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当地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地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地的民俗文化

第1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对当地居民以及社会既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正确对待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增长当地居民的见识等,同时,如果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出现偏差,极易造成环境的破坏,严重的商业化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腐败、同化等问题。所以,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要正确对待,不得忽视每一项工作的过程,全程督导,防止民俗文化被破坏。

(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带来的积极影响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与习俗。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旅游资源,为旅游的内容增光添彩,并且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前来感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民俗文化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够吸引国内外的各地游客,激发游客的好奇心,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民俗旅游还为民俗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将古人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民俗文化旅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还可以增加政府财政的税收,给当地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文明的民俗文化旅游还可供当地人自己享用,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与现代文明接轨。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增加了民族地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经济产业,由于利益较高,常常会出现开发者追逐利益而不顾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例如,民间仍有相信迷信传说的现象,一部分游客因为猎奇心理往往会相信这些迷信与传说等,久而久之,往往会造成民俗文化庸俗化的现象。其次,前来观赏感受民俗文化的游客总是与当地的文化不同,游客们所带来的外来文化有着侵蚀民俗文化的危险。例如,现代打招呼握手等简单的方式逐渐会取代民族特有的打招呼方式,这样就很难使民俗文化发扬光大。最后,大部分民族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地理地貌,有着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但是,有些开发者注重的只是经济效益完全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伴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常有发生。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建成之后,交通方面会得到一定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将是外来人员带来的垃圾、汽车尾气的污染等。虽然民俗文化旅游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但是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得忽视对社会效益的保护。

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造成环境与旅游资源破坏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过度开发而造成民俗旅游资源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破坏。一些唯利是图的开发者,一味的以利益为主,疯狂的追求更高的利益,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疯狂掠夺式的开发,其结果就是短暂的经济效益与长久的环境破坏,民俗文化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也是伤痕累累,一些没有广被人知的民俗文化旅游也随之销声匿迹。另外,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没有对民间习俗实行特殊的保护措施,总是在现代文明浪潮的冲击下而瓦解、崩溃;在开发的过程中,一些民族的文化遗址与民族特有的建筑物受到了开发工作人员的严重破坏,有的破坏甚至无法进行修复,造成永久性的破坏。在开发中,外来技术的侵入很容易造成民族地区传统的手工业失传,有可能机械化的批量生产,质量大不如前。民族地区大多都有独特的地形地貌,是国家重要的物质形态,对民俗文化旅游过度的开发很容易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动,森林等重要资源被破坏,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总而言之,过度的民俗旅游开发就是牺牲民俗文化来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

(二)商业化较为严重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商人都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忽略一些重要的问题,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由于开发与利用者一味的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没有完全的展现出民俗文化的独特风采,传统的民俗文化遭到了挑战。民俗文化旅游的本来面目应该是把民俗文化放在首要位置,以尊重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为主的,但是个别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区只给了民俗文化很小的舞台,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民俗表演等,多数以现代的表演形式来代替民俗文化的表演,而且民俗文化未经允许随意的被篡改,导致了民俗文化形式化、庸俗化,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色彩。种种问题的产生导致了民俗文化旅游与当地社会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缺乏民族人民共有的淳朴、真诚的特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者只要能看得到利益,无论是优秀的民俗文化还是陈规陋习都大肆宣扬,一切以创造经济利益为主,虽然经济利益可观,但是阻碍了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给民族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

(三)外来文化的入侵民俗文化遭到挑战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断开发与利用,选择民俗文化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这样各种各样的游客带来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不乏陈腐、落后的文化,外来文化的入侵加速了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侵蚀。旅游其实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在旅游的过程中各地游客汇聚一堂,多种多样的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旅游者所带来了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民族地区特有的服饰、节日与习俗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侵蚀是潜移默化的,长此以往,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将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民族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民俗文化旅游原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民俗文化彻底被现代文明所同化,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

三、完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对策

(一)合理开发利用,正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者要全面的认识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合理的进行开发与利用,正确的对待民俗文化旅游,认识到传统的民俗文化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民俗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动民俗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成为旅游强国的目标。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是人类辛勤劳动的结晶,有着明显的地域文化与历史烙印。因此,开发者在对民俗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不破坏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不要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要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证不破坏民俗文化原有的平衡。此外,民俗文化旅游作为近些年的热门行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开发时必须要保持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不以破坏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用独特的民俗文化来吸引国内外各地的游客,建立民俗品牌文化,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自身形象,形成一种高素质、高档次的行业。其中还要以民族的主要特色活动为主,例如,民族特有大型节日、宴会等,利用这些条件来吸引各地游客,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不断发展。

