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视艺术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微电影,毕竟还是偏向电影制作多一些,不论是用于商业广告,公益广告,或个人理想的具象化,都脱离不开“电影”二字。而电影,向来是艺术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感在我眼里占据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而艺术永远脱离不了技术基础,无论是美术,音乐,写作,还是种种,艺术的范围广含之大,都建立在技术精湛的前提之下,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家提倡“匠人之心”,我也想从最为基础的方面和最抽象的艺术形式方面来实现电影行业中的“匠人之心”。
一、剪辑技术
说到剪辑技术必然是要知道蒙太奇手法的,蒙太奇手法原本来自于建筑术语,意为——脚手架,之后延伸为构成,装配的意思,放置电影中我觉得是人们掌控时间的一个很微妙的手法,我们可以运用蒙太奇手法肆意的改变时间,人物,地点的顺序,营造神秘且丰富的内容,通过错乱人们的感官来进行大脑皮层的精神冲击,这是很美妙的。我开始对蒙太奇手法感到迷恋是起始于王家卫先生的《春光乍泄》,于是便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当时懵懂,实在不明白便又查了许多资料,发现蒙太奇含义之广,但最重要的是在此手法之上表达哲学方面深层次的含义才算运用的巧妙,既要流畅不显突兀,又要让人们从情感的潜意识里认同,于是乎,技术便上升到了艺术的层次。我曾认为蒙太奇只是单一的剪辑总称,只是事物与事物的叠加,单是做了加法。引申到了艺术,哲学层面,也就是爱森斯坦所描述的蒙太奇。我在搜索文献的时候便看到这样一段话:普多夫金强调蒙太奇就是一系列叙事元素的叠加;而爱森斯坦则认为蒙太奇是“冲突和碰撞”,是元素(镜头)碰撞之后所产生的全新的含义(不是元素含义的简单叠加)。他认为人们对蒙太奇容易形成两种极端:过分关注技术和过分关注内容。蒙太奇的真正意义在于其“整体的、总的、起连结作用的东西”,也就是能将两个独立镜头连接起来使其产生新的意义的“冲突和碰撞”。因此,爱森斯坦不单把蒙太奇看做一种叙事的手段,更是看做一种隐喻和修辞。从蒙太奇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中艺术的升华,所以在梅里爱的眼中电影具有惊人的、无限的宝藏,只要根据一般的基本元素进行独创(即使是本能的),那便有了艺术。
二、电影艺术
微电影的魅力就在于它能使人在对这部影片深入之前就开始回味,在哲学与艺术方面更加强烈,正因为时间简短,所以在剪辑上更多注重的是艺术体现。蒙太奇手法不仅弥补了艺术感的缺失,还完善了故事性的延续。举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傲慢与偏见》,是著名导演乔•怀特的作品,导演不惜几十秒钟时间刻画达西放松手时的动作将他内心的爱慕与激烈的情感刻画出来。微电影是达不到这种精美的心理刻画的,但蒙太奇却能有韵律的而又简短的表达电影的精髓。说到电影艺术便让我想起 [ 捷克新浪潮 ] 时期的电影,其特点便是放弃教条主义的艺术准则,我的捷克启蒙电影来自于 F.A.Brabec 导演的剧情片《野花》,改编自 19 世纪捷克诗人 Karel. J. Erben 的歌谣集,并用巧妙的方式将它们用不同的色彩跟情绪串联了起来,结构紧凑圆润,呈现了一出出短暂却回味深长的关于生命和死亡的奇幻戏剧。摄影师出身的导演F.A.Brabec 对光影的雕塑可谓鬼斧神工,滤镜的使用比维拉•希蒂洛娃的《雏菊》还要多,而且富有现代电影的美感,非常鬼魅和迷离,同时凄凉华美,无论是水景还是林景或者是雪景都拍的很独特。我从中又看到了微电影艺术的曙光,由于《野花》是由 7 个东欧故事组成,每一段也都是简短而又精致的,更是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微电影制作上的另类手法。爱森斯坦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为此我们也想将蒙太奇艺术延伸至微电影。上面我也提到蒙太奇对于微电影的艺术创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影艺术也是包含剧本艺术与画面艺术的。电影不仅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而且是艺术的综合,是艺术最直接的反馈。而微电影则难在,不仅要简洁精炼,同时也要反馈艺术和商业用途。在画面艺术上我们翻阅了乔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路易•卢米埃尔是一位摄影师,他的影片就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既:他们是一种有系统的“活动照片”。他是当时杰出的摄影师之一,擅长快速摄影,对于主体的组织和构图都具有杰出的见识。卢米埃尔的第一部电影是“工厂大门”,是一部宣传片。由摄影思考电影,他最原始的拍摄手法非常适应于微电影。卢米埃尔的作品既像一本家庭照相册,同时又像无意中拍下来的一部描写上世纪末一个法国富裕家庭的社会纪录片。他在拍摄“出港的船时”利用背光的反射作用,赋予海浪以一种立体感,独出心裁,非常巧妙的设计了构图,把两位卢米埃尔夫人和他们的婴儿安排在画面的上角,使画面带有浓厚的诗意。
三、总结
总结完学习到的技术与艺术,最重要的便是实践。从理论中我们可以得知技术的欠缺与概念的体系,但实践不仅是反复的进步,更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打磨,不断地、建立才能汲取精华所在。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涉及了情节片和记录片。面对有限时间,有限的能力,我们有无限的思考空间。究竟前人的艺术理论和现代的技术含量能带给我们怎样更加蒙太奇的惊喜?我们能从这时空之间获得的加法结果是大于数字的综合还是升华至哲学的思考?如何将这些精髓融入到微电影的创作中去?这些都是我们即将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促使我们会产生新的理念和研究方向。最后,我还是非常赞同梅里爱的理念:电影具有惊人的、无限的宝藏,只要根据一般的基本元素进行独创(即使是本能的),那便有了艺术.
