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管理学管理思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管理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管理思想

第1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经济人"假设;人本主义思想

弗雷德里克・W・泰勒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于1911 年发表了管理学巨著《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在书中,泰勒紧紧围绕"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一核心问题,系统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这本管理理论的著作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在20 世纪初的迅猛发展,泰勒由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一、科学管理理论基于"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物本主义色彩

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争取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诱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所创立的。它将人类的管理思想从抽象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具体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在其所体现的人性假设上,物质刺激显得尤为重要。

在泰勒看来,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的结构上两个最重要因素,工人做工完全出自金钱的动机,或者是为了避免受惩罚。因而在泰勒的管理思想和具体管理措施中,主要以金钱或处罚来调动和维持工人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工厂的生产率。基于这一认识所提出的差别计件工资制,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最好的工人拿最高的工资等措施,归根到底都是在以经济刺激为主要手段督促和鼓励工人完成或超过定额,对于工人的思想感情和社会属性方面较少关注。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工人纯粹地被当作生产的工具,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依靠的是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

这种强调把人作为机器的附属物,效率至上的物本管理理念遭到人本主义者的强烈指责。他们认为这种管理方法只强调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工人创造性的发挥,是一种以物为中心的、缺乏人性的管理模式。正因如此,在"经济人"假设论上,泰勒制曾被认为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钱的手段。

二、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

诚然,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秉承了"经济人"假设中认为人在本质上是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认识,但同时他也看到了人作为"社会人"的价值和尊严。

(一)人是具有社会性的"新经济人"

1、人的本性

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泰勒的确有把人当作是"经济人"的一面,并为工人设计了与生产率增加相适应的高报酬制。但是这种"经济人"假设也同时意味着工人从单纯出卖体力劳动转向需要提供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有机劳动,从机器的附属品、会说话的工具终于获得'人'的地位。在他看来,工人之所以采取消极怠工和"磨洋工"来保证自己的利益,是由旧式的计时工资制和计日工资制所造成的,而不是工人自私、贪婪的本性。而在对人性自觉的认识方面,泰勒也说:"按照'纪律'两字的公认意义来说,对很大一部分人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些人是那样的敏感、认真、心甘情愿做一切合理的事情,对他们只需要一点暗示,几句解释,至多无非是些情同手足的劝告,就完全足够了。"在泰勒眼中,"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改造的。

2、经济利益并不是刺激员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

泰勒肯定物质激励的重要性,但并不是唯一的激励方式,甚至认为这种物质奖励要把握度。只有适度激励才能达到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并且这种适度激励最好结合对工人的亲切照顾和友好联系进行,只有出于真心真意关注下属的福利才能达到效果。他所强调的激励措施除了经济刺激外,还有人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性的非经济利益的满足,认为生产效率除了受经济利益、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制约外,还与工人的'士气'有密切关系。这种'士气'需要通过提高工人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平等对待工人、与工人沟通、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来获得。泰勒不仅看到了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经济动机;同时也重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影响,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

可以说,在泰勒的理论体系中明显含有对心理、人性、社会等因素的关注与重视,他强调晋升的机会、优厚的报酬、更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等刺激因素,而且强调这些刺激因素只有与对工人的真诚关心和友好接触相结合,才能有效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他的科学管理理论事实上已经跨越了纯粹的"经济人"假设,工人实际上是具有社会性的"新经济人"。

(二)强调对工人的人性化管理

1、对工人的关心与尊重

在科学管理理论中,泰勒反复强调劳资双方建立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认为雇主和工人的紧密亲切的协作是现代科学管理的精髓。他坚信雇主和工人的真正利益应该是一致的,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工人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泰勒对那些忽视工人存在的做法深恶痛绝,认为良好的上下级关系要比制度重要的多,强调人性化管理环境的营造,呼吁工人与管理方面保持不断和密切的合作,甚至将劳资双方应该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视为科学管理实现的前提,强调消除工作环境中的不愉快因素,使工人心情愉快地工作,以激发最大的工作潜能,从而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科学管理体制下,管理者不能高高在上,要认识到工人也是人,有强烈的感情需要;认识到要密切关心工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用平等的态度多找工人沟通与交流,鼓励他们谈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甚至对工人的偏见也应予以考虑,给工人提供一个感情宣泄的机会和渠道;对于工人提出的有关改进方法和工具的任何建议都应表示尊重并进行细致研究,择优采纳,并对工人的贡献给予充分的荣誉;对工人抵制管理的改革问题,管理者应该充分理解工人的观点,逐步消除工人的疑问,加深接触,扩大沟通,这些都是科学管理的重大特点。

2、对工人的科学任用与发展

在过去的管理中,由于工人和管理者没有明确的责任概念,在工人被分派的工作是否能胜任,工人是否用心干活以及工人的工资标准等诸多方面,决定标准仅仅依靠管理者的直觉和预感,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科学的用人之道。而泰勒则强调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是科学管理理论中实施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并把其同企业生存发展以及效率的提高联系起来,提出管理者应该仔细研究每个工人的性格脾气和工作表现,按照不同人的不同能力和体力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同时,泰勒还意识到系统培训工人按他们的最高速度工作的必要性,甚至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培训制度,主张系统地训练、帮助和指导每一个工人,挖掘工人的潜力,为他们提供上进的机会。同时保证培训的经常化和定期化,以使得工人能连续地按科学规律去操作,提高生产效率。

三、结语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学的源头,将科学引入了管理领域,大幅度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由于科技水平及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发展程度的制约,科学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局限性,但毋庸质疑,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带有鲜明的"社会人"色彩,孕育着人本主义的萌芽,对后来人本管理思想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黄振定.论管理科学的人本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第2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摘要:《大学》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一直都被我们看成为人的基本准则与基本规范。其实,在《大学》中例如“亲民”、“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都体现了丰富的管理思想内容,这其中的管理精髓不仅适用于古代统治的管理,更是我们现代管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大学》;管理核心;管理思想

《大学》是中国原初的管理学经典,其思想内容的重要性,例如:“以人为本”、领导者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都是西方管理思想所未涉及到的内容,体现了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色和中国思维方式对管理理论的不同思考。

一、《大学》的管理核心思想

《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管理的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亲民”、“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大学》管理所追求的方向和奋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大学》设计了实现目标的梯状步骤,即“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就是儒家所称“八德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开篇既提出了领导者要“培养美好德行”、“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和“德治”的基本管理方略。

二、《大学》的管理思想构架

《大学》核心思想就是紧紧地围绕管理者自身素养的提高以及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而展开的,并且在《大学》中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所包括的五种职能:领导、组织、决策、控制、创新也同样都有涉及到。

(一)管理的领导。

管理的主体即是管理者或领导者,在《大学》中十分注重对领导者的规范。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首先在于“格物”,即是对于事物的根本认识,然后要做到“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诚意、修身”是基础,然后处理好家、国、天下的关系。管理的主体的模范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大学?释“齐家治国”》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首先要让自己具备美德,然后才能要求别人也具有这种美德;先要求自己没有恶习,然后才能要求别人远离恶习。可以看出《大学》中强调的合格的管理者或是统治者不但注重自身的管理,同样要达到治好天下的目的,就得使国家、家庭和个人联系起来,要求各个社会成员把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人生目标,需要人人从自身做起。它强调了一种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的管理者正是社会所需要的。《大学?释“止于至善”》还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形成君仁臣敬,父慈子孝,人信的一片安宁祥和的局面。可见管理者不但以德治人,还应致力于建设一个积极、安定的道德环境。

(二)管理的决策。

怎样做好决策是一个优秀领导者必须做好的工作,无论是自我管理还是管理他人都脱离不开决策活动。在《大学?经文》中就有说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决策过程。也就是说要有确定志向内心安静摒除内心杂念、稳定心态进行冷静思考,而后才能够行事思虑周详,再进行工作的时候也就自然能够得心应手。

(三)管理的组织。

一个国家或是一个企业能够按部就班的运行与管理,不仅要有管理者的运筹帷幄还要看其是否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性。组织的有机构成的主要部分就是人的活动,在组织中各执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才能调动组织的最大化,创造组织的最大收益。在我国封建时代实行的是以家为单位再到诸侯管辖最后到最高一级即天子制,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有机组织,在这其中管理的事物轻重、大小自然各有分工,总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家、百姓、社会安定。在《大学?释“齐家治国”》中孔子就是这样论述了家与天下的关系,“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也就是说,只有把小家教育的好、管理的好才能去教育别人或是管理国民。总之只有组织部分的完善与和谐,整体才有良性的发展空间。

(四)管理的控制。

在《大学》中主要的章节都围绕着管理者应该有怎样的品德,应该怎样做事,应该在国民中发挥一个榜样的作用,才能使人民跟随他、听从他,最后促使这个国家安享稳定与繁荣。管理者在管理时就必须遏制破坏社会秩序紊乱的事情发生,在调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手法与方式。其实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我们利用可行性措施达到合理的目的。这个合理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使人民安定,只有人民安定了,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在管理者实施控制的同时,要注意制度要灵活,不应用僵化的规范来束缚民众,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尺度,一切控制措施要符合人性,以美好的品德来影响和教化人民。合理的制度应用于社会,力求达到合理最后达到止于至善。

(五)管理的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这样的创新的主体就是来源于人民群众。是人民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社会的一切事物。 在《大学?释“新民”》中也有管理创新的论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事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就是鼓励人民进行创新活动,鼓励国家的不断地改造,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三、《大学》管理思想的意义

虽然《大学》管理体系存在着缺失,但这里的“缺失”并不是指它的内容方面的不可取或是指不合理性,而是指体系的建构方面的缺陷。

我们发现当代管理的诸方面的内容在《大学》中都有讲述,但是在理论的建构上却不是很完善。这样就造成了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轻视,所以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思想与方法来丰富中国文化传统的管理理论,使其摒除陈旧的思想来适应现代社会的管理。但是我们又万万不可忽视在《大学》中所讲到的重要的思想内容,即“管理者自身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以及“德治”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重视的,不仅在古代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在现代更是我们维护社会发展的法宝。

我们应该明确,《大学》首先教导的是,让做学问的人触及天下所有事物,根据他们已经认识的道理,而进一步深入,以求达到认识的极致。如此长期努力,而一旦突然领悟,那么,一切事物的表象与内涵、微观与宏观,没有认识不到的;而我们的认识在总体的运用上也无不洞察明了。这样的方法也同样适合于我们认识传统思想的实质,在儒家管理思想的不断现代化的进程中,把握正确的原则与方向,一定能探索出更加利民、有益社会的管理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黎江雷.儒家管理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肖民重.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留给我们大量的精神财富,而瑰宝之一的“中医”更是源远流长、人才辈出、传播甚远。“中医”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在于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艺术在于蕴含大量经验智慧、管理哲学可以为现今社会的企业管理者运用。

关键词 ]中医思想;企业管理;和谐;风险;预防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9?118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皇五帝”的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黄帝内经》起一路发展延续至今,人才辈出神农、岐伯、医和、扁鹊、张仲景、华佗等,其悠久的历史与优秀的人物使得中医文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学中有经史子集、诸子百家,中医思想更是国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健康上,中医思想是极高的管理智慧,中医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学有何启示?