(二)转变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利用模式,禁止商业化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一定要以游客为中心,以保护民族文化为重点,以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扬为目标,合理、正确的开发与利用民俗文化旅游。游客才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民俗文化旅游不可缺少的部分,游客的感受也成为开发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不要把民俗文化旅游搞得过于商业化,要满足游客的需求,把民俗文化的淳朴与真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只有满足了游客的需求,才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当然,低效益与负效益的投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开发者在不破坏民俗文化的前提下,在交通、饮食、购物与住宿上谋取利益,禁止把民俗文化与创造经济效益放在一起,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民俗文化是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我们每个人都要加以保护,尽努力传承与发扬,为子孙后代所着想,造福更多的人们。所以,在开发过程中要杜绝掠夺式的开发模式,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规划,用先进的经营理念来经营,禁止商业化,实现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抓住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重点是把散落的民俗文化聚集在一起从而表现出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之后为当地居民创造经济效益,改善生活水平。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开发者可以将这些习俗放大,进一步的开发,这样既保护了历史文化资源,宣扬了民俗文化,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当今是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多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追求的是一些简单的田园生活,开发者也可抓住游客的这一心理,提供一些简单的田园生活来吸引游客。民俗文化旅游最吸引人的是它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风格与生活方式,利用独特的民俗文化使游客为之向往。民俗文化旅游要想健康稳定的发展,就一定要合理的进行开发与利用,发扬本民族的文化,推动民俗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四、结语

第2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万寿宫 民俗文化 保护 开发 思考

万寿宫民俗是由江西民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一个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一、万寿宫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以万寿宫为载体的江西本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万寿宫是一个蜚声中外的道教圣地,在海内外有1300多座。万寿宫和中国其他道观一样,供奉着道教神仙,只不过万寿宫供奉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许逊。历代江西人一直把许真君作为江西地方保护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真君带在身边,并在当地修建万寿宫供奉真君,期盼着真君为他们带来好运。万寿宫民俗文化随着各地万寿宫的建立,也就逐渐与当地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行交流与发展。千百年以来,江西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的万寿宫民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万寿宫民俗文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万寿宫民俗文化与中国其他民俗事象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万寿宫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代,由其产生的万寿宫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万寿宫民俗文化是江西人在祭祀许真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文化。“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人们祭祀的对象―许真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一是万寿宫民俗活动的产生缘于许真君崇拜,人们都亲身参与其中。这种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万寿宫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它的根基在于民间对许真君的崇拜和敬仰,应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祭祀活动、民间习俗等。另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在江西各地遗留着与万寿宫、许真君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慈母渡、君子巷、西山万寿宫等遗址,这些都是江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整理与经济开发的思考

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是江西人的根,是江西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根本就在于增加万寿宫造血功能,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适度经济开发。

第一,把保护、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无法恢复。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将促进江西民俗事物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挖掘。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应由当地政府牵头,广泛动员从事民俗、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本着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则,把抢救、保护、研究、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

第二,正确处理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们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能只顾一味开发、索取,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应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持续开发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万寿宫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仍然残存不少万寿宫,但很多都未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岌岌可危。万寿宫是宝贵的宗教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与南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万寿宫在全省、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真君仙容和观赏、游玩,促进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发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其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更加有利于保护。

第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思考。万寿宫不但是江西宝贵的文物资源,而且也是南昌独一无二宗教旅游资源。万寿宫民俗文化完全可以和当地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将万寿宫民俗文化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式显现出来,达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目的。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经济理念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我们要抓住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确立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的思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机制,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二是深入挖掘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万寿宫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净明道文化、民俗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内容。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把万寿宫民俗文化打造成赋有地方特色,独具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三是把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万寿宫民俗文化是儒释道结合的文化,关于万寿宫民俗文化的人文景点非常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条万寿宫民俗文化专题精品线路;有关万寿宫、许真君的传说、故事很多,内容精彩,会吸引许多游客。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政府要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留住江西本地现有的从事万寿宫民俗研究的人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各方面待遇。同时,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这是实现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M]

第3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传统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形式

