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申请助学金理由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申请助学金理由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申请助学金理由

第1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尊敬的院领导和各位老师:

我是来自xx年纪xx班的学生xx,由于家庭条件比较艰难,所以向学校提出申请国家助学金.在学习上本人在校期间品行良好,成绩优良,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诚实守信,做事遵守承诺,在工作方面担任班干部一直是尽职尽责,在生活上,本人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已被认定为贫困家庭,困难学生,家里仅靠父亲打工维持生活,但是人穷志不穷,本人在校能遵纪守法,没有任何违规行为。

假如能够获得国家助学金,我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投入更多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争取优秀毕业.为班级为学院争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方法来为将来打好坚实基础,为今后的工作作好储备.

我知道还有很多很多向我现在一样的学生等着这笔钱去交学费,也有更多的父母为儿女的学费而辛苦工作着,甚至有的以卖血来凑够这笔钱.想一想手中浸着鲜血的贷款,想想一个人承诺和信用的价值,任何人没有理由不把这比贷款的归还作为重中之重看待,请领导和各位老师相信我的人格,我一定好好学习。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此致

敬礼

第2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关键词: 国家助学金 考核发放 高职院校

自国家助学金制度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为了把这一体现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关怀的政策用好,对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受助资格认定”和“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宏观层面,对国家助学金的发放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和机制性操作规程。笔者经多年实践感受到,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管理值得关注,且相关工作对立德树人之教育主旨大有裨益。

一、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现状

1.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政策。

对于人均总额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2号)第十五条规定“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省市在配套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关表述,例如《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第十五条规定“高校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后,应及时补发本学年以前月份的国家助学金,以后月份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通行做法。

经了解,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执行,在确定了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后,即行逐月按时发放。譬如江苏地区,国家助学金经费被分成3批次,分别于新学年初、秋季学期中和春季学期初拨付到学校,杜绝高校图方便省事,一次性发放了结的情况。按月发放的举措,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助学金属于补助生活费用开支的性质,又避免了助学金被一次性大额开支的不当消费情况。

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发放前的资格认定,轻认定后的跟踪管理。

为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各校普遍较重视国家助学金受助资格的认定工作,一般均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需要学生递交经由地方民政系统签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生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其认定过程,大多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小组评议院系审核公示学校最终认定”的模式实施。而且部分院校已经在如何界定贫困标准、甄别申报材料可信度、改进认定方法和完善认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少方法和对策。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目前一些高校已有较成熟的做法。

然而,在受助名单经确认并上传到资助管理系统后,绝大多数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工作即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财务部门依据受助名单按月进行发放,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有后续跟进的助学金受助对象跟踪认定及管理考核等工作。由于欠缺后续跟踪管理,使用助学金进行不当消费,甚至沉溺网游、生活攀比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不良影响,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2.重经济资助制度建设,轻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的助学机制,旨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府承诺。为此,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还是高职院校本身,都把经济资助建设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公益助学基金、勤工俭学等,无不是着眼于经济资助,其相关制度建设已较完备。

但是,资助行为本身,其实具备着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而现状是,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院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但尚未形成基于资助体系的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导致资助工作易偏离“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没有育人管理引导机制的国家助学金,只能满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之需,无法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信念、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问题。另外,育人机制的缺失,很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发生“比拼贫困程度”的不当行为,违背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初衷。

3.重物质帮扶单纯给予,轻人文关怀尊严维护。

根据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在评定过程中有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和校内公示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在促进国家助学金公正透明操作的同时,往往因为会触及贫困生的家庭及个人隐私性内容,这对于内心敏感的贫困生来说,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部分贫困生甚至会因此心生顾忌,拒绝申请助学金。

另外,由于助学金是一种单纯性的资助给予,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会感到有“不劳而获”之嫌,从而产生“有失尊严”的心理。所以,这部分原本应该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往往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或者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究其原因,是目前的国家助学金制度,忽视心理视角下的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尊严维护。

三、对发放过程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摆脱制度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

现行的国家助学金制度,要求受助对象一旦确定后,即通过“资助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受助学生名单,且系统不支持对名单进行变更调整操作。这是各校在资格认定工作完成后,在后续发放过程中就疏于管理的一个重要诱因。笔者认为,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亟待改革。应该允许校方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对受助对象进行调整,实现动态管理。

当然,受助对象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规程。首先,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哪些情况甚至要被“追回受助金”;其次,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告知变更缘由,并予公示;最后,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仍要参照期初申请程序,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进行后期督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不足。

由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往往时间紧迫,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入学伊始,老师对学生甚至同学之间尚未十分了解,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通常是2周)内,完成认定工作,因判断不清而影响评定公平性的情况就难免会发生。

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通过后期督查,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不仅停止发放并追回全部助学金,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给予纪律处分。通常来说,虚假及不当申报行为,只能蒙混一时,很难禁得起后期较长时间段的跟踪督查。同时,这可以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合理,并对不当申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建立约束机制,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

为发挥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应该对受助学生建立一个考核约束机制。该考核约束机制与每个月的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即本月经考核合格,才能获得该月的国家助学金。

当然,所谓的考核,其标准不宜过高,能“守住底线”即可。笔者建议该考核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为节俭意识。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崇尚节约,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经警示无效的,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为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遵纪守法,若违反校级校规,经警示后无效的,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为认真学习。要激励受助学生锐意进取,刻苦学习,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上,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原则上一学期所获学分不足应修学分2/3的,应停止发放助学金,并取消申请下一学年助学金的资格。

4.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

为了改变受助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定位,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同时落实感恩教育,要鼓励受助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通过义工等形式,以“给予者”的身份回报社会关爱,实现内心需求的平衡。

这种鼓励“给予”,需要校方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平台。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一些送温暖、送服务等性质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可以面向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设置一些义工岗位,譬如卫生保洁、报刊取送、绿化修剪、资料打印、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甚至可以给出一个“义工时长”的下限,作为发放考核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这个“义工时长”不宜与受助金额挂钩,且要求不宜过高,以免国家助学金被变相操作成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5.政策告知家长,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

家长作为子女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有理由知晓子女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所以,有必要将资助的具体情况,尤其是资助政策、考核发放的相关规定等,告知家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通过寄发《国家助学金受助情况告家长书》的形式,告知家长:“为引导受助同学自强自立,并督促其遵章守纪、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学校将从生活节俭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勤奋学习情况和回报社会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发放过程考核。”并详细说明具体要求。

比告知更重要的是,《告家长书》明确提出了“请贵家长知晓此事,并教育和督促您的孩子使用好国家助学金,把助学金用于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助学意义”。通过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的目的。

四、结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再加上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有欠缺,确需加强督促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提出要摆脱制度上的束缚,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要开展后期督查,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约束机制,使逐月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实现逐月考核后发放;要配设义工岗位,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并建议将家长因素引入发放过程的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关注,充分发掘国家资助政策中隐含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彦周,高艳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6):41-43.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12):151-155.