1和谐思想启示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髓“仁和止静、忠义权争”。前面四字为道,后面四字为术,道术结合成为中国管理及领导力思想核心。而在八个字当中以“和”即中医思想上的和谐思想(如图1所示)。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正对疾病可采取“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就是热,热就是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黄帝内经》云:“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让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最终使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平和健康,这就是中医的最高目标。“和”代表了中医辨证的整体观,中医从形、气、神的整体出发讲究和谐。中医的“和”在多种关系中维持着人体健康。

现代管理的最高境界正是这个“和”字,和谐顺畅,老话说“一团和气、和气生财”。现代企业管理最终目标是使得企业完成既定战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而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要解决企业高效运转问题,和谐顺畅至关重要,从Google、华为等著名跨国公司的主流企业文化以及管理精髓也是和谐顺畅。企业是一个融入了大量的不同人的大家庭,在跨国公司更是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不同习惯的人们,现代企业管理就如同中医使人与企业和谐,人企合一,平和共赢,让不同人们不是融入企业而是与企业融合,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前行。任何企业只有员工与管理层、管理层与董事会、董事会与股东相互和谐统一,才能保证企业高效快速发展。

中医思想中和包括三个层面的,第一与自己和,第二与他人和,第三与天地和。中医思想是对自身、情绪、他人、万事万物的态度,是调节最佳状态的核心管理理念。现代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和谐顺畅的管理思想就是这门科学艺术的核心观点。更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理论。现代企业中很多提到的是“狼性”企业文化,其实“狼性”企业文化在管理上的本质依然是和谐顺畅,草原上的狼群其内部是一个高效的团队,这个高效的团队依赖的就是其内部的成员之间的和谐以及严密的分工合作。高明的管理者也要如中医思想做到三个层面的和。彼得·德鲁克曾提到“有效管理者”以及“管理的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其实管理的“有效”二字就是建立在“和”的基础之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喜爱“和”的民族,有人说中华文明就是一锅熬了5000年的浓汤,融合了大量民族和文化,我们民族的味道就是“和”,从个人到国家的管理都是“和”字当先,更不用说企业管理了。

2预防思想启示

魏文王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魏文侯曰:“善。”

这则故事大意为,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他们两个都没听说过什么出名的事迹,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善于观气,从人的气息就能看出病情,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不要药,观观你的气,看看你的神,配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用用食疗,即可痊愈,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总以外他是个厨师,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善于观形,看看你的高矮胖瘦,结合五行,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用很少的药,主要调整膳食营养结构,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我看病有两个特点:一要等,二要试。要等到人病情严重,用药还要先试,折腾得死去活来,再用对症之药治病,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文王听后说,原来如此啊,我从中悟到了治国之策。

此故事反映的层面很多,再一次证明中医思想的管理理论,《黄帝内经》中《素问·灵兰秘典论》、《灵枢·外揣》等都描述了中医预防保健观点直接引申到管理思想尤其是治国管理思想上。但我觉得扁鹊的案例和企业的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理论很是契合,扁鹊弟兄仨虽都精通医理,但在认识的层次上早已分出了高下,大哥精于防范,目一极十,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善于风险评估,制定章程规避风险;二哥则长于事中控制,过程的小毛病及时加以制止纠正;而扁鹊就像救火队员,专于救急,靠着自己高超的危机处理能力来摆脱困境扭转局面。相比之下,三种层次下所付出的成本是不言而喻的。

在现代管理中,有句话“管理永远会出事儿”,所以风险管理意识如同企业战略管理一样重要,人们往往习惯于关注扁鹊的作用,将问题的处理能力或者危机的处理技巧作为体现能力、绩效的亮点。现代企业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风险控制上,我们的第一选择应是扁鹊的大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绝不能只流于形式,也绝不能只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事故一旦形成,损失无法弥补。建立预防机制是根本,过程控制也是有效的手段,而救急只是断臂求生的无奈选择。

现代企业可能起步闪耀、创业时期闪耀、小团队闪耀,可一旦进入发展期、大团队就一蹶不振,从很多案例看来,其原因就是缺乏风险管理。综观全球500强企业其很大精力放在风险管控上,有预防、有措施。中医有句老话“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企业家要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预防,向前多走几步达到扁鹊大哥的程度,才能保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前进。企业管理的老话“不怕有问题,就怕没问题,不怕有风险,就怕没预防”,现代企业要做大做强、精益求精、走向世界面临着重重困难、千头万绪,难度极大,但“难事都做于易,大事都做于细”、“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风险管控及预防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蔡锡铭?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监管体系的若干思考[J]?时代金融,2010(5):125-126?

[2]董淑燕?加强医院集团化管理的审计监督[J]?中国商界,2010(3):248?

[3]黄帝?黄帝内经[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4]李焰,江娅(译著)?公司绩效测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夸美纽斯;准则;学生管理;学生行为

导言

夸美纽斯(Johan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生活的时期正是新旧两种社会交替之际,新旧思想对他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在吸收了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教育思想以及崇尚科学的唯实主义思潮等各种新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为现代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集中体现他教育思想的著作为《大教学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专门的教育理论著作,后被教育理论界看作是近代教育开始的标志。

在当代学校中,存在学生不良行为频繁发生的情况,这个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学校、教师对学生行为管理所造成的。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就已经对学生行为管理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但学生行为管理至今仍成问题,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再次进行探讨。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夸美纽斯关于学校纪律和学生行为管理的思想,从而在总结其思想精华的同时,分析教师如何进行学生行为管理的问题。

一、学校准则

在探讨如何实施学生行为管理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学校准则进行分析,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应以学校准则为根据。从某一侧面来看,准则也是教师对学生管理公平性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准则的合理性

夸美纽斯在对纪律的阐述一开始就引用波西米亚的一句谚语:“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来表达纪律之于学校的重要性。他说:“如果我们从磨坊取去了水,磨盘就会停止,同样,如果我们从学校取消了纪律,就是剥夺了它的发动力。”[1]他还指出,国家的安定是通过遵守法律来实现的,如果谁想要摧毁国家,谁就要开始破坏秩序。因此,我们希望学校这个小王国得到安宁的人,应该通过准则来保障它的实现。正因为希望我们的小王国任何时候都不遭到破坏,我们就必须尽一切努力使它的秩序不受到破坏。这种想法也就成了我们用《准则》,即简明而又有权威的一种条例,来阐述学校纪律的理由。[2]

(二)准则的权威性

既然准则的存在是合理的,那么要使学校人员接受和服从它,我们就要在制定准则时考虑到它的权威性问题。夸美纽斯对纪律权威性的阐述可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即“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大家不可认为我们希望学校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3]这里所要惩罚的过错,指违反纪律的行为。当然,纪律严明的学校准则不是任何教育专家或学校领导随意编写的,每一条准则都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由教育主管当局调查、分析,经过慎重考虑后制定,如情况变化,准则的某些规定也会做出相应调整,也就是说国家在给予准则权威的同时,也给予其一定要求,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学校正常有序运行,所以准则的权威不具有随意性,固应严格遵守。

二、学生管理

如果我们假定学校的准则制定合理且具权威性,那么如何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就要看学校和教师如何实施管理了。

(一)对教师的认知要求

腾大春先生总结夸美纽斯对学校进行改革,是因为他认为旧时学校办不好的原因之一是“我们非常缺乏有方法,能够支持公立学校并能产生我们所希望的结果的教员”。[4]这里所说的教员不仅指教师的教学性质,也包括管理性质。

对于带有管理性质的教师而言,明白和理解准则的含义,无论字面规定性陈述还是其背后蕴含的教育性意义,都是每个教师能做到对学生有效管理的前提。管理者全然不懂准则的含义,我们就不称其为“管理者”,因为他们照搬准则对学生进行的管理是刻板、机械的制造,将准则当做一个模子,学生被看作一块木头,推进名为准则的模子中,加工后出来的是完全符合行为规范的学生,他们还骄傲地声称自己做到了学生管理。显而易见,这种管理不仅不能达到管理目标,而且会产生负效果,并且阻碍学生的成长。

除此之外,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还要明确所有准则被制定的共同目的,即教师“应怀抱坦白、诚恳的目标去执行,使学生也知道是为了他们有好处,在上的人只是执行父母的权利而已”,[5]父母对孩子行使任何权利时,基本出发点都是对孩子的爱。由于教师属于特殊职业,提供的服务和服务对象都比较特殊,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他们直接接触的是处在成长最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这时的学生可塑性最强,教师如果只是麻木地按照教师公职的要求,不得不依据准则管理学生,那会使学生感觉教师是可怕的,会导致他们对准则或者说对实施管理的人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以一种爱的态度,让学生感觉到你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他们有好处,也会减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摩擦,以达到管理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曾说过:“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6]“所以,教师在实施管理前,他们对学生管理的认知前提应为“心向着孩子”[7]这种认知下的管理行为,无论如何也不会对学生有害,而只是管理行为的有效程度高低问题。

(二)学生管理与课程实施

教师“管教管导”特性的另一层意思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也是在进行着教导,其中教导即含有管理的意谓。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已经进行管理,另外的学生管理岂不是多余之事。实际上,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本身就带有管理性质,另外提出学生管理,是因为课程实施是一个漫长的提高学生教养程度和理性判断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当学生的行为触及道德底线时,必须要有一种及时有效的办法对其进行阻止并予以管理。夸美纽斯也说:“严格的纪律不应当在跟学习或文术联系有关的事情方面去用,只能在道德问题遭到危险时用。”[8]

学生管理虽说是对课程实施的辅助,但两者相互间都对彼此产生影响。陈桂生先生认为:“学生管理与课程实施(教学)犹如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两个轮子,只是为了便于分工,才做这种区分。如,就这两类工作的成效来说,它们可能互补,也可能互相制造麻烦。这取决于管理是否得当,课程实施是否适宜,它们各自是否造成负面影响。”[9]

(三)批评与表扬

既然学生管理有别于课程实施,且有自己的功用在,那么必然有其执行手段。在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处罚,处罚手段就有轻重之分。一般来说,如果学生没有触碰道德底线,只是违反了学校准则,针对其行为教师经常使用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管理,即批评。“有时候几句严厉的话,或当着全班训诫一番是很有效的”。[10]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错误,及时地改正错误;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认识并形成良好品质;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可以锻炼学生心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11]

作为不良行为反面的学生优良行为,是我们渴望经常看到和希望学生予以保持的良好行为。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保持优良行为,也为了给其他同学造成良好影响,针对学生优良行为,通常用表扬的方式来对学生行为进行管理,并且“有时候稍微赞扬其他学生一下也有很大功效。”[12]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尊需要,即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重,甚至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和崇拜。[13]而学生在做出优良的行为时,如果他自身产生渴望表扬的需要,并及时获得了满足,管理效果会异常突出。

批评和表扬都是有助于学生行为管理的有效方式,“但是我们应当格外当心,不可听凭这种种实验流为一种纯粹的娱乐,以致失去它们的力量”。[14]说其有用,并不代表万能,也并不表示百试百灵,如果滥用将会毫无效果或产生相反的效果。

在批评与表扬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使用批评或表扬。对于一些许多学生都会出现的违规行为,让教师对这些学生逐一进行管理,不免产生重复劳动,造成时间浪费,效果也未必明显。如果在班级里对学生这些违规行为进行批评,就可以形成一定的受训环境,一方面该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即使“这种方法对于被责儿童并不发生很大的功效,但是一定能使其他儿童感到恐惧,收到很大刺激”,[15]从而起到警示作用。表扬亦遵此理。

(四)榜样教育

教师实施学生管理行为是直接有形的管理方式,还有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存在于教师自身的行为表现中,即榜样教育。“榜样作为人们模仿的对象,其客观性质是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它的价值趋向,是随学习者或评论者的主观意识趋向而定。”[16]而榜样教育一般是由教育者为受教者选择学习的榜样,这种榜样总是好的、有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因此,榜样教育通过教育者借助榜样这一媒介影响受教育者心理和行为,受教育者通过观察、模仿、整合、内化等一系列的心理过程获得榜样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观,最终指导自己的行为。[17]

对于处在理性判断力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自身不具有准确辨别行为好坏的能力,而作为他们行为管理者的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他们接触频繁密切,所以教师作为榜样,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夸美纽斯特别强调,教师“应当经常把”学生“应该模仿的行为的榜样给予他们,应当把自己当做一个活生生的榜样。”[18]而且教师作为榜样有其特殊优势,通常“人们对拟效仿的榜样行为赋予一个价值,即习得并复现榜样行为之后对自己的功用,如果毫无用处(即价值为零)或者将得到惩罚(负价值),那么,行为人就不会效仿榜样”。[19]而教师自身的权威,无论是公职赋予的权利、文化传承的影响还是自身修养的魅力,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榜样所应具有的威慑力和号召力。正是由于这种特殊优势,使学生明确知道教师是他们可以观察和模仿的榜样。而教师之所以成为学生行为的管理者,也有其内在逻辑,即教师之所以可以管理学生,必定是因为他们了解规范,他们的行为符合规范。这在一定意义上是要求教师时刻有榜样意识,不仅关注有形管理,对于无形管理这种事半功倍的管理方式更应加以重视,“身教重于言教”此之谓也。

(五)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夸美纽斯在论学校纪律一章的最后引用伊尔哈得卢比纳斯神学博士关于改良学校的意见:“青年人决不应当被迫去做任何事情,他们工作的性质与做法应当能使他们自行去作,能使他们爱好工作。所以,我认为奴性工具的鞭笞是很不适用于自由人的,学校决不应当采用,应当留给变态的、具有奴性心情的孩子。”[20]中国有句古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想要达到学生不被迫去做,就不应忽视学生的纪律性是他们自己在理解某种行为正当性基础上“自律”的表现。所以,对整个基础教育过程来说,应当引导学生从服从老师到服从纪律、从“他律”到“自律”。这是一个从“管理”到“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21]

“自律”是西方伦理学中相对于“他律”的表示道德原则和伦理学说的一个术语。“自律”一词希腊语意为自己的规律。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第一次使用“自律”和“他律”,以表示他的伦理学说与其他伦理学说的区别。康德所谓的“自律”,就是从主体内在的道德观念中引申出道德原则,以强调道德原则的独立性和自身价值。在我们国家浩瀚丰厚的伦理思想精华中,也有很多强调自律的内容和修养要求,如《大学》中就有“君子慎其独也”的阐述。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道德自律就是希望在一个人身上形成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22]马克思曾说:“道德的基础就是精神的自律”。[23]