所谓民俗即是指民间的风俗习惯,传统民俗文化即是指历史上各族、各地的劳动人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民族工艺以及节庆活动等方面的民俗习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光辉而灿烂的民俗文化,可谓异彩纷呈。传统民俗文化具有典型的原始性、民族性以及区域垄断性的特征,并以其独具特色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征,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的主体,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开发[1],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民俗旅游蓬勃发展,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如火如荼,时至今日,基于传统民俗文化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仍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因此,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形式的探讨,就显得颇有现实意义。本文着重对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形式进行了探讨。

一、“品牌经营”形式

“品牌经营”形式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烙有鲜明市场化特征的一种开发形式模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通过把分散于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的民俗资源进行提取,取其精华,并进行策划“包装”,使其成为一个拥有市场“品牌”和经营“商标”的“产品”,并对该旅游“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和大力推广,使其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长岛县地处黄海与渤海交界处,是我国有名的海岛县,既有天然而独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和气候,又保存了最原汁原味的海洋生物资源及渔家生活民俗。长岛县充分利用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仅大力发展海岛旅游业,还在1998年以后,推出了“渔家乐”这一富有海岛渔家生活特色的民俗旅游品牌,还为“渔家乐”这个旅游品牌注册了商标,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旅游市场颇有影响力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渔家乐”基于传统渔家生活民俗为基础,以“公司+农户”为营销方式,游客可以住渔家家庭式旅馆,品尝地道的渔家饭菜,跟随渔民出海打鱼,体验一把渔家风俗人情及渔家生活的乐趣。“渔家乐”是一种典型的走“品牌经营”路子的民俗旅游开发形式,并从产品的内容及形式进行了专门策划及包装,最终把它打造成为最具海岛特色的渔家民俗旅游品牌。

二、乡村民俗旅游形式

乡村民俗旅游,顾名思义就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地限于乡村环境中,依托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等当地资源,不改变当地居民的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秩序,维持人们原有生活轨迹而开发的民俗旅游形式。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由于居民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很少与外界沟通,使得独具特色的民俗习惯得以世代相传并保存下来,因而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及神秘性,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猎奇。乡村旅游形式还具有参与性的特点,首先是当地居民不仅要参与整个民俗风情旅游的经营及管理过程,而且游客也可以自由加入到民俗旅游活动中来,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习俗,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参与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见闻,获得直观而真实的文化体验。

陕北的民俗民情窑洞旅游即是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形式[2]。如在延安或者榆林的乡村地区有当地农民经营的窑洞客栈,这些窑洞非常富有陕北特色,窑洞外挂有成串的辣椒和玉米,窗上贴着精美的窗花,炕的四周围着精美的布画。游客盘腿坐在炕上,一边喝着香甜的米酒,吃着香喷喷的油糕,一边欣赏墙上张贴的陕北本土作家的艺术作品,还不时有阵阵陕北民歌传进耳中,游客兴之所至,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剪窗花和纺线的乐趣。除此之外,国内已形成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趋势,如山东枣庄的洪门村,苏州的周庄等,现在都已发展得有声有色,业绩显著。

三、城市民俗旅游形式

传统旅游区的开发形式多为封闭式管理,依靠收取门票维持日常运转,城市民俗旅游形式,完全打破了这种形式,把一处一直有人生活着的城市街区变成了一个有较高吸引力的旅游场所,而且这些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并未因旅游开发而发生改变,还可以为游客提供充满民俗风情的食宿等有偿服务,并且旅游者在街区产生的与旅游相关的食、宿、住、行以及娱乐消费并未被旅游开发商或当地政府所有,而是成为当地街区居民的收入来源,可以说,这些居民是发展旅游业最大的受益者,传统街区旅游开发的形式,既提高了城市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又显著促进了街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芙蓉街是济南市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它就像一块见证了济南沧桑巨变的活化石,向游客娓娓讲述着济南的历史。这里有经屡次修葺但仍保留着原样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有临街而开的老店铺,有沿街叫卖的街头小吃,有与趵突泉毗邻而居的老市民,这片有着历史痕迹的古老街区把市井民俗文化表现得恰如其分。游客到芙蓉街旅游,吃有各式美食,玩有热闹的民俗活动,住有古朴的庭院式旅馆,或者入住具有老济南特色的四合院,这里已成为游客探寻古文化足迹、体验城市民俗兼旅游观光的绝佳之所[3]。此外,北京的“胡同文化旅游”,山东省台儿庄的古运河码头、周村古大街等旅游开发形式亦属于城市民俗旅游开发形式。