第3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关键词]Web技术贫困生认定资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046-03

[作者简介]周静,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 2118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校已逐步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辅之以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对于开展资助工作的要求亦越来越高。采用成熟计算机语言编程,以结构化查询语言将学生信息数据库建立关联,提供数据支撑,构建一套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系统,协助完成贫困生认定及资助工作,可有效解决该项工作当前所存在的弊病和问题。

一、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助管理内容多、申报审批程序复杂。随着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不断深入,资助工作的内容除了传统的助学贷款、校内困难补助、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外,还增加了省和国家临时困难补助、少数民族学生专项补助、校内校外社会资助等。资助项目越来越多,资助对象范围越来越广。传统资助申请的程序是由学生个人开据贫困证明、提交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审批,最后由学校评审。每一项评审的周期长、环节多,申请程序复杂,工作量大,而一遍遍的书写申请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贫困生的自尊。

2.贫困生资助管理方法落后。高校贫困生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数目相对较大。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助学金、困难认定等日常管理工作项目多、内容复杂,目前许多高校还没有制定多层面多维度的贫困认定和管理措施及制度,对贫困生的认定仍停留在比较原始的纸质记录认定和书面申请资助的方式。缺乏动态管理和跟踪调查,存在认定程序不规范、效率低下、浪费人力物力、数据难以保存、档案管理数量大等问题,管理方法相对落后。

3.认定过程难以做到完全公开公正。目前大多数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学生在生源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及向学校提交的申请资料,通过民意测评、班级评定、学校审核后才能确认为贫困生,享有受资助的资格。然而,在民意测评及班级评定中,往往受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不排除学生的小团体和平均主义的思想。一部分“不贫困的贫困生”剥夺了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学生的指标,使真正的贫困生得不到资助。传统的贫困生认定程序限于人为因素,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贫困程度。

二、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

针对以上问题,秉承科学化管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初衷,笔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发设计了一套基于Web的贫困生评定及资助管理系统,对贫困生的基本信息实现动态跟踪和管理,对奖助学金的申报实现网络化操作。该系统具有技术先进、操作性强、数据格式统一、储存量大、维护简单等特点。有助于贫困生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开展,大大提高资助工作的公开公正性,同时有效提高工作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管理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建立一个稳定的关于高校贫困生管理的数据库;确保数据库的安全,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能方便使用;完善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维护系统,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完善的报表输出,减轻用户的工作量。

三、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管理系统的特点

1.适应新体制下贫困生资助管理高效、公平、规范的要求。通过该系统对贫困生信息实施动态管理,可形成一个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工作平台,实现贫困生认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简化贫困生认定程序,缩短评定周期,增加透明度。

2.根据使用对象不同,合理划分系统模块。贫困生资助管理系统按照使用对象设计系统模块。整个系统的使用用户分为三种角色:系统管理员、辅导员和学生。不同角色的用户具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不同的操作对象、不同的权限和不同的操作功能。

3.具有较高的数据安全性。由于数据库服务器上集中存储着贫困生的贫困信息、家庭人口情况及其社会关系等信息,因此一方面要限制非授权用户访问该贫困生建档管理系统,对各类合法用户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保障系统本身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由于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4.采用最新软件开发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系统数据量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采用新的编程技术进行开发能够确保系统拥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本系统以web为基础,采用c#作为开发语言,SQL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确保了技术的先进性和开发的高效性。

四、系统功能描述

根据用户需求分析,该系统主要分为两大模块:教师评价与审核系统模块及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具体划分如下图:

该系统功能设计主要是实现贫困生的信息采集、相关文件及通知公告、贫困生认定及民主测评、学生获助信息的动态管理及各类奖、助、贷、补等的申请和教师审核。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贫困生信息管理与采集。贫困生信息采集包括学生基本信息采集模块、奖贷助勤申请模块、民主测评模块以及统计管理模块。作为学生端的模块,通过该模块采集学生信息,生成信息数据库,为教师审核提供数据支撑。每一名学生均可申请一个专属自己的账号和密码。普通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资助相关信息,对贫困生进行民主评议,查看各项资助的公示或评审结果;贫困学生也可以通过登录系统后,进行贫困信息的登记、贫困认定的申请、奖助贷勤的申请等操作,随时查询自己递交申请的审核或反馈结果,在修改申请表后继续提交待审,同时也可以通过通知公告栏随时查看有关贫困生管理的相关通知公告或者各类奖助的评审公示,了解学校资助工作开展的相关信息。具体包括:

一是学生信息采集。该功能设计目的是为数据库采集信息。学生本人登入系统后。需要填写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和贫困信息等表格,为其申请奖助学金提供数据基础。该模块为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数据的共享提供帮助。贫困生的信息数据每学期更新一次,需要申请认定的学生只需在每学期开学后上传相应的贫困证明或者提交突发困难的原因,即可进行困难认定。审核通过后,进入贫困生库。对于部分不再符合困难生标准的学生,也相应地退出贫困生库。

二是“奖、贷、助、勤、补、减”的申请。该模块设计包括贫困生对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学生登录系统平台,根据通知要求,选择需要申请的资助项目,填写相应信息并说明申请理由,系统将自动生成对应项目的申报表,通过系统直接提交给管理员。免去书面申请采集信息的繁琐程序。

三是贫困生认定的民主测评。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保证国家减、免、贷、补等各项资助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并且直接影响到贫困生工作开展的效率及贫困生资助的效果。该模块分为贫困生认定的“自我评价”和“民主测评”两块,学生个人登录此模块,可以实现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的民主测评。由于是无记名的操作,参评的学生可以为该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贫困程度和平时的消费水平,为管理员审核提供依据。

四是统计管理。该模块主要功能为申请和获得各类奖助贷补的统计和查询,贫困生每一次申请及审批的结果都会有相应的记录。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询具体相应学期的个人申请和获得的各项奖助情况。

2.教师评价与审核。该模块主要为系统管理员使用,分为学院和学校两个级别。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相关的通知公告和文件、查询和管理所有学生信息,可以查看自己所管理学院或者全校贫困生自评及民主测评的结果,可以对各类资助的申请进行审核和管理,可以实现各类奖助学金申请表格的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具体包括:

一是贫困生信息查询。系统根据学生提交的信息,按照班级,分层列表相关信息。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查看所有学生的相关信息,通过快速操作可以将填有贫困生信息的word文档直接导出打印。