实现道德自律的途径应为“自主管理”,也就是将管理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问题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自己管理自己的程度,这个问题率先被马卡连柯所解决,他发现在以“教师为管理主体”和“学生为管理主体”之间还存在一个独立要素“学生集体”,这里的“学生集体”并非多个学生的简单集合,它是由相对固定成员组成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组织。其中按照一定民主程序建立管理机构,所有成员按照共同确定的目标,参加有价值的活动,并受到集体舆论的监督。[24]这种管理模式比教师为主体的管理更为有效,在减少压迫的基础上,体现学生自己对准则的理解和遵从,并且在学生中间形成舆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无论哪种学生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良好品性的养成,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通过外在的行动而表现的内在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的思想和意识。也就是说,我们观察到的习惯都是内心下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不需要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和意志努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经常。[25]如果这种习惯的价值倾向性是正向的,我们就说这种习惯是好习惯。夸美纽斯所说的品性训练就是指带有价值观意谓的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就应以养成学生由内心正面导向生发的良好行动(良好品性)为最终目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如果要求学生养成良好,而又不给予其足够的练习机会,就不要一味地强调学生管理的成效问题。

三、结语

夸美纽斯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他善于吸收和总结前人的理论和经验,并建构自己的理论框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限于理论的研究,他更将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理论成果。他对改良学校的设想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系统化阐释,对学校的每个方面都做了较为具体的描述,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本文分析的学生管理思想虽只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但对当今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对于学生管理方法论的阐释,只是理论层面的探讨,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转化为具体操作形式,以取得良好管理效果,此任务的达成寄希望于每个教师。

参考文献:

[1][3][5][8][10][12][14][15][18][20]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98,199,200.

[2]任钟印.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5.

[9][21]陈桂生.普通教育学纲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8,264,269,265.

[4]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337.

[6]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译者序言2.

[7]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2.

[11]张建升.正确认识与使用批评和惩罚(下转37页)(上接47页)这种教育手段[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6):29.

[13]黄伟.合理使用批评与表扬的手段[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18.

[16]朱本.榜样与榜样教育[J].教育研究,1994(3):30.

[17]袁文斌,刘普.榜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心理机制[J].河北大学学报,2010(1):122.

[19]申来津,盛宇华.榜样激励的发生机制及其有效性规律[J].社会科学家,2003(1):59.

[22]赵振杰.学生行为管理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报,2004(4):113.

[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第5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关键词:企业 仁学思想 现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54-02

5000年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民族独具魅力、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无数古圣先贤、仁人志士苦苦思索、探求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凝结,更是我们道德规范、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潜心研究儒家思想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孔子作为中国儒学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仁”学思想又是孔子儒学的中心内容,它是孔子关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出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儒家“仁”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讲到“仁”100多处,但在不同场合,孔子对“仁”的解释又各不相同。《论语》共载录了7条学生问仁时孔子对仁的正面阐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阳货》)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

这些论“仁”的实例,是孔子在特定条件下对仁的不同侧面所做的具体阐释,虽然彼此之间看似不尽统一,然而从逻辑上讲,孔子论“仁”的真正含义体现在孔子一生不断追求的自我修养,从而使自己超凡入圣而臻于人生极致的境界。

“仁学”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最集中地体现在追求“修己以安人”的“内圣外王之道”,共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修己”以达“内圣”,第二部分是“安人”以达“外王”。它首先要求企业管理者按“仁学”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我修养、陶冶性情,然后又用“仁”的原则去管理企业。管理者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理性素质,才能管理好别人。也即孔子提倡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境界。

二、“仁”学管理思想的传统意义

孔子把“修己”作为“安人”的前提,是把管理者的自我修养放在管理活动的首要地位,进而制定出整套关于“修己”的办法。这充分体现了他特别重视管理者自我管理的思想风格,值得管理者借鉴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好学”。孔子传道于弟子曰:“吾少而好学,晚而闻道,以此博矣。”孔子一生“敏而好学”、“学而不厌”。孔子还指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而为修身迈出第一步。

二是“躬行”。孔子认为,学习只是修身的入门,修身仅仅“学道”是不够的,还要“躬行”。所谓“躬行”即道德实践,就是要把学到的“道”付诸行动,在生活中贯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道。

三是“自省”。“自省”即自我批评,是孔子道德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孔门弟子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德修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不懈努力,才能达到“积善成德”的境界。

四是“慎独”。“慎独”是儒家另一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告知弟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循循善诱教导他的弟子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

孔子的“好学、躬行、内省、慎独”的修身方法,对于管理者道德修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特别是当今社会物质欲望膨胀、生活节奏加快、行业竞争加剧的状态下,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独善其身的解惑思路。

孔子的“安人”方法很多,值得管理者在现代管理中加以借鉴的,主要有四个层次:

一是先富后教。孔子主张“富而后教”(《子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即是顺应着人们的心,去追求富裕的生活。孔子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礼记・射义》),被管理者在物质基础富裕之后,要进一步的管理。孔子推荐的方案是――“加以道德教育”。若忽视道德教育这一环,就可能陷入物质生活优裕而精神生活贫困的境况。

二是自正其身。作为一个管理者的形象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安人”的效果。孔子一再强调,管理者必须先行自正其身。在《颜渊》篇,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执敢不正?”孔子认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恨。”就是说,优秀的管理者,最好象风那样,微微地吹着,使被管理者如草一般,在和煦中不知不觉地自愿顺风而倒。

三是尊重人格。就君与臣的关系来看,君对臣能以礼相待,臣对君才会以忠相报,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双方互相理解,懂得“为君难、为臣不易”(《子路》)的道理,一切事情都好办了。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也就是说,要能够推己及人。要注意尊重对方的人格,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四是知人善任。用人适当,可以使人安心;用人不当,就会使人不安。然而,要做到“举直错诸枉”,必须有眼力和魄力。否则,便分不清何者为直,何者为枉,直者不敢举,枉者不敢错。发现、选拔人才是一个观察、了解、认识人的过程。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地了解、认识人的方法。

总之,“安人”之前必须先“修己”,“修己”的最终目的在于“安人”,这正是“仁”学管理的传统意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这正是中国传统管理的高超之处。因此,我们要吸其精华,弃其糟粕,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在吸取国外管理理论的同时,更要注意开发挖掘、批判继承儒家的管理智慧。

三、“仁”学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从管理理论看,就“安人”的“人”指的是被管理者,“修己”的“己”字则是指管理者本身。所谓“安人”,就是要使企业中的员工都能达到各得其所、各有所安。所谓“修己”,则是要求管理者首先必须管理好自己,即培养自己的仁义道德,然后才能管理好别人。从事管理的工作,修己与安人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以仁爱为本,立足于道德感召,致力于协调管理双方的关系,追求和谐统一的境界。

1.自律其身、率先垂范。对于管理者,不仅要在公开的场合,而且应在无人督查的状态下严于律己,以高标准、严要求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引自己。管理者必须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以管理者自身的形象和行为去扩大和加深影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别人就会“不令而从”,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别人就会“小禁而止”,要求别人无私奉献,自己率先身体力行,别人就会“见贤思齐”。只有当自己做到了身先士卒、以身示范,则管理者的管理规则与制度才有分量与威力,才能有效地管理好社会组织。因此,管理者应该使自己既要有使人信服的品格和知识,又要有令人首肯的能力,此可谓“身教重于言教”。

2.爱护员工、相互尊重。企业管理者要有“爱人”之心,要爱护企业员工,工作上只是能力差别、分工不同,在人格上应该相互平等。企业管理者在执行制度、严格要求的同时,要关注员工个性特点,考虑员工个性习惯,促进员工成长成才,努力做到“安人以达王”的境界。企业员工要尊敬领导,懂得“为臣不易、为君难”的道理。企业管理者领导公司,为全体员工谋福祉,应该受到尊敬。企业员工不能仅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多考虑管理者的辛苦,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3.因才施用、共赢发展。选人方面要量才慎用。孔子认为,人才首先要有德,其次要有知识,第三,要有能力。他心目中的人才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的德才兼备之人。用人方面要因人适岗。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了解每个下级的工作能力、特长和爱好,在安排工作时做到量才而用、因才施用。管人方面以“仁”相系。孔子认为,君臣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与人为善,多替对方考虑,将心比心,方能比较全面、公正地认识和了解个人。

4.因人制宜、区分激励。孔子认为,人群是划分为不同层次的,所以,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个人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作为被管理者,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和价值判断,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信息进行接触,却不想接触自己所不喜欢的信息。所以,在进行管理时,就要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相应的激励。

四、结束语

儒家思想的管理智慧又集中体现在“修己安人“的“仁”学思想体系中。当代的管理者应潜心学习,从中领略内省修身之道与外王安人之法,从而达到管理者虚怀若谷、员工为而不争的和谐境界,使管理活动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之间情感交流和良好合作的载体,双方朝着同样的目标共同努力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民重.中国古代管理哲学概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2.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3.单宝.中国管理思想史[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

4.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胡亚林.以人为本的儒家管理思想[J].人力资源管理,2010

第6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老子哲学;运用

随着社会教育的日益普及,无论是当前高校的招生数量,还是高校本身的数量、质量都在不断提升,其实这也在无形之中给目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一般来说,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主要会涉及到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就业等诸多方面。如果高校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出现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行政方法,就很有可能会造成高校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诸多问题[1]。因此,改善旧有的高校管理制度刻不容缓,我们通过将传统的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部分融入到高校的具体管理过程中,以此希望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观点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凡是之,皆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尚在贵柔,以人为本,即是非常之治[2]。这便是传统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最为核心部分。

(一)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

什么是道?什么是无为而治?这其实都是道家哲学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道,是世间万物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它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你的认知而发生任何改变,这是高校管理者必须明白的重要一点,即一切管理的问题和实际解决的方法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忽视它的存在,而应该积极将它找出来。无为而治,讲究的是管理顺其自然,无为之道即遵从客观的规律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循序渐进,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同时,无为也并不需要有专人作为管理者对凡事都事必躬亲,反而他们需要的是利用自身的管理者角色,促进其他被管理的人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目的。顺其自然,即尊崇道法自然,道是“天下之母”,万物之根。“道可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尽管多数时候道法是看不见的,但它客观存在,顺其自然,无论是管理还是对待学生的个人问题方面,高校管理者们一定要明确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道,如果一味强加自己的道在学生的身上,那就破坏了学生们的个人发展之道。所以,万事万物都要顺其自然,让它们自然发展而不加以干涉。

(二)尚在贵柔和以人为本

柔,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不要小看自然道法中的柔,它有时候可以战胜一切问题,成就非凡之道。尚在贵柔,重视道法中的柔性一面。正所谓祸福相依,事物的两面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生在接受学校的管理时,这两种态度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在转化的过程中,如何将不好的一面转化为好的一面,即将刚性叛逆的一面变为柔性的一面,这还需要高校管理者从多方面改善自己的管理方法。此外还应做到以人为本,真正考虑到高校学生们的内心需求,使管理的方法能够被他们接受。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以人为本,包括人的尊重和人的本性,老子曾提过,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可以这么说,人其实也是天地万物道之中的一员,“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用道来培养人,以德来涵养人。以人为本,尊重每个人的本性,用道德激励的方法促进他们对自身不良行为的改善。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在学生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和重视学生,这样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现阶段高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内容单一,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规范

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都过于注重一些实际事务的管理,且管理工作多数时候只停留在“管好学生”、“管住学生”的目标层次上,并没有实际将管理重点向学生的其他综合能力方面进行转移,只重视分数,忽略了德、智、体、美方面的全面发展;在管理的内容上,多数高校都过多地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学风作风建设,缺乏与实际的联系性,各种管理工作内容停留在传统的说教层面,这其实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学生们的抵触和厌烦情绪,甚至到后期会出现学生越来越难管的问题;在管理制度上,还必须通过相应的规范制度进行约束[4]。但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居然出现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在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对大学生们的宿舍内部进行摄像头的安装,并扣留拖欠学费学生的毕业证、扣发受处分学生的学位证等。这些行为其实都严重损害了大学生们的利益和自身权益,这是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上的一个非常大的疏忽和漏洞。

