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室内设计开设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外贸客户開发;课程建设实践;课程协同建设;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145—03
一、课程概况
在外贸领域,“销售为王”理念广为人知,外贸从业人员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客户開发与维护以及订单承接的能力。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就是外贸专业中针对性地培养这种能力而设立的。
课程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经过大量调研,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若干个典型的工作情境,并选择“通过展会開发客户”、“通过网络開发客户”这两种最主流的业务開发方式作为主要的学习情境。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引入当地企业的实物产品、详细数据以及往来资料,在模拟一体化教室里,给学生创设逼近真实的学习环境。
二、课程建设与实践
课程建设的核心在于创设逼真、实用,且复杂、有难度层次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实现这个目标,教学人员一方面向外发力,深入企业,从一线企业汲取教学资料,另一方面加强校内教学建设和教学设计。
(一)以企业产品与业务为基础建设实务型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灵魂。但与外贸专业的其他课程一样,原来的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内容的深度不够,简单、浅层次的流程教学和案例教学仍占较大比例。原来虽也采用情境化教学,但在实施过程中仅仅将企业和产品作为背景材料,公司类型和产品的变化几乎不影响或只是轻微影响教学内容,情境教学实际上只是原有教学内容的一张皮;具体内容而言,情境教学也没有完成根据实际工作情境对原有教学内容的重构,而只是对原有知识的重新包装或部分更新,与实际工作情境相去甚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坚实的认知和实践基础,也缺乏具体的外贸产品的支撑,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是空对空,没有真正的着力对象;二是教学内容并非来自于一线工作,与企业的实际对接太少,教学内容理论化、形式化和流程化。
外贸的本质是贸易,既然是贸易就应该离不開特定的企业和产品,生动鲜活的情境教学也应该是以具体的企业和产品为基础,唯有这样,教学内容才有出发点和具体的支撑。外贸不同于一般的国内贸易,不仅需要外语作为沟通手段,而且有很强的政策性,所以涉及的部门和当事人以及业务流程也更加复杂。情境教学若是在校内闭门造车,势必模拟不出真实复杂的外贸业务活动,也唯有从具体的外贸企业汲取个案和教学资源,才能构建贴近实务的教学内容。因此,无论从课程认知基础还是课程内容的渊源上都离不開具体的企业、产品及其业务。
在实际操作中,“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组首先对地方产业进行调研,选取几个社会影响力强、毕业生就业率高、学生认知度高的行业作为重点,然后课程组成员各显神通,深入企业收集资料。与以往资料的收集不同,本次教学资源的收集更强调资料的深度、完整性和系统性,尽可能挖掘一个企业一笔完整业务的所有资料,包括业务中的过程性资料和中间环节资料。
根据资料的可得性和在教学中的应用性,大致可将这些教学资源分为实物资源、数据与文件资料、业务往来资料三大类。实物资源包括可供出口的产品与配件、销售包装、运输包装、各类标签等,这类东西比较容易获取。数据与文件资料包括产品目录本、产品相关性能与参数、报价表范本、合同范本、信用证范本、各类检验单据、各类出货的单据以及企业内部流转的各类单据与文件等,这类资源涉及企业商业机密,有一定的获取难度,但对于教学价值很大。业务往来资料主要包括跟客户的往来邮件、即时聊天工具上的商业洽谈内容、业务沟通过程中的一些信息、文档或其他资料等,这类资料对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教学极具价值,但是获取的难度也特别大。在实践中,出于保密或安全的考虑,企业往往会删除或隐藏客户信息、价格信息、重要技术参数和产品信息,若想获取这方面资料需要与企业主动签订保密协议。以上这三类资源从实物产品到业务操作信息,基本涵盖了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其内容之深度、过程之全面、体系之完整极大超越了以往的教学资源,为实务型课程内容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材料。
获得企业原始教学资源后,便是对其进行筛选和教学化处理。按照课程目标,结合收集到的原始教学资源,对教学情境和微观课堂进行教学设计,参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编写学生工作页。具体课程设计不仅要考虑内容的普遍适用性,还要考虑深度与学习迁移性,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接受效率,因此在教学资料的处理上既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体现厚度和丰富感,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了解实际工作的复杂多变,培养学生在复杂工作环境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此外也要适当地进行教学提炼和概括,让学生从具体的个案和工作情境中跳出来,理解外贸工作的共性之处。通过一系列转化和设计,来自企业的教学资源才真正成为适用的实务型教学内容。
(二)营造企业场景式课程实施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对课程实施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仿职场工作场景的教学环境,自然比普通教学场所更能让学生进入准工作的状态。适宜情境教学的课程实施环境不仅包含教学场所、设备仪器、办公和学习设施等硬件条件,也包括工作赖以进行的软件环境,参照企业文化,课堂文化、学习氛围等隐性环境属于课程实施环境。
以台州职业学院为例,学院非常注重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教学实施环境建设,对其予以大量投入。截至目前,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一体化教室,教室里含6个3*3米的标准展位与相关样品,可用于外贸参展实战教学;投资60多万,与企业合作共建了两个校内外贸工作室,外贸工作室完全按照真实外贸公司的标准装修并配置相应设备,外贸工作室内现有样品和资料500多件,能同时容纳26人进行实践操作;购买了阿里巴巴、环球资源B2B网络平台三年的使用权,并与合作企业联合開展真实业务,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外贸业务中。
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实施环境已能很好地支持课程教学。学生可以在样品室和校内外贸工作室获得产品认知和外贸业务认知,为课程学习打下感性基础;在一体化教室里,学生可以利用标准展位和其他资源,完成从外贸参展筹备到模拟参展,直至展后跟进、业务磋商、订单签订、合同执行等全流程的业务;学生也可利用真实的B2B平台,学习电子商务网站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学习通过网络方式開发客户。以上这些项目的课程实施环境及内容已接近于真实企业工作,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主动学习,而企业也非常愿意接纳这些具备“准工作”经验的学生。
(三)以真实外贸业务为课程主线
首先,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以外贸业务发展的时间和逻辑顺序为主线的;其次,课程主线不是模拟的外贸业务,而是业已发生的真实的外贸业务。
以外贸业务为课程主线符合课程教学规律。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特点,而外贸客户開发与维护课程是外贸专业课程体系中開放性最强、对综合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以“知识点+案例”的形式显然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非常有效;而有些项目教学中出于高质量企业资料较难获取和课堂实施便利等原因,将整个业务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离散项目,虽然对能力训练有针对性的加强,但弱化了整体之间的联系。工作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的过程,因此本课程的每个学习情境都以一笔完整的业务贯穿始终,在处理具体业务的过程中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三年的课改实践证明,这种“做中学”的学习效率比以往教学有了明显的提升。
作为主线的外贸业务须是企业真实的外贸业务。情境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深度不够,模拟不出真实业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本课程直接取材于企业真实的外贸业务,教学过程尽可能地复制原始场景、还原真实业务流程和细节。真实业务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它的生动性,学生易于被吸引并激发兴趣。如实际业务中的外贸函电简洁、实用,学生学起来上手很快,在学习学院派商务函电中出现的畏难情绪也基本消失了。
实践中,“通过展会開发客户”这个教学情境选取了教师跟合作企业一起去香港International Lighting Fair(Autumn Edition)参展并成功開发一笔业务,“通过网络開发客户”这个教学情境则选取了校内外贸工作室利用Global sources B2B网络平台成功承接的一个单子。由于真实度强、教师参与度深,课程设计比较容易,课程实施的效果也很好。
(四)充分发挥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作用
兼职教师如何深度参与课程也一直是困扰本课程的一个问题。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现场授课与网络辅导相结合。为了使网络辅导真正发挥效果,课程组引入“导师制”,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位授课导师负责一两个小组;设计了实务性很强的课外工作页,发放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工作页,需主动向导师寻求帮助。这种倒逼机制使得校外兼职教师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课程组还邀请兼职教师参与模拟展会,让他们扮演国外客户。
