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手术室;护理观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26-02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手术室护理质量,因此加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非常重要的[1]。实践证明,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能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能给予相应的改进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2012年我院将护理观察用于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管理中,以手术室医生和护士为观察对象,将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器具消毒灭菌作为观察内容,定期对护理观察的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2方法①制定完善的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成立质量控制观察小组,按照当前实行的手术室护理手册、消毒管理办法等内容确定护理观察的内容,制定消毒隔离工作标准,然后将制定好的材料发给观察员,让他们以此作为学习监督的参考。②制定计划。制定出10周的计划,对手术室护士长、护士、手术科主任、医生进行观察训练,以观察结果为依据来改善手术室的消毒隔离技术。首先,要选定观察人,一般选择2名,1名护士和1名医生,护士负责指出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医生负责加强与手术科室人员沟通,对手术中无菌操作技术进行明确。其次,要进行观察,主要的观察对象为手术室的护士和医生,观察医生在手术区内对主导医生的每一个动作和步骤进行观察,看他是否正确程序进行手术。观察护士在手术之前要对手术室的环境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在手术过程中对护士的配合度详细记录。观察人员在手术区内集中注意力观察0.5-1h,观察完成之后观察员要将结果反馈给护士长和手术科主任。如果需要对部分问题单独交流看法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模式进行。③修订计划。在观察结束之后,在手术科室主任以及护士长的指导下,对观察到的问题集中讨论,同时修订工作计划。不同岗位的负责人应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明确修订时间表,确定在哪些工作中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作为观察小组则需要定期对工作计划的修订进行回顾,促进观察的有效性。
1.3收集资料总结在完成整个观察训练之后,需要用护理观察的方法继续搜集资料,及时进行总结,吸取好的经验,不断提高消毒隔离技术的管理水平。
2结果
通过2011年――2012年护理观察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发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主要的问题在于手术室环境、无菌操作技术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等三个方面。在管理中涉及到的问题有八十多个,其中部分问题反复出现,如无菌操作技术不达标、手术器具消毒不合格等。通过观察结果共修订了35项计划,对八十多个问题进行改进,实现了对整个消毒隔离操作过程的持续性控制。在2012年最后一个观察周期中,手术消毒隔离操作中的问题有了明显的下降,只占到2011年开始实施时期的五分之一。
3讨论
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较大,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前提,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不到位会引发手术感染,增加手术的风险,影响患者治疗,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3]。因为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需要控制的因素较多,所以管理难度较高,以护理实践经验来说,主要的难点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手术室工作环境。手术室工作环境质量对手术的影响较大,所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除了保持一般意义上的洁净之外,还需要达到生物洁净标准,但是每日进出手术室的人员较多、流动性大,人员皮肤、衣、帽、鞋等物品对手术室环境的影响较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所以要定期对手术室进行清洁消毒,紫外线杀毒,每台手术完成之后,间隔1h作为清洁时间。医护人员进入手术室要穿戴无菌衣帽,做好防护措施。第二,手术器具消毒灭菌。手术中使用的器具种类较多,供应室需要的人员也比较多,很难对每一个人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等环节进行监控。作为手术供应室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正确步骤进行器具的清洗、打包、消毒灭菌。在手术室应用中,护士要做好配合工作,传递器具要准确,避免手术器具在传递过程中被污染。第三,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在手术室中经常应用,但是因为每一个医疗工作者对自身要求不同,加上带教差异,因此完全按照无菌操作标准进行难度较大。医护人员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标准,洗手工作要彻底,注重个人卫生。
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是一种有效提高手术是消毒隔离技术管理水平的方式。其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明确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的目标,确定了相关的标准,鼓励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第二,实现了信息的及时传递,能及时将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反馈,保证了管理控制的实效性。第三,护理观察标准和制度的细化,使得消毒隔离技术管理能保持客观性,对每个人的活动进行准确评价。第四,在护理观察中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对问题的原因、责任人进行了明确,指明了改如何改进。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消毒隔离技术管理中应用护理观察能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能对消毒隔离技术操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给予指导性的改正措施,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玉荣,刘占芬.手术室消毒隔离的管理措施和办法[J].黑龙江医学,2010,12(10):789-79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护理安全管理指的是将制度、技术以及教育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也是预防手术室危险问题发生的重要方式,创设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近些年来,各类医疗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加强对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在明确当前手术室护理安全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护理干预服务,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
1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手术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分级性原则以及动态性原则等,创设良好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体系。
1.1整体性原则
