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公园城市建设与文旅产业视角
1.宏观:以大文创的格局再造城市风貌
公园城市既是城市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重视人文与生态需求导向呈现的新理念,又可以视作与全域旅游相契合的城市经营布局。以“公园式城市”的简单解读逻辑来审视城市建设特色,即以打造特色性精品公园的方式来塑造一座城市风貌。从硬件的角度来看,整座城市本身就宛如一项巨大的文化创意工程,一座优美城市就是一个文创杰作。城市风貌彰显了城市建设创意性的响应和创新性的再造。
2.中观:构建公园城市的文创创新链
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成都提出了建设山水生态公园场景、天府绿道公园场景、乡村郊野公园场景、城市街区公园场景、人文成都公园场景、产业社区公园场景等六大场景。一方面,不同类型和特色突出的公园城市场景为构建成都公园城市形象IP提供了相应的文化形象资源。另一方面,不同场景又赋予了相应的文创产业链的构建基础。将旅游产业链中典型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全部或部分地优化组合和植入配置,然后形成各类文创产业集群。
3.微观:形成公园场景的文创业态
在文旅融合发展态势下,成都应发挥公园城市建设对文体旅工商农的复合功能、创新带动消费业态的新模式、塑造消费新场景、提升消费新供给、培育消费新热点、引领消费新升级,探索“公园+”消费场景,同时契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城市民生观。不同消费场景充分与各类公园场景进行对应,引入恰当的文创业态,创新针对性强的新场景。成都同时在创建西部文创中心,需要与成都建设战略进行结合,打造公园城市体系文创,并同时展开探索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在“智慧旅游”系统中形成“智慧文创”新业态。
二、成都公园城市“旅游智购”需求调研
课题组针对“旅游智购”场景化的新业态路径,根据前述的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几大场景类型,主要面向城市区域甄选代表性场景确定六处具体的实地调研目的地,从游客需求与体验的角度进行实地问卷调研。调研人员于周末时段来到公园场景之中对游客进行现场拦访,及时挖掘置身于公园城市场景中的游客的即时性体验需求,并做到调研对象与目标用户精准匹配。本次需求调研共收回真实有效地问卷样本318份。样本中的男性占比53.8%,女性为46.2%。在用户年龄分布方面,获得的样品以中青年为主,18~40岁的年龄层共占比为72.1%。本次调研在公园场景中随机拦访,实际调研到长期居住地为成都本地的受访者占比57.6%,非成都本地的占比42.5%,约6:4的占比情况。
三、公园城市文旅融合的“智慧文创”业态创新路径
1.常态化:无人新零售的用户需求
后疫情时期无接触式销售及其消费成为一种新常态。以饮料类无人售货机为例,仅有9.6%的受访者从未购买过,29.4%经常购买和38.5%偶尔购买。这意味着近七成比例的用户开始较高频次使用无人售货渠道。37.6%占比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更愿意使用无人售货机来购买旅游文创商品。对于经常通过饮料自动贩卖机购买饮品的这部分用户群来讲,45%的人更加愿意尝试旅游商品的无人新零售,明显高于平均值。这意味着用户会将日常生活中的无人售货消费行为偏好迁徙到旅游过程中的旅游文创商品消费领域。这对于“智慧文创”来讲,应大力推进销售模式上的智能化、自动化。旅游商品的销售需要及时地以无人新零售商业模式为抓手,推进文创开发、文创消费与之进行结合,抓住疫后新经济发展机遇窗口,契合民众基于无人新零售销售模式的常态化消费行为,促进“智购文创”更加全面常态化地融合文旅领域。以成都“东进”战略实施体现、也是典型的公园城市场景的丹景台为例,从景区运营第一天就同步探索“智购文创”,将景区卫生间建筑打造成为集合了休息、充电、文创购买等等功能的服务性区域。
2.新基建:“智购文创”服务设施提升
在公园城市场景中游览休闲的受访者觉得有必要新增的设施排在第一位的是自动充电设备设施(46.8%),随后是自动贩卖机(35.8%)。一方面说明了服务设施需要充分匹配公园城市场景中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公园城市场景推进智慧旅游在旅游商品这一垂直方向上的发展空间,诸如自动贩卖机等设施有着明显的需求。“智慧文创”也必须依赖于服务设施的提升,才能有效地实施“智购文创”消费业态。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新基建”。“新基建”中的融合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旅游产品的技术更新,增加面向智慧旅游的设计和应用,及时采用新技术打造具有影响力、吸引力的新产品、新项目。要实现“旅游智购”就需要在“新基建”行动方案实施过程中更加提速创新应用场景在文旅领域的提质,进一步提升建设无人新零售为典型的文创消费设施,推动消费供给场景的智慧应用创新。
3.新模式:文旅IP的业态创新链
公园城市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两手紧抓科技与文化。本土文化的独特性赋予了旅游体验的竞争力。55.8%调研比例受访者认为在选购旅游商品的时候在意所承载文化形象的代表性或典型性,可以看出文化在旅游体验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IP的重要性也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不断得以强化,文博机构比较成熟的IP授权机制及其创新优势也正在整个旅游产业领域迅速广泛尝试,并与互联网时代特征形成契合。“智慧文创”可以置于全域旅游中加强成都公园城市IP挖掘,大大增强成都的公园城市文化形象及其软实力。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过程,同时布局相应的文化形象塑造及其IP产业链构建的过程,其背后更需要探索与之对应的业态创新链。一座全域的智慧旅游城市,就好比巨型的智慧文创杰作。游客置身于其中,展开围绕旅游在内的一系列消费体验。以人文成都公园城市场景之一的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文物“太阳神鸟”金箔不仅是其“镇馆之宝”,成为了博物馆的馆标,还是代表性的古蜀文明IP形象,还作为了成都市市标。该图案于2005年还被选中作为了“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结语
(一)抓住机遇解决主要矛盾,力争实现我市旅游经济较快增长
一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及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时机,将*旅游产业综合改革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积极探索更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和方式,率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为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产业发展扩大招商引资积累新的经验,探索新的做法;二是要抓住旅游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即国民不断增长且日渐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结构供给不足且商业模式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坚定不移的培育旅游市场主体,着力解决传统旅游产业中业态和模式落后的问题,优化产业结构,持续提升旅游产业的运行绩效,坚定不移地创新旅游产品,面向新需求,依托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着力解决旅游产品开发和组织创新问题,为我市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有力保证。
(二)加强投资引导,争取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十一五”的冲刺之年,我们将进一步用好产业支持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加大引导性投资力度,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年内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老街”一期项目、北大营生态旅游一期项目、星河*旅游小镇一期、*世纪天乐一期等项目要力争年内建成并接待游客;推动环滇池生态旅游项目、石林“狂欢之都”、*华侨城生态旅游小镇、*凹子山等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做好郑和故里文化旅游项目、*玉龙湾运动休闲主题社区等项目的前期报批工作,力争尽快完善手续开工建设。
(三)积极进行宣传促销,促进入境旅游恢复与提升
把握后奥运和2009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的重要时机,强化对外形象宣传,组织开展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的旅游促销活动。加强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传统海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同时着力印度新兴市场的开拓。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仍需抓好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和东北的市场营销工作。
为此,我们将开展以下宣传促销工作:一是在上半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文化旅游节*狂欢节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下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宣传布展工作。在参展规模、布展水平、活动策划、商务洽谈等方面都要实现提升和突破。二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广告投放力度。计划重新拍摄制作一部新的*旅游现象宣传片在国家级或海外电视媒体上进行播放;编制一本新的《*旅游》导图或宣传册为游客提供最新的旅游信息;继续在国家级或海外媒体投放一批*旅游平面广告。三是积极组织海外目标市场营销活动。下半年,将组团分别赴东南亚、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行旅游促销,并计划邀请不少于3批的海内外旅行商、媒体记者来昆进行考察宣传;计划组织国内目标市场营销活动3次;参加区域性旅游协作会议及展览2次;四是继续加强互联网宣传力度。*旅游网全年添加内容15万字左右;英、日、韩三个外文网站将计划增加不少于3万字的信息内容。
(四)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做好《旅行社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
随着新修订的《旅行社条例》开始实施,旅行社从事国内旅游业务和入境旅游业务的准入标准大大降低。有利于旅行社通过增加接待能力或开展新兴旅游项目增加收入。同时,也会吸引外资旅行社进一步开发国内市场,促使小而零散、“小作坊式”的国内旅行社不断整合与调整,促使我市旅行社公司做大做强。
随着《旅行社条例》的实施和省级管理权限的下放,我市旅行社从数量上预计将会出现明显增长,管理工作覆盖面和管理难度将会加大,这对我市的旅游市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2009年我们将加大我市旅游市场管理力度:一是用好省级下放的审批权限,配合《条例》的实施做好国内旅行社的审批工作,为旅行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旅行社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旅行社的做大作强打下良好基础;二是继续推行“旅行社行业建设指导员”制度,抓好《旅行社条例》和《*市旅游业监察条例》的宣传贯彻和执行,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检查力度,加强对涉旅案件的查处,净化旅游秩序;三是继续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全面开展整治“零负团费”的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对“一日游”市场的规范治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做好旅游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四是指导各旅游行业协会实施旅游安全风险基金机制,指导各类旅游企业购买保险,做好突发旅游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应急保障工作。启动旅游安全风险金救助机制,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和火灾隐患督查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四是配合《旅行社条例》的贯彻,做好旅行社经营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备案登记工作。启动*旅游网络监察系统的建设工作,提高旅游市场信息化监管水平。