除了对兼职教师参与课程的内容进行精细设计,课程组还制定了兼职教师的遴选标准和退出机制,形成了一整套与课程相适应的灵活有效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三、课程建设体会
(一)深入企业,推动产学合作
1.课程建设的基本素材应来自于一线企业
课程建设已进入后课改阶段,一些易于改革的、校内单方就可改革的部分已基本完成。目前制约课程建设的已不是顶层设计以及中观层面的问题,也不是教师积极性和精力投入量的问题,而是在具体课程改革始终不接地气,与企业缺乏有效深入的接触,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原始素材的问题。向外发力、与校外企业深度联系是课程建设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一方面,学校需要在制度、资金、人员等层面支持校企合作;另一方面,作为参与课程建设的基层教师,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深入一线企业,实际参与产学合作。
2.课程建设的效果要回到企业进行检验
课程建设的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最终为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如果仅仅是在校内或教育体系内评价,无法准确衡量其社会适用性,因此对课程建设效果进行评价的最终主体应该是微观企业。而深化产学合作不仅可以听到企业对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真实意见,实现事后反馈;而且还可以在合作阶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实现事中调整。
(二)删繁就简,坚持实用性原则
外贸在快速发展,由于与企业联系不够,学校课程可能还保留着一些不实用,甚至严重脱离实际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这些过时、不真实的内容时,易失去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因此,课程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删繁就简,回归外贸业务的本质,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东西,逐渐培养他们对外贸的兴趣,培养职业认同感,这对他们毕业后对口就业以及长期的职业生涯很有裨益。
关键词:园林艺术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79-02
随着改革开放和房地产行业的兴盛,室内设计专业应运而生,并且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起来,各类高等及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它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设计程序与方法、施工工艺),艺术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以及适应市场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人才,各类开设室内设计专业的院校都在课程选择和设置上不断进行改革和探索,旨在为提升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开拓思路,寻找方法。本文就室内设计专业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进行以下分析。
1 建立审美意识,培养艺术修养
室内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园林艺术课程,主要通过多媒体讲授理论知识和图片、视频资料欣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为全面立体的了解园林美的特征、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风景艺术、园林空间艺术、色彩构图艺术等理论知识。是以园林艺术教育为目的,讲解中西园林艺术史,园林组成要素特点和作用,使学生了解各造景要素进行艺术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园林作品、欣赏园林作品和创造园林作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建立审美意识。
2启发创意思维,丰富设计方法——园林景观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思维活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及内在联系并指引人去获得对问题的新的解释,从而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就是通过信息重组改进或改变旧对象的过程。创意的本质就是改变。
为了把特定空间所具有的特殊的气质和魅力表现出来,室内设计工作需要根据空间中需要的用途和性格来塑造最适合的空间形象。在塑造古典含蓄的空间气质过程中,可以在布局上采用传统江南古典园林的分景、隔景、借景、对景等方式,同时,在空间转换、交接置景的处理上和造型上有所突破,从而营造出具有神韵的室内环境。
(1)围而不隔,隔而不断
在室内设计中,空间的组织和划分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江南园林设计中,通过园门、假山、围墙等元素的运用使得风景曲折多变,层层深入,即“分景”。通过“分景”可以形成空间的功能划分而又保持彼此之间的联系。
另外一种空间划分手法叫做“隔景”。在中国古典园林布局设计中,有许多大园林中嵌套小园林的园林布局形式。这种“隔景”的应用可以使空间整体布局灵活,划分合理,增添了空间趣味。将这种手法应用在室内设计的空间设置中可以起到增情、添景、烘托气氛的作用。
(2)借景与对景
“借景”即为利用园外之景扩展院内景色欣赏方位,富有延伸感,过度和谐;“对景”是在园林中的不同位置通过门、窗、洞等实现景色互借。无论借景还是对景,都是丰富远景,扩展空间的手法。室内设计中可以借鉴这种手法来丰富室内空间结构。
3 园林配置要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为了增加室内环境艺术气息,陶冶性情,利用园林景观要素来进行室内景观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形式更加多样化,层次感更强。园林艺术中的景观配置要素主要包括水体、山石、植物、建筑等。在室内设计专业开设的园林艺术课程中,将有大量课时用于讲解这些园林基本要素配置及设计方法。
园林景观元素运用于室内设计的手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水局组景、筑山石景、观赏植物组景、亭阁组景,以及园林建筑小品等。其设计要点如下:
3.1 入口门厅
室内入口处布置简易景观,可以达到占地小,突破常规的空间效果。在塑造入口景观时需要注意三点:(1)装饰风格一致性,整体烘托室内气氛;(2)注意设计实用性和功能性,掌握好入口空间比例尺寸;(3)结合实际条件,灵活确定组景方式。
3.2厅堂共享空间
作为室内公共活动空间,厅堂共享空间设计和组景设计都比较讲究。可以利用峭石、碧泉、蹬步眺台,蕨草苔蔓等内容的组合布景,来构造一个雅致、幽静的室内景园。同时,利用这种组合,形成室内景色从近赏景、俯视景到眺望景的层次过渡,使得厅堂空间层次丰富,过渡自然。
3.3过厅与廊
过厅是一个过渡空间,连接了室内两个功能空间,选用石景或景载组合这样的小景来点缀和补白。廊是室内交通空间,由于其常位于转角处或者交汇处,采用盆栽组景形式可以塑造幽静
4中外园林的发展与分类对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
园林艺术课程开始以概述来进行导入式讲解,其后,把中外园林发展历程和类别及特色作为整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概括其内涵,提炼其形式,用于拓宽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样式当中。
从园林发展体系上主要可分为东亚(中国)体系、欧洲体系和西亚体系三大世界园林体系和现代城市园林。每一种园林体系都经过了漫长而不断变化的过程,并影响着人们的居住文化。
中国园林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其中,明清时期的园林形式对现代室内设计风格的影响最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建筑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要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众所周知,室内设计的发展史在近现代之前都是包含在建筑发展史之中的。明清建筑的一些基本构件和装饰元素,如檐、梁、柱,瓦当、垂脊兽等吉祥符号,以及一些室内明清家具和装饰陈设品,经过设计后都可作为中式风格室内设计的表现形式;(2)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造景手法,以及文化意境对室内设计的风格也颇具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写意,施法自然,自然与人文巧妙结合,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具体可表现为不对称,曲线,自然材质等方面。为创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风格提供思路。
欧洲园林体系兴起于古希腊时期,讲究中轴对称或规则式建筑布局,并以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的堆砌雕刻、花木的整形与排列作为主要形式的,后又在古罗马时期得到了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各国园林形式各有不同,主要包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宫廷式园林,以及英国自然式风景园等。欧洲大陆园林中严谨的中轴对称,几何形道路、水体布局,修剪整形的植物造型,追求形似及写实等这些特点,都可以和某些建筑和室内风格相结合,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如欧洲传统风格: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洛可可式等;而发展形成于18世纪的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是以开阔起伏的草地,自然式种植的树丛,顺应自然的河流和湖泊,蜿蜒的小径为特色,去除一切规则式痕迹,与其它欧洲园林全然不同。在室内设计的应用上则可与一些自然风格相结合,如田园风格,美式乡村风格等。
与中国园林及欧洲园林相比,西亚园林体系和除中国外的日本园林或其它亚洲园林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室内设计中,我们可以概括提炼这些园林的形式和特点色,结合如传统伊斯兰风格、日式风格、东南亚风格,以及其它地方主义室内设计风格,来丰富设计语言。
