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苗圃;生态驾校;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S7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74-1
1 项目分析
1.1 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生态苗圃、生态驾校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点: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项目规划面积:55.1万m2;项目规划内容:一期,生态苗圃建设。二期,生态驾校建设。
1.2 结论
从长兴岛的城市发展前景来看,对本项目建设区域的市场和经济发展状况与需求分析,本项目是可行。在政策方面,倡导绿化城市、生态城市。苗木的培育有利于城市绿化。培育新品种,为城市提供更加美好的环境。同时国家的相关政策出台为驾校的发展起到了规范作用,也整顿了驾校的不良风气,为本校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2 项目建设方案设计总原则
随着长兴岛整体的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城市配套工程也在不断的增加与完善;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特色,设计生态苗圃、生态驾校。结合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优先建立生态苗圃,随着社会与人们的需求的提高,生态驾校随之建立;本着生态性、集约性、艺术性、便民性的设计原则;合理组织景观视线,设置景观节点的同时,考虑整体的生态系统和经济价值。
3 一期生态苗圃规划设计分析
3.1 生态苗圃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与市场需求是建立生态苗圃的基本前提。该项目位于长兴岛城八线以南, 与42号路临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园区内将应用新型农村现代化治理,园内建设园路与休闲亭。在苗圃培育的基础上可推广为旅游项目的同时,与政府园林部门及大学院系建立合作关系,建立绿色产业基地的作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生态基地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更好的培育优质苗木,苗圃将禁止应用农药、除草剂、化肥,因此苗圃的土地适合建设绿色种植基地;专业化生态经济办理是生态苗圃基地可以进行持续发展的关键。生态苗圃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财产,从发展趋势看,生态苗圃还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为朝阳财产。
3.2 生态苗圃设计方案说明
项目实施目标:生态基地建设。建立科学化、系统化的苗木品种研发与苗木培育基地;水、电、路配套设施的完善,环境优化;无公害检测体系完善,自我检测本领增强;在未来的五年,发展成为长兴岛地区最好的生态苗圃基地。
建设标准生态苗圃,将苗圃地分为四个区域。第一区域,入口处建设园林景观式花圃;建设花廊可供欣赏与游玩;第二区域,为水生植物区,在园中设置凉亭与栈桥。组织水上娱乐垂钓等开放项目;第三区域,建设阳光温室基地,扩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培育新品种,建设培育基地等;第四区域,建设苗木培育区,其中包括乔木,灌木等品种多样。引进国内外新品种、新技术。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室、综合办事楼。基础配套设施。包括:修建柏油路、水泥路、硬化田间作业道、田间排水沟护坡、绿化美化、廊亭、打机电井、提水站、蓄水池、室外给排水管网等。在苗圃建成一定规模的基础上,可进行旅游开发。
4 二期生态驾校规划设计分析
4.2 生态驾校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优越的地理条件。生态驾校将拟定在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内,城八线与42号路之间,交通便利,且临近城区,消费群体较多;优越的社会条件。随着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在逐渐递增,人们的学车热情也随之提升。将生态与传统驾校结合,建立生态驾校将跟随时代及观念的变化孕育而生;先进的生态理念。追求生态是人居生活的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提升,绿化与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高,所以生态驾校的建立是可行的。
4.3 生态驾校设计的必要性研究
中国驾驶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当前驾驶行业发展瓶颈的需要。在驾校的硬件条件来看,环境较差。没有考虑环境的变化与驾校整体的影响。在管理提升外,考虑汽车尾气的处理与植物的关系,建立生态驾校。
4.4 生态驾校设计具体内容
项目实施目标:与城市规划体系合理衔接;在保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将项目做得较好;分期分块开发策略,本项目一次设计,分多期实施,每期均具备独立完整的实施方案,以利用于分期投入及灵活的建设管理;尽量合理利用地块固有的地形和场地设施以及景观生态及文化元素;将合理组织景观视线通廊,设置重要景观节点;在平面布置方面流线的连续性和训练科目的贯通性;突出生态的特性,无论是软性系统的管理方面,还是硬性的绿化与配套方面,达到生态驾校的高标准。
项目实施内容:场地内。建设生态驾校,将用地划分为几大功能部分来进行规划设计,首先根据功能需要主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个区域为办公区域,主要是综合楼,教学楼等组成;第二个区域为训练场地,拟建两家驾校的训练场地。训练场地内包括停车场,在合理规划的训练科目外。训练场的环境尤为重要,采用多层次的立体绿化; 绿化与低矮灌木为主,兼顾环境整体效果。为驾校学员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第三个区域为考试场地。合理利用场地空间,与内部交通紧密结合。保证考试秩序与通畅性。
4.5 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
【关键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性能;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能源危机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如何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现象,对于建筑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有效减少了建筑材料在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问题,而且有效控制了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现象。随着各种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出现,如何准确分析其性能,并且进一步发挥其应用中的经济、节能与环保优势,成为国内建筑行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必须引起相关机构及人员的高度重视。
1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分类与性能
建筑节能主要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满足人们正常工作、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在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与使用全过程,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建筑制冷、采暖、照明、给排水、管道、通风系统的运行效率,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各类能源,尽量减少能耗。目前,国内应用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种类很多,各种节能材料在性能方面也有所差异,下面选取几种常见的节能材料进行介绍:
1.1 刚玻璃,玻璃具有较为理想的轻质性、隔音性、稳定性与反射性,经过特殊加工生产的钢玻璃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其具有以下优点:力学性能良好、轻质高强、减振性能与抗疲劳性能理想,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可以有效降低能耗,而且减少了施工费用的投入。
1.2 石膏、岩棉节能材料,石膏具有环保与节能的特性,在国内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岩棉主要被应用于建筑保温制品的制作,其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成本低、适用性强等特点,在建筑外墙保温施工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石膏、岩棉节能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展现出:无毒、可燃性低、导热系数小、容重小、经久耐用等性能优势。
1.3 纳米材料,其具有灭菌、杀毒、消除有害气体等性能特点,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纳米材料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节约供暖供冷设备的能耗,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使用中的能量损耗,实现了建筑节能的目标。
1.4 工业垃圾、工业废料的再生利用,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工业垃圾与工业废料的数量逐年增加,造成了严重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但是合理利用工业垃圾与废料的特性,经过特殊的加工流程,可以生产出性能优越的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例如:利用粉煤灰的有效成分替代部分黏土制作而成的空心砖、烧结砖、墙地砖与粉煤灰烧结陶粒等,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近年来,在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随着而来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适时加强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广,本文仅列举其中几种材料的实际应用进行介绍:
2.1 节能门窗的应用
