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用物资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__年以来,医院党委认真执行上级文件精神,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紧抓卫生经济管理改革工作不放松。通过周会、讲评和请专家授课进行经常性教育,使全体员工提高了对新时期军队医院卫生经济管理改革的认识。
1.1认清了落实总部文件精神是加强军队医院建设,实现保障有力的重要举措医院提高医疗保障能力,就必须走质量建院之路,向管理要效益。按照财务归口管理的要求,建立医院“三个一”经济管理新模式,将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多口管理、资金分散、底数不清、存有漏洞的问题,对增强医院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控制经费收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将起到重要作用。
1.2认清了推行全成本核算是对医院适应市场经济提出的新要求军队医院要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改变过去不完全成本核算的方法,采用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方法—全面进行成本核算。通过全成本核算管理,把帐目算清、成本算实、收益算准;解决科室之间盲目争设备、争空间、争人力的问题,实现卫生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增强大家的创收意识、成本意识、效益观念。
1.3认清了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是解决重钱轻物、防止实物资产浪费和流失的有力手段由于编制体制和历史原因,医院的物资采、供、管都是分散管理,分散采购,分散供应,造成物资质量、价格和供应难以保障。另外,有资料显示:国际上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通常可节约采购费用10左右,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节约率达13。据统计我院每年采购物资的总金额在1亿元左右,为此,成立经济物资专门管理机构,实行经费集中管理、物资集中采购势在必行。
2健全组织,明确职能,以合理的机构加强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领导
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为全面落实总部《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通过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责任。
2.1成立医院经济管理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医院对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军队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协助院党委审议年度经济预决算方案与经费收支计划;研究和培育医院在医疗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指导全员努力开拓市场,解决医院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经费收支计划及预、决算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院科两级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医院院科两级分配,研究审议院级劳务提成分配及奖惩中的有关问题。
2.2成立经济管理办公室经济管理办公室(简称经管办)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直属院首长领导。按照军队医院经济管理“三个一”模式的要求,下设财务科、核算科和物资采购供应科。其主要职能是:在院长、政委直接领导下,参加编制医院经费预算和决算,并督促实施;负责全院财务的监督检查;研究制定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办法,负责医疗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与评估工作;参加医院经营战略的制定;监督检查全院医疗收费标准执行情况;负责医疗器械、药品、卫生材料等在内的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
2.3成立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科室经济管理小组组长由科领导担任,小组设经济管理秘书一名,承办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关事宜。其职责是:在科主任领导下工作,积极组织科内各项经济活动分析;搞好为部队服务工作;组织开展增收节支活动,实施有效 的成本控制;督促医务人员加强收费、记账与欠费等管理,减少和杜绝错收、漏收,欠费、逃费等现象发生;组织好内部二次分配活动。
3建章立制,理顺流程,以严格的制度规范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行为
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规范了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工作范围、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各类人员职责,使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和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1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细化(1)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实际,修改完善了《医院财务管理规定》。在经费审批上严格执行院党委“一支笔”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权限和范围;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预算方案,确保年度经费收支平衡。(2)强化了预算管理定期分析汇报制度。根据年初预算的科目设置,每月有预算执行情况统计表,每季和半年及年终有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和财务管理情况分析报告,及时给院首长和部领导反馈经费收支信息,以确保各项开支合理,收支平衡。(3)坚持了审计监督制度。财务科每半年对全院有经费往来的单位和部门进行一次业务审计,督促大家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财务规章制度。通过检查讲评,保证了财务制度和会计法规在全院财务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推进了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3.2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深化(1)规范了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原则。