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

第1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关键词:医学计量 质量控制 临床医学工程 风险评估 医疗质量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公众对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医疗和医技的要求也显著提高。为保证医疗质量,为医疗诊断提供准确数据和医疗提供较好的效果,我们计量部门需要借助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不断发展的良好契机,认清计量检定与质量控制的关系,理清医学计量发展的思路,有效推动计量事业向前发展。

二、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一)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概述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疗质量保证的重要前提,是医院医疗技术手段的重要内容。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的学科名称依据是1992年11月1日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把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确立为基础医学学科下的三级学科,学科代码为310.6120。医院医疗工作组成部分为医、技、护、药、械。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主要有《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卫医管[2010]4号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11]24号。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担负着医疗器械在医疗工作中的技术支持和供应保障的重任。学科需有完整的医学工程专业设置和人员匹配,形成从选型论证、质量控制、技术培训、风险管理,到维修维护、技术鉴定、资产管理一整套完备的医学工程技术体系。

临床医学工程学科专业结构可分为五大类26专项,具体如下:

1、影像类:CT、MRI、DSA、X射线、超声、核医学;

2、精密仪器类:透析、放射诊断、生化检验、微创窥镜、病理、微机控制;

3、生命支持类:心脏起搏、呼吸支持;

4、机械设备类:机械加工、制冷、消毒灭菌、压力容器、电动设备;

5、经济类:计量管理、设备采购、固定资产、普通耗材管理、高值耗材管理、库房管理、耗材采购。

(二)临床医学工程学科新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医院的要素包括:建筑(空间、环境、流程);装备(器械、设施设备);人员(医、技、护、药、械);技术(药品、医疗器械、耗材、程序);管理(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制度体系);信息(数据、文字、图形)。

随着医疗技术对医疗器械依赖性的日益增加,作为医院医疗器械的专业管理人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在职能管理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角色日益多元化。临床工程部门的核心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1、技术管理(technology management)

维持日常医疗活动中所需的医疗器材、设备的可利用性。功能与效能的保证(验收、维修与保养等)

2、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

所谓品质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或超过顾客预期承诺的能力。如检测与校准、持续改进体系的建立(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

3、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风险是指特定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发生几率的乘积。医疗器械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风险管理活动包括:危险报告管理、意外事件调查、医疗器材不良反应通报、临床培训、医疗器材性能保证检验等。

4、技术评估(technology assessment)

经济评估是指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

技术评估是指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的功效、技术的效用、技术的经济效益。技术评估不仅考虑目前的技术需求,也需要考虑中长期技术的需求。技术评估是结合成本效用的改善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高进行综合分析。

5、教育训练与研究发展(training and R&D)

进行临床人员设备使用与一般性的教育,特别是电气安全;新技术、新设备引进,相关人员的培训;应用工程技术支持临床与基础研究;新医疗技术与临床器材的临床试验。

6、法规与标准的遵循(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

法规和标准可分为法规、标准、规范三个层次,法规是指法律与行政命令的统称;标准是指标准化机构批准的技术规范;规范是指规定产品或服务特性的文件。

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

医疗设备作为临床医生的得力工具,极大地拓展临床疾病诊治方法和尺度,可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也成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疗设备研发是由包括医疗、物理、化学、电子、软件、光学和机械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合作进行,是最新的诊疗技术的集中体现。医疗设备的合理运用可为患者快、稳、准地解决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进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

医疗设备直接应用于患者身体,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各类新技术不断应用,其临床应用风险也在与日俱增。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作为医疗服务所面临的两大挑战,已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如何科学地分析、评估、控制和管理医疗设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控制风险,确保医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防范医疗设备应用风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第2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作为智慧医疗最核心的部分,医疗物联网将各种传感器、RFID装置、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用简约的数字医疗来完善医疗的标准化,进而推进整个医疗信息化的改进,实现医疗信息资源的智能化、信息共享与互联。

医疗物联网也被认为是医疗领域信息技术浪潮的新经济引擎,将对医院和医疗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由于医疗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比普通的物联网更有突破性,应用前景也会更加开阔和宽广。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问题

目前,我国患者的就医环境依然很难令人满意。“耗时、费力、费用高”成为患者对医院的普遍印象。笔者的真实体验是,在一般的二甲以上的医院就诊,挂号、交费、化验、取药哪项都需要排队。其中挂号、交费、取药以及化验、影像等检查环节人员滞留情况最严重。也正是在这样的就医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体系效率低下、医疗服务质量欠佳让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最容易积聚的地方,也使得公众对当前公共医疗服务现状的怨声载道。

公共医疗服务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问题最多的地方。经过了多年的改革,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曾经以失败告终。早在2003年年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确定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研究。课题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北京市疾病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组成。“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课题报告指出,当时的一些改革思路和做法,都存在很大问题,其消极后果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在医疗卫生体制出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倾向也是完全错误的,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基本规律。

2005年,中国官方机构公开承认中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分析其中医改失败的原因可以发现,信息垄断、流通垄断造成的药价虚高给百姓造成“看病难,吃不起药 ”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以药品流通为例,药品的真实成本和药品的质量,除了少数药厂的人,以及医务人员等群体知道,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不知情的,这使得老百姓不得不面临花"冤枉"钱吃药和使用假冒伪劣药品的双重胁迫。

在目前,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在推进中,新医改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就是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那么,物联网技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其中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患者在医院中挂号、划价、收费与报销将经由网络直接进行,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缓解了排队问题。而在解决“看病贵”方面,物联网使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的各环节透明化,不仅对药品加成产生有效监督,也对用药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另外,医疗物联网在合理配置目前的医疗资源方面也可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制约着分级医疗的开展。目前,我国每1万人中只有14名医生,这个比例还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医疗资源十分匮乏。同时,由于历史上二元体制的割裂,大量优秀医生集中在大医院,患者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也不愿意去社区医院,改革推进举步维艰。

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医疗和自助医疗,全新的诊疗模式可以把目前大多数医院以治疗为主的诊疗方式转为预防和康复。降低医疗资源使用,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医院运作效率,有利于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的压力。

不仅如此,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治疗和诊断费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现有通信网络,可以收集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心电图、行动模式等各种数据,把不同地区的病人数据传输到各种医疗机构,对病人病情进行检测,随时调整用药或提醒病人入院进一步检查。例如,为慢性病患者配备了传感器,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监测他们在日常活动中身体状况,这样患者不必往返医院,医生也能得到患者的身体状态信息,及时发现处理相关异常情况。在美国,仅仅通过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更好的管理,每年就能减少10亿美元的住院治疗和急诊费用。

此外,医疗物联网也会对医院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对医院的资产和药品等植入RFID芯片,医院可以对医务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这不仅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而且也大大推进了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转速度。

移动医疗:

医疗物联网发展的原动力

医疗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初设计思路来自移动医疗。最初,是医疗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电子医疗。随后,当代先进的智能移动设备大大促进了电子医疗业的发展。将这些先进的移动设备与电子医疗相结合,便形成了移动医疗服务。近几年来,移动医疗服务已成为电子医疗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由于移动医疗能够让医疗保健系统更加有效地分配医疗资源,所以随着移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的移动医疗正在推动医疗机构不断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传统医疗模式的实践。

在医疗行业最重要的对象就是病人,围绕病人的是医生、护士、药品、器械,所有跟病人有关的系统,如果我们把这些系统有序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管理规范进行有序的管理,得到了基本的效果是所有的对象都是有序地进行,在控制下进行运作,这样医院的基本医疗安全、质量就得到了保障。

在以病人和对象的理念指导下,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患者可以接受各种移动医疗设备对其提供的实时医疗服务,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都可以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如果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终端设备接受对健康有益的医疗资讯医生的嘱咐等;也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传感器,获得自身的体征信息,供自己查看或传递给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医生进行交互,实现远程就诊的过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向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掌上资讯等服务。

当然,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也离不开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

表1是国际联盟对中国老龄化人口的统计。虽然中国的百分比比其他国家低,但是老龄人口的数量到2050年将达3亿多。另外世界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的不断变异和增加,也使得相关的公共部门在如何有效地监控病毒传播和医疗保健管理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

另外,正在急剧转型的中国社会,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然而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快速的改变,中国国民的慢性病风险因素也在迅速提升。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而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中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比美、英、法等国高4倍至5倍,比日本高3.5倍,亦高于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恶性肿瘤死亡率接近美、英、法,高于日本和印度;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高于世界各国;心脏病死亡率低于印度,接近美、英,明显高于日本和法国。此外,中国慢性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调查显示,有65%以上的劳动人口患慢性病,这个群体年龄段为男性16岁~60岁,女性16岁~55岁。69%的高血压和65%的糖尿病都发生在上述年龄段。

可以说,巨大的医疗和诊断需要和相对不足的市场供给,给医疗物联网技术介入到移动医疗领域打开了巨大的市场窗口。而伴随着医疗物联网的发展,更促进移动医疗管理观念的转变。一种以医院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正在转向对象管理。这种转变,是医疗模式向更加人性化发展的推手。医疗物联网促进移动医疗服务给患者带来自由,同时也为医生带来了快捷的医疗诊断途径。比如医生就可以使用掌上电脑或者移动医疗车,通过患者佩戴的无线装备,实时查询患者的医疗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医生无需与患者当面交涉,即可完成医疗过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每年患慢阻肺的病人死亡数量128万,平均每分钟死亡2.5人。目前,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基于对呼吸道声音、呼吸气流、心电图等物联网监测设备的研发成功,通过医院和医生为基础的物联网医学中心的监测管理,慢阻肺病人和睡眠呼吸性疾病的远程监测与管理得以实现。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物联网医学对慢阻肺确诊后的治疗和监测效果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不仅在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浪潮带动了物联网与移动医疗健康服务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14个国家的调研发现,许多国家已经推出了移动医疗健康服务计划。其中最常见的是建立健康呼叫中心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约占38%),其次是短信预约提醒(约占25%)、远程医疗(约占18%)、访问患者病历(约占18%)、跟踪治疗效果(约占17%)、提高医疗健康意识(约占10%)、监测患者状况(约占8%)和为医生提供决策支撑(约占6%)。

也正是因为移动医疗具备如此大的发展潜力,进入移动医疗领域的创业者层出不穷。2014年5月28日下午,支付宝对外公布了名为“未来医院”的计划。据此,支付宝将对医疗机构开放平台能力,具体包括账户体系、移动平台、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能力、大数据平台等。在2014年5月28日,国务院法制办《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解禁处方药网络销售。艾媒咨询预计,到2017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达到125.3亿元。根据GSMA移动医疗健康发展预测模型预测,在亚洲地区,中国和日本将占据移动医疗健康市场前两位,分别占37%和21%。

瞄准医院管理的三个痛点

数据显示,到2012年末,我国有医疗机构约30万家,包括医院19万多家;其中私营医疗机构15万家,占医疗机构总数的51%,私营医院约9000家,占医院总数的3%。对于医院来说,由于涉及仪器、设备、材料、药品和大量人员和病人的管理,为了保证医疗的质量,医院管理早已成为政府、卫生部门、公众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

特别是近几年来,上一次中国医疗改革的失败,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医院的管理控制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未来的发展,没有科学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的整体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当前正在推进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也对医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医院物流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疗设备管理这三个难点,就成为保证让医院摆脱繁琐管理工作束缚的战略选择。

痛点1:医院物流管理

医院物流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部门的日常作业和管理活动。其中包括:(1)医院文书档案传输,包括病历、医生处方、检验报告单、医疗收费单据和账目等;(2)医用物资传送,包括药品、药械器材、无菌医用材料、手术器械等;(3)医用标本送达,化验标本、病理标本等;(4)医院后勤传送,包括各种辅助物资的采购、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供应等。

医院的物流系统因为涉及规模庞大的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的进出,所以医院的物流管理如果发生错误,将极大地影响医疗质量的稳定。比如2013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年流水达到30亿元,而卫计委管理的44家医院流水总和超过1000亿元。从总体上看,国内医院物流仍基本停留在功能性的物流管理阶段,如单纯的物资采购、仓储、运输和供应等。这些物流职能彼此间缺乏有机联系。医院物流网络设计不良,如国内大多数医院采用庞大的专职传送队伍,手推车和专用电梯使得人流与物流混合在一起。物品传送效率低下。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院物流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药品、器械、设备、试剂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药店药库或医院药房中的药品可使用RFID技术来管理,通过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在贵重药品或危险药品上贴有RFID标签,就可以实时获取药品批次、入库时间、存货架位置数量出库时间、去向、使用药品的患者和医生等信息,以便对药品进行分类存储、分发、审计和跟踪。这样,通过医疗物联网,就可以实现药品在流转环节的全程可追溯,并可以自动跟踪高值耗材的管理。可以说,医疗物联网应用在医院物流运输系统,不但能有效衔接后勤库房与各前线部门科室的物品传送通道,降低人工传输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还极大促进物流环节中各项工作向规范标准化转变。

比如医疗物联网可以监控冷链产品的温度,通过在温度感应电子标签上做好设置,在疫苗等物品的冷链运输的过程中,每隔一段固定时间,温度传感器都会将温度的变化情况转化为电子信号,RFID芯片感应并记录该信号。当到达目的地后,工作人员再将读卡器对准电子标签一扫,就能得出该冷藏箱内疫苗在整个运输途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此外,医疗物联网未来更深层地介入到医院物流管理中是与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对接。目前在发达国家,采用不同的物流自动化工具的医院机器人物流系统,既可以传递药品、小型医疗器械、单据、标本、血液、血样、X光片、敷料、处方、办公用品等小型物品,也可传递输液、餐车、医疗废弃物等中等或体积较大的物品。据国外权威应用分析结论表明:医流机器人物流系统执行医院内部物资传输任务能够减少75%的运输成本,减少34%运输时间,减少38%的运输可变性。

痛点2: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管理的复杂性表现在:专业分工细化和人际关系极为复杂;医护、医患、医技等关系复杂;人员组成为技术和知识最密集群体;管理程序、技能、方法复杂多样,协调成本高;同时质量保证靠医生自律和制度强制性双重管理。在传统的医疗安全管理方式中,只能通过人工定岗、定编来管理控制,由于岗位人员流动、药品种类繁多、医疗服务环节过多等因素导致医疗安全无法保障,从而加重了职能、管理、人员分工的混乱。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安全管理难题的呢?

