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工安全工程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设置模式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为了培养安全科学领域急需的各种人才,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努力组织教学,突出专业,有的侧重于采矿、化工、航空等行业工程技术,有的侧重于消防、空调等公用工程技术,极不统一。这样由高校一厢情愿地培养的特定行业或某一专业的安全工作人员,非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同时还使某方面的人才短缺。可见,安全科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安全科学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安全科学建设中一个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二、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河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内重点发展的骨干大学,其下属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矿山安全技术、采矿技术、爆破技术和地质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涉及安全工程的许多课程已开设多年,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研究,都有坚实的基础。
河北理工大学于1958年建校就设立采矿工程专业,1993年获得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02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在此基础上,我校在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安全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在安全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大型工业企业等部门,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监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厂矿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与除尘、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
三、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要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秉承“崇术重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要实现“五个明确”:明确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思想,明确扎实够用、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明确稳定与灵活的课程设置结构,明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行的教学模式。
2、基本要求
(1)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力度,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上机、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科技、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课内课外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将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和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开设如数学模型、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选修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要倡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由单纯的学习知识向学习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相结合的转变,逐步形成创新教育机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3、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与实施(2002年)以来,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同时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提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思想,采用“一减少、两增加”的方法,即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和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灵活培养为原则,跨学科组织教学,横向设置专业并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结构进行设计。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分流限选模块、任意选修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
(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原理、纲要、概论、基础等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30%。
(2)公共基础必修平台:包括各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如数学类、大学物理、化学类、机械类、力学类、计算机类和电学类等课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平台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线性代数、工程力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占理论教学总学时33%。
(3)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等,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4%。
(4)专业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按照专业特色设置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和化工安全三个模块。其中矿山安全模块设置矿山地质学、采矿学、通风工程学、矿山安全工程等课程;消防安全模块设置燃烧学、防火与防暴、消防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化工安全模块设置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等课程。每个模块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0%。
(5)任意选修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校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任选课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的以拓展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为目的的专业课,此类课程为任选课;校公共选修课是为学生提供的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要求设置人文、艺术、社科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环境类等多方面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统一修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0周,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单独开设的综合试验、专业实习、金工人士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同时为更好的贯彻《高等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还开辟了第二课堂,设立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主要指对第一课堂以外所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取得学分。凡在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及文学作品、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成果的在校大学生,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
教学培养计划全面实行学分制,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主要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选修课主要包括专业选修模块、专业任选课、公共任选课。两者学分比例4:1左右,4年总学分控制在200学分左右。必修课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主要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能够满足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增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关键词:项目生命周期;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探析
一、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Project Life Cycle)是“总体上连续的各个项目阶段的全体,项目阶段数量和名称由参加项目机构的控制需要所决定”。项目生命期最典型的形式包括四个项目生命期阶段:启动阶段(概念阶段Conceive phase)、计划阶段(开发阶段Develop phase)、实施阶段(执行阶段Execute phase)和收尾阶段(结束阶段Finish phase)。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都包含一个或几个“启动―计划―执行―收尾”的循环。项目管理是通过诸如启动、规划、实施、控制与收尾等过程进行的。项目管理的过程反映了PDCA(Plan、Do、Control、Action)的原则,即事先计划、事后控制。
在化工单元仿真实训中,仿真实训项目一旦确定,便具有一般项目的特征,所不同的是,一般项目追求的是项目的成果(或完成项目产品),而教学意义上的项目则将对项目成果的追求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和驱动力,真正追求的是学生在获得项目成果进程中的学习和经验的增长,在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中,追求的是学生在获得项目成果进程中对集散控制系统(DCS)操作技能的提高。
二、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的过程
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化工单元仿真教学模式,将化工单元仿真教学过程分为项目的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四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过程
■
1.启动。这一阶段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首先由老师对化工单元实训项目需要培训的技能目标进行描述,并把这个实训项目作为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接到任务后,查阅资料,对化工单元仿真实训项目的原理、流程图、操作步骤进行熟悉和掌握。
2.计划。按照项目生命周期理论,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就进入到计划阶段。老师根据化工单元仿真实训项目及学生的学情制订时间表,学生在此计划的指导下掌握安全操作规范并制订记录表。
3.执行。完成项目计划后,进入到计划的执行阶段。学生根据制订的计划表,按计划实施。这时老师承担的是指导者、观察员。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项目实训过程分为学生自主练习、问题讨论、考核三个阶段。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自主练习,将自主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讨论及操作经验的交流,从而达到经验总结的目的。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后进入考核环节,考核完成后输出仿真系统成绩考核评价表。
4.收尾。根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成绩考核评价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及老师评价。学生首先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并进行总结,然后学生在对操作过程进行评价,查找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自己对这类问题的处理办法。最后由老师对全组学生的实训操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容易出现操作问题的环节和处理办法重点讲解,并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同时将考核成绩记录归档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
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化工单元仿真教学模式,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教学过程分为启动、计划、执行、收尾四个阶段,并将项目管理方法贯穿于整个仿真实训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自主练习,自由探究,从而有利于对DCS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掌握。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张连营.项目管理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敏.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理论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以A校为例[M].江苏大学,2010.