手术室是手术治疗的集中场所,每日进出患者流量较大,工作人员数量与类别较多,比如麻醉医师、护士、外科医师以及医疗辅助人员等等[1]。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各个环节中,均存在着安全风险隐患。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将手术患者安全目标视为一个整体性目标,将术前访视、防护、用药核查等等内容均纳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通过各个单因素的分析,各因素的联合作用分析等,构建完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综合效果。
1.2分级性原则
基于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空间范畴等,可以针对于手术室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按照时间的发展顺序,罗列相关风险因素[2]。同时,还需要在手术中明确清点各类手术应用器材、药品数量等等,关注患者安全。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与常规内容基础上,还需要基于分级性原则,罗列相关的等级结构,将所涉及的各项护理安全内容融入到安全管理制度当中,明确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相互关系等等。1.3动态性原则手术护理干预中,不同的患者、不同的时间段以及外部环境等,对手术室护理安全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3]。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结合手术护理的特殊需求,动态调整相关结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策略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需要通过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以及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等方式,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
2.1制定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整体性、分级性原则,明确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对手术室患者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进行充分规划与设计[4]。同时,还需要结合手术室护理的实际情况、出现的问题以及新的要求等,坚持动态性原则,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使各项手术室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降低各类手术室护理风险问题发生率。手术室护理安全流程项目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全面的规划基础上,明确各个层次级目标,每一个项目对应的即为标准的操作流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比如感染风险控制,则可以细致划分为感染风险评估流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手术室环境的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子文件体系。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方式,将各类可能会出现的患者安全隐患纳入到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2.2实施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
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具有前瞻性、整体性特点,有助于规避各类风险,提升整体管理的效果。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可以将风险评估管理制度融入管理活动中,基于循证医学的方式,设计手术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各类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比如可以构建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表、风险评估表等相关内容,构建手术室风险事件分析与完全制度,借助风险评估的方式,对各类事件进行分析,构建安全预防评估体系。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反馈、工作反思的重要价值,分析问题,并且寻求新的解决对策,保证体系、制度的不断改进,力求为患者带来全新的临床护理体验,增强手术室整体护理能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2.3优化配置护理人员工作内容
手术室日常进出人员数量比较多,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手术室护理中各项器材的管理效果、药品的管理效果等等,均会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患者的生存质量与手术治疗效果,对护理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新医疗改革背景下,需要优化配置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内容,使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等,并且坚持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思想精神。各项工作分配到人的方式下,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员的责任,提升每一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认真程度,降低各类手术室风险问题发生率。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排班方式。传统的排班方式多是根据日常手术需求,手术当日下午与晚上安排接班,护士长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在手术患者数量相对较多的情况下,还需要被动加班,不但影响着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且由于超负荷工作,致使护理失误发生率显著增加,护理配合连续性较差。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创新传统的手术室护理人员排班方式,以专科分组,明确时间节点,基于各手术专业,将护理人员分为各个专科护理小组,明确各个手术时间,并且使护理人员清晰自己的手术室配合任务[6]。护士长需要明确安排手术室各个时间段,具体内容可以由各个专科护士组长进行安排。上、下午班自由掌握,原则是保证手术配合直至结束。交班的时间节点原则是用于连台手术。分组固定手术间,有助于手术室综合性管理,同时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多专业性的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人员长时间工作下造成的各类不良问题发生。
3小结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在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下,为手术患者带来更加专业性、全面的护理服务,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发生率,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柯胜男 单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参考文献
[1]杨莘,韩斌如,应波,等.基于信息数据中心决策支持平台构建护理质量评价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15,01(21):10-13.
[2]刘梅芳,刘婕婷,潘丽莹,等.胸外科手术中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06(11):889-891.
[3]陈素兰,陈丽媛,李瑞刚,等.应用系统论构建手术室患者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与实践[J].护理杂志,2011,14(15):66-69.