一、美学经济
“美学经济”(AestheticEconomy)是一个新兴经济形态的名称,最早由Gernotbohme于1950年提出。对美学经济的研究现在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前卫性,有关美学经济的概念也仍然处于探讨阶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有不同的叫法,如美国的“体验经济”,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生活产业”等,而在中国内地,各种名称几乎处于共存的状态,可见中国内地的研究也是最浅表和初期的,并且主要受国外研究成果的影响。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它的发展进程不一,甚至连名称和外延都尚未统一,但它们所强调的经济价值却是一样的,都突出地强调抽象的美感、愉悦的体验及独特感受等附加价值的重要性,肯定这种价值的创造才真正符合现代消费的核心诉求,也是现代企业创造无限价值、提高竞争力的最主要出路。可以说,美学经济及相关概念从一出现开始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热情。许多人进而认为作为历史潮流,美学经济的发展势不可挡。尽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强大到完全进入美学经济时代,但它确是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美学经济讲究的是“以美感创造产品价值”,美学经济事业就是“以美感创造产品价值的商业模式”。那么究竟何谓美学经济呢?根据台湾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李仁芳教授的定义:“以创意整合、生活美感之核心知识,提供深度体验与高质美感的经济。”[1]23综合各方研究,大致可以得出美学经济的概念:美学经济是指以审美愉悦和创意为核心,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视觉传达艺术、消费体验和消费时尚为表现形式,以满足消费者强烈的审美情感需求为目的,通过创意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以创造高利润和高附加值产业的体验经济。一般认为,美学经济包括:美感内容产业、美感加值产业、美感体验服务。吕宁(2005)认为,美学经济和传统服务业的经济模式有着明显区别。在传统服务业中,顾客购买的是一系列按自己的要求实施的非物质形态的活动。而顾客购买一种美的体验时,是在花时间享受商家提供的一系列值得记忆的美的和有创意的感受。具体来说,它有以下特征:产出间接性、个体差异性、真实性与模仿性、被动性和参与性。
二、创意农业旅游
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根据创意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而被提出,在表达上具有明显的本土特色,因而也主要出现在中文文献,有关研究也是在近几年才兴起,成果尚不多。创意农业旅游其实是创意农业与农业旅游发展的自然理论产物,它以创意农业为核心,以农业旅游为载体,充分挖掘创意农业的旅游、休闲功能与价值,促成以创意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意农业旅游可以说是农业旅游的一种高级形态,它试图克服传统农业旅游的不足,找出一条创意+农业+旅游的道路,是主要突显文化、科技与创意的农业旅游形态,因而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在我国,农业旅游概念的提出相对较早。其表现主要包括:农园采摘型、农园观光型、渔场垂钓型、畜牧观赏狩猎型、观光副业型、观光生态农业型、民俗农园等。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努力开发传统农业的观光、游览价值,带有一定的科技性与艺术性。而创意农业则更突出地强调创意与独特性,利用文化、科技、艺术及生态理念,将农业的附加值无限放大。从国内外的创意农业产品可以看出,创意农业的发展除了通过高科技加强农业设施与精细化生产外,一般的发展模式都是和旅游休闲密不可分的。而创意农业的发展类型,按照王树进(2009)的研究,也大都以与旅游结合的形式为主。由此,创意农业旅游的提出也就顺理成章了,它是创意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虽至今还未有学者正式提出,但其内涵及价值却越来越受到重视,综合零星研究成果大致可以描述为:创意农业旅游是以农业创意环境为背景,以创意农业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通过运用创意学、旅游学、美学、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业资源、乡村文化进行整合,将创意元素作为农业旅游的核心,以创意农业生产和创意旅游为主要功能,集创意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创意旅游商品生产与游人参与创意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乡村情趣和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新型创意旅游活动。在我国这个农业大国,在传统产业不断寻求现代转型与突破的今天,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三、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美学策略
浙江创意农业发展处在全国前列,但相关的研究却十分匮乏,公开发表的只有杨良山(2013)的两篇论文。他对浙江的创意农业发展进行了总结与梳理,提出浙江创意农业的5种基本类型和5种主要模式。创意农业园区模式、创意节庆会展模式、资源明智利用模式、农业文化创造模式、农业空间拓展模式。[1]80实质上,这些主要的发展模式与类型的核心其实就是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可见,浙江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势头较大,基础较好,且已经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理论研究远远跟不上产业形态的发展需要,浙江的创意农业旅游如何更好地走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与文化、科技和创意真正无缝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在美学经济时代,真正做出农业旅游的创意,满足人民群众对创意农业旅游的美学消费需求,是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美学经济时代的本质,尤其是美学与创意产业的深刻内在关系,决定了美学指导对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作用。旅游美学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开发,在理念与实践方面具体指导了旅游产业沿着美学路径向着更深远、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笔者依循创意农业、创意产业与美学经济之间的深刻内在关系,仅从美学经济的角度,尝试性地提出浙江发展创意农业旅游的若干美学策略问题。
(一)美学原理
浙江素有“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称,最早的山水诗也产于浙江,晴耕雨读的江南人文风气源远流长,因此浙江旅游业的整体美学基础十分深厚。浙江结合自身极具美学意境和美学沉淀的山水文化资源,并凭借相对发达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科技创意美学色彩。但这并没有形成全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的普遍共识。今后要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创意农业旅游,首先应从理论上和思想上确立美学经济的思维。即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与运作等各方面、各层面都要坚持美学立场,以旅游美学的精神去指导旅游产业的发展。这种理念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首先将旅游产业的开发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即旅游产业开发的方向是审美性的,而旅游产业开发的过程本身也是审美性的,因而它必须首先符合美学需求。“从旅游审美的本质出发,旅游的目的是解除紧张的冲突状态并在这‘温和的陶醉’中实现审美时代人性的自由与完满。深刻的旅游美学体验,不仅关乎技术与物质手段造就的物象美,更注重人们生活实践态度与道德上的美感追求与体验。”[1]62亦经济亦审美的旅游体验成为美学经济时代下的精神诉求,而创意农业旅游所推崇的“绿色健康,简约环保”理念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知性的审美观。因此,在创意农业旅游发展中,应始终秉承美学原理作为基本原理和出发点。
(二)美学行销
为旅游者提供独特农业旅游体验是创意农业旅游的核心价值,因此在行销上,也应注重美学创意和体验,不仅要在行销渠道上做文章,更要在行销的体验性和美感性上下功夫。努力将传统观念中认为农村农业是带着泥巴的“乡村气息”提炼转化为充满乡村田园风格的世外桃源。近年来,网络行销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出更适合现代消费者的美学行销方式,通过摄影摄像技术以及经技术处理的图片、视频和宣传、包装等行销产品,都在给人独特的美学冲击。创意农业旅游产品的行销,更适宜于在美学上下功夫。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渠道,将农业农村的美学内涵通过现代美学手段进行提升和推广。
(三)美学创意
创意农业旅游必须充分开发农业旅游产品的美学创意,在吸引眼球、创造惊异方面下工夫。美学中关于什么是美的说法,其中一种就是惊异之美,这就要求产品的独特创意与价值。从本质上说,创意农业旅游与普通农业旅游的根本差别,就在美学创意的充分运用上。浙江已经领先起步的创意农产品已经很好地体现了美学创意,在生产过程中它以智力或者无形的技术资本为主要投入和价值驱动要素,产品中嵌入了更多的文化创意内容,从而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美感享受,使农业产品的消费不再只是物的满足,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体验。这种在浙江已经有了相当基础的创意农业产品,通过对传统农业内涵和外延的创新,达到农产品、农事活动与文化艺术、观赏和实用的结合,从而提高了农业旅游产品的外观和内在的品质,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如艺术葫芦、方形西瓜、七彩迷你番茄、盆景水果、盆景蔬菜等。创意农业旅游应在这方面作出更充分的研究与发挥,真正把创意农业观光、农业研修、农事劳作、乡村度假、乡村民俗风情旅游、手工艺品制作和购物等旅游活动建立在创意农业的基础上,对创意农业生产、创意旅游活动、创意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形成一种“创意型”的旅游方式。通过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的创意性、趣味性、艺术性,为游客提供观赏、娱乐、休闲、健身、求知等功能服务和良好的创意环境。
(四)美学设计
创意农业旅游必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开发设计才能最终形成富有审美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提高农业旅游活动的质量,吸引、满足更多的旅游主体。这种美学开发既要体现产品的地方物质特色还要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更要展现地方或国家民族的审美特征。开发设计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开发、旅游设施的美学开发、旅游服务的美学开发与旅游产品的美学开发等几大类。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一般要符合两类美的规律:一是要遵循旅游资源内在美的规律,深入探寻、准确把握旅游资源内在美的特征,不能主观性地随意开发,否则将会使开发变成破坏;二是遵循旅游审美规律,满足旅游主体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审美开发,即在旅游资源保护的前提下提升资源的美学品味,以期满足、引导旅游主体的旅游审美趣味;三是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美学风格,用美学的变化性来吸引不同风格的消费群,通过确定不同消费群的识别要素提供针对性的产品设计。
(五)美学服务