医疗物联网可以在医生的临床操作、病人等候时间、重点部门、重点医疗环节管理、呼吸机和器械设备相关性感染、围手术期管理等环节发挥作用,在增强医院的医疗安全管理。

比如在手术过程中,可以进行手术流程规范管理,增加围术期医疗安全,防止手术差错。对于危重症患者应用血液制品时可以全程追踪,提高用血安全。药品智能化管理的应用可以保证用药安全,杜绝给药错误。

另外,在传统工作模式下,医生或护士需要随身携带一大堆病历本,并以手写方式记录医嘱信息。这样既不利于查房效率的提高,也容易因录入和识别而产生误差。通过医疗物联网,医生可以通过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掌上电脑,更加准确、及时、全面地了解病人的详细信息,使病人也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治。

医生和护士更可以通过医疗物联网监控系统,对病房和病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使医生或病人家属时刻掌握病人治疗情况。比如医生和护士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带有RFID腕带的病人的生理状况。医院还可以对病人位置、药品以及医用垃圾进行跟踪,确定病人位置,可保证病人在出现病情突发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医疗物联网甚至可以定位医用垃圾,明确医院和运输公司的责任,防止违法倾倒医疗垃圾,造成医院环境污染。

痛点3:医疗设备管理

医院有多至上千种医疗仪器及设备,且目前医疗设备的固定资产额占到了医院固定资产总额的很大比例。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医院设备种类的不断推陈出新、设备数量的日益增加,设备科对于设备的管理流程越来越复杂。比如一些流动设备位置不能实时跟踪,寻找设备费时费力;不能准确统计设备使用率、使用时间、使用状态等情况,不利于管理;对使用者的管理不够充分,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有一些闲置设备不能及时被发现并收回或转借,设备利用率低。

那么,医疗物联网是如何解决医疗设备管理难题的呢?

和医疗相关物品的管理一样,医疗设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医疗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保证医院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医院一方面可以记录医疗设备使用者的情况,包括借用者科室、职位、姓名、联系方式等;还可以对设备库存状态进行登记,对设备状态,包括数量、是否待维修、是否待保养、使用年限、设备价格、厂商信息、售后服务、使用说明等进行追踪;同时,医疗物联网与设备科的信息保障系统连接,可以让管理者知道其历史、使用时间、使用者、使用位置、故障记录等,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实现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实现设备档案电子化,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设备使用监管,以确保设备利用率。

可以说,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院设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稳定性高、扩展性强、方便易用等特点;使用该系统可有效地做好医院基础医疗设备管理,大大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和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另外,以医疗物联网为媒介,通过物与物的相联、物与人的相联,可以最大程度实现医院对实物资产的掌控管理。通过RFID标签、条码、二维码识读传感技术,以及3G通信,智能终端,可以实现医疗物品智能入库和出库,资产盘点、报修和报损、科室管理防盗和报警等功能。

医疗物联网产业带动上亿市场

在2013年,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23%。从智慧医疗到移动医疗,从远程医疗介入到医疗物联网落地,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兴产业,医疗物联网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为影响社会大众最广泛的应用体系,医疗物联网所带动的临床信息系统、智能移动临床、手术示教、药械追踪、智能安防系统、患者意外告警及救助系统、无线定位系统、无线温度监测、智能病房等产业类型,成呈现出聚集发展的态势。

而伴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整体推进,医疗物联网也获得了国家和各地政府的不断支持。目前,我国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扶持重点放在了支持家庭和社区远程医疗、住院人员健康实时监测、医疗器械流通和管理等领域的物联网系统研制等方面。另外,根据2014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深化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和《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我国在未来力图建立统一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并发展规模化、集群化的智能医疗产业链,加强了医疗传感设备等智能医疗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各地也在近期出台文件支持医疗物联网产业发展。比如《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的意见》中,远程医疗已成为该市打造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采用感知技术加强对医用器械、药品和医疗过程的管理,同时开展基于社区、家庭的新型智能医疗卫生服务和应用,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医疗体系。

第3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官方网站就“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事件”声明称,产科患者杨女士,26+周(自然受孕),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北医三院表示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由此,有关主动脉夹层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知识,在这一新闻背景下得到迅速普及。心脏外科每一台手术都是要么生要么死,主动脉手术又是心脏外科手术中难度和风险最大的。主动脉外科最凶险的疾病即是主动脉夹层,即主动脉内膜被撕裂,血液经破口进入到血管壁的中层,形成了一个夹层,这种情况下,血管壁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外膜,在主动脉血流的高压冲击下,一旦破裂就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患者倾刻间死亡,只需几分钟。

据了解,主动脉疾病被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程度,与它的凶险程度,远不成正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主动脉夹层每年新发病例20万,其中97.5%的患者因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或死亡或随时面临死亡,而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最终生存下来的仅2%左右。

与死神赛跑。急性胸痛鉴别诊断成关键

当急诊患者出现胸痛,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就成为重中之重。急性胸痛鉴别诊断的资深专家、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兼急性胸痛中心主任陈玉国告诉记者,胸痛病情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因繁多、病情严重性悬殊极大,其严重程度和预后差异并不总是呈线性关系,因此早期的鉴别诊断十分关键。

在众多导致胸痛的原因当中,很多是由心血管疾病导致。但也有很多患者并非是心血管病而导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展开救治和分流?对此陈玉国介绍说,急性胸痛可分为心源性和和非心源性两大类,一类是需要快速救治的高危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冠心病急性发作最为常见,也包括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致命性的胸痛,对这部分患者的诊断需要引起重视;还有更多的患者可能是非心源性的、非致命的胸痛,比如胃食管反流病,呼吸道疾病,神经组织、软组织疾病,以及脊柱、胸膜方面的疾病而导致的胸痛。

陈玉国总结说,“急性胸痛致命性疾病主要考虑为以下4种: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动脉夹层(AD)、肺栓塞、自发性张力性气胸等,但占所有胸痛患者90%以上比重的还是冠心病急性发作,这类患者必须及时给予早期救治,以免心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和坏死。通常强调的‘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在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心肌梗死患者当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在这些疾病领域,大型医疗中心的急诊科、心内科医生的鉴别诊断,在技术、手段和急救意识上都比较强,漏诊误诊率小,但到了基层医院,鉴别诊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使有的患者失去了最佳抢救时间。另外,一些非心源性胸痛被当作心源性胸痛治疗,长期服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做了各种检查,占用了很多医疗资源,加大了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合理分流、正确救治,并制定针对该疾病的管理办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几年,中国的心血管病专家和急诊专家联手进行了急性胸痛的早期评估和管理研究,齐鲁医院的陈玉国牵头构建的全国性的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治项目、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项目等,旨在推广急性胸痛的早期救治知识。

在社区医院、院前、急诊科、心内科,如何在不同层面上对胸痛患者进行早期分流?应将患者分为高危、中危、低危三个风险层,高危患者立即送往具备救治条件的大型医疗中心进行救治,而低危患者的胸痛治疗没有必要到大的医疗中心,也没有必要长期住院治疗或持续服用一些不必要的药物。如果不经风险分层地对胸痛患者采取治疗,对我国医疗资源而言,是很大的误用和浪费。

陈玉国指出,不同的医疗机构对不同的胸痛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流,这里就需要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当然,在不同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社区就要有社区的管理办法。社区医生都是全科医生,要求他们具备非常专业的胸痛鉴别诊断知识并不现实,因此在社区要有配套的、简单的胸痛评分办法,而大型医疗中心则要有更为详细全面的胸痛评分办法。国外临床研究者正在尝试寻找科学的评分办法,国内专家们也在多方探索适合国情和不同疾病阶段的冠心病或胸痛评分办法,将其作为一个可行的工具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救治。

对疾病的有效及动态监测,有助于我们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早期有的患者的疾病需要观察,比如胸痛的早期诊断,医生拿捏不准时,需要在急诊科观察室和病房进行观察,患者到院后检查心电图,半小时后再查心电图,有时需要监测3~6小时;还要检测凝血和纤溶标记物,心血管炎性反应标记物,心力衰竭标记物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在心肌缺血1小时内即出现升高,且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升高。利用传统肌钙蛋白的检测,大多数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出现数小时后才能检测到血清肌钙蛋白的明显升高。而且,传统肌钙蛋白的检测,无法在低浓度时检测到心梗患者的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变化,特异性较低,甚至部分患者出现假阴性结果,延误了诊断和治疗。

陈玉国说,2015年11月召开的长城国际心血管病会议上提出,早期快速检测高敏肌钙蛋白(hs-cTn),有利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重症患者得到更早救治。(ESC 2015的冠心病指南中提到,进行诊断和风险分层时建议检测高敏肌钙蛋白,且在60min内获取结果)。hs-cTn检测的出现,使过去指标的定性检查转为定量检查,且心脏特异性好,敏感性强,能发现以前不能检出的微小心肌损伤,对心脏疾病进行危险分层、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诊疗的一次重大进步,使大部分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如早期快速地进行高敏肌钙蛋白的测定,能协助我们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对重症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及处理,在救治患者的生命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仅是药物干预,还有非药物干预,比如冠脉造影,观察血管是否发生狭窄,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和程度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干预,如外科治疗或心血管介入治疗。我国冠心病治疗技术近年来向微创方向发展,使患者从更多好的技术中获益,比如还有一小部分患者适合冠脉支架和搭桥结合的杂交手术(Hybrid手术)。

我们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治疗,近几年从国家、行业协会层面都在强调和加强对患者健康的管理。只有健康管理好了,才能从总体上减少患者群体,使每个人受益。

陈玉国强调,应加大社区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强行业监管和新技术的传播,疾病要早诊断早救治,等到后期疾病不可逆转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治疗,将付出高昂的代价,且得不到好的预后。我们鼓励基层医生更多地宣传和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向患者强化急性胸痛“早发现早治疗”意识,做到“让重患者快救治,让轻患者快分流”,使医疗资源得到高效使用,从而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如何更好地预防和科学救治急性胸痛,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行业、媒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链接:《ES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管理指南》解读

第4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一)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1.1检查依据

1.1.1法律、法规和规章:《产品质量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55号)、《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2号)、《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64号)。

1.1.2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认监委公告2014年第11号)、《有机产品认证目录》(2018)。

1.1.3认证依据标准:

1.1.3.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 19630),包括:19630.1生产、19630.2加工、19630.3标识和销售、19630.4管理体系。

1.3.2《关于批准GB/T19630.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等三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国家标准委公告2014年第3号)

1.2、检查方式和内容

1.2.1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

认证活动的合法合规检查

检查内容:认证合同、检查计划和报告、样品和环境等检测报告、认证证书、销售证(适用时)等认证档案。(见有机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一)

检查要点:

①认证机构是否经批准,检查员是否经注册,检查员专业和能力是否符合要求。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和出口有机产品认证如欧盟、美国等有机产品认证属于自愿性产品认证类别下的两个不同审批领域,其认证检查员也分属两个注册领域,需加以区分。

②是否签订认证合同,是否存在认证、咨询一条龙,认证收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价格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认证机构是否向获证组织提供了检查计划和报告,产品和环境监测报告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增加、减少、遗漏认证程序或程序要求的行为。

③对于新认证的有机基地,关注转换期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现场检查时间是否为生产季节,检查范围是否覆盖了认证证书的产品、场所和过程范围。监督检查距上次检查时间是否超过12个月。

④认证机构出具的销售证标明的产品数量累计是否超过实际生产、加工数量。

⑤认证证书内容是否齐全,证书编号和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认证产品是否在认证目录内,证书中的产品年数量是否和实际生产、加工数量一致。

⑥认证档案和证书信息是否和“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一致。

获证企业和产品符合性检查

检查内容:获证企业基本情况,管理体系运行,作物的种植,产品收获、运输、贮藏和包装,产品的标识与批号,投入品的管理,产量和销量的核对等。(建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二)

检查要点:

(1)查阅获证企业资质证明和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合同等,确认获证企业是否具备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

(2)结合现场检查,确认获证企业是否按照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内部管理,是否建立内部检查制度,生产、加工、内部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并真实有效。

(3)实地检查获证企业的生产/加工现场,确认获证企业实际生产/加工和管理情况与认证检查描述情况的一致性。

(4)对企业库存产品及包装、认证证书、销售证及标志使用台账等进行核查,确认获证企业是否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正确使用认证标志标识。包括是否在认证产品或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正确加施认证标志(需同时加施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是否在未获证产品上加施认证标志;已加施的标志是否累计超过证书中限定的数量;是否超过证书有效期、证书暂停期间或被注销、撤销后,仍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可不使用认证标志的情况:现场采摘销售的果蔬类有机产品;不直接零售的、仅作为加工原料的有机产品;无法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散装或裸装产品以及鲜活动物产品等。

1.2.2销售场所的监督检查。

检查要点:重点检查认证标志(见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三)

1.2.2.1.在产品宣传资料、产品、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有机”、“ORGANIC”等文字表述和图案的(包括进口产品),检查是否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核查认证证书、销售证、有机码和“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信息的一致性。

1.2.2.2.核查是否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正确使用认证标志标识,是否同时加施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

1.2.2.3.是否在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对有机产品进行二次分装、分割或者自行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1.2.2.4.是否违规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和“有机转换”。除非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仅部分配料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或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认证的,均不得在产品及包装、标签中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和“有机转换”等字样。

对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销售者,应当责令整改,对生产企业超期、超范围或者伪造、冒用认证证书和标志的,按照有关规定查处。

2.1、有机产品认证常见违法违规行为

认证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违法违规行为

适用罚则

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认证机构自行编制认证证书编号的,视为伪造认证证书)。*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罚款。”

认证机构向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要求区域或者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外产品的认证委托人出具认证证书。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十九条“责令改正,处3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一)未将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上传到国家认监委确定的信息系统;(二)未向国家认监委确定的信息系统报送相关认证信息或者其所报送信息失实;(三)未按规定向国家认监委提交进口有机产品认证相关材料备案。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国家认监委应当责令改正,予以警告,并对外公布。”

认证机构发放的有机产品销售证数量,超过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所生产、加工的有机产品实际数量。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二条“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认证机构对有机配料含量低于95%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认证。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注:1.伪造、冒用认证证书的,同时适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罚则,非法买卖、转让认证证书的,同时适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罚则。2.该行为的违法主体可能是认证机构、获证组织或其他单位。

