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村级财务规章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村级财务规章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村级财务规章制度

第1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第一,村级会计委托服务机构的设置。一是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牵头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财政局具体负责实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的日常事务。二是县财政局所属的农村财政财务管理局管理村级会计工作;会计局负责会计制度执行、基础工作规范、从业人员培训等;各乡镇财经所内部设立了农村会计委托服务中心。

第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改革的形式。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原则,三个规范,四个依法,五个不变,六个统一”。一个中心,是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抓好村级财务和资金管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原则,是依法操作,有序开展,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签订会计业务委托协议,依法办理会计移交手续后实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有效地保障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权。三个规范,是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规范报账程序,规范财务公开程序。四个依法,是依法理财,依法建账,依法管理,依法检查。五个不变,是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以村作为独立的基本核算单位不变;村级财务的审批权不变;村级财务监督、民主理财机制不变。六个统一,是统一制度、统一票据、统一审核、统一核算、统一公开、统一建档。

第三,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制程序的推行。一是开展农村“三资”专项行动。首先要目标任务明确。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全面完成村级资金财务清理,核实认定村级债权债务,规范账证、资金管理;全面清理登记集体资源、资产睛况、界定产权、评估资产、核实规范各类承包、租赁、出让行为;全面建立农村“三资”管理的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各项管理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进程。其次要措施得力。村级“三资”清理工作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驻点国家干部实行包保责任制,财经所包村业务人员组成专班深入到村进行业务指导。最后是步骤科学合理。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三清小组;结清收支条据,盘存出纳库存;封存村级账目,组织会计核算;清理审计票据,锁定债权债务;清查核实资产,强化责任管理;清理登记资源,规范合同管理;整理三清资料,完善管理制度;签定会计委托协议,向“中心”移交资金账务。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包括会计岗位责任、资金会计岗位责任、内部监督、离任交接、会计档案管理、会计负责人岗位责任、村级报账会计管理等七项内容。修订了农村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债权债务管理、票据管理、土地补偿费监督管理、“一事一议”筹资、财产清查等九项规章制度。三是加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业务培训。要确保培训师资力量,选派业务骨干学习和研究涉及农村的会计法规制度,开展深入调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撰成约计4.5万多字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业务培训讲义》,安排教员制作教学幻灯片。要细化业务培训的形式和范围。县财政局对基层财经所长、分管所长、总会计、资金会计、会计进行集中业务培训;乡镇财经所组织本所干部职工和所涉及的村干部学习财务会计管理知识;规定财经所每周定期召开会计业务培训交流会,帮助村报账会计提高业务水平;实行责任承包,由驻村财经干部到驻点村帮助和指导村民主理财小组清账理财,进一步提高民主理财水平。

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其建议有:

第一,确保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完整。对村级各种资产资源、债权债务进行了清理核实,个别村原来未纳入账内核算的代垫支出和往来业务纳入了账内核算,对集体的各项收支进行了核对,做到收有凭、支有据,确保收支不漏记、不重记,对合并村的会计资料进行了移交。通过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统一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体系和账套设置方法;规范了经济业务事项办理、资金运行的模式、会计报表格式,为村级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考核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实现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购置了多台计算机,使用专业的农村财务管理软件,建立了高度自动化的农村财务管理系统,村级的收入收缴、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业务都在系统上运行;通过与财政国库、银行联网,实行电子化、自动化业务处理,实现了用款计划、支付信息的统一完整。针对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清理审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纠正和落实,并依法予以了处理。

第三,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通过“三资”清理清理核实,新建固定资产台账,登记村级固定资产入账,其中包括:补登入账与清收固定资产;采取协商、司法调解等措施,调整和废止不规范合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群众反映强烈,财务问题突出村的财务进行了清理审计,查处了多起各类经济案件。通过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强化支出审核,财务收支管理日益扎实,彻底纠正了会计出纳不按时结账、会计不及时做账、会计核算不符合要求、不定期公布账目、资金开支混乱等严重问题,为改进农村财务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农村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资产台账、债权债务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土地补偿费监督管理、“一事一议”筹资、财产清查酬劳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依法办事。