旅游服务主要涉及旅游活动过程中参与旅游设施、设备运作的群体,他们为旅游主体提供各类相关服务,保证旅游活动的顺利完成。这些旅游工作人员在农业旅游中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人员、导游(讲解员)、乘务员、景区管理人员以及各类服务人员等,作为旅游产业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他们的美学开发极为重要,因为他们是农业旅游产品的直接执行者,是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执行得好他们将会促进农业旅游产业的繁荣,如果执行得较差将会影响到农业旅游产业的利益。因此旅游工作者服务美学的提高是重中之重,尤其在国内对于他们的审美培养更是迫在眉睫。一方面要培养旅游工作者的形象美,从仪表、仪态抓起,令其与旅游整体审美活动相应和,给旅游主体以视觉的审美亲切感。另一方面要培养农业旅游工作者的内在美,从语言、职业素养到心灵,给旅游主体以审美的亲近感。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者的美学修养与美学服务技能,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全方位提升从业者的美学服务能力。另外,对美学服务的理论研究也是实践的重要驱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格局的改变,以及农村远程教育的发展,也将为创意农业旅游美学服务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六)美学体验与认同
我国旅游业经过30余年的蓬勃发展,如今已迎来了国民休闲时代,旅游消费日益大众化,成为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并成为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国。在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调整中,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由“重要产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3年5月16日的国务院召开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时说,预计到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将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达到12%,每年可新增旅游直接就业50万人左右,旅游业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的积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迈向世界旅游强国指日可待。现在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中,新的旅游业态呼唤着新的旅游专业人才,而各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旅游新形势的需要,旅游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旅游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一、旅游市场需求与旅游人才
5月22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讲到,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全国旅游产业化程度已经大为提高了,按照2012年统计数据,我们国内旅游的出游人数就接近30亿人次,这在世界上是最高的,国内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5万亿人民币。“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看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确实很令人鼓舞。但目前,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着旅游专业人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薪酬机制不顺,旅游人才市场不健全等问题,这将严重制约或是阻碍中国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壮大。
(一)旅游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升温
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以外国人为主的入境团队旅游,到今天已形成的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等三个巨大的旅游板块,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中国三大旅游市场总规模超过32亿人次,比改革开放初增长数十倍。预计到2015年,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可达2万亿元,约占GDP的4.8%,约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1.0%。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世界旅游组织也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届时,预计我国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可达2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可达1亿人次,游客市场总量可达30亿人次。因此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旅游需求会保持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急剧升温。
(二)旅游专业人才不能完全满足旅游市场
1.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数量上存在很大的缺口
2013年5月8日,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旅游局人事司副司长余昌国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到2012年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旅游相关院系或旅游相关专业的院校,共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中等职业学校1139所。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107.34万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57.6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9.72万人,比上年增加2.85%。再看看毕业生情况,2012年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总数为32.51万人,其中高职毕业生数为10.54万人,中职毕业生数为16.28万人。
目前,我国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有1350万,今后几年每年需新增50万到60万人,现在每年30万毕业生显然供不应求,缺口巨大。
2.旅游人才培养质量不能完全适应旅游行业的需
(1)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旅游行业分工越来越细,对旅游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存在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滞后于企业需求的问题。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各院校现在较多地注重生存因素而忽视发展因素,在将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目标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学生在意识、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特别是对旅游专业学生的服务意识、职业素养的培养明显不足,与国际著名旅游院校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很多高校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主要划分为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和导游方向以及景区管理方向等几个部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异曲同工,没能及时、准确地把脉到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和热点,结合自己的特色优势,设置符合旅游行业需求特点的课程体系。各院校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点景区专业方向所开设的公共课程基本上保持一致,并没有太大区别;开设的专业课程却又没有特色,表面上看来是面面俱到,实际却如蜻蜓点水,门门懂却又样样不精,导致学生专业不专,造成将来在工作中,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第二,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致。大部分的学生是从高中升学到各高校,习惯于中学时的100分考试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不喜欢动手或是动手能力较差,而旅游专业人才却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基于现状,各院校要主动走出去寻找旅游企业合作单位,强化“工学结合“的人才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目前很多院校教学实践环节分为校内教学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校内实训,许多院校存在实训设备不足或是设备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到校企合作单位顶岗实习,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只是单一地把学习安排在固定的岗位,作为企业员工来对待,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打折扣,而且很多旅游企业与学校也缺少沟通渠道,校外实训基地不具有稳定性,顶岗实习犹走马观花或是流于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三,旅游专业师资队伍缺乏。旅游业是新兴行业,相对其它行业和学科来讲,起步晚。早先开设旅游专业的大多数院校的专业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如地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转过来的,没有接受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普遍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经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有些教师理论课程吃得透,讲得好,但面对新的旅游发展形势,开展实践活动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显得有点技穷。而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新招的年青教师又大多数是刚出校门又踏入另一校门,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能力和实践经验,引进的旅游行业能工巧匠或专家却又“半路出家“,缺乏对旅游学科的系统把握,缺乏高素质的旅游专业师资团队。
(2)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于转型升级中,虽说目前旅游市场需求仍以传统观光为主,但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迅速崛起,人们的旅游需求特征也由原来的单一性向普遍性、多样性、区域性、集中性、季节性发展,乡村旅游、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会展旅游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旅游企业对旅游人才不仅仅是数量的需求,对旅游人才质量的期盼也不断地升温。而且这些新的旅游业态呼唤着新的旅游专业人才,更需多个专业领域的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但现状是由于旅游行业薪酬待遇走低,社会地位不高,中高层管理人才竞争激烈,毕业生从业时间很短、幸福指数不高,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不强,导致旅游行业吸引力大幅度降低,旅游院校毕业生不断地跳槽,优秀旅游专业人才不断地流失,许多旅游企业深感用不上、留不住、招不到人,存在旅游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型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空间存在阻力。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教育专业目录中很难找到支撑这些新业态发展的相关专业,这使得各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旅游新形势的需要。