5 适应市场,与时俱进——在室内设计中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而园林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启示是多方面的,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当下室内设计从业者最需要树立的生态意识。把室内设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更好的融合,或将建筑内部加入绿色植物、水体、山石等园林要素,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身心需求,不但提升了室内设计的环境质量、艺术水平,还体现了设计师绿色环保的素质,适应力目前市场的需求,可谓与时俱进,一举多得。
综上所述,室内设计专业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但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除此之外,还为学生丰富知识面,开拓视野,提升人文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课程,所涉及到的不仅是学生设计创意的培养,而且要提升学生对于室内空间的改造与构建能力,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熟悉。另外随着市场、社会以及客户对于室内设计要求的逐渐提高,传统陈旧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优秀设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打破室内设计课程的守旧壁垒,提升室内设计人才的能力是目前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压力。
1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陈旧
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设计原理、手绘技能、设计软件、施工工艺、材料等基本知识为主,知识过于陈旧和大众化。而对于新材料、新的设计理念、客户对室内设计新的需求、智能家居、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等知识涉及较少,不能满足于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另外室内设计教学内容过于独立,如相关的知识点和课程各自为政、过于独立,不能为后续课程的开展以及前面已经开设的课程进行很好的关联,不利于学生对专业室内设计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
1.2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理论讲解、作业点评等为主,形式单一、效果有限。虽然在一些院校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大师工作室促进教学等教学方法,但是大多都过于形式和肤浅,并未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学。总之,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过于忽视。
1.3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
对于室内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是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试卷考试或者是做一套室内设计方案作为考核成绩。综合成绩考评则采用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3:4或者其他比例方式进行计算。这种考核方式虽然体现了过程性,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并不全面,另外老师平时成绩的打分过于随意和主观,不能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考评。
2五年制高职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扩展
室内设计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而是或活用教学大纲,从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思路等多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变革。首先应该打破基础先行、专业在后的旧思维,实践与理论并行、基础与专业相互促进的方法,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另外教学内容即室内设计课程的安排要实用,知识类课程、实践性课程、创作与设计应用类课程交叉并行,加强各课程相互促进。另外在网络信息时代,课堂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从火星时代、水晶石等专业网站汲取营养,及时掌握室内设计的潮流、设计新思维、新材料的应用等设计前沿知识。
2.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室内设计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知识综合性强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将理论、实践、创意、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全面覆盖。在新媒体时代为了满足于室内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课程过程、多媒体技术应用、校企合作等。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过程教学法、协作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企业协作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全身心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去,真正来了解室内设计的流程、设计要点、施工工艺、流行元素、客户需求等,这些知识是传统课堂无法教授的知识。
2.3考核方式的变革
室内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课程的考核方式不能沿用传统的试卷考试,而是应该将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程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客户满意度等文各面都纳入考核范围。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笔试、口试、现场实践操作等进行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核,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实践和项目,对学生进行施工工艺、施工管理、材料报价、材料甄别等现场实践能力的考核,最后借助于微信平台等信息技术让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客户评价等方式对学生设计作品满意度的综合考评。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方式相信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考核。
3结语
室内设计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本身具有的综合性装饰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以及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室内设计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际设计项目当中,了解材料选择、施工流程、施工工艺等工程知识以及人文、民俗、风水等对客户影响因素。因此对于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培养优秀的室内设计人才,提升室内设计质量的必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广荣.对高职高专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9.
而室内设计作为美术院校近年来开设的课程,又与三大构成有哪些必然联系呢?室内设计需要工程技术上的知识,也需要艺术上的理论和技能。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的装饰部分演变出来的。他是对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再创造。
平面构成是点、线、面等造型元素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构成美学原理进行创造性组合,平面构成是研究点、线、面诸原色在平面上构成形态的学问,研究点线面的形状、位置,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组成画面的节奏、对比、韵律等的构成美学。
平面构成在室内设计中,其主要体现在墙壁、立面、天棚、地面等的平面设计,重点在于装饰意味的强弱,点线面等元素的穿插结合运用,塑造丰富多彩的室内环境效果。
色彩构成是研究光与色的课程,在色彩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于固有色和环境色有所认知,还需要理解光与色之间密切的关系,认识明度和纯度,了解运用色彩调节室内空间的气氛,塑造消费者喜欢的空间环境,并且能够充分认识到色彩的情感因素,每一种色彩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对色彩影响空间的因素了解到位,并且能够结合材料的属性分析天然色彩,以便于在设计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地应用材料。