二是通知公告的。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平台通知公告,上传相关政策文件等,从而实现对信息的动态管理。同时也便于对资助工作的相关文件进行及时存档。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账户,及时查看到相关的通知和信息。对于每一次奖助学金及资助的公示,均可通过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信息,使贫困生资助工作真正做到完全公开。

三是各类“奖、贷、助、勤、补、减”的审批。根据权限级别不同,管理员分为学院审核和学校审核。对应的用户可对本用户所管理的学院或整个学校的学生申请进行批量或者个别的查询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申请,管理员可以通过系统反馈未申请成功的原因,对申请表填写有误的学生提出修改申请表格的意见。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平台看到管理员的反馈信息及申请审批的结果。同时,系统会根据类别,对每一个项目的申请自动生成相应的统计表格,使管理员对每一项申请都一目了然,便于管理,提高效率。

第4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学生诚实守信的承诺书一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条件。为了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素质,树立中学生的良好诚信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需要的诚信人才,争做一名合格的道德公民。我庄严地做出如下承诺:

一、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申请表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二、提供有关家庭困难情况、学习成绩和品质状况等方面的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三、本学期已经得到 单位(个人)资助金 元。

四、承诺自己所受助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上学所需的生活费。

五、我自愿为学校公益性事业无偿服务。

六、我愿意同时接受以下条件:

1.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取消助学金资格。

2.在校期间如有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取消助学金资格。

3.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的,停止助学金资格。

4.高中未毕业,但终止了学业,取消助学金资格。

承诺人:

学生诚实守信的承诺书一二

为顺利完成小学学业,争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真正做到诚信为人,诚信做事,诚信于社会,本人特承诺如下:

一、学习诚信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不以非正当理由向老师请假。

2、有急事请事假,生病请病假,诚实自律。

3、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高效听课。

4、课后认真总结复习,有疑必问,有问必答,独立完成作业,决不抄袭。

5、遵守考场纪律,积极思考,认真答卷,不交头接耳,杜绝考试违纪。

6、学习有目标、有计划,用诚实守信的劳动取得优良的成绩。

二、生活诚信

7、养成良好个人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公共设施。

8、保持教室和个人卫生,认真值日,积极主动打扫教室卫生。

9、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对学校安全负责。

10、谦逊待人,真诚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搞好团结。

11、借别人的钱物,及时归还,诚实守信,树立个人良好信誉。

三、组织思想诚信

12、积极参加班会、队日活动,坦诚发表自己的意见。

1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不弄虚作假,谎报成绩,不搞不正当竞争。

第5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由于家里经济难题,交完学费后,贫困大学生的生涯费已经成了问题,为了能给怙恃减轻肩负,解决我的后顾之忧,遂向学校申请贫困助学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600字扶贫申请书,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600字扶贫申请书1尊敬的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学院班的学生,我叫,来自省县的一个农村。首先,非常真诚地感谢班主任及老师们在过去的一年多以来对我的辛苦培养和谆谆教导。自大学入学以来,在班主任等各位老师们的关心帮助下我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我的家庭情况不好,所以我知道只有勤奋认真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从小学到大学,我对学习的态度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找老师解决。即使跨进了大学的殿堂,我也从来没有对学习松懈过,严谨求学,刻苦钻研。在过去的大一的一年里,由于我成绩较优异,获得了学校的二等奖学金。我知道这是不够的,我还需要努力,路还很长,需任重道远,我要朝一等奖学金的方向迈进。值得高兴的事是,我在201_年_月的英语四级考试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将继续奋发图强,力争上游,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201_年_年,我考上了大学。能考上大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爸妈也为我感到骄傲。但是在高兴的同时,困惑他们的事情也跟着来了--我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负担。我的父母身体都不是很好,又需要做很重的体力活,时常得吃药,药费就是一项很大的开销。爷爷在六七年前因患中风病,躺病床几年后不幸离世。不仅如此,我的奶奶体弱多病,经常得躺在床上,得过白内障,做了两次手术。为负担这两次手术的费用,爸爸妈妈向亲戚们借钱。因此,我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有点难对付。尽管交我的学费有点吃力,但我还是在父母向银行贷款和向亲戚借钱后,得以顺利踏进神圣的大学的校门。从此,我的人生将会有所不同,读大学就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知识改变命运,我深知只有不断地努力学习,增长知识才能改变家庭状况。人的生命不能自己决定,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不能改变出生的境况,但可以不断开拓。虽然我的家庭经济状况不景气,但我绝不会因为我的家境贫困而失落,也不会因此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我要在这种相对艰难的环境中变得更坚强!

我在我们班没有职务,但是我积极帮助班干部完成工作,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献出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我热衷于班级体活动,是一个热爱集体的人。除了班级活动外,我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并表现积极,良好,充实了自己。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只是要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在生活中还要学会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认真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热心帮助同学。

在我童年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可以对国家和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是我能够摆脱贫困,走出大山的基础保障。我需要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修养。本篇文章来自。这种观念和态度,是我奋发向上的动力和支柱。虽然我的家庭条件不好,物质基础不好,但是我相信我们在精神上是富有的人。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重点发展教育事业,设立了助学金奖项,来扶助那些学习好却经济困难的同学。考虑到我家庭的经济状况,这次我想向学校申请助学金,以弥补我家庭经济拮据的现状,我也因此能集中精力学习,专心研究学问,不再为生活费和学费发愁。

我真心地希望老师能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获得这次的助学金。大学,既是我人生的新起点,又是我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接下来的三年大学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拼搏上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辜负父母和学校对我的期望,以一位品学兼优应有的优点来严格要求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从而更好地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他们困难的时候扶他们一把。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加以评判审核。

申请人:___

20__年_月_日

600字扶贫申请书2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我是____学校___院系__班的__同学,我来自___市___县___镇___村。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靠种田为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爸爸已年过50体力渐衰,偶尔重病;妈妈已生病卧床14年,每天都要打针吃药,每过一段时间要做一次手术,每年需要大笔治疗费用,14年来为了供我上学,妈妈一直没去医院好好治疗过,去年她已病入膏肓到医院看时医生说需要做手术,妈妈为了省点钱一直拖到今年五月份才做了手术;弟弟今年17岁,去年正上初三但因支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现在我家已经负债累累了,已经像信用社借款2万元,其他借款3万元。

200_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梦想,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我们一家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我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我原打算放弃继续求学这条道路,早日参加工作来减轻父亲的负担,贴补家用。但是父亲通过自身的经历,深切体会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所以为了让我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教育质量口碑良好,学风严谨的学校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人经过仔细筛选,多方考证,最终在高考志愿书上坚定的写下了___这几个沉甸甸的字。但这一年8400的巨额学费是我家2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出来的。本篇文章来自___。而我的父母情愿为了我的前途,我们家的未来背负超过4万的债务。多亏了我的父母、亲戚,朋友,我得到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机会,来到了美丽神圣的大学,坐在这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大学两年以来,我深知着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省吃简用,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再努力着,各门功课均达到优良水平,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学,大一是通过了普通话二级,英语b级考试,计算机省一级,大二时参加了计算机二级的考试,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宽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申请人:___

20__年_月_日

600字扶贫申请书3尊重的学校领导∶ 您们好!

