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影视的艺术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的艺术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影视的艺术特征

第1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三维动画艺术;审美特征;技术美;造型美;形式美;虚拟美

动画是一种大众化艺术形式,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高度的娱乐性就成为它主要的功能。在信息传达越来越趋于图形化、动态化、互动化的现代社会形态中,动画以其独特的形式与审美特征被更多的人认知。而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动画的完美结合使动画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能力,成为发挥人类视觉想象力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动画的审美特征不但具有传统动画经过一个世纪发展所形成的显著特征,同时更具有因CG而产生的新的代表性特征,对这些特征的研究,体现了动画视觉表现研究的前沿性和突破性。

一、三维动画

三维动画又称3D动画,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新兴技术。三维动画软件在计算机中首先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按照要表现的对象的形状尺寸建立模型以及场景,再根据要求设定模型的运动轨迹、虚拟摄影机的运动和其它动画参数,最后按要求为模型赋上特定的材质,并打上灯光。当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让计算机自动运算,生成最后的画面。

三维动画技术模拟真实物体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由于其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在影视制作方面,这项新技术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客户的欢迎。

三维动画艺术是一种影视艺术,包括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享受等。虽然传统的影视艺术也满足这样的审美要求,但是动画审美所承载的内容远比传统艺术要多的多,它涉及到角色、场景、构图、景别、摄影机角度、灯光、色彩、音响等多方面的模拟设计制作。全电脑三维动画是相当于二维动画来说的,与二维的动画相比,它多了一个第三维的深度空间,并且它通过对现实拍摄的模拟,透视效果强,360度全方位空间,不受场景限制。

二、三维动画电影发展历史

70年代初期,在电影中使用计算机动画的构想对许多导演来说仍旧是一个梦想。但当时的电视节目已经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计算机动画技术来增强节目的效果了。1973年举行了第一届SIGGRAPH(计算机图形特别兴趣小组)展览。当时的“重头戏”是一些用计算机制作的简单物体的模型,比如一个虚拟的茶壶和一只甲壳虫模型。从那时起,人们开始进行早期的试验,利用CGI技术制作一些短影片。1976年英国伦敦的系统仿真公司(Systems Simulation, Ltd.)接受委托,为影片《异形》(Alien)中的登陆片段制作CG图形,纯计算机动画已开始使用在影片中了。80年代初,逐渐提高的计算机硬件性能赋予了计算机动画人员开发新的CG软件和技巧的自由。分形算法(Fractual)等数学公式已经开始用于制作逼真的地理形貌。一种称为“光线跟踪”(Ray Tracing)的技术被用于绘制那些实际生活中被光线照亮的物体。迪斯尼在1980年发行了一部叫《Tron》的影片,片中使用了30分钟的计算机动画,包括一段高科技的摩托车赛的片段。1985年,计算机动画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这时第一次出现了CGI电影角色,标志着业界的一次重大的飞跃。由巴瑞・李文逊执导的《青年福尔摩斯》(Young Sherlock Holmes) 中有一段令人难以忘怀的片段:一扇彩色玻璃窗突然获得人性活了过来,与一位被它吓得魂飞魄散的牧师对话的场景。这是一次破天荒的CGI成功的片段,是由乔治・卢卡斯刚成立的IL公司花了6个月才制作完成的。该片段在影片中持续播放了30秒钟。1988年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Film)在荣・霍伍德(Ron Howard)执导的影片《Willow》中引入了一种新的CG技术“图象变形”(或称“幻影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的图象变形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可以让角色不露痕迹地变化形状,或者从一种样子变形成为另一种模样。CG已经将导演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0世纪最后10年,计算机动画随时准备着在好莱坞掀起一场电影技术的风暴。计算机技术与硬件的不断成熟,实际上使得任何东西都有可能实现。卡麦隆在影片《深渊》试验了CG的可行性之后,决定再朝前迈出一大步。而这一步永远改变了好莱坞电影的视觉效果。他导演的《终结者2:最后审判日》(Terminator 2:Judgement Day)创下了票房的非凡佳绩(全球51.4亿美元的收入)。影片的成功要归功于屏幕上的那些创意新颖的角色。卡麦隆设计的T-1000(一个追赶角色的穷凶恶极的金属机器人)可以从一种形状无缝隙地变化成另外一种形状。那金属的质感(你可以从周围环境的反射观察到)是电影观众以前从未见过的,因而给人留下了一个难以忘却的坏蛋形象。总而言之,ILM为影片《终结者2》制作了超过100个CG素材,在影片中足足占据了五分半钟。同样在1991年,迪斯尼向人们证明了,CG的应用范围不仅仅局限在科幻、爆炸等题材的电影中。迪斯尼的动画影片《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第一部而且是唯一的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动画片)中有一段完全利用CGI渲染的舞厅场景,动画人员借助传统的赛璐珞动画技术(Cell Animation)将正在跳舞的角色“插入”到3D场景中。他们发现CG和动画配合得很好(尽管早期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解决),于是在后来的一些影片中CG动画得到导演的青睐,比如《FernGully》(1992)、《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1998)、《钢铁巨人》(The Iron Giant,1999)等。1991年,导演斯皮尔伯格开始根据麦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畅销小说《侏罗纪的公园》(Jurassic Park)制作影片。显然这部刻画会跑、会跳、神气活现的恐龙的影片,对特技效果的要求特别高。ILM发明了一种叫做恐龙输入设备(DID)的新鲜玩意儿给传统动画人员摆弄和移动恐龙模型。他们移动设备时,恐龙的动作被发送至计算机,实时地调整屏幕上的CG恐龙模型。结果,一部从未想到过使用计算机图象的电影,最后却包含了超过50个CGI片段。尽管CGI的数量不算多,影片的大多数场景仍旧使用传统的动画技术,但斯皮尔伯格清楚地意识到,CGI在创建形态逼真的动物方面要远远胜过传统的技术。在《侏罗纪的公园》的续集《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中,CG取代了传统的动画模型,几乎在每一个特技镜头中出现。1995年,Pixar人打算尝试一件电影业界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制作一部完全由CG创作的电影。这部影片就是《玩具总动员》(Toy Story),它以区区3千万美元的投资,赚取了3.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的提名。计算机动画的未来没有止境。计算机硬件在速度上稳步提升,而且一些最有创意的人们目前正在开发能让动画人员控制和处理3D模型和效果的新软件。当然,导演和剧本作家们也开始采用这种新的手段来叙述剧情,计算机动画技术的完善赋予了他们新的构思空间。未来CGI将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领域将是“虚拟演员”。它就是《最终幻想曲》(Final Fantasy)。它是第一部完全3D动画的影片,栩栩如生的角色看起来像真人一样。这些角色是结合了运动捕获(Motion Capture,即真实演员连系着一台计算机,他的动作被计算机记录下来,用于创作影片人物逼真的运动效果)和3D脸部扫描(演员的脸部被扫描进入计算机,无缝隙地添加到CGI模型上)两种技术来实现的。