第4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特色;旅游;资源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的大国,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要在保护融合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当地特色文化旅游事业,探索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旨在弘扬民俗文化,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旅游效益。而如何利用开发民俗资源来发展旅游事业则关系到国家、地区旅游事业有无吸引力、有无民俗特色等问题,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开发利用民俗特色发展民俗特色旅游事业的重要性,但对民俗的开发与利用还缺少科学性、实践性与规划性。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指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渐渐形成并且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内容,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俗、习俗等。

1、民俗的基本特征

(1)民俗具有集体性,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即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文化的产生与传承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语言、行为等。

(2)民俗具有类型性,民众共同遵守的标准、类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些民俗在形式或者内容上的大同小异也是造成民俗类型性的原因之一。

(3)民俗具有传承性,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主要表现在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延伸与发展。

(4)民俗的变异性与稳定性共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进步,民俗文化也会随之有着不同的变化与发展,虽然民俗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演变,但归根结底还是具有稳定性,根本不会改变。

2、民俗旅游的主旨

民俗旅游通常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陌生的地域领略异域风情的行为,主要以欣赏游玩为主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现在的民俗旅游已经和自然风光、山水古迹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

二、民俗旅游的范围与价值

1、民俗旅游的范围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无形文化资产,其价值呈现出了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游将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传统现代、观赏体会更好地结合起来,反映出民俗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民俗区域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游”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性质的旅游,民俗旅游以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民俗活动等为旅游资源,其在形式上有突出的民族性,能在视觉上与心灵上满足游客的需求。

2、民俗旅游的价值

由于现在人们过度关注民俗旅游的形式,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的丧失,源源不断出现一些大量的伪民俗,打破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型,导致旅游地的民俗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俗文化独有的特色被外来文化同化甚至渐渐消失。民俗旅游是建立在丰厚的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理论上讲应该是利于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但是现在,在许多地方,民俗旅游的开发反倒使民间文化受到了侵害,致使民族文化只剩表面形式,手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也逐渐被商业价值所取代。

还有许多学者专家认为中国当代文化巨变的显著特点在物质文明和社会生活习俗的两极化发展,也就是说,一边在物质生活方式上飞速超越符合国情的消费,或错误地效仿西方文化信仰等,一边在民族习俗等行为观念上不加以区分地全面追求古旧宗法礼俗等。

三、民俗旅游开发所面临的问题

民俗旅游虽然日渐成为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但我国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主要原因有:第一,开发深度不够,对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刻,虽然我国民俗旅游资源遍布全国各地,但是目前为止,没能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比皆是。第二,具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区具有思想观念的局限性,这些地区的居民通常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外界接触较少,思想比较保守,不能充分意识到资源的可开发性。

四、如何进行民俗旅游的开发

1、丰富民俗旅游的内涵

社会上现有的旅游方式多以民俗陈列馆、民俗设施等为主导,例如满族风情民俗馆等都属于以静态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项目。这类文化陈列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向游客充分地展示当地民俗的文化价值,让游客大饱眼福,也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单纯只具备观赏性的旅游已经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所以,动静相结合的、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游览方式则更受游客的追捧,这种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则更可以让游客身临其中,更好地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在各式各样的活动中满足与愉悦自身,大幅提升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

2、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景相结合

民俗本身还具有可移动性,民俗活动除了在当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外,还可以转移到自然风景区,与其他旅游风景区进行交流,从而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还可以利用民俗旅游拉动民间特色工艺。

3、进行原地浓缩、原生自然式改革

第5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

语文包含了语言和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以知识,也应渗透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优秀的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之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承民俗文化。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蕴涵了民俗文化气息。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专题则是“民俗风情”。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可由文章注释、文章中的字词句、阅读提示切入,充分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背景,发掘其中的哲理内涵;亦或由故事情节