二、培养新型旅游人才的思考
旅游新业态发展态势稳定、前景光明,但要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则离不开旅游人才的支撑,而旅游人才主要来源于旅游教育与培训。作为旅游教育与培训的主体,旅游院校必须适应新形势,实施更加开放的、灵活的办学模式,才能培养更多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满足旅游新业态大发展对旅游人才的新要求。
(一)调整专业结构,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为适应旅游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需要,各旅游院校需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加大“企业型“旅游院校建设力度,有效整合社会旅游资源,增加旅游人才供给总量,提升旅游专业人才整体素质,不断适应旅游业发展规模上升、新业态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养成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加强专业新知识、新技术地更新,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由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及其他一些行业知识构成的多层次、多元素的知识学习结构,创建由学生的创新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文明习惯和服务意识构成的多维度且有针对性的职业素质养成结构。
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成为一名旅游专业人才的关键要素,它不仅仅是旅游行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旅游院校引导学生热爱旅游专业,引导学生敢于在旅游市场中竞争、打拼事业成长的关键。旅游新业态的出现,必然会改变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各旅游院校在分析旅游新业态涉及的工作及技术领域、岗位职责能力的基础上,明确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能力定位,以旅游市场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信息获取与分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要培养适销对路的旅游专业人才,让学生就业时能专业对口,产生职业幸福感,主动去适应旅游市场这个大熔炉。
(三)创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会议的重要精神。创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求人才的必由之路,各旅游院校要加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优化组合社会资源,推行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的企业化运作,依据学生旅游职业生涯认知过程和岗位工作过程的成长规律创建实施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参照旅游行业职业岗位和任职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入“旅游行(企)业技术标准“元素来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材,与旅游企业共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论课堂+酒店课堂“、“校内实训+校外顶岗“、“项目产品开发+旅游职业教育集团“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勤学好问、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就业创业能力,创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领先世界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构建结构型双师教学团队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质量的根本,师资队伍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培养符合旅游业态发展需要的旅游人才,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期间构建结构型双师团队和优化教师的双师素质是两个重要任务,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第一,加强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的结合。第二,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和继续教育培训。
我国的旅游新业态如初升之朝阳,为保障和促进我国旅游新业态的发展,各旅游院校在高瞻远瞩,加强创新型、开拓型、复合型新型旅游人才的培养,用发展的眼光发展旅游专业,做到合理布局,逐步发展。
一、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务必认清发展形势,统一思想认识
一是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我市现代服务业规模也同步良性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0.75亿元,增长12.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31.2%,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29.8%,已经成为服务一、二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产业;主体队伍不断壮大,全市现有各类服务业企业9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3家,年营业额五千万元以上企业18家,成为市场主体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财政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20*年,服务业实现税收3.31亿元,增长11.6%,占全市地税收入比重达到53.3%,成为地方财政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约有7.56万人,占全市就业人员比重的27%左右,成为吸纳就业、促进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城乡居民的服务需求得到不同层次的满足,2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47亿元,增长20.9%。
二是结构逐步优化。生产业起步发展,全市有生产业经营单位(含个体户)2305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涌现,商品市场整合和农村“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城市核心商区的品牌专营档次不断提高,农工商、万购、加贝、好又多等大型超市相继运营,左邻右舍、新红塔、兴合农资等千镇连锁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全市现有连锁商店1036家,形成了遍布我市城乡并辐射周边的商贸和连锁配送网络。金融总量和质量快速提升,拥有浙西第一家证券市场,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温州商业银行在*范围内率先落户我市,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16.7亿元,贷款余额95.7亿元,存贷款总量和增量在周边县(市、区)中遥遥领先,民间资本丰裕且流动活跃。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无论是开发销售的总量、规划建设水平、开发企业素质、市场规范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先行优势。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等发展较快,所占比重逐年提升。社区服务、中介、文化、保险、职业培训以及律师、会计等服务业也不断兴起和成熟。
三是基础全面夯实。通过多年来持续不断的项目投入,特别是近三年的系统谋划和集中推进,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城市建设方面,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全面实施CIS城市品牌推广系统,系统深入地推进了城区“4471”绿化提升、“1348”文化融入和“9166”功能优化等城市“三化”提升工程,扎实有序推进了“一江两带”提升、*健身公园、须江游览桥、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精品商厦)等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务实有效地开展了“四城联创”等创建工作,先后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教育强市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快速提升。旅游方面,围绕核心景区建设,突出特色景点开发,相继建成并开放了浮盖山景区、和睦彩陶文化村、清漾毛氏文化村、西塘人家古民居等,积极开展了*组合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全面启动了廿八都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等项目,并建成了国际大酒店等一批高档次旅游接待设施,区域特色生态人文资源得到充分发掘,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交通方面,实施了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京台高速公路黄衢南段建设、205国道和48省道、46省道改建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成功争取了杭长客运专线途经*,积极谋划推进*港航道开发,融铁路、公路和水路为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为巩固和放大特定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特色更加明显。在广泛的服务业门类中,我市的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以及商贸商务业发展较快,已经成为最具发展基础和潜力的特色服务业。以“千年古道·锦绣*”为主题品牌的休闲旅游在区域内外名声鹊起,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各1处,每年的游客量、旅游收入、门票收入均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物流市场发育良好,以各类仓储运输为主要方式的物流网络逐步形成,物流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86064万吨公里,铁路货运总量806万吨,在周边地区的物流周转中心地位越加突出,成为连接“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物流节点。各类专业市场运营活跃,全市27个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年商品成交额达55.48亿元,其中贺村木业市场年交易量达到150万立方米,交易额9.82亿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交易集散中心;农贸城年经销白菇13.4万吨,全部农产品交易额11.21亿元,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传统批发零售贸易稳步发展,餐饮业近年来也有显著提升,大型卖场和连锁经营逐步主导消费品市场,已发展成为城乡居民的理想消费目的地。此外,近年来,我市还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文化和特定区位,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木业科技洽谈会、中国蜜蜂文化节、全国企业羽毛球赛、浙闽赣边际县域经济协作区会议等一系列全国性和区域性节会活动,区域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总的来看,我市服务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特色,特别是休闲旅游、现代物流、商贸商务等领域,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无论是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质态,还是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水平不高。