三、三维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形式之美

动画是在表现形式上最为多样化的艺术之一。水彩、素描、油画、雕塑等等一切造型艺术手段及任何材料,都可以成为动画的“形式”构成元素,引发动画家的创作灵感。加拿大动画家简•阿隆别出心裁地用碎纸片拍摄的一部动画短片《游移的光》,以其对生命与自然的心灵领悟,运用独特而又最平常的材料,纯净而简练地表达了他对阳光的赞美。同样,中国的动画代表作品《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等,都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与水墨写意风格,使人们在感受动画故事乐趣的同时也体味了艺术表现形式之美。由英国阿尔德曼动画公司、美国迪斯尼公司和梦工厂联合出品的动画片《小鸡出逃》,利用橡皮泥偶制作的动画,带有很强的童心稚趣,颇似儿时玩过的泥人,极易引起观众心理上的共鸣。美国动画家威尔•文顿同样用此形式创作的动画短片《星期一闭馆》,人物造型上带有明显的手指捏塑的印迹,动态与表情刻画夸张而细腻,表现了一个醉汉在观看抽象艺术时的非理性化心理状态。这部动画片的形式本身也给观众亲切而熟悉的亲和力。而俄罗斯动画家加里•巴拉丁的作品《钢丝的恶作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用钢丝制作的动画片,使我们惊叹其独到创意的同时,领略了他巧妙驾驭艺术形式及动画语言表现力的才能。80年代末美国首部动画与真人合成的影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曾经让当时的观众体验了动画的全新表现形式。这种卡通与真人角色的配合表演,使整个影片趣味横生,以至于后来的许多电影运用了这种形式,如《天生杀人狂》(美)、《疾走罗拉》等。计算机数字映像技术的介入,使动画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许多不可思议的视觉效果都可以实现。它必然而且会不断地影响着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

2.虚拟的美――真实的谎言

动画是创造梦幻神话的王国,斯皮尔伯格索性将自己的动画创作基地直接称为“梦工厂”。运用数字化制作技术创作的模拟现实的动画作品,以幻想的造型、真实的视觉效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审美样式。如美国影片《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及相类似的影片,都将虚幻的时空变得既逼真又遥远。这种称之为数字动画的形式,其图像效果几可乱真,有切肤之感。它的制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影视作品之中。如多部集电影《异形》满足了部分人怪诞离奇的心理需求。一部移植于索尼娱乐公司PLAY STATION游戏平台的全数字化生成的电影《最终幻想》,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代表数字映像技术最高水平的作品。影片中对真人的造型质感及表情的模拟是难度极大的。借用运动捕捉技术,使角色运动状态自然而真实,人物表现变化更是纤毫毕现,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这亦反映出现代人对虚拟现实的渴望。

3.造型的美――感官的愉悦

在动画艺术中,无论是对自然形态的夸张或是创造出虚拟的形象,可爱的、可笑的、幽默的、荒诞神奇的等等,无不对人的视觉感官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和愉悦感。美国迪斯尼公司1938年制作的动画片《白雪公主》,运用圆润的弧线造型,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给人以温暖与安全感。这一点对所有年龄层次的观众同样具有吸引力。动画中夸张的造型与现实形成比例的落差而产生视感觉的兴奋,不同的动画家在设计创作中都在探索和寻找这种微妙的差异。它就像是变化无穷的“不定式”,重要的是对表现主题的把握与差异度的控制。如著名德国导演卢贝松•汤姆提克威执导的影片《疾走罗拉》中的片头及片中穿插的动画。那让人过目不忘的造型,与不顾一切的近似于神经质的奔跑动作,恰当地表现了影片人物的所有生命力,甚至于生存意义都只在行动的当时才能爆发出来――不思前顾后,一切做了再说的行为理念。那几段动画给人的视觉刺激是强烈的。影片中还有很多镜头的运用都借鉴了动画的表现语言,如罗拉在吼叫时,将镜子和窗户的玻璃震碎以及疾跑中的节奏处理,无不让人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意味。可见动画已不单是一种艺术形式,它已是一种创作思维方式,也就是称之为“动画化”的思维方式。日本动画家押井守在影片《Avalon》中,将爆炸的形态作静止化并分割为片状的镜头处理,以及人被子弹击中时变为碎片等,创造了新的动画语言和视觉效果。这一点对动画创作尤为重要。

4.技术性审美

动画是一种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活动起来的造型艺术,技术性是动画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而也成为了人们特殊的动画审美焦点――技术性审美。从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到活动视盘的发明;从透明赛璐珞胶片的产生到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出现,动画艺术在不断更新的动画技术支持下,获得了质的飞跃,为人们创造了美仑美奂的“视觉大餐”。动画真正进入技术领域的发展的阶段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早在西公元前156年,就已经有人提出了“视觉暂留”的原理,这正是动画艺术产生的原点和灵魂,从魔术幻灯的发明到17世纪伴随工业革命所带来技术上的巨大飞跃,光学镜头的发明、照相技术的产生(1832年产生的流动影像,使动画在真正意义上的“动”起来。塞璐璐胶片的发明则建立了动画片的基本拍摄方法,伴随动画技术不断的发展使得动画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在动画领域的广泛应用,动画技术极大地扩展了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新的制作手段和新的表现形式更是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产生。电脑动画技术的不断完善不仅赋予了动画制作者更多的启发和构思,最重要的是借助技术的帮助动画制作除去了上万张人工上色的大量体力劳动,扔掉了照相拍摄重复劳动和胶片的浪费,这无论从制作者的精神上还是经费上是以往动画无法比拟的。其中三维技术的开发更给动画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活力。从80年代“光线追踪”术到CG三维技术,动画艺术在各种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已经产生质上的飞跃,其视觉效果也是传统动画所无法比拟的。虽然3D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是三维动画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力,逐渐被观众所认知并得到了动画制作者和制片商的青睐。

计算机技术在动画制作方面的应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怪物史瑞克》中那浓密的森林、绿油油的草地,《海底总动员》中那奇幻的海底世界,《汽车总动员》中那些表情生动但又真实无比的汽车,三维动画所带来的惊人的视觉效果,是二维动画无法比拟的。三维动画依赖的计算机三维技术通过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来模拟现实,需要完成建模、赋材质、调动作、渲染等步骤。除了视觉效果“逼真”之外,与传统的二维动画相比,三维动画还具有许多突出优势:它不受帧数的限制,在模拟动作灯光都设置妥当的前提下,渲染程序可以自动产生足量的画面,使影片看起来如同现实一般流畅自然;在着色方面,三维动画的渲染步骤是一次性的过程,不必再像二维动画那样逐帧着色,大大减少了重复劳动。随着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影视特效和动画制作方面应用的不断深入,计算机三维技术对于影视广告设计和影视栏目包装等影像作品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将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运用到影视设计中去,已经成为当今广告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四、结语

影视动画是一门在造型艺术和影视艺术交叉点上诞生并起来的独立的艺术样式,其美术风格是在对造型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要形成具有影视动画特色的独特韵味,就必须在遵循造型艺术一般规律的同时遵循影视动画特殊规律。同时,三维动画片依靠高科技手段,创造人类想象力所能抵达的任何情境、物像和人像,为观者塑造历史的、自然的、人文的、甚或魔域的“幻觉”场景,使生活在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在获得视觉冲击力的同时,复苏人类的原始记忆,重温童年时代的梦想与异念,洞察在现代工业文明车轮之下的人与自然互相戕害的残酷,从而感受到无比强烈的精神震撼力。

参考文献:

[1]朱肖莉.《电脑动画发展史》.东南在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出版

[2]彭羚.动画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邱正伦.艺术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沈梦忱.浅谈三维动画技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

第2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我国入世以来所遭遇的贸易壁垒主要是以下三类:技术性贸易壁垒、检验检疫措施、通关环节壁垒,其中80%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有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贸易壁垒。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5%,约为400-500亿美元。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经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含义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制定的一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法规、标准以及检验商品的合格性评定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即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标准,从而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1.技术法规

技术法规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涉及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与健康、交通规则、无线电干扰、节约能源与材料等。目前,工业发达国家颁布的技术法规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致力于消费者保护法规的制定。

2.技术标准

工业发达国家对于许多产品规定了极为严格的技术标准,其中,既有生产标准,也有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既有工业品标准,也有农产品标准。随着竞争的加剧,发达国家有意识地利用标准作为竞争的手段,往往把标准中的技术差异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有些标准的规定甚至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专门用以针对某个国家的出口产品。