(二)管理者自身水平不高,管理的方式缺乏激励性、过于硬性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水平普遍不高,虽然数量上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但相关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尤为甚者,高校管理团队的构建上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高校都将主要的人员力量放在了教学和科研上,但在整体的管理方面投入不大。从管理的方式上看,不少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还缺乏科学、合理、激励性的规范和系统的激励考核机制。在很多时候,管理工作过于强调统一性、规范化,这些管理方式就会太过硬性,不但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机会,还会促使学生在接受管理时,主观因素过强,反对管理。人天生都是喜欢被激励的,且物质激烈的效果远远小于精神道德激励,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硬性制度的管理下,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很小,所以硬性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难以培养出人格健全并具有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的。

三、高校管理中运用老子哲学思想的若干建议

(一)丰富管理内容,制定正确的目标

观念都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管理中在融入老子哲学的过程中,可以从顺其自然的方面完善管理目标和内容,毕竟道法自然讲究的是顺应天理,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和相关规律进行学生管理工作。至于在管理目标的具体确定方面,高校管理者应从整体出发,树立起长远的战略观,跳出狭小的管理圈内,高屋建瓶地从战略上预测、谋划和统筹高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从而制定出正确的目标。内容的明确完善,要立足于完整的系统观,只有摒弃单一的、片面孤立的、封闭的旧观念,才能树立起综合全面的、联系开放的新观念,管理工作的具体管理范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这样管理工作才会具有针对性。

(二)合理的制度进行约束管理

制度规范的合理性必须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互匹配,在落实教学第一性原则的同时,也要紧紧围绕着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核心内容制定好相关的制度规范,保证每个管理岗位的权利与职责得到有效落实,从而进一步实现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可控制性。高校内部的管理问题,大都集中在权利范围内的“内部轨道”上。这些轨道就像渠道一样,教职员工的才干、能力就像水,水通过渠道流向终点,去灌溉高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产出高质量的人才产品。因此,合理的规范进行约束,明确好权利和管理的实际工作,这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光靠制度还不行,还需要情感性的、思想性的一些管理手段才行,这样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管理者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1.管理者要具备知足、无求、不争的精神修养,并明确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无为是顺应道法自然,按照世间万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去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学会知足,不争名、位、权等外在虚浮的东西,并学会集思广益,用众人之力,政通人和。如果缺乏这种精神修养,那么管理工作也必定会多祸多咎;

2.管理者还必须保证自己在管理时,拥有足够的胸襟,毕竟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所谓祸福相依,管理的结果谁都无法准确预料;最后,应具有宽广的胸襟,开明豁达。与此同时,善用他人长处,包容他人短处。当然,提升高校管理者工作水平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见方法就是要改变他们不务实的工作态度,因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份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采用柔性、激励的管理方式

高校管理者应该选择具有柔性、充满道德激励的管理方式开展管理工作。所谓柔性,其实应该是在“不争”上面多下功夫,不过多地去注重学校发展的硬性要求,从软实力方面出发为学生多做考虑,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衡量和检验标准,不竞争、盲目地去开展管理工作。同时,学校也应该针对社会的多元需求、学生的多元要求去认清自己的位置,采用符合自己特色的管理方式[5]。因此,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柔性的管理要素,这样就会使得非常硬性化的管理方式变得让人接受,弱胜过强,柔胜过刚。任何事物,如果能激励得当,那么无论是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还是对于被管理的人来说,好处都是远远大于坏处的。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的高校管理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我们除了将一些核心的老子哲学思想要素融入进去,还应该结合实际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来保障高校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这并不是容易的,反而它在实际的管理运用探索道路上困难重重,所以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不妨大胆地汲取老子管理思想的积极因素与合理成分,完善与弥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曹群英.老子“贵柔”思想对高校管理的现代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34(1).

[2]李玮.老子哲学与高校管理现代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

[3]陈晓翔.高校管理中的“无为而治”[J].管理学家,2013(17).

[4]施红斌.无为而治道法自然———老子哲学思想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5).

第7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关键词〕多元张力哲学;哲人科学家;批判学派;爱因斯坦

作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撰文,论证了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准则。此后在对哲人科学家(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科学思想家)现象的研究中,作者注意到他们哲学思想的鲜明的张力特征。九十年代,随着作者对哲人科学家个案研究成果———《理性的光华:奥斯特瓦尔德》、《彭加勒》、《马赫》、《迪昂》、《爱因斯坦》、《皮尔逊》———的相继面世,作者对该论题的认识又有一定的拓展和深化。本文拟结合案例分析,展开自己的观点。

一、判学派的代表人物:不拘泥于一种认识论体系

批判学派是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活跃于科学和科学哲学领域的著名学派,因其对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持批判态度而得名。批判学派是二十世纪科学革命(物理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维也纳学派及其逻辑经验论)的先驱,其代表人物是科学和哲学大师马赫、彭加勒、迪昂、皮尔逊和奥斯特瓦尔德。他们当时都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不仅是“前”现代科学哲学的创造者和集大成者,也是“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引线和酵素。

恩斯特•马赫(ErnstMach,1838~1916)是奥地利著名的物理学家、生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他的《力学史评》(1883)是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爱因斯坦如实地尊奉他为“相对论的先驱”。他关于“科学中的普遍原理是观察到的事实的简要的经济的描述”和彭加勒关于“普遍原理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创造”的观点,被维也纳学派尝试“结合成一个融贯的体系”,从而成为“逻辑经验论的起源”。

马赫哲学的目标很明确,这就是把认识论从思辨的、空泛的哲学议论发展到科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的层次加以研究。为此,他把他的哲学奠定在要素一元论(广义的)或感觉一元论(狭义的)的根基上,其主题自然落入经验论的范畴——马赫的经验论是感觉经验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马赫主导哲学的感觉经验论虽则在某些方面显得彻底和激进,但并不狭隘和极端,其内和其外(与马赫哲学中的其他组分)充满了鲜活的张力。首先,它包容了经验论的多个变种的成分,诸如实证论、现象论、操作论、工具论、描述论、呈现论(presentationalism)、实用主义。这些成分不仅相互交融和制约,而且马赫对每一成分也或多或少有独特的理解和必要的限定。例如,马赫的实证论的意向与孔德和逻辑实证论者的截然不同:马赫实证哲学是感觉取向的,其目的是为了统一科学和改造自然科学;孔德则反对内省心理学,力图以物理学为范例而改造社会科学;而逻辑经验论者则致力于改造哲学,使哲学科学化。马赫的现象论主要并不体现在他的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中,而充满在他的科学研究纲领和科学观中。其次,马赫哲学的特色充分体现在他的进化认识论和思维经济原理中,这本身就与他的感觉经验论平分秋色。尤其是,进化认识论的五大内涵——世界或自然界是一个自然的、统一的整体;思想适应事实和思想相互适应是生物反应现象;科学是一种生物的、有机的现象;人生来不是一块“白板”,而具有天生的倾向和“观念”,它们是生物进化的产物;所有的知识和理论都是可错的、暂定的、不完备的,其形成具有偶然性——或超越了感觉经验论,或包容它的异质因素。同样,从思维经济原理的丰富内涵(布莱克默把它分为十一种:思维的经济、精力的经济、功和时间的经济、方法论的经济、作为数学简单性的经济、作为缩略的经济、作为抽象的经济、作为不完备的经济的逻辑、本体论的经济、自然界中没有经济、语言的经济)和精神实质(思维经济是科学的目的、方法论的原则、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反形而上学的武10、关于知识的生物经济学)来看,情况也是如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马赫哲学思想中包含着诸多非经验论的乃至反经验论的组分,尤其是其中的理性论、约定论和反归纳主义更引人注目。马赫认为,“我们的理性”“这种感官比其他任何感官都要丰富”,“它处于感觉之上,只有他才能发现关于世界的永久的、充分的观点”。他早就洞察到当代科学哲学“观察渗透理论”的命题:“几乎任何一个观察都已经受到理论的影响;“投有某种先人之见,实验是不可能的”。正是基于这些言论,费耶阿本德甚至有点言过其实地认为马赫哲学是“辩证理性论”。马赫是约定论的先驱之一,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而约定沦思想对他的感觉经验论起到了削弱和平衡作用。马赫对经验论的方法论即归纳主义持强烈的保留态度,他不相信“发现是按照亚里士多德或培根的归纳图式即枚举相互一致的例子作出的”。在他看来,“归纳科学”是早巳过时的传统和习俗,用不恰当的名字“归纳”称呼的心理操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心理操作过程,它不是逻辑过程,而是抽象和想像的过程。此外,马赫还多次为科学的抽象本性辩护,强调普遍概念和数学概括在科学中的重大作用,同时极为重视、推崇、赞美思想和观念——这一切也与他的感觉经验论构成多元张力的关系。

昂利•彭加勒(HenriPoincaré,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是相对论的名副其实的先驱和首屈一指的数学设计师,是约定论哲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

彭加勒的约定论内容丰赡、新意迭出:它断言在科学理论中存在约定的成分,这尤其体现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中;指出约定对于非约定的(准经验的)陈述所起的作用;把认识论地位的改变,从而把约定的改变归因于科学共同体的决定;宣布所谓的判决实验不可能;揭示出理论的经验内容在约定变化的条件下是不变量,这保证了科学的客观性、合理性以及科学进步的连续性;坚持理沦多元论,于是与约定有关的理智价值评价介入到理论选择的过程之中;隐含本体论的约定性和真关系的实在性;断定物理几何学本身的约定性。从上述内涵不难看出,彭加勒的约定论溶人了实在论、理性论、经验论的要素,它是一种带有多元张力特征的弱化约定论。

事实正是如此。彭加勒虽然说约定是“精神的自由活动”,但其本意是“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动性”。他明确指出这种“自由”“并非放荡不羁、完全任意”,学者所思考的世界、所拥有的科学事实,并非他本人“任性创造”。而且,约定的提出既要避免逻辑矛盾,又要受实验事实引导(注意:不是由实验决定!)彭加勒说约定是出于方便,无所谓真假,不能被实验证实或证伪,这并非否认客观真理。因为这里的方便只是表达手段的方便,约定仅仅强加于科学,并未强加于自然界,实在事物的真关系即科学中的不变量依然如故。彭加勒只是强调这样一个命题:没有构成两个基本因素——语言的和真实的(经验的)假设——的实验体制,经验检验是不可能的。一个假设的证伪既可以通过把实验的否定结果归咎于一个辅助假设来避免,也可以通过改变语言来避免。

要知道,彭加勒也是一位关系实在论者、科学理性论者和温和经验论者,他是怎样把这些异质的乃至对立哲学协调起来的呢?彭加勒通过限定约定的辖域,使之与实在论协调。也就是说,约定仅限于科学而非自然界;数学中的公理是约定,物理学中的可以检验的假设和中性假设均非约定,仅有一种表面看来是假设而实质是伪定义的才属于约定;约定尤其在从定律提升为基本原理时起重大作用。对于理性论,彭加勒并未把它推到极端,而是在经验和理性、实验和数学、事实和理论之间保持了适当的平衡,而没有固执于一极而排斥其他各极。他不赞成康德的先验论(理性论的极端),他把“先验的”冲淡为“约定的”。另一方面,他不同意康德的天赋观念论,尤其是康德的几何学先验论,而用进化认识论对其加以诠释,认为几何学中一切本能的、直觉的东西不是个人的获得物,而是种族的获得物,即“祖传的经验”。彭加勒就是这样用经验论和约定论对极端理性论作了必要的限定和补充,并把理性论与实在论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集中体现在这样的见解上:世界是统一的、和谐的、有规律的,它具有理性的结构,是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彭加勒虽像一般自然科学家一样处于经验论的传统中,但他的经验论不同于休谟和穆勒的经验论:他不仅强调个人经验的意义,而且也强调祖传的经验的重要性。尤其是,他的经验论并不狭隘和极端,从而并不与实在论思想冲突,他甚至很不赞成当时流行的感觉论和实证论:这二者都极力把不可观察物这样的“形而上学”排除到科学之外。他一方面认为实验是真理的唯一源泉,科学必须用事实建造,但另一方面又指明实验并非总是可能的和充分的,有时思想要超过实验才行。他讲了一句在经验论和理性论之间保持恰如其分张力的话:脱离实验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实验。

皮埃尔•迪昂(PierreDuhem,1861~1916)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整体论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迪昂的影响是潜在的、持续的、深广的,这既与他涉猎广泛、思想深邃有关,也与他的哲学思想的张力特征有关,以致不同学科、不同倾向的研究者都能从中获取智力财富和发掘精神宝藏。迪昂对逻辑和语言的重视,直接影响了逻辑经验论路向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迪昂的历史主义取向,直接有助于科学哲学中的历史学派的崛起和繁盛。迪昂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见解,也激励了像希尔伯特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哲人科学家的灵感和智慧,从而间接地有助于丰富二十世纪的科学哲学。

不用说,迪昂哲学的特色是理论整体论。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物理学理论是一个整体,比较只能是理论描述与观察资料两个系统的整体比较;不可能把孤立的假设或假设群与理论分离开来加以检验;实验无法绝对自主地证实、反驳或否决一个理论;判决实验不可能,归谬法在物理学中行不通;观察和实验渗透、负荷、承诺理论,物理学理论中的理论描述和观察资料两个系统从而结合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经验虽然是选择理论假设的最终标准,但决断则是由历史指导的卓识或健全的判断力作出的;反归纳主义,即归纳法在理论科学中是不切实际的;反对强约定论,同意弱约定论中某些与整体论相关的主张。不难看出,迪昂的理论整体论本身就包含诸多哲学体系的合理因素,是一个多元张力哲学综合体。

事实上,迪昂哲学可用本体论背景上的秩序实在论(物理学理论趋向自然分类,自然分类是物理世界的本体论秩序之反映)、方法论文脉内的科学工具论和认识论透视下的理论整体论来涵盖。这三种类型的异质哲学之前的定语指出其大致范围,从而保证它们会聚于迪昂思想,虽有张力却不致发生剧烈的冲突。然而,工具论(理论是描述现象的工具)和实在论(理论是说明实在的真理)毕竟是两种大相径庭的哲学,迪昂是如何把二者融会贯通的呢?