参考文献
[2]《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影视的节目效果的制作和发行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也为影视制作创造了更大的上升空间。数字化技术作为一套全新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具,能够将虚构和仿真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得观众在视觉效果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也为影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的影响有以下几点:首先,影响制作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已经呈现出程序的数字化趋势。以往在进行影视剧本编写与创作的时候,多数采用的是分镜头剧本,但是随着专业化的计算机软件的出现,电视剧剧本的创作多是在专业软件的辅助下被编剧灵活使用的,在专业软件的操作环境下,编剧可以将场景标题、动作、角色、对白、插话以及场景转换等随意组合,提高编剧的工作效率,并对自己的工作计划做出周密的安排,尤其是在编制计划这一软件的辅助下,编剧可以对自己的故事版图像制作细目分配表、可互换镜头脚本,并形成多个可用的版本。不仅如此,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编剧可以随意地处理素材,将摄像机的视频图像进行数字化操作,并达到导演希望的效果,进行更前卫的创作,使得电视剧本创作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减少,制作人员的信息也逐渐增加。其次,数字化的影视制作可以实现更精良的拍摄效果,拍摄设备可以安装计算机控制的摄像机,给计算机确定的指令,使得计算机摄像机的拍摄实现更加精准的控制,达到重复摄像机的移动,同时提高了摄像机画面的拍摄运动、构图艺术的优美。随着数字化技术进入影视制作领域,多轨录音、MIDI制作以及音乐组成元素的分时录制、后期混合录制等等影视制作的效果分别得以实现,使得音乐录音师获得了更大的创造空间。不仅如此,影视节目的编辑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非线性的编辑手段使得影视制作的效果更加灵活随意,更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最后,影视制作的数字化技术改善了影视节目的发行效果,数字电视、网络高清电视以及数字影院等发行形式使得影视作品的推广渠道拓宽,人们可以在任何场合、任意时间通过任意的手段享受影视作品。其中,数字图像是存储在计算机之中的,由卫星、光纤等组成无线或有线高速网络进行传输,在数字化技术的改良之下,影视制作的效果更主动、随意,影视作品的质量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为了使影视制作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应当使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得影视制作更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不断地提高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制作人员对数字化技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技术的指导和艺术的创造灵感下不断地完善影视制作的质量,丰富影视作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制作人员要对影视制作的数字化、计算机化以及制作设备的高度集成化有所认识,使得制作环节以及制作工种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影视制作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需要多门专业知识以及影视制作的多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由艺术家和数字化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首先由艺术家制作故事版或者是分镜头剧本,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模型模拟真实的影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高效的拍摄场景使用方案,并在拍摄现场设置灯光照明、场面调整和摄像机运动等拍摄细节的问题,避免在拍摄现场出现设备浪费,场地使用时间过长和场地使用成本过高的状况,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对影视制作的后期进行数字合成,实现最佳效果的影视制作效果。为了不断地提升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掌握水平与艺术水平,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就是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要求制作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二维以及三维的动画制作和非线性编辑。从事录音工作的制作人员应当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掌握必备的录音工程技术的知识,同时,英语素质和计算机素质也是要同期加强的,因为当前集影视制作的多数专业化软件都是以英文版本的形式出现的,在熟悉整个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阅读设备说明书的时候都需要制作人员的英语专业素养。为了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在对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以及艺术融合的培训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给制作人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没有工作任务的约束之下,使得制作人员自由发挥,制作复杂的特技效果,在真刀实枪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影视制作的制作人员克服技术的难点,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在制作影视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和艺术效果融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水平的影视制作。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之下,影响制作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不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当前的影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在进行制作人员素质锻炼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多地强调影视制作的形式,否则会对制作人员的思维产生较强的局限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之后的影视制作的形式变得单一、格式化,对影视制作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局限性。
三、总结
论文摘要:影视制作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与艺术的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影视制作的方式、方法和对制作人员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艺术与技术的发展是同步的。当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对艺术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动下, 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中的应用已呈现出深层次、全方位的趋势。
影视节目制作是一门技术, 也是一门艺术。任何一种先进的技术都会取代落后的技术, 但是, 作为艺术的表现手段来讲就不一定了。例如, 早期的一些优秀作品, 就是用原始的技术设备制作出来的。即使今天用先进设备重新制作, 也未必能胜过。事实上, 这样做的结果大都失败了。这说明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互相依存不可分离, 而且, 互相渗透。前者是目的, 称“ 软件” , 后者是手段, 称“ 硬件” 。以往电视台的制作技术人员大多数是学无线电等理工专业, 不能很好地艺术处理节目, 而电视节目的编导又不懂技术, 不知怎样更好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 电视设备的高度集成和功能的增强, 往往需要一个人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独立完成多方面的工作。电视台需要“ 下” 型人才, 即一专多能, 具有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搞艺术的必须懂技术, 搞技术的也要懂艺术, 综合发展。
一、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影视节目制作和发行的方法, 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 为观众提供了更高质、便捷的收视效果。
数字技术为影视提供了一套新的制作方法和制作工具, 其强大的虚构和仿真能力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视觉效果的可能, 为影视艺术提供了充分的创作空间。
1、影视制作的程序数字化。以往的影视剧本的创作、编制计划、分镜头本大都是在纸上来完成的, 现在逐步被专业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电视剧本的创作用专业的软件提供剧作家经常使用的工作单, 有大量的用于场景标题、动作、角色、对白、插话和场景转换等格式, 并随意组合, 提高工作效率。用《编制计划》软件来编制计划, 可以做出合理周密的安排, 有包含故事板图像的细目分配表、可互换的镜头脚本等, 能够形成多个版本。在计算机上调用素材库或将摄像机的视频图像数字化后制作导演希望得到的各种效果, 试验创作意图,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可以大幅度减少未知因素, 增强制作人员的信心。
2、影视制作的方法数字化。影视摄像可以配备计算机控制的摄像机, 来实现精确控制、重复摄像机的移动轨迹, 提高了画面拍摄运动、构图的艺术美感。数字化的多轨录音、附制作, 音乐的组成元素可以分时录制, 后期混录合成, 为录音师提供了更大的音乐、音响的创作空间。影视节目的编辑采用非线性编辑, 给编辑提供了更加灵活随意的创作空间。影视制作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影像特技制作和合成制作。计算机数字图形制作, 即计算机虚拟三维场景和角色的制作和生成过程。把实拍素材和三维动画角色合二为一, 创作出传统拍摄不可能达到的场景和效果。由此可以看出, 现在的数字化影视制作, 不仅主要取决于艺术创作的水平, 同时也是计算机软、硬件应用水平的综合体现。
3、影视节目的发行数字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网络互动电视、数字影院也逐步成为影视作品发行的主渠道。报纸、广播、电视相互融合。人们可以在高速网络上, 一边收看影视作品, 一边查看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响资料。电影、电视相互支持、相互渗透, 将逐步趋于融合。数字hd24p制片技术是影视技术高度融合在数字化年代的产物。使用它既可以完成电视制作也可以完成电影制作。在数字影院中, 数字图像可以是存在计算机硬盘中, 也可以由卫星、光纤等组成的无线或有线高速网络实时传输过来。这些都会使观众收看影片达到更主动、随意、便捷、高质的效果。
二、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制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大批既懂技术又懂艺术, 具有综合素质的人员。