我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系工商管理16班的学生,….。我很谢谢国家对我们家庭贫困学生给予资助,也很谢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的机遇。

家庭方面:我出生在农村,从小在农村长大,家中有四口人,怙恃、弟弟和我,弟弟今年上高三。七岁那年,我们一家人从河南移民到了新疆,往后,远离了自己的家乡,最先了新的生涯。我们家一直在种地,有三十多亩,怙恃一直在务农,地里不忙的时刻,他们会出去找些活干,打打临时工,这样,日子过得还算清闲。可是在我初二那年,家里不幸出了车祸,母亲伤得很重,腰椎和腿全都骨折了,不得不住院治疗,住院费、治疗费等等又是一大笔钱,家里没那么多蓄积,父亲不得不向亲戚、同伙乞贷给母亲治病,也应此欠了许多债,母亲无法自理,由于后遗症好需要经常吃药治疗,以是家里一切只能依赖父亲,家里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父亲的身上,他既要忙地里的活,又要照顾母亲,还出去打些临时工以津贴家用,还要供我和弟弟上学。父亲真的很累,天天都很憔悴,头发也白了许多,我和弟弟也许久没见他笑了,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我们会经常帮着父亲照顾母亲,做饭,干些地里的活,但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基本帮不了他。棉花收获还要看天气状况,天气一旦欠好,就会影响棉花产量,今年开春,疆内许多地方都挂了沙城暴,薄膜全被揭起,棉花今年产量锐减,家里的收入就更少了,一家人还要花销那么多,弟弟复读费我的学费生涯费等许多。

生涯方面:我会将这些钱花在该用的地方,作为每月的生涯费,省吃俭用,珍惜每一分钱,这样也能减轻家里的经济肩负。同时,买一些该用的教学材料及生涯物品,不乱花钱。

学习方面∶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上课好好听讲,天天定时背单词,做题,一定要把英语四级过了。平时没课的时刻多去图书馆,看些和学习有用的书,尤其是英语一类的,这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辅助。怙恃都是农民,一年四季都在劳作,他们很辛劳,我也明了耐劳学习的意义。

我出生在普通的家庭,做什么事都对照节约,做事也很认真,努力乐观,喜欢辅助有难题的人。我知道怙恃挣钱不容易,我也不会乱花钱,把钱花在该用的地方。国家对贫困家庭实行了许多津贴政策,我们家也享受了许多,这些钱真的辅助了我们不少,至心谢谢国家对我们贫困家庭的体贴和照顾。这些年,家里的情形好了许多,母亲的身体也在一点一点地恢复,不但能下床走路,还能做些简朴的家务,我和弟弟在校用功念书,弟弟学习成绩优异,今年上高三,很要害的一年。

由于家庭贫困我特向学校申请贫困生津贴金,这不仅是对我学业上的辅助,更是对我莫大的激励,在往后生涯中,好好学习,起劲支出,未来回报国家,母校和社会,也会把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400ai页面紧急升级通知读书啊,我相信但有朗朗书声出破庐,迟早有一日有万鲤跃龙门之奇象。页面紧急升级的通知该怎麼写呢,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关於页面紧急升级的通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600字扶贫申请书4尊重的校领导:

你们好!

我是来自河南贫困地区的一名通俗大学生。现就读于江西都会学院,由于家里经济难题,交完学费后,我的生涯费已经成了问题。现学校可以申请贫困助学金,我想了很久,郑重的向校领导提交一份助学金申请书。

我身世于贫穷的农村,从小家里就很穷,由于计划生育的原故,怙恃把出生未满月的妹妹送给了别家,虽然我只有二岁,可我那时却已经哭成了泪人,这是大姐告诉我的,把妹妹送给别人家后,怙恃一直辛劳的种地,为了养活我们姐弟三人,他们一直过的很苦,我很清晰的记的,在我七岁那年,我偷吃家里的糖,被妈妈发现了,由于家里很穷,这是走亲戚的糖,她竟下手打了我,还一直训我,那次我哭的很伤心,我不明了为什么领居家的孩子想吃什么,就可以吃什么,我就不可以,厥后我知道,我家穷,往后我决议,决议用我学的知识改变运气。由于家里穷的缘故原由,姐姐们穿小的衣服就留给了我穿,固然许多同砚笑话我,我也从来没放在心上,由于我知道,家里穷买不起衣服。就这样我渡过的我的童年,我们姐弟三都很争气。我们的学习也很好。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怙恃做了生意后,惭惭有了转机,可就是这样的情形,父亲意外的车祸,远离我们而去了,住院时代花光我家里的蓄积,这时,我十三岁,大姐十七岁,二姐十五岁,我哭着喊著,我要我的父亲,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就这样我失去了我的父亲,由于家里没钱,我们姐弟三人上学都成问题了,我那时就选择了退学,可是大姐宁死也要我上学,她说动了我的叔叔,叔叔强迫的送我去了学校,大姐下海做生意,做生意挣钱为了我和二姐上学,体弱多病的母亲再也顾不了那么多,拼死拼活的要把我和二姐养育成人,由于叔叔们的支持,我和二姐重新回到了校园,我回到学校后,曾立誓,我一定好好上学,一定答谢那些辅助我的人。

二年后,我上高中了,谁知道灾患丛生,一直支持我的奶奶,辛劳了一辈子,由于营养不良,确诊得了癌症,救治无效离我而去,这年我15岁,父亲去世后,奶奶一直是我好好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每当我想不开时,奶奶总会讲起父亲昔时的故事,奶奶是我顽强下去的理由,可是奶奶你去离我而去了,我刚刚树立的顽强就这样倒下去了,我跑到了父亲的坟前,我哭了很久,我想不开,我想不开,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失去亲人,可是父亲走了,奶奶为什么不能好好的活下去,哭了很久,大姐说了一句话:我不上学,到底为了什么,你明了吗?你这么的堕落下去,对得起谁!我再一次的要顽强下去,为父亲,为奶奶,为一直支持我的姐姐,更是为了我自己!!。