在色彩构成的教学领域,我们往往涉及到民族色彩、异域色彩、古典色彩、传统文化中提取的色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汲取的色彩以及大自然天然的色彩等等,这些色彩的搭配往往是浑然天成,根本不需要调配,我们只需要做好多与少、大与小、主与次、实与虚、位置与序列的安排就好了。色彩构成与室内设计当然也是密切相关的,小到一个花瓶的摆放,一个沙发靠垫的选择,一块地板砖色彩的敲定,大到一面沙发背景墙颜色的选择,整套房间的色彩氛围的圈定,都离不开色彩构成的基础培养。往往有些学生毕业以后,对色彩的运用能力直接体现到了设计中去。但是有些基础没有打好的学生,会选择一些非常华丽的地板砖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强行将一些并不协调的色彩堆放在一个屋子里,整个房间阴阳怪气,花里胡哨,毫无设计感可言,最后连自己对自己的设计能力都产生了怀疑。其实,这就是基础课没有认真学好的原因。对色彩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空间的氛围的塑造,因此,色彩构成课对室内设计而言,非常重要。只有学好了这门课程,我们才能够选好乳胶漆、墙漆或者硅藻泥。
立体构成是一门基础造型课程。它是以抽象的形式语言去表现社会现象和自然形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立体感觉,把握物体的体积量感。对各种形态的造型进行“简化”,以最简单的形式简化到几何形块中去,用立方体、圆锥体、球体等形状来塑造实践。
立体构成这门课其实是最靠近室内设计课程的基础课,它能够在手工作业中令学生真实地触摸到材料。而室内设计与材料教学是息息相关的,立体构成如何运用综合材料,选择加工。
室内设计是建立在四维空间基础上的艺术设计门类,包括空间环境,室内环境、陈设装饰。
立体构成的材料多不胜数,比如:各种纸张、布匹、草藤、麻绳、玻璃、塑料、钢材、木材等等,都是可以拿来应用的。课堂教学还会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成品,方式一般会有折叠、切割、压痕、焊接、钩挂、镶嵌、凿钻等等,这些都能够培养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从与材料的相互磨合之间找到设计的意义。
前几年,伪简约的淡出,而新中式的兴起,社会对“新中式”的认可、时间对“新中式”的考验,都证明了历史的东西往往更易成为经典。在长时间盲目的跟从西方后,设计师们又重新回到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我们自然的和我们的人文精神:人秉承历史、文化、艺术、生命、存在等人类永恒基本产生的精神、心理性体验。我们现在的室内设计就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现今设计的人文精神重要一环就是属于我们民族的中国传统文化,捕捉住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是我们未来设计的基础。
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适合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设计。努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人才。增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设计上的基本理论基础和设计思维,是我们现在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方向,也是我们当前制定教学课程体系的方向。
以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意识,但是已经习惯了惯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去学习与课程不是直接相关的知识内容;以目前的整个设计趋势来看,中国现在的设计是较注重传统文化底蕴的培养的,但是多数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识,以及对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密切相关的古典园林知识的缺乏;而作为灌输知识的高校,未曾开设相关传统古典园林文化课程,即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对我国著名的几个园林的认知也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有部分同学从未看过古典园林方面书籍,不清楚中国古典园林在国际的地位和对整个设计的影响。有少部分同学甚至完全不知道我国著名古典园林的名字。这就更迫切的要求我们应当在课程学习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及与环境艺术设计相关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学习。
国际室内设计风向标显示“中国趣味”在西方已再次复兴。这些设计环境的大趋势都影响整体室内设计的潮流是不能丢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因而,中国趣味的复兴引导室内设计专业开设《江南古典园林》课程学习是必然。
中国室内设计的趋势:连续2006年、2007年、2008年的室内设计年会都连续提及国内知名的室内设计大师在谈到未来室内设计的新趋势时,都不会忘记提我们最根本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中国设计的“根”。当今社会的设计趋势是多变的,多元化的,是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潮流的,但是几乎所有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在总结这几年及未来室内设计发展趋势时都提及“东方风格”或者诠释为一种全新的“新东方风格”。在室内环境设计上绝不能盲目追赶国际潮流,而应设计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或者地方特色的设计。古典的民族的东西是经得起时间和大众审美的考验的,也是能持续流行不变的。而江南古典园林充分包含中国传统建筑、室内、景观设计等综合内容设计经典与元素,而正是这些内容对我们的室内设计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对它的充分学习和认识也是为我们在将来进行中国地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提供有力的学科基础和文化背景。
对江南古典园林有一定了解的人们都知道,她蕴涵的内容是如此丰富和广泛,无论在我们行走期间看到四季变幻的植物,还是步移景异小巧与精美的园区,再到她那各式各样的建筑类型,再进入到室内我们看到的特色建筑构件和家具陈设与别致的摆设,均可以在现今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中也见到它们的身影:小型庭院设计、中型大堂设计、大型四季厅的设计中,江南园林中的造景形式、植物配搭、建筑构件都被重新演绎,成为新中式风格与其他流行风格营造的重头兵。在现今时尚的设计师眼中和手中,这些以往中规中矩呆在传统庭院和建筑中的构件或者装饰件们,却成为现今最时尚的设计元素。著名的建筑与室内设计大师贝律名的代表作品中,无论是引起我们曾经热捧的香山饭店还是被国际所推崇的日本MIHO博物馆还是收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中江南园林最常见的建筑构件――月洞门、透窗、隔扇……等的完美运用都告诉我们古典园林元素运用到建筑与室内设计是这样契合。
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经济、人文等学科领域知识,着重研究人—产品—环境—社会等关系的一个复合型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办公环境、商业环境、医疗环境、餐饮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意到环境艺术设计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室内设计对于建筑内部环境的建设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江苏省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得到快速蓬勃发展。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2000年后,南京艺术学院学院、南京林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开办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部分高职院校也在此行列。在专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专业与课程的教学研究越来越重要。建设初期,专科效仿本科教学模式、后建院校照搬早期院校建设思路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教学体系,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更加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对专业教学构架进行重新整合搭建,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需求的设计人才。室内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重要的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进入专业课程学习的第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艺术设计生涯的起步。这门课程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之前,尽管学生学了一些专业基础课做铺垫,但是对于室内设计还是无从下手。室内设计课程教学的基本目的,即通过讲述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选择以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为模块分项作课题内容,使学生综合把握室内设计的使用功能、空间形态、技术经济等基本要素,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和设计表现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课程建设改革的过程与总体思路
我院室内设计课程的建设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
1.课程的设立与探索(1999年10月至2002年7月)
在此初级阶段基本以理论教学和课堂课外练习为主,大多借鉴了一些本科院校的经验,将本科教学内容简单浓缩后即变为高职课程内容,理论与实践没有得到很好的结合。
2.课程的改革与整合(2002年下半年至2005年初)
2002年下半年,为了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我们成立了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在专家指导下,我们以“社会需要怎样的室内设计人才”为调查内容,先后对10家装饰公司进行了调查,针对社会需求,探索室内设计课程改革路径。改革包括研究本课程的重点、趋向、授课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了理论部分,学校也加大了对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和支持,与南京金陵装饰公司和南京视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合作基地。2005年初,本课程成为学院第一批重点建设课程。