[4]徐宏坤,周红霞,李华.以柯氏模型为导向的手术室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杂志,2016,22(23):8-10.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防范措施;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29-02
1 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由于工作范围广、繁琐复杂、工作强度大、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且急诊手术多病情危重、复杂多变,连续手术和经常加班会会产生心情压抑、精神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导致护理人员的流失率比较高。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条件要求也较高,经常更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必将影响到手术室的工作质量。
1.2 护理技术因素 目前各专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增多,手术室护理工作复杂,技术要求日益增多,然而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更新的能力缺乏,没有创新的思维。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出现临时故障,电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3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术中谈笑风生、打手机、讨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造成接错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体内遗留异物、病理标本遗失、患者摆放不当、患者坠床摔伤、手术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认真、均有可能发生医疗事故、而引起纠纷。
1.4 安全管理因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来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难以适应现代手术室的管理需求,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如:不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致患者摔伤、碰伤。违反物品和设备管理制度及使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手术质量。
2 防范措施
2.1 手术人员的配置: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应该科学配制、相对固定。选择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最好是正式的在编护士,具备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吃苦耐劳、动作灵活、思维敏捷的合适人选。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手术护士,根据每日手术量及时调配人员,实行弹性排班,避免忙闲不均、人力浪费现象,以老带新,有资历的护士要有责任带教新护士,做好传、帮、教的带教工作。
手术室存在人员少、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为确保护理工作安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改善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条件和环境,鼓励护士参加各种社交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关心、理解和尊重护士,减轻心理负担。同时,护士应多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学会自我减压,避免和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心理状态,以提高心理应对能力,从容面对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2.2 加强业务学习 为适应现代手术室护理的要求,适应新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快速掌握新的精密仪器的使用,不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岗前,岗位培训,学习,强化和弥补专科业务的不足,从根本上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管理者根据护士责任心、年资、能力、悟性与岗位要求,实行分级培训,针对不同的专科,将人员进行分组,定期轮换,每年必须派出技术骨干外出进行短期培训和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能力。开展新项目必须要通过预先培训学习,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新项目顺利实施。
2.3 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 定期组织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及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全面理解掌握《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容,加强护理文书的管理。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是跟随病历的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严密观察病情,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主动提供手术台上所需物品,使患者安全、手术者满意。培养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护士防范风险的能力。
2.4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手术室护士安全培训,树立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每月组织科里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卫生部下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中明确规定,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对手术室的核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术前、术中、术后认真查对,对手术取下的病理标本、术中输血、用药等都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发生。完善科室的规章制度,如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患者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仪器物品管理制度、术前访视制度及手术室应急预案。严格规范操作,加强各制度的执行和监管力度,使每一项制度执行到位,监管到位,杜绝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对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风险评估,对护理风险的发生防患于未然,保证患者安全。
3 体会
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手术室工作中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作为手术室护理人员, 分析及找出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医护患三方面的利益和安全,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有自我保护意识,落实防范措施,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护理工作各项指标才会有明显改善, 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为患者提供安全、满意、高效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有着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本研究主要研究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0引言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追求产品质量达到更高标准的有效方法,它的主要观点在于过程管理,使产品能够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现阶段它已经成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重点[1]。持续质量改进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将提高护理质量作为中心任务,保证全体护理人员的广泛参与,全方位的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整个护理过程都要保证以患者为中心[2]。手术室的工作节奏非常快,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因此对手术室护理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改善手术室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重新划分岗位职责,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出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例如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核查制度、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以及手术室器械清洗灭菌检查追踪制度、手术室工作防护制度以及层流手术室管理制度等[3]。完善手术室的护理操作标准,建立健全手术室工作流程。
2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应该遵循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术前、术中、术后都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制定术前方式工作的相关流程与细则,在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手术完成后进行回访调查[4]。手术前也要做好相应的访视工作,制定护理评估以及护理诊断标准,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根据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实施护理,避免护理过程中出现缺陷,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
3做好危机管理
根据手术室的工作特点,要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来应对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医疗器械准备不全、患者心跳突然停止、突发火灾、患者误吸等[6]。其次,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危机培训,使其能够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要强调将相应的医疗器械以及药品准备到位,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4加强人员培训
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包括新技术培训、围手术期护理培训、心肺复苏培训、法律法规培训、专科知识培训、手术室操作培训等[7],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培训方案以及考核标准,在培训之后,要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做到全员培训与全员考核,采用培训的方式来扩展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确保护理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使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改进。
5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重点做好传染源、易感人群以及病毒传染途径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针对这三个环节,要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且严格按照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做好相应的工作,例如进行空气以及相关物品的消毒与隔离工作,遵循医用垃圾管理制度以及废弃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用垃圾的管理以及废弃物的处理。腔镜的消毒方法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来进行,防止院内感染[8]。
6结论
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的术前访视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有充分的信任,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协助患者脱离危机状态,根据手术前的风险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制定出对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以往的护理管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过程术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下,很难发现潜在的问题,因此严重缺乏预见性。手术室护理安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手术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及早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处理,要将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杜绝医疗事故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潘桂芝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医院手术室
参考文献
[1]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04):63-64.