可是人生不如意事,我一直是一个苦孩子,高二时,最疼我的外爷因脑血管破碎离我面去,这年我18岁,父亲,奶奶去的世,已失我变成了一个呆呆的小男孩,天天躲在角落,没人理我,可是最疼我的外爷病逝后,我真的好伤心,好伤心,我不明了运气为何云云的对我,为什么,为什么。。。我一直想不通,虽然想不通,我却想改变运气,即然老天让我云云伤心的活下去,为什么我不能逆天而行,高喜悦兴的活下去呢,有谁能明了,一个天天面带微笑的男孩,心里却有这么痛苦的履历。

高考后,我来到了江西都会学院,大学的学费已远不如高中那么低,加上和我二姐一起上大学,母亲和大姐都很起劲的挣钱,为了我和二姐的学业,家里已经欠了许多债,今年,二姐毕业了,还没找到事情,,已失我体弱多病的母亲老去了许多,为了我和二姐学业,自已放弃学业的大姐,多年来的辛劳,已使她越出了与她岁数相仿的容貌,今年交完了学费后,家里再也无法给我生涯费了,叔叔们也早已无能为力,可是眼看着即将要毕业了,我不忍心就这样脱离学校了,无奈的我,找了许多初中高中的同砚乞贷,可这基本没法解决我的生涯问题,虽然性格已经十分顽强,可是我也有在深夜一个人无奈的哭泣,我真的没有办法,现在的我,面临着提前离校的可能,我真的好想把大学上完,真的好想,可是我又能做些什么呢,父亲,奶奶,外爷都离我远去了,现实中支持我的人都已经苦不堪言,就差那么一点点,就一点点我就可以毕业了,我真的好想上完大学,可是,运气云云,我又能做些什么。至心的希望校领导能批准我的申请,期等著...大学毕业后,我将用我所学的知识辅助更多想上学,而不能上学的学子.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日期:

600字扶贫申请书5尊敬的校领导和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高一(2)班的学生__,由于家庭比较困难,所以想学校提出申请助学金。

我家住在一个小村庄里,家里有4口人,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可是他们一直有病在身。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坐苦工和短工为生,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

在学习上,本人在校期间品行成绩良好,遵纪守法 加入能够获得助学金,我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努力完成学业,争取优秀毕业,为班级和学校争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不断汲取知识和方法为将来打好基础。为今后的学业做准备。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第6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认定;困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151-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也迅速增大,为了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从国家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建立了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学院奖学金、勤工助学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等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的种类多样、资助强度的提高和覆盖范围也在增大。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既帮困又奖优,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学生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然而,上述各项资助方式中,只有国家奖学金、学院奖学金是面向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他各项资助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所以,只有具备贫困生资格才能申请获得资助。此种情况下,在实际认定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一些实际上家庭经济并非贫困的学生也申请到了各类奖助学金,使真正有需要的同学受到了不同程度影响。由此可见,为了切实把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保证资助工作落到实处,高校在开展贫困生认定把关工作上就要多花气力了。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方法大多采用生源地调查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相结合的办法。我院贫困生认定先是由学生本人提出贫困生申请,介绍家庭及个人基本情况,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附相关贫困证明。此证明由生源地出具认定盖章。主要是由学生家庭所在的乡村或街道撰写贫困情况,乡镇、县区级民政局审核盖章(三级公章)。经调查,上述证明是类似于我们学院的大多数高校判定学生的贫困情况的主要参考依据。另外就是高校自身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中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学生干部座谈、同学舍友调查了解该生在校期间的日常消费情况、现实表现,并根据学生本人递交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出具的贫困证明,初步确定其贫困程度与等级;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对该生的整体了解情况最终确定贫困生等级,后进行适当范围内公示,无异议者上报材料,获取相关资助。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困难的问题

(一)认定标准难统一,导致贫困生认定困难重重

1.贫困指标设置不合理。《实施意见》对于哪些人可认定为贫困生只给出了一个大致概念,即家庭经济困难,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这样的一个大致的概念,条件宽泛,比较难以把握。结合笔者实际评定工作,采用的大致标准:父母务农或都下岗;家庭成员患病;兄弟姐妹多;家住贫困边远地区遭受灾害;家庭变故,父母离异、孤儿;非人为原因导致突发事件造成暂时严重的经济困难等等,诸如此类的标准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辅作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标准普遍缺乏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没有具体量化的认定指标,仅凭贫困证明或老师同学的感觉,很难确定谁比谁更困难,最终导致贫困生认定鱼龙混杂,造成不公平现象。

2.生源地贫困标准参差不齐。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所在生源地对于贫困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是贫困生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相关部门是否出具贫困证明是以学生生源地的生活标准为依据来判定的,他们判定的贫困也许相对于高校所在地或其他学生生源地也不一定属于贫困范围。

3.贫困标准动态发展。一定时期内贫困标准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各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另外加之一些因不可抗击的突发事件的发生,那么贫困标准也应随之而变化。这样动态发展给贫困生认定带来了困难和不确定性,这就要求高校在实际认定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关,做到及时查漏补缺,实时更新。

(二)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

1.利用人情关系网开具贫困证明。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贫困证明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之一。高校试图通过证明来获取学生的贫困信息,从而认定学生家庭情况的真实性。然而,负责出具贫困证明的第一经办人往往就是村级(或街道)负责人,这部分人与学生家长、亲朋好友关系密切,在办事过程中总也迈不过人情这道坎。于是本该不属于贫困范围内的这部分学生,轻而易举地拿到了贫困证明。

2.社会信用体制不完善导致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一是信用立法滞后,二是信用管理手段单一,三是费用无须地方掏腰包而造成开具虚假贫困证明。一些地方民政部门相对于当地的每户家庭而言也是“天高皇帝远”,根本不了解实际情况,认为反正费用也不从地方这出,即便有什么纰漏村级(或街道)也应是第一责任人,带着这样的想法随意就给贫困证明盖上了章。笔者曾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某一地区民政局由于前去开具贫困证明的人数太多,为了节约时间精力,专门设计了一个电子模板并篆刻了一个固定用于贫困证明的公章以应付大批前来办理贫困证明的学生。

(三)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虚报家庭信息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高校贫困认定中总有相当数量并不贫困的学生冒充贫困来获取各种资助。他们在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说明贫困情况时虚报、瞒报、谎报信息,甚至有学生直截了当地认为:贫困资助不就是比比谁说得更惨吗?相反,有一些真正的贫困生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透露真实困难情况丧失了贫困认定的机会。