随着技术的进步, 影视制作的数字化、计算机化, 制作设备高度集成, 使得制作环节、制作工种相互融合。数字化影视制作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紧密配合, 对从业人员要求比较全面。不仅要求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影视知识, 还要有对新技术的掌握能力, 所以国外数字制作的从业人员一般要有艺术与工程双重学历。而我国以前的制作人员或是学工科的, 或是学艺术的, 这就限制了我国影视制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 影视音乐;艺术形态;功能
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分析
(一)影视音乐的影视元素形态
作为音乐中的一个种类,影视音乐不同于一般音乐,它因受到空间和时间的影响而有其自身特殊的表达方式,影视音乐更加注重功能。一部影视作品的创作完成,离不开影视和影视音乐的共同参与。[1]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最重要的表达元素就是影视音乐,影视音乐同其他影视元素共同作用于影视,在影视作品中更形象而生动地塑造和表达人物角色的性格和特色、烘托剧情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延伸影视时空,从而构筑完美的影视艺术及影视作品。影视音乐是众多影视元素形态中的一种,并不是单纯地、简单地将影视音乐堆砌为一体,而是要给予影视音乐在艺术上的进一步升华。影视音乐的特色还在于,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使用相同的几个音符能够表达出完全不同的意思。
在影视作品中,影视音乐同其他影视元素共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就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电影《卧虎藏龙》为例,用浑厚坚实的胡笳作为在边疆大漠上的背景音乐;当出现剧中的人物进行激烈打斗的场面时,用紧张急促的鼓声相结合,影视剧情的更迭起伏加上配备巧妙的背景音乐,使观众回味无穷。
(二)影视音乐的内容特指性形态
经过一个个动态音符的重新组合,便可在影视音乐中呈现出一定的音乐情绪和情感。在欣赏一部影视作品时,透过具体的问题,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受到特定的信息;形成音乐的音符看上去是具体的“1 2 3 4 5 6 7”,除此之外,不能使观众再感受到任何有意义的信息。但是,通过影视音乐,能够将抽象的音乐情感传达给观众。影视音乐同影视文字也有共同点,就是具有内容特指性。影视音乐主要利用和声、旋律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为观众创造一种能提供情感或思绪方向的良好氛围,它将观众的固有印象打破,带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叙事和表意,这样,影视作品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才能被观众准确地理解。因此,从内容特指性形态这一方面来看,影视音乐能将其独特的艺术特质体现在影视作品中,为影视作品服务。
此外,影视音乐的编曲非常注重音乐同影视作品内容的沟通和配合,达到音画合一。[2]影视音乐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主题曲、插曲、伴奏曲等,无论哪种形式,表现在影视作品中都有音画合一的特点,将画面和音乐有效地融合,使观众更容易、深刻理解影视作品。
(三)影视音乐的听觉完形态
影视音乐的艺术价值需要影视音乐的听觉完整性才能得以真正体现。听觉完整性指为听众带来的某一时间片段上完整的听觉效果,它强调的是与影视作品表现意义的完整,而不是单纯的听觉的结构完整性。影视音乐经常采用一个或者若干个乐段,并使之与剧情完美的结合,从而体现出影视作品的真正意义。在影视音乐中,一个小乐段就能体现出完整的听觉效果,一阵阵打击乐或一串串激情澎湃的音符能够将音乐在影视中的无穷魅力完美地显现出来。
在创作意义和演奏意义方面,影视音乐与一般的音乐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音乐符合一定的曲式结构,在表现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时间上的完整性,不能有中途停顿的现象,其组织结构比较完整。而影视音乐在创作和表达的过程中,要满足影视作品的各种需要,不容易完全地保持一般音乐的特性,因此,影视音乐就表现出了时间片段上的间断性。影视音乐受到影视作品各个情节段落的限制和约束,其时间的长短由影视作品情节片段的时间所决定,可以说,影视音乐既依附又独立于影视作品。影视音乐需要根据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情感转变而做出角度上的快速转换,以准确地表现影视作品。
(四)影视音乐的旋律的运动形态
影视音乐的思想内涵是由影视音乐通过旋律展现出来的,将一个个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就可形成多种多样的旋律,用以表达各种各样的内容。7个基本音符和5个变化音符构成了音乐音符,利用这12种不同音符的重组,可以生动地将人物各种各样的情感描述出来。影视音乐旋律呈现出的特点为情绪上比较流畅、总体上比较自然。在创作上,音符的连接感和影视时空的文体属性是影视音乐比较注重的问题。在影视作品中,观众在欣赏作品画面的同时,又能自然而然地欣赏影视音乐。观众紧跟剧情,影视音乐通过一种模糊的、若隐若现的感觉留给观众一个能够引起进一步回味和思考的印象。[3]例如,《新白娘子传奇》中的经典旋律——黄梅戏曲调,历经多年,仍然能使观众时常回想起,可见其感染力之强大。
影视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功能
(一)影视音乐能够形象地体现剧中人物的心理世界,强化影视作品的戏剧性
不论是一般音乐,还是影视剧音乐,其共同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能将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人的内在心灵体会和丰富变幻的情感世界高度概括起来,并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一部影片中,人物形象的表现不仅仅是通过人物的外在气质,更重要的是通过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上来讲,一部影视作品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场景组合起来的,这些场景都展现着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通过画面,观众只能看到剧中人物的表情变化,却不能形象地看出剧中人物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情绪转换,这就需要影视音乐的来填补这部分不足。例如,在电影《甲午风云》中,影片的主人公,为发泄内心的愤慨之情,而弹奏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真实地将内心情感展现给观众。通过影视音乐,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刻画,将人物内心的潜台词体现出来,从而使观众能够准确地掌握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情感的内在变化。由此可见,影视音乐能够使影视作品的情感色彩得以有效强化,从而使观众的情感跟随整部影视作品发生变化,使二者得以完美的融合。
(二)影视音乐参与到了影视作品的各个情节之中,有助于更好地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
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可以通过多种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但最重要的元素和手法就是影视音乐。将影视音乐直接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各个情节之中,对于影视作品情节的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影视作品的内容得以深化,从而推动整个影视作品中整个剧情的发展。例如,在加拿大著名恐怖电影《夺魂冤灵》中,作曲家以及音乐学院教授约翰·罗素创作出了一首乐曲,而这首乐曲竟出奇地与数年前已故的小主人公的八音盒中的音乐旋律完全相同,这无疑就给观众带来诸多悬念,成功地推动了影片剧情的开展。[4]
(三)影视音乐能够渲染影视作品的背景氛围,提升影视作品的感染力
在影视艺术中,通常都会采用影视音乐与特定的场景相结合,以描绘和烘托特定的氛围,这是因为影视音乐在影视作品中具有烘托环境氛围、地域色彩、时代气息、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功能,[5]通过这些功能充分发挥,使影视作品的视觉效果加以深化,同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例如,著名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母亲头戴红色头巾、身穿红色棉袄,站在小路上顶着刺骨的寒风大雪等待着父亲的归来,最终,晕倒在路边。母亲的热切等待搭配以小调式的音乐,无形中烘托出了感人的气氛,使影片极具表现力;纯净的音乐体现出了淳朴的乡村少女在那个纯真年代的美好情感。再以影片《红旗谱》为例,该影片将河北地方特色的音乐——河北梆子作为背景音乐的创作素材,同时凸显唢呐、板胡等具有河北特色的民族乐器,创作出了粗犷豪迈、慷慨激昂的影视音乐,在观看该影片时,听到背景音乐后,首先观众就能确定该影片的故事一定发生在河北一带。[6]
(四)影视音乐能够突出并深化影视作品的主题
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有其所要展现的主题,如战争类影片《血战台儿庄》展现出的主题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中国人民积极反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中华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革命精神。只有使观众充分理解影视作品的主题,才能保证观众真正理解整部影视作品的意义,而音乐是表达影视作品主题最形象、最有效的手段。因此,每部影视作品都有其主题音乐,用主题音乐总结一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作为一部影视作品的核心音乐,主体音乐紧紧围绕整部影视作品的主题及中心人物,使之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从而使影视作品的主题得以深化。例如,著名电视剧1987年版《红楼梦》中的主题曲《枉凝眉》,将作者笔下的两位主人公的凄美爱情和不幸的命运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主题音乐贯穿整部电视剧的始终,每次主体音乐在剧中的再现,都会使整部剧的主题得到深化,[7]同时人物形象也得到不断深化。
(五)影视音乐能够将影视作品中不同的段落连接起来,使剧情融会贯通
每部影视作品的时间都是有限的,而若要将每个镜头都细致地描绘给观众,则需要很大的篇幅,此时,就需要发挥影视音乐的衔接作用。影视音乐好似一个链条,能够将许多分散的、时间和空间交错的、跳跃的甚至是没有联系的影视镜头相互衔接、连贯在一起,加强整部影视作品的完整性。例如,电影《凤凰琴》中有个“升旗”的场景,十几个不同的镜头才构成了这一个场景:影片里的一个全景镜头是在校长的带领下举行升国旗仪式;另一个全景镜头是王老师站在学生们后面仰望升起的国旗;有个中景镜头呈现的是校长用手拉着升旗绳子,两名老师分别在吹笛子、吹口琴;还有个升旗仪式结束后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的特写镜头,等等,将这十多个不同的镜头通过影视音乐统一、融合为一个场景,使整个剧情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综上所述,影视音乐不仅艺术形态多样化,同时在影视艺术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无论运用何种艺术形态的影视音乐,只要用恰当的手法,都能够生动体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烘托影视作品的背景氛围,突出作品的主题,连贯整部影视作品,赋予影视艺术以生命和灵魂。随着科学技术和影视艺术的迅猛发展,影视音乐的艺术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会在影视艺术中发挥更强大的功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心灵渴望。
[参考文献]
[1]叶姿含.浅谈影视音乐艺术[J].群文天地,2010(15).
[2]王祎.影视作品中音乐艺术形态的美学赏析[J].青年文学家,2009(16).
[3]张诗扬.漫谈影视音乐[J].北方音乐,2011(07).
[4]沈佩伟.论电影艺术中的音乐[J].电影文学,2010(16).
[5]高如.谈影视音乐的描绘功能[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06).