在建筑物中门窗是室内与室外进行能量交换的关键通道,所以,节能门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节能门窗的应用中,不但要注重玻璃与框扇自身热工性能、中空玻璃密闭性的提升,而且要从玻璃、边框接缝、门窗框扇搭接处的密封程度入手,以达到减少空气流通量的节能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节能门窗的应用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加强监管,门窗安装过程中通常是采用预留洞口的工艺,尽量避免采用先安装后砌口、边安装边砌口的施工方法。根据节能门窗材质的不同,合理采用焊接、膨胀螺栓等工艺进行固定。在节能门窗安装完成后,应根据其材质选用相应的密封条进行密封处理,以保证门窗的气密性。
2.2 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外墙围护结构的热损耗相对较大,而且是影响建筑物整体节能性能的关键部分。因此,在国内建筑节能问题的研究中,大力推广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建筑节能的主要方式。保温墙体节能施工技术可以分为: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等类型。与外墙内保温相比,外墙外保温具有更为明显的技术优越性,在保温节能材料尺寸与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外墙外保温的效果更为理想。目前,在国内的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中,技术较为成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1)外挂式保温,常用的节能材料主要有:岩棉、聚苯乙烯泡沫板、玻璃棉等,利用黏结砂浆、专用固定件,将保温节能材料贴、挂在建筑的外墙上,抹玻璃纤维网形成保护层,并加做装饰面;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筑成型,聚苯板是建筑外墙保温施工中常用的节能材料之一,在砼框剪结构中将聚苯板内置建筑模板中,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浇注砼,从而实现了外墙围护结构的一次成型,减少了施工中的材料应用和时间;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将工业生产中废弃的聚苯乙烯粉碎后,加工成直径为0.5-4mm的颗粒,与砂浆搅拌形成轻集料浆。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可以应用于保温层、抗渗保护层、抗裂保护层的施工中,是目前公认较为经济、合理的建筑节能施工技术之一。
2.3 节能屋面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屋面保温通常是利用容重低、吸水率低、导热系数小及强度适中的保温节能材料,可以选择的保温节能材料较多,其中板块状的主要有:加气混凝土块、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蛭石板、水泥聚苯板、聚苯乙烯板及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松散料袋装或直接设置在吊顶上部、尖顶屋面下部的主要有: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废聚苯粒、岩棉等;散料与胶结料搅拌后现场浇注的主要有:陶粒、珍珠岩,蛭石、炉渣、浮石、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注的主要有: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硬质聚氯脂泡沫塑料等。在建筑工程屋面施工中,合理选用以上节能材料不但可以有效节能施工费用,减低能源消耗,而且便于建筑物使用中维修。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建筑行业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才能创造更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能源危机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如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合理应用性能优越的节能材料,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焦民顺.谈新型环保型节能材料的发展及应用[J].山西建筑,2009,(10):105-106.
【关键词】城市燃气;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城市燃气得益于环保、清洁的特点,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行。但是在我国城市燃气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燃气发展的脚步,研究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加快我国燃气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燃气技术在我国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我国天然气在开发、利用和建设上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标准规范建设有了基本的规模。我国南方城市在技术上已达到了较高层次的水平,在管理上表现在国家专门成立了天然气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城镇燃气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在原则上表现在明确规定了除非本国气候、地理因素的差异否则采用国际标准;在使用上表现在对规范中不属于安全的问题少规定,促使工作人员的创新。
2.居民炊事用气已以城市燃气为重心并初具规模,家用燃具设施基本配套。我国目前城市燃气管道总长已超过十五万公里,在南方城市中配气需要的燃气表、调压设备、管材等需要的设施生产厂已具有一定的规模,燃气用气家庭都有相应的燃气灶具。同时,因为家用燃具市场竞争激烈,家用燃具质量得到提高。
3.城市燃气输配的安全性、合理性更为完善。因为我国城市的燃气输配系统采用的是中压配气、高压输气的原则,建立的管网是多级压力级制的,使事故问题导致的无法供气、供气能力不足、调解不力等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使天然气更为经济、合理、安全的输配“,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解决了我国四川、重庆、上海等南方城市的燃气困乏问题。
4.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合理性、安全性更加完善。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燃气输配系统均采用高压输气、中压配气的原则,建立多级压力级制的管网,解决了调度不力、输气能力不足及事故工况无法供气等问题。使输配系统更加合理、经济,为安全平稳供气提供了可靠保证。
5.在管网运行管理中常常遇到需要在运行的管道上新接管道的问题,按照惯例,首先应将施工管道两端的阀门关闭,然后将管道中的燃气放散,最后再焊接新管道。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制定了不停气接管操作规程并试验成功,在工程中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三、城市燃气应用方式
1.小型燃气气化站供应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LNG气化站的建设、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液化天然气气化站,作为中小城市或大型工商业用户的燃气供应气源站,或者作为城镇燃气的调峰气源站,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
2.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方案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是采用天然气做燃料,以热电冷联产技术为基础,与大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相联结的,向一定区域内的用户同时提供电力、蒸汽、热水和空调冷水等的能源服务系统。它采用了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发展起来的、洁净高效、小型分散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能源技术,目前主要以天然气为燃料,使燃气轮机或内燃机首先做功,通过各种方式按照不同的温位逐级利用400-600℃的排出烟气,最终实现80%以上的能源利用效率,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发展分布式能源是能源战略安全的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上,我国已提出走重质量、高增长、高效益、能源消耗最少、环境污染最小的发展道路,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方针。
3.液化石油气应用方式
日常见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液化石油气后向居民家庭提供生活热源,已得到广泛的使用.但随着城市住宅向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液化石油气钢瓶的使用已逐步受到限制。瓶组气化站主要设备有:液相钢瓶、气化器、转换阀、调压器、以及其它规格表阀。其工艺过程是:将钢瓶成组集合贮存供给燃料,两瓶组借自动转换阀交替补充供给液化石油气。瓶中的液化气成液相送至气化器。
四、城市燃气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断采取有力措施重视城市的发展,使得城市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燃气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基本品,其规划设计能力不断提高,对社会发展贡献了显著成绩,但随着时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原有的规划设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一定不便。
1.输配管网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需要城市燃气的发展水平也较高,在当前社会发展时期,需要引入一定的竞争对手,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发挥。而当前我国城市燃气市场由几家企业独立经营,燃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自为政、各成系统,难以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统一调度管理,这给生产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情况下,一旦有公司退出,就会造成地下管网的规划状况不明朗,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类矛盾与问题,使得一些资源难以得到合理配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天然气利用不足