3.课程的优化和创新(2005年初至今)
我们更加坚持高职教育办学方向,坚持以“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作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立足岗位、一专多能、面向企业、服务社会”作为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此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由专业创建初期的“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调整为“精设计、能施工、会管理”。发展至此,室内设计课程改革的新框架建构是以引入项目教学,建立课程创新实习基地为核心,重新梳理课程结构,设计多媒体课件,同时建立学生参加设计竞赛的制度和考证制度。通过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实践,引领学生把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视野逐步从校内小课堂转向社会大课堂,关注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的前沿,在项目意识驱动下来进行设计创新,使原来的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到学校和社会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三、改革的主要措施
按照传统的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教师首先作系统的理论讲解,并例举典型案例说图,然后虚拟课题,交代课题的目标要求及最后完成的表现形式,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了一般的教学问题,但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建构的室内设计新的教学框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为:
1.引入企业项目教学,建立课程创新实习基地,制定实习内容和要求
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纷纷倡导“主题研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立“综合学习时间”。我国台湾推行新课程体系中“十大能力”的第九条规定“激发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第十条规定“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003年7月,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其特点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包括项目洽谈、报价、合同拟订、合同签署、生产组织、售后服务)的社会能力等几方面。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改革的经验,我们在室内设计课程改革中“选择引入企业项目教学”,选择南京视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作为课程创新实习基地。该公司有着很强的设计意识和市场能力,设计观念超前,作为课程创新实习基地,完全符合高职实践教学需要。同时,企业在经营中也体会到培养优秀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我院环艺设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这样的一种合作,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合作。课程实习安排企业总经理向学生讲解国际国内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和现状,由工程技术人员讲解具体建筑构造结构、室内设计方案的运用,材料配置及加工工艺,并参观产品样品间、样板房、施工现场等。虽然教材中室内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图例画得比较详细,但书本知识毕竟不如现场观摩直观真切。学生在施工现场了解到室内施工结构和生产工艺,看到了装饰装修直至交付客户的全过程。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然后去体会设计,不但比在课堂上看几张图片生动现实得多,也利于学生对结构、工艺、材料的理解。课程实习结束要完成实习报告。要求就一个室内设计项目研究其功能、空间、形态、材料、人机、使用环境,以及室内空间的经济性等因素,通过研究分析,确定自己的设计主题,明确该课题的目标消费者、形态风格、功能定位等。最后通过autoCAD、3Dmax、PS和手绘等表现形式绘制方案。通过实习基地这个窗口,学生了解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沿,这些知识将在不同的学生中引起不同的反响,并通过设计主题充分表现出来。这样做,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各人不同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环艺术设计专业05、06、07级学生在南京视创装饰设计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有多份学生作品参加公司项目设计,其中三份学生作业获得公司运用,受到企业和客户的的好评。需要强调的是,项目教学要特别注意企业要求和教学要求之间的差异,教学必须强调设计的创新性,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尊重企业的技术、经济基础,使设计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
2.完善工作室教学模式
我系的正德人艺术设计工作室成立两年来,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深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由于企业项目介入到室内设计课程中,有利于对学生开展毕业后的创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关联,也可以以工作室为中心既发散又联系。工作室教学群模式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和学习实践,给学生提供了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良好操作平台,顺应了时展的需要,是对当今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一次有益的探求和尝试,也对建构课程教学框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设计竞赛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学生在设计入门期间参加设计竞赛,有助于开拓专业视野。目前,室内设计比赛很多,但组织学生参加竞赛主要应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我们曾经组织2005级学生参加“2007雷士杯南京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该竞赛由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主办,是全国高规格的设计类学生竞赛。我系参赛学生中有3人分获该比赛的优秀奖和鼓励奖。2009年,我系2007级6位同学参加江苏省青年学生室内设计比赛,全部入选,其中3人获得鼓励奖。同学普遍反映,课程教学和室内设计竞赛相结合,获得的知识点更加丰富,设计表现能力也有明显提高。2010年,“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大赛又将拉开序幕。本届竞赛的主题是新材料的应用及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快捷酒店室内空间设计,依然以室内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功能性及创新性为特点。选择的主题反映了两个较为明显的社会趋势,即环境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通过以日常生活空间为起点,鼓励学生们以全新和创造性的观点看待他们司空见惯的某些活动空间,激发他们思考如何使这些活动空间展开得更好,如何使其更为舒适或更为实用,鼓励他们去发现最新颖和最有创意的空间造型和新材料的运用,并强调创造性和施工工艺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而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生存环境空间。目前,室内设计课程任课教师已经在积极组织2008级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参加比赛。为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将室内设计课程和考证联系在一起,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或行业协会组织的职业资格初级考试,并为其进行相关辅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至今有近百人取得各项行业证书。
四、改革的效果