获证组织的违法违规行为

违法违规行为

适用罚则

伪造、变造、冒用、非法买卖、转让、涂改认证证书。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罚款。”

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或者,获证产品在认证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进行了再次加工、分装、分割的,在产品或者产品包装及标签上标注含有“有机”、“ORGANIC”等字样且可能误导公众认为该产品为有机产品的文字表述和图案。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3万元以下罚款。”

认证委托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对未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加工产品,进行有机产品认证标识标注;(二)未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使用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未依照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使用认证标志;(三)认证委托人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或者被注销、撤销后,仍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五条“地方认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3万元一下罚款。”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拒绝接受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罚款。”

获证产品的认证委托人提供虚假信息、违规使用禁用物质、超范围使用有机认证标识,或者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的。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认证机构5年内不得受理该企业及其生产基地、加工场所的有机产品认证委托。”

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一)

(适用认证活动检查)检查时间:年 月 日

获证企业名称

(名称上加盖单位印章)

获证企业地址

认证机构名称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至

证书状态

检查内容

判定标准

检查结果

(发现问题应详细描述

并将证据材料附后)

认证合同

是否签订认证合同,是否存在认证、咨询一条龙,认证收费是否符合国家有关价格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产品和环境

监测报告

检验检测机构是否具有资质;采信报告的结论是否符合要求

认证机构的

检查计划和报告

是否有增加、减少、遗漏认证程序或程序要求的行为

新认证的有机基地,关注转换期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认证机构现场检查时间是否为生产季节

认证机构检查范围是否覆盖了证书产品、场所和过程范围

认证机构监督检查距上次检查时间是否超过12个月

认证机构

出具的销售证

标明的产品数量累计是否超过实际生产、加工数量

认证证书

证书编号和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

认证产品是否在认证目录内

证书中的产品年数量是否和实际生产、加工数量一致

认证档案和证书信息是否与“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一致

检查人员签名

获证企业负责人签署意见

意见(情况属实)+姓名

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二)

(适用获证企业检查)检查时间:年 月 日

获证企业名称

(名称上加盖单位印章)

获证企业地址

认证机构名称

证书编号

证书有效期至

证书状态

证书载明的

产品名称

证书载明的

基地名称

证书载明的

产品认证年产量

证书载明的

基地面积

检查内容

判定标准

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应详细描述并将证据材料附后)

获证组织资质

证明和土地使用权

证明及合同

是否具备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资质

管理体系运行

是否建立内部检查制度,生产、加工、内部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并真实有效

认证机构的检查

报告描述、

获证企业现场

认证机构现场检查对投入品关注情况,获证企业农业投入品库房,采购、使用投入品记录,现场查看,获证企业是否存在是否有使用禁用物质现象。

认证机构对有机生产缓冲带设置的审核情况,企业是否实施到位

认证机构对平行生产审核情况,企业是否实施到位

认证机构对物料衡算、轮作计划制定和执行审核情况,企业是否实施到位

获证产品

符合性检查

检查获证组织是否在认证产品或产品的最小销售包装上加施认证标志

是否在未获证产品上加施认证标志;已加施的标志是否累计超过证书中限定数量

是否超过证书有效期、证书暂停期间或被注销、撤销后,仍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检查人员签名

获证企业负责人签署意见

意见(情况属实)+姓名

有机产品认证监督检查记录表(三)

(适用有机产品销售场所检查)检查时间:年 月 日

企业名称

(名称上加盖单位印章)

地址

销售有机产品名称

检查内容

判定标准

检查结果

(发现问题应详细描述并将证据材料附后)

宣传资料、产品、产品最小销售包装及其标签上标注“有机”、“ORGANIC”等文字表述和图案的销售产品;销售有机产品的认证证书、销售证

是否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有机产品生产日期是否在证书有效期内

核查认证证书、销售证、有机码和“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信息的一致性

核查是否在认证证书限定的产品类别、范围和数量内正确使用认证标志标识

是否同时加施认证标志、有机码和认证机构名称

是否在证书标明的生产、加工场所外对有机产品进行二次分装、分割或者自行加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

销售产品是否标注“有机配料生产”和“有机转换”

检查人员签名

获证企业负责人签署意见

意见(情况属实)+姓名

(二)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1.检查依据

强制性产品认证专项监督检查-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名称

编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质检总局117号令

《强制性产品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和实验室管理办法》

质检总局65号令

《关于国家认监委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实施规则的公告》

国家认监委2008年第19号公告

《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涉及ODM模式的补充规定)的公告》

国家认监委2009年30号公告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认证模式选择与确定》

编号:CNCA-00C-003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生产企业检测资源及其他认证结果的利用》

编号:CNCA-00C-004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编号:CNCA-00C-005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工厂检查通用要求》

编号:CNCA-00C-006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信息报送、传递和公开》

编号:CNCA-00C-007

《国家认监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有关要求的通知》

国认证〔2014〕84号

《国家认监委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发放管理工作改革有关事项的公告》

国家认监委2014年第36号公告

《国家认监委关于建立和落实强制性产品认证指定认证机构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

国认证〔2015〕78号

《关于印刷模压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认证〔2005〕78号

《关于明确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质检认联[2003]46号

《关于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的公告》

国家认监委2009年第42号公告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重新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收费标准的通知》的通知》

国认财[2009]20号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的通知》

国认证[2006]38号

《关于推动玩具产品强制性认证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认证函[2007]30号

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效性监督检查工作规范

/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认监委2001年第1号

《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查员管理办法》

认监委2004年第29号公告

2.检查方式和内容

2.1对强制性认证产品获证组织的监督检查

要做到“一确定四核查”。一是确定获证组织出厂、销售、经营活动中使用的产品是否属于CCC目录内的产品;二是核查认证书的真伪和有效性状态(含注销、暂停、撤销的认证证书);三是核查产品基本信息与证书的一致性(产品的商标、制造商、生产地址、规格型号等是否与认证书一致等);四是核查产品的一致性与符合性(产品关键零部件等是否与认证书状态一致等);五是核查认证标志的真伪,认证标志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等。

对获证组织的检查中要注意对其质量保证能力的检查,按照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内容进行。

2.2对认证机构认定活动的监督检查。

通过对获证组织的监督检查,监督认证机构是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及认证实施规则规定的程序进行认证活动。查看认证机构是否存在增加、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以及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的行为,是否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是否使用未取得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认证、检查、检测活动,是否对不属于目录内产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等。

2.3对流通领域进行监督检查。

根据本辖区实际,针对涉及民生和安全的产品,消费者关注度高等情况,到获证企业仓库(成品堆放区)、流通领域的实体店、电商网店或仓库(含物流站、配送站)等地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产品抽检),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确保消费者质量安全。

强制性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行政监管检查记录表

一、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

法人代表

企业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邮编

组织类型

生产 经营 其他

职工人数

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个体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合作公司 其他

二、认证咨询机构情况

是否咨询

是否其他方式(选择“否”时填写)

咨询机构名称

咨询机构地址

联 系 人

电话

传真

咨询合同签订时间

咨询金额

咨询人员姓名

1、 2、 3、

序号

检查内容

检点

存在问题描述

2.1

咨询收费

独立收费或与认证一体收费

独立一体

2.2

其他

企业的总体评价或感受

文字描述:

三、认证机构情况

认证机构名称

所在地

认证分支机构名称

所在地

联系人

联系电话/传真

审核人/日

初评:合同人/日数 实际人/日数

复评:合同人/日数 实际人/日数

审核人员姓名

1、 2、 3、

技术专家姓名

1、 2、 3、

认证收费

初审费用:元;监督审核费用: 元/年;费用来源:汇款现金

序号

检查内容

检点

存在问题描述

3.1

认证范围

是否超出批准范围从事认证活动

是否

3.2

认证程序

是否增加、减少、遗漏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规定的程序

是否

3.3

认证跟踪

是否对其认证的产品实施有效的跟踪调查

是否

3.4

异常处理

是否在发现认证的产品不能持续符合认证要求时,不及时暂停共便用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并子公布

是否

3.5

认证人员

是否聘用未经认可机构注册的人员从事认证活动

是否

审核组是否违反审核员行为准则(如收受财物、参与娱乐活动、游山玩水等)

是否

3.6

证书及标志的使用

是否有买卖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行为

是否

是否有伪造、冒用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行为

是否

四、企业情况

(一)要求企业提供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方法

检查状况及存在问题描述

1

查阅、复印相关资料

认证证书(复印件)

有无

企业及认证产品变更情况

有无

最新有效的送样产品型式试验报告

有无

最近一次工厂检查报告(或年度监督检查结果通知)

有无

若持证人与制造商或生产厂不是一家,提供相互间的委托协议

有无

目前正在生产及库存的认证产品目录

有无

最近一次产品抽样检测报告(指定实验室)

有无

(二)工厂情况

2.1

生产场地

工厂实际生产地址与认证证书标注的生产场地是否一致(否决项)

是否

若不一致,实际厂地址:

2.2

获证情况

取得3C认证的产品

属《目录》内,但未取得3C认证的产品

现3C认证证书状态

有效张;暂停张;

注销张;撤销张

最近一次工厂检查报告(或年度监督检查结果通知)

通过不通过

检查期间认证产品的生产状态

生产暂停部分停产

(三)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3.1

人员

是否有符合资质要求岗位人员(质量负责人、检验员、关键工序工人等)

是否

3.2

场所及设备

企业是否具备了必须的生产场所(否决项)

是否

企业是否具备了必须的生产、检验设备(否决项)

是否

检测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是否

检测设备是否定期进行校准和检定(否决项)

是否

3.3

检验检测

是否有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的记录,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是否

是否进行成品出厂检验(否决项)

是否

是否按照要求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检验和验证

是否

是否有不合格品的处置办法和记录,确保不合格品不出厂销售(否决项)

是否

企业是否办理执行标准登记备案

是否

*(四)认证产品一致性(本项目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在检查内容的栏目内填检查出的具体问题)

证书编号

产品标注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者(制造商)、加工场所是否与认证证书一致

产品使用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原材料与经认证机构确认的型式试验样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是否向认证机构申报并经确认

产品的型式结构与经认证机构确认的型式试验样品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是否向认证机构申报并经确认

实际生产的产品与认证时送检的产品一致性判定

(五)认证证书和标志

5.1

证书及标志管理

是否建立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制度

是否

对认证标志的使用情况是否如实记录和存档

是否

是否对非CCC认证产品使用认证标志(否决项)

是否

是否在广告、产品介绍等宣传材料中正确使用认证标志(否决项)

是否

企业对获证产品被暂停/撤销认证资格后是否加贴CCC标志、出厂(否决项)

是否

企业对获证产品被撤销认证资格时证书是否交回

是否

是否伪造、冒用CCC认证证书和标志(否决项)

是否

(六)总体评价

检查结论

发现的问题

采取的处置措施

生产企业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认证机构

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注:(1)标有*号为可选检查项,可根据检查实际需要选择是否填写;(2)检查项目任一否决项出现不合格,判定为“不符合”;(3)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出现不合格,判定为“基本符合”;(4)没有发现不符合项,判定为“符合”。

监督检查人员:年 月日

工厂陪同人员签字: 年 月日

(三)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监督检查工作指南

1. 检查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及认证机构制定的技术规范、程序文件。

2. 注意事项

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监督检查是指认证监管行政机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规定,通过对获得有效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组织(简称:获证组织)的检查,依法对认证机构及获证组织遵守有关认证法规、规章及技术规范的情况进行调查的行政行为。不同于认证机构以认证注册为目的现场审核,不是对组织的管理体系依据相关认证标准要求符合性的审核;不同于认可机构用于认可约束的确认审核,不是对认证机构审核活动是否符合认可准则的评价,是对已发生的认证活动行为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3、检点及方法

一般提前1-2天将监督检查计划告知有关受检查组织,要求协助检查组提供开展工作所需资源(如有关管理体系文件资料、人员等)。

监督检查方式和原则

监管检查以实地巡查、资料查阅、询问等方式,对已发生的认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强调除非受检查组织主观故意,原则上,检查中发现的认证不规范行为,其责任由认证机构承担。检查时间原则上为1天;

现场了解获证组织现场经营情况、相关管理情况,查看管理体系现场实际运行状态、管理体系覆盖场所人员情况等。

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a) 设施、设备及场所否具备满足经营要求、设施是否正常运转等。

b) 设施、设备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如生产设施、工艺是否属于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工艺;生产设施、工艺,检验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法定要求。

c)了解过程质量控制情况,重点包括:

----生产工艺流程,重要工序或质量控制点的工艺、控制要求;

----重要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操作符合性;

----重要工序现场、关键质量控制点监视和测量要求,现场情况与要求是否一致。

----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及不合格品的质量控制要求;

----有关现场控制、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等措施等,现场情况与要求是否一致。

d)检验检测设备、人员能力是否符合法定(如许可证、3C等)要求、出厂产品检测是否按法定要求执行等。

e)组织管理人员、员工是否了解组织质量方针。管理人员是否理解本部门质量目标;员工是否了解本岗位的质量控制目标要求。

f)有无县级以上质量管理部门抽检不合格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a) 组织的“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是否包括以下内容:覆盖了四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信息基本齐全(包括日期、审批人等信息);体现组织的典型污染问题;考虑了供方和合同方在给组织提品和服务时产生的环境因素;

b) 组织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是否包括以下内容: 法律、法规、排放标准、有关要求等;组织收集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等为现行有效文本;组织建立了获取和更新适用法规的职责、权限、时机、方法和频次制度规定;

c)新、扩、改建项目是否办理了“环评”手续(适用时):

d)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下列“环境安全风险控制点”是否实施了有效审核,包括:具有满足要求的环保设备及场所;环保设备符合法定要求;相应环保设施、装置处在正常运行状态;建立了应急予案并能定期进行演练;危化品库房管理状况符合要求;

e)组织对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定期进行策划;组织对主要污染源控制情况良好;有关污染控制设施运行记录符合要求;

f) 环境监测、测量结果符合预期;没有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监测不合格的情况;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检查要点

a) 组织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清单”包括的信息是否齐全:清单包括了典型职业健康安全问题;清单考虑了供方和合同方在给组织提品和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识别覆盖了体系范围内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所有的设备;

b) “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是否包括以下内容:危化品、有毒物作业场所、特种设备和消防等法律法规;组织收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为现行有效文本;

c)组织是否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d)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下列“安全风险控制点”是否实施了有效审核:组织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对风险采取了控制措施;组织的风险评价记录和风险控制措施及内容充分;

e) 认证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有关通风、防爆照明、防晒、调温消防设施和器材、防泄漏的设施和器材满足要求;化学危险品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管理;化学危险品有标志、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f)组织按行业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的要求对有关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监测;对化学品、特种设备、特殊工种、职业病进行了监控;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了记录;没有县级以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监测不合格情况;

