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郑人买履译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生们普遍认为学语文是件枯燥的事情:提及文言文、作文就头疼。大量的阅读理解与繁琐的赏析,渐渐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甚至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心生反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满爱和快乐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知识,从而使他们变得更有想象力。
其实,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激情、充满诗意、灵动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充满激情和笑声的课堂教学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才敢提出问题、大胆发言和辩论。
例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寓言二则》时,学生都知道“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成语故事,但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老师会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样将这两则寓言记录下来的呢?我们现代人怎样理解古人记录的那些文字呢?”这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和现在的语言不一样,好多词语不懂!”有的回答:“需要把那些字词跟英语一样,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老师接着说:“好,那么我们就对照注释,试试用自己的方法翻译文言文,看谁翻译得最流畅、最准确。”老师的引导,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过于重视传授知识,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并向学生作繁冗的讲解,导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显得很被动,从而难以主动阅读、形成语感。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提高读书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主动权。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必过分强调学生的背诵能力,应该培养孩子积极阅读的好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诵读,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形成语感。在读中感知、领悟、品析,语感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他们最清楚自己究竟喜欢读什么、用什么方式读、怎么读,有一定的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预设启发思考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阅读,在已有的语感基础上,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中归纳解决问题的规律,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实践活动。例如:在讲授《狼》《晏子使楚》等课文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情节进行表演式朗读。这样,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以及实践互动中增强语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1.将课内与课外相联系
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本知识的时候,最好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鼓励学生主动搜集课外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搜集课外知识的同时能够学到更多的课内知识。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扩展知识,这样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还能提高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飞鸿滴翠记黄山》的时候,教师让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搜集和黄山有关的信息资料,并让学生自己下载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如此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他们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学生还会认识到阅读的课内外相通性:阅读并不是孤立的,和课外活动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将书本与生活相联系
现实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大自然、阅读生活的能力,而不能让学生读死书,不了解生活的变化。学生应该从生活中获取更多的资源信息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加强自己的生活体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例如,在讲授邹韬奋的《母亲》和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文中的细节描写,从生活中找到与之类似的生活情景。这样还可以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父母之爱,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懂得感恩。通过将课本与生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四、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榷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74-03
学习文言文,不仅对加强国学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古书和古文写作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的注释,关系着文言文教学的方向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情况并不乐观,原因在于教材编写出自多人之手,难免出现注释问题,这给中学文言文教与学带来众多不便,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当前,系统研究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学者为数不多,本文摭拾数例,讨论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注释术语使用不规范,致使语义注释和文意注释混淆
何为语义注释呢?语义注释是指表述或显示文言文词的概括义和句子的句面意义的注释,往往体现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与语义注释相对应的文意注释,是指陈述词句在文章中的内在含义,反应了作者在客观语义中所包含的主观经验内容。文意注释经常使用的注释用语有:①“意思是”、“这里是……的意思”;②“指”、“这里指”;③“比喻”、“言外之意是”。我们见到这些用语,一定会认为该句的翻译是文意注释,而非语义注释。
