了非常可喜一小步。

2. 解决负迁移矛盾 有这样一道题:“明珠小学二年级学生今天栽树28棵,今天比昨天多栽了3棵,问:昨天栽多少棵?”由于“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定势影响,学生大多数的做法是:28+3=31(棵),这就存在负迁移矛盾。解决的办法是:分四步解决负迁移矛盾,第一步:要求学生回过头来进一步找出表示“多”或“少”一类的数学术语,并一一对应列出,如:多少、长短、轻重、快慢、提高、降低、增加、减少等;第二步:向学生讲明什么情况下、什么内容的应用题会出现以上术语;第三步:要求学生用上表中的各个术语按不同的内容分别组句、编题,特别加重出现例外情况的练习题;第四步:要求学生把自己组的句、编的题逐个加以注明大数、小数、相差数,再口述自己组句编题中各数的数量关系。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解答倒叙应用题的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7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一、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材每一知识块都处在一定层次的系统中,这样无论从纵的还是从横的联系上都出现了教学上的先后问题,即有起始教材和后继教材之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到教材的阶段性,不能违反知识的逻辑结构;又要考虑教学的连续性,在起始教材的教学中,使学生的第一步走得稳、走得准,还要注意对后继教材的联系,以减缓后继学习的坡度。

如在应用题这一系统中,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是起始教材,两步计算的复合应用题是学习三步复合应用题的过渡阶段,也是解答复合应用题的关键。例如出示复习题:“(1)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2)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112棵,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是两道学生已掌握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出示例题:“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这样把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组装得到了新知识。让学生把这三道题联系起来思考,通过讨论比较解答,便明确了三步计算应用题是由两步计算应用题扩展而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常常会出现一种定势,即目前教什么内容就按这单一思路去思考数学问题。如何克服这种消极的思维呢?我体会到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适时地回授。

二、与新旧知识的联系

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几乎是不存在的。现行教材在结构上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每一节新知识前恰当地安排了复习准备题。新知识的学习始终注重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尽量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去发现规律学习新知识;或是新知识进行转化,使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在阅读课本时要教会学生通过温习旧知识去发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学会用转化的方法学习新知识,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知识技能的正迁移。

例如,教学小数大小的比较时,让学生先完成例题前的一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复习:在里填上“>”、“<”、“=”。654543;83218436。目的是要唤起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回顾,也是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最佳起跑点。再根据课本中的一句话:“整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小数大小又是怎样比较的呢?”这样学生在学习小数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就会与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联系起来去观察、思考、分析,最后总结出小数大小的比较与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相同的,也是从高位到低位逐位进行比较,同时也把整数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统一在了一起。

又如,第七册教材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教材在编排上注意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鼓励、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思考获得新知识。三位数乘的例题只出现了前两个部分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前面两位数乘的计算过程想:乘数百位上的2乘被乘数,得到的末位数该写在哪位上?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从第二个部分积的写法和算理中,类推出第三部分积的写法和算理。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会了新知识而感到高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三、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过程若不能把新知识很好地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就只能孤立地简单地应用。随着学生所学的知识日益增多,最后只能形成杂乱无章的堆积,而且会造成知识混淆、错误百出。只靠简单的机械重复来记住学过的东西,会影响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有关的知识归纳到一个系统之中形成网络,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有的章节学完后必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如在教学“数的意义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进行“数的搜集――回忆意义――分类整理――沟通联系”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学生自己通过探索、争议、比较,掌握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区别。构建知识网络,归纳知识网络图,把分散学习的概念联系起来,串成一线,联成一片,结成一网,理清脉搏,使概念的层次一目了然,不仅便于记忆,而且有利于掌握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提高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能力。

第8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一、让学生感受画图解题的巧妙,激发学生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线段图的奇妙作用,才会使他们萌生学习的意愿,由老师的“要我画”变成“我要画”。