3.质量认证

质量认证既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能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如果一种质量认证体系能被各国所接受,并能相互承认对方的检验结果,就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然而,各国实行的质量认证是多种多样的,即使各国所采用的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相同,由于各国认证体系之间的差异、仍然会成为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依据的标准水平不同,二是质量认证体系的内容不同,三是认证机构的地位不同,四是检验机构的水平不同,五是强制性认证与自愿性认证的不同。

4.商品包装和标签

对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了苛刻的要求和烦琐的内容是许多国家设置贸易技术壁垒的又一手段。例如,欧共体一直通过产品包装和标签的立法来设置外国产品的进口障碍。如对易燃、易爆、腐蚀品、有,法律规定其包装和标签都要符合一系列特殊标志要求。许多出口商为了符合进口国的这些规定,不得不重新包装或改换商品标签,从而增加了商品成本,削弱了商品的竞争能力。标签是商品上必要的文字、图形和符号。许多国家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要求尽量向消费者提品质量和使用方法的信息,因而对进口商品,特别是对消费品标签作了严格的规定。

5.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

有些国家为了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当借用技术标准等措施达不到保护目的时,则在产品的试验、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上设置重重障碍。

6.计量单位制

很多出口商品能否顺利销售,有时取决于所使用的计量单位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仪器、工具、夹具、模具等。有些国家抵制进口与本国计量单位不一致的商品。

7.条码

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设备识别的符号系统。使用这一系统,能使物品符合市场自动扫描结算的要求,为实现快速、有效的自动识别、采集、处理和交换信息提供保障,为商品进入超级市场提供先决条件。在一些发达国家,商品上没有条码,不能自动识别,就只能进入低档商店。因此,有无条码标志已成为事实上的贸易壁垒。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1.广泛性。从产品角度看,不但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产品的加工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所受的制约和影响也越显著。从过程角度看,则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到消费。从领域角度看,已从有形商品扩展到金融、信息等服务贸易及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从表现形式看,涉及法律、法令、规定、要求、程序等各个方面。

2.隐蔽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实行贸易保护方面有很强的隐蔽性。一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理论上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限定在某一国家,从而避免了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额度在分配中存在的明显的不合理和歧视性问题;二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形式灵活多变,使出口国、出口商难以适应,其限制进口的目的是通过间接途径达到的。三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广泛地利用安全、卫生及环境标准作为限制进口的武器,很容易把人们的视线从贸易保护转移到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上,从而具有更强的隐蔽性。

3.合理性。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而有其合理的一面。WTO有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协议并不否认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只是要求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应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不得具有歧视性。

4.复杂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因其涉及的技术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使其比配额、许可证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更为复杂,而WTO允许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如地理及消费习惯等制定与别人不同的技术标准。因此,要证明技术标准是否妨碍正常的国际贸易并不容易。

5.灵活性。不断发展的技术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形式的多样化为灵活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条件,技术性贸易壁垒也较其他关税壁垒更容易实施。

6.影响大。尽管要求采取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尽量减少对贸易的影响,但一般来说,一旦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了影响,其程度较之于关税和一般非关税壁垒要大得多。而且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即从一个国家扩展到多个国家,甚至全球。

三、我国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若干措施

针对西方发达国家越筑越高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政府方面

首先,高度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建立宏观管理机制。我国要完善内部协调机制,组织国内有关部门形成统一协调机制,研究与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政策,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走科技兴贸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加强双边认证。为减少贸易摩擦和减轻国内企业负担,我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当务之急是制定贸易标准和有关电子商务的标准,严格推行ISO9000和ISO14000的认证。同时我国在进行国际经济合作时,要积极推广我国标准的使用,这有利于我国企业控制出口市场。

第三,建立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加强研究和引导生产。由于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种类繁多,应该有专口的咨询部门负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收集和分类工作,及时跟踪,便于向国内企业全面宣传,引导生产。同时认真研究主要贸易对象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帮助企业打破壁垒,扩大产品出口。

企业方面

首先,对各种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性,时刻紧密跟踪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欧盟、美国、日本)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新动态。

其次,“防治”结合。防,是指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预防和极力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治,是指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与“治”一定要做到紧密结合,不可偏废一方。但必须强调的是,预防才是“硬”道理,应以预防为主。

第三,正确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泰然处之,灵活应对。客观地说,我国企业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生态环境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正是这些差距,为发达国家凭借各种措施限制我国产品出口留下了设置障碍的空间。企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理性应对,而不是凭感情用事,动辄将技术性问题政治化,而要求政府采取贸易报复措施。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同时共存,很难确切的评论对错,因此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注重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生态环境等的保护意识,积极地将这些意识体现在产品的技术标准之中,敢于对产品高标准、严要求。

第3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许多影迷以及影评家形容蒂姆·波顿的时候,总是喜欢用魔法世界的意象来形容,例如“巫师”“魔法师”“鬼才”等,从这些词语就能够看出蒂姆·波顿的主要电影风格。从总体来说,蒂姆·波顿的电影中总是充斥着黑暗、恐怖、神秘的内容,影片的整体风格带着一丝神经质,但是这种神经质和阴暗却又用非常天真和单纯的叙事风格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非常快速地抓住观众的心灵,并且这样矛盾且阴暗的风格也为蒂姆·波顿的电影打上了一个独有的标签,这个标签就证明了蒂姆·波顿在电影界所拥有的独特地位,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的魔幻现实主义导演所拥有的独特魅力。

二、最独树一帜的导演

现今比较知名的导演,每位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形成了他们影片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是影片能够成功、获得大部分影迷喜欢的主要原因。而在这些导演中,蒂姆·波顿是一位非常特立独行的导演,他的影片内容一般都是非常夸张的,童话、哥特、魔法、阴暗等,这些因素是他电影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但是观看他的影片可以发现,他并不仅仅是在讲阴暗恐怖的内容,恰恰相反,他的影片所讲述的主题一般都是矢志不渝的爱情、细腻温柔的亲情,或者仅仅是某种奇特的、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小小心意,这样的反差让他的影片能够直击观众的内心。

与蒂姆·波顿类似,很多导演都喜欢将荒诞、离奇的事情融入电影当中,但是这些导演的荒诞离奇多是将某种奇特因素融入现实世界当中,或者将时间设定在某一个奇特的时间段。但是蒂姆·波顿不是这样,他影片当中的玄幻世界仿佛真实存在一般,能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生活在那样的世界,如同童话故事一般,恶毒的巫婆、摆着下午茶宴的王后、没有双手的机器人、长生不死拥有奇特能力的人类、能够制造最奇特糖果的工厂等,这些影片,类似于一种童话叙事,从这一点来看,蒂姆·波顿的确是最独树一帜的导演。

(一)蒂姆·波顿

蒂姆·波顿是美国的导演,他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伯班克。每一位比较有特点的艺术家或者文学家一般都有一个相对于其他人比较特殊的童年,而正是这样的童年,让他们的思想与众不同,最终形成非常奇妙的作品,蒂姆·波顿也是这样。他童年时曾经度过一段非常封闭、孤独的时光,而这样的时光使他养成了喜欢将自己沉浸在奇妙的小世界中的习惯,在这个时段,他喜欢用绘画来表达他对于世界以及人生的看法。后来他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州艺术学院,在这一阶段,他得到了迪士尼公司赞助给年轻动画人的一笔奖学金,这笔奖学金是专门为了年轻人追逐梦想、实现梦想而设立的,在这笔奖学金的帮助下,蒂姆·波顿开始正式学习并且从事电影动画的制作工作,并且最终从动画导演转到了电影导演,开始从事电影的导演以及制作工作。