经历了十年的教学实践,室内设计课程于2009年顺利通过各项指标验收,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从我院毕业的学生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已经在各类装饰公司和设计单位担任重要职位,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程的改革成果也得到同类院校专家同行以及社会的肯定。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何晓佑评价:“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紧扣住市场环节,在培养目标、规格和人才能力等方面都强调实际应用这一特色,“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非常符合正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环境和学院性质。这样的培养方式值得赞许。”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室内设计专业廖志豪副教授评价:“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课程,具有高职教育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注重理论讲授与能力培养的密切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环节中加大能力培养的内容,以此体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钱抒带领的教学课程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开展了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努力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优化结合。在实践教学中,他们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授课手段授课,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还建立课程网站,进行教学交流,形成了很好的影响力。”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验收组专家认为:“室内设计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变抽象为具体,变感性为理性,变平面为立体,坚持课程教学与社会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理论、实践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到理论、方法、应用并重,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每一个阶段的课程设计都做到统筹精选,围绕课程设计展开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广泛联系和综合培养,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合,由复合到综合,学生的专业教育系统、完整,学用结合,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后续课程老师评价(景观设计教师王克祥):“室内设计课程经过系统优化以后,注重了知识、技能的循序渐进、穿插互补的关系,课程之间的衔接紧密,配合、补充、推进良好。”学生评价(05432班王峥嵘、赵捷、王晓春/04431王子玉):“经过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明白了室内设计课程整个内容设置的意图、目标、意义,也看到了学习后的质量与成果,对所学课程很满意,对自己获得的专业能力在实习单位得到认可和赞许而感到自豪。”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室内设计 教学模式
一、室内设计课程在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其目标是以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为核心,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对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在:在室内设计中对美术基础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没有注重创新能力的实践培养;教材内容陈旧等。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还要兼顾到市场的需求,只有两方面紧密地结合,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室内设计在高职教育模式中的探索
(一)室内设计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合格的室内设计师来说,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对一套设计方案而言没有创造构思的设计是没有灵魂的。在教学中我们要重点训练学生,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对设计方案的成败有决定性的意义。实用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成品,正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只有对传统方式的颠覆,打破常规的设计惯例,才可以设计出更适合当下生活方式、改变使用者生活行为方式的产品。这不仅是在设计一个作品,而是在设计拓展新的行为方式。这也是室内设计师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室内设计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室内设计专业教育的不足。社会对室内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校教育模式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矛盾。同时由于市场庞大,设计师缺乏,现有的优秀设计师在各个项目中疲干奔命,导致设计质量难以保证,并且缺乏创新,抄袭之风盛行,设计水平难以提高。这一系列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室内设计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师,应提高白身的业务能力并对社会需求明了于心,通过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合格专业人才,满足室内设计行业的需求。
(二)加强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过程中,学生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起了重要作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只有大量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才能拥有助于现实思维的跨越。室内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既有文化知识又有专业知识、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实践经验、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拓宽视野,改变仅仅依靠课堂获取知识的现状,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学校的选修课程课外阅读及网络获取知识、更新知识,积极参加工程实践,积累实践经验。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以实践为导向的职业课程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讲授式为主要的教学模式,由于课程的整合,有些课程由于受到知识逻辑性的影响,需要走出课堂,直接到市场中去学习,改变以前的教学模式。以室内设计方向的一门课程“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例,现有的教学模式是将此课程的教学安排贯穿于整个学期,教学方式采取理论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理论课占了2/3以上,而市场调研占了很少的一部分,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性东西过多,而感性认识不足。而现在,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为期一到两周的市场调研,采集样本,根据实践中察、听、问、摸,对所学材料课有个大概的感观上的认识,写出一套相关的市场调研报告;从报告中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程度、认知度、难点。然后根据与学生的交流和市场调研报告,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授课,这样学生便可把市场调研中的种种问题带到课堂,有针对性地提问和听讲,解决自己的难点和疑问。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前期市场调研中的问题再授新课,在此期间学生又会出现一些不懂或是不理解的知识,通过这段时间的理论学习,把问题再带到实际中,进一步地进行市场调研、考察,这样反复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有意识的取舍,会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只是对其中的一门的专业课进行了重新的整合,对于其他的专业课的设计都可以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培养有实际技能的毕业生。
(四)实验室训基地的建立以及实习模式的探索。
在职业院校中,实训场所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可以和企业联合办学对职业院校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当前的形势下,装饰装潢公司接受所有的学生实习和实训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建立自己的实训基地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实际的操作中,从设计方案策划,到设计的实施过程有一个完整的实践经历。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可以直接参与市场竞争,而不再需要用人单位的再培训,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另外,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引入制”的模式,让任课老师承担一些社会上的项目,将这一项目引入到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双赢的结果。经过3年的学习,学生可直接进入公司工作,这样既解决了社会对有用人才的需求,又解决了学校的就业率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工程项目式;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改革