(一)呈现数量关系,提高理解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形象,从而让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例如,小淘气有故事书25本,比笑笑少12本,笑笑有多少本?这道题看似容易,但“比( )多( )”“比( )少( )”的应用题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弄不清楚,而线段图的正确使用就能避免学生出现错误的判断。

(二)实现一题多解,开拓学生思维

例如,四年级有学生100人,五年级的学生是四年级的4倍,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人?一般解法为:100×4-100=300(人)。但线段图的应用使学生能有更简便的解答方法。先表示数量(画线段图略), 再分析数量关系。仔细看图可得知:四年级人数是1倍量,五年级的人数是4个1倍量,五年级比四年级人数多了几个1倍量,那么求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多多少也就是求多几个1倍量,列式为100×(4-1)=300(人)。学生们轻而易举地就解答了问题,找到了解题的乐趣,真正感受到了线段图的奇妙作用。

二、以生为主,培养学生的画图解题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在培养学生画线段图解题能力的过程中,要始终“以生为主”。

(一)画线段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教师在考虑是否画线段图时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教学“敏感”,要能透过学生的神态、言语、动作等外部表征准确洞察学生是否具有心理需求和客观困难。教师画线段图是“善解人意”的关怀与帮助,而且由于它真正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所以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二)画线段图,应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

在学生具备画线段图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应给予学生“怎样画”的自,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由构造,这样才能产生完美的线段图。

例如,教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开展的。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小棒摆出跳远的人数5人,拍球的人数是跳远的4倍吗?

学生在桌上摆成如下图:

跳远的人数:/ / / / /

拍球的人数:/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我请一个学生上台板演,并把图展示给全体学生看。

师:你还有不同的摆法吗?

生1:我是用“一根小棒表示5人”的方法(如下图)。

跳远的人数:■

拍球的人数:■

师:这幅图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线段图。

师:你知道拍球的人数为什么可以用5×4=20来计算吗?

生2:因为拍球的人数是5人的4倍。

生3:因为5人的4倍也就是4个5,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所以说,像这样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得用乘法来计算。

学生个体是鲜活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各有不同,学生会借助自己的经验解释和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把选择权交给学生,不能把老师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很多图形,都可以视做是线段图的雏形或草图。在上面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知识点――认识线段图(线段图在本课时出现)是一个全新的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自然、形象地认识它,并亲身体验它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模拟出线段图的模型,从而引导学生寻求解决的办法。案例中的那位学生用“一根小棒表示5人”这一绝妙的想法,使原本有些苦思冥想的同学豁然开朗,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哦,明白了”的惊喜。从学生认识线段图的过程来看,尽管他们有过疑惑、迷茫,然而就在一次次的操作活动中,慢慢地“创造”了线段图,对线段图的理解及其作用的认识逐渐趋向丰满和深刻。

(三)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画图能力

1.指导画线段图解题应循序渐进。线段图的运用应契合学生当前的思维发展水平,并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求细水长流,达成最终目标。对于低年段学生,教师对线段图教学的具体要求可以放低些,如让学生看懂线段图,通过看线段图编应用题来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可以通过看线段图列出算式,使学生能较清晰地表达题意和数量关系。下面我就以教学北师大版第三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一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教师出示线段图:

白羊:■

黑羊:■

师:同学们,你们能看图编一道应用题吗?

生:饲养场养了35只黑羊,7只白羊,黑羊的数目是白羊的几倍?

