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第1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浅谈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讨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体会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对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基于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究 探究研究性学习中高中数学教师的课堂角色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浅析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新课标研究性学习 浅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指导 也谈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高中新课标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标准,而这也给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改变。老师不再仅仅局限于要求学生熟记数学定理和知识,或者不再仅仅去做那些的应用题,而是以更加综合、更加完整的方式进行教学和检测知识。这就是本文将要叙述的研究性学习,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解读而得出的,希望大家予以指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 学习 教学方法

前言: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知识学习和应用观念,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标的精神,也符合新时代所需人才的标准。在高中数学中采用研究性教学,要注意对研究性教学真正含义的解读,不能够片面为之;要注意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不能够照搬照用;完善研究性学习的方案,实现高效教学等等。

一、对研究性学习的解读.

研究性学习和其他的学习方法不一样,不是对纯粹知识的记忆,而更多的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获得各种知识。其中包括有设计研究方案、实践研究步骤、撰写研究报告等等,甚至包括听取相关讲座、参观相关场所,或是借助多媒体观看视频等。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实际应用,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的应用,也不是某段时间所学习的知识的应用,而是在横向知识内容和纵向时间跨度上的一种实践应用。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自然获得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学习新的知识。

而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来说,实践性的学习就是对数学知识的一个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够多方面考虑,不仅仅局限于这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而能够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中找到解决这个问题最巧妙的答案。并且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实践学习中能够温习旧的知识,更能够发现新的问题,将数学知识上升到新的高度。高中数学基础性教学的阶段,所以老师不要“好高骛远”,要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和高中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做适当的改变,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种综合性学习的理念。

二、完善学生的预习步骤,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见证数学定理、定律或是公式的形成过程。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师生往往都会有这样的误区,因为高考的压力,老师和学生会将多数的精力放在对高考题目类型的解读上面,他们熟记公式,知道每个题型该如何思考、如何解答,但是却对这样解答的原因并不清楚。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研究性的能力,学生根本就不是真正理解了知识。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一定要重视预习环节,让学生对知识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逐步跟随老师的思路分析和“见证”定理的生成,这样学生既能够对定理有很深的印象,能够在使用时应用自如,也能够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观念,在遇到数学问题时也能够这样思考。

三、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开放学生的研究思维。

虽然数学是一门严肃的科目,但是它的知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灵活的应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是不敢这样应用知识的,更会因为自己和标准答案不同而怀疑自己的判断。老师不妨在日常教学中就培养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让学生习惯拿到每个题目的时候都去思考一下是不是还有别的解法。

例如,在《直线与方程》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给出一个例题,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之前的知识解决,一般是利用直线中线段和角度的解决方案,利用三角函数等解决面积问题,然后再引入方程的解决方法,对比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在这样多种的解决办法中,学生自己能够发现直线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发现两种解决方法的缺点和优点,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灵活选择和使用。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要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建造自己的“思维宫殿”,这样在真正遇到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的时候,才能够顺利解决。

四、进行真正的社会实践,在真实情况中锻炼。

研究性学习不是一种口号,也不单单是一种思维方法,而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索,对知识的实践,更是对知识的使用。虽然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或是实际的生活例子来假设这样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实验,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一个情境,不会有突发状况等,学生学到的也只是“纸上谈兵”的能力而已。所以老师要“竭尽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真正的实践机会,在真实的环境中解决除了数学之外的其他问题。

例如教学《随机概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格,如以“你过过几个圣诞节”为题目,走上大街去实际调查。这样在调查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可以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之后让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并且分析其结果,会发现如果从总的来看,那么其结果是随机的。但是如果观察人群特点的话,会发现数量和年龄段是有关系的。

总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不是在大量的试卷中堆积出来的,而是真正的实践和真正的锻炼,以小组为单位增加实践学习的次数,在老师的领导下真正实现实践性教学,才能提高学生高中数学知识的实践学习能力。

第2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下面我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3、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需要注重以下几项具体目标:1)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1、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

2、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

新高中数学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当然教学时也可由师生自拟课题。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其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3、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模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机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

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4、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

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

4)为体现或重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

5)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将数学开放题作为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载体,首先必须有适合的问题,如何编制能够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这是值得研究的。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有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学生的参与,必将促进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

目前,“研究性学习”仍属于初创、实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共同走进“研究性学习”吧!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

[2] 程太生、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第3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质量