院、科两级核算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数据,保证核算方法的科学性,核算程序的一致性,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同时依据《军队医院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从医疗收费、记帐到核算,采取“权责发生制”的原则。(2)建立了收支信息渠道。采用医院“军字一号工程”接口提取数据,为了保证医疗成本核算准确、及时,医院规范了全院各成本摊点的统计报表,明确了成本核算报表及上报时限,并要求将核算结果和收费情况及时向科室反馈。通过建立医疗成本核算双向信息渠道,使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工作做到了信息反馈通畅、及时、准确、有效。(3)出台了《医院科级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办法》,理顺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医疗收入生成单位要做到日清月结、本期核算;医疗成本生成单位,将直接成本逐日统计,间接成本月底摊销;核算部门依其上报数据进行审核、统计、汇总、核算等工作程序,并将核算结果利用网络于每月10日以前发至院领导、相关部门和科室的电子邮箱内。因此,确保了成本核算工作流程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核算工作质量。
3.3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工作进一步强化(1)制定了各类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依据《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细则》,医院先后制定了《医院通用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用卫生材料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医疗设备采购供应管理办法》、《医院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地规范了物资采购与供应行为。(2)建立健全了物资管理制度。医院的物资实现了统一筹划、统一采供、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强化了物资微机管理,严格审查、验收,完善了出入库登记及挂账;定期盘点清查,做到了账账、账物、账卡相符,防止盲目采购造成积压,增大成本支出。
4明确思路,求真务实,以严谨的方案确保对新时期军队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实践
4.1清产核资,清理帐户,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我们先后对全院及各科室固定资产进行了再清查,共查实各种仪器设备3883台(件),价值1.8亿元,报废43台(件),价值282万元,核对医院和科室仪器登记卡片3924张,建立完善了实物会计制度,保证账物、账账相符,建立了医院仪器总帐,科室明细台账;查实医疗用房8.78万平方米;营具4000件,价值350万元。按《军队医院会计核算办法》规定,重新计算了全院及科室固定资产总额及折旧额。为使资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按总部要求预算帐户和预算外帐户合并,撤消了其它6个帐号,只保留医院财务一个帐号,医院所有经费全部从此帐户上反映,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
4.2规范流程,堵塞漏洞,物资管理成效显著医院的物资管理与改革工作,是将全院所有需要从市场采购的物资集中由一个部门负责采购。(1)规范物资流通程序。物资管理改革的中心思想是做到管理规范、方便服务、降低成本、堵塞漏洞,根据需要我们制定了合理的、可操作的物资管理、物资采购、物资入(出)库等流程。使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核算、监督各个环节有章可循,真正做到物资管理趋于秩序化、规范化。(2)建立物资管理监控系统。成立了由院纪委牵头的医院物资采购监督小组,同时加强了药事委员会、器械委员会等组织对相关物资采购的监管作用,使物资统供统管工作健康有序,环环有监督。(3)总结出了“一五五”物资管理模式。通过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供应、统一支付,既保证了物资供应,又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据统计:20__年物资采购额近1亿元,节省金额1千余万元,综合节省率达12.6。
4.3严格物价,收费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1)认真落实地方政府物价标准和医疗收费公示制度。我们分别在门诊和住院大厅设置了医疗项目收费标准触摸屏,价目公开,接受监督;住院患者的各项收费有医嘱或处置描述,各类医技检查有检查结果,并落实住院费用一日清单的制度,使患者明白消费,安心治疗。(2)出台了5内部服务价格标准6,共13大类603项。对医院内部服务实行了量化管理。(3)严格物价监督工作。医院设有专职物价员,各科室设有兼职物价监督员,聘请地方卫生、物价、新闻媒体等各界人士为医院的院外物价监督员50余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和反馈各种信息。另外在核算科建立了医疗收费投诉档案,分别将处理结果和患者的意见记录在投诉卡上。由于管理严格,医院住院患者投诉率由20__年前的0.8‰降为20__年的0.2‰。多年来,在河北省组织的医院医疗收费检查中,对医院遵守国家物价政策,严格执行标准制度情况予以好评,多次实行了免检,并评为物价收费管理先进单位。
[关键词]医院科研试剂;根本原因分析;信息化管理
目前,医院在承担临床诊疗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需要开展各学科的研究活动,以期促进专科发展,提升医院综合实力与竞争力。其中,科研试剂作为其基础性必备资源,在科研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为保证医院科研质量有效管控,院内采购资金有序流转,试剂管理工作高效运行,医院科研试剂物资管理平台应运而生,以便适应专业性强、研究内容复杂以及研究方法多样性的科研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试剂的科学管理,顺应科研发展趋势,建立起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2]。
1医院科研试剂消耗及管理现状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5年医院科研试剂采购金额约为255万余元,经费支出金额大,且各申购科室根据自身学科发展情况,所购试剂及占比也不尽相同。血液科、普外科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占比分别为23.32%和18.11%;中心实验室、消化内科等省级专科占比分别为6.85%和5.24%,其代表性突出,科研试剂消耗量居前(见表1)。表12015年各科研组科研试剂消耗量与比例由于医院临床和科研部门众多,科研试剂具有使用零散、专业跨度大且分散等特点,难以达成准确溯源、动态追踪及灵活调配的机制,也存在着一定资源浪费的现象[3]。目前,科研试剂管理工作依托物资管理平台运营,在完善厂商、科研试剂数据库的基础上,依权限系统分配科研组、科教处、设备处、厂商以及财务处等科研试剂管理利益相关者业务功能,即科研组通过系统提交采购申请并备注经费开支账号,科教处审核通过后,单据流转至设备处审批和采购,采购员通过储存介质卡将订单信息共享至厂商供货子系统,厂商接单确认,生成二维码物资送货单并进行配送,仓管员扫码入库后由科研组领出并进行账务结算工作,实现无纸化流转[4]。