老师通过让低年级的学生看图编应用题,说出线段图的题意及数量关系,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让学生达到“眼见为熟”的程度。

对于中年段学生,教师可以他们要求根据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能根据教师要求用较简洁的方式表示题意,初步尝试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初步渗透画线段图方法的指导。

对于高年段学生,教师则可以要求学生能自主、灵活地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解题分析,具有独立画一个正确、完整的线段图的能力。

2.指导画线段图应“千方百计”。由于学生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当是线段图构造的先行者、主导者,利用线段图的形象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同时,教师也应成为学生线段图构造的示范者、指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对称点拨法、集中会聚法、分层对应法等。对于线段图的形成与它的画法,教师也要把握好时机。

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现代化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线段图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题中的数量关系在线段图上清晰地呈现出来,把问题简单化,从而解决问题。

第9篇:四年级应用题范文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的好坏,是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的一种体现。例如这样的一道题目:某班里有男生2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一半,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解答方式:学生甲列式:28+28×0.5,学生乙列式:28×(1+0.5)。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下,学生领悟知识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审题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分析学生产生审题障碍的原因,寻找对策,培养学生审题能力。这对于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困难,开数学思维的大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题、解题能力。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认真阅读题目的要求,看清题目的具体内容的审题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不少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审题不清,导致漏字、多字、错字的现象。比如:在一个水缸底面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水深2分米,把一个机器零件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水的深度升高2.5分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有的学生在解这道题的过程中,就会把“水的深度升高2.5分米”和“水的深度升高到2.5分米”混淆,出现了多字的现象,导致解题错误。这类审题习惯的改正较为容易,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能够掌握,这是准确理解题意的第一步。

 

二、利用线段图理解题意

 

示意图、线段图是帮助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应用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根据条件画示意图、线段图的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应用题的情节、数量关系直观全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扫除理解题意的障碍。使学生轻松的理解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如“哥哥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年龄的3倍,哥哥当年的年龄与弟弟现在的年龄相同,哥哥与弟弟现在的年龄和是30岁。弟弟现在多少岁?”这道题目初看起来很混乱,但只要能引导学生正确画出线段图:

 

由图中不难看出“弟弟现在的年龄”是“弟弟当年的年龄”的2倍,因此,现在“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和”为“弟弟当年的年龄”的5倍,因此可以列出式子“30÷5=6(岁)”得出当年弟弟的年龄,进而列出式子“6×2=12(岁)”得出弟弟现在12岁。由此,看似非常复杂的题目就这样迎刃而解的。

 

三、准确理解题意。

 

解决问题的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必须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对题目做出正确的解答。

 

1.对实际问题表述中的数学术语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如分数实际问题中“几分之几”和“倍数”实际问题中“倍”的含义、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相背而行”的行走情景等,学生对这些术语没有正确的理解,就无法理解题意,进而妨碍数量关系的确立。

 

2.对实际问题中揭示数量关系的关键句要反复推敲,理解它的真实含义,为正确解题铺平道路。如“同学们进行植树活动。五年级共植树28棵,是四年级植树数量的2倍。四年级植树多少棵?”对此题有的学生一下子分辨不出谁是谁的倍数,这就要抓住“是四年级植树数量的2倍”这个关键句,联系前后内容把这个简短的句子一步一步地补充完整,使之明朗化,即“是四年级植树数量的2倍”,就是“五年级是四年级植树数量的2倍”,也就是“28棵是四年级的2倍”,这样不难判断出五年级植树是四年级植树的2倍,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3. 抓住关键条件,通过转换理解或分析隐含问题来正确理解题意。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在解题中发生的障碍与错误,往往是由于没有审清题意、抓住关键条件造成的。如,有些学生还没看清楚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就下笔解答了。像遇到“小明有5本书,比小红少2本,小红有多少本书?”这样的题目,有些学生一看到“少”字就用加法计算,“5-2=3(本)”,这显然是错误的解法。还有的学生,没有充分利用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某些隐藏的条件,造成答题错误,甚至根本无从下手解题。如“一件工作,甲单独做要用6小时,乙单独做要用4小时。甲做完13后,两人合做,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学生解答此题时错误甚多,关键就在于不能准确理解“两人合做,还要几小时才能做完”,引导学生分析隐含问题“甲做完13后,两人开始合做”来思考理解,则大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解出该题。

 

经过教师耐心的培养和学生自身的努力,学生在审题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训练后得到纠正,其审题、解题能力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