虽然近年来我市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然存在总量偏小、比重偏低、素质不高等问题。服务业占GDP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并且呈逐年下降势头。服务业结构转换升级较为缓慢,传统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主导产业并未真正形成,生产业、科技水平高的新兴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小、资质较低。服务业与制造业整合配套程度不高,与当前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总体上低、小、散特点明显,且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二是思想认识不深。各级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尚未形成共识,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办法不多,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力度不大;区域人文氛围偏向于办实体、创实业、重实干,经济主体普遍存在“重生产、轻服务,重自营、轻外包”的传统观念,大部分工商企业仍沿用“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三是机制体制不活。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不充分,部分服务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公共服务业社会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业发展活力没有充分展现。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这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研究部署不深入以及体制机制不适应所造成,必须高度关注,深入研究,扎实推进,加快解决。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既是事关区域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应对复杂化局面,增创发展优势的现实需要。面对宏观形势变化造成的优势弱化和区域竞争带来的现实压力,我们必须尽快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为我市经济社会提升发展、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加快发展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高端服务业继续向大城市集聚,中低端服务业开始由大城市向城市郊区及周边中小城市转移疏散,面临着一个分工不断调整、布局不断优化的过程。*作为华东沿海地区与中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辐射内陆的“桥头堡”,这一特定区位条件,既为我市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又为我市接受产业辐射和转移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敏锐把握时机,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方向,适度超前谋划发展服务业,才能突破瓶颈,创新发展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引擎。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区域竞争的新热点。当前,我市面临着发达地区“极化”效应和欠发达地区“洼地”效应的双重挤压。特别是周边县市,纷纷采取各种有力的政策举措来加快发展,争先发展。因此,在制造业“高成本时代”全面来临、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成为常态、区域竞争更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面对竞争,我市积极提出“一高两进”三步走的战略目标,首先就是要立足区域发展,构建三省边际县域发展高地,而加快服务业提升发展正是这一目标的重要内涵之一。与周边县市相比,我市的服务业发展基础更为扎实,区位、交通等条件更为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抢占先机,充分发挥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方面的基础优势,进一步提升服务业产业水平和区域竞争力,形成率先发展的强势,在三省边际区域发展中继续领跑。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应对时艰的新要求。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扩散和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受此影响,世界经济明显减速,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严峻形势,中央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举措。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提出了“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要求,于去年专题召开了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应对当前挑战、实现保稳促调的重要措施来抓。面对新阶段新变化,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已成为我市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顺应发展趋势,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2、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速工业化步伐,推进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从国际发展经验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的主体。国内外多项研究成果表明,当人均GDP越过1500美元后,产业结构和服务业比重将发生重大变化,达到3000美元后,服务业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特别随着工业社会迈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服务业的创新带动和比重提升。去年我市人均GDP达到3200美元,已经到达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正是这一时期的内在要求。从产业发展沿革看,服务业与工业始终是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工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服务业的兴起和繁荣必须建立在工业的发展基础上;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其发展水平将直接促进或者制约工业的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化发展倾向将成为一种趋势。同时,由于服务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做大经济总量,从而降低单位GDP的综合能耗、污染排放,有利于我市更好地完成节能降耗减排的约束性指标。从工业提升需求看,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变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支撑,这是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而且生产业正成为工业不可缺乏的重要支撑,工业发展到高端,就需要有技术、有研发、有培训,到下游就需要有物流、有营销、有金融支撑,这些都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后几年,正是我市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进一步加快演进的重要时期,经济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工业提升对现代服务业配套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在这一个关键阶段,抓现代服务业的培育提升,不但不会冲淡主攻工业的氛围,削弱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而且,现代服务业提升将成为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促进工业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力地支撑工业实现新飞跃。
3、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城市是服务业的“舞台”,服务业是城市的“名片”。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模扩容、基础设施改善、城市功能强化等,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理空间和物质条件;而现代服务业不仅能够推动城市化的进程,还能够实现城市化“质”的提升,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发展服务业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城市经济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主体,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城市的综合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经济就是现代服务业。*的城市化战略,就是要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做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经济总量,进而扩大现代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和规模效益;就是要通过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效载体,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发展服务业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基础设施等硬环境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软环境的较量。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城市框架有效拉开,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4.2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15.9万人,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城市人口的不断集聚,迫切需要完善诸多服务功能,这就要求我们把城市建设的重点从拉开框架向完善功能、提升品位转变。一个城市具有生活居住、商贸物流、产业承载、旅游休闲、文化传播、社会组织六大功能,要增强和完善城市的这些功能,都离不开服务业的发展和支撑。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吸引各类优质要素向城市集聚,旺人气,兴商气,提高城市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