第2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一)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是农村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村级财务监督包括村内部监督与上级监督两个部分。内部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内部的民主理财小组监督。有一些出问题的村,村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理财小组成员不是通过推荐、选拔、考核上任的,而是由村干部指派人员组成,这些人员多数是村干部直系亲属或者是其较为亲密人员。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民主理财小组沦成为村干部的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地履行财务管理的义务,职能监督更是无从谈起,账目失真。对内一套账,对上级检查一套账。这将阻碍农村社会发展,破坏农村和谐稳定产生。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不强,存在集体意识淡化的现象。有些村民只关心自己利益,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不高,甚至不参加公共事务管理,认为这些事是领导的事,是政府的事。他们应该意识到,对于村干部工作的监督过程,也是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过程。不要触及自己利益的时候才会跳出来,这是典型的只要权力不要义务的表现。上级监督主要指乡镇经管站和镇办事处监督。有些经管站对村级财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不及时,不能做到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检查工作不细致,走马观花,遇到问题绕着走,丧失组织原则。另外镇办事处对于村级财务的监督不到位,也导致某些村级干部理财很随意。

(二)财务管理队伍不稳定

当前,许多村级财会人员都是由村委会凭感情、凭个人喜好、凭关系网指定的,缺失组织原则。其指定的会计人员没有经过正规专业岗位培训,取得从业资格证。上岗后根本无法做出一套完整的村级账,更不要说起到会计的监督职能。甚至,不少村会计人员存在着“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更换频繁,出现了许多断头账、年年培养新会计的现象。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务工,许多农村的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上班,这种现象导致村财务人员老龄化严重,学历低,水平低,素质差,凭工作经验推着干,对于新知识也不能很好地掌握,普遍不愿意进行继续学习,现代化办公手段无法实施。法律意识淡薄,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三)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

农村财务公开工作一直是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规范农村财务公开的制度,也取得了较好效果。可是仍有个别地方思想意识不到位,存有抵触情绪,能公开的事情则公开,见不得公开的事情就不公开。大多数村级财务公开故意表述不清,条理不明,项目不完整,用“公开”遮掩“舞弊”。有些村存在私设小金库,挪用、占用公款。有些村还想方设法躲避相关部门和村民的检查,采取不正当手段讨好上级检查。导致群众根本不能了解真正的财务状况。(五)管理者管理意识淡薄有些村领导对于财务管理的认识非常片面,对于财务管理很不重视,工作中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给出的意见建议经常忽视。他们觉得我是为了群众办事,又不是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对得起良心就行,走不走账,遵守不遵守财务管理制度都无所谓。这些行为也制造了许多实际工作中的财务管理问题。

二、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制度,镇级财务服务中心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二是建立健全村级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对现金、固定资产、费用开支、账目票据等方面做进一步规范。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做到账务、账实、账款相符。把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作为当前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切实把提升村级财务管理水平的工作做到实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和谐稳定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民主理财、强化监督审计

一是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上级要对小组成员的选举过程做到全程监督,并对小组成员身份提出明确的规定。小组成员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监督,而不是流于形式。二是加强财务审核,上级有关部门对村级资金,资产定期清查登记,输入微机,实行网上监督,即由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由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化管理的转变。三是审计工作要切实到位,除定期审计外,要定期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对于离职时故意不移交相关档案,经多次教育,仍不落实整改的,依纪依规予以处理;涉嫌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扎实开展此项活动,为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将进行定期通报、严厉问责。

(三)创新培训模式,加强职业教育

为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一支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的高素质农村财会队伍。在创新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范围,扩充培训班时间,拓展培训内容,创新管理理念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走出,外出学习,网络学习,请培训师上门授课的方法。达到提升财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作技能。村镇与培训机构成立考试考核委员会,通过严格考试,打造出一只思想过硬、理论过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农村经济组织财务管理队伍。