数字化值得是将模拟信号通过一定的算法转化成数字信号来传递或保存。数字指的是能够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数字。进行数字化转化后的信息可以被计算机识别。采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比普通方法进行工作有天然的优势。但是前提是将模拟信息转化成数字信息。数字化不只能把电影中的模拟视听信号转换,还能转化很多模拟信息。当今的很多领域都处于在数字信息与模拟信息并存的过渡时期,完成信息数字化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
将电影进行数字化主要是把记录在胶片上的图像转换成数字信息,以便计算机进行处理。数字化的影像声音信息通过计算机完成电影的制作,完成的作品以胶片拷贝或数字光盘等形式存储或放映。电影制作数字化是电影数字化的主要工作,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电影文本创作、采集拍摄于后期处理等电影工艺过程。比如,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把预想的场景故事情节虚拟出来,创作者就可以提前对电影内容进行排演,找到最优的方案。计算机技术还能在拍摄中提供一些辅助的技巧,完成普通拍摄完成不了的任务。影像和声音的后期制作中,计算机能够运用虚拟素材和实拍内容合成,并且影片的剪辑工作也可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
二、数字化电影制片技术
数字化电影制片就是通过数字技术进行电影艺术创作及制作,数字化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日臻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起数字化电影就被人们所采用,今天几乎所有的影片制作过程都有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参与。数字技术是电影技术中普及到成熟最迅速的一项技术,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目前的电影制作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从电影的准备工作到节目制作完成贯穿整个电影制作过程始终。下面我们从电影制作的整个工艺流程来加以阐述。
影片拍摄的前期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繁琐细致的过程,准备工作的充足与否是一个电影拍摄能否顺利进行的最强有效地保证。数字技术被引入到电影当中,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宽泛的技术力量。从影片剧本创作开始,拍摄、制作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数字计算机的辅助作用。创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剧本的文字创作,制片人员对拍摄的影片用计算机软件剪辑处理,相关的软件可以让影片的效果逼真,丰富直至完美无瑕。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整部影片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核算,列出制作的时间进度表,供所有工作人员参考。形象化预审准备工作是影片拍摄的前属环节,也是前期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中,预审工作的有效进行为影片的质量提供了最直观的,最有效的保证,让所有工作者最大限度减少未知情况的发生,保证影片的拍摄的顺林进行。
在影片制作中,前期完成就是真枪实弹的现场拍摄过程了,影片制作为后期的剪辑提供了最原本的电影色彩和素材。数字化技术在这个拍摄过程中主要肩负了两个任务:第一对影片的控制和处理。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主要是以对影片拍摄的控制为主。具体而言就是对影片画面的效果掌控。例如对灯光的而控制以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对摄像机的控制来捕获最完美的画面。所有这些都要按照导演的要求和程序来完成,做好每一个场景中的画面角色数据采集。所有数字化技术控制在拍摄中集中体现在摄像机的操作和拍摄,用带有电脑显示的拍摄控制画面来完成影片的整个制作过程。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摄影机也都是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控制来实现的,这样不但提升了拍摄效率,也降低了拍摄的难度和危险性。对整部影片拍摄的精密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美国著名影片《真实的谎言》在拍摄过程中就有这样一组镜头,要利用原子弹炸毁迈阿密市的恐怖分子阿齐兹绑架了特工的女儿,由著名演员施瓦辛格来扮演的特工负责营救任务,驾驶一架鹅式战斗机,为了使拍摄的画面效果更逼真,给观众更大的冲击力,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利用了一个47英尺长的战斗机的实体模型来完成整个画面的拍摄,然后将其放在迈阿密市中心一座摩天大楼上重现拍摄现场的原型。为了让拍摄的效果更为逼真,所有动作控制部分均由大师布鲁诺利用数字化液压控制系统指挥并完成,所有高难动作被精准的模拟显现出来。为了配合拍摄,在室外的楼顶之上还安装了一部巨大的建筑升降机,上面安装有一部可以遥控的数字摄像机。拍摄过程中,所有步骤均按照事先的预定有条不紊进行,很多动作都是重复显现,所以在拍摄中演员从高空处的飞机里向下俯瞰镜头,不过在个别拍摄角度可以看到屋顶的液压传动系统,让画面穿帮。在拍摄中为了体现出电影的真实特效,导演将个别场景的拍摄转移到洛杉矶机场的一个由飞机库改装的室内摄影棚内进行,以一块巨大绿色幕布为背景,在后期制作中利用各种先进的抠像手段,有效提取了各个特效的场景和动作。可以说,在整部影片的拍摄和制作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与前期影片的拍摄配合得天衣无缝。经过特效处理的画面效果逼真,而且场景中的人、战斗机、天空合为一体,让人感觉到了飞机的翱翔感觉。在近几年的电影特效电影拍摄中,可谓独树一帜。还有就是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所有的恐龙特效也都是利用现代化的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星球大战》也已如此。计算机控制特效让大量的场景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数字技术在影片制作中的应用具有跨时代意义。
其实对于一部影片而言,最大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应用在后期的剪辑和制作当中,数字非线性的编辑让图像的处理就和在电脑上处理文字一样的方便快捷。所以很多导演和剪辑师也开始注重后期电影制作的标准。数字电影技术改变了原有的电影创作模式,颠覆了一个影视拍摄新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的应用是一场科技革命,不但为影视作品带来了全新的制作拍摄手段,也为电影拍摄观念本身产生强烈的冲击。一方面,对电影本质的再认识,电影这种原本简单的记录媒体正在数字技术革新中改头换面,发生从技术到影像的转变,另一方面,数字影视技术把一些科幻的、人们渴望的画面彻底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达到了一种全新的超乎真实的完美境界。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延伸,在这样的艺术世界中,图像是其最为主管最为根本的艺术表达元素。电影从诞生之日开始,摄影机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主要的影像捕获工具。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的制作通过摄像机和录音机共同工作进行,对真实的人和事物场景进行记录。这种原始的拍摄可以给人最为真实的逼真效果,同时也给电影赋予了最为重要的纪实属性。在电影发展的很长一个时期里,即使是那些高科技的奇妙科幻拍摄也都是通过简单地特效模型来实现完成,还谈不上脱胎换骨的变化,都是一些简单的变形或者移动。但是数字电影技术产生以后,这种拍摄就彻底变化了,例如影片《恐龙》《最终幻想》中,我们看到的很多画面场景都不是由摄像机完成的,而是利用二进制数据为计算单元来生成图像,所以说这些影片的制作是一种全新的拍摄模式。
数字化技术的革新大部分都体现在了电影的后期制作上,进入了这个电影后期的各个领域。不但提升了原有制作效率和灵活性,图像画面的清晰程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所有的电影正在朝着主流摄制的方向不断发展,影片也逐步开始摆脱胶片的老式制作模式。另外计算机化的摄像技术应用,让摄像过程很多时候都领先于我们的视觉,可以寻求到很多拍摄者无法到达拍摄的角度。还记得当年,电视的出现对电影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随着数字影视时代的到来,传统电影技术正在被代替和改善,相信更多人会重新回归到影片剧场。好莱坞就曾经为了吸引观众而在技术上层层创新,诸如立体电影、全景电影等一系列模式,但是都收效甚微,电影行业的整体低迷也让很多从业人员开始思索,选择改行,但是随着数字化影片技术时代的到来,整个电影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数字影视的迅速发展为电影注入了最为宝贵的一剂强心针。让电影大屏重归人们的生活世界里,同时为我们展现了更多叹为观止的世界奇观。《侏罗纪公园》打破了《星球大战》保持十几年的历史票房最高纪录,《泰坦尼克号》又打破了《侏罗纪公园》的票房纪录。所有这些票房的不断刷新正是电影事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据相关资料和数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电影票房的总数突破了2亿大关,这个惊人数字收入背后可以说是数字电影技术成功的最大实例。当然,数字电影技术并不是整个电影行业兴起的全部原因所在,但是现代化新技术的应用确实为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电影曾经是人类艺术殿堂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神圣”的电影艺术有着一道高的门槛。对电视也是一样,长期以来由于它高昂的制作成本和贵重的专业设备一直使业外人与之无缘。而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电影电视不再是一种垄断性的行业,大众视频消费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传统影像业正面临挑战。数字化摄像机的普及和廉价带来了影视制作的个人化。它的意义在于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与社会交流,而这个过程会很便捷。随着数字影像作品的增多,作品交流欲望的增强,一种新的影视传播方式会孕育而生。
1.精神时代的意义
精神经济是在1985年第一次被我国的著名学者提出的,物质经济终将促使精神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经济理论总是研究着物质产品的生产在生产的问题,而不能解释一些理论。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成为第一位的目标的时候,经济已经全面的转型了。精神经济的生产将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精神经济具有产品的精神化,生产的个性化和精神资本主义话。等等一些其他的特征。这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而面对这种新兴的经济形态,精神经济与此前的所有的物质经济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就是体现在人类对产品的精神化、个性化与虚拟化、分散化、名声主义和生产的主体化等等一些其他的方面。
2.戏剧美术中的技术、设计、品牌