蒂姆·波顿被称为“好莱坞鬼才”,这个称呼是从1981年开始流传的,当时他执导了一部卡通短片《文森特》,后来又以第二导演的身份执导了剧情短片《小科学怪人》,之后又导演了电视片《阿拉丁神灯》,这几部影片都是以神怪内容为题材的,主要讲述的内容基本上也是与现实生活脱节的,许多镜头的设置以及情节的构思都需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蒂姆·波顿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在这几部影片中,他把之前所学过的所有电影和动画知识与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了初步的融合,给这几部影片打上了极其浓烈的蒂姆·波顿的烙印,而这些影片播出后,许多观众惊艳于这几部影片当中的绚丽光影和独特影像,他的导演才能也引起了好莱坞业界的注意,而他“好莱坞鬼才”的称呼也开始流传于世。

蒂姆·波顿擅长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这些手法在他所有的影片中基本都能找到。他本人是非常喜欢独辟蹊径的,所以在一些影片中,即使是讲述了一些传统的爱情故事或者观众非常熟悉的不容于世的爱情故事,他也喜欢用非常独特的叙事角度以及充满个人风格的光影和色彩,并且常常使用黑色幽默的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这样就让他的影片充满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观看体验。

(二)主要电影及内容

蒂姆·波顿最为人所熟知的,同时也是他代表作的影片是《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不容于世的爱情故事,这样的爱情故事在很多电影中都有所体现,但是蒂姆·波顿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叙述方式以及镜头构成。一般影片中的男主角会是吸血鬼或者狼人或者僵尸,或者是某一种独特的生物,但是蒂姆·波顿的《剪刀手爱德华》中的男主角是一位机器人,并且这位机器人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他的双手是许多把剪刀,所以就造成了影片最经典的场景,他想要拥抱女主角,但是想到自己的双手,如果拥抱心爱的女人的话,会伤害到她,于是他选择回到孤单的城堡中。这样的剧情非常动人心弦,再加上蒂姆·波顿式充满魔幻风格和哥特美感的画面,让观众在感动于爱情伟大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极具美感的影片画面。

除此之外,蒂姆·波顿还有许多经典电影,包括《决战猩球》《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黑影》《蝙蝠侠》等,在这些影片中,都有非常鲜明的蒂姆·波顿式风格。其实与其他电影导演相比,他的电影成片并不多,但是每一部都非常扣人心弦。

三、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魔幻”,一个是“现实”,这两个艺术因素构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即将现实放到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当中去表现,表现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包括荒诞、夸张、扭曲、黑色幽默等,这些表达方式都是为了整体表达效果服务的。从整体上来说,魔幻现实主义打破了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在非现实的世界中表达现实世界中司空见惯的情感。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一般都是非常引人入胜的,因为它将人们幻想中的或者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事物以及故事情节表现出来,并且融入普通人类的感情,让观众在感叹导演出人意料的想象力的同时,还能够在观看电影时与角色和故事情节产生共鸣。从这一点来说,魔幻现实主义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两点,一点是想象力的急速飙升,一点是情感的共鸣,失去第一点就不能算 是魔幻现实主义,失去第二点就只能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空架子,而不能达到真正打动观众的目的。

(一)荒诞

魔幻现实主义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神奇、荒诞的幻想,但是仅有幻想还不够,还需要将这种充满奇思妙想的幻想与新闻报道一般的写实原则结合起来,造成一种既现实又虚幻的表达效果,这样充满矛盾的表达效果能够将魔幻现实主义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表达出来。

但是从本质上说,做到这两点还并不能将魔幻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表现出来。其实,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能够给观众造成一种奇妙的观影体验,主要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并且颠倒了因果关系,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产生一种不适应,而这样的不适应,经过影片剧情的发展,又变成一种震撼感。例如在《剪刀手爱德华》中,一个本来应该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却深深地爱上了一个人类,这种事情本来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个机器人怎么可能为了这个女孩愿意做任何事情,但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影片中,不能思考这种看似毫无逻辑、毫无因果关系的故事情节,只需要去仔细感受影片中所要表达出的细腻感情。

(二)夸张

夸张是一种表现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表现效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常用手法之一,就是将人们所熟知的事情陌生化,并且通过一种完全陌生的叙事角度和描述角度来细细表达这些事物和剧情。

例如在《大鱼》这部影片中,出现了许多次大鱼,而这条大鱼亦真亦幻,让观众难以拿捏它的真实性,例如爱德华的离奇出生以及幽灵镇等,这些事情的解释和介绍占据了影片的绝大多数内容,但是魔幻现实主义影片的特点就在于,这些所有的奇怪、异常都是为最普通的现实所服务的,例如以上这几个奇怪的故事和事物其实是为了介绍影片主角爱德华的一生。

四、哥特风格

哥特电影指的是用哥特文化做背景,或者表达悲伤、死亡、绝望和痛苦等负面情绪的黑色风格电影。这些电影风格一般是非常华丽的,营造出来一种黑色的颓废和华丽,这类风格的电影与哥特文学和哥特音乐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一类影片,虽然内容上表述的是绝望、痛苦、悲伤等充满负能量的情绪,但是其本质并不是为了宣扬阴暗和绝望,恰恰相反,它是在借黑暗表达光明,表达影片中的角色以及观影的观众对于光明和希望的渴求。

蒂姆·波顿影片中的哥特风格非常明显,最著名的电影是《剪刀手爱德华》,在这部电影中,并没有塑造任何哥特的因素,没有吸血鬼、狼人、巫术,有的只是一个不能拥抱别人的机器人和一座巨大的孤独的城堡,但是故事的内容同样讲述了绝望和挣扎、死亡和爱情,这是蒂姆·波顿对于哥特的全新解读。

有一些词是与哥特同时存在的,例如孤独、黑暗和高贵,孤独是因为哥特电影中的主角一般都不是正常人类,他们不能与人类正常沟通,不能与人类相爱,不能将自己的情感明显地诉之于人。黑暗是因为笼罩在主人公心上的永久的绝望和孤独,同时也是电影中充斥的暗色调,例如《剪刀手爱德华》中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古堡,颜色鲜明的玫瑰以及暗色的城墙,造成了一种非常妖艳的视觉效果。

“因为孤独,所以高贵”,这句话是对哥特式电影最恰当的评价和诠释。高贵是因为影片中的主角一般都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惯于品尝孤独,惯于享受黑暗,但是不擅长与人类沟通和交流,这样的高贵是从举手投足以及每一个神情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人类有极大的不同。

例如《剪刀手爱德华》中,男主角爱德华被好心的派格带回了家,但是由于他常年生活在孤独的古堡中,没有与人沟通交流过,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最终也就无法融入人类社会当中,于是他只能逃回古堡,继续品尝他特有的孤独与高贵。

五、结语

蒂姆·波顿是一位顶级的造梦师,他就像是一个守着一堆积木搭来搭去乐此不疲的顽童,他总是靠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为观众制造出一个梦幻的、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中产生一些细腻的、温柔的、神经质的感情,这些感情互相交织,最终又形成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在蒂姆·波顿的电影中,失真  ;波顿来说,现实世界的无聊与苍白是他在影片中极力避免的内容,他让充满无趣的现实世界充斥了幻想因素,这样就让观众仿佛回到童年,在他的影片中找到失去的童真。

[参考文献]

[1] [美]艾莉森·麦克马汉.蒂姆·波顿的电影世界[M].姜静楠,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 刘万里.浅论表现主义电影的审美初衷[J].电影评介,2007(14).