首先,在对待实在论的态度上,迪昂并未反对实在论一般或总括的实在论,而是反对实在论特殊或历史上相对化的实在论。具体地讲,迪昂在本体论上反对实体实在论而坚持朴素实在论(或常识实在论)和秩序实在论;在认识论上坚持有保留的实在论和有保留的工具论;他也部分地反对语义学的实在论。其次,迪昂关于现象实在、描述———说明二分法大体上为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划出了辖域,也为工具论和实在论概略地设置了活动范围。关于事物的真正本性或潜藏在我们正在研究的现象背后的实在,是由形而上学告诉我们的,但是在现象王国内,科学则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具有无可争辩的自主性。再次,迪昂的科学工具论主要是作为方法运用的,而在本体论和认识论领域,他基本上持实在论的观点:他承认外部世界和物质实在的存在,承认科学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真理,并持有与实在论相符或相容的真理观。要知道,实在论的工具论是否认实在、抛弃真理的。再者,迪昂清楚地看到,工具论并不足以使科学成功,科学目标是工具论和实在论的混合方向。他明知自然分类只可接近而无法企及,深知理论融贯或统一无力用物理学方法辩护,但还是毅然采用这两个与工具论不相容的概念,从而有助于克服工具论固有的弱点。最后,除《保全现象》(1908)洋溢着强烈的工具论倾向外,迪昂的其他著作均与此不同,尤其是他的科学哲学代表作《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中的反对极端工具论、主观论和反对贬低科学知识能力的价值的色彩是相当明显的,表明纯粹工具论的物理学仅具有贫乏的意义。迪昂钟爱的能量学实际就是工具论和实在论两种研究进路结合的体现:它是着眼于现象而不涉及假想实体的现象论的或工具论的理论,但是它却趋向于自然分类,是本体论秩序的完美图像。此外,迪昂在对科学与形而上学和宗教的关系的看法上也持有张力关系的观点。

卡尔•皮尔逊(KarlPeason,1857~1936)是英国著名的应用数学家、统计学家、生物统计学家、遗传学家和优生学家,也是颇有影响的科学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以及名副其实的历史学家(他钻研过科学史、思想史、宗教史、艺术史、性史、中世纪史等)、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头骨测量学家、语言学家,还是精力充沛的社会活动家、社会主义者、人道主义者、自由思想者和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亦是优秀的教师、文艺作品和传记的作家、律师。总之,他是十九世纪末期和二十世纪初期罕见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皮尔逊的认识论脱胎于英国土生土长的经验论传统。它是沿着贝克莱、休谟的观念论的经验论发展的,而不是循着培根、霍布斯、洛克的物质论的经验论行进的。但是,它也溶入了后者的一些合理因素,从而显得有点像洛克哲学那样的“折衷”性质。皮尔逊也从大陆哲学家笛卡儿的怀疑论、康德的批判观念论和理性论、孔德的实证论、马赫的感觉论汲取了一些有效成分,他又直接受到当时在英国盛行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的强烈影响,以及克利福德的科学哲学的感染,加上他本人的科学创造和哲学反思,从而熔铸成他的以怀疑和批判为先导和特征的,以观念论自我标榜的,带有明显的现象论、工具论和实证论色彩的,属于经验论范畴的感觉论的认识论,即观念论的感觉经验论。这种哲学本身就蕴涵着某些张力。

作为观念论者,皮尔逊试图消除物质论和观念论、物理的东西和心理的东西的人为对立。他甚至偶尔说过:“断言意识能够存在于物质之外,是不合逻辑的”。“几何学的概念能够来自物质的宇宙,但是物质的宇宙不能够来自几何学的概念”。皮尔逊对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的观念作了进化认识论的解读,先于逻辑经验论者把客观性界定为主体间性,坚持真理符合论和获取真理的科学方法,以及旗帜鲜明地批判陈旧传统、蒙昧迷信、教条主义、唯灵论(或泛灵论)、神学和形而上学,都对他的观念论构成牵制的张力。作为一个经验论者,皮尔逊也没有忘记对理性的重视和强调:科学定律是理性和想像共同活动的产物,但要获得关于宇宙的知识和真理,最终诉诸的是理性而非想像。知识严格地讲是理性认识,而不是停留在低层次上的感性认识,因为未经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感性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概然的。他甚至宣称,理性和知识是道德行为的唯一因素。皮尔逊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也是有张力特征的。例如,他在批判机械论(力学主义)的缺陷和教条时,也告诫人们不要陷入相反的极端,低估了我们关于宇宙的力学模型的惊人价值。对于科学的无知,他认为既要勇敢地坦白无知,又要积极地克服无知;坦白无知不是软弱的坦白,而实际上是有力量的标志,它找到了未来进步的安全通行证。

奥斯特瓦尔德(WilhelmOstwald,1853~1932)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颜色学家,也是真正的哲学家、科学史家、心理学家、艺术家、语言学家、作家、教师和编辑以及颇有影响的宣传者、组织者、改革者和社会活动家,难怪人们称其为“高级万能博士”和“天才的综合体”。

奥斯特瓦尔德的哲学创造是能量论或能量一元论,其方法论是现象论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指用直接可测量的诸量的函数关系来描述各种现象,并以此作为科学的目标,而不用超越于现象的假设来说明自然现象。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排除有启发意义的假设,即作为暂定假定的原始命题。此外,奥斯特瓦尔德既重视实验和事实,又注意整理和概括,认为立足于实验的清晰思维是取得成果的最好途径。他既持之以恒地从事有意识的实验和思考,又留心倾听无意识的突如其来的灵感。这些带有张力特征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方法贯穿在他的各种创造性的工作中。尤其是,奥斯特瓦尔德关于知识中的主观成分和客观成分的张力关系的分析发人深省,他的“筛子”比喻(我们可以把世界比作一堆沙砾,把人比作一个比另一个粗的一对筛子。当沙砾通过双重筛子时,明显相等的大小的沙砾聚集在两个筛子之间,较大的沙砾被第一个筛子排除,较小的沙砾被第二个筛子容许通过。断言所有的沙砾由这样的相等大小的细沙砾组成,恐怕是错误的。但是断言使细砾变成相等的东西是筛子,同样也是虚假的)寓意深刻(我们不妨将其命名为“奥氏之筛”),与爱丁顿的鱼网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先于后者。

二、爱因斯坦:发现正确比例的能手

阿尔伯待•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是二十世纪科学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或哲人科学家。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博览群书,悉心研读科学和哲学大师们的著作。爱因斯坦的哲学发源地在于:第一,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几乎都是爱因斯坦的沃土,其中包括古希腊的先哲,近代哲学大师如笛卡儿、莱布尼兹、斯宾诺莎、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尼采等等;第二,从开普勒、伽利略、牛顿到普朗克的诸多哲人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第三,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给爱因斯坦的哲学打上了明显的烙印;第四,与石里克等逻辑经验论者的交往和与哥本哈根学派的交锋;第五,尤其在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和科学创造成果的哲学反思中。也就是说,对前人和时人的思想成果的吸收、批判和改造,对自己的科学实践沉思、总结和提炼,构成了爱因斯坦明澈的哲学思想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是熔实在论、经验论、理性论、约定论、整体论于一炉的多元张力哲学。它不属于任何一个现成的哲学体系,而是在诸多异质的乃至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或恰当的平衡,因而明显高于其中每一个流派。爱因斯坦甚至在早期就拥有极强的独立性和怀疑批判精神,从未成为各种哲学派别的俘虏,从未墨守单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而力图在事实与理论、经验与理性、逻辑与直觉、现象与实在、意义与真理、感觉世界和思维世界的永恒反题的张力中开辟自己的道路,从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科学奇迹和闪光思想。难怪玻恩称赞爱因斯坦“是一位发现正确比例的能手”。

爱因斯坦的经验论思想是温和经验论。在早年,爱因斯坦迷恋同直接经验接触,偏向经验论的一极,但并未囿于经验论。在广义相对论创立之后,他的哲学向理性论一极回摆,即便在此时,他也没有放弃经验论的合理内核,而是充分肯定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在科学中的必不可少的作用:一切关于实在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终结于经验。但是,二十世纪的物理学毕竟明显地打上了理论化和体系化的印记,削弱了经验的作用并淡化了经验论,使经验论的归纳法让位给理性论的探索性的演绎法。爱因斯坦看清了科学发展的趋势,清楚地认识到,概念虽然在发生学上一点也离不开我们的经验本性而独立,但在逻辑上则是独立于感觉经验的,即二者的关系是间接的、直觉的,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他打了一个维妙维肖的比喻:这种关系不像肉汤和肉的关系,而倒有点像衣帽间牌子上的号码同大衣的关系。因此,爱因斯坦在科学理论的起点和终点对经验的作用和地位作了必要的限制。在起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是经验的逻辑推论,经验在这里仅起提示作用。理论家必须通过理性思考和直觉领悟,发明出作为逻辑起点的前提,因为再多的经验事实也不会导致广义相对论和引力场方程。在终点,经验虽则是真理的最终判定者,但是出于约定论和整体论的考虑,必须对经验的功能作出恰当的限制:检验理论的经验是经验的总和或复合,而不是单个的经验或经验原子;把经验证实冲淡为经验的确认;用“内部完美”这一辅助评价标准补充和冲淡“外部确认”标准,从而构成所谓的双标尺理论评价系统。此外,爱因斯坦坚决反对经验论的极端即实证论,以及经验论的方法论即传统的归纳法。总之,爱因斯坦哲学中包含着双向弱化的温和经验论成分,但不能说他是一位经验论者,因为经验论不是其哲学的主流或主要方面。

爱因斯坦的约定论思想是基础约定论。这种约定论虽不及彭加勒的内涵广泛,但爱因斯坦在某些方面对它作了更为明确、更为严格、更为深入的阐释与发展:第一,明确地阐述了科学理论体系的结构,严格界定了约定主要在构筑科学理论的逻辑前提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起重大作用;第二,响亮地提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理智的自由发明、自由选择的约定的命题,说明了从感觉经验达到它们的直觉途径及微妙关系;第三,形象地指出这种选择自由是类似于猜字谜的特殊自由,以及选择的双重标准,其“内部完美”标准是与他的逻辑简单性原则和准美学原则的方法论相通;第四,严格区分了作为纯粹命题的非解释系统和与感觉经验或实在相联系的解释系统,表明真理概念仅适用于后一系统。尤其是,爱因斯坦在基础约定论之上形成了他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论原则——探索性的演绎法,以此构造像相对论这样的原理理论(与构造性理论相对),从而使约定论这一源远流长的哲学思想焕发出新的活力。此外,爱因斯坦在进行科学探索时,对科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界)和研究结果(理论本体,尤其是它的形式和结构)具有一种可以确信的看法,即科学信念。这些看法是一种总括性的信条或纲领式的预设。它们是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积淀和科学家个人智力的、心理的、气质的成分相互综合的产物。它们虽不能用科学方法辩护,但却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实际上是一种更根本、更深邃的约定或约定式的预设。爱因斯坦的科学信念有客观性、可知性、和谐性、统一性、简单性、因果性、不变性等。