[关键词] 依托优势;专业特色;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639(2013)04-0078-04
一、专业设置背景与指导原则
(一)专业设置背景
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强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从物流业的体系建设、发展方向、基础设施、主要产品专业物流到地域区域发展、管理与技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可以说,物流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北京市也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时期北京物流业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服务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便民利民、促进发展,服务全国、辐射世界”的发展宗旨,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更加注重物流系统运行效率的提高和服务保障能力的增强,进一步完善高效、集约、低碳的城市物流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城市。
教育部在2012年9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将物流管理与工程类单列出来,提升为一级学科(代码1206),下设两个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这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物流管理学科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服务的。
综上所述,物流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物流业的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可持续的。
(二)专业设置的指导原则
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展物流类本科专业教育的学校已经多达上百家[1],而北京地区作为全国的教育中心,更被誉为物流教育的发源地,开设物流专业的院校更为集中[2]。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北京化工大学新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就必须依托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坚持特色办学,为此我们制定了“依托优势、坚持特色、错位竞争”的专业设置指导原则。
北京化工大学作为行业性特色型大学,在化工、材料领域具有极为显著的学科优势,所属的化工行业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平均增速远远高于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主要化工产品的产量都已经进入了世界前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发展速度仍将持续。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工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对化工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化工物流具有设施专用性强、规模大、安全至上等区别于一般物流的特点。化工物流行业既需要科研活动为其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针对化工物流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化工物流教育更是十分薄弱,针对化工物流的教育与研究尚需给予高度的重视。
同时,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办学多年,资源丰富,这些专业的很多课程都与物流管理学科相关,可以为物流管理专业提供丰富的校内共享资源。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着力加强以化工学科为背景的物流管理专业特色建设,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以及自身的科研工作,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大幅提高企业运营效益;同时减少各种物流安全事故的发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
(一)专业培养目标
现代物流业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的复合型、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它具有规模大、运营复杂、学科交叉、操作性强等特点,是一个兼具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服务行业,所以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应培养物流领域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为此,我校将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意识与素质,掌握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理论知识、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方法,具备供应链系统分析、物流系统规划、物流运作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物流人才。
(二)专业方向设定
依据上述专业设置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要与化工领域有机结合,培养的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有化工学科背景,具有扎实的化工物流相关理论基础,因此我们首先设定了化工物流作为专业方向之一。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核心区别,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继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全面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新技术也已经崭露头角,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物流行业。下一代全智能化的物流即是以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和载体的。目前物流企业对信息化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此同时,各高校的物流教育也加入了更多的信息化内容,信息化将决定物流发展的未来,因此,我们又设立了物流信息化的专业方向。
三、能力构成与课程体系设计
通过深入分析现代物流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专业方向对人才的能力需求,我们凝练了物流管理人才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即仓储运输配送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处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特色方向应用能力(两个方向能力+国际化能力)和物流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设计了与之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如表1所示)。
仓储运输配送组织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信息处理能力、物流系统规划能力是物流管理人才的四项基本能力。为此我们开设了《物流学概论》、《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规划》四门专业必修课与之对应。同时,为了加强这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我们又开设了各种专业选修课程:《配送与配送中心》、《采购与仓储管理》、《分销渠道管理》、《信息安全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现代生产物流与仿真》等课程。
为了体现我校的化工特色,将《化工物流管理》、《化工基础》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将《化工安全工程》设为专业选修课,从而实现对专业化物流应用能力的培养。
物流业外向型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国际化趋势,因此开设了必修课《国际物流学》及选修课《国际服务贸易》。
现代物流业涉及多个领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十分重要,为此开设了《物流案例分析》和《第三方物流》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物流综合实践能力。