通过对城市燃料供给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煤炭在一次性消费能源中仍旧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而过度依赖自然资源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我国天然气占一次性能源比例过低,天然气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的应用,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加大。同时,天然气资源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导致其市场开发和应用较为困难,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3.气源
随着我国天然气输气管网的不断建设,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天然气的依赖程度将会不断增加,天然气将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天然气的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经济建设以及城市发展的意义将是非常重大的。在天然气用户不断扩张的前提下,如果对气源的操作和使用不便,就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问题。
4.协调化的定价机制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执行的是国家指导下的双轨制价格,不利于天然气资源的优化配置,现行定价体制不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而随着油价的不断攀升,世界天然气价格也有上升趋势。我国天然气价格以何种态势发展,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天然气价格是一步到位还是稳步上升,尚不得而知。同时市场上多样化的定价机制,带来了市场参与者无从借鉴、定价混乱等问题。随着多气源同管网的实现,可以预见,如果不理顺定价机制,今后的天然气定价将变得更为棘手,从而会影响燃气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趋势
今后,我国城市燃气技术的发展趋势提高的方向上应把燃气输配系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改革的基础,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条件,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并进行分析比较,能够把高科技专业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城市燃气输配系统,能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从而推动燃气设备制造和燃气信息产业的发展,使整个燃气技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这样的目的应重点研究和发展以下关键技术:
1.重点发展和研究城市高压环状管网、球罐、地下储气库、采用LNG等储气方式。并运用调峰手段的技术进行经济性分析,不同的城市燃气输配情况,进行不同的科技研究,采用合理组合的储气方案。采用燃气空调平衡燃气冬夏季负荷等课题是我国燃气技术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2.将负荷与负荷特性的研究放在基础,建立数据库并建立对管网计算的评价方法和管网的模拟实验,加强实践检验和修正流量计算公式。
3.进一步研究和修正管道埋设的强度计算方法,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施工、维修改建和运行,研究特殊地形的管道穿越方式。
4.城市燃气设计、运行数据库的建设及软件开发,尤其在SCADA系统、GIS系统、仿真系统和抢险应急系统中有机结合起来并建设公共平台。技术上提高城市天然气的用气率,对于用气告急的城市,这些将成为无比实用的缓冲剂。
5.大型天然气高压储罐关键设备的国产化研究,新型燃具及燃气装备行业的系统研发和投入生产,能够对管材、管件、阀门的长期研究和改进,调压器超压保护方法与管网的压力工作情况相匹配。
六、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城市燃气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城市燃气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理想的地方。结合实际,能够找到切实可行的具体对策。在发展我国城市燃气的同时,还要充分结合燃气的应用方式,以使效果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庆生,杨建红.2004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国际石油经济[J],2012年,第6期:13-14.
[2]李良.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与新兴市场力量分析.天然气工业[J],2011年,第9期:136-138
[3]张淑英等.当代我国天然气市场研究.天然气工业[J],2011年,第8期:101-102.、
1、景观设计的课程结构
景观设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它包含了两部分教学内容,一为景观设计知识二为景观制图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2、景观设计的课程的难点
据前所述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甚至没有的原因,所以课程中既需要教授学生制图等基础知识又需要教授学生设计实训,短时间而为很困难。
二、课程内容组织和课程设计
1、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单元(将课程内容分化为几个部分)
如果用入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就必须要学会以下几个部分:
(1)景观设计概论;
(2)景观设计要素;
(3)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4)景观的设计和表现。这些教学单元配合上课程实训,如果按部就班的上课最少需要近百课时的紧张运作。
2、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实训作为高等职业教育首推的教学方法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中均已经形成模式。但在景观设计课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之初学生对景观设计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均不足,导致无法迅速深入课程实训从而延误进一步学习;
(2)课程进度受到学生课程实训进度的羁绊,通常会在中期遭遇进度缓慢计划实施不通畅的情况;
(3)课程实训需要首先学习规划设计再学习设计制图,但是时间却不允许。
三、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作为一门以景观设计为学习内容的课程。学生入门的主要门坎是对景观设计要有一个知识结构完整的理性认识,也要对它有整体景观规划兼细节设计的感性认识,唯有如此才能入门并继续学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结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经过长时间,多资料的熏陶。让学生首先在感性认识上感到熟悉,在后续的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训中才有可能做到“游刃有余”。在以前近十年的学习和教学的经历中,我尝试过大量的图集讲解甚至是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学习。虽然可以达到这种效果但是过程过于缓慢,时间过于长久。在漫长的探索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疲劳程度,当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但随着类似的内容逐渐增多,学生就会对知识出现抵触甚至厌倦。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快速而效果好呢!通过借鉴小学生背诵记忆的方法中通过“反复书写”提高记忆的方法。联想到了如果通过临摹各类景观设计图纸是不是可以加深对景观设计的认识并且加深对细节的观察,同时还可以学习制图的方法,所谓一举多得。通过临摹案例,就可以把前面提到的理论知识和各种设计手法结合成自己的经验从而做到快速入门。因此通过多年教学的实践总结,发现如果将课程分解为若干“课程单元”,这既方便相互调整有可以使各位同行的阅读方便。课程单元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联对课程的效果起到了很重要的改变作用。下面是作者在课程实践中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顺序,供各位同行参考:
第一单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程之初只有泛泛介绍性的图文搭配使学生对景观设计拥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作者看来是不可取的,教师的讲解应该和现实中的职业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景相结合来讲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此之后,随即下达实训任务书并和学生一起到实地考察。这个过程通常在一个半天内(4个课时)完成,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把课上的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中获得的感官印象相对应起来。经历过这个过程学生会对本课程后续的学习充满信心与兴趣。
第二单元:实地考察返校布置实训任务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对设计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如:场地地形,现有构筑物和植物,周边环境与交通等等。本学习过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总结后要求学生书写考察总结。