[2]常后婵,戴红霞,钟爱玲,等.手术室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在手术室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05):14-16.
[3]魏薇萍,秦逸,金霞,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J].护理研究,2013(32):2986-2987.
[4]唐文珍,张琳.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2(14):1376-1377.
[5]杨秋凉,伍晓莹,陈晓峰,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护理杂志,2013,25(4):63-64.
[6]朱劲松,黄秀娟,董晓红,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8(17):4118-4119.
手术室是比较特殊的科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具有工作量大、病种多、病情重及护理工作繁重等特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现总结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防止和杜绝手术室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报告如下。
1 手术室护理隐患
1.1 管理制度不健全 手术室护士承担的是比较特殊的任务,要求知识范围广,同时需具有业务能力要强,应急能力快,由于新条例的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挑战,许多制度需要及时的修订。因手术室工作繁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极可能会发生管理制度缺失,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差,不能坚守岗位,手术室安全制度及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不够标准等。
1.2 查对制度不严格 药物摆放无序,输血输液查对失误而导致用错药、输错血。术前、关闭体腔前后器械清点不清,中途添加物品不及时记录,出现器械敷料遗留在患者体腔内;各种管道脱落或不通畅。
1.3 手术护理记录不完善 护理记录单能够如实的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情况,能为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如果只是执行口头医嘱,很有可能导致手术抢救过程缺乏完整、合理、安全的记录资料。
1.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工作为细致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工作,制定并实施消除或减弱噪声源,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手术室内噪声源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1.5 其他护理隐患 器械准备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合,或是器械设备老化性能不良,影响手术;手术患者手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和神经损伤;术中仪器使用不当,临时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造成脱落或污染;术中用药错误;术中标本遗失;接台手术频繁,存在院内感染的危险;医护配合不当,护患沟通中因交流问题而引起的纠纷。
2 预防
2.1 制度保障 查对清点制度,仪器保管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针对手术室安全隐患制定相应防范措施;成立手术室管理小组,实行PDCA质量管理,护士长随时抽查,找出问题并及时整改。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 严格查对制度 严格查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手术间号,以及手术部位,所需物品,药物过敏的情况,用物是否齐全;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在术前、关腹前、关腹后应认真清点手术中的器械、敷料、纱布、缝针,认真反复清点后记录在手术护理单上。
2.3 完善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可为医疗纠纷提供举证较为直接的证据,因此口头医嘱仅限于抢救中,使用时护士应重复1遍,并与医师再次核对后才可以执行,事后护士一定要督促医师及时补充记录。
2.4 环境方面 手术室划分为无菌区以及相对无菌区和非无菌区,区域间均用门隔开,并设立明显分界标志;手术间内设备以及药品应根据手术的需要而合理放置。所有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应减少噪声源,避免使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感。
2.5 其他 输血输液给药时要各项均经过双方核对,输注时密切观察。标本妥善保管,与术者核对无误做好标识登记,及时送检;电凝器不能直接与患者皮肤相接触,也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造成电灼伤;要求手术护士和术者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入无菌间更衣、戴帽、戴口罩;保留好手术标本,及时做好标志。严格标本送检制度,专用标本登记本;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新业务学习,新设备学习,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
3 小结
手术室工作具有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工作强度相对较大、安全隐患相对较多的特点,手术室的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抢救的结果。因此,我们应及时发现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应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制定一整套安全管理措施,以做到防患于未然。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慢慢被发现,新的防范措施需不断地提高和总结,通过有预见性的加强管理,责任到位,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应急能力,使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最大限度地控制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参 考 文 献
[1] 薛萍,孟红梅.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与院内感染的防范.职业与健康,2007,23(9):759.