但是课文中个别注释没有注意二者的差别。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朝济而夕设版焉”一句。课文下的注释对此句的解释为: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很明显此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严格对译,属于语义注释,但文章却用了文意注释“指”这一注释用语。
必修3中的《过秦论》一文,有“却匈奴七百余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却,击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却”的解释为:退。①击退比退的意义狭隘,击退仅仅是打败,而“退”不仅含有打败的意思,还有以退为进的作战方略。“击退”只是在教材中具体意思的表述,是特指,是文意注释。因此写为“这里指击退”更加准确。《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弃甲曳兵而走”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走,跑,这里指逃跑。古汉语字典注解:走,跑,逃走,逃跑。②例如:“双兔傍地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杜甫的《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里的是“逃走,逃跑”的意思。可知,“逃跑”是“走”的另一个义项,没必要用“这里指”这个特指的术语,因此最好去掉。
二、语法方面的讹误
中学语文教材中,语法方面的讹误也存在。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有“又欲肆其西封”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往西扩大边界。可见,此处的“西”翻译成了状语。“封”的是“疆界”,而“西”的位置在“封”的前面,因此,“西”应译为定语“西边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作品选》对此处的注释为:必然要扩张西面的国界③。此种翻译才是正确的。
所以,文言文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句意的通顺,还要看句子的语法结构是否规范、正确。
三、注释详略不当
1.需要详解,却过于简单。有的注释过于简单,以致于让师生费解。例如: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亡关中。”课文下的注释为“左司马,官名”。读高中时,我曾质疑过这“左司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官,到现在才明白,“左司马”并非一般无足轻重的官员,而是军中管理军务、执行军法、参与制定作战计划的重要成员。这样的一个核心人物居然当了内奸,难怪刘邦在回营之后,立刻诛杀了曹无伤。如果课文此处的注释能更详细些,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利于主旨的体会。又如,必修2《兰亭集序》一文,有“一觞一咏”一句。课文注解为“喝点酒,作点诗”,对“一”没做解释。古代汉语字典中对“一”的解释,其中的一个义项为:或者。②《孙子兵法·谋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戴圣《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可以推出“一”确有“或”的用法。课文应该作注解,以免学生对最简单字的错误理解。
必修3《过秦论》一文,有“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瓮牖绳枢,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窗户。枢,门扇开关的枢轴。”“瓮牖绳枢”这四个字都是名词,每个字在此处都应是活用的。因此,注释应标明:“瓮、绳,用作状语。译为,把瓮,用草绳。牖、枢,用作动词。译为,做窗户、系门轴。”
必修5《陈情表》一文,有“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见背,弃我而死去。古代汉语词典中对“见”的解释为:“见,指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译为:‘自己’、‘我’。”④该文中的“见”可引申为“我”。课文应注明“见”的引申义“我”,直接对“见背”进行解释,有点令人费解。
2.没必要做注释的,却做了注解。有些简单注释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出现,后面没有必要再次出现,以免重复啰嗦。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之沛公军,到刘邦驻军地。之,到。“之”字在初一时就有注解,这里就无需再注解了。选自《韩非子》中的《郑人买履》一文中,有“至之市”一句,在这里“之”课文注解为:之,到……去。既然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出现,并且作了解释,那么在高中教材中就没必要再次注出,重复的出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注释欠准确
注释欠准确是文言文注释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在注释时要考虑很多因素,结合客观实际、上下文、具体语境,尽量使文言注释接近本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课文将“曦”字解释为“阳光”,是不准确的。首先,从结构上看,“不见曦月”中的“曦”与“月”并列,“月”翻译为“月亮”,那么对应的“曦”就应该是“太阳”。古代汉语词典中有此说法:“曦,指阳光。也代指太阳。”④因此,此处的“曦”应翻译为“借指太阳”。在此篇中还有一句“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课文注释为: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可知道,这种解释不符合客观实际。“白色的急流”是无法“倒映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时才现出其“碧绿”,也可以“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译文应该是“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有“可汗大点兵”一句。课文注解:皇上要大征兵。“可汗”,我国古代鲜卑、蠕蠕、突厥、回纥、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在诸多的历史剧中,我们都可听到此称呼。课文译为“皇上”不合乎当时的称呼,应保持“可汗”的称谓不变。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一文,有“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忧谗畏讥,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把“讥”解释为“讥讽”显然是不对的。古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讥,指责。④后面用“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一句对此种意项进行举例说明。因此课文中的“诽”并非“讥讽”之义,而是“批评、指责。”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妇女无所幸”句。课文注解为: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这句话是范增劝项羽时所说,文中“妇女无所幸”说的是刘邦的态度,当时的刘邦显然不是“封建君主”。教材的错误在于将君王的宠幸和带有“尊崇”意义的“幸”字没有区别开。然而,这篇课文中还有一句“今事有急,故幸来告张良。”此处的“幸”教材中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此处的“幸”应当做敬词讲,表现出对方使自己感到荣幸。因此,“幸”字的含义很丰富,不可狭义理解。