第三单元:在接下来的课程教授中不要急于去讲解“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而是安排学生临摹一套和实训任务同类型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内的总平图和学习制作彩色平面图。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在于使学生拥有了把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有效结合的机会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慢慢的感到了景观设计的要素和方法并对他们的具体样子有了深刻的印象。
第四单元: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实训任务的景观规划,同时讲解课程中“景观要素”、“景观设计方法程序”等理论知识。这样学生便可以借鉴第三单元临摹中获取的感性认识完成设计创新,从而完成景观规划设计的入门。在以后的教学单元中继续沿用以上四个单元的方法。在临摹的同时学习理论,在形成的感性认识中完成设计创新和设计制图。这种方法既学会了设计制图又融会贯通了理论知识,形成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还从课程实训中收获了锻炼与成长。以上是这种教学方法的益处,也是在本课程中如何做到“短时间高效率入门”的方法。
四、结语
现状——符合潮流,急需推广
尽管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符合能源危机的环境趋势,而且近两年的产销量的增速也超过燃气和电热水器。但其普及和推广依旧步履迟缓。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的产销量不到热水器产销总额的8%。
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以往制约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的几大难题都解决。首先,价格不是问题。目前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的平均价格在1500—2500元左右,与使用燃气或电热水器相比,太阳能热水器在使用寿命期内所节省的燃料费或电费,足以再购置一台新的太阳能热水器。其次,技术也不是问题。我国已经掌握了世界最成熟的太阳能技术,正规厂家比如皇明等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基本上有保证。
制约——前景辉煌,困难重重
在灿烂的前景背后,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
首先,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复杂,难度大。由于太阳能热水器需要充分吸收阳光,体积也比较大,因此只能安装在顶楼,其他楼层的居民要安装则很不方便。而且太阳能热水器其管道要通过烟道或风道等进入居室,而现在很多市民都习惯装修后再安装热水器,房屋装修一新后还要打孔钻眼,顾客显然不乐意,因此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顾客就会受到影响。
其次,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良莠不齐。目前生产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商有专业生产厂商、综合家电生产厂商和众多小型生产企业三类。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生产厂家已经超过4000家,其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很多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虽然低廉,但严重存在质量不过硬、以次充好等问题,这些都对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据《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消费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有48.7%的用户对太阳能热水器的整体评价不高,其中有70.8%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冬眠”。
再次,太阳能热水器售后服务没有保障,一些杂牌太阳能热水器厂商销售的产品,虽然在购买时向顾客承诺终身保修,但往往言而无信,不是服务电话打不通,就是厂家倒闭了维修无门,或者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修了多次,还是无法使用,最后热水器成了一堆废铁。
……
以上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和推广。
瓶颈——行业混乱,服务堪忧
太阳能热水器这一朝阳产业,由于其健康、环保、节能、经济等特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在现阶段,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阻碍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产业健康高速发展,解决这些瓶颈问题是当务之急。
要解决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存在的问题,需要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企业联合起来,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困难主要是受自身产品特性的制约,可以试着改变策略,由以消费者个体为销售单位转向以消费群体为销售单位,例如与地产商合作进行小区整体安装。农村独门独户的房屋自建特点,使其安装热水器较为方便。因此可以说,热水器在农村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对于目前热水器行业混乱现状,可由国家有关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给予强制政策管制,驱逐杂牌厂商出局。有实力的企业建议联合起来立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为目标,建立行业协会等协调组织机构,防止类似彩电、空调等行业的互相残杀降价行为,共同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行业口碑及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对太阳能产品的进一步接受程度和信心。
造成太阳能热水器服务缺失、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目前企业鱼龙混杂,很多中小企业甚至采用的是手工作坊的生产形式,根本不把服务当回事。二是由于经销热水器的商家实力有限,有的甚至为了赚钱只管出货,不管服务,一旦有消费者投诉上门,他们就跟消费者玩“捉迷藏”,或者跟制造商互相踢皮球,对消费者的服务要求置之不理。甚至有个别经销商借用次品零件搭配制造厂家的产品出售谋取暴利……
所有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着顾客购买太阳能热水器的积极性。
对以上种种现况,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行业迅速建立起有关协会机构,必要时甚至采取强制的相应惩罚手段措施,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渠道——相对薄弱,需要重整
尽管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厂商加快了市场渠道扩张的步伐,开设专卖店、进卖场、寻连锁等,表面上看一片风风火火,但从整体上来说其渠道建设规划仍然是非常滞后的。由于太阳能产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家电市场等渠道并不十分适合太阳能的销售,特别在日益细分的新型市场和不同渠道里,更需要营销渠道的科学规划和调整梳理。
从专卖店渠道来看,虽然在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数目不少的太阳能专卖店,并演化为“太阳能一条街”。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些专卖店的整体质量并不高。从规模实力、网络资源、经营理念和行业规范等已不太适应太阳能这个新兴行业的发展。在一、二级市场其弊端则更加明显。
不过,从目前来说专卖店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市场销售渠道。这点在县镇和农村市场表现较为突出,。但要如何充分发挥专卖店的效用,厂家就要在其经营管理和市场思路上,必须狠下一番功夫了。
专业卖场和家电连锁尽管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太阳能热水器并未能借其东风形成气候和良性发展,甚至有些厂商在进店不久后就选择了退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营销成本上升。市场销售终端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各种费用急剧上涨,再加上单个售点销售数量的限制,导致渠道销售边际成本迅速飙升,厂商进入的积极性自然也就受挫。
二、渠道商不满意。由于太阳能体积庞大,设立太阳能专柜所需的空间比其他产品大很多,影响了整体店面空间的利用率、整体店堂的美观度。
三,消费者难认可。由于太阳能热水器在很大程度上出售的只是半成品,安装设计、使用维护和产品服务同样重要,但目前很多厂家的售后服务网络并不完善,这就使消费者在购买时存在较大顾虑。再经过卖场各种费用的分摊,其在价格上也没有了优势。
出路——城市农村,齐头并进
太阳能热水器市场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要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强,需要整个行业的各个厂商结合自身的优势来对市场和销售渠道重新规划设计梳理。市场和销售渠道的规划设计梳理需要站在市场角度全面把握,不同的细分市场和消费需求需要不同的销售渠道方式来服务支撑。从目前的市场实际状况来看,太阳能市场可以简单的划分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两块。这两块市场的特点,决定了未来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主要有两个渠道----工程销售渠道和新型专卖经销渠道。
一、城市市场
在专卖店发展不利、家电卖场和专业连锁难以形成气候的情况下,伴随着城市居民小区统一安装和集中工程的需求逐步增加,太阳能热水器销售的另一种新型渠道----工程销售渐露端倪,这必须引起广大厂商的高度重视;可以成立专门的工程营销项目部门。据相关报道显示,在上海、南京等一些大城市,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和太阳能供应商已经开始联合起来,营造太阳能住宅新模式。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太阳能热水器在城市的营销方式转变,由单独购买安装转向小区统一安装及集中工程安装。