[2] 詹静,刘奇敏.论基层医院护理文件质量控制.护理学杂志,2005,20(6):58-59.
[3] 宋秀华,陶敏,朱秀红,等.护理风险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91-93.
[4] 魏革,胡玲,吴波.“举证责任倒置”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证据”意识.中华护理杂志,2003,38(5):354-356.
【关键词】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300-02
近年来外科学发展迅速,新的手术方式、新的外科技术及先进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手术室护士如何尽快掌握新仪器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操作技能、使新的仪器设备安全的运用于手术。同时加强其清洗保养的过程管理不仅可使手术病人受益,医生满意可有效的降低手术成本。此项看似简单的管理工作一旦发生问题造成的后果严重性是显而易见的。为此,探讨手术室设备的科学管理,已成为提高手术质量、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高标准完成手术配合工作的重要保证。
1 手术室设备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制度因素
手术室工作性质特殊,管理制度要求严格,护士如对设备管理制度缺乏足够了解或本身未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均可直接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
1.2 专业技术因素
随着当今外科医疗的迅速发展,手术室不断引进各种精密仪器设备。许多精密贵重仪器设备结构复杂,各部件之间都有独特的功能关系,操作程序过失往往直接损坏仪器,影响其寿命[1]。因此,护士如因医学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差距、知识和信息储备的不足以及未接受规范的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和故障判断的培训,都必然造成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正确使用、无法正确判断故障,并影响仪器设备的及时维修或保养。
1.3 环节因素
当出现手术室护士没有及时反映仪器设备的损伤或故障,科室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报修,后勤管理人员没有及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维修、延误维修时间等环节因素时,均可导致仪器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1.4 其他因素
1.4.1 未采用正确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或未正确存放,可导致仪器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1.4.2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科室实行了二级成本核算,仪器设备的维修费用也被纳入成本之中,这可能使得一部分存在隐患的仪器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换和检修,直接影响手术的质量和成功。
2 对策
2.1 建立健全和切实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手术室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制度,健全的设备管理制度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根本保证[2]。仪器和设备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制定成文,人手一册,逐级培训包括使用、维修和保养制度,知晓管理制度并切实落实,坚持按制度去管理,按制度去工作,在提高工作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性的基础上,按制度具体落实,同时完善检查监督措施及汇总评价,以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
2.2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所有仪器设备进入科室后,由厂方技术人员负责培训手术室护士,可采取使用前集中讲课的形式,对特殊手术除手术前培训外,手术时可由技术人员在台下指导护士和手术医生。医院也可派护士到器械公司去学习、培训,学成回科后再培训其他护士,同时公司提供许多有关手术器械名称、用法及有关手术步骤等手册供手术室全体护士学习[3]。使其掌握使用方法、操作规程、保养知识、清洁、消毒灭菌、故障判断知识等,避免因违背操作规程而导致仪器损坏,杜绝交接不清丢失仪器零部件等,随时保证仪器的完好性,从而提高精密仪器的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
2.3 抓好环节管理,及时检修
2.3.1 建档:对所有仪器进行分类登记、编号,特别是对新引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出厂时间、安装使用时间、仪器型号、产地、维修联系电话等均应逐一登记、备案[4]。
2.3.2 定点放置,专人管理:根据手术室的性质、功能,用红色标签与手术间相符的序号贴在每个仪器上,固定在手术间里或定点放置,定时通风,避免强光照射,避免化学腐蚀等。指派科室责任心强、操作熟练的护士专人管理,定组配合,经常协调,共同维护[5]。
2.3.3 建立使用登记本:建立使用登记本,做好每次详细使用登记。使用前,由专人将器械的种类、数量、型号等写在登记本上并签名,负责消毒的护士核对后签名;手术完毕后由器械护士清洗干净后交专管护士并核对登记,包括使用时间、性能状态、使用人等。
2.3.4 及时报修,定期保养:对于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仪器或配件要及时向科室报告,以便早发现、早维修、早更换,保证手术顺利实施;由专人每周完成对仪器的加油、紧固,局部检查仪器运行情况以备急用。一旦发现器械异常,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及时联系维修,以免影响手术。
2.4 正确清洁、消毒灭菌
我院近几年来引进了多种精密仪器设备,如关节镜系列、腹腔镜系列、显微镜系列、多功能电锯等仪器,为了延长这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污染机会,应使用专用器械清洗消毒器进行清洁,采用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这是目前最先进、安全、环保、经济且时间最快的灭菌系统,适用于不耐高温、湿热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等诊疗器械得灭菌,其灭菌循环时间为短时间55min,长时间72min。灭菌循环温度为45-50℃,灭菌效果满意。
仪器设备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严格有序的管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仪器的故障、延长仪器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使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使仪器的使用能发挥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春玉,王丽波,原英资,等,手术室腔镜仪器设备管理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0):651.