两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图2所示。
四、实践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物流管理专业需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学习相关的软件、电子商务模拟实践、物流设施综合操作等实践课程,培养综合实用型人才。
首先,应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增加软硬件设备,详细设计实验环节、实验课程,针对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编写符合学校自身专业教学特点的物流实验指导书,注重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以加强实践教学。设置专业导向型课程,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知名企业家授课。为了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强化了实用性教学内容,如报关实务、运输实务、配送实务、国际物流实务等,在教学中尽量使用符合企业需要的教材和教具,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就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及管理模式,准确了解和把握企业的现状及流程。
第三,尝试采用“订单式”教学方式,即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增加了应用课程的比重,加大社会实践教学的力度。通过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以及校外实习基地等方式,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研讨式教学、讲座式教学、实训教学等等,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第四,通过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 、结束语
秉持新专业设置尽量与学校的专业体系和办学特色相一致的原则,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了化工物流方向,既加强了学校专业体系的集约性,增强了内部专业间的相互支撑[3],又使新专业与原来的专业体系融为一体,从而着力突出学校大化工的办学特色,形成了特色重点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新平台。物流管理这个富有个性、蕴含特色的新专业必定会为北京化工大学的长远发展增添闪光的一笔。同时,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对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李蓉.我国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2010(09).
关键词: 课程体系 行业标准 高等教育
1.行业背景
教育部长袁贵仁指出,今后的工作重心将转向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把优势学科建设同战略优先行业特色建设(2011计划)相衔接。“强调传统,强调特色”就是指行业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建设、教学体系和质量评价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随着很多部属院校的下放及“大而全”的综合性办学,行业人才培养的属性逐渐减弱。当务之急是结合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所以,作为我国气象行业知名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必须在人才培养中进一步强化行业特色,即强化气象人才培养目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气象人才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人才总量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求矛盾日益加剧、气象基础教育与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脱节、人才结构单一和布局不合理、基层人才队伍素质低、高层次人才和关键领域人才严重不足、人才队伍专业性差且地域分布不均,尤其是人才服务水平和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包括信息处理、产品制作、效益评估、用户需求分析等在内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能力相对薄弱等[1,2]。同时,就业市场出现“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员工,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尴尬局面[3],如最新的国考50个冷门专业,大部分都是气象和地震局之类。究其原因是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这是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众多问题所致,归纳如下:(1)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不统一,忽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与企业需求错位;(2)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对应性不明晰,不同培养层次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雷同,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衔接度不够;(3)行业标准与教学实践脱节,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实践则仅仅停留在案例分析阶段。研究表明,行业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体系或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业务能力的关键。目前行业院校现行课程体系缺乏应有的学术性、职业性和灵活性,不适应行业型人才培养要求。由此可见,改革、优化或重构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服务性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刻不容缓。在总结和提炼一线教师、专家、学者有关课程设置改革与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具体实情,借鉴其他院校应用气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调整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探索适合公共气象服务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革新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气象特色的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2.基于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行业标准是连接专业课程内容与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R岛诵闹识和技能。把行业标准内容渗透到人才职业素质培养和课程体系中,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满足社会、行业或企业对行业型人才的能力需求。基于行业标准构建的课程体系整合了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兼顾了职业的实用性和职业发展性。融入了行业标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推动了课程体系的优化,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在实践中加强业务能力的培养。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能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紧密依托行业或企业,由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参与完成,尤其是校企合作[4]。同时,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构建能有效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并能建立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