整体论以及其中蕴涵的不充分决定论(经验无法充分地决定理论的取舍)是爱因斯坦哲学思想的又一个组成部分。爱因斯坦通过多年缜密的思考,把迪昂的理论整体论发展为意义整体论:单个概念或命题只有在作为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中才能获得其意义,把它孤立起来则无意义或无法辩护。爱因斯坦的意义整体论不仅先于奎因两年提出,而且它也包含着对经验论两个教条(其一是相信在分析的、或以意义为根据的而不依赖于事实的真理与综合的、或以事实为根据的真理之间有根本的区分。另一个教条是还原论:相信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某种以指称直接经验的名词为基础的逻辑构造)的明确反对。爱因斯坦早期决不是所谓的“纯粹的经验论者”,除理性论外,带有不充分决定论的整体论和理论多元论的约定论也是他的哲学的鲜明特征。由于这些思想比经验论或实证论更能容纳假设和深刻的理论(如相对论),所以它们才受到爱因斯坦的青睐。而且,爱因斯坦认为,在经验上等价的理论并非仅仅是表达方式的差异,而是在理论的深刻的本体论水平上对应着不同的实在。这意味着,对应于同一经验总和的不同理论在层次上是不同的,进化得越充分的理论逻辑前提越简单,其物理实在越深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爱因斯坦反对科学实在论的终极的、不变的物理实在观。此外,爱因斯坦的意义整体论和基础约定论,决定了他对当时流行的新康德主义和逻辑经验论所采取的批评态度:他用它们削弱或抗衡康德的先验论和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人的分析——综合命题绝然二分及意义证实原则。

科学理性论是爱因斯坦式的理性论,是古代和近性论的现代版本,是爱因斯坦把他所汲取的传统理性论的精髓与现代科学的思想意向和精神气质加以彼此切磋琢磨的产物,从而成为二十世纪科学和哲学的主旋律之一。爱因斯坦科学理性论的核心是: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然界是可以想像到的最简单的数学观念的实际体现,在某种意义上纯粹思维在经验的提示下可以把握实在。它的特色在于:它是科学自己的哲学;它立足于实在论的地基上;它清除了传统理性论中的先验因素和极端成分;它把探索性的演绎法和逻辑简单性原则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它抛弃了科学观念的“显然性”;它与其对立面经验论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关于后一点,尤其表现在他对理性、数学和思辨在科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的富有张力的看法上。他认为,经验事实是整个科学的根底,但是科学理论的逻辑体系则必须由理性构造入手,这才是科学的内容和它的真正本质,不过这个体系或它所代表的概念总体是同经验对象相对应的。只有考虑到理论思维同感觉材料的全部总和的关系,才能达到理论思维的真理性。通过数学构造能够发现概念以及把这些概念联系起来的定律,使世界图像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的严格精确性,但是这样做不应以牺牲与物理实在的接触为代价,也不应排斥直觉和想像力。爱因斯坦洞察到任何理论都具有思辨性,承认科学的思辨性质已经成为公共的财富,号召科学家大胆思辨而不要堆积经验。另一方面,他又说过,思辨并不比经验更高超,从来也没有一个真正有用和深刻的理论是单靠纯思辨发现的。爱因斯坦的实在论是纲领实在论。这种实在论以双重实在——本体实在和理论实在——为根基。本体实在常被爱因斯坦称呼为外部世界、物理世界、实在世界、客观实在和存在的实在等,它在其外在性而非不可知的意义上相当于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外部世界不是直接给予我们的,是由感觉经验间接地向我们提供关于它的信息,而我们则通过理智的构造或直觉的领悟断言它独立于我们感觉经验而存在,从而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理论实在是物理学理论中使用的物理概念或物理量所指称的东西,物理学家正是用它们来建构简化的和易于领悟的世界图像的,它们是理论的本体论,对应于客观实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并不是客观实在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人们的精神的自由发明或约定,是以文字或数学符号的形式在理论中出现的。它们构成描述客观实在的图像的基本框架,从而把科学理论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理论实在的判据是可分离性和定域性。理论实在并不像康德的范畴那样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伴随着物理学的进化而改变的,其原因在于我们从感觉经验只能间接地得到关于外在世界的客体的知识。作为科学家,爱因斯坦看重的是理论实在,他认为理论实在并不等同于本体实在,但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的现象论和工具论观点,指出前者更能深刻地反映和揭示实在。对于经验实在或感觉实在,爱因斯坦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也不满意甚至反对朴素实在论或常识实在论,尽管它充分肯定了其功用。爱因斯坦把物理实在(本体实在尤其是理论实在)视为一种纲领,他把实在论科学化为一种建构实在论的物理学理论的研究纲领。他不止一次地申述了他的纲领式的看法:像物理体系的“实在状态”这样的事是存在的,它不依赖于观察或量度而客观地存在着,并且原则上是可以用物理学的表述方法来描述的。由以上陈述不难看出,爱因斯坦的纲领实在论是一个充满哲学张力的研究纲领。

综上所述,爱因斯坦的科学哲学是一个由多元哲学构成的兼容并蓄、和谐共存的统一综合体。这些不同的乃至异质的哲学思想相互限定,珠联璧合,又彼此砥砺,相得益彰,保持了恰到好处的“必要的张力”,从而显得磊落轶荡、气象万千。这样的独特而绝妙的哲学思想很难用一两个“主义”或“论”来囊括或指称,我们不妨称其为多元张力哲学。这种哲学具有巨大的解释力量,例如爱因斯坦对“真理”概念的看法就包括着上述诸种哲学的视角和因素。这样的哲学也具有巨大的启迪力量,它在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在这篇论文中,既有经验论和操作论的成分(量杆和时钟的可观察、可操作定义,提出两个原理的经验启示,推论的可检验性等,但相对论的语义指称并非由量杆和时钟组成,因为该理论也适用于微观世界),也有理性论(对称性的考虑,追求逻辑统一性和简单性,用探索性的演绎法形成原理理论等)、约定论(大胆选择假设,同时性的约定等)、整体论(该理论是一个有层次、有结构、逻辑严密的整体,像考夫曼之类的单个实验很难动摇它,除非摧毁其整个基础)、实在论(作为研究纲领已渗透在整个理论中)的诸多因素。

以往的有些研究者往往看不清多元张力是爱因斯坦哲学的特色,更认识不到它的深邃意蕴和现实力量。他们误以为爱因斯坦的哲学“庞杂”、“多少有点混乱”,甚至指责爱因斯坦“在基本的哲学问题上居然安于作一个无原则的‘机会主义’,这显示出他的哲学思想的矛盾和局限性。”前面的论述已使这种观点不攻自破。我们在此只想指明,爱因斯坦的多元张力哲学不是庞杂,而是丰富多彩;不是混乱和矛盾,而是在对立和张力中和谐互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不是有局限性,而是虚怀若谷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广博性;不是无原则的机会主义,而是既坚持原则,又审时度势,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这正是爱因斯坦所谓的哲学上的“机会主义”之隐喻的真正涵义。对于政治上的机会主义者,他是很鄙视的,能够撕下他们的假面具,他就感到痛快。至于许多哲学家(包括波普尔、费耶阿本德、法因、范弗拉森等等)或出于自己哲学体系的偏见,或囿于某种单调、狭隘的认识论立场,肢解爱因斯坦,从爱因斯坦的众多言论中摭拾片言只语,作为证明自己观点的“铁证”和反对别人观点的“旗帜”,那就纯属拉大旗作虎皮了。

三、采取多元张力哲学的缘由

像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哲人科学家为什么会采取或者要采取多元张力哲学的立场呢?我以为,其缘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深知自然、人、人的活动和文化以及科学本身都具有两极张力或多极张力的特征。这些特征在帕斯卡和卡西尔的论述中得以深刻的揭示。帕斯卡说:自然不会停止于一端。自然把我们妥善地安置于中道,以致如果我们改变了平衡的一边,也就改变了另一边。我们头脑里的弹力也是这样安排的,谁要是触动了其中一点,也就触动了它的反面。人在自然界中到底是什么呢?对于无穷而言就是虚无,对于虚无而言就是全体,是无和全之间的一个中项。我们在各方面都是有限的,因而在我们能力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这个在两个极端之间处于中道的状态。一切过度的品质都是我们的敌人,极端的东西对于我们仿佛是根本就不存在似的,我们就根本不在它们的眼里;它们回避我们,不然我们就回避它们。中庸最好,脱离了中道就脱离了人道。卡西尔表明,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我们发现一种基本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我们可以说它是稳定和进化之间的一种张力。这种二元性可以在文化生活的所有领域看到,所不同的只是各种对立因素的比例。有时是这一因素占优势,有时是那一因素占优势。这种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种种个别形式的特征,并且使它们各自具有自己的面貌。这种多样性和相异性并不意味着不一致或不和谐,所有这些功能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和谐就是与它自身相和谐;对立面并不是彼此排斥,而是互相依存:“对立造成和谐,正如弓与六弦琴。”我们所论的哲人科学家或者了解这些思想(比如迪昂熟知帕斯卡,爱因斯坦也可能获悉卡西尔的观点),即使有人不了解,也肯定会分享这样的思想或拥有类似的看法。尤其是,作为哲人科学家,他们深知科学的多面张力形象——它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它既需要理性和逻辑,也需要想像和直觉。他们深知科学的历史是在经验论和理性论、现象论和实在论等等的张力关系中展开的,科学创造是在诸多哲学和方法论原理的张力状态的指引和启示下开辟自己的道路的。这个缘由以及紧接着的第二个缘由从而成为哲人科学家采取多元性张力哲学的主动缘由。

2.他们对哲学遗产以及科学和哲学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哲人科学家从小就对科学和哲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涉猎广泛,学识渊博,又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我们已讲过爱因斯坦、皮尔逊等人的丰富的哲学源泉,其中不少人(尤其是其中的哲人科学家)都具有张力哲学的特点。再以迪昂为例,他不仅熟知帕斯卡,也熟悉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亚里士多德曾指出,任何一种技艺大师,都避免过多或不足,而寻求居间者并选取了它。美德是一种适中,它是两种恶行——由于过度和不足而引起的——之间的中道,是以居间者为目的的。托马斯是一位综合和平衡的大师,他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作为联系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两个极端的中间媒介,其学说在各种对立的两极保持了必要的张力。无怪乎有人这样称颂他:“从他以后基督教思想就再也没有失去科学态度,也没有失去对物质感性的科学态度。全宇宙是一件完整的作品,无论如何破碎的现象都不会是形而上学的弃儿:在存在的秩序中有张力,但没有对抗,……对比的出现是在一种更高原则上来表现对立的和谐,而并非要排斥掉一个前奏曲或将二者弄模糊。”哲人科学家熟悉人类的哲学遗产,他们对于类似的睿智无疑能心领神会,甚或发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在诸多的对立两极中找到最合适的联系中介、最恰当的互补因素和最微妙的平衡支点或比例中项。对于科学理论的本性,哲人科学家的态度既是批判的和反思的,又是本能的和自发的。前者的理性思考使他们认为理论是分类和发现的工具,后者的直觉领悟使他们认为理论指向日益精确和完美的真理。诚如迪昂所说:“在马赫、奥斯特瓦尔德和兰金以及所有审查物理学理论本性的所有人中,我们都能够注意到这些相同的两种态度,一个看来好像是另一个的平衡重量。宣称在这里只存在不融贯和荒谬是幼稚的;相反地很清楚,这种对立是一个与物理学本性在实质上相关的基本事实,我们必须如实地记住这个事实,如有可能就说明这个事实。”对于哲学的本性,哲人科学家也心中有数。在他们看来,哲学史上任何一个认真的、严肃的、沉思的哲学派别,都有其长短优劣之处,都有其合理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一小点思想火花。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合理取舍、恰当矫正,使它们和谐互补,而不是把某元推向极端,或简单地排斥对立的一极。正如爱因斯坦在1918年所说:“我对任何‘主义’都不感到惬意和熟悉。对我来说,情况仿佛总是,只要这样的主义在它的薄弱处使自己怀有对立的主义,它就是强有力的;但是,如果后者被扼杀,而只有它处于旷野,那么它的脚底下原来也是不稳固的。”

3.问题的驱使。哲人科学家在科学实践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亟待解决的前沿问题,他们手中往往缺乏现成的范式和工具,因而需要广泛地求助于哲学思维,以便弄清楚“鞋子究竟是在哪里夹脚的?”他们也需要采取不同的思路和发明新颖的方法灵活处理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墨守一隅,偏执一端,往往难以自拔。爱因斯坦在谈到科学家在理性论和极端经验之间摇摆的原因时说:一个逻辑的概念体系,如果它的概念和诊断必然同经验世界发生关系,那么它就是物理学。无论谁想要建立这样一种体系,就会在任意选择中遇到一种危险的障碍(富有的困境)。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力求把他的概念尽可能直接而必然地同经验世界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态度是经验论的。这条途径常常是有成效的,但是它总是受到怀疑,因为特殊概念和个别论断毕竟只能断定经验所给的东西同整个体系发生关系时所碰到的某件事。因此他认识到从经验所给的东西到概念世界不存在逻辑的途径。他的态度于是比较接近理性论了,因为他认识到体系的逻辑独立性。这种态度的危险在于,人们在探求这种体系时会失去同经验世界的一切接触。爱因斯坦认为,在这两个极端摇摆是不可避免的。依我之见,这种摇摆正是在问题的驱使下,哲人科学家力图寻找微妙的平衡和恰当的居间,从而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