目前,人们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内容的编排、活动的组织等等,所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数学教学无论是前期的准备还是过程的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将高中数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特别设立的教学活动势在必行。

一、加强教师素质提升,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处在高中数学研究学习的引导者这一角色定位上,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从而间接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随时进行知识的补充和学习,不断地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自己,加快个人的提升速度。学校也应该给予支持,并且重视这样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可以不定期地去邀请这方面的权威进行培训讲解,让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培训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适合学生能够实际运用的方法,重视实际运用中的探索与实践,及时解决在教学中的出现问题。引导学生跟上教师的思路,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只有在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将教学活动做到完美。

二、重视对教材的剖析,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重视对教材的剖析,将每个知识点都进行分解,找到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根据重点来进行课题的拟定,为确保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起到实际作用,进而提高高中数学的综合教学质量。而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要清楚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是什么,严格履行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全面而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授课期间,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引导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在进行数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对知识产生质疑,让他们学会自己找相关资料去验证观点,对产生质疑的问题要展开讨论,积极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进去,让他们真正地去理解知识点,真正地对数学有所掌握和巩固,促进自身数学水平的提升,并且要告诉学生对知识点要学会展开和举一反三,并且要学会团队合作,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合作式找资料,几个人一组,通过合作找到辩证的证据,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使他们锻炼团队精神。完成一个成功的辩证,更可以让他们增强自信并对数学感兴趣,而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老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完善自己,并且还要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相联系,帮他们做一个完整的知识构架,引导他们去找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科学地学习。

总之,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对高中数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要对此活动高度重视起来,并随时予以关注,要确保活动能够有效和有序地进行,而且还要注意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能力,帮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4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促进高中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一、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在传统的日常课堂教学中,老师总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规划的任务,教与学存在不相适应的一面。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就需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以探究的方式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扩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

教师要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动性,就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因为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应注重数学知识的背景,通过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真正调到学生的主动性,就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要从多个角度切入数学话题,突出学生的个性化要求,要引导学生对新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认知,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解答,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学习。

三、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性

发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自主探究性,就是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开设自主探究环节,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老师应该开设开放问题回答,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思考,他们的大脑会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他们因为探究所得到的知识也会比老师亲自传授的知识来的更深刻,更扎实。另外,老师自己可以给自己学生订一个学习的目标,通过寻找相关资料和教材进行自我探究,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只要你对一章的问题搞清楚,下面出现的公式都是根据前面的定义演绎而来的。因此,针对数学加强自我探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这样不仅在无形中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四、注重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高中教学环节中,要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灵活掌握和运用,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知识的应用。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农田,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一亩地香蕉的产量,根据市场的行情,计算香蕉可以卖到多少钱,扣除成本和劳动力,怎样才能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这就是生活中一个很好的实例,让学生从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因为这个生活案例涉及到商品市场和农民的利益,也是社会的热点,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学生要通过调查走访,实地勘察数据,了解成本和劳动力的价格,从而为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要在实践中学习,要多参加社会活动,提高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加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探究性以及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同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数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5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笔者曾对高中阶段开展研究性学生的理论进行比较系统的学习,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新教材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谈点己见,以供同行商榷。

一、平常注意渗透研究性学习

(1)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在讲授新课时,我们可根据课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悬念,急于要了解问题的结果,而使学生求知欲望大增。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着一个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而展开,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结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一节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比如,三角函数中,正弦、余弦诱导公式的推导;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研究;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等。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2)在与数学有关的社会实践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例如让学生尝试研究“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先让学生制定调查研究专题,从教科书、课外阅读书以及网络中查找有关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际需要,分组到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进行原始数据的搜集,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展示,使他们发现研究数学的乐趣,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明确研究问题

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开学领新书,上课教师讲,课下有家庭作业,目标是考试分数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说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同了,它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研究什么。但很多学生已习惯了原来的学习模式,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

其实学生完全可以放开任何限制去选择,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文化课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只要自己感兴趣并希望做出更进一步研究,都可以拿过来或自己或结伴研究。新课程下,每个学科内容都比原来增加了很多,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现代媒体的发展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关键是要去细心发现,要去动脑思考,要去整理总结。看到有同学对如何洗衣服更节水、如何存钱能更好理财、如何建房能使采光面积更大等生活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这都是很好的选择,会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善于搜集相关材料

第6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型学习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课程。本文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把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为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特点

研究型学习课程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在选择和设计研究型学习课程内容时要在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的基础上由师生共同探索发展、共同完成。