在集中采购安装的营销模式下,现在的家电卖场和专业连锁选择对太阳能显然没有很大意义。首先整体采购安装增大了单次交易额度,降低市场渠道费用,采购商会掌握更大的谈判主动权。其次由于需要与建筑进行匹配,这就给供货厂家在技术支持、量身订制以及后续保障服务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反而使那些规模小、实力差的厂家及专卖店没有能力同采购商形成对等协同关系,导致其市场销售空间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厂家直接成立的专业对接营销服务项目部门,或是厂家和经销商共同组建的区域机构,形成太阳能建筑产业体系。
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太阳能的营销渠道不太需要专业卖场与家电连锁,专卖店只能是拾遗补缺,最终必然是以“集权”的市场营销服务工程部门渠道。
二、农村市场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太阳能市场基本是从零开始,目前存在90%以上的市场空白,空间巨大。
[关键词]新医改 医科 大学生 职业规划
[作者简介]邱勇强(1971- ),男,广西陆川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90-02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只有站在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上,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从容不迫地应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正因为如此,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立足于医学发展的基础之上,与时代特点相联系,与现行政策相结合,才能更科学、更合理、更可行。结合当前医药卫生行业所进行的新医改,来规划医学生三至五年的大学生涯及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明智之选,能够真正做到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的有效匹配、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医改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要求
我国从2009年开始的新医改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原则,包括了全民覆盖将全体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倾向基层方便城乡居民求诊就医;均等化降低城乡居民患病风险;吃药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用药需求;治病提高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等几个主要方面,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将把资金、项目、人才政策长期向基层倾斜,为医学生服务百姓、报效祖国、建功立业提供广阔天地和新的机遇。基层将成为医学生们职业生涯起步的新起点,也将是他们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大舞台。顺应基层就业的潮流,要求医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也应结合新医改的内容而行。通过对新医改基本内容的解读,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了新医改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要求:
1.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的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设覆盖城乡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最重要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具体而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成为医学生医德培养的基础,也应成为医学生职业规划的立足点。医学生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时刻铭记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誓言,从心底里把服务基层民众的健康工作当作自己事业的核心部分而给予高度重视,培养关爱病患、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才能够把社会责任和自身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才会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认清方向。
2.服务基层的功能定位,要求医学生树立基层大有可为的牢固信念,使有能力者脱颖而出。乡镇卫生院在政府主导、农村居民参与以及县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乡镇卫生院的资源为基础,以农村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等弱势人群为重点,为全体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的服务。乡镇卫生院应该具备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卫生行政管理三种职能,这种功能定位对无论哪种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们,都多多少少提出了类似于全科医学模式的要求,就是说他们需具备本专业的扎实基础的同时,还应具备预防保健、卫生行政管理的基本素质。所以更要求毕业生们在综合素质方面要有所提高。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基层的发展正是其发挥才华的广袤舞台,应更多地鼓励他们勇于积极进取,敢于有所作为。同时,解决好基层缺人的首要问题,就是政策导向要好,留人机制要完善,给基层工作的医学生们提供较好的收入和待遇的同时,为有能力者提供重用和晋升的机会和出路。再者,就要看医学生们能否具备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能力了。
3.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要求医学生在专业学习上精益求精,不断在实际工作中增强实力。基层医院和医疗机构,要想获得老百姓的信任,必须要在医疗技术和服务方面过得硬。一方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实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解决医患关系的紧张问题,是基层医院需要逐步建立和解决的制度问题。另一方面,完善医护人员以专业技术能力、医疗服务质量、业绩成果和医德医风为主要标准的考核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这必然对医学生的理论、实践技能与实际工作能力都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政府只有加大医疗投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生待遇,医院、医生不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上,辅以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二、医学生目前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盲区
1.对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视,导致前途看不清。不少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没有真正认识清楚,总觉得那是毕业前找工作才要面对的事情,而非贯穿于大学生涯的始终。加之有的学校老师对这方面的指导不到位,也使得医学生们对前途感到迷茫,无所适从,只是觉得就业越来越难,但如何明确方向,如何应对就业难的问题,就不会客观分析了,也没有长远的设想和打算。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更是找不到出路,不会设想或者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严重地影响自己的发展信心和决心。
2.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或定位不准。不少医学生在择业就业中或好高骛远,或井底观天。很多医学生采取主观臆断来判断就业形势和职业发展前景。从而造成一部分人会有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另一部分人又只看到行业发展中医院、医疗卫生机构等很小一部分行业,不了解与医学行业相关的众多新职业和新渠道同样具有的广阔前景,从而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结果。同时,没有运用科学评测方法和工具对自身情况及其身边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进行评估的习惯和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对职业走向及合理定位也就没能很好地考虑清楚。
3.对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不重视。一方面是唯文凭论,认为只要毕业拿到文凭就万事大吉,不愿意多钻研一下专业知识和技能。一方面,不少医学生认为就业就是看关系。有一定关系的沾沾自喜,没有关系的也只剩下悲观失望、毫无自信的自怜自艾,结果都同样是在学校里混日子、混文凭。所以无论哪种,都只是把外部条件的影响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而忽略自身的主观努力,没有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是以后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样必然对自身职业发展极其不利。
4.无提高职业转换能力的意识。如何指导医学生们有效地科学规划大学学业生涯及其以后的发展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充分发挥特长,开拓眼界,提升能力,拓宽职业发展所需的各方面条件和综合素质,既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必由之路,也会成为他们职业转换能力强弱的不同表现。强者在面临择业时足够自信,无论临床工作或者宣传、管理等行政工作,还是营销工作等,其能力都能拿得出手,把握得住。即使是自主创业也同样有信心做下去,而弱者只会选择医院等单一的部门,无其他择业就业的回旋余地。