[2]王淑芬,刘燕,邹娟,等,现代化手术室管理模式探讨[J].护理杂志;2001,18(4):37-39.
[3]曾俊.德国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特色[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55-1056.
我叫X,现年X岁,X年毕业于X护校护理专业,同年分配到我院手术室,在手术室工作的X年中,我能够尊敬师长、团结同志、踏踏实实、认真钻研,熟练掌握了手术室的各项操作技术及技能。
X年我还通过了由省卫生厅和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选拔优秀护士出国研修外语考试,并被委派到新加坡中央医院手术室学习和工作两年,主修神经外科手术,两年的经历不仅使我对神经外科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完善,在神经外科手术的配合上更具备熟练的技术与技能,而且还使我对国外手术室的先进管理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与掌握。
在外工作期间,由于我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水平较好,得到了新加坡中央医院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既开拓了眼界,又丰富了工作经验,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水平,所以在我院泌尿科和骨科邀请外国专家来院交流示范手术时,领导都安排我参加,在手术过程中,我能够独立和外国专家交流与配合,及时供给手术所需用物,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得到了外国专家的赞许。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还十分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X年通过全国的“BFT”考试,X年通过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目前已拿到大专学历,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两篇。现任职称:护师。
我竞聘的职位是X二院手术室护士长。手术室是施行手术治疗的部门,它是一所医院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安危,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水准和社会对它的评价,所以手术室的工作宗旨必须本着爱心和奉献精神、群策群力,以病人为中心,提供完善的高效率的手术服务。根据我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经验及结合当前手术室的实际情况,如果我能竞聘成功,我准备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
作为手术过程的重要参与者,只有加强护士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人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把为病人解除痛苦作为自己神圣职责,以真心、爱心、真情为病人服务,调动每一名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工作和谐有序,顺利进行。
二、制定明确严格的工作管理制度。
只有制订明确的工作制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按照手术工作要求进行操作,相互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制订的制度应包括手术室工作制度、手术病人查对制度、库房管理制度、反馈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室护理制度、手术室管理制度和卫生清洁制度等。
以库房管理制度为例,应做到计划周全,使用合理;出入清楚,帐目明确;及时请领,储备齐全;回收利用,避免浪费;定人保管,定时分发。达到以制度管理人、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强化人的理念。
三、切实抓好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如何以质量、服务、信誉、人员素质、精神风貌等总体形象展示给社会公众,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护士长要有“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意识”。
塑造良好的护理形象,促进护理工作发展,体现护理工作信誉、特长、整体实力,是新形势下护理管理人员的奋斗目标。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就要求护理工作者提高自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要求我们这些“白衣天使”在从事护理实践过程中,不但要有真、善的内容,还必须要有美好的职业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显示出护士崇高的职业本质。
这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态度:病人因病到医院来做手术、其本人和家属的心情是非常忐忑不安的,护士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可通过自身的一些积极因素来影响病人及其家属的心态,如术前访视、术中安慰、术后随访等,不仅能消除或改变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及紧张,而且还能加速病人的术后恢复,取得他们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对外科医生的态度:因外科医生是我们每天主要面对的工作对象之一,手术又是一个团队精神十分紧密的工作,手术时间的长短与顺利进行和手术室的护士密切配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增强她们的工作主动性,使得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做手术,就能够缩短手术的时间,从而赢得时间和生命。
四、注重医疗设施的充分利用。
整个外科系统的运用是否有效,取决于手术室的利用率,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医疗设施的充分利用。高效率的利用资源包括:设立日间手术服务,使病人做完手术就可出院的手术服务;开展手术日入院的手术服务,即病人当日住院就可做手术;手术后按病情安排住院天数,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五、严把消毒隔离关。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限制参观人员的人数,严格遵循手术室质控要求和医院感染质量要求,规范和落实各项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制度,从而把术后感染率的发生降到最低点。
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树立经营意识。