(四)贫困生认定评议工作不科学

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认定,往往采取由学生申请并提供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各种困难证明,再通过师生调查、班级评议等途径来认定贫困生。这种操作看似很民主,但有些专职学生干部或班主任因工作忙碌或所带学生较多等各种原因不能进行深入调查,只凭工作经验或掌握的部分材料来认定贫困生,人为因素较多。另一方面,有的班级为了追求所谓的“公平、公正、公开”,把贫困生的家庭状况、申请理由张榜公布,民主投票,贫困生的种种不幸、隐私被“公告天下”,贫困生内心很受伤。于是,造成有的贫困生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愿申请资助。

三、改善目前贫困生认定困难的措施

1.建立基本稳定而又动态更新的贫困生档案。前面所述,贫困生的标准是动态发展的。为此我们要对贫困生认定工作实行基本稳定而又动态更新的管理方式。第一,大一新生入学递交档案分类整理,了解个人基本信息,保证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第二,通过发放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了解其家庭经济状况,包括家庭人口、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来源等;第三,通过班主任与贫困生的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心理健康状况;第四,通过与学生干部、舍友、公寓管理员的广泛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状况和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包括是否有笔记本电脑、手机消费、衣着打扮等;第五,跟踪校园卡消费情况,了解学生真实的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比较全面和稳定的贫困生档案。另一方面,根据贫困生的变化情况及时给予增补和删减。这样贫困生档案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贫困情况和所属的贫困层次。

2.利用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贫困生家庭情况调查。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可能逐个对贫困家庭进行实地考察,但要了解真实情况实地考察又是最好的方式,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笔者认为,不妨利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等这样的实践活动进行调研,组建社会实践的小分队划片区进行考察。通过这样的举措,师生不仅可以了解当地的经济情况、民风民俗、被调查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也可以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如果有可能,亦可以到当地的民政部门进行调查访问,以监督地方在开具贫困证明的真实性,更有利于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当然,如果教师出差公干允许的话,也可进行实地走访,核实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

3.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意识的培养。诚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弄虚作假不仅造成了认定工作的难度同时也伤害了真正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严重损害了“公平与效率兼顾,规范与透明并存”的认定原则。所以,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从入学起教育学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以学校的诚信、老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不断加大对诚信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有关诚信教育的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诚信美德。除了诚信教育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利于修德、为学、敬业、成业以及社会和谐的道德价值。通过演讲、志愿服务活动、感恩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从而改变部分贫困学生获得资助不求上进和“理所当然”心态,甚至逢奖必争的现象。

4.加强民主评议工作,保障评议工作落到实处。首先,要加强民主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制定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制度和认定办法,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其次,建立“三级”认定机构,即建立班级、院系、学校共同参与的机构,各负其责。评议成员应分不同层次,不仅包括班主任、辅导员还应有班级学生干部、普通学生、宿舍舍友等。再次,要调动评议人员的积极性,经常深入学生,了解贫困学生的现实表现。最后,评议工作要遵循班主任把关班级预评、院系辅导员复评、学校进行评议的认定原则。当然,在民主评议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从下到上、从上到下反复比较和分析,注意保护学生隐私,征求同学同意,统一意见后方可公示,公示无异议方可认定。

参考文献:

第7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诚实守信是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助学体系。但是少数贫困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为了获取资助弄虚作假,甚至借贷不还,导致部分资助资源分配不公、浪费严重。为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促进资助体系更加合理完善,确保贫困生成长成才,贫困生诚信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认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确保贫困资格认定的真实性、贫困程度的准确性是合理高效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失真。有些民政部门对学生持有的《高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核实不深入,把关不严,导致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也具有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使得原始贫困证明材料失去了真实性及权威性,严重冲击了贫困资格认定的公平性。2.评议过程中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有些学生为了能被认定为贫困生,利用人际关系到处拉票,导致少数被认定的贫困生贫困等级有误差,甚至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也被认定为贫困生。看似民主公正的认定程序,因为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而影响了本应公平的认定结果。3.调整过程中恶意隐瞒,编造事实。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对认定的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其出发点是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贫困生家庭经济变化状况,以便集中有限资源高效地开展帮困工作,并对新近致贫的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帮扶资助。但是调查发现,学生一旦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并成功建档,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动撤档,多数建档贫困生刻意隐瞒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事实,以便可以继续享受国家、学校给予的各项资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大批非贫困生看到贫困生每年都有多少不等的好处,便利用贫困生调整这一机会,通过各种手段伪造贫困证明,编造着各种理由,申请增补为贫困生。直接导致贫困档案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调档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得学生贫困档案的动态管理陷于困境,阻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受资助后诚信缺失的表现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奖助学金是各级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学费、生活费压力而划拨的专项资助。部分贫困生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奖助学金的情况下,有些行为不免让人非议。1.不当使用所得资助。有些学生获得贷款、助学款后,并未把这些款项用在正常的学习上、必要的生活上,而是用于购买电子产品、高档服装、请客吃饭等,甚至有学生拿这些款项进行投资,攀比消费、随意挥霍。2.蓄意拖欠助学贷款。部分学生不按合同约定归还助学贷款本息、还款违约,甚至还有恶意逃避还贷的行为,导致金融机构、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质疑。3.消极对待勤工助学。为鼓励困难学生自主、自强、自立,大多高校都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些有偿的工作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生活压力。但是,有些贫困生根本不珍惜这种机会,对安排的岗位挑三拣四,嫌苦怕累,经常以种种理由为托词减少工作时间。甚至个别同学表现出对工作无所谓的态度,不履行助学岗位合同单方离岗辞职,连书面申请都不交,导致社会、高校等用工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存在负面看法。[1]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审核程序不严谨、界定标准不明晰

首先,生源地民政部门提供的贫困证明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严格、把关不严谨,导致少数不诚信学生有机可乘。而高校受到人力、物力限制无法完全核实,进而为不诚信学生提供了一条开具假证明、伪造假材料的途径。其次,在贫困等级评定过程中,界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评定依据的申报材料失真,没有严格、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又不能在学生中间横向比较,导致贫困等级界定存在太多的主观因素,往往需要资助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和班级学生的普遍反应结合申报材料确定,导致少数学生钻空子,不能保证贫困等级绝对公平与公正。因此,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急需加强和完善。

(二)缺少监督和惩罚机制、监管制度落后

诚信行为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合理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诚实守信必要手段。少数学生之所以敢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骗取贫困生资助金,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享受资助的在校贫困大学生,老师、同学的监督尚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毕业离校的学生,社会监督几乎不存在。目前,受到电子商务等影响,部分学生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辅导员老师和同学监督也越来越困难。况且高校即使发现少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往往多做“批评教育”工作,充其量也就是纪律处分,几乎没有更为严格的处罚。严重缺失惩戒机制,使得少数学生在弄虚作假方面有恃无恐。