在这方面,马赫也有类似的精辟见解:“英国哲学家惠威尔指出,对于科学的形成来说有两件事是必需的,即事实和观念。仅有观念只会导致空洞的思想,而仅有事实也不会产生有组织的知识。我们看出,一切取决于现存在的概念适应于新事实的能力。过于迅速地屈从于一个新事实会妨碍稳定的思想习惯的形成,而过分僵硬的思想习惯又妨碍观察的自由。如果我们能够在这种斗争中,在判断和预断(成见)之间的妥协中使用该关系,那么我们理解事物的范围就会扩展。”马赫在这里阐明了科学家受问题的驱使在事实和观念之间不得不保持必要的张力,同时也预示了库恩后来关于在传统与革新、在收敛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之间保持张力的思想。对于有人指责他陷入狭隘的或极端的经验论,马赫在自我辩护时讲得言之有理:“有人从其他方面发现,我的观点可以从过分重视感性和相应不了解抽象作用和概念思维的价值得到理解。须知,若不重视感性,自然科学家便不会有多大成就,而重视感性,并不会妨碍他建立明晰而精确的概念。恰恰相反!近代物理学的概念在精确性和抽象程度方面可以与任何其他的科学概念相比,同时还表现出一个好处,即人们总能轻而易举地、确定无疑地追溯到建立起这些概念的感性要素。对于自然科学家,直观表象与概念思维之间的鸿沟绝不是很大的、不可跨越的。我们可以顺便指出,我绝没有轻视物理学的概念,而是在过去几乎四十年中,在许多方面都比以前更彻底地从事于评论这些概念。”事实上,马赫确实在经验论和理性论之间保持了张力,不过与爱因斯坦相比,他是偏向经验论一极的。在马赫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下,他这样做也许是合情合理的:这既是抵御新康德主义的先验论和黑格尔思辨的自然哲学的影响的需要,也是他反对力学神话(力学先验论和机械自然观)的需要。不用说,到爱因斯坦之时,时代和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爱因斯坦顺应时势,及时调整他的哲学意向,告别马赫,向理性论回摆。

4.外部条件的约束。也许对于以构造体系为圭臬的专业哲学家来说,他可能需要一个一元论的逻辑起点(如水、奴斯、数、理念、物质、精神、实在、存在、元气、仁、道等等),而且为了把他的思想贯彻到底,他倾向于排斥对立的东西。可是,对于哲人科学家来说,他并不想构造洋洋大观的庞大体系(尼采称这样的体系为辉煌的海市蜃楼式的主观安慰物,爱因斯坦称其为用蜜写成的浆糊状的东西),也不想蹲在一颗哲学树下守株待兔。尤其是现实状况迫使他必须敞开思想、博采众长、优势互补,从而有可能铸造一种既有助于解决科学问题,又能说明科学基础的哲学,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具有多元张力特征的哲学。爱因斯坦说得好:“寻求一个明确体系的认识论者,一旦他要力求贯彻这样的体系,就会倾向于按照他的体系的意义来解释科学的思想内容,同时排斥那些不适合于他的体系的东西。然而,科学家对认识论体系的追求却没有可能走得那么远。他感激地接受认识论的概念分析;但是,经验事实给他规定的外部条件,不容许他在构造他的概念世界时过分拘泥于一种认识论体系。因而,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看来,他必定像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就他力图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像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给定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论,他像一个观念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于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提供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得住脚而论,他像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的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至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或者毕达歌拉斯主义者。”

马赫在谈到他的思想和言论常常被批评家误解时也讲过类似的话语:“这些批评家还责难我没有将我的思想适当地表达出来,因为我仅仅应用了日常语言,因此人们看不出我所坚持的‘体系’。按照这种说法,人们读哲学最主要的是选择一个体系,然后就可以在这个体系之内去思想和说话了。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非常方便地拿一切流行的哲学观点来揣度我的话,把我说成是观念论者、贝克莱主义者,甚至物质论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关于这点,我相信自己是没有过错的。”在这里,爱因斯坦所谓的“机会主义”,马赫不坚持所谓的“体系”,都意指由于外部条件的制约而不得不在种种对立的哲学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因此,问题的驱使和外部条件的制约就成为哲人科学家采取多元张力哲学的被动缘由。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哲人科学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于一身的时代巨人。他们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承载者和缔造者,是人类思想史上路标的设置者。他们之所以能站在时代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的峰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像搬运材料的蚂蚁和吐丝结网的蜘蛛,而像采花酿蜜的蜜蜂,把人类的思想遗产和个人的思想创造综合起来,在科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多元张力哲学,从而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的人类思想中最高的音乐神韵。遗憾的是,在我们以往的哲学史中,充斥的只是职业或专业哲学家的名字,而把哲人科学家往往排斥在外,这是极其荒诞的现象,理当予以改变。

参考文献

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43~156页。

李醒民:《论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求索》,1990年第5期,第51~57页。

李醒民:《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中的两个学派》,《自然辩证法通讯》,第3卷(1981),第6期,第30~38页。李醒民:《论批判学派》,《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第99~107页。

4李醒民:《哲人科学家: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1卷(1999),第6期,第2~3页。

李醒民:《马赫》,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1版,xvii+412页。

李醒民:《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马赫在〈力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批判概论〉中对经典力学的批判》,《自然辩证法通讯》,第4卷(1982),第6期,第15~23页。

P.Frank,ModernScienceandItsPhilosoph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50,pp.8,11~12.

JohnT.Blackmore,ErnstMach:HisWork,Life,andInfluenc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2,pp.173~174.

E.Mach,PopularScientificLectures,OpenCourtPublishingCompany,U.S.A.1986,p.105.

E.Mach,KnowledgeandError,OhioStateUniversityPress,1976,p.120.该书的中文版《认识与谬误》由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

J.Bradley,Mach’sPhilosophyofScience,TheAthlonePressoftheUniversityofLondon,1971.p.188.

P.K.Feyeraband,Mach''''sTheoryofResearchandItsRelationtoEinstein,Stud.Hist.Phil.Sci.,15(1984),pp.1~22.

E.Mach,PrinciplesoftheTheoryofHeat,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86,p.402.

李醒民:《彭加勒》,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第l版,viii+316页。

H.彭加勒:《科学的价值》,李醒民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4,105页。

李醒民:《迪昂》,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第1版,xviii+510页。

P.Duhem,TheAimandStructureofPhysicalTheory,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54,p.314,334.该书《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由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版。

李醒民:《皮尔逊》,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6年第1版,vi+357页。

K.Pearson,TheGrammarofScience,WalterScott,London,1892pp.91,247.该书中文版《科学的规范》由李醒民译,华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K.Pearson,TheEthicofFreethoughtandOtherAddressesandEssays,SecondEdition(Revised),AdamandCharlesBlack,NewYork,1901,pp.47,121.

李醒民:《理性的光华——哲人科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版;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年第1版。

W.Ostwald,NaturalPhilosophy,HenryHoltCompany,NewYork,1910,pp.33~34.该书中文版《自然哲学概论》由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版,参见第24~25页。

李醒民:《爱因斯坦》,台北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1998年第1版,xviii+593页。

李醒民:《爱因斯坦的多元张力真理观》,《光明日报》,1998年4月10日第5版。

李醒民:《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狭义相对论创立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分析》(上、下),《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第79~83页;1986年第3期,第127~132页。

B.帕斯卡:《思想录》,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版,第27,30,32,33,548,234页。

E.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版,176,189,207,283-284,288页。

北大外哲史教研究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版,第155-156页。

A.弗里曼特勒:《信仰的时代》,程志民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版,第149页。

P.Duhem,TheAimandStructureofPhysicalTheory,p.333.

D.Howard,WasEinsteinReallyaRealist?PerspectiveonScience,1(1995),pp.204~251.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版,第476页。

E.Mach,PopularScientificLectures,pp.231~232.

E.马赫:《感觉的分析》,洪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版,第280页。

第8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一、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型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们发现,企业管理并非是简单的“凭经验办事”,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理论和系统来进行。企业管理是一个宏大的概念,其对象、方式、工具等的覆盖面都非常广泛,但却鲜有企业能摸清其中的条理,致使很多企业往往在发展中迷失了方向却不得而知。同时,从许多现实例子来看,不勇于实践、照搬西方经验、属于反省总结、脱离自身基础都是企业随波逐流、不能持续发展的根源。此外,市场经济特有的浮躁使企业一味追逐利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考虑、以及企业管理对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此,应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走出一条形成符合中国企业气质、具有中国特色的的企业管理之路,成为现代企业和学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然而放眼当下,经历过失败的尝试,企业管理者已经觉察到从根源入手的必要性。为寻求缓解当前问题的方法,其中一些人将目光投向中国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显然不仅仅止步于人文历史,许多企业正是从儒学的精髓中得到了启发,从根源深层挖掘孔孟思想中对企业管理建设积极的内容。与现代管理思想不同,将重心更多地放在政治、宗教而非经济上,所以这些方面的管理思想,也往往比经济管理思拥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儒学思想的精髓对于企业管理的研究具有的重大意义也逐渐为人所发现,运用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之后,也得到了不错的适应结果。

二、儒学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

在儒家文化中,“仁”是最核心的思想理念。孔子对仁的许多定义中,较为重要的一个就是“仁者爱人”,突出了“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在儒学的时代背景下,这一观点体现了极强的人道主义色彩,目的就在于力求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获得和谐。在此基础之上,更着重强调了人才选拔任用的重要性,而不是单一的个人主义。由“爱人”外延至“得人”和“用人”,再引申到现代企业管理之中,也是同样适用的。“爱人”并非指要对“爱”所有人,而是灵活而不冲突地通过人性化的手段进行企业管理。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并非是敌对阵营的角色,而是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和协作者。许多企业通过人性化的措施使得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得到缓解,也使管理更加轻松,企业内部和谐,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得人”和“用人”则是指管理者慷慨选拔任用可以满足企业要求,为企业做出贡献的人,并能够有效利用他们的能力,做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再者,许多企业的管理者都会有体会,企业不可能以一人之力运作,但得到的人的品质往往良莠不齐,并且除了稀缺型人才,辅助型人员也十分重要,“犁牛之子新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便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什么管理者对每一职务的人员安排并不是统一高标准,而是需要对不同种类的人员采取不同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其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集体的的行动力拥有1+1>2的效果。

2.礼。儒学范畴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礼”。

“礼”指一种规章制度,也可以理解成道一种德规范。孔子认为“礼”是修养的标准,也是治民的标志、治国的依据。从今天的视角看,“礼”可以是法律、社会道德。但是作为一种规范,“礼”在现代企业管理里拓展出了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作为市场经济的有机体,每个企业都必须适合自身情况的公共准则,才可以作为企业对外行为的依据。对内部,用来规范员工行为的准则,也是“礼”的具体体现。不过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孔子在提倡礼的前提下,更提倡遵循“礼”的精神,而非形式。所以很多企业并不是缺少各种繁琐的条条框框,而是缺少适合企业情况的管理条例,更重要的是,企业员工缺少自觉遵守管理条例的意识,才会使得许多企业的规章制度知识“纸上谈兵”。

3.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论语•子路》之中有一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句就提醒了管理者自己的角色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多么重要作用。儒家有“百姓有过,在予一人”的话,也是表明了管理者,也是领导者是管理的关键。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是个人独有,管理者自身的品行、作风会对被管理者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很多企业管理者早早就认识到的一点。管理者,也可以称领导者的一些特质是天生的,但是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人魅力、遵守诚信都是必须要做的功课。只有这样才能在企业中树立威信,得到员工、合作伙伴和消费者的信任,做到真正“取信于民”。这样一来,儒学之中的“信”的思想,也得到了延伸。然而把视线放在生活中,可以发现这“一人”有时候并不仅仅指职权最高的人,而是可以拓展为一批人。由企业领导者所挑选的骨干精英,也可以充当这“一人”的角色。这些人才不仅在才能贡献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更是同企业领导者一起,对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都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儒学管理思想的对现代管理的重要启发

1.开放兼容。

站在历史、政治等多种角度来说,儒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样的开放性也是儒家文化能够有如此浩瀚内涵的原因。在对传统文化有强烈认同感的基础上,一些经营者发现,即便着智慧结晶的时代背景是千年以前,却仍可以与现代行为理论接轨。所以企业的管理,必须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管理者经可以有针对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可以借鉴中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也可以通过对骨干人才的培养,协同提高管理能力。中国的企业只有找到能够承受住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考验的管理理念和体系,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2.可发展持续发展。