(四)全面提高认识,搭建公开平台

第3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农村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石,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我们解决三农问题能够产生积极影响,是保证社会稳定的有力因素。总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力是否得到解放和经济秩序是否安定有序。随着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各农经部门的探索意识不断增强,并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好的方法。但由于体制不健全,人才较为匮乏,致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守旧落后、杂乱无章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快实现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一、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财务管理的模式加强与规范日益被各级政府所重视。当下,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都可以处理好最基本的财务预决算工作,较为高效地利用了资金,基本能够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来加以运作。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由于农村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地工作开展不平衡、缺乏有效的长效机制保障,农村财务管理中资金管理混乱、资产流失、监管乏力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某些地区,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偏差,致使某些村干部产生了的心理,不H使自己面临着牢狱之灾,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内部矛盾有所激化,群众不满干部的做法,采取极端方式加以解决,这对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制约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因素

(一)监管缺失

长久以来,村级监管制度没有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若村干部是党员,纪检部门可依照相关规定对其违纪行为进行处理,如不是党员的话,纪检部门也无法有效地加以约束其行为。除此之外,多数村民很少关心集体事务,不懂得行使自身的权利,由于没有构建起群众监督机制,使得所谓的农村民主监管成了摆设,这使得农村干部滋生了的心理。就我国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而言,虽说各个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工作归乡镇经管站负责管理,但人事任命上归村委会,他们为了保住工作,不能坚持原则,不能按照规定对农村财务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对村级领导干部的经济违纪、违法行为视而不见或敢怒不敢言,由此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很不利。

(二)管理水平滞后

一是村级主要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按规章办事,也不听取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要,导致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甚至违纪违法现象;二是会计人员水平低。农村会计都非科班出身,且年龄偏大自学能力较差,专业素养较低,同时,会计人员变动频繁,一般村会计都会在村两委换届后,随着村级主要负责人的变动而更换。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工作出现了诸多问题,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村干部对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其在财务管理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也不懂得及时地核实会计人员的账目,这使得某些人有了可乘之机。还有一部分村干部对违反财经纪律的严重性没有意识,导致村级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甚至违纪违法现象。尤其是村级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较低,不懂得有效地开展理财工作,缺乏“对工作负责、为群众服务”的政治觉悟。未能将自身的财务管家的角色扮演到位,最终使得财务工作陷入混乱之中,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侵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颁布规章制度自然是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但遗憾的是,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并未构建起较为完善的村级财务管理机制,即便是有也不会依照规范来开展工作;此外,某些条款过于陈旧,不符合农村的发展实际,必须要加以改革;当下,我国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这为广大的农村完善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各项制度得以完善,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定能够实现质的飞跃。

三、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一)提升财会人员素质,增强责任管理认识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越来越激烈,而村级财务工作者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村级财务管理的成效。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地提升其素质能力:第一,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涵盖了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的教育,增强其神圣使命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第二,提升其业务素质,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活动,使他们可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第三,构建一支高质量的财会人员队伍,为其独立开展工作营造氛围,稳定村级会计队伍。

(二)强化监管措施,创新监管机制促规范

一是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前提下,按照坚持集体“四权不变”的原则,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委托,签订规范的书面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机构要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服务水平,明确职责,强化内控监督。要以村为独立会计核算主体,建立会计核算账簿;二是乡镇政府应该构建相应的审计部门,使其监督农村财务工作,确保会计工作者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开展工作;三是将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发挥到极致,构建完善的协调机制,统一步伐,加强督促,对于违法违纪者给予严厉处罚。

(三)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促规范

依据《会计法》、《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来完善农村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的进行修订。健全农村集体定期清查、资产台账、开支审批等监管制度;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即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销售和收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采购和付款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制度。镇经管站督促村组付诸实施,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工作行为的目的。