切入,把握其中所隐含的特定传统民俗文化内涵;还可从文章的主题出发,抓住民俗文化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例如:《端午日》的作者沈从文围绕“端午日”这一话题,依照争看划船、竞追鸭子、赛事结束的时间顺序展开,描写了赛龙船、捕鸭子的欢乐场景。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在描写河上赛龙船时,作者着重刻画了划船者的精神风貌,展现出奋力拼搏的画面;在描写竞赛时,引出联想,使人想象到士气高昂、鼓声震天的激烈战斗场面。这样,通过多个精彩场景,向读者展现了湘西茶峒人庆祝端午的热闹场面,表现了湘西人的淳朴民风,并展现出合作争先、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创设民俗文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是增强学生感知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样,在渗透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文化氛围中,受到文化感染。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可采取对比、外联、内引等方式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同时,情境创设,还需因势因时而异,依据教学需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特点,设置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布置教室,教师可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节日风俗画、传统年画,张贴关于民俗文化的谚语诗句等,创设出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亦或适当地引入关于民俗文化的歇后语、谚语,让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体会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亦或根据教学内容,优选相关的视频等,巧妙地融合语言感染力与审美感受,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文化之美。如在学习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我的思念是圆的》时,因这些文章都与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相关,教师可以进行专题教学―――《走进民俗风情》。可创设问题情境,提问民俗知识:在中秋节,我们会吃月饼,会赏月。我们是否因喜爱吃月饼而买月饼?这一晚上的月饼与平时的月饼一样吗?西方有这一习俗吗?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并非是喜欢吃月饼,而是在民族传统的意识形态中,在中秋佳节中,吃月饼与赏月,象征

着美满团圆、合家欢乐,这是中国的一种特定的民俗。因而这晚的月饼独具意味。同时,中秋节的月亮,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象征着永恒、爱与美等,也被人们赋予了不同意蕴,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因此,吃月饼、赏月,是品味民俗文化,而非简单活动。教学完

后,教师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咏月的诗词,或以“月的联想”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三、组织民俗文化体验活动

第6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遗产 保护 博物馆 建设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81-01

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对文化也有了保护的意识。我国的地域广阔,民族众多,随着历史的发展遗留下来许许多多的民俗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民族精神和价值的体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这些民俗文化遗产也在逐渐地消亡,这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十分的不利。而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积淀,对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目前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已经有了一些新的进展,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已经提高了一个层次。面对民俗文化遗产逐渐消亡的现状,在以后的博物馆建设和发展中要从民俗文化保护的角度下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我国博物馆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一、突出地方民俗特色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文化的长期积淀,具有明显的地方民俗特色,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承载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博物馆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今天,是一项公益文化基础设施,不仅是一个城市和地区文化和历史的象征,更是这个地区民俗精神的重要体现,承载着这个地方文化和历史的印迹,是文明的汇聚之地。博物馆还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最直观的场地。学者们研究的文化遗产、所从事的文化遗产保护都能通过博物馆向公众直接传达,让公众了解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从而让公众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华夏文明。因此可以说博物馆是一个地方民俗特色的最好体现。我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在民间的文化遗产比较丰富,充满着民间的乡土气息,从而也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因此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要不断地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遗产,体现当地的民俗特色,让富有民间乡土气息的文化遗产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去。

二、加强民俗文物的征集

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民俗文物的征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拓展建设的新思路,解放思想。在博物馆的建设当中要对民俗文物进行专项的征集,拓展博物馆藏品的渠道。在当地进行深入的调研,深入到当地的群众中去,整理出科学的、真实的图文资料。其次,要对现有的博物馆藏品制定出展览计划,根据当地民众的需求策划展览的主题,发挥现有藏品的重要价值。再次,博物馆建设属于一项公共基础设施,要加强与收藏界团体以及社会人士之间的联系,拓展博物馆建设的途径,动员广大的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当中,保障博物馆的建设能够顺利展开。最后,要积极拓展博物馆的业务,丰富博物馆的藏品,积极与社会或者个人收藏爱好者联系,为个人或者团体提供免费的展览业务,为博物馆的藏品提供重要的补充。

三、做好民俗文物的展示

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丰富的藏品,更要发挥好这些藏品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博物馆现有藏品的基础上进行大力的展示和宣传,发挥藏品的社会教育功能,让人们更加广泛地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在现有的藏品基础上组织展览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区的民俗文化。另外,要在现有藏品的基础上在民间大量征集民俗展品,丰富藏品的内容和类别,展示的过程中策划成专题进行分类展览和陈列。要注意的是展览的藏品不需要很高级,要与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民俗相一致,贴近民众的生活,得到民众的认可,例如可以展示一些民间的老师傅所做的工艺品,与民众实际生活相贴近的老物件等。人们在看展品时能够引起心理上的共鸣,从而探寻展品背后蕴涵的丰富的内涵和民俗文化内涵。