儒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能够推陈出新、海纳百川,不断发展至今,足以体现了其强大的可发展性,然而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也是长远的目标。企业的管理者在学习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实践的时候,必须以发展为目标,并以此为标准作出决定。在企业中,管理者个人的精神品质,以及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条例所体现的企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企业诚信、企业态度,坚持以仁爱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员工的企业归属感和职业使命感等,都是企业管理可发展性的具体行为。西方管理思想集大成者彼得•德鲁克曾提出企业使命理论,也是与此不谋而合。

3.和而不同。

对于“和而不同”这个启发,个人认为有两种不同角度的启发。首先,是企业对于内部的管理。前面也提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需要有的和谐性,这页是一个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谐相处能够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拥有更多沟通,方便管理活动的进行,同时也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企业归属感。但和谐并不意味着言听计从,只有不拘泥于职位限制,用于说出自己的“不同”才能给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其次,从大的方面入手,商海茫茫,但企业管理的基础理念却是相差不远。儒学中“和而不同”的观点在此也可为经营管理者点一盏明灯。虽然基础理念相差不远,但是万千企业各自情况却不同。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从平庸的“和”中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之路,找到自己的“不同”才能使企业不失生命力。

四、结语

第9篇:管理学管理思想范文

要找到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总体管理思路和有效管理措施,必须对当前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仔细查找和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存在问题

1.项目策划不细致,决策不科学。由于缺乏对项目整个流程的把握和系统管理的理念,很多项目申报时不重视策划和决策,仓促申报,准备时间严重不足,根本来不及进行细致的策划,项目审核时也多是走走过场,更谈不上科学决策,结果造成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差,导致预算执行率偏低甚至难以执行。这在维修改造项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精细、准确。由于缺乏系统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理念,很多项目预算申报时还没有搞清楚到底要实施哪些内容、达到何种功能,更别谈做出精细、准确的项目预算了。这导致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项目内容随意增减,项目工期、费用、质量难以控制,争议频繁,实施难度大,预算执行率低。

3.项目目标设置不合理。这在基本建设项目的进度目标设置上表现的比较突出。由于缺乏对整个项目建设流程的全面、系统把握,很多项目申报时不能做到准确估计建设周期的长短,设置建设周期时全凭“拍脑袋”,待项目批复后才发现时间远远不够,预算执行根本无法满足以该建设周期计算应达到的要求,导致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

4.项目准备工作拖延。由于缺乏对项目准备工作的系统认识和过程控制理念,一些项目的勘查、设计以及土地、规划、建设手续申办等准备工作开展时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往往出现项目执行率已经开始考核了,项目准备工作还没有就绪的问题,导致项目无法正常实施,预算执行率很低。如某基本建设项目,根据预算考核目标要求必须在2011年底交工验收,但由于土地政策处理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开工手续无法申办,致使开工时间大大推迟,预算执行率很低,这就是项目准备工作拖延导致的后果。

5.项目执行不力。重申报、轻执行,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系统观念、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理念,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疏于管理,随意变更,致使工期拖延,质量、安全失控,费用超支,还会给后期的项目验收、审计带来困难,导致了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

6.内部流转效率不高。部分建设单位内部合同签订、合同款支付等一些内部流转手续比较复杂,流转效率不高,经常出现合同签订、合同款支付拖延等现象。如某基本建设项目,支付一次合同进度款内部流转时间长达一个半月,最终导致工期拖延,预算执行率偏低。

7.项目审计争议。由于项目目前多采用竣工结算审计的静态审计模式,即项目完工验收后审计单位才进场工作,很难在现场观察取证,当一些签证或变更内容表述含糊或理解角度不同时,容易在审计人员和施工方之间产生争议,甚至引讼,耽误审计进程,进而耽误工程结算和资金支付,导致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

8.制度保障与贯彻不力。多数情况下,项目管理制度中对项目工作的程序、时限、标准和责任等规定得比较明确,但对如何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以达到制度的要求则基本不会论及,这就给制度的真正贯彻执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还有一些项目在管理中轻视、无视制度规定,天马行空,无所禁忌,随意突破基建程序甚至法律法规。制度保障与贯彻不力会带来项目管理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甚至违规操作,不仅预算执行率低,而且国家资金使用风险高。

(二)原因分析

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虽然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表现形式也形形,但这些问题和现象的背后都有同一个根源,那就是管理问题。导致项目预算执行率低的原因可以总结如下:

1.项目管理水平总体不高。缺乏管理学及项目管理科学的基本常识,对项目本身没有一个系统整体的把握,总体目标定位模糊多变,欠缺过程管理,干到哪里算哪里,问题频出,穷于应付,从项目开始一直被动到结束,管理水平低下。

2.缺乏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观念。无论何种项目,从其作为一个想法在人们脑海里孕育,到作为一个项目成果最终建成并投用,是有其内在的发展阶段和规律的,就像树木的成长过程是通过一粒种子生根发芽、长成树苗、通过不断生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一样,这就是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策划与决策、准备、实施、验评4个阶段。缺乏项目生命周期管理观念,相当于不了解树木的生长过程就去种树,容易犯“揠苗助长”或这样那样的低级错误,导致问题产生。

3.缺乏系统管理观念。项目的各个发展阶段、各项工作内容、所有管理工作和各项管理制度等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系统。项目无论大小,都是系统项目,都需要进行系统管理。缺乏系统管理的观念,项目管理工作有如“盲人摸象”,只见一点,不及其余,草率决策,随意变更,思路片面,管理无序,导致问题丛生。

4.缺乏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观念。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有效手段,目标管理就是准确定位,设置合理的总体目标、执行率目标和进度、质量、安全、费用控制目标;过程控制管理就是将各项目标分解,分别制定执行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目标实现。缺乏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的项目管理就是“无的放矢”,工作随意安排,部门步调不一,不能形成合力,过程无人监管,发现问题为时已晚。

二、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总体管理思路

通过以上对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当前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结合管理学和项目管理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认为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应该理顺以下几种总体管理思路:

1.项目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项目策划与决策、准备、执行(实施)、验评四大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都是有机联系的。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决不能把各个阶段割裂开来,要根据项目发展的内在规律,随着项目发展的阶段实施因势利导的有效管理,同时还要以管理推动项目生命周期的发展。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策划与决策阶段主要包括项目设想、列入发展规划(或列入项目库)、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包括勘察测量、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及土地、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办理等工作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项目执行(实施)阶段主要包括工程从开工到完工的一系列实施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项目验评阶段主要包括验收、审计、质保、后评价等工作及相应的管理工作。项目生命周期之于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项目生命周期获得项目的全景概念,树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的观念,明确各个阶段对项目预算执行率的影响和作用,建立有利于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总体管理流程。项目总体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2.项目系统管理项目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决不仅仅是执行的问题,而是系统问题的集中体现,项目执行主管单位和部门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该单位和部门的问题,而是项目所在组织系统问题的集中体现。因此,解决预算执行率偏低的问题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整体考虑、深入分析,寻找影响大局的、深层次的、真正的原因所在。如某基本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工程桩施工质量不过关导致下步工作无法开展,严重拖延了工期,致使预算资金无法按预期支付,拉低了整个项目的预算执行率。这表明看起来好像仅仅是项目实施阶段的问题,但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工程桩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因此,这是一次项目准备阶段的某项工作失误对项目预算执行率造成的重大影响,而这个影响将持续影响到项目的最终验评阶段,最终影响整个项目系统。又如另一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缓慢,施工单位拖延工期,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一般情况下,都会把原因归咎于施工单位,但经过分析后发现,建设单位进度款支付不及时是导致施工单位拖延工期的主要原因,由于建设单位内部进度款审批手续极其复杂,一次进度款居然要通过前后15人签字审批才能够支付,支付时间通常拖延1~2个月,使施工单位出现资金周转问题,进而拖延了工期。因此,建设单位的内部管理流程、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调配合(包括单位领导、基层单位、计划基建、财务、审计、纪检及其他职能部门)等因素影响了项目预算执行率,对整个项目造成了系统影响。项目系统管理之于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意义在于:1.项目管理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项目管理要有系统观念,管理工作要瞻前顾后,统筹全局,通盘分析,审慎做好每一个决策,有序推进每一项工作;2.项目管理要“牵住牛鼻子”,抓住对整个系统影响重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的重点管理,保证项目预算执行率的顺利推进;3.项目管理要不断对系统“改进提高”,通过分析项目管理结果,寻找薄弱环节,改善系统管理制度和流程,促进系统管理的不断升级,管理效果“螺旋式上升”,为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提供重要保障。

3.项目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管理项目的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目标的设定基于对项目全过程的全面、深入认识,而过程控制为实现项目目标而服务。项目预算执行率要求可以看做是项目目标之一,而项目工作流程是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根据系统管理观点,项目预算执行率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目标,而是一个系统目标,与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如果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任何一方面出现了问题,都不可能顺利完成预算执行率目标。因此,必须根据项目预算执行率要求,建立项目总体工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设置总体进度目标、总体费用目标、总体质量目标和总体安全目标,进而实施项目的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建立项目总体工作流程图是实施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的基础,经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基建程序的反复分析论证,结合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和系统管理的理论,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基本建设项目总体流程图和维修改造项目总体流程图。由于基本建设项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限于篇幅无法全景展示,现以房屋建筑工程为分析对象,选取工作范围大、综合性强、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和影响的项目准备阶段建立流程图,如图2所示。根据维修改造项目建设规模较小、建设周期较短、程序相对简单、管理周期逐年滚动、预算资金一次性在当年下达等特点,建立维修改造项目流程图,如图3所示。建立项目总体流程图后,可以按照项目预算执行率要求,根据流程图分析每个流程的时间消耗、费用消耗、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制定合理总体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目标,同时明确需要进行进度、费用、质量、安全重点过程控制的关键流程。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以系统管理的观念,对项目进行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定期检视项目过程发展是否符合项目目标的要求,如出现偏差,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偏,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三、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具体管理措施

通过对当前项目预算执行中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的分析,根据提高预算执行率的总体思路,提出如下提高预算执行率的具体管理措施建议:

1.细致论证,科学决策。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为项目的策划和决策留出充分的时间。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和系统管理思路,在项目申报前进行科学的调研分析,周密细致的论证,确保具有可行性后才决策申报,这是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的前提。

2.借助咨询单位,准确编制预算。应用系统管理和目标管理思路,在项目调研分析时,借助社会咨询单位力量,对项目内容、功能和形式进行方案设计,并根据方案设计进行概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细度、准确度,为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打好基础。

3.合理设置项目目标。应用系统管理、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思路,对项目建设周期等目标进行系统分析、准确计算、合理设置,确保项目目标满足项目预算执行率的要求。

4.提前做好项目准备工作。应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管理思路,在项目立项或批复后,立即着手做好勘察测量、图纸设计、招投标及土地、规划、建设等各项手续办理等项目准备工作,能提前的提前,能同步的同步,为项目预算执行做好准备。

5.推进项目执行,加强执行监督。应用系统管理和过程控制管理思路,加强项目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方面的管理和控制,分项目定期检查通报预算执行率,分析偏差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偏,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6.采用合理的合同条款。在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内,保证国有资金使用安全的前提下,采用适合于项目预算执行率考核要求的合同条款,如可以通过适当提高合同预付款及进度款支付比例的方法,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7.加强沟通协调,提高内部流转效率。应用系统管理思路,在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相关部门、单位的协调配合,勤沟通,多商量,共同推进项目开展。同时,可以考虑开发合同签订、进度款支付等的网上签批、远程签批功能,推进内部流转信息化,提高内部管理和流转效率,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8.项目审计关口前移。对于投资较大的基建项目,可以采用跟踪审计的方式,审计单位从招投标或开工时就介入审计,对于投资较小的维修改造项目,可以要求项目完工时必须提交结算资料,审计单位提前开始工作。这有利于控制项目费用,节约审计时间,减少审计争议,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9.建立项目管理缺陷数据库。对所有在建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将所有导致项目预算执行率偏低或影响其它项目目标的管理缺陷、原因分析、解决办法和预防方法进行记录并录入数据库,在下个项目中避免类似问题出现。通过循环检查改进,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项目预算执行率的提高。

10.加强制度保障并贯彻执行。可以在完善现有制度框架的同时,建立一套以改善流程、提高效率为主要目的的项目管理体系,可称之为“管理指南”,这个指南主要讨论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与管理制度相辅相成,参照使用。同时加强制度贯彻执行力度,确保贯彻到位,坚持到底,办事有据,管理有序,确保建设资金使用安全,提高项目预算执行率。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