2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试剂供应不及时和常现缺货现象。由于科研试剂的特殊性,其有效期短、价格昂贵,有特殊存放要求,较常出现试剂供应不及时和缺货现象的情况[5]。(2)科研经费流转透明度不高,支出渠道不清晰。由于部分实验所需的试剂唯一性强且替代品匮乏,物资管理平台科研试剂数据库更新不及时,科研组依照旧的纸质申购流程进行购置,或直接与厂商联系配送后与医院科研试剂管理部门补办有关手续,以致造成部分科研试剂未经比价,“垄断价格虚高”、“一家独大”,科研经费流转透明度不高,支出渠道不清晰,经费使用不合理。(3)物资管理平台数据库无法实时共享和更新。针对科研用户工作开展的不同时期,厂商往往会对部分试剂进行打折、降价,物资管理平台数据库无法实时共享和更新,在科研试剂信息化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存在短板。(4)物资管理平台准入、预警及跟踪功能不健全。由于科研试剂相关法规与管理办法正处于完善阶段,科研试剂有关资质主要经由采购员进行审核,物资管理平台准入、预警及跟踪功能不健全,存在部分无合法完整的批准证明文件试剂入院的风险。试剂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和配送过程中的实时跟踪、验收环节的审核质保、使用对象的持续反馈都有待信息化管理与升级[6-7]。
3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定位分析问题原因
鉴于上述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拟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定位、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设计和实施解决方案加以修正与消除,控制追踪。RCA是一个迭代的过程,从而实现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利用鱼骨图从管理、物资、时间、财务和人员等要素出发挖掘有关要因。(1)权限配置人员对业务节点把关不足。在管理上虽有制度的约束,但仍存在推广和共享不足,科研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流程知晓率低。权限配置人员对于业务节点把关不足,对于“逆流程”管理处置不当。如某科研组急需某科研试剂且无替代品,其自行购置使用后再行完善先期审批环节以便经费开支结算。欠缺对科研组权限配属人这一信息链的末端环节用户的随访和跟踪,无法及时收集用户情感体验与完善意见,成为持续改进的瓶颈之一[8]。(2)厂商和科研试剂数据问题。在物资方面,厂商和科研试剂数据错误、重复导入以及更新不及时导致了从申购到使用整个供应链的偏倚,致使科研工作大打折扣。同时,硬件支持力度不足,出现运行缓慢、无法提交和权限流转错误等情况,以致科研人员主观满意度不高[9]。(3)科研进程滞后。就时间而言,大多数进口科研试剂每年都会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价格调整,同一产品在同一年的价格也可能因为促销出现较大的优惠,也有可能因原材料、生产成本的变化而上调,呈现一定的周期性[10]。进口科研试剂的取货和配送周期均高于国产试剂,偶尔造成科研进程滞后的情况。(4)科研经费支出滞后。从财务结算的角度来看,由于绝大部分科研试剂均使用财政性科研经费购置,资金来源与开支渠道、使用期限与结题上缴的时限均存在不同,物资管理平台暂无法“先急后缓”,实时、同步进行财务处置,付款周期较长,常出现科研项目结题时“大批量”采购的现象,未能较好地安排宏观经费,造成支出延后的现象发生。(5)各方人为因素制约信息化管理进程。作为物资管理平台的操作者和受益者,科研人员、采购员、仓管员和厂商等人为因素也制约着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供需双方对于科研试剂信息的不对称性弱化了科研试剂管理的即时性与精准性,厂商通过学术会议、培训形成用户产品依赖,科研试剂趋利性增高。对于同一品名试剂,科研人员在系统上的选定错误、采购员未能及时审批、共享订单信息以及厂商对于试剂订单的信息与二维码的错误生成,仓管员实物验收入库的核对误差等,加之部分用户对于系统模块功能的不了解,权限内的不当操作都将产生管理负强化。上级领导的审批和付款签名等人工流程“待电子化”在某种程度上也对科研试剂高效、便捷的信息化管理起到影响(如图1所示)[11]。
4设计实施修正科研试剂供应举措
针对RCA结果,拟设计和实施修正举措,消除要因、持续改进,力求降低医院科研试剂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问题复现的概率。
4.1用户为导向
通过座谈会和日常走访等形式反馈院内科研人员对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如物资管理平台采购条目的检索,模块的设定,功能流转,业务权限简化等问题。各科研组在项目开始前拟定科研试剂运用计划,由医院科研试剂管理部门牵头,通过与供货厂商召开协调会的形式加以确定,“货比三家、择优应用”。设置日供货厂商订单反馈时间节点,采购员及时共享和接收,避免延迟配送[12]。同时,辅以即时的科研试剂采购需求定期收集,建立起较为全面的管理模式,并以属性表的形式实时维护至基础数据库,信息化下单、办结。
4.2科研试剂管理部门间协调
医院内部科研试剂管理部门涉及科教、设备和财务等部门,为提高科研试剂管理水平,行政职能科室间的沟通协调必不可少。各部门均配有信息化管理权限,科教处可每季度或半年与财务处核准,并通过物资管理平台科研试剂经费支出与结余情况,以便各科研组统筹安排,将工作做到日常,避免在科研项目将要结题时出现大批量采购的现象,从而减轻管理部门业务量。同时,对于科研经费急需上缴的科研组,科教和财务部门可酌情优先处置。
4.3完善物资管理平台功能
针对科研试剂管理实际,改进现有功能,新增有关模块。在科研试剂财务处理阶段还留存部分人工环节,该环节较为冗长,因科研试剂付款时需打印纸质付款申请单,经由采购员、仓管员、会计员、设备与财务部门负责人以及院领导签字审核,其耗时往往大于前序工作。上述流程实施电子化流转、签阅与办结后,将使得整体管理效率提升。同时,在科研经费溯源、支出统计上新增有关功能,各科研组可在权限范围内自助查询。在厂商生产二维码送货单据时,配套有关发票、金额信息,采购员和仓管员在验收、入库时自动提取,可减少有关工作量。此外,在物资管理平台上进口试剂采购信息,进行竞争性询价与订购,降低科研成本,提升科研成效。
4.4周期调价数据共享
竞争性谈判往往能与厂商争取到较低的科研试剂采购价格,但在每年3月和9月医学院校研究生开学之际,科研试剂的降价力度较大。为此,应综合同一试剂不同供货商的报价情况确定最终定价,及时更新和覆盖原有产品信息,防止错误订购,规范科研试剂价格行为,确保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具有意义[13]。
4.5科研试剂信息化质量管理与控制
关键词:医院 成本核算 管理
日趋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下,医院领导者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医院的成本管理。一套好的成本管理体系可以起到有效控制成本,降低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作用,这也是在新形势下,医院的发展方向和追求。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医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进行了重点探讨。
■一、医院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市场意识不强,究其原因,我国的医疗事业一向以体现社会福利为主。造成了医院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的局面。随着医疗体制和医保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对医院的补贴力度在逐年减弱,客观上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医院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只能依靠于自身的经营效益。