三、新医改背景下的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1.医学生规划生涯规划要符合时代要求。一是要充分了解新医改及就业政策的最新趋势和内容,有目的地抓住有利的政策和时机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如新医改的基本内容,国家有关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五项政策和五大计划。同时还有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选调生等其他政策和计划,甚至是对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必要条件、实施步骤的了解等。通过这些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政策扶持,为自己的职业起步寻求合适的发展出路,这也是医学生毕业后面向社会和了解社会的一扇窗口。二是要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医学生要实现人生自我价值,既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才学智能,更需要加强自己人格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修养。大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时,不能只考虑眼前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应注重考虑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职业的发展。
2.医学生规划生涯规划要突出专业特点。一是突出职业认知,即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目标、职业要求、职业特点、职业道德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调研,从而加深对职业的理解,寻找自身条件与职业要求的差距,从而有效地规划职业生涯。二是培养职业意识,即根据职业发展趋势及前沿而进行的规划着重锻炼医学生们提前了解职业、探索职业,并有目的地进行职业实践的职业准备的过程。
3.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体现自我发展。一是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每位医学生虽然以后从事的大多数是医疗卫生行业或相关工作,但因每个人的性格类型、个性品质、爱好特长有所不同,可利用的自身资源也有所不同,加强自我认识能够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兴趣,克服不良习惯,挖掘职业潜力,提升职业能力打好基础。二是强调自我发展的需要。每位医学生的家庭背景、发展环境都有所不同,加之对职业的认可又都不一样,所以学会把控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才能有效做好职业规划,不因他人的质疑而放弃自己的坚持,走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使职业发展符合自己的内在需求,及早结合所学专业恰当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经过前期的正确分析、评价后,初步确定与自己特质、能力相匹配的职业是什么,即自己能做什么;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提出自己竞争的优势和实力在哪里;同时,看清该职业要求和发展趋势,进而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职业起点、目标行业、目标单位、实施步骤等。
4.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确保切实可行。一是具有科学性:运用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理论和测评工具,以自身认识为基本出发点,科学规划与自身情况相一致的发展目标。二是具有计划性:计划周详,论证严密,包括对职业认知、自我认知,不遗漏任何职业发展过程中必要的因素,以综合和全面的规划为准绳。三是具有可操作性:每个不同时期和阶段所确定下来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实施目标过程和指标上要具体和可行。四是具有层次性: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要区分专业层次、阶段层次、内容层次等。专业层次主要针对本专科学生而言;阶段层次是针对大学期间所在不同年级和时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规划;内容层次是针对在校期间的学业规划或在职期间的发展规划而言的不同规划,如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工作实践能力、考取各种资格证等素质拓展内容等。
医学生在新医改的背景下,结合新医改的基本内容做好职业生活规划,更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能为自身提供优良的发展设计,使医学生更加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为将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苟加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思考[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8).
[2]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5(5-6).
【关键词】影视制作 电影特效 特效影响 特效发展意义
电影制作中的影视特效,在图形技术的开发、三维动画制作及数字效果合成各方面技术的进步推动下,得以更大范围的扩展。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巅峰创作更是在电影特效的发展中推波助澜,使得电影制作为赢取更高票房而加大对于影视特效的投入。特效制作逐步代替了电影特效场景的布置,场景的特效合成取代了实地取景拍摄,种种特效技术的应用有力提高了影视拍摄制作效率。
一、现今影视特效发展现状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当前诸多行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捷径,计算机图形学在国内的迅速普及及广泛的应用,使影视行业的发展逐步具备足够能力保证画面的精确、逼真和操作方面的简捷化等技术进步,创作出了一系列像《惊涛骇浪》一样的特效出色的影视作品。同时,在世界影视界发展中,美国电影对于我国国内的冲击影响,也促进了我国影视制作上,特效应用的开放学习与进步。
但就现阶段国内影视发展趋势分析,更多大众媒体关注的是电影中引入的美国影视特效因素,忽略了对中国影视行业的整体关注,无法做出客观上的评定审核。实际上,国内影视特效水平相比于国外有着悬殊的差距,国内多数影视特效制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常年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能力更深层提高,电影的制作也以低成本的初级特效为主,无法实现影视特效上质的飞跃,在市场中难以具备足够的竞争能力。
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各方面仍处于缓慢发展的阶段,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尚未建立起成型的发展模式,影视制作各阶段组成成员对于影视特效的认知存在着一定范围的局限性,加之以受到美国大型特效电影的影响,使得国内一些影视公司制作电影特效时忽略现状而盲目追风,在发展中无法认清自我而难以得到提高。
二、影视特效对于电影的影响
(一)影视制作效率提高
电影制作中,数字特效的引入能够制造还原出原本不存在事物,在经过技术处理进行细节雕琢后将其完美展现在银幕上,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电影拍摄的后期制作通常借助众多软件实现特效场景的制作,这有效提高影视制作效率,避免了电影拍摄冗长的场景制作工作。现今市场中越来越多的软件制作更是为影视效制作提供了愈加便捷的方式。
(二)提高影视质量
特效制作中,影视的剪辑是制作的重要工序。在所有场景拍摄完毕后,全部镜头将被收集整理至素材库中,在其中对其进行制作合成。在场景的合成中,不同素材的叠加会营造出不同的影视效果,在对镜头进行不同场景复合后,反复进行对比筛选,才能选择出最适合场景的素材,进行合成,进而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
三、影视特效的影响意义
影视制作发展至今,特效已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于旧式的现实布景,特效制作节约了成本,也做到了环保。计算机技术在绿屏跟踪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场景的拼接合成,这也实现了室外拍摄向摄影棚内影视制作的转变。影视拍摄及制作过程的转变在特效发展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一)特效制作的设计意义
与多数人们的认识不同,影视特效的制作不仅仅是拍摄后期简单效果的叠加应用,有些特效场景需要在经过严密规划后设立跟踪点,以便使摄像机能够在最合适路径中捕捉场景动作进行拍摄,为后期场景的数字技术处理做好基础,其制作过程的反复可能耗费几天甚至更多时间,另外,场景拍摄过程中各种超出预期的变化,如天气、光线、场地等,都要通过特效来得以弥补,以便为影视拍摄提供有利条件。
(二)蓝绿背景追踪应用的意义
现代摄影棚内多设有大块蓝色或绿色的幕布,演员在幕布前完成动作拍摄后,经计算机抠像技术与另外的背景相结合,营造出真实场景事件的特效。需要值得注意的是,特效对于幕布的设计有着严格的要求,表面的光滑度、对光线的反射率以及阴影的处理等等。蓝绿幕布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场景制作的飞跃,对于相同的演员内容,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得以发生,幕布与演员身体颜色的发差能够有力帮助机器追踪演员的动作,与崭新的场景进行结合,这大大丰富了影视事件情景的来源,也为未知场景的创意设计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三)3D特效的应用意义
3D影视制作对拍摄过程的规划设计与执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拍摄需要对两台摄像机的同步率进行精密计算,并对事件进行追踪拍摄,实现人眼的立体视觉效果。对于观众来说,它能够进一步加强场景的真实感,渲染出影视场景中的氛围,带来更多视觉刺激;从影视制作角度分析,3D效果的实现意味着摄像过程数字化发展的进步,影视制作水平的提升。3D效果突破了平面电影的发展局限,是影视特效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四、结束语
影视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特效应用使得电影内容得以大范围丰富,也拓宽了影视制作素材的来源,这使得电影特效有着更为美好的发展前景。为保证我国影视得到更好发展,特效技术的掌握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世界领先的影视潮流,我国应加强特效技术的深层掌握与利用,整体提高电影制作团队的技术水平,是我国电影能够在世界的影视发展中独树一帜。
参考文献:
[1]W.T.Reeves -Particle systems--a technique for modeling a class of fuzzy objects.