(四)严格集体资金管理,管好资金“进出口”促规范

做到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一是要按村分别单独开设银行账户。用于办理村内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通过“双印鉴”管理的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具体而言就是,村以及乡镇(街道)“三资”委托服务中心各自保管一套银行印鉴,只有同时聚齐两套印鉴,方可k理银行结算业务。“三资”委托服务中心指定专人负责银行印鉴管理,严格按规定办理银行存款、取款业务,设立登记簿并认真做好记录;二是要管好村集体资金的“进出口”。管好“进口”,首先摸清各村集体收入的来源有哪些,做到应收尽收,防止出现“账外账”、“坐收坐支”;防止不合规的乱收费入账,杜绝增加农民负担。管好“出口”,要严把资金使用“审批关”,做到立项有依据,申请有商议,使用有审批;同时,做好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防止资金流失。

(五)完善账务处理程序,推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完善工作流程,各财务工作者必须要依照流程来办事:经手人必须要有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明用途并签字盖章;待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审批合格后才会给予签字盖章;然后上报到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只有委员会签字盖章,报账员才能到镇服务中心报账,由会计人员审核记账;积极地落实财务公开制度,确保财务信息实现透明化,积极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六)抓好档案规范管理,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是规范台账管理。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台账、资源登记簿、经济合同台账,并按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好整理、归档与保管、调阅、交接、销毁等工作;二是规范资料管理。要对发生的各类村集体经济管理资料(照片、录像、电子文档),如:出台的文件、管理制度、会议决定、承包租赁方案、经济合同、招标文书、财务会计资料等做到及时立卷归档,并同时进行电子归档,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常树春,陈顺达.新形势下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绿色财会,2011(09).

[2]李建伟.浅谈农村财务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09(03).

第4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化;思路对策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央和省一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财务的管理,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一项大事来抓。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因为农村财务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和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在当前已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财务管理已显得相对滞后,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混乱,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如何切实解决当前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计法规制度的培训,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一项业务性极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以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这里关键是要严格财会人员的任免程序,必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建立岗位责任制,财会人员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要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考核,稳定队伍,提高素质,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一是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做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保持财会队伍稳定。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做好人力资源准备。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有效化解农村财务管理的矛盾

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必须要坚持“五个统一”即: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农村的财务行为进一步规范,从而可以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农民也不必为财务问题而上访,干部也不必因财务管理而费心,干群关系将更加密切,为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此,各级乡镇领导都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农村财务规范化就是要求村级的各项收入、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和部门对农村拨付的资金,都要规范缴付手续,统一管理,有效监督。这样可使村级收入管理得到加强,有效遏制乱收费、乱摊派行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村级各项支出均在村财乡管部门的全程监督下使用,资金使用进一步规范和透明,不仅避免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还可有效地杜绝挤占、挪用等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化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制度保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是搞好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使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这两个新制度。新《制度》针对目前村级财务混乱的种种现状,对现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费用开支管理、票据管理、农民负担款项和共同生产费管理、义务工和积累工管理、财会人员及财会账目管理、财务审计与民主理财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对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推进村级财务管理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5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保障村民权益的前提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辽宁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和制度化。

二、健全和完善村会计委托制的基本原则

实行村会计委托制,必须坚持民主自愿原则,须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方可施行;必须坚持“三权不变”原则,在会计核算办法不变的前提下,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

三、健全和完善村会计委托制的工作目标

通过实行村会计委托制,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提高村务、财务公开水平,改善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堵塞农村财务管理漏洞,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腐败行为,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新增债务,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村会计委托制的主要内容

1、明确机构设置。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各镇(区)成立村会计委托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办设在镇(区)农经站,负责村集体经济组织委托资金项目的日常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审核、监督及部分档案管理等工作。

2、完善人员配备。办主任由镇(区)农经站长担任,办按各村实际业务量设置记账会计和现金会计。办的人员配备,必须坚持权、钱、账分离原则,必须坚持直系亲属回避原则。办人员必须定期接受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持证上岗。办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任何单位不得随意调换。

3、建立三级监督机制。一是群众监督。村集体经济的每笔收、支必须经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监督,并签字盖章后方可报账;二是乡镇办监督。办会计对每一笔村级收支原始凭证在入账前进行严格审核监督,审核原始凭证是否符合相关规章制度,手续是否齐全,对不符合规定或手续不齐全的票据,要坚决退回或补办;三是审计监督。市农经总站和镇(区)农经站定期或不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或检查,同时监督办人员是否履行职责。