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也是逐步变得经济的充裕和物质的富足,精神消费已经到达了一定的精神境界。无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在传统经济学面前无法解决的问题,在精神学的层面上都是可以解决的。物质经济与精神经济是并行的,同样都是重要的,并且还可以大胆的推测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将会用更对的精力去追求一些个性化的东西,在人们的思想中就是充满创意的。而这些东西也不是仅仅的代表人类的基本需求,更是可能的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满足感。而精神经济的时代也会出现在不同以往的物质形态的面貌中,一般人们看得到表面上的财富都是人们劳动的结果,也是能够看的到的结果。传统意义上的财富就是指的是物质财富,而新时代财富的意义就是指除了财富上的意义人们更追求的就是一种能够带给人们满足感的财产。人们在消费时会通过来判定是否去购买。在生活中为了体现个性或是与众不同的想法,就开始了注重设计的理念,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技术开发与更新它必然已经成为了决定企业能否成活的关键性因素。
二、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是指除了表演者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总称。例如戏剧、戏曲、影视、个舞台演出时的美工设计。灯光设计和音箱设计背景布置,服装与化妆的设计,都是指的是艺术设计。在新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对视觉艺术的要求等级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话剧,电影以及电视剧的不断兴起,无论是在艺术品位还是在技术操作上,作品与观众对舞台的设计与布置的更高要求,就是未来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要研究精神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戏剧影视理论,更要研究以美学和设计学为基础的各种设计理念。动画的设计也是新兴技术在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领域应用的一个典型
1.戏剧影视美术对商品的影响
设计艺术学是独立于美术学以外的一门学科,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其中涉及到的创意,灵感、情感等等纯精神要素与美术学中的创作部分是相同的。并且,设计与时尚相结合,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艺术来得更为亲切和廉价。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催生了设计的发展。我们无法界定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同样功能的两件商品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更美的那一个。所谓的“美”,就是一种设计的表现形式,它的精神内核就是创意,它的物质载到的创意,灵感、情感等等纯精神要素与美术学中的创作部分是相同的。并且,设计与时尚相结合,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比艺术来得更为亲切和廉价。因此,在艺术面临着“曲高和寡”的难题时,应当向设计借鉴一些“简洁、实用”的创新精神。人们对形式美的追求催生了设计的发展。我们无法界定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同样功能的两件商品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更美的那一个。所谓的“美”,就是一种设计的表现形式,它的精神内核就是创意,它的物质载体就是技术。在精神经济时代,厂商为了增加销量,将设计的元素大量的注入商品,这就。收藏品、音像制品等传统形态的艺术品在营销方面也开始注重手段和方式,同时,过去以国家统筹的演出类的“商品”也开始了产业化的变革,走起了商业路线。艺术的商品化和商品的艺术化成为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未来艺术的发展方向。
2.品牌——品质外化
名声效应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从感性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产品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对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来说,一部成功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品牌,优秀作品的创作经验就是无形的资本。序用美术重视的是实践的积累。在此基础上的创新才是有生命力的创新。并且,精神经济学中所指的品牌。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美术设计的品牌大多与设计者有关。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他的服装作品不仅面貌丰富,并且跨足各种艺术型式。包括电影、舞蹈、歌剧、戏剧、戏曲、传统乐舞、音乐剧场,创造恣意于古典、前卫之中的造型世界。考察近年来中国的商业大片不难发现,由叶锦添担任美术指导的电影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见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效应”。在他的设计中,吸引制片方、导演和观众的,不仅仅是“美术一词所关照的范畴,更的是他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化的创意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艺术素质教育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看重,艺术教育的范围也远比过去扩大,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教育之外,电影和电视,乃至网络传媒的教育也登堂入室,成为艺术教育的新鲜内容,艺术的范围和内涵都大大扩展,我们已经无法回避影视艺术教育的迫切问题。所以,站在21世纪的门槛上看待艺术教育,必须包括影视艺术教育。实际上,对大中小学生影响最大的社会因素必定有影视:影视广告会成为他们购物的支配因素,MTV的名家只有他们能如数家珍,影视追星的“追星族”中他们才格外狂热疯癫……影视的影响已经到了无法回避的地步。在当今世界上,电影电视是社会传播面最广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整个20世纪中,影视艺术以其视听综合、时空综合、艺术与技术综合的绝对优势而引人瞩目,被誉为最年轻最富于潜力的新兴艺术,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进步与精神文明建设。
国内外经验证明,高质量的影视艺术作品不仅对开拓广泛的经济市场有益,而且对加大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提高该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整体形象,都具有不可替人的巨大作用。反过来,不良的影视对青少年的误导也不可忽视。人们深切感受到影视教育的迫切性,对影视创作的不良倾向的纠正要和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影视教育相结合。1995年,同志提出我国文艺界应重点抓好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电影艺术,但至今对电影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还相当欠缺,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的现象成为这一领域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理论始终未能成为实践的先导;而影视教育更没有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忽视对影视教育的研究,导致一方面青少年被影视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良好的影视艺术难以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所以,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影视教育,把它作为艺术教育特殊领域对待的时刻。必须看到,世纪转换带来的不仅仅是时序的变化,实际是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变化。21世纪的教育将是媒介化取代传统教育的崭新时期,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传导方式都将遇到巨大转换,教育的传统受教对象、和习惯的耳提面命的经验将被新一代人和新的模式逐渐取代,新的教育秩序已经酝酿并正在形成,教育方法的革命早已开始,整个教育都会在接受新型地原则的背景下增添新的规则和新的途径,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一代人将在有别于当今的教育新模式开始世纪的征战。这是一个让人惧怕也令人砰然心动的变革时期。世纪之轮不可阻挡,完全固守旧规将被抛弃,需要义无返顾地投入到创新发展的大潮中去。影视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新的变革,忽略时代的变化就将落伍,忽略影视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发挥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育的作用。
二、影视艺术教育的历史性变化
影视艺术教育是后起的艺术教育形式,而影视艺术教育从电影教育开始的电影教育原本是20世纪新兴的教育类型,伴随电影的出现,包容艺术、商业、技术等混杂因素而具有实践明显特征的电影,成为艺术教育的独特一员,电影艺术教育成为20世纪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在中国,长期以来电影教育仅仅是专业艺术院校独树一帜的特色存在,专业化指向和实用特征成为狭义“电影教育”的排斥性理由,电影“教育”的宽泛人文内涵被有意无意忽略。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电影教育的真正意义才得以实现,专业院校的电影教育包容度更加宽泛,全国较多大学也开始尝试电影教育的课程,电影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重视,专业化教育和艺术文化教育的多重职能开始落实。但很快,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电影教育与电视、传媒教育的混合状态开始出现,面对迅猛发展的社会现实,适应国民经济需妥,必然立生现代意义的大影视教育,于是,影视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综合性大学的标志之一。
21世纪的影视教育将成为值得探讨的社会教育范畴的重要课题。影视教育的本体变化带来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影视教育是新式教育的范本,在前述的时代变化这一大趋势中,影视本应成为传统教育中最为新潮的教育类型,事实上,比起传统的书籍、口耳相传、黑板教育形式,影视教育一开始就和时代新型电子教育手段结合,因而比起其它教育领域具有时尚性和迅疾发展变化特色。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手段的最早与最恰当应用是在影视教育中,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影视教育必然紧随时代而实现从手段到内涵的全新变化。影视天然具有教育手段先行的优势,但影视天然切合时代的时尚性却未必具有永远的持久性,因为随着电脑、网络教育的普及,传统媒介教育的现代化早已开始,影视教育的现代化也迅速发展。网络更具有跨时空、多媒体传播、双向交互性特征,将带来传统教育的革命性变化。影视教育决不可能孤立无援并局限在电影教育之中孤芳自赏,所以谈论影视教育实际上是和影视合流紧密相关的。影视合流的趋势是面向21世纪电影教育应当正视的现实,电影教育早已没有独立特行的自我天地,无论教育手段还是教育对象都和新兴的电视及更新的传媒构成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的“影视”从宽泛的意义上也可包含电脑化和网络化内涵。电影教育结合电视,吸纳电视手段,包容电视及多媒体教育成为十分自然的现象。影视教育所面对的正是这一明显的合流趋势。由此,影视教育几个关键问题不应忽视:
1.影视不可分离的现实。当今时代,与电影与电视的区别的另一面,是影视互相渗透,人们从传媒中接受电影信息从电视中看电影,电视业和传统电影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影视互动的意义已被广泛承认。电影创作的电子化、数字化,电影教育手段的电视化,电影传播的电视网络化等,都是事实。美国8家超级电影公司在世界范围的经济收入中,影院票房只占20%,出售家庭录影带和向电视台卖播映权各占36%,另外的8%来自付费电视,这里证明影视已连为一体的确凿事实。
2.影视创作的结合与互补化。不用说电影人和电视人的隔膜已经打破,电影创作的重要考虑手段已经和电视及电脑难以分离,收益巨大的电视业支持电影创作,电视中借鉴电影手法乃至创作电视电影的现实早已习见不怪。电影电视双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不可分;尽管我们反对有人预言的电影将消亡的言论,但电影电视亲密无间的关系却可能成为现实。影视教育的对象必然是难以截然划分开的浑融一体的东西。
3.影视教育的必然结合。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过分分科化的缺陷,时代的发展趋势是教育综合化提高,当今的影视教育没有天然的壁垒,影视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日益接近和融合,由于电视手段的简约化和便捷性,以及教育成本的合理,使得电影教育借重电视手段的长处日益明显,忽略电视教育既不可能。电影教育的影视合流还包括了面对电视成为生活娱乐的主流,电影不能不受到电视的影响,电视中的原理和手法与电影是相通的因素,都需要教育的综合性研究。
4.影视教育对象的合流性。面对市场的现实,教育对象更多从事于以电视为中心的工作、以及学电影的专业毕业生必然有许多可能从事影视结合的工作的事实,导致电影教育决不应当也不可能忽略电视教育,大众对象的需求将日益明显,教育不能忽视市场和对象的要求。教育研究应当考虑教育对象的生存。所以,影视合流的趋势也是教育对象的需要。
三、建立多层次影视艺术教育格局
建立多层次的影视教育体系是影视艺术教育必然趋势。随着时展,影视早已不是高深的学理研究的领域,它更多的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自然面对和评点的一种存在对象。影视对生活的影响巨大,因此影视教育已经不局限在校园院墙之中,而是有更为广大的概念。面向大众的影视教育肯定是综合的、传媒化的,中国影视教育综合体系的建立并非易事。影视教育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而影视传媒的影响却与日俱增,造成了许多矛盾现象。比如,一方面,影视无时不刻在影响着社会生活,丰富人类生活;另一方面,人们又深感不同于书籍文化的被动接受缺憾对人的消极影响。于是,西方不少知识分子家庭反对电视传媒,放弃电视机。中国的家长们常常用限制孩子看电影电视的方式来躲避外界“祸害”,却不能说清为什么对孩子有巨大吸引力的影像有时有害于下一代,也难以说清如何加以改变。
关键词:武术;技术;技艺;拳种;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7)02-0069-04
Abstract:Skill and artistry are two words with different meanings. For a long tim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fuzzy, which has led to the occurrence of many practical problems. Comprehensivel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paper researched on the difference of skill and artistry, the disadvantages produced by people who take Wushu as skill in the past, and the proposition that takes Wushu as a kind of artistry. The main conclusions include: skill and artistry are different in two aspects: 1) Skill takes more emphasis o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and operational skill, while artistry is prominent i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skill. 2) Their scope are different; artistry includes skill, and skill is one part of artistry, or skill is a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artistry. The idea that takes Wushu as a kind of skill reduces the level of Wushu, and narrows the scope of its development. The right way is not only to take care of the dissemination and extension of technique of Wushu, which is utilitarian but low level, but also to value the manifest of Wushu artistry, which is non-utilitarian but high level.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today's society.
Key words: Wushu; technique; artistry; schools of Chinese boxing; art creation
技术与技艺具有不同的意义指向。武术是一门技术还是技艺?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似乎比较模糊,或者干脆认为二者并无实质性差别。相应地,一些现实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学校武术教育中,价值主旨定位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而实际操作中,却仅仅以一项运动技术项目的教学训练模式进行,造成目的和手段的圆凿方枘[1]。
――就武术的标准化与非标准化而言,关键要看我们如何对其进行定位。如果是将其定位于技术,那么标准化会十分有利于武术的推广与普及;如果是技艺,则“艺术最忌讳陈陈相因”,标准化只能窒息武术生存的活力;如果兼顾二者,那么显然,武术的发展Q不能只限于标准化一种模式。
――武术艺术化(如舞台表演、影视)的道路愈加跟进,武术体育属性愈加淡化;特别在前者越来越显得光景无限,而后者的道路越走越窄的当下,站在体育立场上的我们,在规定武术的上位属性时,也愈加感觉左右为难、困惑苦恼。
――大众传播中,由拳变操的内容转化,是为了利于传播而在传播内容上做出的简易化调适,但该种情况只能囿于初始阶段和基础层次。然而,现实生活中,“以套路始,以套路终,不讲技击方法,不讲攻防含义;把本需单练、对练(知己知彼功夫)双修并重的训练形式变为单练‘一枝花’;把本是开放式的运动技能变为完全闭锁式的”[2]传播模式,将武术完全定位于一项难美性技术的层面。久而久之,令人对原本“博大精深”的“技艺性”中华武术,产生“短小浅薄”的花架子技术的印象。
上述这些问题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将武术作为一门技术还是技艺的认识模糊,造成实际操作中采取了不适宜的发展措施。所以,本研究试对该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些许个人意见,旨在为武术获得更广阔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技术和技艺的差别比较
“技术”,是指“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技艺”则指“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3]。从《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可以看出,二者的意思有相接近之处,如都属于技巧的范畴。但它们的不同也是显然的,表现在:1)前者更强调“经验和知识”以及操作上的技巧,后者则突出富于技巧性的艺术表现。这说明的是“术”与“艺”在层次上的差别,正所谓“由术而达艺”,技艺是技术更高层次的升华,技术是技艺的初始阶段或低级层次。2)技术和技艺的差别还表现在范围上,即技艺包含技术,而技术是技艺的一个部分,或者换句话说,技术乃技艺过程所包含的一个阶段。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之艺,并非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狭义的艺术,而是包括所有的技艺在内,也可称作艺事”[4]。可见,今日之“技艺”与古代之“艺”,具有相同内涵,是界于技术与狭义的艺术之间的一个范畴。或者可以说,技艺乃是既连接着技术又沟通着艺术的一种独特事项。
2 将武术作为一门技术看待降低了武术的层次,窄化了其发展范围
从上面对技术和技艺概念差别的阐述中,可以看出,技术被技艺所包含,技艺不仅涵盖技术,而且也涵盖艺术的某些方面,属于二者的合成概念。对于武术而言,如果我们回头去审视一下它自萌生以来发展演变的历史,会很清楚地发现,武术一直是沿着“击”和“舞”两条路径从历史深处迤逦走来,武术的属性定位,基本也是作为军旅格杀手段的技术和作为宫廷与民间人们消遣、娱乐、养生的艺术这样两个不同层面向前推进的。自近代以来,热兵器大面积应用于战场,导致武术淡出军事、转而兴盛于民间,迫使武术的价值天平由侧重技击实战的技术向侧重精神生活的艺术转变,由注重“练用”转向侧重“练体”(这里的“体”是身、心二元统一之体,而非仅指肉体层面的体,而且由于受中华身体观的影响,国人在对身和心的价值偏重上,更重视心[5],所以这里的“练体”,包含有更多修身养性的意味),由原先的以“搏打”为主转向以“套路”(即传统所谓“拳架”)为主的修为方式。这一系列的变化,令武术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加速分化,从而使得武术作为一门技艺的属性更加显明。
如果从政治的角度看,武术在冷、热兵器两个时代所产生的显著变化就是: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主要属性是一种服务于国家政治的技术工具;而热兵器的到来,则使武术的主要属性变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生活需求的艺术门类。政治是冰冷无情的,容不得丝毫马虎,而且武术之服务于政治,只是一种实施暴力的手段,这就使得只有技术属性与其相对榫,而艺术没有太多伸缩空间。民间大众是散漫的、游离的、多元的、个性的,具有更多发自人本身的消遣娱乐诉求,而相对不喜欢过于刻板的存在,所以武术的艺术化倾向就会得到迅速滋长的土壤,从而盖过或者超越其单纯的技术属性。以当今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眼光来看,近代所产生的这种由武术价值偏重更变导致武术生存空间的整体“下移”,进而使武术作为一种技艺的属性愈加凸显的历史演化,具有着相当进步的社会意义。它既符合了整个社会大多数群体对武术的身心诉求,同时就武术本身而言,这种因社会变迁导致自身由技术向技艺的跃迁,也令其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具鲜活力与持久力的内在生命质素。