1.学习内容的综合交叉性和开放性。研究性学习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不仅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一系列社会生活。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的综合交叉。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把综合开放性延伸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现行教材提供的大量素材,加以发掘改造。

2.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求正确结论。同时,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知识技能的实践。教师依照教学内容设计出问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和挑战性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研究型学习课程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在体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行为的个人的观念体系。学生要在研究型学习课程的开展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在实践中的实施

研究型学习课程的实施一般要经历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开展研究活动、交流研究成果等程序。

首先,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发现“不协调”,形成认知冲突,诱发其探究动机。同时,选择课题本身也有助于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确立课题的时候,要提供一些问题选择指南,指导学生从教材知识的拓展延伸中、数学应用中、跨学科选择中确立研究课题。为保证研究型学习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要教会学生制订研究方案,其中包括:项目名称、课题小组人员、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预期的研究结果等内容。制订的研究方案可以根据课题的具体内容而开展。在确定研究课题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成了课题研究的过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型学习课程的教学过程。当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交流与分享研究成果,对学生的研究成果、汇报交流情况作必要的点评,突出激励性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在小组间进行互评。

三、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趣、激疑、悬念、讨论等多种途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以帮助学生走出思维低谷。如讲“黄金分割”时,介绍了华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以及“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实现最优化目标的巨大作用,并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应用,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神通广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应尽快掌握这一知识。

实践证明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2.数学开放题与数学研究性学习。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7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047-01

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性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对当代乃至以后的高中数学教学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2 创新教学的涵盖方面和实现途径

2.1 渗透研究性学习到数学应用中

在教改的大背景下,课程改革也已经推行,改革后的新课程同以往相比,对学生创新的精神更加重视,也更加关注培养的对学生实践能力,改革了传统应试教育中不合理的现象。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而不再单纯的为考试而学习,实现“学而优不惧试”的新局面。比如课本第51页例2,大家一算,棱台上底面积为3600 m2,下底面积为1600 m2,高为75 m,体积应该是190000 m3,而S・h=187 500

2.2 渗透研究性学习到数学教学中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却不属于智力范畴。将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数学教学中,这对提高数学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有乐趣的例子,例如,椭圆具有光学性质:“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汇聚到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由此可猜想如下结论:如图1,椭圆C:以2+1(n,b>0)右支MP上点P处的切线z平OB分FPF的外角,其中F,F是椭圆的左、0:45l图右焦点,现过原点0作z的平行线z交PF于M,则MP=a。通过《几何画板》作出图形:如图1所示。

(1)先画出椭圆,并确定两个焦点F1,F2。

(2)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作射线F1P,F2P。

(3)作出F1PF2的角平分线PC交z轴于C。

(4)过点P作z上PC,由椭圆的光学性质可知z即为过该点的椭圆的切线。

(5)过O作OM∥z交FP于M。如图1,度量出MP的长度和OB的长度。

运用教师本身的讲述技巧,以或直观的方法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授课教师还可以采取更多的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再比如,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从多角度,多方面,根据现有信息发散思维,寻求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题方法,这些方法对加大学生思维的空间,拓宽解题思路都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设点Q是圆c:(c+3)+Y=36上动点,点A(2,0)是圆内一点,AQ的垂直平分线与CQ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若将点A移到圆另外,点M的轨迹会是什么?)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是,无论授课教师给你讲述了多少知识远不如教给你学习的自主意识,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里,数学不应该仅仅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与课堂上,可以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如果家庭用电0.53元/每度,煤气53元一瓶(31.5±0.5公斤),怎样协调使用煤气和电最节省?这是数学的本质。

3 如何加强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度

课程改革后,相关部门在我党光荣正确的领导下给各地方学校下达了硬性规定,研究性学习被提上议事日程,也开始作为必修课在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课堂上实施,标准与规范都给出来了,如何更好的贯彻这一指标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难题。告诉我们,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生都会面临旧的强大的事物的打压,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定律。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较而言,研究性学习即是新生的弱小的事物,必然会遭受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打压和抵触,一些习惯传统模式教学的教师,一些习惯被动接受课堂知识的学生,以及一些指导学生工作多年校领导,他们会对新生的研究性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产生不理解,不适应,甚至不接受的态度,这些就需要我们将研究性学习这一模式当做产品一样推销给他们,同时,对于一些接受新生模式较为积极,适应能力比较好的的对象,深化他们对这一模式的理解,以求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得到他们的帮助和配合,更好的实施研究性学习,本文从实际出发,粗略调查并概括了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即广大的参与高中数学的师生对于研究性学习实施难度这一局面的造成原因,具体如下:

(1)在我国许多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以及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由于经济基础的原因,使得很多学校教学资源不够充分,师资力量缺乏,这样对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组织培训不到位。相当一部分老师受时代影响太深,传统知识分子的烙印太重,以至于他们对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理论学习意识不够强烈,对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理解不到位。

(2)许多学校领导小组在开展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容易犯形而上的错误,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理解模糊,不能从每一个授课老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这就导致于无法将研究性学习的网撒到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对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没有用处。对于学生而言,大部分的学习情况是受制于学校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实施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但由于年龄的缘故,实施起来也会有很大难处。

参考文献

[1] 王业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题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37):99-100.

第8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4—0063—01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是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下面,我就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中如何开展,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选取课题时不妨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设计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情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 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式为依据。数学中的定理或公式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可以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讲解“直线方程”时,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很大的正方形,要求学生用很小的三角板(长度不足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将大正方形的对角线连结起来,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研究,总结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最后得出结论:由一个点和一个角也可以画一条直线。

3.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设计开放性的题目,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之根本在于应用,所以学习时,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至关重要。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能否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呢?即把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渗透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下面我就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1.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传授”或“满堂灌”。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及时鼓励点拨,适时提醒鞭策。同时还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但又充满挑战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第9篇:高中数学的研究性学习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基础学科,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才能内化为个体的知识。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莱登达尔所说:“数学知识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相信很多数学教师都曾有过这样的感慨:明明上课讲得很透彻,考过的题目仍不会做,变个样子更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不是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问题的研究、知识的形成,而是以观众和听众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没有经历主动思考获得的知识自然是肤浅易忘的,更难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奥妙和乐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高效的数学课堂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营造一种研究的氛围,感染学生使其自觉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模式关注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和思维碰撞所获得的知识必然是深刻和难忘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做科研型教师,把这种能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引进我们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一、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常态

青少年学生好奇心理重,表现欲望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在围绕课题的情况下采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将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学生展示有机结合,采取设疑、悬念、错解等方式激活课堂,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学习活动。比如,在等比数列求和问题中,教师引入国王奖励象棋发明师的故事,第一格放一粒麦子,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依此类推,动画显示国王从窃喜到目瞪口呆。麦粒总数共多少?学生好奇心油然而生,立即动手算起来,但马上发现硬算累加行不通,教师适时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抓住该数列特点探究可行的简便算法。又如,学习旋转体侧面积公式时,让学生自制模型研究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亲身实践自行推导出公式等。大量教学案例表明,数学课堂中采取富有启发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二、数学问题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离开问题的数学课堂教学必然是低效的,没有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也就无法实施。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设计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的驱使下,不断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首先教师要认真对待应用题的教学,并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比如,买房子采取哪种贷款方式省钱?水池容积一定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可使造价最低?销售某种商品如何定价可使利润最大?认真完成教材中有限的社会实践作业。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好数学的责任感。

另外,情境问题导入已经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实施于课堂。在课堂初始确实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仅此还不足以保证学生整堂课兴趣盎然,课上到一半走神现象很常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做到环环相扣,让学生即使疲劳时也能在数学问题的驱动下进行不断思考。比如,在学习基本不等式时,展示会标图后,先要求学生观察图标中的几何图形有哪些相等和不等关系?什么时候取等号?不等式的适用范围?不等式中的a,b换成它们的算术根是否成立?对a,b有何要求?等不断把问题抛给学生,或者让学生用硬纸板自制会标,在前置作业中给出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课堂中小组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在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营造良好的研究学习的氛围。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对情境导入关注有余,课中问题的设计用心不够。

最后,数学开放性问题在教材中出现较少,但作为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题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设计开放性数学问题,还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设计问题,对题目改编等。让学生在变式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改变学生“只接收不思考”的认知方式,让师生从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创新意识。这正是新科技时代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因此,将研究性学习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是一种必然趋势。受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等的影响,普遍实施研究性学习存在一定困难方式也不尽如人意,但是随着中学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研究性学习与数学课堂结合的模式定能得到推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曹志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

[2]李茜.高中数学核心概念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实践研究[D].合肥师范学院,2015.

[3]许敏.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