第4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 汉语被述构式 语用特征 英译策略

引言

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简称CG)形成于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发展而来的,主要关注语义与句法界面的语法体系。根据Goldberg的构式定义:“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阐述了构式界定过程中语义和语用功能至关重要的地位。构式所确定的不仅是语法信息,还有词汇的、语义的及语用的信息,各类构式的语用信息结构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研究,被述构式即为其中之一。

被述构式是语义网络中一种常见结构。英语被动句主要由“主语+be+V-en+by”构成,引出施事的by短语可有可无,而汉语被动句主要有无标记被动句和有标记常规被动句两种。英汉被述构式语义语用特征不尽相同,在相互转换过程中给译者造成很大困难。汉语被动句的语用特征在不同语篇里体现出层次上的差别,在转换为英语时应根据语用信息结构给予相应关注,不能只考虑施动受动之间的动作意义关系。一般来说,语篇特征正式性强,汉语被动句转化为英语被动句的频率越高;反之,在非正式性的语篇中,汉语被动句的语用特征呈现信息含量大、结构多样、被动含义减少的特点。

1.正式文体中的被述构式

正式文体为规范性较强的文体内容,如法律文书、科研报告、商业信函等。此类文体中的文本组织结构与语言措辞都比较严谨、逻辑性强,具有高度的规范性,文中的被述构式在语用意义上一般遵从被动句的基本义,表述明确的被动关系。王力先生最早提出“被”字句的语义特征是“所叙述的只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如受祸、受欺骗、受损害或引起不利的结果,等等”。其他语言学家如吕叔湘、熙、张志公等先生也持这种看法,但也承认有的被字句不遵守此规则,表示好方面的意思(张潜,1999)。此时无论是否有施事者出现,是否表达好的方面,绝大多数汉语被述构式都译为英语标准被动句。

例1:主犯将被判处无期徒刑。

The principal criminal is sentenced to life imprisonment.

为了表达的准确,法律文书中采用被动形式如被判刑,被释放,被通告,被等,都直接译为英文被动结构。本句中“被判处”体现出法律正式文体的权威,在英文构式的转换过程中直接翻译为被动语态,有“强执行力”的语用意味。

例2: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胞内毒素,只有在细胞死亡分解时才被释放进入水中。Microcystin is a kind of toxin in cells which only can be released into water with the death and decomposing of these cells.

本例为生物科技文体正式表达,用“被释放”强调细胞释放毒素的动作,而不是毒素自行发出,其动作限制条件是细胞死亡的节点,所以译为英文标准被动语态“be released”,强调在一定限定条件下发生的不自主动作,而不是用get released或come into等弱化被动关系的词组。其语用意义也体现为客观、不可改变的受动性和限制性。

2.一般叙事文体中的被述构式

不管有无被动标志,很多汉语被动句都属于叙事语体中的被动句(王云,2006)。此类叙事文体主要指日常新闻、记叙文、普通散文小说文体等描写叙述性的文体风格。其中的被动构式谋篇达意呈现多样化,其英文翻译也相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表现被动构式在叙事文体中的语用功能。在一般叙事文体中,被动句的正式性削弱。“被动句的主要语义功能是表示句中受事受到动词处置的结果、状态或状态的变化”(牛保义,2003)。

2.1表达结果关系

在表达结果类的被述构式中,被字后面的动作不是对句子主语直接施为的动作,而是表达主语经过某类事件后的结果,译成英文时可考虑译为结果类分句或其他表达结果的成分。

例3:贾琏见她娇俏动情,便搂着求欢,被平儿夺手跑了。

Inflamed by her charming show of temper,Jia Lian threw his arms round her and tried to make love to her.But Pinger slipped from his grasp and ran out of the room。

此例中“被”字后面的“平儿”并没有发出明显的施与贾琏的动作,而是自己发出的“跑”的动作,因而此处的“被”字提示的是前文贾琏动作的结果,由并列句“But...”引出,不翻译为英文的被动语态结构。

例4:1985年,梅拉尼娅离开了塞夫尼察,沿着缓缓流动、被葱翠山丘映成绿色的萨瓦河旁狭窄的道路,穿过几个煤矿城镇,来到了卢布尔雅那。In 1985,Melania left Sevnica,traveling on the narrow roads along the slow-moving Sava River,green from the reflection of the wooded hills,and through coal mining towns on the way to Ljubljana.

上例中,“被葱翠山丘映成绿色”表达的语义不是施事“山丘”与受事“道路”之间的被动动作关系,而是“萨瓦河旁道路的颜色因山上树木的绿荫而变为绿色,十分漂亮”这一因果关系。在叙事过程中含有明显的描写成分,这里被字句的语用功能转化为表达结果义,且为含义稍褒的结果。在转换为英语语义结构时,考虑到“变绿”这一结果为本分句的核心意义,所以先表达“green”,继而用介词“from”表达映成绿色的原因,译为“green from the reflection of the wooded hills”。

汉语被字句结果性语义特征有显有隐(尹平,2007),不管被字句的动词是含有显性还是隐性的结果性,都可以在英语翻译的转换中予以关照表达。

2.2表达状态关系

在表达状态的汉语被述构式中,被字后面的动作意义也不强,在语用层次更多表达的是主语受事经过某类事件之后呈现的状态,此时在对应的英文翻译中多数可以转化为介词短语。

例5:他们(高层奥林匹克官员)现在被来自反兴奋剂官员和运动员的巨大压力包围,要求对俄罗斯进行严厉的制裁。

They are now under intense pressure from anti-doping officials and athletes to bring stif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上例中的“被压力包围”动作不具有明显的动作执行语义,表达官员们目前的状态,在英语中可以找到相应的介词短语“under pressure”对应,有效地转达了被述构式中主语受事遭遇某种事件后的状态。

此类凸显动作完成状态的被述构式尽量不用英语被动结构来翻译。英语中表达类似状态性的介词短语在汉译英过程中译者可以考虑转换,如被控制(in control);被认为(under the impression that),被收录(on the list),被废弃(out of use),被监视(under observation)等。

3.口语体中的被述构式

口语体文本类型中的被述构式在句中的成分和地位呈现更大的多样性,其中被述构式的被动动作关系比较模糊,施事和受事的地位甚至可以交换主被动关系。

例6:――他本来就是要死的?――被炸死?

――He was scheduled to die.――From dynamite?

本例中“被炸死”是省略句,汉语句中没有出现施事和受事,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动作的施事与受事。在译为英语时,为了避免直接出现“be+过去分词”的不合语法的英文短语,在口语体省略句中要考虑其他表达方式,如本句中的名词“dynamite”代替动作关系。

例7:她说:“我被化妆品问题困扰了20年。”

She said,“I had a problem with makeup for over 20 years.”

本例中,被字后的施事者是无灵主语“化妆品”,无法施与动作,因此翻译中直接转换为英语主动语态“I had a problem with”,顺利解决了被述构式的动作难题。

例8:“我都被迪斯尼的远见卓识所震慑”,他说。

“The thing that always amazed me was how powerful Disney’s vision was,”he says.

本例中被字后的施事者是无灵主语“迪斯尼的远见卓识”,根据说话人语气在句中应该被强势凸显。如果只译为“I was amazed by”,“远见卓识”没有突出,在口语语境中没有显著的语用效果。转换成英语句子主语后,为了表达方便增译“The thing”一词,原文中强调的信息得到展示。

例9:“我被惊呆了”,他说。

“I am in awe,”he says.

本例中口语体句子较短,被字后没有施事者,只有动词“惊呆”,译为英语被动结构显得搭配突兀,诵读不畅。转化为介词短语“in awe”后,英语句子满足口语体中短语搭配使用频率较高的特点,合理解决了被述构式的转换。

结语

汉语被述构式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特殊句型,译为英文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依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可以译为被动关系、主动关系、结果关系、状态特征等。如此翻译的基本原因是不同语篇文本本身就有信息量,语境使进入其中的一切句子增加了许多附加信息。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语篇功能对语篇内的被述构式有一定的限制要求,继而影响英语转换中的选择。在正式文体中,被述构式受语篇强正式性影响,很少改变原文中的被动义,多直接译为被动结构;在一般叙事文体中,句子较长,施事内容比较复杂,在转换中要先分析句子的逻辑语用意义,考虑结果类和状态类表达;在非正式性较强的口语体,句子一般较短,被述构式在前后语境明晰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主动化、名词化等更大幅度的转化。无论哪种句型转换都遵循一定的语用规律,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语用因素,从而得到更准确的翻译结果。

参考文献:

[1]Goldberg,A.E.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UP,2006.