4、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落实人性化理念,全面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服务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紧密相联,是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刺激需求的增长点在服务业。服务业既连接生产与消费,又直接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公共服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服务型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人民生活需求由物质型、生存型向高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所以,只有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组织外地人来*和开展“*人游*”等刺激消费活动,才能更好地满足和扩大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创业就业的主渠道在服务业。服务业门类多、就业弹性大、就业方式灵活,其许多领域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要求低等特点,比较适合民间资金进入,能够有效地开辟多元就业空间和创业途径。从目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看,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和就业空间还相当大。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工业生产领域中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以及大量返乡农民工就业难的背景下,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解决创业、就业问题上担当着重要角色。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在服务业。高度关注和全面改善民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公共事业,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增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所有这些,都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的双轮驱动,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才能得以实现。此外,改善民生需要政府加大投入,需要以财政实力作支撑,而现代服务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下一步主动顺应税制改革、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的重要增长点。可以说,现代服务业既是人民群众创业的大舞台,又是城乡居民增收的主渠道,更是改善社会民生的大平台。
总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与主攻工业不仅不会互相冲突,而且是推进工业提升的题中之义,与发展工业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清醒认识,积极行动,真正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一高两进”目标的战略重点来抓,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努力把服务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务必理清总体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建设“工业新城、旅游胜地、山水家园”的城市定位,按照“立足*,依托浙江,辐射闽赣”的要求,抢抓战略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政策洼地,破解发展瓶颈,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业,鼓励发展商贸商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做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构建浙闽赣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把现代服务业培育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基于上述总体要求,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4.5%,到2012年达到7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2.5%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8.5万人以上,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28%;到2015年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力争达到34%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0%,建设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现代物流集散地、商贸商务名城等“两地一城”取得初步成效;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以上,现代服务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高地的位置得到进一步巩固。
现代服务业是一个内涵广泛、门类众多且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因此,在提升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把我市打造成为“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高地”,其实质就是基于我市处于三省边界、浙江向内陆拓展前沿的区位优势,从服务业众多的行业中选准发展重点,经过一个时期的重点培育,使这些领域在三省边际地区处于“功能最强、品质最优、名气最响”的领先地位。从我市实际出发,综合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发展潜力、现实需求等因素,把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确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全力打造“两地一城”:
打造三省边际休闲旅游胜地:积极整合优势资源,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接待设施,参与区域协作,打造知名品牌,建设浙闽赣三省边际特色明显、文化内涵深厚、服务水平较高的休闲旅游胜地和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市。到2012年,实现年接待游客45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5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实现年接待游客700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
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专业市场)集散地:依托三省边际的特定区位和产业优势,构建公铁水联运交通运输网络,加强主体培育,加快推进专业市场、物流基地建设,形成以服务本市域为基础,辐射周边区域和省份的相对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地区的现代物流集散基地和浙江重要的物流节点。到2012年,现代物流业(含专业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不含零售业)增加值达到14亿元,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6.5%以上;到2015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7.5%。
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大力发展生产业,精心打造城市核心商圈,加快建设城市特色街区、现代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和商务休闲区,大力提升商贸业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商务服务功能,营造区域最佳人居、休闲和创业环境,逐步打造三省边际地区商贸商务名城。到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亿元以上,商贸商务业(不含专业市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GDP的比重达到13%以上;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0亿元以上,商贸商务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14%。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融合、统筹、开放、特色、联动”十字方针,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特征。一方面,要推进区域融合。既立足*现实基础,发挥已有和潜在的优势,更要跳出*,置身于三省边际,以更宽广的胸怀和视野统筹谋划,主动融入,抢先布局,做好借势发展、错位发展文章。另一方面,要推进产业融合。必须把握产业互动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结构提升,拉动经济增长。要优先发展面向生产的金融、物流、信息、科技等生产业,带动工业转型升级,带动农业提效增收。同时,还要注重推进现代服务业各行业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承接,打破行业界限、摆脱行业束缚,培育一批跨产业、跨行业的企业龙头,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两地一城”建设。
二是要坚持统筹发展。农村服务业与城区服务业是有机统一的,城区服务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体;农村服务业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撑,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抓好城区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因势利导,加快打造核心商圈、特色街区、商务休闲和接待服务中心,发挥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的主平台作用。另一方面,要引导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服务业的互促共进,在农技、金融、保险、信息等农业服务组织和行业中,为农村的生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城乡服务业合理布局和一体化发展。
三是要坚持开放发展。我市服务业发展多以内源发展为主,但现代服务业搞封闭发展、单一的本地化经营是行不通的,必须在不断激发内力创业创新的同时,切实加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非禁即放”,借力发展,借梯登高。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来,承接服务业的产业转移,加强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招商引资,把最有吸引力的项目包装好、推介好,努力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另一方面,要积极走出去,开展项目外包、品牌输出、连锁经营等,在更大的领域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更要深入研究国家刺激经济增长、省委省政府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认真把握*市打造“浙江对内开放西部门户”、“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组织强大力量进行研究,做好规划、政策和项目对接,争取国家、省、*市的更大支持。