然而,这种景况维持的时间不长,便被“扼杀在襁褓中”。在之后不久,“西学东渐”成为了引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令武术于万不得已中(如当时“土洋体育之争”式的拼力抵抗),选择了归靠“体育”(特别是竞技化)的时代抉择。吴志青就曾在《科学化的国术》一书中慨叹道“国术一道,脱不以科学方法从而改进,势难邀社会之信用,必致完全失传”。客观地说,“体育”一词在今天看来,已不仅仅包含身体运动一维的层面,我们在谈到武术归靠体育时,也并非对后者持有贬抑的看法。实际上,不管是作为一种广泛生存于中华民族生活之中的文化(艺术)的武术,还是源于西方的体育,就本质而言,都属于“身体文化”的范畴,二者只能是各自风格特点不同,却无高低上下之分。我们所否定的是,武术在当初归靠体育时,对“体育”一词的狭隘理解,使得在并入体育的过程里,渐渐抽去了自身文化艺术的质素,又退回到仅仅是身体运动的技术层面。也就是说,我们仅仅是模仿了西方体育的形式,而未曾认识到体育其实也讲内涵,它发展的高层次高阶段也会产生由技术向艺术的质的飞跃――当然,前提是要为它预留足够的延伸空间,而不是仅仅停留于竞技比赛的维度。这种情况在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国情需要,体育向竞技运动(技术)属性一边倒,体现在武术身上,就是所谓“竞技武术”一统武林局面的形成和日益固化。因此,从本质上讲,武术在冷、热兵器转换之际所发生的属性跃迁(由技术到技艺),又退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虽然在这两个不同时代的转换中,武术的具体技术内容已经产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武术在价值偏重上,也由满足大众诉求,再次转向了服务国家政治需要。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近几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育服务国家政治的力量达到极致后,伴随着人们对金牌效应的日益降温,人们对体育在时代变迁中的价值偏重产生了新的看法,即认为体育应该再次从政治回到大众,从独重集体到兼重个人,回归普通人的生活。同志在2008年奥运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今后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应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口号,就是对国家政府乃至社会民众对体育态度的r代变化,所做出的一个及时的、恰当的注脚。
3 武术是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为一体的“技艺”
因为武术的主体构成是各家各派拳种,所以,我们以拳种的产生为切入点,对武术的“技艺”属性进行阐析。
如果说武术新拳种(新技术)的诞生,乃是对旧拳种(旧技术)的升华和完善,那么,为什么在新拳种产生之后,旧有拳种没有灭绝,就像物质产品总是存在新的淘汰旧的规律一样?这或许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武术拳种本身已被赋予一种艺术的属性,而非单纯的为了争个“你胜我负、你死我活”的技术层面的东西。因为显然,如果武术只是停留于后者的层次上,那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武术拳种流派生态格局,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形成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存在的本身,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武术的技艺属性。在一个以战斗实用性为唯一尺度的冷兵器时代里,武术的各个拳种流派只能服从“物竞天择、强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只有技击格斗效能最先进、最高超、最强大的那一个拳种或者流派,方具有存活下来的权利和可能;而其他弱势拳种,则只能是作为奠定这一强者地位的拳种的牺牲品,此长彼消地遁迹于历史的茫茫烟尘中。
拳种特别是套路的出现,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如象形拳,我们知道它取象于物,以“形似”为标尺,因此讲究“以形喻势”“以形喻意”。显然,如果武术拳种创编的目的是为技击,这种“乌托邦”式的“象思维”,就不会被允许进入武术拳种的创编过程。“以形喻势”是通过武术动作,表达创拳者对他物之“势”的欣赏和羡慕,进而“以形喻意”,通过人体模仿自己所欣羡的他物之形,表达希冀人体能够获得他物之“势”的愿景。这正是对《易传》中的经典名言“圣人立象以尽意”的极好注释。笔者认为,“用动作、音乐表达故事为戏剧”(王国维《宋明戏曲史》),用身体动作表达人之憧憬和寓意本身,就已经具有一股浓浓的“艺术”意味了;虽然这种艺术要以身体技术为载体,其所表达的人生寓意,相较其他艺术门类,在侧重上也有所不同。所以,尽管我们的先贤可能并不自觉,但实际拳种的成型和走向成熟,以致同一拳种下各种流派分支的衍生,就是一个武术“由术至艺”的性质嬗变过程。而后来诸多武学家所提出的“拳即是道”“拳与道合”“武以证道”“武以成人”等试图打通形下与形上关隘的价值诉求,也只有在武术转变为“艺”之形态和属性的前提下,方具有现的可能。
庄子《庖丁解牛》中“技以载道”命题的提出,借用的虽是庖丁肢解牛体的技术,但显然庖丁的用刀之技,已经达至于一种艺术的层面了。庄子所言庖丁的用刀之艺,尚属实用技术达到极端熟练后,呈现出的一种近乎艺术化的状态,即所谓“熟能生巧”;而武术之由纯一的实用技术向拳种的蜕变,则使得武术之技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已经具有而非近似艺术的属性了。传统武术有“起于易、成于医、附于兵、扬于艺”的谚语,就笔者的理解,最后这个“扬于艺”,说明武术正是在成为一门艺术以后,方得到了发扬光大。而这“发扬光大”具体指的是什么?笔者认为,一方面,正因为是具有了艺术创作的性质,武人们方能按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规律,“天马行空”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旁若无人”地进行各自的技术和理论创造,从而形成了明清乃至民国时期,我们所看到的如此博大宏富的各家各派武术拳种林立、争相斗艳的鼎盛格局;同时,另外一方面,武术以艺术的形式出现,方使得武术脱离被人所鄙薄的、仅以技击实用为唯一鹄的的“末技”的层次,逐渐向主流社会中所推崇之“雅正”文化的行列靠拢。
以猴拳为例,“猴拳的动作常具有轻灵善变的特点,练习猴拳时要特别注意表现出猴忽起忽落、忽击忽嬉、蹿蹦跳跃、变化莫测的动作特点,展示出人是万物之灵,模仿猴而高于猴,胜于猴”[6],最后一句“模仿猴而高于猴,胜于猴”,恰与艺术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语)的创作原则不谋而合。其他几乎所有的象形拳种,也都遵循了这样一条身体艺术创作原则。
此外,新拳种的创造,与其说是创拳者自己崭新的创造,不如说是通过对中华武术各家拳种整体把握后,所得出的认知。如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是广泛流行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武术拳种。随着不断发展演化,后经张荣时先生创编整理,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不同,且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如其被命名为“双功”“四术”的技术和理论框架。1996年4月,原国家体委评审专家到辽宁锦州对少北拳进行评审时,“根据‘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评定原则,专家组认定少北拳是‘源于少林而又有创新,且别于少林的一个拳种’”[7]――我们知道,少林武术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吸收武林各家武术之长而形成的一个“大杂烩”,少北拳在其基础上创编,自然是对以往武术拳种的一种继承和把握,或是在这基础之上的补足或提高。如太极拳之别于外家拳“以力相搏”“殆同牛斗”的“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截拳道之在传统武术“周身无处不是拳、挨至何处何处打”基础上,所开拓出的“咬人”之“拳”;又如 “木兰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壤,它是以传统花架拳为功架基础,以太极哲理为思想精髓又加以创新,融入舞蹈、戏曲、体操、太极拳等多种传统项目而形成的”[8]。而这些,都说明武术绝不仅限于作为一门“格斗术”的技术,而已经成为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技艺”了。
4 结束语
我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童庆炳先生指出“人的所有的活动,先是功利,然后才是审美,审美是在功利之后”[9]。据此,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也是一个先追求技术性的功利,再追求技艺性的审美的过程。技艺乃是技术的升华,在技术之后形成。所以,“中国武术作为技艺,它已不再是简单的身体运动,而是通过有形身体运动达到与无形传统文化的契合”[10]。正因为此,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才会有“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清・魏源语)的说法。武术乃技艺而非技术的辨析,是令武术不仅关注功利性的但相对而言却是低层次的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也要关照非功利性的、高层次的技艺的拔萃与发扬。二者应该兼顾,而不能再继续只重前者、不重后者的认识和行为。这对于武术在当今时代更广阔发展空间的获得,将会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文武,杜杰,胡海旭.学校武术教育――定位、现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9):64-68.
[2]刘文武.武术研究引入“文化工具论”的重要意义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5):68-7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46.
[4]李金龙,宿继光,李梦桐.由技进道:我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发展的出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1):50-55.
[5]刘文武.武术基本理论问题反思[J].体育科学,2015,35(3):20-29.
[6]邱丕相.武术初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58.
[7]韩振博.少北拳述要[J].精武,2004(10):8-9.
[8]丁丽萍,徐烈.论木兰拳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587-591.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观众逐步成为影视艺术的主要受众,受众的年轻化和高素质化对于影视艺术的从业者而言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影视艺术创作对于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低,普通观众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家用DV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今影视艺术的从业门槛已经从当年的技术性制约上升到素质性制约,这种社会现状也对影视艺术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技术性要求的下降,反而提高了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深入和艺术内涵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在完善已有的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在这种背景下,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学目标,通过对以艺术基础史论为中心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认识艺术相关专业的属性特征和发展历史。