[2]牛保义.被字的语义数量特征和汉语被动句的认知语义基础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2):35-45.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中华书局,1943.

[4]王云.汉语被动句的语用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5]尹平.英汉被动句语义特征对比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07(4):65-66.

第5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影视 化妆造型 艺术 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6-01

一、影视化妆概述

影视化妆造型,是化妆师依据影视作品定的人物、个性的需要,在演员自身形象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相应的化妆造型手段与方法,将演员形象与角色特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塑造出的有鲜明角色特征并与剧情深情切合的可视影视形象。它是影视艺术构成与表现的必要组成部分,化妆师通过在演员的面部描绘角色形象,以诱发演员的心理神态的变化,使人物的艺术形象真实而生活化,并可以真实而又自然的表现剧情,突出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年龄、职业等特征。通过化妆造型可以更加生动有效的表现剧中人物的个性特征,烘托渲染艺术形象,使人物特征变得更加鲜明和深刻。

二、影视化妆是影视艺术审美的造型手段

影视化妆是影视艺术形象的重要造型手段,与其它的表现手段统一协调成综合的表现体系。化妆师根据影视剧本的内容,所需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演员自身的形象条件,依据影片的体裁、主题、意境、风格等因素,全面利用化妆的表现方法和妆饰素材,来对人物角色进行妆点与描绘,表现人物的各项艺术特征,引导诱发演员的内心神情变化,帮助演员更加生动形象的创作出具有鲜明人物特征的表演形象,有助于推动情节的表现与气氛的强力渲染,是影视艺术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表现手法。例如《西游记》当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形象就非常的生动传神,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经典艺术形象。如图:

三、影视化妆造型的特定性和针对性

影视化妆造型作为“影象构成”的一个元素,是电影的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外化的艺术形象。它不同于生活中的化妆装扮,而是要立足于剧情的需要来进行人物塑造,在塑造当中只有审美的思想和意识还是不够的,必需通过熟练的化妆造型技艺将人物形象创造出来、表现出来,由内而外的将艺术审美观点具体的呈现给观众。在化妆造型的过程当中不能只以艺术美丑的观点去进行,还要结合影视作品的主旨与人物特点去塑造,有针对性的通过改变演员的外貌来表现剧情当中的时代、阶层、民族、地域、身份、性格、年龄等不同环境下的不同特征。伴随着戏剧情节的发展去做灵活机动的表现,达到化妆造型与人物形象需求的完美结合。在不同的片种和风格的作品当中,对于化装的形式要求也有不同,要依据其特定的人物环境与特殊性质去在银幕上形象逼真去做表现。

与生活化妆相比,影视化妆造型则相对浓重夸张,具有鲜明的表演特性,以此来表现不同境况下的不同人物,期间会利用到各种相关的塑型方式来改变演员的外貌特征,美化或丑化,老化或年轻,可能会与演员本来的形象相趋甚远,主要是表现剧中人物的特征。在一些神话、传奇性质的影片当中还会以很夸张的化妆造型方式来追求那种离奇、怪异的效果,力求与影视形象高度吻合。就以《红楼梦》来说,化妆手法偏向于戏曲造型,和现实生活有比较大的差距,但对于艺术形象的表现来说却有着点睛、提神的作用。如图:

四、影视化妆造型要与表演艺术相融合

影视化妆造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要与影视的表演艺术相融合,去观照形似与神似、局部与整体、合情与合理的关系。化妆造型首先要以形似为基础,再在准确的外形基础上去诱发演员神情的变化,达到形神兼备,生动传神的神似效果。以整体的艺术形象为依据,来着重刻画描绘细节特点。要以生活原型为基础,根据影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化妆造型对象的条件来进行提炼、取舍、妆点和改造,以期更加严谨、准确而又生动、形象的表现人物的特征与气质,体现人物的内在精神。不仅如此有时还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做出大跨度的年龄特征,以青少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外形与特点,表现人物的发展阶段与成长历程,以深刻而又丰富的表现力去塑造各个时期的人物特征。另外在一些神话传奇的作品当中,还要将现实中不存在的那些形象赋予人的个性特征,模拟人的一些形象,积极引发观众的想像力,塑造出出神入化,飞云入地的神异鬼怪形象。

五、化妆造型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出美的艺术形象

化妆造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摄影师的创作,将艺术形象表现于银幕之上。在追求完美人物形象的同时,化妆师会根据人物和剧情的需要选用特殊的化妆素材与化装造型手段,但这些方法难免会有缺陷和不足,这就需要在拍摄过程当中与摄影师与灯光师等相关人员做好沟通与配合,在人物化妆造型出现不足的时候,以灯光的明暗或镜头的角度给予造型适应的配合与巧妙的弥补,以求通过各方面的协调统一达到塑造完美人物形象的良好效果。基于这一目的,化妆造型更要与摄影、照明、服装等相关环节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高度统一。

六、结语

影视作品的人物不能以单纯的美丑来定论,而在要通过其表现的性格特征与人物形象,结合剧情,去感悟与体会这些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化妆造型师更要以尊重人物塑造为原则去逼真形象的刻画人物的形象与外貌特征,以外表内,立足艺术形象,以生活为基础,多加创意与创新,塑造出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影视化妆造型是一门艺术,它有其自身的特质与审美特征,但要融入整体的影视作品当中,与其它创作表现环节相联系统一,为完整的影视作品表现和艺术形象塑造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小平.论影视造型艺术与审美特性[J].电影评介,2012(08).

[2]李继东.影视化妆造型浅析[J].媒体时代,2011(01).

第6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关键词】影视艺术 ; 综合性 ;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182-01

影视的诞生与发展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结果,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出现电影、电视这两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就影视的技术性而言,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自然科学与应用科学的技术成果,当这些现代科学成果不断地被迅速吸收到影视艺术的制作中,便使影视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语言日益丰富,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媒介,经过近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共同构筑起令人瞩目的影视文化,而影视文化本身涉及到传媒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各种社会科学领域,它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综合性文化,因此,影视艺术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它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应用科学与人文科学、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此外,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吸收各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化、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了一种可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是再现艺术,又是表现艺术,正是影视艺术自身的这种集大成、综合性的特点,使得影视艺术必须是一种集体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它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美工、道具、服装、化妆、录音、音响等多种职能部门的艺术创造者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下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影视艺术还深受文学的影响,电影与电视从文学中汲取并借鉴了许多叙事手法和结构方式,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故事片、电视剧和电影专题片深厚的文学底基。影视艺术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剧本在整个影视艺术创作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继而,文学的各种体裁都对电影与电视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影视艺术向诗歌学习,产生了抒情性的诗电影,如美国的《金色池塘》,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我国的《黄土地》、《我们的田野》等。影视向散文学习,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电影、电视向小说学习,产生了小说电影和小说电视,如苏联的《战争与和平》,我国的电视连续剧《围城》、《雍正王朝》等。

第7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经过长期的发展,国内外影视动漫作品已演化出各种风格流派。如日式影视动漫显得唯美精致,美式动漫则显得热情明艳,韩式动漫则是恬美清馨等,不一而同。其中风格中偏于人文气质的作品也有了多元化倾向,又细分出漫画化、本土化、装饰化等风格支流。因此,视觉艺术在影视动漫场景创建中因文化地域、民族国家、审美文化等差异,为了突显影视角色的特质而营造的场景也是风格炯异。如日本动漫作品《千与千寻》中场景创建中的造型显得诡异、神秘、多变、复杂,画面的色彩则华丽而丰富;美国动漫作品《黄金国》中场景创建中的造型特征是夸张、热烈、豪放,画面色彩非常鲜艳明丽;中国动漫作品《哪吒闹海》、《大闹天宫》中场景创建中的造型活泼、机智、勇敢,画面色彩温暖清丽;韩国动漫作品《美丽蜜语》中的场景创建中的造型可爱、柔美、清新,画面色彩清秀高雅……由此可窥见各流派在场景创建中营造造型的风格倾向特征。虽然影视动漫市场已发展了较长时间,也成功塑造了大批精典的动漫形象,如唐老鸭、米老鼠、阿童木、奥特曼等,但视觉艺术在动画场景创建中的运用并不是特别被重视,此领域也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及专业培养支撑。目前场景创建往往被认同是环境艺术设计,觉得它就是一个绘制背景的工作,甚至出现了过度重视视觉效果,忽视场景合理性的倾向。