在企业中,成本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效益,医院为提高自身的敬意效益,必须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争取在不影响医疗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以合理的成本创造出更高的效益产出。这是医院在加强内部管理方面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成本是一项综合性财务指标。医疗成本的形成贯穿于医院经营和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医院物资材料消耗的高低,用药是否合理,服务是否到位,资金占用多少,费用发生的比例等问题都可以用一系列的财务指标表现出来,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加强成本的管理,对于医院掌握自身经营情况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医院成本管理的内容
医院的成本管理离不开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成本管理的内容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成本预算管理可以在客观上反映医院在完成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投入规模和各项费用的保障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的成本投入起到计划调的作用。成本分析是通过对成本核算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医院的开支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成本预算的实施和成本分析的完成都需要成本核算提供真实完整的成本信息和数据指标,是成本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建议
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机构
为了实现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高效便利,应尽快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机构,成本管理机构力求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原则,由科室核算人员对原始负责成本的记录和核算,由财务处形成成本核算中心,汇集成本基础信息,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并按时向管理决策层提供报告,逐渐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自下而上的多层次、多部门成本控制体系。
2.进一步强化全员成本节约的意识
全员成本管理是成本集约化的前提,也是医院成本管理的基础。要形成系统上下每个员工、每个角落对成本管理和控制都有足够的重视。不受成本无法再降的传统思维定势的束缚,医院成本管理如果失去职工群体的参与肯定难以真正取得成效。
3.努力建立成本效益的理念
按照长期的成本效益理念,为了持续地、大量地削减开支(或者获得利益)而应该支出的某些短期看来似乎是高昂的费用。所以医院的成本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模式之内,而更应重视潜在的损失和利益。在设备投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注重可持续节约的理念。
4.注意研究隐性成本的节约
所谓“隐性”成本是指潜在的成本耗费支出。一是医疗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如若忽视则会产生高于日常维护、保养成本几倍乃至几十倍的隐性成本。为此,医院注重建立金额较大的大型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档案,以确保设备的完好率。二是医院的人力成本是除药品成本外的第一大成本,存在着严重的隐性耗费。不论哪个行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一方面人是收入的源泉,是需开发的对象;另一方面人又是消耗费用的一部分,是需要节约甚至减少的对象。“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支出和费用。
5.下大力气,确保数据真实有效
针对成本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原始数据失实的顽症,应尽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性、正确性、实用性,建立信息数据下的成本体系及反馈通报制。充分利用计算机医院管理系统,力争达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从而掌握工作上的主动权。这也是建设现代化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保障。
6.落实成本管理措施
成本管理中任何的松懈都会对医疗经营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医院管理层以科学与实际相结合的态度对原重叠而复杂的科室、行政组织结构进行调整,试行扁平化管理。一是科室调整通过建立学科板块把性质相同、相近的科室合并归类,尽可能缩减行政后勤人员,医院运作成本大为降低。二是制订医院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全院所有物资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减少浪费,尽可能使各分院、诊所达到零库存。三是规范采购行为。建立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申购的逐级审批制度,将各科室器械材料的使用情况纳入日常管理。四是加强物资管理。为控制成本费用,切实降低病人费用,院部要求各住院病区及医技科室对使用的单价在500元以上的医用卫生材料、人体植入材料建立台帐,每月上报,院部实施全程监控等。
总之,随着医院全员成本核算的最终实行,医院成本管理必将向着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发展,也将会进一步引入更加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工具,如:人力资本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这些方法未来将在医院行业的成本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方法措施