四是要坚持特色发展。特色就是竞争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也要抓住特色,创新载体,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与众不同的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之路。一方面,要立足产业特色和区位特点,突出发展休闲旅游业、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业等重点领域,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特有的品牌和优势。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中强化抓手,创出特色。我市的服务发展有一定基础,但优势并不明显,要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在氛围营造、政策服务、项目建设、规划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有超常规的工作抓手,创出特色和亮点,从而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五要坚持联动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过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政府推动的过程,政府要在服务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要坚持“政府主导力、市场主体力”两种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努力走出一条“建设主体企业化、资金筹措多元化、资源利用市场化”的联动发展之路。一方面,要强化政府推动作用,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领导,创新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尤其在宏观规划、政策引导、项目投入、要素配套等方面加强研究、引导和推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制定出台并认真落实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三个专项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前提下,鼓励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加大投入,积极拓展领域,在服务业的新发展中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领域广阔,任务繁重,务必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有序推进
全力打造“两地一城”,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既是一项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必须跳出传统的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举措,抓住重点,各个突破。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力争取得有效突破:
1、紧紧抓住规划龙头,力争在明晰服务业发展布局上取得有效突破。
牢固确立全市一盘棋理念,对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有一个统一的指导和设计,促进各类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一要完善规划促提升。认真制定和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切实做到服务业规划与城市布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有机统一。要完善规划体系。坚持高起点、高水准、高品位,在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不断深化细化,修订完善规划体系,特别是要着眼于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现代物流(专业市场)和商贸商务业,抓紧研究出台总体规划纲要和三个专项规划,切实做到规划先行。要强化规划执行。本次市委全会将审议通过《关于全力构建三省边际现代服务业高地的决定》,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决定》和三个专项规划的要求,在制定细分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规划的权威性,依据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坚决防止随意性,做到不符合规划的项目不备案、不核准、不审批、不安排用地指标,通过规划引导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要加强项目设计。对每一个服务业重大项目,都要高要求,严把关,做精做细规划,确保建设档次。二要合理布局促协调。要加强对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科学安排,在空间布局上,围绕加快打造浙闽赣三省边际服务业发展高地的三大重点领域,完善“一中心三景区”的休闲旅游功能分区空间布局,“二区四中心七市场”的现代物流和专业市场空间布局,“一核四街五点六中心”的商贸商务业空间布局。“一中心三景区”,就是指*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即市区),以及*—清漾、仙霞关—戴笠秘宅和廿八都—浮盖山等三大核心景区;“二区四中心七市场”,就是指在城南重点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区,在贺村镇重点规划建设浙闽赣边际现代物流区,并围绕两个区域规划建设四个物流中心、七个专业市场;“一核四街五点六中心”是指以市区为主的大南门核心商圈以及四条特色功能街区、五个大型商业网点、六处商务休闲中心。三要打造平台促集聚。现代服务业要走集聚发展的路子,以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和资源集约利用。关键要按照“一心三区”市域总体规划布局,抓好集聚平台的建设,以“一主二副三点”为主,打造一批服务业集聚区。“一主”是指城区核心商圈,突出把满足市域服务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既要满足居民在物质文化方面的消费性需求,又要适应工业转型升级对生产业的需求,增强对市域服务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二副”是指以贺村镇、峡口镇作为服务业发展副中心,进一步增强中心镇联系城乡发展的服务功能;“三点”是指以石门镇、廿八都镇和保安乡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乡镇。各乡镇(街道)要据此明确各自的发展重点和方向,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加快形成规模和特色,工业平台优势明显的乡镇要突出发展生产业,生态及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要做精做优休闲旅游业,两个街道要立足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全面发展旅游接待、专业市场、商贸商务等城市产业。
2、紧紧抓住项目投入,力争在夯实服务业发展基础上取得有效突破。
项目是各类经济活动的根本载体,发展服务业也必须抓住项目建设这一着力点和生命线。一要加大服务业项目谋划。不断完善《*市服务业发展重点项目储备库》,超前谋划预留一批项目,进一步深化项目前期工作。要跳出服务业、统筹三次产业谋划项目,紧扣工业提升和现代农业发展谋划包装生产业项目,根据市场需求谋划开发休闲旅游和商贸商务项目,围绕现代物流业发展谋划争取交通枢纽项目。当前,要重点突破*综合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等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前期包装,待时机成熟后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招商。二要加强服务业项目招商。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主抓手,不断推出规模较大、特色明显且成熟度高、吸引力强的服务业项目对外招商,借助外力迅速提升服务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同时,要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参与服务业经营管理,注重引进先进技术、新型业态和先进管理理念,着力推动我市服务业尽快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当前,要及时包装推出南方安保市场、华东木业家居交易市场、*汽车综合市场、浙闽赣边际农资交易中心等重大项目对外招商,广泛运用推介活动、中介招商、媒体公告等形式,扩大项目宣传推介的范围,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确保服务业重大项目有序接替。三要加快服务业项目推进。积极落实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实行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责任制,对已确定的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要排出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制定责任清单,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工作班子,加大力度,紧抓不放,全力以赴促开工、抓进度。要加强要素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合理调整土地,通过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下达年度计划推动项目、加强项目工作督查考核等途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对投资重大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出让价格给予优惠,财政安排贴息补助,行政性收费给予免收或减半收取。当前,要加快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廿八都古镇开发、*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中国良种马繁育基地、清漾一期后续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进度,抓好江滨路特色餐饮街、*文化风情休闲街等项目的动工建设。
3、紧紧抓住培育重点,力争在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有效突破。
企业主体是发展服务业的中坚力量。要像抓工业企业一样抓服务业企业的培育,对重点服务业企业、景区和平台,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在各项资源配置上优先考虑,
鼓励培育其做大、做精、做强。一要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以市区为依托,尽快做好旅游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充分发挥游客集散中心集票务、租车、导游、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产品对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按照“规划引导、区域联动、主打品牌”的原则,重点打造*-清漾、廿八都-浮盖山、仙霞关-戴笠秘宅三大核心景区,在项目投资、对外宣传、整合开发上突出“三大景区”,整合低小散景点,不断提升三大景区的品位和档次,实现从遍地开花向重点开发转变。根据我市乡村自然生态资源状况、交通条件和文化特色,重点开发以*、浮盖山、良种马繁育基地为主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一江两带、月亮湖、峡里湖、白水坑为主的滨水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以清漾毛氏文化村、廿八都古镇、仙霞关、戴笠秘宅、和睦彩陶文化村、三卿口古瓷村等为主的文化旅游产品,以观光型、品尝型、游乐型、自驾型等“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加快发展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和旅游企业,大力支持旅行社扩大业务,做大规模和影响,鼓励企业建立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店和购物中心,积极引进国内知名酒店集团来江投资创办高星级酒店,重点培育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外特色餐饮企业,着力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二要促进专业市场的提档升级。要按照“新建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来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坚持特色专业市场与地方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互促共进,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对接的南方安保市场和华东木业家居交易市场等2个重点专业交易市场,通过安保市场吸纳引进消防器材大企业,真正把市场网络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把消防器材产业培育成为“市场、制造”双强产业;通过建设集信息、产品展示、市场交易、要素配置、物流仓储和木材加工产业管理服务为一体的木业家居市场,为打造中国木业家居之都和世界木门制造基地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支撑。