4、规范办工作。根据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要求,要健全财务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财务审批、票证管理、结算资金管理、财产物资管理、民主理财、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使用规范的收支凭证,定期核算,及时公开。

5、实行会计电算化。各镇(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加快农村财务电算化管理步伐,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并建立健全电算化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五、健全和完善村会计委托制的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镇(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把健全和完善会计委托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2、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各镇(区)要加大对村会计委托制工作的投入,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办公经费。组织、监察、农业、财政、人事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加强指导,努力提高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工作水平。

第6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村级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

一是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目前村级财务中的业务指导管理工作仍然归属于县级农业部门负责,而不是由县级以上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管理,从而导致农村财务工作与上级财政部门会计工作管理脱节,给财务管理混乱留出一定的空间;

二是领导干部财务管理意识淡薄。许多村级干部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水平,在工作不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甚至是带头违反财务纪律。有的乡镇领导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重视农业生产和经济指标,忽视财务管理和发展效果,从而导致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

三是民主理财制度得不到有效执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受自身素质限制,不知道如何理财、如何进行监督,监督作用无法发挥;

四是农村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级财务人员是由村干部从村民中挑选出来担任的,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也未经受财务会计专业教育,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更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财务管理经验,无法胜任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五是监督管理工作薄弱。部分乡镇委托服务中心只负责做账,会计监督职能无法发挥。部分乡镇经管站监督不到位,只管领票,不管核销。导致了村级财务监督主体缺失或监督不能到位。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和对策

要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对村级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

一是要完善村财乡管的管理体系。要全面实行村委会账目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村小组账目由村委会统一管理的会计模式,在村级财务自、资金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成立村级财务核算中心,由乡镇财政所进行记账,确保村级财务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

二是强化乡镇、村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乡镇、村领导干部的财务管理意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对村级财务审批、票据管理、资产管理、收入和支出管理、民主理财等事务实行制度化管理。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纳入到考核验收体系,用制度来规范乡镇、村领导干部财务管理行为;

三是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村集体财务的监管制度建设,把村级财务监督纳入到县级审计、财政部门的业务管理工作范围内,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和干部离任审计,对违法违纪行为加大处理力度;强化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做好村级财务公开工作,使村级财务活动接受广大村民的民主监督;

第7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1.以“三资”清查为突破口,强化规章制度建设

1.1清查“三资” 全县采取了统一组织抽调一批懂政策,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作人员,深入到村、组、户进行清查和核对,并对清查后的账内、账外资产,特别是资源性资产在村、组内反复进行公示和确认,等到村民认可后,方可履行必要的手续,分别归档立卷,建立资产、资金、资源登记台账。

通过清查,全县共清查出固定资产39.078万元,其中账内资产7.575万元,账外固定资产31.503万元;资源性资产31.287万元,其中账内资源性资产14.751公顷,账外资源性资产16.536公顷;清查非平均发包合同29.477份,规范和补充完善合同27.127份。配合林改,签定林改合同20万份,清查出未入账各类发包款达844万元;建立各类资产台账150卷套,并全部输入微机,使用统一的软件进行操作和管理。

1.2建立规章制度 经过多方面的调研和探讨,依据国家、省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制定和出台了梨树县资产、资金和资源实施办法,以及相应的“三资”管理工作规范、“三重一大”管理制度、“四议两公开”制度、集体资产招投标管理制度、“三资”服务中心工作职责、责任追究制度、网络平台管理制度、操作员岗位培训制度和服务大厅文明服务工作纪律等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三资”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2.以人员培训为基础,强化机构的组织建设

2.1加强人员培训 梨树县农资局邀请“三资”软件开发公司的技术人员对全县的“三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三资”操作人员全部能够熟练应用软件管理“三资”。同时,县里下发了“三资”软件操作管理工作规范,并通过内部QQ群实现信息和经验交流,有效解决了大部分软件操作问题。