实地巡查时,应注意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

a)产品、包装、说明书和宣传材料上是否正确使用认证证书或标志;否有误导产品通过了认证或扩大宣传行为;

b)否有伪造、超范围使用认证证书或标志行为;

c)暂停期间、缩小认证范围后是否存在违规使用认证证书或标志行为等。

现场检查需要查阅的有关管理体系文件资料清单,主要包括:

a)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证书/社团登记证书;

b)法定经营资质、行政许可证书(适用时);

c)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d)有关认证审核资料:认证申请书/合同、审核计划、首/末次会议签到表、初审/监审报告/第一阶段审核文件、不合格项报告、认证费用发票等;

e)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方针与目标等;

f)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记录、报告:内部审核材料(如:内审计划、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内审报告)、管理评审输入(材料)/输出(报告);

g)质量管理体系主要文件记录(适用时):产品/服务标准、产品检验/过程控制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

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检查要点:

a)证书颁发是否超出国家认监委批准范围;

b)证书是否内容包括获得认证组织名称地址、管理体系所覆盖的地址和业务范围、认证依据的标准、证书编号、覆盖的多场所信息(适用时)、认证机构名称、证书签发日期及有效期的起止年月日、认可标识及认可注册号(适用时)、证书信息查询方式的说明等内容;

c)证书覆盖领域、产品和内容是否超出获证组织合法经营、活动范围,是否具有相应法规要求的资质。如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筑资质证、采矿证;开工证、环评报告、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商标注册(转让、授权)证明文件等;

d)证书是否发生缩小认证范围、暂停等情况;暂停时间是否超过6个月而未处理;存在有转换机构情况;

e)证书有效期最长为3年;内容是否以中文书写;认证机构提供的本机构证书查询方式是否有效;是否注有“本证书信息可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官网查询”的字样。

管理体系认证合同检查要点

a)申请受理前,认证机构是否提供或告知可开展认证业务范围、收费标准、证书样式、申投诉渠道、证书授予及变更、分支机构等信息内容;

b)是否订立正式书面合同,合同是否明确下列内容:

----遵守认证认可法律法规、配合和协助认证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对有关调查询问事项如实提供材料和信息;

----及时通报重大投诉、质量事故和有关信息变更,如法律地位、经营状况、场所与住所、法定资质、最高管理层、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和过程最大变化等;

----拟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及获证后监督审核要求;

----认证证书与认证标志正确使用要求;

----双方责任与权力,包括公正性声明、公开要求、保密义务等;

c)合同实际执行签订人员是否为认证机构办事处/代表处工作人员;

d)认证费用发票是否由认证机构办事处/代表处、咨询机构或其他机构出具;认证费用是否按照有关规定收取,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

e)合同所载明的有关组织和体系主要信息是否与现场检查情况相一致。

管理体系审核资料检查要点

a)管理体系审核资料检查包括证书有效期或最近2年内的审核计划、认证/监督审核报告、不合格项报告、证书保持通知书等。

适用时,还包括认证申请受理通知书、不予认证结果通知书、暂停/撤销/恢复认证通知书、申投诉处理结果告知书等。

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

a)内审和管理评审依据组织计划进行,一般在12个月内至少做一次;

b) 内审应依据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形成报告提交给最高管理者;

c)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实施,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是否得到实施,并形成报告;

d)质量目标实现情况是否进行考核,如未实现,有无原因分析及措施;

e)证书有效期或最近2年的内审、管理评审报告、记录是否客观真实,是否“千遍一律”拷贝式的模板,与组织实际运行严重脱节。

被检查对象需提供的文件资料清单

1.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证书/社团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活动涉及法定经营资质、行政许可证书正本原件及复印件(适用时)

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正本原件及复印件

4.证书有效期或近两年内的有关审核资料:

1)认证申请书/合同;2)审核计划;3)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4)初审/监督审核报告/第一阶段审核文件;5)不符合/不合格项报告;6)认证费用发票。

5.有效的管理体系文件:

1)管理体系手册;2)程序文件;3)管理体系方针、目标; 4)多场所、临时现场活动、活动分包情况(适用时)。

6.证书有效期或近两年内的内审、管理评审记录、报告:

1)内部审核材料(内审计划、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内审报告);2)管理评审输入(材料)/输出(报告)。

7.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关文件、记录(适用时):

1)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标准清单;2)产品检验/过程控制记录;3)不合格品控制记录;

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行政监管记录表

一. 获证组织基本情况

组织名称

法人代表

组织地址

邮编

组织类型

生产; 经营; 其他:

管理者代表姓名

联系电话/传真

组织性质

国有企业; 集体企业; 个体; 股份公司; 其他:

主导产品名称

所属行业

管理体系覆盖员工人数

主导产品执行标准

标准

性质

国家强制性;

国家非强制:其中含有强制条款: 是。

企业标准:已向质监部门备案: 是; 否。

主导产品行政许可

是; 否

许可证名称/号码

许可范围

二.认证基本情况

检查内容

检点及事实情况描述(不合格详见《汇总表》)

2.1认证合同

1.合同以下内容清晰明确: 遵守认证认可法律法规; 配合认证监管部门监督工作;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场所; 信息通报; 保密承诺; 标志使用要求; 申投诉渠道; 收费标准。

2.获证组织合同签署人员姓名和职务: 。

3.认证机构合同签署人员姓名和职务: 。

2.2 公正性

合同中没有虚假宣传/超范围宣传的内容; 没有与认证无关的要求; 有公正性声明。

2.3审核计划

1.初审包括两个阶段: 是; 否。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有合理的间隔: 是; 否。

2.现场审核日期安排在认证证书覆盖范围,保证现场观察完整过程: 是; 否。审核人天数安排符合要求: 是;否。对多场所或临时场所进行了抽样审核: 是; 否。

3.审核组成员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审核需要: 是; 否;审核组有不少于一名的专职的级别审核员: 是; 否。

2.4 审核实施

(重点检查: 2.4.2不符合项)

1.审核计划提前告知了受审核组织: 是; 否。审核组按审核计划实施审核: 是; 否。

2.认证机构开具的不符合项内容(请据实抄写):。

该不符合项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 是; 否。组织已对不符合项实施了整改,建立了预防或纠正措施: 是; 否。认证机构对不符合报告进行了有效验证: 是; 否。

3.初次审核提供了第一阶段审核文件、初审报告: 是; 否。监督审核提供了监审报告: 是; 否。审核报告内容符合要求: 是; 否。

2.5 审核人员

1.审核员不是认证机构办事处/代办处的工作人员: 是; 否。

2.审核员没有违反审核员行为准则,如收受财物、参与娱乐活动、游山玩水等: 是; 否。

2.6获证组织主要变更情况

(重点检查: 2.6.1两次审核期间)

1.两次审核期间发生过下列情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事件、产品召回、严重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环境/安全生产等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行为; 顾客及相关方重大的申投诉; 受到有关执法监管部门或消协组织的处罚和通报; 法律地位、经营状况、组织状态或所有权发生变化; 组织和管理层、经营地址及场所发生变化; 获证管理体系覆盖的运作范围、管理体系和过程发生重大变更; 其他变更:

2.组织发生上述变更能及时向认证机构通报: 是; 否、

2.7体系文件

1.基本按照认证标准和自身实际编制体系文件: 是; 否。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是; 否。

2.最高管理层对目标方针进行分解: 是; 否;体系运行资源基本得到满足: 是; 否。

3.组织的质量目标得到实现:是;否。

2.8内审和管理评审

(重点检查)

1.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依据计划进行: 是; 否。

2.最高管理者组织管理评审,按规定对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对目标绩效进行考核并形成报告: 是; 否。

3.内审、管理评审报告、记录客观真实,与组织实际运行一致: 是; 否。上次管理评审改进得到实施: 是; 否。

2.9证书及标志

(重点检查)

1.证书超出批准范围: 是; 否。证书所载内容符合有关规定,证书标志样式与内容与备案一致: 是; 否。

2.证书覆盖领域、产品和内容没有超出获证组织的合法经营范围及其应具有的资质要求: 是; 否。

3.证书没有发生过暂停: 是; 否。暂停时间没有超过6个月未予撤销的情况: 是; 否。

4.认证机构能及时提供证书查询: 是; 否。

5.产品、包装、说明书和宣传材料上正确使用认证证书或标志: 是; 否。

6.没有伪造、超范围使用证书或标志的行为: 是; 否。没有误导产品通过认证或扩大宣传等行为: 是; 否。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管理手册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程序文件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认证机构名称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传真

最近一次的审核日期

201 年月日至年月日(共 日)

审核组成员姓名

审核人天数

初审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一)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日)

(二) 年月日至年月日(共日)

监督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共日)

再认证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 年月日至年月日(共日)

检查内容

检点及事实情况描述(不合格详见《汇总表》)

2.1 主导产品的行政许可/法定资质证书

卫生许可证; 生产许可证; CCC认证; GMP认证; 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 保健品; 特种设备许可证;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许可证; 建筑资质证; 采矿证; 开工证。

其他:

2.2 体系运行

1.管理评审按计划开展: 是; 否。管理评审报告及记录齐全: 是; 否。质量目标展开并跟踪考核: 是; 否。

对以往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实施进行跟踪: 是; 否。

2.内审按计划开展: 是; 否。内审能覆盖管理体系范围: 是; 否。

2.3 过程控制

(重点检查2.3.3质量风险控制)

1.制定了有关工艺文件: 是; 否。对重要工序或产品关键特性设置了质量风险控制点: 是; 否。

2.关键质量风险控制点制定了操作控制程序: 是; 否。关键质量控制点记录完整: 是; 否。

3.认证机构对组织的质量风险控制点进行了现场审核: 是; 否。

2.4产品监测

1.检验检测能力符合法定要求: 是; 否。产品监测按照规定执行: 是; 否。不合格品处置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是; 否。

2.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抽查合格: 是; 否。

2.5 质量意识

1.管理人员、员工了解组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是; 否。员工了解本岗位的质量控制、质量目标要求: 是; 否。

四.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管理手册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程序文件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认证机构名称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传真

最近一次的审核日期

201 年月日至年月日(共日)

审核组成员姓名

审核人天数

初审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一)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日)

(二) 年月日至年 月日(共日)

监督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共日)

再认证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共日)

检查内容

检点及事实情况描述

2.1环境因素

组织的“环境因素清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包括以下内容:

覆盖了四种状态、三种时态和八个方面(5.3.2 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机关和各厂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的内容:“四种状态”指正常、异常、关闭和启动、紧急;“三种时态”指现在、过去(包括遗留的问题)和将来;“八个方面”指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如电、煤、油等)、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等)。

信息基本齐全(包括日期、审批人等信息); 体现组织的典型污染问题; 考虑了供方和合同方在给组织提品和服务时产生的环境因素。

2.2法律法规

1.组织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包括以下内容: 法律、法规、排放标准、有关要求等; 组织收集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等为现行有效文本。

2.组织建立了获取和更新适用法规的职责、权限、时机、方法和频次制度规定: 是; 否。

3.新、扩、改建项目办理了“环评”手续(适用时): 是; 否。

2.3环保设施

(重点检查)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下列“环境安全风险控制点”实施了有效审核。包括:具有满足要求的环保设备及场所: 是; 否。环保设备符合法定要求(适用时): 是; 否。相应环保设施、装置处在正常运行状态: 是; 否。建立了应急予案并能定期进行演练: 是; 否。危化品库房管理状况符合要求: 是; 否。认证机构进行了现场审核: 是; 否。

2.4运行控制

1.组织对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定期进行策划: 是; 否。

2.组织对主要污染源控制情况良好: 是; 否。有关污染控制设施运行记录符合要求: 是; 否。

2.5监测测量

环境监测、测量结果符合预期: 是; 否。没有县级以上环保部门监测不合格的情况: 是; 否。

五.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管理手册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日

程序文件

初次时间

年月日

现行版次

年 月 日

实施时间

年 月日

认证机构名称

联系人姓名

联系电话/传真

最近一次的审核日期

201 年月日至年 月日(共日)

审核组成员姓名

审核人天数

初审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一) 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日)

(二)年月日至年月日(共 日)

监督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日)

再认证合同人天数:

执行日期: 年月日至 年月日(共日)

检查内容

检点及事实情况描述(不合格详见《汇总表》)

2.1法律法规

1.“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包括以下内容:危化品、有毒物作业场所、特种设备和消防等法律法规: 是; 否。组织收集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为现行有效文本: 是; 否。

2.办理了安全生产许可证: 是; 否。

2.2危险源辨识

1.组织的“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清单”包括的信息基本齐全: 是; 否。清单包括了典型职业健康安全问题: 是; 否。清单考虑了供方和合同方在给组织提品和服务时产生的危险源: 是; 否。

2.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识别覆盖了体系范围内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所有的设备: 是; 否。

2.3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重点检查)

认证机构对组织的下列“安全风险控制点”实施了有效审核:包括:组织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对风险采取了控制措施: 是; 否。组织的风险评价记录和风险控制措施及内容充分: 是; 否。认证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 是; 否。

2.4现场管理

1.有关通风、防爆照明、防晒、调温消防设施和器材、防泄漏的设施和器材满足要求: 是; 否。

2.化学危险品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管理: 是; 否。化学危险品有标志、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是; 否。

2.5绩效测量

1.按行业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的要求对有关噪声、粉尘、有毒有害气体进行了监测: 是; 否。

2.对化学品、特种设备、特殊工种、职业病进行了监控: 是; 否。对事故处理情况进行了记录: 是; 否。

3.没有县级以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部门监测不合格情况: 是; 否。

六、总体评价

评价内容

总体评价结论

存在问题说明(当总体评价是较差、或混乱时,需填写具体问题描述)

管理体系运行总体有效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QMS):

总体良好; 总体正常;

总体一般; 总体较差;

总体混乱。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EMS):

总体良好; 总体正常;

总体一般; 总体较差;

总体混乱。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OHSAS):

总体良好; 总体正常;

总体一般; 总体较差;