1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组织建设,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牵涉面广,仅依靠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是不够的。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建议医院应建立经济管理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相应职责,即:领导组组长、领导组、经济管理办公室。领导组组长应由院长担任,作为医院经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是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对经济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领导组成员中应包括院级领导、财务审计部门、采购部门、纪检监察、总务后勤、设备管理、医护管理部门等。其职责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医院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指导经济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各项经济管理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认真执行,对医院经济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及时优化、改进各项经济管理流程。经济管理办公室一般应设在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责是根据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规定,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成本控制、资产管理、绩效考评、内部控制等各项经济管理具体工作。
2强化医院经济管理各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管理工作氛围
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医院管理干部及职工熟知程度如何,管理制度能否得到有效执行,直接关系到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成败。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一般包括: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医院预算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重大经济活动集体决策制度、采购管理流程、绩效分配制度、固定资产及库存物资管理规定、资金支付流程管理规定、财务报销规定、各项费用控制规定等,涵盖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公立医院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结合工作实际,一要梳理优化各项经济管理业务工作流程;二要补充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对重大经济活动要实行集体决策制度;三要将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汇编成手册,印发至相关科室及全院管理干部,以供学习执行;四要明确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的科室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权责,进而使制度的执行落实到实处。
3公立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管理的方法措施
3.1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的财务部门应根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按照规定程序编制每年的财务收支预算及物资设备采购预算;对按照程序上报批复的预算及时进行指标分解、具体落实各科室部门的预算管理任务,下达科室二级预算管理指标;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医院各项收支和物资采购,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对超出预算的各项收支,严格管控并按规范程序办理各项预算的追加、调整;每季度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将结果汇报医院预算管理委员会。作为医院管理层面,应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同时应强化对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结果的应用,应将各科室预算执行的考核结果与综合目标管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的约束。
3.2医院财务收支管理
医院应明确各项收支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严禁科室及部门私自截留收入不入账;进一步规范资金支付和大额现金发放管理;通过加强内涵管理,进一步优化医院收入支出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作为具体负责医院收支管理的部门,应各司其责,相互配合,确保医院的各项收支活动真实、合法、完整。其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根据省市医疗收费制定的公立医院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进一步补充完善医院医疗收费体系,依法组织各项医疗收入,做到不多收、不漏收,确保医院收入的完整性,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收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将检查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医院财务部门应设置票据专管员,加强各类财务票据的购买、使用、核销的登记管理工作;会同医保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项医疗应收款项的催收回笼工作;完善退费管理制度,加强退费审核;建立健全医院各项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理各项支出事项。医院费用结算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办理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费用收取及入出院手续工作;完善病人各项费用结算资料;建立患者费用复核制度,减少收费差错;收费员每天必须出具日报表并及时上交财务审核,严禁截留挪用,强化对收费行为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医疗欠费病人的管理,减少坏账。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及医保管理部门应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临床路径应用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加强病人次均费用控制;进一步优化医院业务收入结构,严格控制药品比例及耗材比例。医院人事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公立医院定员定岗管理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绩效考评方案,在保证医院各项经济工作运转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提高医务人员薪资待遇,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3.3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管理