根据发挥三省边际区位优势、抢抓区域发展先机、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在整合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服务三省边际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的浙闽赣边际农资交易中心、浙闽赣边际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农贸城)、*汽车综合市场和*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同时,要引导骨干市场突破简单的物业管理方式,积极开展信息咨询、共同、展示展销、配送服务等,促进市场功能多元化。三要加强物流基地的培育繁荣。大力发展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和配送高效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加快*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满足城南市场区、开发区城南新区、山海协作示范区、市区及城北区域的物流综合需要,同时辐射本省、江西、福建、安徽等地,形成三省边际连锁配送基地。适时启动贺村综合物流中心建设,满足我市中部特色经济区等重点工业平台开发以及竹木家居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物流配套的需要,同时满足辐射浙闽赣三省边际地区的要求。依托高新产业园区建设,适时启动危化品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满足我市化工原料及产品的输入输出与仓储需要,同时承担浙闽赣三省边界地区的危化品转运。要整合我市现有货运企业和营运车辆等资源,引导企业向重点物流中心、大型专业市场等重点物流园区集聚;大力支持总部型物流企业——联城消防集团建设,推动虎山、红火等有条件的物流公司与原企业脱钩,组建一批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引导和鼓励我市更多的大中型工商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物流服务业从核心生产业务中剥离出来,转化为业务外包,推动扩大第三方物流需求。四要推动商贸商务业的提升发展。要精心打造核心商圈和特色街区。依托老城区商业中心的发展基础,加快时代广场和大南门商业步行街区建设,优化功能和档次;按照做精做特的要求,有序推进江滨路特色餐饮街、解放路服装鞋帽精品购物街、中山路金融科技中介商务街和市心街传统老字号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要努力提升商贸企业规模和层次。加快推进财富中心、时代广场等大型购物中心建设,继续扶持万购、农工商、万隆、加贝、好又多等商贸龙头企业发展,大力支持万商控股、左邻右舍、新红塔、0570、兴合等本地商贸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实施跨地区经营的总部经济战略,促进其发展成为大型商贸企业集团,积极争取引进大型连锁企业来江设立中心店,以先进经营理念与模式,带动我市商贸水平的提升。要着力强化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多管齐下,鼓励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电子商务等新型商贸业态;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商业网点,完善多层次流通网络,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加快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提升,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完善城市商务休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企业商务办公集聚区建设,鼓励大企业、大集团设立总部研发办公写字楼,加快*商务休闲中心、须江商务休闲中心、碗窑生态休闲中心、峡口生态休闲中心、*职教中心、会展中心等商务休闲功能项目建设,注重商务休闲元素的融入,不断优化城市的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努力打造精品城市,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4、紧紧抓住营销推介,力争在扩大服务业品牌影响上取得有效突破。
市场经济竞争是主题,有竞争就有营销,就要推介。营销推介是创造、提升城市价值,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战略,同时也是集聚人、财、物等要素资源,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集中力量加以推进。一要加强*旅游的专业化推介。要积极走出去,参与区域协作,加强旅游资源的推介和营销,打响*旅游品牌。要融入区域品牌建设,主动接轨我省“旅游西进”战略,借助周边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推进与黄山、武夷山、三清山、婺源、龙虎山、千岛湖等主要景区的协作,增强我市旅游的辐射效应。要以*丹霞地貌申遗为契机,积极探索专业有效的宣传营销方式,精心组织毛氏文化旅游节、廿八都古镇开业庆典等各类节会活动,积极谋划开展区域旅游联合宣传营销,进一步打响“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品牌。要积极推出*旅游消费券措施,重点面向周边及长三角地区,刺激、拉动周边一日游、二日游客源市场。要引导企业挖掘利用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增加旅游购物消费,不断提高*旅游在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加强城市形象的系统化营销。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服务产品来规划、设计和营销,排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通过旅游推介、广告投放、节会举办、影视拍摄、名片争创等方面的系统化营销手段,对内提高城市品位,对外提升城市形象,最终打响城市品牌。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注重对外营销,使省内外、国内外有更多人知道*,也要注重对内宣传,通过组织“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口号诠释、CIS标识的全面推广、市歌传唱、“*人游*”等活动,使*人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家乡,让全市人民都成为城市营销主体;既要注重制定长期的实施方案,持续宣传和推广*,也要注重短期内的集中式营销,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阶段性操作成效。三要加强行业规范的标准化管理。加强营销推介的前提,是极具*区域特色的标准化风格。一方面,城市的硬环境要有标准化,在整个市域,CIS就是城市风貌和标识的标准化;在旅游风景区、特色街区、商务休闲区等区块的规划设计中,在城市家具、标牌广告、门店装饰装修等设施的审批审核中,也要注重体现特色化和标准化,形成既统一又丰富的特定格调。另一方面,服务的软环境也要标准化,要加快制订服务业标准体系,规范服务业市场秩序,以保护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推进服务业公平有序竞争,提高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要在旅游、商贸、餐饮、市场等重点行业中,按照标准制定与产业发展要求相结合、标准实施与规范行业行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联盟标准、地方技术规范或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并加强管理和引导,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名牌培育和创建工作。要通过开展*旅游业“十佳服务明星”评比等活动,促进行业服务标准的提升和规范。
5、紧紧抓住业态创新,力争在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上取得有效突破。
现代服务业领域,新型业态和新的经营模式层出不穷,业态创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必须抓住几个关键节点,推动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服务业新的发展空间。一是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保护、建立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渠道等环节,形成系统性较强、含金量较高的政策体系;要以服务特色产业发展为导向,务实推进“4+X”主导产业科技信息平台、公共研发平台、公共测试平台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创办科技研发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我市科研创新与应用能力。二是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要努力做大金融总量,服务经济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市外金融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引进市外资金,当前,要全力做好温州商业银行落户我市的各项服务工作;鼓励市内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扩展服务领域,试行股权、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提供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多层次的信贷产品;加强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建设,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进一步高度关注和规范发展民间担保机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规避民间担保市场的风险;继续推进“信用*”建设,搭建信用信息平台,建立企业信用的基本评价体系,不断完善信用体系。三是要培育新兴服务产业。适时发展会展业,加快规划建设多功能、高规格的会展中心,以举办毛氏文化旅游节和蜂产品、木业产品、消防产品博览会等为重点,努力打造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专业会展品牌;支持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工程投资管理咨询、企业形象设计包装等新兴中介服务业,规范提升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着力培育一批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高资质规模企业,引进一批市外知名的中介机构在*设立分支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中介行业的规范管理,推动中介服务信用水平的提升。四要做强做精优势产业。要注重稳步发展房地产业,认真执行落实《关于促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强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突出“山水家园”主题和“人居首选”品牌,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的居住区、高档住宅区和商务办公区,形成以高中档为主、居住商务平衡的房地产开发格局,为繁荣城市、吸引高素质人才和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提供良好的人居和创业环境;顺势发展职业教育,解决国家级重点职校在融资、用地、人才、校企合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职业教育的对外合作,主动融入四省九市职业教育合作的大框架,增强我市职业教育的集散能力;深入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融入旅游、融入城市、融入经济,鼓励发展文化艺术、文化娱乐、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积极支持和引导特色医疗做精做强,发挥其特色专业和技术优势,扩大在三省边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坚持按照城乡统筹的原则,着眼于城乡商贸市场配置商贸资源,利用核心城区的商贸辐射功能,逐步将市区先进的商业业态、流通手段和消费方式推广至农村,进一步拓展农村公共服务的覆盖面。
6、紧紧抓住机制创新,力争在强化服务业发展保障上取得有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