第5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关键词] 药物;安全使用;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79-03

安全用药是药物治疗的核心和基础。在医疗机构中,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中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关键点[1]。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第一线的位置[2],对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防止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意识,促进安全用药,笔者对本院近五年来临床科室用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了影响药物治疗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影响因素

1.1 药学基础知识薄弱

安全用药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医院每年都会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及考核,但其中的基础知识所涉及药学专业知识内容非常少,而且很少列入考试内容,造成医护人员对药学知识的忽视及掌握不足。尤其是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因理论知识贫乏,导致所有涉药操作缺乏先见性、指导性,更无从干预。

1.2 理论知识未及时更新

近几年更新的各类药物使用指导原则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非常低。如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中明确规定:中药注射剂禁忌配伍使用,谨慎联合用药[3]。自从医院实行基药制度及推广处方点评工作后,多数医院的西药制剂使用逐步趋于规范,而中药制剂因进入基药的品种较多、适应证广泛、有一定价格优势,在基层医院有滥用的趋势,同一患者住院期间联合使用两、三种中药或含有中药成分制剂的现象并不少见。这不但违背了相关使用原则的要求,而且给药物的安全使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1.3 机械性地执行医嘱

忽视药品说明书的作用。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药品的进口、研发及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国内外的众多原研药、仿造药如雨后春笋,相继进入市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因药物的作用机制和给药方法日趋复杂而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表明,护理人员对临床用药使用知识缺乏,据统计只有40.96%和24.96%的护士能做到常规查看药物说明书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使用注意事项,用药前经常查看说明书、药物配伍禁忌表的比例不大[4],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凭工作经验或习惯配制药品,这为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如注射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用法用量中就明确标示:规格20 g的本品每瓶用100 ml注射用水溶解,再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然后与至少5体积的载体溶液一起输注,混合液中的本品最大浓度不应>3.5%。该药配制过程比较繁琐,如果不认真阅读说明书,计算好剂量和浓度,极易造成对患者的伤害。

1.4 漏报、瞒报给药差错

药物安全使用的前提是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给药差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药差错事件并不少见,但上报率并不高。导致给药差错报告不足的原因很多,据统计,95%的给药差错没有上报是因为护士害怕,如害怕受到领导或护士长的责备,害怕遭到医生的批评,担心会受到惩罚或失去工作,害怕同事会认为自己业务水平太差,缺乏工作能力。此外,还害怕一旦被患者知道,会造成一些不良的负面反应,可能会影响到个人业绩的评定。护理管理者害怕上报差错是因为由此会影响到本病区或医院的声誉。其他原因如对给药差错的认识问题、上报系统的复杂性、工作环境和文化因素等[5]。以上原因造成给药差错漏报、瞒报现象严重,由此导致其差错事件不能警示其他护士,使差错重复出现。

1.5 ADR相关体系建设不规范

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6]。许多护理人员不了解ADR概念,也不知道如何甄别ADR,有的护理人员发生了ADR不知如何报告或不敢报告,甚至有部分护理人员认为ADR就是药品质量有问题,药物性状一发生变化就认为是出现了ADR。本院2009年度发生过2例为患者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时逐渐变色并析出淡紫色沉淀现象。当时值班医护人员将此事作为ADR上报,后来经过调查、检测才知道变色,甚至是产生沉淀的原因是选用溶剂错误和配制后至使用时间过长所致(要求使用专用溶剂溶解后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特别注明该药溶解和稀释后必须在4 h内用完)。

1.6 缺乏有效沟通,造成患者错误用药

如促胃肠动力药应该饭前服用的饭后才服;对胃肠道刺激大的药应该饭后服用的饭前就服了;基至有患者将1 d的药一次性服下的事例报告。诸如此类事件并不少见,均是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不足或无效造成的。

1.7 护理操作中慎独精神缺乏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单独工作,少数护理人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存在不按医嘱给药,如需间隔8 h或12 h给药的,在输液结束时提前给药;中药制剂多为黄色,护士为了简便操作,使用同一注射器抽吸药品,甚至以药溶药,只要肉眼观察不产生沉淀、变色即可;为了节约时间,有些药物难以溶解,护士不待药品完全溶解便抽吸入瓶,造成浪费和给药量剂量不准确。

2 对策

2.1 用药制度的建立

建立完善的、无惩罚的安全用药制度,鼓励护士及时上报给药差错及ADR事件,做到信息共享;用制度肯定并激励护士参与不合理用药、不安全用药情况,特别是与指导原则相违背现象的干预工作。

2.2 专业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经常组织医院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药学专业知识培训及考核,及时更新并持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使理论运用于实践,促进安全用药。如有新药、高危药品进入临床使用时,护士长应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对药品的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使用注意事项等进行学习,药品摆放时不能拆除所有包装,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随时查看药品说明书的良好习惯,同时周转柜中的药品也不要轻易剔除包装。

2.3 细节质量的管理

输注贵重药品、刺激性大的药品,宜先使用溶媒如0.9%氯化钠注射液完成输液管排气、静脉穿刺成功之后再加入,这样注射时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或浪费;患者出现可疑ADR时,应立即更换输注药物和静脉通道,避免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继续进入人体造成更严重的损害。本院2007年曾发生1例维生素K1致过敏性休克事件,患者输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K1 30 mg约2 min后出现口吐白沫、口唇青紫,继而全身青紫、抽搐,5 s后昏迷,7 min后心率、呼吸停止,心肺复苏成功后入住ICU治疗近半年,至今仍有智力障碍、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虽然此次输液进入身体的药量极小,但对患者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严重损害。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量虽小,但对患者来说也许会致病、致残,甚至是致命。

2.4 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不但要学会甄别ADR,加强ADR的监测上报、及时院内通报,还要持续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定期的ADR监测通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3年5月31日了最新一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报,警示医护人员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骨折、低镁血症风险等不良反应,对易患骨质疏松症的老年患者及绝经期妇女应谨慎使用该类药物。如果护士能够及时获得信息,就能及时干预、更好地保护高危人群。

2.5 药品质量的维护

做好药品质量维护工作,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医院的药库、药房对药品的养护均比较规范,但病区小药柜的管理相对比较松懈,护士应经常核对药品有效期、外观性状是否发生改变,做到先进先出;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贮藏药品,如生物制品多为冷处保存,应置于冷藏柜内;抗菌药多数要求在20℃以下保存,贮藏处应安装空调;高危药品应粘贴明显标识,单独存放。

2.6 与患者的有效沟通

2.6.1 了解患者的基础病和身体耐受状况 患者有肝、肾功能减退或障碍,应避免使用主要从受损器官代谢、排泄的药物,如泌尿系感染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使用头孢他定、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药,临床上曾有报道以上几种药物是引起抗生素脑病的主要药物[7]。

2.6.2 告知患者药物服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根据药物动力学及药品不良反应设计给药方案,如胰岛素制剂使用不当引起严重的血糖波动、抗过敏类药物引起的镇静催眠作用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年老体弱、无看护人员的患者,要详细告知哪些药品包装是必须拆除的如包裹在药品外面的纸质、金属、塑料、玻璃、陶瓷等,哪些药品包装是必须吞服的,如胶囊等;详细告知服药剂量及次数,并做好相应标示,避免患者将一盒药物一次性服下或吸入。

2.7 护士的道德修养

加强护士道德修养,强化慎独精神,强调安全用药责任,对已发生或存在的问题立即进行分析,及时改进和完善。

3 小结

药物治疗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物的安全使用是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重要举措[8]。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执行者和观察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经常从多环节查找、分析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防范措施并实施。如此,不但能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还能减少或避免因给药差错等不良事件而引起的医患纠纷,进一步提升医务工作者的形象。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手册(2008)[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5.

[2] 薛素兰,伍晓莹.护士在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5,19(4):718-719.

[3] 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Z].卫医政发[2008]71号文件,2008-12-24.

[4] 刘素贞,陈晶.临床护士给药配伍禁忌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0,12(9):149.

[5] 蒋华,刘义兰,刘涛,等.护士上报给药差错的障碍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15-317.

[6] 国家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中国药事,2004,18(4):203-205.

[7] 李娟,郭志勇,梅小斌,等.慢性肾脏病并发抗生素脑病的防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1237-1239.

第6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人造极光打造天空广告牌

近日,高频极光研究项目组的科学家们利用高密度的电子波束,在夜空首次创造了合适强度的氖光,从而在地面上显示了奇妙的极光景象。科学家将电磁波脉冲以75秒一次的频率射向空中,从而使得电磁波产生振动,振动的模式类似大海中的小船晃动的效果,当振动产生的震波足够强烈之后,便显示出了奇妙的光效――夜空中出现了绿色的人造极光。据悉,该技术不仅能够帮助科学家理解极光等自然光景象的秘密,而且,很快就可被用于城市夜间景观,或是用于制造巨大的天空广告“牌”。

旅游卫视邀王石作代言人

近日,著名企业家王石正式出任旅游卫视形象代言人。据悉,这一新的包装计划所突出的是“4+1”概念――四首MTV分季节播出,一个形象代言人出演四段形象宣传片。春节前旅游卫视已制作完成了王石形象片的拍摄,此次拍摄分为 3组,均以其几次大型极限计划为背景,分为珠峰、南极、乞力马扎罗山三个主题,以个人回顾采访的方式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最后达到和谐统一的过程。旅游卫视称,邀王石代言是因为其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积极进取、挑战自我、享受生活的精神与旅游卫视所倡导的“眼界改变世界、行走改变命运”的生活理念不谋而合。

范庆南升任奥美顾客关系行销中国区总裁

奥美顾客关系行销近日宣布范庆南升任奥美顾客关系行销中国区总裁。

范庆南1983年加入奥美台湾广告公司,1996年,范庆南转战北京,负责北京奥美广告的业务,并担任奥美顾客关系行销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升任奥美顾客关系行销中国区总裁后,范庆南将负责奥美顾客关系行销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业务。

奥美将在中国举办数字化营销峰论坛

国际知名广告公司奥美将于3月8日、3月9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召开Verge数字化营销高峰论坛。

作为行业内的独家活动,此次峰会将通过专题讨论和演讲,带来影响Bto B和市场营销实践在数字革命各层面的最新主流思想。同时还将针对当今传媒市场中面临的由数字化传输带来的传播产业的重组展开辩论。

北京2008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

近日,北京奥组委与北京2008年合作伙伴和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在京举行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仪式。目前,俱乐部成员包括已经产生的7家北京奥组委合作伙伴――中国银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阿迪达斯、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奥委会第六期全球合作伙伴――可口可乐、源讯、通用电气、柯达、联想、中宏保险、麦当劳、欧米茄、松下、三星、威士,以及即将产生的新合作伙伴。奥组委表示,成立该俱乐部是其为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的一种全新尝试,希望以此加强北京奥组委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第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将在京举行

据悉,第三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已定于2005年10月在北京展览馆举办。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联合其他部委共同主办,共设六大展区国家原创动漫游戏展区,国际互动娱乐展区,数字、数码产品展区,国家动漫游戏人才教育、培训展区,网络文化成果展区和网吧设备,应用及解决方案示范展区。届时还将举办中国国际网络文化论坛、中国网吧行业大会暨中国网吧产业联盟成立大会、2005年国家原创动漫游戏产业年会以及网吧产业圆桌会议等活动。

广告媒体

雅虎推新搜索工具

Yahoo(雅虎)近日推出了一个新的搜索工具YIO。据悉,该工具是由Yahoo和 Google推出的一系列功能中最新的一个。其的测试版本能够在网络上搜索“和上下文相关的”内容。只需轻点一下鼠标,搜索到的结果便可显示在搜索所开始的网页上面弹出的一个窗口里面。此外,该技术也可被用作工具栏下载,或镶嵌到一个网站上。它适用于PC机或Mac机,可兼容各种浏览器。

“我最喜爱的电视剧”评选揭晓

由苏州广电总台举办的2004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剧评选活动近日揭晓,《中国式离婚》、《大宅门》、《国家公诉》、《别了温哥华》、《红罂粟》、《上海滩》、《我的兄弟姐妹》、《隋唐英雄传》、《天龙八部》、《大染坊》当选为“2004年度观众最喜爱的十部电视剧”。

2004年,苏州广电总台“精品剧场”、“黄金剧场”、“星光剧场”三大剧场一共播出各类电视剧70部2300多集,而且都是在苏州地区可以收看的电视频道中首轮播出,取得了不俗的收视表现。据统计,三大剧场2004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在苏州地区可以收看到的27个电视频道中,平均收视率稳居前三位,并且囊括了全年收视率排名的前50位。苏州台电视频道晚间电视剧全年市场份额超过了70%。

大中华区广告花费全面增长内地广告花费增幅25%

CTR市场研究公司与香港admanGo和台湾润利・艾克曼公司近日联合宣布2004年大中华区广告花费达到近3, 593亿人民币(以刊例价计算,只包括电视和平面媒体),较2003年的2,837亿人民币的花费增长了27%。CTR市场研究副总经理田涛表示“这是CTR和 admanGo及润利・艾克曼公司连续第二年大中华区广告花费,此番研究结果验证了我们去年初关于2004年广告花费双位数增幅的预计,也折射了该区经济的蓬勃发展。”

据悉,2004年整个大中华广告市场,内地约占到了54%,香港约占11%,台湾则约占35%,与前年的市场格局相当。

北京“2004年最佳刊物零售奖”花落《TOUCH潮流周刊》

2005年2月,北京知名发行网络――京华时报小蓝帽发行网公布了该网的2004年度最佳刊物零售奖项。10月上市的《TOUCH潮流周刊》喜获此奖。据相关人士介绍,除了3元低价入市这一销售手段外,《TOUCH潮流周刊》也是京城首家以“潮流”为卖点的周刊类杂志,内容涵盖了京港潮流的方方面面,刚上市即创造了98 9%(数据来源小蓝帽发行网)的高实销率,成为追潮人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实用性消费指南。

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新的栏目

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巩固《青春万岁》、《家长俱乐部》、《第一观察》、《艺术争鸣》等已有的优秀栏目的同时, 2005年新推出《国视资讯》、《少儿新闻》、《我的大学》、《命运函数》等一批新的栏目。

《非常24小时》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投资拍摄的一部大戏,追求严肃、理性、探究式的现实主义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该片直面现实社会遇到的一系列城市危机,以科幻现实主义的手法,给社会以警示。