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是一门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介辅助设计过程的高校必修课,它能够方便快捷地帮助设计师传达设计意图,使客户能够直观地感受设计效果,因此成为许多室内设计师的必备技能,同时也是学生踏入工作岗位的重要的敲门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和市场对计算机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辅助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教育为本,充分结合工程项目实践对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确立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1 高职院校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现状
目前,各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主要开设有二维和三维两个方向;其中,二维绘图软件主要包括AutoCAD和Photoshop。AutoCAD主要用于绘制工程施工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和大样图等,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Photoshop主要用于效果图后期处理及排版,方便设计师对效果的修改和调整。高职院校多以AutoCAD为主要课程进行教学,其也是学生毕业后求职的最重要的职业技能之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三维软件则以老牌的3ds Max为主,其是制作室内效果图的最佳利器,也是表现设计方案效果最好的软件之一。以上三个软件都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必开设的软件n程,拥有几十年的教学传统并延续至今。
1.1 教学内容及技术手段落后
通过高职院校对室内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其课程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围绕AutoCAD和3dsmax两个软件来开展主要教学;所教内容也主要围绕软件自身的工具及部分命令来进行讲解,只要求学生对常用工具和命令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运用这些软件绘制一些基本的图形和搭建简单的空间场景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一方面,授课老师由于自身原因,对工程项目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无法对学生进行项目式的教学指导,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工作实际的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授课老师“吃老本”现象比较普遍,其所教的软件版本还停留在自己大学时期的版本上,技术手段已严重滞后,完全跟不上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速度,与企业最新的技术产生了严重的脱节现象。
1.2 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笔者多年在各高校室内设计专业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不难发现各高校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都比较重视,其课时安排普遍在4周以上,同时在硬件上也做了大量的投入,建立了专业的教学机房,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但是,其教学目标却都是放在“能够熟练操作软件”方面,教学模式和观念都比较传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学习到一些理论知识和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加上教学手段上也主要是以老师在教师机上操作,而学生一步一步跟着荧幕做的模式开展,完全停留在软件自身技术上的学习上,根本无法和项目需求相提并论。在室内设计这个职业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以顺应行业的发展规律,让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教学模式不能只停留在教学科式的熟练操作上,而应结合工程项目实践,以施工工艺和工作过程来就进行对学生的课堂教学。
2 高职院校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2.1 以应用技术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随着房地产市场经济的发展,室内设计在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基本都将室内设计从传统的环艺专业中独立出来,并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教学。由于高职院校大专只有3年的学习时间,去掉第一学年的基础课和第六学期的岗位实习,学生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与本科院校有所区别,其更应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目标,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基于工程项目实践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2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体系改革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教学应结合职业院校的特征,不断精简课程数量,将学生的主要就业渠道作为教学安排的重点,以家装为主、工装为辅进行整理规划;同时,还要将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植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对教学体系实行全方位的改革。
首先,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普遍开设在第二学年,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该课程提前到第一学年,使学生能够较早地进入软件的学习,同时也为其后期的设计课程打下良好的制图基础。此外,高职院校可以适当加大课程量,使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掌握并理解软件的特性和专业绘图技巧。
其次,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类型,涉及装饰材料、施工工艺、人机工程学、色彩原理等。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由于师资和教学资源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各课程时间分配不合理、课程关系脱节、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出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还没上就开始上家装设计课甚至工装设计课的现象。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差,其很难去自学软件、完成课程任务,结果就只能停留在以手绘草图的形式来完成作业的层面。除了考虑课程自身的问题以外,高职院校还要根据自身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与当地相关企业积极合作,开发与实际企业工作流程相符合的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从而实现图纸与施工、现场相一致的课程体系的优化改良,使教、学、用相结合,形成理论、技术和工程项目实践“一条龙”学习的教学特色。
2.3 以项目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
计算机辅助室内设计课程应该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教学模式上,AutoCAD课程应由原来的在机房上课的方式改为机房和工地相结合的方式,强调施工图绘制的可行性教学指导,而不是只停留在工具的简单介绍上;要和工程项目的实际结构和现场相结合,使所绘即所用,确保施工图纸绘制完成的规范性、可施工性,杜绝传统教学带来的施工图不能施工的“纸上谈兵”的教学问题。此外,3ds Max课程也应摒弃原来的单体建模和虚拟空间表现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AutoCAD课程中的施工图进行实际空间场景的搭建和效果表现,解决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施工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教授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和学术型培养理念的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的工作过程、工作情境和专业知识等,将任务按照项目的设计流程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并以各阶段的工作要求对学生的任务进行指导、展开教学,真正地实现了教学内容和工程项目实践完全相互贯通的职业教学理念。
3 结语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持续注入职业化的教学理念。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更多的是沿袭了本科的教学模式,其针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室内设计领域的辅助作用,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才能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室内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开设的时间并不长,课程建设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各高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室内装修行业的兴起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装修市场上对优秀原创型设计师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室内设计人才,如何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原创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各高校积极探索的问题。