(三)部分贫困生自立精神不足,感恩教育缺失

国家和学校仅凭贫困证明就为贫困生提供无偿性资助,使学生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被动的等待各种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导致责任感不强,进取心不足,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抵抗无偿资助的诱惑,进而伪造各种贫困证明,“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的无偿资助。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感恩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学生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资助帮扶政策的实质,把国家的资助当成理所当然的福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政策带来的“免费午餐”,缺乏对社会、国家和高校感恩意识,严重助长了不诚信行为的风气,使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

三、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方法,健全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认定不能仅依据贫困证明做出简单判断,而应在定性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合理可行的资格认定标准。如在众多提供贫困证明的申请者中,有无孤儿、单亲,是否同时提供低保证明、残疾证、下岗证、重大疾病诊断书等证明材料,再结合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是否使用高档手机、是否有高消费等进行量化评估,以此为依据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分档。同时,要对家庭经济情况材料加大力度予以调查核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区县实地了解当地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生活,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通过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班级建立民主测评方案,让同学们行使监管的权利,对受助学生经济困难不真实的情况进行举报,建立起“宿舍―班级―院系―学校”的层级认定体系。最后,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对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统计和更新。

(二)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及奖惩机制

建立在校大学生诚信档案,重点考核评估学生在考试、申请助学贷款、学杂费缴纳方面的诚信行为,把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资助建档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高校“贫困生诚信评价平台”,延至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学校严谨、慎重地对学生的诚信进行科学的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资助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诚信评价结果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提高补贴、发放证书、进行表彰、记录档案等;对于诚信评价结果低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按照不诚信等级进行不同的惩罚,如按量减少补助,甚至停止一切补助,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取消资格,取消入党资格,并且记录档案等。以此来提高受资助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得更多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也使得高校的资助工作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有偿资助模式

近些年的高校资助工作经验证明,无偿资助模式确实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为贫困学子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这种资助模式仅仅具有“输血”功能,停留在暂时的“济困”阶段,难以起到“造血”功能,不能使贫困学生长久的远离经济困境。通过建立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有偿资助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无偿资助模式的缺陷,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高校等资助单位应该适当调整奖助比例,把大部分无偿资助款项逐步转移到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上,引导贫困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报酬,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推动大学生“助研计划”,鼓励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的贫困学子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资助单位单独设置与科研教师相配套的助研经费。学生在助研的过程中既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又能锻炼科研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每项公益活动设定相应的积分,把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分值作为资助档次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述三种措施,可以避免贫困学生对“无偿资助”的过度依赖,大幅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第8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一、管理重在过程、成于细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1.通过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建立动态贫困生档案。

确定贫困程度是一切贫困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一纸由生源地县区级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不足以全面真实地说明一个学生的贫困原因、程度和资助方式,等等。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不同,存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贫困证明本身的真伪也有待考证,因此,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立专门的评议小组确定学生的贫困程度。国家指导意见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认定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以我院某系2010级学生为例,两个班共80名学生,其中提交特困证明的有29人,占学生总人数的36%,远远超出国家20%的资助范围。所以,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确定贫困程度不仅要区分出10%的特困生,还要在众多的“准贫困生”中选出10%的贫困生,而往往贫困生的家庭贫困原因又非以上所提到的“特殊情况”,因此,评议小组的工作是相当艰难的。评议小组应该由以下人员组成:辅导员、班委成员、寝室长、普通同学代表等。辅导员在这个小组中起着主要作用,这是由辅导员的责任和所处地位决定的,因此辅导员的评议工作应该是全面而深入的,从迎新的第一印象,到个别谈话的细节询问,再到家访、问卷、群众意见等的信息搜集,最终将所有的意见带给评议小组;其他评议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层面,应该对所有贫困生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评价,与辅导员的评价互为补充。当然评议小组的成员应该遵循贫困生回避原则。评议小组的工作要持续贫困生在校全过程,评议小组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评定会议,时间定在每学年的开学初,但第一次评定应该在入校后两个月左右,使评议小组成员对每一个贫困生都有充分的了解;每年召开一次是为了将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的贫困生调整到贫困生档案中,这样才能建立符合客观事实的动态贫困生档案。在整个过程中似乎缺少了贫困生的自述过程,我建议把这个过程放在辅导员的个别谈话中进行。辅导员深入贫困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朋友”的态度和方式接触他们,宽容、真诚、平等地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能较为真实和全面地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摒弃在班级中采用民主投票“选”出贫困生的方式,因为贫困生“诉苦”演讲缺少人文关怀,真切地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且在这种近乎竞争的过程中易产生“争、抢、要”和“必然论”的心理。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要注重以人为本,用大爱呵护这些生长在贫瘠土地上的小苗,并帮助他们成长。

2.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落实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2007年5月13号,国务院颁发了国发13号文件《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基本形成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出席国务院的新闻会时指出:“每年资助500亿,受助学生2000万。”具体地说,今后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受助学生约2000万,其中包括400万大学生和1600万中职学生。政策的制定、经费的投入体现了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的大力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将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贫困生的资助工作,虽有政策的保障,但重在落实,具体的执行者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辅导员。只有辅导员深层理解和严格执行国家的奖助政策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公正。国家的奖助政策体现了一种导向的作用,国家助学金是面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就是说被学校认定为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学生均有资格申请不同等级的国家助学金,申请的贫困生只需要满足政治立场、道德品质、学习成绩等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助学金的名额相对较多,我校几乎所有的贫困生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具有奖励资助的含义,奖励那些自立自强、勤奋向上、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因奖励人数相对较少,一般学校会附带获其他类型奖学金等条件,所以评定难度相对较小。国家奖学金不论贫富,只奖励那些品学特别优秀的学生,其别要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特别突出。国家奖学金名额少,但奖金高,因没有专属贫困生的评定条件,所以,绝大部分的贫困生往往只能望奖兴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等政策宣传得及时广泛,因此,在大一新生入校前,很多家长已经为孩子办理了生源地贷款,特别是西北贫困地区的生源,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费和住宿费,而奖助学金则可以基本解决平日的生活费用,再加上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其他资助方式,贫困生大多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中,基层辅导员常常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执行奖助政策时不严格遵循评定条件,不按程序办事,在国家和学校大的政策下又制定自己的“暗规”:平均分配,导致大量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等现象发生,或干脆“轮流坐庄”,实现一定时间段内的绝对平均。这样,既违背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又损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利益。