据统计,CETV-1 2004年平均收视率较2003年提高30%,CETV-3收视率提高了120%,经营创收比2003年增长了47%。

星空卫视《人小鬼大》栏目获国际殊荣

星空传媒集团旗下星空卫视综艺栏目《人小鬼大》,获2004年度联合国儿童权益基金会优异奖,该奖项由亚太广播联盟和亚洲有线卫星电视广播协会联合颁发。

本奖项起始于2001年,每年颁布一次,特别颁给亚太地区致力于维护儿童权益的电视制作机构和节目,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唯一为亚洲儿童电视节目所颁发的奖项。

《人小鬼大》是目前国内荧屏上罕见的一档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快乐脱口秀节目,由星空卫视著名主持人孙国庆担当主持。该栏目自2003年播出以来,深受成年人和儿童的喜爱。在每期节目中,观众将随主持人共同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洞悉孩子们的古怪精灵的思维,节目轻松诙谐,逗趣无穷。

网易网络营销交流研讨会全面释放网络媒体新能量

近日,“网易网络营销交流研讨会”举行,新生代市场监测副总经理马旗戟、 Nielsen/NetRating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庾良建、艾瑞市场咨询总经理杨伟庆、Double Chck大中国区总监张彤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Eyeblaster国际副总裁Yoav Arnstein和United Virtualttles创办人Mookie Tenembaum首次了一些最新、最酷的富媒体网络广告技术与创意。

网易网络营销服务副总裁江志强表示 2005年,网易的广告销售将内容频道进行全新划分,并策略性的开放诸如邮箱等从未涉及过广告的资源,以跨媒体的营销视角,努力发掘诸如“2005网易全国摘星大行动”、“星球大战川大陆推广唯一官方合作网站”等各种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机会。

网易市场销售高级副总裁胡智琴表示“网易将凭俏持续创新的网络技术以及丰富的网络营销经验,争取应用、推广更多的富媒体广告形式和直销行销到网络营销服务当中。”

中国电视剧营销高峰论坛将举办

由《节目》杂志和《广告大观》杂志牵头举办的“2005中国电视剧营销高峰论坛”将在今年5月中旬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论坛将全面聚焦电视剧营销这一搅动中国电视剧市场的焦点问题,深入探讨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发行销售迷局、电视剧采购部门交易规则的困惑、电视台广告部门的推广销售滞时、广告公司媒介策划的难题,致力于搭建电视剧制作方、电视台购买方、广告赞助方、企业主之间交流的平台。此次论坛是中国电视剧行业内的第一个高峰论坛,届时,国内各大电视剧制作公司、各电视台节目采购部和广告部、国际大型广告公司、知名企业主将齐聚一堂,面对面分析2005年电视剧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安徽影视频道大改版九年第一再创新高

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安徽电视台影视频道作为保持九年收视第一的地面媒体,在春节改版期间收视节节攀升,又创造了新的收视高点!

春节改版期间推出《较量剧场》三板斧――三部刑侦大片一部更比一部精彩,惊险刺激的情节及时在开机高点抓住观众眼球,开播后收视一直平稳上升。

《风云大剧院》新改版即推出全国首播大剧――由香港名导王晶执导,李亚鹏、黄圣依、张卫健、郭晋安、汤镇业等众多大腕明星加盟的古装武侠剧《天下第一》。开播后收视曲线一路上扬,幅度高达230%,已创2005年度第一收视高点。

广告规范

广电总局禁播迷信广告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向全国广电系统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短信和声讯服务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播出机构一律不得播出涉嫌黄色声讯热线的广告和游动字幕广告。

根据《通知》,凡属解析姓名、人生、生日、新年运气等短信服务以及交友、聊天等声讯类广告,一律不得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上海展开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上海市工商局近日宣布,2005年将开展为期1年的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具体措施包括对广告实行专项监测、对违规刊登广告的媒体实行扣分并向社会发出《违法广告警示公告》和《严重违法广告公告》等。

据悉,此次共有5类相关广告行为被列入整治重点一是以通讯、评论、消息、人物专访、专家访谈、纪实报道、报告文学、专家咨询和科普宣传等新闻形式广告,二是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尤其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名义和形象,在保健食品、药品和医疗广告中向受众介绍、推荐商品,三是在广告中把保健食品混同为药品,宣传治疗作用或夸大功能,四是在广告中对药品的功能、治疗效果进行夸大宣传或者做出承诺,五是在医疗广告中保证或者变相保证治愈牛皮癣(银屑病)、艾滋病、癌症(恶性肿瘤)、癫痫、乙型肝炎、白癜风、红斑狼疮、股骨头坏死、不孕不育等各种疑难疾病。

广告侵权雀巢被判赔偿千万美元

一位名为克里斯托夫的美国男子偶然发现自己的照片上了雀巢咖啡广告,将雀巢公司告上法庭。近日洛杉矶最高法庭裁决,雀巢公司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其肖像并以此盈利,应该向肖像的所有者支付1 560万美元赔偿。

据悉,原告罗素・克里斯托夫曾是一位模特,1986年曾参加过一次雀巢咖啡的广告试镜,不过后来并无进一步的消息。2002年的一天,他在雀巢溶咖啡的瓶子上意外发现了自己的照片,随即向雀巢公司要求850万美元的赔偿,但对方最多只愿意支付10万美元。双方僵持不下,只得将纠纷移至法庭。

更正 本刊2005年2期《螨婷叫停情感诉求》一文中,“螨婷”应为“满婷”,特此更正。

CCTV―8锁定春节春季大剧连播赢取市场

――《北京,我的爱》剧组媒体见面会暨COTV―8春季资源说明会在京召开

近日,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携手韩国KBS电视台、独家CCTV― 8广告经营的中央电视台未来广告公司,以及《北京,我的爱》中韩两国联合摄制方――北京二十一世纪影音公司、韩国COVA INTERNATIONAL公司,召开了规模不小的“《北京,我的爱》剧组媒体见面会暨CCTV―8春季资源说明会”。

广受注目的中韩真正意义上的首度合拍剧《北京,我的爱》将于1月6日在 CCTV―8晚间“黄金强档”全国首播。另外,由于这部剧在韩国热播所掀起的“中国流”,以及2004年CCTV―8引进的《明咸皇后》、《人鱼小姐》、《看了又看》等多部韩剧的热播,CCTV―8居高不下的收视率使这次活动吸引到了包括韩国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广告公司的特别关注,近百客户来到现场,了解CCTV― 8强势出击春季市场的最新信息。并有两家中韩知名企业为现场赞助礼品抽奖,一家为曾在制作期间赞助拍摄的世界顶级户外休闲鞋品牌Treksta公司,一家是中国最知名的葡萄酒生产厂家张裕・卡斯特酒庄。

麻辣中国“麻辣”新解

――2005年重庆卫视内容为王全面升级正在进行

2004年重庆卫视“麻辣行天下尽在情理中”以中国公信特色,亦情亦理,已跻身全国省级卫视前六。2005年重庆卫视高点起跳,在“三大主线、五大亮点”的基础上全面升级,着力依托资源配置类型化和主题编播分众化,秉呈“观众为本,公信为先”的传播策略,开“剧情化”电视栏目之先河。

重庆卫视劲道鲜明的频道风格,“麻辣”精髓之“麻”味体现在品牌栏目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和深化上:内地第一个原创日播电视都市谐剧集《生活麻辣烫》;内地最成功的情感剧情化栏目《雾都夜话》,看老百姓自己演自己的故事;内地最受关注的电视访谈栏目之一《龙门阵》,内地最具权威的全景式法制演播室日播栏目《拍案说法》等。“麻辣”精髓之“辣”之色体现在类型化资源配置,分众化主题编播上:卫视六大剧场。全天推出18集电视剧,网罗国内外最新鲜,最霸道的首轮播映重磅电视剧集,全面激活频道活力。

公关

北京奥运赞助有望破历史记录

国际奥委会市场委员会主席海伯格表示,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的赞助费将突破10亿美元,并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各大企业集团争先恐后地在中国推广品牌,预计包括大众汽车、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在内的已达成协议的6家赞助商所提供的资金总额将达6亿美元左右。  链接:据统计,2001年~2004年期间,转播收入是奥运会的最大资金来源,达22.4亿美元,而赞助收入、门票收入和特许经营权收入分别为13.4亿美元、6.08亿美元和8100万美元。

罗德公关宣布中国区高层人事任命

罗德公关 (Ruder Finn)亚太总裁Louise Harris近日宣布,杜麦克被提升为罗德公关公司中国区执行副总裁,毛京波被提升为罗德公关公司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兼北京总经理。

Louise Harris表示,在杜麦克的直接领导下,罗德公关已经成为在中国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公关公司之一,在客户管理以及新客户开发方面,杜麦克也表现出了卓越的决策力、前瞻性和领导实力,带领团队为米其林、花旗集团、阿联酋联合航空、罗氏、北马里亚纳群岛等重要客户以及众多政府组织提供公关咨询与服务。在毛京波的直接参与和领导下,罗德公关为奥迪、一汽―大众、BP等重要客户提供公关咨询,协助客户取得了满意的市场沟通成果,此外,罗德公关北京还是目前行业内人员流动率最低的公司之一。

规范

药品广告违法现象严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检查发现,都市报、晚报和广播电视报药品广告违法率高达95%。其中地市级电视台违法药品广告现象尤其突出。2004年1月至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播了45424次省级和省级以下电视台的药品广告,违法率为62.3%。据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正与工商部门沟通协调,对《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和《药品广告审查标准》进行修订。

教育部严打虚假教育广告

教育部近日表示,要坚决反对虚假教育广告宣传对人民群众的误导,同时指出虚假教育广告决不仅仅限于某一类教育形式。由教育部设立专为国内留学人员提供信息咨询的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开设一年多来,已经向国内民众了23期留学预警,涉及日本、德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2个国家34所办学机构的资质和活动情况,成为有效降低境外虚假教育宣传广告的重要途径。据悉,教育部现已开始着手会同工商、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进一步预防打击教育虚假广告的措施。

第7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TheguidancefordevelopingHSEimplementationprogram

inworkunitsofoilfieldenterprise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层队实施HSE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旨在指导基层队编写HSE实施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企业地震队、钻井队、试油(作业)队、采油(采气)队、测井队、录井队、联合站、油气处理站(库)、浅海钻井(采油)平台等基层队。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SHS0001.1—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

Q/SHS0001.2—200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田企业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规范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

3基层队实施HSE管理的要求

3.1建设类基层队

a)地震队、钻井队、测井队、录井队、试油(作业)队、浅海钻井平台等属建设类的油田企业基层队,应在施工前或对外承包工程完成投标书中,完成HSE实施程序的编写工作。

b)编制HSE实施程序时,应根据业主招标通知书中HSE管理的要求进行,并与业主的HSE管理体系保持一致。

c)HSE实施程序编制完成后,应作为项目标书的一部分交业主审查。

d)作为承包商,施工过程中应自觉接受业主委派的HSE管理人员的监督。

3.2运转类基层队

采油(采气)队、联合站、油气处理站(库)、浅海采油平台、气体处理装置等属运转类的油田企业基层队,应在投产前或正常生产中编制HSE实施程序。

4建设类基层队HSE实施程序

4.1HSE实施程序的编制要点

4.1.1基层队概况描述

主要内容包括:

a)工作类型;

b)人员状况;

c)工作性质;

d)工作量;

e)主要设施与设备;

f)HSE管理状况;

g)主要生产作业班组情况等。

4.1.2调查报告

基层队开工前或在对外承包工程投标书完成前,应对生产(施工)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

a)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

b)社会环境

1)施工所在地的工业、农业、宗教、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卫生防疫情况;

2)现场所在行政辖区单位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3)企业治安主管部门和辖区治安单位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4)企业HSE主管部门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5)距现场最近医疗单位及地、市级医院的名称、地址、距离、路线图以及负责人、急诊、外科的联系电话;

6)最近集贸市场(可提供基本生活物品)的地址、距离;

7)项目投资及管理单位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8)业主现场HSE监督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

4.1.3领导承诺和方针目标

4.1.3.1领导承诺

a)基层队领导应对本单位的员工作出书面承诺,当对外承包工程时,可经授权对外作出承诺,并接受上级管理部门、领导和员工的监督。

b)员工的承诺可参照中国石化[2000]安监字6号文件的要求和应履行的HSE职责,结合本岗位的实际,由本人以文字形式提出,并以适当的形式予以公示,接受本单位领导和员工的监督。

4.1.3.2HSE方针

基层队HSE方针应与公司的方针保持一致,即: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全员动手,综合治理;

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科学管理,持续发展。

4.1.3.3目标

a)基层队提出的HSE目标应符合或严于企业、二级单位的HSE目标;

b)HSE目标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体现对本单位各项HSE管理工作的控制;

c)具体的工作和活动,应制定详细目标和量化指标;

d)通过实施HSE管理,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害。

4.1.3.4责任

基层队正职领导是HSE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在以下方面负领导责任:

a)组织实施安全、环境与健康一体化管理,提高基层队的HSE管理水平;

b)通过岗位的HSE表率,树立正确的行为榜样,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HSE行为;

c)组织制定基层队HSE职责和HSE业绩的管理考核细则,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d)通过各种形式,搞好职工的HSE教育,提高职工的HSE意识和专业技能;

e)定期组织HSE检查,积极消除事故隐患。

4.1.4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4.1.4.1组织机构

a)基层队成立HSE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由队长担任

副组长:由主管HSE副队长担任

成员:由其他队领导、HSE管理人员、工程(工艺)技术员、设备技术员等组成。

b)制定基层队HSE管理组织机构图。

4.1.4.2职责

应明确基层队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HSE职责。

4.1.4.3职责考核

a)考核原则

1)基层队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都应接受HSE职责的考核;

2)对HSE职责落实情况应定期检查、考核;

3)基层队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应有HSE业绩、职责考核指标,并将履行情况记录存

档,并反馈至每位员工。

b)考核方式

1)基层队应建立HSE职责定期检查考核制度;

2)基层队队长的考核由上级HSE管理部门进行,基层队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考核由基层

队长牵头,基层队HSE领导小组进行考核和公布;

3)考核内容应纳入基层队的年度经济责任制考核指标,按HSE职责履行情况,做到奖

惩兑现;