2.2完善机构的组织建设 为保障“三资”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各乡镇全面成立了“三资”服务中心,中心主任由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担任,副主任由农经站长担任,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农经站的财会和业务人员,凡中心工作人员一律持三证上岗,实行系统化操作,规范化管理,统一使用中心文明用语。

3.软硬件建设两手抓,强化“三资”中心的体系建设

全县的“三资”管理在原来使用单一财务软件的基础上,全面更新为包括“三资”管理、土地流转、乡村两级主要领导勤廉在内的“谐农”软件,整个软件内容涵盖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资产、资源发包租赁和公开、公示等各方面内容。同时,为改善“三资”服务中的硬件建设,全县20个乡镇全部新建和改扩建了“三资”服务中心,并全部更新了电脑,配齐了复印、打字、扫描和传真一体机,中心全部安装了电子触摸屏,网络监控平台,一半以上乡镇安装了LED大屏幕。据统计,县乡两级用于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超过1100万元。

4.采取“行权”与“事权”相分离的管理模式

全县20个中心全部与各村签定了村行政公章和财务专用章委托代管协议,资产、资金、资源协议和村级财务核算协议。全县统一印制了中心所使用的各种凭证和票据,统一印制专用证明信和介绍信,统一刻制了村级证明信专用章和介绍信专用章,实行“行权”由中心代管,“事权”返还村级组织,从根本上解决了村级“行权”和“事权”不分的问题,有效杜绝了村级乱用“行权”现象的发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控管和便民。

5.不越位,服务不增负,强化保障机制,实现常态化运转

第8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一、半年工作回顾

(1)、认真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一季度,镇纪委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党风、党纪教育。一是通过党员冬训组织全镇基层党员干部开展专题教育活动。二是开展了“510”思廉日活动,通过开展观看一场电教片,上好一堂党课,读好一本有书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三观。三是组织班子成员收看县七一党课教育,同时谈体会,说不足。开展好班子民主生活会,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作为主要内容,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自评、互评,主要领导点评,主动查找问题,制定个人和班子的整改措施,虚心接受群众监督。通过三个层面切实开展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村级廉政教育着重以村监委会、廉政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通过“五有"建设,卫海村于今年5月被评为县级廉政文化示范点。

(2)、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3月份镇相继出台了多项管理考核制度。1、继续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明确要求,强化责任意识,坚持谁主管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2、继续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5000元以上费用实行项目化管理。进一步强化村级主要领导合理支配村级财务的守法意识,提高了村干部照章办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根据群众述求,在提高公开的针对性、真实性和透明度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地方便群众监督。3、以村监委会为载体,制定出台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办法,纳入农村大考核范畴,绩效与劳动报酬挂钩,促使村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工作意识。4、进一步完善机关管理制度。对原有的规章制度重新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定了更加严格规章制度,明确了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同时对机关公用经费管理进行了再明确,有效限制了各种不合理支出情况的发生,以制度促规范。通过多项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为进一步转变基层工作作风,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强化监督,监管,为镇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按照县纪委统一部署,着重加强春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组织了镇财经、办公室同志以抽查方式对部分事业单位“七个严禁、五个不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并对午间严禁饮酒问题进行了重点检查。2、组织农经,财政对所有村开展村务、财务公开情况例行检查,对部分村存在的公示内容不规范,公示项目不齐全等情况进行了当场纠正,保证村级各项工作公开透明,方便了群众监督。3、抓部门、站所的政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要求镇属各部门、站所要将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和各种办事程序进行网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4、加强村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今年以来,镇纪委强化监督职能,全面实行“阳光工程”。对10个村所有村级农路工程招投标工作靠前监督,提前介入,有效保障了投标工作的公开透明,同时明确各村监委会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加强监管,真正造出品质优,群众放心的农村道路。

(5)、狠抓机关作风、强化效能建设。

今年,我镇为切实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激发工作活力,启用评选“先进工作组、先进工作者”的全新工作模式,成立了效能建设考核领导组。以季度为单位开展“双先”评定,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创优的主要依据。通过作风整顿,效能建设在全镇上下形成了一个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了机关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6)、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方便基层群众办事。