3.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3.1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与行业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流程:(1)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的调研、毕业生的跟踪信息分析和论证,确定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群;(2)对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公众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专业气象服务、应用气象教学科研等岗位分析,提取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主要工作内容;(3)选择与气象服务发展要求匹配的行业职业标准,确定各岗位的行动领域能力及要求;(4)明确自身在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确定适合区域行业发展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5)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及业务流程,把行业标准中的知识、技能要求融入教学任务中,转化设计学习领域的教学项目和任务,开发项目式专业课程;(6)由学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最后,值得强调的是构建过程要将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而实施过程要保持人才需求调研的常态化,持续关注新的行业标准的出台和修订,及时优化课程配置及更新教学内容。
3.2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行业型高校课程体系应遵循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这种能力体现在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能有效对接职业岗位的实践要求;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运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开发;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表达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行业。可见行业型高等教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专业教育,因此课程体系应有自身特色。下面将重点介绍基于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涉及的课程设计、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
3.2.1课程设计
首先,针对气象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应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每一个模块中。近年来,围绕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和管理需要,气象部门及行业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气象标准化工作,初步建成了覆盖气象防灾减灾、气候与气候变化、农业气象、雷电灾害防御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的气象标准体系框架。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现了市场和行业、企业对职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掌握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以“项目―任务―过程”的实施方法组织教学,创设形象的职业情境,使学生真正经历气象项目式工作模式。另外,邀请行业、企业的一线专家研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基地规划建设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再者,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更新,且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接轨。基于行业标准的动态性,抓住气象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增设新专业新内容;摒弃过时或不实用的技术和教学内容,增补以往教学中反映不够或未涉及又实用的技术和内容,吸收气象服务学科最新的教学科研成果。在保持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凸显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B,以适应科技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3.2.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气象公共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全部开设课程的分工与配合及其之间的协调和补充。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涉及多学科的课程领域,可采用如下思路构建基于岗位需求和“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一线企业专家访谈确立基于气象行业标准的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进程等转化成学习领域,针对合并后的学习领域按照教学目标、实施序列、教学情境等内容划分学习单元,再划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构建有利于学生核心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借鉴实训基地的教学经验,综合教学团队的教学成果、实训团队的实训成果和科研团队的开发成果,集思广益,形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的课程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要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统合,综合核心课程要系统,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平衡并有机联系。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行业人才需求接轨,学校还要增设反映新技术的技能课程和过程性课程,同时进一步优化目前已有专业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学生构建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拓宽应有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及基础应用工具的能力,涉及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体现气象服务交叉学科的特色,涉及气象、管理、法律、新闻等知识,主要包括微气象学、应用气象学、气象服务学基础、天气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基础、新闻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主要由学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等构成,培养学生从事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业务和管理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包括应用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气象统计学、现代气象服务、生态环境气象学、统计天气预报、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概论、城市气象学、气象防灾减灾、污染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军事气象学、雷电监测与预防、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业务与方法、气象设备维护、市场营销学、客户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网络及图形处理等课程。实践课程要针对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业务,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全方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①“公共气象服务基础”业务实训使学生了解气象服务信息采集、的流程和平台,数据库的开发等;②“气象灾害防御业务”使学生了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信息业务平台及气象服务效益的评估方法;③“决策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了解该环节中的产品特性、业务流程、工作机制、业务平台等;④“公众气象服务”实践课使学生掌握服务的分类、产品、业务流程、产品的加工制作方法等;⑤“专业气象服务”实训使学生熟悉农林牧渔、水文、海洋、交通、旅游、航空、卫生、能源等气象服务及其流程等。整个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的课时分配比例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为3∶4∶8∶5为宜,也可适当增加设计类或实训课的比例[1]。