4)基层队通过HSE考核程序的实施,及时改进考核程序,严格HSE职责考核,逐步

提高HSE业绩水平。

c)考核内容

HSE考核内容主要包括HSE表现和业绩两个方面,主要内容有:

1)基层队领导

——HSE承诺兑现、目标实现情况;

——HSE职责的履行情况。

2)管理人员

——HSE职责的履行情况;

——对所管辖专业履行HSE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情况;

——对未能认真履行HSE职责,因管理失误造成事故的处理情况。

3)员工

——HSE职责的履行情况;

——遵守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情况。

d)考核奖惩

基层队领导、管理人员和员工的HSE职责考核情况要与其经济利益挂钩,并在经济考核

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4.1.4.4资源

a)人力资源

按照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要求,关键生产装置必须配备安全工程师,要害单位(钻

井队、地震队、联合站、建筑安装施工队等)设专职HSE管理人员,其他基层队设兼职HSE

管理人员。

b)培训

1)培训要求

——开工前,应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并具有相应合格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操作证。

2)培训内容

——安全知识培训;

——医疗保健与急救培训;

——环保知识培训;

——岗位技能培训;

——求生和营救培训;

——工作标准与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应急预案培训等。

3)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必须进行严格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

4)培训的具体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4.2.5.1的规定执行。

b)物力资源

1)基层队领导应保证基层队HSE实施程序运行所必需的物质条件,保证抢险救火、隐

患整改等重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基层队领导应为HSE管理人员提供必备的工作用品、用具。

4.1.4.5文件控制

基层队应按Q/SHS0001.2—2001中4.2.7的要求,确定基层队控制的管理文件和技术资料,制定文件管理制度、保密制度,保存现行有效版本。

4.1.5风险分析和隐患整改

基层队应在施工前或直接作业开始前,对装置(设备)的固有危险性、作业场所的危害因素、工艺操作过程的危险性、主要生产环节和直接作业环节的危险性进行风险分析,提出并组织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4.1.5.1风险分析

a)生产装置(设备)、作业场所的固有危险性分析

1)工艺过程及物料、产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重点危险部位、已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

2)生产、工作场所的物理性化学性危害因素、危险源点、危害范围、危害程度、已采

取的防护控制措施;

3)环境污染的可能性、三废处理措施和检测控制手段;

4)针对固有危险性分析,提出、编制和实施HSE工程技术措施和HSE管理措施。

b)主要生产环节和直接作业环节的风险分析

1)列出基层队的主要生产环节、直接作业环节和关键操作的项目内容;

2)对每一个生产环节、作业环节和关键操作可能产生的危险能量、危害形式、危害范

围、危害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

3)根据分析预测情况,编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处理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

4.1.5.2隐患整改

a)基层队应在施工前和在生产过程中,组织开展定期HSE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b)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应落实整改负责人、防范措施、完成时间和验收方式。

c)基层队无法进行整改的隐患,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记录予以保存。

4.1.6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4.1.6.1承包商管理

a)施工前的准备

1)组织对承包商施工人员进行HSE教育。

2)建立施工现场的HSE管理监督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3)检查承包商施工设备的安全状况,审查承包商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

4)配合承包商对施工项目的固有危险性进行分析,制定应急预案。

5)制定和实施与生产系统相关的隔离措施。

6)制定和实施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管理控制措施。

7)办理有关作业许可证和车辆进装置通行证.。

8)将施工作业的时间、地点、项目内容、施工队伍、基层队授权的负责人、HSE事项,

以文字形式通知生产岗位和基层队相关人员

b)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

1)监督检查承包商施工人员安全作业票证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施工人员的遵章守纪情况,

提出纠正、处理意见。

2)建立与承包商进行协调、联系制度,协调解决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防止生产、

施工出现管理脱节和配合失误。

3)检查承包商施工人员对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反应处理能力。

4)将施工作业地点列入生产班组临时巡回检查的范围,岗位人员按时检查施工作业点

的施工作业情况和施工作业人员的违章现象,及时予以纠正和处理。

5)协助承包商进行事故调查。

c)施工后的现场交接

施工完毕后,应与承包商进行现场交接、确认。

4.1.6.2供应商的监督

a)制定供应商送料接卸监护管理规定,指定专人负责车辆、人员和接卸过程的安全监护工作;

b)制定供应商现场技术服务安全管理规定,明确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和供应商技术服务人员的HSE职责和权限。

c)制定设备(仪器、材料)的入库、使用和管理制度,以确保使用安全。

d)建立供应商所供原料、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跟踪制度,并随时反馈到HSE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

4.1.7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a)基层队应安排工艺、设备技术人员参与装置(设施)的建设,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保证施工队伍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艺、设备变更,按照变更管理的要求执行。

b)基层队应与外来施工队伍签定“安全责任书”,明确施工队伍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有关事项及违规处罚规定,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前的HSE教育。

c)基层队应安排HSE管理人员对施工(建设)现场进行监督,对违反HSE管理要求的施工人员,有权制止。对严重违章的,应中止其施工。

4.1.8运行和维修

4.1.8.1要求

a)对所有新安装和改造的设备,要进行开车前、开车后审查。审查情况要记录存档,确认建设(建造)与设计相符,所需的验证试验全部完成并被接受,所有建议(偏差)都有了结论并得到指定技术主管部门的批准。

b)设置关键运行参数并定期监测。为保持装置在规定参数范围内运行,员工应清楚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c)编制明确的开车、操作、维修和停车规程。

d)停车维修和改造的设备再次投用前,要进行检查和试验,并记录检查结论和实验结果。具体按中国石化[1999]安字467号文件中《安全检修制度》和《改扩建、检修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e)制定综合性的“三废”管理办法,确保“三废”排放量降到最低,得到复用、循环或进行了恰当的处置。

4.1.8.2基层队应制定和完善以下有关管理规定和制度

a)设备拆迁及安装安全要求;

b)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及防火安全要求;

c)工业动火管理;

d)隐患报告制度;

e)营区(营地)HSE管理;

f)会议制度;

g)健康管理;

h)危险物品管理;

i)设施、设备的管理;

j)作业许可证管理;

k)用电管理;

l)环境保护管理;

m)采购管理;

n)HSE检查制度;

o)事故管理;

p)HSE检查考核制度;

q)HSE实施程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制度等。

4.1.9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4.1.9.1变更管理

对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应进行有计划地控制。

a)变更提出者应按统一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经基层队领导签字审查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b)变更实施过程中,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基层队应配合变更主管部门制定应急预案,并明确项目负责人、项目监护人及HSE监督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c)基层队应将变更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通知有关人员;

d)变更实施结束后,基层队应对变更项目进行初步验收,提出初步验收意见;

e)对有关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工作程序等变更,应及时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的工作程序或操作方法。

4.1.9.2应急管理

在作业开始前,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着火、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中毒、机械伤害、环境污染等突发事件,成立应急小组、制定应急程序、准备应急物资并进行应急演习,保证每个员工都熟悉应急程序。

a)编制应急预案应做以下工作:

1)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险情进行识别和分类;

2)明确应急组织;

3)确定应急抢险原则;

4)明确应急后勤保障系统(通信、消防、医疗卫生、物资供应及应急调度系统);

5)明确应急可依托的力量;

6)明确详细的应急行动程序等。

b)应急预案的主要附件

1)平面布置图;

2)区域位置图;

3)工艺流程图;

4)危险点源图;

5)消防设施图;

6)逃生路线图;

7)监控设施分布图等。

c)其他规定,按照Q/SHS0001.2—2001中4.7.3的要求执行。

4.1.10检查和监督

基层单位每月应组织一次全面的HSE检查。常规的HSE管理工作检查,包括日常、定期和不定期等方式;

4.1.10.1日常检查

a)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并对安全监控危险点进行重点监控;

b)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c)基层单位领导和HSE管理人员,应每天、每班深入现场,进行HSE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本单位无法整改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记录予以保存。

4.1.10.2定期检查

a)季节性检查

基层队应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季节性HSE检查:春季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跑漏为重点;

夏季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为重点;秋季以防火、防冬保温为重点;冬季以防火、防爆、

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b)节日检查

节日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设备、备用设备等进行检查。

4.1.10.3检查人员应将检查情况记录在《HSE检查台帐》上。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应分类整理和登记。

4.1.10.4基层队对上级下达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应积极的组织整改。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到《隐患整改通知书》签发单位。

4.1.10.5基层队应编制下列直接作业环节和危险源点的安全监督要点:

a)用火作业;

b)进设备作业;

c)破土作业;

d)临时用电作业;

e)高处作业;

f)设备仪表维修作业;

g)物料装卸作业;

h)气瓶充装作业等

4.1.10.6奖惩

基层单位应制定检查考核制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人员进行必要的处罚,对发现重大隐患,避免重大事故的有关人员进行奖励。

4.1.10.7检查和监督的其他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4.8的规定执行。

4.1.11事故处理和预防

a)发生有人员伤亡的事故时,基层队应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采取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的措施。

b)应积极配合上级部门进行的事故调查。

c)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d)应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的HSE教育,提高员工预防事故的能力,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

e)其他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4.9的规定执行。

4.1.12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a)基层队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活动,并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对其进行的HSE管理体系内部和注册审核,不断提高HSE管理水平。

b)基层队领导应定期组织开展HSE管理体系评审,根据评审结果不断修订、完善本单位的HSE实施程序。

c)审核和评审的具体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4.10的规定执行。

4.2HSE实施程序的审批和实施

4.2.1审批

HSE实施程序编制完成后,应报上单位HSE主管部门审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方可实施。

4.2.2实施

基层队应严格按照HSE实施程序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a)定期为上级部门和业主完成HSE表现报告;

b)自觉接受业主HSE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检查;

c)选派合格的HSE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HSE管理;

d)每位员工都必须严格遵守HSE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不得损坏生产设施、危害双方人员的健康与安全。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

e)发生突发事故,应执行应急预案,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业主HSE监督报告,并记录予以保存。

5运转类基层队HSE实施程序

5.1HSE实施程序的编制要点

5.1.1基层队(站、库、装置、平台等)概况描述

主要内容包括:

a)工艺简介;

b)主要工艺参数;

c)人员状况;

d)主要设施与设备;

e)上一级公司HSE管理简况;

f)主要生产班组情况等。

5.1.2调查报告

装置(站、库、平台等)投产前,或正在运行中,都应对所在区域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调查范围包括:

a)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

b)社会环境

1)装置(站、库、平台等)所在地的工业、农业、宗教、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卫生防疫情况;

2)装置(站、库、平台等)所在行政辖区单位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

话;

3)企业治安主管部门和辖区治安单位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4)企业HSE主管部门和当地环保部门的名称、地址、距离、负责人、联系电话;

5)距装置(站、库、平台等)最近医疗单位及地、市级医院的名称、地址、距离、路线图以及负责人、急诊、外科的联系电话等。

5.1.3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按4.1.3的要求执行。

5.1.4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按4.1.4的要求执行。

5.1.5风险分析和隐患整改

a)油气站(库)、联合站、气体处理装置、浅海采油平台等,在项目建设前,应开展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正常开工后,应按公司的要求,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价。具体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6.0的要求执行4.5的规定执行。

b)生产过程中,每个班组、员工都应开展风险分析和隐患整改活动,具体要求按Q/SHS0001.2—2001中4.1.5的规定执行。

5.1.6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按4.1.6的要求执行。

5.1.7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按4.1.7的要求执行。

5.1.8运行和维修

5.1.8.1要求

按4.1.8.1的要求执行。

5.1.8.2装置(站、库、平台等)应制定、完善并实施以下有关管理规定和制度

a)工业动火管理;

b)隐患报告制度;

c)健康管理;

d)环境保护管理;

e)用电管理;

f)消防器材的配备及防火安全要求;

g)危险物品管理;

h)设施、设备的管理;

i)装置工艺、技术管理;

j)开工、停工程序;

k)装置检修管理规定;

l)会议制度;

m)培训制度;

n)职工公寓HSE管理;

o)作业许可证管理;

p)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r)外来施工队伍(人员)管理;

s)事故管理;

t)HSE检查考核制度

u)HSE实施程序内部审核和评审制度等。

5.1.9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按4.1.9的要求执行。版权所有

5.1.10检查和监督

按4.1.10的要求执行。

5.1.11事故处理和预防

按4.1.11的要求执行。

5.1.12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按4.1.12的要求执行。

5.2HSE实施程序的审批和实施

5.2.1审批

HSE实施程序编制完成后,要报上一级公司HSE主管部门审查,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8篇:医疗安全管理办法最新范文

培训成功与否的秘诀是∶决定培训的基础是什么?如果培训计划的制定,完全是以管理者所认为的职工“应当”感兴趣的东西为基础,那么基本上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参加学习者的态度。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年度培训计划表,供大家参考。

年度培训计划表1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三店教师综合素质,促进三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启动第三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促进我街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法》和《湖北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法〉办法》,积极发挥学校语言文工作的基础辐射作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努力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的社会应用水平,全面完成区教育局下达我街的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全街中小学校25%的在岗教师参加任教学科区级岗位培训,全年送培120人;

2、全街中小学校班主任持证上岗率达100%;

3、全街中小学校教研(备课)组长持证上岗率100%

4、市级培训项目送培率100%;

5、全街中小学校校园用语、用规范率分别在95%和99%以上;

6、组织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学习,使学校学历合格率、高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60%和65%;

7、全街中小学校教师普通话等级达标率100%;

8、完成第二轮继教扫尾、换证的组织工作;

9、做好第三轮继教的摸底、建档、启动工作;

10、组织好暑期教师集训,保证参训率100%。

11、全街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校和语言文示范校创建面100%。

重点组织三店二中和红旗小学分别创建区级校本和语言文示范校;

三、主要工作

1、做好第二轮培训的补培工作

认真调查统计,对在—年年的第二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未完成相应学时学分任务的教师,组织补培。同时,对已完成学时学分的教师,做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的换证工作,使我街中小学继续教育工作顺利进入第三轮。

2、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送培工作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继续组织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好义务段新课程改革跟进年级(小学六年级)教师的培训。进一步做好《科学》、《历史与社会》等综合课程培训。

3、做好教师(分科)岗位培训的送培工作。

启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岗位培训送培,大力宣传、介绍区新岗培在培训内容和形工上改进,以及实行分学科的菜单式培训核心。重点抓好小学、初中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岗位培训。