一年级是大学新生由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重要时期,也是四年大学生活的起点,所以此阶段的引导教育特别重要。教师要及时合理地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在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内容教育的基础上去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他们在大学期间通过明确的学习生活为他们的未来职业发展做好基石准备。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最早在西方悄然兴起,90年代才经由欧美国家传入中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时代特点既体现了个人对自身能力、爱好、特长、不足等主观条件的综合分析,又显示了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客观条件对规划者的限制,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越来越得到各大企业的热情关注,同时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获得认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应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发掘潜能、提炼优势,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能有清晰明确的认知。因此,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对大学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促使新生明确学习目的,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增强社会就业竞争力
有人用鲁迅先生的四部作品来形容大学生的四年生活状态: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伤逝》;大四《朝花夕拾》。从中可以看出刚经历角色转变、初始离开父母羽翼的大学新生们要适应新的生存问题时心态是迷茫的、彷徨的,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学习目标、专业设置、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内容的引导,有些新生往往会出现目标期限缺乏现象,开始沉迷网络游戏、陷入恋爱漩涡、出现心理抑郁等很多问题。为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学校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外,为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重要途径之一。在配合学校其他工作基础上,由专业教师为新生导航,指导他们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统筹安排课内外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以积极的态度应付未来的大学生活和职场生活。同时从入学起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提前树立职业意识,充分结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各项指标要求来调整和完善自身,通过在校期间四年的学习锻炼使其达到企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标准,提升就业竞争力。
2塑造新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新生社会适应力
改革开放30年,伴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多种价值观念的冲突、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丰富等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更活跃复杂,大学生在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还未完全养成的情况下看待事物和对待社会很容易表面化、片面化、理想化,多数缺乏正确的健康心理素质,心理素质较低,社会适应能力极差。这种状态下的大学生一旦走入社会就业,会给社会增加极大的负担。增强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力的关键就是让其在校期间先了解社会、明白社会,在工作过程中正面理解并逐步接受挫折与失败。这种能力锻炼的获取途径恰是专业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却正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所能提供的。因此,让高校毕业生在成为大学新生期间就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自我认知、明确“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等基本职业认知就能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力,教育他们在社会中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分析受挫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个人宝贵的人生经验,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力。
3优化高校专业学科结构,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专业是高校和社会对接的桥梁,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检验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人数也水涨船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事实。因此,积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主动适应市场人才需求,根据市场急需来调整教育教学内容和专业结构、进行新型人才培养是新世纪高等教育的主要职责,针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新生了解自己的专业前景,认识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专业人才需求,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定位。让大一新生意识到学校是在为他们的未来而开展教育,可以从内心激发他们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成才,这有助于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学风,优化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牌效应。
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分析
相对于国外高校来说,我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相当薄弱。很多学校体现在仅仅设置了相应体系和制度,停留在对毕业生就业的一般理论指导、协议书的填写等初级常规工作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配套的专业教师队伍,从而导致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迷茫困惑。
1开展专业教育,使新生树立专业意识
萨拍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大学时期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很多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非常盲目,只考虑是否热门、是否流行、家人或朋友是否从事过此类专业等外在因素,对专业的内涵与外延等很多硬性指标根本不了解,更无从谈论毕业规划。因此,新生入学后首先应及时召开专业介绍会,请专业教师讲解专业概况、学科特点、所学科目,介绍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及就业前景,让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全局掌握,培养专业兴趣,树立专业意识;其次,召开新老生专业座谈会,邀请本专业在校的高年级学生、优秀毕业生、行业典型单位相关人员参加与新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利用榜样的力量从专业学习、专业实践、工作经验、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为新生讲解,以便于新生结合自身特点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初步形成合理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使新生明确自我认识和定位
很多高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设为一门自主选修课。根据高校课程设置,选修课有很多模块且只在大一大二课程中开设,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喜好在众多模块中自由选择,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多数学生在校期间由于个人原因或其他因素不能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故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来看,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在大一学年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通过给新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与方法,教育大学生如何客观认识自我,指导学生如何去了解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劣势与不足,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什么,从而分析得出自己职业生涯途径,正确平衡个人与社会的需要,给自己进行准确目标定位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3增设职业生涯规划专项辅导,帮助新生设置职业发展目标