四、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博物馆是一项具有社会职能的公益性设施,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调动公众的参与度,借助社会和民众的资金,扩充博物馆的内涵。博物馆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走出去,参与到馆外的活动中,不断丰富展览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还要不断引进其他地区的展览和活动的主题,引导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到博物馆的展览当中,加大与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合作力度,向社会各界征集民俗文物,丰富博物馆文物的形式和内容。

五、总结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当中要不断创新形式,保驾护航民俗文化遗产,展示民间群众的智慧,增添民俗文化的内容,增强民俗文化的活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巨大。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这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这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夯实的基础。贵州近年来以“多彩贵州”向全国人民宣传贵州民俗文化,力图利用该优势吸引游客及促进经济的发展。[1]

一、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的必要条件

1、促进贵州当地文化交流,巩固民族团结精神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不但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贵州少数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实现地区间文化交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能够有效改变贵州部分地区封闭的文化状态,提高知名度,使少数民族传承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2]

2、推动贵州经济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效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好坏的标准之一。对于拥有丰富民俗文化资源的贵州来说,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可以推动其他相关行业发展,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3、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

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品位,而且能提升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份的经济效益,从而增强其综合竞争力。品牌构建有利于增强民俗文化旅游竞争力,同时提升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整体形象,主要表现在有利于提高城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品牌整合,忽略品牌建设整体性

旅游品牌由服务、环境、景点和整体品牌四部分组成,这四大品牌的发展决定了旅游品牌的发展状况。贵州在开发旅游品牌时缺乏整体观,很多项目都是只注重内部,而没有考虑到与外部大环境的联系,从而导致各自为战,丧失了整体性,相比其他旅游品牌的竞争力较弱。

2、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定位不当,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个性化特色品牌

一个优秀的旅游文化品牌最基础的是正确定位以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所应该处的位置才能有一个好的起步。品牌营销的前提是产品开发,要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需要从不同角度思考,并赋有创造性,这样才能既吸引游客,又能充分展示贵州现有民俗文化特色。目前贵州大部分民俗文化旅游景点都缺乏良好市场定位,游客真正参与的机会很少,加上缺乏个性化品牌,使得贵州民俗旅游的发展步伐缓慢。

3、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且品牌意识淡薄,对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经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贵州都只是对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宣传,很少开发出独具特色的具有创新性的民俗旅游产品。虽然现在的旅游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建设,但是大多数都只是停留在模糊的认识上,都是片面理解,只重视短期的成果,对品牌的战略意义并未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考虑。很多开发者只是将其当作一个旅游产品来开发,忽视了品牌的创立以及其核心价值能够带来的丰厚效益。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战略构建的对策

1、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整合

随着旅游业和旅游经济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旅游者的要求也在日益增进,旅游经济深层次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端旅游产品被研发,各大旅游景点和旅游企业蕴涵着竞争价值。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整合,使相关从业人员,增强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加强对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全方位的整合,使得从各自为战到集团作战,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更加具有吸引力。

2、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品牌塑造的关键因素,品牌定位的本土文化影响游客心理的程度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能否成功的首要条件。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定位作用在于选择具有差异性的特有品质,既可以体现文化旅游地的特色风景,又能展现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需要将当地的发展理念、文化以及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其物质基础是民俗文化资源,主导因素是客源市场,不同旅游者的需求不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定位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得到旅游者的认可。

3、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延伸

品牌延伸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选择行为,由于需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获取利润,而这种行为的动机来源于品牌产品能否满足游客的物质或精神需求。品牌延伸需要“软硬件”支持,软件是指各项策略的智力支持,硬件是指产品的定位和设计等项目。软件方面,首先紧扣消费者心理和创意可以使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吸引力,其次是文化,包含独特文化价值的品牌更能够获得消费者认可。[3]

4、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推广

塑造一个品牌后,不能消极对待,“酒香仍怕巷子深”,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抢占发展先机。第一,推广中心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转变。第二,改变盲目出击的现状,定向突破,先从周边省市推广,然后逐次推进,这样效果更好。第三,推广方式由单一化广告宣传向多样化、网络化交流多重宣传方式。

5、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是为了维护整个品牌有规律的运转,以及持续强大、扩大规模,使得品牌具备更广阔的进展空间。品牌管理贯通于品牌建设整个体系,需要根据市场反馈来不断修正品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协调统一游客、民俗文化旅游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对这一品牌的认知程度是维护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因此要持续强化、维护、延伸和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维护品牌良好形象。旅游品牌的管理同样也要对其商标保护有一定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重构,对相关产业链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对那些侵权行为必须追究法律责任。这不仅可以保护无形资产,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确保民族文化旅游景区品牌的法律意识的建立,促进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4]