公共基础课程是在低年级主修的学位必修课程,以模块化的方式构建,强调专业的宽泛范畴。专业(或基础)课程是针对已经有初步职业取向的二、三年级学生而设计,在支撑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必修(或基础)课程基础上,分别为不同职业取向的学生制定该方向的专业选修(或基础)课程,让学生尽可能宽地了解专业基础,结合职业取向灵活选择专业方向和特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了设计类(综合)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比重,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实践课程是为高年级学生定制的以就业目的为导向的课程组,不仅培养天气会商、信息技术应用、设备运维等保障性能力,还培养业务开拓、产品策划及开发、情报处理等岗位生产性能力,可按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进行“分流”培养,或者采取课程置换的方式选修培养。根据社会的需要,将学生分流到13个气象业务服务主要领域及继续攻读研究生等方向,各自学习一些较适用的课程,并安排从事相关的毕业课程实训。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的高要求及气象业务部门气象现代化的需要,将气象专业从最初唯一的“天气动力”专业方向,扩大增加“自动化与信息处理”方向,将课程结构中的计算机系列课程做出进一步整合和更新,增加“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计算机接口与编程”、“气象数据处理与自动化”及“系统工程与决策”等[5]。同时,削减原天气动力方向的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扩大应用或技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
3.2.3师资队伍
与气象服务标准相衔接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构建的新课程体系需要过硬的、开放的和敏捷的师资队伍做支撑。因此,打造一支既满足行业标准中的知识要求,又满足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刻不容缓。①鼓励教师“走出去”,采用公共气象服务部门对调岗位、基础气象站挂职、产学研合作、企业实践等形式,利用寒暑假进行短期培训、工作,体验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实施和管理流程;鼓励教师开展教改科研活动,并在学生职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体现。②通过“引进来”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的专职或兼职教师。这些企业专家把行业发展前沿、新技术新理论、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及职业核心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2.4教学方法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已从仅注重对理论教学的终结性评价转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评价,显著提高实践教学地位,以培养高素|技能型行业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特色得以充分体现。①基于“必需、够用”原则压缩理论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强调课程设计和模拟实训,强化实践教学[6,7]。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真实或模拟性实践情境,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强调“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侧重对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把学生的技能培养分配到各个学习情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③建立多方参与、多元考核机制。除了专家教授以外,用人单位、师生、家长等都可参加评价。考核对象由传统的知识考核转向实际应用能力、职业技能的考核。通过终结性、过程性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程监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交能力。校企共同管理顶岗实习工作,制订详细的顶岗实习计划和考核办法,按照行业标准进行考核评价。
基于“课内系统综合的实践技能训练和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与“校内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拓展训练和校外实训”的有效结合,构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创新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让技能练习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8]。基于对气象服务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整合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构建起逐步培养各阶段对应能力的由必修实验(实践)和选做实验(实践)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岗位技能,设置6-9个训练项目,穿插在整个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为综合技能训练打下基础;按照工作任务,设置若干囊括多个工作学习领域和业务环节的典型项目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从行业标准的视角设计若干指导性选题或操作性强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多方共赢。
4.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行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初步构建出与行业标准衔接的开放式公共气象服务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四个层次课程体系,实现与岗位的紧密对接。同时,探索了气象服务行业教学体系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核心环节,为与行业标准无缝对接的行业院校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支撑。本研究所构建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体系是一个开发的、动态的教学体系,其中“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的课内实训综合项目实训定岗实习实践体系,注重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可随时按照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调整或重建。
参考文献:
[1]周显信,卢愿清.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研究[J].阅江学刊,2012(2):56-60.
[2]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2,104(4):5-8.
[3]杨艳.构建与行业标准相衔接的高职嵌入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软件,2014,35(1):159-160.
[4]杨家鹏,阮富坚,黄海滨.高职专业课程内容体系与行业标准衔接问题研究[J].广西教育,2011(9):47-48.
[5]谢应齐.面向21世纪努力探索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气象专业教改实践初步小结[J].高等理科教育,1996,13(3):46-50.
[6]傅宁.航空气象实践教学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8(6):37-39.
[7]杨亚新.航海气象课程体系改革与立体化教材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17-19,4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