4、做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送培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厅[]3号)和《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工作的通知》,继续做好我街中小学班主任的培训工作,所有在岗班主任要参加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建立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合格教师库,要求学校在聘任班主任时,优先聘任获证教师,探索班主任持证与聘任、津贴挂钩新思路。

5、做好教研(备课)组长培训的送培工作。

进一步抓好教(备课)组长培训,优先选派表现好的中青年教师参训,提高教研(备课)组长的能力和素质,做到持证上岗。

6、做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的送培工作。

以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送培对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做好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的送培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关于武汉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工作的通知》(武人[]8号)精神,根据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8、做好市级培训的送培工作

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落实好我街参加市级培训的对象,认真组织好市级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市级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培训、“武汉市中小学英语教师——tkt培训”等培训项目的送培工作,同时积极配合市、区有关部门加强对培训教师的跟踪管理和指导。

9、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新洲区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新洲区校本培训工作评估考核标准〉的意见》,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组织学校参与区级校本培训示范(先进)学校评选,不断提高校本培训工作水平。开展以“三个一”(即“定一个专题,研一套理论,育一批新人”)为特色的校本培训。在各中小学积极营造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大校本培训经费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本地名、优教师的作用,认真规划、组织、实施好校本培训工作,保证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10、精心组织好暑期教师集训

深化学洋思活动,继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主线,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认真总结年年暑期集训经验,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全区集中的分学科培训。充分准备,精心实施,加强督查,保证集训效果。组织三店教师参与编写《特级教育名师文集》。力争1人入选,扩大三店教师在全区的影响,加大优质培训的辐射面。

11、组织好学历培训

积极抓好中小学教师学历培训,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按照专业对口、常用一致的原则,参加多种形式的学历学位教育,进一步加大宣传和工作力度,组织未达到国家规定合格学历要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达标培训,组织具有国家规定合格学历的中小学教师进行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学位层次。

12、提高语言文规范化水平

推进语言文“争先创优”活动,积极争创区级“语言文规范化示范校”,不断提高社会用语用的应用水平;加强学校用语用绩效管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提高中小学校语言文规范化水平;积极开展语言文法规同及常识的宣传,做好第11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继续组织好中小学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办法,组织中小学未达到二级乙等的非语文教师和未达到二级甲等的语文教师进行强培训,鼓励已达标教师参加晋级培训测试,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普通话等级达标水平。

四、工作措施

1、完善继教制度

为切实体现教师培训工作的连续性、前瞻性,维护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政策的严肃性,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我街实际,制定我街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管理办法,严格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的考核,建立并完善三店教师继续教育的电子档案和文档案,落实相关制度,确保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2、实行绩效管理

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语言文工作纳入街教育总支对学校的绩效管理,分解并下达相应指标,将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学校集体及主要负责人评先表彰的重要依据,继续实行“末位否决”制度,强化工作绩效意识。

3、强化过程管理

将绩效管理与过程管理有机结合,开展经常性的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语言文工作督导检查,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4、创新工作模式

不断改革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内容、形式和方法,试行“双向预约、一次安排,定期培训,延误自费”的送培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办教师满意的培训。

年度培训计划表2一、年度发展总目标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接受继续教育,分分秒秒为自己补充能量,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加强专业教育技术能力。

1、学习上,钻研教材课标,阅读多本教育专著和杂志,纵观当前国际教改动态,丰盈理论层面的教育教学新鲜血液。

2、教学工作上,多参加听评课,取长补短,通过实践,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交流反思中促进步。

3、科研实践上,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成为一名善于创新尝试,善于反思总结的“科研型、成熟型”的教师。

二、实施过程

1、充实思想,积累学习素材

今年我要重新阅读《课程标准》、《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钻研新教材,新课标,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阅读教育专著《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多看权威性的教育类期刊杂志等积累教学案例或优秀教案、课件资料,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

2、兴趣培养,绽放人格魅力

学生能被老师深深吸引,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潜在动力。我要针对自己的特长,在写作、朗诵、表演、书法等方面继续深造,作文教学中与其网上找范文,还不如老师写“下水作文”更有吸引力。

3、加强基本技能,蜕变教学

首先,加强“三笔一话”的技能,本年度做到每篇课文备课时先朗读,课堂多板书、多范读,课后作业多批注,迹工整优美。

其次,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查漏补缺,我对教学环节、体态把握到位,但对教学设计与内容的落实比较生疏,课堂缺乏闪光点,这就要求自己花时间熟悉教材,翻阅的名师教学设计,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捕捉他们的教育手段与思路。

4、“行”中反思,提升管理能力

作为班主任,除了教学方面,班级管理也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修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养成都需要班主任的悉心教导。理论上,我要阅读《班主任之友》等书籍,博览教育家们的管理机智;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随时填写班主任手册的个性分析;并做好家校联系,给父母一定的教育建议,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平时我要多关注身边优秀班主任的管理措施,遇到棘手案例与他人讨论,吸取建议与经验,增强自己的管理能力。

5、教学相长,科研探究

“学为人师,身为世范。”教育学生养成终身学习进取意识的同时,自己也要有不安于现状,充满质疑,渴望钻研的干劲。在现今信息开放的时代,要想独树一帜,只能自己创设课题研究,勤于发现,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此外,积极参与其他科研能手的课题中,主动申请加入,帮助查找资料,学会如何设立课题、进行研究、最后结题。

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计划只有落实下去,才能见成效。“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都应具备的观念,教师更要詹准时代的脉搏,努力创新,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加强专业理论、业务水平学习和继续教育,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年度培训计划表3一、重点工作

(一)实施管理层领导岗位轮训。通过对管理层领导的轮训,一是提高他们的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以及领导力、决策力的培养;二是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增强企业管理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执行力;三是了解和掌握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的运作实施。

(二)继续强化项目经理(建造师)培训。今年--公司将下大力气组织对在职和后备项目经理进行轮训,培训面力争达到50%以上,重点是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同时要求--公司各单位要选拔具有符合建造师报考条件,且有专业发展能力的员工,组织强化培训,参加社会建造师考试,年净增人数力争达到--x人以上。

(三)重点做好客运专线施工技术和管理及操作技能人员的前期培训。客运专线铁路建设对我们是一项新的技术,是今年--公司员工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围绕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及管理,选择优秀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委外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吸收和掌握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技术标准和工艺,成为施工技术、管理的骨干和普及推广的师资;--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会同工程管理中心及成员各单位,积极组织客运专线铁路施工所需的各类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内部的普及推广培训工作;确保施工所需的员工数量和能力满足要求。

(四)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步伐。今年,--公司将选择部分主业工种进行轮训,并在兰州技校适时组织符合技师、高级技师条件的员工进行强化培训、考核,力争新增技师、高级技师达--x人以上。使其结构和总量趋于合理,逐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要使35岁以下的技术工人在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完成初次鉴定取证工作。

(五)做好新员工岗前培训。对新接收的复退军人在兰州技校进行一年的岗前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相应工种“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新招录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各单位组织培训,重点进行职业道德素养和基本技能,企业概况、文化、经营理念,安全与事故预防,员工规范与行为守则等内容的培训。同时要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引导,实现个人与企业价值观的统一。培训率达100%。

(六)加强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训。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各类组织培训,实现个人发展与企业培训需求相统一。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向不同管理职业方向拓展和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向相关专业和管理领域拓展和提高;使施工作业人员掌握2种以上的技能,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

(七)继续“三位一体”标准的宣贯培训。--公司在建项目经理部及分公司要利用各种机会,采取不同形式对员工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宣贯普及培训,并按照贯标要求做好培训记录。

(八)抓好在建工程施工人员的培训。

1、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取证和复证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规定。

2、在建工程项目经理部,要按照“三位一体”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扎实有效地做好施工生产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操作人员的培训,以及施工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的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确保人力资源满足施工生产要求。

3、要把外协队伍人员的培训监管纳入管理视野,实行指导和有效的干预,消除隐患,切实维护企业信誉。

(九)开展职业技能比武,促进年轻优秀人才的成长。--公司今年将选择3-5个主要职业进行技能比武,同时选择适当的职业与兄弟单位进行技能对抗赛,并通过专业比武的形式,选拔培养年轻优秀高技能人才。

二、措施及要求

(一)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业务部门要积极参与配合,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训实施计划,实行指导性与指令性相结合的办法,坚持在开发员工整体素质上,树立长远观念和大局观念,积极构建“大培训格局”确保培训计划开班率达90%以上,全员培训率达25%以上。

(二)培训的原则和形式。按照“谁管人、谁培训”的分级管理、分级培训原则组织培训。--公司重点抓管理层领导、项目经理、总工、高技能人才及“四新”推广培训;各单位要重点做好新员工和在职员工轮训及复合型人才培训工作。在培训形式上,要结合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外送与内训相结合,基地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采取技能演练、技术比武、鉴定考试等灵活多样形式;在培训方法上要把授课、角色扮演、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方法相互结合。选择最佳的方法和形式,组织开展培训。文章由。

(三)加强培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开发。一是充分发挥职工大学和技工学校培训资源和专业特长,积极整合,合理开发,使它们在--公司人力资源培训开发中发挥骨干作用;二是各单位要根据各自专业特长,发挥自有的培训基地、职校功能。选择专业或课题,组织编写适合企业特点的培训教材或讲义;三是要加强企业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行资源的有偿服务。

(四)确保培训经费投入的落实。各单位要按国家现行规定,即按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教经费,由培训主管部门掌握使用,财务部门监督,其中0、5%上缴--公司统一协调使用,严禁将培训经费挪作他用。

(五)确保培训效果的真实有效。一是加大检查指导力度,完善制度。--公司将对职工大学、技工学校及各单位和在建工程项目培训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与指导;二是建立表彰和通报制度。对培训工作成绩显着,扎实有效的单位和培训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培训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对培训计划落实不到位,员工培训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三是建立员工培训写实反馈制度,坚持将培训过程的考核情况及结果与本人培训期间的培训经费及工资、奖金挂钩。实现员工自我培训意识的提高。文章由。

(六)加强为基层单位现场培训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业务主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深入现场解决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扎扎实实把年度培训计划落实到位。

(七)--有限公司办班培训及员工外送培训要严格按照《----有限公司员工培训管理办法》程序和要求组织落实和实施。各主办部门(单位)要做好开班前的策划及教学设计,各单位要做好学员的选送工作,确保培训质量的有效性。

年度培训计划表4一、指导思想:

依据--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

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

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做好“请进来”工作。

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

9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

除“同研一节课”之外,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9、继续开展“读书工程”,采取必读与选读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读书沙龙,撰写随笔、畅谈感悟,注重培养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能力。

10、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与班主任牵手”活动,干部与班主任成为工作伙伴,增强沟通交流,共议金点子,共谋金措施,彰显大智慧,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其次,学校还将班主任分为低中高三个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定期开展主题研讨,突出班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班队会设计、班级工作艺术等培训,解决班级管理实际问题。定期召开班主任论坛,畅谈感悟与体会,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与实效。

年度培训计划表5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基本理论及操作技能水平,根据我院对全院护理人员分级管理的相关规定和我院各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我部特对全院护士的培训工作做相应的分级别规定,以使各级护理人员能掌握不同的内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一、新毕业护士上岗培训

(一)培训目标通过上岗培训,使新护士了解我院的基本概况,树立爱岗敬业、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护士行为规范,履行护士的职责,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护理知识和技能,以良好的职业素质走向护理岗位。

1、培训时间:护理部上岗培训半天

2、培训内容

(1)致欢迎词,介绍院史。

(2)爱岗敬业系列教育:内容为护士职业道德规范教育,院规院纪、各项制度教育等。

(3)护理规章制度及医疗安全系列教育:内容为护理规章制度、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等。

二、各级护士规范化培养

(一)一级护士(毕业后工作1年以内或所有不能独立承担护理工作、未取得执业证者)的培训

1、教育内容

(1)专业知识:了解护理职业道德,护理工作的组织,规章制度,护理质量监控等方面的知识,巩固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掌握所在科室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学习现代知识,了解护理专业的最新发展。

(2)技能:掌握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学会使用临床各种仪器设备,独立完成各班次工作,掌握各种护理文件书写,初步学习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方法和技巧,了解病房管理工作。

2、教育形式

(1)由各病区带教干事或护士长进行育。

(2)举办各类科内讲座和自学相结合。

(二)二级护士,(取得执业证,毕业后工作2~4年的护士)的培训

1、教育内容

(1)专业知识:掌握所在科室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重症监护病人的护理知识,了解本专科的发展状况,鼓励参加护理高等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2)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掌握本、专科的各项操作技能,掌握本专科急、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病情观察,掌握临床各种仪器的使用,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文件书写,了解临床教学工作,参与中专护生的实习带教工作。

2、教育形式

(1)每年考核1次。

(2)由各病区教育干事、主管护师、护士长作具体指导。

(3)参加全院性的各类讲座和科室业务学习,与护理查房和自学相结合。

三、三级护士(护理师、工作5年以上护士)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具有综合护理能力和熟练的专科护理技能(如心电监护、心肺复苏、输液泵应用等)。

2、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掌握专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3、熟悉危重患者的观察方法,掌握急救技能,掌握配合专科抢救的知识和技能。

4、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的工作能力。

5、能运用护理理论、技术和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6、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学习,继续提高学历层次。

(二)培训方法

1、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2、参与临床实习护生、轮转护士、进修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

3、参加院内、院外护理继续教育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

(二)考核方法

1、完成基础护理理论考试每年1次,操作考试1次,成绩达标。

2、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科内业务学习。

3、能胜任本护理单元的各岗位工作,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4、通过主管护师晋升考试,达到主管护师任职资格。

四、四级护士(主管护师、专科护士)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具有本专业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国内本专业先进技术,并能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2、具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和处理本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

3、具有一定的带教临床实习生的工作能力和护理管理能力。

4、参加护理继续教育学习。

5、具有指导和组织本专业开展护理科研的能力,具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方法

1、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2、承担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如承担护士长、教学干事等工作。

3、参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如实习护生、轮转护士、进修护士临床带教工作。

4、参加市内、院内外护理继续教育学习、院网络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护理学术活动。

(三)考核方法

1、完成基础护理理论考试每年1次,成绩达标。

2、参加院护理部组织的、科内、病区内业务学习。

3、承担院内、科室内教学工作,至少每年3学时临床教学工作如小讲课、示教等。

4、能胜任护理管理、护理教学或专科护士的岗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