6、贵州实施民俗文化旅游品牌的措施

一是完善各种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旅游品牌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社会环境。二是提升自我认识,重视品牌管理。重视品牌管理需要打破陈腐的观念,确立品牌经营理念,从战略层次重视它。创建、提升、维护品牌形象,实施优秀品牌发展战略。三是规范服务行为,提高产品创新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一个著名的品牌其根基在于质量,没有了质量,发展无从谈起。贵州民俗旅游业发展较晚,相关质量管理还不成熟,必须努力提升管理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才具有更大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超,王志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9-66.

[2] 王超,王志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动力模式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06.135-138.

[3] 董国文.“兴”的仪式发生学探讨――以贵州民俗与树木兴象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7.124-127.

[4] 宁丽娟.贵州传统乡村旅游与民俗体育文化互动发展――以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8.193-196.

第8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第9篇: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引言

“民俗”一词在古代早已出现,其意相当于风土人情,民情民风。张健指出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文化旅游至少应该包括两大类:历史文物古迹、古代建筑、历史人物、文学遗产等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就是民俗文化旅游。同时张健指出了陕西民俗旅游的现状,主要有两点:一是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但开发层次不高;二是民俗文化区域明显,整合力不强。韩晓时指出了民俗旅游的重要性:民俗旅游的开发可以改变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带动饮食、住宿、购物、交通等第三项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地区经济融入现代化的全国性乃至世界的市场体系。郭艳娜指出了民俗文化应该与旅游业结合,对陕西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和娱乐性,建立民俗旅游文化品牌。民俗旅游无论是文化上,还是经济上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利用好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科学开发,发展“民俗旅游”。本文围绕发展陕西民俗旅游,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及解决对策。

一、文献综述及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涌出了大量的旅游爱好者。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区来说,这是发展当地经济的好机会,相关部门极力开发当地的各种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也逐渐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发展方向。王丽娜提出了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建议:首先,宣传陕西民俗文化价值;第二,完善陕西省的旅游规划;第三,建立一批原始型民俗村、民俗博物馆;第四,举办陕西传统的民俗活动。她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开发项目,比如:饮食文化、民建筑、俗节日和庆典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她的大多数观点都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提出,主要倾向于民俗文化保护和引起民众的关心方面。在陆发焕、袁萍、张文锋针对桂东南地区民俗旅游方面的研究中,指出民俗文化传播必须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加强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传播内容的质量,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利用多种手段进行传播等。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料,陕西民俗旅游所存在的几点比较主要的问题是:信息零散、没有权威品牌、传播手段单一。现在人们都处于一种快节奏生活状态,旅游成为主要的放松方式,而各个旅游胜地成为了大家的首要选择,造成了各种拥堵现象,游客往往不是观景而成了观人,这样就违背了旅游的初衷。因此一些具有民俗风情的村落或小镇成了旅游者的最佳选择。要发展陕西民俗旅游,仅仅依靠传统模式推广力度显然不够,这就需要借助网络技术的力量,用新技术、新模式将“旧”风景玩出新花样、新高度。任何知名度高的事物都有其权威品牌,民俗旅游当然也不能例外。因此陕西民俗旅游首先要做的事是整合资源,归纳创新,打造民俗旅游权威品牌,再借助网络路径进行传播。陕西民俗旅游要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就必须实现民俗旅游的品牌化、网络化。

二、陕西民俗旅游品牌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品牌与一般的品牌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是由旅游产品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旅游产品不仅是一种实物的产品,还是一种服务产品。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主要集中于旅游地,依托于当地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陕西悠久的文化底蕴使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元素都呈现在旅游上。陕西民俗文化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戏曲文化景观,包括秦腔、西安鼓乐、陕北民歌、秧歌、皮影等等。二是工艺美术景观,包括剪纸、户县农民画、凤翔泥塑等等。三是节庆习俗景观,包括岁时民俗、婚俗、丧俗等等。第四个是起居饮食习俗、民俗建筑等。陕西民俗旅游目前主要有这几种类型:以回民街为代表的美食街区,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民俗村,以体验式旅游消费为主的农家乐。

陕西民俗旅游现主要以旅游地品牌为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整合力度不强,缺乏创新,传播手段单一,未形成网络品牌,同时缺乏资金、人才以及政策支持。