1 创新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模式
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室内设计教学理念与思路的确定方面,各高校应当对室内装修行业人才需求和岗位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进行认真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实用性、针对性的角度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室内设计工作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原创性,从业者应当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因此在教学课程设计上应当安排一些如素描、彩绘等美术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开创学生的设计思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制图软件代替了手工制图,开设CAD制图等基础计算机课程也十分必要。
1.2 注重实践教学
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下,理论讲授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实践操作环节则占比较少,这使得学生掌握的课程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脱节,到实际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时,专业知识则难以得到很好的运用。室内设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经验要求较高,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很难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当注重实践课程教学,将具体真实的室内设计工作任务作为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品设计的过程中理解课程理论知识、激发创造力,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新颖别致的作品。
1.3 实施开放式教学
设计不是一项临摹而是一门艺术,教学活动局限在学校范围内通过被动的课程讲授很难让学生接触到新兴的室内设计理念,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要积极推进开放式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自主学习,在真实的设计工作岗位上学习室内设计。各高校可以为学生安排一些校外实习课程或者根据市场需求给学生派发室内设计工作任务,学生自主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或者实地参观优秀设计作品展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并来完设计工作,既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2 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1 打破传统教材束缚
当前各高校室内设计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的问题,与市场上追求别致、新颖的原创设计不相适应,枯燥乏味的课程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认为书本上的内容对自己设计水平的提升毫无帮助而不参加课堂听讲,引发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因此,各高校应当打破当前传统教材的束缚,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广泛搜集当前市场上流行的设计图稿并有意识的与原本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效把握当前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还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拓展等方式由易入难的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2.2 优化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外部环境,是职业实际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每位学生对同一设计作品的理解和看法都不相同,同一工作任务到最后的设计成品也会因为每位学生艺术感受、技能操作上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教学活动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的真操实练上,这就要求各高校充分考虑岗位工作要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情境。一是配齐基础设施,配齐配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制图软件等教学活动开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是模拟真实工作情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背景,让学生在设计图稿时全面了解材料种类、工艺方法、生产流程、市场趋势等内容。三是加强艺术熏陶,设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艺术素养,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培养,可以安排参观艺术展、实地查看优秀室内装修成品等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启发创新思维。
2.3 加强校企合作
有条件的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与一些室内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因为企业人员具体从事着室内装潢工作,对当前市场动态、客户需求更加的清楚了解,聘请企业的从业人员为学生讲述室内设计的流行趋势,讲解公共空间、商业空间、家居空间等不同空间设计上的技术要点,提供制图工作中的技巧等能够更加贴近具体工作实际。同时也可以让相关室内装修公司为学校教学活动提供真实的教学工作任务,为在校学生提供岗位实习机会或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施定向人才培养,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室内设计工作中。此外,还可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课程实践提供便利场所,真正实现学习与实践的相互促进。
3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实
3.1 实例教学法
室内设计课程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简单枯燥的理论讲述很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老师利用实际案例向学生讲授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理论。采用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直接参与环艺活动的过程中直接的掌握处理各种情况的工作技巧,提高学生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室内设计课程不是计算机、制图等专门课程的简单相加,其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绘画、几何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开展实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条块分割后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并实现灵活的应用,为今后走上具体工作岗位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分组教学法
在社会工作实际中,一项工作任务的开展和完成常常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个体对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每个学生被孤立分隔开来,团队教学活动占比很少。室内装潢需要由团队配合完成,设计师在设计图稿时需要与客户、施工方等多方面进行沟通,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可采取分组教学方式,由老师下达具体学习任务,学生分成若干工作组分别完成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问题时,可以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寻求帮助,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任务完成后,各小组可以将设计成果进行分享交流,互相学习各组好的设计理念,拓展思维空间。
4 结语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设计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簇而就,这要求在开展室内设计教学活动中重视基础教育,重点把握理论教学与实操训练的有机结合,注意艺术熏陶。各高校应当把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作为教学的目标,通过不断的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资金、人力、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张林.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