。商品经济社会等价交换原则,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可避免地成为衡量工作的重要指标,作为护士长,必须增强经营意识,要开源节流。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行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卫生资源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要以合理的收费来吸引病人。让他们明明白白看病,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Keywords: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 events; risk; management;
一、 一般资料以及方法
(一) 一般资料
将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这六个月进行手术患者对于实施手术的满意度在调查的基础上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手术室临床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 方法
1. 调查方法
在方法上主要是采用了调查分析方法,通过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进行手术的患者给与其调查,在实际的调查内容上主要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手术满意度的实际评价以及风险事故的状况这两大内容,其中又将风险事故分为了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问卷主要是由相关医护人员在探讨分析基础上进行具体内容的制定[1]。
2. 进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操作:
首先是在医疗机构中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具体来讲在实际的手术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因为制度是对行为的一种指导和规范,同时也是相关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参考依据。从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上来讲具体包含了:其一是“手术室一般制度”即日常的值班制度以及巡逻制度,医护人员手部消毒制度、患者接送制度。其二是“安全管理制度”即“六项检查”、“十二项核对”、“四项到位”。六项基本检查具体指,病人姓名和病情资料检查,手术前二次检查、手术前麻醉检查、皮肤消毒检查、手术器具完备性检查、体腔关闭前后检查。十二项基本信息核对具体指,患者科室核对 、姓名年龄性别核对,手术床号名称核对、手术药品物品核对,手术设备以及消毒核对。四项医疗用品的到位具体指,手术药品到位,手术吸引器以及氧气罩到位,手术中电刀到位。因而在进行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中的各个细节条例进行操作。
其次是建立风险管理小组,也就是说为了最大化的降低手术中危险时间的发生几率在构建了相应详细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相关医护人员的配合,进而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就显得必不可少,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可以由主管医师作为小组的组长,而由护士长最为小组的副组长,同时由各个科室的相关医护人员作为具体成员,进而通过这样明确的级别划分来组建成管理小组。同时在是实际的手术前、中、后管理小组要对管理制度的是否有效的落实给与严格的监督。其中主要就是对涉及手术的相关医护人员在是否落实管理制度方面给与具体的监督,同时还要提前对手术过程中的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以及预防,定期进行小组会议讨论分析研究在风险管理人员监督中需要调整的方面。进而为后续降低手术风险提供良好的保证[2]。
最后是相关医护人员工作观念给与一定的转变和提高。具体来讲要在医疗机构中大力宣传手术危险事件对于患者以及医院的重要影响,定期在医疗机构中进行手术室安全护理的宣传大会,将手术的安全风险所涉及的医学知识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普及,进而有效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在日常手术前、中、后进行危险防范的意识。同时还要积极建立赏罚分明的措施,也就是对于能够及时在整个的手术过程中发现危险隐患同时及时汇报的医护人员给与一定的奖赏,同时对于在工作中消极工作因为自身没有严格按照风险管理制度操作进而造成的手术危险事件的医护人员应该给与严厉的惩罚,可以说惩罚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强化手术护理过程中风险防控意识,进而最大化的体高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3]。
(三) 统计方法
利用统计学相关计算软件来统计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数据以及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六个月内出现的危险事件状况的数据。
二、 结果
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在后续的六个月中日常手术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相较于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之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同时患者对于进行了风险管理之后的手术结果以及手术效果都表示比较满意。
在对在对医疗机构进行了风险管理的前后对比情况
三、 讨论
众所周知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生命安全不仅是患者家属最关心的,同时也是医护人员最关心的。而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手术室作为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对于整个的手术顺利开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通常手术室由于日常使用率较高同时在任务量上也比较大,因而难免会出现环节上的一些失误状况,而这些状况就会对手术的顺利开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也会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这样的状况在医疗机构中进行关于手术室日常护理方面的风险管理则是对于目前状况的良好解决办法,通过具体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具体风险管理小组可以较好的提高相关医护人员对于手术危险意识的提高,同时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也可以通过这些制度来有效的规范其行为进而提高其专业护理技能。同时风险小组可以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也可以将手术过程中风险进行大大的降低。因此从这些方面来讲在手术室的日常护理中进行风险管理的推广对于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管理