三、陕西民俗旅游品牌网络传播路径

(一)建设主题网站,占领旅游品牌传播的主阵地

陕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源零散,不成体系。因此,收集、整合陕西的民俗文化资源,建立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这不仅是建设主题网站的首要任务,也是打造民俗旅游品牌的前提。陕西现有的民俗文化的网站有:三秦游网、陕西文化网、陕西旅游资源网等。陕西旅游资源网站内容主要围绕陕西的旅游景点,提供与旅游景点相关的知识、旅游攻略、旅游路线等信息资讯,虽然其中也有民俗文化的版块,但信息过于单一,网站设计过于简单,民俗版块内容过少。本文主要侧重于建设以陕西民俗旅游为主题的主题网站,建设陕西民俗旅游的主题网站,主要是以民俗旅游为主,收集民俗旅游类网站资源,将民俗类网站资源、相关的网站资源以及调研获得的数据、信息、资源予以整合,尽快实施网站建设、策划、设计、相关链接等操作流程,同时提供一些附加功能,如民俗产品的销售平台、定制出行计划、安排旅游路线等等,打造出一个覆盖面广、信息全面、服务周到,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融合的网络资讯平台。建设主题网站加大了对品牌传播的宣传力度,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运用主流微平台,加强旅游品牌网络宣传

2016年,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73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24.5%。几乎每个移动网民都会使用微信, 微博、微信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交工具,可以利用其来对民俗旅游进行宣传,建立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专门以民俗旅游为中心,相关资讯、信息。比如可以在节假日推荐一些民俗旅游地、介绍一些相关民俗历史文化以及推送一些旅游路线等等。既可以增加大众对民俗旅游的了解,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俗文化得到鞑ィ提高知名度,进一步拓宽民俗旅游的网络传播面。这对建设主题网站是进一步的补充,也可以将主题网站的相关资讯在主流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上再次、推送,尽可能扩大信息的覆盖面。

(三)借助网络,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

2015年春晚歌手谭维维将流行音乐和华阴老腔相结合可谓是别出心裁,使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不同的认识。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发现民俗文化种类不断减少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民俗产物与现代审美有所出入。彼得・托马斯说: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如今,几乎所有人都在追求新颖独特,追赶潮流,很难静下心来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华阴老腔之所以名气大增,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它的大胆创新。将传统民俗和现代流行元素结合,既能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又能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增加其吸引力。比如用皮影来表演芭蕾剧,仅仅是这个名字就已经非常吸睛。将这些经过创新的表演艺术制作成视频,上传到一些网站、博客等互联网平台上,进行宣传推广。传统民俗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魅力,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定能大放异彩。

(四)发展陕西民俗旅游大数据

大数据一词现在经常出现在各种产业领域,而旅游大数据是指旅游者通过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和其他平台来进行旅游信息搜索、旅游经验交流、旅游评论、旅游诉求、旅游消费、分享旅游体验等等与旅游相关的海量旅游数据印记。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地域限制等产生的影响,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大数据使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数据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信息,以及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并对陕西民俗旅游数据库,进行分析,为发展民俗旅游提供有力可靠的支持和依据,及时发现问题,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四、陕西民俗旅游品牌网络传播对策

(一)人才培养

德拉克罗瓦说过,无论哪一行,都需要职业的技能。一个产业能不断传承,不断发展,除了自身条件外,更多的是有很多人为它付出了汗水和智慧。在信息时代,第一资源是人力资源。要培养人才,就要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任,留人为用。民俗旅游涉及到当地的民俗风情、民族政策等方面,而且需要一些专业的技术,培养与民俗旅游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还应对民俗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政策吸引人才。另外,对在职人员进行规范的专业培训,旅游、营销、计算机等专业大学生业具有很大的培养潜力,培养对民俗文化的兴趣,给予足够的发挥空间,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网站的维护人员,民俗文化馆的管理人员,创新性人才等,根据实际需要,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

(二)政策支持

要使陕西民俗旅游持续、协调、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发挥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民俗村、农家乐、民俗博物馆等民俗旅游资源的监管和保护,规范管理制度,完善其服务体系,保护其文化资源,支持民俗博物馆的网络推广等。另外,还应对其周边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推出一些有益于发展民俗旅游的相关政策。针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应制定规范的岗位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使旅游活动能顺利开展。民俗旅游最大的优点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同时,既能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又能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因而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资源,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调控,但又不能过度使用职权,保证陕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

(三)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