医院应成立成本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成本管理机构和岗位;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考核制度,定期召开成本专题会议;强化全员的成本控制意识,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引进医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并将成本控制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评体系;积极推进保安、保洁、洗涤、食堂、停车等后勤服务社会化。医院财务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方法与流程开展医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在以科室、诊次、床日为核算对象的基础上,利用信息化手段,探索开展项目成本与病种成本核算;定期对核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医院医务护理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科室成本意识;在保证各项医疗活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控制人员数量;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质耗材使用,减少卫生材料消耗,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后勤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开展后勤服务社会化模式,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有资质的专业机构提供后勤社会化签约服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约型医院的建设。基建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设备、工程、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4医院国有资产管理
医院应按规定要求设置资产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规范房屋等资产出租出借行为,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按规定报批;加强负债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控制医院建设标准和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严格资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医院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出库、调拨、处置等环节管理。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和货币资金核查;及时清理应收及预付款项;严格执行负债审批制度。医院采购管理部门在保证临床安全使用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存货库存定额,加快资金周转;加强库存物资盘点、效期的管理,对高值耗材实行条形码追溯。医院基建及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基建项目的管理、议事决策与审核机制,健全建设项目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基本建设项目及超过一定金额以上的零星维修项目应按规定办理决算审计。
3.5医院采购业务及合同管理
医院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医院发展和需求编制每年的物资设备采购计划;严格遵循国家省市相关规定,落实药品耗材网上集中采购交易制度和备案交易制度,应纳入政府采购的必须按规定执行,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医院应严格按照院部物资采购流程规定进行采购;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纪检及审计部门对采购过程的全程监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履行情况实施有效监控,对重大经济合同的签订应组织法律、技术、财务专家参与谈判。医院财务部门在汇总相关部门专项采购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全院物资设备采购专项预算并按规定报上级部门批准;医院采购管理部门采购药品耗材必须在省医药采购平台上运行,禁止平台外交易;应遵循政府采购规定及院部采购物资流程进行各项物资的采购;进一步完善各项物资的采购计划、验收入库领用审批等环节管理;对计划外的采购业务,应严格按程序办理追加预算后方可按程序进行。医院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医院的所有合同业务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各科室签订的合同均应由院办进行统计、分类、归档,实行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医院审计部门重大经济合同履行情况应进行专项审计。
3.6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机制建设
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际,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考核与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加强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通过科学制定内部绩效考核方案和设立专项绩效考核资金,建立规范诊疗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规范诊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医院人事财务部门要结合医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绩效分配方案和专项绩效考核奖励方案,要重点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技术能力、风险程度、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应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各科室月度绩效考核和年度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方案挂钩。
4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院,全成本核算,评价