二、视觉艺术在影视动漫场景创建中的表现

动漫作品的场景创建是要突显角色及环境的特质,视觉艺术应着力于用最佳的视觉审美光影运用效果、颜色搭配效果、绘画造型效果,塑造出最震憾力的冲击受众视觉审美极限的场景。一部动漫作品的环境、角色面貌及整体视觉审美氛围,需从如下几方面来表现。

1.场景创建要追求艺术合理性影视动漫作品在场景创建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剧情及作品叙事风格,一定要追求艺术合理性。因此需场景创建前先熟悉剧本,弄清剧本的时代特征、历史与文化特色,明确剧情发展地场景的地域风情、民族特点,重点分析角色及环境特点,实现场景造型风格与人物性格风格、环境风格高度地协调与统一。如动漫作品《大力士》中的场景创建就非常具备古希腊文化特色,它那滴水的帷幕、波浪形的纹样、俯冲式的设计等都是古希腊文化中的造型元素。

2.场景造型形式要彰显主题基调影视动漫作品在场景创建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最恰当的造型形式,彰显该剧的主题基调,其造型形式要吻合主题基调的地域和时代特征。如动漫作品《铁臂阿童木》、《机器猫》中的场景创建,都非常注重突显作品视觉艺术审美效果,其造型采用漫画式,显得洗练简洁,色彩处理上也是此风格倾向,彰显了主人公机智灵动的主旨特征。

3.视觉艺术是影视动漫场景创建中艺术家创意的外在流露过程,创作者将所思、所看通过图形等视觉传达元素表达出来。

三、视觉艺术要完美融入影视动漫场景创建有如下途径

1.广泛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于动漫场景创建中来吸纳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使之能融合时代特征后用于动漫场景创建,是一条继承与创新视觉艺术传播的好途径。如中国动漫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创建中就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元素,《大闹天宫》中的场景创建中则运用了汉代画像砖、敦煌壁画等传统艺术精髓。日本动漫作品《千与千寻》中的场景创建中则运用了似教堂的室内与似油屋的外貌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离奇的环境氛围,这些物象元素也是传统文化精髓中的典型物象。

2.动漫场景创建过程中,要注重艺术家主观色彩的运用艺术家在创建动漫场景之初,要在体验色彩的各种变幻规律,解读光照的各类神奇特征,研究色彩千变万化的基础之上,提炼出该作品在场景创建中最佳的主观色彩意识,这将直接关系到场景创建的高雅与低俗。主观色彩是对景物色彩的“简化”处理,是为动漫场景创建中各类活动留足“前景”余地。如日本动漫作品《龙猫》的主观色彩处理中,宫崎骏先生就在场景创建中充分运用了主观色彩,使作品极具象征意义和情感特征。

第8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引言

现代科技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数字技术开始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角落,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就此开始。信息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为人类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目前,人们对于“数字化”已经不再陌生,“数字艺术”也开始真正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它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还融入到现存的几乎所有的传统艺术式样中,并使这些传统艺术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发展。影视动画艺术—作为艺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也显得愈发数字化了,那么,在这个改变、甚至是颠覆人们旧有艺术观念和创作方法的“数字时代”,动画艺术的概念应该如何加以界定?数字时代的影视动画艺术又具有怎样的发展特征呢?下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数字时代影视动画艺术的发展特征

1.影视动画艺术的数字化

动画艺术在随着历史的更替和时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类别。不同的动画制作手法和制作过程都有严格的分类,比如: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动画片等几种影视门类。最早将声音与动画进行记录的方式是以胶片为主的,将所要传达的信息,以胶片的形式在大屏幕上进行播放,可以让人们声情并茂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随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人们有了技术的提高,因此创造了电视机、录像带、DVD等影视作品播放工具。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网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同时多媒体的出现,也让人们从书本的文字记载,上升到可以观看动态人物动作的画面,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也是一种新闻媒体及信息传播方式的进步。同时科技的发展已经让平面动画转为立体动画,利用3d技术使动画可以更加逼真的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这也使得动画所具有的艺术可以更迅速的被人们所熟知。在近些年热门的动画特效电影中,将设计理念以及特技效果制作的比较波澜壮阔而又勾人心悬的作品有《哈利•波特》、《魔界》、《爱丽丝梦游仙境》等,而《魔界》则是利用最先进的3d投影技术,将需要呈现的画面以超逼真的立体感的形式播放给观众,观众仿佛可以真实的感受到屏幕上所播放的人物场景,这项技术也让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二十世纪中期,计算机在我国动画制作当中就占据了主导地位,应用先进的计算机制作技术,尽可能的让画面更具有视觉冲击感,对人物造型完美再现。计算机本为数字网络技术,将计算机应用于动画的制作与合成过程,并形成了一种数字艺术。利用计算机对不同的图像和影像进行合成分析,完成每一帧画面的制作过程,通过对一系列连续的、静态图像的运动效果进行合成,来完成动态画面的制作过程。整个制作流程采取了先进的高科技技术手段,通过对艺术的再现和延伸,让影视作品的效果更为真实,比如近些年较为成名的作品《魔戒》、《哈利波特》等都采用了史无前例的高科技制作手段,并利用3D效果将画面的整体风格显得更为逼真,而在动漫影视制作中,将3D技术运用的较好的应属《飞屋环游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由于是动漫效果,因此使用计算机合成技术,可以让画面更加逼真,让人物性格以及人物表情更符合观众的观赏需求,在提高这些作品艺术价值的同时,让人们对计算机合成影视动画技术充满了信心。

2.影视动画艺术的动画化

动画所表现出的艺术是一种以追求动画效果、表现人物性格和让人物与现实相联系的一种展示手法。针对不同影视动画所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与导演的设计安排、动画人员的制作水平有直接关系,将不同的拟人化手法、综合化设计水平应用到影视动画艺术当中,可以确保动画在播放和传播一定信息的同时,展现动画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之美。因不同的动画在制作过程中都有创作者的一些灵感,所以创作内容较为新颖,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法也较为独特,这也为展现影视动画艺术奠定了基础。如何将这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进行传承,是我国动画制作人员需要思考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美国迪士尼在动画制作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制作经验,无论是在人物的刻画,或是在动画整体效果的表现方面,每一部动画作品都堪称经典。纵观历史,动画之所以被人们认可并铭记在心,主要原因还是要将动画故事理念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感受跌宕起伏故事情节的同时,理会动画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人们利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情感展示,对世间冷暖进行宣传,对人的心理特点进行展示,让动画更具感染力,也更能吸引不同年龄阶层的观众。迪士尼动画公司在完成一部动画时,经常会耗费大量资金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抛去所使用的时间不算,仅仅是为了制作一个较为完美的镜头也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尽量填补镜头内容的没有空缺,比较成功的动画作品有:《虫虫特工队》、《怪物公司》、《飞屋环球记》,这些作品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都较为完整,在使用大量计算机设计手法的同时,利用先进数字化网络,对内容进行填充,让计算机可以推动动画向下一个进程发展。迪士尼动画之所以这么成功,是因为其老板有着坚定的意志和耐力,相信每一位员工都可以将自己所设计的动画真才实学的展示出来,确保在这个信息数字化时代,可以让动画作品在同等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也在保证动画作品具有灵魂的同时,创造出更加完整、更扣人心悬的动画艺术作品。