又如,必修1《鸿门宴》一文,有“奉卮酒为寿”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处,“寿”是作“祝福”讲的,此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寿”字的本义是“长寿”。在古文献中,向尊者敬酒或赠送礼物以祝其长寿即称为“寿”。古代汉语字典中“寿”有一个意项是:敬酒并祝人长寿。②本文中还有一句“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此处的“寿”字在文中没有做解释。其实,此处的“寿”和奉卮酒为寿中的“寿”字含义相同,即,敬酒并祝人长寿。
又如,必修2《短歌行》一文,有“越陌度阡,枉用相存”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枉用相存,屈驾来访。存,问候、怀念。把“存”解释为“问候、怀念”是不准确的。“问候”和“怀念”是两种意思。从文意可知,老友来看望,此时,应翻译为“问候”更为准确。若译为“怀念”则说明作者同好友还未见面,这与史实不符。再者,古代汉语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存”的,一种意思是,看望、问候。②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另一种意思是,思念,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两种不同的意思,在本文的注释中,却合为一项,令人费解。可见,本文解释有误。
再如,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有“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请以战喻,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将“喻”解释为“比喻”是错误的。《论语·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皇侃疏:“喻,晓也。”可见,先秦时代,“喻”表示“明白”、“开晓”之义。实际上,“喻”表示“比喻”之义,开始于战国晚期以后。在孟子写此篇时,还未出现“比喻”义,以此说明本文中的“喻”应当是“明白”、“开晓”之义。
五、对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辨别有误
所谓古今字,是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种同一读音和意义的形体不同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来造的叫今字。古今是相对的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两者为古今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异体字,是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相互代替的字。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字一般写为:“某同某”。所谓通假字,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某个字本有专字,可古人书写时没有使用这个专字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这种现象叫通假。其中被代替的字是本字,用来代替本字的字是通假字,也称借字。两字之间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两字为通假字一般写为:某通某。在中学课本中,某些注释对三者的辨别有误。
1.把古今字错判为通假字。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八则中,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课文注释为:说,通“悦”,愉快,高兴。“说”和“悦”两个意义完全不同,“说”有开导的意义,心中苦闷,被好友开导过后,心中欢乐,而“悦”有“高兴”之意。可见,“悦”和“说”有意义上的联系,是古今字,非通假字。《左传·僖公三十年》中,有“秦伯说,与郑人盟。”说,后来写作“悦”,高兴。因此,二者实为古今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1中的《鸿门宴》一文,有“拒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内,通“纳”,接纳。《说文》:“内,入也,从口,自外而入也。”由此可见,“内”的本义是纳入、进入。课文中“内诸侯”的意思是把人才贤士招进家门,可以理解为收容之意;与“外”相对又有“内部”的意义。后人为了区别“内”的接收、接纳与它的其他含义,在“内”的基础上加了一个“系”部,使它的表意功能更加明确。《说文·系部》中解释:“纳,内也。”所以说,“内”是“纳”的本字,“内”和“纳”说为古今字更为准确。必修2中的《离骚》一文,有“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章通彰”。很明显,两者在此处被判为通假字。《说文解字》中“章”的意思解释为: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可见“章”的本义为乐曲演奏结束,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因此,“章”有“表彰”之义。《说文》中也有对“彰”的解释:“彰,文章也。从系、从章,章亦声。”从此可见“彰”字是“章”加一形符而构成的。二者应为古今字的关系。必修2中的《赤壁赋》一文,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冯,通凭,乘。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冯”的解释如下:“冯,凭的古字。凭借,依恃。”②可知,二者为古今字关系。
2.通假字误判为异体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4《窦娥冤》一文,有“这都是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一句。课文下的注视为:每,元代时的口语,用在人称代词后面,表示复数,相当于现在的“们”。在这把两者误认为了异体字。实际上,其二者应为通假字关系。“每”,《说文解字》注曰:草盛上出也。其本义为果实。“每”本身不具有作为语助“们”的功能。二者在意义上没有联系,但古代二者读音相似,二者互为通假字。
3.异体字误判为通假字。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5《逍遥游》一文,有“北冥有鱼”一句。课文下的注释为:冥,通溟,海。在这里把二者判为通假字是不合理的。《说文解字》:“溟,小雨溟溟也。从水,冥声。”引申为:“模糊”。《说文》:“冥,幽也。从日、从六。”可见,二者本义都是昏暗。两者应为异体字关系。
在对待文言文注释问题上,我们要以严谨的态度去进行教与学,实事求是,不可不懂装懂,误人子弟。同时,希望编撰中学语文教材的部门、专家在文言文注释方面,精益求精,广泛吸取广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的新成果,共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注释:
①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第4版).商务印书馆,2010,320.
②古代汉语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9:1093,945,729,124.
③朱东润,中国历代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86-87.
④古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8:749-750,1673,688,1166.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高中《语文》(必修1至5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至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