当前,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各高校影视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同时,高校影视艺术史论类基础理论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当前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影视艺术教育的史论类基础理论教学并不仅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知识传递活动,更是艺术素养建构的过程。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借鉴与创造的重要源泉,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对于一门学科的特性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艺术思维方式的开拓与素质的提升。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艺术领域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流变,其目的更在于通过史论类基础课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艺术派别分类、艺术思想演变、重大艺术人物与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为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丰富的养分,最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二、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现状与困境
当前,高校艺术类影视艺术相关专业的史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电影理论、电视剧原理、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以及更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如专题电影研究、类型电视剧研究、视听语言研究、影视剧精品解读等,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既包括艺术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哲学、美学、文学、宗教等,甚至涉及诸多纯理科性质的学科。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带有共性的三点问题。
1.教学主体的困境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对施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有着一定的高度。“教育者本身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全面客观的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研究时展及人发展的新变化,科学预测发展趋势,适时提炼出反映时代和人的发展最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性的发展性”。然而在当今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普及与知识记忆上,对于学生艺术品位与专业修养的培训意识不够,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流于形式,断章取义,照本宣科。对PPT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传统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
2.教学客体的困境
受教者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受教者是教育活动的实现者,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离开了受教育者,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展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本身对史论类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目的、课程价值缺乏应有的认同。从学生的受众心理角度在听课之前就将理论课定义为枯燥无趣且与实际相脱离。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相比,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兴趣缺失,从而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心理。在这样的态势下,教育客体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缺少学生支持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教学环体的制约
教育的环体是指与教育结果有关系的整个教育环境,它既包括整个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对教学结果产生影响的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新世纪以来,影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影视艺术教育也日渐受到关注,这对于影视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的影视艺术教育更多地注重于影视艺术的实际操作性,对教学结果的社会应用要求极高,这无疑造成了影视教学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在这种倾向引导下,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无论从课程设立还是考核标准而言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影视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轻视理论,课程考核评判标准相对滞后。再加之影视艺术教育自身起步偏晚、基础薄弱,史论类基础性理论学科建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开展。
三、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对策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中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现状与困境,既有社会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当前社会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影视艺术教育过分重视技术的传授,却忽略了理论素养的培育。影视艺术教学兴起历史较短,也使得艺术教育的理论教学方式与方法处于摸索阶段。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当下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中探索史论类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完善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研究,进一步实现优质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课题。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程往往以艺术发展的时间轴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教学内容,按此顺序进行教学活动,或者是根据不同的学科分类,讲述本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流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艺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目标,因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要求来重新整合课程内容。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可将同一个艺术类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着重研究一个专题,以专题为导向串联其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完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架构。通过教学专题的导向也可以将问题意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以问题为指引,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发展加以串联,通过相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门类艺术发展的演变进行比对,更能揭示出艺术发展背后的规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史论类课程的普遍模式是灌输式的填鸭教学。传统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充当灌翰知识的角色,学生则丧失主动成了精神的知识接收器。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剥夺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强行将相关知识灌注给学生,而并不结合学生特点和讲课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仅仅实现了信息的传播,却并未实现信息的接受。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开拓、阅历的增加、思考能力的增强,当代的大学生无形之中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抵抗,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上课睡觉或者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看其他的书籍,更有甚者是直接逃课。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更应有针对性地变革传统的影视艺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在每一门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将得到根据本门课程编写的“课程指南”。在“课程指南”当中应其中详细标列出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时间安排、参考书目、课内所安排的小组讨论专题、需完成的作业题目与具体规格和形式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学生在“课程指南”的指引以及教师的辅导下展开主动学习,从而彻底改变被动听教师讲课、理解掌握重点难点、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使得学生们在资料搜集整理和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此外,可以结合学校的优势资源,积极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业内的一线专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传输相关艺术信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考核方式的改革