一、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一)实行全成本核算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加入WTO后,有限的医疗市场将被外资、合资和各种股份制医院所占据,公立医院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生存与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的需要。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强化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通过医院各层面的有效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源节流,降低成本,增收节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适应新的医疗形势的需要
在卫生事业的改革、药品价格的下降、医药分开核算管理办法的出台、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等新形势下,公立医院面临着财政补贴大幅度减少甚至为零、医疗服务价格下降、为更多的医保患者服务的现实。要适应新的医疗形势,迫使医院必须转变观念,强化经济管理,加强全成本核算,节能降耗,提高效益,以实现医疗服务两个效益的提高。
(三)实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
由于医疗卫生费用的过快增长,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已成为政府重点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公立医院是福利性的公益事业单位,医疗收费是由政府统一定价的,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是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力求在经济管理上有所突破。只有通过全成本核算降低医疗成本,才有能力为这部分病人提供低廉的医疗费用;只有通过全成本核算获得更多的资金积累并投入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中,才能为更多的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实施
(一)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对象
1.医院全成本核算单元的划分
全成本核算是指通过对医院经营活动所有支出进行全过程、全范围的监督和控制,实现核算单位或核算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确立全成本核算的单元结构是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基础。医院全成本核算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同时与全成本核算级次的划分有关。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可以划分为多个级次,从医院的整体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班组成本核算到单病种成本核算等,成本核算级次划分越细,核算出来的成本越准确,越利于控制成本,越利于成本和利润考核,但划分得越细,付出的核算成本也越大。因此,为了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又能兼顾管理操作的可实现性,我院成本核算采用四级分摊:第一级为公摊费用分摊,第二级为管理成本分摊,第三级为医疗辅助成本分摊,第四级为医技科室成本分摊。全院根据科室自身的性能及成本核算的要求,分为五大类科室,他们分别是直接医疗类科室(临床科室)、医疗技术类科室、医疗辅助类科室、管理类科室及科研教学类科室。
2. 确定科室成本核算对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为科室全成本核算对象,统一全院各部门的统计口径。
(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内容
1.各科室收入的核算
将科室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两大类,总的归属原则如下:(1)直接收入:是指由一个科室自行完成的收入。这部分收入100%计入各科室。包括:床位费、材料费、护理费、诊疗费、特护费、输氧费,以及由本科室自己完成的治疗收入等。(2)间接收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科室共同完成的收入,包括:检查收入、手术收入、麻醉收入等项目。这部分收入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按一定比例分别计入各有关科室。如临床科室的病理收入为病理收入×A%,则病理室的病理收入为病理收入×(1-A%)。药品收入不计入科室收入。(3)病人欠费,按相应的欠费项目,不作为临床和医技科室的收入。欠费收回后,作为相应科室收入。(4)外院会诊、外院检查、外购药品、输血收入均不列入科室收入。
2.各科室成本的核算
将科室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
(1)直接成本的归集
直接成本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会计信息按科室核算对象直接归集到工资和福利费(包括:工资、补助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费、医疗保险费、临时工工资等费用)、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卫生材料费、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费用、差旅费、培训费、业务招待费、宣传广告费、电讯费、电话费、邮资费、设备折旧(房屋建筑物、医疗设备、家具的折旧)、维修费、洗涤费、采暖费、其他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住房公积金等)等项目中。
1)利用工资管理子系统中产生的每一职工的实际工资、各种福利费和社会保障费等, 汇总产生其所在科室实时各核算单元的部分成本。
2)利用固定资产子系统中的后勤和器械固定资产中各固定资产的购置年限、物资及设备总值, 并按《医院财务制度》关于折旧的规定, 一次性产生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和提取大型设备购置维修成本; 同时根据后勤固定资产子系统中的房屋信息(建筑费用、房屋面积)按一定的折旧年限产生核算单元的房屋占用成本。
3)利用后勤物资管理子系统直接产生各核算单元的办公用品和医疗杂支的实际消耗并分门别类地核算低值易耗品的成本。
4) 由医嘱管理子系统汇总各核算单元在供应室领用的卫生材料费用, 包括按供应室内部服务价格计算的各种治疗包。同时, 器械管理子系统汇总各核算单元直接在医疗器械科请领卫生材料的费用。两部分相加构成核算单元的卫生材料消耗成本。
5)由物资管理子系统、药库管理子系统、中心药房管理子系统产生药品消耗成本。
(2)间接成本费用的分摊
对于直接费用应按科室直接归集,对于有的成本费用是两个以上科室共同耗费的,因此需要在这几个科室之间进行分摊。
1)科室之间的成本分摊
第一按科室床位比例分摊
两个以上的科室共同支出的成本费用,如医用器材费、被服使用与洗涤费、消毒物品等,其成本均可按各科室床位数比例进行分摊。公式:某科室应分摊的成本=某项成本耗费总额×(该科室床位数÷使用该项成本的所有科室床位数合计)
第二按科室面积比例分摊
两个以上的科室共同支出的某些成本费用,如公用建筑(如走廊、楼梯等)的管理及维修费、电费、取暖制冷费等,可按科室面积比例分摊。公式 :某科室应分摊的成本=某项成本耗费总额×(该科室面积÷使用该项成本的所有科室面积合计)
第三按科室人数比例分摊