3.数字时代和影视动画的互动化

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将数字科技融入到了影视动画当中。在现代化信息网络时代,人们利用高科技来创作影视动画艺术,确保可以让影视动画作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动画艺术作品设计理念的互动性,可以更好的吸引大批量观众前来观看。为了确保动画内容更加感人,动画情节跌宕起伏,作者可以适当的将个人情感填充到动画内容的设计理念当中,保证在进行动画设计和创作的同时,让人可以与机器进行有效互动,使人们在观看完作品以后,对机器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抛弃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机器只是一种工具,只能呆板地执行程序。设计者利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设计技巧,在保证影视作品尽可能展现其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的同时,将动画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人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思想意识和理解需求也相应地产生了变化,对于动画的要求,不单单只是将图片以连放的形式进行播放,更主要的是动画作品需要有一定的内容,在对不同事物进行阐述,或对某一故事进行描述的同时,让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可以尽量表现出现实中的人物性格,通过对不同影视作品的分析,我们发现,利用有意思或有趣味的播放形式和设计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观众的情感和热情,确保每一部动画展现出来的艺术效果都能够被观众所认可和了解。随着人们对视觉要求的增高,影视动画设计所产生的效果需要更有刺激性,在保证可以对人的视觉产生冲击的同时,让动画设计效果展现得更为形象具体、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现代化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因此,动画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要不断创新,在遵从原设计方法的同时,设计人员需要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手法,通过不断的合成和制作剪辑,让动画内容更加充实。技术的发展虽然对动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动画设计的主要方法和理念,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执行。虽然现代化科技手段可以对动画艺术作品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是,滥用或不按规则使用设计手法,是对动画艺术的一种迫害,更是对观众的一种不尊重。人们在使用数字信息化手段进行动画艺术的构建时,也需要让动画性和本真性更好地融入到影视动画艺术当中,这才是制作影视动画的目的所在。

数字时代影视动画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1.为了满足艺术领域的需要,数字动漫技术可以通过不断研发和改革,增加艺术的表现形式,让动漫艺术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让人们察觉到影视动画技术为我国影视动漫作品的合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帮助,比如:电影《阿凡达》,其整体制作效果就符合人们的欣赏标准,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超真实的视觉享受、超立体的画面风格、以及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故事内容的完整,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动画制作比较精良且计算机应用较多的国家应属日本,日本在动画制作和整体风格展示上,采用了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方法与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在保证每一位人物更加鲜活的同时,画面感更为真实,动画中的人物更能彰显其个性,利用动漫对人生道理进行诠释,让人们对数字动漫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2.从本质上来讲,影视动画技术是计算机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而通过对不同动画制作风格进行探究发现,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合成和分析,可以让影视作品进一步展现艺术风格。艺术家们深知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因此,在艺术作品的制作当中融入对传统播放媒体的理解和思考,通过数字技术对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情景再现以及展示,让人们了解影视动画技术在影视作品应用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全新的艺术价值。

结束语

第9篇:影视的艺术特征范文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构成

影视动画在现阶段已经发展成区别于影视艺术之外的独立文化门类,受众层面十分广泛,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影响举足轻重。在流动的动画镜头中,分析镜头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是还原动画创作过程的有效方式,将动画镜头影像根据其视觉构成利用角色、肌理、色彩、画面效果等视觉语言分析镜头画面的构图、景别、场景和光线的整体效果,会使镜头画面的质量大幅提高,呈现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影视动画中的镜头是画面构成的必要基础,也是画面的潜在艺术表现形式,每一画面都是镜头的外在视觉体现,镜头画面只是流动影像的静止化反映。影视动画创作的关键不仅仅是角色和动作的设计及后期特效制作等视觉元素的合理应用,还在于镜头画面中不同元素的视觉构成。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是以屏幕为传播载体最终呈现的,镜头画面的视觉艺术元素也都是围绕屏幕画面效果而进行设计的。影视动画的视觉构成元素主要包括构图、色彩、光影几个方面。构图是影视动画视觉表现中的结构画面,是为了表现特定的内容及效果,将镜头画面中被表现的角色或场景及摄影等元素进行有机组织,分布于画面,形成一定的画面效果。构图是动画镜头画面的精髓所在,主要是在已经存在的人物和场景设计的基础之上,寻找视觉艺术表现的美感,以形态、光线、颜色的方式合理给予镜头画面之中。影视动画视觉构成元素中的构图是将不同的动画场景和人物设计按照客观现实的顺序、不同的空间位置,分清重点和主次排列于连续的镜头画面之中。色彩是影视动画视觉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色彩在视觉艺术表现中的应用从影视动画艺术诞生之初就已经成为研究重点。影视动画镜头作为一种再现现实主义的画面形式,不同于电影、电视拍摄中所呈现的色彩。影视动画的每一个镜头画面都是通过创作者经过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形成的具有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作品。因此,其色彩是画面色彩将色彩、思想、精神方面的感受结合在一起产生的绘画色彩。与电影创作中复现现实的客观性和写实性相比较,动画镜头中的色彩更多展现的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下与现实生活情境的一种融合,更加成熟,且更具有视觉观赏性。光影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视觉构成要素,在绘画、摄影、影视创作等艺术表现形式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传统的二维动画创作中,无法实现在每一个镜头画面及场景中都应用现实光线作为参照物,只能将光影这一视觉表现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影视动画的镜头画面大多模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想象出不同光线的照射效果。光影在镜头画面中的设计和融入,使画面中各种视觉元素形成明暗差异的影调和不同的关系,它随着画面中事物的大小、轮廓、体积的不同而产生变化,突出镜头画面中不同事物的造型特点,展示画面构成要素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关系,从而构成镜头画面的整体的造型风格,起到决定画面场景气氛的重要作用。

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

随着影视动画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计算机制作的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产业的主流发展趋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动画形式。影视动画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门类,凭借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为展示时代思想的现代艺术媒介。认识影视动画镜头的视觉艺术表现,应从动画艺术表现的形式出发,了解其艺术创作的机制,掌握动画镜头中视觉表现的基本规律。现阶段影视动画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文化产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影视动画视觉表现的手法,使影视动画走出传统创作方式的局限,焕发出全新的艺术活力,拓展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领域。影视动画在视觉表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力,在其他的艺术形态和艺术领域之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逐渐成为当今艺术形态中的独立概念。关于动画镜头中人物角色及场景的美术设计及辅助融入的其他视觉效果是影视动画创作的灵魂。影视动画作为传播视听的工具,需要大量镜头画面设计元素,将画面合理组接在一起,实现描述连续镜头画面和故事情节的目的。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中,画面的视觉构成元素与视听语言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的有机结合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的视觉艺术表现形式。如今,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到各个文化创作领域,许多艺术作品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计算机数字技术。影视动画镜头画面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视觉表现形式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与视觉表现的整合,产生出与传统绘画艺术或电影技术不同的审美特征。影视动画镜头视觉艺术表现的审美具有广泛性、全息性和多维性。它能够充分调动观赏者的视觉感官,还能够通过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激发观赏者情感、思想、精神方面的活动,所表现出的虚拟美和个性美是复现现实艺术无法实现的。计算机技术在影视动画镜头画面创作及视觉表现中的应用,突破了动画视觉艺术表现的平面布局,利用3D的动画制作手法与其他视觉元素的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镜头画面中的人物和场景,并在故事情节的作用下,形成连续的视觉认识。影视动画不仅是体现制作效果及故事情节的作品,其本身也是一件极具视觉艺术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在动画核心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影视动画镜头画面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光影、摄像机动画到后期处理,每个创作环节都需要创作者精益求精,力求呈现在屏幕上的镜头画面获得最佳的美学质感及视觉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