集中授课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指导教师按照课堂教学规律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讲解,课堂效果反馈得出的结论也仅能反映多数学生的状态,而未能体现对目标缺乏型的个别学生的教育接受情况。鉴于上述情况,高校应在学生课余时间增设职业生涯规划专项辅导,通过筛选将“目标缺乏型”学生分批组成一个个小团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团队系列训练,使他们在一个有支撑性的团体中接受教育,心理状态必将得到调整和改善。同时,也可以将那些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保持高度热情和关注,对自身职业发展目标极为关注的优进学生单独组编成队对其进行自我认识体验、周围环境的认识、生涯决策的实施、时间管理等方面内容的专项辅导,这种方法既弥补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内容深度不够和人数限制的不足,又能比较深入地训练学生,扩大学生的受益范围。
4配备专门教师定期跟踪指导,督促新生规划职业目标管理
因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阶段性特点,大学生职业生涯目标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指导大学生有计划、有层次地去实施,大一学年的自我探索,大二学年的职业生涯扩展,大三学年的职业范围选择,大四学年的职业职位决策,四个时期有机联系、相互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是要采取切实行动,开展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中也包括目标管理这一重点内容。大学生由于年龄因素缺少社会锻炼,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特点,高校应建立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档案,配备专门教师对学生进行定期跟踪指导,激发学生动力,及时提醒学生进行阶段性考核,发现偏差及时调整,督促他们按照进度计划执行以便能有效实现目标。
5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各项特色活动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思想精髓、师风师德的综合体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则承载着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其过程是漫长的、效果是迟缓的,只有在学生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且在有效时间内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一定成绩时才能最终体现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著的成果。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仅仅以理论形式存在于校园中是单调的、乏味的,学生容易对其产生消极懈怠心理,因此要借助校园文化活动这个载体,校团委、校各大社团、学院分团委、院学生会等各级组织可以根据各自专业特征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简历制作大赛、面试技巧大赛、演讲比赛等各种竞技赛,形成浓厚的职业生涯规划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理论体系,规划自己未来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34-01
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有着世界工厂的我国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电气自动化行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因此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一定要求。高职学校时向社会输送自动化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必须加强对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教学现状
高职学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场所,主要向社会输送大批专业技术型人才,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主要针对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类型培养具有较强适应性、建设性以及一定管理能力的毕业生。高职学校学生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较强,但理论基础偏弱,长期发展性不足,因此在针对自身弊端的基础上需要取长补短,建立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当前高职学校的人才教育模式并非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在社会上实际状况而制定的,而是沿用了传统教育模式,在教育方式上并未体现专业间的差别。课程设计中并未体现出课程本身的创新价值,缺乏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学生经过高职学校的教育后往往无法真正适应地域性经济发展要求,对行业发展的实质性需求未进行有效考察。高职学校的教学课程体系往往与实际需求脱离,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具有严重的学科本位思想。为改变当前高职学校课程体系构架模式必须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向导,以岗位目标以及能力为本的基本观念,根据行业行为能力的需求,构建出科学有效地当代高职课程教育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
1、自动化就业岗位分析及专业培养目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职学校的教育就是一种就业培训,是上岗前的一次理论实践教学。高职教育既是一种人才层次教育,又是一种人才素质类型的教育,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人才。岗位主要为一线实用性技术型,因此高职学校往往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职学校学生毕业后主要向企业自动化生产系统的配电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等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调试维护,其中涉及到的技术主要为直交流电路、PLC、各种仪表的使用、组态软件、故障分析等。自动化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输向金属冶炼、汽车、机电、模具、纺织等行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设备的维护保养、调试、厂房机电改造、机电设备系统的推销等。结合社会实际需求高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主要为具有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比更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责任心,毕业生在经受一定专业培训后承担工作需求。
2、高职自动化专业技术专业学生执业行为能力分析
结合前文对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的有效分析,高职学校需要培养具有以下职业行为能力的毕业生:从事本专业日常例行事项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所具备的跨行业、多功能知识;不断克服工作过程中知识老化而不断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作责任心及基本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的素质人才;具有一定交际能力能够与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专业职能包括:电气基础能力、电气控制能力、相关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控制。
三、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并伴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对学生的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在个人能力以及基本素养的综合成长。其次在进行高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应该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当前社会虽然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一定要求,但具有一定的个人闪光点有助于在工作中更好的表现自己,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空间。下表为针对高职学校自动化专业活动导向所构建的课程教学体系。
四、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
高职学校自动化技术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学校需要重点建设的系统性教学工程,建立完课程体系后需要进行一些基本教学策略促进其实现。首先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有足够保障,还需教师有一定相关专业的企业工作经历,便于教师将自己的经验应用到教学中,其次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对学生的考核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传统理论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发展。
高职学校自动化技术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高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当前社会需求培养专业对口人才,便于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发挥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韩承江,刘峥.高职自动化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