有的间接成本,如公用部分的水费、公用电梯的电费等到也可按科室人数分摊。公式:某科室应分摊的成本=某顶成本耗费总额×(该科室人数÷使用该项成本的所有科室人数合计)
2)行政科室和后勤科室的成本分摊
按各科室“人数比例法”分别分摊到其他各科室。全院行政后勤科室的成本分摊:某成本单元分摊到的成本=[全院性行政科室成本÷(全院总人数-全院行政科室人数)]×该成本单元人数
3)医疗辅助科室的成本分摊
医疗辅助单位为临床和医技科室提供服务,以消毒供应室为例,在测算出消毒供应室成本后,若测算某临床或医技科室应分摊的消毒供应室成本,必须先测算分摊系数。公式:某科室应分摊的消毒供应室成本=消毒室总成本×[该科室消毒物品领用量(或金额)÷消毒供应室所提供消毒物品总量(或总金额)]
4)医技科室的成本分摊
医技科室的成本根据其向临床科室所提供服务量及金额的大小,进行分摊。以CT室为例,公式:某临床科室应分摊到CT室的成本=CT室总成本×[该临床科室病人接受CT检查金额(或数量)÷全院CT检查的总收入(或总数量)]
(三) 要建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奖金分配制度
对全成本核算的各个环节及每个具体程序进行考核、评估,将医疗服务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使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经济效益而量化。建立健全医德医风教育、评价、监督和奖惩制度,确立劳动、技术、风险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根据全成本核算结果,确定相应的奖金分配制度,将科室利益与科室的医疗效益与经济效益挂钩,科室和个人的责、权、利更加明确,调动职工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这是医院有效实施全成本核算的关键。
奖金劳务提取办法如下:
1. 临床科室月奖金=(科室月收入-月支出±工作量补贴额)×40%×R 1 ×R 2×Rn。科室所得奖金60%归医生,40%归护士,由科主任、护理部作医生、护士奖金的调控,据工作量情况、考勤情况、夜班情况发放给各医生、护士。
2. 医技科室 医技科室月奖金=(科室月收入-月支出-月指标)×40%×R 1 ×R 2 ×Rn。
R 1 为医疗质量考核系数(如病房使用率、周转率等)
R 2 为医保执行情况、精神文明考核情况等
Rn为院部对科室下达指令性指标完成考核情况。
3.其它科室 、职能科室按临床、医技科室平均奖的80%发放。后勤人员按临床、医技科室平均奖的70%发放。
三、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评价
1. 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 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及时将科级成本核算数据反馈到科室,使得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部门负责人及时了解本科室当月的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适时调整本科室的收支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不必要的费用消耗,杜绝了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节约降耗、开源节流从口号变成广大职工的具体行动。
2. 科室发展观念明显改变 。各科室根据本科室特点,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主动适应医疗服务市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开拓医疗服务领域,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改变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积极主动地为病人着想,尽可能地让患者满意。同时不再盲目地要求购置设备和增加人员充分利用现有人力和设备资源,修旧利废、增加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3.两费控制达到管理年的要求,实现零增长,减轻患者负担 。据全成本核算的要求,药品收入不计入科室核算收入,从制度上避免了医务人员向病人虚开、多开药品的现象。近年来我院的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始终控制在40%以下,同时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低于133.86元,住院平均医药费也低于4243.50元,均符合二甲医院管理年的要求,极大地减轻了广大患者的负担,门、住院人数急剧上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效益。
4.医院的运行更加有序,堵塞了漏洞。通过实行全成本核算,加强了财务管理,完善了药品材料的招标采购制度、材料物资领用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住院患者收费制度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在价格管理上由专职收费员进行收费,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防止科室自定价格乱收费、多收费、漏收费等现象,端正了医风,塑造了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5. 权力集中与职能分散相结合。权力集中是指医院在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决策权高度集中于医院最高决策层;医院日常经费开支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经济管理的确权力集中有利于经济的决策统一,步调一致和统筹安排。职能分散是指医院经济运行中的具体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督等工作,授权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实物管理部门或成本耗用部门。经济管理的职能分散有助于经济管理工作的分工落实,科学高效。实行全成本核算后,使这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总之,医院进行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应将进一步把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合理医疗收费与全成本核算改革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也是符合目前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精神的。但如何使医院更好地适应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科学管理的要求,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探索,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让我们在医院全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问题上,闯出一条新路来,为加速医院的现代化管理作出贡献。参考文献:
[1]陆灿明,雷权.以全成本核算强化医院经济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6):53-55.
[3]张勇;我国医院成本管理实践与展望[J];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