3.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尽量挖掘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解决贫困生在国家资助以外的困难问题。贫困生所面临的经济压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其家庭自身努力分担,而基层辅导员是融合几股力量的关键所在。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外,社会力量也是我们应该争取的重要力量。优秀的企业家校友、长期联系的用人单位或实习单位、爱心人士等都可以邀请到校设立奖助学金,资助贫困学生。面对非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基层辅导员通过家访、电话沟通等方式向家长讲明国家奖助政策之后,必须让贫困生家庭明确自身的责任,不能形成“等、靠、要”的思想,让贫困家庭积极改变困境,尽最大的能力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另外,辅导员可以在学校开展各种助困活动帮助贫困生。勤工助学是贫困生自立自强、自己改善经济压力的最好办法。学校通常会提供一定量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助理管理员、食堂服务人员、办公室助理等,但相对于贫困生总量来讲,这样的勤工助学岗毕竟太少。家教是贫困生从事较多、工资待遇也较可观的勤工助学方式,但“买方市场”使很多贫困生没有较好的家教源。辅导员要积极地做义务的家教中介,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可靠的“自助”机会;学校内有“爱心基金”,辅导员要善于为那些有重大疾病的贫困生申请此类善款,为雪上加霜的贫困生解决问医求药的困难;发动师生为受灾地区的贫困生捐款,帮助贫困生度过暂时的难关。助困活动的目的是消除贫困生因单纯的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动力不足等,以利于他们勤奋求学、早日成才。

4.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加强资助后的教育管理。资助工作应该包括三个层面:贫困生认定、等级资助、效果反馈,而其中效果反馈是下一次认定和资助的依据。通过个别谈话、座谈、抽样调查等多种形式,建立资助效果的反馈机制。效果反馈不是单纯的跟踪奖助学金是怎么消费的,还包括资助后贫困生的心理、学习状态、思想境界及家庭的相关反馈。在进行资助后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两个极端:一个是理所应当论,另一个是思想包袱论。前者认为国家有义务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后者认为接受资助背负感情的包袱。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实行成本分担机制,大学生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是国家财政、家庭投入和个人努力三者的有机结合,只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率,这是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一举三得的好事。

二、教育重在引导、成于自省

国家的奖助政策中有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德优良、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导向作用,教育无处不在,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资助工作成为又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些年,屡次出现受助贫困生毫无感恩意识的案例,不仅伤害了各方资助者内心的善良,而且暴露出当下高校感恩教育的缺失和不尽如人意。高校的感恩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1)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板、校园网等途径宣传、解读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了解每年国家对资助工作的经费投入情况、受助学生的数量和比例,让每一个贫困生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爱。(2)加强资助后教育。普惠式的助学金条件低、受众面大,高年级的学生易产生“惯性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当然的,因此,资助后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加强对感恩典型案例的正面宣传,对社会上出现的感恩缺失现象进行立场明确的点评,激发贫困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主动性。

第9篇:申请助学金理由范文

第一条根据《省政府关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6]137号)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在全面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的同时,为有效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众的特殊困难,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各县(市、区)民政局为临时生活救助的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的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二章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范围

第三条临时生活救助的范围为具有当地户籍的常住居民,其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低于保障标准150%范围,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重症疾病患者;

(二)遭遇突发性灾难,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不能正常生活的家庭;

(四)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生活救助: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工伤事故、酗酒、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处于服刑和劳教期间的;

(四)拒绝管理审批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五)无理取闹、谩骂和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六)有就业能力、就业机会不主动就业,或有劳动能力、劳动条件却游手好闲的;

(七)经常享用非生活必需品的;

(八)持有或从事有价证券投资和收藏高价物品的;

(九)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五条因流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等自然灾害,以及较大范围遭遇环境污染、破坏性灾害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社会性灾害的救助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

第六条应计入的家庭收入

(一)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二)种植业、养殖业、多种经营、各种务工等收入;

(三)离退休金、基本生活费、失业保险金;

(四)遗属生活补助、赔偿性生活补助及各种非一次性资助;

(五)各种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

(六)一次性安置费、经济补偿金或生活补偿(助)费;

(七)各类非因公(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抚慰费及抚(扶)养费等;

(八)领取的房屋拆迁补偿款且购买自住房后的余额;

(九)各类货币存款及利息、有价证券及红利;

(十)各种性质的租赁性收入、继承性收入、补贴资收入等;

(十一)其他固定性、非固定性、隐蔽性货币收入;

(十二)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应当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七条不计入的家庭收入

(一)优抚对象按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护理费和保健金;

(二)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做出特殊贡献,各级人民政府给予的奖励金,省辖市级以上劳动模范离退休后享受的荣誉津贴;

(三)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四)在校生各种助学金、奖学金;

(五)因公(工)负伤、死亡人员的治疗费、护理费、丧葬费;

(六)用于大病救助的政府补助金、社会公益性救助金等专项救助资金;

(七)因规划拆迁一次性获得的用于购置经济适用房等安居性质的住房赔(补)偿款中实际支出的部分;

(八)由单位或集体统一扣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个人领取的一次性补偿金中用于社会保险的部分;

(九)各县(市、区)政府认定的其他不应计入的家庭收入。

第八条家庭收入计算

对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的对象家庭收入计算,可参照《江苏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第十条和《江苏省民政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有关规定执行,或按照各地实施办法执行。

第四章临时生活救助标准

第九条实行临时生活救助时,应根据救助对象临时生活困难原因、困难程度、困难种类等因素,结合当地财政投入状况,合理确定分类救助标准,具体救助标准和方式由各县(市、区)确定。

第五章临时生活救助程序

第十条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的家庭,由户主(当事人)或受委托的其他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办提出书面申请,也可以向受委托的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代为受理申请。对符合条件的对象须填写《临时生活救助申请调查审批表》,申请人应出具户口簿、身份证、收入证明、残疾(重病)证明和病史及诊断证明、遭遇突发性灾难相关证明(说明)材料。

第十一条社区居委会、村民委员会接到临时生活救助申请之日起,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张榜公示、民主评议,对符合条件无异议的签字盖章后上报民政办。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办自接到上报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县级民政部门在接到求助申报后必须于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工作。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报财政部门审定后直接通过银行打卡发放救助金;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于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对突发性灾难无法继续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应简化程序特事特办,或由县乡民政、财政部门直接办理。

第六章资金筹措和管理

第十五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政府主导与社会捐赠相结合的筹资机制。由各县(市、区)按实际需求,通过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彩票地方留成公益金、社会捐赠资金多渠道筹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由县(市、区)与镇乡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

第十六条临时生活救助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不得用于平衡预算或挪作他用。

第七章监督与处罚

第十七条临时生活救助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行评议公示制度,设立公布咨询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