根据县纪委统一部署,镇于6月底成立便民服务中心,中心共设窗口八个,长期3家,约期五家,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部门的集中办公,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来镇办事的群众。

(7)、继续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办力度,严肃党纪国法。查办违纪案件是惩治腐败和端正党风的有效手段。今年镇纪委充分吸取去年教训,努力排查案源。目前,今年镇纪委立案9起,其中赌博案件1起,盗窃案件1起,责任追究7起,现结案7起,1起移送审理。通过违纪案件的查处,为净化社会风气,优化工作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季度镇纪委着重做好几方面工作:

1、对新农村建设开展专项与例行监察。

第9篇:村级财务规章制度范文

1、财务档案得到规范的管理。

以前村级的财务档案都没有得到规范管理,如:记帐凭证上的回行针、大头针已锈,也不取掉,没有装订成册;讲究点的就拿张报纸或塑料口袋简易装一下,不讲究的就散放一堆;有的财务档案被雨水打湿,字迹也看不清楚;有的被老鼠啃掉,如要查看有关财务资料,半天都找不到。现实行制后,各种帐册、票据有了专人的保管,分类编号,装订归档管理,并实行了档案查阅登记手续的程序。

2、摸清各村村务的家底。

本镇大多数的村在未实行委托制前,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各项往来款项、固定资产作过清理,帐目含糊不清,时间拖得过长,债权债务关系不明确,固定资产有其名无其实,无专人管理,无安全存放,存在这些现象,给村级集体资金流失创造条件,集体资金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应收、应付的款项也不及时兑现,失去信任感,给群众干部带来不良的影响。我镇托管中心在村级财务移交前进行了认真调查,清理了各项往来款项和固定资产,在清理进程中能兑现的及时兑现;能作调整处理的及时处理,明确了固定资产的存放地,专人保管,确保村级资金的安全。

3、收入来源明白。

我们对村干部、群众反映的个别村瞒报集体资金收入,收入不进帐的现象作了一次调查清理。了解近年来各村从区级部门、镇级部门和其他社会单位对该村的补助、捐赠款项是否入帐;本级收入应该收多少,实际已收到多少,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调查,并对未入帐的部分进行了一次追缴,现以入帐。给了干部、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4、支出民主化。

在未实行委托之前,村级的各项支出基本上都是由村主任或支部书记一个人签字说了算,未征求村支两委其他同志的意见,或未通过社员大会讨论,搞得村支两委的其他同志意见较大,群众不满意。现实行委托制度后,按委托办法进行严格的审批程序,甚至各村在某些项目的支出票据上,或正常的业务支出票据上,同时有村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签字,方能做帐,实行了公开、民主的办法,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赞同。

5、财务实事求是,按时公开。

在未实行委任代表以前,村级财务有时不按时公开,公开的内容有时不齐全,应付了事,经不起群众的监督,老百姓不满意。现实行制以后,实事求是,按时公开,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如有问题及时作了认真的调查、解释、纠正和处理。

6、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我镇制定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会计岗位责任制、出纳岗位责任制、报帐员岗位责任制、收支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会计财务档案管理制度等。通过建章立制,对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开支审批核准、财务处理程序、财务公开的时间和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二、存在的问题

1、对委托的认识不够。

大多数的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始终抱着“村民自治”管理的观念不放,认为实行委托是取代了村级财务的自,受到限制,得不到自由。不象以前那样,村级想怎样管理就怎样管理,无视有关财经的规章制度。

2、报帐员履行的职责力度不够。

少数村级报帐员都是以村支两委主要领导的意见来对付村级财务管理,发生的财务没有按实际的事实来处理,变向合理、合法化时有发生。报帐员起不到应尽的职责,即起到了“”的作用。

2、审计力度不够。

认为本镇各村的财务收入都无其他资金来源,全靠镇级拔付的资金来维持工作,村级有点资金收入都不多,认为没必要进行审计。根据上级要求和群众反映的问题,须进行调查、审计的事项,有时讲求人情,走一下过场,应付了事,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管理的职责。

三、今后的工作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