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医疗单位之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高难度的新手术、新技术不断开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任何环节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伤害,所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现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对策如下。
1 存在隐患
1.1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强有力的管理监督机制,进而造成手术室内操作人员工作主动性差,容易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1.2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精神和体力承受能力有限 易发生以下差错事故:①手术安置方法错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的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②清点有误:操作中不当致缝针弹出,寻找困难;③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调试机器,临时故障,电极板黏贴不牢,造成脱落甚至电刀放置不当烫伤患者;④标本有误:洗手护士手术结束后未及时保管标本,致标本遗失。
1.3手术室的查对制度和消毒隔离因素 手术室内要做到严格消毒,做到100%无菌条件,一般手术室和器械消毒不能做到专人负责,影响手术效果。同时,护理人员在查对工作中容易疏忽懈怠,容易出现失误和疏忽进而导致手术出现问题,影响患者的术后效果。
1.4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 手术室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重地,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手术护理单的填写,它是患者整个手术过程的真实记录,具有重要的法律依据。手术护理记录中常出现漏记、错记、涂改,以及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等代为签名的一些现象容易造成潜在的法律隐患,出现医疗纠纷时给护理人员和手术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2 防范
2.1加强护患沟通,树立护理职业神圣感,增强自信心 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患者身心都要遭受创伤的弱者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感,需要更多的关爱。亲情和关爱是患者康复的精神支柱。手术治疗是一个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患者对此存在极大的恐惧,减少心理应激不良反应是手术室护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术前访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史。简单介绍手术的,术中前注意事项,揭开患者对手术的神秘感,增进与患者的感情联系,使患者主动积极配合手术。
2.2选用合适的护理人员,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配置 选拔一批年轻的、有手术室工作热情、责任感强、能力全面的护理人员加入到手术室护理队伍中去,对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重新编排,合理调整各个班次的工作时间,激发已有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确保手术室上台护理人员始终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高质量的手术护理工作中去,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开朗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遇到问题,能积极想办法。强健的体魄能使护士胜任超负荷的工作,再苦再累也能坚持。因此一些体质弱、反应慢的护士人员不能作为手术室的合适人选。手术室护理工作非常辛苦,不能用能者多劳的原则。在手术少时,尽量安排护士休息以补充精力,人员要适当搭配。最后,定期护理人员体检。保证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人性化管理,这样才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2.3安全管理制度 术前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患者查(病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过敏性况);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即: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2.4清点制度 术中三人三数制度,即主刀、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缝针、拉钩螺丝等,并认真记录;手术过程中需添加的器械、敷料、缝针、特殊物品应由巡回护士及时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1]。
2.5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 制定系统的手术室系统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定期修订[2],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新医疗器械的应用,这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在工作中预见性和主动性,能够从容处理各种突况。根据各手术室自身工作特点,分别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地培训和学习,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对各种新仪器的使用熟练掌握。通过优秀的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业务得到开展。注意三基知识培训。通过不断学习事业更开阔。技术更熟练。手术配合质量明显提高。
2.6护理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手术室应做好无菌物品的管理,需要专门人员对物品进行消毒打包,做到百分百的手术相关物品消毒。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也要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切口或者交叉感染现象,感染手术要做好术后感染处理。
3 小结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辛苦,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风险因素,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的手段和方法,是护理质量的保证,只要我们认清形势,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科学化,充分认识各种危险因素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警惕,就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